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时间:2019-05-14 01:4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第一篇: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数学研修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鸭鸽营中学

王红霞

老师们,大家的发言积极踊跃,使我受益匪浅。以往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我们有时不愿意放下主宰课堂的权利。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式被动,直接原因是我们讲得过多。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在理论上已上升为人们的共识,“自主学习”已成为众多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就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我们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通过老师们的发言和自己的见解总结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要对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详细的调查,然后应该让学生建立自主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数学的机会,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通过精心选取课前预习题和课后作业题让学生先行自学和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按小组次序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意见和见解的学生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

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的作用:一是对学生的见解作精要点评;其次是注意捕捉学生灵光闪现的思维给与充分肯定;然后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成为他们讨论小组中的一分子。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均等发言的机会,这就扩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了每个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反过来也激发了每个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增添了动力,使学生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为将来的创新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努力做到“果”让学生自己摘,“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题”让学生自己解,“法”让学生自己探,让学生在“误”中感悟,在“错”中切磋,在“探”中感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关,在一个班中各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自主学习的能力必然存在着差异性。为此,实行分层教学,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设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要求的考查活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以实现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够协调同步发展为归宿,力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在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能力。在班级群体中实行分层次合作。把课堂上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拓宽到课堂外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性学习,使课内课

外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来满足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涌现出来的研究和交流的欲望。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可把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小组,这样既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合作学习小组成立之后,既拓宽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渠道,而且,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在平时的课余时间,同学们也会对探究数学的气氛愈来愈浓,从而会形成主动、自主、生动的数学学习气氛。

三、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思维方式,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氛围后,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能动地、自觉地规划自己,成会自己发展的主人”。

1、学会制定学科目标 有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习处于无状态之中;有一部分学生制定不切实际的过高的学习目标,当学习目标达不到时便垂头丧气。为此,指导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采用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对某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分步骤完成,对能力的要求分阶段达到,对素质的提高分层次渗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为了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学习计划,小组活动时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计划,互相取长补短。对于有些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谈话方式进行交谈,会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3、教会学生学会课

前预习指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通过给学生出示预习要点、思考问题及尝试练习题,让学生尝试概括学习目标、领悟学习重点、探索解决难点的方法。并通过预习,让学生尝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发现进入课堂。

4、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利用学习资料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合理选择和利用资料,有的学生基本知识还没有到位,就去搞较深的题;有的学生选择相似的参考书,作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从而被书牵着鼻子走,使学习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为此,应指导学生怎样精选一本参考书,怎样摘抄和归纳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教会学生精读和泛读的方法。

5、让学生学会交流讨论 在学生学会能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同时,还必须学会问,学会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让每个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以他人的交流中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和拓宽自己的思维渠道。在课堂讨论中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6、教学生学会反思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刚才有老师提到:不少同学在完成作业或进行大量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何谓“解题反思”?一道数学题经过一番艰辛,苦思冥想解出答案之后,必须认真进行如下探索:(1)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做?(3)我是如何想到的?(4)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5)一题多变看看怎么样。这样做一题、通一题型。一道错题,从三个方面分析:(1)错在哪里;(2)错的原因是什么;(3)符合什么条件,错误的答案才能变成正确的答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能能动地进行反思和评价,就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控和修正,达到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课堂表现、作业状态、课堂检测、阶段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做出合情评价,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因此,为了提高同学的解题能力,应该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

7、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

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使学生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记错本有了,教师还要注意及时反馈,如每周五,可布置“一周错题回顾”,把本周自己做错的题再做一遍,星期一逐本批改,对于再次做错的题做上标记,再记录下来,再做,这样到期末,学生的错题就越来越少。

总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自主意识,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者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智力;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理想境界。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研修背景:

学校: xxxx学校

教师: xxx

学科:数学

课题: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言审视传统的教育,教学经验牢牢地禁锢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始终不愿意放下主宰课堂的权利。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式被动,直接原因是教师讲得过多。随着“终身教育原则”的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在理论上已上升为人们的共识,“自主学习”已成为众多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就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要对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详细的调查,然后应该让学生建立自主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数学的机会,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通过精心选取课前预习题和课后作业题让学生先行自学和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按小组次序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意见和另解的学生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的作用:一是对学生的见解作精要点评;二是注意捕捉学生灵光闪现的思维给与充分肯定;三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成为他们讨论小组中的一分子。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均等发言的机会,这就扩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了每个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反过来也激发了每个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增添了动力,使学生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为将来的创新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努力做到“果”让学生自己摘,“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题”让学生自己解,“法”让学生自己探,让学生在“误”中感悟,在“错”中切磋,在“探”中感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关,在一个班中各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自主学习的能力必然存在着差异性。为此,实行分层教学,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设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要求的考查活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以实现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够协调同步发展为归宿,力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在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能力。在班级群体中实行分层次合作。把课堂上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拓宽到课堂外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性学习,使课内课外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来满足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涌现出来的研究和交流的欲望。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每小

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即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小组,这样既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合作学习小组成立之后,既拓宽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渠道,而且,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在平时的课余时间,同学们对探究数学的气氛也愈来愈浓,从而形成了主动、自主、生动的数学学习气氛。

三、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思维方式,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氛围后,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能动地、自觉地规划自己,成会自己发展的主人”。

1、学会制定学科目标 有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习处于无状态之中;有一部分学生制定不切实际的过高的学习目标,当学习目标达不到时便垂头丧气。为此,指导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采用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对某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分步骤完成,对能力的要求分阶段达到,对素质的提高分层次渗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为了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学习计划,小组活动时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计划,互相取长补短。对于有些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谈话方式进行交谈,会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3、教会学生学会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通过给学生出示预习要点、思考问题及尝试练习题,让学生尝试概括学习目标、领悟学习重点、探索解决难点的方法。并通过预习,让学生尝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发现进入课堂。

4、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利用学习资料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合理选择和利用资料,有的学生基本知识还没有到位,就去搞较深的题;有的学生选择相似的参考书,作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从而被书牵着鼻子走,使学习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为此,应指导学生怎样精选一本参考书,怎样摘抄和归纳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教会学生精读和泛读的方法。

5、教会学生学会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方式传统的教学,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为此,怎样引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把发现、探究、研究的等活动表现出来。

6、让学生学会交流讨论 在学生学会能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同时,还必须学会问,学会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让每个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以他人的交流中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和拓宽自己的思维渠道。在课堂讨论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讨论中,怎样启思导学,仍然起着关键的作用。

7、教学生学会反思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有诸多条件和因素。长期的学习经验表明,不少同学在完成作业或进行大量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何谓“解题反思”?一道数学题经过一番艰辛,苦思冥想解出答案之后,必须认真进行如下探索:(1)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做?(3)我是如何想到的?(4)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5)一题多变看看怎么样。这样做一题通一题型。一道错题,从三个方面分析:(1)错在哪里;(2)错的原因是什么;(3)符合什么条件,错误的答案才能变成正确的答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能能动地进行反思和评价,就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控和修正,达到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课堂表现、作业状态、课堂检测、阶段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做出合情评价,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因此,为了提高同学的解题能力,应该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

9、收集错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使学生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记错本有了,教师还要注意及时反馈,如每周五,可布置“一周错题回顾”,把本周自己做错的题再做一遍,星期一逐本批改,对于再次做错的题做上标记,再记录下来,再做,这样到期末,学生的错题就越来越少。总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自主意识,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者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智力;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理想境界。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课例研修报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必备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可喜的是,情境创设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偏差也不断出现,在数学情境创设中如何避免走入误区,真正体现情境创设的价值呢?

为此,我校展开了校本教研活动。全体数学教师聚集在一起,讨论自己对创设情境教学的几点看法。面对大家的质疑与困惑,我们上网查阅各种有关于创设情境、动境进行教学的资料,并一起研读、讨论,虽然在理论上,我们的头脑逐渐清晰,但是,谈到课堂实践,还是感到手足无措,做不到胸有成竹。我正好参加我们响水中心小学教研活动,我就决定上一节研讨课。我挑选了一节五年级的数学《分数除法》一课,课后大家对我的这节课展开了评论。

1、整堂课因为创设的情境、动境过于多,使本节课教学活动重点、难点不够突出。

2、学生在动境 中,老师有些要求没有讲清,学生合作时出现了乱、散现象,有的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到里面,教师应该事先安排好,做到小组之内责任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做。

3、有些环节过于拖沓,影响了整个教学进度,时间过长。

于是我们结合大家的教学建议,认真进行反思,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悉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特点,我发现数学情境创设,应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价值:

1、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才能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才能为学习数学知识作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作为一般形式的数学课,都是从一个数学情境着手来展开教学的,如果在课的开始阶段能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他们进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无疑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价值的。

2、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我们每节数学课,都有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的教学情境必须为教学的内容服务,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3、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作为数学课本身,他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任务,所以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情境,他应当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着眼于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教学的:

插入说课稿插入教案创 设情境,设动境,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一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一、创设情境要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你都发现了哪些好的方法?”课堂上,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操作、去观察、去交流、去实践、去创新,让学生在”描”中感知, 在“找”中理解,在“做”中内化,在“算”中巩固,在“比”中升华,从而真正在经历求知过程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周长的含义,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学会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建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创设动境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开放。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学时空的开放、思维方式的开放、评价形式的开放等等。这些开放交织在一起,使教学过程呈现多维开放的格局,教学也由此从封闭、单

一、机械走向了开放、多维、灵活。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画一画活动,在第一次

三、体现学生主体性要关注以人为本的理念。《新课标》提出:学科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它们和谐统一,才会让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本节课我不失时机的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例如“你的做法真是与众不同啊。”“看看谁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多多学习。”“这与你们的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等等这些充满激励与鼓舞的话语使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还有在课堂的最后,我还鼓励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真正的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第四篇:初中生物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生物课例研修报告

一.前言

1.1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典型课例研究的意义 1.1.1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1.1.2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容乐观,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生物课的评价是:“生物课过于空洞,脱离实际”、“生物课是‘死物’课”、“生物考试就是记笔记、背习题,考试一过什么都忘”、“生物实验室只是摆设,不能发挥它的作用”、“我们真想去大自然中学习生物学”等等。

1.1.3初中生物课不受欢迎的原因分析 1.1.3.1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我省中考不考生物学,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生物学教学。作为21世纪的前沿科学,生命科学的地位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在我省,特别是在初中教学中,生物课的社会认同率却极低。初中学生也明白生物科学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但在这个中考分数决定命运的时代,作为非中考科目的生物学与学生的升学关系不大。因此,不少学生不愿将时间“浪费”在生物学科上,各校的初中教学着眼点也在中考科目上。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1.1.3.2情感因素的影响

情感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动机的重要原因。情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调节、动力、选择和感情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受任课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影响。不少初中生物教师,由于任教的是初中生物学,因而在评先评优、晋级、升职中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进而把这种情绪带到了教学工作中,消极怠工。还有少数生物教师,由于没有压力,不思进取,照本宣科,这样当然也不能吸引学生。

其二是家长因素。在家长眼中,初中生物学被列为“最不重要的课程”之一,这说明,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家长们对于生物学的认可率已经低到极点。毫无疑问,家长的这种价值观必然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语、数、外等中考主要得分科目的成绩,较少关心子女的生物学学习成绩,学生也就当然不会花大力气去学习生物学。

其三是兴趣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特别是对生物探究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初中生物实验室建设滞后,多数学校不能按照新课标把实验开足开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下去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使他们越来越不愿上生物课。

1.1.3.3学生自己心理的影响

较强的自我表现愿望是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功利性原因。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初中生更是如此。学习成绩排名自然成了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一个绝好机会,尽管教育行政部门禁止将学生学习成绩排座次,但无须讳言,仍有学校和班级在暗地里给学生排名,由于排名一般只排中考科目,一般不会把生物课成绩纳入其中。因此,学生自然轻视生物学的学习。

1.1.4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首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而非一个被动的“物”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活动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其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实质首先应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活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通过体现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属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理想、信念,直接触及人的内心世界、灵魂深处。而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学普遍采取的方法往往将授课变成仅仅是传授知识,将学生视为无知无觉的机器。课堂上,教师经常摆出授道者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试图把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凡是不同于课本观点、不同于传统理念、不同于课本已有的实验结果,要么斥之为错误,要么避而不谈、置之不理,以为这样就可以四平八稳,少犯错误,也能让学生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殊不知,这样的作法只会让学生口服而心不服;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会变得言行不

一、表里不一,更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改变传统以本为本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把学生当作真正的教学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逐步建立符合新课程教改理念的开放式的教学,以达到北师大新世纪版教材所倡导“领略生命的精彩、体验探究的乐趣”之目的。

1.3开展本实验研究的保障措施

本课题研究自提出之日起便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和相关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并在研究的时间、经费、资料、设备等客观条件的准备上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这是我们开展这次实验研究的前提保障。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大多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或教研员,他们先后参加国家级、省市各级北师大版教材培训,并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都具备很强的教科研能力,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勤于钻研、富有创新精神、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研究集体,这些主客观条件是开展和完成该实验课题的基础保障。

二.实验方法 2.1课前准备

分析与课例相关的材料,找出关键性问题,再仔细设计课例,使设计出的课例不仅能紧密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还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判断即将实施的课例是否存在着一种或多种课堂呈现形式,确定如何帮助学生按照认知规律去掌握生物学探究方法与技能。分析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是否会展开真正的讨论。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引发讨论,就要重新设计如何从课例中的某些材料出发激发学生的思维。从对学生已有技能及背景知识的了解中,思考学生从这个课例中能做些什么。如果课例比较复杂,就要设法予以引导,进而督促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参与。以上述准备为基础,写出可行的课例教学详案(含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反思等八个方面)。

2.1.2课中的实施,明确相关的课例,在教学中适时运用。

在教学中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强调按照原设计进行教学,尽可能防止偏离目标;二是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与反馈,随时做必要的调整,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2.1.3效果分析及反思 让学生评课,通过书面问卷调查或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教师也应自我分思,通过评课、研讨活动或教学后记等形式进行。

2.2实验内容

2.2.1理论基础: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学生能掌握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而“灵活运用”正是课例教学的主导思想。典型课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在于“实践出真知”。每个课例提供学生特定的时间、背景材料、面临的难题和机会等。学生参与课例分析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判断事务能力以及创新性,从而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三.实验结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和组织实施,典型课例教学法越来越成为学生欢迎并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且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魅力。生物课堂越来越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在学生对教师的多次民意测评中,生物教师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3.1典型课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3.1.1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课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对相关课例的研究、讨论、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侧重于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理论知识的获取。

3.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课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因此,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好的表现,就必须磨练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并力争在讨论中说服对方。

3.1.3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答案,学生获取的是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课例教学采取的是以学生为主的进行讨论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学生必须先充分准备,认真弄清课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演员”,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导演”的作用,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主动,而且通过自己参与讨论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学生还经常撰写生物小论文,运用课本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1.4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而课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合作思维撞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3.2典型课例教学对教师的影响

3.2.1典型课例教学促进了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课例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新过程。教师不再站在讲台前面“满堂灌”,而是积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必要时也可以参与讨论。

3.2.2典型课例教学能带动教师的成长。在课例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并且,如果手头上没有现成的可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因此课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这样的课。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对生物学专业知识要全面掌握,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扩展知识结构,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总之,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课题组老师都踊跃参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认识与思考

4.1典型课例教学实践中的几个误区

4.1.1教师仍受到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在课例教学中只是充当“说故事者”,并未真正参与进去。实际上,教师作为课例教学中的组织者,其任务不仅是选择或创作案例,教师还必须肩负另一个重要责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记录、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参与讨论。

4.1.2讨论不充分,教师无法确定课例教学效果,只能重新依赖讲授法。教师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若做不到,那么学生的讨论必然难以展开,学生可能会感觉时间有限而不愿意深入思考问题,可能会感到束手束脚,积极性大为削弱,甚至有可能又陷入往日被动的境地,过度依赖教师的讲授,这时,课例教学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4.1.3以课例教学法来排斥和否定其他教学法。任何一种教学法,如果将其模式化地加以滥用,都必然会带来诸多负效应。课例教学同样不例外。实际上,传统的讲授法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各自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2课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2.1课例来源渠道单一化,难以符合教学要求,由于缺乏财力、时间,教师难以进行大量调查和编写工作,客观上限制了课例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

4.2.2从学生方面来看,以往的教学使学生严重依赖教师,他们更习惯于死记硬背,照搬知识,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考的课例教学方式,以至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会出现“冷场”,使教学目的不能充分体现。4.2.3此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要求教师要经过良好的训练,否则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求教师能掌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4.3课例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4.3.1我们试图从知识习得、技能运用、科学探究、信息处理、抽象思维五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具体操作中,课题组成员普遍感到困难较大。由于生物教师带的班级多(一般都是8―10班),评价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评价更加科学,如何让评价更好得促进学生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4.3.2我们以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为评价的重点,尝试以开卷、写分析文章、学期论文、设计实验、课外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鉴定和评价。注重平时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采用评语方式给出意见;收集学生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建立档案袋。

五.展望

课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新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并发现新的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从而使生物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课例教学是在传统生物学教学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也符合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然我们的实验研究还正处在探索阶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而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历时一学期的课例研修,我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把课例研修看成一种负担,变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培训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付出的艰辛的努力,我们都有极大的收获。一次次的课后交流,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在执着的研修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获颇丰。我们坚信,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这种不服输、不言败,孜孜以求的精神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此次学习,要感谢 学校给我们教师提供的一个肩膀,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教育这条路上,奋斗的目标还在远方,我还将以此次培训的收获作为一种鼓励,鼓励着我继续前行!只要我们不断地思索——寻找问题,再想策略——解决问题,并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关注课堂教学,我们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下载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课例观摩笔记

    初中数学课例观摩笔记 一、观察视点: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不仅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进一步探究与学习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

    初中数学课改报告

    初中数学课改报告 张莉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及要求也在不断地发展。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讲背景来源,讲思想方法,注重过程......

    初中散文教学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散文教学课例研修报告 【主题】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散文实效性《散步》《那树》 【研修目的】通过简要介绍《散步》和《那树》的教学设计以......

    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大全5篇]

    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课例研修报告 很荣幸我参加了2012国培计划——重庆中小学教师远程网络培训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感慨颇深、认识颇多,使我受益匪浅,现在做研修报告如下。 七......

    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标 基本目标:通过研究体现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生主体作用的激发、学生参与作用的操作、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发挥、教学策略多样化、教学模式系列......

    课例研修报告

    课例研修报告: 影响气温分布规律的因素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一、设计背景 本节教材教材选取了生活中接触最多,最熟悉的的两个气候要素作为学习气候的切入点。 通过这......

    课例研修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活动探究”课例研修报告★邓宇香本次青年教师园丁工程基地研修活动的重要研修理念是让园丁学员以课例为载体,完整亲历从理论学习到行动研究,连环改进的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