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08年上半年度专业学位研究生
关于2008年上半年度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及其相关事项的通知
各培养单位:
2008年上半年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工作即将开始。为规范、有序地做好这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的受理工作统一由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处负责。
2.请各培养单位务必使用研究生教育信息系统进行学位申请审核。专业学位研究生请登陆网站gsinfo.whu.edu.cn提交学位申请。
3.请各培养单位严格遵照国家和学校各专业学位学习年限的有关规定进行学位申请审核。不达规定学习年限者的学位申请,专业学位处将一律不予受理。
4.论文答辩的最后期限为6月5日,各培养单位应于6月15日前将本单位讨论评审学位授予的会议纪要(说明)、分委员会的投票表决结果汇总票、授予专业硕士学位人员名单汇总表(含软盘)、硕士学位上报数据库软盘各1份交专业学位处审核备案。
5.鉴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学校不统一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照相工作,请各位专业学位研究生自备数码登记相片1寸、2寸各若干张,要求:正面免冠,蓝色背景,交所在学院以办理学位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登记表等;同时将同底数码相片处理为160像素高,120像素宽,大小不超过300k的jpg格式文件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网址gsinfo.whu.edu.cn)中提交为学位申请相片。对于未按要求在信息系统中提交照片的学位申请,专业学位处概不受理。
6.请各有关单位及时做好专业学位申请材料的归档工作,归档内容详见《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档案袋》(从专业学位处领取)。
7.未尽事项请参见《武汉大学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须知》和原有规章。特此通知
附件:武汉大学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须知
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管理处 2008年3月30日
武汉大学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须知
一、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
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必须修满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专业实践(或科学研究)工作,全部学位课程审查合格,2003级及以前的硕士研究生需有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且与申请硕士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一)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
(二)权威或核心期刊的增刊;
(三)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论文集。
如各学院有特殊规定,则应在不低于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制定,申请硕士学位者按该学院特殊规定执行。由于我校自2004年开始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试点,从2004级起,学校不再作需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各学院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关规定。
二、硕士学位论文评阅
(一)硕士学位论文完成时,经指导教师、教研室(研究室)或指导小组审查,确定聘请与论文有关的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在相应学科领域有一定学术造诣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
(二)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应于论文答辩前一个月,由学院指定一名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将学位论文传递给论文评阅人。为了保证评阅人客观公正评阅,评阅意见应采用密封传递的形式。
(三)论文评阅人至少为2人,其中校外和申请学位人员单位之外的专家至少应有1人。
(四)论文评阅人须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评阅意见应有如下内容:
1、对论文综述及选题的评价;
2、对论文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评价,包括对论文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的评价;
3、对从事本专业职业技术工作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的估价;
4、对论文写作水平的评价;
5、指出论文中不足或论文应加强的方面,并提出希望;
6、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水平,能否举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写出明确意见,并以优、良、合格、不合格等级对论文评定。
(五)论文评阅有异议时,由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和相关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同聘请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复审,专家复审意见返回后,再根据复审意见决定是否组织论文答辩。
三、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答辩委员会组成
(一)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名单由教研室(研究室)和指导教师共同提出,经所在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分委员会主席签署同意意见后,答辩委员会组成方为有效。
(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五人组成,委员必须是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申请人的指导教师可以参加其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但不作答辩委员会委员,不参加投票表决。聘请的答辩委员会委员应尽可能不含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委员中一般应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参加,以便了解答辩情况。
(三)答辩委员会委员一经确定,答辩委员会秘书须在答辩前一至二周,将硕士学位论文及聘书送交各位委员,以利委员做好参加论文答辩会的准备工作。论文答辩前,申请人应回避答辩委员会委员。
四、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其它事项
(一)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必须在武汉大学举行。
(二)同一专业研究生同一天答辩时,答辩人次不应超过6人。
(三)学位论文答辩程序、答辩委员会决议和论文答辩不合格的处理办法参照《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暂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四)答辩时间安排。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须于每年上半年五月底或下半年十一月底前完成,各学院应于每年六月十日或十二月十日前将学院讨论评审学位授予的会议纪要(说明)、分委员会的投票表决结果汇总票、学院授予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名单汇总表(含软盘)、硕士学位上报数据库软盘各1份交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处审核。
第二篇: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版)
适用于2015级及以后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一.学科概况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最大程度上消除、控制或延缓疾病,恢复病人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保护劳动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早期的临床医学仅仅是对疾病现象的观察和尝试性治疗的总结,即天然和本能的经验医学。而后人们将物理学的原理用于体格检查,设计出如听诊器等简单工具,并形成了西医体格检查之望、触、叩、听等方法。随着解剖学研究的深入,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特别是显微镜、X射线用于临床诊断等,使临床医学在疾病认识和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以青霉素的发现和磺胺等抗菌药物化学合成为代表的生物学、化学研究的突破以及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无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麻醉药品的研发与使用为手术治疗奠定了基础,外科学从此得到长足发展。现代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形成于18世纪。迄今,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日臻完善,学科分类日趋精细,逐渐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譬如内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和疼痛医学等。近年来,重症医学、疼痛医学、再生医学、器官移植学等新兴研究方向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发生着显著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逐步取代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结合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命、疾病和健康,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20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带来了临床医学的又一次新的变革,其核心思想是有证可循,有据乃行,在医疗决策中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紧密结合,从而制定出科学的防治策略,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随着对人类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趋向整体,对疾病控制策略的建构趋向系统,临床医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走向“4P”(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 Personalized、参与性Participatory)医学模式。这将为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很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神经和精神疾病等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开辟新途径。此外,传统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被一系列的障碍分割,而转化医学努力在其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进而促进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科技动力。
二.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并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的专科医生。
三.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至五年,其中临床能力训练不少于两年,最长在校年限为六年,女性研究生因生育可延长到七年。
四.培养环节
包括学位课程学习、临床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
(一)学位课程学习
专业型博士生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英语)、专业课和方向选修课。课程学习主要利用周六、周日进行,上课可采用集中授课、网络教学或业余自学等方式进行,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
1.公共课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2学分)
(2)第一外国语(英语)按照研究生外语分级教学执行,最终获得 5学分。
2.专业课
(1)临床内科学(54学时,3学分)
(2)临床外科学(54学时,3学分)(3)各二级学科(专业)前沿进展(36学时,2学分),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全科医学科、神经内科、精神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老年病学科和小儿外科18个普通专科。
(4)专业选修课(36学时,2学分):现代影像技术、疾病分子诊断学、外科疾病围手术处理、临床药理学、微创手术学
(5)科研能力选修课(36学时,2学分):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设计、实验动物学、医用统计、科学论文撰写与课题申报管理、医学伦理学
3.方向选修课
各三级学科新进展专题讲座(54学时,记3学分), 包括18个普通专科和16个亚专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传染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和烧伤外科)。
(二)临床能力训练
临床能力训练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不少于24月科室轮转培训。
按照卫计委颁布的《专科医师范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参加培训基地的相关普通专科轮转(1年)和亚专科(1年)的临床诊治工作,接受临床高级技能训练,亚专科培训期间担任总住院医师时间8个月,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在临床轮转期间,博士生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包括病例讨论、大会诊、讲座、读书报告、学术会议等),其中病例讨论和读书报告要求在本学科本人至少组织完成各1次,每年不少于20次。
(三)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在临床工作中,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并以临床医疗、实践理论或新技术研究为课题,利用已有的研究手段进行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从中学会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从事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至少有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在SCI收录刊物或作为前2名获得发明专利1项(第一名必须是导师),或作为排名前两名一篇论文发表在SCI一区收录刊物。且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
专业型博士生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2、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4、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要求:
1、论文由2位副教授以上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外单位专家。
2、论文评阅无异议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位副教授以上专家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不少于3位,外单位专家不少于2位。
五.考核
(一)学位课程考核
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掌握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由授课单位组织考核。
(二)临床能力考核
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较高的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严格按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进行公共科目考试、日常考核、轮转出科考核、毕业综合考核。
1、公共科目考试:对专科医师培养标准中要求的公共科目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和形式由甘肃省统一确定。博士生应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通过公共科目考试。
2、日常考核:由培训指导教师负责。对培训人员日常的临床工作量、收治病种及例数、技能操作、病历书写、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及《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中。
3、轮转出科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完成规定的三级学科轮转培训后,由轮转科室主任、带教教师、护士长、科室党支部成员等组成3-5人考核小组,对临床轮转进行日常综合测评和出科考核。轮转考核时应通知导师列席。转科考核成绩作为临床技能培训平时成绩的依据。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轮转时间并进行补考。
考核内容应包括:
(1)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临床能力和工作表现等进行考核。
(2)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技能考核。主要考核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以及胜任总住院医师的能力。
4、毕业综合考核: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按照甘肃省的统一要求组织毕业综合考核,包括专业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
临床技能考核由各医院具体组织,按照三级学科成立考核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集中进行临床能力和技能考核。考核委员会组成:考核委员由5-7位本学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名博士生导师,组长应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和主任医师。考核委员会中至少1名将作为考生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考核委员会成员名单报医学院备案。
考核委员会主要考察博士学位申请人是否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具有相应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否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达到主治医师的临床水平。主要以临床操作技能考核、病例答辩、病例评估等方式,对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技能进行考核。
临床技能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临床工作能力和技能,考核结果作为取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依据。
六.学位申请与学位授予
(一)申请学位的基本条件
1、完成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专科医师)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
2、取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3、作为第一作者,至少有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在SCI收录刊物或作为前2名获得发明专利1项(第一名必须是导师),或作为排名前两名一篇论文发表在SCI一区收录刊物;
4、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二)学位授予
博士生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培养环节,取得相应学分、考试考核合格,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博士生个人申请,导师、医学院、研究生院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七.分流
凡因各种原因不适宜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培养者,包括在学期间未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选择转读学术型或退学和结业处理。
第三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与实习工作细则
(征求意见稿)
教育实践与实习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全部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完成总体教学目标,规范教育实习各个环节,切实完成教育实践与实习这一重要任务,使学生教育实习取得应有的成效,并按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与实习指导性意见》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此工作细则。
一、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具体要求
(一)实习期限
全日制和在职培养的中国研究生实习期限为一个学年;全日制培养的国际学生实习期限为一个学期。具体的实习时间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实习工作量
参加实习学生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应根据其实习接收单位的具体要求确定,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实习工作时间应不少于50个工作日(满工作量);教学实习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40学时,还应包括相应的观课、备课、批改作业、组织课外活动等的工作量;文化传播、教育管理岗位的实习工作量参照教学实习的工作量,根据实际情况执行。
(三)实习方式
1.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实习方式略有差别:
全日制研究生实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海外实习、培养单位安排国内实习、自主实习。在职培养研究生实习方式主要有四种:海外实习、在岗实习、培养单位安排国内实习、自主实习。
国际全日制研究生实习方式主要有两种:参加国际合作实习项目、自主实习。
2.关于实习方式的具体说明详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管理规定》。
二、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管理模式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育实践与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共同管理。
(一)基地管理模式
1.基地成立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务秘书和学生辅导
员组成。
2.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担任实习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
3.教务秘书负责收集学生实习相关表格及材料、联络实习单位指导教师。
4.学生辅导员负责联系实习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实习动向。
5.实习期间,实习生须与基地教务秘书及学生辅导员适时联络,定期主动汇报实习情
况或所遇问题。
6.实习期间,实习生仍须服从基地的管理安排,若遇特殊情况,实习生需向基地教务
秘书和学生辅导员提交书面请假条,说明原因。
(二)实习程序
1.基地联系各实习单位,选定1~2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具体安排、指导学生的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并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估。
2.实习前半个月,基地将组织实习学生召开实习动员会,并进行实习前培训。
3.实习学生赴实习单位,在单位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自觉、主动完成实习各环节。
4.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会不定期地与实习单位联系,或派专人赴实习单位调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5.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实习学生向基地教务秘书上交所有实习材料。
6.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在收到学生实习材料后一周内,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鉴定。
7.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完成对学生实习情况的综合鉴定后,组织实习学生召开实习总结大会。
三、教育实践与实习纪律准则
实习期间,所有实习学生应严格遵守实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他人,与学校领导、同事和同学和谐相处;一般不准无故缺勤,因事因病需外出的务必履行请假手续,并经得实习指导教师的准许方可离开。根据具体实习工作的不同,现将具体规定告知如下:
(一)教学实习具体规定
实习期间,具体从事教学实习者需遵守以下规定:
1.拟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案。
2.按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备全教学道具,认真做好教学记录,如实填写实习日志。
3.课前必须充分备课,上课应提前到场,课堂上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4.充分合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同时应积极献计献策,为实习单位完善中文教学大纲、规范学习教材、开展语言文化项目和营造中文学习环境等方面贡献力量。
5.如在教学方面遇到难题,应及时向实习学校或基地反映,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非教学实习具体规定
实习期间,具体从事非教学实习者需遵守以下规定:
1.拟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2.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如实填写实习日志。
3.工作前须做好充分准备,实习应提前到场,合理分配工作时间。
4.工作中应多与指导教师及同事沟通、交流,了解工作需求,体现工作积极性。
5.如在工作方面遇到难题,应及时向实习学校或基地反映,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教育实践与实习考核标准
(一)考核程序
1.学生开始具体实习后,需向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提交《实习工作计划表》;计划应结
合实际、科学合理,反应汉语国际教育特点。
2.学生实习期间,一般在每个工作日均需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日志》,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
3.实习结束后,实习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教学工作)》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非教学工作)》;完成《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总结报告》,一般字数不少于2000字。
4.从事教学实习的学生需从已有教案中,选择3份最出色的教案,并根据教案内容填写《教案表》。
5.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及负责人根据实习学生平日表现,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实习单位鉴定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相应部分,并加盖单位公章。
6.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将《实习工作计划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日志》、《华
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教学工作)》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非教学工作)》、《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总结报告》、《教
案表》(非教学实习的学生无需上交),以及盖好公章的《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实习单位鉴定表》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交至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处。
7.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平时表现,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相关部分。
(二)考核依据及考评等级
1.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学生所上交的所有实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结
合学生平时表现、学生自评及实习单位鉴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反映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上。
2.实习成绩等级:(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
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获得实习学分。
第四篇:信息技术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办法
信技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考核及管理办法
专业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及学位授予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初步锻炼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一门多科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殊的必修课程,也是全面检查和进一步提高我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专业实践既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其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高,在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国情、中小学等教育现状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优良的师德、师能、师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
一、专业实习目的1、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实习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认识人民教师所应担负的光荣而重大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
2、使实习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中等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教育规律、培养从事教育和教学的独立工作能力。
3、通过教育调查,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小学教育科学,探索规律,为培养适应教育体制改革需要的新型骨干教师进行初步训练。
4、全面检查我系的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我系教学质量。
二、实习的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三、实习时间
时间:20年9月—20年12月。
四、实习的任务
专业实习的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工作实习
专业实习必须把课堂教学实习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学实习了解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实习生在备课、编写教案、上课、实验、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考查、考试、听课评课、教学总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严格的训练。实习期间,每个实习生必须至少完成16学时的教案编写,讲课32学时,讲课时间不包括备课、试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环节。实习学生在讲课前必须先进行听课、试讲,被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讲课。
实习期间,每个实习学生必须参加观摩实习所在学校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并相互听课,观摩和听课总时数不得少于10学时,并有详细记录。
(二)班主任工作实习
实习学生在专业实践期间都要做实习班主任工作,要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培养独立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每个实习生都必须制定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交原班主任审定后执行。实习生做实习班主任期间,要了解1~3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做出具体分析,要在原班主任协助下组织指导一次学生主题班会或有效的班级、团组织活动。
(三)教育调查
通过教育调查,促使实习生了解社会、国情,了解中小学教育实际,培养他们进行科研选题、资料收集整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习要求概要
㈠对学生的要求
1.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参加专业实践。
2.自觉遵守一切有关实习工作的规定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3.实习期间,一般不得请假。有特殊原因必须请假的,需双方指导老师批准。
4.每周给自己的指导老师汇报至少一次,同时做好汇报内容的记录。
5.实习结束后交实习报告。
6.若实习单位或地点等联系方式变动,应立即告诉指导老师。
㈡对教师的要求
1.指导学生写好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2.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应及时处理,严重者停止其实习。
3.贯彻启发式的实习指导原则,要求学生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教师要认真进行质疑和答疑。
4.与实习单位加强联系,争取对方的指导和帮助。
5.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报告的质量和考核的结果,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6.注意经常强调实习安全问题。
六.实习总结
1.实习生认真填写好实践考核表。
2.认真总结教学工作,写好专题体会文章,每人各一篇。
3.召开实习总结交流会,各实习成员交流汇报教育实习收获与体会。
第五篇:厦门大学研究生专业学位证明(英文)
CERTIFICATE
This is to certify that(Name),(Male/Female),born on(Month Day, Year),has passed the course examinations required, and completed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program of(Discpline)in Xiamen University.In accordance with(Name).
“The Regulations Concerning Academic Degre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as been conferred upon the(Master/Doctor)professional degree of(Discpline)
(President Name)President No.(Diploma No.)Date.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Chairman Name)Chairman of Committee for Awarding Academic Degrees(Month Day,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