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稳路面施工首件监理总结1.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试验段施工监理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2010年6月7日,南惠高速NHB2合同段在业主、总监办及驻地办大力支持下,于主线路基K55+723~K55+923进行200m水稳底基层层试验段铺筑。该试验段为整体式路基,路基设计宽26m,路面设计宽22.5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顶面宽度12.35m,设计厚度为32cm,分两层铺筑,每层厚16cm,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2.0Mpa。在施工过程中我驻地办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跟踪;施工前,对现场原材料(砂、石、水泥、外加剂)等进行了必要的抽检,确保进场的原材料质量合格;对路基的压实度、横坡及路槽顶面标高等指标进行检测验收,保证了下承层的质量; 对拌和运输,铺设振捣等机械进行了试运行。并于下午2点开始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
经过该首件的施工发现还存以下问题:
㈠拌合站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水稳拌合站在试铺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停机1小时,须总结原因,进一步对拌合机进行调试运行,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2、水稳混合料含水量控制要结合天气情况,运输距离,现场摊铺、压实反馈情况以及不同时段有所区别,作适当调整。
3、各种集料应设置明显标牌,标牌应注明规格、产地、数量。应设立“未检验集料”区和“不合格集料”区,并插上“待检”和“废料”等标牌明示。监理及时将每周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和自检结果等。
4、水泥剂量控制不稳定 最大剂量滴定为4.7%远超出3%的设计值,易产生裂缝,须进一步加强调试,保证稳定性。
㈡运输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车厢应清理干净并配备覆盖材料。
2、应给每辆车配发料单,注明出场时间,以备运输车在途中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对其所运的混合料做出正确评价。
㈢摊铺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试铺过程中出现了运输车碰撞摊铺机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派专门人员指挥运输车辆,防止运输车碰撞摊铺机。
2、摊铺面粗细料离析现象,要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处理,发生混合料含水量大或小时导致出现弹簧与松散现象要及时换填好的料,确保不留任何质量隐患;
㈣碾压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为了减少混合料的水分损失,也为了碾压的方便,一次碾压长度不超过50米。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牌。
2、对薄弱部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处理,不易压实的部位要用小型压实机补充压实。
3、压路机往返重叠必须严格控制在1/2宽度;后轮必须超过两端接缝处。两侧应多压2-3遍。
㈤养生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养生期间要始终保持水稳层处于湿润状态;养生结束后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2、在养生期间应采取隔离措施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严格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3、养生完成的水稳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路面施工车辆可慢速通行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通行,确保水稳层不被污染和破坏。
㈥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路床顶必须全幅修整,保证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起皮、弹簧等现象,保证高程、横坡、压实度等指标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2、下层水稳施工时须设模板,保证边部的压实。
3、注意与排水等其他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衔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4、试验段采用的集料为路通石料场加工生产的碎石和石屑,最大粒径为37.5mm。其中2#料针片状含量偏大。
通过首件的总结工作希望项目部予以重视,认真落实存在的问题,尽量做到精细化施工,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泉州南惠高速公路NHB2标驻地办
二0一0年六月
第二篇:监理首件总结
前山河特大桥桩基首件工程
监理工作小结
一、前言
施工单位遵照设计要求,前山河特大桥桩基进行了首件工程施工,首件为左幅26#-3。从开孔钻进、钢筋笼制作安装、终孔清孔、混凝土灌注等工艺,摸索出一套既符合规范、设计,又能满足港珠澳大桥施工质量要求的钻孔桩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首件桩基施工的全过程,在业主、监理、设计代表的现场监管下,于2013年9月26日顺利完成。
二、首件桩基施工监理回顾
第二总监办对前山河特大桥桩基首件工程的施工高度重视,开工前对首件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制定。对原材料的进场前取样、试验检测,对配合比的适配、试件的抗压检测,都严格履行的监理职责,随机抽样、跟车送检和平行试验等工作。
按照监理程序要求,严格履行了开工报审制度。现场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监理程序,从钻机就位开钻、钢筋笼制作安装、终孔检测、混过凝土灌注等每一道工序进行了认真检查核实,经检查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混过凝土浇筑过程中全程旁站。
三、施工过程
1、准备工作
钻机就位:根据测量放出钻孔桩中心位置,在钻机的天轮上悬挂锤球,移动钻机,使其准确对位。
护筒的埋设:钻机就位后,根据放出的钻孔桩中心点位,引出护桩。护桩采用直径20钢筋埋设,并用水泥包裹固定。护筒检验合格后,根据护桩调整护筒的位置,护筒的埋设的偏差为30mm,倾斜度0.8%,符合规范要求。
泥浆池的准备:施工现场挖设泥浆池和循环池,泥浆池采用直径48mm钢管和绿网进行封闭。
在准备工作结束、钻机就位并复测桩心位置后,于2013年8月30日上午10:30开始进行钻进。
2、成孔过程
开钻时低档慢速钻进,开钻后一个小时内,利用正循环原理进行泥浆制备,检测泥浆指标:泥浆比重为1.16;粘度为18s,满足使用要求,在钻进过程中,每钻进3m对泥浆比重粘度进行检测,同时与设计图纸核对地质情况。当钻进至45.2m标高为-41.598处进入中风化黑云母斑状花岗岩,2013年9月17日经业主、设计、监理确认并进行变更。变更后桩长45.6m,孔深48.8m,桩底标高为-45.198,较设计桩长缩短4.45m。
3、成孔检测
2013年9月22日上午8:20成孔,我第二总监办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测得实际钻孔深度为48.89m,用检孔器(直径1.8m,长度10m)检查孔径及倾斜度,孔径符合要求,倾斜度为0.9%(满足不大于1%的设计要求)。
4、成孔检查合格后,施工单位下放钢筋笼,钢筋笼接头采用滚扎直螺纹套筒连接,套筒用工作扳手拧紧,施工单位质检部自检后,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第二总监办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将钢筋笼下放入孔内。最后在钢筋笼最上层的架力筋四周焊定位钢筋,确保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不会移动。钢筋笼吊装好后再次进行泥浆沉淀检测,测得此时沉淀厚度为17cm,组织进行二次清孔,使用比重为1.1的泥
浆按正循环原理进行。
5、钢筋笼下放后,施工单位进行了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后施工单位质检部对泥浆指标进行自检,自检后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测,测得沉淀厚度为2cm,泥浆比重为1.08,粘度18S,含砂率1.9%。
6、安装导管,施工单位根据导管编号,先下大号码导管,共下导管16节(每节长3m,最后一节长0.5m),根据护筒顶标高计算导管底部距孔底高度,计算结果为0.3m。导管安装结束后,再次对钢筋笼平面位置进行检测,方法是:对护桩、钢筋笼的最上层箍筋进行交叉挂线,通过垂线复核两个交叉点的相对距离,测试结果为0.6cm。
7、计算首灌混凝土的方量: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要求:
V≥πD2/4×(H1+H2)+πd2/4× h1 =(π×1.82/4)×(0.4+1)+(π×0.32/4)×22.367 =5.1m3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D——桩孔直径(m),取值1.8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实际为0.33m,保守取值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暂定为1m d——导管内径(m),取值 0.3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γw/γc=22.367m
8、混凝土灌注:第一车混凝土(12m3)运至现场,施工单位实验人员与试验监理工程师对砼坍落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210mm。符合灌注要求。
9、首灌浇筑结束后,进行导管埋深检测,第一次检测埋深为4m,没有对导管进行拆除。
10、随后进行混凝土的正常灌注,灌注过程中保证导管埋深2~6m,现场监理工程师旁站并记录了灌注过程。11、2013年9月25日23:08开始灌注,到2013年9月26日3:00灌注结束,灌注过程一切正常。
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措施
1、钢筋笼下放的时间过长,影响桩基施工进度。
要求施工单位提高施工速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缩短钢筋笼连接安装时间,加快作业速度。
2、导管拆除速度慢,并出现卡管。
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缩短灌注时间,以免首盘混凝土初凝前未灌注完成。导管提升时,应尽量让导管位于桩位中心,避免接触钢筋笼发生卡管。
五、结语
前山河特大桥桩基在业主、设计代表的关注和支持下,通过第二总监办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管把控,施工单位顺利完成桩基首件工程施工。
1、混凝土拌和质量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人员、机械设备投入满足需求,施工工艺可行。
2、钢筋笼制作及安装规范,钢筋尺寸、保护层等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3、桩基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均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今后的桩基施工均可按左幅26-3#桩基的工艺、方法进行。
第三篇:SDS首件监理总结
新建汉十铁路HSSG-6标路基SDS桩
首件监理总结
一、工程概况
新建武汉至十堰HSSG-6标段一工区路基工程起点里程为DK236+884.92~DK238+894.02。本段地层岩性包括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细砂、粗砂等,路基地基采用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加固,图纸设计桩径为0.5m,桩长7-16.5m,正方形布置,桩间距1.8~2.0m,该段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共14103根,157377延米。
试验路段选定为:DK237+500~DK237+540段为首件施工,施工便道条件较为有利,施工便利。
二、编制依据
《首段(首件)工程》 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铁路路基工程首件评估实施细则(暂行)》 《汉十铁路路基施工强制性规定》
三、监理工作及现场工艺参数控制
首件工程开工前,汉十铁路HSJL-6标监理站按照要求编制监理细则,对评估工点的开工报告进行审批,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理旁站、试验检测等工作,审核了施工单位提交的评估申请报告及总结报告。2016年7月22日,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均准备到位;施工现场桩基施工进行检验。
测量监理到场见证,根据根据设计图纸,用低应变检测仪器对SDS桩进行完整性检测,经检测,桩身完整,桩长为10.5米。
四、监理总结
汉十铁路HSJL-6标监理站严格按照铁道部办公厅印发的«铁路路基工程首件评估实施细则(暂行)»铁办工管【2012】76号要求对路基SDS桩首件进行监理,首件期间,监理站责成施工单位进行SDS工艺首件施工参数控制,控制施工设备型号及成桩工艺,通过工艺试验确定相关工艺参数,通过对该首件工程进行审查,施工单位所报资料齐全,严格履行监理报验程序。施工现场严格按照首件施工方案及交底进行施工,SDS桩施工质量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参数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可指导后续工程施工。
中铁武汉大桥监理公司HSJL-6监理站 年月日
第四篇:立柱首件监理总结
214省道郎溪段五期工程立柱首件施工监理总结
214省道郎溪段五期工程宣广高速上跨桥共有立柱14根,为了保证全桥立柱的施工质量,且为后续立柱施工提供技术参数和施工经验,项目部选择了2#墩2#、4#、6#立柱做为首件工程的施工。该立柱直径1.1m,平均高度为5.1m,单根立柱设计砼方量为4.8m³,钢筋0.8273t,该首件工程于2017年8月29日开始,至9月2日施工完成,整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施工质量良好,现将该首件施工总结如下:
一、施工准备阶段
1、在首件工程施工前,总监办对承包人申报的立柱首件施工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同意按方案施工的同时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2、为了确保首件施工的顺利和施工质量,并明确监理工作程序,总监办在参与项目部组织对施工队进行的技术交底同时,进行监理工作交底,在交底中明确了质量和安全控制要点和工作程序。
3、在首件施工前,总监办试验室对承包人上报的C30砼配合比进行验证,同时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了抽样检验,所进场的砂、碎石、水泥、钢筋等材料都符合要求。
4、总监办测量人员对首件立柱在承包人放样后进行了复测,中心偏差和桩顶面高程相关数据符合要求。
5、在首件施工前,现场监理人员对首件立柱的模板进行了检查,所选用的板模板表面平整度、刚度和稳定性、尺寸等方面都符合要求,且表面清理干净并涂脱模剂,且不影响外观质量。
6、在首件工程施工前,总监办监理人员对施工机械及备用设备进行了检查,所有设备(含备用)状态良好,性能、数量满足施工要求。
通过施工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总监办认为承包人的首件工程各项准备充分,同意进行首件工程施工。
二、首件工程的施工阶段
1、立柱位置的底高程、中心轴线及控制线测量及放样,复测结果各项数据合格,符合要求。
2、立柱钢筋绑扎前,对接桩顶面立柱范围内的砼面进行100%凿毛,凿除砂浆层露出石子并冲洗干净。
3、立柱钢筋绑扎
立柱钢筋笼在姚村钢筋加工场内加工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采用吊车进行安装,在桩接柱位置采用焊接固定。保护层垫块采用圆形高强砂浆垫块,在加强箍四周均布4块,并对保护层厚度偏小的位置进行了加密布置。在施工过程中,经反复检查,主筋长度,箍筋道数,间距等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每根立柱检查钢筋间距24点,合格24点,钢筋骨架尺寸检查12点,合格12点,钢筋保护层工前检查12点,合格12点。
2、模板安装
本首件立柱的模板选用定型钢模板,分2块组拼,模板的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模板的架立采用四角风缆的方法进行固定,稳定较好。模板安装后的几何尺寸符合相关要求,垂直度、平面位置符合要求(吊垂线法)
3、砼浇筑
模板验收合格后,于2017年9月1日8:25分开始砼浇筑,浇筑前检查参与施工机械(拌合、砼运输、泵车和振捣)状况良好,砼浇筑前还检查模内的清洗情况,模内无杂物、无积水。通过砼浇筑前的各项检查后,砼运输到现场,检测坍落度为150mm,符合设计要求。砼泵车泵送入串筒,保证砼下落高度在2.0
米以内,采用分层浇筑,层厚约30cm,振捣采用1台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在砼浇筑的同时派专人检查模板的支撑对拉情况、防止跑模。整个浇筑用时1小时55分钟,9月1日10:20分结束。施工过程正常。
4、模板拆除和砼滴灌养护
9月2日拆除模板,拆模后砼表面无气泡,模板拼缝较好,线型顺直。检查后立即洒水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养生。
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要求
1、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和程序教育并认真执行监理工作程序,加大工序自检的频率,提高一次报验的合格率,重点是模板拼缝和钢筋保护层。
2、后场钢筋工对图纸不熟悉导致加工的立柱钢筋笼的直径偏小,后经过多次修改,工前检查保护层合格率才勉强合格。要求在今后施工中要提前熟悉图纸各部的尺寸,以保证保护层工前合格率达到90%。
3、拆模后检查局部拼缝有漏浆和过振等现象,要求在后续的施工中加强模板拼缝检查和加强砼振捣质量控制严禁过振和漏振。
4、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尤其今后的立柱施工,一定要严格按照高空作业标准设置好安全防护措施和作业平台,现场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确保整个施工期安全无事故。
四、结论:
通过本首件施工所取得的各项施工参数和试验参数及人员和机械调配满足方案和规范要求,可以指导下一步大面积立柱的施工。
专业监理工程师: 2017年 9月 5日
第五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监理总结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监理总结
本项目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为S338互通主线桥12#-6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间为2007年7月13日至2007年7月16日。该桩设计桩径ф1.2m,桩顶标高0.751m,桩底标高-36.249m,桩长37m,按设计要求为摩擦桩。施工单位采用正循环成桩法进行施工。
按照指挥部作业指导书及监理组关于钻孔灌注桩监理细则的要求,开展本标段监理工作。
1、测量放样
为保证桩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测量监理对施工单位测量工作进行复核,并要求在桩位四周设置4个护桩以确保中心位置的准确。
2、埋设护筒,备置泥浆池
首先要求护筒坚实不漏水,且内径比钻头直径大20cm以上。埋设时应以中心桩位及四周护桩为基准,确保护筒位置正确。填埋护筒四周时要求施工单位将土夯实,开钻之前要求施工单位要配备好沉淀池和泥浆池,并测出护筒标高。
3、钻进
在开钻之前监理要检查钻机的水平,钻杆的垂直度及钻头与桩位的对应情况,并对钻具长度,钻头直径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同意开钻。该地区上部土层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因此泥浆制备采取的是原孔造浆。在钻进过程中监理主要采取巡视检查,要求施工单位做好钻孔记录。并把开钻时间、终孔时间及标高,及时通知监理,尤其是地质发生变化时要通知监理到现场进行确认并捞取渣样以便判别。并要求施工单位不得胡乱排弃泥浆,尤其不能排入河道污染环境。
4、终孔检查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再通知监理,监理根据钻杆长度和转盘标高计算出孔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方同意终孔。一次终孔结束时以测绳测孔深,当测得沉淀厚度基本符合要求后方同意提钻。
5、下钢筋笼
成孔之前进行钢筋笼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笼的尺寸、规格,钢筋数量和焊接质量,确认合格方允许使用。下笼之前要求先下探孔器,探孔器顺畅到底才允许下笼。否则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下放钢筋笼监理全过程旁站,对每一节焊接进行检查,直至下完。本桩钢筋笼下放顺利,未出现意外情况。
6、二次清孔
在下完导管后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结束时测量沉淀厚度、泥浆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才允许灌注。本桩使用正循环方法,结果证明如果一清泥浆比重控制的好、清孔比较彻底,二清时能及时调浆,能保证沉淀厚度与各项泥浆指标符合要求。
7、灌注水下混凝土
该过程监理全过程旁站。施工单位采用自拌砼,现场由地泵泵送。料斗容积经复核符合首灌埋管深度1m的要求,过程中用测绳测量砼顶面的高度,确保埋管深度控制在2-6m现场测量坍落度并制作试块,当混凝土顶面高度满足凿桩头的需要后灌注结束。
在该桩施工中监理严密关注现场情况,对桩位、孔深、沉淀厚度、泥浆指标等进行认真测量,对下笼与灌注全过程旁站,并按要求进行各项抽检,做记录。通过该首件工程的施工,验证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设备、人员、技术管理是可行的,从而也验证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工序流程以及技术标准是正确的,为下一步钻孔灌注桩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G204zjg-2标监理组 二00七年五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