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水综合[2006]102号)
关于印发《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水综合[2006]102号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的精神,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障水工程的安全运行,规范水利旅游项目的管理,特制定《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
水利部办公厅
二○○六年三月三十日
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障水工程的安全运行,规范对水利旅游项目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中关于设立水利旅游项目审批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利用江、河、湖、库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风景资源,组织开展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的涉水旅游项目,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旅游项目的审批、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具体实施机关为水利部水利旅游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行政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旅游项目的审批、协调、监督、管理等工 2 作。
跨行政区域的水利旅游项目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协调、监督、管理等。
水利旅游项目经本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须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水利旅游项目审批及监督管理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四条 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水资源规划,服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防汛抗旱的统一调度指挥;
(二)保障水资源安全;
(三)保护水生态环境;
(四)维护水工程安全运行;
(五)保障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六)达到开展水利旅游活动的各项要求。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设立水利旅游项目,必须向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凡在已被批准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景区中开展涉水旅游项目的,可不再履行报批程序,但 3 须到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时须提交“省级水利风景区”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审批文件和景区规划批复文件等相关材料。
第六条 申请人申请设立水利旅游项目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设立水利旅游项目申请书;
(二)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机构所编制的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有水利、旅游、环境、法律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审查意见;
(三)相关联的水工程(或水资源)管理单位同意文件;
(四)涉及第三方合法水事权益的,提供与第三方签订的协议。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设立水利旅游项目的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及时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二)申请事项属于本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应当受理设立水利旅游项目申请;
(三)申请事项属于本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职权范围,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 4 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或者不受理设立水利旅游项目申请,应当出具加盖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三章 审批与变更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水利旅游项目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形成书面审查意见。必要时,应当在自受理申报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开始组织专家评审或进行听证,并形成评审或听证意见。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自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并及时通知申请人及相关联的水工程(或水资源)管理单位。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做出不予批准的决定,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一条 经批准设立的水利旅游项目要求变更批准内容的,应当向原审批实施机关提出申请。审批实施机关对于符合条件、标准的变更要求,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实施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工程(或水资源)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履行对水利旅游项目的监督管理责任。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一)水利旅游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内容等是否按审批文件要求付诸实施;
(二)水利旅游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是否影响防汛、抗旱、水质、水生态环境和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及其影响程度;
(三)开展水利旅游活动的各项条件是否具备,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宣传和防护措施是否落实;
(四)水利旅游项目是否履行了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义务。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实施机关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应立即对批准设立的水利旅游项目予以撤销:
(一)审批实施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做出批准决定的;
(二)超越职权做出批准决定的;
(三)违反程序做出批准决定的;
(四)对不符合条件标准的申请给予批准的。
第十五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实施机关或其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立即对批准设立的水利旅游项目予以撤销:
(一)以欺骗手段取得批准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水利旅游项目性质、规模和内容的;
(三)未履行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义务的;
(四)组织开展水利旅游活动不当,造成水污染、水生态环境破坏或影响防汛抗旱及水工程安全运行的情况之一者。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水利旅游项目有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时,可以直接责令停止水利旅游活动或限期整改。
第五章 奖罚
第十七条 在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八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发利用水利风景资源设立水利旅游项目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给予依法取缔;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审批实施机关及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纠正,对造成的当事人损失予以赔偿;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审批实施机关不按规定要求审批的;
(二)审批实施机关没有明确管理机构和责任,没有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事故或不良影响的;
(三)水工程(或水资源)管理单位没有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水利前期工作项目计划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水利部
【发布文号】水规计[1994]544号 【发布日期】1994-12-07 【生效日期】1994-12-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水利前期工作项目计划管理办法
(1994年12月7日水利部水规计[1994]544号通知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和规范水利前期工作项目计划的管理,集中各种资金加快水利前期工作,提高水利前期工作质量和经费投入效益,搞好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储备,依据国家计委、财政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进一步深化水利投资计划体制改革的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部直属勘测设计单位承担的水利部安排各阶段前期工作经费的各类前期工作项目。
第二章 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的分类
第三条 按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的经费来源以及工程项目的属性,分为直属项目、地方项目、集资项目、部内单位项目、专项、其他项目,并划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预可研)、可研、初设、其他、专项六大类。
第四条 部直属项目指由各流域机构、部直属勘测设计单位承担的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江河开发利用、跨地区、跨流域调水、优化分配水资源骨干工程的各阶段前期工作。
地方项目指地方根据本地区水利发展规划开展的各阶段水利前期工作项目。
部内单位项目是指由部内各有关业务司局根据本专业规划工作需要,经批准后,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的政策法规研究、标准化及规程规范编制、行业发展规划等前期工作项目。
专项项目是指由水利部与有关部委共同承担,并由国家专项安排的,涉及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布局、资源优化配置等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其主项目是指基础性资料、业务建设等。
第三章 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的管理和立项程序
第五条 对水利前期工作项目,需申报《水利前期工作勘测设计(规划)项目任务书》,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展工作。
第六条 各勘测设计单位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水利发展规划要求,在编制前期工作五年计划基础上,按有关要求编制《水利前期工作勘测设计(规划)项目任务书》,经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后,报水规总院和规划计划司。拟在下一安排前期工作经费的项目,一般应在本6月底前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在收到任务书后,一般应在3个月内提出审查意见。在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展该项目的勘测设计工作。
第七条 编报《水利前期工作勘测设计(规划)项目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上阶段主要工作结论及审查意见,主要工作特性、立项的依据和理由、勘测设计和科研试验大纲、综合利用要求、外协关系、阶段总工作量及经费、勘测设计工作总进度(包括中间阶段主要成果及进度)等。
第八条 部直属项目及集资项目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涉及跨流域、跨省、跨部门的前期工作项目,由承担工作单位先行协调有关方面的关系和意见(必要时由主管部门协调),并附有相应的意见,与项目任务书一并报部。
第九条 集资项目的经费安排原则上以地方经费为主,由集资各方共同承担。各直属勘测设计单位在安排此类项目时,一般应是上一阶段的前期工作(包括规划)已落实和可在近期开工建设的项目,并主要安排水电、供水项目,以及老少边穷地区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在具有经部批准同意的下列附件时,可由项目业主牵头,组织出资各方签订集资协议及有关合同:
1.地方委托部直属勘测设计单位承担该项目的委托书;
2.核定项目前期工作总经费,签订经费分担意向性协议;
3.回收前期工作经费协议;
4.勘测设计任务书。
第十条 部内单位项目实行由业务司局归口领导,并按规定编报项目工作任务书,经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 规划项目的立项应有规划查勘报告;可行性研究项目的立项一般应有审批的该河流域规划报告、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项目的立项一般应有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上报各类《水利前期工作勘测设计(规划)项目任务书》时,应按该项目的特点及规程规范的要求抓好制约建设立项的主要问题,保证勘测设计产品的质量。
第十二条 一个流域内的规划项目,一般应在批准的大流域规划的前提下,由流域机构根据本流域的特点,明确开展下一步规划工作的重点,排出规划工作的顺序,明确工作内容、深度范围、规划完成时间等。带有研究性和收集资料性的工作,应按其他类项目安排。
第十三条 对于一些开发目标单一,涉及矛盾较少的中小型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可由承担勘测设计工作的单位提出报告,经批准后,可将其可研及初设两个阶段合并工作。
第十四条 对于其他类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编报立项报告。经审查批准后,专项安排。
一些应在各阶段各项目内安排的其他类基础资料工作应在各项目中统一安排。
第十五条 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的执行单价管理,在勘测设计单位走向市场部分,按收费标准执行。部下达前期工作项目,考虑市场物价变化的影响,每年执行单价由水规总院商规划计划司确定。
第十六条 对承担的地方项目和集资项目应按现行收费标准核定项目的工作费用。部承担的经费按部考虑市场物价变化等因素确定的当年单价执行。二者差价作为勘测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的超前投入或集资。在该项目开工后,按工程概算核定的数额,由项目业主单位按集资协议返回勘测设计单位,或由勘测设计单位作为工程的投资,享有相应的权益。
第十七条 当若干单位共同承担一项目时,应由部明确总负责单位。在项目立项前,须有各单位分工协议。各参与工作单位应与总负责单位协调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交总负责单位,其成果报告产品质量由总负责单位负责。
第十八条 以部为主安排前期工作经费的项目,由部选择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第四章 部属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经费来源和计划安排原则
第十九条 部属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经费来源主要有:(1)从每年国家下达水利部的国家预算内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经费;(2)水利部直属事业经费;(3)从基建投资回收的前期经费及水利前期工作基金;(4)其他经费。
前期工作项目在完成立项所必备的程序后,方可申请使用部属水利前期工作经费。
第二十条 为了保证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储备的需要,在水利前期工作经费安排上,水利事业前期费一般用于规划、其他两大类以及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所需。水利基建前期费一般用于可研、初设以及重要规划的补助。
第二十一条 开展水利前期工作应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及各部门的积极性,共同搞好水利前期工作。部属水利前期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第二章第四条所述的部直属项目的前期工作。
第二十二条 工程的主要效益在一省之内,但为流域性治理规划中的大型骨干工程的地方项目,其可研、初设,可申请使用部属水利前期工作经费,此类项目一般由部直属勘测设计单位、流域机构与地方共同开展前期工作。由部直属勘测设计单位、流域机构承担前期工作的集资项目,部承担的经费应控制在总经费的30%~50%。
第二十三条 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水利前期工作,在工作经费上要予以适当照顾。经费主要用于该地区的国际河流、边界河流治理、内陆河流控制性水利骨干工程的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和涉及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布局所需的水资源规划等。
第二十四条 各阶段的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均实行项目经费包干。
第二十五条 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的预备费及质量保证金,在执行单价上涨时,应首先动用预备费。在该项目经审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下达预留的质量保证金(5%~10%)。
第五章 水利前期工作经费计划的编制下达、调整及检查
第二十六条 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计划安排要求和国家安排本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中水利基建前期费规模及水利前期工作基金存款余额,参照水利前期工作项目五年计划和当年的实际情况,按轻重缓急,编制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经费计划。
第二十七条 水利前期工作项目计划的安排,应重点保证延续项目和在本内完成的可研、初设、重大规划项目的需要。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在编制前期工作经费建议计划时,各项目应具备立项条件,符合程序要求。在编制计划时,首先应审核、总结上一各项目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提出本工作的重点及预计完成的项目。在计划报表中,应如实填写各项内容,报送部有关单位。
第二十九条 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的经费计划一般在本4月前下达。在每年的7月下旬,各勘测设计单位根据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提出调整建议计划。9月下达调整计划。下达计划和调整计划后,勘测设计单位应在20天内上报核备计划。
第三十条 部有关单位和各流域机构要切实加强对各水利前期工作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严格计划管理。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项目经费的到位、使用、完成情况;
2.对应经费的工作量完成情况及工作进度、质量;
3.外委项目的计划落实情况;
4.项目执行中各勘测设计单位的人员、力量配置;
5.集资项目的地方前期工作经费到位情况;
6.其他有关管理及存在问题等情况。
第三十一条 勘测设计单位不得擅自调整项目之间的经费计划安排。如确需调整,应在上报调整计划时一并上报,经批准后,方可调整。
对在计划安排中不执行已批准任务书及计划安排,擅自扩大增加工作内容,提高标准,改变工作内容,超越阶段进行工作的,由承担单位自负工作经费。凡核定阶段总工作量的项目一般不得超过总工作量。如确因方案变动等原因,需增加工作量和变动工作内容时,需报批后执行。
第三十二条 勘测设计单位应按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向有关单位上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和重点项目勘测设计简报。勘测设计单位决算应由勘测设计主管部门按项目审核计划完成的形象进度、工作内容及总工作量后,按工程项目进行财务决算。
第六章 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的验收
第三十三条 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在完成后,均应进行检查验收。项目的检查验收依据是,经批准的项目任务书和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变更批准文件。项目承担单位要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工作的遗留问题等,作出评价报告。
第三十四条 通过检查验收,对于原计划外需要补充完成、进一步研究落实的技术问题,应在检查验收以后,由原做工作的勘测设计单位根据审查的结论意见,提出补充完成工作的任务书,明确补充工作量、内容、范围、深度、经费,按项目任务书的报批程序报批后,方可安排补充工作的经费计划。
第三十五条 对于经验收、审查,未予通过的各类水利前期工作项目,以及包括在原项目任务书中的工作内容,要按检查验收的结论意见,由原单位继续完成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其经费由承担该项目单位自行承担。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各勘测设计单位可在本办法的基础上,制订本单位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七条 有关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经费回收及水利前期工作基金建立的具体管理办法,将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在水利部。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项目综合评价管理办法
项目综合评价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加强公司项目管理,促进企业施工生产能力和施工承包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制订本办法。
二、指导思想
通过综合评价,规范公司项目管理行为,确保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市场竞争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评价对象及分类
1、公司各类型项目部均列为被评价对象。
2、大型项目由公司组成评价委员会分期中和完工进行两次综合评价;中小型项目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评价小组进行一次完工综合评价。
四、评价机构及职责
1、公司办公室为项目管理综合评价牵头部门,其他有关单位为评价机构成员。
2、工作职责
⑴、制定综合评价计划,确定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
⑵、选聘评价成员,组成评价委员会或评价组。
⑶、负责项目管理评价的组织及考评期间的联络、协调、服务等工作。⑷、审议评价意见,并据此提出奖励或处罚意见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和批准。⑸、具体负责核准后的奖励或处罚工作。
五、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两大部分,即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1、定量指标体系,主要指项目经理责任书所确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其对应分值见附表。
2、定性指标体系,主要指本办法列表所列扣除定量指标部分的指标内容,其对应分值见附表。
六、评价成员构成
1、大型工程项目的评价,由公司主管领导任主任,组成5—10人的项目评价委员会进行。
2、中小型工程项目的评价,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成3—5人的项目管理评价组统一进行。
3、评价委员会或评价组可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单元,每一单元具体负责某一专题内容的评价。
七、评价过程
1、立项
⑴、立项,既可由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申请,也可由公司确定,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进行。
⑵、立项后由公司办公室以文件形式通知被评价项目部,并确定评价日期、内容及评价成员组成等有关事项。
2、确定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原则上确定为本办法附表所列的各专项系统管理内容
3、确定评价方法
⑴、项目评价采取经济评价法(定量评价)和专家评价法(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两者的评价结果化为分数作为评价尺度,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作出整体评价。
⑵、听取汇报
①、接受评价的项目部应在评价委员会或评价组进入该项目部后汇报其综合管理的基本情况,并回答评委的提问。②、汇报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并同时提供有关的见证资料。
⑶、查阅资料
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文件、图纸、管理制度、各类记录和报表等进行审核与查证。
⑷、考察现场 采取抽样方式,通过与作业者交谈、查看场容场貌、施工平面布置、目测质量与安全措施等,建立起对该工程项目的感性认识。
⑸、评分
评价委员会或评价组在综合项目的评价结果后,形成评价分数(以100分为标准),其计分方式为:
①、定量指标体系
n T1=∑Mi∝
i=1 公式中:T1:定量指标得分
n:评价指标个数
Mi::第i 项评价指标
∝:指标对应的权数
②、定性指标体系
T2=∑N
n 公式中:T2:定性指标得分
n:评价指标个数
N:每项指标的得分值 ③、综合评价分数:
T=(T1+T2)/2 对于已进行期中项目评价的,则期中和完工后的评价分值各占50%的比例;未进行期中评价的,此分值为最终实得分。⑹、确定项目类别
工程按其评价分值划分为如下类别:
评价分值 T<60 60≤T<70 70≤T<90 90≤T≤100 项目类别
不合格
合格
优良
优秀
4、评价整理
⑴、评价委员会或评价组根据评分情况及评委意见进行讨论后,整理出评价报告,填写评价结论意见书,同项目部交换意见后送交公司办公室。
⑵、公司办公室根据评价报告整理出书面意见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并据审批结论会同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
5、评价处理
⑴、评价结果执行公司“项目经理责任制”及其它有关办法的规定。
⑵、在评价的基础上同时做出表彰、总结推广经验、采取整改措施、更换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班子成员)、终止项目责任书等决定,作为评价处理意见。
八、附则
本办法未尽事宜,可在执行过程中协商解决并逐步完善。本办法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省旅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2009-606号
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旅游局关于印发《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
办法》的通知
豫财行[2010]606号
各省辖市、有关县(市)财政、旅游局:
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旅游发展战略,省级设立了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加强此项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下发各地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或省旅游局反馈。
附件: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 件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资金导向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财政部和国家旅游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豫发[2009]18号)设立的,用于旅游景区(点)建设、旅游宣传推介和旅游奖励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是“突出重点、引导激励、择优扶强、专款专用”,通过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导向性投入,引导促进各类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发展。
第二章 使用范围和扶持方式
第四条 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是旅游产业聚集区、旅游景区、旅游富民工程、旅游新业态等项目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旅游奖励、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旅游人才培训等支出。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指景区游步道、桥涵、安保设施、河道整治、环境整治,以及景区周边断头路通路工程等。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指景区(点)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设施、旅游交通标志、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中心等建设工程。
三、旅游奖励。是指对旅游包机、专列、入境游贡献大的旅行社,获得国家级旅游相关奖励或称号的城市,省以上知名商标旅游产品的奖励等。
四、宣传推介活动。是指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有关要求及我省旅游发展需要所开展的境内外推介活动、境内外宣传活动及境内外联系与交流活动。
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严禁用于购置交通、通信等设备,严禁用于人员、办公经费及其他与旅游项目无直接关系的支出。
第五条 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式有直接补助、贷款贴息补助、奖励、宣传推介活动支出等。
(一)直接补助。是指对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的财政直接投入。
(二)贷款贴息补助。是指对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所发生的贷款利息由财政给予适当贴息补助。
(三)奖励。是指对符合旅游奖励项目的单位和团体,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宣传推介活动支出。是指省旅游局根据省政府要求和年初计划安排参组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第三章 分配原则
第六条 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分配原则
直接补助或贷款贴息补助项目重点扶持市场发展潜力大、地方特色明显、有一定知名度、对当地经济发展有较好带动作用的旅游项目,补助金额按社会资金投入旅游项目的额度“分档次、按比例”确定,以此鼓励旅游企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向旅游业加大投入。
旅游奖励项目和宣传推介活动支出项目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及相关奖励标准核定。
第四章 申报审批程序
第七条 直接补助或贷款贴息补助项目的申报、审批和拨款程序。
由省辖市级(含省管县,下同)旅游部门会同省辖市财政部门按旅游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范围、方式及资金申报要求,编制专项资金申报文本,上报省旅游局、省财政厅,省旅游局汇总初审后报省财政厅审核。专项资金确定后,由省财政厅向省辖市财政部门下达旅游专项资金预算指标,同时抄送省旅游局和省辖市旅游部门。
(一)项目申请报告。省辖市旅游和财政部门联合向省旅游局和省财政厅报送旅游专项资金项目申请报告各一份。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对本市当年的旅游发展概况和支持重点做简要分析;
2、对旅游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情况进行汇总;
3、对单个项目情况及项目实施目标做出说明(包括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以便于开展绩效考评。
(二)项目申报资料。每个申报项目需要单独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1、旅游项目所在地区旅游总体开发规划文件;
2、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或省辖市发展与改革部门批准文件;
3、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书(城市景区点);
4、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5、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
6、项目资本金及其它配套资金落实到位等相关证明材料。
7、贷款贴息项目应附银行贷款合同和银行贷款实际发生计息单及相关审贷法律文件;
以上第1-6款为所有申报项目的必备条件,第7款为贷款贴息补助项目的必备条件。第八条 旅游奖励资金的申报、审批和拨款程序。申报自联(接待)入境旅游奖、组织入境旅游包机奖、组织旅游专列奖,其奖励项目及标准、申报条件和管理程序按照《河南省旅游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豫财办行[2009]110号)有关规定执行。
获得国家级旅游相关奖励或称号的城市和“省以上知名商标的旅游产品”,由获奖单位按照管理权限逐级报至省旅游局和省财政厅,省旅游局汇总初审后报省财政厅审核。奖励标准确定后,由省财政厅向省辖市财政部门下达旅游专项资金预算指标,同时抄送省旅游局和省辖市旅游部门。
第九条 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资金的申报、审批和拨款程序。
省旅游局主办、承办、组织、参加大型旅游宣传、推介及联系与交流活动经费,由省旅游局编制经费预算明细,同时提供活动方案及相关文件资料,经省财政厅审核后报省政府审批,省财政厅根据省政府审批意见向省旅游局下达预算指标,办理预算拨款。
第十条 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拨付时限。
省辖市财政部门要在收到省级财政部门预算指标1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县(市、区)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工程进度按照报账制程序,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
第五章 管理及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各级财政、旅游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承担管理责任。
第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旅游部门加强对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对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保证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防止挤占挪用。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同级旅游部门对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对资金到位不及时或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单位,责成相关部门及时纠正;对违反规定,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并且两年内不得申请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项目。
第十四条 建立旅游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省财政厅、省旅游局每年对旅游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形成旅游专项资金实施评价报告,作为安排下旅游专项资金的参考依据。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临渭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实施对加快当地水土流失治理,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实施好这项工程,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办法》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结合水土保持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项目建设的原则
(1)坚持综合治理的防治路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措施科学配置,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形成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
(2)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有效利用水土资源,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传统粗放型农牧业向现代集约高效型农牧业转变。
(3)坚持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通过小流 1 域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集约高效农牧业,为大面积退耕和封育创造条件。加强封禁管护,充分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4)坚持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要充分利用天然降水。
(5)坚持群众参与、多元化投入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大力推行承包、拍卖、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多种治理开发形式,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工程建设与管理。
(6)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把预防保护工作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坚决遏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第三条 项目建设的内容
(1)以新修水平梯田为主的坡改梯工程建设;(2)以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为主的造林、种草工程建设;(3)以减少水土流失为目的的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4)以改变当地劳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生产道路工程建设;
(5)以保证农田稳产高产为目的的保土耕作措施;(6)以借助自然生态修复能力的封禁治理工程建设;
2(7)以节约用水、有效利用水资源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加强对项目的组织管理,按照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临渭区人民政府成立临渭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简称农发水保项目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水务局局长任副组长,农发水保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由水务、财政、农业、林业和项目区乡(镇)组成。临渭区水务局成立临渭区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办公室,项目办主任由水务局党委书记兼任, 项目办副主任由临渭区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兼任,乡、村也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第五条 机构的职责
农发水保项目领导小组是项目的决策和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本项目的发方向、实施政策、解决配套资金安排和协调。项目办负责贯彻执行农发水保项目领导小组的决定及省项目办下达的任务,负责计划的实施、监督、检查、验收;负责向项目拨付经费,并定期向省项目办报告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工作总结、信息传递。乡、村组织具体负责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情况交流等。
第三章 项目管理
第六条 前期工作
(1)项目办根据省级水利部门批准的工程实施方案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设计资质或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承担。
(2)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按照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1~6—2008)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初步设计要图、文、表齐全,各项建设任务要落实到山头地块,达到施工要求。小流域治理工程总体布局及规划图按照1:1万的比例尺绘制,其它图件绘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进行。
(3)初步设计的投资估算和概算,执行水利部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七条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按照基建程序,推行“四制”,即项目法人制、4 工程施工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
(1)农发水保项目领导小组是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负总责。其主要职责为:制订计划;领导和组织工程建设;控制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并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2)因地制宜的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对以中央投资为主,投资规模超过50万元的大型沟道工程、集中连片机械施工的梯田等单项工程,应通过招标投标选择施工单位。优先选择水平高、技术强、信誉好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建设,确保工程进度快、质量好。承建单位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施工能力,严禁转包、分包。
(3)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聘请具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工程建设监理,自觉接受和配合监理单位的监理工作。
(4)在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施工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的基础上,项目办与各施工单位签定工程建设承包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第八条 组织自验
(1)区级自验由农发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逐项、逐地块地进行验收,提出验收报告。自验结束后申请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初验。
(2)自验执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5(3)接受验收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项目建设工作总结;申请验收报告;建设任务和投资计划完成情况表;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图表和现状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审计部门的资金审计报告;监理单位的监理报告、项目技术档案资料。
第四章 质量管理
第九条 各施工单位要对各自所做的工程按照项目办的要求严格进行施工。对工程质量实行跟踪制、技术负责制。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条 建立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农发项目办对各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作定期检查,对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向工程监理人员汇报质量检查情况。项目办派驻工地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程序进行严格控制、检查,把质量控制在施工中,不留质量隐患,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要限期整改。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农发水保项目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 6 公助”的投资机制和“集中投入、奖优罚劣”的原则。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
第十二条 项目资金多渠道筹集,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自筹资金等。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计划足额落实财政配套资金,并将财政配套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十四条 项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坡地及沟道整治、土壤改良、保土耕作、田间道路;拦引蓄灌排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所需的材料、设备、机械施工补助及技工工资;营造水土保持林草、经济林所需的种子、苗木、整地、定植及幼林管护、封禁治理、苗圃建设;科技推广、技术培训、效益监测及小型仪器设备购置等费用。
第十五条 用于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等费用,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
第十六条 农发水保项目实行财政资金使用报账制度,并按照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实施办法》执行。第十七条 项目财政资金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及时足额拨付,按规定范围使用资金,严禁挤占挪用。第十八条 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 7 制约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追踪检查,定期对资金的拨付、到位、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推行群众投工承诺制。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把所需群众投工及投工数量向项目区群众公开,征求群众意见。项目区三分之二以上群众同意,并由村民委员会以书面形式向县级主管部门做出承诺,经区级政府批准后,方可申报立项并实施。组织群众投工一般只在项目实施受益村进行,不得跨村投工或平调使用劳动力;确需跨村投工的采取借工或换工的形式组织进行。
第六章 工程管护
第十九条 项目建成后移交项目所在乡(镇)管理,接受区水务局的业务指导。为确保项目效益的充分发挥,对其工程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联户管理等方式落实管护责任。对植树、种草及封禁治理工程项目将采取层层落实责任的办法,由镇政府、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其具体操作办法由项目办公室具体制定。
第二十条 按照“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灵活的、有效的管护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企业、社团 8 等参与水利水保项目建设,尽快落实工程管护措施,把管护任务承包到户、到人,保证工程建设成果得以巩固,长期发挥效益。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
第七章 附 则
本办法由项目办负责解释。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临渭区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办公室二0一五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