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方案及计算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美晨家园住宅小区丽园1#楼工程,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工农大街,由哈尔滨东方美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招标筹建,哈尔滨圣威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工期为178天,要求2007年3月13日开工,2007年8月31日竣工交付使用。该工程由黑龙江省西埃迪建筑设计院设计,建筑平面为5单元组合条式住宅楼。建筑面积为8093.92M2(其中地下室面积1399.90M2)。地下一层,地上主体为六层加阁楼。地下一层为戊类库房,一层为商服和车库,二层以上为住宅。该工程为砖混结构。模板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河北省〈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细则》等。
二、模板安装概况
本工程梁、柱用组合钢模,现浇板采用胶合板(δ=12mm厚)。支撑采用木方90×90mm。
三、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模板安装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作业班组长做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再由作业班组长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有关施工及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图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
2、施工现场设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查需用的测量控制点。
3、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和数量逐项清点和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4、钢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膜剂。
四、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的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2、墙和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墙、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撑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3、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当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和新浇砼的重量时,方可进行,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同时上下支柱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4、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支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靠,当支柱高度小于4米时,水平撑应设上下两道,两道水平撑之间,在纵、•横向加设剪刀撑,然后支柱每增高2米再增加一道水平撑,水平撑之间还需增加剪刀撑一道,支撑杆接长使用时,接头不能超过两个,且应采用辅助支柱来保证接头的承力和稳定。
5、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度,严禁任意变动。
6、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当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和新浇砼的重量时方可进行,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同时上下支柱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
7、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8、支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靠,水平撑设上、下两道,两道水平撑之间,在纵横向加设剪刀撑。
9、支架立杆竖直设置,下部严禁垫砖及其它易碎物,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10、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大于25MM。
11、支模应按施工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12、支设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时,必须搭设施工层。脚手板铺严,外侧设防护栏杆,不准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模板上行走,更不允许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13、墙模板在未装对接螺栓前,板面要向后倾斜一定角度并撑牢,以防倒塌。安装过程要随时拆换支撑或增加支撑,以保持墙模处于稳定状态。
14、安装墙模板时,以内、外墙角开始,向相互垂直的二个方向拼装,连接模板的U形齿要正反交替安装,同一道墙的两侧模板要同时组合,以确保模板安装时的稳定。
15、楼板模板安装就位时,要在支架搭设稳固,板下横楞与支架连接牢固后进行。
16、五级以上大风,必须停止模板的安装工作。
17、模板安装完毕,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浇筑砼,•验收单内容要量化。
五、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拆除前必须确认砼强度达到规定,并经拆模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要有砼强度报告砼强度未达到规定,严禁提前拆模。
2、模板拆除前应向操作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作业范围设安全警戒线并悬挂警示牌,拆除时派专人(监护人)看守。
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不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4、在拆模板时,要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相应的部位设置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5、工作前要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6、遇六级以上大风时,要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有雨、雪、霜时要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行作业。
7、拆除模板要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
8、在楼层临边、楼梯楼板有预留洞时,要在模板拆除后,随时在相应的部位做好安全防护栏杆,或将板的洞盖严。
9、拆模间隙时,要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
10、拆除基础及地下室模板时,要先检查基模,土壁的情况发现有松软、龟裂等不安全因素时,必须在采取措施后,方可下人作业,拆下的模板和支撑件不得在离槽上口1m以内堆放,并随拆随运。
11、拆除板、梁、柱、墙模板时要注意:(1)在拆除2m以上模板时,要搭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脚手板铺严,并设防护栏杆。
(2)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3)拆除时要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拉倒。
(4)拆除梁阳台楼层板的底模时,要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5)严禁站在悬臂结构,阳台上面敲拆底模。
12、每人要有足够工作面,数人同时操作时要明确分工,统一信号和进行。
六、模板的运输、维修与保管
1、钢模板运输时,不同规格的模板不得混装,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模板滑动。
2、钢模板和配件拆除后,应及时清除粘结的灰浆,•对变形及损坏的钢模板及配件应及时修理校正,并宜采用机械整形和清理。
3、对暂不使用的钢模板,板面应涂刷脱模剂或防锈油,背面油漆脱落处,应补涂防锈漆,并按规格分类堆放。
4、模板宜放在室内或敞棚内,模板的底面应垫离地面100mm以上,露天堆放时,地面应平整,坚实,高度不超过2米。
七、设计计算书
矩形梁模板和顶撑计算
梁长6.76米,截面尺寸为250*700mm,离地面高3.2m,•梁底木方顶撑间距为600mm,侧模板立档间距为600mm。木材用白松:fe=10N/mm2 fv=1.44N/mm2 f m =13N/mm2 1.底板计算(1)底板计算
抗弯强度验算
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砼的重量,钢筋重量及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均乘以分项系数1.2,设底模厚度为4mm。
底模板自重 1.2×5×0.04×0.25=0.06KN/M 砼荷重 1.2×24×0.25×0.7=5.04KN/M 钢筋荷重 1.2×1.5×0.25×0.7=0.315KN/M 振捣砼荷载 1.2×2.0×0.25=0.6KN/M 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设计荷载值要乘以V=0.90•的折减系数,所以q=0.9×6.015=5.41kn/m(2)验算底模抗弯承载力
底模下面顶撑间距为0.6米,底模的计算简图是一个等跨的多跨连续梁,因为模板长度有限,一般可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查静力计算表得:
L=0.6m L=0.6m L=0.6m L=0.6m Mmax=-0.12Lql2= -0.12×5.41×0.62=0.234kn〃m 按下列公式验算 Mmax /W n≤kf m Mmax/Wn=0.23×106/﹛250/(6×402)﹜=2.35N/MM2<1.3×13=16.9n/mm2 满足要求(3)抗剪强度验算
Vmax=0.620ql=0.620×5.41×0.6=2.01KN Lmax=3Vmax/2bh=3×2.01×103/(2×250×40)=0.03N/mm2 Kfv=1.3×1.4=1.82N/mm2>0.03N/mm2 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且不考虑振捣砼的荷载 q'=0.05+3.3+0.17=3.52KN/M WA=0.967×q'l4/100EI=0.967×3.52×6004/﹛100×9×103×(1/12)×250×403﹜=•0.37MM 允许挠度为h/400=600/400=1.5mm>0.37mm 满足要求
2、侧模板计算
(1)侧压力计算,梁的侧模强度计算,•要考虑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及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并乘以分项系数1.2。
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普通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F=0.22×24×200/20+15×1×1×(2)0.5=42.66KN/M2 F=24H=24×0.55=13.2KN/M2 选择二者之中较小者取F=13.2KN/M2 振捣砼时产生的侧压力为4KN/M2 总侧压力q1=1.2(13.2+4)=20.64KN/M2 化为线荷载q=0.6×0.9q=11.15KN/M(2)验算抗弯强度
按四跨连续梁查表得: Mmax=-0.12ql 2=-0.12×8.36×0.62=kn〃m=-0.486 钢模板静截面抵抗矩为5.94CM3 所以Mmax/Wh=253×103/5.94×103=81.82mm2 A3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00N/MM2>81.82N/MM 2 满足要求(3)抗剪强度验算
Vmax=0.62ql=0.62×11.15×0.6=4.15kn τmax=3V/2A=3×103/2×1040=5.99n/mm2 A3钢抗剪强度设计值为125N/MM2>5.99N/MM2 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
q=0.6×(13.2+4)=10.32kn/m Wa=0.967×ql4/100EI=0.967×10.32×6004/100×2.06×105×26.97×104=0.24MM [W]=450/400=1.13MM>0.24MM
第二篇:注塑超产计算方案
注塑超产计算方案
目的
针对现今生产的产品在完成标准产能外,对超产部份进行折算,全检进行绩效考评,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待遇,提高生产效率。适用范围
注塑车间所有员工 内容
1现行生产的产品有:T-FLASH卡塑座,SIM卡塑座,MICROUSB塑座,USB3.0塑座。
2超产绩效只针对于立式机生产,卧式机生产计入全检绩效。3立式机操作人员定岗定职,即一台立式机分白夜班两人操作,对其产能进行超产绩效评定。生产数量由全检OK后数量为准,生产不良数达到或超过1%,每发生一次扣出2元,因自己操作不当产能不足计算方式以附表为准,超产奖设定上限为400元,数据统计以《生产日报表》为准,其计算方式如下:
(实际产能-标准产能)÷(设计产能-标准产能)X400=超产奖 4全检人员设立绩效奖200元,除去不良扣出及延误扣出即为一月绩效所得,不良以品检及组装投诉为依据,不良率超过1%即可开出异常单,不良每一次扣5元,延误一次扣10元。5来料不足及正常修模,或其他并非操作人员因素以正常工时计算。
批准:
拟制:
第三篇:个税计算方案
个人所得税计算
一、个税计算方法
应交个人所得税=(工资4500元-个人交四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速算扣除数。
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叁仟元伍佰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二、五险一金计算缴费基数与计算
企业比例个人比例
养老20%8%
失业1%0.2%
工伤0.3%0
生育0.8%0
基本医疗10%2%+3
公积金12%12%
缴费基数要看你的税前工资和当地平均工资想比较,如果你的工资大于当地平均工资的60%,而且小于当地平均工资的300%,那么基数就是你的税前工资,如果不是,最低按照当地平均工资的60%计算基数,最高是300%。
三、2010年东营社会保险交纳基数 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自2010年4月1日起,东营市缴费单位在申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时,需按照2009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9688元进行调整,最高缴费基数按7422元/月的标准确定,最低按1485元/月的标准确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2010年养老保险时,经本人同意,最低缴费基数可仍按2009最低缴费基数1320元/月的标准确定。
根据省有关政策规定,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按进行调整,东营市固定每年的4月1日为基数调整日,调整主要依据全省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确定,最低缴费基数为平均工资的60%,最高缴费基数为平均工资的300%。
第四篇:计算能力比赛方案
“我是计算小能手”比赛方案
一、计算题比赛的意义:
计算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好数学的基础,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价值。
二、比赛的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给每个学生营造了一个展示自己舞台的机会,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训练、竞赛,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计算速度,通过比赛,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锻炼,竞争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任课老师还可以通过比赛,及时了解学生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进行反思,从而促进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赛程安排及要求
本次赛程时间安排及要求如下:
以年级为单位,12月20日(自修第一节)进行比赛、比赛时间60分钟。具体要求如下:
① 参赛选手:全班学生
② 比赛地点:各个班教室(同年级交叉位置)
③ 命题形式:以年级为单位,各位老师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自己出题,然后
交到年级整理出一份计算试题:四年级可以是口算题、列竖式
计算题、四则混合运算(含能简算的要简算),五、六年级可以
是口算题、解方程题,四则混合运算(含能简算的要简算)等。
③ 年级负责人:四年级陈丽霞、廖巧琴
五年级刘秀前、冯晓敏六年级胡丽琼、廖金帆
④ 评卷方式:由各科任教师以年级为单位集中评卷
⑤ 评卷时间:星期五
⑥ 评奖名额:各年级学生个人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
名(并列除外)。
民族小学数学组2013-11-15
第五篇:云计算
移动云计算系统
【摘要】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在分析移动学习发展现状以及云计算对移动学习多方面支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系统,以期这个系统对移动学习有所帮助。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一个分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教育技术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在学校教育和培训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潜力,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移动学习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充分应用新技术的发展成果,构建更为高效实用的移动学习系统,挖掘出移动学习的应用潜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为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移动学习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分布式计算和大规模异构系统资源共享是实现移动学习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云计算技术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系统能够满足用户获取丰富、即时、准确的学习内容的需求,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即时的学习支持,并且能够很好地支持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和情境学习。
【关键词】云计算;移动学习;学习系统;结构设计
一 云计算与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发展现状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形式[1]。目前,移动学习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部分经济发达国家。从研究目的来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目前的E-learning提供商发起,多用于企业培训;另一类则由教育机构发起,用来改善教学、学习和管理。例如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行的 UniWap 移动学习项目,参加该项目的受培训教师均配有一部WAP手机,他们一旦有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想法,就可以立即通过WAP手机将观点发至教学服务器中。这样,受培训小组的其他成员就可以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WAP手机随时浏览这些观点。
云计算对移动学习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弥补移动学习模式的不足
目前移动学习的主要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基于点播的短信息服务(SMS)和基于浏览的WAP 教育站点。两种模式都各有其不足:SMS模式下,数据通常会有一定的延迟,学与教做不到真正的实时交互,另外,这种模式传输的数据量相当有限且一般只能传输文本信息,难以满足用户对多媒体资源的需求。WAP教育站点模式因目前建立的WAP 教育站点太少,学习资源不足,而难以发挥其作用,此外,该方式基于WAP浏览协议,数据传输速率不高。云计算的出现,弥补以上两种移动学习模式的不足。大量教育资源存储于云服务器中,无需建立专门的教育站点就可实现大规模的移动学习。云计算整合了多方计算机、互联网新技术,突破了单一WAP 协议的限制[4],总之在云计算背景下,学习者只需使用移动设备通过浏览器即可接入“云”服务器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和实时交互。
(2)整合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云计算与教育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信息的融合、存储并通过网络服务进行共享,从而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利用。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聚合到“云”存储服务器中,而且学生一旦使用了这个云,那么相应地学生的资源也会进入“云”存储服务器中。由教育者对浩瀚的资源进行归类、管理和制定相应的访问规则。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和教育者还可以在既定的规则下对既有的学习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从而不断地完善资源库。
(3)支持多元自主虚拟学习社区的创建
云计算下,所有资源都整合在“云”端,学习者利用这些资源自由的创建虚拟社区,构建虚拟学习环境,与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其他学习者展开协作学习。由于这些虚拟社区由学习者自主创建,没有特定的教学引导者或社区意见领袖[5],因而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其特长,展示其个性,自由地交流。再者,由于是基于网络的,学习者构成突破了现行虚拟社区辐射范围的限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进入社区共同学习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借鉴学习经验,实现了多元化的文化知识交流[6]。
我国移动学习起步较晚,研究水平较低,规模较小,主要是在教育部的策划下开展,集中于构建校园局域网和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研究。例如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该项目利用中国移动的GPRS平台向广大师生提供短信服务,同时让师生能够享受更加优惠的移动电话业务,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为参与“移动教育”项目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2]。虽然较之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学习,存在着学习系统不稳定,操作性较差,课程学习资源贫瘠,学习模式实时性、灵活性和互动性较差等诸多问题。云计算对移动学习的支持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即把存储于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其他设备上的大量信息和处理器资源集中在一起,协同工作。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3]。云计算凭借它的优点和各项服务已经势不可挡地来到我们身边,随着它的发展和普及,教育机构、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信息都将逐步迁移到“云”上,这对移动学习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二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设计
移动学习将在学习活动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也将会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而云计算为移动学习带来了诸多方便和可行性。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云”服务的个人学习环境将是云计算时代的发展趋势之一,所以在云计算支持下,构建一个功能完整,使用方便,实时性、灵活性和互动性较强,学习设备自适应[7]的移动学习系统是云计算时代个性化学习的迫切要求。在设计移动学习系统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比如:学习效果,学习资源,学习对象,学习的成本等等,笔者认为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功能特征:
分层管理并提供软件支持
整个系统分两部分管理,在云端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管理。系统是否有效运行将由这个团队决定。在用户端有一个管理入口,其管理者主要针对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管理,而这个管理者就相当于一个班长或一个班主任,这个部分的管理主要是保证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用户端基本上是裸机,没有任何应用软件,云端提供了所有学习需要的软件,软件架构在各种标准和协议之上。当用户需要使用某个应用软件时,不必下载即可用。降低了使用移动学习系统所必备的知识,从而真正满足各类人都能方便进行移动学习。也省去了学习者很多诸如安装、下载、升级软件之类的麻烦,能使学习进行得更顺利,提高学习的效果。系统还能为每一位用户分配操作系统,并且统一由“云”端进行维护,避免了操作系统与学习软件的不兼容,也不用担心系统被病毒攻击导致整个移动设备瘫痪。用户不需要买配置高、昂贵的移动设备,最普通的手机就可以。如此一来,即使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们也能进行移动学习,可以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持。
本网站为苏教版小学、初中教案精品网站,欢迎各位老师在此免费下载课件、教学设计、试卷。常搜资料坊http://www.cszlf.net苏教版论文大全!仅供参考!
提供动态的数据服务
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经过处理的结构化数据[8]。这个系统一定要提供大规模数据分享、管理、挖掘、搜索、分析等智能化服务,学习者才不会出现“迷路”的情况。另外,系统能完成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内容修改和格式转换,根据设备的支持能力将相同的信息描述,转换为终端设备所支持的信息发布形式,实现设备的自适应[9]。
学习资源的开发不再局限于某个教育机构或教育者,更没有地域的限制,将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来做这个工作,从而实现资源的多元化,满足当今多元化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同时学习者自己的学习资料存储在云端,通过分享,使学习资源更加丰富,进而满足各类学习者学习。资源的多元化使学习者可以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学习。目前移动学习系统的学习者大多数是在校学生,移动学习更多的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系统利用云计算技术,扩大目前移动学习系统的规模,相当于把无数个移动学习系统集合在一起,可以提供诸多学科的学习资源,学习者也扩大为多类人群。系统不仅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也可以用于各种培训,业余学习等方面。
《移动云计算系统》
学号:
姓名:李津11030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