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9-05-14 10:4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关于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促进全面创新和创业,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义和目标

1、本意见所指的科技中介机构,是指为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中介服务,支撑和促进科学决策、信息交流、技术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其他科技创新活动的机构。主要包括:

①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中介机构;

②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法律、政策、技术、产权咨询和技术、产权评估的科技评估和招投标机构、知识产权事务机构、情报咨询机构、成果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

③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人才、资金和技术成果交易等服务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科技投资与担保机构、科技人才中介机构;

④为科技型创业者提供创业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机构;

⑤符合本意见定义的其他科技中介机构。

2.科技中介机构是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织之一,是连接技术供给与需求的桥梁,是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纽带,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媒介,是发展和繁荣技术市场的中坚力量,是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

3.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机构,要遵循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分类指导与重点扶持相结合、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相结合、创新发展与合理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4、健全和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在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务、会计法律、资产评估、认证代办等方面,培育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创新服务机构,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品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服务人才队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密切技术、资本、产业等创新要素间的联系,积极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信息等科技综合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加强科技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标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二、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措施

5.鼓励和支持各类单位和个人依法兴办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各类单位和个人以货币、知识产权等出资成立公司制或合伙制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应当积极设立技术转移等科技中介机构,加速自身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教职员工和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业余时间兼职领办和参与创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从事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发展一批外向型的科技中介机构,有条件的可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转移。

6、建立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推动科技中介行业的整体发展,基本满足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服务需求。

7.积极探索科技中介机构的独立运行机制。一方面政府加大资助的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科技中介机构,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资本组建科技中介机构的引导和支持,鼓励、探索建立公司制、合伙制等企业运行机制。

8、扩大政府对科技中介服务的采购,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承接作用,逐步将科技规划编制、科技计划项目、工程中心建设的项目受理、信息收集、综合分析、绩效评价、分析评估和决策建议等事项委托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办理,逐步实现政务、事务和服务相分离。

9.进一步办好厦门科技信息网、厦门专业技术市场和厦门市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协作共享平台,强化技术难题和成果发布,引导和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充分利用技术市场开展技术需求和成果调查、甄别、筛选、评估和对接等增值服务,积极探索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化运作。

10.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现有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实践锻炼,鼓励在职深造提高,选送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引进国外科技中介服务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知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进高素质、复合型的科技中介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技中介机构的人才交流与合作,重视借用外脑,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外聘专家和顾问团队。

11.各级财政科技经费中,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促进技术转移、成果推广、创新孵化、科技咨询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活动。

12.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经相关部门合同认定、登记并报主管税务局备案后,免征营业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3.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可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14.对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小型微利中介服务性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5.对从事科技中介服务,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市政府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奖励。

16.各级科技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择优重点扶持一批基础较好、能力较强、业绩显著、信誉优良的科技中介机构,抓好一批创新型科技中介机构的试点示范。各类科技中介机构要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逐步形成若干家上规模、上水平的科技中介机构。

三、对科技中介的规范要求和管理

17、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作为科技中介机构的归口管理部门,应积极协同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强对本级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因地制宜制定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规划,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法制环境,监督、规范科技中介机构的行为,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地发展。

18、科技中介机构应当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执业。在本市固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并依法申报办理税

务登记。

19、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科技中介机构应当取得相应资质(资格)的,科技中介机构应当在核定的资质(资格)业务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并按规定向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办理资质(资格)备案手续,其执业活动应当与其资质(资格)相适应,并依法接受科技管理部门的监督。

20、科技中介机构服务项目属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应当取得价格主管部门的收费审批手续后方可收费。

21.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规范发展。鼓励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依法建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服务标准、从业人员守则,建立行业信誉档案并定期公布,组织开展行业调研、人员培训、资质认定、交流协作,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22.各科技中介机构要依法开展中介业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行规行约。科技行政部门负责对科技中介机构的业务发展进行指导。民政、人事、工商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做好有关科技中介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相应职责,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培育发展。

23.科技中介机构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逐步建立健全资源网和服务网。高度重视相关社团作用,引导其积极联系广大科技中介机构,充分发挥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的带动、辐射功能,建立跨地区的行业性、专业性的中介服务网络。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多要素的集成需要,以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为依托,集聚孵化器、技术转移、技术咨询、专利代理、风险投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和相关科技资源,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具备技术、市场和资金融合功能的中介服务链。

24.区域创新服务中心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围绕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条件的要整合、集聚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争取发展成为区域创新平台。技术转移、技术经纪、科技咨询、科技评估等中介机构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建立广泛、稳定的服务网络和丰富的专家、成果、项目、信息资源库。专利代理机构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专利代理和诉讼水平,改进服务质量和效率,树立品牌,扩大规模,增强涉外专利代理和诉讼能力,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科技人员的专利服务工作。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要增强创业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的能力,积极引入和利用社会资金,扩大创业投资规模,主要投资高新技术的初创项目。

25.技术中介机构和从事技术中介的个人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介绍技术贸易项目,对当事人的技术成果承担保密责任,不得将通过工作关系掌握的技术秘密泄露,不得侵犯当事人知识产权。

26、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信誉评价体系,明确科技中介机构的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健全行业自律制度,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的自我协调、监督与管理,引导和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评估工作由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开展。评估不达标的科技中介机构必须进行整改并通过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后方可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第二篇:上海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情况汇报

上海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情况汇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上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逐步建立,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向市场的转移,科技兴市方针的贯彻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上海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是积极健康的。

一、随着上海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随着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和科技评估中心等单位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功能的开发、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上海技术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以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代表的上海技术交易市场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发挥着各自在技术、金融、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市场功能和优势。上海技术经纪人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法律咨询等技术服务保障体系的初步配套,为技术市场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了上海科技与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据统计,1990年以来,通过上海技术交易所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转移的技术成果达74506项,总成交额为186.6亿元。在对外技术交流活动中上海已从单向引进国外技术,发展到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易额已从1994年的2.9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5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上海技术出口611项,金额14.5亿美元,较2000年的13.23亿美元增长10%,一大批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正在向生产领域扩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两年多来,已累记完成各类挂牌项目6390个,完成技术产权交易合同4925宗,实现技术产权交易总额1452亿元,平均日交易金额逾两亿。呈现出“交易领域扩展、交易品种拓宽、交易总量上升”的趋势,促进了技术与资本相结合,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速了技术资本化、资本人格化、投资多元化和分配要素化的进程,为发展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交易所拥有会员226家,分支机构32家,还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我国香港等地区设立了多家海外分支机构和信息联络处。

2.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经“市转化服务中心”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已达814项,72%的项目成功转化并实施产业化,累计新增产值125亿元,认定项目单位(企业)608家,就业人数达7万余人。一批科技企业应运而生,一批科技企业迅速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市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脱颖而出,科技企业发展正成为上海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自开业以来,已有167个企业或项目挂牌上市,累计成交金额30.654亿元,其中经中心认定的转化项目占75%。同时,交易所开业以后的会员发展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开,各地投资机构入会踊跃。目前席位会员数已达114家,其中外地会员占61.7%,可调配的社会资金超过百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来自全国社会的资金可达200亿元。

3.上海科技创业中心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创业中

心即企业孵化器,通过培养和支持创业者,大大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存活率,是创新企业成长发展的催化剂。1989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上海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截止2001年底,上海已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24家,拥有孵化面积44.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25家,分别比2000年增加20.0%、171.4%和66.6%。在孵化器内,正在培育一批从事处在国际前沿或具有市场潜力的高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企业,如人类基因、人体组织工程、全光网、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和纳米技术项目等。据统计,2001年孵化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已达35.76亿元。利税2.88亿元。至2001年底,千万元以上企业56家(其中6家上亿元),累计毕业企业169家,为社会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并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孵化器网络。最近,上海的孵化器的入住率正在迅速上升,张江、杨浦中心、交大慧谷中心、上海创业城等孵化器的入住率已经达到100%。在嘉定园区注册的企业已经有近300家。上海市设立了2000万元的市产业“孵化”专项资金,各区县、开发区、高校的孵化机构也相应建立了“孵化”专项资金,这标志着上海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

4.上海资产评估机构和项目评估机构在科技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重视,上海无形资产评估发展迅速,评估范围从以土地使用权为主的无形资产评估发展到对商誉、商标权、专有技术、专利权、著作权、特许权、商号等多样化的无形资产评估。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上海无形资产评估项目仅62个,评估金额1.9亿元,到2002年,无形资产评估项目约650项,评估金额达1856亿元。上海科技评估咨询机构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而产生的新组织。目前它已经承担了部分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结题的评估工作,今后将以中介评估的方式取代以往的鉴定会形式,科技评估将在项目管理中起重要作用。

5.上海科技咨询机构在上海科技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参谋作用。从1986年以来,上海咨询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具体表现在:咨询机构有了较大发展,从1986年底246家发展到2002年初的7544家:咨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1986年底不足1万人发展到2002年初的219571人;咨询业年总收入增长迅速,从1986年底1.02亿元发展到200年初108.38亿元,增长近100倍,从1986年占上海国民生产总值0.26%上升为2002年占上海国民生产总值的2.89%;咨询业务不断扩大,从1986年以科技咨询为主体发展到2002年技术咨询、工程咨询、管理咨询、经济咨询、综合咨询门类齐全,形成了宏观、中观、微观,全民、集体、外资、个体同时并举的繁荣局面。咨询地域由本市扩展到全国,海外咨询也有较大发展。

二、科技中介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亟待加强和发展

随着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量科技中介机构因运而生,现有的法规和规章就显得滞后,在有些方面甚至成了科技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瓶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科技中介机构法规不够健全,在许多实际问题上存在着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现象。由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迅速,必然使立法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主要反映在一些实际问题上存在着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的现象。如由于对技术交易场所技术交易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供需双方分散自由的场外交易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既造成了宝贵的技术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给地下的技术诈骗活动提供了可趁之机,使技术商品的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2.科技中介机构管理体制不顺,中介服务市场混乱和不公平竞争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造成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存在着多头管理和政企不分的问题,加上中介机构自身问题特别是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落差大等种种因素,一些科技中介机构无论是在机构内部的管理还是外部的市场运作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乱。如目前上海无形资产评估就存在着资格认定重叠,管理政出多门,评估市场分割等现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综合管理的要求出发,管理国有资产评估及整个评估行业,也管理无形资产;建设和国土部门从专业监管角度,分块管理房地产估价、工程造价和土地评估;工商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共同对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评估;商检部门管理进出口资产和外资企业资产的评估;农业部门管理乡镇企业资产评估。这样使资产评估政企不分,管理不统一,评估市场形成部门垄断和行业分割。

3.明确科技中介在创新体系中的法律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科技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要依靠法制作保障。我们要加强和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工作,就要针对科技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加以规范。要建立和发展好科技中介机构条件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本一条就是要求我们按照中央关于“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法规,规范其行业行为,加强管理”的精神,进一步做好立法工作。这些年来,根据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态势,各级政府为了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制定了不少有关的方针政策,出台了不少相关规章,对规范科技中介机构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我们应当及时加以总结,并作为科技中介机构立法的基础,把它列入立法的规划,在时机和条件成熟时推出。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方面我们要制定统一的科技中介机构地方性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方面的科技中介机构法规和规章;另一方面在法规和规章出台后,重视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提高执法的质量。同时,还应强化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逐步建立起以行业自律管理为主的行业管理体制。

4.填空补齐,尽快完善科技中介体系。由于科技体制已在变革之中,科技中介还刚开始发展,中介体系还很不完善。知识的生产、知识的流动、知识的服务和知识成果的产业化都需要中介服务,目前好多环节都是缺档,目前也没有产生大的运作规范且有知名度的中介企业。因此科技中介还有待进一步的培育。中介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应引起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注意。今后五年中,我们对中介机构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扶持和发展三类科技中介机构:一是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应用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二是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三是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争取到2007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亿元,技术产权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2007年的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

第三篇:科技发展促进环境保护

一辩

我方的观点是科技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保护在字典上意为尽力使某物不受损害,发展则意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且我方认为所谓科技必须是成形的科技,因此从字面上理解,不断优化升级的成形的科技能促使环境尽可能的不受破坏。环境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得环境不受污染,而环境污染的定义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换言之,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使环境完全不受破坏,但科技发展的确是可以有效防止环境恶化,改善环境,使之适于人类劳动和生活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主要指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包括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能源的利用,而发展科技正是发展生产力和高效利用能源的最佳手段,因此科技发展推动社会环境发展。优质的社会环境就意味着有富裕的经济基础来研究、优化科学技术,拥有更先进的科技才能追求自然环境在一个更高的百分率上得到保护;高品质的科学环境代表着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广泛普及,这便能使人类活动在整个环境体系中尽可能少的排放污染,使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污染控制在环境自我净化的能力范围内,不造成环境污染,也就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科技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只有不断发展科技,才能保护环境,促使人与环境不断进步。

1.没有科技就没有环境污染?

中世纪法国污水、粪便等生活垃圾充斥街道,污染河流,导致几个世纪来,居民饱受流行性传染病的蹂躏,光黑死病就造成1346至1353年期间欧洲百万人死亡

2.垃圾焚化厂中产生的热能可以造福于市民,利用焚化中产生的废气(瓦斯气体)提供能量。法国的维勒班垃圾焚化厂和前苏联列宁格勒垃圾焚化厂就是很好的例子,为全城供热。

3.生物降解垃圾中的有机物质会产生生化瓦斯,生化瓦斯主要由清洁能源甲烷和二氧化碳构成,格拉斯哥附近的格林盖尔垃圾掩埋场利用生化瓦斯满足四兆瓦发电设备的能需

4.用使用过的食用油来生产生化柴油替的代普通柴油。奥地利斯蒂里的公共汽车就是用从餐厅里回收的废油来运转的。

5.浦东机场用建筑垃圾填土而成。

第四篇: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能源发展

本文由0kggbylokb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新能源发展

能源是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又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实现全球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都离不开能源技术的进步和能源结构的调 整。为此,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促进新能源发展,不仅将影响今天的发展,更关 乎于人类的未来发展。当今世界,能源科技飞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类能源开发和 利用再次进入了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 需求,将使未来的能源结构、利用方式产生深刻的变革。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 源效率,促进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正成为各国的新目标。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 机影响,能源价格下降,但许多国家还是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这必将催生新的能源产业,加速能源转型进程,开启人类能源利用的新纪元。多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视新能 源的开发利用。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系统部署了“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风能和太阳能”“清洁煤利用”和“高温气冷堆”等一系列有关新能源的重大、科技项目,在发展新型能源汽车、推动照明节能、开发新能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 探索。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一大批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得到应用,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都得到规模化推广示范,有力支撑了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2010 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也将推广应用一 大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而周密的部署。2006 年中 国政府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 地把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作为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的重要手段,把洁净煤技术、煤层气开发作为降低污染的重要选择,把建筑、交通以及工业流 程领域提高能效、降低排放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式。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给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做出了一系列 重大决策和部署,强调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把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作为促进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发展新能源科技和产业作为应对危机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此框架下,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相关部 门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十城万盏”和“金太阳”等节能和新能源示范工程。、“十城千辆工程”计划在十余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规模化地推广应用混合 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到 2012 年推广应用 6 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十 城万盏计划”将在 21 个城市的公共照明领域推广应用半导体照明技术,预计用 3 年时间推广使用 600 万盏半导体功能性和景观照明产品,年节电 10 亿 千瓦时。到 2015 年,半导体照明将进入 30%的通用照明市场,年节电可达 1400 亿千瓦时。“金太阳工程”计划到 2015 年实现新增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 250 万千瓦,国内光伏市场形成年产值 200 亿元,创造 9 万个就业岗位。中国风电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连续 4 年翻番。2008 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超过 600 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 1217 万千瓦,位居世界第 四,其中新增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已涌现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南 高齿等一批整机和零部件骨干企业,总的生产能力已接近1000 万千瓦。此外,海上风电场建设成功迈出第一步,上海东海等近海示范风电场建设工作正在积极 推进中。在节能减排中,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中国能源 消费结构中,一次能源中 69%靠煤,发电量的 80%以上来自火电,优化能源结 构势在必行。对此,我们必须开发和利用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国家已相继颁布 《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优化能源结构的目标和方向。此外,还将发布能源产业振兴规划,2020 到 年将逐步降低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水电、风电、太阳能

和核电等 清洁能源的比重。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划,中国将继续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 能和核电等,并将进一步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发展高效、洁净发电技术,研究二 氧化碳捕获、资源化利用和封存技术。我国已启动了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和“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大型油气田及 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的实施,将提升中国油气装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油气田 及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水平,实现油气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煤层燃气的规模开

发,为保持中国原油产量稳中有增、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实 施“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专项,将带动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核电比重和产业创新能力。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核能发电效率高,但动态性能不足。因 此,保障多种能源的稳定供应和安全运行问题,需要我们现在就开始认真研究。一方面要发展智能电网技术,提高对电网的监控和调控能力,研发高效储能 机制,为灵活应对大规模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增强电网的 内部调峰能力。在此情况下,燃气发电便是最佳的区域性调峰发电形式之一。通 过调节燃气轮机机组的负荷能力和速率,可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需求,提高供电 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天然气具有高效、洁净、传输方便的特征,是一种较理想的能源,然而中国 是一个富煤、少油、贫气的国家,目前一次消费能源中天然气仅占 3%。但市场 对天然气的需求快速增长,预计到 2010 年需求缺口将达到 200 亿立方米以上,以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在满足日常需求尚嫌不足的情况下,重视发展和积极利用 清洁燃气资源将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选择。生物质制气以及煤基合成气都可以作 为天然气的有效补充。中国制取生物质气的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全国目前农 村户用沼气利用每年将超过 120 亿立方米,可利用的禽畜粪便、城市有机排放物 等的潜力达 1200 亿立方米。为此,我们将加大对厌氧发酵、生物脱硫等关键技 术,以及集中式沼气成套装备、沼气提纯、质量检测及储存输运等系统集成的研 发投入和应用示范。中国的能源特色在煤,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清洁高效利用好煤。现阶段要大力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也就是 IGCC 技术。相对于各类煤 制液体燃料,煤基合成天然气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耗水量低、运输损耗小且成 本低、废弃物处理成本低等优势。应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大煤基合 成天然气在气化甲烷化、二氧化碳的搜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发。面向未来,一些新能源的技术正在丰富着人类对于各种能源的利用,特别值 得关注——

(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通过聚集太阳光聚焦所产生的热 能,推动发电机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较高,且可以通过热量的存储,在晚 上继续发电。目前各国已在此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我国也在进行试点。(二)高效节能电机技术。稀土永磁体具有磁性能优异、轻量化等优势。中国 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利用稀土材料开发永磁直趋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永 磁直驱电机可以用于风能发电、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等方面,进一步简化传动变速 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转基因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生物能源,对于减少石油依赖、保持碳的循 环利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农业经济都具有积极意义。一些转基因藻类生 物的太阳能转化效率高,是极好的生物能源来源。这些作物可以吸收消化大量二 氧化碳,还能够生产绿色油料,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四)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可高效清洁地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 能,是比常规热机更为先进的转化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动力 的变革带来重大契机,而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后化石能源时代主要的车用动力 能源。与电能一样,氢气作为能源载体,可以通过各种一次能源的转化获取,成 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从碳的低排放向碳的零排放的桥梁。(五)热核聚变技术。作为面向未来的热核聚变技术,也许需要 30 年到 50 年 以后才能够成为稳定的能源供应。我国正积极参与到国际能源科技合作项目 ITER 计划中,同时还超前部署国内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纵观近代史,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催生

新的技术 变革。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能源动力系统的每一次变迁,都将带来社会的、生 活的巨大变革。钻燧取火使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使 用的燃料由木材过渡到煤,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实现了 从煤到石油的过渡,造就了现代工业文明。纵观工业文明,各个时代主体燃料的 转变,也就是一个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燃料的转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能源 隐含着“减碳加氢”的演变规律。与此相适应,动力设备的发展遵循了“高效能、低排放”的技术路径。每一次能源变革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果,改变了产业的 结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以断定,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将认识和 掌握新的能源形式、能源载体和能源利用的手段。因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要有面向未来的勇气和稳定的支持,要认真地把握规律,超前部署,坚持创新,真正 做到引领与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们已处在从化石能源时代向可再生新能源时代的转折点,从工业文 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关键点。一场深刻的能源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迸发之中,我们 需要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把各种能源开发好、利用好,为今天的人们创造更 加清洁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篇:加快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意见

县政府关于加快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

各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创新型海安建设步伐,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由区镇投资与高校院所共建的产业研究院,经区镇申请,县科技局

会同财政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建设要求并正常运行的,报县政府同意,由县财政按区镇现金投入的40%给予奖励。

二﹑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的企业研究院,符合建设要求并正常运行的,经现场核查,奖励5万元。

三、高校院所来海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年服务企业10家以上且取得实效的,资助运行经费10万元,由县财政和区镇各承担50%。

四、对当年产学研合作经费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企业实际支付金额的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五、设立科技创新项目优秀奖50个,奖励项目实施单位每项1万元。评选20名“科技功臣”,颁发奖章。

六、对市委、市政府授予“2014年南通市科技兴市功臣”荣誉称号的人员,奖励5万元。

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研发平台建设标准,企业研发投入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当年开发省认定的新产品2个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件以上,新增发明专利2件以上,正常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且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相应条件的,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将享受税收政策减免的税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

八、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九、经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所取得的项目资金,企业按科技项目资金管理要求使用且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

十、当年获得发明专利(新授权或引进),对专利权人每件奖励1万元。企业申请PCT专利,每件补助3万元,授权奖3万元。国家知识产权局按规定收取的发明专利年费,按实际发生年费(不含滞纳金)的70%给予资助,并拨付给所在区镇。发明专利申请加快程序,待授权后给予每件专利1500元补贴,并拨付给所在区镇。对省知识产权局给予的发明专利和PCT专利补贴,同一件专利按就高原则,不重复奖励。

十一、对新认定的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奖励1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当年立项的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奖励3万元。对新认定的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1万元。对新认定的省高新技术产品奖励1万元,其中县财政和区镇各承担50%。

十二、凡未建立研发机构、当年无产学研合作和未申请发明专利的企业,不得申报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县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海政发〔2013〕49号)的奖励按50%兑现。

十三、政策兑现由科技局会同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联合核实,形成兑现建议方案,在海安政务网上公示后,报县政府审定后兑现。

十四、本意见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原相关政策意见与本文件规定不一致或重复的,以此政策意见为准。

下载关于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为切实打造休闲旅游基地,加快我市由旅游客源输出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为切实打造休闲旅游基地,加快我市由旅游客源输出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政策意见。一、加强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建......

    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文章标题: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为切实打造休闲旅游基地,加快我市由旅游客源输出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政策意......

    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为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维护举办者、学校、教职工及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立足科技创新 促进多元发展(模版)

    立足科技创新 促进多元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代表新誉集团参加此次高峰论坛。 新誉集团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新能源、数控设备、现代物流、......

    《科技促进发展》2009年第09期

    2009年第09期《科技促进发展》目录(三)经营管理马明善)浅谈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王建周张伟郑艳菊)谈监理工作中如何管理资料史恒臣)着眼于企业内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张辉......

    立足科技创新 促进多元发展

    立足科技创新 促进多元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代表新誉集团参加此次高峰论坛。新誉集团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新能源、数控设备、现代物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