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推助新农村建设范文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推助新农村建设
【摘要】土地开发整理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积极落实土地政策,以保护耕地,合理完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与建设。从当前局势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意义。然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面比较广,要进一步保证土地的合理开发及管理,介入科学经营管理模式十分关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项目 前言
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也逐步成为重中之重。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应坚持“民主管理、整洁村容、文明乡风、宽裕生活、发展生产”方针,既要抓好各项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重视民俗、乡风等精神软件建设。从当前新农村发展局势来看,最为关键在于土地的开发整理,以土地开发整理为手段推动新农村建设。而土地整理必然离不开开发整理项目。为此,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应注重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及土地分布状况进行合理规划,科学明确经营模式,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发展。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土地开发整理的关联 1.新农村建设首要要解决土地整理问题
一方面,生产发展离不开土地整理。各生产要素的硬件、软件是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前提,而土地开发整理是其中最重要、最现实、最基本的硬件要求。要实现生产发展的健康、有序进行,需加强各项农业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以逐步排除各项制约因素,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农业过渡发展的生产目标。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本质化农村转变的性质。国家重视农村土地的开发、管理,将土地转出金投入到实践生产中,依法新增土地建设有偿使用资金、收缴出让金。具体管理中,该两项资金投入建设应以小型水利建设为主,积极构建高规格化农田水利工程工程。另外,根据我国社会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积极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资金投入从横向扩展,规模有所增长。2.土地开发整理为新农村发展打好根基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土地整理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活机制,严管控。首先,建设发展明确重点,逐个突破,其中基本农田建设即为重点,立足于当前整治情况,深化挖掘发展潜[2]
[1]
[1]能,以最大限度和获取经济效益。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整治,从根本上识别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适时加大投资规模。其次,国家强化土地整理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从政策上提高技术标准、扩大资金投入适用范围,以解决集约化土地利用及建设中的瓶颈。土地整理包括道路设施、农田水利以及土地平整等各项工程,具体操作前应合理衔接各项基础设施的规划及建设,优选建设方案,以防重复、低效建设。3.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理相互前提与基础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可为土地整理提供舆论与政治上的动力支持,以管理、政策加强活力及生机注入;另一方面,土地整理反过来也可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更好更快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二、土地开发整理推助新农村建设
如前文描述,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进互助,要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则必然离不开土地的开发整理。然而,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复杂的作业,具体操作中需借助科学合理的整理项目,而科学的整理项目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1.成立有力的组织保障
土地整理需加强水利、环保、交通及农林等建设部分合作,协调好各部门、各组织工作细则,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保障:①整理项目领导团队的组建。领导团队主要负责参与建设各部门的管理及协调工作,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及领导保证,适当提供资金供给。②土地权属监控小组的工作。组织地区国土部门、乡镇工作者及村委工作人员,就如何建设新农村进行集体决策,认真核实各土地的权属,记录好前期及整理后期的权属变化情况,以保证土地权属的公开、公平、明了。③群众工作小组的参与。从地方政府、国土部门、项目所在地村委及项目专派人员中选择富于责任心、踏实肯干的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宣传及协调工作,积极对项目集群群众强化沟通及教育,积极收集建议及意见,并创新思维发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④现场指挥小组的领导工作。由整理管理中心的工程技术工作者组成领导小组,常驻现场工地,全程化指导并监督项目开展、实施环节,落实并监督项目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以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并参与技术创新及研究,就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2.各项资金的到位及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扩大及发展,新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包含内容、涉及领域均比以往更大、更广,而这也相应对资金投入提出更高的需求量。土地整理资金渠道可源于以下保障:①政策及财政扶持:新农村建设“功于当代,利于千秋”,国家应予以一定的政策
[4]
[3]及财政支持,充分利用农村中未经开发利用的田地,予以国家政策加以腐蚀,积极新增耕地面积;保持现有资金渠道,并积极扩大资金集资范围,合理纳入景、村整治预算,严格规划、审查各项资金的使用。②地方政府的投入保障: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提升建设参与意识,通过政府力量推广整理建设项目。③地方社会经济投资的保障:可发动地方发家致富人积极参与投资建设,鼓励该部分人在新农村建设及发展中贡献力量,主动筹集资金带动家乡整体经济发展。3.土地整理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
以往我国农村建设发展中,因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加之传统发展理念的禁锢,村镇土地资源中出现严重浪费是见怪不怪的现象,基本农田被占用这一现象尤为突出、普遍。为此,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集约化、节约化理念为内核,重点保护耕地资源,并充分考虑地区人民生活习惯、生产习性、地区经济、自然承受力等因素,将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发展两者有力抓,以实现村镇地区的可持续化发展。具体土地整理项目中应包括下述几方面:积极改善地区日常生活、生产发展相关的各项基础设施;有机进行厕所与厨房建设革命,加快“村容整洁”的建设;以“一池三改”为指导,加快农村地区水电、风能及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建设发展;整治及美化原油水塘、水路及河道,并以人民生活集群建设文娱中心站,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有效场所及平台,丰富业余生活;强化乡村整理,合理规划住宅建设。以集群点为规划方向构建宅基地,以“三通一平”规划宅基地建设,并坚持“多户并建、联户自建”原则。每户基地建设保持一定的范围。合理改建原有基地,予以一定补贴,合理按照相关标准调整标准房建设;新建住房则应避开耕地占用;引导地区经济能力,就地区市场竞争发展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积极整治地区各方面建设,由低阶经济局面逐步发展为高阶良性模式发展。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展应注重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及土地分布状况进行合理规划,科学明确经营模式,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发展。【参考文献】
[1]李冰清,王占岐,金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03):69.[2]石彦,陈明.新农村建设导向下耕地保护研究——以崇信县柏树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27):147.[6]
[5][3]刘晓峰,雷晓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探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4(08):41—43.[4]高飞.浅谈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J].土地市场,2014(10):70.[5]耿孟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的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J].城市规划,2016(03):21.[6]张晶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及其经营模式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5):286.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暨土地一级开发
新农村建设暨土地一级开发、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研讨(2011年9月24日郑州)中国房地产培训网
为了切实推进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工作,加速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各地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和谐有序地进行,落实中央政府近年来关于土地制度、土地政策有关精神。应有关单位的要求,中国房地产培训网与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中国新农村建设课题组合作举办“新农村建设开发创新暨土地一级开发、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研讨”。届时将邀请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对国家的土地开发政策及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研讨目的】
此次研讨活动旨在为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土地开发和运营机构、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组织和参与单位以及奋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工作者提供政策、法律及实操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总结、分享、借鉴实际工作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土地一级开发、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组织机构】中国房地产培训网 http://.cn
【支持单位】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中国新农村建设课题组
【时间地点】2011年9月24-25日 郑州(详见报到通知)
【收费标准】280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午餐费)
【咨询电话】010-68011791,62202006王老师,刘老师
在线报名:http://.cn/page/dcpxbmb.doc
【研讨收益】
官、产、学研讨,有利于为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政策执行、法律难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理解、运用土地开发、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
寻找利用国家土地开发政策,获得企业发展机会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借鉴学习土地一级开发、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
【适合对象】
各地、市、县区土地、住房和城乡建设政府部门负责人;土地规划、土地整理等教学、研究机构;土地规划、土地整理、土地估价中介机构;村企合作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
【研讨安排】
一、国家土地开发政策和土地调控政策解读
二、企业如何参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管理及风险控制
三、土地开发融资渠道、方式和技巧
四、土地征(占)用与城乡拆迁政策解读
1、最新征地补偿标准测算的原则及基本方法;
2、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及具体要求;
3、办理临时用地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要点;
4、部分省、市征地片区综合地价比较与标准;
5、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征地的影响;
6、集体土地拆迁补偿问题;
7、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解析;
8、征收建设用地补偿标准低于耕地标准问题;
9、征收土地和城市房屋拆迁程序法律问题;
10、拆迁安置用地、耕地占补及用地协议签订方式
五、土地一级开发中涉及的重要土地制度问题解读
1、土地权利制度问题解读
2、土地利用规划制度问题解读
3、耕地保护制度问题解读
4、农用地转用问题解读
5、土地征用制度问题解读
6、土地用途管制和计划使用问题解
六、国有土地一级开发
1、土地储备制度
2、土地储备与国有土地一级开发的关系
3、国有土地一级开发模式解读
北京模式、杭州模式、上海模式、武汉模式、成都模式
七、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项目中重要问题解读
八、集体土地一级开发中的重要问题解读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2、土地指标(地票)的投资和使用模式
3、农用地整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取得模式
4、建设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指标的取得模式
九、集体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解读
1、集体土地上的民营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模式
2、集体土地上旅游地产投资开发模式
3、镇域范围内集体土地集约利用的运营模式
4、地震灾区宅基地联建开发模式
5、国有、集体土地综合投资开发运营模式
6、农业产业化投资开发模式
十、土地一级开发中的法律风险问题解读
十一、土地一级开发中的投融资问题解
【拟邀专家】
俞明轩: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特邀专家,经济学博士、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资产评估项目主任,中国房地产培训网特约培训师,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规划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技术审裁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在不动产投资、不动产评估、不动产经济、土地政策、资产评估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多个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研究项目,项目成果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和应用。
朱道林: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房地产培训网特约培训师。兼任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理事、北京市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土地经济、土地政策与土地价格评估方面研究工作,参与国土资源部相关政策与技术规范的研究与制订。主持完成沈阳市、拉萨市、天津市等20余城市的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与调整等项目,主持完成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德州市等十余市、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目。
伍波:国内资深城乡统筹和房地产法律实务专家,中国房地产培训网特约培训师。伍波先生对企业、政府法律顾问、建筑房地产、城乡统筹等专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较高的造诣,能娴熟的将原则的法律制度融合于灵活的实际运用之中,有效的预防和规避实践中的各种法律风险,增强相关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相关领域,著有多篇论文。
【延伸阅读】
2011年房地产培训计划安排(含房地产投融资、营销策划、景观设计、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物业管理、养生养老地产、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税务筹划、住宅精装修等)
下载此文档 http://.cn/page/px-jihua-2011.htm
第三篇: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三节 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是指以土地为对象,通过工程、生物等综合措施,把尚未利用或者已被
破坏的土地资源或者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资源变为可充分有效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是一项达到扩大再生产,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和新的生产能力的投资建设活动。
一、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1、项目决策的依据
2、筹集资金的依据
3、开展规划设计的依据
4、签订有关合同、协议的依据
5、建立项目组织的依据
6、申请施工许可的依据
二、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立项要求
1、明确整理开发对象
2、明确土地开发审批
3、明确国家投资取向
三、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
项目概况:介绍土地整理项目类型和来源、性质、范围、规模、工期、任务、目标等。报告编制依据:法律法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地方的相关
规定、有关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
项目区概况:基本情况、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
项目分析: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投资估算:
土地权属调整:
组织实施管理:
效益分析:
结论与建议:
四、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新增耕地潜力分析的主要任务:分析项目区土地整理开发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整理开发前后各类用地面积,从而计算出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土地收储项目实施方案
周〔2010〕号
关于请求批准周宁县狮城镇新农村建设土地收储
整理开发项目(一期)实施方案的请示
县人民政府:
周宁县狮城镇新农村建设土地收储整理开发项目是周宁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根据上海同济城市规划研究院对周宁县城的总体规划,为了推动周宁县狮城镇新农村建设土地收储整理开发项目(一期)建设有序进行,拟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把周宁建设成为滨海高山生态旅游县”的总体目标,坚持“规划先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项目推动“的原则,加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把8平方公里范围新农村建设区域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的商贸文化中心,为周宁县城未来发展创造新模式,提供新动力。
二、建设规模
该项目位于周宁县狮城镇洋庄片区和安后片区,一期建设范围360亩,初步规划面积1.63平方公里。组织实施
规划区一期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讯、平整土地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规划区东洋溪两岸景观工程,建设规划区一期道路长1600米(道路宽60米),铺设自来水主管网3.8公里及电力等线路。
三、建设安排
项目总体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一期涉及面积1.63平方公里,计划两年内完成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进度初步安排如下:
2010年12月前完成项目的准备工作(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土地报批、环境评价、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完成狮城镇新农村规划区第一期360亩开发征地的收储及土地平整;
2012年1月新城区建设和东洋溪开发指挥部对规划区土地进行整理开发,进入实质性动工阶段,负责实施“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招投标,道路施工,管道布设);
2012年12月前达到能进行整体出让或投入使用程度。
四、工作措施
为了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积极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实行市场化运作。县政府批准周宁县土地收储中心作为新农村建设土地收储整理开发市场化运作的主体,负
责土地收储和资金筹集。在地方配套自有资金的前提下,通过向省农业发展银行申请货款,筹集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2.统一征用土地。规划区土地由新城区建设指挥部按规定统一征地,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收购协议,征用后的土地由指挥部提出使用意见,报县国土资源局依法按程序办理供地手续,县建设局负责进行规划,最后由土地收储中心公开出让土地使用权取得收入。
3、明确用地指标。作为中部新区域建设用地,各项技术用地指标,包括行政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贸中心、居住区进行合理、科学规划,设计建设效果图,将新城区的品质由一般小城市转变为山水生态旅游城市。充分发挥城郊农村建设用地的优越性,明确各块用地指标,合理布局规划区居住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工程建设配置。
4.引资开发。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优化招商引资政策,针对不同地块的使用用途,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用地方式,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商进行开发,带动项目运作。引导在外企业家和经济能人的资金投向,扩大城乡居民建房需求和商贸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等,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规划区一期土地收储整
理开发的顺利进行,完善新区宜居环境,发展高山生态旅游县的建设。
5.建设管理。规划区内所有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已通过县政府专题会议议定,涉及计划、建设、国土等部门的行政审批,实行联合办公制度,限时办理。对规划区内的土地收益和行政性规费收入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同时对规划区周边村庄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五、组织机构
县政府已批准成立周宁县新城区建设和东洋溪开发指挥部,全面负责新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工作;制定新区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土地收储整理开发、村庄改造,招商引资等重大政策;全面负责新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县土地收储中心进行融资开发建设;协调解决新区开发中的重大问题。
六、项目效益
本项目为城镇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以服务于社会民众和城镇农村居民为主要目的,它既是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职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付出的必要条件,对今后县城城区拓展,发展中部新城区,推进城镇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项目实施对周宁县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和宁
德环三战略,推进滨海高山生态旅游县发展战略,加快周宁县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县城发展能力,推进县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可以改善县城的整体环境面貌,促进商贸金融业的发展,增加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并为后续产业发展创造基本条件,带动县城经济的更快发展。
周宁县狮城镇新农村建设土地收储一期项目开发建成后,可将部分土地用于有偿转让、公开出售,土地收益除用于归还项目开发投资外,盈余部分可用于新农村规划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后续第二、三期土地开发,以促进城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
妥否,请示复。
周宁县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二0一0年十月二十日
第五篇:土地整理参与新农村建设浅析
研究与探索
土地整理参与新农村建设浅析
土地整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咸宁市共争取高产农田、低丘岗地改造等土地整理项目118个,总建设规模150.32万亩,批准总投资30亿元,预计全部完工后可增加耕地面积19.37万亩。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着力打造一批高产农田示范工程、农业特色板块基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惠及全市60多万农民,有力服务了新农村建设。
一、土地整理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土地整理项目的普遍开展,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落实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改善了耕地的质量,增加了农民收益。但土地整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土地整理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县、乡、村基层干部对项目期望值过高,希望增添自己政绩,并从项目运作中获得一定工作经费,因此争取项目的积极性较高。在项目施工阶段,由于土地整理项目投资有限及对项目资金使用上的严格监控,加之土地整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难以处理和协调的矛盾,部分基层干部产生失望心理,导致他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积极性下降,顺利施工难以保障,项目实施难度增大。
2、整理资金严重不足。当前,土地整理项目均为政府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开发的部分,资金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
3、土地整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近几年的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一些较易实施的项目已基本完成,剩下的大多是实施难度较大的项目。
4、土地整理涉及政策法律问题,思想工作难度很大。目前,土地整理中田块调整、权属变更、房屋拆迁等问题还没有具体的政策依据,缺乏统一的政策措施,工作难度很大。
二、对策措施和建议
如何把土地整理工作搞好,积极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土地整理服务新农村建设要重点实现“四个转变”:
1、土地整理目标由重耕地数量增加向适度提高耕地数量、重点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转变。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以适度提高耕地数量,重点向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土地质量转变。围绕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实现农业经济综合发展。
2、土地整理内容由农地整理向农地整理与居民点整理相结合转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专项整理相一致的原则下,土地整理规划与交通建设规划、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尤其是土地整理规划与村镇建设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使土地整理的内容由单纯的农地整理向农地整理与居民点整理相结合转变,土地整理的效果更加显著,综合效益将发挥得更好。在居民点整理上应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适度逐步开展,优化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实现耕地保护目标。
3、土地整理投入由政府投资的单一化向政府、社会相结合投入资金的多样化转变。咸宁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大难题,因此,广开土地整理资金的来源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化解资金难题,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二是捆绑使用各项支农资金,将农村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国家、省级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等各项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村庄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三是要发挥商业银行和信贷资金的作用,建立稳定的资金支持体系;四是要吸纳产业资本进入。
4、公众参与由参与到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的前期阶段向参与到土地整理项目的全过程转变。公众不仅要参与到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更要参与到土地整理的施工中去,这样也可以为农村部分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今后与新农村结合的土地整理,不仅涉及到农地整理,还涉及到农村居民点内部的整理。公众参与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可以保护、尊重公众利益,使相关政策和具体实际相吻合,保证决策合理与公正,弥补技术研究不足,使项目设计更科学合理,项目实施更顺利并能保证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