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发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发布日期】2005-12-29 【生效日期】2006-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5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5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第三条 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和畜牧兽医信息服务,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第五条 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
第六条 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义务,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工作。
第八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
第二章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第九条 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依法发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事业。
第十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负责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估和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论证及有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咨询工作。
第十一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工作,发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第十二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并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本行政区域内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制定和公布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别建立或者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
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
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应当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采集和更新畜禽遗传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配合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采集畜禽遗传材料,并有权获得适当的经济补偿。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 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前,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保护方案,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评估论证后批准。经批准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
从境外引进的畜禽遗传资源被发现对境内畜禽遗传资源、生态环境有危害或者可能产生危害的,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商有关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十六条 向境外输出或者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出国家共享惠益的方案;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
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前,不得向境外输出,不得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
第十七条 畜禽遗传资源的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的审批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章 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
第十八条 国家扶持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用,支持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单位开展联合育种,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第十九条 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并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办法和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审定或者鉴定所需的试验、检测等费用由申请者承担,收费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价格部门会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培育新的畜禽品种、配套系进行中间试验,应当经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条 转基因畜禽品种的培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省级以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可以组织开展种畜优良个体登记,向社会推荐优良种畜。优良种畜登记规则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 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或者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单位、个人,应当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人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经营的种畜禽必须是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的品种、配套系,或者是经批准引进的境外品种、配套系;
(二)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繁育设施设备;
(四)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禽防疫条件;
(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育种记录制度;
(六)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 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除应当符合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实验室、保存和运输条件;
(二)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数量和质量要求;
(三)体外授精取得的胚胎、使用的卵子来源明确,供体畜符合国家规定的种畜健康标准和质量要求;
(四)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第二十四条 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依法决定是否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
其他种畜禽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发放,具体审核发放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样式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发放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可以收取工本费,具体收费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价格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注明生产经营者名称、场(厂)址、生产经营范围及许可证有效期的起止日期等。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禁止伪造、变造、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农户饲养的种畜禽用于自繁自养和有少量剩余仔畜、雏禽出售的,农户饲养种公畜进行互助配种的,不需要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专门从事家畜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八条 发布种畜禽广告的,广告主应当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广告内容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注明种畜禽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或者鉴定名称;对主要性状的描述应当符合该品种、配套系的标准。
第二十九条 销售的种畜禽和家畜配种站(点)使用的种公畜,必须符合种用标准。销售种畜禽时,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销售的种畜还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家畜系谱。
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应当有完整的采集、销售、移植等记录,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第三十条 销售种畜禽,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冒充所销售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
(二)以低代别种畜禽冒充高代别种畜禽;
(三)以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畜禽冒充种畜禽;
(四)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种畜禽;
(五)销售未附具本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种畜禽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的种畜禽或者未附具家畜系谱的种畜;
(六)销售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
第三十一条 申请进口种畜禽的,应当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进口种畜禽的批准文件有效期为六个月。
进口的种畜禽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首次进口的种畜禽还应当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进行种用性能的评估。
种畜禽的进出口管理除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外,还适用本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
国家鼓励畜禽养殖者对进口的畜禽进行新品种、配套系的选育;选育的新品种、配套系在推广前,应当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第三十二条 种畜禽场和孵化场(厂)销售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应当向购买者提供其销售的商品代仔畜、雏禽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免疫情况、饲养技术要求和有关咨询服务,并附具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
销售种畜禽和商品代仔畜、雏禽,因质量问题给畜禽养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种畜禽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种畜禽质量安全的监督检验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种畜禽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不得向被检验人收取。
第三十四条 蚕种的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生产经营和推广适用本法有关规定,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章 畜禽养殖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引导和支持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畜禽生产,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
国家支持草原牧区开展草原围栏、草原水利、草原改良、饲草饲料基地等草原基本建设,优化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种,转变生产方式,发展舍饲圈养、划区轮牧,逐步实现畜草平衡,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第三十六条 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其财政预算内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第三十七条 国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八条 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农民提供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的工作经费。
国家鼓励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者为畜禽养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务。
第三十九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二)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四)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五)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养殖场、养殖小区兴办者应当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养殖地址、畜禽品种和养殖规模,向养殖场、养殖小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畜牧业发展状况制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
第四十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二)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第四十一条 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四十二条 畜禽养殖场应当为其饲养的畜禽提供适当的繁殖条件和生存、生长环境。
第四十三条 从事畜禽养殖,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
(二)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
(三)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
(四)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 从事畜禽养殖,应当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
第四十五条 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畜禽标识管理的规定,在应当加施标识的畜禽的指定部位加施标识。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标识不得收费,所需费用列入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第四十六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违法排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
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设施。
第四十七条 国家鼓励发展养蜂业,维护养蜂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宣传和推广蜜蜂授粉农艺措施。
第四十八条 养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药品和容器,确保蜂产品质量。养蜂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第四十九条 养蜂生产者在转地放蜂时,当地公安、交通运输、畜牧兽医等有关部门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
养蜂生产者在国内转地放蜂,凭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格式印制的检疫合格证明运输蜂群,在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内不得重复检疫。
第五章 畜禽交易与运输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禽交易市场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搜集、整理、发布畜禽产销信息,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对在畜禽集散地建立畜禽批发市场给予扶持。
畜禽批发市场选址,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距离种畜禽场和大型畜禽养殖场三公里以外。
第五十二条 进行交易的畜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畜禽,不得销售和收购。
第五十三条 运输畜禽,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采取措施保护畜禽安全,并为运输的畜禽提供必要的空间和饲喂饮水条件。
有关部门对运输中的畜禽进行检查,应当有法律、行政法规的依据。
第六章 质量安全保障
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加强对畜禽饲养环境、种畜禽质量、饲料和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以及畜禽交易与运输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五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采取措施落实畜禽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按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
第五十七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畜禽生产规范,指导畜禽的安全生产。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造成畜禽遗传资源损失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畜禽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审核批准,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
(二)未经审核批准,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
(三)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未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的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的。
第六十条 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海关应当将扣留的畜禽遗传资源移送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销售、推广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畜禽品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畜禽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的,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或者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使用的种畜禽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五条 销售种畜禽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畜禽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畜禽养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的,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养殖畜禽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销售的种畜禽未附具种畜禽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家畜系谱的,销售、收购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畜禽的,或者重复使用畜禽标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没收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和违法所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九条 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畜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销售的畜禽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处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条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个人核发许可证或者有关批准文件,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一条 种畜禽生产经营者被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由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自吊销许可证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种畜禽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三条 本法所称畜禽遗传资源,是指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基因物质等遗传材料。
本法所称种畜禽,是指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等。
第七十四条 本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关于全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下称畜牧法)的情况,请予以审议,并请参加会议的其他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自《畜牧法》实施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的畜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现将近三年来我县贯彻实施《畜牧
法》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畜牧业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畜牧法》,大力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畜牧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畜牧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与优化。针对去年生猪等副食品生产下滑、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和中央、省、市“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县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县的政策和项目投入。一是发放能繁母猪补贴和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全县共对7460头能繁母猪进行了补贴,发放能繁母猪补贴补助资金74.6万元;能繁母猪保险共投保7460头。二是合理安排规模养殖场项目资金和奖励资金。2007年国家、省安排我县畜牧规模养猪场项目资金90万元,其中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国家补助经费50万元;省生态规模猪场建设项目,省补助经费20万元;省级欠发达地区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省补助经费20万元。
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推进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1.75万头,出栏17.4万头;家禽存栏185.01万羽,出栏338.99万羽;牛存栏1.29万头,出栏0.23万头;羊存栏4.04万只,出栏3.18万只。肉类总产量19838吨,禽蛋产量3620吨。同2005年比较,生猪出栏率提高17.8%,家禽出栏率提高7.2%,肉类总产量提高7%,禽蛋产量提高15%,猪肉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下降1.1%。全县畜牧业产值达3.39亿元,比2005年增长21.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比2005年提高2%。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畜牧法》贯彻落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于2005年12月29日经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此法律颁布实施以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集中培训,广泛宣传发动。
为了做好《畜牧法》的宣传贯彻工作,2006年5月份,农业局成立了《畜牧法》宣传贯彻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贯彻活动。2006年5月-7月和2007年10月-12月,全县集中举办了两期培训班,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全县畜牧干部和规模养殖场负责人集中进行培训,共培训260人次。同时,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向广大农民深入宣传畜牧法的内容,让广大畜牧业生产经营者自觉做到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形成全社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两年来,共张贴宣传标语1400余条,悬挂横幅180条。发放《畜牧法》单行本2800余本,宣传资料5500余份,免费发给广大农民和养殖户学习。
(二)落实政策,发展规模养殖。
按照《畜牧法》的规定,我县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
1.落实养殖政策。受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启动生猪政策性保险,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体系等。我县积极贯彻上级有关政策,及时召开了全县动物疫病防控暨生猪生产促进会,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生猪生产的促进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积极做好全县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政策性保险、品种改良、标准化和生态化规模猪场建设等工作,并及时落实配套资金。今年5月份,县农业局和国土资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畜禽养殖用地管理的通知》,在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尚未修编的情况下,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实行一事一议,保障畜禽养殖用地需求。
2.发展规模养殖。畜禽规模化生产是畜牧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我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全县规模养猪比重快速上升。2008年,县政府对扶持农业产业化基地补助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完善了扶持畜禽规模养殖的有关条款:对平原每户常年存栏生猪600头以上、山区300头以上,常年存栏奶牛10头以上,山羊100只以上,兔1000只
以上,菜牛30头以上,肉鸡10000羽以上,蛋鸭5000羽以上,肉鸽3000对以上的,经验收合格的,县财政在其品种改良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一次性补助4000至30000元。同时,认真做好有关畜牧业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扶持资金。2006年以来,共争取省部级和市级标准化、生态猪场建设项目7个、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4个、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无公害獭兔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项目1个,欠发达项目1个,共计扶持资金460万元。据统计,全县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有318个,其中100头以上的猪场189个,300头以上的猪71个,500头以上的猪场32个,畜牧小区1个,列入市级生猪基地场的有24个,占全市生猪基地总数的49%。
3.注重生态养殖。为解决畜牧业养殖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我县遵循“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方针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结合生态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和终端整治三管齐下,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进行综合治理。2005年至2007年,根据省政府“xxx”环境污染治理要求,我县已完成28个存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的排泄物治理任务。今年共有16个存栏生猪3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排泄物治理和一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建设任务,除1个养猪场因所租用的场地已被主人卖掉而将关闭以外,其余的均能按时完成。共争取省市补助资金500多万元。
(三)严格执法,组织联合督查。
1.加强检查。我县根据畜牧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生产源头、流通领域、屠宰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三年来,共出动520人次,对全县的畜禽饲养场及兽药、饲料经营站(户)的防疫和投入品经营使用情况进行了定期、不定期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畜牧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近两年对128个生猪规模饲养场抽取的384份生猪尿样进行了快速检测瘦肉精,结果全部为阴性(合格)。
2.加强检疫。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我县规范畜禽养殖生产行为和加强流通监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畜禽产地检疫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办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屠宰检疫,规范检疫操作规程,做到决不让一头病(死)动物出售、转运、屠宰、食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为了杜绝病死牲畜流入市场,县政府出台了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凡是在乡镇政府监督下处理的病死生猪每头补助100至200元,处理的病死耕牛每头补助800至1200元。三年来,全县共屠宰检疫生猪52万头,产地检疫生猪12万头,产地检疫家禽420万羽;检出病猪1023头,检出不合格猪内脏23吨,并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同时,为加强对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普查工作,三年共查出结核病奶牛14头,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了奶牛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强化督查。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动物防疫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实行责任追究。出台了《xx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管理办法》,落实了行政村及相关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并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乡镇工作综合考核。对任务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从严追究领导责任。全县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防疫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动物防疫防控联合督查制度。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到位,连续三年每年春秋两季集中防疫结束后,县政府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全县38个乡镇的防疫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对免疫密度达不到要求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据统计,三年来,共免疫猪瘟110万头次,牲畜口蹄疫120万头次,鸡新城疫900万羽次,家禽禽流感1100万羽次,畜禽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
(四)改革体制,加强基层建设。
为了保障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动物及其产品卫生安全,建立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增强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x政发〔2005〕31号)文件精神,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于2006年3月批复同意组建县畜牧兽医局,并增挂xx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机构规格为相似于副科级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1名,内设畜牧科、动物防疫科、监督管理科,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中层干部6名。县畜牧兽医局已于2007年11月份挂牌运行。同年12月,县编委发文明确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用于配备畜牧兽医人员的岗位职数为53名。到2007年底,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在岗在编的共44人。今年,我县有7个乡镇招聘了7名畜牧兽医干部,目前乡镇畜牧兽医干部总数已达51名。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县畜牧业生产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还需要解决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受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等影响,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控工作任务繁重,现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我县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处于“低、散、小”的状态没有改变,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二)受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加剧。我县土地资源紧缺,随着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畜牧业的用地空间越来越小,畜牧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部分地区畜禽养殖总量超过周边环境承载能力,畜禽粪便等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较薄弱。由于投入相对不足,高效、生态、集约型生产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受到比较大的制约,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全县还有6个乡镇无专职畜牧兽医干部,特别是村级兽医人员少,文化素质较低,年龄老化,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
(四)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组织形式和大的龙头企业还比较少。畜牧企业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仅2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也只有18家,在全县1000多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户)中所占的比例很低。畜牧业加工、流通明显落后,农户家庭养殖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目前我县仅有27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运作很不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还未真正形成。县级生猪基地尚未建成,还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乡镇一级对畜牧发展的投入廖廖无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水平。
(五)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近些年来,由于农药、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畜牧投入品的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用量过多、过乱等原因,导致了畜产品的严重污染,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中心,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动物防疫为保障,引导发展健康、生态的养殖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实现畜牧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畜牧业从家庭副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提倡工厂化养殖,大力开发饲料资源,扶持优势畜牧产业,形成区域产业带,逐步实观不同类型的畜牧产业格局。争取形成沿江乡镇的生猪现代园区、山区乡镇的草食型动物的绿色基地,乡镇的蛋鸭连片基地、景区乡镇的现代畜牧观光园区的新布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一稳定、二加快、三突出”。即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加快发展家禽,加快发展草食动物;突出规模经营,突出特色养殖,突出产后加工。大力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不断扩大畜牧业内涵。进一步调整畜产品品质结构,在稳定养殖业生产总量的同时,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档次。
(二)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是大力发展生态规模养殖。继续扶持规模化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引导中小养殖场(户)扩大生产规模或合作生产经营。按照畜禽排泄物与周边环境消纳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推进农牧结合和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二是广泛推行标准化生产。引导畜牧养殖、加工和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畜禽养殖档案及标识制度,逐步建立畜产品从产地环境、投入品、饲养过程到市场销售的全程监控系统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在规模养殖场推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不断提高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发展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一体化的大型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形式,大力支持发展订单畜牧业,不断健全龙头企业与畜禽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基地农户利益联结、风险分担的运行机制。鼓励发展畜禽专业合作社,引导其开展标准化服务、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技能化社员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带动能力。四是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健全品牌畜产品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依托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和骨干龙头企业,推进品牌建设。
(三)大力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深入实施畜禽种苗工程。积极支持畜禽新品种引进和培育,建立健全家畜人工授精网络,不断提高供种能力和改良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积极组织和鼓励龙头企业、畜牧业合作组织开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广泛开展农民养殖技能培训,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
(四)优化畜牧业管理和服务。一是加强畜牧兽医工作体系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健全工作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快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补贴政策,切实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快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不断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完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和乡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三是严密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坚持依法、科学防控和群防群控,狠抓动物免疫,突出抓好动物流通领域防疫监管和动物检疫工作。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不断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反应处置机制,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四是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完善调入畜禽及其产品的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坚决取消任何限制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做法,加强对畜产品、畜牧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非法销售应检疫而未经检疫的畜产品等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优化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发布、反馈畜产品市场信息,掌握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销信息,指导农民科学发展生产。
(五)增加对现代畜牧业的投入。一是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将畜禽规模养殖补助经费、动物疫病预防、监督、扑灭经费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有关扶持资金。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合理简化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创新贷款抵押和担保机制,有效满足养殖农户的信贷需求。逐步扩大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范围,鼓励畜牧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民间合作互助保险,切实增强畜牧业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妥善解决畜禽养殖“用地难”问题。根据农牧结合、节约土地的原则,按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抓住这次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将规模生态养殖场(小区)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100问(写写帮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100问
制定畜牧法?
答:根据《畜牧法》第一条的规定,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2、哪些活动适用本法?
答:根据《畜牧法》第二条第1款和第3款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3、畜禽是指什么?
根据《畜牧法》第二条第2款的规定,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9、什么部门负责畜牧业的促进发展工作?
答:根据《畜牧法》第七条第2款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工作。
10、什么部门负责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
答:根据《畜牧法》第八条的规定,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第二章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11、如何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
答:根据《畜牧法》第九条的规定,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依法发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事业。
12、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由谁组成?有何职责?
答:根据《畜牧法》第十条的规定,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负责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估和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论证及有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咨询工作。
13、如何开展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工作?
答:根据《畜牧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工作,发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14、如何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工作?
答: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并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本行政区域内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制定和公布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5、如何具体开展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 答:根据《畜牧法》第十三条第1款和第2款的规定,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别建立或者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
16、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根据《畜牧法》第十三条第3款的规定,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应当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采集和更新畜禽遗传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配合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采集畜禽遗传材料,并有权获得适当的经济补偿。第三章 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
24、国家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政策是怎样的?
答:根据《畜牧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国家扶持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用,支持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单位开展联合育种,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25、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推广前,应履行什么程序?
答:根据《畜牧法》第十九条第1款的规定,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并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公告。
26、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办法和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办法,由什么部门制定?
答:根据《畜牧法》第十九条第1款的规定,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办法和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27、审定或者鉴定所需的试验、检测等费用由谁承担?收费办法由什么部门制定?
答:根据《畜牧法》第十九条第1款的规定,审定或者鉴定所需的试验、检测等费用由申请者承担,收费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价格部门会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34、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根据《畜牧法》第二十二条第2款的规定,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经营的种畜禽必须是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的品种、配套系,或者是经批准引进的境外品种、配套系;
(二)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繁育设施设备;
(四)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禽防疫条件;
(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育种记录制度;
(六)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5、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根据《畜牧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除应当符合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实验室、保存和运输条件;
(二)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数量和质量要求;
(三)体外授精取得的胚胎、使用的卵子来源明确,供体畜符合国家规定的种畜健康标准和质量要求;
(四)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36、取得生产家畜卵子等遗传材料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程序是什么?
答:根据《畜牧法》第二十四条第1款的规定,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依法决定是否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
44、发布种畜禽广告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根据《畜牧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发布种畜禽广告的,广告主应当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广告内容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注明种畜禽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或者鉴定名称;对主要性状的描述应当符合该品种、配套系的标准。
45、销售的种畜禽和家畜配种站(点)使用的种公畜,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根据《畜牧法》第二十九条第1款的规定,销售的种畜禽和家畜配种站(点)使用的种公畜,必须符合种用标准。销售种畜禽时,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销售的种畜还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家畜系谱。
46、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对于记录有何要求?
答:根据《畜牧法》第二十九条第2款的规定,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应当有完整的采集、销售、移植等记录,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47、销售种畜禽的,不得有哪些行为?
答:根据《畜牧法》第三十条的规定,销售种畜禽,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冒充所销售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
(二)以低代别种畜禽冒充高代别种畜禽;
(三)以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畜禽冒充种畜禽;
(四)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种畜禽;
(五)销售未附具本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种畜禽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的种畜禽或者未附具家畜系谱的种畜;
(六)销售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
48、申请进口种畜禽的,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根据《畜牧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申请进口种畜禽的,应当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进口种畜禽的批准文件有效期为六个月。进口的种畜禽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首次进口的种畜禽还应当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进行种用性能的评估。种畜禽的进出口管理除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外,还适用本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国家鼓励畜禽养殖者对进口的畜禽进行新品种、配套系的选育;选育的新品种、配套系在推广前,应当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畜禽养殖 第四章
53、国家对畜禽养殖的政策是怎样的?
答:根据《畜牧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引导和支持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畜禽生产,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
国家支持草原牧区开展草原围栏、草原水利、草原改良、饲草饲料基地等草原基本建设,优化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种,转变生产方式,发展舍饲圈养、划区轮牧,逐步实现畜草平衡,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54、国家对畜禽养殖有何财政支持?
答:根据《畜牧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其财政预算内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等服务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55、国家对畜禽养殖的用地是怎样规定的?
答:根据《畜牧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国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56、国家对畜禽养殖有何技术支持?
答: 根据《畜牧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农民提供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的工作经费。国家鼓励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者为畜禽养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务。
87、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如何处理?
答:根据《畜牧法》第六十条的规定,88、违反本法有关规定,销售、推广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畜禽品种的,如何处理?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海关应当将扣留的畜禽遗传资源移送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答:根据《畜牧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违反本法有关规定,销售、推广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畜禽品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畜禽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89、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的,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如何处理? 答:根据《畜牧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的,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或者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97、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畜禽的,如何处理?
答:根据《畜牧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畜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销售的畜禽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处吊销营业执照。98、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他人财务或者谋取其他利益,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个人核发许可证或者有关批准文件,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如何处理?
答:根据《畜牧法》第七十条的规定,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个人核发许可证或者有关批准文件,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99、畜禽遗传资源是指什么?
答:根据《畜牧法》第七十三条第1款的规定,本法所称畜禽遗传资源,是指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基因物质等遗传材料。100、种畜禽是指什么?
答:根据《畜牧法》第七十三条第2款的规定,本法所称种畜禽,是指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等。
第四篇: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情况的报告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情况的报告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情况的报告
——2011年6月27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谢朝君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报告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市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200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贯彻执行《畜牧法》及其配套法规,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共出栏生猪613.9万头、牛13.5万头、羊178.6万只,出笼家禽1.14亿羽,蛋品产量33.6万吨,畜禽养殖业总产值达18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5.1%。
1、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从肉类产品结构来看,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到70.5%,牛羊肉和禽肉分别上升到11.2%和18.3%。从品种结构来看,瘦肉型猪比重在85%以上,杂交肉牛比重在30%以上,杂交羊比重在60%以上,奶牛存栏达到7500头,位居全省第二位。
2、养殖方式明显转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分散养殖模式。2010年全市生猪养殖大户达到1500多家,家禽养殖大户1100多家,养牛大户60家,养羊大户110家,其他养殖大户200余家,规模猪场出栏生猪量占全市出栏生猪总量的61%。鼎城区、澧县、桃源县、石门县、汉寿县、临澧县成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石门县、临澧县成为农作物秸杆养畜示范县;鼎城区、澧县、桃源县成为生猪良种推广示范县。桃源县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蛋品生产基地县;石门县成为全省最大的肉禽种苗生产基地县。
3、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市政府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列入对县市区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列入对县市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层层签定责任状、业务目标管理责任书,市、县、乡、村四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初步建立,每个乡镇配备了2—3名专职动物防疫员,每个村选配了村级防疫员。全面强化防控措施,依法开展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实现了重大动物疫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目标。
4、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市、县两级建立了畜禽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9个县市区均开展了城关镇定点屠宰场生猪“瘦肉精”快速检测,全市每年抽检生猪尿样上万头。畜禽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有序推进,全市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规模420万头,畜禽产品获“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近100个。饲料兽药市场监管得到加强,投入品质量明显上升,在每年饲料兽药产品例行抽样检测中,我市饲料、兽药抽检合格率平均达到95%和9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5、畜禽产品加工流通体系正在形成。全市拥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80余家,加工产值达30亿元。最近,雨润集团、汇美食品加工等企业相继落户西洞庭食品工业园,使我市畜禽产品加工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全市生猪加工、乳制品加工、肉禽与蛋品加工、牛羊肉加工都有了一定的规模。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有了较快发展,桃源县三尖禽业合作社、石门县双佳农牧合作社、澧县生猪协会等合作组织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起到了很好的龙头带动作用。畜禽产品流通领域也十分活跃,鼎城区谢家铺生猪交易市场和汉寿县龙阳生猪交易市场已与国内10多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络,年交易量在90万头左右,交易额达14亿元。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1、广泛宣传,努力增强依法兴牧的意识。《畜牧法》颁布实施后,市、县畜牧部门、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加强学习,各地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局域网等新闻媒体,采取纳入普法内容、编写讲义、悬挂横幅、张贴标语、举办专栏、发放资料、法律咨询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畜牧法》。全市共张贴宣传标语5000余条,悬挂横幅2000多条,发放《畜牧法》单行本6000多册,宣传资料4万余份。2011年4月18日,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关于全市贯彻执行《畜牧法》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审议。
2、依法行政,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和管理,对新建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按标准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报、发证,达不到要求的,指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达到标准后再发证。近3年来,经省、市两级畜牧主管部门审核发证的种畜禽场有52个,经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发证的家禽孵化场40余个、家畜人工授精站80余个。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已建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每年组织开展1—2次检查。同时,严格查处无证生产和销售种畜禽、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有效保证了种畜禽质量和买方的合法权益。
3、强化管理,推进安全生产和健康养殖。一是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为促进我市畜禽养殖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10年7月,市政府颁布实施了《常德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二是依法加强畜禽标识管理,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通过建立规模养殖场(户)的生产档案,实施对畜禽产品从“投入品-生产-流通-餐桌”的监控,有效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物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广 “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和“猪、沼、农”养殖模式,市政府每年整合一部分资金,在大型猪场建大型沼气池,并与大型种植园配套,实现农牧结合良性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已推广应用生物发酵床的养猪户150家、建发酵床7万平方米、养猪30万头。
4、落实政策,扶持生产发展。一方面,在土地利用上落实政策。将规模养殖场所需土地,纳入了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另一方面,在资金扶持上落实政策。积极向上衔接汇报,争取国家扶持养殖业发展资金,我市每年争取国投、省投资金近1亿元,用于标准化栏舍改造,修建粪污处理设施和防疫设施。几年来,全市新建或改造标准化栏舍25万平方米,防疫设施4万平方米,建沼气池3万立方米,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养殖业标准化进程。
5、依法保种,保护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一是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对桃源黑猪、桃源鸡、马头山羊、滨湖水牛等4个特有地方品种的分布状况实行普查,进行饲养试验和屠宰测定,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写遗传资源调查报告。二是在桃源县、石门县和汉寿县分别建立了原种核心群保种场和在主产区建立保护区。三是利用桃源黑猪和马头山羊与外来品种开展经济杂交利用,充分发挥地方品种抗逆性强、肉质好的优势。
总体上看,我市在贯彻实施《畜牧法》,推进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养殖户和经营户对《畜牧法》知晓、理解不够,社会民众更是对《畜牧法》普遍缺乏认识。二是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当前,国际国内人畜共患疫情增多,病源体变异加快,动物疫病防不胜防。尽管目前我市疫情稳定,但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生猪交易市场的生猪南来北往,交易很快,发生疫情的风险很大。三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较大。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了违禁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添加剂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新的形势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重大,难度加大。四是养殖业污染加大。近几年我市规模养殖发展很快,由于养殖场污染物治理相对滞后,致使大量畜禽粪便污水随意排放,全市每年产生的畜禽污染物达600万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畜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民增收,关系到食品安全,关系到环境污染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畜牧业加快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为深入贯彻实施《畜牧法》、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工作重点是:
1、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继续扩建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增加检测项目,提高检测水平。建成以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中心的市县检测网络。二是严格执法监管。规范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生产经营行为,打击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从源头上控制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养殖领域。三是加大对贩运和销售病死畜禽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民众吃上“放心肉”。
2、增加对养殖污染物治理的投入。一是加快市城区禁养、限养进程,对退出城区养殖生产的规模户给予一定奖励。二是对采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的养殖户按建生物发酵床面积,给予适当补助。三是扶持养殖户建沼气池,鼓励推行“猪沼菜(茶、果)”农牧结合模式。四是对利用养殖污染物制造有机肥、生产能源等项目,从政策上资金上予以扶持。
3、加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继续保护和开发桃源鸡、桃源黑猪、滨湖水牛、马头山羊等已列入国家、省级品种志的畜禽品种,争取将桃源鸡的保种纳入国家扶持笼子,进一步将桃源黑猪作为纯种土猪肉予以开发利用。同时,根据需要,配套相应的保种工作经费,加强石门县马头山羊、汉寿县滨湖水牛的保种工作。
4、进一步推进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一是加强防疫检疫队伍建设。健全市、县、乡、村动物防疫网络,明确防控责任,提高动物防疫员素质,保障其福利待遇。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地方财政投入,配备必要的防疫检疫设施,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三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推进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改善养殖场、屠宰加工厂、活畜禽交易市场防疫条件。
5、大力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一是完善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乡镇畜牧水产技术服务站,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组织。二是加大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重点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和健康养殖技术、地方优质品种保护与利用技术、牲畜人工授精技术、无公害饲料生产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和示范。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和职能鉴定,努力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建立养殖业科技示范基地,发挥科技示范效应。
第五篇:畜牧法心得
《畜牧法》学习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于2006年7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完整规范畜牧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养殖、经营、运输、质量保障等活动,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实事求是,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立法宗旨是: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需求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利,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此涵盖了畜牧业发展的正常保障、两种繁育、饲养管理、新技术推广、疫病防治、质量安全保障全过程。
国家此安全优惠政策和措施,支持畜牧厅发展、地方人民政府支持畜牧新技术发展工作;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鼓励支持畜牧新技术推广;畜禽养殖必须做好疫病防治;从饲料、添加剂、兽药、环境等源头监控和抓好畜产品。
二、动物防疫、环境保护、质量安全保障是适应入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畜牧法》立法中,把防疫和环保提到总则第六条,把质量安全保障用专章列出,说明了三方面工作在畜牧业生产全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显现了畜牧立法的与时俱进。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发展了一大批大中型畜禽企业和专业养殖户,为城乡居民的畜禽食品供应提供了保障。随着畜禽场规范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提高、畜牧村、养殖小区等大量出现,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资金缺乏、畜禽舍选址、布局、环境设施多数不够合理,同时盲目引进洋品种和大量畜禽散养,导致疫病发生此起彼伏,难以控制,生产与疫病矛盾越来越突出。忽略了排污及粪便处理工程,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利益驱使,有的养殖场户,在养殖过程中刻意追求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养殖效益,违犯法律规定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需求使用饲料、添加剂、兽药、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污水等,已经严重影响畜禽质量安全。因此,加快我国畜牧工程改造和管理,建造出生态环保,能够生产无疫病、无药残绿色食品的现代畜禽养殖迫在眉睫。
《畜牧法》具体列出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具备的条件和确保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吃力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污染场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的条款。
三、必要的资金和经费保证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进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范,提高养殖效益。
相对于种植业来说,畜牧业规范化发展的技术要求更高。以农户家庭为组织形式,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社会化服务,就很难将生产规范扩大到有效水平。
学习《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心得体会
体系与标准建设科
郭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