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实施办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实施办法
(2005年7月30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届第5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关于制定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研究生院”)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录取的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三条 申请条件与资格审查
申请人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申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达到学分要求。
三、按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试行)》,提交学位论文。
四、申请人应在正式入学之日起5年内申请学位,逾期不再受理。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委托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
第四条 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申请人应完成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的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请人应在正式入学之日起3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课程学习总学分应不少于2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至少17学分、选修课程至少3门11学分;
二、申请人在提交学位论文前须完成所有必修环节(包括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和学术报告等)5学分。第五条 学位论文要求
一、工程硕士生完成必要的课程学习后,应尽早开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工程硕士生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论文 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一年半。
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内容及具体撰写要求参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试行)》。
三、论文应在中国科学院院内导师和来自企业或工程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导师(以下简称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由工程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基本完成后,由双导师负责对学位论文的学术性、真实性和撰写的规范性进行预审,预审未通过者,不能进入论文评阅和答辩。
企业或工程部门导师的遴选工作由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具体负责,遴选通过者名单报研究生院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中心备案。第六条 学位论文评阅
一、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送交所在培养单位进行学位申请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培养单位应聘请至少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其中一名评阅人应来自企业或工程部门。论文评阅时间应不少于15天。论文评阅人建议名单可由导师提出,培养单位审核后报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以下简称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备案。申请人的导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
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书》(见附表2)应由培养单位专人统一寄送和回收,申请者本人及导师不得参与。论文评阅人名单应对申请者保密,评阅意见及有关材料应密封传递。
三、论文评阅过程中如有一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再增聘一位评阅人进行评阅;如累计二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本次学位申请无效。
第七条 学位论文答辩
一、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由培养单位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组成建议名单可由导师提出,培养单位审核后报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备案。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五名本学科专业和有关学科专业的正、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中须有一名来自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申请人的导师不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二、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出席论文答辩会和答辩委员会会议,在答 辩前必须审阅论文,答辩时进行提问和参加投票表决,未出席的委员不得委托他人或以通讯方式投票。
三、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达到的水平以及答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表决票见附表4),获全体委员2/3以上(含2/3)同意,方可做出建议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决议。对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若答辩委员会未做出修改论文、重新举行答辩的决议,或申请人逾期未完成论文修改,或重新答辩仍不合格者,以后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四、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填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情况和学位授予决议书》(见附表3),决议书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论文答辩应有详细的记录,除有保密要求外,论文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第八条 学位授予
一、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将申请人的有关申请材料报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初审。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按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对学位申请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综合评价,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成员过半数以上同意,方可作出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决议。
二、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于每年春季和秋季召开全体会议,审核、通过各培养单位报送的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名单。审核通过者名单由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发文公布,同时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第九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实施办法(暂行)》(院发学位字[2003]125号)自行废止。
第十条 本实施办法解释权属于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附表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书》 附表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书》 附表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情况和学位授予决议书》 附表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表决票》
第二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组织条例》,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授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研究生院”)按学科门类以及专业,向符合条件的学位申请人授予硕士、博士两级学位。
第三条 本工作细则适用于研究生院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录取的、在中国科学院所属各研究院、所、台、站、中心等研究生培养单位(以下简称“培养单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位授予,以及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学位授予工作。
第二章 学位申请人资格与要求
第四条
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并具有规定的学术水平的学位申请人,可按本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向研究生院 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五条
研究生院及培养单位在受理学位申请人提出的学位申请后,学位申请人不得同时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相同学位。
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应组织专人对学位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审核,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第六条
硕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七条 博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第八条 学位申请人提出学位申请前,应取得的科研学术成果(如专利、专著、经评定的科研成果等)、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的要求,由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并报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备案。
第三章 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第九条 硕士学位的考试课程与要求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一般三至四门。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三)一门外国语。要求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般听说和写作能力。
硕士生必须修满课程学习三十学分,并完成必修环节五个学分,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第十条 博士学位考试课程与要求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一般二至三门。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三)第一外国语。要求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博士学位的具体课程和要求以及是否必修第二外国语,由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决定。
第十一条 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总学分数不少于五学分。
必修环节以考查为主,可计入相应学分。必修环节的具体实施及学分数,由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 决定。
第四章 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第十二条 符合上述资格要求的学位申请人可以向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负责对学位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
第十三条
学位申请人通过资格审查,并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后,可向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同时提交下列材料:
(一)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二)符合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份数由培养单位确定,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均应附电子版;(三)已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抽印本、接受发表(有正式录用函)的学术论文复印件或已取得的其他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四)学位论文中文和英文详细摘要,具体份数由培养 单位确定。
第五章 学位论文评阅
第十四条 学位论文评阅人,由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确定。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能作为评阅人。评阅人应对学位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聘请二至三位同行专家评阅,评阅 人应为副教授、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应聘请三至五位同行专家评阅,评阅人应为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其中除本单位专家外应有一至两位外单位同行专家。
第十五条
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评阅书,应由培养单位研究生部负责寄送,评阅意见及有关材料应密封传递,学位申请人及其导师不得参与。
第十六条 学位论文评阅过程中,如有一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应再增聘两位评阅人进行评阅。累计有两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者,本次学位申请无效。
第六章 学位论文答辩
第十七条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由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批准。答辩人导师可作为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且在评议阶段应回避。学位论文的评阅人一般应参加该论文答辩委员会。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三至五位副教授、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成员中除本单位专家外一般应当有外单位专家。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本单位及外单位的五至七位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必须包括二至三位外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博士生指导教师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第十八条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名。答辩委员会秘书应由责任心强、工作认真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或在学高年级研究生担任。答辩秘书参加答辩工作全过程,并对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的提问、答辩人的回答及答辩委员会决议等情况做客观、详细的记录。答辩秘书没有表决权。
第十九条 除有保密要求外,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应按程序公开举行。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应授权相关人员介绍答辩委员会人员组成情况,交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议。答辩会议程为:
(一)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开会;(二)学位申请人报告学位论文;
(三)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参会人员提问,学位申请人回答问题;
(四)学位申请人答辩结束后,学位申请人的导师可就学位论文及答辩中提出的问题作补充说明;
(五)答辩会休会,学位申请人及参会人员退场;(六)答辩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教育管理人员可列席。其议程如下:
1.学位申请人导师向答辩委员会介绍学位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2.答辩委员会结合论文评阅人对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达到的水平以及答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评议学位申请人的学位论文是否达到所申请学位要求的学术水平;
3.答辩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获答辩委员会全 体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方可作出建议授予学位申请人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决议;
4.答辩委员会成员填写论文答辩情况和学位授予建议书,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在学位授予建议书签署姓名。(七)答辩会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决议,学位申请人发言,答辩会结束。
第二十条 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出席答辩会和答辩委员会会议,在答辩前必须审阅论文,答辩时进行提问和参加投票表决。未出席答辩会和答辩委员会会议的委员不得委托他人或以通讯方式投票。
第二十一条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经答辩委员会 成员过半数同意,可做出半年后至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经答辩委员会成员过半数同意,可做出半年后至二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
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若答辩委员会未做出修改论文重新举行答辩的决议,或申请人逾期未完成论文修改,或重新答辩仍不合格者,一般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第二十二条 硕士生或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的,如未满足第八条规定的要求,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暂不受理学位申请。在博士生毕业后两年、硕士生毕业后一年的规定期限内,满足第八条规定后,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再审议本人提出的学位申请。
第七章 学位初审
第二十三条 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位申请人的以下材料一并提交本单位学位委员会审查:
(一)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二)学位论文评阅书;
(三)论文答辩情况和学位授予决议书;(四)学位论文摘要。
第二十四条 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应按答辩委员会上报的答辩决议和学位申请人的名单,对学位申请人进行全面审查和综合评价;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做出拟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决议。
第二十五条 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应按规定时间,将加盖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公章的拟授予学位人员名单及其学位电子信息报送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同时,还应向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图书馆提交学位论文(附电子版)各一份。
第八章 学位授予
第二十六条 学科群学位分委员会,负责审核培养单位上报的相应学科拟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名单;负责审议培养单位上报的相应学科拟授予博士学位、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名单;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半数以上通过,提出本学科群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名单。第二十七条
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负责审核通过学科群学位分委员会提出的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名单,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负责将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人员名单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八条 学位获得者名单由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发文公布。学位授予日期,为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终审做出同意授予学位决定的日期。
第九章 名誉博士学位
第二十九条 对于国内外卓越的学者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依据相关规定,由学科群学位分委员会或培养单位学位委员会推荐,经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研究生院名誉博士学位。
第十章 其他
第三十条 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具体实施办法,依照本工作细则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条 在培养单位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外国学者及港澳台同胞申请学位,参照本工作细则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工作细则解释权归属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工作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院发学位字„2005‟95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院发学位字„2006‟157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实施办法(暂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实施办法(暂行)
(2005年7月30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届第5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硕士试行培养方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二条 申请条件与资格审查
申请人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申请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
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能正确理解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联系群众、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文化素质。
二、应掌握比较宽广的现代管理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有较强的管理和经营决策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达到学分要求,并提交学位论文。
四、应在正式入学之日起5年内申请学位,逾期不予受理。MBA专业学位的申请资格,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委托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严格按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本实施办法,结合其培养计划进行审定。第三条 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MBA学位申请人应完成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的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请人应在正式入学之日起3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课程学习总学分应不低于45学分,总门数不少于15门。其中,学位课5门,必修课不得少于7门,选修课不得少于3门。
二、申请人在提交学位论文前须完成所有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专题报告和社会实践等)5学分。第四条 学位论文要求
一、MBA学员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应尽早开始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的总工作量不得少于半年。
二、论文选题要在MBA学员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改革与建设、企业管理或工作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论文应体现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特点,其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或有学术水平的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或编写高质量的案例等。评价论文水平主要考核MBA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及论文的应用价值。
三、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员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基本完成后,由导师负责对论文进行预审。预审未通过者,不能进入论文评阅和答辩。
四、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字数不少于3万字。论文要求文字简练通顺,有较强的逻辑性,行文格式规范。MBA学位论文撰写具体要求参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第五条 学位论文评阅
一、MBA学员完成学位论文后,送交所在培养单位进行学位申请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培养单位应聘请至少两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评阅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有一名应为实际工作部门专家)。论文评阅时间应不少于15天。论文评阅人建议名单可由导师提出,MBA中心复议后报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以下简称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申请人导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
二、《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评阅书》(见附表2)应由培养单位专人统一寄送和回收,学员本人及导师不得参与。论文评阅人名单应对学员保密,评阅意见及有关材料应密封传递。
三、论文评阅过程中如有一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再增聘一位评阅人进行评阅;如累计二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本次学位申请无效。
第六条 学位论文答辩
一、MBA学员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由培养单位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组成建议名单可由导师提出,经MBA中心复议后报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五名本学科专业和有关学科专业的正、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中须有一名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具有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或相当行政职务)。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申请人的导师不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二、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出席论文答辩会和答辩委员会会议,在答辩前必须审阅论文,答辩时进行提问和参加投票表决,未出席的委员不得委托他人或以通讯方式投票。
三、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达到的水平以及答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表决票见附表4),获全体委员2/3以上(含2/3)同意,方可作出建议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决议。对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若答辩委员会未做出修改论文、重新举行答辩的决议,或申请人逾期未完成论文修改,或重新答辩仍不合格者,以后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四、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填写《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答辩情况和学位授予决议书》(见附表3),决议书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论文答辩应有详细记录,除有保密要求外,论文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第七条 学位授予
一、MBA学员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由MBA中心统一将申请人的有关学位申请材料报送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学位初审。研究生院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按照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对学位申请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综合评价,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成员过半数以上同意,方可作出拟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决议。
二、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于每年春季和秋季召开全体会议,审核、通过各培养单位报送的拟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人员名单。审核通过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获得者名单由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发文公布,同时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
第八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本实施办法解释权属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四篇:合肥工业大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作办法
合肥工业大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作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第二条 学位申请者须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服务。
第三条 学位申请者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下列水平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一、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三、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
第四条 学位课程考试和要求:
一、政治理论课程: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三、一门外国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要求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撰写外文的论文摘要。
学位课程考试,可按上述要求,结合培养计划安排进行。课程考试成绩优良。
第五条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论文选题可来源自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工程设计与实施等6个方面。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论文的基本要求为:
一、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二、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三、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四、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1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
五、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六、对不同领域或形式的论文另要求如下:
(一)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设计结果投入了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
(二)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项目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三)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
(四)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七、论文正文应不少于3万字(其中产品设计、技术改造、软件开发类论文文字部分不少于1万字,且图纸或程序源代码需等效达30个标准版面以上)。撰写格式另行规定。
第六条 学位论文的评阅: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学院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预审同意后,在举行答辩前,应聘请与论文有关学科的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
(一)、论文评阅人由2位具有副高(或硕导以上资格)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且至少有1位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外单位专家。
(二)、论文评阅人建议名单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报学位办公室批准后聘请。论文评阅人名单及学术评语对学位申请者保密。
(三)、评阅意见中如有1人持否定意见,由学位办公室增聘1位评阅人进行评阅。如有2位评阅人(包括增聘的评阅人)持否定意见,论文评阅不通过。
(四)、论文评阅时间不少于7天。
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办公室可直接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查评审,评审规则另定。
第七条 学位论文答辩:
一、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由学院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报学位办公室批准。
二、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名具有副高级(或硕导以上资格)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成员中至少有1位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外单位专家。最多只能聘请1位论文评阅人参加答辩。指导教师可以参加答辩委员会。
三、论文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协助答辩委员会办理答辩有关事宜,参加答辩工作全过程并作会议记录,参与起草会议决议,整理与答辩有关的全部材料。秘书须由具有中级职称或硕士学位的教师担任。秘书没有表决权。
四、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答辩委员会成员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五、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应出席答辩会和答辩委员会会议。
六、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水平以及答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获全体委员2/3以上同意,方得通过,并作出建议授予工程硕士学位的决议。
七、答辩委员会应对学位论文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一)、论文一次答辩通过,但需少量修改,可在15日内完成的,经指导教师审查认定后,论文可以作为正式文本上报。
(二)、若论文一次答辩未通过,需对论文作较大的补充修改和完善,须在90日内修改完成后进行二次答辩。
(三)、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1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若答辩委员会未作出修改论文、重新举行答辩的决议,或逾期未完成论文修改,或重新答辩仍不合格者,以后不再受理其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第八条 学位申请: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答辩委员会作出建议授予工程硕士学位的决议后,学位申请者应向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学位申请,履行学位申请手续并提交相关材料(材料的种类和份数,另行规定)。
第九条 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专人结合学位申请人的培养计划进行。学位申请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一、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在学期间未受到党、政、团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
二、修满相应学科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三、学位课成绩符合要求;
四、所学课程考试没有舞弊行为;
五、没有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
六、论文答辩通过,且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七、未超出学习年限;
八、学位申请材料齐全。
对符合本办法第三条及有关规定的,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逐个审查同意,并对授予学位问题作出建议性决议后,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第十条 学位授予:
学位评定委员会听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及学位办公室对学位申请者的审查情况汇报,对学位申请进行审议,作出是否授予工程硕士学位的决议,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获全体委员过半数同意,方为通过。第十一条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制定。
第十二条 授予工程硕士学位人员名单应进行公示。公示期1个月。
第十三条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我校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开支的经费,参照研究生有关经费开支标准,实行合理收费。
第十四条 校学位办公室应建立学位申请及授予的有关档案,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接受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及安徽省学位办公室的检查监督和质量评估,按要求向国家报送相关学位授予信息资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经校长批准,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并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第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和修改权属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五篇: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桂电研〔2005〕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以及《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我院工程硕士培养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资格审查
1、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申请人必须在入学3年内完成相应工程领域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
2、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或成果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前五名;
3、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包括报告、讲座,院内学术活动由研究生部认定,院外学术活动由申请人所在单位人事教育部门认定;
4、申请人必须在我院相应工程领域聘请工程硕士指导教师作为院内指导教师,同时聘请企业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作为企业指导教师;
5、申请人必须在入学后4年半内完成学位论文,并经院内和其所在工作单位导师审阅认可后提交论文。
二、学位申请时间
申请人在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的1年内,可向学位办提出学位申请。硕士学位申请定于每年9月15日-10月15日,12月上旬答辩,12月底审定学位。
三、学位申请材料
1、硕士学位论文一式12份;
2、《工程硕士学位审批书》一式两份;
3、工程硕士课程成绩单;
4、成果及获奖证书复印件(须与原件核对);
5、科研论文成果表及已发表论文复印件或论文录用通知书复印件(须与原件核对);
6、软硬件验收表;
7、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式两份;
8、毕业研究生登记表;
9、授予硕士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信息表。
四、学位论文评阅
1、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应聘请3位专家为论文评阅人,其中至少1位应来自工矿企业或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学位论文评阅人应是本工程领域或相近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学术作风正派、办事公正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申请人院内和其所在工作单位的导师均不得作为论文评阅人。
2、论文在送交评阅时,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是否达到工程硕士学位水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提出评阅意见及对论文的修改要求。
3、研究生部负责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
4、论文评审中如果一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可增聘两名评阅人,如再有否定,则本次申请无效;如果有2位及2位以上评阅人的评语均属于否定的,则本次申请无效,一般应在1年内重新申请。重新申请者其学位论文评审相关费用自理。
5、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应评审学位论文是否反映了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具有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地说,论文符合下述各点之一即可认为其学术水平已达到要求:
(1)学位论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理论意义或对实用价值的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获得一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果。
(2)学位论文将理论或方法引入企业生产与技术发展、工程设计,解决了企业生产或发展中的实际工程问题。(3)学位论文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或工程设计进行改进,实现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或改进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工程质量。
(4)学位论文对从国内或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的剖析、消化、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5)学位论文对企业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或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有重要价值,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五、学位论文答辩
1、答辩委员会由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应包括1位论文评阅人,至少应有2位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工程硕士导师可列席参加答辩会,但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
2、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本工程领域或相近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多年,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或长期在工矿企业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术作风正派,办事公正。答辩委员会名单由院内和其所在工作单位导师协商确定,报学位办公室审批。
3、对于论文软件、硬件或相应成果的验收,必须聘请1至2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并填写验收表。
4、答辩前应将有关答辩的材料送交答辩委员会主席审阅。秘书参加答辩的全过程,担任记录,整理与答辩有关的全部材料。
5、答辩委员会成员要掌握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实事求是。论文答辩除有保密要求外,一般应公开举行。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论文答辩应有详细的记录。
6、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1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重新答辩者,本次申请无效。重新申请论文答辩相关费用自理。
六、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答辩程序按硕士论文答辩程序进行。
七、学位授予
1、根据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建议,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决定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名单,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2、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者,发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取得学位的时间,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之日为准。
3、有下述情况之一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1)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犯有严重错误,而又坚持不改者;(2)业务上有不符合本细则有关规定和要求者;(3)论文工作中有舞弊行为。
4、对于已经批准授予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经查实确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本细则的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可以撤消其学位。对当事人及相关负责人,视情节轻重给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其他
1、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原则上在我院举行。
2、本细则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