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多种游戏形式与幼儿共同成长(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4 01:3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设多种游戏形式与幼儿共同成长(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设多种游戏形式与幼儿共同成长(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创设多种游戏形式与幼儿共同成长(xiexiebang推荐)

创设多种游戏形式与幼儿共同成长

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游戏的重要性。游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幼儿园在开展自主性游戏过程中,就尝试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游戏,即独立班游戏、同年级联合游戏、大带小混龄游戏。一.时间上的保证

在我园的作息制度上,独立班自主性游戏是每天必须开展的活动,而大带小混龄游戏、同年级联合游戏则每周一次,时间为一小时。二.年龄特征上的把握

大家知道:越是小年龄的孩子,越是需要游戏。那么,对新入园的小班孩子该怎样开展游戏呢?小班的孩子,他们在游戏中是以个体操作为主,较多的是对玩具的摆弄,他们通过彼此的相互模仿,来获得经验。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游戏的兴趣依赖于老师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材料。小班幼儿游戏时没有目的性,往往看到了玩具才想到要玩什么。也没有角色意识,因此老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经验。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投放的方式,包括数量、种类和种类的搭配,对小班幼儿我们的做法是:多个平行游戏并行(即同类型的游戏要多)来满足孩子们操作的需要。

为了让小班孩子加快社会性的交往,我们采取让小班孩子去中、大班参观哥哥、姐姐的游戏,引发小年龄孩子想玩游戏的欲望,同时也引发了我园大带小混龄游戏的开展。

混龄游戏是指打破年龄、班级界限,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共同活动,旨在利用幼儿年龄的差异,通过生生互动,让年龄小的孩子通过和大年龄孩子的交流、模仿、学习生活经验,扩大交往空间。混龄游戏,对于小年龄幼儿来说是一种情景下的游戏活动,多了平等与尊重,多了互通的因素,少了面对来自教师的心理压力,在模仿哥哥姐姐的游戏中,缩短了独自摆弄的阶段,年幼孩子能从年长儿童那里学会与人相处交往的技能和游戏经验,体验游戏的快乐;而相对宽松的混龄游戏环境,使大年龄孩子在与小年龄孩子的游戏交流中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学会了尊重他人,容纳他人的良好行为,同时也增强了语言交流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和责任意识。因为年长孩子一般都处于游戏组织计划者的地位,可以增强游戏的自主性,形成责任心;在混龄游戏中,孩子的角色是动态变化的,(有中班带小班,也有大班带中班,更有大班带小班)从弟弟妹妹,到小哥哥小姐姐,再到大哥哥大姐姐,这种身份的变化促使其不断适应和接受新的角色,同时这种变化会促使孩子的能力得到飞跃性提高。年长孩子虽然不会有目的、有意识地教年幼孩子一些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经常在向年幼孩子展示自己(‚你猜我搭的是什么?‛‚我可以垒到这么高不倒下来,你行吗?‛)。也经常在纠正年幼孩子的行为(‚你先放这个肯定会倒的,因为太重了‛,‘你是怎么搞的,怎么会分开的,这样就连起来了……’)。年幼孩子虽然不会有目的有意识地请教年长孩子,但他们却经常在模仿年长孩子,甚至由于疑惑而提问年长孩子(放这个会穿过去吗?‛,‚怎么会亮起来?‛)不经意间的‚教和学‛。是混龄之间在相互挑战,当年长孩子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向年幼孩子解释或表现的时候,当年幼孩子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向年长孩子询问或模仿的时候,他们都既超越了自己的原有水平,又反映出他们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这就是混龄之间的社会建构,由此,每个孩子的经验和能力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实。所以,混龄玩伴一起游戏‚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行为的发展,使他们在跨年龄的游戏情景中整合自己的行为‛。

联合游戏是指打破同年级班级界限的游戏,让同年龄幼儿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共同进行的活动。联合游戏旨在利用同年龄幼儿的特征:因为同龄之间的游戏技能相当,对事物能产生共同的理解和体验,容易形成共同游戏的倾向。他们有着相同的,比较接近的语言、话题、行为也比较一致。通过生生互动,让他们跨出班级,扩大交往空间,分享资源,为幼儿提供了经验积累和互相学习的可能性,提升了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维果斯基所说,儿童在游戏中创造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游戏行为总是趋向于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前阶段,在和孩子谈话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 ‚上海南站‛有兴趣。因为‚上海南站‛就建造在我们幼儿园附近,而且我班有几个孩子就住在那,所以幼儿一听说‚上海南站‛就对‚上海南站‛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构建‚上海南站‛主题,教师也带领幼儿参观‚上海南站‛并与孩子共同收集‚上海南站‛的图片,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区分物体的主要特征,分析建筑物的不同特点:‚上海南站‛顶部象一个飞碟,(幼儿比较喜欢看奥特曼电视),下面是圆柱体支撑着。这样的观察分析过程,其实是让孩子能进一步了解 ‚上海南站‛的外形特征。于是,我们大一班的孩子们根据‚上海南站‛图片并按照自己的想象构造起了自己的‚上海南站‛。与此同时,当我们开展联合游戏时,大二班小朋友也对‚上海南站‛产生了兴趣,并对我们构建的南站提出质疑:大一班小朋友用的蛋糕盒太小所以搭建的南站的‚身体‛看上去好小,而且上面很多窗户也没造。他们决定下次带一个‚18吋‛的大蛋糕盒来与我们一起造。果然,在下一次的联合游戏时,提出质疑的小朋友带来了他设计的‚上海南站‛,解决了我们在建构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三.我们的启示——在游戏中与孩子共成长

创设多种游戏形式,积累幼儿的游戏经验,是我园在二期课改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的组织和实施,不仅要依据现代教育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这种改变不是一招一式所能实现的,而只有在面对问题、不断反思教育行为的改革实践中,在理论与行为之间,架构桥梁,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孩子共成长。

(1)教师面临着多元目标的挑战。

在多种游戏形式的开展中,每个教师都同时面对了本班、同年龄和不同年龄的孩子,孩子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大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无法依据单一的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如果说,在同龄教育中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因材施教的行为,需要一定的能力并付出努力的话,那么在混龄教育中则自然地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因为在混龄的教育背景中,教师无时不处在一个对象的比较中,孩子的行为随时呈现给你的是差异,面对同一个游戏、同一种游戏材料,教师看到的是行为迥异的玩法和玩法背后蕴涵着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的区别,当教师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来观察和指导孩子时发现,孩子的行为远比三个年龄的发展目标要复杂得多,年龄与目标的对应远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教师的观察随时会激起大脑的思考:是年龄差异?是个性差异?是同龄中发展水平差异?久而久之,在多种游戏形式的开展中,我园教师不自觉地从孩子那里学会了在比较中观察,在观察中分析的能力。

(2)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机智提出更高要求 在多种游戏形式的开展中,由于孩子年龄的差异和同龄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且不同的年龄组合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中,其表现形式和发展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不仅需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还要即使判断和分析行为的发展意义,从而采取有效的应答和指导策略。比如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介入的适时性就需要依据孩子是个别的、同龄互动还是混龄互动,来考虑介入的时机和方法;在组织集体交流和讨论时,教师的提问就既要考虑如何挑战年长儿童的思维,又同时形成混龄之间合适的距离;在游戏活动的开展中,既要有利于同龄合作游戏的产生,又要有利于混龄之间小步递进地平行模仿;为小年龄孩子营造了内隐学习的背景。

(3)教师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多种游戏形式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创设游戏环境能力、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能力、适时帮助指导能力、生成教育内容能力、与幼儿互动能力、评价幼儿发展的能力等得到大大提高。青年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起来。2005年底我园向区园长干训班展示了‚多种模式的混龄游戏‛得到了好评;2006年6月,本园游戏组老师代表区游戏中心组就‚游戏中如何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力‛进行了发言,交流了自己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实践与探索体会;另一位老师撰写的论文《创设自主性环境,促进小班幼儿主动发展》在《徐汇教育》2006年第11期上发表;还有一位老师撰写的论文《幼儿园混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获区‚百题‛立项并已结题,刊登在2007。11《徐汇教育》上。另外,各位老师也都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案例分析与反思。

(4)提高了幼儿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幼儿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一片环境里感受、发现和创新,心情是愉快的,游戏是自主的。

其次,幼儿非常喜欢玩游戏,常常主动为游戏收集制作材料,积极向老师提出好的建议。游戏活动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在活动过程中,孩子在合作中学会合作,交往合作成为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游戏活动不仅能提供给孩子相互交往的机会,而且还能解决同龄儿童间的冲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混龄游戏,幼儿的年龄不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同,他们进行交谈时,彼此都很注意倾听,弟弟妹妹很自然地接受哥哥姐姐的建议,他们尊重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借助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做起了“小老师”。异龄儿童之间共同生活、交往、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良好途径。

再次,多种形式的游戏使幼儿摆脱了对本班老师,熟悉环境的依赖性,有了更广阔的想象、发现和创造空间。幼儿间的合作交往更为主动,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时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会让我们吃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不同年龄的同伴群体已经很自然地成为了一种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孩子不仅巩固并重新思考了已有的经验,而且还发展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多种游戏形式的并存,促使师幼共同成长。在这里,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指导策略是应着孩子发展需要的多样化而逐步形成的。

第二篇: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幼儿教育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良好的活动组织形式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不能用统整划一的方式去指挥进行,一定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孩子的学习需要灵活合理运用各种形式组织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与条件。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化学习。集体教学是幼儿园常见的教学方式,长时间单一的集体教学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形成和独立发展。因此,区域活动更多的是为幼儿创设、提供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活动中教师不妨变得“被动些”、“迟钝些”,有些活动幼儿能独立操作完成的,教师应尽量减少显性指导,只是提供一些范例、图示即可。例如教师可以在区角的墙上,设置图文并茂的指示牌,将规则、流程很明白地告诉幼儿,提醒他们这是什么地方?在这可以做些什么?怎样做?注意什么„„美工区:可以把作品的制作流程图贴在墙上,让幼儿自己按步骤尝试、探究,如碰到困难,可以把范例拆开,一步一步地跟着学;在表演区,贴上节奏图谱,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演奏,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演奏活动;在建筑区,通过把幼儿自己拼搭过的东西画出来,第一次、第二次进行纵向比较,展示在墙上。这样,从墙面上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对各种活动组织形式的特点、目的功能和教育作用都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合理恰当地安排一日活动和课程实施,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并使幼儿自然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之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三篇:在观察与对话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在观察与对话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在理解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幼互动过程,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有效的发展,不仅要研究教育方法,更应该以观察幼儿入手,从幼儿的各种反馈中(包括语言、行为、情绪、神态等各种表现形式的反馈信息),了解幼儿的所思所虑和心理需要、自觉分析自身教育行为的适宜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因此,我在本期工作中把观察记录幼儿作为研究的重点。观察只是了解幼儿的第一步,有观察,才会有记录。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按理说,他们在观察同一事物时,应该看到同样的情景,记录同样的东西。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不同,每个人的社会背景和角色地位不同,他们看到的不会是同样的情景,记录的不会是同样的东西。

观察并做记录,只是方法或手段,有了记录,就有了各种信息。获取信息,并非教育的目的;获取信息,为的是对它们进行加工,成为提升对幼儿的认识和理解的依据,成为与幼儿、家长和其他人员交流和沟通的基础,成为改进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出发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更深入的理解了“以儿童为主体”的儿童观。过去,我们经常只是将孩子看成是一张白纸,可以由成人任意涂画,即完全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寻找被教育的孩子,不多考虑教育怎样真正地去适合孩子。通过研究,我认识到孩子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逻辑探索世界、感悟生活,与成人的视角全然不同。而教师只有提升教育理念,转变视角的走近孩子;在师幼互动中回应孩子;在运用教育策略中推进孩子;这样才能解读童心,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一学期的实践中,我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努力使自己走近孩子,使自己离孩子更近一些,尝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去设计教育计划,以推动他们的发展。使教育既要符合社会对培养幼儿的要求,又要努力适合幼儿的发展。通过尝试,我发现自己正在脱离以前那种时时讲观察却又不知道观察什么的茫然状态;拿着照相机不是无从下手就是随意拍照的现象;面对看到的情景不知所云的状态。现在的我,开始能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寻常时刻”的不寻常表现,并通过记录进行解读和反思,最终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在

实践过程中,我经历了几个不同的转变:

一、观察对象由点到面的转变

观察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管是活动区活动还是集中教育活动我一直都坚持观察。但是,翻开以前的观察记录,可以看到那时候我的观察记录是“流水帐”式的。没有具体的观察目的,“逮”着谁就观察并记录,因此一个记录里往往有几个不同姓名、不同表现行为的幼儿,然后再泛泛的分析现象,找出几条通用的措施就算完成了任务。观察的重点多数是在幼儿的行为习惯方面,例如打人、不爱护玩具图书等方面,强调的是对个别幼儿个别行为的观察。

再看这学期的观察记录,呈现出的是有一个幼儿、一组幼儿以及全班幼儿的观察记录。体现出我的视野在不断拓宽、关注的对象开始从个别扩展到小组以及全体,因此我的第一个变化来自于观察对象由点到面的改变。在“修高楼”的案例中,我观察的是元元小朋友一个人在结构区通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最后获得愉快、成功体验的操作过程。在“做花环”案例中,我观察的是潇潇和可可两个人在美工区制作花环的情况。而在“闯球关”案例中,我关注的是全班幼儿利用不同工具运球的各种方法。这三个案例表明了观察对象是多样的,可以是个别、少数、也可以是全体,通过观察可以了解个别幼儿的具体发展水平,也可以知道全体幼儿的发展情况,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因材施教。

二、观察者角色身份的转变

《纲要》中说,教师应该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那么,教师应该以怎样的角色和身份来观察幼儿呢?我的体会是,教师不能只是旁观幼儿的活动,要在观察的基础上适当的用语言甚至是行动加以引导。例如在“修高楼”的案例中,当我发现元元的楼房不断垮掉的时候,我及时引导他寻找原因,并帮助他从同伴中获得有用的信息,鼓励他不断进行尝试,最后获得成功的体验。在“闯球关”的活动中,我和大家一起寻找不同的工具来运球,充分尝试不同工具运球的感受,寻找出最适宜的运球工具和方法。在“做花环”案例中,我多数的时候都在静静的观察,当发现幼儿出现问题或有困难的时候,及时引导二人互相看对方的制作方法,帮助她们克服困难,继续自己的活动。

由此看出,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时候,不能只是再做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要参与幼儿的活动,在观察的同时给予适时适宜的支持,以帮助幼儿顺利达到目标。

三、认识到观察中对话的重要性

在观察幼儿活动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对话的重要作用。“对话”不仅是形式,还是一种策略,它能使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更准确地了解孩子,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帮助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做成他们想做成的事。在“修高楼”案例中,元元的愿望是结构一座高楼大

厦,但他屡次失败。通过与他在活动过程中的对话,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及时帮助他找到高楼倒塌的原因在于楼房下面修得不稳,于是元元又多次重修,最后通过努力终于获得的成功。“闯球关”活动中,我和幼儿在活动前和活动后都进行了对话,从两次对话中可以看出幼儿在经过实践以后得出的结论,比教师直接给予结论的效果和意义要深刻得多,也让幼儿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与幼儿的对话还能让教师对幼儿的想法有更准确的了解,有利于当场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理解到观察记录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要观察?记录有什么作用?记录帮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广泛而深入的学习;记录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所获得的经验;第三,记录使教师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使教师了解幼儿以及自己做扮演的角色,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一句;第四,记录提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在我的观察记录中,在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幼儿的活动情景之后,我将再一次根据自己所得的资料进行重温和解读,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和表现,得出反思与启示。观察和记录,有益于教师解读孩子的行为,解读孩子的建构知识的方式。观察和记录之余,对于教师而言,更为重要的要能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即“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修高楼”、“闯球关”以及“做花环”三个案例,我看到了幼儿之间不同的发展水平,看到了他们不同的表现,也看到自己在不同的活动中是如何进行观察记录并指导的。通过一次次的观察,我的观察水平得到了提高,解读幼儿的能力也在慢慢增强,为今后继续观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进行观察记录。采用文字、图片、照片或视频技术(录像)等方式。在所有的各种用于记录的媒体中,视频技术(录像)是最强有力的。视频技术可为教师提供真实可信的教育情景,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定格,留出分析、讨论和解读的时间,激发教师理性反思。纪录能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复研究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平台。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和纪录,能使教师清楚地看到幼儿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来回追溯,能使教师通过反省,认识到自己实际能做什么和确实做了些什么;反省自己所做的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的;思考自己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第四篇:浅谈多种因素对幼儿游戏的影响

浅谈多种因素对幼儿游戏的影响

应亚芳

【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对幼儿早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伴随着童年的生活,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发展的过程。幼儿的游戏通常发生在自然状态下,根据孩子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根据特定的环境的偶发刺激自发引起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关键词】:环境游戏游戏材料生活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对幼儿早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其本质特点.:就是活动的主体性。游戏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特有的模式去成长、发展,鼓励幼儿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处于主动的地位,能够不受来自现实世界的限制与约束,自己选择游戏活动。游戏中的儿童应该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他的主体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张扬和发展。因此,游戏对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幼儿的游戏通常发生在自然状态下,根据孩子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根据特定的环境的偶发刺激自发引起的《纲要》明确 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对“什么是游戏”“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如何开展”等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认识

(一)游戏活动

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是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游戏侧重于从游戏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来开展活动,游戏是在游戏者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活动。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

在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儿童常扮演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物。游戏的实质在于扮演某个角色、创造新地位。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角色游戏情节的丰富、人物关系的发展也与物品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密切相关。人物间关系因物品而发生,例如:幼儿先用积塑装插成一个小“蛋糕”,娃娃家的“爸爸”、“妈妈”

就可以为孩子过生日了。接着又用积塑装插成“电视机”,一家人就可以看电视了。一会儿又拆了“电视机”,装插成一架“照相机”,于是,一家人又可以出去拍照了。游戏的内容随物品的变化而显得多姿多彩了。物品在角色游戏中的作用显而易见,物品的主要特性是象征性,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使用的物品既可以是模拟物品,也可以是替代品,其中,象征性发挥着作用。

(二)生活游戏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例如:玩游戏《好玩的球》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双手排球、单手排球、跨下传球、顶球玩、后退跳„„”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双脚跳跳得快”、“单脚跳容易摔倒”、“后退跳找不着方向”„„当孩子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因此,我们就可以,就应该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游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游戏是幼儿不成熟、不完善的心理机能的反映,游戏的水平自然地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相同步,幼儿在游戏中总是选择与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内容、材料、同伴和活动方式来进行游戏,排斥过高或过低于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最适宜的活动,在游戏中,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依据幼儿身心特点,选择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正确选择游戏内容,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基础,也是成功开展角色游戏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应注意:

二、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一)根据幼儿的性别和年龄特点,科学地选择游戏内容

在角色游戏中,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对幼儿选择角色游戏的内容、角色都存在着影响。总体来说,男孩比女孩更粗放、精力更旺盛、更喧闹,他们与更多不同的玩伴进行更为短暂的接触,更具竞争性。人们也普遍认为男孩更有冲劲、更独立,也更常展现出自己的主动性和进取心。因此,在选择角色游戏内容时,可适当的选取关于警察、消防员等这种富

有挑战性的主题,而不宜仅仅开设“娃娃家”。而女孩则倾向于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模仿日常家务和抚育孩子的任务。因此,选择内容时也应考虑到女孩的需要,比如:在娃娃家多增设几个角色。对于不同性别的幼儿应提供选取不同的游戏内容,或在同一游戏区域内设置有不同性别角色的游戏。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多样化的游戏主题

游戏的内容要丰富、有吸引力,才能引起幼儿做游戏的兴趣和愿望。巴格雷等比较了仅为幼儿设置“娃娃家”这一个角色游戏区和围绕多个主题设置多个角色游戏区这两种不同情况下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结果发现,在多主题角色游戏区中的幼儿表现出高水平的角色游戏,他们能扮演较多的家庭以外的社会角色,对于角色行为的表现内容也更为丰富,能够更多地用象征的方法来使用游戏材料,游戏持续的时间也更长。

三、游戏环境创设的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环境,既游戏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二是精神环境,既游戏中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他提倡“做中学”。

首先,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单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幼儿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在创意区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半成品的材料,有各种质地不同的纸类材料(白纸、腊光纸、皱纹纸),白纸可以画画、折纸。腊光纸色泽艳丽,可以折各种昆虫,也可以作为剪纸的材料。皱纹纸可以做小花、拉花、还可以搓成纸球等。大小不一的布类材料(纱巾、大花布、小方布),可以做装饰品、也可做粘贴画。形状各异的纸盒(包装盒、药盒、化妆盒),可以做家具、汽车、玩具等。如赵辰妈妈跟她儿子制作的家具、家电——沙发、电视机、组合家具,里面就采用了各色小盒子,最后还制成一个大客厅。另外,我还在创意区投放了剪刀,用剪刀可以剪窗花、昆虫轮廓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我还特意到义乌的宾王夜市买回了花架,让幼儿体验刺绣的乐趣。还有蛋糕底盘、开踢板等可进行再创造的材料。游戏材料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幼儿想象创造的机会大大增加,游戏也更加丰富。

其次,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创设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地吸引幼儿,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上学期我就碰到这样的事,创设的“创意区”只是单纯地做做花、剪剪纸之类的,久而久之,去“创意区”玩的幼儿越来越少。我发现这一问题之后,就让家长配合带橡皮泥,就在游戏评价的时候引导幼儿说:“很多小朋友都会画昆虫,折昆虫,现在,我们可以用橡皮泥来捏哪些昆虫呢?”再玩游戏的时候,幼儿的兴趣明显提高,有的捏瓢虫,折蝴蝶、蜻蜓,还有剪昆虫。玩的不亦乐乎!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的同时还应为幼儿创设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时间。例如益智区的活动就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益智区、音乐区”里应能容纳6名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活动时间应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短幼儿游戏不能尽兴,时间太长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

(二)、精神环境的创设

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主,《纲要》中指出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首先作为教师还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的生活游戏化。环境仅仅满足即时的人类物质需要——通常称为短期需要是不够的。高标准的环境不仅具有物质功能,而且还能和谐身心、振奋精神、激发人性,简言之,就是令人轻松、愉快。创设开放的精神环境,首要是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生活和学习,获得最佳的发展。为此,为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教师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1、教师应建立与幼儿民主、亲切、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民主、亲切、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支柱之一。教师要有一颗爱心,“爱一切孩子”、“爱孩子的一切”,理解尊重孩子的要求。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参与幼儿的游戏,使他们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伙伴,与老师在一起感到自然、温馨、没有压抑感。譬如在建构区指导幼儿合作搭一座楼房,我就是积极参与其中,活动结束时,我惊奇地发现:在没有我的帮助下,几个孩子共同合作搭建的楼房非常漂亮。在这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第二次同样的游戏活动时,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一定要搭出来,要和上次一样漂亮!”孩子开始动手了,这一次,我给予了孩子们特别的关注,每每看到他们停在那儿,或是不合我的意,就催促、干涉,甚至让幼儿重来。活动结束了,一座楼房还是没有成功。两个鲜明的事实,不难看出,幼儿在游戏时,应当让幼儿自己去思考,过多的干预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太高的期望会给幼儿造成压力,使得幼儿的创造力不能正常发挥。

因此,教师应明确在游戏中角色,在游戏中,教师不应过多地支配、干涉,更不能教幼儿如何做或代替他们做,而是积极的合作和支持,鼓励和引导幼儿构思,协助幼儿创作。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并成为幼儿良好的榜样。我们班有个女孩子在刚入园时,哭闹不止,经常是扯住妈妈的衣服不放,父母离开后她会大哭大闹,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好长时间。我和其他的孩子都被她吵的很烦。一次在和她妈妈的交谈中我才了解到这孩子从来都没有离开过父母,对父母很依恋,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都有恐惧感,不愿接近。从此我开始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她终于接受了我,能够快乐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

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因幼儿的年幼,而忽视幼儿的需要,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而是要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师幼关系。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然、真实表现自己。

2、建立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文明礼貌、友好谦让,在游戏中互相协商角色或交换玩具,这些都为游戏的继续深入增加了可能性,提高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幼儿午睡起床叠不好毛巾被时,我就用示范行为暗示幼儿,找朋友合作完成。在户外游戏时有一名幼儿不小心摔倒,身边的一名幼儿赶快扶起他,看到类似情况我就积极鼓励其他幼儿向他学习,以此行为来教育幼儿关心同伴。在我的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会逐步养成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因此,教师应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和集体教育,建立互助、友爱、和谐的伙伴关系,使幼儿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集体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3、教师之间的真诚相待、友好合作,是幼儿最好的榜样

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教师真诚合作、互相尊重的关系,是幼儿建立友好同伴关系的榜样。这为幼儿游戏建立了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因而,教师要以良好的自身素质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要做到举止大方、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行为规范。

总之,精神环境比物质环境的创设更为重要,其任务也更艰巨。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是鼓励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相互作用的前提;同样,我们也不可忽视物质环境的创设,它与心理环境同样重要,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而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玩的轻松、愉快,让他们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开放性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怎样创设幼儿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

首先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一改传统的做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游戏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自主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上学期开学时,我们班的主题是“昆虫”,我将“难题”抛给幼儿,请他们共同策划“怎样让我们的主题墙更漂亮?”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画上许多恐龙吧!让活动室变成一个恐龙世界”;有的说“画一个海底总动员”;还有的说:“画一片绿色森林吧”。于是我引导幼儿:“我们班的主题是昆虫王国„„”接着,他们又开始讨论开。最后,他们都想在墙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于是,我就把幼儿画的“昆虫”布置在主墙面上。

其次,变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也就是变“要我玩” 为“我要玩”。游戏材料是一种信息,是各种符号的综合,是一种信息的被发出和被接受。接受并不是被动的,更确切地说,儿童按自己的发展水平通过游戏活动“译(码)”游戏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果游戏材料选择得当,它就能激发儿童的活动,儿童就会积极地接受材料的信息,并反作用于这些材料;那么,现在的游戏材料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比原先的设想更为显著的影响。③只有创设了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游戏环境,才能使幼儿积极地投入活动。我在语言区放了很多字卡,可供幼儿认字,增加幼儿的识字量。过了近一周,都无人问津。一天,我发现几个孩子拿着字卡在玩,我喜出望外,于是走过去想探个究竟。结果却发现他们并没有在识字,而是把字卡当成票,在玩买东西的游戏。再仔细一听,我还发现,他们为了字卡的多少正发生争执。我灵机一动,跟他们玩起来了“认字卡”的游戏,如果谁能很快读准字卡上的字,那张字卡就归他所有。

最后,比比谁得到的字卡最多。小朋友的识字兴趣很快激发了起来。从那天开始,我们班的很多孩子都喜欢上了那些字卡。

游戏与幼儿发展,游戏虽然是幼儿在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从事的活动,受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它并不是发展的附属物。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指出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游戏孕育着新的发展的可能性,幼儿的发展可以在游戏中不断得到建构、生成。通过游戏,幼儿在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克服、战胜各种来自身体技能、认知发展等方面的困难,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第五篇: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

摘 要: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包括唱、跳、演奏,它的手段应该趋于综合,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促进幼儿音乐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形式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特殊的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中去感知音乐。

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游戏活动

1.边玩边学,寓学习于游戏玩耍之中

一切活动从感受入手,先感受再学习,边感受边学习,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如学习歌曲《滑滑梯》时,提问幼儿:“玩滑滑梯时什么时候最开心?”幼儿:“滑下时最开心。”于是老师弹出节奏5176―5654―3523―1―,幼儿边玩边唱,演唱的欢快活泼,很有感情,而且很自然的唱出了附点音符的重音。

再如,学习歌曲《小猫》时,让幼儿边感受边学,并采用和实物小猫(在笼子里)边玩边唱的方法,幼儿学习兴趣极浓,注意力非常集中,在愉快的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况下很快地用自然、连贯好听的声音唱准了曲调,并在第四、第八小节的地方和谐的配上了“喵!喵!喵!”的猫叫声,唱的好听极了,时时听到幼儿的欢笑声,整个音乐活动自始至终沉浸在欢乐之中。

2.举办小小音乐会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基本的活动,因此,每隔一段时间举办一次小小音乐会,幼儿凭票自由入座,像真的看演出一样轻松愉快。从节目主持到演员表演,全由幼儿自愿报名,幼儿把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听到的编出来演给大家,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没有任何负担,寓学习于游戏之中。另外,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积极地参加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促进音乐能力的发展,也培养了幼儿的兴趣爱好,锻炼了胆量。以游戏形式构成了“音乐会”像“催化剂”一样促使幼儿去表演,创作、探索,并能激发幼儿的表演愿望。

3.音乐欣赏后用游戏化巩固对作品的感受

幼儿的音乐欣赏过程,首先是从音响感受开始,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想象、达到理解内容,然后联系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并通过动作来感受音乐。如,幼儿欣赏过《快乐的小厨师》后,把旋律改编成适合幼儿动作的简单旋律,并结合小厨师的工作为幼儿编语言节奏,全体幼儿扮演小厨师,边听音乐、边朗诵歌词,并自编动作,个个像小厨师在真的切菜、做饭一样。快乐的韵律活动促使幼儿注意倾听音乐,使自己的动作符合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等,这就使幼儿获得的音乐感受更加丰富。

4.复习歌曲的形式多样化

幼儿对音乐理解、感受在掌握了相应的技巧后才能形成音乐表现力。幼儿好动,持久性差,容易喜新厌旧,所以要采用多种方法,用游戏化的方法进行练习。在复习歌曲时既有合唱、齐唱、领唱的训练;又有节奏、舞蹈的练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歌边舞;歌曲联唱等形式。孩子们听着音乐拍着、跳着、敲着、打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高音、节奏、速度、力度,音乐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家齐心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游戏活动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讲:“……要将音乐同其他学科相结合,并渗透到儿童生活中去,使儿童无论在学习、劳动、游戏时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

幼儿在学习儿歌、故事时配上好听的音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另外,音乐能促进大脑右半球的活动,提高记忆效果。

寓品德教育于快乐的音乐活动之中,寓理于情,以情感人,音乐起到陶冶情感、净化心灵的作用。如歌曲《旅游》,通过演唱,巩固对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认识,培养了对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情感。用歌、舞、游戏的形式较系统的从爱幼儿园、爱同伴、爱集体、关心尊敬长辈、爱周围的人、爱劳动、诚实礼貌、保护环境等等方面萌发幼儿爱国主义情感。

三、日常活动中对幼儿倾听能力进行培养

周围环境中都充满着各种声音,如:鸟叫声、雨声、雷声、车辆声,人们的语言……这些声音是具体的,能直接感受到的,幼儿期是听觉训练的最佳时期,因此,要有意识地在一日生活中,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倾听活动室、卧室、旅游途中、回家路上及生活中的种种声音。四、一日生活中自发的音乐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自发的音乐活动是指一日生活中由幼儿自己组织和提出的音乐活动。幼儿对这种活动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与感情,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能力,丰富幼儿生活,常常可以造成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要随时把握幼儿想要唱、跳的情绪,顺着他们自然产生的音乐反映来开展活动。如:看到时装表演,教师因势利导,出示各种服装道具,和幼儿一起表演,挖掘幼儿的表演天赋,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石化幼教中心天鹅湖幼儿园)

下载创设多种游戏形式与幼儿共同成长(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设多种游戏形式与幼儿共同成长(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与公司共同成长(精选)

    与公司共同成长 我们已经看到中能公司是一个具有美好前景的企业,是一个正在健康持续发展着的企业。中能的前景固然是我们的向往,中能的发展也会令我们高兴。然而,中能的发展不......

    与孩子共同成长

    与孩子共同成长 从孩子降生开始,家长们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如何抚育婴幼儿,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吃饭到穿衣,从走路到说话,一切的生活细节都需要新成为父......

    与公司共同成长

    与公司共同成长 大家好,我是成本部的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与公司共同成长”。 时间太窄,指缝太宽,转眼2015年就从指尖划过,我加入 大家庭也近两年时间了,这两年时间收获很多,我最......

    倾听幼儿 共同成长演讲稿[最终版]

    倾听,静待一朵花开 演讲者:沈冰洁 孩子的心灵是一张未曾下笔染墨的生宣,怎样让这张生宣充满诗情画意,让它充实饱满,那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俯下身来细细倾听,与幼儿共同成长。 每......

    托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初探

    托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初探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游戏环境又是支持和引发幼儿游戏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应重视幼儿自主性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创造充分的游戏条......

    创设英语课堂游戏,提高幼儿英语教学质量

    创设英语课堂游戏,提高幼儿英语教学质量 海门市海南幼儿园 何豫华 *** 摘要: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使英语成为国际交际的基本语言。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

    我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我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咀头中学吕苞媛 当新课改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时,我们也在翘首期盼。新课改是什么?怎么改?怀着好奇的心,终于新课改实验进入了我们校园,走进课堂,伴我左右。我很......

    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演讲稿

    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演讲稿 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演讲稿2007-02-23 19:41:29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演讲稿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知识传递的交接地,它广阔、渊深,它严谨、活泼,它应该是一个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