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埔县中医医院县镇医疗服务实施方案
大埔县中医医院县镇医疗服务
一体化暨分级诊疗试点管理实施方案
实施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暨分级诊疗试点管理是整合县镇医疗机构卫生资源,有效解决县镇卫生发展不协调的结构性矛盾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基层卫生组织综合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大埔县中医医院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暨分级诊疗试点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强县精神,根据医院医疗资源的实际情况,发挥区域内龙头医院的带动作用,带动对口帮扶的百侯中心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技术和管理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县镇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
二、目标和任务
根据大埔县卫计局的统一部署,大埔县中医医院与百侯中心卫生院通过组建县镇医疗一体化暨分级诊疗试点管理,在不涉及产权和管理隶属关系的变更下,主要采取合作联营的模式,在技术、设备、人才培训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协商,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尽量使百侯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基本达到二级医院的水平,实现50%的病人在镇卫生院首诊,90%的病人在县域内的就诊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级医疗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实现“预防在基层,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
三、组建方式及管理模式
为加强组织协调,更好地推动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暨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医院成立以李世昌副院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埔县中医医院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改革暨分级诊疗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医务科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与百侯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暨分级诊疗试点的日常工作。
四、工作措施
坚持县级医院带动基层卫生院,在坚持“五个不变”(镇级卫生院独立法人主体不变,机构名称和设置不变,人员编制不变,功能定位和职责不变,各级财政供给保障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三个统一”、“三个一体化”的要求,建立紧密合作的一体化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一体化管理关系,医院对百侯中心卫生院派驻医疗业务专家,开展医技培训,在医疗管理、医疗技术、设备器械上给予支持。
(1)平等合作、互利双赢。
实施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暨分级诊疗试点管理后,医院和百侯中心卫生院功能定位不变,但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我院请示县卫计局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适当调配,双向交流,单位之间平等合作,积极探索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合作模式,在平等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双赢。
(2)帮助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帮助百侯中心卫生院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及程序,逐步形成实用、有效的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其服务能力。医院派出1-2名临床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中级职称以上的临床医生、护士每周3天时间到百侯中心卫生院从事医疗管理、查房、带教和会诊,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诊救治等培训和病历、处方点评等。
有针对性地推广3项以上中医药适宜卫生技术,加强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诊救治、农村公共卫生、合作医疗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形成科学、有效的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其服务能力。
(3)医院有计划定期对百侯中心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安排免费进修,每年至少安排医务人员2人次到医院进行进修轮训6个月。通过业务学习、现场观摩、技能演练等多种形式,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实践技能培训,不断提卫生院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4)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
初步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对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支撑和指导作用,提升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百侯中心卫生院要将疑难、危重病人及时转往大埔县中医医院进行救治,救治后的病人恢复期回到卫生院接受康复治疗,引导病人向基层流动,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实现常见病首诊在乡镇、大病诊疗在县级、康复疗养回乡镇。
(5)结合二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在基层卫生院工作经历累计1年以上的要求,医院将把对口支援工作具体化、制度化、常态化,对派驻百侯中心卫生院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医务人员,每月适当补助往返交通费及下乡劳务补助,医院将确保派驻人员的福利待遇,保留其岗位、职务、工资、奖金不变,把完成派驻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在同等条件下派驻百侯中心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要优先评先评优,优先提拔使用。
此方案从下发之日起实施。
大埔县中医医院
二0一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附件(1):
大埔县中医医院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暨分级诊疗试点管理领导小组
附件(1):
大埔县中医医院县镇医疗服务
一体化暨分级诊疗试点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李世昌(业务副院长)
成员:郭超胜(办公室主任)
刘惠群(信息科主任)
林大轩(医务科主任)
曾爱芳(护理部主任)
刘万灵(药剂科主任)
谢庆华(感染管理科负责人)
领导小组在医务科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与百侯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暨分级诊疗试点的日常工作。
大埔县中医医院
二0一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大埔镇实习报告
大埔县实习报告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时间: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地点:梅州大埔县
见习人员:101、102班全体学生
目的:区域资源与旅游开发。考察大埔聚落地理、文化地理、历史地理,思考大埔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形成的背景、原因,资源特征及旅游开发方向 2 实习地点
2.1中山纪念堂
大埔县中山纪念堂建于1929年,是全国最早建的、规模最小的、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堂前竖有孙中山先生塑像,堂内正中位置有孙中山遗像一幅,上有孙中山字迹“博爱”。堂内正中横梁写有“景仰国父”字样,为蒋介石手迹。“作君作师”为林森所写。被挖掘出来的石碑重新竖立,并且建起了碑亭。纪念堂重修后,在大堂增设孙中山与蒋介石、陈炯明等人的蜡像,重现当年孙中山先生与国民党军官商量军事的情景。二楼举办孙中山先生平生图片展览。当时孙中山是为了劳军而来大埔的,为福建战役做好人力、物质上的准备。
2.2三河坝汇城村
梅州市大埔县汇城村位于韩江源头,即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处。在汇城村,有明代古城墙,城墙作为聚落存在的证据,可见汇城村因其便利的水路交通而形成大规模聚落。但是由于交通的变迁和水患(上有梅江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升,汇城村的海拔与河床差不多高)的影响,汇城村逐渐衰落。汇城村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山纪念堂、明代古城墙、兵部尚书翁万墓、古民居等,且于2011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旅游发展潜力大。
2.3三河坝战役纪念馆
三河坝位于三江的交汇处,占据三河坝,上可控福建,江西,下可控潮汕,军事地位高。1929年10月,三河坝战役有朱德、陈毅、林彪等人带领,于三河坝进行阻击战。三河坝战役纪念馆内设“举义南昌城”、“浴血三河坝”、“会师井冈山”三个展厅,展示了起义军撤南昌南下广东,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再北上井冈山的军事历程。
2.4西湖公园与大埔博物馆
西湖公园位于大埔县城西北部,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客家民俗风情博览馆泰安楼融为一体,与田家炳实验中学相邻,是一个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康体运动、游乐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山水公园。公园占地总面积580亩,分陆地、水域两部分。建成中心、文化、湖岸、溪流、古楼、牌坊等6个功能区,38个景观集大埔“四乡”、“四名”特色于一园。
大埔博物馆展区内设有千年古邑、人文秀区、红色土地、民居大观、客风奇葩、粤东瓷都、华侨之乡、绿色希望等8个展厅,以图片、实物、模型、声像等形式展出大埔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山水风光、风物特产等,充分展示大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大埔的人文特征
大埔位于广东东北部,古有“万川”之名,汀江、梅江、梅潭河流经县境,于三河坝汇集成韩江,流向潮汕入海;大埔又有“山中山”之称,群山环抱,层峦耸翠。大埔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农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大埔矿场资源丰富,瓷土藏量丰富,质量上乘,为陶瓷同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3.1大埔聚落形成—以汇城村为例
汇城村位于梅江、汀江和韩江交界处,水源充足;河流沉积,土壤较为肥沃;相对于周边的山而言,地形平坦;大埔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梅江源头为江西,汀江的源头为福建,韩江的则是潮汕地区的母亲河,汇城村位于三江交界处,上可溯闽赣,下可到潮汕,水路交通便利,因此,大量的人口开始在此聚居,逐渐形成聚落。
但是,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水路交通的重要性逐渐降低,汇城村的交通优势下降。同时,上游水土流失的加剧,梅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泥沙的沉积,使河床不断抬升,最终使河床与汇城村的海拔相差不多,增加了水患的发生频率。
3.2教育与宗教
大埔客家人传承了中原汉人崇文重道的传统,科举时代儒学盛行,明清以来,私塾遍布乡间,人文鼎盛,有“一腹三翰院”、“一门九清华”、“父子双进士”“一县同期四省主席”等现象出现。
宗教文化在大埔也有叫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佛教为主,部分还有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有“千年古刹”万福寺,茶阳基督教堂和三河天主教堂扽宗教建筑。
3.3大埔工业—以大埔制瓷业为例
大埔矿场资源丰富,瓷土藏量丰富,质量上乘,为陶瓷同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大埔陶瓷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在市场名气大。大埔陶瓷艺术曾拥有了“陶瓷之乡”的称誉,古镇高陂早享有“白玉城”的美誉,成为全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之一,曾为叶帅专门设计和制作了一套《蝶恋花》专用釉下青花餐具,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访港专门制作了一套纪念瓷器。
3.4大埔民居建筑
大埔集客家民居建筑之大成,被称为“客家建筑大观园”,大埔的民居形式多样,有结构简单的锁头屋,一字屋等,还有结构复杂的大圆楼、大方楼、深宅大院。这些民居都保留着中原民居文化色彩,包涵着传统礼制、伦理道德及风水。客家民系的发展是一直伴随着客家人的迁徙的,客家的第4、5次迁徙,已经开始向世界各地迁移。在海外的客家人积累了财富,衣锦还乡,他们在建筑上将中
原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洋建筑文化相结合。大埔旅游发展对策
大埔的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三最”之称的孙中山纪念堂,汇城村古城墙、三河坝战役纪念馆、西湖公园与大埔县博物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是旅游业的就业链条不断延伸,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结构能发生一定的影响,发展旅游业对大埔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1旅游点抱团发展,加大宣传
大埔是广东首个被确认的中央苏区县,是全国100个革命老区县之一,也是全省重点革命老区之一。境内曾发生过不少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如著名的三河坝战役。大埔可抓住这一主题,将孙中山纪念堂、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抱团发展,打造大埔红色一日游路线。
西湖公园与大埔县博物馆一路相望,距离极近,两者之间类型不通,并不存在着空间竞争,可将两者抱团发展,由于两者的性质,比较适合打造成老年人的旅游路线。
两条线路都适合学生、老人或者是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的理想旅游线路。该路线的客源应该定位于梅州本地、潮汕地区、河源地区等近距离的客源地。但是对于潮汕的那个地区,大埔的旅游方面的名气可能不是很足够,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各种营销来提高大埔旅游的名气,通过到客源地的电视广告、纸质广告等营销方式来提高名气。
4.2挖掘特色文化,以文引人
大埔的建筑文化、聚落发展等对于美术系、建筑系、地理系等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到大埔进行实习。大埔可以抓住这一条件,作为当地发展的一个主题,挖掘自身蕴含的文化底蕴,吸引广东省内与周边省份的大学提供一个实习基地,为大埔吸引人流。
4.3完善服务设施
大埔作为“小吃名县”,以特色“小吃”吸引不少人到大埔一游,但是在大埔的小吃街,发现了那里的小吃店数量少,不足以形成小吃一条街,政府应加大重视,科学规划,引进跟多大埔特色小吃店到小吃街,是旅游者能只走小吃街,就能品大埔所有小吃。
正所谓“路通财通”,大埔应该完善交通设施,随着高速公路梅大、潮大 铁路广州-梅州高铁、深圳-厦门高铁的开通,必定会给大埔带来一定的人流量,大埔政府更应完善当地的交通设施,可提高公共汽车的密度与班次,提供到各个旅游点的专线旅游公共汽车,使“能有人来,能留得住人”。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习,我们走访了许多的景点,通过它们,开始了解表层上的大埔,通过实习了解到的,加上自己查找资料得到的东西,整理出自己的实习报告,并整理出自己的想法。
在这次实习中,发现的自己对于这次实习准备不是很充分,很多东西都是通过老师口中得知的,对于下次厦门实习,自己必须先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来事先了解实习地点的历史以及实习内容,为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篇:改善医疗服务实施方案
未央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
为巩固2015-2017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成果,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根据区卫计局未卫计发[2018]60号文件精神,结合未央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以辖区老百姓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以医联体建设发展为契机、为依托,提升中心医疗质量,加强中心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辖区老百姓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增强老百姓获得感。
二、工作目标
中心将利用3年时间,继续深入细致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明显提升我中心医疗服务质量,与医联体上级单位合作更加紧密,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不断增强辖区老百姓看病就医获得感,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
三、建立落实工作制度,推行切实有效举措
逐步建立预约诊疗制度,扩展预约服务范围;充分依托家庭签约医生,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检测、医疗、健康教育等服务;明确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分工,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医疗服务。加强医学检验、医学影象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
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四、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需求。
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逐步提升服务能力,为医联体上级单位的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就诊随访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索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加强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
逐步将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落实到医生个人,加强以医护组合为基础的团队建设,完善签约团队工作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容,在基础性签约服务内容基础上,鼓励拓展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通过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感受度。以疾病管理和预防保健服务为切入点,提高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利用率,逐步扩大签约服务范围。推广签约人群预约诊疗,实施预约优先制度,提高诊疗效率。建立基层与医联体内上级医疗机构的联动工作机制,搭建全科医生与公立医院专科医生联系沟通平台,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畅通转诊服务路径,优先安排转诊患者就诊住院。
建立并完善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
在关键区域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构建标识清晰、布局合理的就诊环境,提升卫生间、候诊区洁净状况,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五、认真抓好2018年重点工作
通过美化环境、完善设施、强化质量、规范行为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为群众提供舒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医疗环境。
1)、进一步加强医院环境卫生治理。
推进“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加强卫生间管理。经常性开展擦洗、清洗等活动,全面整治脏、乱、差。
2)、进一步优化就医布局流程。
标识设置清晰醒目,应用彩色线条标示就诊区域走向,完善就诊流程引导。合理安排好节假日期间门急诊和检查检验工作,努力提供及时、连续的诊疗服务,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
3)、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形象。规范仪容仪表,做到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得体,佩戴统一胸卡上岗。文明用语、举止大方,扎实开展“微笑”服务。4)、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强化医疗机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和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5)、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
畅通投诉渠道,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中心领导亲自过问,及时处理和反馈;对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要有督办、有整改。
6)、进一步推进依法执业,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执行«职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推进依法执业。深入落实行风“九不准”,加强行业自律,构建诚信环境,切实维护患者权益。
7)、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疗。
充分发挥中医诊疗区作用,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六、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力争医患双方满意 1)、加强组织领导和全员动员。2)、着力提升医患双方满意度。3)、坚持宣传引导和示范引领相结合。
未央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0一八年五月十日
第四篇:@@@中医医院过度医疗整改措施
@@@@中医医院
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整改方案
根据@@市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行业作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院决定,在医院各科室中开展治理过度医疗行为的专项活动。现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通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查找过度医疗症结,进一步规范医疗诊治行为,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有效遏制不合理诊治、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高群众满意率。
(二)着力解决卫生系统内部损害群众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树立我院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二、整改范围 全院各科室。
三、整治的重点问题
(一)药价贵,滥开检查单、新特贵药和大处方,过于依赖设备检查。
(二)收受回扣,开单提成,介绍患者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医药产品等收取提成。
(三)科室和个人直接接受捐赠资助,参与企业资助的参观、旅游、考察、研究会、娱乐活动。
(四)医务人员为商业目的统方,为医药营销人员统计提供便利。
(五)无指征的重复检查、多项检查和盲目检查。
(六)各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排查出的其它问题。
四、整治措施
(一)各科室要认真执行临床诊疗规范,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科学合理判断病情,准确掌握住院指征,坚决杜绝小病大治等问题的 发生,实行大型检查、特殊检查科主任审批制度,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二)充分发挥药事委员会职责,严把采购环节,坚决遏制药品采购过程中的不正之风;逐步安装并使用防统方和抗生素管理软件,有效遏制药品提成、回扣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建立医生处方用药预警和高值耗材使用通报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三)进一步落实《医院控制药品费用管理方案》,加强医嘱、处方点评,加强单病种限额管理,进一步推进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医务科、药剂科、医保办、药事委员会等职能科室建立过度医疗行为通报制度,对临床用药、理化检查、药占比等重点环节每月进行专项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整改。
(四)不断完善合理用药的奖惩制度: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完善临床合理用药的奖惩制度,对于初次出现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医师给予书面警告,屡次出现的给予扣发奖金等经济制裁,屡次出现且警告无效的给予暂停处方权,并追究相关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五)治理过度检查行为。医技科室要提高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临床医师严格掌握各种检查的适应症和针对性,减少过度检查,提高检查准确率。CT、超声、核磁、DR等大型功能检查阳性率不得低于75%,生化检查阳性率不得低于80%。科室质控小组应建立检查结果分析通报制度,杜绝短时间内无指征重复检查、多项检查和盲目检查。认真执行下级对上级、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制度,简化患者就医环节,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强人均住院床日、人均住院费用、人均门诊费用、人均单病种费用、人均住院自费比例等数据评估分析和监管工作,缩短人均住院日,降低人均住院费用,增加床位周转率,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上简便廉验的独特作用,有效规避过度医疗行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科室主任“一岗双责”,严格责任,明确分工,精心组织,确保集中整治活动顺利开展。
(二)广泛发动,强化宣传。在门诊大厅、病区等醒目位置悬挂治理过度医疗活动的宣传标语、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营造治理过度医疗行为的浓厚氛围。医院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中层干部会议,各科室召开科室全体人员会议等方式,层层发动,切实让所有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活动的重要意义,认清严峻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医院内部形成高压态势,营造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浓厚活动氛围。
(三)强化学习,提高认识。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中国医师宣言》、《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自律意识,增强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并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学习笔记。
(五)逐级承诺,接受监督。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结合工作实际,逐级开展承诺。职工向科室承诺,科室向医院承诺,医院向社会承诺。科室职工承诺交科主任保存,科室主任承诺交院办公室保存,医院承诺向群众公布。医院公开投诉电话、信箱,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六)突出重点,自查自纠。各科室都要围绕开大处方、新特贵药、过度医疗检查等重点问题,全面排查,实行互查与自查相结合,针对查出的问题逐项分析问题根源,找出症结所在,拿出整改措施。
(七)督促检查,严格问责。领导小组对全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对违反八项规定和九不准行为的,发现一次给予警告与经济处罚,发现二次以上的,主任给予免职,职工停薪停职处理,情节严重的交上级有关部门处理。在活动中存在突出问题、顶风违纪的科室和个人,发现一起,查出一起,决不姑息。
(八)做好结合,统筹推进。集中整治活动是全院纠风反腐工作的重点,要统筹协调好与医疗日常工作的关系,一手抓集中整治,一手抓重点医疗工作,既要保证学习时间,确保活动效果,又要维护好正常工作秩序,统筹推进我院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附件:@@@@中医医院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2014年3月25日
附件: @@@@中医医院治理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医务科,主任@@@,负责治理活动组织协调等具体工务。
第五篇: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执行《关于印发〈阳西县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工作要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医疗安全,合理医疗费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我院实际,现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中的突出问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服务理念;依靠科技进步,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突显医疗公益性、提升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患沟通协调,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要求,致力改善医疗体验,增强全院医务人员和患者改革成果的获得感,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夯实基础,为就医群众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二、工作目标
自2015—2017年,利用3年时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相结合,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实现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医疗队伍的充实培养、医疗服务模式的有效转变等。
(二)坚持提升内涵。推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与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相结合,立足实际,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和基本规范,不断提升优质服务内涵。
(三)坚持医患并重。推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同时提升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双方的体验,改善就医感受与行医感受并重。采取有效措施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发挥医务人员积极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行动主要内容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疾病谱排序疾病流行特点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严禁在病区吸烟。
3.设置醒目标识。在就诊区域醒目位置设置指示标识清晰、明了的建筑平面图和科室分布图;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4.提供便民服务。完善导诊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候诊椅、纸、笔等便民服务;设置特殊人群挂号、缴费优惠窗口;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
(二)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合理调配资源。根据门急诊就诊患者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
2.加强急诊力量。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力量。落实应急救助制度,对于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情况。
3.及时救治重患。对急诊患者实行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加强医院急救管理工作,确保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有效衔接,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对自身条件不够,需转上级医院救治的,根据相关规定,做好转诊和相关记录工作。
(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行电子病历,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医院临床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达到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临床诊疗效率的目的。
2.强化信息公开。医院向患者公开医疗服务相关信息,至2015年底,做到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和收取金额详细、清晰,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每日及累计费用等查询服务。
(四)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
1.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加强转院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的相关资料,逐步实现转院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2.改善住院条件。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保障病房各电器照明设备及卫生间各项设施完好正常运作。
(五)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加强护理力量。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
(六)强化核心制度落实,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1.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会诊、手术分级管理等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和评价的规范化和均等化。
2.强化患者安全措施。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加强手卫生管理,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3.加强合理用药。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至2017年底前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
4.检查结果互认。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做到同级别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认可上级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
(七)注重仪表礼节,促进社工志愿服务。
1.体现良好风貌。医护工作人员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
2.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护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应急救助、社会慈善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八)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完善医疗责任保险有关制度。
2.规范院内投诉管理。各医疗机构要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有统一的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跟进。
五、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2015年4月)。按照相关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细化任务措施,明确责任要求,及时召开会议,全面启动行动计划。
(二)组织实施(2015年5月—2017年12月)。按照工作要求定期推出“行动主题”,根据“行动主题”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务求行动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取得实效。应结合我院发展实际,以改革创新的勇气破除积弊,创造性开展工作,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和医务人员的行医感受。
(三)检查评价(2015年5月—2017年12月)。定期开展自查自评,对照工作要求进行认真梳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持续改进。
(四)总结提高。每年认真总结本工作开展情况,并将总结报告,包括取得的成绩、突出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每年6月中旬和11月中旬各一次分别上报县卫计局。2017年11月15日前,各医疗机构将3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总结报告上报县卫计局。
六、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认真组织落实。把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作为深化改革和民生工程的重点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实施方案,完善工作制度,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二)助力深化改革。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同步推进,通过落实行动计划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通过深化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等各项改革措施,为落实行动计划、改善医疗服务创造条件,确保改善服务与深化改革互相助力、互相促进。
(三)强化协调配合。通过加强与医保、价格、财政、宣传等有关方面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各部门支持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力争在体制、机制、政策上取得突破,为落实行动计划创造良好条件。
(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主要领导是改善医疗服务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负责具体工作开展,各职能科室分工负责,临床科室抓好落实,医务人员全面参与,做到人人有责、责任明确、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抓好各项工作。
(五)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改善服务行动中积极挖掘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先行,逐步带动本单位其他员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改善医疗服务各项措施,进而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要强化典型带路,注重总结提高,定期通报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推广先进典型,促进我县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有效缓解新形势下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六)加强教育宣传。加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工作成效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015年0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