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宗教60年,彷徨走向和谐(五)

时间:2019-05-14 01:4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宗教60年,彷徨走向和谐(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宗教60年,彷徨走向和谐(五)》。

第一篇:浙江宗教60年,彷徨走向和谐(五)

从彷徨走向和谐

(五)——浙江宗教60年的时代变迁

五、浙江宗教的发展根本——活动场所与宗教和谐发展的承载基础

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活动的承载基础。中央1982年19号指出:“合理安排宗教活动的场所,是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使宗教活动正常化的重要物质条件”。1991年1月31日,国务院就颁布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2007年在宗教团体负责人春节团拜会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代主席傅铁山向宗教界发出了“发挥优势,共建中国和谐宗教;五教同光,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倡议,得到中国宗教界的拥护和支持。2008年年底,国家宗教管理部门提出了“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活动,这项活动使宗教的和谐建设有了承载基础和有力抓手,使宗教的和谐发展切实得到推进。

浙江宗教活动场所的和谐创建一直以来就在实践与探索中。浙江宗教管理部门自2005年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在加强依法管理的过程中,时刻把场所的和谐建设与管理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场所的和谐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宗教活动场所的和谐创建在浙江的实践中重点解决了三个方面的认识,有力地推进了浙江宗教真正从彷徨走向了和谐。一是浙江宗教解决了为什么要开展和谐创建的认识。浙江宗教建国60年来的发展,在宗教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和谐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是宗教管理的系统工程,在创建中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主体,把宗教和谐建设的方方面面的有益经验进行梳理,进一步落实到宗教和谐发展的承载基础上,使宗教和谐发展真正有了发展的根本。自2005年以来,浙江连续召开的三次全省性现场会既有力地推进了浙江宗教的法制化进程,同时也是对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建设认识的深化过程。2009年,浙江省又出台了“创建寺观教堂”的具体意见,并召开了宗教管理人员与宗教界人士的相关会议,使场所创建的认识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二是解决了怎样开展和谐创建的认识。2006年11月15 日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浙江省委认真贯彻全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在《意见》中就构建浙江和谐社会提出了“发展固和谐、民主促和谐、文化育和谐、公正求和谐、管理谋和谐、稳定保和谐”的总体思路。浙江宗教在场所和谐建设中,根据宗教实际,从2007年开始就探索开展了“以民主促和谐,以文化育和谐,以管理谋和谐,以稳定保和谐”的创建实践,使宗教的和谐创建走在前列。以民主促和谐重在提高民主意识,全面落实场所的财务和寺务制度,实现场所“两公开”的制度化、正常化,如台州80%以上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财务规范化建设,这项工作引起了国家宗教局与其它省市宗教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以文化育和谐重在提高文明意识,通过和谐论坛等形式,积极开展宗教中的优秀内涵与理念的宣 1 传和教育,引导信众提高素质,如杭州永福寺多次开展佛教讲经交流试讲会,通过讲解佛教经典与现代和谐社会之间的共同理想,提高了信众的文明意识。以管理谋和谐重在提高责任意识,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根据两个《条例》的要求,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换证工作,严格把关,把管理工作的各个要求切实落到实处。以稳定保和谐重在提高平安意识,重点开展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加强非法宗教活动的查处等活动,夯实基层宗教管理网络建设,强化平安场所的建设,确保场所的稳定。三是解决了和谐创建要使场所达到什么样目标的认识。目标决定行动,宗教场所的和谐创建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宗教和谐发展的方向。浙江宗教在和谐创建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1997年开始,浙江宗教就在基层宗教管理中探索开展了“五好场所”的评比活动,即要求场达到“爱国爱教、信仰纯正、规范管理、团结和谐、服务社会”等五好要求,使宗教活动场所的和谐建设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家宗教管理部门提出了“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活动后,浙江在宗教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总结原有的经验,另一方面又进一步丰富的创建的标准,提出了管理达标与“一票否决”相结合的标准。在创建标准上要做到八个方面,即: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团结稳定、活动有序、教风端正、管理有序、整洁安全、服务社会;在“一票否决”中,只要存在未经批准有境外人士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讲经、传教的,因管理不当引起火灾事故的,在开展宗教活动时因组织不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重大经济、刑事案件的,其他有损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件等其中一项,即不符合和谐建设的要求。今后宗教管理部门还将每三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使和谐创建正常制度化、正常化,使浙江宗教活动场所的和谐建设走上新的征程。

第二篇:走向和谐

《走向和谐》观后感

2008年06月24日 星期二 16:38

在近日的形势教育课上我们观看了《走向和谐》这部影片。《走向和谐》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画卷,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历史规律性。观看这部影片之后使我们收益匪浅。

该片第一次运用电视话语手段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历史全景式的解读与诠释,第一次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党的十七大主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实现了“专家看了不浅、百姓看了不深”的创作初衷,在叙事方式上既保持和发展了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的一贯风格特色,又融入了一定的纪实性、鲜明的现实感和强烈的思辨性,使该片以深刻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结构设计、鲜明的电视创新和精湛的细节描写,把理论与实际、中央与百姓、国是与民生、教育与感动等等元素有机地相联系、相融合、相增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做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发展动力释放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在追求富裕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

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发展解决了,但也有些问题却在发展中进一步积累起来,成为发展的障碍。《走向和谐》正是在我国社会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质,解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呢?《走向和谐》不回避矛盾,准确地从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入手,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差距增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反差、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走向和谐》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广大观众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一切,富裕也不能“一俊遮百丑”;揭示出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深刻道理。指出:要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就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而新认识新思路的基本精神就是注重社会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自觉地消除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将其负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应当说,《走向和谐》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发

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使这部理论文献片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感染力。

《走向和谐》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描述了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的形成过程。《走向和谐》在揭示人类社会和谐的内涵和追求的阐发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是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给了人们一条十分清晰的历史线索。这部电视文献片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社会和谐问题,而每一集都有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代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从而给了观众一种既简洁又厚重的历史感觉。透过历史讲理论,是该片的一个鲜明特点。

例如:实现人类和谐,建设理想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探索与追求。该片集中四集篇幅,从“天地人和”、“和谐基石”、“民族之魂”、“和谐世界”等多个角度,反映了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世界和谐等一系列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由青藏铁路的开通,叙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古话题和通过控制人口增速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深圳等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折射出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电视片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文明发展和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发展等共赢思路的深化;它特别强调了不同文化、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进行对话和加深理解的迫切性,保持全球社会、政治和文明形态之多样性的必要性;它充分注意到南北世界差距扩大的严重后果,致力于抵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中国将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中国大国外交、邻国外交、多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和谐世界”的理念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对于当今人类与世界的最大贡献。

二是理论观点阐述准确。面向大众阐释理论问题,关键要做到通俗易懂。《走

向和谐》深入发掘了古往今来社会和谐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涵义,揭示了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进步的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规律。这就使得该片具有了深入浅出的特点。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勾划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与路径。《走向和谐》观后,感触良多,思绪起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理论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国与世界走向和谐可期可待!

《走向和谐》观后感 林志胜

2009-04-06 01:08:40| 分类: 大千 | 标签:林志胜 原创作品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走向和谐》观后感

广东工业大学——林志胜

《走向和谐》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描述了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的形成过程。《走向和谐》揭示人类社会和谐的内涵

和追求的阐述。

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给了人们一条十分清晰的历史线索。这部十集电视文献片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和谐问题,而每一集都有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代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

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

理论观点阐述准确。《走向和谐》深入发掘了古往今来社会和谐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涵义,揭示了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进步的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最终实现社会和

谐的历史规律。

用镜头触摸历史。一段历史有一段历史的回音!镜头下,历史变得可以触摸,鲜活地回荡于每个人的内心。今年,由湖南省委、央视联合摄制的《走向和谐》,再次掀起收视热潮,社会各界好评不断。《走向和谐》紧扣和谐社会主题,系统解读了“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一系列基本问题。

《走向和谐》,以开阔视野取材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集合了大量给观众留下深刻记忆的典型历史画面和情节,视角敏锐,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既有理论思辨深度和高度,又深入浅出,贴近群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理论宣传片。看完《走向和谐》后,感觉影片很有新意,具有历史的眼光,又重在现实解读,让人们感受到我们正身处走向和谐的历史进程中。透过镜头,历史的回音,穿越时空,响彻

云霄。

以影像脉动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相册”。《走向和谐》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创新理论。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的改革正处在关

键阶段,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发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的新需求都摆在我们面前,发展需要和谐,人民

期待和谐,时代呼唤和谐。

回首过往三十年间出现的优秀纪录片,我们可看到不同时代背景下,历史在现实中的投影,看到“一代代人活过来的空间”,而不是对“凝固的过去”的迷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用记录昭悟未来。一段影像有一段影像的昭示。《走向和谐》片中充满史诗气韵与理性情怀的细节。从古代先贤提出的„大同社会‟的朦胧憧憬,到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美好„空想‟,再到当代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改革发展实践,《走向和谐》揭示出的,不仅是„和谐‟这个词语物化的现实对应,更是中国致力于构

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逻辑和未来昭示。

十集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画卷,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历史规律性。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在追求富裕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发展解决了,但也有些问题却在发展中进一步积累起来,成为发展的障碍。《走向和谐》正是在我国社会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质,解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

题。

在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呢?《走向和谐》不回避矛盾,准确地从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入手,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差距增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反差、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要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就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而新认识新思路的基本精神就是注重社会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自觉地消除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将其负作用降到最低程度。

《走向和谐》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和谐理想的脚步,年轻一代也要以热情、智慧、执著而追求理想的跋涉。

走向和谐观后感

(2010-12-16 13:47:21)

转载

标签:

文化

《走向和谐》像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让我深切的感受和理解了和谐二字在当今社会的真正内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想从自身角度谈一下改革开放来的体会。我是八九年出生的,也算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二十年。我是农村的孩子,小时候看电视都是很困难的,大概十几户有一个小的黑白电视机,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家里有个电视机吧,记得我父亲是1996年开始出去打工的,随后村上的人陆陆续续的都出去打工了,由于外出的工作我们买回家了彩电,各家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了,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我们的父母不可能找到工作。由于打工让我们农村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初级的小康生活。这些也许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农村人最直接的实惠吧。近几年国家重视了三农问题,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两免一补”给了我们农村好多孩子的求学梦想,这让我甚为欣慰,记得和我差不多大的同乡孩子都有好多生因为家里没钱而辍学了,现在都在异乡打工,日子很苦很苦;还有农村的“五粮三款”(农业税)的减免更是让农民高兴坏了,本来种地赚不了几个钱,又交税收更是收入甚微,这又给我们了种地的希望;农村医疗改革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现在我们那实现了,但还很不全面,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惠及到每一家农户的。总之一句话,改革开放让农村渐渐富裕了起来,过上了好的生活。

《走向和谐》中给自己另一个重要感悟是“文化和谐”。文化,是民族之魂,也是创新与发展之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就像片中所解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民族创造精神的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将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侧面展示了文化和谐的重要性!雅典奥运会升国旗、中国申奥成功、神六飞天成功、天安门广场国庆升旗等振奋感人的场景的重现让我们明白了:和谐文化,呼唤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谐文化,呼唤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石家庄岗上村、公德录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彻底的明白了古人“以文化之”的思想,让我们明白文化的和谐对于整个文化的发展和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文化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文化带文化,用和谐理念以及和谐精神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之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我相信:和谐文化将引领着中国全面走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使得我们社会变成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三篇:宗教和谐心得

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学习促进宗教和谐的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扩展,各种文明相互激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面对多样文明共存的的世界,要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直接和宗教密切联系。可以说,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是多样性文明的重要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必须重视宗教和谐。作为一名多年在新疆从事中学政治教学的教师,把中学整个政治学科、以及这一学科中的《文化生活》部分与党的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结合,使得我们是时不时会把宗教和谐、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放在一起去思考问题,下面我就从这一方面谈一点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顺应了文明多样性的特点,以文化和谐促社会和谐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政策,它充分顺应了文明多样性这一基本特点,为积极引导宗教文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目前,我国有1亿多信教群众,其中,有近17万名宗教界人士进入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每年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宗教自身建设提出大量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所以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充分尊重信教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从中央财政拨给寺观庙堂的维修补助费就达1.4亿元。宗教信仰自由适应了我国多民族、多宗教的基本国情,顺应了文明多样性的基本特点。当前,我国信教群众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使得那些那些攻击我国宗教政策的言论不攻自破。二、五大宗教共存反映了文明的多样性和互容性,其共有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和谐

我国境内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宗教冲突,宗教之间的融合、和谐是主要的。这与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有关,多种宗教文明在创立或传入中国以后,在坚持自己基本教义、教理的同时,与儒家文明等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共同缔造了中国“五教并存,和谐共融”的局面。各种宗教通过“文明对话”方

式,互相学习,求同存异,吸纳正见,纠偏补弊。如佛教的禅宗、儒家的理学、道教的全真教就是取长补短,各自吸取其他两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教派、新学派。中国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正是得益于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推动了各种宗教的成长发展。

伊斯兰教作为新疆少数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其教派门宦和谐相处也进一步反映了文明的多样性。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关系问题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涉及伊斯兰教的教义思想、礼仪修持、历史变革及文化变迁等内容,而且与当代民族、宗教问题及西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紧密相关。1949年以来新型政教关系的确立、政教分离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改革了教派门宦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教派门宦不分大小,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相互之间互不干涉、互相尊重、和谐共存已成为各教派、门宦关系的主流。不同教派门宦的教民之间、阿訇之间、清真寺之间的交往增多,促进了教派、门宦之间的和谐关系。具体表现在:穆斯林就近选择清真寺,不同教派的穆斯林经常在同一座清真寺礼拜、学习,淡化了原来的教派门宦意识。不同教派门宦的信教群众互相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较为常见,阿訇、满拉到不同教派门宦的穆斯林家庭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同样存在,教派门宦之间的关系,既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一面,又有互相竞争、彼此排斥的一面。教派门宦的分布格局既动态变化,又相对稳定。教派门宦之间的交融、互渗现象较为普遍,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叉、彼此融合的现象。

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和谐相处反映了文明的多样性。伊斯兰文明是以伊斯兰教为核心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明,它是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由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文化的源头和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伊斯兰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如果离开了伊斯兰教,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定下了基调。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化都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明,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化浪潮中日益显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二者只有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存共荣。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异中有同,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如儒家文明宣扬 “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等人文精神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温良恭让”等伦理思想;而伊斯兰文明宣扬“认主独一”、“敬主爱人”、“和平中正”的人文精神和“惩恶扬善”、“诚信忠厚”、“平等公正”等伦理思想,二者在基本人文精神和一系列伦理思想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广泛的一致性。

“君子和而不同”我国五大宗教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求同存异,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和谐发展,形成了共同弘扬宗教智慧、协力济世利人的良好局面。

三、发扬五教文明当中的爱国爱教精神,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爱国爱教是各大宗教不谋而合的共同主张和追求。1994年,五大宗教代表组成的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其宗旨是“友好、和平、发展、合作”。

伊斯兰教是爱好和平的宗教。伊斯兰教提倡爱国爱教,爱国是穆斯林信仰的一部分。要成为一个好的穆斯林,就要先做一个好公民,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主义。伊斯兰教提倡“两世俱修”,要修好“现世”,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也要修“后世”,严守穆斯林的基本规范。伊斯兰教同时提倡乐善好施,多慈善、做好事,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伊斯兰教尤其提倡孝敬父母,倡导“两世吉庆”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融。伊斯兰教认为,凡属人类,不论信教与否,不论信仰哪个宗教,不论肤色,不论民族,都应该相互尊重。伊斯兰教还是尊重生命的宗教,伊斯兰教的生死观是不怕死,不盼死,禁止自杀,更不允许伤害他人生命;作为穆斯林,自杀或者伤害别人的生命都是严重的叛教行为。因此,伊斯兰教坚决反对恐怖主义。这对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益的。

和平是佛教的根本宗旨,和平包含着内心世界的和平和外部世界的和平。中国佛教界一直致力于和平事业。中国佛教协会的宗旨包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举办了首届“佛教与和平”讲坛。这次讲坛以弘扬佛法和彰显和平为主题,倡导“内心和平是世界和平最坚稳的基石”。五台山是全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藏传、汉传佛教并存且和谐相处的典型,藏传和汉传佛教共居一山,和谐相处,共同弘扬佛法,五台山僧侣在抗日战争期间自发成立“五台山佛教抗日救国同盟会”,英勇投身抗战,浴血保家卫国。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说,佛教的“和合与慈悲理念”能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社会和谐也是佛教界追求的目标。

中国道教继承了道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论,主张人类处理自己和万物的关系,必须取法自然,人类要以天地为准则,维护世界万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本性,不能人为地去破坏自然本性。道教经典之一《抱朴子》反对杀生,反对妄为,主张“手不杀生,口不劝祸”。道教全真派道徒丘处机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以73岁的高龄,率弟子18人,自山东莱州启程北上,爬高山、涉大川、跨戈壁、越荒漠,为结束“十年兵火万民愁”的局面,劝诫成吉思汗止杀,“欲罢干戈致太

平”。丘处机的劝告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其他民族的残酷杀戮。康熙帝曾对此赞道:“一言止杀,始如济世有奇功。”中国道教协会负责人说,道教一向以“慈爱和同、众生平等”为处世理念。

我国当前五教共存的局面来之不易,它是五大宗教汲取中国“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并贯彻到各自的教义、教规和行为活动中的结果,是我国大力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结果,也是教内外广大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的和谐宗教局面将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强大的动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认识到促进宗教和谐的积极作用,利用好中学政治课堂这块阵地,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与政治这门社会科学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2014/2/25

第四篇:走向和谐观后感

走向和谐》观后感:追求理想的跋涉

由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十集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 谐》,伴随着2008年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恰如一缕缕和煦的阳光、一阵阵和暖的春风,令人振奋,使人陶醉。《走向和谐》主题鲜明、访谈深刻、解说精 彩、画面丰富,具有时间跨度大、理论分析深、文献资料实、叙述语言美的特点,既是和谐理论的大餐,也是电视艺术的盛宴,在理论和艺术上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第一,全面阐释了党的十七大主题。《走向和谐》开篇就直奔主题,从历史的中国很快切入到现实的中国,对党的十七大主题作了完整表 述,并展示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精辟论断。随后,全片围绕党的十七大主题,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理论和实践等多方 面的结合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党建等领域全方位、大纵深、多层次地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画卷。第二,深入探讨了和谐的基本 内涵。《走向和谐》采访了诸多专家学者,从多种角度谈了对和谐的理解。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说: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身体和心理 都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每个家庭的和谐,不同社会层次的和谐,各个经济阶层的和谐,民众与政府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它们都是世界经 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比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说: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天和人的和谐问题,人和社会的和谐问题,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问题,都有一些思想 资源;我们今天可以继承这些资源,但要给它以现代的诠释。从他们的阐释中可以体会到,和谐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和自然界内部的关系的理想状 态。深刻理解和谐的基本内涵,对于促进和谐、走向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理性解析了国内外的和谐梦想。《走向和谐》解析了我国历史上 的一些和谐梦想。从紫禁城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的“和”字,看到了帝王将相对天地人、君臣民致中和合的企盼,可是他们以压迫作为统治基础,不可能实现 “和谐”。《走向和谐》还谈到从洪秀全的《天朝天亩制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再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天下大同的梦想在革命者和思想家中间生生不 息,然而阶级压迫的社会性质不变,和谐梦想终究难圆。《走向和谐》也解析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些和谐梦想。从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到傅立叶的“法郎吉”,再 到欧文的“新和谐村”,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企图在不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不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前提下来实现“和谐”,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导致 失败。

第四,精辟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思想。《走向和谐》引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共产主 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论述,还引述了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关于共产主义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 解”的论述,特别是引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人类理想社会作的诗意盎然的描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 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不仅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描绘了人类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

第五,系统回顾了我们党追求和谐理想的奋斗历程。《走向和谐》谈了《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译本于1920年在上海出版,谈了党的一大、新中国诞生、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事件,谈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建设美好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谈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不懈努力,谈了党的十六大将“社会更加和谐”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作了进一步阐述。这些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和谐理想的脚步。

第六,充分体现了艺术和谐、团队和谐。和谐讲的是协 调、配合、秩序、美感。在审查脚本时,专家们就提出《走向和谐》不仅理论水平要高,而且艺术水平也要高,画面、解说、字幕、音乐等各方面都要追求完美,要 协调、配合、统一。现在看来,基本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艺术上的和谐美。艺术和谐与团队和谐分不开。《走向和谐》从立项到播出历经近两年,不仅脚 本创作下了很大工夫,而且编导制作也下了很大工夫。特别是当得知这个编导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时,我为这些年轻人的热情、智慧、执著而感动。我真切地 感到,他们的行动如同本片反映的内容一样,都是追求理想的跋涉。

2在近日的形势教育课上我们观看了《走向和谐》这部影片。《走向和谐》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画卷,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历史规律性。观看这部影片之后使我们收益匪浅。

该片第一次运用电视话语手段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历史全景式的解读与诠释,第一次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党的十七大主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实现了“专 家看了不浅、百姓看了不深”的创作初衷,在叙事方式上既保持和发展了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的一贯风格特色,又融入了一定的纪实性、鲜明的现实感和强烈的思辨 性,使该片以深刻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结构设计、鲜明的电视创新和精湛的细节描写,把理论与实际、中央与百姓、国是与民生、教育与感动等等元素有机地相联 系、相融合、相增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做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发展动力释放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在追求富裕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

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发展解决了,但也有些问题却在发展中进一步积累起来,成为发展的障碍。《走向和谐》正是在我国社会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质,解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呢?《走向和谐》不回避矛盾,准确地从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入手,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差距增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反差、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走向和谐》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广 大观众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一切,富裕也不能“一俊遮百丑”;揭示出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深刻道理。指出:要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 盾新问题,就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而新认识新思路的基本精神就是注重社会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对 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自觉地消除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将其负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应当说,《走向和谐》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 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使这部理论文献片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感染力。

《走向和谐》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描述了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的形成过程。《走向和谐》在揭示人类社会和谐的内涵和追求的阐发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是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给了人们一条十分清晰的历史线索。这部电视文献片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社会和谐问题,而每一集都有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 代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从而给了观众一种既简洁又厚重的历史感觉。透过历史讲理论,是该片的一个鲜明特 点。

例如:实现人类和谐,建设理想社会,是中国共产 党人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探索与追求。该片集中四集篇幅,从“天地人和”、“和谐基石”、“民族之魂”、“和谐世界”等多个角度,反映了自然和谐、社会和 谐、文化和谐、世界和谐等一系列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由青藏铁路的开通,叙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古话题和通过控制人口增速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不懈努力,深圳等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折射出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电视片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文明发展和和谐文化的内在要 求。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发展等共赢思路的深化;它特别强调了不同文化、地域、民族和国 家之间进行对话和加深理解的迫切性,保持全球社会、政治和文明形态之多样性的必要性;它充分注意到南北世界差距扩大的严重后果,致力于抵制强权政治和霸权 主义,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中国将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中国大国外交、邻国外交、多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和谐世界”的理念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对于当今人类与世界的最大贡献。

二是理论观点阐述准确。面向大众阐释理论问题,关键要做到通俗易懂。《走向和谐》深入发掘了古往今来社会和谐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涵义,揭示了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进步的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规律。这就使得该片具有了深入浅出的特点。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勾划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与路径。《走向和谐》观后,感触良多,思绪起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理论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国与世界走向和谐可期可待!

3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理论描述中,内在地包含着关于社会和谐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作出理性的和规律性的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纽带的和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过程和实践活动的结晶,实践活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纽带。

1、社会和谐是人类实践生活的展开形式

社会和谐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和谐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人类实践既是社会和谐的存在方式,又是社会和谐的动态活动过程。人类社会和谐就是在这一存在方式和活动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

实 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亦即社会和谐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同社会存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也就是说,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本质上就是 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也就是实践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实践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又是社会和谐本身,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实践本体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以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它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机制,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结果;它 不是静态的、抽象的社会完美模式,而是社会完美的实践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2、社会和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把握

社 会和谐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对人类社会的把握。在马克思那里,从实践活动来把握和认识人类社会与以人类主体为坐标系来认识和把握它们是一致的。在《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一书中,马克思把“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三者等同看待。在他看来,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不仅生活 和活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且又不断地变革和创造自己的社会关系。社会存在是自己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静态存在形式,而人的实践 活动是它的动态表现。实践活动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的中介系统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这种双向对象化过程就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实 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人本化的现实辩证否定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亦即社会和谐的存在方式,它是主体自身 不断重建的活动。它既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更新的更高统一和联系的基础和纽带;也是把人联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形成社会和谐的基础和纽 带;同时还是实现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相互转化,亦即实现社会和谐理想向社会和谐现实转化,联结和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因此,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必须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纽带,通过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人的实践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过程,并引导这个过程向着协调、和谐的方向 发展。

3、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承认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展开形式,承认从主 体地位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就必须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的主人。因为,社会存在是人民的存在,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也就是人 们的实践活动过程。由此看来,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的基本内容不是已定的或预定的,主要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自为的物质存在形式,人类实践 活动形成和表现人的现实的家园,活动创造了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创造了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文化财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决定 力量。

由于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一个现实的社会演化和发展而成的,而人类社会和谐又是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看作 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必然得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量的结论。创造社会和谐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活动方式,是人对 外部世界的一种否定性关系,它内在地包含着作为推动社会和谐的原则和创造社会和谐的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人不像动物那样肯定外部世界的直接存在状态,消极 地适应外部世界,而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否定外部世界的直接存在状态,赋予它以合乎人类目的或需要的形式,使“自在之物”成为人的目的的“为我之物”。也就 是说,通过主体客体化的运动,使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凝结和体现在作为活动结果的对象上,创造一个和谐的、动态的“人化世界”;与此同时,通过客体主体化的 运动,使客体的本质规定和规律内化为主体的运动和本质力量,这是人的创造活动和本质力量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复,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种内含于实践活动 之中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既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实践过程本身,又是创造社会和谐的方法论之源。

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看作创造社会和谐 的决定力量,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应把“实事”理 解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求是”就是要认识、掌握、运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由此看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是人民群众从事实践活 动并主动把握人民群众实践活动规律的思想路线。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基础,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出发,对其实践活动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去指导实践,不断开拓创造社会和谐新的历 史,这是一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和谐社会和谐总是表现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社会和谐既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一般标志,又是社会进步和 人类文明的最终表现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和谐

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 会生活状态,往往表现为社会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和谐。所谓社会进步,是指社会的前进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化和 变革。社会进步首先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当活跃的生产力打破了陈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并建立起新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时,旧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被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所代替,生产力就得到了解放,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人类 社会的历史便进入一个新的和谐阶段。社会进步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的出现,只是标志着某一旧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 谐的结束,而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的终止。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都会按照辩证法和它的历史必然性有所前进,有所发展,都会在这个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的 范围内进行某些改革和调整,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对于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都应当肯定它们在社会进步中应有的地 位,因为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

2、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的和谐

自从人类和人 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客观世界被人化的程度,是标明文化发展亦即社会进步的程度的特殊形式。“文明”一词的拉丁文原意为公民的、社会的、国家的,通常被用来说明存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如傅立 叶等,曾提出用“文明”的概念来划分人类历史。近代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把人类社会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肯定了摩尔根以生活资料生产进步作为人化的根本标志和文明的基本尺度,作为 划分原始社会史的基本原则,“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 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恩格斯在这里把文明相对于蒙 昧和野蛮,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进步,象征着人类的解放。蒙昧和野蛮则标志着人化的程度,象征着人类从动物界分享的程度。所以,文明是人类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的总和,人类离动物越远,标明人化程度越高,人类文明就越发展,社会和谐的文明基点就越高,内容就越丰富。

3、社会和谐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当 我们具体地考察某种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现象时,会发现极其复杂的情况。例如,在今天看来,奴隶制是不人道的、蒙昧时代是落后的文明,应予以否定。但如果抽 象地说奴隶制不人道,蒙昧时代不文明,它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一种社会退步或社会落后,那么就是错误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用一般性的词句痛骂奴隶制和其他类 似现象,对这些可耻的现象发泄高尚的义愤,这是最容易不过的做法。可惜,这样做仅说出了一件人所周知的事情,这就是:这种古代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我们目前 的情况和由这种情况所决定的我们的感情。但是,这种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存在,它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任何说 明。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一下,那我们就一定会说——尽管听起来是那么矛盾和离奇——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以牺牲族类大 多数人的利益,换取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发展,就这个意义上说,采用奴隶制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马克思也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构 成了贯穿于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始终的“永恒的必然性”,“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然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 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可见,从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的认识和运用来讲,蒙昧时代同样是建 立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基础之上的,因而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进步阶段。因此,对社会和谐的任何问题,无论是表现为社会进步还是表现为人类 文明,都必须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考察,把社会和谐看成是具体的、历史的和谐,把历史长河中依次更替的几种社会形态看作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阶梯, 把社会和谐观建立在一系列社会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和谐的历史规律。

4、社会和谐是一种历史趋势

马 克思主义还认为,社会和谐作为一种动态的和谐、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它总是表现为一种趋势,并且其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首先,社会和谐的深刻根源是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 的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思想文化领域的协调和谐发展。其次,社会和谐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新的社会和谐的确立 是建立在抛弃旧有的那些陈旧的、过时的东西同时又保存、发扬了那些积极的、有价值的和谐因素基础上的。它是一种社会运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形式。再 次,社会和谐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亦即社会和谐的创造者,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 量。只有人民群众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真正动力。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社会和谐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势,但不是自发的过程。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在创造社会和谐的历史中活动的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社会和谐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人们在创造社会和谐的 历史活动中要实现预期目的,必须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充分自觉地认识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按照历史规律来创 造社会和谐的历史,实现历史必然性和人的意志活动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 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 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旧人旧事

2009-10-14 10:11:04 59.45.176.* 举报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 环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为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方向。在实践中,我们江西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发展 党内民主的根本,创新方法,完善制度,切实保障和维护好党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发展党内民主,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在教育引导中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夯实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基础

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是提升党员主体能力,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员的民主素质日益增强,但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阶层结构变化、人 员流动加速、组织管理缺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党员权利主体意识淡薄,义务主体意识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 采取“抓两头”的办法,一手抓普通党员的民主教育,一手抓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上下互动,整体推进,帮助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民主理念,增强民主意识,提高民 主素养。一是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通过各级党校等培训机构,开设相应课程,加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特别是权利义务教育,采取“党员流动课堂”等各种 生动有效的形式,将党员民主权利意识的培养与党员的生产、工作、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与党员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与党员在党内的政治权利联系起来,让党员了 解、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增强参与党内事务和依法行使正当权利的自觉性。二是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的民主作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党员主体教育,强化平等意识 和民主理念,克服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和家长制作风,培养和增强民主观念,养成民主习惯,锻炼民主作风,通过深化“双述双评”、政务公开等活动,促进各级领 导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既坚持扩大民主的方向不动摇,又善于领导和引导,不断提高民主的质量;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思广益,实行正确的集中,为党内民 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进一步营造党内民主氛围。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的意义和重要性,营造宽松的民主环境,让广大党员充分享受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努力营造尊重和维护党员民主权利的浓厚氛围,为发展党内民主奠定坚实的思想 基础。

二、在拓宽渠道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内生动力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主要在于发挥广大党员在党内 民主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创新载体,拓宽渠道,既要发挥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主体作用,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一是注重发挥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围绕推进发展和服务群众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为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党 员搭建参与执政活动的平台。在大力抓好“三级联创”、深入开展“三培两带两服务”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广泛开展“三进三帮”活 动:进乡村帮解民忧,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实施“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帮带工程”;进企业帮渡难 关,选派一批党建指导员进企业开展党建、培训、帮扶工作,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社区帮促创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全民创业示范、和 谐文明示范“三个示范”创建活动。在活动中,广大党员始终是活动主体,他们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激发出了参与党内事务的责任感和荣誉 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党内各项事务上来。二是注重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积极拓宽民主途径,丰富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创设党员参与和管理党 内事务的载体,全省各地普遍建立党员议事日制度,组织党员对重要事务进行商议讨论;开办党员信箱、网上论坛、党务热线等,使党员随时可以对党内事务提出意 见建议;建立党员意见建议办结反馈制,党组织对党员来信来访、意见建议作好登记、记录,及时处理反馈。在干部工作中,我们也十分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在2008年全省县处级干部中公开选拔996名副厅级后备干部、国有企业范围内公开选拔205名企业后备领导人员、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20名高层次人才担 任高校副校长等工作中,始终重视党员的评价和公认程度。在2008全省市厅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考核中,进一步扩大了党员和党代表参与测评的范围,提 高干部考核的民主化。在全省组织系统开展的“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中,各级组工干部深入基层摸实情,下访党员求良策,尊重党员的建议权、表达 权,并化为具体的措施,调动了基层党员参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注重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认真落实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普遍建立党内互助 机制,加大对困难党员的物质救济、生产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定点包扶贫困村活动,完善老干部、老党员、困难党员救助帮扶基金,落实特困党员低保政策,增强了 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促进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在完善制度中保障党员主体的权利,形成党内民主建设的长效机制

党员在党内一律平等、共同享有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的基石。党员权利的实现和保障程度是衡量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 用,必须把民主制度建设放在关键位置,确保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的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各项权利得到落实。为此,我们着力在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重点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建设,切实做到用民主科学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 物,确保各项权利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到位。一是以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为重点,落实和保障党员知情权。党务公开在落实和保障党员知情权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把健 全党务公开制度,作为党员了解掌握党内工作情况的主渠道,设立

党内重大情况通报制度、重大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党员评议制度等,完善党务公开 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党内事务、领导决策和用人上的透明度,切实在党内做到“三个先”和“四个必须”,即重要事件党内先通报、重要决策实施党内先传达、重 要问题决定党内先讨论;各级党组织凡作出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决议,必须公开;对不涉及保密、已解密及党员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必须公开;限 于党内公开的内容,必须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党务公开公示栏等形式公开;收集到的党员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必须认真研究办理,并及时反馈办理 结果。二是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落实和保障党员选举权。保障党员选举权,要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不断扩大党员在党内行使选举权的范围,提供行 使选举权的平台。主要是做到“四个扩大”:扩大党内直选范围,对“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新的党内选举方式进行了更大范围的试点;扩大差额选举比例和 幅度,在近年来的换届选举、党代表选举中,差额比例都有了较大提升;扩大各级党代表中普通党员代表的比例,为党员创造一个平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生活的平台;扩大选举的范围,改进候选人提名形式,把组织提名、党员提名与党员自我提名结合起来,逐步改变单一的提名方式。同时,注重建立和完善对干扰、操纵、破坏选举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惩罚等制度。三是以完善党员意见表达制度为基础,落实和保障党员参与权。落实和保障党员参与权,主要是以完善党代表作用发 挥制度为基础,使党员意愿得以充分表达和体现。我们着眼于发挥党代会的作用,继续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 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党代表例会制度、党代表监督评议制度、党代表活动日制度、党代表提案、提议处理和回复制度等,加强党代表与选区党员群众 的联系,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使党代表成为党员群众的“代言人”。四是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落实和保障党员监督权。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 体,我们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拓宽广大党员参与监督的渠道,使之更好地行使党章党规赋予的民主权利。主要是健全制度:健全党员监督制度,畅通党员检 举、揭发、申诉、控告等渠道,扩大党员参与管理监督工作的范围;建立党员代表旁听制度、完善农村基层“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引导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强化党 内监督;完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选拔、任用、管理干部都坚持组织考核与党员群众评议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任前公示、届中评议、离任审计等监督方式,杜绝 监督失真、监督失察、监督失衡的现象;完善舆论监督机制,使广大党员更有效地掌握和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武器,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发挥党员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双 重功效。

四、在尊重党员创造中体现主体价值,激发党内民主建设的活力

用基层创造的办法解决党内民主存在的问题,这是党员主体价值的集中体现。党内民主发展的实践表明,党内民主探索最深入、实践最广泛、经验最丰富的是在基层,广大基层党员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基层创造 出来的“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党员议事会、民主恳谈会等民主模式也得到党内的认可和推广,反映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创新精神。近年来,我省积极 运用党员首创的经验,在认真总结群众参与、民主推荐、竞争上岗、承诺就职等村干部公推公选、公推直选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公推公选”乡镇领导干部试 点活动,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范围。同时,各地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出一些党内民主新形式,如:九江县围绕 实现农村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与监督权,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民党员在农村重大事务决策中的主体作用,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行“两重两轮”票决制,设计出了以党员群众民主决策重大事项为主体,以事前公示、组织党员群众讨论和事后报告、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为两翼的党内民主制度格局,提高了农村党员参与、决策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万年县推行党员“首议制”,要求村里的大事,必须把议题设计好,提前告知全体党员,党员一起讨论,讨论通过后,党支部才拿 到会上来研究,确保了各项事务决定正确、执行有效,搭建了党员参与重大决策、事务管理的平台,调动了党员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层创造出来的这 些新做法,虽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其中蕴含的普遍意义弥足珍贵。为此,我们建立了基层首创收集、跟踪、支持、指导机制,通过扩大试点等方式,对各地基层创造出的新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提炼,并将其升华为科学的、可操作的制度,用基层创造的经验破解民主中的难题,用党员创造的办法推动解决党建中的 问题,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和积极性,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在近日的形势教育课上我们观看了《走向和谐》这部影片。《走向和谐》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画卷,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历史规律性。观看这部影片之后使我们收益匪浅。

该 片第一次运用电视话语手段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历史全景式的解读与诠释,第一次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党的十七大主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实现了“专家看了不浅、百姓看了不深”的创作初衷,在叙事方式上既保持和发展了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的一贯风格特色,又融入了一定的纪实性、鲜明的现实感和强烈的思辨性,使该片以 深刻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结构设计、鲜明的电视创新和精湛的细节描写,把理论与实际、中央与百姓、国是与民生、教育与感动等等元素有机地相联系、相融合、相 增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做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发展动力释放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在追求富裕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

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发展解决了,但也有些问题却在发展中进一步积累起来,成为发展的障碍。《走向和谐》正是在我国社会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质,解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呢?《走向和谐》不回避矛盾,准确地从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入手,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差距 增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反差、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走向和谐》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广大观众认 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一切,富裕也不能“一俊遮百丑”;揭示出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深刻道理。指出:要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问 题,就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而新认识新思路的基本精神就是注重社会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对经济社 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自觉地消除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将其负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应当说,《走向和谐》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 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使这部理论文献片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感染力。

《走向和谐》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描述了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的形成过程。《走向和谐》在揭示人类社会和谐的内涵和追求的阐发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是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给了人们一条十分清晰的历史线索。这部电视文献片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社会和谐问题,而每一集都有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代 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从而给了观众一种既简洁又厚重的历史感觉。透过历史讲理论,是该片的一个鲜明特 点。

例如:实现人类和谐,建设理想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探索与追求。该片集中四集篇幅,从“天地人和”、“和谐基石”、“民族之魂”、“和谐世界”等多个角度,反映了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世界和谐等一系列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由青藏铁路的开通,叙说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古话题和通过控制人口增速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深圳等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折射出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电视 片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文明发展和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 发展等共赢思路的深化;它特别强调了不同文化、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进行对话和加深理解的迫切性,保持全球社会、政治和文明形态之多样性的必要性;它充分 注意到南北世界差距扩大的严重后果,致力于抵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中国将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 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半个世纪 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中国大国外交、邻国外交、多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和谐世界”的理念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 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对于当今人类与世界的最大贡献。

二是理论观点阐述准确。面向大众阐释理论问题,关键要做到通俗易懂。《走向和谐》深入发 掘了古往今来社会和谐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涵义,揭示了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进步的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的历史规律。这就使得该片具有了深入浅出的特点。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勾划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与路径。《走向和谐》观后,感触良多,思绪起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理论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国与世界走向和谐可期可待

第五篇:《走向和谐》--观后感

《走向和谐》——观后感班级240121学号24012116姓名许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时,党中央面对这一变化,迅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我通过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上的学习,以及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十集大型理论专题片《走向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走向和谐》像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代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让我们深切的去感受和谐二字在当今社会的必要性!

片中先向我们以图片和讲解的方式介绍了我国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传!让我们了解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民族之魂,也是创新与发展之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如片中所解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民族创造精神的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将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侧面展示了文化和谐的重要性!继而历史的画轴慢慢打开,将我们带回了60年前,由6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

开始,到2006年5月胡总书记提出“和谐文化”这一命题,再到最近的十七大,片中将整个的和谐文化概念的形成所经历发展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最终让我们明白了: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构建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可以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可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因此,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我们呼唤的共同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但和谐社会的共享共建,急需强大的精神合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6年的历史上,建设和谐文化被作为一项战略思想提出。这标志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开启了建设和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工程。

如片中王蒙著名作家所言,和谐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它是一个价值的问题,就是是不是能够真正做到珍惜和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而且能够使我们在这样一个价值上凝聚起全体人民全体民族的心愿,和这种是非的标准、荣辱的标

准。“文化”的本义,即“以文化之”,也就是用文明来实现教化。片中继而大量的当今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模范的事迹,各种感动中国的故事,来向我们展示和谐精神、和谐理念化已经渗入人们生活中一个个微小细节,更多、更美、更动人的和谐文化风景,正以令人振奋的方式,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同时雅典奥运会升国旗、中国申奥成功、神六飞天成功、天安门广场国庆升旗等振奋感人的场景的重现让我们明白了:和谐文化,呼唤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谐文化,呼唤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片中通过讲述石家庄岗上村、公德录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彻底的明白了古人“以文化之”的思想,让我们明白文化的和谐对于整个文化的发展和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文化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文化带文化,用和谐理念以及和谐精神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之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方兴未艾的和谐文化建设,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和谐文化将引领着中国全面走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使得我们社会变成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下载浙江宗教60年,彷徨走向和谐(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宗教60年,彷徨走向和谐(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彷徨中走向城市-----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在彷徨中走向城市-----农村环境调查报告调查人:李**课题背景: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展开之际,围绕城乡和谐一体发展关注农村环境,为缩小农村发展短板提供可行性视角。调查范围:**......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教学重点......

    走向和谐节目策划书大全

    电视专题片《走向和谐》策划书 一、制作目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念和发展方略的新......

    和谐新中国60年献礼征文

    1949年-2009年的历史巨变,中国的崛起、世界的瞩目、邻邦的建勋,让中国在一次次历史潮流的推动下,更上一层楼。 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生活从贫困迈......

    观看《辉煌60年》之走向复兴有感

    观看《辉煌60年》之“走向复兴”有感 这两天我观看《辉煌60周年》的视频,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纲领、宗旨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奋斗目标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认清宗教极端 促进宗教和谐

    认清极端本质 促进宗教和谐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我叫〃〃〃,来自〃〃〃〃〃〃,是〃〃〃〃,〃很高心能参加此次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认清极端本质,促进宗教......

    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

    文章标题:中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内容提要促进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倡导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是中国目前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时所提出的新理念、新目标。本文分......

    高一音乐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 不同的美质。 2、能根据课本上的阅读材料,西方古代音 乐(巴洛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发 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