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德市物业管理办法
常德市物业管理办法
湖南省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物业管理办法》的通知
常政办发〔2011〕1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常德市物业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常德市物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行为,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使用、维护及监督管理活动,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 市和县级房地产管理部门为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物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的工作范畴,负责物业管理小区(单位)的治安稳定、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和创建、计划生育等社会性事务管理;与物业主管部门共同指导业主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监督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日常活动;协调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关系。
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委托合同授权范围,管理建筑区划内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接受物业主管部门、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理、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 市、县物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物业服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服务、沟通作用,做好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协助主管部门做好诚信记录及申报企业资质的前期辅导工作,完善物业服务行业自律制度,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发展。
第二章 业主、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第五条 业主对物业管理区域(道路、绿地、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等)共用部分实施共同管理。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委员;
(四)制定物业服务内容、标准以及物业服务收费方案;
(五)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
(六)筹集和使用房屋维修资金;
(七)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八)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
(九)利用共有部分进行经营以及所得收益的分配与使用;
(十)法律法规或者管理规约确定应由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决定前款第(六)、(七)项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面积2/3以上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第六条 业主可以成立业主大会,业主大会由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对物业管理区域共用部位实施共同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物业管理有关的活动。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一个业主大会。
未成立业主大会,发生物业服务企业停止服务或其他重大、紧急物业管理事件,需要业主共同决定的,由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物业主管部门指导协助业主共同决定。
第七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已交付业主的专有部分达到建筑物总面积50%以上,建设单位应当向物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筹备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所需资料。
第八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建设单位申请之日起60日内,指定代表担任筹备组组长,组织成立首次业主大会筹备组。
筹备组成员名单确定后,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醒目位置公示。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自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组成之日起7日内向筹备组提供业主名册、业主专有部分面积、建筑物总面积等资料,为筹备会议提供相应条件的服务。
第十条 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后,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30日内,按相关规定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物业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一条 因客观原因未能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的,可以由物业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
第十二条 业主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业主委员会应当在前期物业管理临时管理规约的基础上及时修改制定小区管理规约,对小区的物业服务和房屋维修资金收缴、业主共有房屋、共用设施设备和其他公共空间的维护与管理以及装饰装修等行为和事项作出约束性规定;应当协调处理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和物业使用人之间的纠纷。
第三章 前期物业管理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在预(销)售物业之前,在物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第十四条经县级以上物业主管部门批准,下列情形可采用协议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
(一)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住宅建筑面积少于1万平方米或产权人数少于20人的;
(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非住宅建筑面积少于0.5万平方米的;
(三)已经实行物业管理的区域内,新建物业选择前期物业服务企业的;
(四)公开发布招投标公告后,投标人少于3个的。
第十五条 前期物业管理的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价格调整幅度不得超出物价部门规定。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服务项目、服务等级、收费标准、计费起始时间等内容向物业主管部门备案,由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核定收费标准,并由物业服务企业在小区内醒目位置公示。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在销售物业前,应当制定临时管理规约。临时管理规约应当对房屋装修、共有部位和公共设施及其他公共场地的使用、维护、管理,业主应当履行的义务,违反临时管理规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事项依法作出约定,并向物业主管部门备案。临时管理规约作为房屋销售合同的附件在销售场所醒目位置公示。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在销售物业时,应当明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并向业主告知物业服务企业的名称、办公场所、联系方式和资质等级、物业服务等级和收费标准等。否则,业主有权拒交物业服务费。
第十八条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所约定的期限,应当自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之日起至首届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生效之日止。
第十九条 物业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条 在办理物业交接手续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资料。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将前款规定的相关资料移交给业主委员会或代行业主委员会权利的组织。
第二十一条 新建住宅物业,建设单位应按下列规定配建物业管理用房:
(一)建筑总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提供使用面积50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
(二)建筑总面积在1万平方米(含)以上、3万平方米以下的,提供使用面积100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
(三)建筑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含)以上、5万平方米以下的,提供使用面积150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
(四)建筑总面积在5万平方米(含)以上的,按总建筑面积的3‰提供物业管理用房。
第二十二条 物业管理用房包括物业管理办公用房、物业管理配套用房和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等。门卫房、车库、杂物房、阁楼、设施设备用房不得抵作物业管理用房。
层高不足2.2米或已经列入公共分摊的房屋不计入物业管理用房面积;物业管理用房必须相对集中,具备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和进行普通以上装修。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应当向物业主管部门提供物业管理用房具体位置、面积和《商品房建筑面积预测报告书》,办理物业管理用房确认手续。
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应当对物业管理用房一并申请办理。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承担物业的保修责任。物业保修期限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保修期满后,房屋的专有部分由业主自行负责。
第二十五条 新建小区供水供电供气应当实行一户一表单独立户。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有、使用和处分建筑区划内依法属于业主共有的道路、绿地、物业共用部位、公用设施、共用设施设备、架空层、物业管理用房和其他公共场所。
第二十七条 新建小区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和宣传推介的承诺建设配套设施,使用前的小区物业用房、业主公共活动用房以及其他共有房屋和配套设施的验收由县级以上物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章 物业服务
第二十八条 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企业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的规定。
新设立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工商注册所在地物业主管部门申请资质。从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职业资格。
第二十九条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应当由一个物业服务企业统一提供物业服务。新建住宅区,包括分期建设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开发建设的住宅区,拥有共同的配套设施设备的,应当划分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
分期建设的物业,前期建成部分已确定物业服务企业的,后期建成部分应当由同一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服务。
第三十条 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委员会应当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对双方权利义务、物业服务事项、服务标准、服务费用、物业管理用房的管理与使用、合同期限、服务交接、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服务内容、服务等级应当经物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收费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后报物业主管部门备案。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将物业服务合同报物业服务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物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服务事项、服务标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醒目位置公示,接受业主监督。
物业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标准的检查。对收费标准与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等级不符的,应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由价格主管部门降低其收费标准。
第三十二条 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届满前,业主大会应当决定是否更换物业服务企业等事项。
决定续聘原物业服务企业的,应当与原物业服务企业协商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决定解聘的,应当履行必要的通知义务,合同未约定通知期限的,应当于合同期限届满前1个月告知原物业服务企业,并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
第三十三条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前,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停止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决定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届满后,不再续签物业服务合同的,应当于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届满前履行必要的通知义务;合同未约定通知期限的,应当于合同期限届满前1个月通知业主委员会。
第三十四条 物业服务合同期满后,物业服务企业未与业主委员会续签书面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企业事实上提供了物业服务,且履行了告知义务,业主委员会也未表示不接受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有权要求业主履行相关义务。
业主委员会共同决定不再接受物业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强行提供物业服务,不得以事实服务为由向业主收取物业服务费用。
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或者业主不再接受事实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15日内与业主委员会完成交接。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履行法定交接义务,并撤出物业管理区域。
原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业主欠交物业服务费用、对业主委员会决定有争议等为由拒绝办理交接,原物业服务企业在应当办理交接至撤出物业管理区域前的期间内,应当维持正常的物业管理秩序。业主委员会应当配合原物业服务企业收取业主欠交的有关费用。
原物业服务企业拒不撤出物业管理区域的,新的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应当与原物业服务企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新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强行接管。
因业主委员会的原因在15日内未完成交接的,物业服务企业应提请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协调。在7日内仍协调不成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撤出物业管理区域,但应当将相关资料移交至当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由其代为保管。
第三十六条 物业主管部门应当按要求建立物业管理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对物业服务企业和执业人员实行动态监督管理。由物业主管部门和房地产行业信用信息征信评价机构对物业服务企业和执业人员通过日常考核和年度审核进行等级评价。要运用好企业信用评价结果,使其在项目承接、企业和项目评优、企业资质晋级、企业年度审核及银行信贷等方面发挥参考作用。
第五章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三十七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公共设施设备的用水、用电按照居民生活用水、用电价格标准实行。经业主大会同意,改变用途不作公用的,其用水、用电价格标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通过物业管理区域内城市道路及其绿化、市政公共设施的维修养护由市政、园林主管部门负责。通过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汽车道路的保洁工作由环卫部门负责。物业服务企业收集业主的生活垃圾后负责运到垃圾中转站,中转站至垃圾场的清运及产生的相关费用由环卫部门负责。业主电表及表前的供电管线及设备的维修养护,由供电部门负责。业主水表及表前的供水管道及设备的维修养护由供水部门负责。业主燃气表及表前的燃气管道及设备的维修养护由供气部门负责。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承担相关的管理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责任。
第三十九条 业主和物业使用人使用物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约(临时管理规约)的规定。
业主和物业使用人使用物业,应当按照有利于物业安全使用、公平合理、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原则,正确处理供水、排水、通风、采光、通行、维修、装饰装修、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相邻关系。
第四十条 业主、物业使用人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除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约外,应当征得利害关系业主同意,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十一条 物业服务企业从事物业维护、修缮、检查等工作时,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应当提供方便。
第四十二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库、车位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停车需要。
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库、车位的归属,由建设单位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并向全体业主公布车库、车位处分情况。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第四十三条 利用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绿地、其他公共场所、共有房屋、共用设施设备、共用部位进行经营的,应当征得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并经业主大会或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所得收益在扣除成本(人工、维护和税费等)后应当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并向全体业主公布实际收入和支出情况,接受业主委员会的质询。
第四十四条 业主所购置的物业,应该按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交存房屋维修资金。
2008年6月1日之前所购物业,按照规定标准由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代为收缴的房屋维修资金,要加强使用监管,防止挪作他用,物业主管部门有权采取调查、查阅账目、专项审计等方式进行监督;2008年6月1日以后所购物业,业主按照新的缴纳标准首次归集交存至房屋维修资金归集管理中心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房屋维修资金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等公共部分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由业主按照所拥有的建筑面积比例分摊;需要维修、更新和改造的物业项目,其维修方案和维修费用必须由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房屋维修资金在业主委员会成立前由房屋维修资金归集管理中心代管。业主委员会成立后,可根据业主大会决议,由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双方负责人同时到房屋维修资金归集管理中心办理手续,按照规定程序将房屋维修资金移交给其他单位代管;未决定移交的由房屋维修资金归集管理中心继续代管。业主大会开立的房屋维修资金账户,必须接受房屋维修资金归集管理中心的监督。
第四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承担保修期间的物业保修责任。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维修,也可以自行组织维修。
建设单位在物业交付使用办理权属初始登记手续前,应当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一次性向物业主管部门交纳物业保修金。
物业保修金缴存、使用、退还、管理和监督办法,由市物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市价格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六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对物业的巡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及时进行维修养护或者通知责任人及时维修养护,消除隐患。责任人不履行维修养护义务的,经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同意,可由物业服务企业代为维修养护,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 业主大会决定自行管理物业的,参照本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常德市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常德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4-01 【生效日期】2002-04-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常德市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
二00二年四月一日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蔬菜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的无公害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增强我市蔬菜商品的市场竟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蔬菜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的无公害管理工作。办法中所称无公害蔬菜,是指有害物质残留量未超过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152―2001)的蔬菜。
第三条第三条 禁止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农药残留量超过规定标准的蔬菜。
第四条第四条 市和县级人民政府蔬菜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的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有关蔬菜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制定无公害蔬菜、科研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对蔬菜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的无公害检测,并组织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专营场所、无公害蔬菜加工企业实行认证、登记、授牌、考核管理;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第五条 农业、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蔬菜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的无公害管理工作。
第六条第六条 常德市无公害蔬菜监测中心及各区、县(市)检测站为蔬菜质量专业检测机构,负责蔬菜生产、加工、贮藏和销售的无公害检测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鼓励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科学研究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开发、建设标准化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列入蔬菜生产中长期规划和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建设在土壤优良、灌排畅通和无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污染的地区。
第九条第九条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按照省制定的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生产无公害蔬菜。
第十条第十条 蔬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蔬菜生产技术人员和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蔬菜生产单位和个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检测水平,并加强对蔬菜生产基地的监督、检测。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蔬菜质量检测机构受蔬菜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进行监督检测,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蔬菜生产主产乡(镇)、村或生产示范园区管理单位,应配备相应技术人员,负责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确保生产的蔬菜农药残留量不超过规定标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农业、蔬菜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推广安全、高效农药,监督、指导蔬菜生产单位和个人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时公布用于蔬菜生产的高效、新特农药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目录。
在蔬菜集中产区(5000亩以上的乡镇、500亩以上的村、100亩以上的组),不得销售蔬菜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蔬莱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使用农药应按照规定的用量、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倡施用有机肥料、复合肥料、生物肥料。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禁止在菜田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农药。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禁止向蔬菜生产基地排放废气、废水、废物,禁止利用废水灌溉菜田和清洗浸泡采收后的蔬菜。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对蔬菜集中产区的环境监督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从事蔬莱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到当地县级以上蔬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无公害管理登记,加工蔬菜必须达到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并主动接受、配合蔬菜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测。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蔬菜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防腐、增白、染色等化学合成物质。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蔬菜加工单位和个人不得加工农药残留量超标和腐烂变质的蔬菜。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蔬菜贮藏、运输方式必须科学合理,禁止为了贮运保鲜在蔬菜上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建立蔬菜销售检测制度。蔬菜批发市场主办单位应在市场内设立蔬菜无公害检测点,自行配备检测仪器设备,培训检测人员。按统一规定的标准,对进场交易的蔬菜实施农药残留量检测,并公布检测结果。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禁止销售下列蔬菜:
(一)施用过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
(二)未过农药安全间隔期的;
(三)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使用过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催熟、防腐、增白、染色等化学合成物质或激素类物质的;
(四)用污水清洗和浸泡过的;
(五)腐烂变质的;
(六)经营者拒绝接受检测的;
(七)经检测农药残留量超过规定标准的。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必须设立无公害蔬菜专营区,实行挂牌亮证经营。在专营区销售的无公害蔬菜要注明产地、来源。
超市、宾馆和酒店销售的蔬菜必须是无公害蔬菜。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蔬菜质量检测机构受蔬菜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酒店经营的蔬菜进行检测,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蔬菜质量检测机构应定期将检测结果向蔬菜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将检测结果和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经蔬菜质量检测机构检测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的蔬菜,销售时可使用市蔬菜行政主管部门监制的无公害蔬菜专用标志及专用包装带、袋。
禁止伪造、冒用无公害蔬菜专用标志。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对食用有害蔬菜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在蔬菜基地及其附近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违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或拒绝接受监督检测的,由蔬菜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直至取消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称号。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无公害蔬菜专营点(区)销售不合格蔬菜的,由蔬菜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直至取消其无公害蔬菜专营点(区)的称号。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予以销毁,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负责无公害蔬菜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常德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范文]
常政办发〔2011〕27号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常德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常德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一年六月三日
常德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范户外广告设置,美化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户外广告设置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是指在道路、广场、绿地、机场、桥梁、车站、码头、水域、空间等公共场所和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交通工具上,采取架设、悬挂、张贴、飘浮等形式发布的广告。
第三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市城市规划区内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会同规划部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按程序报批后,具体组织实施;
(二)受理户外广告设置申请,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估、审批、验收,并监督实施;
(三)征收户外广告有偿使用费;
(四)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公安、规划、市政公用、园林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
第四条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容貌标准,坚持总量控制、合理布局,与城市区域规划功能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五条设置户外广告,必须符合城市规划与户外广告设置规划,遵循安全、美观的原则,与城市区域功能相适应,不得妨碍交通、消防,不得损害城市容貌。
第六条下列载体和区域内禁止设置户外广告:
(一)道路照明、电力、通信、邮政等设施上;
(二)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上;
(三)城市桥梁、雕塑上;
(四)机动车车辆正面、前后挡风玻璃及两侧车窗上;
(五)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公共绿地和风景名胜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内;
(六)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
(七)法律、法规禁止设置的其他载体和区域。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设置户外广告:
(一)影响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的;
(二)影响公共交通候车亭、停靠站牌、车站出入站口等公共交通设施的识别,妨碍通行的;
(三)延伸扩展至道路上方或者跨越道路的;
(四)利用行道树设置的;
(五)妨碍无障碍设施使用的;
(六)损害城市容貌和园林景观的;
(七)未经规划审批,在建(构)筑物上设置的;
(八)不符合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的;
(九)影响建筑物通风、采光和消防安全的;
(十)在堤防等防洪设施用地范围影响防洪设施使用的;
(十一)影响公共安全的;
(十二)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在城市公用资产上设置固定户外广告位,必须符合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按照《常德市城市公用资产经营权管理暂行办法》(常政办发〔2008〕10号)规定,一律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确定设置人。
第九条在非城市公用资产上设置固定户外广告位,必须符合户外广告设置规划。非自有所有权的,须征得所有权人和利害关系人同意,并签订租赁使用协议。
第十条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置户外广告,申请人应当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户外广告设置申请人的营业执照或者身份证明;
(三)产权证明或者租赁使用协议;
(四)户外广告设施的数量、位置、形式、规格、材质、造型、安全性等的说明;
(五)户外广告设施实景效果图及制作说明书。
第十一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收到设置申请,依法应当经其他部门批准或者同意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文件和资料转送有关部门审查;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转送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反馈是否批准或者同意的书面意见。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同意设置的,向申请人颁发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书;不同意设置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经批准设置户外广告的,设置人还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发布户外广告登记。
第十二条举办文化、体育、商品交易、产品展销、宣传教育、庆典等活动,需要设置临时性户外广告的,活动组织者或者户外广告承办人应当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按批准的地点、期限、要求进行设置。
第十三条设置户外广告应当按规定缴纳户外广告有偿使用费。
收取户外广告有偿使用费必须使用非税收入票据,且全额上缴市财政。
第十四条户外广告的设置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取得户外广告设置权的,设置期限为5年。临时性户外广告一般不超过3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最长不超过10日。
建筑施工工地经批准后可在实体围挡上设置宣传自身项目的户外广告,设置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依法核准的施工期限,设置高度不得超过实体围挡高度。
第十五条户外广告必须按照批准的地点、形式、材料、规格、时间设置,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应当经原批准机关同意。大型户外广告应当标明批准文号、设置人、有效期。第十六条鼓励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制作、设计户外广告;户外广告应当设置新颖、造型别致,具有时代气息,体现地方特色。
第十七条经批准设置户外广告的,设置人应当自批准之日起,在规定期限内按照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完成户外广告的设置。
没有在规定期限内设置户外广告的,原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失效。
第十八条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施工完毕后,依法需要竣工验收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综合竣工验收。
第十九条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期满后,设置人应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需要继续设置的,设置人应当持申请报告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安全检测合格证明,在许可期限届满前30日内向原批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第二十条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履行下列管理责任:
(一)及时对户外广告进行检查、维护,保持户外广告的整洁、完好;
(二)保证照明设施正常运行,并按照规定开启照明设施;
(三)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户外广告进行安全检查和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应在隐患排除期间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专人现场值守,防止事故发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二十一条户外广告设施位于建筑物的最高点或高于地面20米时应设置避雷设备,高度逾35米时,应装设经灯(红色闪光灯)。
第二十二条因设置户外广告对设置场地、设施造成损坏或者损失的,设置人应当予以恢复或赔偿。
第二十三条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在许可期限内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遮盖、涂改、损坏。
第二十四条门店招牌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规定,与街景协调,并保持整洁完好。门店招牌实行“一店一牌”。
门店招牌的内容应当与依法核准登记的名称一致,并不得含有商业广告内容。确需含有商业广告内容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
第二十五条公益广告应当与户外广告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户外广告设置人有义务进行社会公益宣传,户外广告设施应当安排不少于10%的广告版面或广告发布时间用于发布公益广告。户外商业广告设施不得空置,如有空置应当发布公益广告。
第二十六条未经批准设置户外广告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自行清除或者拆除;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七条设置户外广告违反规划、市政公用、城市市容、园林绿化管理有关规定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
应当由设置人自行拆除户外广告设施而逾期不拆除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强制拆除。
第二十八条设置户外广告违反其他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九条负有户外广告设置行政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各县市区(管理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常德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解答
1、新《办法》制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2、新《办法》共有多少条?从什么时间开始施行?
答:新《办法》共有30条,从2011年7月1日开始施行。
3、新《办法》在适用范围上有什么变化?
答:新《办法》和旧《办法》在适用范围上从“城市建成区”扩展为“城市规划区”(武陵区、鼎城区、常德经开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扩大了统一管理的范围。
4、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市城市规划区内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有哪些?
答:新《办法》第三条有明确规定: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市城市规划区内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会同规划部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按程序报批后,具体组织实施;
(二)受理户外广告设置申请,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估、审批、验收,并监督实施;
(三)征收户外广告有偿使用费;
(四)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5、新《办法》对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有什么要求?
答:新《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容貌标准,坚持总量控制、合理布局,与城市区域规划功能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设置户外广告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新《办法》第五条明确规定:设置户外广告,必须符合城市规划与户外广告设置规划,遵循安全、美观的原则,与城市区域功能相适应,不得妨碍交通、消防,不得损害城市容貌。
7、哪些载体和区域内禁止设置户外广告?
答:新《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下列载体和区域内禁止设置户外广告:
(一)道路照明、电力、通信、邮政等设施上;
(二)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上;
(三)城市桥梁、雕塑上;
(四)机动车车辆正面、前后挡风玻璃及两侧车窗上;
(五)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公共绿地和风景名胜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内;
(六)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
(七)法律、法规禁止设置的其他载体和区域。
8、有哪些情形,禁止设置户外广告?
答:新《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设置户外广告:
(一)影响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的;
(二)影响公共交通候车亭、停靠站牌、车站出入站口等公共交通设施的识别,妨碍通行的;
(三)延伸扩展至道路上方或者跨越道路的;
(四)利用行道树设置的;
(五)妨碍无障碍设施使用的;
(六)损害城市容貌和园林景观的;
(七)未经规划审批,在建(构)筑物上设置的;
(八)不符合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的;
(九)影响建筑物通风、采光和消防安全的;
(十)在堤防等防洪设施用地范围影响防洪设施使用的;
(十一)影响公共安全的;
(十二)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9、新《办法》对申请人申请设置户外广告许可时,应提交哪些材料?
答:新《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申请人应当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户外广告设置申请人的营业执照或者身份证明;
(三)产权证明或者租赁使用协议;
(四)户外广告设施的数量、位置、形式、规格、材质、造型、安全性等的说明;
(五)户外广告设施实景效果图及制作说明书。
10、设置户外广告需要缴纳费用吗?
答:是。新《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设置户外广告应当按规定缴纳户外广告有偿使用费。
11、新《办法》对户外广告设置期限有哪些规定?
答:新《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户外广告的设置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取得户外广告设置权的,设置期限为5年。临时性户外广告一般不超过3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最长不超过10日。
12、户外广告申请后可以擅自更改吗?
答:不能。新《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户外广告必须按照批准的地点、形式、材料、规格、时间设置,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应当经原批准机关同意。大型户外广告应当标明批准文号、设置人、有效期。
13、新《办法》对设置人应当履行的管理责任有哪些?
答:新《办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履行下列管理责任:
(一)及时对户外广告进行检查、维护,保持户外广告的整洁、完好;
(二)保证照明设施正常运行,并按照规定开启照明设施;
(三)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户外广告进行安全检查和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应在隐患排除期间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专人现场值守,防止事故发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14、新《办法》对户外广告设施超过一定高度时有哪些安全规定?
答:新《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户外广告设施位于建筑物的最高点或高于地面20米时应设置避雷设备,高度逾35米时,应装设经灯(红色闪光灯)。
15、新《办法》对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可以随意侵占吗?
答:新《办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在许可期限内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遮盖、涂改、损坏。
16、新《办法》对门店招牌有什么规定?
答:新《办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门店招牌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规定,与街景协调,并保持整洁完好。门店招牌实行“一店一牌”。门店招牌的内容应当与依法核准登记的名称一致,并不得含有商业广告内容。确需含有商业广告内容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
17、户外广告设置人有发布公益广告的义务吗?具体是什么?
答:新《办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公益广告应当与户外广告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户外广告设置人有义务进行社会公益宣传,户外广告设施应当安排不少于10%的广告版面或广告发布时间用于发布公益广告。户外商业广告设施不得空置,如有空置应当发布公益广告。
18、新《办法》对未经批准设置户外广告行为如何处罚?
答:新《办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未经批准设置户外广告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自行清除或者拆除;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新《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应当由设置人自行拆除户外广告设施而逾期不拆除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强制拆除。
第四篇:常德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常政办发[2012]4号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常德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常德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常德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统一规划与管理,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根据《湖南省信息化条例》、《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用于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信息网络工程,包括基建项目中的信息网络工程。信息网络工程包括信息网络硬(软)件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开发、信息资源整合和终端办公设备采购等。
市直和中央、省驻常行政事业单位,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筹)管委会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适用本办法。各区县市政府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参照执行。
第三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和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市电子政务办主管全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具体包括:
(一)拟订全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计划;
(二)组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的立项审批、技术评审、招标文件备案、竣工验收等,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
(三)负责全市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绩效评估。
第五条市电子政务办牵头制定全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根据全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市本级全额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可申报使用项目资金。
第六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按下列规定申报:
(一)单位内部使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项目,由单位向市电子政务办申报;
(二)多个单位共同使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项目,由主管或牵头单位向市电子政务办申报。
申报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时须提交工程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资金来源及概算等资料。
第七条建设单位申请使用市财政项目资金的,应当在每年10月底前向市电子政务办申报下项目资金。
第八条市电子政务办应按资金来源对申报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属使用市财政项目资金的,申报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关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编制技术方案,并报市电子政务办审定,市电子政务办应制定调研计划,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调研,提出立项建议。属自筹资金的,市电子政务办应开展现场调研,优化建设内容,完善技术方案,按程序批准立项。
第九条市电子政务办对审查通过后的工程项目,按资金来源分类,制定全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计划,送市财政局拟定项目资金计划,经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后,再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电子政务办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监督。
第十条所有电子政务工程项目都要进行技术方案评审、财政投资评审和结算评审。由市电子政务办负责组织技术方案评审,市财政局负责组织财政投资评审和结算评审。
第十一条技术方案评审以科学合理、节约适用为基本原则,主要对项目功能设计、系统架构、技术参数和产品价格等进行评审。市电子政务办自收齐技术方案评审资料之日起20日内完成评审;20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财政投资评审主要是对工程建设各项资金支付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市财政局自受理财政投资评审之日起20日内完成投资评审;20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技术方案一经评审,原则上不得变更。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且变更额度在合同价款10%以内的,报市电子政务办审批实施;变更额度超出评审金额10%及以上的,电子政务办应重新组织技术方案评审,再组织政府采购。使用市财政项目资金并超计划的,还应书面报告市财政局对变更和增加部分进行投资评审,明确新增投资资金来源。
第十二条市电子政务工程实行政府采购,采购程序和过程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采购。
第十三条采购单位所采购的电子政务项目技术设备指标应与经市电子政务办评审的技术方案保持一致;否则,市电子政务办不予组织验收。
第十四条电子政务工程承建方必须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证书。投资50万元以上的电子政务工程实行项目监理制。监理公司必须具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工程监理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执业资格证书。
第十五条同一工程的承建和监理应由相互独立的机构分别承担,监理单位要先于建设单位介入,没有确立监理单位的工程,建设单位不得进行工程建设。监理费用根据工程造价和工程复杂程度审定,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第十六条市电子政务办负责牵头组织电子政务工程竣工验收。属涉密信息系统工程的,由市电子政务办、市国家保密局共同组织验收。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对电子政务工程进行自审自查后,方可向市电子政务办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建设单位申请竣工验收时应提交批准建设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竣工报告、监理报告、系统试运行和初步验收报告、用户受训报告、网络及软硬件测试报告及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重大电子政务工程竣工验收还应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测评认证机构,依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对信息网络、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网络安全保密等进行第三方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其它基建项目中涉及的信息网络工程,由市电子政务办按有关规定进行监管。
第十八条市电子政务办自收齐电子政务工程竣工验收规定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验收工作。电子政务工程须通过竣工验收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第十九条电子政务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凭竣工验收报告办理财政结算评审。第二十条电子政务工程的政府采购由市财政局依法监督。所采购的电子政务设备,财政部门和采购单位应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
第二十一条市电子政务办定期组织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估,对未达到运行目标的,应帮助分析查找原因,督促整改落实。电子政务效果评估标准与实施方案由市电子政务办另行制定。未按要求投入使用的,市电子政务办应暂缓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第二十二条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由使用单位负责。使用单位应确定运行维护机构,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安全、可靠运行。
第二十三条市电子政务办原则上不再受理单位新建机房,以及租用或扩建数字专线的申请。新建或改造的电子政务工程,在符合其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应当将硬件设施集中托管到市级中心机房,实行集中建设、统一管理;需要租用或扩建数字专线的,由市电子政务办根据工程情况纳入电子政务内、外网平台。
第二十四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全程接受监察、财政、审计部门监督。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原《常德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常政办发〔2009〕27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科技信息工程管理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3月22日印发
第五篇:加强物业管理办法
加强城区物业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县城区物业管理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富丽安康新县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城区物业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物业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保障物业的合理使用,促进物业的保值、增值,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区秩序,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全面加强物业管理工作,不断扩大物业服务覆盖面,及时化解管理领域和各类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物业管理工作和整体水平。
二、物业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前期物业管理工作。住建部门要切实加强前期物业管理的监管工作。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部《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前期物业管理,并与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服务时,应当对物业管理区域内共有部分及其相应的物业档案进行查验,签订承接查验协议。未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和《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的,住建(房管)部门不予以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产权登记手续。开发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包含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内容,载明由物业买受人交纳前期物业服务费的时间、标准和方式,双方共同遵守。
(二)落实物业管理用房。新规划建设的开发项目,应当按照不低于项目总建筑面积3‰的比例配建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管理用
1房主要用于物业服务企业办公员工宿舍等方面,其所有权属于全体业主。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可以从物业管理用房中调剂,面积不得小于20m2。规划部门、住建部门应当将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和面积的审查,纳入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的审查内容,并在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注明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和面积。在主体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由规划、住建部门组织综合竣工验收备案审查,把与物业管理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和完善,纳入到备案审查范围,凡未通过验收备案审查交房的,按《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严肃处理。
(三)推进业主委员会建设。城区各镇人民政府要根据行政组织和业主自治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定的程序,推进业主委员会建设,并列入镇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目标考核。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应当成立一个业主委员会。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原则上从社区居委会、有关产权单位及物业管理区域内离退休人员、热心公益事业人员中推荐产生。业主委员会主要负责召集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监督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监督实施管理规约等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和支持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业主委员会成员可以获得适当报酬,其标准和经费来源由业主大会通过制定《业主委员会章程》等形式予以确定。县级相关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要支持业主委员会的工作。
(四)规范物业服务合同的签订与解除。业主大会成立后,业主委员会应当按规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并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自行终止。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服务事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物业服务用房、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之日期30日内,按规定程序向县城管部门、房管部门备案。物业服务合同双方当事人解除或者终止物业服务合同,应当依据合同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合同未约定告知期限的,应当提前60日告知。物业服务合同解除(终止)后,物业服务企业必须依法与
业主委员会办理退出交接事宜,依法履行交接义务。县住建(房管)、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物业服务合同签订、解除(终止)及交接等活动的监督和信用管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五)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物业服务等级标准、基准价及浮动幅度,由县物价部门会同住建(房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各物业服务企业要认真落实物业服务收费及明码标价规定,健全企业财务帐目,严格按标准收费,按规定项目收费,自觉接受物价、房管、城管部门及业主的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要全面履行职责,既要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还要督促业主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业主不得以房屋空置、开发遗留问题、无需接受服务等原因拒交物业服务费。对物业服务企业不按规定标准、项目收费的,主管部门要迅速介入处理。
(六)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物业服务企业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按照法律法规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认真做好物业承接验收工作,做好业主入住及物业的装饰装修管理;做好管理区域内共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发现并劝阻违反业主公约、城市管理和涉及公共安全有关规定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自觉接受县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和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处理好与业主委员会、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化解物业服务管理中的矛盾纠纷。
(七)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严格实行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将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考核评定与目标责任考核、日常管理考核相结合,对服务水平低、群众意见大、投诉多的物业服务企业,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依法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取消资质。城管部门要根据城市管理考核办法对物业服务企业采取月抽查、季检查、全年总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切实提高
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城管、住建、(房管)部门要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强化服务意识,做到管理服务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对无故中断物业服务等行为的企业要依法处理。
三、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责任。
构建县、镇、社区三级物业管理体制。县住建(房管)部门是全县物业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物业管理活动的指导、监管和考核。县城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物业管理的相关工作,加强对本辖区内物业管理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县级相关部门按职能职责加强城区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管和服务工作。城区各镇人民政府及社区居委会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物业管理的相关工作。
(一)县住建(房管)局:负责对房屋建筑保修期内各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包括房屋维修基金管理;负责全县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综合管理以及负责全县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管理;上报、颁发和管理三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负责前期物业管理的监督管理。
(二)县城管局:负责城区物业管理的日常工作;在县住建局组织物业企业资质审核和年检时,对城区内物业服务企业履职情况出具意见;在住建(房管)部门审查房屋维修基金使用时出具意见;负责本辖区内物业服务企业“创优评先”的初审和推荐工作;指导和协调业主委员会的有关工作,负责对成立的业主委员会进行备案;组织开展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相结合工作。
(三)县公安局:负责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加强犬类动物管理;加强保安服务管理;指导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做好小区的综合治理和治安防范工作。
(四)县民政局:负责督促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县主管部门组织的物业管理培训,加大社区对辖区内物业小区工作的支持力度。
(五)县财政局:负责统筹安排物业监督管理工作的资金。
(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落实向物业服务企业倾斜的就业扶持政策。
(七)县环保局:负责查处物业管理区域内违规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查处小区油烟污染、噪音干扰等影响居住的行为。
(八)县物价局:负责制定各物业小区与其物业服务等级相适应的物业服务收费的政府指导价,并督促各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公布;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九)县规划建设执法局:负责查处住宅小区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要求的违法建设。
(十)县消防大队:负责查处擅自占用防火间距、损坏公共消防设施、堵塞消防通道、增加建筑物火灾荷载、占用消防道路设施等行为。
(十一)县工商局:负责查处物业管理区域内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及其他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办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工商登记时,依法发放营业执照;办理物业服务企业兼营范围时,依法扶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多种经营。
(十二)南江镇、东榆镇人民政府:负责指导和监督业主委员会的日常活动,指导业主大会的成立及业主委员会的选举、换届工作,负责业主委员会备案的初审;负责召集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物业管理中的问题;处理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关系,协调辖区内物业服务的更换、移交等工作;及时处理业主、业主委员会关于物业管理活动的投诉,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创优评先”工作。
(十三)社区居委会:负责协助镇人民政府指导和监督业主委员会的日常活动,指导召开业主委员会会议;配合县城管部门、镇人民政府开展辖区内的物业管理活动;协助解决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纠纷。
四、积极扶持物业服务企业发展
(一)鼓励人才引进,给予劳动用工支持。管理普通住宅类的物业服务企业,与聘用的当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签定3年以
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享受公益性岗位补助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招录人员,优先提供招聘岗位,对于用工缺口较大的企业,可组织专场招聘会。物业服务企业招录就业困难人员,按有关政策规定,享受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
(二)严格规范涉及物业服务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可减免的依法予以减免。鼓励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凡管理的住宅小区获得国家、省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荣誉,或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由三级升为二级、二级升为一级的,分别给予奖励。奖励经费由县财政统筹安排。
(三)优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积极探索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新路径,以确保物业公共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安全为前提,维护广大业主利益为目标,对发生危及房屋使用安全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启动应急维修。同时,应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水平。
(四)切实优化物业服务法制环境。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物业服务行业协会、城区各镇人民政府和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宣传普及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物业小区业主、物业服务企业遵章守法意识;要积极争取人民法院的支持,通过巡回法庭进小区、小额速裁等方式,依法调解处理物业服务纠纷,切实维护广大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引导物业小区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建文明和谐示范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