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省道路旅游客运管理暂行条例
海南省道路旅游客运管理暂行条例
(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强道路旅游客运管理,提高旅游客运服务质量,维护旅游客运市场秩序,促进道路旅游客运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旅游客运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暂行条例。
第二条[定义] 道路旅游客运是指以运送旅游观光的旅客为目的,在旅游景区内运营或者其线路至少有一端在旅游景区(点)的一种客运方式。本条例所称道路旅游客运按照营运方式分为定线和非定线两种。
定线旅游客运,按照班线客运管理。
第三条[适用主体] 凡在本省境内从事经营性道路旅游客运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均须遵守本暂行条例。
第四条 [管理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道路旅游客运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旅游客运管理工作。
第五条[规划管理]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省道路旅游客
运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
各市县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全省道路旅游客运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制定本辖区内道路旅游客运发展规划,并报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 [规划原则]道路旅游客运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的宗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促进道路旅游客运市场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出行需求。
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禁止挂靠经营。
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安全运输,优质服务。
第七条[运力投放]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本着“总量控制、严格准入、规范经营”的原则,正确处理道路旅游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关系,保持运输供求的总量平衡,促进道路旅游客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第八条[许可方式] 道路旅游客运运力投放原则上采取招投标方式实施行政许可。道路旅游客运经营权招投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道路旅游客运企业实行等级评定制度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
第二章 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申请和许可
第九条[区分]道路旅游客运按照其经营区域分为市县际道路旅
游客运和市县内道路旅游客运。
第十条[资质条件]申请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道路旅游客运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客车: 1.客车技术要求:
(1)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的要求;
(2)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限值》(GB1589)的要求;
(3)车辆技术等级应当达到行业标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
(4)投入车辆必须是新购车辆,尾气排放量应符合国Ⅲ标准、车辆燃料消耗限值等必须达到《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或《过渡期车型表》的要求,不允许加副座。
2.客车类型等级要求:
车辆类型等级应当达到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规定的高一级以上。
3.客车数量要求:
市县际道路旅游客车100辆应在以上、客位3000个以上。市县内道路旅游客车30辆以上、客位600个以上。4.其他要求:
车辆必须配置话筒、音响和GPS等车载设备,有行李箱或车内行
李区。
(二)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的驾驶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 2.年龄不超过60周岁;
3.三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以及重大服务质量投诉记录;
4.经设区的市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有关客运法律法规、机动车维修和旅客急救基本知识考试合格而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
5.经设区的市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有关旅游客运服务基本知识考试合格而取得道路旅游客运上岗证。上岗证管理办法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本规定所称交通责任事故,是指驾驶人员负同等或者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
本规定所称重大服务质量投诉,是指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上曝光的服务质量问题并查明属实,或被地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书面警告及以上处罚的服务质量问题。
(三)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地和固定办公场所。
(四)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和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车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五)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申请机构] 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出申请:
(一)从事市县行政区域内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向市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报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二)从事市县际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向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申请材料]申请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申请表》(见附件1);
(二)企业章程文本;
(三)投资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书;
(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五)拟投入车辆承诺书,包括客车数量、类型及等级、技术等级、座位数以及客车外廓长、宽、高等。
(六)停车场地和固定办公场所证明。
(七)已聘用或者拟聘用驾驶人员的驾驶证、从业资格证和上岗证及其复印件,公安部门出具的三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的证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具的三年内无重大服务质量投诉的证明。
(八)运输服务质量承诺书。
第十三条 [新增运力]已获得相应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许可的经营者,申请新增运力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二)与所申请道路旅游客运类型相适应的企业自有旅游车的行驶证、《道路运输证》复印件;
(三)拟投入车辆承诺书,包括客车数量、类型及等级、技术等级、座位数以及客车外廓长、宽、高等;
(四)停车场地证明;
(五)拟聘用驾驶人员的驾驶证、从业资格证和上岗证及其复印件,公安部门出具的三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的证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具的三年内无重大服务质量投诉的证明;
(六)投资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书。
第十四条 [保证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按每车10-20万元的标准收取公司化经营保证金,确保道路旅游客运企业规范经营。
公司化经营保证金实行专户专管,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执行程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以及本条例规范的程序实施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行政许可。
第十六条[受理许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申请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申请作
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出具《道路客运经营行政许可决定书》(见附件2),明确许可事项(包括经营范围、车辆数量及要求、客运类型),并在10日内向被许可人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同时告知被许可人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
第十七条 [登记注册]被许可人应当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 [配发牌证]被许可人应当按确定的时间落实拟投入车辆承诺书。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已核实被许可人落实了拟投入车辆承诺书且车辆符合许可要求后,应当为投入运输的旅游车配发《道路运输证》,同时配发旅游客运标志牌(见附件3)。正式旅游客运标志牌尚未制作完毕的,应当先配发临时旅游客运标志牌。
第十九条 [新增申请]已取得相应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许可的经营者需要增加道路旅游客运运力的,应当按本规定第十三条[新增运力]的规定进行申请。
第二十条 [外资申请]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形式投资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应当同时遵守《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
第二十一条[公司分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设立子公司的,应当按规定向设立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经营许可;设立分公司的,应当向设立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备。
第二十二条[变更和中止]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需要变更许可事项或者终止经营的,应当向原许可机关提出申请,按本条例办理。
道路旅游客运的经营主体变更按照重新许可程序办理。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在取得全部经营许可证件后,无正当理由超过30天不投入运营或者运营后连续7天以上停运的,视为自动终止经营。
第二十三条[经营期]道路旅游客运经营期限为4到8年,经营期限满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无条件收回经营权。
第二十四条[终止经营] 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在经营期限内暂停、终止经营,应当提前30日向原许可机关申请。
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终止经营,应当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相关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旅游客运标志牌交回原发放机关。
第三章 经营管理
(第一节 车辆管理)
第二十四条[车辆维护]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对旅游客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旅游客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旅游客运车辆必须按规定到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维修企业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其维护作业项目和程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等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检测和年审]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定期进行客
运车辆检测,车辆检测结合车辆定期审验的频率一并进行。
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在规定时间内,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限值》(GB1589)的规定进行检测,出具全国统一式样的检测报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检测结果,对照行业标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进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并将车辆技术等级在《道路运输证》上标明。
第二十六条[检测机构]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营运车辆综合技术性能检测标准对旅游客运车辆进行检测,如实出具车辆检测报告,并建立车辆档案。
第二十七条[资料档案]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分别按有关规定建立旅游客运车辆技术档案和管理档案,并妥善保管;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
第二十八条[年审时间]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道路旅游客运车辆进行审验,每年审验一次。审验内容包括:
(一)车辆违章记录;
(二)车辆技术档案;
(三)车辆结构、尺寸变动情况;
(四)按规定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车记录仪、GPS情况;
(五)旅游客运车辆投保第三者责任险和承运人责任险等情况;
审验符合要求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道路运输证》审验记录栏中注明;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十九条[GPS]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的车辆必须安装车载GPS终端,纳入省级道路运输GPS服务平台统一管理。
第四十条[等级评定]道路旅游营运客车类型等级评定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和交通运输部颁布的《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则》的要求和车辆等级评定程序规定实施,并在车辆《道路运输证》上注明。
第四十一条[不合格车辆]禁止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拼装的、检测不合格的客车以及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
第四十二条[过户移交]道路旅游客运车辆办理过户变更手续时,客运经营者应当将车辆技术档案完整移交。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经营者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对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或者经检测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客运车辆,应当及时交回《道路运输证》,不得继续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
(第二节 企业管理)
第四十四条[证件管理]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活动,不得转让、出租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
第四十五条[运营管理] 道路旅游客运企业应当对运营车辆和驾驶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对运输安全生产、经营风险、服务质量,以及因企业原因引起的法律和社会稳定等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道路旅游客运企业应当设立统一银行账户、统一收支支配、统一成本核算、统一税费缴纳、统一保险办理,会计凭证和保险发票等统一保存。
第四十六条[聘用合同]道路旅游客运企业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所聘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统一发放工资、统一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保障从业人员享受法定的各种权益。
第四十七条[公共服务]道路旅游客运经营权属于国家所有的公共资源,不得擅自转让。
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取得经营许可后,应当向公众提供连续运输服务,不得擅自暂停、终止或者转让旅游客运运输。道路旅游客运企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停业或歇业。
第四十八条[加强管理] 道路旅游客运企业应加强经营管理,切实维护行业和社会稳定。
第四十九条 [安全制度]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设置内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
第五十条[服务投诉]道路旅游客运企业应该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完善的服务质量投诉受理机制,公开服务质量投诉电话,及时处理相关服务质量投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节 营运管理)
第五十一条[禁止行为]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不得强迫旅客乘车,不得中途将旅客交给他人运输或者甩客,不得欺诈旅客或导游,不得擅自更换客运车辆,不得阻碍其他经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
第五十二条[准载规定]严禁道路旅游客运车辆超载、超速运行,在载客人数已满的情况下,允许再搭乘不超过核定载客人数10%的免票儿童。
道路旅游客运车辆不得违反规定载货。
第五十三条[运价]道路旅游客运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共同核定。
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有关运价规定,使用规定的票证,不得乱涨价、恶意压价、乱收费。
第五十四条[车身式样]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客运车辆外部的适当位置喷印企业名称和标识,在车体上显著位置公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督电话和准载人数。
第五十五条[日常运输]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确保车辆设备、设施齐全有效,保持车辆清洁、卫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当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治安违法行为时,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在自身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协助导游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公安机关及时终止治安违法行为。
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不得在客运车辆上从事播放淫秽录像等不健康的活动。
第五十六条[保险]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要求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适时调整道路旅游客运车辆保险的保额。其中,第三者责任险不应少于50万元;承运人责任险不应少于30万元。
第五十七条[互助金]全省旅游客运企业共同建立道路旅游客运交通安全互助金和集体购买保险的制度,提高道路旅游客运企业抵御交通事故风险的能力。
道路旅游客运交通安全互助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八条[事故赔偿]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旅客人身伤亡,行李毁损、灭失,当事人对赔偿数额有约定的,依照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参照国家有关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和铁路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办理。
第五十九条[安全驾驶]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个小时。
道路旅游客运车辆驾驶人员应当遵守道路运输法规和道路运输驾驶员操作规程,安全驾驶,文明服务。
第六十条[应急预案]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指挥、应急车辆和设备的储备以及处置措施等内容。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服从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
第六十一条[资料档案]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类台帐和档案,并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资料、信息和各项统计报表。
第六十二条[文明乘车]旅客应当文明乘车,不得携带国家规定的危险物品及其它禁止携带的物品乘车。
第六十三条[携带证照] 道路旅游客运车辆驾驶人员应当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上岗证等有关证件,以及统一调派派车单(据),并在规定位置放置旅游客运标志牌(含《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许可证明》)。
第六十四条[旅游应急]在春运、旅游“黄金周”或者发生突发事件等旅游客流高峰期运力不足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临时车辆技术等级不低于三级的营运客车和社会非营运客车应急运输。非营运客车凭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具的证明运行。
第六十五条 [标志牌]旅游客运标志牌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统一审批、核发。
旅游客运标志牌必须随车放置于车辆显著位置,不得伪造、买卖、转让转借和擅自过户。
道路旅游客运标志牌损毁、遗失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补发。第六十六条[调派模式]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必要时可成立专门机构对道路旅游客运车辆实行统一调派、统一结算。
未经统一调派,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不得私自承揽业务。
第六十六条[服务方式] 司乘人员应配合导游主动为游客提供方便,遵守下列规定:
(一)仪容整洁,礼貌待客,安全驾驶,文明服务;
(二)维护GPS、身份识别设备等车载设备的完好;
(三)按照合理路线或者导游要求的路线行驶,不得故意绕道行驶或用明显违背常理的速度行驶;
(四)不得欺诈、刁难和威胁导游和游客,不得向导游和游客索要小费;
(五)不得从事或从事与道路运输职责无关的或其他违反社会公德的各种活动。
第六十七条[禁止宣传]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认为导游和旅行社违规经营,应向旅游质监部门举报,但不得以此为由向游客打电话、发短信和进行其他影响旅行社经营的单方面宣传,或者指使、雇佣他人从事以上行为。
旅游质监部门接到举报后应依法进行受理。
第六十八条[禁止转运]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不得为非法营运经营者转运游客。
第六十九条[景点宾馆用车]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或其他社会团体和企业等自用车辆不得为内部员工以外的游客或旅客提供道路旅游运输或转运服务。
第七十条 [日常检查]交通、旅游、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应当建立联合执法检查机制、信息互通机制,共同监管旅游市场。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七十一条[日常检查]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道路旅游客运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检查、监督。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做好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工作。
第七十二条 [执法检查] 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在道路旅游客运经营单位、经营活动站点和车站码头、机场、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酒店等进行监督检查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阻碍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从法规定]违反本条例,有关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四条[非法营运]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
(二)使用失效、伪造、变造、被注销等无效的道路旅游客运许可证件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
(三)超越许可事项,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
道路运输企业违反以上规定且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原《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吊销原相应的经营范围。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非法转让、出租道路旅游运输经营许可证件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有关证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投保;拒不投保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吊销相应的经营范围:
(一)未为旅客投保承运人责任险的;
(二)未按保额要求投保的;
(三)投保的承运人责任险已过期,未继续投保的。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取得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许可的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使用无《道路运输证》的车辆参加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由县级以上运管机构责令改正,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取得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许可的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擅自改变停车场地用途,或者缩减停车场地的,由县级以上运管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收回经营权,3年内不得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活动。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第四十五条[运营管理]、第四十六条
[聘用合同]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或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收回经营权,3年内不得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活动。
第八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十三条[携带证照]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GPS]、第四十一条[不合格车辆]、第四十七条[公共服务]、第四十八条[加强管理]、第五十一条[禁止行为]、第五十二条[准载规定]、第五十三条[运价]、第六十六条[服务方式]、第六十七条[禁止宣传]、第六十八条[禁止转运]规定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收回经营权。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条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已不具备开业要求的有关安全条件、存在重大运输安全隐患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按要求改正且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收回经营权。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不按规定维护和检测道路旅游客运车辆的,或未按规定进行例行安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道路旅游客运经营者使用擅自改装或者擅自改装已取得《道路运输证》的道路旅游客运车辆的,由县级以
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不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检测、未经检测出具检测结果或者不如实出具检测结果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 [安全制度]、第五十四条[车身式样]、第五十条[服务投诉]规定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3000元的罚款。
第八十七条[不配合执法]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不配合道路运输执法人员依法开展执法工作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处罚,暂扣从业资格证3个月;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从业资格证,3年内不得重新报考。
第八十八条[屡次违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1年内累计违规经营达3次(含)以上者,或1次违规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从业资格证,3年内不得重新报考。
第八十九条[外省人员]持外省从业资格证的从业人员违反本条例,应由原许可机关吊销从业资格证的,海南省各道路运输企业3年内不得聘用。
第九十条[工作人员]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照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参与或者变相参与道路旅游客运经营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四)违反规定拦截、检查正常行驶的运输车辆的;
(五)违法扣留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的;
(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七)其他违法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九十一条[制定]省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或单项规章。
第九十二条[解释]本条例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篇:道路客运管理
交运发〔2010〕2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工作,坚决遏制和防范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35号)的要求,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要明确管理职责,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要以遏制群死群伤事故为目标,以落实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强化企业对营运客车和驾驶员动态监控为重点,坚持源头管理与路面管控并重,切实增强安全管理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构建道路客运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安全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全面提升道路客运安全工作水平。
二、加强营运驾驶员安全管理
(一)严把大中型客车驾驶员培训关、考试关和发证关。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驾驶员培训、考试制度。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驾校管理,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对申请办理从业资格证的,必须经培训合格,凭结业证书申请办理。公安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考试程序,严格考试标准。凡客运车辆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且负有主要责任的,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对驾驶员培训、考试和发证过程进行责任倒查,把培训、考试记录作为责任倒查的重点和依据。
(二)加强对违法驾驶员的管理。公安部门要建立驾驶员交通违法、肇事信息记录查询平台,逐步向社会提供客运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及交通事故查询服务。对驾驶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严重违法行为,在交通违法记分周期内记满12分,多次违法记录未及时处理的客运驾驶员,公安部门要抄送运输企业,告知其通知相关客运驾驶员到公安机关接受处理,并通报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客运企业对其进行教育处理,情节严重的应调离驾驶岗位。对机动车驾驶证被公安部门注销或者吊销的,由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吊销其从业资格。从业资格证被吊销的,三年内不得重新参加从业资格考试。
(三)加强营运驾驶员诚信考核。交通运输部门要将营运驾驶员在道路运输活动中的安全行车、遵守法规等情况作为诚信考核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推进营运驾驶员诚信考核工作,督促营运驾驶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文明从业,稳步提升营运驾驶员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强营运客车安全工作
(一)严格营运客车登记和安全检验。公安部门要严格客车登记制度,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不得办理注册登记。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对营运客车安全检验工作的监督,严把营运客车安全检验关。
(二)严格营运客车市场准入制度。交通运输部门要强化营运客车市场准入管理,严禁没有达到营运客车等级评定标准的车辆或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参与营运。对发现使用未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客车从事营运的,要立即停驶,并责令客运企业限期整改。
四、落实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客运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客运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监督客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严格追究责任。
(一)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客运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工作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加强对安全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和安全生产例会,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客运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化和长效化。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采用安全统筹行业互助形式,提高企业安全工作和抗风险的能力。
(二)严格驾驶员的聘用和管理。客运企业要严把驾驶员的聘用关,当面审查驾驶员的驾驶证件、从业资格和驾驶经历,并与符合条件的驾驶员签订聘用合同。要定期严格组织驾驶员参加安全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要经常通过信息查询平台查询驾驶员的违法和事故信息,对查询到的驾驶员违法和事故信息以及收到的公安部门抄送的驾驶员严重违法信息,要及时对违法驾驶员进行教育和处理。
(三)加强营运客车技术管理。客运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车辆日常安全检查、维护制度,落实专人负责车辆安全工作,对车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二级维护,并记入车辆技术档案。承担客运车辆二级维护作业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应当建立车辆维修档案,并在核定的经营范围内,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认真执行客运车辆二级维护作业,不得漏项和减项。
(四)强化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汽车客运站要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配备安全检查人员,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安全工作制度。
(五)严格市场准入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要围绕“三关一监督”的安全工作职责,把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作为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将企业安全生产动态考核结果与企业的行政许可、线路招投标和质量信誉考核挂钩,把安全生产与企业生存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六)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客运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客运企业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客运企业,要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整改仍不达标的,坚决吊销相应的经营范围。对因负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道路交通事故的,所属客运企业1年内不得新增客运班线(旅游企业1年内不得新增车辆);1年内发生两次及以上死亡3至9人道路交通事故的,或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所属客运企业3年内不得新增客运班线(旅游企业3年内不得新增车辆)。
五、加强农村客运安全工作
(一)完善农村客运安全监管机制。针对农村地区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的实际,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要主动提请地方政府明确由乡(镇)政府实施农村客运安全监督管理,实行“县管、乡包、村落实”的政策,并指导和督促乡镇政府落实道路运输安全机构、人员和经费,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二)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交通运输部门要对通客车的农村公路,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危险路段上,逐步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或安保设施。
(三)加强对三轮车、低速货车和拖拉机的安全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道路运行秩序管理,严禁客车超员载客,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
六、严格客运车辆道路通行管理
(一)加强道路通行秩序管理。公安部门要加强客运车辆道路通行秩序管理,严格查处客运车辆超员、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二)严格夜间通行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客运线路审批,对夜间途经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含)以下山区公路,不得批准客运班线。公安部门在道路执法中发现客运班线夜间途经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及以下山区公路的,要禁止通行,并及时通报交通运输部门,由交通运输部门督促客运企业合理调整客运班线的发车时间。
(三)防止疲劳驾驶。客运车辆每日运行里程超过400公里(高速公路直达客运超过600公里)的,客运企业应当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驾驶员连续驾驶不得超过4小时,或者24小时内累计驾驶不得超过8小时。客运企业要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止疲劳驾驶措施,创造条件安排长途驾驶员落地休息。
(四)强化客车运营管理。客运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客车运营管理。班线客车要严格按照许可的线路、班次、站点运行,在规定的途经站点上下旅客,不得站外上客或揽客。客运包车不得搭乘合同外的旅客,严禁客运包车途中上客。
七、推进车辆运行动态监管工作
(一)规范行车记录装置安装工作。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必须依法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仪(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应视同行驶记录仪)。凡未安装的,交通运输部门不予核发道路运输证,公安部门不予通过定期审验。对已经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车辆,应逐步增加行驶记录功能。交通运输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卫星定位监控平台、终端及数据交换标准。
(二)建立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交通运输部门要建立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行联网,并向公安、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免费开放,为政府有关部门和运输企业加强动态监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三)实施联合监管。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动态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监控手段,依据法定职责,实施联合监管。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安装并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利用动态监控手段加强对运输市场秩序管理;公安部门要利用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的动态监控手段,加强对客运车辆行驶速度、连续驾驶时间等运行情况的检查,严格查处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安全监管部门要利用动态监控手段,做好应急指挥及事故处置工作。
(四)落实客运企业监控主体责任。客运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卫星定位装置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卫星定位装置正常使用。要充分运用卫星定位监控手段加强对所属车辆和驾驶员的日常监督,保持车辆在线时间,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力度。
八、加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
(一)建立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联动机制。各级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联动机制,共同调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共同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共同研究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
(二)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安全监管、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要按照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法对屡次发生超速、超员等违法违章、发生交通事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客运企业及其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及行政处罚。客运企业因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对企业及主要负责人予以处罚。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责任事故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撤销职务或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撤销职务的,在5年之内不得担任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6个月内发生两次及以上一次死亡3人以上,且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事故的企业,公安部门要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责令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责令企业停业整顿;经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交通运输部门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吊销相应的经营范围。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海南省 旅游管理专升本
海南省专升本旅游管理考试大纲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核已完成专科学习的考生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运用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判断考生是否较好地达到本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学习目标,并对其继续进行本科相关专业深入学习的能力进行评估。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二、参阅教材
单凤儒主编,《管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五次印刷。安应名主编,《管理学新编》,中央党校出版社。
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三、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目的和任务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我省高等院校本科学生培养计划和目标而制定。《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等相关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旨在全面而系统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有关旅游和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端正和提高对旅游业的认识,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业获得概括而全面的了解,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1、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2、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3、旅游者
4、旅游资源
5、旅游业
6、旅游组织
7、旅游市场
8、旅游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 论
学习旅游学概论的重要性,旅游学概论的性质任务。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社会背景
2、古代旅游发展情况及特点
3、近代旅游发展情况及特点
4、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5、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6、托马斯•库克的活动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7、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8、我国旅游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1、旅游的概念(艾斯特定义、艾斯特定义的内容及其特点)
2、旅游活动的类型
3、旅游活动的性质
4、旅游活动的特点
5、大众旅游、社会旅游、奖励旅游的概念
6、奖励旅游何以迅速扩大?
7、旅游季节性形成的原因
8、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 第三章 旅游者
1、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2、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及其他)
3、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
4、认识形成旅游者主、客观条件的意义
5、不同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第四章 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
2、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及重要性
3、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潜在旅游资源与现实旅游资源的概念)
4、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
5、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6、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7、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
8、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9、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及措施 第五章 旅游业
1、旅游业的概念
2、旅游业的性质、特点、构成、作用
3、旅行社的概念、作用
4、中外旅行社的分类
5、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
6、饭店发展历史、作用
7、饭店的类型
8、饭店的等级和评定
9、饭店业的集团化经营(饭店连锁集团的竞争优势)
10、我国饭店业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11、旅游交通的概念
12、现代主要旅游交通方式
13、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的方式
14、旅游景点的定义、特点
15、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16、旅游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
17、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的途径 第六章 旅游组织
1、政府支持旅游业的动机
2、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3、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4、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设立形式、职能
5、国际旅游组织(WTO及PATA)、我国的旅游组织 第七章 旅游市场
1、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划分方法
2、国际旅游客流分布、客源分布及客流规律
3、我国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
4、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1、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4、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基本内容
5、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关键(旅游承载力)
三、考试题目类型
考试分六种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四、参考教材
1、马勇、周宵编著,《旅游学概论》(第二版),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9
2、李天元编著,《旅游学概论》(第五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赵长华主编,《旅游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4、刘伟 朱玉槐著,《旅游学》,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英语》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本考试采用主客观题混合题型,按百分制计分,满分为100分。
二、考试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修读完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各专业课程,并准备攻读本科教育课程的学生。
三、考试方式与内容
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
1、词汇和语法结构(30%);
2、阅读理解(40%);
3、翻译(15%);
4、写作(15%)。
第一部分 词汇和语法结构(VocabularyandGrammaticalStructure)
本部分主要用于测试考生运用英语语法知识的能力。测试范围包括《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的“词汇表”和“语法结构表”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30%(词汇和语法结构测试各占15%),测试时间为30分钟。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ReadingComprehension)
本部分重点测试考生用英文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总阅读量约1200词,选材包括一般性阅读材料和实用性文字,其内容能为考生所理解。阅读材料涉及的词汇范围约4000个常用词,其中包括《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中的3400词。除一般性文章外,阅读的应用文主要选用适用的材料,如:函电、广告、说明书、摘要、序言等。
本部分主要测试以下阅读技能:
1、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
2、掌握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
3、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对句子和段落进行推理;
5、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
6、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生词的含义;
7、了解语篇的结论;
8、进行信息转换。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40%,测试时间为40分钟。第三部分 翻译(Translation)
本部分测试考生英译汉或汉译英的能力。测试题材为句子或段落。所涉及的词汇范围约4000个常用词,其中包括《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中的3400词。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20分钟。第四部分 命题作文(GuidedWriting)
本部分的目的是测试考生英语实用性写作的能力,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完成100-120词的命题作文。内容包括应用性短文、信函、摘要或就所给英文图表内容写出说明等。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30分钟。
四、测试项目、内容、题型及时间分表
序号 测试项目 题号 测试内容 题型 百分比 时间分配
I 词汇和语法结构 1-30 句法结构、词法、词义、词形变化等 多项选择、填空、改错 30% 30分钟 II 阅读理解 31-50 语篇,包括一般性及应用性题材的文章 多项选择、填空、简答 40% 40分钟
III 翻译 51-55 句子或段落 英译汉或汉译英 15% 20分钟 IV 命题作文 应用性短文、信函、摘要或就所给英文图表内容写出说明等 套书或书写 15% 30分钟 合计 100% 120分钟 参考书目 1、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及同步练习一至三;
2、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试题集(A级)
第四篇:商丘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
商丘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
商政〔2009〕101号
关于印发商丘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商丘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商丘市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3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出租汽车客运行业管理,维护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经营秩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出租汽车客运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出租汽车,是指依法取得出租汽车经营权,根据乘客意愿提供不定点、不定线的运送服务,并按里程、时间计费的客运轿车。
第三条 凡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乘客以及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是出租汽车客运行业的主管部门,其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出租汽车客运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规划、建设、公安、工商、财政、税务、价格管理、技术监督、环保、无线电管理等部门应各司其职,认真做好出租汽车客运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坚持统筹规划、规模经营、公平竞争、优质服务、有序发展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总量控制。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全市出租汽车客运行业发展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 加强对出租汽车市场的管理,对出租汽车客运行业实行特许经营。
第二章 经营许可
第七条 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规定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
(二)有符合规定要求的驾驶人员和经检测合格的出租汽车专用车辆;
(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营运管理制度;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八条 申请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企业,应当向市、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申请表》;
(二)安全生产制度、营运管理制度;
(三)出租汽车的行驶证、车辆技术等级证明及复印件,或者拟投入车辆承诺书;
(四)已聘用或者拟聘用出租汽车驾驶员的驾驶证和客运经营资格证及其复印件;
(五)承担责任能力的证明材料。
第八条 市、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收到上述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根据出租汽车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及申请者的条件,经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当地政府同意,报市政府审批,由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与其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后,核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未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的要补签协议。
第九条 非企业化经营的出租汽车应当委托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实施服务与管理,双方应当签订统一格式的合同并报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合同文本由市交通、工商部门监制。
第十条 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
(二)取得合法有效驾驶证,并具有安全行驶一年以上的客运车辆驾驶经历;
(三)参加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举办的行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从业资格证;
(四)经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职业道德培训合格,并取得《出租汽车服务证》。
第十一条 经许可的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应当持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车辆牌照等手续。
第十二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期限按照国家、省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期满和新增运力,采取以企业安全生产、信誉考核和服务质量为主要竞标条件的经营权招投标方式确定经营者,如原出租汽车客运企业、车主优胜,可优先连续经营;新成立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和新增运力实行公司化经营。
第十四条 建立健全出租汽车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出租汽车经营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收回经营权:
(一)经营者主动申请退出的;
(二)安全生产、质量信誉考核连续两次不达标且原有出租客运经营期限届满的;
(三)严重违反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
(四)经营期间发生严重违法经营行为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出租汽车客运车辆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营运车辆标准并经检测合格;
(二)具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机动车牌照和行驶证;
(三)安装顶灯和经质监部门检定合格的计价器、设置空车待租运营标志;
(四)符合规定的专用出租汽车车型,喷涂符合规定的颜色、图案。
(五)在车身明显部位标示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全称及投诉电话,贴挂运营价格标准,不得随意粘贴广告和其他图片;
(六)车辆整洁,设施完好,尾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经营管理
第十六条 出租汽车运营实行扬手招车、预约订车和站点租乘客运服务方式。
第十七条 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应当为乘客提供方便、及时、安全、卫生、文明的服务,对老、弱、病、残、孕以及急需救治的人员优先供车。
第十八条 出租汽车经营中应当执行价格管理部门依法制定或调整的客运价格,使用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
第十九条 出租汽车里程计价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确保其准确度。
第二十条 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遇突发公共事件等特殊情况,应当服从统一调度和指挥;
(二)建立企业稳定工作责任制度,落实维护本企业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三)严格按照价格管理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和种类收费,禁止超标准收费。
(四)不得利用出租汽车经营权,以车辆挂靠、一次性“买断”、收取“风险抵押金”、“财产抵押金”、“运营收入保证金”、高额承包费等方式向从业人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
(五)依法办理承运人责任险和国家规定的其他强制性保险;
(六)制定服务规范和安全行车、治安防范等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及职业道德培训教育;
(七)公布服务电话,并配合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时处理乘客的投诉;
(八)建立健全车辆及从业人员档案;
(九)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发挥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
第二十一条 出租客运汽车企业合并、分立、歇业的,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后,到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 出租汽车客运企业管理松懈,服务质量低劣,所属车辆一年内违章违纪现象达到公司车辆总数10%以上的,视其情节由价格管理部门按照优质优价原则,依照规定核减该公司的管理费。
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如因乱收费、不履行合同侵犯车主合法权益的,车主提出解除挂靠关系申请,经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调查核实后,出具相关证明,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将该车经营权及挂靠关系调整到企业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出租汽车客运企业。
第二十三条 车辆需更新的,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并选定规定的出租车专用车型之一后,自行购车办理相关手续,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应当无偿提供服务和出具车辆报废证明等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 车辆产权易主,由所在出租汽车客运企业申请,经市、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同意,到税务部门缴纳税金,到车辆交易机构办理交易凭证,凭税务机关税票、车辆交易市场的交易凭证,由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车辆产权易主手续。出租汽车车主不准私下易主转户,私下易主转户的车辆不准更新和参加出租汽车综合性能评价。
第二十五条 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规范等有关规定;
(二)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驾驶证、行车证、资格证、服务证等有关证件;
(三)服装整洁、举止文明、热情服务、礼貌待客、拾金不昧,保持车辆整洁卫生,设备、设施完好;
(四)按规定使用空车待租标志和计价器;
(五)按照乘客指定的目的地选择合理路线行驶,不得故意绕行;
(六)未经乘客同意,不得搭乘其他乘客;
(七)不得无故拒载乘客、中途倒客、甩客、敲诈乘客;
(八)在公共场所候客,应服从管理,自觉维护秩序;
(九)不得利用出租汽车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或者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发现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及时报告公安部门,不得知情不报;
(十)不得将车辆交给无客运资格证件的人员使用;
(十一)不得借助电台从事违规、违纪活动或使用不文明语言;
(十二)不得非法参与群体性上访事件,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十三)执行行业服务规范,服从管理,定期参加业务培训;
(十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六条 乘客应当文明乘车,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携带国家规定的危险物品及其他禁止携带的物品上车;
(二)不得在禁停路段内拦车;
(三)不得要求驾驶员违反交通管理规定行车、停车;
(四)不得破坏车内设施、设备;
(五)按照出租汽车里程计价器显示的金额付款,依照约定支付因运送乘客而产生的过路、过桥、停车等费用。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乘客有权拒绝支付车费:
(一)不使用或者不按照规定使用出租汽车里程计价器的;
(二)不出具税务部门监制的出租汽车专用发票的;
(三)驾驶员未经乘客允许搭乘他人的;
(四)因驾驶员的过失或车辆原因不能及时将乘客送达目的地的;
(五)驾驶员无故绕行的。
第二十八条 乘客需要出城区或者夜间去郊县、偏僻地区时,出租汽车从业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要求乘客随同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或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验证登记手续,并报告从业人员所属的出租汽车客运企业,乘客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章 监督和服务
第二十九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出租汽车客运企业、从业人员及出租汽车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和制止扰乱出租汽车市场秩序的行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对出租汽车客运行业重大事项进行协调;
(三)配合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制定或调整出租汽车客运价格;
(四)会同技术监督部门做好出租汽车客运计价器的安装和监督管理工作;
(五)会同公安、规划、建设部门设置出租汽车客运站(场)和停靠点;
(六)会同公安部门加强对出租汽车客运行业的治安、交通安全管理;
(七)会同环保部门做好出租汽车尾气检测达标工作;
(八)核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规范出租汽车客运标志色、标志灯;
(九)制定服务质量和信誉考核办法;
(十)对出租汽车客运企业管理人员和出租汽车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治安防范和遵纪守法培训教育。
第三十一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经营者的资质进行审验,年审不合格的,依法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应当建立服务质量投诉举报受理制度,接受投诉和社会监督。
第三十三条 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受理乘客投诉后,应当即时予以处理,情况复杂、即时处理有困难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并书面答复投诉人。投诉人对处理或答复有异议的,可以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投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受理投诉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情况复杂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第三十四条 从业人员对出租汽车客运企业的投诉,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第三十五条 乘客投诉计价器失准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受理后,应将计价器及其附属装置进行证据登记保存,并送技术监督部门检定确认,由此发生的费用及损失由责任者承担。
第三十六条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出租汽车行业开展质量信誉考核、文明创建等活动。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在质量信誉考核中质量信誉等级高的,给予表彰和奖励。质量信誉等级不达标的,给予一年时间的整改期。在整改期内,暂停审批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需更新车辆指定信誉高的企业实行“托管”。整改期满,信誉等级仍不达标的,其年审不予通过,限期停业整顿,许可机关可以责令其与信誉等级高的企业整合或将其出租汽车经营权调整到信誉等级高的企业或新的准入企业。
第三十七条 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在文明行车、优质服务等方面成绩显著和见义勇为、救死扶伤、拾金不昧等方面事迹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优先审验从业资格证,优先参加单车的综合评价。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和车主及从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按照《河南省交通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试行)》进行处罚:
(一)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
(二)从业人员未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件或使用失效、伪造、变造的资格证件和超越从业资格证件核定范围的;
(三)出租汽车不按规定装置并正确使用里程计价器,拒载乘客或故意绕路行驶的;
(四)出租汽车未取得道路班线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班车客运经营的;
(五)车主或从业人员擅自改装出租汽车客运车辆的;
(六)使用失效、伪造、变造、被注销等无效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从事道路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
第三十九条 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因疏于管理及管理不当引发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并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收回其出租汽车经营权。
第四十条 加强对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管理,对一般参与聚众闹事的从业人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少数带头闹事、堵塞交通、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损坏公私财物和侵犯人身安全的从业人员要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拒绝、妨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玩忽职守,严重失职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旅游局关于加强道路旅游客运管理的通知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旅游局关于加强道路旅游客运管理的通知
渝交委〔2001〕257号
(2001年5月17日渝交委〔2001〕257号文发布)
各区县(自治县;市)交通局(委)、旅游局;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市交委、市旅游局有关直属企业: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道路旅游客运业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市道路旅游客运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客观上制约了旅游事业的进步。为加强我市道路旅游客运业管理,保证我市旅游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和《重庆市旅游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道路旅游客运市场实际,现将道路旅游客运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道路旅游客运有关定义:
道路旅游客运是以运送游客游览观光为目的,运行线路一端为旅游景区的经常性的直达道路旅客运输方式。我市道路旅游客运分为团队包车旅游客运和专线班车旅游客运两种。
道路旅游客运企业是旅游收入达到企业总收入的80%,并经营道路旅游客运业务的企业。
道路旅游客运企业、四级以上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和主管部门认可的企业可以经营道路旅游客运业务。
二、道路旅游客运业的管理部门:
交通行政部门是道路运输主管部门,依照相关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管理道路旅游客运业;旅游行政部门是旅游事业主管部门,依照旅游法律法规管理旅游客运业的定点和服务质量。
三、道路旅游客运企业管理:
(一)道路旅游客运企业是在具备一般客运资格的基础上,又符合从事旅游服务条件的经营者,必须接受交通行政部门和旅游行政部门的依法管理。
(二)交通行政部门对道路旅游客运企业施行资质管理制度,根据旅游客运企业不同的资质等级确定不同的客运经营范围。旅游行政部门对道路旅游客运企业施行旅游定点管理。(三)道路旅游客运企业接以下程序审批:
1、申请人向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交通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资料;
2、区县交通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市交通行政部门审批。申请人经批准后,取得客运经营资格。
3、申请人取得客运经营资格后,应向旅游行政部门提出经营旅游业务的申请,经旅游行政部门核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经营旅游运输业务,享受旅游定点单位权益。
四、道路旅游客运线路按如下程序审批:
(一)申请人向区县(自治县、市)交通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二)区县(自治县、市)交通行政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市交通行政部门,市交通行政部门征求市旅游局意见后审批,并发给线路牌或包车牌,申请人取得客运线路经营权。
(三)申请人取得客运线路经营权后,应向旅游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旅游行政部门审核 后,对符合定点旅游车条件的,发给定点标志牌。
五、道路旅游客运运力按如下程序审批:
(一)申请人向区县(自治县、市)交通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二)区县(自治县、市)交通行政部门征求所在地旅游行政部门意见,报市交通行政部门。(三)主城区外的新增客运动力由市交委审批,主城区内的新增客运动力由市交委报市政府审批。
(四)申请人经批准后,由市交通行政部门办理新增运力客运手续,颁发《营运证》,取得投放运力资格。(五)从事高速公路营运的旅游车辆必须达到交通部颁发的高速公路车辆技术标准。
(六)申请人取得投放运力资格后,应向旅游行政部门提出定点申请,旅游行政部门审核合格的,对其进行定点,在车门上喷制“重庆市国际旅游定点汽车”或“重庆市国内旅游定点汽车”标志。
(七)专业旅游汽车公司、旅行社、宾馆、饭店用于自组团队或出租作为旅游包车使用的(不走固定线路和定班发车)自备车辆,由市旅游局审核同意后,市交委按新增、更新客运运力有关审批规定审批并作为包车运力实施管理。
六、道路旅游客运驾乘人员管理:
旅游定点汽车的驾驶员应持有运政管理机构核发的《准驾证》和旅游行政部门核发的《重庆市旅游服务证》,乘务员应持有旅游管理部门核发的《重庆市旅游服务证》和运政管理机构核发的《乘务员证》。
七、管理旅游客运日常监督管理: 日常检查由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和旅游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共同负责执行,相互配合。
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检查车辆技术,维护情况,营运证牌,驾乘人员资格,营运违章、安全行车情况等。
旅游管理部门检查旅行社、宾馆包车纪律,定点旅游汽车驾乘人员质量投诉,定点旅游汽车服务设施,车容车貌,定点车标志,安全行车情况等。
八、现存问题解决办法:
对现有旅游定点车辆,由市运管局和市旅游局共同清理,按上述规定办理、完善有关旅游客运营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