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版 法 规

时间:2019-05-14 10:1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出 版 法 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出 版 法 规》。

第一篇:出 版 法 规

新 闻 出 版 法 规

北京印刷学院

叶新

第一章 出版法规概论

第一节

出版法的概念和内容

一、出版法的概念

出版法是规定出版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又指单行的出版法规。

出版法通常涉及出版物的出版程序,限制范围,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或者作者的资格和责任,以及政府进行管理的权限、方法、程序等内容。

出版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出版管理制度的分类

(一)追惩制 1.追惩制的概念

它作为一种事后管理制度,是指出版物在出版之前,不受政府部门任何干涉,自由印刷出版,仅在发行之后如果发现有违法事项,才由司法部门依照法律予以追究。

特色:以司法权为主,行政权为辅,防止滥用职权,干涉出版自由。

国家: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

2.追惩制的特点

(1)首先确定出版物内容的法定限制范围

A.不得损害其他个人的权利,如诽谤等;B.不得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如淫秽等;C.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如泄露国家机密,煽动叛国、颠覆政府等。

(2)其次追究违法者的责任由司法部门按法定程序进行,对违法出版物的扣押、查封或没收、禁止发行的处理权一般属于司法权的范围,警察部门根据法院的决定或判决采取相应措施。

(二)预防制

它是一种事先管理制度,目的在于预防违法出版物的出版发行,避免造成有害的结果。这种制度是指出版物在出版之前,受政府主管部门的检查批准、登记或者履行其他发行手续,否则即以违法论处,并且不排除事后追惩。

四种形式:检查制、批准制(特许制)、保证金制、报告制(登记制)。其中,检查制最严厉,报告制则是最轻微的预防手段。

1.检查制:

即任何出版物在出版之前,必须先经政府检查官对出版物的内容加以审查、删改和核准,方能出版发行。

2.批准制:

又称特许制,指出版物虽不受检查,但创办出版机构必须经政府特别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出版者资格后方可出版发行出版物。3.保证金制:

是一种经济限制手段,出版物在出版前出版机构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方准出版发行。4.报告制:

又称登记制,指出版物的出版既不要求事先检查,也不必获批准,只要求在出版前向政府主管部门呈报登记,或者呈送出版物样本备案即可。

三、出版法是出版自由存在的法律形式

出版自由,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自由,并有权从事著述、出版、印刷、发行等活动。

不同社会、不同的统治阶级对出版自由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因而就有不同类型的出版法。

出版法的原则、内容以及各项具体规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态度围绕出版自由来展开的。

四、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

(一)宪法与法律

新闻出版

第1页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1)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意见和愿望的自由;

(2)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刑法是规范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出版活动中的刑事犯罪主要有: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3)侵犯知识产权罪

(4)扰乱市场秩序罪

(5)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6)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著作权法是专门调整作品创作、传播、使用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6.广告法制定的目的在于规范广告活动,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挥广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禁止利用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等。

(二)行政法规

1.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印制或复制和发行管理制度的行政法规,是出版工作的基本规范。2.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是专门针对音像制品制定的管理条例。

3.印刷业管理条例,适用于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的印刷经营活动。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主要涉及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的著作权保护。

(三)部门规章 1.图书质量

(1)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2)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附录:《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办法》 2.重大选题的备案与出版

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等。3.专项出版物的管理

(1)期刊管理规定

(2)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

(3)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

(4)音像制品出版管理办法

(5)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4.保密

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5.出版物市场管理与“扫黄”、“打非”

(1)国家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取缔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

(3)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

(4)关于整顿、清理书报刊和音像市场,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的通知

(5)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规定

(6)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6.报酬与合同

(1)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2)图书出版合同(标准样式)7.岗位培训与资格考试

(1)关于在出版行业开展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

(2)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3)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暂行规定

新闻出版

第2页

8.技术规范

(1)中国标准书号

(2)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3)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

(4)中国标准书号条码

(5)中国标准刊号条码

(6)音像制品条码

(7)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五、我国出版法律制度的变化

1.图书热点:言情(琼瑶)、武侠(梁羽生、古龙)、推理(英国、日本)、伟人及亲友(“太子党”)、揭秘(边境战争等)、艳情、人体画册、挂历、教辅、名人自传与他传、伪书、易中天和于丹及经典轻阅读。

2.出版自由及法规

3.程序违法和内容违法。

案例: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脑筋急转弯》

1992年下半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先后以“协作出版”方式(严格说来是买卖书号或变相买卖书号)安排出版了四种人体摄影画册,被有关方面鉴定为夹杂淫秽色情内容。新闻出版署将画册取缔,明令出版社停业整顿,并罚款60余万元。不料,就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对该社进行停业整顿的时候,雪上加霜,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事情。这就是该社从台湾引进版权,出版了名为《脑筋急转弯》的少儿连环画。其第10册第43-44页的图画和文字,违反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严重伤害了穆斯林群众的感情。穆斯林群众要求在全国第七届体育运动会在成都举行的这一天举行抗议游行。出版社所在的出版大楼还受到了要被火烧的威胁。当时,十二层的出版大楼集中了省局直属的多家出版单位,于是,一批武警日夜守候在大楼周围以防不测。对导致此书出版的当事人,有人要求将其枪毙,有人写信提出按古兰经将其处死,有人认为他们“比拉什迪还拉什迪”。事态还在其他一些省(市区)的更大范围蔓延。青海、宁夏等地的一些穆斯林群众要求游行抗议。一批几千人的抗议队伍到达河北试图进入北京,直到做了很多说服工作,事态才平息。

鉴于事态严重,从一开始,四川省委省政府就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全力调查此事。原来此书是由该社一个副社长与社外几个人合伙搞非法出版活动的结果。书稿由北京一家出版社的一个副社长提供,印刷发行由北京另一家出版社的一个人操作,书号则由这个副社长在四川美术出版社负责购买。

当时,该副社长找到总编室主任说:“这个选题已经审完了,你开个书号吧。”总编室主任就照办了。他又找到一个编辑,说:“你当这本书的责编吧,在上面签个字。”编辑连书都没有看就签了姓名。总编室主任和责任编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公安机关宣布逮捕,听候审判。副社长则长期潜逃,下落不明。该社领导班子被“连锅端”,社长、总编辑被免职,两位副总编辑被撤职。

四川也是违规出版的重灾区;四川文艺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成都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等都受到过查处,有的还被吊销了社号。

第二节

加强出版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实现党和国家对出版工作领导的需要。

二、这是改善出版行政管理机关管理机制的需要。

三、这是实现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的需要。

第二章

出版行政管理法规

第一节

出版行政管理概述

一、出版行政管理的概念

1.概念: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的行为,包括:

(1)实施管理的出版行政部门;

(2)出版行政管理对象。

2.根本任务:保障公民享有出版自由的权利,保障和规范合法的出版活动,培育和规范出版物市场,惩处违法出版行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健康繁荣和发展。

二、出版行政部门

(一)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

新闻出版总署。

1.主要职责:全国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

2.其他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文化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等。

新闻出版

第3页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出版行政部门

本行政区域内,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

1.省级出版行政部门

省(区、市)新闻出版局。

起草法规、规章,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审核出版单位设立申请,监督管理出版单位、出版物质量、出版物市场。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各自职责范围内。

三、依法实施出版行政管理

(一)出版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

1.宪法

2.各种普通法律(“一法”等)

(二)出版行政管理的重要法规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五条例”、“六条例”。

(三)出版行政管理的重要规章

1.部门规章:即“国务院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全国范围。

2.地方政府规章:是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

特点:规范的问题更具体、涉及面更广,数量较多。第二节

对出版单位的管理

一、对设立出版单位的管理

(一)对设立出版单位的审批制:设立出版单位必须经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

(二)设立出版单位的条件

1.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

2.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

主办单位:出版单位的上级领导部门。

主管机关:主办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3.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与主办单位的业务范围相一致。

4.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5.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所规定资格条件的编辑出版专业人员;

6.其他条件。(显性标准和隐性门槛)

(三)审批设立出版单位的原则

符合国家关于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这是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必要措施。(中央社和地方社、大学社)

(四)设立出版单位的申办程序

1.设立出版单位,由其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后者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2.设立出版单位的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出版单位的名称、地址;

(2)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的名称、地址;

(3)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住址、资格证明文件;

(4)出版单位的资金来源及数额。

另外,报刊需载明:报刊名称、刊期、开版或者开本、印刷场所。

3.新闻出版总署应当自收到设立出版单位的申请之日起90日内作出决定,并由省级新闻出版局书面通知主办单位。

4.主办单位自收到批准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登记,领取出版许可证。经批准设立的互联网出版机构,还应持出版许可证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互联网接入服务等相关手续。

5.出版单位经登记后,持出版许可证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二、出版单位的变更、注销

(一)出版单位的变更

新闻出版

第4页

出版单位变更名称、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业务范围,合并或者分立,出版新的报纸、期刊,或者报纸、期刊变更名称,均应当依照新设立出版单位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互联网出版机构若有这类变更事项,还应持有总署的批准文件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相应手续。

报纸、期刊变更刊期,自2004年1月起,可由省级新闻出版局代行审批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但广播电视类报纸、期刊变更刊期为一周以上(含一周)的,仍须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出版单位如有其他变更,应当经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申请变更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后,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二)出版单位的注销

出版单位主动(或被迫)停业或者因有违法行为而被吊销出版许可证,都应当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办理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后,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互联网出版机构还应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相应手续。

出版单位登记后未从事出版活动的(180天内)、未出版报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

三、出版单位的法人制度与年检登记制度

(一)出版单位法人制度

出版单位应具备法人条件,经核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出版单位包括:

(1)法人附设报刊编辑部;

(2)法人出版单位附设的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社或互联网出版机构;

(3)法人出版集团属下的各家出版社。

其民事责任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主办单位承担。(06)

(二)出版单位年检登记制度

出版行政部门对出版单位实行年检登记制,以加强对出版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譬如图书出版社:

(1)每年写出工作总结报告;

(2)每逢单数年,自查年检、登记换证;

(3)每逢双数年,自行检查总结。

不符合条件的出版单位应予缓期登记,并给予从批评到全社停业整顿等处理。如6个月内仍达不到条件,将被取消登记资格。

四、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各单位领导都要在当年内或任职后半年内参加岗位培训班,学完规定课程,并经考试、考核合格,方可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该证书由指定培训机构颁发,在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有效,有效期为5年。

单位领导持证上岗率应列入出版单位年检内容,达不到要求的,年检主管机关给予警告或暂缓登记。

中层领导干部也有持证上岗的要求。

五、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是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编辑、出版、校对)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定。

(一)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的要求

1.凡新进入出版单位担任社长、总编或主编(均含副职)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中级及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否则要在到任后的两年内通过该级别考试。

2.凡在出版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才可担任责任编辑(校对、技术编辑)。

3.凡新参加工作并进入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毕业生,应当在下一年度内通过该考试(初级)。

4.新调入出版单位的在职非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要在下一年度内通过该考试(规定级别)。

5.2002年6月之前已在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应在五年内通过该考试。

(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取得

该资格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

新闻出版

第5页

中初级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标准、统一证书。

考试分“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两个科目。

高级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

(三)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报考条件

1.报考初级资格

(1)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在2001年8月之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出版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2.报考中级资格

大专 大本、研究生班 硕士 博士 出版初级

非出版中级

0

3.不得申请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违犯出版法规受到严厉惩处;

(3)有刑事犯罪记录。

(四)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获得者的管理

1.按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择优聘用

(1)初级资格——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或二级校对);

(2)中级资格——编辑(技术编辑或一级校对)。

2.已获资格应聘在职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应不少于12天(或72小时)。

3.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持证人每三年到指定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1)缓登一年的情形

①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一年;

②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

③不能按要求提供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证明。

(2)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情形

①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以上;

②有两次年度考核不合格。

4.吊销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收回资格证书,且两年内不准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情形:

(1)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2)考试期间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3)其他情形。

5.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反有关出版工作的规定而受到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五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工作。

6.获得出版专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永远不得从事出版工作。

第三节 对出版单位业务活动的管

一、图书质量管理制度

其范围包括选题、内容、加工整理、校对、整体设计、印刷装订等方面。(略)

二、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

即年度选题计划,是出版社准备在某一年度安排出版的产品计划。

要求:应经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核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三、重大选题备案制度

重大选题,是指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内容,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选题。

除填写备案登记表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1)备案申请报告

新闻出版

第6页

(2)选题、书稿、文章、图片或样片、样带

(3)出版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地党委宣传部门的审核意见

(一)答复日期:决定受理备案之日起30日内。

(二)处罚

1.责成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出版单位的主要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2.停止出版、发行该出版物

3.责令该出版单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申报备案手续

(三)重大选题的具体内容

(1)有关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文献选题;

(2)有关党和国家曾任和现任主要领导人的著作、文章以及其生活和工作情况的选题;(3)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选题;

(4)集中介绍政府机构设置和党政领导干部情况的选题;(5)涉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选题;

(6)涉及我国国防建设及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战役、战斗、工作、生活和重要人物的选题;(7)涉及“文化大革命”的选题;

(8)涉及中共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选题;(9)涉及国民党上层人物和其他上层统战对象的选题;(07)

(10)涉及前苏联、东欧以及其他兄弟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的选题;(11)涉及中国国界的各类地图选题;

(12)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台湾地区图书的选题;

(13)大型古籍白话今译的选题(指500万字以及500万字以上的项目);(14)引进版动画读物的选题;

(15)以单位名称、通讯地址等为内容的各类“名录”的选题。

以及:

(1)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2)中国共产党党史;(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4)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5)外交;(6)宗教。

四、特殊选题专项报批

指某些选题除列入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外,还须向省级新闻出版局单独报批,获准后才能出版。

1.人体美术图书:关于严格控制人体美术图书出版的通知(1989)

2.法规汇编: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法规汇编编辑出版管理的规定》的通知(1991)

3.引进版图书:出版合同还需报版权行政部门审核登记

4.其他

五、书号、刊号与版号管理

(一)书号、刊号、版号的概念(略)

(二)书号、刊号、版号使用的管理

1.严禁买卖书号、刊号、版号

2.禁止“一号多用”

(1)两种表现:

①多种图书使用同一个书号;

②多卷书、成套书等包含几个分册的图书,在每分卷(册)分别定价的情况下,仍各个分卷(册)共同使用同一个书号。

第三章

非法出版活动

第一节

非法出版活动及其危害

一、非法出版活动和非法出版物

(一)概念

非法出版活动是指违反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出版行为。在非法出版活动中产生的出版物是非法出版物。

新闻出版

第7页

其不合法性主要表现在下列两方面:

1.从事出版活动的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

2.在主体合法前提下其出版行为本身的非法

(二)非法出版活动的特征

1.出版者不具备法定的资格;

2.未经批准在社会上公开发行;

3.出版行为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出版物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三)非法出版活动的违法表现

1.违反国家有关出版行政法规和规章;

2.违反国家其他行政管理法规和规章;

3.违反《刑法》及其有关司法解释。

(四)非法出版物的主要类型

1.载体类型

(1)印刷型非法出版物;(2)非法音像出版物;(3)非法电子出版物;(4)非法网络出版物。

2.特征类型

(1)伪称根本不存在的出版单位印制的出版物;

(2)盗用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的名义印制的出版物;

(3)盗印、盗制合法出版物而在社会上公开发行销售的出版物;

(4)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不署出版单位名或署非出版单位名称的出版物;

(5)承印者、承制者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擅自加印、加制的出版物;

(6)被明令解散的出版单位的成员,擅自重印或以原编辑部名义出版的出版物;

(7)其他非法出版单位印制的供公开发行的出版物;

(8)冒用、盗用海外出版单位印制的出版物;

(9)缺少或伪造书号、刊号、书刊条码、SID码等印制的出版物;

(10)非出版单位未经出版管理机关批准擅自印制的出版物;

(11)以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方式出版的出版物;

(12)海外出版单位或其在中国大陆的代理机构及其人员,未经出版管理机关批准,擅自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的出版物;

(13)违反协作出版、代印代发的规定,从事出版投机活动而印制的出版物;

(14)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口或走私的出版物;

(15)内容有严重政治问题,或含有淫秽、色情内容,或夹杂淫秽、色情内容,或宣扬凶杀、暴力等内容的出版物。

二、非法出版活动的危害

1.危害社会安定,破坏民族团结,导致社会道德滑坡。

2.破坏国家出版业的正常秩序,妨碍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

(1)败坏了国家出版单位、发行单位的声誉和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形象;

(2)抢夺书稿、纸张、印刷设备等资源,造成我国原本并不富裕的资源浪费严重;

(3)分割市场,侵吞了本应是合法出版单位的利润;

(4)腐蚀了出版队伍。

3.侵害著作者、出版者和读者的权益,不利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1)一些不法书商盗印、盗版的非法出版物,或张冠李戴,或错别字满纸,在侵害作者著作权的同时,破坏了作者的声誉;

(2)使出版单位在出版物出版过程中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到合理回报;

(3)侵害了文化消费者的权益。

4.偷漏国家税收,加剧相关行业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1)偷漏国家税收,非法牟取巨额利润;

新闻出版

第8页

(2)采用不正当手段经营,加剧了相关行业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第二节 非法出版活动泛滥的主要成因

一、非法出版活动泛滥的社会原因

(一)国内政治原因

1.思想文化上的误导;

2.对经济利益的盲目推崇;

3.社会腐败成为非法出版活动的保护伞。出版体制内、出版管理上、出版体制外部

(二)文化原因

1.出版物生产与大众文化消费之间的矛盾;

2.社会对非法出版物存在宽容。

(三)经济原因

1.为了牟取高额利润,不法分子敢于编和盗;

2.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印刷或者复制厂家敢于印和制;

3.为了得到经济好处,运输部门乐意运;

4.为了得到较大利润,众多书店、书摊愿意批和销。

(四)国际反华势力和境外不法分子的介入

(五)社会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六)现代技术的被滥用

二、国有出版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出版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1)现有的出版体制仍不能满足出版管理的需要;

(2)地方出版体制中的局社合一模式不适合出版管理的需要;

(3)出版体制内部存在着矛盾。

2.出版单位市场意识淡薄、实力不强

3.主渠道的萎缩和布局不合理

4.出版系统内部存在的其它问题:内部管理混乱、出版政策存在缺陷

三、对非法出版活动打击不力

1.法制不健全,执法有腐败;

2.机构不健全,管理跟不上;

3.宏观欠协调,查处难度大;

4.出版者、作者、读者缺乏权益保护意识。第三节

对非法出版活动的整治

一、不断完善非法出版活动和非法出版物的外延,并对其进行严厉打击

二、对淫秽、色情等非法出版物做出严格界定

1.淫秽出版物、色情出版物

(1)淫亵性地具体描写性行为、性交及其心理感受;

(2)公然宣扬色情淫荡形象;

(3)淫亵性地描述或者传授性技巧;

(4)具体描写乱伦、强奸或者其他性犯罪的手段、过程或者细节,足以诱发犯罪的;

(5)具体描写少年儿童的性行为;

(6)淫亵性地具体描写同性恋的性行为或者其他性变态行为,或者具体描写与性变态有关的暴力、虐待、侮辱行为;

(7)其他令普通人不能容忍的对性行为淫亵性描写。其第三条还规定:

“色情出版物是指在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其中一部分有第(一)至

(七)项规定的内容,对普通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毒害,而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出版物。” 不属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范围:

(1)夹杂淫秽、色情内容而具有艺术价值的文艺作品;

(2)表现人体美的作品;

(3)有关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生育知识、疾病防治和其他有关性知识、性道德、性社会学等自然科学

新闻出版

第9页

和社会科学作品。

2.“宣传封建迷信”的出版物

是指除符合国家规定出版的宗教读物外,其他违反科学、违反理性,宣扬愚昧迷信的出版物,包括:

(1)以看相、算命、看风水、占卜为主要内容的出版物;

(2)宣扬求神问卜、驱鬼治病、算命相面以及其他传播迷信谣言、荒诞信息、足以蛊惑人心,扰乱公共秩序的出版物。

3.“宣扬凶杀暴力”的出版物

是指以有害方式描述凶杀等犯罪或暴力行为,足以诱发犯罪,破坏社会治安的出版物,包括:

(1)描写罪犯形象,足以引起青少年对罪犯同情或赞赏的出版物;

(2)描述罪犯践踏法律的行为,唆使人们蔑视法律尊严的出版物;

(3)描述犯罪方法或细节,会诱发或鼓动人们模仿犯罪行为的出版物;

(4)描述离奇荒诞、有悖人性的残酷行为或暴力行为,令普通人感到恐怖、会对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的出版物;

(5)正面肯定抢劫、偷窃、诈骗等具有犯罪性质的行为的出版物。

三、采用经济制裁与法律制裁相结合的惩处手段

1.1992年9月,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9·18”特大非法出版案主犯曹志欣无期徒刑,同案犯张爱洲、赵连胜、何楚成有期徒刑15年、15年、9年。

2.1995年11月,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湖南“国晓书社”制黄、贩黄案主犯万长庚死刑,彭建安无期徒刑,彭建国、杨晓安、唐启兰、彭丽君等8名案犯有期徒刑14年至1年3个月。

3.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陈建国、王红友等人,无视国家法律规定,非法制作、贩卖淫秽出版物——《奇异的性婚俗》,均构成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陈建国依法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王红友

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5万元;刘金柱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张文声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千元;古永民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4千元;原保定市文化局干部何建平被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

四、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出版行为,杜绝非法出版苗头

1.加强出版、印刷或复制、发行管理;

2.加大著作权法保护;

3.对出版单位进行整顿与行政处罚;

4.地方出台法规,实行省际联防。第四节 遏制非法出版活动的主要对策

一、抓出版繁荣,增强出版单位主动防范意识

1.多出优秀读物,引导大众消费;

2.加强出版物服务网点建设,方便大众文化需求;

3.增强出版单位主动防范意识,防止被盗版、盗印,社名被假冒。

(1)刊印“版权所有”声明,加贴或加防伪标记;

(2)书刊利用装帧设计防伪;

(3)做好出版秘密的保护工作;

(4)薄利多销,及时供货,推行专卖;

(5)建议各出版社设计社标或社徽、重点出版物的书标,并以此进行商标注册;

(6)刊登声明和告示、悬赏举报、鼓励读者索赔,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1.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执法有据局面;

2.铲除内部腐败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1.加强重要性教育,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2.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作好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宣传教育;

新闻出版

第10页

3.加强消费引导,提高作者保护能力和读者抵制能力;

4.抓好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5.加强理论研究,指导出版物市场管理 ;

四、加强出版管理,维护出版秩序

1.建立常设性机构,加强经常性管理;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手续;三路、一线、一局、二店。

3.加强出版管理,杜绝买卖书号、刊号、版号行为;

4.加强印刷或复制管理,管理好出版源头;

5.切断非法出版物的运输渠道;

6.加强发行管理,管好进销渠道;

7.组建批发市场,强化规范管理;

8.加大打击走私力度;

9.继续深挖非法光盘生产线;

10.加强现代化技术建设。

五、加强部门协作,实行社会共管

1.抓大案要案的查处,震慑不法分子;

2.抓省际联防,携手管好市场;

3.抓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管理职能;

4.抓各方参与,促群防群治。

第三章

买卖书号行为的防治

第一节

买卖书号的历史勾勒

一、买卖书号的概念

1.书号的概念和实质

是指在图书的出版、发行过程中为方便图书的管理、流通而设置的标识符号。简单地说,它是图书出版的登记标志、识别标志,相当于图书的“准生证”。

其特点:(1)唯一性;(2)标准性。

2.买卖书号的概念和实质

是指出版社以管理费、书号费或其它费用的名义收取费用,出让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赋予的编辑、印刷、发行图书的权利,给一些非出版单位或个人提供书号,使他们以出版社的名义出书牟利。

买书号的主体有四类:

(1)集个体书商

(2)党政机关

(3)新华书店和印刷厂

(4)作者和编者

卖书号的主体有两类:

(1)国内出版社

(2)境外出版社

案例:

在香港地区,任何个人或社团只需花两三千港币就可以注册登记成立出版机构。有些20世纪80年代来港、比较熟悉香港环境的新移民,就在香港正式登记了“出版社”,把书号卖给大陆地区的作者。蓝海文见此,也就在香港批准注册了“天马图书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据介绍,公司有600多平米的编辑部,有不坐班的编审十多人,已经出版了数千种图书。不过,这些书大部分都是在大陆出版的图书。与他联系书号的大陆作者多是诗人,此外还有作家、教授、研究员等。由于这些人在信中都表达了在大陆买不到书号、买不起书号的苦衷。他深表同情,因此断然决定:向大陆亏损性地全面开放“国际统一书号”。他宣布:“天马书号1991年、1992年的全部免费赠送,1993年的只收成本费300元。”

后来,他又发了一份《天马“国际书号”使用须知》,其中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向所有支持开放改革的诗人作家和作品(无论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剧本或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全面提供„国际书号‟。凡有品格有水准的作家,只要直接来信均可获得。” “本公司之„国际书号‟原本不收任何费用,只因支出庞大,现决定:自1993年1月1日起,每个书号象征性地收回„登记费‟人民币200元以弥补管理费的损失。只要将书名、作者简介连同登记费挂号寄来本公司,收信一个星期内,即将„国际书号‟及„委托出版书‟寄出。”

这份“使用须知”就寄到大陆许多省市文联、作协及作者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蓝海文的活动完全违反了国家的有关出版管理规定,助长了非法出版活动,加剧了图书市场的混乱。

他在大陆的代理人叫尚建国,原深圳海天出版社的编辑,也是沙市新世纪文娱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同时以天马图书有限公司、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香港新世纪出版社的名义活动,同时兜售香港7家出版社的书号。他虽然是海天社的编辑,但长驻武汉。

他兼有三种身份,既是出版社的正式编辑,可以名正言顺地四处联系作者组织书稿;又是香港出版机构的大陆代理人,可以倒卖书号,通过正式途径将拉到的书稿从海天出版社抽出来,以香港出版机构的名义

新闻出版

第11页

出版;还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书商,不但卖书号,也自己组织图书的印刷和发行。1992年12月3日,尚建国倒卖香港书号案被列为“12·3专案”处理。1993年3月,尚建国在沙市市被捉拿归案。据调查,他共使用香港书号65个,出书88种,共28万余册。案件涉及24个省市区的80个县市289人及32个印刷厂。用其书号出书的作者共有95人,其中党政干部43人(其中地市级1人,县团级7人,一般干部35人)、教育界人士30人、文艺界人士14人、其他职业8人。

1994年4月,尚建国被湖北省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

二、买卖书号问题的出现和历史过程

源于协作出版。协作出版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其间整顿、恢复、再整顿,一直延续到90年代。

1.兴起与初次整顿(1983-1986)

2.再度兴起和再次整顿(1988-1990)

制裁方式:(1)经济制裁:罚款、没收利润

(2)停业整顿、撤销登记

3.对协作出版的再次规范和再度停止(1991-1993)

4.买卖书号行为的泛滥和整治

陕西摄影出版社、成都出版社、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见案例)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4月。经调查,该社1994年以来出版的235种图书中有132种卖书号图书,占总量的56.17%,问题十分严重。该社1994年和1995年两年中全部销售收入为201万元,其中仅30多万元是图书发行、零售的销售收入,而160多万元是靠卖书号收取的书号管理费,又转入销售帐中。

同时,该社内部管理混乱。1994年以来已发排的381种书稿中,82种没有出版合同、三审意见、发稿单、发排单、委印单等档案资料。另外,财务制度相当混乱。

1996年6月,经研究,新闻出版署决定撤消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该社出版者前缀号同时撤消。第二节 买卖书号的原因及危害

一、买卖书号现象出现的原因

1.业外寻求较大的经济利益;

2.非法出版活动力图“合法化”;

3.出版单位资金不足;

4.出版单位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对书号存在错误认识。

关于第一点见下表:

二、买卖书号的危害

1.背离党的出版方针和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性质和方向,放弃出版工作者的神圣责任,使一批有严重政治问题、格调低下的图书得以出版;

2.图书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低劣,致使出版物整体质量严重滑坡,影响了出版界的声誉;

3.扰乱出版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图书生产规范的工作流程,破坏图书出版的合理结构,导致出版物市场的不平等竞争;

4.无视国家财务和税收管理规定,严重偷税漏税,损害国家经济利益,造成出版利润流失,扰乱经济秩序;

5.严重腐蚀出版干部队伍;

6.掩盖了出版单位管理不善的实际情况;

7.许多书出版后毫无价值,挤占和浪费了国家资源。第三节

买卖书号的防治

关于买卖书号的几个疑问:

1.有治,还是没治?

2.“堵”还是“放”?

3.如何宏观调控?

4.行政管理还是监管?

5.个人和集体可否拥有书号?

第四章

书刊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非著作权)

第一节

对书刊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一、图书和期刊的定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图书在我国是指国家出版行政机关列入图书类统计的出版物,分书籍、课本

新闻出版

第12页

和图片三类。

期刊,是一种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它按一定的方针编辑,刊登众多作者多样内容的文章,并以固定刊名、相对固定的形式顺序编号、成册出版。

二、知识产权的概念

(一)著作权或版权

(二)著作权的邻接权

(三)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权

(四)科学发现权

(五)外观设计专利权

(六)商标权及其他标记权

(七)反不正当竞争权

(八)其他权利

三、书刊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书刊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对承载在书刊产品中的人类智力创造成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法律保护。

书刊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两重属性,决定了书刊必然受到著作权(邻接权法)的保护;而它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它也应该受到商标法、专利法(主要是外观设计专利权)、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的调整。

四、书刊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1.以著作权法保护书刊产品的独创性和出版者的使用权;

2.以邻接权保护书刊产品的版式设计权;

3.以商标法保护书刊产品的商誉;

4.以专利法保护书刊产品外观设计的新颖性;

5.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出版者的正当经营权益。第二节

书刊产品的邻接权保护

一、邻接权

亦称著作邻接权或作品传播者权,是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其付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与著作权相关的专有权利。分为:

1.表演者权

2.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3.广播电视组织权

4.出版者权

二、出版者权

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享有的权利。

著作权法规定:“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

三、书刊产品邻接权保护的法律和理论论证

装帧设计,指的是:“在书刊出版前,从工艺、技术和艺术等方面对其形态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就工艺而言,是对书籍的物质结构和工艺特色的造型规划。包括选定纸张、开本、装帧形式、装帧材料、排版、制版、印刷工艺、装订方法等。”

版式设计,指的是:“书刊在发排前,对原稿内容各部分排版格式的确定和技术处理。包括版心的大小,序言、目录、正文、图表、附录等各部分和各级标题、书眉(中缝)、页码、引文、注文等的排列顺序、字体、字号、字行间距,以及版面布局和配置装饰等所有版面形式的编排设计。”

四、书刊产品邻接权保护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只能是书刊出版者。

客体是书刊的版式设计。

五、书刊产品邻接权的侵权和制裁

著作权法第46条第9款规定,“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应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案例1:

今日中国杂志社主办的《小读者》在整体装帧设计上,无论是版权页的排版,还是插图的使用,都存在明显的刻意模仿《读者》的行为,《读者》为此进行交涉,并向小读者杂志社正式递交了一份公函,要求《小读者》就以上问题进行解释和答复,最后以《小读者》封面上的“读者”两字换成了别的字体而暂告终,而版

新闻出版

第13页

式设计等方面还是没有什么变化。《读者》主管发行的张笑阳认为:“因为只有封面字体有明显侵权,而这点现在他们改了。至于装帧方面,只能认为存在模仿,所以暂时没有深究。”

案例2:

“无敌”系列丛书是海豚出版社和台湾光复书局两家合作出版的选题,并交由这两家出版社合资设立的北京光海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代为独家企划行销,是英语类畅销书之一,因此市场上冠以“无敌”的英语书层出不穷,而且还照搬版式设计和封面设计。“光海公司前不久在湖北一家外文书店统计,单是以„无敌‟命名的学习类图书就有60多种,盗版就更不用提了,据不完全统计,对原创„无敌‟品牌的盗版至少有50万册。”

“无敌”品牌已经通过商标法加以保护,但是其主编吴荽如说:“对于盗版,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加快„无敌‟系列升级换代的频率。而„无敌‟获得商标注册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公司的利益,对于其他行为,比如十分明显的版式和编辑方法的模仿,还有待国家和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书刊产品的商标权保护

一、商标和商标权

1.商标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业者为将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与市场上其他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业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这种标记常用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来表示。

2.商标权,指的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业者对其商标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书刊产品商标权保护的法律论证(即其主体和客体)

《商标法》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 出版者才是符合商标注册申请人的主体资格,才有可能成为书刊商品商标的权利主体。

《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第十六类为:“不属别类的纸、纸板及其制品,印刷品,装订用品,照片,文具用品,文具或家庭用粘合剂,美术用品,画笔,打字机和办公用品(家具除外),教育或教学用品(仪器除外),包装用塑料物品,纸牌,印刷铅字,印版。”

其中印刷出版物的代码为1606,类似商品的代码分别是:海报160007,报纸160032,期刊160033,地图册160034,歌曲集160082,书籍160095,地图160164,印刷时刻表160172,印刷出版物160179,说明书160232,杂志(期刊)160243,连环漫画书160331,新闻刊物160337。”

三、书刊产品商标权的取得

根据商标法第4条规定,我国获得商标权的主要途径是注册,需要获得商标权的人,首先应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然后审查、核准。我国商标注册采取申请在先制,商标法29条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

同时,第31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1)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家》与英国的The economist的商标纠纷

(2)江苏和辽宁的《红镜头》之争。那些可以进行商标注册?

(1)期刊的名称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全名进行商标注册的出版物名称,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新《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32条规定:“凡公开发行的期刊,应依照《商标法》的规定,办理期刊名称的商标注册。”

(2)单行本书籍的名称,许多国家明文规定不能获得商标注册,应该得到某种形式的明确并向社会公开。

(3)百科全书、辞书的书名和丛书的总称,在不违反商标法禁用条款的基础上,审查标准可以适当放宽,应重点审查这类名称的独创性。

《十万个为什么》为何不能注册?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自1961-1962年首次出版《十万个为什么》以来,已经发行了1000多万套,1亿余册,并被翻译成5种文字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1999年9月又推出新世纪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良好的影响和销售业绩。面对上百种的“十万”跟风,上少社委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代理“十万个为什么”的商标注册事宜,并于2000年4月正式向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但是同年7月商标局驳回注册请求,原因就是依据商标法第11条第2款的规定。但是商标法第11条又规定:“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新闻出版

第14页

四、书刊产品商标权的侵权和制裁

侵权行为有: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三)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四)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五、书刊产品商标权保护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承认、尊重和保护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2.有利于培育品牌,推出名牌,提高出版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出版社的良好形象。

3.有利于促进书刊宣传,扩大书刊销售,增加出版社的经济效益。

4.有利于提高书刊质量,从而使整个出版业的书刊质量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5.有利于加强对正版图书的保护,加大打击侵权盗版的力度,遏制不法侵害行为日趋猖獗的态势。

第四节 书刊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

一、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1.专利权,就是由国家专门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授予特定的人对某一技术在特定时间内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2.外观设计专利,即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授予的专利。

二、法律论证

1.书刊是出版者在其出版活动中完成的产品,书刊的装帧设计(包括开本设计、封面设计等)是书刊这一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是与产品相结合的外观设计;

2.书刊的装帧设计一般并不是一件完全独立的艺术品,它往往用于书刊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即能够在工业上应用;

3.出色的书刊装帧设计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一种书刊装帧艺术。

三、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的主体和客体

1.主体不是设计人,而是出版单位

2.客体是书刊的外观设计,主要是指书刊的装帧设计(尤其是美术设计)。

四、书刊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取得

1.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提交

2.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审查和批准

五、书刊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权和制裁

(一)侵权行为

1.假冒他人书刊外观设计专利的行为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书刊产品、书刊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专利申请文件的。

2.以非专利书刊产品冒充专利书刊产品的行为

(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书刊产品;

(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书刊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

(3)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4)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5)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二)对侵权行为人的处罚

1.承担民事责任,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

2.承担行政处罚,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侵权人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侵犯专利的赔偿数额,可分三种情况:

新闻出版

第15页

(1)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确定;

(2)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得的利益确定;

(3)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对于以非专利书刊产品冒充专利产品的侵权行为,主要是承担行政处罚,即专利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书刊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保护新型的书刊产品,打造书刊品牌,增强书刊的竞争力。

2.有利于改变国内的封面设计的重复现象,促进国内装帧设计的独创化、个性化。

材料: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巴亚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幼儿智力世界》下半月版,主要采取动手的设计,启发2-5岁孩子的动手创造能力,成为亲子期刊中独树一帜的刊物。2001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了浙少社申请的两项外观设计专利,其一申请的产品名称是“中国幼儿期刊第一品牌《幼儿智力世界》”(受理申请号:01342322.3);其二申请的产品名称是“《幼儿智力世界》标徽及名称的延伸和缩减”(受审理申请号:01342390.8)。

第五节

书刊产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一、不正当竞争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调整市场交易活动中经营者之间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特征是:

1.它是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律,素有“经济宪法”之称;

2.它被称为保护诚实商人的法律,即凡与诚信营业惯例相悖的行为均予禁止;

3.它还有“兜底”法之称,它往往保护着专利法、商标法等专门法所保护不到的那些应予保护的权利。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法律依据

其第1条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其第2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称商标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三、侵犯书刊产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制裁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

(1)混淆行为

(2)误导行为

(3)滥用行政权力(包括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4)回扣等方式的商业贿赂行为

(5)虚假广告宣传行为

(6)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7)倾销行为

(8)强行搭售行为

(9)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

(10)诋毁竞争对手行为

(11)恶意串通投标行为

(二)书刊产品的不公平竞争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仿制与知名书刊近似的书名或刊名及其装帧设计,使人误认为是原作品或与原作品有关的作品

(三)赔偿责任

第五章

图书质量管理法规

1.《图书质量保障体系》颁布日期:1997年6月

2.《图书质量管理规定》颁布日期:2004年12月 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 第一节

制订图书质量管理法规的意义

一、图书质量的内容

包括内容质量和形式质量两个方面。

新闻出版

第16页

1.内容质量:是指图书在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结构合理性、表达的规范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水平。

2.形式质量:是指图书的装帧设计、印制材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水平。

二、图书质量管理

1.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

2.出版社的各种制度、措施

3.社会的检测和监督

它的范围包括选题、内容、加工整理、校对、装帧设计、印刷装订等方面

三、制订图书质量管理法规的重要意义

1.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

2.建立和实施严格、有效、可操作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3.努力实现图书出版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

4.提高图书出版整体水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第二节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一、实施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1.要有严密的组织

2.要有科学、严格、有效的机制

3.要有称职的队伍

二、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1.前期保障机制

(1)坚持按专业分工出书制度

(2)加强选题策划工作

(3)坚持选题论证制度

2.中期保障机制

(1)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初审、复审、终审人员的条件)

(2)坚持责任编辑制度

(3)坚持责任设计编辑制度和设计方案三级审核制度

(4)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审一校”制度

(5)坚持印刷质量标准和《委托书》制度

(6)坚持图书书名页使用标准

(7)坚持中国标准书号和图书条码使用标准: “审、编、设、校、印、书、标”

3.后期保障机制

(1)坚持图书成批装订前的样书检查制度

(2)坚持出书后的评审制度

(3)坚持图书征订广告审核制度

(4)坚持图书样本缴送制度

(5)坚持图书重版前审读制度

(6)坚持稿件及图书质量资料归档制度

(7)坚持出版社与作者和读者联系制度:“装、评、征、缴、重、档、联”

三、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

1.预报机制

(1)坚持年度选题计划审批和备案制度

(2)坚持重大选题备案制度

(3)坚持对全国发排新书目的审核制度

2.引导机制

(1)坚持出版通气会制度

(2)坚持出版法规强化培训制度

(3)坚持制定和实施中长期出版规划制度,加强对制度年度选题计划的指导

新闻出版

第17页

(4)坚持出版基金保障制度

3.约束机制

(1)坚持出版社年检登记制度: “一年一自检,两年一统检”

(2)坚持书号使用总量宏观调控制度

(3)坚持图书跨省印制审批制度

(4)坚持图书售前送审制度

4.监督机制

(1)坚持随机抽样审读制度

(2)坚持图书出版定期综合分析制度

(3)坚持图书编校、印装质量检查制度

5.奖惩机制

(1)坚持优秀图书奖励制度

中共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一本好书奖”,已评选8届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图书奖(国家级政府奖),已评选6届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图书奖,已评选14届

(2)坚持优秀编辑出版人员表彰制度

新闻出版总署、人事部门: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每五年一次)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百佳出版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韬奋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3)坚持优秀和良好出版社表彰制度

优秀出版社、良好出版社

(4)坚持对违规出版社和责任人的处罚制度

行政处罚包括:批评、警告、没收利润、罚款、停止某一编辑室任务、停止某一类图书出版权、全社停业整顿、吊销社号等

6.责任机制

(1)坚持分级管理责任制度

(2)坚持主管、主办单位负责制

(3)坚持出版社业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四、社会监督机制

1.坚持出版行业协会监督制度

(1)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2)中国编辑学会

(3)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

(4)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5)中国期刊协会

2.坚持社会团体监督制度

3.坚持读者投诉反馈制度

4.坚持社会舆论监督制度

第三节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一、图书质量管理的范围和分级

1.内容

2.编校

3.设计

4.印制

出版时间超过10年且无再版或重印的图书,不适用本规定。均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级。

二、图书质量的标准

1.内容:以是否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26、27条为依据。

2.编校:以差错率是否超过万分之一为依据。

3.设计: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为依据。

4.印制:以是否符合《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为依据。

三、惩罚

第16条: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可以根据情节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17条:差错率在1/10000-5/10000之间的,30天内收回,改正重印后发行;在5/10000以上的收回。

新闻出版

第18页

第19条:

一年内造成三种以上图书不合格或者连续两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由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三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四、图书差错率的计算方法

1.文字差错

(1)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等等。

(2)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每处多、漏2-5个字,计2个差错,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

(3)封

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1个差错。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5)-(9)

2.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

3.格式差错 案例分析1:

G文化公司从事书刊零售业务,持有相应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2003年,该公司为扩展业务范围而找F出版社合作出版两部图书,一部名为《练练你的胆量——恐怖大王讲故事》,一部名为《看地图

长见识——中国边境地区民间传说集》,读者对象均为少年儿童。G文化公司提出的合作条件为:该公司提供两部图书的稿件,负责安排书稿的排版、印制和包销所印图书,所需的编辑费、管理费和印制费用也由其承担;F出版社负责书稿的编辑加工整理工作和办理委托印刷手续,并可按码洋的10%提取利润。因出书时间要求较紧,F出版社社长当即与G文化公司签订了合作出版合同,并指定两名编辑分别担任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加工整理。加工完毕的稿件由专业技术职务均为副编审的编辑室主任和副总编辑审核后,连同已经审定的整体设计方案、封面美术设计的电子文件以及委托印刷所必备的各种文件交给G文化公司,由其联系印刷厂印制成书后包销。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F出版社可否接受这两部书稿?如可接受,应履行什么手续?

(2)对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关于“编辑出版责任机制”的规定,F出版社在上述编辑出版过程中存在哪些过失?

(3)F出版社的行为是“合作出版”还是“买卖书号”?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应分别处理:

(1)《练练你的胆量——恐怖大王讲故事》属于《出版管理条例》禁止出版的范围,F出版社不可接受出版。

(2)《看地图

长见识——中国边境地区民间传说集》可接受出版,但应履行重大选题备案手续。

2.至少有以下过失:

(1)选题没有经过集体论证。

(2)没有按“三审制”要求进行审稿就接受出版并进行编辑加工整理。

(3)减少、削弱了责任编辑的职责。

(4)未执行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

(5)没有对承印厂的资质进行审核。

3.是买卖书号行为,因为F出版社:

(1)放弃了校对环节的职责。

(2)放弃了直接委托印刷权。

(3)委托了不具备总发行资格的单位总发行图书。案例分析2:

某省一专业出版社于2005年上半年出版图书100种。9月份,经该省新闻出版局检查,有8种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有2种图书编校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其中由小李担任责任编辑的就有3种不合格,且《学生作文选》一书在抽查的10万字中,有1处知识性差错,共计50处(不在同一面上)各种一般性错别字,另外还有一面同一错字重复出现3次。

新闻出版

第19页

问题一:该社对8种不合格图书应采取什么措施?该省新闻出版局对该社应给予什么处罚?

问题二:小李担任责任编辑的《学生作文选》一书的编校差错率是多少?对小李应给予什么处罚? 参考答案

问题一:

该社对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6种图书,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再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2种图书,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省新闻出版局应对该社予以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问题二:

编校差错率=(2+50+1)/100 000=5.3/10 000

省新闻出版局应注销小李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责令其三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第六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 著作权限制的原因和种类

一、原因

1.作品来自于人类的共同财富;

2.有利于作品的广泛传播;

3.不能让使用者、广大公众负担过重。

二、内容

1.权能的限制

2.时间的限制

3.地域的限制 第二节

保护期

一、保护期的定义和计算:是指著作权人依法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的有效期限,可分为:

1.人身权的保护期(永久)

2.财产权的保护期(有限)

政府版权和皇家版权:材料《彼得·潘》享有永久保护期。

二、著作权保护的期限

1.公民作品:发表权、财产权,作者终生及其死后五十年;

2.法人作品、职务作品(著作权属法人或其他组织):发表权、财产权,首次发表后五十年;

3.电影作品、摄影作品:发表权、财产权,首次发表后五十年;

4.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财产权,首次发表后五十年。

5.合作作品:按最后一个死亡的合作作者计算。其计算有三种方法:

(1)从作者死亡之年的12月31日算起;

(2)从作者死亡第二年的1月1日算起;

(3)从作者死亡当年的1月1日算起。

三、保护期的对等原则

材料:米老鼠形象的著作权保护期有多长?

1928年11月18日,沃尔特·迪斯尼制作的动画电影《汽船威利号》在美国纽约殖民大剧院首映,好评如潮。从此,米老鼠(Mickey Mouse)这个可爱的卡通形象正式诞生,也为庞大的迪斯尼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以米老鼠为主的各种卡通书籍和电影为迪斯尼带来了巨额利润,并很快走上了品牌特许经营之路。

米老鼠问世之初,迪斯尼曾在一家餐厅偶遇一位家具商,并口头同意他把米老鼠的图像印在写字台上,为此收费300美元。此后,迪斯尼公司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了4000多个拥有迪斯尼特许经营权的商家。米老鼠等颇受大家喜爱的卡通形象被用在各种各样的产品之上,从最普通的橡皮到价值两万美元的高级手表,这些特许经营业务每年能为迪斯尼带来高达10亿美元的收入。

在迪斯尼创造的商业奇迹中,不断修改的美国版权法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早在1790年,美国就通过了第一部版权法,作品的著作权按规定只享有14年的保护期,如果到时作者还未去世,著作权则自动延长14年。随后,由于对作者创造性的日益尊重,美国国会一再延长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仅从1950年到2004年,著作权保护期就被修改延长了11次。起初是2、3年地缓慢延长,后来就19年、20年地大踏步前进了。

新闻出版

第20页

1998年之前,按美国版权法的规定,个人著作权的保护期是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而公司和机构享有的保护期为75年。因此,1928年诞生的米老鼠形象只能存活到2003年底,此后就进入了公有领域。而其他著名卡通形象也将先后到期,“布鲁托”是2005年,“古菲狗”是2007年,而唐老鸭是2009年。这是迪斯尼公司最不愿看到的。因此在2003年期限到来之前,它再次提前下手。

1998年10月27日,美国通过了《著作权期限延长及音乐著作授权法案》(CTEA)。该法案规定,美国个人著作权的保护期是作者终生加死后70年,而公司和机构享有的保护期为95年,比原来各延长了20年。2003年1月15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驳回了网络出版商对CTEA提出的质疑,让忐忑不安的迪斯尼长舒了一口气。至少在2023年以前,它不用再担心失去这只能带来滚滚财源的小老鼠了,因此CTEA也被戏称为“米老鼠保护法案”。

第三节

权能限制

一、合理使用

1.概念

合理使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个人学习或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为了系统教学活动、学术研究、宗教或慈善性质等社会利益,可以不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但是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及出处),自由地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例外情况。

为划清“合理使用”的范围,美国1976年版权法在其107条中规定为了“批评、评论、教学、学术研究等目的”合理使用作品的四条标准:

(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包括这种使用是具有商业性质或者是为了非营利的教育目的;

举例:电大为教学目的而复制教材?

(2)有版权作品的状态。不同类型作品的版权利用形式不同,合理与否的界限不同; 材料:我国首例工艺品著作权侵权案审结

(3)对有版权作品的使用的数量和实质性。同整个有版权作品相比,所使用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比例失当则不能视为合理;

(4)这种使用对有版权作品的市场所产生的影响。案例:《围城》汇校本侵权案

2.具体内容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要做到“合理引用” 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A.被引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

B.引用的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

C.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他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

D.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人身权。标准:“十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案例:《受戒》纷争有结果。

(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提问:义演属于合理使用吗?

新闻出版

第21页

(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二、法定许可使用

(一)法定许可的概念

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以不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同意,但应向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应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作品出处,尊重作者其它权利而使用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情况。

(二)法定许可的种类

1.中小学教材使用

(1)已经发表的作品

(2)作品片段、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3)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4)可以不经许可,但必须按规定支付报酬

(5)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除外

我社拟出版《初中语文》、《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两本图书,其中选编了以下作者的作品,因地址不详,无法与以下作者取得联系,特登此启事。请以下作者速与我社联系版权事宜。若自此启事发布一个月之内未收到函告,我们将按同意选用办理。以下为作者名单:刘蕊

田晓菲

张玉庭

某某大学出版社

2004.7.26

(2)报刊相互转载。报刊转载其他报刊已经发表的文章

(3)录音制品制作。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

(4)广播组织播放。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5)广播组织播放已出版的录音制品。

(6)网络对报刊或网络的转载。

(三)我国法定许可制度的特点

1.法定许可的适用者是由法律规定的,除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而不适用外,适用者包括报刊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

2.使用的目的都是营利的,非营利的使用属于合理使用。

3.使用的对象都是已经发表的作品,未发表的作品由作者决定是否公之于众,不属法定许可范围。

4.使用者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支付方式可以是直接支付给著作权人,也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转为支付。

5.法定许可允许著作权人以声明的方式加以排斥,即如果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不能实行法定许可。按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除了广播组织播放已发表作品、广播组织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两种情况外,中小学教科书出版、报刊相互转载、录音制品制作、网络传播这四种情况属于“准法定许可”。

6.法定许可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其他权益。比如,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原载报刊名称等,并且不得歪曲、篡改作品的原意。

三、强制许可使用

是指在著作权人拒绝授权的情况下,为了教育或科学研究的目的,由政府强制授权并颁发许可证来使用作品的情况。

新闻出版

第22页

第二篇: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易出错题)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效力最高的是(A)。A.行政法规 B.司法解释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而发生的债称为(D)之债。

A.合同 B.侵权 C.不当得利 D.无因管理

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以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权自(D)时设立。

A.合同签订 B.备案 C.交付 D.登记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建造师注册类型的是(B)。

A.初始注册 B.年检注册 C.变更注册 D.增项注册

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不得抵押的财产是(A)。

A.正在建造的航空器 B.土地所有权 C.生产原材料 D.荒地承包经营权

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D)三个序列。

A.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 B.工程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 C.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 D.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投标人(A)。

A.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的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B.不得补充、修改、替代或者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

C.须经过招标人的同意才可以补充、修改、替代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 D.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的,其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这一规定属于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中的(B)。

A.组织保障措施 B.管理保障措施 C.经济保障措施 D.技术保障措施

书面评标报告作出后,中标人应由()确定。

A.评标委员会 B.招标人 C.招标代理机构 D.招标投标管理机构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承包单位在(C)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

A.工程价款结算完毕 B.施工完毕

C.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D.竣工验收合格

某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拟采用的新技术与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不符,应由(A)组织专题技术论证,并报批准该项标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某建筑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由(C)组成。

A.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与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 B.企业的工会代表与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 C.企业的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

D.企业的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

甲某与某建筑施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其劳动合同期限为6个月,则甲的试用期应在(B)的期间范围内确定。

A.15日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由(D)负责解释。

A.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B.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对不按时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A)的滞纳金。

A.万分之五 B.千分之五 C.万分之三 D.千分之三

从性质上讲,施工企业的投标行为属于(A)。

A.要约 B.要约邀请 C.承诺 D.询价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A)

A.前者产生于订立合同阶段,后者产生于履行合同阶段 B.前者须主观故意,后者须主观过失 C.前者是侵权责任,后者是合同责任 D.前者无须约定,后者须有约定

某建筑公司从本市租赁若干工程模板到外地施工,施工完毕后,因觉得模板运回来费用很高,建筑公司就擅自将该批模板处理了,后租赁公司同意将该批模板卖给该建筑公司,则建筑公司处理该批模板的行为(B)

A.无效 B.有效 C.效力特定 D.失效

在某建设单位与供应商之间的建筑材料采购合同中约定,工程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支付材料款,期间,建设单位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供应商逐暂停供应建筑材料,要求先付款,否则终止供货,则供应商的行为属于行使(C)

A.同时履行抗辩权 B.先履行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 D.先诉抗辩权

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D)A.变更 B.重新协定 C.原则上变更 D.未变更

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担保合同(B),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仍然有效 B.无效

C.在担保期间内有效 D.效力待定

以下不属于民事纠纷处理方式的是(B)A.当事人自行和解 B.行政复议 C.行政机关调解 D.商事仲裁

下列选项中,对调解的理解错误的是(C)

A.当事人庭外和解的,可以请求法院制作调解书 B.仲裁调解生效后产生执行效力 C.仲裁裁决生效后可以进行仲裁调解 D.法院在强制执行时不能制作调解书

民事诉讼是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其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参加人的有(A)

A.当事人代表 B.第三人 C.鉴定人 D.代理律师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执行程序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B)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A.原审 B.负责执行的 C.原告所在地 D.被告所在地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D)

A.仲裁委员会决定

B.合同履行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C.被告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D.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B)内提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在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范围内,对于委托监理合同,其单项合同估算价最低金额在(A)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A.50 B.100 C.150 D.200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的事项是(D)

A.建筑材料进场 B.建筑设备安装 C.隐蔽工程验收 D.工程竣工验收

根据合同中的规定,建筑施工合同中约定出现因(C、E)时免除自己责任的条款,该免责条款无效

A.合同履行结果只有对方受益 B.不可抗力造成对方财产损失 C.履行合同造成对方人身伤害 D.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造成损失 E.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C、D、E)

A.立项 B.审批 C.设计 D.施工 E.投产使用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下列属于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A、B、D、E)

解释(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A.在本单位患职业病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B.在本单位连续工作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C.劳动者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家属的 D.女职工在产期的

E.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

发包人具有下列(A、B、E)情形之一,致使承包人无法施工,且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应义务,承包人请求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A.未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

B.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 C.施工现场安装摄像设备全程监控 D.施工现场安排大量人员 E.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协助义务的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通知债务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A、C)

A.不得自行撤销 B.有权自行撤销

C.经受让人同意可以撤销 D.经债务人同意可以撤销 E.定金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合同对违约责任没有具体约定的情况下,违约方应当承担的法定违约责任有(A、B、C)

A.继续履行 B.采取补救措施 C.赔偿损失 D.支付违约金 E.定金

当事人提交给法院的以下材料中,不属于民事诉讼证据的有(A、E)

A.建筑工程法规 B.建筑材料检验报告 C.工程竣工验收现场录像 D.双方往来的电子邮件 E.代理意见

商事仲裁裁决生效后,应当向(C、E)申请执行

A.作出裁决的仲裁委员会 B.申请人依据地的中给人民法院 C.被执行人住所地的中给人民法院 D.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E.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将(B、D、E)作为抵押物的,其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A.交通运输工程 B.正在施工匠建筑物 C.生产设备、原材料 D.正在加工的工程模板 E.建设用地使用权

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包括(A、B、C、D)

A.向施工单位提供地下管线资料 B.依法履行合同 C.提供安全生产费用 D.不推销劣质材料设备

E.对分包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施工,若分包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当由(C、E)

A.总承包单位单独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B.分包单位单独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C.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D.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分别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E.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承担责任

下列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并用的有(A、B、D、E)

A.赔偿损失与继续履行 B.实际发行与解除合同 C.定金与支付违约金

D.赔偿损失与修理、重作、更换 E.违约金与解除合同

为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民事诉讼规定了回避制度,下列人员中(A、B、C)若与审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A.法院的书记员 B.勘验人 C.鉴定人 D.出庭的证人

E.被告方的诉讼代理人

仲裁案件当事人申请仲裁后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B、C)

A.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B.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裁决书 C.撤回仲裁申请书 D.请求强制执行 E.请求法院判决

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事项包括(A、B)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处分

D.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第三篇:法规

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

1、建设活动中的行政管理关系(一方面是规划、指导、协调与服务;另一方面是检查、监督、控制与调节)

2、建设活动中的经济协作关系

3、建设活动中的民事关系 建设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1、建设法律关系主体:自然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建筑公司、开发公司

2、建设法律关系客体:财、物、行为、智力成果 办公楼、工程款

3、建设法律关系内容:建设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建筑公司按期完成工程、开发公司支付进度款

法律体系:

1、宪法

2、民法

3、商法

4、经济法(招投标法)

5、行政法

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8、刑法

9、诉讼法

建设法规就其主要的法律规范的性质来说,主要属于行政法和经济法的范围。建设法规体系的构成 P10 建设法规的表现形式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与规章

4、地方性法规与规章

5、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

6、国际条约 建设行政执法

(一)建设行政决定

(二)建设行政检查

(三)建设行政处罚(建设行政处罚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授权、委托的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制裁。财产罚、行为罚、告诫罚 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二、建设行政司法

(一)行政调解

(二)行政复议

(三)行政仲裁 工程建设领域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构成

1、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或者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3、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第二章 建设程序

工程建设程序各阶段的主要内容P21 工程建设程序阶段的划分:

1、决策分析阶段

2、工程建设准备阶段

3、建设实施阶段

4、竣工验收阶段与保修阶段

5、终结阶段

决策分析阶段

1、投资意向

2、投资机会分析:投资环境的客观分析;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分析;企业内外部资源条件分析

3、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用书面的形式把投资机会的分析结果表达出来,呈报给决策人。需解决的问题:

(1)要提出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的依据;(2)拟建规模和建设初步设想;(3)建设条件及可行性的初步分析;(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的结果;

(5)项目的进展安排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算。可行性研究

在项目决策前,通过对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进而评价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审批立项Ø项目建议书Ø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Ø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Ø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包人擅自使用未经验收的建设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处理 对竣工日期的争议问题

《建筑法》规定:

1、“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2、“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的,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的合同使用寿命内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承担民事责任。”

3、工程竣工验收通过,承包人送交竣工验收报告的日期为实际竣工日期。工程按发包人要求修改后通过竣工验收的,实际竣工日期为承包人修改后提请发包人验收的日期。

4、建设工程竣工前,当事人对工程质量发生争议,工程质量经鉴定合格,应以提交竣工验收报告之日为实际竣工日期。

5、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第三章 城乡规划法和环境保护法 第一节城乡规划法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一书两证”制度

(一)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1、选址意见书的概念 :选址意见书是指建设工程在立项过程中,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意见书。

2、选址意见书的内容(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 P36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

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建设项目用地的实际需要,向提出用地申请的建设单位或个人核发的确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和界限的法定凭证。

《建设规划法》规定:建设单位和个人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未取得该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责令收回。贯彻“先规划,后用地”的原则 在乡、村规划区建设应发证书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城市违法建设工程:

(一)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的。

(二)不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验线,擅自开工建设或不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即投入使用的。

(三)擅自改变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的。

(四)擅自改变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性质的。

(五)持《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进行永久性建设的。

(六)临时建筑物逾期不拆的。

(七)擅自改变已建成建筑物的外部装修及立面形式的。

(八)擅自沿原建筑物外墙搭建亭廊的。

(九)擅自在已建成的建筑物上进行加层建设的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P249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主要规定有哪些? 工业与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P250 第四章 建筑法法律制度 第一节建筑许可制度

P76 建筑许可的概念——指建筑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准许、变更或终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建筑活动的具体行政行为。主体:行政机关

内容:确认申请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能力或具备某种资格 形式:证书形式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的基本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不得开工。

《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但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申领的范围: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以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限额进行调整,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抢险救灾工程、临时性建筑工程、农民自建两层以下(含两层)住宅工程,不适用此规定。军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的管理,按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办法执行。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条件

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1)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2)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

(3)施工场地已经基本具备施工条件,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4)已经确定施工企业。按照规定应该招标的工程没有招标,应该公开招标的工程没有公开招标,或者肢解发包工程,以及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所确定的施工企业无效。(5)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且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按规定进行了审查。(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7)按照规定应该委托监理的工程已委托监理。

(8)建设资金已经落实。建设工期不足1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50%,建设工期超过1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3%。建设单位应当提供银行出具的到位资金证明,有条件的可以实行银行付款保函或者其他第三方担保。(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施工许可证的管理规定:(1)施工许可证应当放置在施工现场备查。(2)施工许可证不得伪造和涂改。(3)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在期满前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并说明理由;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次数、时限的,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

(4)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1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中止施工满1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中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的,应当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 工程发包、承包、分包制度P81

《建筑法》第24条规定: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

禁止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

工程承包制度

P83 联合承包:工程项目必须是大型或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联合体各方承担连带责任;以联合承包方的资质等级低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连带责任 P83 分包商不可以超越其资质许可范围承揽分包工程 P137施工总承包 P83 禁止违法分包:

1、只能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2、分包须取得建设单位同意

3、分包范围必须合法

4、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监理 P87 强制监理的范围 1.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2.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 3.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

4.利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5.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项目

监理单位质量管理的义务与权利,监理的民事责任 88 《建筑法》第35条:如果工程监理单位不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监理义务,对应当监督检查的项目不检查或者不按照规定检查的,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串通,为承包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建设资金(三控制)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禁止工程监理单位实施的主要违法行为

1、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与被监理工程的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不得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2、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不得转让工程监理业务。

3、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不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监理义务,对应当监督检查的项目不检查或者不按规定检查,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与承包单位串通,为承包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P91 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P91(1)组织保障措施(2)管理保障措施(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人力资源管理 明确岗位责任物力资源管理)(3)经济保障措施(4)技术保障措施

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法》第19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安全生产中从业人员的权利(1)知情权(2)批评权和检举、控告(3)拒绝权(4)紧急避险权(5)请求赔偿权(6)获得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7)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安全生产中从业人员的义务(1)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义务(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义务(3)危险报告义务 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1、向施工单位提供有关资料

2、不得向有关单位提出影响安全生产的违法要求

3、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4、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物资

5、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时应当报送安全施工措施

6、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 P94 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1、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审查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报告 P95

3、依法监理的责任 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1、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资质条件

2、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安全责任的划分P96~97

3、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P97)工程建设标准的划分:P231~233 l)按标准的约束性划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2)根据内容划分·设计标准·施工及验收标准·建设定额 3)按属性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我国标准的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P110

1、依法对工程进行发包的责任

2、依法对材料设备招标的责任

3、提供原始资料的责任

4、不得干预投标人的责任

5、送审施工图的责任

6、依法委托监理的责任

7、依法组织竣工验收的责任

8、确保提供的物资符合要求的责任

9、不得擅自改变主体和承重结构进行装修的责任

10、移交建设项目档案的责任 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

1、依法承揽工程的责任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责任

3、按图施工的责任

4、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的责任

5、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

6、返修保修的责任

7、对建筑材料、购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的责任

8、见证取样的责任

9、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责任质量 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

1、依法承揽业务的责任

2、独立监理的责任

3、依法监理的责任

4、确认质量和应付工程款的责任 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P115 最低保修期限 P118 工程质量保修书

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质量保修书应当明确建设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

2、保修范围和最低保修期限P119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 劳动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三十九 企业应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三十七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37)

第五章 招标投标法P209 P265 P272 66条

强制招标的适用范围

(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工程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一)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在的;

(二)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

(三)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招投标的主要法律问题

招标人有权没收投标保证金的情形有哪些? 投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撤回其投标文件

中标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履约保证金或签署合同协议 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三十天 投标保证金的额度和有效期限的规定

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评标委员会初审后按废标处理:

(一)无单位盖章并无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的;

(二)未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不全或关键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的;

(三)投标人递交两份或多份内容不同的投标文件,或在一份投标文件中对同一招标项目报有两个或多个报价,且未声明哪一个有效,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备选投标方案的除外;

(四)投标人名称或组织结构与资格预审时不一致的;

(五)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

(六)联合体投标未附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的。开标、评标和定标

一、开标

二、评标

(一)评标委员会的组建P216

(二)评标的有关规定

1、评标的标准和方法 综合评估法

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

2、按废标处理的情形

3、投标文件的澄清、说明和补正

(三)评标结果

第六章 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管理法

(一)土地所有权

1、概念: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其所有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国家土地所有权

3、集体土地所有权 :享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只能是农民集体

(二)土地使用权

1、概念

2、土地使用权的取得(1)国有土地使用权(2)集体土地使用权 出让、划拨P165 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概念

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通过与土地使用者订立出让合同,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 P167 根据出让土地的用途不同而不同,分别为:(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什么是土地出让金?在土地国有的情况下,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

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一次性或分次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款称为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划拨

(一)概念;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二)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以下建设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2、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闲置耕地禁止制度 闲置土地的处理 P58 闲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建设用地批准书未规定动工开发日期,自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生效或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发之日起满1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面积不足应开发建设面积的1/3,或者投资额不足总投资额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征收土地闲置费

无偿收回土地 P58 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和安置

(1)征收耕地的补偿:土地补偿费

安置补助费

地上附着物

青苗补偿费

P62 第二节 房地产交易 P180 房地产不得转让得情形 P179 商品房预售

1、符合的条件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预售人已经交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2)预售人已经取得了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预售人投入建设的资金,按照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已经达到了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且已经确定了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4)预售人已经取得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五证”,即开发商出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二、房地产抵押法律制度 P183 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房地产属于不动产,设定房地产抵押权时,需依法履行抵押登记的法律行为。

1、房地产抵押合同与抵押登记登记生效主义,即以抵押登记作为房地产抵押权成立的条件。

2、优先受偿权: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讼争商品房确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这只是一种对内关系。对外,讼争商品房产权人为陈某,作为产权人的陈某不论是否征得妻子同意与他人确立的抵押关系都是有效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抵押物的处分权

(1)已抵押的房地产转让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2)抵押物的出租权

先抵押后出租——抵押权实现,租赁关系解除 先出租后抵押——抵押权实现,租赁关系仍继续有效

丙某房地产抵押权的实现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抵押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直接处分抵押的房地产,以抵押的房地产变价并从中优先受偿其债权的法律现象。房屋租赁: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因此,房主有权随时解除合同。但应退还余款。(《合同法》第215条)

租赁双方的主要权利和义务:1买卖不破租赁规则:房屋所有权转移时,须在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2,出租人出卖出租房屋,应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卖权,出租人未按此规定出卖房屋的,承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该房屋买卖无效。

3,在租赁期间,房屋的所有人将房屋予以出卖、赠予、典当或抵押后,原房屋租赁合同继续有效。房屋租赁的特殊效力 优先购买权

出租房屋和共有房屋出售时,应先征求共有人和承租人的意见,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和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共有人和承租人如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应有明确的书面意思表示。物权可以对抗债权,从法理上讲,在同等条件下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应优先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第三节 城市房屋拆迁P185

一、城市房屋拆迁概述

1、城市房屋拆迁的概念:城市房屋拆迁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并由拆迁人对原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所有人进行补偿和安置的行为

2、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拆迁人: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 被拆迁人

拆迁单位: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 拆迁管理部门:不得作为拆迁人

3、城市房屋拆迁的形式

自行拆迁

委托拆迁

拆迁人须遵守的规定: 对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实施拆迁的单位,必须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房屋拆迁。拆迁人可以自行拆迁,也可以委托具有拆迁资格的单位实施拆迁。拆迁人委托拆迁的,应当向被委托的拆迁单位出具委托书,并订立拆迁委托合同。

拆迁管理部门能作为拆迁人吗?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不得作为拆迁人,也不得接受拆迁委托。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同时,应当将房屋拆迁许可证中载明的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事项,以房屋拆迁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

1、拆迁许可证

2、拆迁公告

3、拆迁委托

4、拆迁协议

5、拆迁公证

6、拆迁纠纷的解决

实施房屋拆迁前,拆迁人须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交下列资料: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

拆迁范围确定后,拆迁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下列活动:新建、扩建、改建房屋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

租赁房屋

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如何处理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

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依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拆迁?

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三、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与安置

1、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对象和范围

对象: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被拆迁人)也包括房屋的使用人(主要是承租人)范围:主体房屋和附属物,但限于合法建筑。

2、拆迁补偿与安置的方式

货币补偿、产权调换

3、房屋拆迁补助、补偿费

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停产、停业补偿费

货币补偿新《条例》规定了拆迁货币补偿标准确定的基本原则--等价有偿,采取的办法是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的办法确定。P185 产权调换: 新《条例》中的“产权调换”是指拆迁人用自己建造或购买的产权房屋与被拆迁房屋进行调换产权,并按拆迁房屋的评估价和调换房屋的市场价进行结算调换差价的行为。

拆迁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作产权调换,由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对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的,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实行房屋产权调换。

二、房地产权证书

1、土地证书

证书共分四种:《国有土地使用权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2、房屋产权证书

《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 房屋共有权证书与房屋所有权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房屋他项权证》是房屋产权登记机关颁发给抵押权人或者典权人等他项权利人的法定凭证。房屋他项权证书由他项权利人收执。他项权利人依法凭证行使他项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四篇:法规

关于办理商业贿赂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依法惩治商业贿赂犯罪,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办案工作实际,现就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商业贿赂犯罪涉及刑法规定的以下八种罪名:(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2)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3)受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4)单位受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5)行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6)对单位行贿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7)介绍贿赂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8)单位行贿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

二、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单位”,既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的组织,也包括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者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非常设性的组织。

三、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国有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四、医疗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医疗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教材、教具、校服或者其他物品的采购等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利用教学活动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教材、教具、校服或者其他物品销售方财物,为教材、教具、校服或者其他物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六、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采购中谈判小组、询价采购中询价小组的组成人员,在招标、政府采购等事项的评标或者采购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

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采购中谈判小组、询价采购中询价小组中国家机关或者其他国有单位的代表有前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七、商业贿赂中的财物,既包括金钱和实物,也包括可以用金钱计算数额的财产性利益,如提供房屋装修、含有金额的会员卡、代币卡(券)、旅游费用等。具体数额以实际支付的资费为准。

八、收受银行卡的,不论受贿人是否实际取出或者消费,卡内的存款数额一般应全额认定为受贿数额。使用银行卡透支的,如果由给予银行卡的一方承担还款责任,透支数额也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

九、在行贿犯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政策规定的利益,或者要求对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商业活动中,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十、办理商业贿赂犯罪案件,要注意区分贿赂与馈赠的界限。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全面分析、综合判断:(1)发生财物往来的背景,如双方是否存在亲友关系及历史上交往的情形和程度;(2)往来财物的价值;(3)财物往来的缘由、时机和方式,提供财物方对于接受方有无职务上的请托;(4)接受方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提供方谋取利益。

十一、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收受他人财物,构成共同犯罪的,根据双方利用职务便利的具体情形分别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1)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2)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3)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分清主从犯的,可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五十一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6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一、将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修改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将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修改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六、在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七、将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修改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八、将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九、在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九条之一:“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从事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二)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提供或者接受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三)向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四)为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或者无正当理由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的;

(五)无正当理由放弃债权、承担债务的;

(六)采用其他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犯前款罪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单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十、在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十一、将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修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单独或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或者持仓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

(二)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期货交易,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

(三)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或者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自买自卖期货合约,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

(四)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十二、在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十三、将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十四、将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十五、将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十六、将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十七、在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十八、将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修改为:“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十九、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十、在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九十九条之一:“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一、本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参考法规

2011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参考法规目录

目的与要求

参考法规目录为与证券市场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司法解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的主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考生应当根据参考的科目,熟悉下列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司法解释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主要自律规则属考生应了解的内容。,(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编第三章第三、四节)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七)》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二)行政法规及法规性文件

1、《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2008年4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2号)

2、《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2008年4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3号)

3、《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12月25日 经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 证委发[1997]96号)

4、《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

(1995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9号)

5、《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

(1994年8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0号)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

(1997年6月20日 国发[1997]21号)

7、《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

(1999年9月21日 经国务院批准 证监会发布 证监发行字[1999]126号)

(三)司法解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2年12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59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3]1号)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02年12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6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3]2号)

(四)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2002年12月16日 证监会令第14号)

2、《证券市场禁入规定》

(2006年6月7日 证监会令第33号)

3、《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2009年5月13日 证监会令第63号)

4、《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2006年5月17日 证监会令第32号)

5、《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2006年5月6日 证监会令第30号)

6、《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2010年10月11日 证监会令第69号)

7、《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

(2006年5月29日 证监发行字[2006]15号)

8、《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

(2007年8月14日 证监会令第49号)

9、《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

(2008年7月14日 证监会公告[2008]30号)

10、《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

(2007年12月28日 证监会令第52号)

11、《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2008年6月24日 证监会令第55号)

12、《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

(2006年11月30日 证监会令第39号)

13、《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

(2006年6月30日 证监发[2006]69号)

14、《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

(2003年12月18日 证监会令第17号)

1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007年1月30日 证监会令第40号)

16、《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2008年8月27日 证监会令第56号)

17、《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2008年4月16日 证监会令第53号)

18、《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2005年12月31日 证监公司字[2005]151号)

19、《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

(2004年6月29日 证监会令第21号)

20、《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

(2004年9月16日 证监会令第22号)

21、《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

(2004年9月22日 证监会令第23号)

22、《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

(2006年8月24日 证监会、人民银行、外管局 证监会令第36号)

23、《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

(2007年6月18日 证监会令第46号)

24、《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2009年3月31日 证监会令第61号)

25、《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

(2009年3月13日 证监会公告[2009]2号)

26、《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7月21日 证监发[2004]67号)

27、《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

(2009年11月20日 证监会令第65号)

28、《关于加强证券经纪业务管理的规定》

(2010年4月1日 证监会公告[2010]11号)

29、《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

(2008年5月31日 证监会公告[2008]25号)

30、《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

(2008年5月31日 证监会公告[2008]26号)

31、《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

(2010年10月12日 证监会公告[2010]27号)

32、《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

(2010年10月12日 证监会公告[2010]28号)

33、《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

(2008年6月3日 证监会令第54号)

34、《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

(2006年3月16日 证监公司字[2006] 38号)

35、《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2006年8月8日 商务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证监会、外管局 商务部令2006年第10号)

36、《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2005年12月31日 商务部、证监会、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外管局 商务部令2005年第28号)

37、《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

(2005年6月16日 证监发[2005] 51号)

38、《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

(2005年11月14日 证监会、银监会 证监发[2005] 120号)

39、《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004年6月8日 证监会令第19号)

40、《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2004年6月25日 证监会令第20号)

41、《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2009年6月30日 证监会公告[2009] 14号)

42、《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办法》(2009年11月6日 证监会令第64号)

43、《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

(2010年4月21日 证监会公告[2010] 14号)

(五)证券业自律准则

1、《证券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2009年1月19日 中国证券业协会)

(六)证券交易所规则

1、《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9月4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

2、《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9月4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

3、《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

(2006年5月15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

4、《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

(2011年1月17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

5、《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2009 年 6 月 5 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

下载出 版 法 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出 版 法 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规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共分12章、65条,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

    催款函(出借人)

    催款函 致: 2012年04月20日,本人 与 先生签订《借款合同》,约定由本人 出借人民币 元整给 先生用于缴纳工程项目保证金,借款期限自2012年4月20日至2012年6月19日止。合同签订后,......

    顺境出人才

    如果逆境真的出人才,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大力兴建那么多的希望学校呢?原因就在于是为了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以后更好的成材。如果逆境更容易成材,那么为什么高科技技......

    困境出智慧

    困境出智慧 人人都以为,困境是一种损失、阻力、负面影响。孰不知,困境,其实是一种获得、领悟与生命的再造,是提升人格,把你塑造得更坚强的正能量。 生活中,一个人的境遇太顺利,免不......

    逆境出人才

    例文:逆境出人才 逆境是指困难多,不顺利,甚至很恶劣不幸的境遇。它可能使人忧虑,痛苦不堪,但也能磨炼人的意志、品质,催人奋进。 “逆境造就人才,而顺境却埋没人才。”这句话正说明......

    秀出自我[范文]

    “秀出自我”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对可用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根据我们学校每年的进企要求和趋势,我们宁波技师学院机械系团总支举办首届校园“秀出自我”......

    逆境出人才

    逆境出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题记宝剑,是在不断的磨砺中才练就了锐利的刀锋;梅花,是在经历严寒的冬季,经历无数磨难才有了阵阵扑鼻香。可见逆境给予人机会,成......

    逆境出人才[精选合集]

    逆境出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题记 宝剑,是在不断的磨砺中才练就了锐利的刀锋;梅花,是在经历严寒的冬季,经历无数磨难才有了阵阵扑鼻香。可见逆境给予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