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清宗教极端 促进宗教和谐
认清极端本质 促进宗教和谐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我叫〃〃〃,来自〃〃〃〃〃〃,是〃〃〃〃,〃很高心能参加此次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认清极端本质,促进宗教和谐》。
近年来,宗教极端思想打着“民族的旗号”,披着“宗教的外衣”,蛊惑信教群众,煽动民族仇恨,大肆制造民族分裂和煽动暴力恐怖活动。我们必须睁大双眼,识破宗教极端思想的宗教伪装,认清其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的实质,从而做到自觉防范和坚决抵御。
宗教极端思想以建立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国家为政治目标,妄图把新疆从祖国版图上分裂出去。为此,他们煽动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制造心理恐慌和社会**;他们勾结境外分裂势力和反华势力,从事各种颠覆破坏活动;他们对“伊斯兰教法”作极端化解释,并以此作为划分标准,制造民族之间、群众之间的仇视;他们蔑视国家一切法律制度,拒绝政府颁布的法定证件。他们打着伊斯兰旗号,用“暴力”替换了“和平”。他们鼓吹以“圣战”来实践“主命”,蛊惑穆斯林去屠杀“异教徒”,声称不杀“异教徒”就不能上天堂。他们离间干群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甚至离间穆斯林之间的关系。他们鼓吹“异教徒”论,对党员干部和不信教群众采取“见面不问候、遇事不帮忙、有病不看望、死后不送葬”等极端做法,甚至煽动以暴力恐怖手段残害“异教
徒”。把坚持反对分裂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爱国宗教界人士以及广大群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用“民族败类”、“宗教叛徒”等恶毒用语进行辱骂,千方百计进行排斥和孤立等。他们把信仰真主和拥护世俗政权对立起来,提出“除了真主以外不能服从任何人”,煽动宗教狂热,与世俗政权对抗。他们把遵从教规和遵守国法对立起来,宣称只遵循教法,不服从国法,教唆人们抵制政府的依法管理,甚至鼓动用武力推翻政权。他们把宗教功修和传统文化、社会进步相对立,恐吓和胁迫穆斯林群众,不让唱歌跳舞,不让看电影看电视,不让穿民族传统服饰和现代服装。他们制造民族之间、宗教之间的矛盾,挑起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仇恨,甚至不惜通过仇杀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残杀的对象不分民族和宗教,不分男女和长幼,也不分中国人和外国人。对坚持正信正行的伊斯兰教人士,他们也敢杀害,没有一丝一毫的宽恕和怜悯。
他们的非法行径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底线,这既不是民族的问题,也不是宗教的问题,而是我们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他们一次次的损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安宁和谐,破坏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友谊,面对这种暴行,我们怎能不愤慨,不痛恨呢!怎能任由一切罪恶发生和继续呢!又怎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热情善良的民族滑向黑暗的深渊呢!不!我们决不允许!各族人民也决不允许!中国人民也坚决不会允许!
回顾历史,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尽,历史的思考却不能停止。无数事实证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稳定是各族人名根本利益所在。在这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反对“三股势力”,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将暴力恐怖分子赶出我们的家园,赶出新疆,赶出祖国的领土,使得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富饶,使得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人民日报:促进宗教和谐 服务科学发展
人民日报:促进宗教和谐 服务科学发展
2011-01-10
“十一五”时期,宗教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着力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问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把握新形势下宗教的基本规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一系列新概括、新论断,深化了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丰富了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政策,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宗教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 社会相适应。正式确立这一“四句话”基本方针,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对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政策的最新概括,成为做好新形势下宗 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中央提出,宗教关系是涉及 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事 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要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 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 素。中央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一重要论述的提出,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在发挥宗教界 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下更大功夫,鼓励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从而开拓了宗教工作的新境界。
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信教群众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 识和法律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积极投身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来。要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实意关心信教群众特别是生 活困难的信教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和支持他们积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勤劳致富,使信教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十一五”时期,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宗教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宗教工作能力显著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宗教工作,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宗教工作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宗教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水平显著提高
《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宗教工作法治化进程。“十一五”时期通过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用法治的方式推进宗教工作的理念得到强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为了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国家宗教事务局制定出台《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宗教院校设立办法》、《藏传 佛教寺庙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多项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17个省(区、市)制定或修订地方性宗 教法规和政府规章。经过努力,一个以宪法为核心,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在内的宗教事务法律体系正在形成,宗教事务管理的主要方 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通过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党的宗教政策得到有力贯彻,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保护,宗教界人 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为宗教界办实事,帮助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办公、办学和开展正常 活动的条件。依法处理伤害信教群众宗教感情的事件,倡导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中涉及拆迁宗教团体房产和宗教活动场所 问题,继续推动和协调落实宗教房产遗留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 保障问题的意见》,把宗教教职人员纳入社会保障,受到宗教界的普遍欢迎。
通过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工作部门的执法主体地 位进一步明确,宗教工作干部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加自觉地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破解宗教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抵御境 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逐渐成为宗教工作的主要方式。
通过深入广泛开展“五五”普法和《宗教 事务条例》宣传培训,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遵纪守法观念明显增强,更加自觉地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更加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 合法权益,更加自觉地抵制一切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三、爱国宗教团体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时期,积极推动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宗教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指导宗教界挖掘宗教思想、宗教教义和宗教道德中适应时代进步要求的内容,伊斯兰教“解经”工作稳步推进,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 不断深入,天主教“民主办教”不断加强,佛教和道教“讲经交流”活动有效开展,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为有效实施《宗教事务条例》,指导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先后制定了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等10余项管理办法,修订章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开始形成依法活动、照章办事的氛围,内部管理更加规范,自我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国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有力地推动了宗教活动场所的自我管理,调动了宗教活动场所服务社会、利益人 群的积极性。2010年12月29日,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召开大会,对创建活动涌现出来的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要求,创新培养方法,开辟培训途径,努力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中青年爱国宗教人士,有效缓解了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各全国性宗教团体相继完成换届,领导班子基本实现了年轻化,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
四、宗教界发挥积极作用更加主动
“十一五”时期,更加重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鼓励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宗教界服务社会更加主动,服务国家更加自觉。
从四川汶川地震、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西南地区旱灾、台湾“八八”风灾、青海玉树地震到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面对灾难,宗教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大爱精神,总能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提供力所能及的救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玉树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第一次把宗教界 列入表彰范围,这是对宗教界救灾行为的充分肯定。
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我国宗教界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以主人翁姿态,自觉维护宗教领域稳定,积极提供宗教服务,主动宣传我国宗教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示了中国宗教界的良好形象。
宗教界发扬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养老助残、捐资助学、生态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宗教交流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国宗教界在平等基础上积极开展友好交流交往,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发挥了宗教在民间外交方面的独特作用。
按照“互不隶属、互不干涉、互相尊重”的原则,积极开展同港澳宗教界的友好交往,加强对台宗教交流,增进了两岸四地宗教界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创新宗教外宣方式,探索宗教对外交流新渠道,赴美国、德国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赴新加坡举办“中国—新加坡宗教文化展”,赴印尼举办“中国·印 尼2010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赴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大型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宣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倡导宗教和谐理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更加主动参与国际宗教领域活动,举办两届世界佛教论坛和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参与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等国际会议,参与“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世界 佛教徒联谊会”、“世界宗教和平者会议”等国际性组织活动,宣传共建和谐世界主张,树立我国和平、开放、包容的形象,争取国际宗教领域话语权。
重视宗教人权的合作与对话,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大会,参与中美、中欧、中加、中英、中澳、中德、中挪等多个双边和多边人权对话,就宗教问题阐明我国立场,针对西方国家攻击我国宗教自由状况的行径,予以澄清和驳斥,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十一五”时期的宗教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宗教的基本规律,以创新精神推动解决宗教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宗 教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对宗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主题主线,加强调研,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强化管理,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 极性,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创建和谐寺庙 促进宗教和睦
原标题:创建和谐寺庙 促进宗教和睦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寺庙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把广大僧尼作为普通公民和基本群众,把僧尼工作作为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不断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拨付专项资金,实现了在编僧尼医疗、养老、低保全覆盖,免费为在编僧尼开展健康体检,免费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保险。同时,加快了寺院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的进程,提高了寺庙的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展现了区党委、政府对广大僧尼的特殊关怀和爱护,受到广大僧尼的欢迎。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自治区将认真落实创新寺庙管理的各项措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认真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维护正常宗教活动秩序,积极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正在召开的自治区两会上,广大宗教界委员们在接受采访时,纷纷结合各自实际,畅谈对党的利寺惠僧政策的认识。
“自治区结合寺庙实际,实施了寺庙„六个一‟活动和„九有‟工程,这些政策为我们学经、生活等各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各项利寺惠僧政策拉近了党和政府同僧尼心与心的距离,使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享受到团结、发展、稳定的成果,对此大家无不心存感激。”自治区政协委员、扎什伦布寺管委会副主任加孜·念扎说,“我们将倍加珍惜和维护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为西藏和谐繁荣做出积极努力。目前,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萨迦寺都建立了佛学分院,希望自治区能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爱国爱教僧尼。”
在自治区组织开展的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评选活动中,先进僧尼积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在广大僧俗信众中扬爱国正气,压制分裂邪气,教育广大僧尼遵纪守法、爱国爱教、专心修行,深入讲解党的利寺惠僧相关政策,引导僧尼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和守法意识,积极创建和谐模范寺庙,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广大僧尼中营造“人人争当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发挥了积极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界人士典范。
自治区政协委员、拉萨清真大寺教长亚古曾荣获“自治区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荣誉称号,他说:“拉萨清真大寺一直是拉萨当地伊斯兰教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还是部分外省区进藏的伊斯兰教信众的宗教场所。作为这里的教长,我不会辜负自治区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这份殊荣,再接再厉,逐步使拉萨清真大寺管理迈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更好地满足和服务伊斯兰教信众的信仰需求,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和谐稳定与团结进步,发挥好应有的积极作用。”
自治区政协委员、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珠康·土登克珠指出,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宗教界的政协委员提出了殷切希望。各寺庙代表要加强寺庙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积极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争做爱国爱教、遵规守法、提高造诣、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五好僧尼”,切实维护“宗教和睦、佛事和顺”的良好局面。
筑牢僧尼爱国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系列评论之十三本报评论员
着力抓好对寺庙僧尼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我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僧尼深刻认识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区广大僧尼正确的祖国观念、法律意识和公民责任感,筑牢他们爱国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使寺庙僧尼和信教群众与全区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我区目前有1700多处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寺庙僧尼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信教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历来是境内外分裂主义势力与我争夺的重点。长期以来,**集团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怂恿支持下,利用藏传佛教在西藏社会的广泛影响和**的特殊身份,不断进行分裂渗透和破坏活动,与我争夺寺庙领导权,企图使藏传佛教成为他们争夺群众、争夺人心的工具,使寺庙成为其从事分裂破坏活动的策源地。因此,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不仅是我区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性工作,是巩固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成果、开创寺庙工作新局面的需要,也是我区反分裂斗争的需要,是维护西藏稳定的根本措施。
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关键在于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找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与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寺庙法制宣传教育的结合点,紧密联系僧尼的思想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切实筑牢僧尼爱国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要结合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寺庙法制宣传教育,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反对分裂、抵御渗透为重点,大力普及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知识,引导广大僧尼深刻认识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转第三版)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系列评论之十三
本报评论员
(紧接第一版)要始终把反分裂斗争教育放在首位,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僧尼彻底认清**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抵御**集团和支持他们的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
要充分发挥宗教界爱国人士的作用,组织宗教界爱国人士,把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到寺庙和信教群众之中。要通过宗教界爱国人士言传身教,把实现西藏和平解放,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开辟西藏历史新纪元讲明白;把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最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讲清楚;把确立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西藏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伟大实践讲透彻;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在我们党的西藏工作历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讲充分;把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十分关心西藏各族人民,全国人民无私支援西藏,特别是以孔繁森为代表的广大援藏干部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真心实意为西藏各族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加强民族团结,努力做民族团结的楷模,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颂歌讲全面。
要充分挖掘藏传佛教倡导团结和谐的内容,组织有影响力的宗教界人士举办《弘扬团结和谐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专题讲座,编写和发放好《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行为规范》。要进一步充实学习教材,丰富学习内容,健全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僧尼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和“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僧尼的祖国观念、法制观念、政府观念和公民意识。
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的紧迫工作。我们一定要从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的高度,把在寺庙僧尼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紧抓实,引导广大僧尼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切实筑牢广大僧尼爱国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僧尼教育显成效江达县主
题教育
2014-03-13 10:35编辑:admin来源:未知 评论:点击:91 “江达县深入开展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来,驻寺工作组向广大我们寺庙的广大僧尼交心谈心,宣讲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教育引导我们爱国爱教,多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通过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我充分认识到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同普乡宗玛寺民管会主任洛加表示,作为寺管会负责人,我要做出表率,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服从党的安排,维护社会稳定,依法管理好寺庙。
自江达县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各驻寺工作组与广大僧尼同吃同住、交心谈心、交朋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僧尼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全面了解寺庙的基本情况、僧尼的思想动态。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稳定是福等,提高了僧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了僧人爱国爱教的思想,树立了正确的宗教观。
在瓦拉、东多、宗玛、觉普、德登寺等各工作组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了寺庙爱国主义和法制宣传教育教育活动,做到了党的政策进寺庙、规章制度进寺庙、法律法规进寺庙、综合管理进寺庙等,帮助各寺庙逐步步入法制化、正规化的管理轨道。切实增强了广大僧尼的爱国爱教意识,增强了广大僧尼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驻同普乡瓦拉寺主题教育工作组深入瓦拉寺五明佛学院走访该院堪布、执法僧及学经班学员,深入开展面对面的交心谈心活动,调查了解该院管理层和学院的人员结构及思想动态。工作组在该院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要求学经班全体学员必须全过程参与主题教育,推进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回头看”工作;瓦拉寺寺管会和该院管理层要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学员集中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切实增强法律意识、祖国观念,严禁寺庙干预司法、行政、教育;工作组帮助该院建立和落实学员入学审批制,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完善管理办法,规范学经班管理,坚决防止学经班脱离主寺、自立门户、一寺变两寺等问题的发生;该院管理层要积极配合工作组清理劝退学经班中的外省区僧人、未成年僧人、有违法行为的僧人、非法出入境僧人、“回流”僧人和闲杂人员,进一步纯洁学员队伍。
驻德登乡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紧紧围绕乡情、寺情、民情实际,集思广益,专题研究部署寺庙法制宣传“回头看”工作,细化具体工作方案,把寺庙作为重中之重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扎实稳健推进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回头看”工作。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由工作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责任人,对3座重点寺庙和4个重点行政村实行分片包干,全权负责到底。强化、落实属地管理原则,确定乡党委书记为该乡寺庙管理第一责任人,乡党委政府8名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联系1座寺庙,切实敢管、真管、善管,把工作做在日常和平时。
通过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江达县各寺庙僧人纷纷表示:“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我们在寺庙民管会的带领下,更加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好寺庙的正常秩序,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伟大旗帜,一如既往地支持党和政府工作,积极发挥寺庙中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特殊作用,争当和谐寺庙。”
札达召开寺庙僧尼及驻寺干部 “藏汉双语”
学习动员大会
发布时间: 2015-02-09 18:22:51 作者:札达县委宣传部 来源: 《阿里网》编辑部 浏
览次数: 我要评论()摘要: 2月5日,札达县组织召开全县寺庙僧尼、驻寺干部“藏汉双语”学习动员大会。
2月5日,札达县组织召开全县寺庙僧尼、驻寺干部“藏汉双语”学习动员大会。县委常委、政协主席、统战部长石确旺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增亮,县人大副主任何世举出席会议,各寺管会、特派机构负责人,统战民宗干部、托林寺全体僧尼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利用五年时间以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僧尼自学、开展测试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僧尼运用“双语”能力,做好僧尼每日学习笔记和每月撰写学习心得、制定学习计划等工作。驻寺干部要把僧尼“藏汉双语”学习活动列入重要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强化督促,建立健全每日工作台账、结对帮扶学习台账、僧尼学习考勤表等工作制度机制,确保学习“双语”工作全覆盖,实现“藏汉双语”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会议要求,要认真办好寺庙僧尼“藏汉双语”各项学习活动,做好教材选取、配好教学力量、强化学习制度保障和学习成果转化等工作,把学习持之以恒地抓好。
本报日喀则12月2日电(记者 陈志强)今年以来,吉隆县不断加强寺庙管理力度,完善僧尼管理服务机制,促进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建立制度。建立驻寺干部包僧尼制度,指定1名驻寺干部联系负责三至四名僧尼,做到日走访、周谈心。建立僧尼联保体月例制度,定期组织联保僧尼交流讨论。建立联合会议制度,寺管会每月组织寺庙所在村委会、僧尼家属所在村委会等召开一次联合会议。
抓好结合。利用代办制、“连心卡”等载体,抓好寺庙管理与寺庙“六个一”活动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抓好寺庙管理与寺庙法制宣传活动的结合。做好僧尼藏汉双语培训工作,抓好寺庙管理与“双语”培训的结合。
建强队伍。组建寺情僧意信息员队伍,通过举办依法管理寺庙、藏传佛教历史专题培训班,提高驻寺干部业务水平。推荐自治区级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在寺管会、政协、佛协等任职,积极引导自治区级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在寺庙管理、维护稳定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建立台账。加强对僧尼持有移动终端的检查,建立僧尼微信、微博、QQ台账。为僧尼及其家人和社会关系人建立详细的档案,建立僧尼档案台账。详细记录僧尼外出念经的审批手续情况,建立僧尼日常动态登记备案台账。
完善网络。由驻寺干部担任联保组长,指定有威望、能管理的僧尼担任僧尼长,完善僧尼联保体网络。强化寺庙法宣组、治保组等职能发挥,将责任分配落实到僧尼联保体、村(居)委会、派出所(驻寺民警)、僧尼家长所在联保户,做到责任细化、责任到人,织密寺庙管理服务工作群防群治网络。
第四篇:宗教和谐心得
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学习促进宗教和谐的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扩展,各种文明相互激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面对多样文明共存的的世界,要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直接和宗教密切联系。可以说,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是多样性文明的重要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必须重视宗教和谐。作为一名多年在新疆从事中学政治教学的教师,把中学整个政治学科、以及这一学科中的《文化生活》部分与党的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结合,使得我们是时不时会把宗教和谐、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放在一起去思考问题,下面我就从这一方面谈一点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顺应了文明多样性的特点,以文化和谐促社会和谐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政策,它充分顺应了文明多样性这一基本特点,为积极引导宗教文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目前,我国有1亿多信教群众,其中,有近17万名宗教界人士进入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每年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宗教自身建设提出大量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所以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充分尊重信教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从中央财政拨给寺观庙堂的维修补助费就达1.4亿元。宗教信仰自由适应了我国多民族、多宗教的基本国情,顺应了文明多样性的基本特点。当前,我国信教群众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使得那些那些攻击我国宗教政策的言论不攻自破。二、五大宗教共存反映了文明的多样性和互容性,其共有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和谐
我国境内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宗教冲突,宗教之间的融合、和谐是主要的。这与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有关,多种宗教文明在创立或传入中国以后,在坚持自己基本教义、教理的同时,与儒家文明等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共同缔造了中国“五教并存,和谐共融”的局面。各种宗教通过“文明对话”方
式,互相学习,求同存异,吸纳正见,纠偏补弊。如佛教的禅宗、儒家的理学、道教的全真教就是取长补短,各自吸取其他两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教派、新学派。中国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正是得益于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推动了各种宗教的成长发展。
伊斯兰教作为新疆少数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其教派门宦和谐相处也进一步反映了文明的多样性。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关系问题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涉及伊斯兰教的教义思想、礼仪修持、历史变革及文化变迁等内容,而且与当代民族、宗教问题及西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紧密相关。1949年以来新型政教关系的确立、政教分离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改革了教派门宦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教派门宦不分大小,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相互之间互不干涉、互相尊重、和谐共存已成为各教派、门宦关系的主流。不同教派门宦的教民之间、阿訇之间、清真寺之间的交往增多,促进了教派、门宦之间的和谐关系。具体表现在:穆斯林就近选择清真寺,不同教派的穆斯林经常在同一座清真寺礼拜、学习,淡化了原来的教派门宦意识。不同教派门宦的信教群众互相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较为常见,阿訇、满拉到不同教派门宦的穆斯林家庭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同样存在,教派门宦之间的关系,既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一面,又有互相竞争、彼此排斥的一面。教派门宦的分布格局既动态变化,又相对稳定。教派门宦之间的交融、互渗现象较为普遍,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叉、彼此融合的现象。
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和谐相处反映了文明的多样性。伊斯兰文明是以伊斯兰教为核心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明,它是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由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文化的源头和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伊斯兰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如果离开了伊斯兰教,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定下了基调。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化都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明,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化浪潮中日益显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二者只有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存共荣。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异中有同,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如儒家文明宣扬 “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等人文精神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温良恭让”等伦理思想;而伊斯兰文明宣扬“认主独一”、“敬主爱人”、“和平中正”的人文精神和“惩恶扬善”、“诚信忠厚”、“平等公正”等伦理思想,二者在基本人文精神和一系列伦理思想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广泛的一致性。
“君子和而不同”我国五大宗教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求同存异,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和谐发展,形成了共同弘扬宗教智慧、协力济世利人的良好局面。
三、发扬五教文明当中的爱国爱教精神,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爱国爱教是各大宗教不谋而合的共同主张和追求。1994年,五大宗教代表组成的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其宗旨是“友好、和平、发展、合作”。
伊斯兰教是爱好和平的宗教。伊斯兰教提倡爱国爱教,爱国是穆斯林信仰的一部分。要成为一个好的穆斯林,就要先做一个好公民,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主义。伊斯兰教提倡“两世俱修”,要修好“现世”,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也要修“后世”,严守穆斯林的基本规范。伊斯兰教同时提倡乐善好施,多慈善、做好事,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伊斯兰教尤其提倡孝敬父母,倡导“两世吉庆”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融。伊斯兰教认为,凡属人类,不论信教与否,不论信仰哪个宗教,不论肤色,不论民族,都应该相互尊重。伊斯兰教还是尊重生命的宗教,伊斯兰教的生死观是不怕死,不盼死,禁止自杀,更不允许伤害他人生命;作为穆斯林,自杀或者伤害别人的生命都是严重的叛教行为。因此,伊斯兰教坚决反对恐怖主义。这对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益的。
和平是佛教的根本宗旨,和平包含着内心世界的和平和外部世界的和平。中国佛教界一直致力于和平事业。中国佛教协会的宗旨包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举办了首届“佛教与和平”讲坛。这次讲坛以弘扬佛法和彰显和平为主题,倡导“内心和平是世界和平最坚稳的基石”。五台山是全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藏传、汉传佛教并存且和谐相处的典型,藏传和汉传佛教共居一山,和谐相处,共同弘扬佛法,五台山僧侣在抗日战争期间自发成立“五台山佛教抗日救国同盟会”,英勇投身抗战,浴血保家卫国。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说,佛教的“和合与慈悲理念”能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社会和谐也是佛教界追求的目标。
中国道教继承了道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论,主张人类处理自己和万物的关系,必须取法自然,人类要以天地为准则,维护世界万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本性,不能人为地去破坏自然本性。道教经典之一《抱朴子》反对杀生,反对妄为,主张“手不杀生,口不劝祸”。道教全真派道徒丘处机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以73岁的高龄,率弟子18人,自山东莱州启程北上,爬高山、涉大川、跨戈壁、越荒漠,为结束“十年兵火万民愁”的局面,劝诫成吉思汗止杀,“欲罢干戈致太
平”。丘处机的劝告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其他民族的残酷杀戮。康熙帝曾对此赞道:“一言止杀,始如济世有奇功。”中国道教协会负责人说,道教一向以“慈爱和同、众生平等”为处世理念。
我国当前五教共存的局面来之不易,它是五大宗教汲取中国“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并贯彻到各自的教义、教规和行为活动中的结果,是我国大力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结果,也是教内外广大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的和谐宗教局面将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强大的动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认识到促进宗教和谐的积极作用,利用好中学政治课堂这块阵地,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与政治这门社会科学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2014/2/25
第五篇: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心得体会
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心得体会
字体:大 中 小 2014-11-17 20:13:00 公告:
旗帜鲜明反对宗教极端思想 让现代文化成我们共同追求 各位领导,同事们:
根据党委对这次集中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我积极参加了学校和党政办公室党支部全部集中学习和讨论活动,通过认真学习牛书记动员讲话、研读辅导材料、聆听专家讲座、参与讨论交流,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作为一名从事宣传工作的干部,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看清敌人的险恶用心,保持高度警惕,时时刻刻都不能有丝毫松懈,确保取得最终的胜利。现在,我结合在集中教育活动中的思考和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一下我对旗帜鲜明的反对宗教极端思想的认识。
新疆留给全国人民的印象就是一个歌舞之乡,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善良友爱,可是近年来却出现了不少杂音:不许唱歌、跳舞,不让看电视、看电影,不让穿戴现代服饰,小卖部不让卖烟酒,婚礼不让有笑声,葬礼不让有哭声„„,宗教极端思想在新疆开始蔓延,在南疆甚至有不断扩大之势。今年发生的一系列暴恐案件,从3.01昆明暴恐事件到乌鲁木齐4•
28、5•22暴恐案件,以及前段时间发生的莎车7•28和喀什7•30暴恐案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子。这伙暴恐分子肆意歪曲宗教教义、蛊惑信教群众、煽动仇恨和杀戮、残忍杀害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无辜群众„„铁的事实和血的教训也一再说明,宗教极端思想就是要打着宗教的幌子,驱使、控制、愚弄信教群众,这已经成为境内外“三股势力”策划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主要手段。这些非法行径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
现在宗教极端势力这股逆流抬头,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维吾尔族群众不适应各行各业的转型要求,形成了被边缘化的感觉,被宗教极端势力所利用。新疆社会一直是世俗化的状态,坚持世俗化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人的衣食住行和基本的生存只有融入世俗化生活才能实现,只有融入现代化生活才能发扬民族文化、提高生活质量与国家、世界同步发展,以宗教教义来作为行为的唯一准则进行是非判断是狭隘极端的,也是违背法律的,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打开普通人封闭的生活圈子,使之与外界发生广泛联系,接触更多现代化思想。我们不能拒绝现代化,不管现代化会带来什么陌生的东西,不管现代化使我们产生哪些不安,拒绝现代化我们就被世界边缘化了,被国家边缘化了,拒绝现代化我们就会永远贫穷落后愚昧下去,就是自绝于时代,自绝于未来。
有谁喜欢没有色彩的黑白世界?有谁喜欢没有歌舞与欢笑的生活?世俗化生活是每个民族必然的、最为顺其自然的生活,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精神需求,它可以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但它绝不能过多地去干扰人们的世俗化生活,更不能否定与抹杀世俗化、现代化生活的内涵。生活在新疆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新疆各族群众一道,与宗教极端和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世俗化的宗教是宗教新的发展方向,它更贴近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我们应该坚决提倡世俗化发展、世俗化的教育、世俗化的健康生活态度。“信仰的本质就是正行”,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爆炸案发生后,11名维吾尔大学生拍案而起发表《我们,不会再沉默》公开信,引用先知圣训强烈谴责暴恐分子滥杀无辜的罪行已彻底失去了宗教崇尚的善德底蕴,给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沉重的灾难,呼吁“维吾尔同胞勇敢地站出来,抵制邪恶极端,与极端思想作斗争”。这一正义之声,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强烈共鸣,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新疆拥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新疆各民族之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学习,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人们谈及新疆,最先提到的就是“新疆是歌舞之乡”,我们新疆的歌舞使者走出去,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穿着打扮,他们的精彩表演,无不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赞叹。现在的新疆正处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时期,科学发展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我们坚决不能允许宗教极端分子打着宗教的幌子,破坏我们已经拥有和正在发展的世俗化、现代化的生活。
当前,自治区党委鲜明地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具体战略选择,把现代文化置于引领全局的特殊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现代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就是要用现代先进文化引领整个新疆的社会进步。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有了现代文化的引领,新疆的发展才有出路,从历史来看,只有走世俗化发展道路,只有走现代文化引领的道路,各民族才能融合发展和团结,百姓才能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大力培育维吾尔族知识分子、党员干部、各级各类学生中拥有现代化思想的和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引领者,让他们去大力宣传新疆的发展,宣传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全国19个省市对新疆的无私援助,让大家都可以看到新疆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让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党和国家在关心新疆,全国人民在合力祝福新疆,以他们的影响力引导群众实现人的现代化,帮助他们认识到宗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宗教信仰是私人领域的活动,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实现延续社会、家庭幸福和个人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今天的新疆大地上,改革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共识日益深入人心,面对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的侵害,我们只有勇于亮剑、敢于担当、善于引导,才能在这场正义与邪恶、文明与愚昧、法治与犯罪的艰苦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为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