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养老“介护保险”体系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4 01:5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养老“介护保险”体系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养老“介护保险”体系考察报告》。

第一篇:日本养老“介护保险”体系考察报告

日本养老“介护保险”体系考察报告

社科院社会政策室

2012年9月18日至26日,正值钓鱼岛事件紧张时期。我们刚好在这个时间访问日本,我们社会政策室一行四人,在日本的东京、大阪和爱媛县对有关的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考察,走访了“介护保险”制度实施链条上的政府机构、社团法人、NPO、医院,同时访谈了研究“介护保险”的学者,系统地了解了“介护保险”实施的过程和现存的一些问题,着重考察了介护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对护理服务供给的影响。下面我们将考察中所见所闻所想做一系统的报告,期望能给全所其它同仁以参考,更希望能对我国养老研究以及政策演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养老“介护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

日本自 1970 年进入老龄社会以来,高龄人口迅猛增长。201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3%,预计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6%。日本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也是养老制度和老年护理比较健全的国家。日本的公共老年福利政策始于1963年,以老年福利法的出台为标志,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日本的老年护理服务政策已经从选择型向普惠型发展,老年护理服务的供给也从行政措施式[1] 向契约合同式过渡。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2000年日本老人介护保险法的实施。

1.“介护保险”的内涵

所谓“介护”,是一个比较生僻的概念,在现有的概念中并没有特别对应的中文词汇。台湾通常将“介护”翻译为“长期照护”。在日语词汇中,“介护”是综合“身体照护”和“家务服务”的双重概念,可视为介于“照顾”与“护理”之间的工作,包括身体清洁、协助饮食起居以及家务服务等。而 “介护保险”就是通过保险运作的方式,将为老年人口提供的生活服务常规化的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与年金制从经济上提供必要的经费、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的目标不同,“介护保险”的目标是通过相应的生活服务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介护保险”更多与护理和生活照顾相联系。

2.“介护保险”筹资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将居住在日本的4O岁以上者纳为筹资对象,其中65岁以上为第一被保险者,4O-65岁为第二被保险者。按规定,享受介护保险服务必须等到65岁成为第一被保险者以后。但是,对于参加介护保险但不满65岁的第二被保险者,如患有早期痴呆、脑血管疾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15种疾病,可以享受介护保险服务。

介护保险筹资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税收支付50%,其中中央政府支付25%,省政府支付12.5%;督道府县政府支付12.5%。另外50%由个人支付,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支付保险费的20%:其中直接从养老金抵扣90%(90%*20%);对于没有养老金的老人,要向地方政府缴纳10%的保险费(10%*20%)。

对于40岁至64岁的老人,直接从个人的社会保险金中抽离出来作为长期介护保险的基金来使用(30%)。

整个保险金时各个市町根据自身的经济财源制定的;如果市町税源较充实,可以提高介护保险金的水平,提高税收所占的比例。目前日本介护保险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缴费上采取“税收+保险金”的形式,以此来保证介护保险财源的稳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希望保证65岁以上的人能够得到保险的服务。从缴费机制上看,大部分的缴费时直接从养老金或社会保险中抵扣的,因此不直接涉及收费,除了10%的低收入人口需要直接缴费。

3.服务的利用者

首先,介绍一下享受介护保险服务的资格标准、申请程序和服务内容。

(1)谁有资格享受介护保险服务。

首先,提出申请的资格。按规定, 享受介护保险服务必须等到65岁成为第一被保险者以后才可以提出申请。但是, 对于参加介护保险但不满65岁的第二被保险者, 如患有早期痴呆、脑血管疾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15种疾病, 可以享受介护保险服务。

其次,享受服务的条件是需要满足享受介护保险服务的等级划分条件。介护保险级别由低到高可分为三种,即自立、需要援助与需要护理。其中,需要援助分为需要援助1和需要援助2二个子级别。需要护理分为需要护理

1、需要护理

2、需要护理

3、需要护理4和需要护理5五个子级别。自立级别的老年人不能得到护理保险服务。需要援助级别的老年人可以接受上门服务和日间服务等,但不能接受设施介护服务。需要护理级别的老年人根据自身程度的不同接受不同的服务项目(如表1)

(2)服务的申请程序

被保险人要向市町村提出书面申请,市町村在听取主治医生意见的基础上,派遣调查员前往老人家中调查健康状况。将调查结果递交由保健、医疗、福利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介护认定审查委员会,依照国家的标准进行判定。30个工作日内将判定意见和介护等级以书面形式通过市町村转告申请人。

申请人得到介护保险的认定后,有一名专业的介护管理员(care manager)来帮助申请人制定一份符合认定的介护等级、也适合本人健康状况和要求的介乎服务计划。将此计划交有关机构实施。介护计划实施半年后,再进行一次健康调查和重新评估,根据健康状况的改善(或恶化程度),调整介护等级,制定新的介护计划。

(3)介护保险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介护保险服务内容大致可以主要划分为两种服务类型: 一是居家服务,二是机构(设施)服务。居家服务主要指日间照顾、日间看护、日间洗浴、日间康复与居家医疗管理指导等服务项目。机构服务主要指介护老人福利型设施、介护老人保健型设施与介护疗养医疗型设施。(如表2)

4.服务的提供者

在日本提供护理服务的机构主要由地方公共团体、社会福利团体、医疗机构、民间企业和福利NPO等组成。从提供服务场所和服务的性质来看,又可以分为社区介护服务机构和机构介护服务机构。我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组织,这些组织中有的提供专项服务、有的提供综合性服务,有的直接提供介护保险规定的服务,有的则提供传统的老人康体娱乐活动为主,提供部分介护保险相关服务。我们这里重点介绍这些机构有特色的服务,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日本护理服务体系及介护保险所带来的影响。

(1)以预防为主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福利NPO(NPO法人):居家服务的提供者

9月18日,我们参观了位于东京都杉并区名为SAZANKA的老人照料NPO

a.组织发展历史

该组织做老人介护服务的工作已经有17年了,在介护保险制度产生之前就成立了。刚开始,是以家庭妇女为会员的会员制的自愿组织,主要是对上年纪的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特别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帮助。[2]

2000年有了护理保险制度以后,要求这样的自愿互助组织必须成为独立法人,成立事务所,才能从事护理保险的相关业务。由于他们从事为老人服务多年),很多老人也愿意继续从他们这里购买服务,于是借于2000年成立了事务所。目前,该组织主要提供住宅服务。

b.机构运作

工作人员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员工有5人,每周一至周五上班,每天工作7-8个小时;非正式的工作人员大概有40人左右(家政人员,不包括事务性的人员)。

接受服务的人员:83个老人,65岁以上的老人才有接受服务的资格,83人中:65-70岁的4-5人;70-80岁的20人左右;80-90岁的30人左右;90-100岁的30人左右。80-85岁是服务利用最多的。

顾客的招揽。该机构最开始是会员制,有一些老的客户;二是从care manager(中介)那里得到一些介绍,这个来源最多。三是机构网站进行宣传;四是其他组织的介绍,包括些生活俱乐部、生活协会。

政府对组织的支持,非盈利性的养老护理机构,还可以得到所在地政府的日常运作费用的资助,可以用于人员开支、设施维护、公用经费等支出。而盈利性的养老机构没有政府资助。如但杉并区政府为该组织提供200万日元10年的无利息贷款,明年还清贷款。

c.护理保险对组织业务的影响

护理保险制度给NPO带来的好处:1,非营利法人工作人员是有稳定的收入,但和营利性的公司相比,他们的工资还是比较低的,比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还低一点。2,制度实施之前,几乎没怎么利用钟点工,现在可以使用钟点工。

板桥区老人保健福利中心:公立老人服务机构

板桥区老人保健与福利中心于1991年4月开始投入使用,它的设施设备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它是政府机构之一。

中心的主要特征是不同专业的人员协同工作:目前工作人员有83人(正式职员有71人,返聘的7人,非正式工作人员5人)。板桥区的主要服务内容是由医师会主办的,统筹了医院、疗养院、护理主任等资源,加强了不同部门的联系。主要业务:防止虐待、介护用品租售、日托服务

板桥区总人口有519,283人,65岁以上的人口110,613人, 其中认定需要介护的人员19218人,认定率为17.4%。在板桥区,目前有91395名老年人还没申请或享受护理服务。对于这9万余人而言,需要确认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高低情况。从今年开始,板桥区采取的措施是,递送生活自理能力调查问卷(重点是预测是否有痴呆发生)。

问卷主要从老人身体和智力两个方面来考察老人的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调查结束后,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将被调查老人分为健康和自理能力下降两类人群,分别寄送不同的宣传材料。

今年邮寄调查问卷的返答率是60%,其中20%的人生活自理能力不高。针对这20%的人,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他们可能很快会成为需要使用护理服务的人。现在,板桥区老人保健与福利中心工作重点之一是维持、提升这部分人的自理能力。

a.对于被怀疑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还没有接受护理保险认定的并有可能成为需要援助或需要护理的高龄老人,按照“特定高龄者”尽早发现和及早处理则远,进行包括掌握本人身体状况、日间服务、上门访问等多项活动。

b.对于生活自理能力没有出现低下的高龄老人,按照“一般高龄者”的方针,维持和增强其生活机能。即以全体65岁以上的高龄者为对象,进行普及健康知识,预防疾病等宣传活动。

中野区公开老人信息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老人

中野区总人口31万人,其中老人6万余人,老龄化率为20.1%。70岁以上的单身家庭老人1.77万人,占单身家庭的60%(老人单身的重要原因是子女家庭住房面积小,老人往往不与子女一起住)。每年的死亡老年人人数约2400人(未满65岁的1608人),其中孤独死175人。如果能够加强独居老人与邻居的联系,及时发现老人的需求,早介入,不但可以减少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还可以预防孤独死。中野区从2011年起开展了社区邻里互助活动。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社区层面倡导相互支援,共同发现需要帮助的独居老人。居民如果发现需要帮助的独居老人,可以报警或者报告给地区福利资源中心。相关部门会派人去访问,然后确定老人需要的帮助,尽量提高独居老人的社会参与,维持他们的身体健康。

但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社区的组织和个人对这些老年人住在什么地方不清楚,特别是像中野区这样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更难掌握。但是,地方行政当局对这一情况是熟悉的,因为每个住在中野区的人都要在区政府进行登记。虽然,政府部门掌握着详细的信息,但是由于保护个人隐私的相关法律制度的限制,又不能轻易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普通居民。

从2011年开始,中野区政府决定将部分老年人的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的对象主要是70岁以上的单身老人,75岁以上的夫妇家庭;有残疾老人的家庭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老人的姓名、住所、年龄、性别及其他老人希望公开的事项。信息每年更新一次。

信息公开的对象是社区组织(町会、自治会)。区政府将名单公布给社区的组织主要有二个用途,一方面在巡逻的时候,重点留意这些人,发现这些人有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另一方面,社区组织一些公共活动时,可以访问并邀请他们参加,也可以发现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这两面的工作社区日常也在做,只是现在对这些独居或高龄老人的关照多一点,并不会增加町会的负担。如果町会发现问题则转介给地区相关部门。

国立市社会福祉协议会:公办民营

国立市福利会馆国立市福利协议会运营,是由国立市政府建造的公共设施,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一层是本事务所的办公所在,还有老年人才中心(帮助老年人找工作的机构)的办公地点,二层至四层是老年活动场所。

协议会是非营利组织社会福祉法人。本协议会与国立市政府签约来管理福利会馆的设施设备,本协议会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设备和提供其他老年服务,不是公务员。这些社会福祉协议会是各自独立的,与本级政府之间也是独立的,但会相互交流、商议和合作,共同推进社会福利事业。

本事务所有正式员工23人,长期非正式员工30人,短期员工100人(包括看护人员)。本社会福祉法人有3个事务所。

本协议会的服务内容:

a.支持俱乐部的活动,本福利会馆内有一些俱乐部在活动,如健康体操、故乡沙龙、怀旧歌曲沙龙,“和”老人福利中心、健康空间、交友空间等等,还在10分钟车程的地方租了一块农地,让老人种,叫做“安心农园”。这方面主要是为健康的老人提供服务,希望大家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b.看护保险的工作:①承担起Care Manager的工作,本组织内有Care Manager;②派遣家政工(helper station);③日间照料。本会馆内有专门针对看护保险对象的日间照料服务,这部分有从看护保险中出的专项的投入,有专门的车接送)

c.承担起区域综合性支援中心服务窗口的职能。区域综合新支援中心是对于老年人的支援服务,任何关于老年人的问题都可以办理,包括看护保险的审核等等。每个市都有一个中心,几个服务窗口。国立市的中心在市役所,另有3个窗口,本协议会是其中一个。

d.地域福利权利拥护事业。在看护保险实施之后,大部分针对失能老人的服务都需要与被看护者签合同,但有一些失智老人无法签合同,本事务所负责帮助这些老人与看护单位签约,也可以负责被看护者账户的管理。

老人社区护理服务平台的搭建有很强的公办民营的色彩,即由政府机构提供经营场所,民间机构特别是社会福利法人来进行营运。政府和民间形成一种公私的伙伴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在介护保险实施以前,日本的老人社区服务就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介护保险作为一项新的业务往往嵌入在之前的组织机构中。

(2)服务内容多样化的老年人护理机构

我们主要参观了一家民营的养老机构和一家公立养老机构、一家老人医院

东京都杉并区特别老人养护院和残障支援设施

该院的经营者是社会福利法人鸠足津福祉会。这家福利设施服务对象为为老年人和残疾人两种。一共有6层建筑。残疾人住在2楼,老年人住在3-6楼。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有两种,一种是长期住宿的有130人,短期住宿的是15人。

总的员工大约有100人,5个管理人员,2个介护管理员(care manager),有3个社会福利师,4个护士,1个医生。

护理方式主要采用小单元的护理模式,即将一个楼层的老人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单元,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为其提供照料,不同的区域都有活动和就餐的场所。通常10个老人一个小组,5个职员照顾一个小组的老人,24个小时的不间断陪伴,每天2-3个人,5个人轮班工作。小单元护理更能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照料,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比较温馨舒适,同时是保护了个人的隐私。不好的地方是有的老人在自己的房间,而看护者却在另外的房间,不能及时的看到老人发生的状况。

进入机构的条件:

1、介护保险一级以上;

2、登记在衫并区的人;

3、费用每个月支付,不需要一次性支付。

进入机构的程序:在考虑接收那些老人时,首要考虑老人失能的严重程度和是否有人照护。首先是区政府相关机构评估是否有资格享受介护保险;第二是养老院自己评估。养老院中有专门的审查委员会,每个月专门的审查委员会开例会,有护师、康复师、介护管理员、院长以及社区第三者参加。哪些人能进入机构,所有信息全部公开。

入住机构的费用:在这住院的费用在6-15万元之间,根据每个人的养老金水平不同而不同。养老金多的人要多缴费,但是提供的服务是一样的。常住的130人中,费用在15万元档次的有60个;10万的35个;6万的35个。可见,收入高、收费也高的老人所占的比重较大。

爱媛县大洲喜多特别养护老人事务组合。

该事物组合是由爱媛县大州市和内子町政府共同成立的。事务组合共有四个养护中心,我们访问的是位于内子町的一个。这个中心是于1992年成立的,是一个集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养老服务机构。

科室的划分:事务室、看护职员室、介护职员室、调理室、日间照顾设施、自费老人院、居家护理支援事务所。全院的职工56个人,一半是公务人员、一半是合同工(5年),2名由町政府派来的临时工。

中心经费与业绩,由于是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的,政府每年给与一定的补助,也有一部分来自护理保险和老人收费。

中心开展的老人护理服务有,特别老人护理(长期住院,定员50名)、老人短期护理(定员20名)、老人日间照顾(定员25名)、自费老人照顾(定员30名)、居家护理支援事务所。

谁有资格入住该院由审查委员会来决定。在老人院中就有一个审查委员会,由院内和院外人士共同组成。不是按照申请的先后次序决定,而是按照需要的紧急程度来判定谁有资格享受。为了避免因判定资格而引起的争议,中心往往不将审查结果公开,结果确定后直接与老人及其家属联系。工作人员通常会遵守也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保证资格审查的公正性。

东京都健康长寿医院。

由于老龄化的加剧,医院资源也越来越紧张。在日本,通常只有发病的急性期或者手术期间才住院,病情缓解后则转出医院,住进养老保健设施或者是疗养机构或者回家接受护理。医院会积极帮助老人做好出院计划,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本人的需求选择申请不同的护理方式。东京都老人健康长寿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我们介绍了该院的出院援助系统。

东京都健康长寿医院已经有136年的历史,现在医院有579张床位。因病住院而不能及时出院回家的老人住院病人的20%左右。这些病人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二是患传染病的老人;三是患痴呆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人;四是由于在医院院采用新药、新技术治疗而使得医疗成本高的患者,转院也会有困难。此外,从患者的家庭情况来看,没有经济能力、没有关键人物,病人转院也会出现困难。

对于不断增加的老年病人而言,医院尽量将住院的平均时间控制在17天左右。17天必须决定老人出院后去哪里的问题。将这部分人送到哪里,这是让医院烦恼的事情之一,由这是医院出院部门要解决的事情。

医院设有帮助老人做出院护理计划的相谈室。相谈室有2个护士,提供回家治疗的相关咨询。医院还有8名社会工作者,协助做相关的工作。医院的出院援助工作的大致流程是:

a.入院第三天开始做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定老人的自理能力、制定出院的初步计划

b.入院的第10天,再次确认初诊的问题,与主治医生和护士一起商量对策。确定出院的去向,然后填写出院申请书(退院依赖书)

c.然后,根据之前了解的情况,与患者家属一起商定出院支援计划书。内容包括需要的帮助,转到什么样的养老或医疗机构,用什么样的保险等。

具体的措施需要与转入地的医疗机构或者事务所相关人员商量,这时与要与介护管理员进行协商,也要听取家属的意见。

5.服务的规划组织者

在介护保险实施以前,行政机关既是服务的提供者,又是服务的监督者。2000年介护保险开始实施以后,政府改变了从前主导的角色,政府减少直接提供服务,更集中于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进行监管。日本养老护理机构相关立法主要有《社会福祉法》、《老人福祉法》、《老人保健法》等。相关的行业标准主要有:《指定介护老人福祉设施人员、设备以及运营标准》、《特别养老机构的设施与运营基本标准》、《介护老人保健机构人员、设施与设备以及运营标准》、《指定介护疗养型医疗机构人员、设备以及运营标准》。

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来看,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以县以下地方政府(市、町、村)组成的联合体作为实施主体,中央政府和都、道、府、县政府承担出资责任,但是不参与“介护保险”制度的具体实施。所以各地的服务提供的做法很不一样,有很大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2005年介护保险制度改革后,成立了社区照顾支援中心,中心承担了部分介护服务的计划、协调和一部分指导监督的功能,扮演中立的第三方的角色。社区照顾支援中心一般由福利人士、保健师、照顾管理员组成。这样,进一步将政府从直接提供服务供给 的职能上剥离出来, 更有利于其行使政策制定、监督和调控的职能, 更有利于其在各不同群体的利益调整方面发挥作用。

二、介护保险现存的问题

目前日本的养老介护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警戒和反思的。这里分别从利用者、提供者、介护理念以及财政压力方面透视这些问题。

1、贫富阶层间利用者的不公平加剧

从行政措施改为契约型后在利用者个人的选择自由增强的同时个人的经济负担也开始加重。由于新制度中明确的规定按服务总量的一定比率(10%)来承担费用。对于高收入者来说是减少了负担,而对于低收入者却是增加了负担。贫困阶层的许多人被排挤在制度之外,无法接受正式的服务或者不得不选择比应享受等级更低的服务。

部分老人可能得不到服务。利用介护保险服务的前提是要提出申请。那些独居或痴呆老人,他们或者不知申请的渠道,或者没有提出申请的能力,那么他们很可能得不到服务。

另外介护保险规定,对于非独居的老人,家政服务中的内容(洗衣、做饭、打扫房间、买东西)不能一起享受。老人对此项规定有怨言,因为有些老人确实需要这些服务。比如代买东西,非独居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子女白天不在家的话,但又需要买东西的话,但只好等子女回来再买。家政工这个时候也可以提供有偿代买服务,但不在保险范畴之内。

2、政策引入中缺乏“家庭视角”带来的问题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照护老人的基本单位。日本的社会保险是在家庭功能逐渐弱化的过程中引入的,其目的是想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但是介护保险引入10年后,日本的学者发现,家庭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强化,反而弱化了。大部分老人在老年时期都是独立生活的,特别是随着老年人寿命越来越长,女性老年人独居的比例越来越高,日本社会目前孤独死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1997年朝日新闻以中日家庭养老的观念进行对比,中国人认同家庭养老的比率为92%,而日本仅为42%。所以有学者认为,日本现代社会中,实现年金比维系家庭的伦理观念更难(李光廷)。下表是日本文部省作的调查,在年轻一代中,与老年同住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低。想与祖父母和老人同住么 小学4年 小6

86% 76% 56%

49%

中2

高2 注:文部省研究所调查对象:小学、中学生。转引自李光庭博士论文。

3、政策引入中强化“社会福利法人”产生的问题

“社团福利法人”是日本社会保险得以运行的基石。他们是真正的介护保险的执行者。日本介护保险强调“福利服务社会化”,所以依托的主要主体就是社团法人。这些社团法人,原来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企业。日本启动介护保险体系以后,大部分有资格的从事老年照护行业的企业都被政府纳入到保险体系之内。名义上,这些社团法人变为非盈利性的机构。但实际上,他们还是有有一些自由的选择空间进行盈利型运作的,比如在执行介护保险政策中,社团法人在服务区域上更加倾向于大都市地区,因为这样的地区老年人的需求比较旺盛;在服务项目选择上,他们倾向于“日间照护”,这是比设施养老更盈利的项目;在接受服务的老人选择上,因为政策规定,老人需要自负10%的费用,所以他们倾向于接纳养老金较高的老人进入机构。正是由于有这样的驱动力,所以实际上,社团法人提供的服务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特别是低收入的老年人,没有给付能力,所以经常被排斥在介护服务的范畴之外。这个问题是目前介护保险面临的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日本的介护保险从最初将重点着重于“社团法人”,着力培养起一批社团法人,政府不希望这些社团法人倒掉,所以未来的政策导向上将始终以“社团法人”为主导,提供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为方向。这样的话,“家庭”在社会化服务的养老体系中将始终处于边缘地位。

其次,工作人员专业性及服务质量也有可能下降。由于营利化,为了降低服务成本许多机构采用了雇佣非正式员工和减少服务人员的方式,导致雇佣情况的恶化,专业水准的降低,同时也致使服务质量大大降低。以上门家政服务为例,以前每次家政服务2-3个小时,现在时间缩短了,钟点工以小时计费,一次家政服务时间为45-60分钟。每个老人享受服务的内容减少了。而且服务人员与老人之间成为一种纯粹的买卖关系,缺少感情上的交流。

再次,利润刺激下提供者的不正当行为。营利化加速中的另外一个严峻事实是营利化助长了服务提供者的不正当经营行为,在社区照顾服务中包括谎报服务时间次数,使用无资格的服务人员,违反人员配置标准等的滋生。

4、未来财政的高负荷风险

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的加深,日本人口中需要介护的老年人比例越来越高。从1994年的256万增长到485万,增长了将近一倍。相对应的,日本介护保险支出从2000年的3.6万亿日元激增到2012年的7.7万亿日元,十年内介护保险支出增长了2.3倍。但是近几年,日本的经济景气指数并不高,所以日本政府最近两年希望通过增加消费税的方式来弥补老年长期照护的缺口。介护保险目前在全世界也都是处于尝试性阶段,日本社会走的比较靠前,这种社会化的养老保险方式确实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财政支撑才能实现,日本社会未来10年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财政压力。

三、关于日本介护保险的一些反思

“介护保险”是实行老龄化照护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日本采用这种保险制度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前文我们提到日本介护保险有其不得不选择的历史背景。(全民免费的医疗制度带来巨大的医疗赤字,政府不得不利用新的保险制度来堵这个缺口)。我们国家到底能从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中汲取哪些有意义的经验呢?

1、建立成熟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各个阶层人群的最低生活水平

日本在实施介护保险之前,就已经实现了全民社会保险,这是介护保险能够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国家老人的照护主要还是依靠个人和家庭,其实在不久之前,农民的医疗风险还是由个人和家庭承担,农民的养老还主要靠家庭的接济。换句话说,中国的市场化,实际上是把这些风险主要交给了市场。所以才出现了90年代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等死的问题。现在随着农民工的大量外出,农民的养老一方面要靠农业劳动的收入,另一方面要靠孩子的转移支付汇款。中国的社会现实与日本的社会还处于明显的不同阶段,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整体的社会保险发展水平过低。而低保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弱势人口,特别是老弱病残的人口,并不是一种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

2、建立公平的筹资和支付制度,保证不同阶层人群能够均等受益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成员由于自身的或社会的原因,其能力、收人、负担、风险各不相同,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到底是要保障这不同情况国民平等享受保障待遇的权利,还是要维持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的效率,多缴多得,少缴少得。这本身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设计的思路。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建设,显然选择的是前一种思路,这是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相联系的。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之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的强盛和国民的富有,使其绝大多数国民早已经摆脱当初最基本生活水平的追求目标,共同富裕和生活保障是绝大多数国民的愿望,也是政府治理国家的出发点。而现实社会中,由于长期市场经济的作用,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国民的愿望和政府的追求面临挑战。因此,在“介护保险”制度设计和建设中,政府选择的是保障不同能力、收人、负担、风险的国民平等享受保障待遇的权利的思路。从上述有关日本“介护保险”金交纳情况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最高收人水平老年人交纳的“介护保险”金比最低收人水平老年人高出三倍,说明日本在制度设计时就已赋予它明确的向低收人人群倾斜的再分配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显然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国民平等权利目标的实现。

与日本相比较,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水平低。但是近2O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赢得了为世界各国羡慕的高速发展。市场机制的引入,一方面唤醒了潜藏的发展动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贫富严重分化的局面。财政部2003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贫富分化加剧,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2011年基尼系数将突破5.5,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2.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3.13。三是地区间差距扩大。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西部的2.26倍.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在这种背景,社会保障制度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问题,第一,就是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目前大部分中国农村地区人口才刚刚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享受最低的养老津贴(200元),与城市退休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差距甚大。第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某些制度设计环节还强化了不同经济状况人群的收入差别。例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个人账户,按照个人缴费基准的相同比例建立。因为个人缴费基准是按个人收入水平核定的,因此,收入高者缴费基准就高,养老金中个人账户部分的数额就高;反之,则都低。另外,在历年的养老保险金调整中,大部分城市都是比例增长养老金待遇,这样,养老金基数高的人增长的速度明显比养老金低的人要高,这也无形中拉大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下老人的福利水平。

3、医疗与福利的分离,降低医疗体系的负担

前文我们提过,日本建立长期照护保险除了社会的压力之外,最大的动力就是要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降低财政负担的医疗支出成本。1963年日本建立老年人福利制度,对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免费收容和照顾,其他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的费用需部分或全部自理。20世纪70年代日本医疗保险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但不属低保对象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的费用却需部分自理,造成当时医院中滞留了大量不愿出院的老年人,“社会性入院”造成医疗费的剧增,1982年老年人保健法规定老年人医疗中自付的比例,并开始设立日间照护、短期收容和老年人保健设施,提供医疗与护理一体化的照顾,费用由医疗保险支付。90年代后受泡沫经济的影响,虽经过1989年和1997年两次提高消费税,但无法从根本上弥补老年人医疗保险中的赤字,90年代中后期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残障老年人日增,2000年65岁以上人口达2 200万人,相当6人中有1位老年人,预计到2025年约达3 300万人,相当于4人中有1位老年人。家庭护理能力的衰弱,加上持续经济不景气,长期护理费用的赤字已无法单纯通过增税和提高保险费来维持,只有将长期照顾制度从社会福利转变为社会保险,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老年人长期照顾的难题。1997年12月日本通过“介护保险法”,2000年4月开始实施。

我们国家自80年代实行市场化改革,政府将一些社会福利领域的服务推向市场,由家庭自身承担福利成本。所以90年代后期,农村出现了大量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们国家在福利领域走过的路与日本是相反的,日本社会20世纪70年代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实行全民保险。现在日本政府财政压力大,是希望市场和社会能重新承担起部分的责任,降低政府在福利领域的负担和压力。我们国家正处在十字路口上,一方面,需要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提高整体国民的社会福利待遇,扭转市场化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社会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盈利性很低的活动,单独以来市场必然造成福利服务供给低下。因此目前政府需要将一些社会服务和福利责任重新由政府承担起来。但同时,“矫枉过正”也是有问题的,众所周知,“福利”存在刚性,一旦供给就很难再取消,目前北欧国家和日本实际上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迟缓,另一方面福利制度带来的财政支持连年增加,如何调整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必须接受这样的教训。比如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可以由市场和社会(社区)承担的责任,政府要给予支持制度上和经济上的支持,孵化社会组织,提高社会自身服务供给能力。

四、对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的启示

200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1%,标志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预计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6%。中国的老年人护理体系将面临严重考验。中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护理模式还是以家庭为主要的资金和服务提供者,辅之以市场化的护理服务的供给。中国的老人护理服务供给是二元化的。应对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呼唤新的护理服务模式的出现,这需要作出系统的规划。从日本护理供给服务体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需求评估标准和服务标准。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前提就是由一套严格、科学的服务需求评估体系。目前由于我国老年长期护理分级标准体系不完善,很多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没有依据,护理内容比较单一,对心理与精神健康关注很少。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和评估标准的规范操作程序,政府资源配置的不足或缺失,众多养老机构在收住服务对象时更多地运用市场法则和市场定位,并拒绝痴呆老人入住导致大量需要机构养老服务的老人因患有痴呆或支付能力不足不能入住;另一方面却是许多高收入但身体健康的自理老人占据了大量床位,使得我国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出现了一种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法则悖行的现象。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我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如何科学地制定老年长期护理分级标准,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如何合理配置护理资源等,成为我国护理保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建立科学的护理分级评估体系。

2、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护理服务模式。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核心还是要鼓励居家养老。随着,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加剧,老年人的数量巨大,国家和个人的经济条件都不能提供足够的专门养老设施供所有失能老人使用,绝大多数老人将仍然在家中养老,即居家养老。由于居家养老可以不使用专门的场地和设施,并且许多家庭的家庭成员或保姆经培训后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非专业家庭护理,即不需要依赖医嘱的生活护理,因此节约大笔资金和人力资源。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服务站已基本建立,具备建立支持居家养老资源中心的条件。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的居家养老模式并且使其成为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

3、以社区为依托、整合社区资源,构建预防型社区护理服务体系。

2006年,日本政府对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了修订,开始积极谋求向重视“预防疾病”的体系转换,大力推行即使不利用护理保险服务,也可以健康和充实的生活的策略。为此,设立“地区综合援助中心”,开展切实有效的预防保健活动。同时,不同组织开展各种发现存在照料风险老人的活动。从而构建起了以预防为重点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

我们现在社区中既有来自民政部门的社区服务站,也有来自卫生部门的卫生服务站,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提供包括老年人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多方面连续性的服务,帮助老人能够在社区、在家庭中进行养老,这也是我们应当学些借鉴的地方。

4、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包括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参与护理服务的供给。

在日本很多的NGO和营利组织都参与到社区服务特别是居家服务的供给中来。这样的服务领域不需要很大的场地,也不需要购进很多的设施、设备,进入门槛比较低。当前,我们在提倡社会服务社会化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时候,应当制定更有力的政策,让更多的社会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能够参与到社区老年人护理服务的供给中来。

虽然,机构养老不是我们所鼓励发展的方向。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老年人不能居家养老,需要在机构中得到照料。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公立的养老机构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机构养老中来。现在,与公办养老院相比较,民办养老院往往集中在低端养老服务领域,而且供给的动力不足。造成这样现象的重要问题是,民办养老院的自身的运营成本偏高,资金来源缺乏。政府补贴不仅可以解决老人入住困难,减轻机构的运作负担以及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和素质。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养老机构的经验,入住老人根据老年人的收入情况,自己缴纳部分费用,政府补贴给民办养老机构部分费用,以保证机构有相对充足的经费改善硬件设施以及提高员工服务素质。

此外,在推动老年护理服务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关键角色是要制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并以之为基础对服务提供者进行监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所谓行政措施主要是指针对高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制度,原则上是政府公共责任,有公共资金负担运行的,由政府直接或者委托社会福利法人提供相关服务的方式。

[2]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独居老人和卧床不起的老人数量不断增加,日本政府难于提供周全的社会福利以满足不断高涨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福利供给问题日趋严峻。于是,以40岁—60岁的家庭主妇为核心的市民自发组织居民互助性质的团体,通过派遣具有愿者性质的家庭助手,向有护理困难的家庭提供帮助。这就是日本著名的“以会员制为基础、提供无偿性或有偿性服务的居民参加型•市民互助型居家福利服务运动”。该组织的前身就是这种类型的组织。

第二篇:日本温泉与养老产业考察报告

日本温泉与养老产业考察报告

2014年4月6日~2014年4月9日

萌萌

本次日本考察活动,时间虽短,收获却多。考察的大江户温泉、丰洲老年公寓、山中湖会所、轻井泽山庄环肥燕瘦,各个不同,却都非常成功,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首先有清晰的经营定位,明确的目标人群;其次针对目标人群的需求作好每一个细节,为用户提供极致的消费体验,最后挖掘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产业链,带给用户期望之外的惊喜。

大江户温泉是一个面向游客、家庭的大众化消费主题乐园。园内所有的建筑、绘画、餐饮、娱乐都是模仿江户时代风格,游客再穿上各种带有浮世绘花纹的浴衣流连其间,仿佛穿越到了江户时代。其提供给用户的是从温泉->餐饮娱乐->角色扮演的融入式旅游体验产品,非常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粘着度和消费时间。本项目的温泉区可借鉴这种模式,打造汉唐风格的主题温泉乐园。在乐园中,除提供免费的服饰之外,还可收费提供才子佳人,官贾侠盗各类服饰,同时借鉴RPG类游戏的种种任务模式,配合线上线下的活动推广,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大江户温泉在消费时采用了二维码手环扫描和点餐呼叫器,这些都可以在我们项目中使用,同时也可考虑二维码手环与一卡通系统进行绑定,实现自助自主式的消费。

丰洲老年公寓隶属于木下集团,是可以排进世界前五的综合性养生养老设施,其目标人群主要是生活可基本自理的高收入老年人,其经营理念是要让笑容绽放在每一个老人的脸上。从这一理念可以看出木下集团要提供的不仅仅是安全、健康、舒适的居所,更要为老年人提供娱乐、社交方面的精神寄托,所以公寓内书

屋,游泳池,诊所,看护,酒廊,娱乐中心,会议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寓最值得称道的还是面对老年人的各种贴心设计非常到位,防滑地板、随处可见的扶手、带保健功能的泡澡池、生病期间的特别静室、紧急呼叫的收音设备、定位器、甚至连玄关下的抽屉也可以作为凳子使用,处处体现了经营者与设计者的用心之处。要入住如此高档的公寓,价格也是不菲,客人要一次性缴纳20年的入住金,依据房间不同,约200万~900万人民币不等,并且每月还要另外缴纳管理、餐食、活动等费用。价格过高,导致公寓的入住率偏低,所以还有约四分之一的房间是对外短租经营,以提高收益。丰洲老年公寓面向的有消费能力及消费意识的中高端老年人,同时经营的是20年使用权,这与我们老年公寓的理念是一致的,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我们项目中是旅游度假型的老人居多这一不同点。

山中湖会所是座落于富士山脚下的高级私人度假酒店,隶属于Resorttrust集团,采用了分权式的会员制销售模式,高额的会费人为设置了一道门槛,使只有具备相当经济实力的人员才能入住该会所。该集团拥有13万富裕阶层会员,在日本分时度假市场有超过60%的占有率。会所提供奢华的入住体验,超大的客房,每个房间都可以躺在床上或是温泉泡池中远眺富士山的美景,同时提供世界一流的体检中心,以及各种商业配套设施。庞大的会员群体为其整合各种商业资源提供了基础,而不断加入的商业资源又能为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反过来促进会员群体的扩大,形成良性的循环。同时,Resorttrust集团还会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类型的会员联谊活动,形成一个高端人群的社交生态圈。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之处,应用于本项目的企业会所及养老公寓的分权销售,整合公司各种高端资源,为客户提供不可复制的尊享服务。

轻井泽虹夕诺雅温泉酒店2005年建造,隶属于星野集团,其设计与经营理

念是要让游客远离日常的都市喧嚣生活,融入大自然怀抱,给身心一次彻底的放松之旅。所以其整体的建造都是依山就势,依水就势,粘土墙壁,木板结构,水波梯田,林间小径,一切都带人回归自然的本真,甚至客房中只提供CD与书籍,连电视机这种会与现代社会联系的符号都抹除掉了。这种重新回归自然的宁静,存在于每个繁忙都市人的心底,虹夕诺雅正是准确的抓住了这一点,配合高超的设计技巧,使其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所在。

日本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的国家。这次接触到各家企业的中高层领导,都是从基层做起,在同一家企业中一做就是十几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责任与交付。中国的发展太快了,国人的脚步也太急燥,丢失了很多传统与内敛的品德,所以很多时候看到的是设计是管理是服务这些外在的差距,但说到底还是人的差距,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保持谦卑、阳光、感恩的心态去生活和工作。

第三篇:养老机构介护休养人员服务规范

养老机构介护休养人员服务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介护休养人员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生活照料服务、日常用药服务及监督考核等。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机构介护休养人员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53-2012 养老机构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介护休养人员

日常生活无自理能力,生活起居需24小时全面照料的休养人员。3.2 送养人

与养老机构签订休养人员正式《入住协议书》的人。4 基本要求

4.1 护理人员应按行业要求持证上岗,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4.2 应做到室内清洁、无积存垃圾、无卫生死角、物品摆放整齐。4.3 公共区域有明显标识、方便识别,设施设备应满足休养人员需求。生活照料服务 5.1 服务内容

生活照料服务至少应包括:

——穿衣,包括协助穿衣、更换衣物、整理衣物等;——修饰,包括洗头、洗脸、理发、梳头、化妆、修剪指甲、剃须等;——口腔清洁,包括刷牙、漱口、清洁口腔、装卸和清理假牙等;——饮食照料,包括协助进食,饮水或喂饭等;——排泄护理,包括定时提醒入厕、提供便器、协助排便与排尿,实施人工排便、清洗与更换尿布等;——皮肤清洁护理,包括清洗会阴、擦洗身体、沐浴和使用护肤用品等;——压疮预防,包括定时更换卧位、翻身。减轻皮肤受压状况,清洁皮肤及会阴部等。

5.2 服务质量

5.2.1 休养人员个人卫生应整洁,衣物穿着得体无污渍,每日清洁口腔、假牙不少于2次。

5.2.2 协助休养人员合理饮食,对排便有困难的休养人员及时给予帮助。

5.2.3 协助休养人员每2小时翻身一次,II°褥疮发生率0。5.2.4 做到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无异味。

5.2.5 做到每日自检、每周重点检查,确保各项服务完成率100%。休养人员和亲属满意率≥90%。日常用药服务 6.1 日常药品管理

6.1.1 休养人员在入住机构时,送养人应及时提供医嘱。6.1.2 送养人按医嘱配置每周用药剂量,在药品盒上注明姓名、床位号等信息并对药品进行留样保存,在封存处写上日期,亲属签名,保证用药安全。

6.1.3 制定药品管理卡,一人一卡,规范填写药品卡上的内容。6.1.4 用药如有变动,应及时更新药品管理卡、药品盒、药品留样及护理记录,送养人签字。

6.2 药品储存

6.2.1 应有固定的存放地点和存放的药箱,避免阳光直射,需避光,密闭储存的药品应避光。

6.2.2 糖衣的药品应保持药品的包装盒或药瓶上药物名称、作用、用法以及有效期标识清晰。

6.2.3 保存药品的清洁卫生,做好防潮、防尘、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

6.2.4 药物不同性质,分类储存。

6.2.5 药品统一保管,特殊药物应上锁并做好记录。6.3 给药要求 6.3.1 核对医嘱和检查药品(药品名称、剂量、服药时间、药品的质量、有效期)。

6.3.2 按时按量给药,卧床休养人员取正确的服药姿势给药。6.3.3 给药半小时后应及时观察休养人员的用药情况并做好记录。

6.3.4 对失智休养人员服药时应认真检查口腔,确认药已咽下方可离开。

6.3.5 意识不清的休养人员需将药物研碎后用水调匀喂服。7 监督考核

7.1 管理部门应每日对护理班组服务工作流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责令及时予以更正,做到有效整改。

7.2 管理部门定期对护理班组服务进行考核,实时记录考核情况。

第四篇: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浅谈

日本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德国模式发展起来的,与德国不同的是,日本的养老金最早是对军人和官吏的抚恤制度,即恩给制度。真正以大众为适用对象的养老金制度是在1939年侵华战争期间出现的,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从事一些比较危险的行业,制定了《船员保险法》以及其后的《工人养老保险法》有学说认为,日本养老金制度最初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养老金制度将工人安抚在战备生产的矿井和军需工场中,另一方面是暂时应付由于庞大的军费支出而导致的财政危机。1944年,《工人养老保险法》更名为《厚生年金保险法》,将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事务性职员,其中包括女性职员,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使厚生年金名存实亡。

为了保证养老金制度的长期稳定,公共养老金至少每五年就要根据人口结构或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一次缴费率核算和相关制度的改革。事实上,日本自建立公共养老金制度以来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5年的根本性改革和2004年的大改革。1985年的改革建立了日本统一的养老金体系 日本虽然在二战后实现了“全民皆年金”,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至此次改革前并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按受雇者、非受雇者、国营、私营等不同保险形式分成不同的类型和制度。1985年日本制定了新的《年金修改法》,并于1986年4月开始在全国实施。进行这次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统一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实现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平。因此,日本政府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放在统一制度、减轻财政负担、稳定财源、消除差别上。

第一,设立基础养老金,实现统一国民养老金制度。第二,寻求养老金的支付水平与在职一代人收入水平的平衡,以缓解劳动力人口的负担。第三,确立妇女“年金权”,强制公司职工妻子参加养老保险。

日本1985 年对《国民年金法》进行大幅度修改,它的意义在于:对分立的保险制度进行整合,实行国民养老金的一元化管理;调整各个保险机构之间由于老年人所占比例不平衡而引起的负担比例的不平等,缩小制度之间在缴纳和支付标准之间的差距;使养老金支付水平与在职人员收入水平相对平衡,缓解第二、第三代人的负担;改革要求参加养老金保险者的配偶也必须加入“国民年金”保险,确立了妇女的“年金权”,保障她们老年后的经济基础。1985 年的改革确立了目前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框架,此后日本的养老金改革也并没有停止。

2004年的改革保证了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1985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日本一直在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2004年恰逢日本每五年对养老金制度进行重新评估的年份,关于这次养老金改革的工作早在2003年已着手进行。根据政府、企业、个人的负担增大,代际间的不公平加重,养老金制度空洞化等情况,这次养老金改革的方向是抑制养老金支付额增长过快,引入国民养老金保费的强制征收等。改革的目标是要恢复国民对养老金制度的信任,打消人们对养老金制度是否可以持续的疑虑,维持经济活力,构筑稳定、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

第一,提高个人负担的“国民年金”保险费用,在当时每月13600日元的基础上,从2005年4月开始每年提高230日元,直至2017年达到16900日元。以后将固定在这个水平上,不再提高。

第二,到2009年,将“国民年金”(基础年金)中国家负担的部分由现在的三分之一提高到二分之一。

第三,对现在实行的“厚生年金”保险费率进行调整,从2004年10月起在当时13.85%的基础上,每年提高0.354%,逐渐提高到2017年的18.3%。企业和个人各负担一半。2017年以后不再提高保险费率,永久固定在这个水平上。

改革后的养老金制度提高了“国民年金”保险费用和“厚生年金”的保险费率,看起来是增加了投保人的负担,但实际上是抑制了保险费用的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在2017年以前分阶段提高保险费率,增加了养老金制度的稳定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人们对养老金制度的不信任。同时,这种做法还减轻了养老金制度改革上的政治风险,有利于稳定养老金财政。

当前,日本养老保险金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国民养老金,日本法律规定凡处于法定年龄段的国民均须加入国民养老金;二是与收入关联的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在参加国民养老金的基础上,企业雇员和公务员等依据身份不同分别加入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三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养老金和商业,企业与个人可自由选择加入,属于私人养老金。强制性的国民养老金

日本政府在1961年建立了基础养老金(也称国民养老金、国民年金)制度,规定20岁以上的国民都有义务加入基础养老金,做到国民都能够享有养老金。国民养老金是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也是覆盖范围最大的公共养老保障制度。在日本居住的所有年龄在20~60岁的居民(包括外国人)都必须加入国民养老金。国民养老金参保人分为三类:农民和个体工商户等自营业者被称为第一类参与人,其缴费实行定额制;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的参与人被称为第二类参与人,其费实现定率制,由相关部门每月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第二类参与人的被抚养配偶被称为第三类参与人,其保险费从其配偶的工资中一并扣除。凡入保25年以上,且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均可领取国民养老保险金。政府主导的雇员养老金计划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日本政府又在国民养老金的基础上设立了以企业在职人员为对象的厚生养老金和以公务员为对象的共济养老金。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也被称为雇员养老金。厚生养老金保险的对象是正式雇员在5人以上企业单位的雇员,是一种政府强制、受益与收入挂钩的养老计划。加入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的同时,也就自动加入了国民养老金。厚生养老金的保险缴费,按参与人的月标准工资和奖金乘上保险费率来计算,由企业和雇员各负担50%。公共和私人部门雇员及其家属是通过向厚生养老金及共济养老金的强制性交费来参加国民养老金,而不是直接向国民养老金缴纳。企业雇员参与私人养老金

私人养老金主要包括国民养老金、厚生养老金基金、合格退休养老金等养老计划,私人养老金都享有一定的政府税收优惠。国民养老金基金制度于 1969年开始筹划,以农民和个体工商户等自营业主为对象;退休离职津贴制度将津贴额与工作年限和收入相联系,由雇主公司在雇员退休离职时一次性支付(通常相当于38个月的收入)。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从一次性支出的退休离职津贴计划转向养老金支出性质的养老金计划。2013年国民养老基金的对象的年龄进一步扩大到已满60周未满65岁的老年人。按照日本法律,厚生养老金基金主要面向500人以上的大企业职工,合格退休养老金则面向中小企业雇员。2000年以来,缴费确定型、收益确定型和个人缴费型养老金计划在日本得到了发展。

总体来看,公共养老金在日本养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政府强制性的养老计划。首先,它由政府强制公民加入,并由政府统一管理运营;其次,日本中央政府不仅负担国民养老金全部的行政管理费用,还负担全部养老金支出的1/2,中央政府还提供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的全部行政管理费用;再次,公共养老金都是现收现付制和收益确定型计划,即用当前参保人的缴费来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退休金给付水平由参保年限和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等因素决定。

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自建立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改革,这是因为制度的建设总是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变化。日本的养老金制度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少子化和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金财政困难

日本目前已是世界发达国家中老年人口比率最高的国家。老龄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已经使养老金财政日益困难。日本的总人口开始呈下降趋势,而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减少,导致年轻人群体大幅度减少,承担老年人生活的担子日益加重。如果不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若干年后整个养老金制度将陷于瘫痪,无法维持下去。另一方面,日本新生儿数量不断减少,少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下降。老年人增多和年轻人的减少,一方面意味着国家财政将日益紧张,另一方面意味着今后年轻人的负担越来越重,却得不到更多的回报。领取养老金的人在增加,保险费剧增,代际间负担义务不平衡。保险费滞纳问题严重,国民养老金空洞化

由于人口结构变化而引起的日本养老金体系中的代际不公,使很多日本人丧失了对养老金制度的信任,他们或拒绝加入“国民年金”或滞纳保险费。日本社会保险厅发表的统计表明,2005年“国民年金”的缴费率停留在67.1%,而在1990年缴费率还维持在85%左右。滞纳或者拒纳保险费人数的增加,意味着将来拿不到养老金或只能拿到最低限额养老金人数的绝对增加,相当一部分人将自动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从而使支撑当代老年人养老经济负担的基础出现了倾斜。“国民年金”空洞化是日本政府较长时期以来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解决国民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不信任,增加人们对养老金制度的信心

代际间付出与回报的不公,社会保险厅的违规操作,政治家和官僚们滞纳养老金保险费,养老金窗口服务的不亲切、不热情等,都导致人们对日本养老金制度丧失了信心。由于日本国民加入的养老金种类繁多,因此一个人可能拥有多个养老金账号。在1997年1月开始实施基础年金账号制度过程中,因为姓名读音、住址变更、婚姻状况改变等原因,有些人的养老金账号没有统一起来。最近发现,竟有5000万份记录资料不知道属于谁,在社会保险厅无法查证。由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有许多人没有或者不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养老金,人们更加失去了对养老金制度的信心。如何彻底消除人们对养老金制度的不信任,是日本政府长期的课题。

回过头来看,日本实施全民覆盖的“国民皆年金”制度已逾半个世纪(1961年投入实施),虽然支取年龄从61岁推迟到65岁,但未出现大的问题,基本保障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如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生老病死的另一个重要保险——医保(即“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早在制定之初的1938年,便率先以农山渔村的居民为保险对象,1958年对象范围扩大至不从属于政府官厅或企业的无保障人群,最终在1961年实现了全民覆盖(所谓“国民皆保险”制度)一样,“国民皆年金”制度也是从“低端”起步,逐渐完善成全民覆盖的退休金福利制度。这种“从下至上”,而不是“从上至下”的制度设计,有效地避免了社会贫困,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亦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本。

朱光明. 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述评 吕学静.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

王 伟

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评析 刘柠

日本的养老金制度

第五篇:日本养老保险制度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来源:中国养老金网 日期: 2010-11-02 日本从1942年开始推行养老保险制度,1961年建立了基础养老金(也称国民养老金)制度,规定20岁以上的国民都有义务加入基础养老金,日本从此实现了“全民皆有养老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日本又在国民养老金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企业薪职人员为对象的厚生养老金和以公务员为对象的共济养老金。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国民养老金和厚生养老金保险费的征收是强制性的,国民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国家财政预算,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的资金由个人和企业对半分担,国民养老金和厚生养老金采用“后代人扶养前代人”的社会保险方式,由国家统一管理,所以又称为公共养老金。

养老金的支付除了基础部分之外,还要考虑物价和工资的增长。也就是说,在养老金支付额中还包括随工资上升而增加的“工资滑动”部分和随物价上涨而上浮的“物价滑动”部分。目前,一对老年夫妇只要他们在退休前缴足了公共养老金保险费,就能每月领到金额为23万日元养老金,相当于在职人员平均实际月收入的80%。在有自己住宅的前提下,生活费、衣着费、医疗费、交通费以及通信费和娱乐费都能得到基本保证。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尤其是泡沫经济破裂以来,由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失业者迅速增加,在职人员收入减少,而且由于出生率下降导致“少子化”和“高龄化”以超过预料的速度发展。缴保险费的人及其所缴的保险费额在不断减少,而依靠养老金生活的人却在迅速增加。据厚生省的估计,1999年在职人员缴纳的保险费在其工资收入中所占比率需由去年的17.35%提高到19.5%,以后每5年要再提高5%,到2025年人口高龄化进入高峰时将达到34.3%。保险费在工资收入中所占比例如此之大,不仅将挫伤在职人员的劳动积极性,而且必将扼杀经济再生的活力。因此,改革现行的以“后代人扶养前代人”为特征的养老金制度,降低保险费收费标准已成为日本在职人员的共同呼声。

经过长期的缴烈争论,日本厚生省已经制定了《养老金制度改革方案》,方方面面的人士和机构也提出了各种改革设想。综合起来,比较一致的有以下几点:1. 增加财政对国民养老金的投入。先将财政承担的国民养老金比例由现行的1/3提高到2/3,将来逐步实现财政全额承担。这样,不仅能减轻因保险费不断增加而给在职人员带来的经济压力,而且也有助于消除种种不公平感,从而避免国民养老金日益走向“空心化”。财政用于国民养老金的支出可通过提高消费或其他税种填补。

2. 控制养老金的支付额。为此,拟将养老金开始支付的年龄统一定为65岁;养老金支付额不再随平均工资的增加而上浮,但随物价上涨而增加;仍在工作的65岁到70岁老人,其收入如果超过平均工资,不仅不对其支付养老金,还要让其继续缴纳保险费。

3. 开拓“积累式”新型养老金业务,将现行“后代人扶养前代人”的“义务式”厚生养老金改为以“自我努力”和“自我负责”为前提的“积累式”。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简介 作者:张久松发布时间:2008-07-07 11:22:15 随着经济、医疗和社会的发展,综观世界,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人类所共同面对的一大问题。日本面临人口老年化的问题。为此,日本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多层次、多部门、多基础的特点,比较复杂。养老金制度属于公共年金范畴,是一种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险。日本养老金的经费由雇主、雇员、国家三方负担。除了养老金制度外,日本还有老年福利年金,领取这种年金者不需要交纳保险费,年金额为18万日元,月金额为1.5万日元。这种福利金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所以,有严格的收入限制,如6口之家年收入不超过876万日元,才可领取。二战结束时的日本经济处于混乱状态。急剧的通货膨胀,使得劳动者的生活愈加贫困,支付保险费也愈加困难。随着养老保险积累金的贬值,未来年金给付的财源也面临严重问题。因而,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很低,覆盖面也很小,其功能十分有限。50年代初期,随着日本经济的全面恢复,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劳动者的养老保险要求,为了重建厚生养老保险制度,1954年,对养老保险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颁布了《厚生年金法(新法)》。把过去只是报酬比例制的养老金,改为定额部分加报酬比例部分的双层次的养老金。养老金给付的开始年龄,也由55岁分阶段地提高到60岁。此外,为了避免保险费负担的急剧增加,还设定了比平均保险费还低的保险费率。此次改革,奠定了日本现行厚生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体系。1959年颁布《国民年金法》,1985年建立双层养老保险制度,即第一层次覆盖所有公民的国民年金制度(又称基础年金),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第二层次是与就业收入相关联的雇员年金制度,按照加入者职业的不同又可称为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其中5人以上私营企业

职工的年金称为厚生年金;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公营企业职工、农林鱼团体雇员、私立学校教职员工各有专门的年金,统称为共济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领取者的待遇由统一标准的基础年金部分和与收入关联的报酬年金部分组成。因此,加入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这两种年金的职工自然加入国民年金,其基础年金部分实际上就是国民年金,报酬年金部分则按照加入者保险费缴纳的多寡来决定保险金数

额。国民年金的资金来源于从雇员年金缴费中转出的部分和政府的补助,其中政府的补助约占国民年金开支的三分之一,主要来自财税收入。雇员年金的资金来源于雇员和雇主(或政府)的缴费。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而相应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对我国养老保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大幅修改养老保险制度 2004年05月13日11:10 云南日报

日本“养老保险金改革相关法案”在经过朝野一番激烈较量并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后,于11日在国会众议院获得通过。然而,由于该法案的重点在于逐步提高养老保险费,并逐年

减少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额,因此遭到了广大日本国民的强烈反对。失去国民信任的日本养老

保险制度今后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非常复杂,分别由“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公务员共济年

金”等几个方面组成。这些养老保险金的保险费也由不同方面分别交纳。“国民年金”主要

由个体工商户、农民、自由职业者等零散人员加入。目前,每位被保险者每月交纳1.33万日

元。“厚生年金”是由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的养老保险。“公务员共济年金”是由公务员参

加的养老保险。这两种养老保险的保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交纳,总额为职工工资的13.8%,双方各交一半,从工资中直接扣除。另外,日本政府每年还从财政预算中拨出资金,构成了养老保险基金的一部分。目前,日本政府每年负担的金额约为6万亿日元。

在领取养老金时,参加“国民年金”的被保险者每人每月领取6.6万日元。加入“厚生

年金”和“公务员共济年金”的,原则是根据每人交纳保费的多寡来领取保险金。目前,平

均每人每月为23.3万日元,相当于目前日本职工平均实得工资的59.3%。

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社会负担越来

越重。因此,日本各方面都担心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今后难以为继。为了解决老有所养的问

题,减轻国民对未来的担忧,日本政府决定修改“养老保险相关法案”,通过加大政府财政

拨款、提高被保险者必须交纳的养老保险金额、减少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额等措施,努力确保

养老保险的“财源”,稳定养老保险体系。

这次通过的法案规定,将从2004年10月开始逐年提高被保险者养老保险费,到2017财年,将“厚生年金”和“公务员共济年金”的保险费提高到占职工工资的18.3%,并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为此,每位年收入为800万日元的职工平均每年要比现在多支付18.88万日元的保险费。“国民年金”的保险费将从现在的每月1.33万日元逐年提高到2017财年的1.69万

日元。与此同时,向被保险者支付的保险金额将被逐年降低,“厚生年金”和“公务员共济

年金”的支付额将从现在相当于职工平均实得收入的59.3%逐年降低到2023财年的50.2%。

养老保险制度是日本法律规定的一种强制性制度。但是,许多日本年轻人对将来能否拿

到养老金十分悲观,因此拒绝交纳养老保险费。根据日本政府有关方面的统计,在“国民年

金”中,有37%的人没有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交纳保险费,这成了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不

稳定因素,并很有可能动摇养老保险制度的根基。

为了解决部分人拒交保险费的问题,日本政府已经决定采取查封银行存款、冻结个人资

产等非常手段,强迫被保险人交纳养老保险费。然而,最近却相继传出日本政府7名高官以及

多名在野党领导人和国会议员没有交纳养老保险费的丑闻,最后导致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

和民主党最高负责人菅直人被迫引咎辞职。这一事件无疑严重地损害了政府形象,加大了征

收养老保险费的难度。

下载日本养老“介护保险”体系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养老“介护保险”体系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日本养老制度

    原标题:第三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将于5月4日-6日在京召开 国际在线消息(实习记者 刘开义):4月2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举行新闻通报会,通报博览会筹备工作等情......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 —— 古建掠影 Japan Construction Report 2013.10.10 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在建筑方面受到中国......

    日本房地产考察报告(最终定稿)

    日本房地产考察报告 2016年4月16日至25日,由集团组织公司高管赴日本进行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非常有幸本人参与了此次考察活动。 入职东方今典焦作房地产总经理一职已有一年时......

    日本寿险业考察报告

    日本寿险业考察报告 1999年9月6日—9月18日以孙伟光副总为团长,赵学农等为成员一行六人赴日本明治生命保险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研修学习,此次研修的主要内容为核保核赔、客户......

    赴日本考察报告

    赴日本考察报告 公司名称:北京中兴实强陶瓷轴承有限公司 考察人员:总经理等4人 派赴国家:日本出国时间:报告日期: 2013年10月29日至2013年11月04日 2013年12月14日 目录 一、考察......

    日本主题乐园考察报告

    日本主题乐园考察报告考察园区:东京迪斯尼海、富士急乐园、大阪环球影城一、引言 主题乐园(Theme Park)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的呈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赋予游乐形式以......

    日本企业信息化考察报告

    日本企业信息化考察报告一、日本信息化的现状从总体上看,虽然日本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日本全社会因特网普及率......

    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

    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充分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的企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