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促进市水产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大全]
关于促进市水产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总要求,根据常委会工作安排,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于2007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围绕我市水产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刘爱世主席、夏夫根副主席带领下,听取了XX县政府、XX县政府、市经贸委、市检验检疫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外经贸局和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的情况介绍,调查走访了13家水产加工企业。调研组成员根据调研情况,结合舟山实际,进行了充分的协商讨论,认真分析了我市水产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并就促进我市水产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水产加工业的基本情况
水产加工业是我市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宣传舟山、推介舟山的一个重要品牌,一直在舟山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水产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整体素质逐步改善,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成为我市海洋经济“3×3”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发展、平安、和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水产加工业已成为我市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06年,我市398家水产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50.3亿元,占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650亿元的23.1%,其中规模以上水产加工企业147家,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3。2006 年全市110家水产品出口注册企业,其中对欧注册企业32家,对美注册企业38家,对韩注册企业84家,出口水产品总值6.38亿美元,同比增长 4.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9.3%,分别占全省、全国水产出口的85%和7.8%。全市水产加工企业日冷冻能力8000多吨,冷藏能力20多万吨;各种现代水产品加工生产线200多条,年加工能力80万吨。目前,舟山水产加工业整体装备水平、生产加工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拥有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精营销、敢开拓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
(二)水产加工业已成为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水产加工业作为现代渔业可靠的后方加工、销售基地,为舟山渔民转产转业、吸纳城镇劳动力和消化渔农村富余劳力提供了重要的就业渠道。水产加工业是以渔业资源为依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头连着渔业生产,一头连着市场销售,是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重要连接点,在产业带动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据估计,2006年全市水产品加工量达60万吨,约占全市渔业捕捞总量的48%;直接吸纳从业人员9-10万人,带动的渔业、机械制造业、包装业、服务业等产业吸纳劳动力约为25万人。据国泰公司反映,企业附近的渔农村已基本上招不到人。
(三)水产加工业已成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有生力量
我市水产加工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的水产加工系列,水产品加工从传统的冻、干品逐步转向活、鲜、熟制品和小包装、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一批高新技术加工企业正在形成规模,水产品原料特别是低值原料开发利用已达95%以上。如海氏集团的海洋胶原多肽、氨基酸等系列海洋保健品,海力生集团从鱼皮、鱼骨等初级加工废弃料中提炼成的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肽等生物产品,正龙水产研发的新的鱿鱼产品配方工艺,等等。品牌培养也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有中国名牌1个,省级名牌25个,是全省省级水产品名牌最多的市。2006年,全市水产精深加工产值59.2亿元,占全市水产加工总量的 39.4%;出口额3.86亿美元,占出口水产品比重的60.5%。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调研得到的情况分析,目前我市水产加工业正处在产业转型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有些光靠市场和企业自身的能力无法破解,亟需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通力扶持。总体来看,水产加工业行业集中度低,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技改投入不足,产品结构趋同,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行业自律性较差,部分企业内部管理还有待加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一)市场环境方面。一是国际贸易壁垒加剧。当前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正被越来越多国家作为一种维护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手段而广泛采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技术壁垒”正在加剧,俄罗斯等一些国家也争相效仿。这些国家不但增加进口产品的检测项目,提高检测标准,而且还从证书格式、食品标签等方面加以限制,使得我市水产品出口门槛趋高,对外贸易摩擦风险增大。如最近美国对从中国进口水产品从原来的抽样检测升级为逐柜检测,到今年6月底,美方已扣留中国输美养殖水产品184批次,占输美水产品总额的18%;俄罗斯也要求对我国出口企业实施注册制度。此外国际反倾销诉讼时有发生,如2004年美国对我输美暖水虾实行反倾销,我市华定水产公司代表浙江省虾类出口企业参与反倾销诉讼,前期虽有市里的支持,但由于参与该反倾销行政复审法律程序较为复杂,诉讼过程漫长,同时每年另需100多万人民币应诉费用,且有败诉风险,企业感到力不从心。二是出口企业利润空间大大压缩。自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7.28%,今后继续升值可能性较大,按去年我市水产品出口值估算,今年预计将减少企业利润1800 万美元。今年6月实行输欧水产品h.s编码后,输欧水产调味制品将不能享受13%的退税优惠政策,按2006年水产品出口量估算,今年企业将减少约 3000多万元的退税收入。三是国内市场经营步履艰难。据部分做国内超市贸易的企业反映,超市资金周转量大,结算周期长,运作资金相当于国外同类贸易的3 倍,资金信用度大不如国际市场,这也是水产品加工企业大多热衷于出口的原因之一。
(二)行业发展方面。一是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据统计,2006年我市水产加工量只占水产企业年加工能力的 75%,造成大量设备闲置,如全市单冻虾仁生产线有100多条,但设备利用率仅为30%。而全市各地水产加工企业还在不断上马,据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的数据反映,近三年来新增出口水产注册企业20家,许多企业还在积极争取出口注册。为满足生产需要,水产加工企业相互争抢原料,进一步加剧原料供应紧张矛盾。二是企业竞争同质化。由于出口目标市场过于集中,产品种类和结构单一(多为初级加工品),使部分企业压级压价销售,有些企业甚至无货乱报价,扰乱外贸秩序,损害行业整体利益。三是引发新的贸易磨擦。部分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极易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对外贸易纠纷的导火线。四是企业诚信建设有待加强。个别企业诚信缺失,不认真执行行业协会的自律要求,存在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现象,有损于国家、地方和行业的信誉。
(三)企业用工方面。据劳动部门调查统计,仅兴业、国泰、海力生、正龙等四家公司就缺1550人,估计全行业正常性用工缺口在1万人,季节性用工缺口达2万人。用工短缺直接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如正龙公司鱿鱼制品产量每天减少12吨,国泰水产关闭了两条生产线,兴业公司只能安排一天两班制生产。究其原因,一是随着舟山经济的发展,本地劳力择业范围不断扩大,不愿意从事水产企业这种苦、累、脏且工资收入较低的工作,因此目前企业一线生产工人80%以上都是外来民工。二是部分企业没有把员工视作企业财富的创造者,缺乏依法用工和善待员工的理念。许多水产企业工资福利待遇不高,往往不能满足员工的食宿、医疗、文化娱乐等基本需求,企业主动出击寻找工人的意识又不强,导致企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三是外来民工流动性大,过分看重现成的工资收入,认为与企业签了劳动合同会失去择业自由,加上现行社保异地接转困难,导致外来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四)原料供给方面。首先,原料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目前,我市大多数渔船的鱼货装载、保鲜条件不能满足食品安全要求,渔船改造工作由于资金落实困难而进展缓慢;渔民不规范使用亚硫酸盐保鲜剂,养殖产品药物残留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也是原料源头食品安全的隐患。其次,企业原料收购紧张。近年来舟山捕捞产量一直稳定在130万吨左右,而水产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却不断增长,造成本地原料越来越紧缺。再次,我市来/进料加工发展不快。据统计,2006年,舟山口岸来/进料加工量1.25万吨,仅占全市水产品加工量的2%。
三、对策和建议
我市水产品加工业基础雄厚,地位重要,技术领先,发展的前景广阔,又正面临可持续发展新的机遇期。最近,中央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长三角地区将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也为舟山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不久前刚刚闭幕的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更是实现舟山水产加工业“两次创业”、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大陆连岛工程建成在即,大桥经济初露端倪,给我市水产加工业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水产品作为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市场需求强劲,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到2015年,世界水产消费将缺口1100万吨,欧美发达国家的水产品消费市场正以每年 10%以上的速度递增。因此,建议深化对水产加工业的再认识,在抓住临港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同时,从建设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精深加工贸易基地的战略定位出发,继续加强对水产加工业的扶持,合力营造重视水产加工业的良好氛围,实现加工技术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产业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品市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不断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逐步提高海洋化工、海洋医药、海洋生物等在水产加工业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扶优扶强力度
我市现有的水产加工业扶持政策,对行业整体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根据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建议市里对已有的水产加工业扶持政策作一次梳理,该延续的应延续,该修订的应修订,该调整的应调整,更好地发挥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
1、进一步扶优扶强。一是建议有关部门在综合考虑行业布局、地区发展潜力、要素供给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全市水产加工集聚区的布局,并妥善协商解决好区块集聚中市、县(区)、乡镇(街道)利益关系问题,进一步促进企业集聚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增强行业集中度。二是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行为,支持骨干企业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和联合,促进生产要素集中,做强做大企业规模,打造加工技术领先、市场信誉度高、有核心竞争力、集团化的“航母型”企业。三是继续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发挥水产龙头企业对现代渔业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提高现代渔业组织化、基地化和标准化水平。四是通过规划布局调控、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依法加强环境评估和监管等措施,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控制新办“低、小、散”的水产企业。五是切实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建议通过调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着力构建符合水产加工企业融资特点的融资服务体系。当前应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先解决龙头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建议政府将水产加工业的贷款增长额度列入对金融机构考核目标。
2、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是企业的活力所在。一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支持企业研发低值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和近海养殖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加大对企业研发高科技新产品的资金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研发风险。二是鼓励企业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合作,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三是整合现有科技研发资源,充分发挥海洋开发研究院作用,有针对性地建立开发合作平台,重点解决水产品保鲜、加工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动行业精深加工技术水平的突破性提升。有关部门应引导企业重视研发成果专利的申请,帮助制定水产品加工的行业标准,加强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3、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在继续巩固传统国际市场的同时,应鼓励企业大力开发国内市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研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开展市场错位竞争。要支持企业争取与境内外著名超市建立商品产销关系,积极探索产品专卖店等新型营销渠道,不断扩大舟山水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份额。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或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或独资在主要出口国建立销售机构或在原料主产地设立收购公司。建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水产品出口企业代表本地行业应对国外贸易纠纷诉讼,不应把其视作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个体行为,对相关的企业应诉费用无论诉讼胜败都应给予一定补助,以减轻企业应诉风险。
(二)构筑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缓解加工原料短缺矛盾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人身健康的大事。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要求,从食品安全的高度加强对水产品的源头质量管理,对水产品的源头质量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1、加强原料源头质量控制。一是建议政府确定渔船年度改造计划,落实渔船改造配套资金,积极推进渔船改造。有关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渔船改造补助资金,加快推进渔船改造进程。二是建议由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牵头,各县区、乡镇、村(社区)共同参与,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渔民正确使用保鲜剂,推广超低温、冷冻媒介等无毒无害保鲜技术。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养殖病害测报点和“农民信箱”等载体,指导养殖户合理用药,建立育苗日志和养殖日志,加强对药物残留的监控,建成一批符合出口标准的检验检疫备案的养殖基地。此外,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和设施,加强对加工、储藏、销售等的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有关部门应强化对海捕原料的质量检查。
2、缓解企业原料收购难矛盾。一是借助舟山水产加工业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充分利用国外渔业资源,大力发展进料加工。有关部门应为企业发展进料加工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完善原料供需协作机制,在原料丰富的产地建立原料收购、初级加工基地,引导企业与固定渔船(养殖场)建立生产、销售、加工联盟。进一步发挥舟山国际水产城的市内外水产品的集散功能,吸引更多的外地渔船到舟山投售鱼货。三是积极发展水产物流业,通过发挥水产品公共保税库、国际水产城等平台的作用,合力保障舟山水产加工业的原料供应。
(三)增强部门服务意识,主动做好服务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行政理念和工作作风,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寓监管于主动服务之中。
1、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应对机制。有关部门应及时地把最新贸易政策法规、食品安全标准等信息告知企业,开展指导培训工作。企业也应及时将产品质量事件向主管部门进行通报,有关部门应帮助企业妥善处理好事件发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各相关部门还应加强联系协调,统一产品质量信息发布口径,避免类似山东多宝鱼、海南香蕉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把企业法人诚信建设放在企业诚信建设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制度的监督约束作用,增强企业法人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开展诚信企业评比活动,培育一批诚信企业、“免检企业”,建立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营造企业诚信度越高、得益越多的激励机制和社会氛围。
2、切实履行部门服务职能。有关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为企业在产品市场准入、原产地注册、专利申请、龙头企业申报、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从服务地方经济出发,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研究制定一些类似良好企业名单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深化推进。从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出发,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企业采用节能节水的生产新工艺,对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水产加工企业生产实际,研究间断性停电改为一段性停电的可行性办法,要适应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并不断改善水质。
3、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应鼓励企业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对企业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并批量生产的给予重奖;积极推进舟山水产品原产地注册工作,建议尽快落实牵头负责部门,制定工作计划,力争有更多的水产品获得原产地注册,打响舟山水产品品牌。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舟山水产品的宣传,大力宣传舟山水产品营养价值,大力宣传舟山水产精深加工的先进工艺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大力宣传舟山水产品原产地品牌和国内国际知名品牌的特征,使舟山加工的水产品驰名国内外。
4、推进水产行业协会建设。关心、扶持协会健康运作,帮助协会解决各类实际困难,形成内部自律监督机制,使协会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企业进行奖励、处罚时能事先告知和征求协会意见。
(四)切实转变观念,努力缓解企业用工紧缺
随着舟山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劳动力供应短缺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当前,在进一步加强本地劳力择业观教育、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外来民工在推动舟山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外来民工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1、加强培训和引进工作。一方面应加强对本地劳力择业观念的教育,通过暖促工程等载体,加强对渔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尽可能多吸纳本地劳力就业。另一方面,有序组织引进外来劳动力。在切实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的同时,建议由劳动部门出面,发挥跨省劳动协作网络和校企对接网络作用,委托那些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劳动部门发布招工信息,组织统一培训和劳务输出,为水产加工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劳动力基地和人才基地。
2、营造以人为本的就业大环境。合理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报酬是企业解决用工紧缺矛盾的首要环节。企业应提高计时计件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采取年终福利、工龄津贴等工资性补助和其他有效方法稳定企业职工队伍,为企业职工特别是外来民工提供必要的的生活设施和条件,以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企业应树立依法用工观念,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劳动部门应依法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督促指导,针对企业与外来民工的实际,妥善处理好外来民工的社保和劳动合同签订问题。建议政府在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地规划中留出建设民工住宅设施空间,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民工住宅设施建设,优化企业用工环境。
3、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支持企业引进和研发自动化生产设备,鼓励企业加强技改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对用工的依赖,引导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首页12尾页
第二篇:浅谈青岛水产加工业
青岛自欺欺人的产业
——青岛水产加工业
青岛市各媒体的报道,官方资料时常自诩我市为山东地区水产品深加工产业的龙头,我市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各方资料还预测未来青岛的水产加工业会如何如何的发展等等。到处宣扬青岛水产加工行业形势一片大好,颇似上世纪30年代大上海“繁荣”的景象。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还编织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梦想:
{青岛市将加快发展水产加工业作为现代渔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产业,着力发挥水产加工传统优势,做大做强水产加工业。一是研究水产品加工业扶持办法,着力提升加工能力,加快推进养殖鱼类、海参、贝类三大地产品加工。二是坚持开拓国际市场与扩大国内市场并举,以市场多元化战略促进水产品对外贸易,争取全年水产品出口创汇突破15亿美元,把青岛加快建成全国重要水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和国际知名水产加工贸易基地。}(来源:2011-3-16http:///content/1088594)多美的设想啊,这个规划是如此的豪言壮语,如此的鼓舞人心,请问具体措施是什么?我们来看看目前我们青岛海产品加工业的现状。
先看现在市场,{目前虽然散装的干海货在标签上的产地一栏均填写“青岛”,中山某海产品批发商场总经理却表示,店里除了鳕鱼片、黄花鱼干、少量的海米、蛤蜊干以及部分海参属于地道的青岛海鲜外,80%的干海产品都产自南方等海域。现在烤鱼片的种类比较多,像畅
销的马面鱼、三文鱼都不产自青岛,还有南方的蛤蜊干、海米、鱼干个头饱满供货量大,游客也挺认可,“想想吧,青岛的鲜海货都供不应求,哪还有多余货做成干的?”}(http:///www/byfoods)其实仔细看一下,现在的包装的成品很多也是分装的。比如鳕鱼片现在市场上也鲜有青岛产的了,本来原材料都是进口的,现在物流成本这么高,原材料价格这么贵,现在大多厂家选择了分装。
接下来我们来看青岛海产品加工行业,现在的青岛水产行业整体发展还是比较滞后,出口贸易仍以粗加工为主,做的比较规范的还要数外商管理的代加工企业。还有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间社会团体,最明显的就是没有一个组织严密的水产行业组织、行业联盟。水产加工企业自身的很多权益得不到保障,信息沟通有障碍,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极为不利,严重影响我市水产行业整体发展。现在我们迫切需要一个不以收取会费为目的的,能够切实为行业、为企业办实事的行业联盟,共同提升青岛水产加工业整体实力。
再来看青岛的资源条件,水产品加工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所以资源既包含本土海产品资源,也包含劳动力资源。青岛海洋捕捞的产品,以一尺多长的鲅鱼和大鱿鱼是主要鱼种,带鱼、黄花鱼等鱼种则相对较少,还有活虾、琵琶虾、螃蟹等等。人工养殖的种类要丰富一些,档次也很多。但是这些产品都是本地人爱吃的种类,最好吃的就是新鲜的产品,拿来深加工还不如直接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这样丰富了老百姓的美食,也是提高了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有保障,如果把这些产品送到当地的那些小食品加工厂
去粗制滥造,不知道对我们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将造成多严重的伤害。所以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原材料是去外地采购的,这样必然产生一定的物流费用,增加成本。青岛的劳动力资源也比较匮乏,基层劳动者缺口还是比较大的,这样也必然要付出相对要高一些的劳务费用,最终这些费用都会转嫁到产品上面。同质的产品到零售商手里价格会比其他地区生产的价格稍高,请问竞争力在哪里?所以在目前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生产企业拼的就是管理、拼的就是产品高附加值,看看青岛地区的企业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吗?
我们青岛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比较早,创立20年左右的生产厂家比比皆是。但是真正有实力,做大做强的企业又有几个?哪一家企业敢出来说自己能称得上是水产行业的大企业?哪一家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名牌?标杆在哪里?现在成长型的企业5年时间就可以追得上这些所谓的老牌企业。究其原因:本行业的企业管理相对之后,严重脱离市场发展轨迹,保守固化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安于现状,不能紧跟市场潮流,发展到中型企业的时候还是用小型企业甚至是作坊式的管理模式。不能采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市场拓展方式、客户维系方式,最终只能是转行,继续到另一个行业做小企业。现在放眼看一下我们的水产加工企业哪一家的主营收入还是主要靠水产深加工得来的。在城阳区的那个青岛最大的水产加工厂不是也已经转让了吗?二三十年过去了,企业发展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工艺到底是不是先进?现在的利润是不是丰厚?那些老板们自己非常清楚。再就是那些海产品了,卖了20年还是那些产品,新品在哪里?也许商家可
以自我安慰一下,这是传统食品,但是传统的食品就不可以提取高附加值的产品了吗?你们有去钻研产品更深的加工了吗?同样的产品现在也大不如从前那么美味了,为什么呢?这就联系到食品安全问题了,关系到老百姓生计的大问题。现在的人们不知道该不该说是聪明了,可以研制出这么多食品添加剂。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比核辐射可怕多了吧?天天去吃一些化工原料是不是时间长了人体自身都带辐射就不怕核辐射了?不可否认现在我们青岛的水产品口碑不是很好,其中有企业自身的错误,但是无良媒体也在不断抹黑我们的食品行业。现在每个企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QS,也都通过了ISO认证也就是所谓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是在现在国内食品监管极度落后的情况下主要还是靠良心,食品企业做的还是良心。
看了这些,我想知道,怎样才能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水产加工行业腾飞,我们的企业、行业、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做些什么来挽救我们的这个行业?以上看法仅是我个人的胡说八道,急求博学人士解我心中疑惑。感激不尽!
2011年5月4日
第三篇: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你们都写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一、报告前言
根据《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之规定,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工业生产活动。其相关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12
大类。
安康位于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汉江由西向东贯穿其中。境内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和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蕴育着丰富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各县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品、纺织和医药制造等六大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财政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有效探索农产业加工业发展途径,近期,市工信局组织开展了农产品加工及其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重点产业专题调研,并撰写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二、发展现状
(一)全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xx年底,XX市全部农产
品加工业单位个数为12485户,占全市工业的%;从业人员46632人,占全市工业的%;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市工业的%;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工业的%;实交税金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提供劳动者报酬亿元,占全市工业的%;(20xx年XX市全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见附表1)。
(二)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市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个数为109户,占全市规模工业的%;从业人员10877人,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实交税金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实现利润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20xx年XX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见附表2)。
(三)六大重点行业发展现状
XX市农产品加工业涉及到统计分类各个行业。20xx年,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品、纺织和医药制造等六大行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已成为六大重点行业(20xx年XX市全部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见附表3,20xx年XX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见附表4)。
1、农副食品加工业。包括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制糖、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和其它。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7589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2、食品制造业。包括焙烤食品加工、糕点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制品制造、调味品制造和其他。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784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3、饮料制造业。包括酒的制造、软饮料制造和精制茶制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954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4、烟草制品业。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烟草制品业单位数22户,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5、纺织业。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纺织业单位数132户,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6、医药制造业。包括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27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三、主要特点
(一)主导产业初步形成
据专题调研资料显示,目前,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八大产业已成为安康农产品加工业的主导产业(各产业调研报告见附件1-8),其中魔芋和茧丝绸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相当份额。
(二)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20xx年,全市109户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其中魔东魔芋、江兴医化、雨润集团、新兴米业、安康正大、金福海油脂等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三)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0x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其中,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四)产品结构趋向合理
20x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涉及统计分类的各个行业,但主要产品只有32种,大都是来自于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并且都属于国家扶持发展的产品,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产品结构不断趋向合理(20xx年XX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见附表5)。
四、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
20xx年,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中,个体经营户为11673户,占全市农
产品加工业总数的%,而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仅占%,其中,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仅占%。
(二)产品附加值低
从加工单位看,农产品初加工单位数较多,深加工和精加工较少,增值能力差;从产品品质上看,大多数产品档次低,包装差,产品品质不高;从产品用途上来看,初级原料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
(三)基地建设不配套
由于基地建设没有跟上,可供加工的农产品不足,造成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过剩。据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仅食品植物油生产能力过剩近2万吨,茶叶生产能力过剩近100吨。其中,秦东魔芋、江兴医化、金福海油脂等大部分龙头企业都存在着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问题。
(四)共性问题尤为突出
人才短缺、融资困难和发展环境
不尽人意等制约瓶颈一直是工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加之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小、底子薄、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问题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五、建议意见
(一)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及《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结合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际,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措施,大力发展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八大主导产业,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鼓励和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在规划和建设项目上,实行优先审报,重点倾斜扶持;在企业融资上,积极组织开展银企业合作,解决
融资难题;在原料基地建设上,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原料供应,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三)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鼓励农产品加工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选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工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质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建立科学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要各司其职、转变职能,通过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和用地、电力保障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搞好协调服务。
第四篇: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主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2011年,我县获全省生猪产业大县称号,也是一个畜产品加工大县,近年来,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全县畜产品加工情况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畜牧业基本情况
全县突出生猪和家禽两大产业,畜牧业生产逐年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全县肉类总产量3.26万吨,增长12.4%;禽蛋产量5.06万吨,增长61.77%。全县生猪饲养量为212.04万头,与上一年相比增长5.9%,肥猪出栏163万头;家禽饲养量7155.8万羽,出栏5965.46万羽,其中饲养生态水禽3400万羽,出栏2877.75万羽;生猪规模养殖比重75.6%,比上一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肉禽规模养殖比重92.8%,比上一年提高3.98个百分点;蛋禽规模比重97.7%,与上一年持平;奶牛存栏2769头,比上一年增加了666头,其中规模养殖占全县存栏的93.1%。畜牧业的发展,为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成为促进全县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二、畜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县的畜产品加工始于80年代初期,主要以屠宰的畜产品为主。由于受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短、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大多为初级加工企业,深加工、精加工、综合利用 1
和产品包装等加工企业较少或形不成规模,与发达地区畜产品加工业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1、我县肉类加工业现状与问题。
我县目前共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46户,达到机械化生
产条件的企业4户,达到半机械化生产条件的企业16户。其中以益客食品有限公司,“金淇洋”商业肉联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等3户规模企业为代表。主要生产加工白条肉、分割肉,都是以初级加工的产品占领市场,对于畜禽内脏、毛皮等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少,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
2、乳品加工业现状与问题。
我县目前南京卫岗乳业等5家奶牛养殖场,但都是以出售生鲜乳为主,或者是鲜乳加工,基本不涉及乳品深加工。我县乳品加工业存在以下3个问题:一是我县养殖量虽逐年在增加,但是养殖量还比较少奶源小;二是我县目前还没有乳品深加工企业;三是乳制品生产结构尚不合理。
3、蛋品加工现状与问题。
我县禽蛋产量高,2011年达5.06吨,以汤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主要集中地。蛋制品加工比较滞后,大多数蛋品未进行深加工,仅是以半成品形式利用其热凝固性、起泡性、乳化性加工成卤蛋、咸鸭蛋、松花蛋等,用于焙烤制品、糕点,现代化的蛋制品加工急待发展。
三、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和建议
我县猪、鸡、鸭、鹅、牛的存栏量和出栏量大幅增加,为畜产品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促进了对畜产品的需求量。我县畜牧业要有一个跨越发展,必须尽快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1、扶持和培育畜牧业养殖龙头企业。发展完善畜牧业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架起利益联结的桥梁,实施“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标准化经营,实现由粗放、分散经营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高度重视发展龙头企业,把培育和发展养殖龙头企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有效地促进我县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通过发展畜牧业,为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足量、及时的原料供应,进而培育一批集团化、规范化的畜产品流通中介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整个畜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进程。
2、培育、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是联
系畜牧生产与人民生活需要的关键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他肩负着保障与促进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提高需要的双重重任,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化发展。
(1)要按照加工基地一体化要求,围绕基地建设,配套
引进和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外向型、牵动强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内引外联、扩张兼并,逐步做大做强。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步伐,有重点的吸引全国著名的金锣、雨润、双汇等肉品深加工企业,吸引光明、蒙牛等国内知名乳品加工企业前来我县投资兴业。
(2)引进对猪副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如皮革加工企业、制刷企业、猪血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注重对肉类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畜禽血液和骨骼两
大重点领域。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养殖业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很高的社会效益。
(3)对蛋制品深加工企业,其发展速度不及肉品和乳品
工业,但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建立,对蛋制品的质量变的越来越高,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大型的蛋品加工厂,进行规划和发展。
3.加强政策扶持,解决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问题。加快我县畜牧产品加工业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整合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发展;要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步伐;要强化招商引资,吸纳外部力量,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发展基金;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落实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第五篇:水产调研报告(精)
加快乡镇水产业发展的思考 观音水利站 韩万银
为充分利用乡镇塘、库、堰、稻田及溪沟河流等水资源,加快渔 业发展, 助农增收, 使渔业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 用,现以观音镇为例,就加快乡镇水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思考意见:
一、工作思路
立足资源,结合实际,突出科技支撑,使水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 型、数量型向质量型,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 展,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特色渔业,走“公司 +渔业专业组织 +大户”的发展路子,促进水产产业化全面发展。
二、发展目标
观音镇近期水产业发展目标是: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 2000 吨,比 2010年增长 20 %,渔业经济总产值 2100万元,比 2010年增 长 15%,农民人均渔业纯收入 150元,人均增收 50元。经过 1-3年 的努力, 使观音镇水产业成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的 优势产业,水产养殖 10亩以上(含 10亩专业户达 500户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 广 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养鱼积极性
水产业投资少, 见效快,收益大,家家户户都可利用自有水面搞 养殖,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是高产高效农业,各片区、村委等 相关单位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
(二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含量,建立和完善水产业技术服 务体系
一是加快渔业专合组织建设。本着自愿入会,互惠互利、信息共 享的原则,广泛吸收会员,为会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二是积极开 展科技培训与科技咨询。观音水利站、渔业专合组织负责组织培训工 作。三是聘请水产专家进行指导和科技攻关。
(三突出重点,示范带动
以养殖大户为重点,示范带动面上发展,建立水库、池塘高产高 效养殖示范基地、稻田养殖示范基地。并逐步建立无公害、特种水产、名优水产、溪河渔业等养殖示范基地。
(四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把“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绿色水产”和 ” 标准化水产 ” 作为渔业 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五推进“平安渔业”建设
增强渔业安全保障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渔业 船舶检验条例》 ,层层建立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渔业 安全检查, 抓好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 总结并推广水产业在抗御 自然灾害方面的有益经验。
(六抓项目争取,夯实水产业发展基础
积极争取储备水产项目, 努力扩大上级对我镇水产业的政策支持 和项目资金投入。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镇政府成立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配备专人, 负责水产业发展的 日常管理工作。各片区、村、部门要把水产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制定 水产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加大对水产业的资金支持
多渠道筹集水产业发展资金, 用于基地建设和技术培训等。信用 联社等金融部门要积极、主动为水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信贷资金支 持,对养殖大户争取贷款贴息扶持。
(三狠抓渔政管理
努力构建良好的渔业发展氛围,水利、公安、工商等部门要严格 执法,严厉打击“电、毒、炸”偷等破坏渔业生产的违法行为。(四强化考核,严格奖惩
镇政府把水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各片区、村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 容,严格考核奖惩。根据镇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考核结果,对发展水 产业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反之,将进行通报批评 等惩罚。
201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