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农业部[定稿]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范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水生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或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禁止或者限制贸易的水生野生动物。本办法所称收容救护,是指将执法机关罚没后移交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及野外发现的误捕、受伤、搁浅、受困、死亡等水生野生动物,根据具体情况,接收到具备条件的场所,进行检查、检疫、治疗、安置、暂养等活动。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应当遵循及时、就近、科学和统一协调的原则。对收容救护后的水生野生动物,应当依法处置。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收容救护水生野生动物为名,非法捕捞、驯养、买卖水生野生动物。
第四条
农业部负责制定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指导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工作;审批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有关事项。
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本地区渔业主管部门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审批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有关事项。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第五条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承担所辖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职责,支持引导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族馆、海洋馆、驯养繁育基地、科研教学单位、推广机构参与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健全完善收容救护体系。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设立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农业部遴选救护条件较好、救护能力较强的固定收容救护单位组建全国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参与专业性较强、救护难度较大的重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应指定具备救护条件和驯养资质的相关单位作为固定收容救护单位,负责所辖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建立省级水生野生动物救
护中心专门从事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公布所辖区域内固定收容救护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及收容救护对象。
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单位和相关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愿作为临时收容救护点。临时收容救护点及其收容救护对象名单,由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公布,并报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备案。
自然保护区内水生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承担。
第二章 现场救护
第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误捕、受伤、搁浅、受困、死亡水生野生动物,或执法机构查没水生野生动物活体后,应及时报告或通知当地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接到相关报告后,应及时按以下方式予以处置:
(一)如现场情况复杂或需要执法人员赶赴现场的,应立即组织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如有必要应同时指派相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并将救护现场情况及时上报省级渔业主管部门。若情况重大,或需要协调其他省级渔业主管部门的,应及时向农业部报告。
(三)涉及自然保护区内水生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转
交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处置,并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三)个体较小、数量较少,可由社会公众和相关单位自行送交或移交的,应指定送交或移交的固定收容救护单位和临时收容救护点,并协调做好双方对接。
第七条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负责维护现场救护秩序,避免惊扰水生野生动物,防止水生野生动物对周边群众造成危险,防止发生非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
第八条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按照下列方式救护活体水生野生动物:
(一)对体况良好、无需采取救护治疗措施,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应就地及时放生。
(二)受伤轻微并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应简单治疗后及时放生。
(三)受伤严重的水生野生动物,应送就近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机构进行看护、饲养和治疗,待恢复健康并评估具备放生条件后方可进行放生。必要时,省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应协调联系救护机构及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专家。
(四)在当地没有自然分布的水生野生动物,不得放至野外,应就近送水生野生动物固定救护收容单位或临时收容救护点暂养。
第九条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
理机构工作人员应按照下列方式处置死亡水生野生动物:
(一)对高度腐败和没有保存价值的死亡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对死亡不久且具有保存价值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应及时移交具备相应保管能力的保管单位妥善处理保存或制作标本,防止损坏、变质或遗失。同等条件下优先移交给全国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成员单位。发生展览展示等利用行为的,应依法办理特许利用证件。
第十条
误捕水生野生动物未自行放生或非法经营利用的,事件发生地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进行调查,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一条
现场救护工作结束后,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对现场救护情况进行记录,注明救护时间、地点、物种、现场救护过程和现场救护结果。必要时应将现场救护结果及时上报上级渔业主管部门。
第三章 收容管理
第十二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包括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固定收容救护单位、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公布的临时收容救护点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收容救护机构对公众送交或者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移交的水生野生动物,具备条件的应当予以接收,并向送交者出具接收凭
证。接收过程应当拍照或录像存档。
第十三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接收的公众送交或者执法机关移交的水生野生动物,自送交者或移交部门签收接收凭证之时起,其收容、救治、暂养、放归自然、调配等处置工作转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负责。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接收水生野生动物后,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渔业主管部门的安排实施收容救护、转移或者放归自然。原则上水生野生动物的长期(超过6个月)收容救护工作应由固定收容救护单位承担。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工作中,如有多个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机构愿意承担收容任务,应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渔业主管部门综合评估收容救护机构资质、能力条件、收容经历和工作成效等相关因素确定收容单位,以确保水生野生动物得到合理的收容救护。
第十四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对接收的水生野生动物,应当设立专项帐册登记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和健全单位内部水生野生动物的接收、验收、登记、保管、利用、销毁和定期结算等制度。
第十五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对接收公众送交或者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移交的水生野生动物进行隔离检查,并根据隔离检查情况,按照以下情形对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进行处理。
(一)对经救护治疗后体况恢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应经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报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渔业主管部门同意后放归自然。但不得将在我国没有自然分布的水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放至野外。
(二)对经救护治疗后体况恢复但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或者不适宜放归自然的个体,可由收容救护机构继续饲养,或由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报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渔业主管部门,根据各地水生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基因资源保存、优化人工繁育种群结构等需要统一调配。
(三)不适合放归和长期饲养,并且难以统一调配的,可由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报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后监督销毁。
(四)对按照防疫规定应当采取处理措施的水生野生动物个体,会同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进行处理。
(五)对接收后死亡的个体,应当记录死亡原因,并及时报告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由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第九条进行处置。
第十六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需要对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进行长期饲养的,应按规定办理驯养手续。
第十七条
将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放归自然,应当在其来源地或者其自然分布区域进行,并由该区域所在地省
级渔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单位统一组织实施。需要跨省区将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放归自然的,由收容救护所在地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根据水生野生动物自然分布情况,向其自然分布区域所在地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水生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所在地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安排。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野外放生档案,对其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措施、状况等信息记录在案,并及时上报。其中,收容救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需逐级上报至农业部;属于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须逐级上报至省级渔业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无故拒绝接收、救治水生野生动物的,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应当责成其纠正或者视情节取消其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资格;对接收水生野生动物后不出具接收凭证或者不及时报告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并将接收的水生野生动物占为己有或者擅自转让的,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第四章 奖励和宣传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下列情形:
(一)宣传水生野生动物,制作宣传产品和通过媒体向社会传播保护、拯救信息的;(二)拯救、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过程中,自身造成损失的;(三)发现违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制止或者举报有功的;(四)查处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案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
第二十一条
奖励和救护补助可以向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事件调查报告、为救护水生野生动物而实际损失的程度及救护产生的成效(附带现场照片以及媒体报道材料)。奖励和救护补助不能重复申请。
第二十二条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要利用救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机会,加大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X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二篇:2018年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野生动物,是指依法受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第三条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应当遵循及时、就地、就近、科学的原则。
禁止以收容救护为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第四条 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明确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保障人员和经费,加强收容救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开展收容救护工作,需要跨行政区域的或者需要其他行政区域予以协助的,双方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协商、积极配合。必要时,可以由共同的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协调。
第五条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按照同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实际需要,建立收容救护场所,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救护工具、设备和药品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从事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人工繁育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参与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公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因受伤、受困等野生动物需要收容救护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及其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进行收容救护:
(一)执法机关、其他组织和个人移送的野生动物;
(二)野外发现的受伤、病弱、饥饿、受困等需要救护的野生动物,经简单治疗后还无法回归野外环境的;
(三)野外发现的可能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的外来野生动物;
(四)其他需要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
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突发事件威胁时,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及时采取应急救助措施。
第八条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接收野生动物时,应当进行登记,记明移送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接收时间等事项,并向移送人出具接收凭证。第九条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对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隔离检查、检疫,对受伤或者患病的野生动物进行治疗。
第十条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处理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
(一)对体况良好、无需再采取治疗措施或者经治疗后体况恢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选择适合该野生动物生存的野外环境放至野外;
(二)对收容救护后死亡的野生动物,应当进行检疫;检疫不合格的,应当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检疫合格且按照规定需要保存的,应当采取妥当措施予以保存;
(三)对经救护治疗但仍不适宜放至野外的野生动物和死亡后经检疫合格、确有利用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由具有相应批准权限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调配;其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调配处理。
处理执法机关查扣后移交的野生动物,事先应当征求原执法机关的意见,还应当遵守罚没物品处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建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档案,记录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措施、状况等信息。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将处理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全过程予以记录,制作书面记录材料;必要时,还应当制作全过程音视频记录。
第十二条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将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有关情况,按照向同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总体情况,按照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从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活动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参与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组织和个人按照林业主管部门及其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的规定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予以适当补助。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以收容救护野生动物为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案例
背景资料:
深圳水生野生动物的守护神
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案例
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由广东省海洋局授权成为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
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具有成为水生野生动物的独特优势:拥有数十位毕业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湛江海洋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有具有十几年实际经验的专业兽医师,有十几位天天训练海豚、海狮的专业驯兽师,还有二十位具有国际星际潜水员资格的专业潜水人员。
此外,多年的水生野生动物实际救护实践也为开展野生动物救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旦接到求救电话,就会在第一时间内,派出专用车辆,专业救护团队包括(兽医、潜水员、驯兽师等),携带救护专用担架等器械,在抢救的黄金时间内赶到现场。
市民们在遇到需要急救的水生野生动物时,可以播打深圳海洋世界的热线救护电话:0755-25035555,或董先生***。
您我的实际行动,将给处于危险中的野生动物第二次生命。
近年来,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参与了数十起水生野生动物的救护,并有非常成功的救护案例,其中比较典型的有:
2005年03月31日救护出没西坑水库的凶猛怪鱼鳄雀鳝;
2006年04月07日,救护大梅沙海滨浴场江豚;
2006年4月26日上午,救护家住莲塘聚福花园的肖小姐养殖的鱼类“巨无霸”--亚玛逊海象;
2006年4月28日,救护金沙湾搁浅糙齿海豚救护;
2006年06月16日,大鹏湾龙岗葵涌街道官湖社区附近浅海区,救护受伤的搁浅海豚;
2006年11月29日,救护市民在水库里钓上来的一条鳄雀鳝;
2007年1月23日,在梅沙海域,成功救护误食塑料生病的雌性绿海龟;
2007-2月12日,救护福田区刘小姐家养的宠物,海洋中的黑鳍鲨;
2007年6月3日,大亚湾东渔村码头附近海域,头部受伤小海豚救护; 2007年8月27日,在大梅沙浴场,成功救护武警边防七支队发现的被市民误放生到海里的淡水小鳄龟;
2008年3月,盐田渔港码头,渔民捕捞上来两头野生护士鲨救护。
2008年4月14日,盐田渔港渔民捕捞上的野生翻车鱼,是在大梅沙和盐田港之间的海域捕鱼时,用渔网抓起来的;
2009年4月2日大亚湾核电站长湾沙滩救护一只死亡海豚
2009年4月21日马峦山野生蟒蛇放生。
2009年6月14日,市民陈先生路边买下十年大甲鱼,并送到海洋世界放生; 2009年7月1日观澜工业区邓先生的海象鱼; 2009年7月9日大海象鱼
2009年7月9日绿海龟
2012年4月28日市民捐赠一尾“招财鱼”
2012年6月30日市民邓生捐赠一只绿海龟
2012年7月2日市发刘生捐赠一只“中华鳖”
2012年7月13日社会捐赠一批“中华鲟”,40尾,20cm左右
2012年8月27日市怪捐赠海龟一只。
2012年8月29日深圳渔政捐赠一批珊瑚。
2012年9月19日市民捐赠“黑鳍鲨”2尾,雌雄各一只。
2012年9月21日深圳渔政寄养一只海龟。
等等
救护的几种情况:
一、野生的大型海洋动物,如海豚、江豚、翻车鱼等,搁浅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死亡或身受重伤,很难救活,健康的大型海洋动物,人也很难接近,此类救护主要在于测量数据、确认品种、查找死因等,对深圳海域的海洋生物情况有所了解。
如,大亚湾死亡海豚身上有明显的两个很规则的“椭圆形”伤口,一个在背部,一个在尾部,直径约8公分,深度约4公分,刚好透达肌肉层和脂肪层; 2006年6月,龙岗区葵涌街道官湖社区搁浅受伤的活海豚的腹部也有规则“椭圆形”伤口。
二、渔民误捕的海洋野生动物如海龟、大护士鲨、龙趸、魔鬼鱼等,基本上能成功养护。
三、市民家中养殖的大型宠物,如大海象鱼、鲨鱼、海龟、陆龟,尖嘴鳄等,小
时候市民买在家里养,养了十来年后,宠物长成“巨无霸”,家里难以再养,与主人又有感情,主人想让宠物在合适的地方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就捐给了海洋世界。这类水生动物大多到海洋世界后,能很好的生活下去。
四、市民在野外捕获的稀奇动物,如在水库中钓出的尖嘴鳄,山里抓获的蟒蛇等。
五、市民路边购买的野生水生动物,到海洋世界来放生。如市民陈先生路边买下十年大甲鱼,并送到海洋世界放生。
海洋世界的救护流程
1、一般接收的水生野生动物,海洋世界会在检疫池中先隔离养殖一个月,进行驱虫、杀菌等治疗,等其万千健康后,在放入相应的水体中。
2、淡水的水生动物,都放养在“亚马逊雨林”中,这是一个“爱心池”里面的7条海象、8条尖嘴鳄、2只乌龟、12条红尾猫,6条淡水鲨鱼,都是市民们捐赠的,海洋世界把他们集中养殖在这爱心池中。爱心池水体100方,配备有水循环系统、水净化系统和水温控制系统,可以让市民们捐赠的大型淡水生物,在这里愉快的生长。由于海洋世界主要以海水为主,因此,接纳淡水的水生动物能力有限。
3、海水的水生动物,海洋世界的接纳能力很强,如鲨鱼可以养在全国最大的鲨鱼池中,水体约600方;海龟可以养殖在海龟岛里,有近千方水体的室外生态水体。其他还有数十个海水水体,合计4000方养殖水体。
4、对于救护的本地陆生野生动物,海洋世界在其健康后,就会放生到其原来生活的地方,如马峦山放生大蟒蛇。
技术人员的建议:
主要是针对市民家里养殖的大型水生动物,以前市民家中主要养金鱼、锦鲤等普通品种,现在养殖的品种越来越奇、个头越来越大,比较典型的是尖嘴鳄和海象鱼,还有鲨鱼,这些都是凶猛鱼类,如海象鱼原产地在亚马逊河流域,作为观赏鱼引进我国,一旦长大,家里养不了,如随意放生到水库中,他就会吃很多水库中的小鱼,对本地生态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凶猛的尖嘴鳄也会吃掉很多本地水体的鱼,有市民就在水库中钓出了数十斤重一条的的尖嘴鳄。
养殖人员介绍,海洋世界对水生野生动物的救护中,市民家养的宠物占了40%,大多是市民为他们找理想的归宿,说明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在日益加强。也呼吁市民对家养的宠物不宜在野外放生,应由专门的机构来处理,以防外来物种,影响本地的水生生态。
如2006年11月28日桃源村的文先生在水库里钓出的一条鳄雀鳝,长约1.3米,重约15公斤。鳄雀鳝又叫尖嘴鳄,原产于南美洲,是作为观赏鱼引进我国的,该鱼性情凶猛,牙齿尖利,以捕食其他鱼类为食,有“鱼中老虎”之称。据海洋世界技术人员鉴定,该鳄雀鳝年龄至少在10岁以上,海洋世界里养了8年的鳄雀鳝现在还只有它一半大,这条鳄雀鳝估计是被人放生在水库里的,这么多年来,有数千斤水库中的鱼会被它吃掉。
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可救护的物种包括:珍稀海、淡水水生动物,如鲸豚类、鱼类、两牺类等。
第四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农业部
附件1:
2012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落实中央提出的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9-10月份在全国组织开展“2012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
一、活动主题
(一)活动主题:关爱水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活动时间:2012年9月21日开始,为期1个月。
(三)活动地点:各地水族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成员单位等。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各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二)承办单位: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各地水族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和长江豚类保护网络成 员单位。
(三)宣传月活动办公室: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秘书处。
三、新闻媒体宣传
本次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各地及承办单位根据情况自行联络、确定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电视媒体: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
平面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渔业报、中国水产、中国水生野生动物等。
网络媒体:各承办单位网站。
四、活动内容
(一)启动仪式
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主会场设在成都,届时邀请有关单位领导、嘉宾、学生代表出席启动仪式。各省及承办单位启动仪式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
时间:2012年9月21日上午。
(二)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将通过悬挂展板、横幅或道旗,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公益宣传片,征文、绘画和水生动物卡通形象征集比赛,摄影作品征集大赛等方式开展。
1.展板。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提供濮存昕大使宣传海报和宣传月活动细则为主的主展板设计方案,由承办单位 制作并承担相关费用。各承办单位可根据自身宣传特点设计特色展板,数量不限。展板须在承办单位醒目位置摆放。
2.横幅。各承办单位要在活动地点悬挂醒目主题标语横幅。有条件的单位建议悬挂道旗,以烘托活动氛围。
3.标语。2010和2011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征集的宣传短语优秀作品放在分会网站上,各承办单位可自行查询使用。
4.材料发放。宣传材料(宣传三折页和知识手册)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制作并提供一定数量印刷成品分发到承办单位,有条件的单位可到分会网站下载材料模版自行加印或自行编印部分宣传材料。各承办单位要提供摆放宣传资料的平台,有条件的单位可派专人负责发放材料。
5.播放公益宣传片。公益宣传片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制作并分发到各承办单位。各承办单位需要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免费向公众播放。
6.征文、绘画和水生动物卡通形象征集比赛。征文、绘画和水生动物卡通形象征集比赛规则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制定并发送到各承办单位,通过展板和宣传资料统一对外公布。所有征文、绘画和水生动物卡通形象作品直接邮寄到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并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组织评比和颁奖。
7.认养活动。鼓励各承办水族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等有条件的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开 展水生保护动物认养活动。开展认养活动的单位要制定认养活动方案,报宣传月活动办公室备案,具体细则和认养办法要通过媒体或宣传材料等对外发布。通过认养活动,让公众更广泛的参与到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来。
第五篇:农业部关于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本站推荐)
农业部关于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
有关问题的通知
农渔发[2000]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厅(局):
经国家计委、财政部批准,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将于2000年5月1日起开始征收。为切实做好此项收费工作,进一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深入宣传
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是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方针,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相结合的办法,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拓宽保护资金来源的重要措施,对于完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机制,规范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理解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的意义,不断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力度。一方面要认真组织学习,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与收费业务培训,切实掌握并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收费管理规定;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向全社会,特别是从事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收费的重要意义,理解收费规定,自觉支持和配合收费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查清情况,健全制度,依法征收
1、全面普查资源及经营利用现状,加强整顿和规范管理。掌握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情况及经营利用现状,是实施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制度的基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本地水生野生动物的资源状况以及捕捉、驯养繁殖、出售、利用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现状开展全面普查,并加以清理整顿。对已经批准的合法经营利用者,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对那些未经批准的经营利用者,要严格加以区别,采取不同处理措施。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要逐步纳入管理轨道,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要坚决打击并予以取缔。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秩序。
2、结合各项审批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征收。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权限、环节、对象、物种及标准等,在批准捕捉、出售、利用等有关申请时,直接收取资源保护费(具体收费项目和标准详见附件)。捕捉、出售、利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和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资源保护费由农业部征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捕捉、出售、利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和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资源保护费的征收工作,同时要做好农业部审批项目的初审上报工作,并负责实施监督管理。
3、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确保收费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到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并按规定使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二是要建立健全规范收费工作的内部规章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公开收费标准,严格征收管理,并主动接受价格、财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三是对执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经同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同意,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确保依法足额征收;
三、加强监督,合理使用,促进发展
1、严格执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必须及时上缴财政专户。资源保护费的支出,由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核拨,按规定用途使用。
2、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依法使用。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征收与使用的监督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针对现阶段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当前资源保护费主要应用于加强现有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水生野生动物的救治与放生,以及水生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研究与增殖放流等。
3、抓住机遇,加强领导,进一步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认真贯彻收费规定的基础上,以开征资源保护费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以及我部《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水平,促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
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是一项新的工作,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规定。收费工作计划以及执行情况与问题请及时报我部渔业局。
附件:
1、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同意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的复函》(财综字[1999]102号)
2、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收费标准及其有关事项的通知》(计价格[2000]39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ООО年四月二十五日
抄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各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附件一:
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同意征收水生野生动物
资源保 护 费 的 复 函 财综字[1999]102号
农业部:
你部《关于建议批准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的函》(农财函[1998]162号)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函复如下:
一、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关于“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应当缴纳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的规定,同意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捕捉、出售、收购、利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国家规定一、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
二、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家计委会同财政部另行制定。
三、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后,对进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规定和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不再收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费。
四、收费单位应向指定的价格主管部门办领收费许可证,按规定使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五、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应专项用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水生野生动物的增殖放流,以及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监测、驯养繁殖、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不得用于发放奖金、提高福利待遇或挪作他用。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属于事业性收费,应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收费资金上缴财政专户,支出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财政部门按规定用途核拨。
六、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必须接受财政、物价部门的监督检查。
此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七日
主题词:动物
资源
项目
管理
收费
函
抄
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物价局(委员会),国家林业局
附件二: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水生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费收费标准及其有关事项的通知
急
计价格[2000]393号
农业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局(委员会)、财政厅(局):
根据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同意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的复函》(财综字[1999]102号)的规定,现就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以下简称资源保护费)收费标准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捕捉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一、附录二)和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按本通知附件《捕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收费标准》规定,向捕捉单位和个人收取资源保护费。
二、对出售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和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按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实际成交额的6%,向供货方收取资源保护费,对出售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和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按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实际成交额的4%,向供货方收取资源保护费。
三、对利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和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加工成制成品的,除中医药生产企业按其制成品实际销售额的2%收取资源保护费外,其他均按其制成品实际销售额的3%收取资源保护费;对利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和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加工成制成品的,除中医药生产企业按其制成品实际销售额的1%收取资源保护费外,其他均按其制成品实际销售额的2%收取资源保护费。
四、对利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一、附录二)和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举办表演、展览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按其收入的2%收取资源保护费。
五、对经批准捕捉、收购、利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一、附录二)和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进行科学研究的,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免收资源保护费。
六、捕捉、出售、利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和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资源保护费,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有关申请时,向申请单位和个人直接收取;捕捉、出售、利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和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的资源保护费,由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有关申请时,向申请单位和个人直接收取。
七、收费单位应到指定的价格主管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按规定使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收费单位应在明显的位置公布收费标准,严格执行本通知规定的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并自觉接受价格、财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八、本通知自2000年5月1日起执行。
附件:捕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收费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ООО年四月六日
抄送:国家林业局、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