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开发法律研讨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合作开发建房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时间:2015-02-03 | 作者:上海团队
| 浏览:1348 原、被告双方所签《房地产开发协议书》无效。理由是:原告提供的建房用地是可耕地,原告未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请办理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即擅自改变了土地的用途,同时,合资建房进行土地流转未经发包人同意,故第三人从被告处购买的楼房应返还给原告。
【案情】
1992年原告刘翠兰与本县连城镇??/SPAN>河村前店组村民张国爱共同生活,1993 年7月14日补办结婚登记手续。1994年11月8日生育一子,取名张敏。张小杰、张清瑞系原告刘翠兰的继子。张国爱于2004年2月去世。1992年、2004年5月张小杰、张清瑞的承包地先后划给张国春(张国爱哥哥)一起耕种,刘翠兰继续承包耕种丈夫张国爱小庙东2.6亩承包地。2006年5月25日本县连城镇??/SPAN>河村经蚌埠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审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3月10日该村根据蚌埠市新农办(2006)7号文件和已审定的示范村建设精神,先将本村前店村民实行全组集体搬迁至本组水泥路北侧占地20亩建房居住,将原村落占地150亩开发复垦为耕地。同时,该村还决定实行集中建房,并统一规划和监督,村民的土地在规划区内的可由每户村民单独与施工队签订建房协议,村民的土地尚未在规划区内搬迁所需房屋,除与在规划区多开发房屋的村民互调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外,还应支付相应的房价款的报告,一并报经固镇县连城镇人民政府批准。之后原告刘翠兰依据上述本村的具体规定与被告郭兆渠达成《房地产开发协议》,协议约定:刘翠兰提供在规划区内四套房屋的土地供郭兆渠进行开发,刘翠兰应得前排东段第一套住房,下剩三套由郭自行转让(限本组村民)。合同签订后,原告将在规划区内小庙东的承包地提供了四套房屋的土地给被告郭兆渠进行房屋开发,被告郭兆渠先行开发两套楼房,其中一套卖给了张小杰,另一套按约定应属原告所有的楼房(水泥路北侧自西向东第十九套)以价款70000元卖给了本村民组以外的第三人张太原。
【审判】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刘翠兰诉被告郭兆渠、第三人张太原系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SPAN>河村村民委员会根据蚌埠市蚌新农办(2006)7号文件精神,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将本村前店组统一建楼房集体搬迁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具体土地用途向固镇县连城镇政府办理了报请批准等手续,将村内20亩承包地变更为建设用地,以及将老宅地改为可耕地,原、被告双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关于互换、流转承包土地的规定和本村村民委员会的决定,签订了《房地产开发协议书》,该协议约定的内容,除“上级(国家)补助款归乙方(被告)所有”外,其余均符合法律规定,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其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规定精神,故该协议合法有效。原告刘翠兰为履行该协议,为他人提供属本村规划区范围内已被确定为建房用地的承包地进行房屋开发,楼房建成后,其权利受到侵害,要求他人履行所签《房地产开发协议书》约定的义务,对其请求应予以支持。被告郭兆渠按《房地产开发协议书》约定,在他人提供的并经政府确认可建住宅的土地上进行房屋开发,楼房建成后本应按约定向他人交付所承建的其中一套楼房,但其却将约定属他人的财产擅自转卖给本村民组以外的第三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应承担交付财产和返还已收取他人购房款的民事责任。另外,按《房地产开发协议书》约定所承建的楼房,上级(国家)补助款归郭兆渠所有,因国家无规定,此约定实属虚构,本院不予认可。同时辩称,原告提供的2.6亩土地供被告郭兆渠建房是家庭共有的,所签的房地产开发协议是无效的,没有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我国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的土地属集体所有,土地承包是以户为单位,刘翠兰和公婆以及继子从家庭人口而言是一个大家庭,从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言,其公婆、继子与刘翠兰并不是一个土地承包经营户,各自均享有独立的权利。同时,刘的丈夫张国爱因病去世,其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未因此丧失和改变,故本院不予采信。第三人张太原身为外组村民,未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也未经本村村民委员会批准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擅自从他人处购买村内其他村民小组成员所有的楼房,钱款虽已交付,但买卖行为违法,对其所购他人所有的楼房应予以返还。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判决:
一、被告郭兆渠返还第三人张太原购房款70000元;
二、第三人张太原将座落在固镇县连城镇??/SPAN>河村前店组水泥路北侧自西向东第十九套房屋(西与张小杰关山,东与张国芹关山)返还给原告刘翠兰;上述一、二两项均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宣判后,郭兆渠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上诉人郭兆渠以双方当事人已庭外和解为由,撤回上诉,二审法院予以准许。一审判决生效后,刘翠兰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楼房。
【评析】
该案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的一起新类型案件,它涉及到多部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精神。
仅该案而言,新农村建设是我党的大政方针,对新农村如何规划、如何建设、怎样去建设必须有一个远景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此,蚌埠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颁发了(2006)第7号规范性的指导文件。同时,确定一定数量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其中固镇县连城镇??/SPAN>河村前店组(自然村)就是示范村之一。??/SPAN>河村委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和蚌埠市颁发的规范性文件精神,办理了报批手续后,将本村的前店自然村实行全组村民整体搬迁新址,占可耕地20亩,全组村民搬迁后将原村落开发复垦为可耕地150亩,至此新增土地130亩。这一举措确实解决了该村民组目前人多地少的困难。但是,??/SPAN>河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一些保障性的措施不到位,致使该案原告刘翠兰原住房被统一拆除后一时无所居住,按合同约定的财产也被被告郭兆渠非法转让给第三人张太原,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合法的财产被非法侵占,故引起纠纷提起诉讼。
本案经公开开庭审理,合议庭合议时形成二种意见,其中第一种意见认为:原、被告双方所签《房地产开发协议书》有效。理由是:原、被告双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关于互换、流转承包土地的规定和本村村民委员会的决定,签订了《房地产开发协议书》一份,该协议约定的内容,除约定“上级(国家)补助款归乙方(被告)所有”外,其余均符合法律规定精神,应合法有效。因本村村民委员是会根据蚌埠市蚌新农办(2006)7号通知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向固镇县连城镇政府将本村前店组统一建楼房集体搬迁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具体土地用途办理了报请批准等手续,将原村内20亩承包地变更为建设用地,以及原村落改为可耕地。原告刘翠兰为履行该协议,为他人提供属本村规划区范围内已被确定为建房用地的原承包地内进行房屋开发,楼房建成后,其权利受到侵害,要求他人履行所签《房地产开发协议书》约定的义务,对其请求应予以支持。被告郭兆渠按《房地产开发协议书》约定,在他人提供的并经政府确认可建住宅的土地上进行房屋开发,楼房建成后本应按约定向他人交付所承建的其中一套楼房,但其却将约定属他人的财产擅自转卖给本村民组以外的第三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其转让行为无效,应承担交付财产的民事责任。另外,按《房地产开发协议书》约定所承建的楼房,上级(国家)补助款归郭兆渠所有,因国家无规定,此约定实属虚构,应不予认可。第三人张太原身为外组村民,未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也未经本村村民委员会批准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擅自从他人处购买村内其他村民小组成员所有的楼房,钱款虽已交付,但买卖行为违法,故房屋买卖合同应无效,对其所购他人所有的楼房应予以返还。
第二种意见认为:原、被告双方所签《房地产开发协议书》无效。理由是:原告提供的建房用地是可耕地,原告未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请办理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即擅自改变了土地的用途,同时,合资建房进行土地流转未经发包人同意,故第三人从被告处购买的楼房应返还给原告,原告应支付给被告建房款。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
(文章中人物等名称均为化名)
第二篇:新农村社区开发建设合同书
新农村社区开发建设合同书
甲方:
乙方:贵远国际大联盟创富集团有限公司
乙方是由贵远国际大联盟创富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加盟单位组成的大型联合集团,联合集团有项目、有专利技术、有资金来源,公司集科研、投资、建设、生产、销售、服务一体的综合性跨行业、跨地域的多元化科技、建设、生产、服务型企业(统称“贵远国际集团”)
建设新农村社区,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林牧高效综合开发,建高层建筑节约国家土地,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主要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县、镇、村实际情况,本着共同开发,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陵县新农村社区建设,土地开发事项制定如下合同:
一、项目名称:新农村社区开发建设及新能源互补发电建设项目。
二、项目概况及建设规划:
(一)甲方无偿提供土地,乙方投入巨额资金,建设新农村社区。建设30层以上商、住两用多功能发电大楼,并为村民免费提供安置楼房,同时建设幼儿园、学校、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先建后搬迁,让村民安居乐业,复耕腾空土地,节约国家土地资源。
(二)乙方用高科技专利技术,利用社区住宅楼顶、楼体、楼下安装新能源互补发电设备,建设新能源互补发电基地。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光能、风能、空气能、地热能、地磁能等,综合利用,互补发电,节约国家煤炭等能源(社区内无污染,无杂音)。
(三)新能源互补发电,降低了电价成本,节约了国家能源,以低电价满足了社区居民用电和产业项目用电(电价比国家电网便宜0.10元-0.20元,社区居民免费用电50度左右)。
三、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规模:新农村社区开发建设及新能源互补发电建设项目,投资规模预计45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农村社区开发建设预计投资20亿元人民币;新能源互补发电设备及配套设施等,预计投资25亿元人民币。
(二)资金来源:集团自有资金、信贷支持资金、公益扶助基金、政策性补贴资金。
四、项目承建单位:
承建单位是由乙方贵远国际大联盟创富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加盟单位组成的大型联合集团,共同策划、投资、承建、完成该项目的建设。(贵远国际集团、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公司、濮阳华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承建)。
五、新农村社区命名、社区区域地理位置及面积:
(一)新农村社区命名:山东省陵县经济开发区刘家铺社区。
(二)新农村社区区域地理位置:新农村社区区域地理位置定于陵县经济开发区刘家铺,德州市与陵县中间位置,104国道北侧约0.5公里,京沪高铁德州东站南侧约2公里处。
(三)新农村社区面积:社区规划占地面积约400亩。(社区东西长约664米、南北宽约380米)。
六、社区土地和乙方用社区楼房及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置换获得的土地性质:
(一)新农村社区开发建设土地,即社区土地为出让土地(办理出让土地证)。
(二)乙方用社区住宅楼房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置换的土地,为出让土地(办理出让土地证)。
七、社区土地和乙方用社区楼房及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置换获得的土地用途和税费负担:
(一)社区土地用途:甲方无偿提供社区土地约400亩,乙方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商、住两用多功能发电大楼和幼儿园、学校、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社区住宅楼建设俊工后,村民全部安置到新楼,并按甲、乙双方合同规定及时置换土地。社区内50%的楼房安置村民住宅,50%的楼房乙方进行对外销售,确保乙方建筑工程不亏损,略有收益。
(二)置换土地用途:乙方用社区楼房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置换获得的土地,80%的土地用于商业项目和房地产开发,20%的土地用于工业项目和其他项目开发。乙方获得经济效益,甲方增加财政收入。
(三)税费负担:社区土地和乙方用社区楼房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置换获得的土地,其土地价款和涉及土地方面,应上交(缴纳)的各项税费,全部由甲方承担,乙方不负担涉及土地环节方面的任何税费。楼房建设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应上交(缴纳)的各项税费,全部由乙方承担。土地换楼房,楼房换土地,各自负责各自的税费,各其负责,互惠互利。
八、新农村社区建设规模:
(一)在社区规划建设30层以上商、住两用多功能发电大楼,单户居住面积100-150平方米(包括仓储间面积和公摊面积)的住宅楼和楼间仓储间约各6000套,其中安置社区村民住宅楼和楼间仓储间约各3000套(以村民实际入住户数为准,甲方无权出售安置楼房),同时建设幼儿园、学校、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垃圾气能转换站、停车场等综合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二)社区商、住两用多功能发电大楼,按照乙方的要求和规划,甲方整体自选大楼位置,对村民进行安置。选后剩余的房产及乙方需要销售的房产,甲方负责为乙方办理房产的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手续。
(三)社区商业用房由乙方自行安排处理,甲方负责为乙方办理房产的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手续。
九、置换土地的原则和条件:
(一)乙方规划在社区建设30层以上商、住两用多功能发电大楼和幼儿园、学校、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垃圾气能转换站、围墙、大门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经甲、乙双方协商,其置换土地面积,按社区的建筑面积,平均每120平方米(乙方销售处理的房产和自用的房产面积除外)置换一亩土地,预计可置换3000多亩土地,甲、乙双方按3:7的比例分配置换土地所有权(甲方占30%,乙方占70%)。
(二)置换土地的区域、地理位置和面积:置换土地的区域:陵县经济开发区、项目东区、陵县县城周边区域。置换土地的地理位置:置换的土地,靠公路两旁,达到交通便利。置换土地的面积:按社区实际丈量(测量)的建筑面积为准(乙方销售处理的房产和自用的房产面积除外),进行测算和置换。
(三)甲方将乙方置换的土地,负责办妥相关手续后(出让土地证及建设所需的一切所有证件)交付给乙方无偿使用70年,自2014年至2084年年底止。期满后,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甲、乙双方可续约。
十、交房期限:
在社区建设商、住两用多功能发电大楼,乙方应在办理各项手续完毕后,开工建设之日起,24个月-36个月工程竣工,俊工后及时交付给甲方安置商、住两用多功能大楼住宅。同时设计施工小区内道路和绿化等配套工程,费用由乙方承担。甲方在接到安置商、住两用多功能大楼之日起,将置换的土地,按合同约定土地面积,办妥相关手续后,及时交付给乙方使用。
十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甲方协助乙方办理社区建设相关手续,办理手续的所有费用均有乙方承担。
(二)建社区,腾土地,节约土地资源,上级有政策性补贴和奖励。乙方享受上级对社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和腾空土地奖励补助资金,属于国家政策及山东省政策(国家及山东省补贴)规定的奖励补助资金归乙方,属于德州市及陵县政策规定的奖励补助资金归甲方(德州市及陵县补贴)甲方按约定及时将腾空土地奖励补助资金,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三)建设商、住两用多功能大楼,主要建筑材料由乙方招标确定,招标过程中甲方监督。选择建筑材料,乙方根据甲方当地的现状,进行选择。建筑材料原则使用MB新型材料及其他材料。
(四)建设商、住两用多功能大楼,监理公司由甲方指定,甲方另派施工人员监督工程质量,隐蔽工程中间验收,甲、乙双方代表和监理工程师要按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执行。
(五)按照国家补偿标准,甲方承担村民社区建设用地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坟墓、其他附着物补偿相关问题。
(六)甲方负责乙方的安全,避免闹事、堵路、哄抢公共财物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因土地发生的矛盾纠纷。
十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乙方对社区建设用地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安置的村民住宅楼及仓储间约各3000套除外)。
(二)乙方对村民安置后,剩余和销售的房产及其他设施,如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商业用房等综合配套设施,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对机器设备及发电设施等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
(三)乙方在启动社区建设前,应向甲方提供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和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建筑资质证书等有效证件;同时支付350万元质量保证金,正常施工后六个月,无条件退还给乙方。在项目地尽快成立运营公司。
(四)乙方按照约定,为甲方建设提供安置住宅楼房约3000套,仓储间约3000套(以村民实际入住户数为准,甲方无权出售安置楼房,所有权归甲方)。同时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卫生所、学校、幼儿园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各一处(所有权归乙方)。
(五)新社区每120平方米(包括仓储间面积及公摊面积)的住宅楼房面积,置换一亩土地。其他建筑物及设施,如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垃圾气能转换站、围墙、大门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每120平方米建筑面积,置换一亩土地,置换的土地为出让土地。预计可置换3000多亩土地。甲、乙双方按约定的3︰7比例分配土地的所有权(甲方占30%,乙方占70%)。
(六)乙方依约享有70年置换土地的土地所有权。置换土地的区域位置:位于陵县开发区、项目东区、陵县县城周边区域。置换土地的地理位置:靠公路两旁,达到交通便利。置换土地的面积:按社区实际丈量(测量)的建筑面积为准(乙方销售处理的房产面积和自用的房产面积除外),进行测算和置换。乙方将置换获得的出让土地,80%用于商业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开发;20%用于工业项目及其他项目开发。
(七)建社区,腾土地,节约土地资源,上级有政策性补贴和奖励。乙方依约享受国家及山东省规定的腾空土地奖励补助资金。奖励补助资金数额,按甲、乙双方约定的3︰7土地使用权比例计算。奖励补助资金到位后,及时拨付给乙方。
(八)乙方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承担所发生的债权债务,负责缴纳建筑税。
(九)因甲方原因致使不能按期交房的,甲方可为乙方顺延工期。
十三、安置商住两用发电楼交付标准:
(一)外墙:外墙保温材料,外墙刷涂料。
(二)门:入户为防盗门、室内为普通木门。
(三)墙:使用国家重点推广的新型建材,铝合金(塑钢)玻璃窗。
(四)顶棚墙面:888仿瓷涂料。
(五)地面:地板砖。
(六)楼梯间:墙面为888仿瓷涂料粉刷、钢制楼梯扶手、普通地板砖地面。
(七)厨房:墙面普通瓷砖、地面普通瓷砖、设沽菜池、普通水龙头。
(八)防水:卫生间、厨房全防水、阳台局部防水。
(九)小区规划小路按设计标准施工,绿化统一标准。
十四、违约责任:
(一)如乙方建设的村民安置楼房,不能如期交付使用,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因不可抗拒的因素双方另行协商。
(二)商、住两用多功能大楼交付使用后,在工程法定保修期内,如发现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维修,费用由乙方承担。
(三)若有村民或甲方关联人员索要财物、断水、堵路口等借口闹事,甲方负责处理,交由执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五、补充协议效力: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签订的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十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甲、乙双方发生争议,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起诉于德州市人民法院依法裁决。
十七、陵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由陵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具体行使、履行以上合同条款的职责、义务和权益,执行以上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并负法律责任。
十八、合同生效时间:
本合同一式八份,甲、乙双方各执四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贵远国际大联盟创富集团有限公司
陵县政府县长签字(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张桂元
管委会主任签字(盖章):
主办人签字(盖章): 主办人(项目引荐人):王忠岭
签订日期: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六日
如陵县人民政府不愿意签章,也可以下达授权文件(一式四份,甲方政府执二份,乙方执二份)。合同十七条可改为如下条款:
十七、授权:陵县人民政府已下达授权文件,授权于陵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具体行使、履行以上合同条款的职责、义务和权益,执行以上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两级政府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工作总结
根据农村人才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13年新农村建设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江农人才办〔2013〕1号)文件精神。农业局结合本市农村实用人才需求情况,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着力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将2013年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村为单位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1、培训目标: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今年组织讲师团进村培训三次,培训农业实用技术25.3万人次,新型农民技能培训3800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2090人,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培训35人,民生工程新型农民技能培训150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33人,农民专项培训1392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带动20000户。让每位受训农民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在培训中挖掘优秀人才,利用优秀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普及推广新技术。
2、具体措施:一是开展菜单式培训,由村选定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将培训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纳入讲师团,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三是按照序时进度搞好三次培训,第一轮培训在5月底前完成,为农民的田间管理、春季防疫等提供技术指导;第二轮培训结合夏收夏种,抗灾防疫等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在8月底前完成;第三轮培训为广大农民秋收秋种、产品营销以及第二年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等提供指导服务。
二、以农业优秀人才为主体开展学历教育
1、培训目标是:组织农村优秀人才参加农广校中专或大专学历教育,专业为农技推广、农业经营管理、特色农业产业等。
2、具体方法:一是从全市40个乡镇的产业特色村村干部中各抽选一名文化基础好、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创业基础的主职干部参加农广校大专学历教育,提升他们文化层次和管理能力;二是加强宣传,在专业农民中挑选学习积极性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同志参加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促进他们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三是对参加学习人员强化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的素质培养,积极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三、以促进农业就业和创业为目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1、培训目标是:以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培训重点,大力开展适应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如农产品加工、地方特色产业、农业服务等方向的涉农专业技能培训,今年培训3800人。
2、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充分的调查分析,采取广播电视宣传、在农业实用培训活动中现场报名和乡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等方法落实具体的培训专业及参训人员;二是加强师资建设,充分整合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输出进修、自学提高、政策激励等措施促进他们从生产指导型技术人员向教学培训型人才的变更,更好适应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需要。三是在培训过程中突出创业理念培训,通过培训让受训学员不仅能就业,还要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四是做好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我们要在帮助受训学员成功就业和创业上下功夫,采取个别指导、集中回访、政策引导扶持等形式,帮助受训学员成功就业和创业,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四、2014年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计划
1、农民科技培训2.5万人。其中:新型农民技能培训1000人,单项农业技术培训1500人。
2、实施全国基层农技体系建设补助项目工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30人,全市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辐射带动农户科技推广20000万户。
3、新型职业提升农民培训50人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暨土地一级开发
新农村建设暨土地一级开发、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研讨(2011年9月24日郑州)中国房地产培训网
为了切实推进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工作,加速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各地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和谐有序地进行,落实中央政府近年来关于土地制度、土地政策有关精神。应有关单位的要求,中国房地产培训网与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中国新农村建设课题组合作举办“新农村建设开发创新暨土地一级开发、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研讨”。届时将邀请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对国家的土地开发政策及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研讨目的】
此次研讨活动旨在为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土地开发和运营机构、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组织和参与单位以及奋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工作者提供政策、法律及实操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总结、分享、借鉴实际工作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土地一级开发、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组织机构】中国房地产培训网 http://.cn
【支持单位】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中国新农村建设课题组
【时间地点】2011年9月24-25日 郑州(详见报到通知)
【收费标准】280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午餐费)
【咨询电话】010-68011791,62202006王老师,刘老师
在线报名:http://.cn/page/dcpxbmb.doc
【研讨收益】
官、产、学研讨,有利于为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政策执行、法律难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理解、运用土地开发、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
寻找利用国家土地开发政策,获得企业发展机会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借鉴学习土地一级开发、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
【适合对象】
各地、市、县区土地、住房和城乡建设政府部门负责人;土地规划、土地整理等教学、研究机构;土地规划、土地整理、土地估价中介机构;村企合作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
【研讨安排】
一、国家土地开发政策和土地调控政策解读
二、企业如何参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管理及风险控制
三、土地开发融资渠道、方式和技巧
四、土地征(占)用与城乡拆迁政策解读
1、最新征地补偿标准测算的原则及基本方法;
2、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及具体要求;
3、办理临时用地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要点;
4、部分省、市征地片区综合地价比较与标准;
5、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征地的影响;
6、集体土地拆迁补偿问题;
7、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解析;
8、征收建设用地补偿标准低于耕地标准问题;
9、征收土地和城市房屋拆迁程序法律问题;
10、拆迁安置用地、耕地占补及用地协议签订方式
五、土地一级开发中涉及的重要土地制度问题解读
1、土地权利制度问题解读
2、土地利用规划制度问题解读
3、耕地保护制度问题解读
4、农用地转用问题解读
5、土地征用制度问题解读
6、土地用途管制和计划使用问题解
六、国有土地一级开发
1、土地储备制度
2、土地储备与国有土地一级开发的关系
3、国有土地一级开发模式解读
北京模式、杭州模式、上海模式、武汉模式、成都模式
七、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项目中重要问题解读
八、集体土地一级开发中的重要问题解读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2、土地指标(地票)的投资和使用模式
3、农用地整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取得模式
4、建设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指标的取得模式
九、集体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解读
1、集体土地上的民营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模式
2、集体土地上旅游地产投资开发模式
3、镇域范围内集体土地集约利用的运营模式
4、地震灾区宅基地联建开发模式
5、国有、集体土地综合投资开发运营模式
6、农业产业化投资开发模式
十、土地一级开发中的法律风险问题解读
十一、土地一级开发中的投融资问题解
【拟邀专家】
俞明轩: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特邀专家,经济学博士、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资产评估项目主任,中国房地产培训网特约培训师,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规划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技术审裁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在不动产投资、不动产评估、不动产经济、土地政策、资产评估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多个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研究项目,项目成果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和应用。
朱道林: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房地产培训网特约培训师。兼任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理事、北京市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土地经济、土地政策与土地价格评估方面研究工作,参与国土资源部相关政策与技术规范的研究与制订。主持完成沈阳市、拉萨市、天津市等20余城市的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与调整等项目,主持完成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德州市等十余市、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目。
伍波:国内资深城乡统筹和房地产法律实务专家,中国房地产培训网特约培训师。伍波先生对企业、政府法律顾问、建筑房地产、城乡统筹等专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较高的造诣,能娴熟的将原则的法律制度融合于灵活的实际运用之中,有效的预防和规避实践中的各种法律风险,增强相关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相关领域,著有多篇论文。
【延伸阅读】
2011年房地产培训计划安排(含房地产投融资、营销策划、景观设计、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物业管理、养生养老地产、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税务筹划、住宅精装修等)
下载此文档 http://.cn/page/px-jihua-2011.htm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与资源开发及利用
新农村建设与资源开发及利用——农村致富实用手册
郑昌华、罗小凡(中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篇 “十七大”精神指导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章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第二章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章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
第五章 “明星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意义
第六章 组织贫困农民建设新的大型城市——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一条思路 第二篇 发展新农村建设与管理民主
第一章 村民自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 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民主”
第三章 农村发展与新的治理范式
第三篇 新农村建设以促进致富的现实基础与典型案例
第一章 “后税费时代”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
第二章 取消农业税后的乡村治理
第三章 乡村组织难题与农民的灌溉困境
第四章 农业税和农村 土地制度的功能
第五章 村庄的建构与解构
第六章 必须遏制乡村社会灰色化趋势
第七章 乡村灰化的路径与社会基础——以湘南某县金、银镇为例 第四篇 建设好新农村乡镇体制以加快致富步伐
第一章 乡镇政府的职责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改革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职能
第四章 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以乡村组织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
第六章 关于“以钱养事”的认识
第五篇 基层干部体系建设与农村工作
第一章 基层干部依法行政
第二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
第三章 基层干部工作内容
第四章 “三农”问题和农业政策
第五章 基层民主建设
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与基层经济发展工作
第七章 基层社会稳定与调解工作
第八章 基层社会优抚和救助工作
第九章 基层人口管理工作
第十章 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第十一章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十二章基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
第十三章基层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
第十四章基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十五章基层干部领导方法和艺术
第六篇 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问题与创新及典型案例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的社区本位与农村社区重建
第二章 着眼点在农民,着力点在村社——兰考新农村建设试验的具体经验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与老年组织的发展——以荆门、洪湖、兰考实验为例
第四章 新乡村建设的切入选择
第五章 谁来支付合作成本——对乡村建设合作收益与合作成本问题的一般分析
第六章 农会组织与建设新农村——基于台湾经验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组织创新
第八章 在新农村建设中创新组织工作
第七篇 致富新农村的制度建设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总体思路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第三章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第四章 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
第五章 建立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失地农民补偿机制
第六章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第七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八章 中国农民的非农化
第九章 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
第十章 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第十一章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制度
第十二章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
第十三章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第十四章建设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第十五章改革农村教育制度
第十六章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第十七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第十八章优化农村扶贫开发模式
第十九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第八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
第一章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模式探讨
第二章 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组织若干问题
第四章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发展的对策
第五章 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创新
第六章 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策略选择
第七章 中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路径
第八章 农业技术推广:建设可持续农业的技术保障
第九章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
第十章 农村农业现代化案例评析——山东省农村城镇化
第九篇 新农村农业工业化建设和成功案例、经验
第一章 实施农业工业化的战略意义
第二章 推进农业工业化的保障措施
第三章 国内部分地区发展农业工业化的成功经验
第四章 南通农业工业化的成功经验
第十篇 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经济、金融关系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体制建设要先行一步
第三章 开发和利用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十一篇 新农村新型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新技术及典型案例
第一章 发展观光农业的基本条件
第二章 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二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十三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四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十五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观光农业的类型,特征与增效途径 发展观光农业的目的与效果 如何发展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的营销技巧 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 观光农业项目的设计 观光农业项目经验借鉴 观光农业发展趋势 新农村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退耕还林概述 常见经济林树种的培育技术 常见生态经济兼用树种的培育技术 常见生态林树种的培育技术 新农村人才资源组织与利用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概况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预测与开发规划 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管理 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政府与企业行为 新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及成功案例借鉴 我国农村传统能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太阳能的利用技术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 农村小水电的开发利用 小型风力发电技术 国外农村能源建设的经验借鉴 加强我国农能源建设的措施 新农村沼气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典型案例 能源、沼气基础知识 沼气的发酵原理及条件 户用沼气池的设计及建池技术 沼气池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
第五章 沼气用具及管道的安装与维护
第六章 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第七章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介绍
第十六篇 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
第一章 五台山——佛国圣境
第二章平遥古城——华夏第一古城
第三章 乔家大院——九州民俗精华
第四章 皇城相府——北方文化第一巨宅
第五章 同里——醇正水乡
第六章 周庄——中国第一水乡
第十四篇 新农村建设与资源开发及利用相关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详细介绍了“十七大”精神指导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与新农村民主管理、乡镇体制、制度和领导干部的培训、建设及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问题与创新及典型案例;以及致富新农村的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经济与金融关系,与新农村新型农业资源、林业资源、人才资源、新能源、沼气资源、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新技术及典型案例;以及新农村建设与资源开发及利用相关政策。
本书特点:
指导性强——针对“十七大”精神指导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要求与工作要点指导
过程工作的具体细节、环节,本书都做了细致的介绍,做到回答“怎样做”的问题。
紧跟时代——本书的内容代表了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知识与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和新要
求,紧跟时代的步伐,保持了我国的农村建设的发展活力和致富的步伐。
权威编著——本书由长期从事地方新农村建设工作研究及其指导的资深专家、教授结合自身
经验与实践成果精心编写。
便捷性——本书作为工具书,体现了内容全面、查阅方便、通俗易懂、容易掌握、知识新颖
与针对性强的特点。
读者对象:
各市、县、乡(镇)人民政府
各乡、镇村民委员会
各农业局
各市农业资源开发局
各规划建设局
各市科技局
7-5024-3999-4 :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268页 : 图;26cm
978-7-80662-643-6沼气生态农业实用技术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173页;19cm7-109-10539-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201页;21cm7-80233-141-2 : 观光农业开发与经营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24页21cm978-7-01-006197-9新农村能源与环保战略 人民出版社, 2007(第五章——第八章)754431707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海南出版社, 2006(第一篇——第六篇)7-80233-151-X退耕还林实用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04页21cm(买)978-7-5058-6516-7新农村的制度建设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8.132。499页 ¥25 7-5087-1152-1旅游资源开发案例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第一章——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