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1:2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全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全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全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县委确定了实现“富县、富乡、富村、富民”四富目标,走好“工业立县、绿色强县、招商富县”三条路子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四富”的具体途径,在农村仅就“富民”而言,措施就是“种好地、养畜牧、出劳务”。实践已经证明,出劳务是农民致富见效最快、成本最小的举措。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有序开展,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座谈讨论、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到各乡镇、村、屯、户对劳务输出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农村劳务输出的现状

全县农村人口28.8万人,农户 66,529户,劳动力总数为93,789人,今年劳务输出人数达 39,56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2%,其中,到国外打工的有701人,到省外打工的有3,417人,在省内打工的有19,809人,在县内打工的有15,633人。在打工队伍中,有党员421人。劳务输出总收入为18,189万元,其中,在国外打工收入3,178万元,在省外打工2,218万元,在省内打工收入9,209 万元,在县内打工收入3,584万元。近年来,由于我县人均耕地的占有量仅为5—6亩,加之国家调整粮食收购价格,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绯徊不前,旱田区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针对目前现状,我县积极调整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号召广大农民发展二、三产业。一是搞好异地开发,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县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异地开发,支援三江建设。在“三江”开发上,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英明决策,成立“三江”异地开发总指挥部,下设5个分指挥部,为我县农村劳动力找到了一条离乡不离土的从业创收门路。从目前看,已经给我县带来了巨大综合效益。开发“三江”的农户发展到2,200户,安置劳动力5,700个,承包耕地面积15万亩,年创收1.3亿元,等于我县在三江大地上再造了1.5个县外乡。二是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我们在咬住种植业不放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养殖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第二个转移。县、乡、村积极组织农户发展猪、牛、羊、禽等普养动物养殖,重点发展鹿、犬、本地鸡三个骨干品种养殖。目前,全县猪、牛、鸡、犬鹿等养殖大户已发展到238家,安置农村劳动力982人。三是加快米都、药都、酒都建设,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三都”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拉动基地建设规模和速度,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参与到基地建设上来,参与到龙头企业生产上来,参与到商品流通上来,参与到经纪人队伍中来,激活了劳务市场。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我县非常注重小城镇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规划和发展以庆安镇、平安镇、大罗镇、民乐镇、勤劳 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有计划地膨胀城镇人口,推进餐饮、服务、建筑、运输等行业发展,安置富余劳力。五是农民自发流动与有组织的劳务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有眼光、有头脑的能工巧匠纷纷走出庆安,奔向省内外,还实现了跨国转移,从事着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养殖业、商饮业、服务业生产,再加上各级组织的因势利导,我县的劳务输出队伍已形成了大兵团,而且每年还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我县久胜镇鲜丰村,全村102户农民,现在只剩19户在家从事种植业,其余的83户都到南韩、日本、沈阳、XX等地打工,实现异地就业。

二、农村劳务输出的成因

农村人多地少,土地人均占有数量低,农民收入单一,难以大幅度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快农村就业结构调整,拓宽创收渠道,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妥善、合理、有效转移。

1、国家宏观政策是农村劳务输出的外因。我县是农业县份,全县37万人口,农村人口就达28万,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尖锐。县域经济要发展,就必须打好基础,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民的收入,那就必须深入挖掘劳动力资源潜力,妥善解决安置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按照国家提出的加快农业富余劳动 力转移的积极措施,今年,我县也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制定和实施了《庆安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方案》,确定了全县农村劳务输出人数要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劳务输出创收要占全县农民所得总额的三分之一的工作目标。

2、市场经济发展是农村劳务输出的内因。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一些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带来了无限商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劳动力需求相当大,特别是一些饮食、服务、环卫、建筑等行业,急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去补充,一些首先捕捉到信息的农民便填充到城市中去,并且很快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追求经济效益是农村劳务输出的直接动力。我县农村乡镇人均占有耕地多则6亩左右,少则2亩,旱田种植玉米、大豆亩纯收入不超100元,水田区种植水稻,亩纯收入也就在300元左右,农户一家年现金收入在3000—5000元,除去生活费用和人情往份,所剩无几,有的连下年生产资金都不够。怎么办?一些经济基础好的农户走上了异地开发、开店办厂、买车运输等创收之路。一些经济基础差,做买卖没有本钱的农户,也走上了打工之路。见到经济效益后,他们又带动和引导农村的闲置劳动力,也走上务工经商的道路。以到三江打工为例,一个男劳力干一年长期工给5,000 元,女劳力3,000元,两口人一年纯挣8,000元,在家种地怎么也收入不到8,000元,而且种地又需要成本。通过算帐,农村老百姓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抬款种地不如不种地,地种得少不如打工来钱快。所以,今年去三江开发的农户,一般都是走一户带一户,劳动力转移成倍增长。

三、农村劳务输出存在问题

从全县农村劳务输出发展看,总的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影响和制约其加速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四不两低”。

“四不”,一是部分农户思想还不解放。具体表现为“一安三怕”。一安,即小富即安。这种思想在水田区表现较突出。种水田的农户年收入一般都在1万多元,可以说是够吃够用,不少农户就不想出去挣钱了。这种思想在较富裕的村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怕,即怕外出打工没有门路;怕出去被人欺骗、白出力却挣不着钱;怕出去赔钱,尤其是外出搞开发,更有这种担心。二是乡村干部工作还不到位。主动抓农民劳务输出的乡村干部仅占极少数,不仅没有搞集中输出,即使农户自发出去,也不了解整体情况,心中无数。个别乡镇的主管领导对本乡镇农户劳务输出情况掌握得仍然很少,甚至没有专门下去搞过调查,仅停留在做表工作的层次上,以致于一些村屯的劳务输出工作没有开展起来,加之缺少典型引带,个别村屯的农民在夏季农闲时,依然是蹲墙根儿、站树根儿、嚼舌根儿;冬天“猫冬”,玩扑克、打麻 将,就是不琢磨外出致富挖穷根儿。三是涉及劳务输出的有关环境还不宽松。比如,到国外出劳务需要办理手续的过程很繁琐,审核的时间较长;一些农民的身份证到期或已过期,换身份证很不容易,外出受到很大限制,农民对这些问题反响很大。四是劳务输出面还不够大。劳务输出人数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2%,这是从承担两工劳动力的角度来计算的。从经营土地的能力上看,水旱田区每个劳动力至少可以经营45亩地,按农村93,789个劳动力计算,全县实际耕地面积190万亩,有42,222个劳动力就可以经营过来,其余51,567个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今年输出劳动力39,560人,说明还有12,007人没有输出出去。如果从农村适龄劳动力的角度来计算,输出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更小。据县统计局掌握的资料,全县农村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为14.7万人,扣除上学、丧失劳动能力、不足或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数,国家规定年龄段上的劳动力有12.8万人,目前,全县农村劳务输出人数仅占适龄劳动力总数30.9%,说明在劳力输出方面的工作量还相当大。

“两低”,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据统计,全县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9,40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5,94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937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74%、17%、1%。尚有8%的劳动力属于文盲、半文盲。另一方面,劳动力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劳务输出的劳动力主要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只适合从事种植业、建筑业、加工业,收购废品等行业,经营管理、技术方面的人很少,这就阻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升级。二是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各乡镇除了一些村屯组织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劳务输出外,基本上还没有集中输出的典型,这说明各乡镇在引导和组织工作上还存在盲点,亟待加以解决。

四、农村劳务输出推进对策

从表象看,在农村大搞劳务输出,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从本质看,是在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培植农村人力资本,更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条根本出路和战略对策。我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要想由无组织的零级输出向有组织的集中输出转变,由自发劳务输出向自觉劳务输出转变,由体力型输出向智力型输出转变,应本着“积极支持、因势利导、典型引带、搞好服务”的原则,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组织网络。在县委确定主管领导的基础上,应尽快完善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由劳动部门牵头,成立专门办公室,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各乡镇由党群书记主抓,武装部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团委书记、妇联主任配合;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民兵连长和妇女主任负责。建立起县、乡、村、屯四级组织,形成网络体系。负责宣传、组织、协调、服务等项工作,以保证劳务输出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县电台、电视台应开辟农村劳务输出方面的专栏,大力宣传外出打工致富的典型,在全县积极营造倡导、支持、服务于劳务输出的舆论氛围。年末,通过座谈会,联 谊会等形式,组织回乡探亲的外出打工能人介绍其成功经验,以此鼓舞更多的农户走出家门,离开土地去创收。同时,通过经济效益对比的方法,引导农民输出劳务,增加收入。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在土地流转政策上,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其承包的土地应允许自由转让,也可以在保留使用的前提下,由集体统一管理,不管农民什么时候回乡,都要及时归还使用权。在劳动制度改革上,应加大推进力度。凡由城镇企业聘任为定期合同制工人的农民,时间在两年以上的,应在医疗保险、劳动保护、退休保险金、子女就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同等对待。在城镇户籍管理上,进城务工农民凡有固定收入,并在城镇购买住房,可给办理城镇户口。在税费征缴上,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按国家规定应缴的收费项目外,任何单位、部门不准以任何理由出台新的收费项目。

四是重视超前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劳动力进行培训,以适合不同层次就业需要。一方面,抓好技能培训。既要有劳务输出的岗前培训,也要有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素质培训,还要有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培训。对45岁以上的农民,主要培训他们种养方面的一技之长,培训重点是青壮年,有目的地培训他们某一方面的技能,以便集中输出劳务。另一方面,要抓好法律知识培训。对外出打工人员加强法律知识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并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五是搞好各项服务。应建立起政府、中介组织、个人多元服务机构体系,每个乡镇都应成立劳务输出服务站,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设立常年求职登记业务,负责收集信息、职业培训、寻找输出门路等项工作。推进农村经济信息网建设,在网上寻求和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拓宽输出渠道,扩大劳务输出队伍。公安、民政等部门和各乡镇应积极协调,减化办理出国手续、缩短身份证换发时间等等,为 劳务输出开启方便之门。

六是注意跟踪管理。应加强外出打工党员的管理,在党较多的地方,建立党组织。负责对在当地打工党员的教育,协调打工群众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积极与所在乡镇党委取得联系,在需要时如实汇报有关情况。各乡镇计生管理人员要掌握外出打工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生育教育,避免出现“输出地”和“打工地”两不管现象,造成超生问题。

第二篇:关于全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县委确定了实现“富县、富乡、富村、富民”四富目标,走好“工业立县、绿色强县、招商富县”三条路子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四富”的具体途径,在农村仅就“富民”而言,措施就是“种好地、养畜牧、出劳务”。实践已经证明,出劳务是农民致富见效最快、成本最小的举措。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有序开展,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座谈讨论、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到各乡镇、村、屯、户对劳务输出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农村劳务输出的现状

全县农村人口28.8万人,农户66,529户,劳动力总数为93,789人,今年劳务输出人数达39,560人(男26,477人,女13,08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2%,其中,到国外打工的有701人(男443人,女258人),到省外打工的有3,417人,在省内打工的有19,809人,在县内打工的有15,633人。在打工队伍中,有党员421人。劳务输出总收入为18,189万元,其中,在国外打工收入3,178万元,在省外打工2,218万元,在省内打工收入9,209万元,在县内打工收入3,584万元。近年来,由于我县人均耕地的占有量仅为5—6亩,加之国家调整粮食收购价格,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绯徊不前,旱田区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针对目前现状,我县积极调整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号召广大农民发展二、三产业。一是搞好异地开发,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县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异地开发,支援三江建设。在“三江”开发上,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英明决策,成立“三江”异地开发总指挥部,下设5个分指挥部,为我县农村劳动力找到了一条离乡不离土的从业创收门路。从目前看,已经给我县带来了巨大综合效益。开发“三江”的农户发展到2,200户,安置劳动力5,700个,承包耕地面积15万亩,年创收1.3亿元,等于我县在三江大地上再造了1.5个县外乡。二是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我们在咬住种植业不放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养殖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第二个转移。县、乡、村积极组织农户发展猪、牛、羊、禽等普养动物养殖,重点发展鹿、犬、本地鸡三个骨干品种养殖。目前,全县猪、牛、鸡、犬鹿等养殖大户已发展到238家,安置农村劳动力982人。三是加快米都、药都、酒都建设,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三都”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拉动基地建设规模和速度,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参与到基地建设上来,参与到龙头企业生产上来,参与到商品流通上来,参与到经纪人队伍中来,激活了劳务市场。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我县非常注重小城镇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规划和发展以庆安镇、平安镇、大罗镇、民乐镇、勤劳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有计划地膨胀城镇人口,推进餐饮、服务、建筑、运输等行业发展,安置富余劳力。五是农民自发流动与有组织的劳务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有眼光、有头脑的能工巧匠纷纷走出庆安,奔向省内外,还实现了跨国转移,从事着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养殖业、商饮业、服务业生产,再加上各级组织的因势利导,我县的劳务输出队伍已形成了大兵团,而且每年还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我县久胜镇鲜丰村,全村102户农民,现在只剩19户在家从事种植业,其余的83户都到南韩、日本、沈阳、北京等地打工,实现异地就业。

二、农村劳务输出的成因

农村人多地少,土地人均占有数量低,农民收入单一,难以大幅度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快农村就业结构调整,拓宽创收渠道,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妥善、合理、有效转移。

1、国家宏观政策是农村劳务输出的外因。我县是农业县份,全县37万人口,农村人口就达28万,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尖锐。县域经济要发展,就必须打好基础,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民的收入,那就必须深入挖掘劳动力资源潜力,妥善解决安置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按照国家提出的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措施,今年,我县也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制定和实施了《庆安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方案》,确定了全县农村劳务输出人数要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劳务输出创收要占全县农民所得总额的三分之一的工作目标。

2、市场经济发展是农村劳务输出的内因。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一些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带来了无限商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劳动力需求相当大,特别是一些饮食、服务、环卫、建筑等行业,急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去补充,一些首先捕捉到信息的农民便填充到城市中去,并且很快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追求经济效益是农村劳务输出的直接动力。我县农村乡镇

人均占有耕地多则6亩左右,少则2亩,旱田种植玉米、大豆亩纯收入不超100元,水田区种植水稻,亩纯收入也就在300元左右,农户一家年现金收入在3000—5000元,除去生活费用和人情往份,所剩无几,有的连下年生产资金都不够。怎么办?一些经济基础好的农户走上了异地开发、开店办厂、买车运输等创收之路。一些经济基础差,做买卖没有本钱的农户,也走上了打工之路。见到经济效益后,他们又带动和引导农村的闲置劳动力,也走上务工经商的道路。以到三江打工为例,一个男劳力干一年长期工给5,000元,女劳力3,000元,两口人一年纯挣8,000元,在家种地怎么也收入不到8,000元,而且种地又需要成本。通过算帐,农村老百姓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抬款种地不如不种地,地种得少不如打工来钱快。所以,今年去三江开发的农户,一般都是走一户带一户,劳动力转移成倍增长。

三、农村劳务输出存在问题

从全县农村劳务输出发展看,总的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影响和制约其加速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四不两低”。

“四不”,一是部分农户思想还不解放。具体表现为“一安三怕”。一安,即小富即安。这种思想在水田区表现较突出。种水田的农户年收入一般都在1万多元,可以说是够吃够用,不少农户就不想出去挣钱了。这种思想在较富裕的村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怕,即怕外出打工没有门路;怕出去被人欺骗、白出力却挣不着钱;怕出去赔钱,尤其是外出搞开发,更有这种担心。二是乡村干部工作还不到位。主动抓农民劳务输出的乡村干部仅占极少数,不仅没有搞集中输出,即使农户自发出去,也不了解整体情况,心中无数。个别乡镇的主管领导对本乡镇农户劳务输出情况掌握得仍然很少,甚至没有专门下去搞过调查,仅停留在做表工作的层次上,以致于一些村屯的劳务输出工作没有开展起来,加之缺少典型引带,个别村屯的农民在夏季农闲时,依然是蹲墙根儿、站树根儿、嚼舌根儿;冬天“猫冬”,玩扑克、打麻将,就是不琢磨外出致富挖穷根儿。三是涉及劳务输出的有关环境还不宽松。比如,到国外出劳务需要办理手续的过程很繁琐,审核的时间较长;一些农民的身份证到期或已过期,换身份证很不容易,外出受到很大限制,农民对这些问题反响很大。四是劳务输出面还不够大。劳务输出人数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2%,这是从承担两工劳动力的角度来计算的。从经营土地的能力上看,水旱田区每个劳动力至少可以经营45亩地,按农村93,789个劳动力计算,全县实际耕地面积190万亩,有42,222个劳动力就可以经营过来,其余51,567个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今年输出劳动力39,560人,说明还有12,007人没有输出出去。如果从农村适龄劳动力的角度来计算,输出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更小。据县统计局掌握的资料,全县农村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为14.7万人,扣除上学、丧失劳动能力、不足或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数,国家规定年龄段上的劳动力有12.8万人,目前,全县农村劳务输出人数仅占适龄劳动力总数30.9%,说明在劳力输出方面的工作量还相当大。

“两低”,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据统计,全县农村劳动力(按93,789人计算)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9,40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5,94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937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74%、17%、1%。尚有8%的劳动力属于文盲、半文盲。另一方面,劳动力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劳务输出的劳动力主要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只适合从事种植业、建筑业、加工业,收购废品等行业,经营管理、技术方面的人很少,这就阻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升级。二是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各乡镇除了一些村屯组织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劳务输出外,基本上还没有集中输出的典型,这说明各乡镇在引导和组织工作上还存在盲点,亟待加以解决。

四、农村劳务输出推进对策

从表象看,在农村大搞劳务输出,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从本质看,是在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培植农村人力资本,更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条根本出路和战略对策。我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要想由无组织的零级输出向有组织的集中输出转变,由自发劳务输出向自觉劳务输出转变,由体力型输出向智力型输出转变,应本着“积极支持、因势利导、典型引带、搞好服务”的原则,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组织网络。在县委确定主管领导的基础上,应尽快完善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由劳动部门牵头,成立专门办公室,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各乡镇由党群书记主抓,武装部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团委书记、妇联主任配合;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民兵连长和妇女主任负责。建立起县、乡、村、屯四级组织,形成网络体系。负责宣传、组织、协调、服务等项工作,以保证劳务输出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县电台、电视台应开辟农村劳务输出方面的专栏,大力宣传外出打工致富的典型,在全县积极营造倡导、支持、服务于劳务输出的舆论氛围。年末,通过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组织回乡探亲的外出打工能人介绍其成功经验,以此鼓舞更多的农户走出家门,离开土地去创收。同时,通过经济效益对比的方法,引导农民输出劳务,增加收入。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在土地流转政策上,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其承包的土地应允许自由转让,也可以在保留使用的前提下,由集体统一管理,不管农民什么时候回乡,都要及时归还使用权。在劳动制度改革上,应加大推进力度。凡由城镇企业聘任为定期合同制工人的农民,时间在两年以上的,应在医疗保险、劳动保护、退休保险金、子女就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同等对待。在城镇户籍管理上,进城务工农民凡有固定收入,并在城镇购买住房,可给办理城镇户口。在税费征缴上,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按国家规定应缴的收费项目外,任何单位、部门不准以任何理由出台新的收费项目。

四是重视超前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劳动力进行培训,以适合不同层次就业需要。一方面,抓好技能培训。既要有劳务输出的岗前培训,也要有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素质培训,还要有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培训。对45岁以上的农民,主要培训他们种养方面的一技之长,培训重点是青壮年,有目的地培训他们某一方面的技能,以便集中输出劳务。另一方面,要抓好法律知识培训。对外出打工人员加强法律知识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并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五是搞好各项服务。应建立起政府、中介组织、个人多元服务机构体系,每个乡镇都应成立劳务输出服务站,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设立常年求职登记业务,负责收集信息、职业培训、寻找输出门路等项工作。推进农村经济信息网建设,在网上寻求和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拓宽输出渠道,扩大劳务输出队伍。公安、民政等部门和各乡镇应积极协调,减化办理出国手续、缩短身份证换发时间等等,为劳务输出开启方便之门。

六是注意跟踪管理。应加强外出打工党员的管理,在党较多的地方,建立党组织。负责对在当地打工党员的教育,协调打工群众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积极与所在乡镇党委取得联系,在需要时如实汇报有关情况。各乡镇计生管理人员要掌握外出打工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生育教育,避免出现“输出地”和“打工地”两不管现象,造成超生问题。

第三篇:我县劳务输出的调查报告

我县劳务输出的调查报告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发展劳务产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间,全县劳务输出累计达23万人次,创经济收入累计达10亿元,仅全县劳务输出6万人,实现经济收入3.14亿元,对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47%。简单的数字充分说明劳务输出给

农民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劳务产业”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渠道。

我县劳务产业发展的现状:

从输出人员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居多。调查发现,外出务工人员中,初、高中毕业的未婚男青年占35%,30-50岁的人员占60%。

从输出人员文化结构看,我县劳动力文化层次以初中文化为主,这些人大都集中在16-40岁的青壮年中,占6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较为缺乏。

从输出区域看,分布广且相对集中。据统计,我县劳务人员在市内占20%,省内占40%,省外占40%,省内以**市为主,省外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20多个地区,尤以山西、河南、新疆、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为主。目前在新疆、山西、河南、珠三角具有稳定的劳务需求关系,是我县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

从输出行业看,第三产业占60%,第二产业占30%,第一产业占10%。从业范围主要有建筑、采矿、运输、加工、餐饮服务、保安、家政服务、产业开发等20多个行业,且大多以体力型为主,以在新疆、山西等地采矿、采煤的居多,占输出人数的55%

从输出途径看,大多数输出人员以自发外出为主,主要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外出。到各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大多为初、高中毕业学生,30岁以上的人员很少到职介所求职。

从输出效益看,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据对在山西晋城挖煤民工的调查,一个挖煤工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爆破、开机等专业人员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除去各种费用后,年纯收入2万元以上,是在家乡种地收入的10-20倍。在深圳、**一些公司工作的普工年纯收入在7000-15000元之间。从效益比较上讲,外出务工投入少,见效快,收益也十分可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既现实又快捷的途径。年全县共输出5.9万人,创收1.72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33%,年全县输出6万人,创收3.14亿,劳务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7%。这充分说明了劳务输出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响当当的“铁杆庄稼”,是实现灾年不减收的有效措施,起到了解决失业、促进增收、维护稳定的作用。

我县劳务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从统筹城乡就业的高度出发,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大就业”格局进行统筹安排和谋划,并将劳务输出目标任务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一同下达到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并严格考核,使劳务输出工作做到层层有机构,村村有指标,形成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体系。

二是能人带动发展(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据统计,我县6万多名劳务输出大军中,在外从事采矿的大小“矿老板”、“包工头”有200多人,采矿工达2万多人,占劳务输出人员的55%,而他们的收入要占劳务总收入的85%左右,个人月均净收入都在元以上,规模大、效益高、行业集中。务工人员之所以跟着劳务能人走,一方面是同乡,相互信任,出去后有依靠,工作生活有保障;另一方面劳务能人头脑活,点子多,创业成功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他们勇敢地走了出去。劳务能人带动是我县现阶段劳务输出的主要方式。

三是协会式劳务优势初显。要发展壮大务工领域,成立一定的协会组织十分必要。西口回族镇和茅坪回族镇的数百群众在**市各大街搞清真食品加工,带动了8000多人就业。4月在**成立的**市**创业者协会更为我县劳务输出形式增添了新的亮点,实现了一人办店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是形象化股份制合伙劳务异军突起。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有钱挣,一些劳务能人首先吸纳当地有头脑群众的资金在外开矿办厂,“入股”的群众投入了资金,自然首先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前去务工,促进了当地的劳务输出,这种模式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

五是返乡创业弥补了金融危机对劳务产业的影响。随着国家对农民工创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上了回乡创业之路。大坪镇烤烟种植大户王新平,回乡种植了100多亩烤烟,吸纳当地30多人就业。达仁镇玉泉村的鲁远席,去年回乡成立了**县鸿鑫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开发三观庙电站,开工后可带动近200人实现就地转移就业。结子乡宁启德,25年来一直在山西煤矿务工,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12月返乡,他租地2.5亩,加上自己的承包地共计5.5亩,政府无偿为他投资钢管、竹材共计1.8万元,帮他建成9个蔬菜大棚,预计今年蔬菜收入4万元。农民工的返

乡创业,不仅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更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我县劳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劳务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组织化输出相对较低,呈“松散”型。据调查统计,200*年全县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务工人员仅占输出总量的35%左右,而其余65%则是自发的,在无序的、未经就业培训、随大流式地自发外出靠“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打工,类似“游击队”,组织松散,随意性大,风险较高。

二是输出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低,呈“苦力”型。全县外出务工群体中,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少,经过培训外出人员比重更小。从业多为采矿、采煤、建筑等劳动风险大、时间长、强度高的工作。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多数从事的是服装加工、电子装配、保安等简单体力劳动或流水线组装,很难学到一技之长,返乡后创业能力较差。

三是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学有所成后,开始在外地发展经营,有的甚至举家外迁,回来创业的较少。

四是有些乡镇和部门重视不够,呈“粗放”型。虽然县委、县政府对劳务输出工作极为重视,但个别乡镇领导认为群众对劳务输出积极性很高,把会开好,报表填好就算完成任务。

五是农民工维权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是经费投入不足。我县劳务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几乎占到50%,但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在经费投入上差距十分明显,这对劳务产业的发展在考察、调研、开发、基地建设、维权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

发展劳务产业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县当前劳务产业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现输出组织基地化、流转有序化、产业主导化,把我县劳务产业做大做强。

1、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转变输出观念。发展劳务产业,不但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许多外出人员经过打工的磨炼,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学到了一技之长,往往成为勤劳致富、振兴本村经济的带头人。实践证明,发展劳务产业,输出的是劳动力,带回的是技术和资金,可以有力地促进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因此,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召开村民大会、发布劳务信息、请外出务工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力宣传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经商学艺的现实意义,把“劳务产业”炒热、叫响。在城镇,要引导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破除所有制观念,消除等、靠、要的思想,放下架子,树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在农村,要引导广大农村家庭破除“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的守旧观念,引导好广大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进一步破除“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穷窝好”的恋家思想和“怕吃苦、怕受累”的懒散思想,树立“好男儿志在四方,吃苦受累方能锻炼成才”的意识。通过广泛地宣传、发动,在全县形成“外出务工光荣,在家守靠无能”的氛围,让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2、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资源,构建组织健全、城乡统一、功能齐全、规范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牢牢将劳务输出抓在手中,充分发挥组织作用。要鼓励和支持涉农部门、经济实体和机关干部、农村能人以及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信息搜集为一体的农村劳务中介机构,鼓励中介机构、培训机构、基地乡镇三方合作,提高区域劳务的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

3、完善组织网络,拓宽输出区域。一是建网络、拓市场。要在县内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组织网络。县里由劳动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各中介机构和中介组织,各乡镇设立劳务输出办公室,每村有一至两个信息员,负责信息发布,组织人员。同时,县劳动部门要实现与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联网,疏通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渠道,为外出打工者提供容量大、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使发达地区成为我县发展民营经济的“孵化器”。二是要抓调控、促规范。劳动部门要加大调控力度,强化对劳务输出市场管理,坚持劳动中介组织审批制度,严格劳务收费管理。严厉打击发布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务工人员的行为,切实做到培训对路、输出可靠、维权确保。三是常联络、通信息。加强与输出地和用工企业以及**在外劳务能人的联络,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在信息发布方式上,除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传单、《**劳务信息》发布外,还要将劳务信息纳入村务公开内容,由各乡镇劳保所和劳务信息员负责及时提供和更新用工信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4、加强输出培训,完善配套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当前劳务市场的需求看,有一定技术专长、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竞争力强、待遇高。因此要把提高劳动者竞争能力作为发展劳务产业的基点和支撑。要依托县职业中学、县就业培训中心、县农广校等培训机构,重点培养初级劳务人才,扩增中级劳务人才,精造高级劳务人才,采取短训与长训相结合,专业技能培训和创业理念民、务工常识相结合,积极组织订单式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竞争力。要强化管理服务,以县劳动部门为主,在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建立驻外办事机构,派驻常驻人员,以实现由单一的劳务输出向劳动就业维权一体化服务的转变。鼓励他们回乡创业,为他们创业创造好的软硬环境。

5、加大劳务产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农民工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涉及农民工的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子女教育、治安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但我县目前对劳务产业的开发实际投入相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建议县政府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指导、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第四篇:关于农村经济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调查报告

——以汕头潮阳金灶镇为考察对象

汕头因为人多地少,虽然民营经济发达,但还是有大量的边远地区相当贫困,本文以对潮阳区金灶镇为调查对象,探讨欠发达地区如何脱贫致富。

金灶镇位于潮阳区的西南部山区,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现下辖46个行政村。2006年,金灶镇作为欠发达乡镇被列入潮阳区“欠发展乡镇奔小康”工程,这是金灶镇加快经济发展,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机遇期。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来,金灶镇紧抓机遇,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中心,发展开拓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领域,为农民收入增长寻求新的来源,其中劳务输出经济地位越来越显著,逐步成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实践也证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全面开发和利用好农村的人力资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购买能力,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根据金灶镇劳务输出有关情况的调查,笔者认为劳务输出是金灶农民非常有效的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当地政府应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在有序推动劳务输出的同时抓好劳务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逐步把该产业做大做强。

一、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分析

初步统计,金灶镇目前约有5000多人长期在外投资创业和务工,约占总人口72%,其中省外2000多人、省内市外1800多人、乡外区内12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多个企业家在山西、陕西、四川、江苏等省市承包煤矿工程或经商办企业,在外总投资高达约4亿元。劳务输出经济发展逐步发展成为该镇经济重要来源,占有独特优势。

(二)原因分析

1、劳务输出最初是农民自发闯出来的改善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一条途径。金灶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以农业种植粮食、依靠出售橄榄、杨梅、香蕉等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人口居多,家庭式的耕种方式跟不上时代和市场的发展需要,长期在家务农只能满足温饱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又因人多地少、山多田少,人均耕地仅0.2亩,第三产业薄弱,村集体收入空白,农民就业领域狭窄,而农村富余劳动力比较多。为缓解人多地少矛盾和生存需要,农民自发形成了外出务工大军。

2、改革开放激活了金灶人的思想,磨练了金玉人的意志,培养了金灶人的闯劲,越来越多敢闯、爱拼的有志金灶人认识到只有走出山门、离开农门、走出区域才能更快、更直接的追求富裕的生活,早在80代中期就有农民以各种形式走出山门、离开农家门、走出区域,为实现增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党委政府高度劳务输出工作,坚持把劳务输出当作主导产业来办,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来落实,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有力促进了劳务输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二、如何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之对策

党政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富民产业做大做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一方面大力鼓励农民走出区域求发展,大力倡导农民下山进城找出路,使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鼓励在外首先富起来的金灶人,关心家乡的建设或回乡办企业及投资开发旅游业,努力使在外“金灶人经济”转化为“金灶经济”。

首先,要部门联动,拓宽农村劳务输出的有效渠道。一要靠“三缘”流动。在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仍然是 增加输出数量、扩大输出规模的主要渠道。二靠能人带动,充分发挥劳务输出能人的作用,积极鼓励他们为家乡的劳务输出献计献策,帮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三靠政府推动,建立完善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负责劳务输出的组织协调,提供信息,搞好服务。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主动与用工需求量大的单位联系沟通,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发布量劳务信息,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劳务输出新局面。

第二,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竞争力。输出低素质的普通农民,不但收入低,工作条件差,而且农民的务工愿望也受影响。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要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技术培训,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禁毒知识、维权意识、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提升我乡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第三,应认真做好劳工保障服务工作,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应有权益。尽可能在外出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同乡会等组织形式,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劳动和生活条件、社会保险以及工伤、死亡事故处理等应有权益。这样,外出务工农民才能真正干得好、挣到钱,劳务经济才能真正健康快速发展起来。

第四,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制定出台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的优惠政策,对没钱外出的可采用农村信用借贷政策给予支持,对长期外出的,可采取适当减免义务工、农田帮收帮种等措施;对绩效较为显著的,可在物质上尤其是精神上予以鼓励,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时创新服务方式,向有意下山、进城农民所需办理的手续实行全面代理一站式服务,努力解除劳务输出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走得放心,干得安心。在提高优质服务的同时,便于计划生育跟踪管理。

第五,由单纯输出劳动力向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转变。金灶外出人员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资源和返乡创业热情,在有序推动劳务输出的同时要象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好劳务人员返乡创业工作。为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投资兴业提供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供项目、信息、信贷、税收、证照办理等服务,努力吸引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企业和开发旅游。这对激活民间资本、加快金玉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第五篇:劳务输出工作自查报告与劳务输出状况调查报告

劳务输出工作自查报告

一、我县20**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基本情况

(一)20**年全县建档贫困人口4689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751人。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完成农民技术和技能培训600人次。

(二)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工作。为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发掘社会办学力量,指导各类民办培训机构举办服装裁剪、烹调、民族特色面食制作、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培训班,全年完成培训11期600人;

(三)各涉农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组织各乡镇全面开展各项实用技术短期培训班,使我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了蔬菜栽培、果树管理、畜牧养殖等技术,今年各乡镇共培训农民5000人次,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四)大力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我县与内地成都、广东等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通过与县职业中学与内地劳务输出基地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定向式培训。

(五)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投入。在我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凡是涉及培训方面的经费,县财政都给与足额的保障。20**--20**年各类培训,省、州、县财政投入经费169.12万元,二、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要求区当年增幅要到达3%以上,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建档贫困劳动力完成8325人次,在20**年外出务工人员8053人的基础上实现了增速3.3%的目标,累计创收4162万元。按自查评分表分值自查得分为1分。

三、考核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困难,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我县的各项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正在有序开展,但是,为了不增加农牧民的负担,各类技术培训经

费主要依靠省、州财政拨付,而我县财政十分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同时,因为经费不足,有些培训还是低层次的。

(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限制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我县农村人口少数民族居多,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因此能够掌握的技术和劳动技能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劳动力自身的素质限制了他们掌握高技术工种,不能掌握国家认证资格的职业技能,外出务工就业竞争能力差,这就导致务工机会少,得到高收入工作的机会则更少,阻碍了劳均创收的提高。

(三)是部分农民受陈旧劳动观念的束缚,未能充分认识自身劳动力资源的商品价值,大多数农民随遇而安的思想较重,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技术缺乏,难以适应人力市场需求。

(四)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信息闭塞,对市场各类用人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公布,影响了富余劳动力的及时转移。

(五)目前剩余劳动力转移没有完全形成规模,培育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经济人工作相对滞后,未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劳务输出网络。

劳务输出状况调查报告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作为偏远落后地区来说,外出打工无疑是改善三农发展实际,建设美好家园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笔者目前就镇的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报告。

一、该镇劳务输出的基本情况及特征

镇地处县城西南110公里,全镇总面积220.5平方公里,镇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1885人,农业人口11294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394人,该镇已初步建成板栗、茶叶、蚕桑和劳务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是我县西部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

镇农民素有外出劳务习惯,也是我县劳务大镇,全镇有超过半数的人外出打工,20**年全镇外出打工3665人,劳务收入达到3440万元。劳务输出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占输出农村劳动力的87.2%,在家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20**年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34元,其中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1.9%,经营性收入占26.6%、财产性收入占9.7%、转移性收入占11.8%,农村劳务输出已成为镇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其特征是。

(一)有组织劳务输出数字逐年增长。截止20**年3月,该镇输出劳动力3571人,就地转移1189人。外出劳务中由政府、劳力资源局(就业局)、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有组织输出农村劳动力2287人,占到劳务输出比例的半数以上,相对集中分配在山西、长三角、珠三角、省中部和北部等地区,随着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部分已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

(二)外出劳务收入普遍不高。外出劳务呈现两栖状态,以季节性为主,农闲时外出劳务,农忙时回乡务农。常年在外打工的每年能够拿回两三万元的收入,但绝大部分只是赚点小钱,而且只是以初级劳务为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比例较低。

(三)务工者回乡创业热情高涨。镇党委政府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镇为1209户3655名贫困户建档,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定了镇整体发展规划、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茶叶、蚕桑产业发展规划、贫困户精准扶持规划。吸引了很多矿老板返乡,建成了油湾大鲵养殖有限公司、三观庙电站、象园茶厂、金龙家生态养殖基地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个,使得丽光、象园、山庄等集中搬迁户就近工作,提供农民工再就业岗位400多个,推进了该镇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提高了该镇城镇化水平。

二、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一)打工者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7%,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3.5%。因而70%以上仅限于采矿、建筑、纺织、机械、电子、家政服务等行业,从事脏、重、累、险的工作。

(二)遭受职业病危害情况突出。一些中小企业对职业卫生重视不够,车间缺乏通风、除尘、排毒等基本职业病防护设施,生产环境差,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其中尘肺病患者最多。

(三)个人权益缺乏保障。不能保证农民工劳有所得,企业欠薪行为依然存在;部分企业未能给农民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食堂、住宿、洗浴室等生活服务设施不齐全,看病就医、孩子上学是问题;遭受歧视,不能与城市人享受同等待遇。

(四)人身安全缺乏保障。一些地区地下矿山、石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缺乏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监管存在差距,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给社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三、关于劳务输出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组织体系,提高组织程度。依托劳保所摸清农村适龄劳动力的现状,建立健全就业需求的信息网络和镇村级服务网络,建立输出劳动力档案,搞好跟踪服务。结合县劳动部门提供的劳动力转移渠道,将该 镇劳动力分层次、按供需、有组织地输出。

(二)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实力。以农业局、科技局、农工部等部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学习务工人员工作注意事项、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依托县人社局、就业局、扶贫局、职中等部门和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等团体,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茶艺、科管、蚕桑、家政服务等职业就业培训、“订单式”技能培训;向县政府争取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指导专项经费,促进该镇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

(三)鼓励返乡创业,构建和谐新农村。通过“西洽会”等平台招商引资,鼓励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争取县政府、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指导,发展特色产业。让劳务输出反哺农村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同时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促进该镇镇农村和谐发展。

下载关于全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全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延边州劳务输出和境外就业人员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世界金融危机对延边地区 劳务输出的影响 08级动医专业 蔡莉莉 学号:2084120087 摘要:世界性经济危机对延边州就业局势产生的影响和冲击逐渐显现并呈扩大的趋势。延边州部......

    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全乡劳务产业的领导,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

    劳务输出合同书

    劳务输出合同书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就委托招收保安人员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根据公司业务的需要,委托乙方为甲方招收保安人......

    劳务输出合同

    劳务输出合同 施工方:中冶东北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简称甲方 劳务输出方:安徽省奋发农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乙方 甲方承建定远县炉桥镇境内盐化工程“安徽华塑”活性石灰工程钢......

    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南厂宅社区劳务输出工作总结南厂宅社区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立足优势,整合资源, 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

    劳务输出合同

    劳务输出合同1 甲方(劳务派遣单位)XXXXXXXXXXXXXXXX乙方(实际用工单位)XXXXXXXXXXXXXXXX乙方因生产(工作)需要,委托甲方提供劳务派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江苏......

    劳务输出协议

    劳 务 输 出 合 同 甲方:新干乐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第一章 总 则 新干乐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公司以专......

    2018街道劳务输出工作计划[范文]

    2018街道劳务输出工作计划 街道的工作任务繁多,劳务输出也是其中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街道劳务输出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8年新华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就业局关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