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文化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报告
乡村文化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班级:信息管理11-15班
学号:2011231696
日期:2013年1月20日
乡村文化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这次我所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是因为我就生活在农村,并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对这次的实践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在前几年我们吉翁村乡村文化活动很少进行,并没有太多的组织.然而其原因如下: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
1、数量少。我市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乡镇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
2、年龄大。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
3、素质低。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
4、经常性差。有的村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5、主动性弱。由于年龄等原因,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
6、影响面小。即使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仅限于邻里之间、本村之间,横向辐射面不大,群众的参与面很小。
二、主要原因
1、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有的乡镇名义上设有专门的文化站,有的乡镇则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并没有独立的部门,职能发挥不突出。村里就更没有人抓文化工作了,农村文艺人才的培训工作一直“撂荒”,因此,乡(镇)、村的文化工作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簿弱。我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簿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乡镇的文化设施闲置、挤占、挪用、变卖现象突出。
3、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止状态。市文化馆负责对全市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但由于文化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门类不全,加之开展城镇文化活动,时间有限,所以多年来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一直处于停止状态。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乡镇、村要成立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文化组织机构,尽快建立乡镇文化站,配足专业人员,落实编制,形成农村文化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完成乡镇文化站的恢复重建工作。逐步构建出县有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动户的四级文化活动网络。
3、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农村艺术师资力量,建议在分配艺术院校毕业生时,优先满足农村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4、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本着先点后面,先试点后普及推广的原则。边试点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在其他村进行推广,力求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5、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和农村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组织开展好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秧歌会演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
但近年来,伴随着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也日益丰富,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一方面,各类文化特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家庭之间、邻里之间、乡邻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使人民群众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还行之有效地杜绝了长期以来聚众赌博的恶风陋习,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村上近些年来有了很多的文化活动如乒乓球比赛,文艺演出,还有为村上的妇女们开设了十字绣学习班,厨师班,为男士们开设了电焊学习,农业知识的学习等各种技能的培训.如下几幅图片则是村队上组织的活动.村民们在闲暇之时在文化室进行乒乓球比赛
篮球比赛
经济是脊柱,而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谐文化娱乐生活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运用科学发展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化娱乐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情趣。
一应该加强硬件建设。建好乡村图书馆、电影院和体育健身设施等文化娱乐硬件设施,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来鼓励广大农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
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使农民从心理上接受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培训班、“三下乡”等形式对农村中的文艺爱好者进行组织和培养,建立乡村文化娱乐团或乡村文化娱乐中心,是广大的乡村文化娱乐爱好者能够得到发展,以带动其他民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等农闲时节大张旗鼓地开展适合农民的文化活动,如舞龙狮、锣鼓、旱船、高跷等传统文艺表演;也可利用其他农闲时节组织农民举办农民喜欢的文艺活动,如戏曲歌曲比赛﹑卡拉ok等等。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们对我们村和其他村队文化差异性比较,进行多方面的调查走访,并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探讨、总结,发现在它们在其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这一过程还锻炼了我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也磨练了我的意志.吉翁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姓名_____性别__年龄__地址_________ 调查日期____ 尊敬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新疆工程学院的学生,为了充分了解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特开展此问卷调查。谢谢您的配合!
调查内容(请在符合您情况的项目□内划“√”)
1、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这一举措,您是
(1)、□已知道,非常关心(2)、□听说过,不太清楚(3)、□还不知道
2、您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吗?
(1)、□比较了解(2)、□听说过,不太太了解(3)、□不了解
3、您对农村文化生活是否满意?
(1)、□满意(2)、□较满意(3)、□不太满意(4)、□不满意(5)、□很不满意
4、平时,您的文化体育娱乐生活主要有哪些?(可多项选择)
(1)、□看电视(2)、□打牌、打麻将、下棋(3)、□读书看报(4)、□看电影(5)、□上网(6)、□看戏(文艺演出)(7)、□跳舞等健身活动(8)、□去文化室活动(9)、□听广播(10)、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
5、您更喜欢哪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可多项选择)
(1)、□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2)、□亲身参与的文体活动(3)、□政府组织的乡镇文艺会演(4)、□政府组织的送戏(文艺演出)
(5)、□政府组织的送图书科普知识下乡(6)、□营利性文艺演出活动(电影、演戏)(7)、其他(请注明)
6、您在农村经常看戏或文艺演出吗?
(1)、□平均每年5次以上(2)、□平均每年3—5次
(3)、□平均每年1—2次(4)、□平均每年1—2次(5)、□没有
7、您希望在自己的村子看戏、文艺演出或电影吗?
(1)、□希望(2)、□不希望
8、您认为看文艺演出、看电影会给你带来身心上的愉悦吗?
(1)、□会(2)、□ 不会(3)、□不确定,要看具体情况
9、您平均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节目?
(1)、□不足1小时(2)、□1-2小时(3)、□2-3 小时(4)、□3小时以上
10、您常看哪类电视节目?(可多项选择)
(1)、□电视剧(2)、□电视电影(3)、□新闻(4)、□综艺节目(5)、□戏剧(6)、□体育节目(7)、□科学教育(8)、□军事(9)、□农业方面(10)、其他(请注明)
11、您认为您村子里的公共文化设施满足您的需求吗?(1)、□满足(2)、□不满足(3)、□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12、您认为农村应建设哪些公共文化设施?(可多项选择)
(1)□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2)□建立基层网络服务中心(3)□建立村级文化室(4)□增添村级文化活动器材(5)□建立农家书屋(6)□增添村级体育健身器材(7)其他(请注明)
13、您是否看过农业生产方面的书籍?您认为这些书籍对您有实质性的帮助吗?
(1)、□看过,经常看(2)、□偶尔看看(3)、□从没看过(4)、□有帮助(5)、□没有帮助(6)□不确定是否有帮助
14、您对互联网是否了解,是否会使用电脑?
(1)、□了解会使用(2)、□了解但不会使用(3)、□不了解
15、您家中有多少人会使用电脑?
(1)、□0人(2)、□1人(3)、□2人(4)、□3 人(5)、□4人及4人以上
16、您怎样看待打纸牌、打麻将等活动?
(1)、□娱乐活动(2)、□赌博(3)、□不关心
17、您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哪些?(可多项选择)
(1)、□加大文化设施建设(2)、□指导开展各类文体活动(3)、□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
(4)、□发展农村特色文化(5)、□增加政府经费投入
18、您认为乡镇党政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是否重视?
(1)、□重视(2)、□较重视(3)、□一般(4)、□不重视(5)、□不了解
如果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哪些意见或建议?请留下您的意见和看法。
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们再次感谢您的配合!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2013年 2月—3月
第二篇:浅谈社区文化活动现状
社区文化活动现状
摘要:
社区文化活动是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社区文化活动,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市民素质,满足文化需求都有积极作用。但由于现今存在客观问题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历史较短,社区文化工作经验较少,加上社区状况差别较大,社区文化工作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规律、摸索经验。本文结合了我的实地调查阐述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关键字:社区 文化活动 现状 前言:
社会形态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主要的生活重心也从单位转变到了社区从而社区文化活动也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块领域,对社区内的成员的作用也就更加明显。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从而也得到了凸显,从大的方面来说,社区文化活动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从小的方面来说,社区文化活动是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居民幸福、和谐生活的基础。抓好社区文化活动,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市民素质,满足文化需求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活动的概念
社区文化活动主要由社区文化的概念衍生而来,社区文化这一概念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成员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及物质形态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成员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社区文化的内容也很丰富由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组成,其中的行为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区文化活动,是社区成员在交往、娱乐、生活、学习、经营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活动,这些活动实质的反映出了社区的社区风尚、精神面貌、人际关系方式等文化特征。
二.社区文化活现状分析
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我到闵行区古美路街道、莘庄镇莘松地区进行了实地的调查,采访辖区内参与文化活动居民与社区文化工作者共五十人,分别从物质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精神意识层面三个部分来设计了如下问题。所在杜区的文化活动设施有哪些,所在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有哪些,参与本社区文化活动的目的等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的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表明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参与者在性别方面有明显的女性相对男性来说更愿意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女性占80%);参与者在学历方面没有 明显的差异(多为高中学历);参与者在年龄方面有明显的特征多数参与者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上占74%)
(二)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情况分析:
经调查表明:本市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情况不容乐观,社区内部分活动设施存在无专业人员维护的现行,造成居民可能无法正常的开展某些社区文化活动。
(三)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目的分析
经调查表明: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有50%的人基于丰富业余活动的目的,有20%的人是基于锻炼身体的目的,有8%的人是基于想增加人际交往的目的,有12%的人是基于增加知识的目的,还有10%的是基于其他的目的。
(四)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分析:
经调查表明:社区文化活动类型、内容较单一,讲座、文艺活动育锻炼、读书看报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居民群体。其中体育锻炼因其方便性、实用性吸引了较多的居民,占了51%;文艺活动也因其活泼性、生动性和娱乐性吸引了很多的居民,占38%:各类讲座占10%;读书看报占27%;其他占34%。
(五)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的评价分析:
经调查表明:居民们对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的内容不是太满意。有16%的人认为“形式多样,内容有吸引力”;有34%的人认为“形式单调,内容没有吸引力”:还有科50%的人认为是一般。
(六)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状况整体评价分析:
经调查表明:社区居民对本社区文化状况整体评价一般。有60%的人认为一般,仅有10%的人认为优秀,有22%的人认为是良好,还有8%的人认为是很差,这也说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社区文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社会认识上存在的欠缺,实质作用未领会
社区文化活动是新兴的一个概念,自身存在不系统、不完备的问题,导致不少居民甚至部分社区文化工作者,对其内容、意义、作用不清楚社会认识也有模糊之处。例如,社区文化工作者将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只是当作社区建设工作中点缀或装饰,而没有意识到社区文化活动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社会整合、情感交流、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认识上的不足也构成了社区文化活动的进步的一道屏障。
(二)社区文化活动参与主体错位,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目前社区文化活动有过强的行政色彩和官办特点,主要表现在有思路、步骤、内容、形式自上而下的都是由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主持、主管、主导的。相反,社区文化活动真正的主体—社区成员,往往处在被动状态,除了规定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决策和实施的参与度很低,也正是这样的错位导致了社区文化活动存在形式重于内容的办事方式。
(三)社区文化活动的建设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目前情况是社区文化活动中社会资金、社会单位的支持非常少,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也就成为了唯一的经费来源,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由于缺乏资金,设备不能更新、添置,组织活动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状态,缺乏发展后劲,满足不了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资金的较大缺口成为社区文化活动发展的瓶颈。也就制约了社区文化力的不断地壮大。
(四)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不够广泛,参与度不高
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来看。主要是老人和青少年,在职职工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活动中老人们在精神上找到了寄托,孩子们找到了开心的天地,但却忽视了介于两个群体中间的另一群人,这一群体往往大多都有沉重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他们在外努力工作,应付竞争,内心亦有孤独感,正是需要通过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来进行适当的调节。还有另一种情况社区文化活动好不容易组织起来,但参与者却总是一些“熟面孔”,这基本上是所有社区文化活动都会面临的难题。
(五)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吸引力不够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呈现了增长趋势,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社区文化活动中社区居民的参与不足,另一方面社区文化的内容不能同居民的文化需求很好地相协调,许多社区文化活动还是几十年不变的茶话会、体育节、舞蹈队等老面孔,对居民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强。
(六)社区文化活动特色不明显,时代性不强
当前许多社区文化活动没有特色,活动内容千篇一律,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没有地域、地区、地段特色,不能有效地吸引社区居民,可以多角度的考虑增加各个社区的文化活动特色项目,以此增加居民的参与热情。
四.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建议
(一)、坚持正确方向,体现核心价值
社会文化活动是由多种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构成的,要想使多元的内容和形态构成和谐文化的有序集合,就需要有一种主导的力量,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导向性内容。将专业的价值理念融入社区文化活动的全过程,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首要任务。
(二)、强化创新意识,丰富文化内涵
社区文化活动作为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特征。为此,应着眼于“五个新”:一是要树立新理念,即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观和“共创和谐、共享文化”的人文理念;二是要找准新定 位,即把社区文化活动的目标锁定在“培育理想、倡导精神、理顺情绪、服务需求、营造环境”上;三是要探索新模式,即重点培植、总结和谐社区文化示范性工作的模式;四是要打造新品牌,即通过社会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将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并深受社区群众喜爱的特色活动固定下来、延续下去;五是要建立新机制,即在完善和谐社区建设运行体系的前提下,指导各社区围绕资源、环境、阵地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内容。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参与热情
要让群众认识到,群众应该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创造者,是享受者、受益者,使“人人享受文化”这一人文理念转换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多种文化活动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为此,要在理念上克服“一揽子”包办、代行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根据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确立活动的着眼点,体现全民性、自主性;要在内容上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社区文化活动的建设,并鼓励基层的首创精神,调动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群众由参观者转为参与者和组织者。
(四)、广纳建设资金,力求投资效益
一是端正政府投资方向,本着面向大众文化,高起点、多层次、多功能、有计划地构建文化基础设施,尽量避免过于重视精品文化活动而忽视基层文化活动,或是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项目。二是在继续发挥政府投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鼓励社区单位捐资、热心居民捐款。三是充分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文化活动输入资金,鼓励集体、私人投资介入社区文化活动中,特别是要积极争取一些在社会上有名望的民营企业家、社区精英积极参与并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四是利用社区现有文化设施优势,实施有偿服务,自筹资金。建设资金的投入属于“硬件”,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求,在社区文化活动开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整合文化资源,加快“角色转换”
要充分挖掘社区文化活动资源,积极优化环境,主动争取社区高校院所、研究机构、文艺团体的指导和支持,吸引社会名人参与区域文化活动,提升社区文化品位,彻底摒弃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人”的思想观念,强化“共建共享”的社区意识;要注重发挥志愿者的奉献作用,并以他们为骨干,模范带头,积极影响,促进社区文化的全面普及,使社区文化资源得以优化,营造共享和谐文化活动的温馨环境。
参考文献:
第三篇: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工作方案
关于在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全面活跃农村青年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繁荣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中的生力军作用,激发广大青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根据省市县相关工作部署,我乡团委决定在全乡领域广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培养青年文化人才、建设青年文化队伍为主要目标,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文化等服务活动,推动农村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增收成才。
二、活动主题
以我之力,建设魅力茶乡、打造秦巴水城。
三、活动时间
2010年3月1日——2010年6月31日
四、活动内容
1、政策宣讲促和谐。在全乡范围内组织青年主干力量成立宣讲团,通过报告会、专题会、座谈会、文艺演出、墙报板报等农村
青年、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各村宣讲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等政策精神,争取县宣传部、广电局的支持,在全乡巡回播放优秀电影作品感染青年、引导青年、团结青年。
2、文体活动送欢乐。围绕和谐文化建设,立足我乡实际,以4月24日——26日的陕西〃西乡茶叶节、樱桃节为契机,组织农村青年创作主题突出的相声、戏曲、快板等文艺作品,佐以剪纸、图片展览等形式,在全县“两节一会”上展示我乡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农村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同时,以新建成的白勉峡新街为文化中心,组织群众自发展开纳凉晚会等,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3、学习培训强技能。结合我乡返乡创业青年逐年递增,主导产业以生猪、烤烟为主这一现状,乡团委通过各种渠道对返乡创业青年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传播和文化技术普及活动。同时发动乡产业办、茶猪办为青年提供科技、技术、创业等信息咨询。广泛走访调研,积极协调解决返乡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难题。
4、真情助困暖人心。统筹全乡领域的社会资源,积极取得乡卫生院、信用社的支持,架起城乡文化、科技、卫生桥梁,为贫困家庭青年免费体检,为创业青年提供无息贷款等。乡产业办协同各村林果协会、茶猪协会要积极鼓励青年加入,为他们带来技术支持,解决青年的就业渠道。
5、弘扬新风倡文明。以乡文化站、青年活动中心为依托,以3月份“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为契机,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美化绿化周边环境,推广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加强农村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和谐农家、和睦家庭评选活动,形成人人讲文明、家家促和谐的新局面。
五、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要切实将文化节活动作为农村团的工作的重点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突出“贴近农村、服务青年”的鲜明主题、使文化节活动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青年。
2、示范带动。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开展文化节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吸收各方面青年参与到活动中来。各团支部要重点抓好一至两个特色活动作为牵动项目,影响和带动面上活动开展。
3、加大宣传。要积极争取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资源,借助外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节活动蓬勃开展。要积极协调新闻宣传单位,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对文化节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汉中市西乡县白勉峡乡团委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日
第四篇:兵团文化活动现状调查报告
兵团文化活动现状调
查报告
姓名:张丹丹
班级:电子商务
学号:
日期:
12-6班 2012232024 2014/8/31
三十团百日广场文化活动
双丰镇位于新疆省库尔勒市农二师三十团,双丰镇也就是三十团另一个别称。自1945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以来,兵团人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兵团文化,形成了伟大的兵团精神。兵团文化之所以能与时俱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兵团始终与党和国家及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关与党和国家的步调一致。
兵团文化的内容与含义
梁金贵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提出观点:兵团文化是兵团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兵团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兵团精神的体现,是兵团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此外,彭清在《论兵团文化特色》中指出,兵团文化就是“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兵团文化是兵团人在建设和保卫边疆、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边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所创造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兵团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肥沃土壤,是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融合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王玉林在《百花艳绿洲正气贯长虹———兵团文化建设素描》一文中指出,文化艺术创作、表演艺术、音乐舞台创作、现代影视艺术、书法艺术等。梁金贵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一文指出,兵团文化的内容丰富,凡是能够反映兵团屯垦戍边艰难历程,展示兵团文明成果风貌,体现兵团精神的一切历史物质的、非物质的资源,都可以界定为兵团文化资源。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碑、馆和雕像;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见证物;建设边疆的成就;高科技特色大农业;边境团场在内的“金边工程”;独其中国特色的民兵制度;屯垦文化;特殊的人口结构。孟丁山在《兵团文化简论》一文也提出兵团文化还应包括:文学作品、诗歌、美术作品、表演艺术、电影电视作品、群众艺术等。此外,他在《论新疆“兵团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一文也提出相似的观点。由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兵团文化范畴广泛、内容丰富,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非物质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兵团的发展
兵团就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这里的一切都有规划有组织,包括住房,都是统一一致的,一个师有十几个团,一个团有若干个连队。听起来像军队,其实不然,是农场,不过跟农民相比,在某些方面又没有绝对的自由,但也有一些特别的优惠政策。在每个团内,都有学校、医院、自己的奶牛场、鹿场等一完整的体系。也就相当于一个小镇。新疆地大物博,却人烟稀少,这也是这里最大的优势,在内地,一家可能只有那几亩地,而这里一家有几十亩地都算是少的。所以在新疆兵团的这些职工们会辛苦的多。他们必须要努力的去工作。
我从十岁来到这里(三十团),刚来时会找不到自己家,因为每排房子都一样,规划的特别整齐。觉得这里的天很蓝云很白地很广。我在这里上学,学校经常会搞一些活动,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大合唱、舞蹈表演等,小时候经常会参加,我们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就潜移默化的提升了自己,影响了别人。而团里的这些职工(大人们)当然也有团里组织的活动。每到冬季到来,他们会有一个月的军训,然后,还有过年前的晚会,所以大部分职工也都要参与跳舞、小品等自己连队想出的活动。这不但愉悦了大家,而且还放松了自己。让自己的身体更灵活,不多病。
自从上了高中,就不是天天在这里。每次会来都感觉空气很新鲜,而且变化很大。这里建设的越来越好了,而且活动更多了。高三放假回来时,我吃了一惊,因为崛地而起几十排五层小楼。说实话,我不喜欢高楼大厦,因为楼太高挡住了太阳,没有了温暖。不过五层正好。这些楼是让所有住在连队里的人全部搬到团部去,(不过房子要自己买),这样大家聚一起,活动也好参加,召集也快,人也显多了,交流起来更方便。近年暑假我回来,又吃了一惊,最大的是在新建的团部忽然冒出了一个人工湖,很大,而且旁边是广场。我想这里以后的生活会更好,更有意义。很巧,这次暑假回来赶上了“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的结尾。我想这应该是为了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而开设的活动,在这炎热而又无聊的夏天欢快一下。
而这个活动是每晚八点开始到十点半,由两个连队负责这个舞台,每个连队自己出几个节目来演出,最后时来评奖。而这个活动的结尾,应该属于全民健身,是佳木斯僵尸舞健身操。这个健身操很长,要跳半个小时才完。这就苦了我这个举牌子的了,简直胳膊僵硬腿抽筋了,看来需要多锻炼了。
这些活动刚举行时,很多人都是被逼着上战场,到现在的自愿去参加。我妈妈就是其中一员,记得前几年,怎么喊都不参加,要让我替她去。参加了以后老抱怨,说自己腿脚僵硬不协调,练不好。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虽然嘴上说不乐意,但每次都让我把东西拷贝下来,自己在家跳啊练啊,有时候还要让我教。我觉得我妈妈忽然也开朗了不少,那些阿姨们没事还讨论一下跳过的舞蹈或体操。这也是一大好的改变。
兵团就是这样,它与时俱进,这里的人们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块石头,呼之则起。这里的人们身上带有朴素的味道,却也带有现代的气息。他们不怕艰苦,开拓边疆,一直守着兵团的精神,一直开创着兵团文化。任何东西从他们身上映射出都不显俗气。而是另一种风韵。
兵团文化也正体现在这些兵团人的身上,文化本就是个抽象的东西,无法表达,各种地方各种文化。我觉的这就是兵团文化。应该让兵团的文化更广的传播。不过,我觉得这个百日广场活动非常好,现在是全民健身时的代,不能老在县里城里有健身操广场舞,各个地方都该有,只要想跳,只要有人组织,哪里都能跳。可能我是说着容易。兵团的人要好组织一些,每一个地方情况都不同,更是不好组织。但是一个镇一个大舞台,以村为单位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也是个学习提升自己的大舞台。新疆建设兵团,相信会发展的更好,飞的更高。
第五篇:国内金融机构现状调查研究
国内金融机构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领导,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多种金融机构体系格局。
一、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一)、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或人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于1948年12月1日组成。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位于北京,2005年8月10日在上海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CBRC)
(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商业保险的主管机关,也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其基本目的是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和管理保险市场。
(四)、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势在必行。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国务院证券委是国家对证券市场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的主管机构。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
(五)、商业银行
我国目前存在的银行 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渤海、广发、兴业、浙商),110家城市商业银行
(六)、政策性银行(policy bank/non-commercial bank)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1994年3月17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11月
8日)、中国进出口银行(1994年7月1日)。
二、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方面
1.人民银行积极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开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简化利率管理、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
2.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包括加强窗口指导,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支持薄弱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协调发展,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等。
3.加强金融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银行监管提出“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理念,坚持探索逆周期监管实践;证监会机关、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三点一线”,形成覆盖全市场的快速联动监管机制;现代保险监管框架初步形成,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
(二)、金融业改革与发展方面
2010 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金融业全面发挥金融服务和调控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货币存量和外汇储备快速增加。2006 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就突破万亿大关,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至2010 年9 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6483 亿美元。
2、银行业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1)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2010 年7 月,农业银行挂牌上市;
(2)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3)中小商业银行加快改革与发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改革管理体制和进行跨区域发展;改革重组和改制上市,加快金融创新和提高竞争能力。
3、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从农村信用社改革,到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内的多种新型农
村金融机构的组建及发展,至2010 年4 月末,全国各地在试点中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700 多家,贷款余额超过1000 亿元。
4、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成效显著。风险处置、日常监管和推进行业发展三管齐下,依照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形成机制的总体思路,对证券公司实施综合治理。
5、保险业改革不断推进。多家保险公司先后完成重组改制及整体上市,2009 年末,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已达138 家。
6、金融市场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稳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外汇市场加快发展;黄金市场快速发展。
7、金融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1)银行业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2)证券业主动实施了部分自主开放措施;(3)目前,除了外资在合资寿险公司中的参股比例不得超过50%、外资产险公司不得经营机动车第三责任险的限制外,保险业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对外开放;(4)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尼、白俄罗斯和阿根廷货币当局签署了6 份总规模为6500 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自开始后顺利扩展到2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截至2009 年底,5 个试点城市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409 笔,金额35.83 亿元。
三、金融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金融发展格局还不合理
1、我国间接融资比重高,金融发展格局还不尽合理。金融体系仍然由银行主导,银行业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90%以上,全社会的融资风险仍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
2、资本市场仍具有“新兴加转轨”的基本阶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市值快速增长的同时,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发展不够平衡,市场层次有待完善,市场产品单一等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仍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的质量还不高。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不够成熟,中长期投资者比重依
然较低。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依然较低。在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监管水平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3、保险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保险密度和深度较低,保险产品不丰富,保障功能发挥不够。我国GDP 世界排名第2 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6 位。保费收入占GDP 的比重,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3.25%。人均保费,世界平均为512 美元,我国仅为105 美元。
(二)、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服务需要加强与完善
1、从组织体系看,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银行业对民营资本的市场开放仍有空间。
2、从服务领域看,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强化,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仍不足。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服务不到位。目前的金融组织体系中,大中型银行多、小银行少,微型金融机构刚刚起步,而大银行又没有充分发挥服务小企业的作用,贷大不贷小,造成小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开拓国际市场力度不足,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需要加强。
(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1、一些金融改革偏重于机构的增减和人员变动,对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创新不够重视。
2、银行业战略规划比较薄弱、竞争同质化、考核机制和经营模式科学性不强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观。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和机制有待规范,实际运作效能尚需进一步提高。国有大型银行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
3、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较为突出。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建立健全仍需一段时间,农业发展银行的定位和有效经营模式仍在探索。农村信用社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市场退出机制等还不完善。
4、证券公司业务模式比较传统,创新能力较弱。
5、一些保险公司内控和基础管理较为薄弱,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市场竞争行为仍不规范。
(四)、金融机构潜在风险和金融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
银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仍然比较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银行巨量信贷增长存在风险隐患,贷款集中度风险日趋突出,资产负债期限错配
有所加剧。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普遍存在资本金补充压力。证券期货、保险类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