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科研院所党的建设成效
农业科研院所党的建设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为系统总结农业科研院所党的建设的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党员作用的对策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组织调研组,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共调研了5个研究所,召开了6次座谈会,征集了40多篇论文。同时向下属的31个研究所发放了调查问卷,634人参加了答卷,其中,中共党员567人,占89.4%;高级职称科技人员338人,占53.3%;所局级干部46人,占7.3%;离退休老同志50人,占7.9%。同时,还专门召开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会会议,39个单位党委书记参加了专题研讨。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党的建设实践与成效
中国农科院下属共有31个研究所,在职职工约11050人,其中科技人员5900多人。有党员5700多人,其中在职党员2500多人。在农业部党组领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级党组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加强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党组、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组织和思想保证。主要发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研究所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多年来,中国农科院各级党组织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任务,发挥党组织在农业科技创新事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力支持了院所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抓政治方向,为院所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中国农科院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把握政治方向,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党员的理论武装。近年来,围绕党中央的重大部署,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坚持日常教育经常抓,自我教育主动抓,重点教育突出抓,努力做到教育与管理、监督、服务一起抓,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激发党员爱国、爱院、爱所热情,做到了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抓党的建设,为院所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中国农科院各级党组织始终注重结合农业科研工作的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党的建设。如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督促检查各基层党委和党支部按时换届改选,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鼓励广大共产党员争做“科技创新的模范、服务三农的模范、科学民主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清正廉洁的模范”;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组织编写了多项规章制度,使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将党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年终述职内容,加强了研究所党建工作的考核;坚持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防体系。不断加强对课题主持人的廉政教育,研究制定科研经费使用办法,修改完善基建项目招投标办法,建立健全重大科研和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办法等规章制度,保证了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还针对社会上出现论文造假等不良现象,加强科技人员的科研道德教育,坚决抵制学术腐败,反对学术和学风不端行为。三是抓队伍建设,为院所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中国农科院各级党组织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走群众路线,坚持竞争上岗与工作表现相结合,把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
(一)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好龙头作用,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理论的学习贯彻。认真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集中制观念,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培训、轮训、挂职锻炼,使干部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党管人才,积极做好人才工作。支持院所人事制度改革,协助院所长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建立健全人才招聘、岗位竞争、职务晋升的规则和程序,为形成公平竞争、协同合作、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新型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帮助科技人才解决生活、工作上的困难,使各类人才身心愉快地投入创新工作之中。从2002年开始,中国农科院开始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和“杰出人才工程”,从海内外招聘,形成一级岗位杰出人才43人、二级岗位杰出人才124人、三级岗位杰出人才246人的人才梯队。目前,我院承担的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中,杰出人才主持的占60%以上。四是抓创新文化,为院所发展提供和谐保证。
中国农科院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建设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催人奋进的创新氛围作为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深入扎实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加强党建、构建和谐单位的重要措施,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职工”评选活动为重点,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定期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和奖励活动。截至2008年底,全院已评选出院级文明单位86个(次),文明单位标兵22人(次),院级文明职工241人(次),文明职工标兵70人(次)。为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级党组织还把创新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创新重点来抓,院党组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关于开展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理念文化、标识文化、园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同时,通过挖掘中国农科院精神,在院内外广泛征集、传唱院歌,汇编院徽、院旗、所徽、所旗、所歌、所训。印发《中国农业科学院职工守则》,《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道德准则》,编印《农科英才》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激励创新、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的形成。
五是抓民主管理,为院所发展提供决策保证。
中国农科院各级党组织在院所民主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党组织在本单位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促进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确保院所事业健康发展。如中国农科院党组根据国际、国内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建设具体的“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心、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的重大战略目标,有力促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农科院各研究所在所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有关要求,大部分已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988年成立职工代表大会,20多年来在奖金分配、职工福利等方面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实现了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使研究所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二)执著奋斗、求实创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正确贯彻执行的关键。中国农科院的党支部大多分布在科研和科技推广的第一线,很多党员都是科研和科技推广的骨干力量。多年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党支部建设。一是支部建在研究室,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研究室是从事科技创新的最基层单位,做好研究室党的建设,对于加强科研院所党建工作至关重要。我院一直坚持研究室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多的研究室单独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少的研究室联合成立党支部。多数党支部书记是研究室的主任或业务尖子,在党员和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能够在支部建设、研究室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祁阳红壤试验站党支部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带领科技人员扎根贫困山区,四十五年如一日,致力于红壤的改良利用。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培育了“执着奋斗,求实创新,心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祁阳站”被农业部领导誉为“农业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被中宣部确定为2006年重大宣传典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先锋”。
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服务群众的作用。
积极开展标准党支部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加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意识,坚定党员的宗旨观念,动员党员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带领党员服务三农、服务群众,发挥模范作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第二党支部15名党员承担了40余项科研任务,近几年审定品种8个,党支部带领党员积极参加科技下乡活动,到田间地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粮食生产作贡献,被评为农业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是选好支部带头人,发挥党支部凝聚人心的作用。
支部书记是支部的带头人,选好支部书记,对于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至关重要。科研单位党支部书记大多为兼职,业务工作繁忙,要求支部书记必须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必须有奉献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每年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加强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刘玉梅不但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显著成绩,还经常组织党员和研究室专家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扶贫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得到地方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评价。该支部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先后发展新党员12名,其中3人担任了院所领导,2人担任了研究室主任,2人担任了课题组长,成为科研骨干。刘玉梅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三)以研为本、情系三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多年来,中国农科院广大共产党员情系三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科技创新、科技兴农、科技救灾等领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是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共产党员、甘蓝育种专家方智远院士,长期致力于新品种选育,改变我国蔬菜育种落后面貌,培育出一系列优质高产甘蓝品种,获得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共产党员、一级岗位杰出人才何中虎研究员,多年如一日,带领课题组人员,在小麦品质育种领域刻苦攻关,成绩显著,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共产党员景蕊莲研究员,在品种资源与基因工程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成绩突出,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年轻共产党员何萍研究员,勇挑重担,担任植物营养和土壤肥料研究领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二是在科技支农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共产党员肖世和研究员,多年来坚持深入农村,科技入户,推广作物栽培技术,为粮食增产作出重要贡献,被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马铃薯专家、共产党员屈冬玉研究员,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相结合,长期在宁夏、甘肃、贵州等地推广马铃薯脱毒栽培技术,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忘我工作,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
三是在野外台站和试验基地建设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一级岗位杰出人才、资源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徐明岗研究员,不畏艰难,不怕吃苦,担任祁阳红壤试验站站长,身体力行,攻坚克难,为贫困山区经济建设作贡献,被评为农业部优秀共产党员;作物科学所副处级干部李斌同志,长期在试验基地从事后勤服务工作,任劳任怨,踏实工作,服从组织需要,到海南承担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任务,连续作战,积劳成疾,在基地不幸病逝,被追授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四是在科技救灾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蔬菜专家张志斌研究员,深入冰雪冻灾第一线,到田间地头察看灾情,发放资料,指导救灾,为灾区群众降低损失四处奔波,被评为农业部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加工所所长魏益民研究员等7名专家,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进行实地调研和综合研判,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决策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受到科技部的表扬。党员是构建和谐、奉献爱心的主力军。汶川地震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京区党员踊跃交纳“特殊党费”达360多万元,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貌,以实际行动支援了灾区重建工作。
二、党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体制出现巨大变革,科研院所的领导体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利益关系需要适时调整,有些矛盾需要及时化解,有些规章制度需要重新修订。在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一)在思想观念上,对现阶段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缺乏统一认识。当前,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科研、轻党建”的倾向,对党组织的工作理解支持不够。一些党务干部对党务工作存在“不好抓”、“难突破”、“费力不讨好”畏难情绪,影响到党组织的能力建设和作用发挥。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比较淡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切实体现。
(二)在领导体制上,党组织的地位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不够清晰。
目前,对科研单位党组织地位、作用和职权行使的相关规定,大多比较笼统,许多提法已不合时宜,对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内容、途径和方式等还没有进一步细化的条文。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制度措施不到位、重大问题界定模糊等问题。调查显示,本单位的领导体制是影响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被调查人员中认同在党政“一把手”分设的单位,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在党政一把手“一肩挑”的单位,容易出现“一手软、一手硬”等问题的高达56.2%。虽然有些单位探索采用“交叉任职”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但调查发现,部分单位的书记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大都投入在兼职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党的领导工作没有得到明显加强。仅从任职方式上入手,还难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领导体制的问题。
(三)在组织建设上,缺乏强有力的工作措施。
一些基层党支部的理论学习由于组织成员工作忙或出差,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调查表明,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任务重,不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有20%的支部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甚至每季度不能保证学习一次。有些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方面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加之党内少数腐败现象在社会上产生消极影响,以致一些科技骨干入党要求不强烈。
(四)在工作方法上,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不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有些呆板,与党员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不少同志认为党的组织活动活力不够,形式单一。据调查统计,有46%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形式过于死板,学习内容和方法需要改进;43.6%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虽然能按照上级要求开展活动,但结合自身实际和需要不够,上级要求什么就开展什么,否则就不开展;有47.5%的被调查者认为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41.6%的被调查者认为组织活动没有吸引力,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方法手段简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支部的领导与职工只有业务往来,缺乏交流甚至没有接触;有近10%的被调查者对遇到困难时寻求组织帮助存在顾虑,甚至不愿求助于党组织。
(五)在人员配备上,缺乏有效的保障。
在2003年的科技体制改革中,绝大部分研究所为精简机构撤销或合并了党委办公室等专职党务机构,这些机构或并入所办成立综合办公室,或并入人事部门,且大部分单位党务工作人员属兼职,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没有专管机构和专人负责。调查统计表明,党务工作机构合并、干部兼职化的单位占70%;既无专职党务工作机构,又无专职党务干部的单位占17%。由于科研院所高知群体的特点,基层党支部书记大多由科技人员兼任,而目前的考核、评价、晋升制度又未能把党务干部纳入其中,从事党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评级低、晋升慢、收入少、待遇差,不能有效调动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的同志甚至不愿担任支部书记或支委,有的不愿调到党务管理部门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农业科研院所党组织,要从农业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强化党务工作者的理论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健全制度规范,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扩大党务工作队伍,切实改进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充分体现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领导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要求,农业科研院所的任务更加艰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更为必要。在建立现代科研院所管理体制过程中,与院所长负责制的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要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应着重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支持院所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院所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证;二要积极参与科研院所重大问题的决策,切实履行监督职能,三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培养造就合格的职工队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科研院所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组织保障。四要建立健全科研院所党建工作责任制,检查督促各单位党建工作的落实。明确主要负责同志的职权和责任,督促其带头做好党建工作。在提高全体职工对党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以制度的形式赋予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党建的责任和压力,明确其应履行的义务。积极探索以量化的指标体系评价党务工作实绩的路子,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建工作的业绩作为其考核、任职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理顺关系,明确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职责 在实行院所长负责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体制下,要重点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院所长行政工作的中心地位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的关系。科研院所党组织与科研院所行政领导之间虽然存在党政职能划分,但在工作目标上是一致的,都共同承担科研所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只有正确处理院所长行政工作的中心地位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关系,使双方努力做到“权利职责上分,思想行动上合;工作内容上分,工作目标上合,二者分工不分家,各取所长,携手前进。”使“中心”与“核心”和谐统一,形成合力。二是正确处理好院所长决策权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作为院所长,必须明确认识院所长负责制是一个包含科研院所行政、科研院所党组织和科研院所职代会三位一体的完整制度。院所长负责不等于院所长个人说了算,科研院所党组织参与科研院所重大问题的决策,不是书记个人参与决策,必须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党政一致,集体讨论,院所长决策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制。只有坚持院所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协调统一,才能确保各项决策真正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实际,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三是正确处理好保证和监督的关系。保证作用和监督作用是相辅相承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讲保证,不讲监督,是消极的保证;只讲监督,不讲保证,是挑剔的监督。对所长的正确决策,党委要积极支持,对违反方针政策的事情,党委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意见,坚持原则。发挥保证和监督作用,必须建立在党政目标一致的基础上,需要党政领导班子共同努力,所党委必须明确,保证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支持所长正确行使职权,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对所长来说,要正确处理好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的关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懂得并真正做到依靠党组织和广大职工开展各项工作。四是正确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与院所长负责制的关系。科研院所党组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就是要将干部作为权力运作的主体,从执政党运用权力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干部的使用、干部用权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党的干部路线得到有效执行。党管干部管得是否科学、有效,说到底,就在于能不能既保持党组织对整个干部选择过程的有效控制,又不使干部群众的选择权和院所长的最终决定权失去意义。
同时,应根据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农业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或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工作条例》和《议事规则》等,规定党政领导的职责范围、任务要求和工作方式,使得各级党组织能够依据相应的制度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强化功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各级党组织要不断练内功,不断强化功能建设。要不断强化学习功能。要根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要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教育党员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增强纪律观念、提升创新能力;要在学习中大力培养党员敬业爱岗、拼搏创新、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使其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不断强化管理功能。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和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积极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思路和新办法,逐步实现党员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严格要求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汇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建立党员自我约束机制,围绕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完善规章制度。要不断强化联系功能。要做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基层党支部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通过组织活动和党员行动,切实做到工作上帮助人、思想上凝聚人、政治上关心人,营造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要不断强化发展功能。党支部要按照“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中青年科技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
(四)创新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党组织要积极探索自身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应着重在二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创新思路的突破。要引导广大党务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打破思维定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探索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方式和新途径。要注重开展党建工作调研,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始终坚持实践效果第一的原则,党组织对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的活动就不开展,对效果好的活动就积极支持,对成效显著的方法就大力推广,在农业科研院所党务系统掀起开展工作实践创新活动大讨论。二是创新方式方法的突破。要积极采取理论学习与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参观考察、文化活动、座谈会、业务培训、形式报告会等广大党员感兴趣的活动方式,丰富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传媒优势,建设自动化办公系统,开辟党建工作园地、网络党校等栏目,为内外部单位互相交流、学习创造条件,提高党务工作的实效性。
(五)建设队伍,进一步合理设置工作机构配备党务干部。各级党组织应结合农业科研院所的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改善党组织的工作条件,必要条件应包括三个方面:合理设置工作机构。按照精干高效、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科研院所改革和发展的原则,合理设置党务工作机构。规模较大的科研院所,可以设置组织、宣传、办公室等工作机构,规模较小的,可以设置一个机构,也可以与职能相近的行政部门合署办公。配备专职党务干部。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着力培养一批既善于做党务工作,又熟悉科技工作,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专职党务工作岗位上来,将其纳入科研院所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要创造条件,保证党组织必需的活动经费。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之间的双向交流,兼职党务干部要认真负责地履行党务工作职责,所在单位要保证他们从事党务工作的时间,并将其党务工作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建立健全对党务工作者的激励保障机制。要根据科研院所党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党务干部考核考评制度和激励保障制度,注意解决好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的职级、技术职务和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好党务工作。
第二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主要成效
2011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一、2011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可达48.5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一产业增加值可达30.54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7193元,同比增长21.5%,较目标11%高10.5个百分点。争取中、省项目4个,资金1995万元,超任务4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是任务1亿元的105.0%。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加快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日产4万袋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建设等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1月中旬顺利通过省级绩效考核验收。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示范片新建提灌站2座,新建整治山坪塘、蓄水池540口,新建(改造)渠系101.2公里,实施农村公路联网建设20公里,新建通村水泥路42公里,田间道、入户路90公里,实施农综项目土地整理5000亩。二是主导产业规模扩大。积极引进8家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入驻示范片,建成优质水果基地1.5万亩,新建优质肉猪、肉鸡规模养殖小区12个,莲藕水产基地1000亩。三是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新建瞿河高家沟农民集中居住区即将竣工入住;示范片实施农房风貌改造8755户,新建沼气池1680口,新建垃圾池80口,新建污水处理池200口。四是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示范片内已新建文化室11个、活动室14个,新建村农家书屋16处、乡镇体育健身中心3个,升级改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19个。累计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26个。五是县重点项目“日产4万袋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征地49亩,建成现代化生产厂房1万平方米,于今年8月全面竣工投产。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以优质柑桔、绿色蔬菜、高效经济林、生态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业大户,加快“两个带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县新建优质柑桔(杂柑、甜橙、柠檬)基地1.5万亩,绿色蔬菜基地5万亩,大棚蔬菜基地5000亩,中药材基地2100亩,高效经济林基地4.2万亩,花卉苗木2000亩,食用菌1100万袋。新建万头以上养猪场2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新发展年出栏猪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586户,新建规模养禽小区(场)58个;新建水产养殖基地1000亩。全县新建土地流转合作社20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流转面积200亩以上的规模种养殖基地达64个。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新建农村专合组织36个,新发展县级农业大户33户。新获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无公害食品24个,获全国地理标志认证1个,清见桔橙和抗虫杂交棉获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认证,柠檬、杂交玉米种子基地获省级基地认证。
(四)协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加快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全县新建和整治各类渠道91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座,新建整治小微水工程268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新建、改扩建集中供水站24处,解决3.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造和新建通乡通村公路292.3公里。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土1.54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9.22万亩。完成“金土地”工程土地整理2.95万亩,新增耕地0.31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77万亩。新增提水控灌设备5台150千瓦,维修改造提灌站122个3600千瓦,新建机耕道160公里,整治340公里,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兑现国家补贴资金150万元,推广新型农机2697台件,机耕21.5万亩次,机播23.8万亩,机收6.5万亩,全县的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34.5%。
(五)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坚持把农村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围绕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258”新村规划的总体要求,以“三打破、三提高”为核心,以“挂包帮”活动和农民新村建设为载体,以“2+4“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五位一体”和“七区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房风貌改造,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4+2”农民集中居住区全面完成,新建新农村示范点10个,改造提升30个,完成农房风貌改造1.2万户,其中在绵渝路、沱明路、绵
遂高速沿线的沱牌、瞿河、万林和洋溪等乡镇打造精品示范户316户,开展“六项清理”15.7万户、农村“五创”12.2万户,完成入户道路硬化6.5万户,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00口,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3.0万户,新建省级环境优美集镇1个、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12个、市级示范村4个
第三篇:做好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思考
《 做好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思考》 科技兴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是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中的一支主力军,在围绕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为重点工作的农业科研院所里,后勤服务保障覆盖单位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不可缺少又相对独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单位的科研实力、基本建设、职工福利等往往是通过单位的后勤工作得以折射。
一、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特点
目前中国农业科研院所,分别承担着国家、省或一个地区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的研究任务,为公益性的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一般包括品种资源类、农作物(林木)类、资源环境类、畜牧兽医水产类、农产品加工类、农业宏观研究与信息技术类、农业机械与农业工程七大类。各省的农业科研院所一般是由省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部分省的农科院机关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组织机构、人事制度上部份或完全按照政府机构和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经费管理按财政补助单位(全额预算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无偿提供研究成果和技术服务,一般难以获得经济回报。农业科研单位按财政部门要求,编制部门预算,人员支出由财政部门全额拨付,商品服务支出(公用经费)定额管理、超支不补,项目支出实行零基预算,省财政根据可控财力进行安排。由于公用经费预算定额较低,造成农业科研院所经费供给、经费保障力度严重不足,尤其是公用经费严重不足。这样,也给农业科研院所的后勤服务、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制约及影响。
二、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目前现状
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后勤工作,在经费管理上采取全额拨款或是差额拨款预算管理方式,公益性农业科研的特点决定了这类单位经营创收不作为管理的重点,这部份单位的后勤管理主要以服务单位、服务职工的福利性质管理为主,管理的范围包括该单位土地日常管理、公务车辆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水电物业管理、食堂学校卫生所招待所管理等工作。由于单位的后勤工作不以经营为主,营利性部门只限于食堂、招待所、卫生所及部份门市铺面,少量的收入不能保证后勤职工的岗位津贴及其他支出,后勤部门难以做到收支平衡。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职工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经营创收意识不强,即便后勤部门成立公司运作也容易导致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二是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2009年全国各省开始统一清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由后勤部门管理的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和房屋铺面等经营性资产,面临集中管理和处置后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一旦经营性国有资产清理到位,则后勤部门向企业化、市场化管理过渡,实行自收自支、收支平衡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就越发缺少改革的基础及平台;三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与公务员工资标准差距较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未兑现到位,而后勤工作人员津补贴标准与单位机关及研究所津补贴标准又有一定差距,容易造成后勤服务人员人心不稳;四是对后勤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后勤工作复杂性的认识不足,认为后勤工作在农业科研单位中处于从属地位,缺少扶持、激励后勤队伍建设的政策或措施,然而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人数比例大,人员又以工人居多,在职称评聘及岗位竞聘上处于劣势,后勤干部队伍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单位的整体发展及内部稳定。
三、做好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思考
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围绕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重点工作做好后勤保障的各项工作,不仅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而且还要充分用好现有政策、与市场紧密联动并用好用活人才,这样才能充分做好并发挥后勤保障工作的功能作用。
1、打好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这张牌。事业单位,很多,科研事业单位,也不少,但公益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就非常少,作为全额拨款或是差额拨款的公益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就是要充分运用政策上的优势,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
品,而作为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后勤部门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在依靠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事业经费拨款的基础上,首先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俗话说:“后勤工作不是中心,但服务中心;不是大局,但牵动大局”,在任何一个单位,后勤工作都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但后勤工作完成的好坏,确实和每位领导职工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后勤部门要树立以“为科技创新服务、为单位重点工作服务、为全体职工服务”的目标宗旨,把构建和谐院所作为后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强化奉献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做好后勤日常服务保障工作,尽力帮助单位干部职工解决好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真正做到为领导分忧,为职工解愁。
2、下好服务单位与市场联动这步棋。后勤的发展怎样才能既为单位做好服务,又能不断创效益,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呢?还是要与市场紧密联系,做到服务与市场联动。一是纯公益性的工作要不断规范和完善管理制度,对不适宜社会化管理的水电维修,资产管理、环境治理等工作主要还是立足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努力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树立花钱买服务的观念,对部份服务工作实行内部收费制,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实现服务的商品化和社会化;三是自己干不了、干不好的事坚决引入社会服务。由于农业科研单位人力及财力有限,由后勤部门直接管理的幼儿园、学校、食堂、卫生所、小区物业、招待所等管理已不
能满足单位日益发展的需要,可采用承包经营、联合办学办院(学校和卫生院)、委托管理等方式,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策略,全面引进社会企业经营治理,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形成规模化管理,节约后勤管理运行成本;四是结合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特色,后勤的经营开发要与单位的科研成果科技产业工作紧密配合,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在农资农化、园林绿化、科技产品的包装推广销售上下功夫。
3、念活后勤人员改革发展这本经。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后勤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低,技能差距的问题,一方面,后勤部门进人“门槛”低,造成整体队伍文化水平低、职称低,结构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的现状,即: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普通工人多,专业技术人员少;简单劳动者多,懂管理的人少;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岗位所限,不适应后勤工作的人员分流不出去,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情况。如何改变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后勤工作人员目前现状、念活后勤人员改革发展这本经呢?一是立足自身,培养自有人才,储备人才,在现有人员的使用中,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做到不拘一格,把有能力、负责任、踏实肯干的年轻人提拔到二级部门负责人岗位上来,通过加强对现有人员尤其是年轻人的培养和锻炼,增加并保持人才资源储备;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引进急需人才,引进人才要改变过去“唯我所有”的观念,建立人才“柔性流动”制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控制后勤人员事业编制,需要补充后勤服务人员时,可由各二级部门自主灵活聘用,通过兼职兼薪、聘请顾问、技术指导、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短期聘用等多种形式引才借智,并按有关法规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和劳动保障按有关法规和政策办理;三是结合后勤工作岗位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管理与分配制度,按照“强化岗位,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把考核同工作业绩挂钩、把考核同职工的待遇挂钩,不断提高后勤人员工作积极性。
在深化后勤改革,搞活搞好行政后勤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中,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既要立足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又要适应市场化的价值取向,才能稳步推进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在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上有所作为。这不仅需要形成科学、高效、和谐的后勤治理体制和运行模式,还需要建立起反应快速、支撑有力、服务优良、人员精干的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也要求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的管理方向、管理重点和管理流程作相应的调整,这样,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才能真正服务于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促进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对农业科研院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对农业科研院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摘 要: 随着科技创新工作的逐步推进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为了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适应,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工作实效, 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党建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科研工作和经济建设中的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 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科研院所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建设 学习型党组织
党建工作是科研院所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推进科研、培养人才、促进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研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不断推进科研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在新形势下将党的领导、党的制度、党的监督、党的民主集中与现代科研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管理上的合力,推动科研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科研单位科技生产力与竞争力的提高,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位科研单位领导和党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农业科研院所基层党建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狭小视阈,而扩展到组织、社会的范围,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学习并非他人和社会的强制行为,而是人的一种自觉需求和生存方式[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潮流的启动,世界上组织化学习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都投身到这方面研究之
中,例如佛瑞斯特、阿吉瑞斯、托夫勒等。后来到了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出版了一本集这方面研究大成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组织和个人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基本修炼汇集在一起的整体[3]。2001年5月,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开幕式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包括“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内的五点主张,表明我国已经开始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内涵。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新时期农业报告提到了“学习型社会”问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和中央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再一次使用了“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词汇,表明学习型组织理念已经被纳入党的理论体系之中。与此相应,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等构想不断地涌现出来,“学习型”成为各类组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首选模式[4]。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做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这是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之后的又一创举,表明建设各级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已经被纳入党建理论体系之中[5]。学习型党组织把新的学习理念贯穿于党员的整个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充实于党内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使学习成为与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的部分。
所谓学习型党组织,是建立在新的学习理念基础上的一种党组织发展的新模式。它以新的学习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主旨,通过开展新的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党员个体和党组
织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力、执政力和创新力,以实现党员个体、党组织与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2]。只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不断丰富创建内涵,勇于探索实践,就能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质量,扎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学习型政党要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做起,由每个学习型党组织共同组成。重视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条重要原理[6]。我们党正是通过各级基层组织,把全体党员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的有机整体。农业科研院所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开创党建新路,能够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
二、农业科研院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思路
科研单位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7]。随着科技创新工作的逐步推进和改革的不断深人, 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为了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适应,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工作实效, 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党建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科研工作和经济建设中的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 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科研院所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科研单位党建工作的中心环节。了解人、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核心内容无不以激励人、满足人、提升人的素质为主要目的,特别在当今社会要充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要把人看作是管理的主体[8]。进入新
时期以后,科研单位党建工作的重点主要应放在不断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认识,强调团队合作,建立共同理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把个人的智慧融入到集体智慧中,不断推动科研单位的发展完善。
在当前新形势下,党员活动空间更为广阔,物质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多彩,思想更加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并呈复杂多样,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又存在思想陈旧、方法单
一、内容空泛、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覆盖面小等问题,既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又影响着科研单位党建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中心环节,加大思想建党的力度,确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工作实效
以人为本、以研为本是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的基本原则。党建工作也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准确定位,把握方向,抓住重点,注重实效。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一项决定向全党提出,就是要通过这项建设,让每个党员在愉快的学习中提高全党的文化、理论水平,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工作能力,从而集中于更好地完成党的任务。学习型政党是凝聚全体党员意愿的载体,就是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把党员的意愿和党的目标结合起来,不断实现包含党员的意愿的党的目标[9]。做到了这一点,就有了党的建设的内在不竭动力源。我们党的性质、宗旨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和执政理念提出和表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又把人民这个大的范畴细化到具体的人,这是党应生产力跃升、社会向前发展、时代的呼唤、人性化凸显所做出的积极回应。
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要使党员逐步把学习当成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给每个党员展示自己学习体会的平台。这就要求整个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全员参与,营造开放、平等交流的气氛,每个党员领导干部也是普通一员参加学习[7]。在这个前提下开展学习中的互动,才能够启动、激发和保持每个党员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并推进党内民主,搞好党的建设。
3.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党建实践紧密结合
农业科研院所党组织把学习型组织理论与院所党建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保证所创建的学习型党组织不成为空中楼阁。在创建过程中,应该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作好理论准备。首先要让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领会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通过培训、辅导、分享,让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内容、方法融入全体党员的血液之中,提高全体党员的学习意识、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反思以往党建工作的缺陷。千方百计、不拘一格地探索学习内容与本单位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工具、方法与策略,使学习能够最终体现为夯实基层党建的基础。
科研单位党员数量多、学历高、职务(职称)高,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增强政治素质。科研单位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以创建学习型科研单位、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真正做到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必须加强能力素质培养,提高科研水平。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岗位业务培训、学术研讨,增强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能力;必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党员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对承担责任义务的使命感。同时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维护党员的正当权益,激发党员热爱党、忠于党、献身党的热情和动力,引导科研单位党员坚
定理想信念、遵守组织纪律、争当先锋模范,永葆先进性。
三、结论
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区别以往的新在“型”字上,就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结合我们的情况,学习、吸收世界学习型组织的先进做法。在农业科研院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全面审视当前党组织中存在的学习障碍,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党组织、党员和全体职工始终保持创新的锐气、创造的激情和创业的活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科研院所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全面发展,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爱荣,栗金池.对做好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9,(4):27-29.[2]郭爱枝.对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35-36.[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 1997.[4]荆涛.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中心的高校党建工作新路[J].消费导刊,2009,(10):201 [5]黄少堂,杨家玉.学习型组织理论与高校党建工作创新[J].理论导刊,2010,(3):55-57.[6]王阳.新形势下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4):27-28.[7]栗金池,任爱荣.把握科研单位特点提高党建工作水平[J].共产党员,2009,(23):20-21.[8]黄蓉川.科研单位体制改革与党建工作[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7,(3):34-35.[9]李民.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做起[J].理论视野,2010,(2):46-48.7
第五篇:党建工作设创新方案
首师大二附中推进党建工作设创新方案
发布时间: 2009-05-13 阅读次数:652【字号:大 中 小】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以及区教育工委《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方案》的精神,我校按照要求从九月起,以区委“关爱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以“为党员成才服务,为师生发展奠基”为口号,在全体党员中扎实深入地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主体,以加强组织、加强队伍、加强服务为目标,从明确工作职责、转变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推进创新,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和战斗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任务
1、明确新阶段学校党组织的工作职责
充分履行学校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坚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动摇。依照《党章》规定和《北京市中小学党支部工作意见》、《海淀区贯彻北京市中小学党支部、校长、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意见实施细则》的要求,真正建立起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校长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监督三位一体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2、改进学校党组织的工作方式
规范学校党组织工作程序,改进学校党组织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方式,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建设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符合学校实际的组织文化和道德规范。严格执行中小学重大问题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校务会工作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贴近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贴近师生利益,采取易于师生接受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教育和考察工作。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把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3、增强学校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
坚持“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建立学校党组织经常了解党员学习、工作、生活的制度,通过谈心、走访、慰问、解决实际问题等,为党员提供服务。健全师生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积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正确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领导,把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倾听师生意见,准确掌握师生需求,妥善解决各类问题。
4、加强学校党组织自身建设
健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民主生活和联系群众等方面的制度。强化党员责任区工作,建立一个党员联系一名群众的制度。保证党员权利,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党内情况向党员通报、重大决策征求党员意见制度。建立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支部、下级党组织评议上级党组织的评议制度,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改善队伍结构、健全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等措施,不断提高把握全局、保证发展、协调利益、服务群众和群众工作能力。
5、改善学校党组织的工作条件
建设党员优质课堂和党员优质服务岗,充分发挥党员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树立一批党员先进典型,充分宣传党员业绩,在学校营造重视、支持学校党组织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行政要为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物质保证,建立学校党组织工作的经费保证机制,按党员年人均不低于100元核定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组织党员学习、参观、考察等。
6、开展“关爱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
关爱党员,就是为党员成才服务,关心党员的思想进步,成长成才,给党员以发展的机会,提供情感的归宿,为党员搭建参与党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舞台,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之家”;服务群众,就是为师生发展奠基,在思想帮助师生解惑、在经济上帮助师生解困、在生活上帮助师生解难,努力满足师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发展维护好师生的根本利益。要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党员得到关怀,让师生得到实惠,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学校的建设。
三、工作步骤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好党建创新工作
基层党建创新活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群众满意工程的实际步骤。学校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把“关爱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列入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体计划,认真抓好落实。学校行政领导要积极配合做好创新工作,团结一致,营造氛围,使创新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
2、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9月15日我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组织生活会,在会上向全体党员动员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方案,同时布置“我为党旗增辉争当师德楷模”大讨论活动,下发“我为党旗增辉争当师德楷模”的共产党员倡议书,组织党员观看专题片《党旗下的风采》。特别是筹划好“关爱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声势、有典型、有实效。将《我为党旗增辉争当师德楷模》共产党员倡议书张贴在各办公室和处室,让群众进行监督。
3、大力推进、狠抓落实,使主题活动取得实效
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的要求,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倾听党员和群众的心声;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的谈心活动,关心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为党员和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暖民心、聚党心,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结合教师节慰问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慰问教师劳模;给退离休教职工进行教师节慰问活动;给外地大学生举行教师节和中秋节活动送慰问品;每个党小组为各年级组做一件实事;党支部配合行政为教职工调整岗位工资并召开好教代会等。
结合“关爱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名党员联系一位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一位党外群众,帮助一名思想、学习或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带头做一节示范课,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教育服务活动。党员在本职岗位上要成为学习的模范、师德的楷模、实践宗旨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和群众工作的模范。组织党员踊跃参加“我为党旗增辉,争当师德楷模”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