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届六中全会讲稿-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新高度,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研究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决定》最为突出的特点。《决定》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于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眼于从更高层次上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政治勇气。《决定》的“亮点”很多,其中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历史任务,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必须看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问题不仅已成为影响各国国内局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所处的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一、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动,迫切需要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把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面对我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28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我国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我国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的36%上升到“十五”时期末的43%,城镇人口从4.59亿增加到5.6亿;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我国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就业方式日趋灵活,已有60%以上的城镇从业人员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工作,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我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既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又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面对我国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从根本上减少社会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讲,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过程。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改革内容来看,我们需要推进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利益调整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加大。从改革动力来看,改革初期,人心思变和较低的社会预期激发着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社会的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推动着改革快速推进。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如何在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而且直接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面对我国公共需求的急剧增长,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出一些新的形式和特点,其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近年来,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大幅上升,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正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结构复杂、需求多样的特点。但是,满足人们的公共需求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渐进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如何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的同时,对人们迅速提高的公共需求加以正确引导,切实防止超越阶段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过高,已成为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面对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引导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扩大社会共识。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我国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方式,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更高的期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信息流动更加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增多、渠道扩大、程度加深。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在求同存异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包容多样中扩大社会认同,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我国改革发展遇到的所有矛盾和问题,都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独特性密切相关。人类迄今为止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二三百年,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工业社会,但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不到十二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而我国拥有十三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国家要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跨度内实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我国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来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二三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城市化历程,这就意味着西方国家渐次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能会集中出现。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二十年内,由于我国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由此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将会更加凸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我们必须立足于这一特殊的背景,勇于正视和善于解决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转变管理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我们必须积极顺应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把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放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来筹划,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必须实现成果共享,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参与社会发展的不同群体,都能够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发展,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必须着力减少社会发展的成本,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努力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温家宝总理深刻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不完善,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要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
(三)积极完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具备完善的社会政策,才能实行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完善的社会政策,对于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保障社会良性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取向,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经济生活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把公平放在第一位。坚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科学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逐步扭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对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倡导和弘扬慈善精神,强化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重要作用。要正确处理社会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与时俱进、适当调整的关系,既要适应当前我国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适时进行调整,又要保持相对稳定;既要防止因政策朝令夕改引发新的矛盾,又要防止因政策明显不合时宜且迟迟未改激化矛盾;既要瞻前顾后,又要考虑左邻右舍。同时,在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注重公众参与。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将拟制定的社会政策向社会公开,使人民群众对于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设计有着充分而广泛的民意表达,确保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过程,是政府与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只有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把它们的作用利用好、保护好、发挥好,有利于降低政府社会管理的成本,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要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完善培育扶持的政策措施,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发挥各类基金会关爱社会、服务大众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手段,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落实违规处罚措施,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抓住了利益关系,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统筹协调好了利益关系,就把握住了工作关键。必须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切实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切入点,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统筹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统筹兼顾改革中得益较多的群体与得益较少的群体的利益,使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得到合理补偿,让发展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多数群众所共享,使社会不同群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当前,我国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已经明显地集中到与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环节。这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严格遵循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妥善照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政策措施的调整,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大型项目的实施,事前必须认真进行科学论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平衡点;有限资金的投向,必须首先用于解决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这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客观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选择。
三、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充分发挥政法机关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政法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中担负着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政法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深化维护稳定工作认识,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创新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深化维护稳定工作认识。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提下的和谐社会,是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是创造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是社会改革、社会变迁中的和谐。和谐社会这种动态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把稳定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中来研究,把稳定工作提升到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更高层次上来追求,使整个政法工作着眼于和谐、致力于和谐,有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有利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检验一个地方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标准。凡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事,就要毫不迟疑去改。检验一个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绩效,不仅要看这个地方管理是否严格,而且要看这个地方的党政部门特别是政法部门服务是否到位;不仅要看这个地方是否安定有序,而且要看这个地方是否充满了活力;不仅要看这个地方是否保持了稳定,而且要看这个地方是否促进了和谐。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检验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二)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所有政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坚持执法为民,拓宽维护稳定工作视野,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找准维护稳定工作着力点。一是既要着力消除不和谐因素,又要着力增加和谐因素。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是完全必要的,但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更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和主动性、自觉性。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既要着力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又要着力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是我国政法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但是,必须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队伍建设,实现惩治犯罪与保护人权、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既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又要着力研究治本之策。如果不见微知著、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社会大局稳定的局面就难以保持。但是,要从根本上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必须牢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积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效抑制和减少影响稳定的各种社会消极因素。四是既要着力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又要着力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狠抓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政法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担负着重大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办法,更加注重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注重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更加注重狠抓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更加注重统筹各种社会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三)创新维护稳定工作机制。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积极探索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一是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是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为人民群众平等表达利益诉求提供制度化的平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二是建立健全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形势下,及时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心理的发展变化,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深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到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中,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动态性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努力获取深层次、预警性的社会信息,并加强对社会舆情的综合分析和研判,加强对各种不稳定因素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切实提高社会预警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日趋突出。必须从矛盾纠纷多发、判决难以定纷止争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多种办法,统筹化解矛盾纠纷。四是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要根据各地社会治安的时空规律和特点,确定打击的重点和方式,真正做到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用什么方式更为有效,就采用什么方式,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同时,要从有利于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
(四)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当前,社会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着力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一要切实加强对“社会人”的管理。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对“社会人”的管理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把每个人都纳入到社会组织管理之中,做到既服务好“社会人”,又管理好“社会人”。二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路子,重点抓好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法制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出租房屋管理协作机制,既有力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又坚决打击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加强境外在华经商、旅游、工作、定居等人员的服务与管理。三要切实加强对犯罪多发人群的管理。遏制刑事犯罪的高发态势,关键是要减少社会上的犯罪人员。要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的感化和管理,改进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社会消极因素。四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引导互联网业界实行行业自律,有效防范、打击利用和针对信息网络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既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势,又能有效解决“虚拟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五要切实加强社区建设。社会管理的难点在基层,重心在基层。要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以创建和谐社区为载体,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打造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平。
第二篇: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加强宗教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我国宗教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宗教事务管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缺失。这些都制约着宗教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和政治安全。宗教管理的不完善,不仅使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应对宗教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也使得信教群众的合法宗教权益也频频遭受侵害。因此,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更新宗教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宗教工作依法行政,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热点难点之一。
一、分析宗教事务管理现状,排查重点难点问题
我区是泉州市宗教工作重点县区之一,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在区域内均有众多信徒。现有佛教协会、道教协会、基督教“两会”(即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三个宗教团体,正式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共计164处,其中佛教场所89处,道教场所55处,基督教场所19处,天主教场所1处,另有民间信仰场所431处。在所有登记场所中现有教职人员共计175人,其中佛教134人(含清修女24人)、道教12人、天主教1人、基督教28人。建区以来,全区宗教领域基本稳定,四大宗教和睦团结,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宗教事务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
(一)教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信教动机具有盲目性。信教群众的人员构成呈现出老年人口多、女性人口多、身患疾病的教徒多、文盲半文盲人口多的“四多”特点。由于科学普 及工作的欠缺,使教徒的信教动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造成正常的宗教活动与迷信活动时常混杂在一起。就是教职人员也是良莠不齐,基督教会有许多未经过专业培训、未取得相关部门认定备案、政策、法律知识欠缺的“义工”,佛教方面还有大量闽南地区普遍存在的“清修女”,道教方面也存在教职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及思想觉悟偏低、宗教修养不高等普遍情况。
(二)宗教活动场所较为分散,不利于实行统一管理。我国关于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实行的是登记制度,《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进行登记。”由此可见,登记是我国宗教活动场所取得合法地位的必经程序,是政府对宗教活动场所依法实行统一管理的前提条件。宗教活动场所未履行合法的登记程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分散性,便不利于政府实施统一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目前尚有431处未登记的民间信仰场所。而一些纳入管理的登记场所也存在着地理位臵偏远、面积狭小、信息闭塞或滞后、教职人员缺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管理上同样存在一定难度。
(三)宗教事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跟不上形势要求。目前宗教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要法律政策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关文件。有些规定比较宽泛,尚无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严谨和扯皮现象。同时,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存在人员少、经费少、力量薄弱等因素,导致行政执法力量不足,目前的管理仅限于宣传、协调、引导等,无法有效行使行政执法的职能。乡镇宗教工作,虽建立了管理网络,明确统战委员兼任,但由于统战委员大多担负繁重的中心工 作,无法将主要精力用于宗教管理。另一方面,我区宗教活动场所众多,部分场所在内部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管理制度不尽完善、民主管理不规范、场所管理人员政策法律观念淡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管理能力差等,甚至因财务管理的混乱或管理人员的经济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个别宗教场所建设盲目扩大,接受可能带有功利性质的社会捐资,甚至在未经用地、规划等相关部门审批或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进行建设,造成毁坏山林、侵占土地、破坏文物等后果。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滞后,不仅损害了宗教界的形象,影响了宗教内部的和睦与稳定,还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抓好宗教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宗教工作网络。
(一)抓好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建立责任奖惩制度。宗教工作不仅要求干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教义教规等,也需要许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敏锐的政治敏感性,更需要一颗热爱宗教工作的心。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对宗教干部各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这些要求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要加大对基层宗教干部在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的学习培训力度,不断加强基层宗教干部的政治思想,提高宗教干部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需要。宗教工作干部要明确管理职责,端正工作态度,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宗教领域的调查研究,掌握各教派的发展动态,积极进行理论思考和建言献策,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完善监督 措施、注重群众公认、绩效与待遇挂钩、实行责任追究等措施,促使基层宗教工作干部大胆管理、大胆创新、争创实绩,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抓好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培养爱国宗教人士。宗教教职人员在处理宗教事务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发挥着双重桥梁的作用。要切实做好教职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选拔、考核机制,大力加强爱国宗教人士和宗教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提高教职人员的宗教素养和文化素质,把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股众、深受信教群众尊重的骨干力量推上领导岗位,帮助他们提高管理水平,始终保持我国宗教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要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不懈地对宗教界人士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教育,进行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教育和法律法规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和支持各宗教团体结合各自特点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宗教组织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
(三)抓好宗教团体建设和管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引导宗教团体结合各宗教的特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风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化解矛盾纷争,服务中心大局,发挥积极作用;要处理好政府与宗教团体之间的关系,变微观指导为宏观管理,引导宗教团体严格遵守宗教工作的方针、法规和政策,培育它们自我管理、自主开 展工作的能力,推行“以团带点”的管理方式;要维护宗教团体和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帮助它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宗教事业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物质保障;要依法推进宗教团体的制度建设,推行规范化、民主化管理,建设和谐宗教、法制宗教、文明宗教。
(四)健全完善宗教工作网络,落实宗教工作责任制。要继续健全完善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落实镇(街道)、村(居)两级宗教工作责任制,增强基层组织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属地管理和“重心下沉”的要求,切实将宗教工作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基层,实施基层宗教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要加强宗教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涉及宗教方面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协调,形成政府主管、部门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高依法管理基层宗教事务的实效。
三、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强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信教群众理性信教。
结合“六五普法”、“宗教法制宣传月”等活动,广泛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对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让他们充分理解党的宗教政策,了解宗教的自身规律及基本知识,掌握运用党的宗教政策、法规,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本领,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宗教工作责任意识。对信教群众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坚持不懈地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积极引 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组织信教群众认真学习《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区政府制定的相关宗教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宗教信徒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识别宗教活动合法与非法的政治水平,增强守法的自觉性。
(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深化标准化建设。根据省、市、区文件要求,以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年为契机,狠抓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结合创建安全发展行业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制定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循序渐进”的思路,确定标准化建设培植典型示范单位,强化典型示范单位的引领作用,按照“一级抓巩固,二级、三级抓提升”的目标,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
(三)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参与社会服务,发挥积极作用。宗教团体具有政策执行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可以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要开展宗教和谐社区建设,将宗教活动与社会团体功能相结合,增强宗教团体的功能,激发社会活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慈善、救灾济贫、医疗服务、文化服务、资助教育、植树造林、修桥铺路等活动,扩大宗教界人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影响力。还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两会”体系外的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促进政教关系的和谐。对私设聚会点乃至整个宗教事务的管理,都应该纳入社会建设的布局之 中,加强社会化管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监管、教会执行、信众参与”的宗教治理新思路。
(四)推进法制管理,提升宗教事务管理水平。
在宗教事务管理上,要坚持不懈推进法制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人员管理上,规范教职人员资格审核认定和任职备案程序,推进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工作。在宗教场所管理上,要加强监管,督促和指导宗教场所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管委会民主管理制度、教职人员管理制度、卫生安全制度、教务活动制度特别是财务监督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管委会和教职人员的职责范围,要求宗教场所建立场所管委会实行按时换届,通过民主协商程序产生,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定期向信教群众公布收支情况,确保了财务开支的公开、民主、透明,切实推行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宗教场所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对于场所的建设,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依法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维修、翻建、迁建、新建等翻修建工作进行审批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乱、滥建寺观教堂,并配合住建、文化、执法等部门,对涉及“两违”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监管、查处。
(五)依法加强宗教活动管理,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在宗教活动的管理上,引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维护现有宗教格局,自觉抵制外来宗教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与侵蚀,加大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的力度,确保宗教活动合法有序。加强宗教传播渠道和宗教出版物的管理,截断 非法宗教宣传制品传播、蔓延的途径。完善情报网络,掌握进展动态,以预防为主,同时具备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坚决禁止非法传教活动和非法宗教出版物的流传,坚决打击任何借宗教之名从事反党反社会主义、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坚决取缔各种邪教组织。加强对非法传教积极分子的教育和监管,重点惩治骨干分子。对于敌我矛盾,政府部门要立场鲜明、果断处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法治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做好日常防渗透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的长效机制,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第三篇: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党委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已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党委从加强“三资”管理入手,制定了有效的监管办法,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确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三资” 管理台账,明确管理内容
村级“三资”,即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总称。包括农村集体本身所有、国家扶持、部门捐赠等形成的集体“家底”。主要包括村集体的土地、山林、小流域、塘坝、房屋、债权债务、货币存款等。加强对村级集体“三资”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台账。这不仅能够使村民清楚本村、组的“家底”,同时,还能够为有效的管理好村集体的“三资”提供基础资料,为促进农村发展发挥应有作用。从2004年开始,湾甸子镇由分管副镇长负责,经管站牵头,林业站、水利站、财政所等部门及各村组干部配合,经过3年多的努力,于2007年末,全面完成了全镇11个行政村的“三资”管理的登记建档工作,共建立
村集体 “三资”台账166本,全面登记了全镇各村、组现有村级集体“三资”的详细情况。一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山林台账11本。主要登记的内容有:山林的树种、坐落、面积、林龄、转让等情况。对转让后被他人采伐完的林地,村集体立即收回重新发包,同时进行变更登记,实现了对山林的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小流域台账48本。主要登记小流域的坐落、流域面积、承包者姓名、承包年限、承包金额等内容,做到到期收回,并及时发包,实现对小流域发包的动态管理。三是建立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台账11本。主要登记集体所有的房屋、塘坝、水库、拦河闸及集体和国家投资兴建的其他固定资产等内容。四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资金台账48本。登记内容包括债权债务和货币资金等。每年镇经管站都对各村组的资金账目进行清理,及时掌握各村组各的债权、债务、资金变动情况。五是建立村机动地台账48本。登记内容包括坐落、面积、四至、承包者姓名和承包年限等。在各农户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的基础上,公开、公平、公正的按政策发包机动地,做好机动地的变更登记工作。
二、制定“三资”管理办法,明确管理权限
全镇制定了一整套村级“三资”管理办法。明确了村级“三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明确了监督要在镇政府的指导和村民参与下进行。规定了在转让发包集体资产时,要按照村“两委”班子研究通过、提交村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向镇政府提出请示报告、经过镇有关部门现场评估批准、通过公开招投标的程序进行,不允许简化程序。规定镇林业站对涉及山林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镇水利站对涉及小流域水面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镇经管站对涉及土地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并以评估最高价为底价由镇政府统一对外公开招标。在资金的管理上规定:所有资金的使用必须在村监会签字同意后方可入账。村主任有权决定500元以下的资金使用;500元至1000元的,需要由村书记和村主任共同研究决定;1000元至2000元的需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使用。2000元以上的需要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经镇经管站把关,报镇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完善“三资”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一是明确了镇经管站对村级“三资”管理负有主要监督职责,安排专人负责各村“三资”台账的管理,保证监管工作不出差错。二是实行村级“三资”管理镇政府备案制度。从2008年开始,镇经管站对各村统一建立集体“三资”电脑管理台账,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变更。要求各村把每年有关“三资”管理的会议记录、各类合同协议、台账
等资料一式二份报镇经管站备案,随时掌握各村“三资”管理的运行情况。三是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和“村财镇代管”制度。把各村“三资”管理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进行及时公开。各村组的资金全部由经管站统一管理;各村组的资产和资源的处置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进行;集体工程项目的承包必须公开招标;国家支农惠农专项资金补助的使用必须由镇政府、村组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管理,严格按政策、按规定办事。四是赋予村监会对“三资”管理的监督职能。镇纪委明确要求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三资”管理上,事前要请村监会成员参加,事中要求村监会成员参与监督,听取群众意见,事后要听取村监会成员报告。2008年得胜村原小学校舍评估定价为11万元,在村监会的参与下,经公开招标卖到23.05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多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监管效果。
四、“三资”管理效果显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
通过几年来的具体实践和操作,湾甸子镇的“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1、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个别村民对村组干部的工作有疑问或有想法,可以直接到镇政府反映,由镇政府直接查阅“三资”管理台账当场进行说明解释,增加了工作的透
明度和可信度。各村因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引发的信访量明显减少,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和谐稳定。
2、规范了村组干部的工作行为。2007年3月,村“两委”换届后,某村新上任的村主任不久就招标转包了一条小流域,收入23.3万元。他想把钱拿回村里,还说以前村里的钱都是由村干部说了算。镇经管站按照“村财镇代管”制度,向他说明解释后,将转让款如数存入该村会计账户。2008年,这个村主任又擅自作主,私自安排修建边沟支出3万余元。报账时因未履行“三资”管理程序,被镇经管站否决,没有入账。年末在村干部“双述双评”大会上,尽管他向村民代表做了检讨,但因为村民代表提出此事没有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还是没有入账报销。这件事不仅教育了他,同时也树立了镇政府的威信,维护了村民的共同利益。
3、减少了村组干部腐败现象发生。湾甸子镇的村级“三资”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实现了镇政府相关部门、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三者权力相互制衡的管理监督模式,实现了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监督工作的公开化。保护了村集体的利益,瓦解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全镇连续三年无村组干部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4、确保了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失。2007年末,湾甸子村河东组个别村民到镇政府反映村组干部私自将一片林木给
卖了。经镇政府调查了解,发现该片山林并没有转让,只是有人找过村组干部,想以6万元的低价购买这片山林。村干部对其说明需依照“三资”管理办法的要求,按管理程序进行转让而回绝。2008年7月份,在镇政府主持下,通过公开招标这片山林卖了19万元,维护了村集体利益,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第四篇: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和谐建设演讲稿
文章标题: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和谐建设演讲稿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六中全会中应该说是我们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提到和谐社会的问题,特别是把社会和谐做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党章中是有所规定的,最终的奋斗目标,你当然长远目标是共产主义的建设,但是中间这一块,建设什么呢?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前最实在的目标就是和谐社会的建设,本身从我们党的历史看,从我们党的宗旨看也好,从老百姓的需求看也好,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这次六中全会的定位,我认为是非常切合民心和实际的。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反映了我们共同的愿望,我相信随着党和国家强有力的推动,这个方面会形成我们将来,特别是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那这里谈到公共财政的问题,大家注意到六中全会文献里面提到六项制度的建设,这六项制度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起保障的。我在表里面已经做了一个区分,六项中前三项,因为是国家主要的事务,公共财政对前三项制度在财力上确实给予保证。第四项就是公共财政本身,你要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你没有在财政上、财力上予以充分的保障,这是不可以的。我们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就是要从制度上对财力的保障予以法规化、制度化,这包括我们在实行财政分配时的目标、宗旨、实现的手段,都要跟和谐社会的建设相适应。
网-/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
其他还有两项制度,一个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一个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两项严格来说还是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像最近中央一系列的措施,在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里面涉及到很多财政的内容。社会保障在很多地方、很多国家,实际上是属于财政分配的范畴,所以后面这两项,属于公共财政直接参与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有必要将公共财政和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思路理清,形成我们最终如何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一系列方法、概念,还有最终的一些目的。
第一个方面,我谈一谈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公共财政是一个理论命题,但是实际上也是一个实践的方向。一种经济运行的模式,只要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那么你社会财政的分配,主要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作为中国来说,我们的财政实际上一直带有公共化,在我们国家的财政实践中,包括封建王朝,它王室财政和公共财政还是区分开的。我们现在讲的公共财政,实际上为什么现在强调最主要是和计划经济时代的财政,当初讲叫国家财政、国家分配论,因为当初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管任何的事情,所以整个财政的分配涉及到任何方面,包括应该由市场配置的也由国家来实行。我们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整个主要的资源当然是由市场为主进行配置,剩下就是由政府主导的财政分配的。这一块的分配,应该主要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该由市场解决的全部由市场解决,不该由市场解决的、市场解决不了的,那我们政府就要介入。
我们对公共财政的强调,我认为主要还是跟计划经济时代的财政分配相区分和强调的。在历史上,不管任何时代,你整个财政分配一定带有公共性,只是现在和以前相比较,公共财政的地位更加重要,也更加应该予以强调。但是公共财政本身,不是说钱越多公共性越好,我们原来讲的在公共财政分配的时候,一个是吃饭财政,吃饭财政公共性很强,因为你所有的强都给公共服务的这些人发工资,百分之百都是公共的,所以整个公共财政每个阶段是有所不同,但是你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你政府的日常运作、能够在财力上予以满足,那就需要转向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主要把力量放在公共服务,放在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逐步的就实现了公共财政的公共化问题。也就是说把钱主要放在民生问题方面,放在解决市场失灵的各方面,而不是把钱主要用在企业发展方面,所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和改革。我先简单的说一下公共财政的定义。这个定义在理论界还是有争议的,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的收支活动。在运行的机制下,公共财政可以有效的弥补市场的失灵,为全体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发展。因为公共财政毕竟在我们国家提出来时间不是很长,应该说目前并没有一个很规范的,官方或者学者完全认可的定义,当
第五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把握“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狠抓落实”的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奋力拼搏,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综治战线自觉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争创
全省综治先进市和全国综治优秀市为载体,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使我市综治工作整体绩效在全省达到了“四个领先”、“六个不发生”,维护了全市大局稳定,为我市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治安和司法环境。我市连续3年被授予“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荣誉称号;近日,又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平安三门峡”、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工作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作用。
一是要大力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努力营造一种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国泰民安、崇尚和谐,历来是中华民族的追求和企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开展平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载体。对此,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有重要批示。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顺应广大群众的愿望,把平安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拿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大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出成效。要进一步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创平安、保稳定、促和谐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市基层开展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一些地方的工作富有成效。我们要认真加以指导,总结推广经验,把全市的创建活动引向深入。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统一领导、统一部署,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努力,打造平安三门峡。
二是要认真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努力消除各种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任务,也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严峻考验。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利益矛盾是永远都会存在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们之间有没有利益矛盾,而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和谐”就是要求我们要更多地注意做好“兼顾”与“协调”的工作,全面地、认真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提高执政能力,以有效化解因利益矛盾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近几年,因企业改制、农村征地、城市拆迁、涉法问题等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相对突出,导致群体性上访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要把深入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努力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性工作来抓,完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及时深入地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活动,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排查调处制度化、经常化,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把各种可能影响稳定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要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不断增多,刑事犯罪高发的态势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严打”方针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在预防控制违法犯罪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这两年,我们围绕建立健全贯彻“严打”方针经常性工作机制,认真改进“严打”的方式和手段,着力在提高打击的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有组织犯罪以及毒品犯罪,尤其是在近期开展了以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春雷行动”,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逐步有所增强。在“严打”的同时,持续不断地排查整治治安乱点,并在解决流动人口犯罪、城镇无业人员犯罪、青少年犯罪和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混乱、公共娱乐场所秩序不好等治安突出问题上作了许多努力,有效地
遏制了刑事发案上升的势头,保持了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全市刑事发案连续3年保持了下降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打击犯罪的整体工作水平,我们要不断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刑事犯罪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和建立有效的社会治安评估预警机制,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动性,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有效防止社会治安出现反弹,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
局势的能力。
四是要牢固树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思想,集中精力在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上下工夫。搞好社会治安,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有效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活动上,强化治本,谋求长治久安。基于这样的考虑,2002年,我市决定在城乡地区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天网工程”,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从两年多的实践看,这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已开始显现。去年全市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9.2%,“双抢”、盗窃等可防性案件下降33.7%,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3%。当前和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把治安防范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整合治安资源、创新工作机制、落实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着力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击、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
五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的总要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近两年,我们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组织指导综治工作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经验,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不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力度,围绕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原则,制定出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今后我们仍然要立足长远,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把制度和机制建设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强化党委和政府维护稳定、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为核心,加强和完善综合治理的领导机制;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和“属地管理”、“一票否决”制度为重点,健全领导责任制和查究制度,形成有效的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和激励制约机制;以规范、强化综治机构建设,有效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为关键,加强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以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目标,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排查、疏导、调处机制;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为目的,加强和完善综合治理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