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遗留资产贷款的调研
关于安岳县农村合作基金会遗留资产的调研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遗留资产催收难度大,效果越来越不不明显,已成为制约安岳县农村合作基金会遗留资产办公室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如何有效解决遗留资产问题,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催收力度,已直接关系到资产办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
一、遗留资产的形成原因:
安岳县农村合作基金会遗留资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对于安岳县农村合作基金会遗留资产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对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遗留资产的管理、催收。
(一)遗留资产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原安岳县农村合作基金会移交的借款
2、安岳县乡镇企业管理局移交的借款
3、原省信托投资公司安岳办事处移交的借款
4、其它的欠款。
(二)、借(欠)款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借款人欺诈。借款人欺诈可分为普通欺诈和严重欺诈。所谓普通欺诈行为,指借款人主要通过向合作基金会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
2、借款人通过企业改制,将合作基金会的贷款“一改了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以及企业改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的企业通过上述行为盘活了资产、扭亏为盈,重新获得生机。与此同时,部分经营正常的企业,也借兼并、破产、重组、改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合作基金会债权。
3、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的出现,山洪的暴发,飓风的骤起,久旱无雨、农作物遭病虫害侵袭等。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薄弱,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贷款的归还。
(三)、其它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项遗留资产绝大多数是无担保、无低押物的不良资产。
二是现剩余的多数借(欠)款户长期外出不归,外出地址不清楚,查找困难。三是现剩余的各项借(欠)款及债权资产涉及的问题较多。有个人方面的、有企业方面的、有单位的。由于时间较长、有的原经办人员和单位领导已发生变动,现在单位领导或负责人不清楚情况,对县资产管理办公室的追债工作不支持,导致一部分遗留资产和债权长期无法收回。
四是县资产管理办公室是临时机构,多数干部职工派驻各中心镇使用的办公场地多数都是租用当地镇政府或个人的房屋办公,县资产管理办公室对各资产管理站人员管理,工作监督有一定的难度。
二、遗留资产管理办法:
(一)相关单位和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努力营造良好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安岳县遗留资产涉及地方经济的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因此要顺利推进遗留资产的化解,离不开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镇政府的参与和配合。各级政府的支持,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有利于在地方政府、地方经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各级政府应首先本着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问题的态度,规范自身行为,防止逃废债务。对于因政府行政指令、经济政策形成的遗留资产,政府应该直接承担起还款责任,或者通过地方财政,或者采取其它有效的政策切实加以落实。对于企业改制后原在镇村管理部门的债务、区县物资局、供销社及其下属企业的遗留资产,尤其是其中金额巨大的遗留资产,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通盘考虑,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办法逐步加以解决。对于企业逃废债务的行为,政府应当通过行政力量坚决予以制止。
其次,各级政府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来支持和保护遗留的债权。比如,由于遗留资产对应的单位大多是乡镇、村两级农村经济组织,这些企业关的关、破的破,土地是他们手里唯一的资源。乡镇政府应支持企业以其所有的已经开发利用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或对应投资收益来抵偿债务;同时,政府也可以作为保证人,划定某一范围的土地,约定在该土地开发时,将土地开发收益权的全部或部分直接用于清偿债务。
(二)、在操作层面上,要强化机构职能,想方设法、加大催收遗留资产的力度。
首先,要强化遗留资产的管理,对全县的遗留资产实行分片区负责管理。
第二,要落实清收遗留资产责任制。县资产办的各级管理者要教育员工正确面对困难,既不要埋怨,也不要畏惧,同时采用一些制度性的运作,激励员工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攻克难关。比如,有些地方的实施“3+1”工程,即将每一笔遗留资产“确立一个项目,落实一位清收责任人,制定一套清收方案,再加一名分管领导”,限时完成并结合清收结果进行考核奖惩。这种工作模式将责任、权利和利益统一到清收责任人,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不良资产要我清收”到“我要清收不良资产”的转变。
第三、采用法律手段保全资产。以诉讼方式更具有强制力,通过诉讼方式化解风险贷款是否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财产保全工作的成效,一旦保全成功,诉讼案件便可以通过和解方式提前结束。全县遗留资产办公室每隔两年安排部署各管理站在进行集中在乡镇所在地张贴借款催收公告,保持借欠款催收的时效。
第四、健全机构设置,稳定队伍。安岳县资产办是临时机构,职工人心不稳定。积极探索机构设置,确保干部职工工作热情,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五、注重方法、切实加大力度催收遗留资产。由于受诸多历史原因影响,遗留资产成因复杂,且有笔数多、金额小、清收难度大等特点。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拘泥于某种定式,采取多种灵活措施,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清收效果
一、是定期筛滤法。根据遗留资产实际,按自然村分区划片,每年或每季度对所有借款户进行上门催收,既起到延续遗留资产诉讼时效,又可了解贷户新的经营情况、经济动向。有偿还能力或意愿的,适时收回,确有困难的,制定分期偿还计划。
二、是重点突破法。根据借款户经济情况,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金额大,占比高的某几户不良贷款大户做为清收工作重点进行攻坚,多次上门,反复催收,对贷款户形成一定压力,促其还款。
三、是旁敲侧击法。对借款人本人故意拖延,没有归还意愿的,可另辟蹊径,对借款人相关近亲属做工作,讲明遗留资产清收政策,动员其为借款人偿还沉欠。
四、是有效激励法。对遗留资产可采取谁清收奖励谁的政策,并适当提高清收奖励标准,鼓励全员运用各种关系渠道,采用各种灵活措施,清收不良贷款。同时要注意奖励办法及时兑现,以激发清收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清非的局面。建立工作绩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和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债权的追收和财产物资的处置,努力完成追债工作目标任务。
第二篇:调研:委托贷款
一.关于禁止企业间拆借:
中国人民银行令(1996年2号)《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1禁止企业间拆借。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企业间借贷合同一直是作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来理解并判合同无效的。
刑事上的处理方式:《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2和第三百八十二条3已有明确规定,只要不是以个人名义出借的,就不为犯罪。因此企业拆借不负刑事责任。
民事上的处理方式是,根据《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规定:“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由于企业间禁止拆借,因此中央银行允许采取变通形式进行企业间拆借。如委托贷款。
二.关于委托贷款:
1. 现行法律允许企业间通过银行委托贷款。
42. 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53.贷款协议签订方式:一种方式为三方直接签订三方协议,第二种方式受托人与委托人、借款人分别签订协议。6
4.委托贷款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主要存在借款人不能如期履行还款义务时,委托人以谁为被告得问题。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 :“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2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4贷款通则》第7条规定:“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通则》第7条规定:“委托贷款,… 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7条第2款规定,构成委托贷款的,金融机构出具的存单或进帐单、对帐单或与出资人签订的存款合同不作为存款关系的证明,借款方不能偿还贷款的风险应当由委托人承担。
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对信托投资机构委托存贷款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一条的规定,委托存贷款业务必须有委托方、受托方和借款单位三方,并有三方协议。协议有两种形式:一是三方直接签订协议;二是受托方与委托方和借款单位分别签订协议,但两个协议的委托内容必须一致。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法复〔1996〕6号)
在《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银行有权以借款企业为被告起诉,若银行坚持不起诉,则委托人可以银行为被告起诉,并追加借款人为诉讼第三人。
但是,若银行没有“坚持不起诉”,根据《合同法》,委托人可以以借款人为被告起诉8。合同法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而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对信托投资机构委托存贷款业务管理通知》规定委托贷款中委托合同与借款合同中的委托内容必须一致。因此,借款合同中的借款人在与受托人合同时是知道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因此,受托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束的是委托人与借款人。忽略除外的规定,现在贷款企业应是可以依借款合同直接起诉借款企业。虽然合同法与《批复》略有冲突,但《合同法》按效力等级和生效时间效力均高于《批复》,因此可以适用合同法。
5.委托贷款借款人可以不提供担保。9
6.委托贷款银行不得收取除手续费之外得其他费用。10
7.贷款人(银行)不得违反规定,代委托人垫委托贷款资金,否则将承担行政责任11。
喻莹莹中指出:“在履行委托贷款协议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坚持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关于间接代理的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贷款通则》第10条规定:“除委托贷款以外,贷款人发放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
《贷款通则》第24条规定:“对贷款人的限制: …
四、自营贷款和特定贷款,除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10
计收利息之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委托贷款,除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计收手续费之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贷款通则》第六十七条:“贷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贷款人违反规定代垫委托贷款
第三篇: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XXX管理局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一、资产管理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措施,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加强资产的管理工作,单位成立了由资产、财务、办公室、工程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置了业务骨干,对单位的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
为了更好的加强单位的资产管理,单位制定了国有资产日常管理流程,来规范资产的管理工作。目前单位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材料。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办公设备等,材料主要包括库存和防汛材料。资产规模及构成方面:固定资产原值10465万元,净值8438万元,累计折旧2027万元。净资产8535万元。本次清查出的资产损失共计6.28万元,其中存货2.82元,固定资产3.46万元。有关处置手续有待上级部门批准。
二、资产管理情况
为了更好的加强和规范资产管理,对用非经营性资产兴办经济实体、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抵押的,必须到国有资产部门办理审批
手续,放止资产流失,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于固定资产购置必须履行报批程序。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资产,要根据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规定实施,属于协议供货范围的资产,要按照政府采购协议供货有关规定办理购置手续,对于大宗物品的采购,必须由采购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单位领导审批方可购置。对于购置固定资产后,必须及时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履行验收审核手续,方可报销。对国有资产的处置由资产使用单位正式提出书面申请,经局长办公会同意后办理核批手续。资产处置申请批复后,申请单位及时办理处置事项和财务手续,其中:资产的出售、调拨、残值回收等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处置。
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已超过使用年限,无利用价值的资产没有及时办理处置手续,对资产没有定期清查,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资产管理的形式和关键环节
单位国有资产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物质保证,是国家行政管理和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财政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制订一系列科学和规范的法律、法规,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单位领导要重视,各部门要协调,做到权责分工,做到及时掌握资产信息,做到及时摸清家底。确保固
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五、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加强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建议上级资产管理部门,对基层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便于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及时了解信息,把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XXX管理局
XXXX年XX月XX日
第四篇:证明历史遗留
证明历史遗留
位于路北侧(土名)大坑是合作经济社的土地,属于非农用地。于年月建于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产权属合作经济社所有,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未办理产权证。该建筑物不属违章建筑,因该建筑物产生的安全问题由产权人承担。现同意出租给廖许球并同意转租给王元熙用作有限公司经营:普通货运;货物配送;仓储服务;货物搬运装卸服务以及物流信息环节的咨询;国内贸易。
合作经济社
第五篇:关于农信社清收历史遗留不良贷款的调研报告
历史遗留不良贷款包袱沉重,一直是困扰农村信用社经营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总结农信社清收历史遗留不良贷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清收难点,试探求化解之策。
一、清收历史遗留不良贷款难点
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贷款,除依靠农信社自身“苦练内功”、发展业务,通过不断增加盈利能力消化外,主要
途径还是要靠清收化解。但清收过程中普遍遇到如下问题:
㈠信用环境差使“赖债户”不良贷款清收难。信用环境差是“赖债户”存在的“温床”。“赖债户”中不乏公职人员,地方政府部门虽屡次下发文件以行政手段配合农信社清收,但许多涉贷单位对清欠工作大多存在“光打雷,不下雨”、走形式的现象,清收效果不明显。而非公职人员的“赖债户”则多存有侥幸心理,通过外出躲债、拒绝签字等方式逃避信用社债务。对于这些“老赖债户”,无论信贷员怎样软磨硬泡也无济于事。
㈡缺乏政策扶持使农业经济组织不良贷款清收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信社自主经营管理薄弱,各级政府行政干预致使农信社发放了一批低质量的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如一些村办造纸厂、水泥厂等,随着这些经济组织的亏损、解体、倒闭,农信社的这部分贷款也由此沉淀下来。这部分贷款大多年限长、金额大、涉及面广,由于缺乏国家相应政策扶持,而使此类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难度相当大。
㈢农业经济的高风险性使小额不良贷款清收难。由于农户尚未形成规模化农业经营,个体抗风险能力小,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债务往往难以偿还。市场经济的复杂化也使城市小个体户常常血本无归,无法按期归还债务。这部分不良贷款具有单笔金额小、户数多、分布广的特点,加上不少贷户外出务工、经商,有的还举家外迁、下落不明。要盘活此类不良贷款,如果单靠信贷员一户一户跑清收,工作量巨大,而且势必影响正常业务发展。
二、清收历史遗留不良贷款对策建议
经过近几年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信社不良贷款降压工作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一些“难啃的骨头”仍然较大程度地影响农信社的资产质量,因此怎样在原有清收经验之外寻求化解之道是当前农信社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㈠加大行政、法律清收力度,切实整肃信用环境。针对信用意识淡薄的“公职老赖”,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把是否诚信作为公职人员考核“德、能、勤、绩、廉”中“德”的重要考评内容,对恶意拖欠债务的公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惩戒。对非公职人员的“钉子户”,通过媒体曝光、法院执行拘留等途径给予清收,这样在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的同时又可整肃信用环境,达到清收一户、震慑一方的效果。
㈡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打包出售、债权拍卖、资产置换、委托清收等方式,多渠道消化历史包袱。对于历史遗留不良贷款,建议省级联社在相关法律框架内尽快研究出台指导意见,指导基层联社根据具体问题,采用灵活、合规的途径积极化解。如对于单笔金额小、笔数多的农户小额贷款,可考虑打包出售债权清收的方式;对于大额不良贷款,可考虑公开拍卖债权的方式收回;对于供销社解体前不良贷款,可考虑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将债权置换成其现有房地产的产权,再进行拍卖变现清收;对于一些贷户长期外出,催收人员因信息不灵无法催收到位和少数“赖债户”拖欠债务等情况,创新催收方式,委托关联人或村组干部帮助清收,通过合理核定清收费用,明确费用按照现金到账的金额进行结算,这样则可能调动多方力量积极性将多年陈年旧账收回。
㈢适时放贷激活“沉睡贷款”,帮助贫困贷户脱贫致富。由于农业经济的高风险性和市场经济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影响,一些小额贷款户家庭贫困确实无法偿还贷款。针对此类情况,信用社应组织信贷人员深入调查,根据贷户具体情况适时适度放贷,为贷户送信息、送技术、送资金,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同时,又可收回多年无法盘活的不良贷款,从而达到社农“双赢”的效果。
㈣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资产管理公司,加快消化历史包袱进程。借鉴国有商业银行运作资产管理公司经验,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可由省、市、县财政部门按一定比例出资解决,业务开展及服务对象主要面对辖内各法人农村信用社,对农信社符合条件的历史包袱中的不良贷款进行剥离清收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方式进行消化。通过此种方式,可使农信社轻装上阵应对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