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时间:2019-05-14 19:2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篇: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加强宗教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我国宗教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宗教事务管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缺失。这些都制约着宗教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和政治安全。宗教管理的不完善,不仅使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应对宗教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也使得信教群众的合法宗教权益也频频遭受侵害。因此,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更新宗教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宗教工作依法行政,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热点难点之一。

一、分析宗教事务管理现状,排查重点难点问题

我区是泉州市宗教工作重点县区之一,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在区域内均有众多信徒。现有佛教协会、道教协会、基督教“两会”(即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三个宗教团体,正式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共计164处,其中佛教场所89处,道教场所55处,基督教场所19处,天主教场所1处,另有民间信仰场所431处。在所有登记场所中现有教职人员共计175人,其中佛教134人(含清修女24人)、道教12人、天主教1人、基督教28人。建区以来,全区宗教领域基本稳定,四大宗教和睦团结,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宗教事务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

(一)教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信教动机具有盲目性。信教群众的人员构成呈现出老年人口多、女性人口多、身患疾病的教徒多、文盲半文盲人口多的“四多”特点。由于科学普 及工作的欠缺,使教徒的信教动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造成正常的宗教活动与迷信活动时常混杂在一起。就是教职人员也是良莠不齐,基督教会有许多未经过专业培训、未取得相关部门认定备案、政策、法律知识欠缺的“义工”,佛教方面还有大量闽南地区普遍存在的“清修女”,道教方面也存在教职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及思想觉悟偏低、宗教修养不高等普遍情况。

(二)宗教活动场所较为分散,不利于实行统一管理。我国关于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实行的是登记制度,《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进行登记。”由此可见,登记是我国宗教活动场所取得合法地位的必经程序,是政府对宗教活动场所依法实行统一管理的前提条件。宗教活动场所未履行合法的登记程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分散性,便不利于政府实施统一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目前尚有431处未登记的民间信仰场所。而一些纳入管理的登记场所也存在着地理位臵偏远、面积狭小、信息闭塞或滞后、教职人员缺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管理上同样存在一定难度。

(三)宗教事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跟不上形势要求。目前宗教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要法律政策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关文件。有些规定比较宽泛,尚无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严谨和扯皮现象。同时,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存在人员少、经费少、力量薄弱等因素,导致行政执法力量不足,目前的管理仅限于宣传、协调、引导等,无法有效行使行政执法的职能。乡镇宗教工作,虽建立了管理网络,明确统战委员兼任,但由于统战委员大多担负繁重的中心工 作,无法将主要精力用于宗教管理。另一方面,我区宗教活动场所众多,部分场所在内部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管理制度不尽完善、民主管理不规范、场所管理人员政策法律观念淡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管理能力差等,甚至因财务管理的混乱或管理人员的经济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个别宗教场所建设盲目扩大,接受可能带有功利性质的社会捐资,甚至在未经用地、规划等相关部门审批或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进行建设,造成毁坏山林、侵占土地、破坏文物等后果。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滞后,不仅损害了宗教界的形象,影响了宗教内部的和睦与稳定,还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抓好宗教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宗教工作网络。

(一)抓好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建立责任奖惩制度。宗教工作不仅要求干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教义教规等,也需要许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敏锐的政治敏感性,更需要一颗热爱宗教工作的心。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对宗教干部各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这些要求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要加大对基层宗教干部在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的学习培训力度,不断加强基层宗教干部的政治思想,提高宗教干部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需要。宗教工作干部要明确管理职责,端正工作态度,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宗教领域的调查研究,掌握各教派的发展动态,积极进行理论思考和建言献策,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完善监督 措施、注重群众公认、绩效与待遇挂钩、实行责任追究等措施,促使基层宗教工作干部大胆管理、大胆创新、争创实绩,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抓好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培养爱国宗教人士。宗教教职人员在处理宗教事务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发挥着双重桥梁的作用。要切实做好教职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选拔、考核机制,大力加强爱国宗教人士和宗教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提高教职人员的宗教素养和文化素质,把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股众、深受信教群众尊重的骨干力量推上领导岗位,帮助他们提高管理水平,始终保持我国宗教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要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不懈地对宗教界人士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教育,进行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教育和法律法规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和支持各宗教团体结合各自特点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宗教组织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

(三)抓好宗教团体建设和管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引导宗教团体结合各宗教的特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风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化解矛盾纷争,服务中心大局,发挥积极作用;要处理好政府与宗教团体之间的关系,变微观指导为宏观管理,引导宗教团体严格遵守宗教工作的方针、法规和政策,培育它们自我管理、自主开 展工作的能力,推行“以团带点”的管理方式;要维护宗教团体和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帮助它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宗教事业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物质保障;要依法推进宗教团体的制度建设,推行规范化、民主化管理,建设和谐宗教、法制宗教、文明宗教。

(四)健全完善宗教工作网络,落实宗教工作责任制。要继续健全完善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落实镇(街道)、村(居)两级宗教工作责任制,增强基层组织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属地管理和“重心下沉”的要求,切实将宗教工作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基层,实施基层宗教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要加强宗教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涉及宗教方面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协调,形成政府主管、部门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高依法管理基层宗教事务的实效。

三、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强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信教群众理性信教。

结合“六五普法”、“宗教法制宣传月”等活动,广泛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对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让他们充分理解党的宗教政策,了解宗教的自身规律及基本知识,掌握运用党的宗教政策、法规,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本领,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宗教工作责任意识。对信教群众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坚持不懈地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积极引 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组织信教群众认真学习《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区政府制定的相关宗教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宗教信徒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识别宗教活动合法与非法的政治水平,增强守法的自觉性。

(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深化标准化建设。根据省、市、区文件要求,以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年为契机,狠抓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结合创建安全发展行业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制定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循序渐进”的思路,确定标准化建设培植典型示范单位,强化典型示范单位的引领作用,按照“一级抓巩固,二级、三级抓提升”的目标,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

(三)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参与社会服务,发挥积极作用。宗教团体具有政策执行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可以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要开展宗教和谐社区建设,将宗教活动与社会团体功能相结合,增强宗教团体的功能,激发社会活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慈善、救灾济贫、医疗服务、文化服务、资助教育、植树造林、修桥铺路等活动,扩大宗教界人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影响力。还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两会”体系外的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促进政教关系的和谐。对私设聚会点乃至整个宗教事务的管理,都应该纳入社会建设的布局之 中,加强社会化管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监管、教会执行、信众参与”的宗教治理新思路。

(四)推进法制管理,提升宗教事务管理水平。

在宗教事务管理上,要坚持不懈推进法制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人员管理上,规范教职人员资格审核认定和任职备案程序,推进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工作。在宗教场所管理上,要加强监管,督促和指导宗教场所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管委会民主管理制度、教职人员管理制度、卫生安全制度、教务活动制度特别是财务监督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管委会和教职人员的职责范围,要求宗教场所建立场所管委会实行按时换届,通过民主协商程序产生,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定期向信教群众公布收支情况,确保了财务开支的公开、民主、透明,切实推行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宗教场所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对于场所的建设,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依法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维修、翻建、迁建、新建等翻修建工作进行审批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乱、滥建寺观教堂,并配合住建、文化、执法等部门,对涉及“两违”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监管、查处。

(五)依法加强宗教活动管理,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在宗教活动的管理上,引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维护现有宗教格局,自觉抵制外来宗教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与侵蚀,加大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的力度,确保宗教活动合法有序。加强宗教传播渠道和宗教出版物的管理,截断 非法宗教宣传制品传播、蔓延的途径。完善情报网络,掌握进展动态,以预防为主,同时具备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坚决禁止非法传教活动和非法宗教出版物的流传,坚决打击任何借宗教之名从事反党反社会主义、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坚决取缔各种邪教组织。加强对非法传教积极分子的教育和监管,重点惩治骨干分子。对于敌我矛盾,政府部门要立场鲜明、果断处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法治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做好日常防渗透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的长效机制,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第二篇: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党委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已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党委从加强“三资”管理入手,制定了有效的监管办法,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确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三资” 管理台账,明确管理内容

村级“三资”,即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总称。包括农村集体本身所有、国家扶持、部门捐赠等形成的集体“家底”。主要包括村集体的土地、山林、小流域、塘坝、房屋、债权债务、货币存款等。加强对村级集体“三资”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台账。这不仅能够使村民清楚本村、组的“家底”,同时,还能够为有效的管理好村集体的“三资”提供基础资料,为促进农村发展发挥应有作用。从2004年开始,湾甸子镇由分管副镇长负责,经管站牵头,林业站、水利站、财政所等部门及各村组干部配合,经过3年多的努力,于2007年末,全面完成了全镇11个行政村的“三资”管理的登记建档工作,共建立

村集体 “三资”台账166本,全面登记了全镇各村、组现有村级集体“三资”的详细情况。一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山林台账11本。主要登记的内容有:山林的树种、坐落、面积、林龄、转让等情况。对转让后被他人采伐完的林地,村集体立即收回重新发包,同时进行变更登记,实现了对山林的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小流域台账48本。主要登记小流域的坐落、流域面积、承包者姓名、承包年限、承包金额等内容,做到到期收回,并及时发包,实现对小流域发包的动态管理。三是建立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台账11本。主要登记集体所有的房屋、塘坝、水库、拦河闸及集体和国家投资兴建的其他固定资产等内容。四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资金台账48本。登记内容包括债权债务和货币资金等。每年镇经管站都对各村组的资金账目进行清理,及时掌握各村组各的债权、债务、资金变动情况。五是建立村机动地台账48本。登记内容包括坐落、面积、四至、承包者姓名和承包年限等。在各农户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的基础上,公开、公平、公正的按政策发包机动地,做好机动地的变更登记工作。

二、制定“三资”管理办法,明确管理权限

全镇制定了一整套村级“三资”管理办法。明确了村级“三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明确了监督要在镇政府的指导和村民参与下进行。规定了在转让发包集体资产时,要按照村“两委”班子研究通过、提交村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向镇政府提出请示报告、经过镇有关部门现场评估批准、通过公开招投标的程序进行,不允许简化程序。规定镇林业站对涉及山林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镇水利站对涉及小流域水面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镇经管站对涉及土地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并以评估最高价为底价由镇政府统一对外公开招标。在资金的管理上规定:所有资金的使用必须在村监会签字同意后方可入账。村主任有权决定500元以下的资金使用;500元至1000元的,需要由村书记和村主任共同研究决定;1000元至2000元的需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使用。2000元以上的需要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经镇经管站把关,报镇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完善“三资”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一是明确了镇经管站对村级“三资”管理负有主要监督职责,安排专人负责各村“三资”台账的管理,保证监管工作不出差错。二是实行村级“三资”管理镇政府备案制度。从2008年开始,镇经管站对各村统一建立集体“三资”电脑管理台账,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变更。要求各村把每年有关“三资”管理的会议记录、各类合同协议、台账

等资料一式二份报镇经管站备案,随时掌握各村“三资”管理的运行情况。三是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和“村财镇代管”制度。把各村“三资”管理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进行及时公开。各村组的资金全部由经管站统一管理;各村组的资产和资源的处置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进行;集体工程项目的承包必须公开招标;国家支农惠农专项资金补助的使用必须由镇政府、村组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管理,严格按政策、按规定办事。四是赋予村监会对“三资”管理的监督职能。镇纪委明确要求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三资”管理上,事前要请村监会成员参加,事中要求村监会成员参与监督,听取群众意见,事后要听取村监会成员报告。2008年得胜村原小学校舍评估定价为11万元,在村监会的参与下,经公开招标卖到23.05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多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监管效果。

四、“三资”管理效果显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

通过几年来的具体实践和操作,湾甸子镇的“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1、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个别村民对村组干部的工作有疑问或有想法,可以直接到镇政府反映,由镇政府直接查阅“三资”管理台账当场进行说明解释,增加了工作的透

明度和可信度。各村因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引发的信访量明显减少,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和谐稳定。

2、规范了村组干部的工作行为。2007年3月,村“两委”换届后,某村新上任的村主任不久就招标转包了一条小流域,收入23.3万元。他想把钱拿回村里,还说以前村里的钱都是由村干部说了算。镇经管站按照“村财镇代管”制度,向他说明解释后,将转让款如数存入该村会计账户。2008年,这个村主任又擅自作主,私自安排修建边沟支出3万余元。报账时因未履行“三资”管理程序,被镇经管站否决,没有入账。年末在村干部“双述双评”大会上,尽管他向村民代表做了检讨,但因为村民代表提出此事没有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还是没有入账报销。这件事不仅教育了他,同时也树立了镇政府的威信,维护了村民的共同利益。

3、减少了村组干部腐败现象发生。湾甸子镇的村级“三资”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实现了镇政府相关部门、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三者权力相互制衡的管理监督模式,实现了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监督工作的公开化。保护了村集体的利益,瓦解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全镇连续三年无村组干部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4、确保了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失。2007年末,湾甸子村河东组个别村民到镇政府反映村组干部私自将一片林木给

卖了。经镇政府调查了解,发现该片山林并没有转让,只是有人找过村组干部,想以6万元的低价购买这片山林。村干部对其说明需依照“三资”管理办法的要求,按管理程序进行转让而回绝。2008年7月份,在镇政府主持下,通过公开招标这片山林卖了19万元,维护了村集体利益,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第三篇: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镇在“建制度、强规范、提素质、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为重点,以建章立制为抓手,以规范管理为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基层干部权力运行得到规范,镇村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社会矛盾大量化解。通过这项主题实践活动解决信访问题52件,化解率达92%;新增信访案件明显减少,新增案件仅3起,促进了我镇的和谐稳定。下面,汇报一下我镇这项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做法。一是制定了镇村两级工作制度,做到学有教材,守有规章。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基础,建章立制是根本,用制度约束农村干部行为,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镇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xx镇具有特殊的地理区域性。随着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出让、拆迁补偿以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产生违纪违法的主要诱因,还是农村社会矛盾的重要载体。加强对农村集体所拥有的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是党委、政府从根 1

本上保护基层干部而采取的一条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和谐发展环境的需要,更是从源头上推进村民自治、消除社会矛盾、破解稳定隐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副治本良药。

为此,我镇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让镇村两级干部学有教材,守有规章。2012年2月,制定《xx镇机关制度》,打印成册,人手一本,从请假、值班、考核等11个方面规范镇干部行为,提高了镇干部素质和工作水平。2012年6月,以石家庄市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监督45项制度为主,汇集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及2012年5月29日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和xx镇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等重要内容,编印200余本,发放到镇村两级干部及村民代表手中,并通过讲党课、办夜校、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学习,在全镇33个村营造出自觉学习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认真落实制度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好了制度的贯彻落实,做到强化执行,规范运作。贯彻落实是关键,规范运作是手段。按照制度内容,逐条逐项予以落实,认真规范镇村干部行为和农村各项工作,防止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失范。我镇重点是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即管好“三个三”:管紧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报账员“三个人”;管细资金、资产、资源“三个事”、管严村级人事权、事务权、财务权“三个权”。

1.完善机构,统一报帐。

充实镇财监中心人员。抽调责任心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充实到财监中心,配强专业人才。集中开户统管村级帐户,与各村签订“村帐托管委托书”、“村帐托管协议”、“村级帐户托管协议”,彻底取消了各村原有帐户,由财监中心开设统一的银行帐户,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33个村的财务管理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管理。

首先,明确一名副职主管,责任到人。根据财监中心的工作程序及人员的相关职责制订上墙《中心会计岗位责任制》、《中心资金出纳岗位责任制》、《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其次,加强管理,收支平衡。各村所有的收入必须及时足额解入中心帐户,不得挪用、坐支。镇财监中心在日常业务工作中从以下五点严格把关:一是支出入账严格把关。“中心”对于财务票据入账要做到“四不入账”:即没有经手人签字的不入账;未经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联签的不入账;应当经过村两委研究而没有研究的不入账;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大额度资金开支不入账。同时,镇财监中心对村两委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情况进行核实把关,并将会议记录等有关资料备份留存,连同支出票据一起入账。二是收入及时足额入账。农村集体取得的各项资金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镇财

监中心。三是资产变动情况及时入账。镇财监中心加强对村级集体投资项目招投标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情况的动态监管,审查公开竞价、招投标程序是否按规定进行,结果是否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四是定期公开“三资”管理使用情况。镇财监中心至少每季度汇总一次各村“三资”的管理使用情况,出具书面材料并加盖镇财监中心印章后交由各村向群众公布。五是动态监管,定期核查“三资”管理使用情况。每年至少对各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检查一次,防止“三资”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三是提高了镇村干部素质,做到遵纪守法,和谐稳定。遵纪守法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是素质提高的表现,更是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过去,xx镇一些村干部胆子大得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点规矩都没有;也有一些村干部,费心费力,想把事情办好,但是,因为一些制度不清楚不明白,干了许多合情但不合法的事,上级不满意,群众不买账。通过这次主题实践活动,让每个干部村民都了解、掌握各项工作要求和流程,实行“阳光村务”,减少违法案件的发生,调动了镇村干部干好工作、谋求发展、促进和谐的积极性。

同志们,今后,我们要以“建强提促”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与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素

质,继续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把握“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狠抓落实”的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奋力拼搏,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综治战线自觉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争创

全省综治先进市和全国综治优秀市为载体,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使我市综治工作整体绩效在全省达到了“四个领先”、“六个不发生”,维护了全市大局稳定,为我市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治安和司法环境。我市连续3年被授予“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荣誉称号;近日,又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平安三门峡”、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工作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作用。

一是要大力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努力营造一种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国泰民安、崇尚和谐,历来是中华民族的追求和企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开展平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载体。对此,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有重要批示。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顺应广大群众的愿望,把平安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拿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大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出成效。要进一步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创平安、保稳定、促和谐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市基层开展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一些地方的工作富有成效。我们要认真加以指导,总结推广经验,把全市的创建活动引向深入。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统一领导、统一部署,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努力,打造平安三门峡。

二是要认真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努力消除各种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任务,也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严峻考验。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利益矛盾是永远都会存在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们之间有没有利益矛盾,而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和谐”就是要求我们要更多地注意做好“兼顾”与“协调”的工作,全面地、认真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提高执政能力,以有效化解因利益矛盾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近几年,因企业改制、农村征地、城市拆迁、涉法问题等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相对突出,导致群体性上访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要把深入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努力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性工作来抓,完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及时深入地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活动,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排查调处制度化、经常化,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把各种可能影响稳定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要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不断增多,刑事犯罪高发的态势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严打”方针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在预防控制违法犯罪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这两年,我们围绕建立健全贯彻“严打”方针经常性工作机制,认真改进“严打”的方式和手段,着力在提高打击的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有组织犯罪以及毒品犯罪,尤其是在近期开展了以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春雷行动”,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逐步有所增强。在“严打”的同时,持续不断地排查整治治安乱点,并在解决流动人口犯罪、城镇无业人员犯罪、青少年犯罪和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混乱、公共娱乐场所秩序不好等治安突出问题上作了许多努力,有效地

遏制了刑事发案上升的势头,保持了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全市刑事发案连续3年保持了下降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打击犯罪的整体工作水平,我们要不断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刑事犯罪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和建立有效的社会治安评估预警机制,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动性,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有效防止社会治安出现反弹,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

局势的能力。

四是要牢固树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思想,集中精力在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上下工夫。搞好社会治安,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有效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活动上,强化治本,谋求长治久安。基于这样的考虑,2002年,我市决定在城乡地区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天网工程”,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从两年多的实践看,这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已开始显现。去年全市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9.2%,“双抢”、盗窃等可防性案件下降33.7%,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3%。当前和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把治安防范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整合治安资源、创新工作机制、落实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着力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击、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

五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的总要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近两年,我们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组织指导综治工作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经验,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不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力度,围绕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原则,制定出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今后我们仍然要立足长远,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把制度和机制建设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强化党委和政府维护稳定、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为核心,加强和完善综合治理的领导机制;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和“属地管理”、“一票否决”制度为重点,健全领导责任制和查究制度,形成有效的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和激励制约机制;以规范、强化综治机构建设,有效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为关键,加强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以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目标,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排查、疏导、调处机制;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为目的,加强和完善综合治理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

第五篇: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稳定

企业综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构建和谐企业 促进社会稳定

----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永红公司创建于198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员工1500人,占地面积10多万平方米,资产16670万元,集科研开发、肉牛养殖、食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贵州省规模最大的牛肉干制品生产企业。公司产品有牛肉干系列产品、卤汁禽肉系列产品、豆制品系列产品和黑糯米酒系列产品等60余个品种规格,产品畅销全国29个省(区、市)。中国牛肉干网、中国名企排行网、德特市场研究网等网站在对2008年、2009年、2010年中国国内十大牛肉干名牌排序中,“牛头牌”产品名列第一。

公司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国家牛肉技术研发分中心等荣誉称号。自1998年以来,“牛头牌”牛肉系列产品和商标连续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和“贵州省著名商标”,2010年“牛头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统领创建平安企业,全面落实各项责任制和安全防范措施,开展创建“平安部门”、“平安车间”“平安班组”活动,为公司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安环境。企业已成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主渠道,为富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1年被黔南州人民政府评为“2009年-2010吸纳农民工就业先进企业”。

二、综合治理,注重实效

根据县综治办有关文件精神,公司建立了综治工作室,成立了企业调解委、治安联防队、法制宣传组、流动人口管理组、禁毒协管、消防安全、维稳反邪、帮教专管“综治八大员”机构,形成了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地点的工作机制,从总体上加强了对平安创建和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公司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和防火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平安创建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并把此项工作列入责任制考核范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发生重大事故或处理不当的,追究责任。

2、加强安全防范建设,落实平安建设“三防”措施。开展创建平安部门、平安车间、平安班组活动,推动平安企业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建立以平安创建综合治理机构、责任部门为主体的“人防”网络。建立检查登记制度,完善关键部位的防范设备,从总体上有效地加强了“物防”管理。在“技防”上加强对办公区域、生产区域、安全防范重点区域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筑牢了一道安全“堤坝”,杜绝了盗窃案件的发生。

3、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做好内部防范工作。配备了专用消防车一台,更换调整了消防器材、楼道灯具、保险门窗等防护设施,办公区、仓库、车间等全部安装了电子摄像头,防盗门、窗都装了铁护栏,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近几年来用于安全防犯开支达50多万元,人、财、物投入到位,未发生一起财物被盗事件。

4、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切实清除各种不安定隐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在于加强对生产车间、物资仓库的管理。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检查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有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情况、安全培训情况、弃物处理情况,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种不安定隐患。

5、突出工作重点和难点,积极排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一是抓重点对象,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作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化解矛盾,多年来未出现上访情况。另外,还加强对住宿人员的管理,建立登记制度,保证临时来访人员证件齐全,来去都有登记;二是抓要害部位,落实具体防护措施。确定财务室、研发中心、锅炉房及配电室、办公室、车间、仓库等部门为重点要害部位。值班人员每天对上述部门进行巡视,强化安全责任,进而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三、企村共建 睦邻友好

远亲不如近邻,良好的周边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公司注重与周边村寨、村民的关系,主动与他们搞好和谐创建工作,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环境,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公司在用工上以聘用周边村寨的群众为主,既解决了周边村寨群众的就业问题,又可以通过聘用的这部分职工加强与周边村寨的联系,协调处理村企关系,实现村企之间的和谐相处。公司总部现有的1000余名职工中,大部分来自河边寨、杨家寨、城番村等周边村寨和涟江、凤山、西山、蒙江社区,实现公司职工与周边村寨、社区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公司的和谐和稳定。

公司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自有的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帮助群众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种养殖户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多年来,公司先后出资帮助周边村寨修建校舍、人畜饮水、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供用水、用电方便,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多年来,村企之间没有发生一起纠纷事件,公司工作得到了周边村干部群众及社区的支持和拥护,企业周边村寨处处洋溢着和谐共处的新气息。

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多年来,公司始终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慈母般的关怀善待每一个员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依法为职工缴纳养

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建立了良好的劳动用工关系。公司还成立了由工会和相关管理部门、员工代表组成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劳动人事争议问题,为公司的劳动用工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多年来,企业没有发生重大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公司积极筹措资金改建和修建员工住房,解决员工住宿,开办员工食堂,为保证就餐质量,公司每月要补贴一定的资金改善伙食。公司视职工为手足,每年的中秋、春节都要发放礼品慰问员工。此外,公司党支部和工会等群团组织经常开展走访、慰问职工活动,及时解决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困难,员工的亲属病逝,公司都要派人带着礼品登门看望,帮助解决困难。2007年和2009年,公司2名员工因家中发生重大变故,造成极大困难,公司发出倡议、组织募捐、筹集资金万余元,帮助员工解决了燃眉之急,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永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员工劳动技能,定期组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每年都要聘请专业老师给员工授课,根据不同的工种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让职工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通过培训使他们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2010年,公司出资10多万元购买了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增强员工体质;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展示员工风采;组织员工旅游,陶冶员工情操。培育员工树立“我靠永红生存,永红靠我发展”的信念,全心全意服务公司。

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和谐、充满温暖的氛围,公司员工心情舒畅,多年来无一例违法犯罪、违纪现象,促进了公司的和谐稳定,建立了良好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增强了公司凝聚力,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公司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增长,2010年实现产值2.5亿元,上缴税金2224.8万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1年8月26日

下载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届六中全会讲稿-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新高......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_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巷道乡党委书记 张作忠 巷道乡地处城郊,全乡共有25个行政村, 157个村民小组,6832户,26110人,耕地面积47812亩,人均1.8亩。全乡形成温室蔬菜、......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历次会议都将其列为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一斑。 创新社会管理之......

    浅议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模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和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人社部门创新社会管理,要做好“四新”工作。 一、转思想......

    加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就是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调解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建设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精选5篇)

    文章标题:建设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加强三调对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三调对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为我国宪法确认的法律制度,它特有的调处、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便民利民,可以为群众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种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