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灯运行与检修规程
路灯运行与检修规程
(试行本)
为了加强道路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水平,保证城区道路路灯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提高管理水平,保障路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经济运行,为群众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节 运行规程
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路灯管理所管辖范围内的路灯维护及管理工作。第二条: 路灯照明设施的维护及管理工作应当贯彻以下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把确保城区道路路灯安全可靠运行作为路灯维护管理的首要任务。
(二)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三)坚持可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推广应用现代道路路灯管理理念和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实现道路路灯科学管理和规范、高效、经济。
第三条:准确按照道路照明设施的数量安排下达养护、维修计划,保证负责范围内照明设施正常运行,确保亮灯率达到98%。
第四条:道路路灯维护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五条:要求维护单位认真执行“三三二五”制,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三票、三图、三定、五规程、五记录)。
“三票”指工作票、操作票、临时用电票。
“三图”指一次系统图、二次回路图、电缆走向图。“三定”指定期检修、定期巡检、定期清扫。
“五规程”指检修规程、试验规程、运行规程、安全规程、事故处理规程。“五记录”指检修记录、巡检记录、试验记录、事故记录、设备缺陷记录。第六条:负责按道路照明设施的数量安排下达养护、维修计划,保证负责范围内照明设施正常运行,确保亮灯率达到98%。
第七条:做好岗位负责范围内照明设施每月用电计量的统计与分解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管理报表整齐完备,及时申请及支付相关费用。
第八条: 进行日常及夜间路灯巡检,做好巡检记录:
(一)定期巡视:每天夜间对运行城区道路路灯进行一次巡视,并做好记录。
(二)特殊巡视:因暴雨、大雪、节日、线路异常、故障跳闸等情况,需对道路路灯进行特殊巡视,并做好记录。
(三)对于特殊区段和线路,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等具体情况及时加强巡视和检修,并做好预防性的准备工作。
第九条:及时安排和下发安全活动计划,每月定期进行对负责范围内的亮化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般性安全隐患24小时内处理完毕并及时填写故障处理记录;特殊性安全隐患(较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做好现场防护措施及填写处理记录,及时上报领导,提出解决方案,尽快解决该安全隐患。全年杜绝发生各类重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的发生频率控制在千分之0.5以内,确保全年本岗位职责范围内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做好检查记录。
第十条:每月定期了解维护材料使用情况,掌握材料平衡,准确、及时统计分析材料库存与消耗情况,按时与各部门对帐,做好每月的盘库工作。根据维护情况做好维护物资的配备与发放。严格执行材料的领用与发放制度,杜绝浪费。
第十一条:每周定期对路灯集中监控系统设备及路灯各配电室(柜),工具及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和清扫,工具摆放要规范整齐,环境干净、整洁。
第十二条:对各项维护检修费用结算严格把关,准确核算工作量,及时申请费用,完成各项工程费用指标。
第二节 检修规程
第一条:路灯的巡查检修,有下列情况之一引起灭灯的,均应在巡查 检修中处理,如:
(一)灯泡寿命终了或管压过高形成偷停的灯;
(二)灯泡或炸泡引起玻壳损坏,只剩灯芯或灯头;
(三)灯的电源引线松脱或保险丝烧断等;
(四)镇流器损坏或超温、噪声异常;
(五)灯头灯泡松动或照明方向不正;
(六)灯具灯臂移位;
(七)单灯、补偿电容器损坏应及时更换,不得省掉电容运行;
(八)触发器失效或工作不稳定;
(九)控制箱保险熔断应及时更换,控制箱内的接触器是否接触良 好,时钟运行是否正常;
(十)每次修灯或时隔半年对灯具清扫一次。
第二条:路灯杆的巡查检修
(一)杆身是否倾斜、被撞、杆基有否下沉或变形、底座及地脚螺 丝是否稳固,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逐级报告;
(二)未经允许严禁在路灯杆上牵挂广告牌或横幅,一经发现既予 拆除;
(三)每年对金属电杆的接地电阻测试一次,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四)灯杆如有外漆脱落或生锈,视情况看需更换或重新刷漆。
第三条:电缆线路的巡查检修
(一)地下电缆路径上的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如有施工 单位施工,应提醒注意,并加强巡视;
(二)电缆线路上不得栽种树木,堆置重物、排泄化工污物、汽油、机油易燃物或埋设任何东西;
(三)检查电缆有无破损,接头有否过热及烧蚀情况;
(四)低压电缆绝缘电阻用 500V 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值必须在 0.5MΩ以上。
第四条:高杆灯的巡查检修
(一)发现有整座灯不亮、不熄异常故障,要及时处理,组织抢修,尽快恢复正常;
(二)每周对杆头配电箱检查一次,检查箱体、箱门有否受损,检 查箱内各开关接头及电器是否良好,各电缆联结是否良好,对每座有
40%不亮的灯泡要更换处理;
(三)每 6 个月检查内部减速机构、电缆、插头、钢丝绳等设备是 否良好,清除杂物。对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操作和保养。清洁机构积污,加润滑油,保持减速机构和传动机构灵活及牵引钢丝绳的良好状态。更换不亮灯泡,清扫灯罩;
(四)每 2 年对灯杆和地脚螺丝的金属防腐蚀情况作二次评估,对 有锈蚀的地方,根据锈蚀情况,进行有效的防锈处理;对接地电阻进 行一次测试,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Ω,确保高杆灯的可靠强度和安全 运行。
第五条:路灯配电箱(室)的巡查检修
(一)巡查检修人员应熟悉掌握配电箱(室)设施、运行方式、控 制方式、供配电容量及运行情况;
(二)配电箱(室)保持清洁、明亮,有防止小动物窜入的有效措 施。箱(室)是否漏雨积水,门窗、电缆等设施齐全有效;
(三)开关断合标志、指示灯指示正确,开关、磁吸开关、灭弧罩 完整无烧痕,保险管完整,熔断丝工作正常,内部无响声;
(四)避雷器外壳无破损裂纹、内部无异声,接地良好;
(五)配电箱基座稳固,接地良好。
第二篇:路灯检修规程专题
路灯检修规程
一、工作准备
1.检修(工作)负责人、技术人员等勘察现场。
2.工作负责人确定作业人员、明确工作任务,对作业程序和安全防范措施交底。
3.召开检修前会,开展危害识别,确认HSE安全标准。4.工器具和劳保穿戴,应在开工前由工作负责人安排、员工自检互检。工作负责人应检查作业人员劳保护品穿戴是否符合要求。5.对检修材料进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留存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6.检修前对施工车辆进行保养,确保施工安全。
二、停电验电
1.作业前确认已断开该线路全部电源,装设接地线
2.检修前必须再次验电保证线路无电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检修。3.必要时有专人看守。
4.至少两人一组进行工作,互相监护,登高前确认线路安全。
三、车辆操作
1.高空作业车司机必须持相符证件上岗。2.落实带车人责任,制止司机超速、超载。3.乘车人自觉使用安全带,协助观察路面情况。
4.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有相关部门核发专业技术操作证,严禁酒后驾驶操作施工。
5.登高车辆前方50M处摆放锥形帽引导来往车辆。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四、登高作业
1.凡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应接受路灯安装维修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高空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
2.作业人员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带、保护绳。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的构件上,高挂低用。应防止安全带从固定物脱出或被锋利物伤害。
3.上梯子前,应先检查登高工具是否完整可靠,核对同时检查是否牢固。在梯上作业转位时,不得失去安全带保护。
4.高空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
5.高空作业所有材料用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传递物品应用绳子和工具袋。
6.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需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7.在雨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当风速在10.8m/s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空作业。
8.高空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五、检修规程
1.路灯的检修,有下列情况之一引起灭灯的,均应在检修中处理,如:
1.1灯泡寿命终了或管压过高形成偷停的灯。1.2灯泡或炸泡引起玻壳损坏,只剩灯芯或灯头。1.3灯的电源引线松脱或保险丝烧断等。1.4镇流器损坏或超温、噪声异常。1.5灯头灯泡松动或照明方向不正。1.6灯具灯臂移位。
1.7单灯、补偿电容器损坏应及时更换,不得省掉电容运行。1.8触发器失效或工作不稳定。
1.9控制箱保险熔断应及时更换,控制箱内的接触器是否接触良好,时钟运行是否正常。
1.10每次修灯或时隔半年对灯具清扫一次。
2.路灯杆的检修
2.1杆身是否倾斜、被撞、杆基有否下沉或变形、底座及地脚螺 丝是否稳固,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逐级报告。2.2未经允许严禁在路灯杆上牵挂广告牌或横幅,一经发现既予 拆除。
2.3每年对金属电杆的接地电阻测试一次,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2.4灯杆如有外漆脱落或生锈,视情况看需更换或重新刷漆。
3.电缆线路的巡查检修
3.1地下电缆路径上的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如有施工 单位施工,应提醒注意,并加强巡视。
3.2电缆线路上不得栽种树木,堆置重物、排泄化工污物、汽油、机油易燃物或埋设任何东西。
3.3检查电缆有无破损,接头有否过热及烧蚀情况。
3.4低压电缆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值必须在 0.5MΩ以上。4.高杆灯的巡查检修
4.1发现有整座灯不亮、不熄异常故障,要及时处理,组织抢修,尽快恢复正常。
4.2每月对杆头配电箱检查一次,检查箱体、箱门有否受损,检 查箱内各开关接头及电器是否良好,各电缆联结是否良好,对每座有40%不亮的灯泡要更换处理。
4.3每6个月检查内部减速机构、电缆、插头、钢丝绳等设备是 否良好,清除杂物。对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操作和保养。清洁机构积污,加润滑油,保持减速机构和传动机构灵活及牵引钢丝绳的良好状态。更换不亮灯泡,清扫灯罩。
4.4每年对灯杆和地脚螺丝的金属防腐蚀情况作二次评估,对有锈蚀的地方,根据锈蚀情况,进行有效的防锈处理。对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测试,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确保高杆灯的可靠强度和安全运行。
5.路灯配电箱(室)的巡查检修
5.1巡查检修人员应熟悉掌握配电箱(室)设施、运行方式、控 制方式、供配电容量及运行情况。
5.2配电箱(室)保持清洁、明亮,有防止小动物窜入的有效措 施。箱(室)是否漏雨积水,门窗、电缆等设施齐全有效。5.3开关断合标志、指示灯指示正确,开关、磁吸开关、灭弧罩 完整无烧痕,保险管完整,熔断丝工作正常,内部无响声。5.4避雷器外壳无破损裂纹、内部无异声,接地良好。5.5配电箱基座稳固,接地良好。
六、施工验收
检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带领施工人员进行前期验收工作,绝缘实验测量无误,接地实验测量无误,由电力人员将配电箱(室)合闸送电,现场施工人员现场确认路灯是否正常运行,如无故障情况上报管理处二次查验后方可正常运行。
第三篇: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摘录)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摘录)
铁道部文件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摘录)铁运[1999]102号
第二章
运行和管理
第4条
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铁道部:负责全路接触网运营管理工作,统一指导、统一规划,监督、检查;制定有关规章。铁路局:贯彻执行铁道部有关规章、命令和标准,组织制定本局有关细则、办法和工艺;制定各分局、供电段的管理和职责范围;规划全局的接触网运营管理工作;审批局管的新产品试运行和重要的设备变更;组织好日常维修,适时地安排好大修改造工程,增强能力,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提高供电质量,适应运输发展需要,保证安全可靠地供电。
第8条
电气化区段的接触支柱内壁或隧道一侧的边墙上标出轨面标准线、线路超高和侧面限界,作为供电和工务部门共同遵守的标准;新建电气化铁路,由施工单位标出,开通前由供电、工务部门共同确认,以后每年复测一次,实际侧面限界与标明的侧面限界之差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大于30mm,实际超高和标明的超高之差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大于7mm,如大修、改造必须超过时,大修、改造的设计文件必须经铁路局批准,竣工后供电和工务部门共同重新测定,轨面标准线要用红色油漆划在支柱内壁或隧道边墙悬挂点的下方,供电段负责红线的日常管理,应保持清晰。轨面标准线、侧面限界、外轨超高每次测量后均应做出记录,共同签认,报分局备查。
第13条
为保证电气化区段的可靠供电禁止由供电线、正馈线、区间接触网引接非牵引负荷。对当地无电源,只能利用接触网供电者,经铁路局批准,允许由车站接触网引接少量的非牵引负荷,其主管部门对设备要加强管理,认真维护保养,确保接触网的正常供电。
第14条
为保证接触网检修作业安全,在接触网支柱上一般不应架设其他导线,确因径路困难不得不与接触网同杆合架者,应经铁路局批准。对未经批准擅自在接触网支柱上架设其他导线者,供电段有权拆除。
第16条
对位于轨道侧的回流装置,其设备维修分工规定如下:吸上线与抗流变压器连接时连接钣属电务段,连接钣上的螺丝和吸上线属供电段。当吸上线与钢轨相连接时,吸上线及其与钢轨连接的附件属供电段,供电段作业时,必要时工务部门要派人配合。
第三章
监测和清扫绝缘部件
第24条
为贯彻“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使检修更有针对性,必须按规定周期对接触网进行监测,监测分巡视、检查和检测。
第25条
巡视和检查是对接触网及电力机车的取流状况进行外观检查,其周期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步行巡视:1.昼间:每周不少于1次。观察的主要内容:(1)应无侵入限界,妨碍机车车辆运行的障碍。(2)各种线索(包括供电线、回流线、正馈线、保护线、加强线、捷接线、吸上线和软横跨的线索等)、零部件等无烧伤和损坏。(3)补偿装置无损坏,动作灵活。(4)绝缘部件(包括阀型避雷器的瓷套)无破损和闪络。(5)吸流变压器油位油色正常,无喷油、渗漏油,硅胶无变色,音响正常。(6)吸上线及下部地线的连接良好。(7)无因塌方、落石、山洪水害、.作业等损伤接触网危及供电和行车安全的现象。2.夜间:每月不少于1次。主要是观察有无过热变色和闪络放电等现象。二、登车梯巡视:每季度1次。主要是检查接触网悬挂(包括接触线、承力索、吊弦、吊索、电联接器、中心锚结等)、支特装置、定位装置、线岔、锚段关节、分段和分相绝缘器及其零部件的状态是否连接良好,无损坏;检查整修接触网终点标等网上标志的状态。三、乘车巡视:每月不少于1次。主要是观察接触悬挂及其支持装置和定位装置的状态。四、取流检查:每月1次。主要是观察电力机车的取流状况。遇有大风、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要适当地增加巡视次数。
第26条
接触网巡视和取流检查应由工长或安全技术等级不低于三级的接触网工进行。领工员:每季对管内设备至少步行和乘车巡视各1次;至少检查1次电力机车的取流状况。供电段长:每半年对管内的关键设备至少巡视1次;每年检查1次取流状况。
第27条
巡视检查发现的缺陷纳入检修计划,对危及安全的缺陷应及时处理,其余的尽量纳入接触网维修和大修中,一并整修。每次巡视检查发现的缺陷及处理情况均应认真填写“接触网巡视和取流检查记录”(格式见附录3)。
第28条
接触网检测包括静态检测及动态检测。静态检测: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在静止状态下测量接触网的技术状态。动态测量:利用接触网检测车、巡检车等检测装置在运行中测量接触网的技术状态。
第29条
接触网静态检测的周期和项目。一、周期:1年1次。1.测量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及跨中偏移。2.测量接触线弛度及悬挂点处、跨中最低点处接触线高度。3.测量支柱的侧面限界。4.测量锚段关节两悬挂间的垂直和水平距离。5.检查测量限界门、安全挡板或防护网栅、安全作业标、断合电标等安全设施和标志的位置及状态,必要时进行涂漆和整修。6.测量绝缘子的泄漏电流(有条件时)。二、周期:半年1次1.测量补偿装置的a、b值。2.测量线岔。3.接触线磨耗:重点测量。三、周期:3年1次1.测量承力索相对于线路中心的位置。2.测量软横跨。3.全面测量接触线磨耗。四、周期:5年1次测量接地电阻。接触网静态检测后,按铁路局规定的格式填写记录。
第30条
铁路局每季度组织一次接触网动态检测,检测车返回基地后10天内应将检测结果反馈到分局和供电段,对危及安全的缺陷应立即通知供电段处理。接触网动态检测项目:一、接触线高度。二、拉出值、之字值、跨中偏移。三、冲击力(即硬点)。四、弹性。五、定位器坡度。六、支柱位置。七、接触网电压和接触压力(有条件时)。
第31条
每次检测后,应对接触网质量做出评价,同时将发现的缺陷纳入检修计划,对危及安全的缺陷应立即通知供电段处理。
第32条
绝缘部件的清扫周期:绝缘子:1~2年。分段、分相绝缘器:3~6个月。严重污秽地区及隧道内:应适当缩短,具体数值由铁路局自行制定。若有适当的检测手段和防污措施,经铁路局批准可以延长清扫周期。
第四篇:水工建筑物运行及检修规程
水工建筑物运行及检修规程
1.总则 1.1
目的
为保证水利工程站水工建筑物的正常安全运行,加强邵阳市大圳灌区管理局麻林水利工程管理站水工建筑物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危及水利工程站安全运行的各种缺陷和隐患,特制定本规程。
1.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水工建筑物主要包括大坝、厂房、泄水闸、坝顶公路桥、护坡、进水压力管道、尾水渠、和公路系统等。
本标准以国家近期颁发的规程、规范和政策法规为依据,适用于麻林水利工程管理站运行控制、养护维修、改造和项目建设工作。当有关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应重新修订本制度。引用文件及标准
《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8号)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3号)《农村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SL529—2011)邵阳市大圳灌区管理局麻林大坝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基本要求
3.1 水工维护人员必须按其职务及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全部,并严格执行。3.2 本规程在现场中的贯彻责任由水工维护人员和各值班人员负责。
3.3 水工建筑物按其运行性质分为库区两岸防洪建筑物、挡蓄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尾水渠。各段应有桩号标明,各主要设备应有明显的涂漆编号。
3.4 水工建筑物日常维护与小修工作归水工值班员负责。水工建筑物的维修,由站领导统一编制计划进行大修。
3.5 水工维护人员一般应配备下列工具和材料: 3.5.1 夜间巡视的照明工具、工作手套、雨具等;
3.5.2 清污耙、锄头、洋镐、山锄、土箕、扁担、撬棍、八磅锤、木夯、大小绳索、竹篙、雨衣、雨鞋等用具。上述工用具,由水工维护人员个人保管或站保管,并列出工用具清单由站领导批准执行。
3.6 水工维护班要配足堵塞压力钢管漏水的材料,如适量水泥、环氧树脂、止水盘根、各种规格螺丝、螺帽、扁铁、垫片等,以及扳手、铁锤等器材工具,用完应及时补充
水工建筑物的运行
4.1 水工建筑物检查项目及标准
4.1.1
大坝:坝身、消力池、海漫、尾水渠等重要水工建筑物及结合部要完整牢固、无缺口,无滑动位移现象、无裂缝。
4.1.2
防洪堤砌石部分无裂痕、无崩塌。排水沟应无较大的木、石等物,以免影响水流的畅通。4.1.3
冲砂闸:螺栓、铁件应无严重腐蚀现象;起闭设备要灵活,螺杆要有足够的润滑。4.1.4
进水口拦污栅:网孔无破坏,栅架应牢固,网孔前无堆积过量的漂木、杂草。4.1.5
进水闸板要完整、平正,螺栓、铁件应无严重腐蚀现象;起闭设备要灵活,螺杆要有足够的润滑。
4.2
水工建筑物的维护分为:
4.2.1
定期巡视:汛期每周二次,枯期每周一次。4.2.2
故障性巡视:短期多次性巡视。4.2.3
特殊性巡视:位移巡视观测。4.2.4
病危监视巡视:时间持续现场观测。4.2.5
监察性巡视:每季度。4.2.6
汛期防护:根据汛情情况。
4.3
水工维护人员要定期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巡视,处理水上部分崩塌,清除渠内漂木、杂草和拦污栅杂物。
4.4
水工维护人员在发现重要水工建筑物出现渗漏水及损坏现象应立即出发寻找原因地点并及时回报。
4.5
在接到局领导、站长、值长、气象部门通知的暴风大雨将要到来之前或洪水讯息之后,水工维护人员应对所管辖的水工建筑物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若在处理过程中,如力量不足,应立即报告站领导,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处理。
4.6
在汛期洪水期间,值班人员应加强重要水工建筑物的巡视工作。
4.7
汛期供水期间,若遇排水沟、尾水渠、防洪堤大段塌方、滑坡等,并有使事故继续扩大的可能,应立即组织的维修称为事故抢险。事故抢险工作,如水工值班人员不能胜任时,应由领导组织人员成立抢险小组,指定抢险人员进行抢修。
4.8
事故抢险,应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消除故障,尽力缩小或减轻事故;同时在可能的范围内维持发电。
4.9
监察性巡视:水工维护人员应每季会同有关工作人员对所有水工建筑物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决定小修项目工期,并处理可以处理的外露及隐形缺陷;同时检查水工人员日常维护工作质量。管理局每次大修前应组织维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决定大修的项目和工期,同时检查水工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质量。上述二种监察性巡视可以结合同时进行。
4.10
在进行2.2条的维护工作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4.10.1
任何巡视工作必须带适用的轻便工具,在进行4.2条2-5项工作中,应根据分工情况带各种工具和器械。
4.10.2
如夜间执行巡视任务,为确保安全,必须至少有二人以上同行,同时应带有足够亮度 的电力充足的照明工具,如手电筒、矿灯、应急灯等。
4.10.3
在执行4.2条第6项任务时,为抢救汛期供水对水工建筑物造成的侵害,应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在现场领导的组织下,并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严禁一切无组织的冒险行动。
4.10.4
所有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要小心谨慎,时时牢记“水火无情”的古训,反对任何忽视安全的麻痹马虎思想。
水工建筑物的故障处理
5.1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报告领导,停水处理: 5.1.1
尾水渠淤积大量泥沙严重影响过水;
5.1.2
尾水渠因塌方致使水流无法畅通,影响水渠安全的; 5.1.3
进水设备有严重安全隐患的;
5.1.4
泄洪冲砂闸出现明显损坏,消能建筑物出现沉降损坏的
5.1.5
拦污栅损坏严重,同时栅内有很多杂草、漂木,会引起压力钢管和水轮机损坏,非停水不能处理的;
水工建筑物的检修
6.1
为恢复水工建筑设计的过水能力,加强机械性能、稳定强度而进行的检修称为大修;为维持水工建筑物运行所必需的可靠性而对建筑物局部进行的检修,称为小修。
6.2
为确保水能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小修项目应可能安排在每年枯水季节或结合机组大修时进行。
6.3
在修理工作中,严禁采取任何削减削弱建筑物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6.4
水工建筑物的小修维护周期 6.4.1
拦污栅每年应涂刷一次防锈漆;
6.4.2
水工巡视道路,尾水渠,泄洪冲沙闸,厂房,两岸防洪堤破面应每年锄、劈草一次; 6.5
水工建筑物的大修项目如下:
6.5.1
检修或加固拦防洪堤的坝身,基础等。
6.5.2
检修与加固泄洪冲砂闸闸墩、闸门等,更换必须更换的闸板与启闭设备的零件、部件,进行闸板与启闭设备的中木质、铁质零件、部件的防腐涂漆及修整紧固工作。
6.5.3
检修或更换拦污栅的栅架、栅条。6.6
水工建筑物的大修计划的编制应包括: 6.6.1 大修项目表 6.6.2 大修进度表
6.7
小修可以每季度进行一次,小修项目的施工要力争不影响电站的生产发电。6.7.1
检修或加固拦防洪堤的坝身、基础等。
6.7.2
检修与加固泄洪冲砂闸闸墩、启闭机、启闭设备的零件、部件的防腐、修整、坚固工作。6.7.3
检修拦污栅的栅架、栅条。
6.7.4
螺栓的紧固、防腐、涂刷防腐漆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6.8
小修项目由水工维护人员提出,由站领导审核批准后执行。6.9
大、小修一般都应组织验收,大、小修项目由管理局组织验收;
6.10
大修验收完毕后,相关部门要向管理局提交书面验收报告。验收报告的内容如下: 6.10.1
计划与实际检修的项目、工期、工时;
6.10.2
计划检修项目未完成的原因及预定清除的办法、日期; 6.10.3
对检修工作的评价; 6.10.4
经验教训与存在问题。
6.11
大、小修项目如属外包土建工程的施工监理应包括安全监护和质量监护二个方面。6.11.1
安全监护:施工前,应认真检查施工场所、施工方式、施工用工器具及所采用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安全规程,如不符合应禁止开工;待施工单位组织整改后,经再次验收合格,才能开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若有违章现象出现,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生有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施工单位又不听从现场监护人员劝阻的,监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站领导,由站领导强行制止。
6.11.2
质量监护:土建工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组织进行施工。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如确有必要修改图纸时,应经设计人员同意并经认可签字后方可按照更改后的图纸进行施工。
6.12
水工日常巡视及设备检查时发现的各种缺陷及隐患,应及时向水利站站长汇报,并做好记录。
第五篇: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行车直接相关。为搞好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工作,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确保运输,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工频、单相、25千伏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从事接触网工作的广大职工必须牢固树立为运输服务的思想,贯彻“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确保安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断改善接触网的技术状态,保证安全、不间断、质量良好地供电。
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领导,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贯彻落实“三定、四化、记名检修”精神,抓好各项基础工作。要科学地组织接触网运行和检修的各个环节,建立严密而协调的生产秩序,不断提高供电工作质量。
各铁路局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办法,并报部核备。
第一章 运行和管理
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
第1条 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
铁道部:统一制定全路接触网运接和检修工作原则,制定有关的规章;调查研究,督促检查,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审批部管的基建、科研、改造计划,并组织验收和鉴定。
铁路局:贯彻执行铁道部有关规章和命令,组织制定本局有关细则、办法和工艺;审批局管的基建、大修和科研、改造计划,并组织验收和鉴定。
铁路分局:贯彻执行部、局有关规章和命令;督促检查管内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工作;审批分局管的检修、科研、改造计划,并组织验收和鉴定。
供电段: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的各项规章和命令,制定有关办法、制度和措施;制定接触网小修计划;编制大修、改造和科研计划;全面地质量良好地完成接触网运行和检修任务。
接管和运行
第2条 接触网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对工程认真进行检查,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第3条 在接触网工程交接的同时,运营和施工单位之间要交接图纸、记录、说明书等开通时必需的竣工资料。
第4条 接触网投入运行前,接管部门要做好运行组织准备工作,配齐并训练运行、检修人员,组织学习有关规章制度,熟悉即将接管的设备;备齐维修和抢修用的工具、材料、零部件、交通工具及安全用具、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5条 为保持接触网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对施工时标出的接触网设计的轨面标准高度线,供电段和工务段在开通前要进行复查,以后每年复测1次,该线要用红色油漆划在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悬挂点的下方,并标出接触线距轨面的标准高度、拉出值(或之字值)、支柱(或隧道边墙)的侧面限界及线路的外轨超高。
第6条 供电段要在接触网投入运行时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申明各项制度并具体落实;备齐技术文件;建立各项原始记录和表报,并按时填报。
在接触网投入运行后陆续建立起台帐和技术履历。
第7条 每个接触网工区要有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接触网工昼夜值班。值班人员要认真填写“接触网工区值班日志”,每天18点前向电力调度报告当日工作情况和次日工作计划,及时传达和执行电力调度的命令。
第8条 接触网工区应备有下列技术资料:
一、全段的供电分段图和管内的供电分段模拟图。
二、管内的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装配图、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三、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电线路有关记录(如跨越档距内的导线高度、截面、材质、支柱距线路中心的距离等)。
四、隔离开关、避雷器、吸流变压器、绝缘器等设备的出厂说明书。
五、有关的隐蔽工程记录。
六、设备和工具的试验记录。
七、有关设备大修竣工报告。
八、第26条规定的设备小修记录。
九、管内的设备台帐和技术履历。
十、有关的轨道电路资料。
第9条 为保证电气化区段的可靠供电,不应由馈电线、区间接触网引接非牵引负荷;必须由车站接触网引接非牵引负荷时要经铁路局批准;有关部门对非牵引负荷供用电设备要认真维护保养,确保接触网的安全供电。
第10条 由于接触线高度变化而降低带电通过超限货物列车高度时,须经铁道部审批。属于下列情况者,须经铁路局审批:
一、拆除或长期停用接触网时。
二、变更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的材质和截面时。
三、变更接触网的悬挂形式和绝缘水平时。
四、变更接触网分段和开关的操作方式时。
五、在一个供电臂上停用两台及以上吸流变压器或一台超过一个月时。
第11条 吸流变压器的吸上线连接处,设备维修分工规定如下:
吸上线与抗流变压器相连时,钢轨绝缘处,轨道电路用的抗流变压器的连接钣属电务段,连接钣上的螺丝和吸上线属供电段。
当吸上线与钢轨相连时,吸上线及其与钢轨连接的附件属供电段,供电段在作业中,必要时工务部门要派人配合。
巡视检查
第12条 为了贯彻“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定期巡视接触网设备的技术状态和检查机车的取流情况。
第13条 接触网设备的巡视工作,由工长或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接触网工进行。
步行巡视:昼间巡视每月不少于2次,主要是巡视有无侵入限界,障碍受电弓运行,各种线索和零件烧损、折断,补偿器的动作情况和下部地线的连接状态以及有无塌方落石、山洪水害、爆破作业等损伤接触网、危及供电和行车安全等现象。夜间巡视每季不少于1次,主要是观察有无过热变色和闪络放电等现象。
乘车巡视:每季不少于1次,主要是观察接触悬挂及其支撑装置和定位器的状态。
领工员每半年对管内设备至少步行和乘车巡视各1次。
供电段长每季对管内的关键设备至少步行巡视1次。
在遇有大雨、大风、大雪、大雾等恶劣气候时,要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在巡视检查中,对危及安全的缺陷要及时处理。每次巡视检查和缺陷处理的主要情况,都要及时认真填写“接触网巡视和取流检查记录”。
事故抢修
第14条 对接触网的事故抢修工作,要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保证安全,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运输的影响。供电段要在平时搞好抢修演练,提高抢修的组织工作和修复工作水平。要时刻做好事故抢修出动的准备工作,建立严密的抢修组织和严格的抢修制度、纪律,制订科学的应急措施,备齐抢修用材料、零部件、工具和交通用具;夜间和节假日应安排足够的抢修人员,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出动抢修。
第15条 日常运行中接触网工区的抢修用材料、零部件要妥善保管,专料专用,及时补充。每个接触网工区的定额暂定为:
一、500公尺左右的接触线和承力索;
二、3~4根轻便支柱;
三、适量的供电线用导线以及接触网和供电线主要零部件。
第二章 检 修
修 程
第16条 接触网的定期检修分为小修和大修两种修程。
第17条 小修系维持性的修理,主要是:对接触网进行检测、清扫、涂油;对磨损、锈蚀到限的接触线、承力索及供电线、回流线进行整修、补强或局部更换;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修换,以保持接触网的正常技术状态。
第18条 大修系恢复性的彻底修理,主要是:成批更换磨耗、损坏到限的接触线、承力索及供电线、回流线;更新零部件、支撑装置和定位器及支柱;对接触网、供电线和回流线进行必要的改造,以改善接触网的技术状态,提高供电能力。凡是大修更新的设备及其零部件等,均应符合新建工程的技术标准。
周期和范围
第19条 接触网检修工作,要进行综合安排,对测量和检查出的缺陷除危及安全者须及时整修外,应尽量将各种调整、修换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进行,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提高检修效率。
接触网小修项目、周期和范围规定如下:(表略)。
第20条 接触网大修项目、周期和范围规定如下(表略)。
第21条 鉴于各地区的设备性能及运行条件不尽相同,铁路局可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调查研究、技术鉴定,调整小修和大修的项目、周期和范围,并同时报部核备。
检修计划
第22条 小修计划由供电段制定,于前一的11月末以前下达各工区,同时报铁路分局和铁路局各1份。
第23条 大修计划由供电段编制,并按件名逐项填写大修申请书,经铁路分局审查于前一的10月末以前报铁路局审定后列入计划,并报部核备。
第24条 根据铁路局审定的大修计划,由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文件,经铁路局批准后开工。
第25条 为保证按计划检修接触网,在列车运行图中要明确规定昼间的60至90分钟为固定“天窗”(接触网停电)时间。列车调度和电力调度在安排日班计划时,要维护列车运行图中规定的“天窗”时间,按时组织接触网停电检修,一般不得它用;如必须占用时,要经铁路分局长批准。
供电段要做好检修组织工作,充分利用“天窗”时间,质量良好地完成检修任务。如因故在“天窗”时间内不需停电检修时,应由工区工长于前1天17点以前报告电力调度转告列车调度。
检查验收
第26条 接触网小修应建立下列各项记录:
一、接触线(承力索)高度和弛度记录。
二、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记录。
三、接触线(承力索)磨耗和损伤记录。
四、绝缘子电压分布记录。
五、支柱检修记录。
六、锚段关节检修记录。
七、线岔检修记录。
八、分段
(分相)绝缘器检修记录。
九、补偿器检修记录。
十、隔离开关检修试验记录。
十一、吸流变压器检修试验记录(格式由铁路局制定)。
十二、避雷器检修试验记录(格式由铁路局制定)。
十三、供电线(回流线)检修记录。
十四、接触悬挂、支撑装置和定位器等检修记录(适用于一至十三项以外的所有工作)。
接触网小修完毕时,要由检修或测量人员认真填写上述各项记录。领工员对管内接触网小修任务完成情况及其质量要每月检查1次,并在小修记录上签字。
第27条 接触网大修竣工后,要由施工单位负责填写竣工验收报告,由批准计划的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由验收负责人在竣工验收报告上签字并作质量评定。
第三章 技术标准
承力索和接触线
第28条 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材质和截面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一、承力索和接触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得超过其容许的载流量。
二、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规定。
第29条 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和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的数值。弛度误差不大于下列数值:
半补偿链形和简单悬挂为15%;
全补偿链形悬挂为10%。
当弛度误差不足15毫米者按15毫米掌握。
第30条 承力索和接触线中心锚结处和补偿器端的张力差:
区间半补偿链形悬挂不得超过15%。
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不得超过10%。
第31条 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其偏差不得超过100毫米。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应垂直于轨平面,或者承力索位于接触线的正上方,允许向曲线内侧偏差不超过100毫米,但不得偏向曲线外侧。
第32条 接触线在直线地段要布置成之字形,曲线地段要布置成受拉状态,其之字值和拉出值要符合规定,误差不得大于30毫米。
第33条 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其误差不大于30毫米。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变化时,其工作支的坡度一般不超过3‰,困难情况下不应超过5‰。
第34条 接触线在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时,其偏角一般不应大于6度,困难情况下不得超过12度。
第35条 接触线磨耗或损伤按下列规定整修或更换:
一、铜接触线(表略)。
注:加电气补强线时,要使补强线处于工作状态即与受电弓接触。
二、钢铝接触线(表略)。
注:钢铝接触线磨耗或损伤使受电弓与铝面接触时,应更换或切断做接头;磷铜稀土钢铝接触线可比照上述各项规定办。
第36条 接触线的接头和分段绝缘器等要保证受电弓平滑通过。
第37条 钢铝接触线的钢、铝接合要保持良好状态,不得开裂。
1个锚段内接触线接头和补强线段的总数以及承力索接头、补强、断股的总数均不得超过下列规定(不包括分段、下锚接头):
锚段长度在800米及以下时为4个。
锚段长度超过800米时,铜线为8个,钢线或钢铝线为6个。吊弦和吊索
第38条 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吊弦在无偏移温度时,应保持铅垂状态。吊弦在垂直线路方向的偏斜角不得大于20度。半补偿链形悬挂,顺线路方向吊弦下部的偏移值,应和该点接触线的伸缩相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吊弦的偏斜角不得大于30度,否则应采用滑动吊弦。
第39条 环节吊弦至少分为两节,每节的长度不应超过600毫米,吊弦圆环的直径应为吊弦线径的5至10倍。吊弦铁线锈蚀、磨耗减少的截面不得超过原形的20%。
第40条 弹性吊弦的辅助绳和简单悬挂的吊索须用绞线制成。在无偏移温度下两端长度应保持相等,相差不超过100毫米。弹性吊弦的轴助绳应保持一定的张力,不得松弛。
第41条 吊弦线夹要安装正确、紧固,不得沿接触线滑动。
软硬横跨
第42条 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双横承力索为其中心线)和上、下部定位绳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横向承力索的弛度应符合规定。吊线应保持铅垂状态,其截面积和长度要符合规定,最短吊线的长度误差不大于50毫米。
第43条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均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横向承力索两条线的张力应相等,横铁要垂直于横向承力索。
钢绞线的横向承力索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得小于4;定位绳不得小于3.第44条 上、下部定位绳要水平,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其数值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100毫米,5股道以上不超过200毫米。下部定位绳距接触线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50毫米。
第45条 硬横跨钢梁及中心锚结钢梁,漆面剥落和锈蚀面积均不应大于钢梁总面积的10%。
锚段关节和中心锚结
第46条 电分段锚段关节两悬挂各带电部分之间,以及在转换支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和垂直距离要符合规定,其误差不超过10%。对四跨电分段,其中心支柱处两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相等。分段绝缘子串与锚支定位滑轮间的距离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800毫米。
第47条 三跨机械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支柱之间的两接触线,要在相互平行的两个铅垂面内,其水平距离应为100毫米,误差不超过30毫米;转换支柱工作支定位点处两接触线的垂直距离应保持200至250毫米,链形悬挂锚支接触线在动滑轮处要比工作支的接触线抬高500毫米。
第48条 中心锚结的位置要使两边接触悬挂的补偿条件基本相同。中心锚结线夹要紧固,保持铅垂状态,该处承力索、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可比正常情况下大20至100毫米。
中心锚结线夹两边锚结绳的张力、长度均应力求相等,锚结绳不应松弛,两端分别用两个相互倒置的钢线卡子固定,卡子间的距离及锚结绳的外露长度均为100至150毫米,外露部分用绑线扎紧。
线 岔
第49条 对单开道岔的标准定位,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导曲线处两内轨相距630至760毫米的横向(即垂直于线路方向)中间位置处,其误差(即相对于横向中心位置)不得超过20毫米。
第50条 在线岔的交叉点处,正线接触线要装在侧线接触线的下方,侧线接触线上下活动间隙为1至3毫米,限制管安装牢固,防缓垫片良好,接触线能自由伸缩无卡滞。在交叉的接触线相距500毫米处,两接触线均为工作支,其距轨面的高度应保持相等,其高差不得超过10毫米;两接触线中有1根为非工作支,则非工作支的接触线须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不少于50毫米。
电联接器
第52条 纵向电联接器(指馈电线与接触网之间及接触网各锚段之间的电联接器)和横向电联接器(指软横跨各股道间及承力索和接触线之间的电联接器),均要用多股软线做成,其额定载流量不小于被连接的接触悬挂、馈电线的额定载流量。
第53条 电联接器与接触线、承力索及馈电线之间的连接必须保证电接触良好,线夹安装牢固并保持铅垂状态,线夹内无杂物。
第54条 在锚段关节处要装设两组电联接器;在链形悬挂与简单悬挂的衔接处要装设电联接器;其它处所必要时要增设电联接器。
若利用承力索载流时,在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应装设足够数量的电联接器。
第55条 电联接器要能适应接触线和承力索的伸缩要求,锚段关节处两接触悬挂间电联接器的导线长度要留有一定的余量;链形悬挂电联接器的导线在承力索和接触线之间要盘成3至5个圆圈,圆圈的间距宜为50毫米,最下方的圆圈距接触线应为200至300毫米,圆圈的内径应为电联接器线径的3至5倍(铜线时)或5至8倍(铝线时)。
绝缘部件
第56条 接触网的绝缘子泄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般地区(附盐密度<0.1毫克/平方厘米):不少于920毫米;污秽地区(附盐密度≥0.1毫克/平方厘米):不少于1200毫米。
第57条 绝缘子不得有裂纹,瓷体无破损、烧伤,其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300平方毫米。E?01环氧树脂绝缘子应无弯曲和裂纹,连接件不松动。
绝缘子裙边与接地体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第58条 运行中的悬式绝缘子要按时测量分布电压(软横跨上的横向电分段绝缘子除外),当分布电压小于、等于下列规定的数值时要及时更换(表略)。
第59条 在运输、装卸和安装绝缘子时应避免发生冲撞,不得锤击与瓷体连接的铁帽和金属件,同时也不得对其进行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绝缘子铁帽和金属件应无锈蚀。
第60条 玻璃钢分相绝缘器的主绝缘不得有烧伤、破损和裂纹,其放电痕迹不得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分相绝缘器的中性区不得小于18米。
第61条 在潮湿和污秽地区的分段、分相绝缘器,其主要绝缘的绝缘水平应比一般地区相应加强(例如增加主绝缘的有效绝缘长度或采用优质绝缘材料等)。
定 位 器
第62条 定位器应保持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及工作面的正确性,以及定位点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温度变化时,接触线能自由伸缩,使受电弓有良好的取流状态。
第63条 定位器管坡度(定位器管与水平线夹角的正切值)应保持在1/10至1/5的范围内。
支持器方向要安装正确,支持器处定位器管伸出的长度应为20至150毫米。
第64条 定位器管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温度变化时水平方向的偏角应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相适应,其偏角最大不超过18度。
第65条 反定位器主管、定位肩架及组合定位器的定位管均应保持水平,靠接触线侧的端部允许仰高不超过20毫米。反定位器主管两侧拉线的长度和张力应相等。
第66条 定位环应沿线路方向垂直安装,距定位管根部的长度不小于40毫米。定位装置各管口要有管帽。各定位拉线要受力适当且不得有严重锈蚀。
支撑装置
第67条 半补偿链形悬挂腕臂要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其顺线路中心的偏移不得超过100毫米。全补偿链形悬挂及简单悬挂腕臂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温度变化时腕臂顶部的偏移要和该处承力索伸缩值相对应,在极限温度时其偏移值不应超过腕臂水平投影长度的1/3.第68条平头斜腕臂顶部,双线路腕臂应保持水平状态,其允许仰高分别不超过50毫米和100毫米。定位立柱应保持铅垂状态,无永久弯曲变形。
第69条 绝缘腕臂的各部件均应组装正确;绞接处要转动灵活,腕臂无永久弯曲变形,顶部非受力部分长度为100至200毫米;顶端封帽要密封良好。
第70条 隧道内埋入杆件应无断裂、变形和锈蚀,其周围水泥填充物无辐射性裂纹和脱落。
第71条 腕臂及隧道内的埋入杆件不得有严重锈蚀,锌层脱落处要补漆。
补 偿 器
第72条 补偿器坠砣坨块要叠码整齐,其总重量符合规定标准,相差不超过2.5%,限制、制动部件要作用良好。
第73条 运行中补偿器的b值(坠砣底部距地面的距离)要保持200至800毫米,在最低温度下的α值(补偿绳回头末端至定滑轮或制动部件的距离)不得小于200毫米。
第74条 补偿器滑轮要转动灵活,坠砣升降自如。棘轮式补偿器补偿绳的长度要保证坠砣在极限温度范围内自由伸缩。补偿绳不得有接头和断股。
支柱及地线
第75条 接触网所有各种支柱内缘与线路中心、站台边缘的限界均须符合规定。
第76条 接触网各种支柱,均不许向线路侧、受力方向倾斜。双边悬挂、装有开关、曲线内侧和位于直线与相邻锚柱同侧的转换支柱以及无明显受力方向的支柱,均应保持铅垂状态,允许向受力的反向倾斜不超过0.5%。
支柱在顺线路方向应保持铅垂状态,其斜率不超过0.5%,锚柱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其斜率不超过1%。
曲线外侧及直线上的支柱要向线路外侧倾斜,钢筋混凝土支柱的斜率为0.5%(即支柱外缘垂直于地面);金属支柱的斜率为0.5%~1%。
软横跨支柱的斜率:钢筋混凝土支柱为1%(即外缘保持垂直);金属支柱(15米以上)为1%至2%。每组软横跨两支柱中心的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其偏角不大于3度。
第77条 钢筋混凝土支柱局部破损和露筋时,要及时修补。支柱翼缘横向、斜向裂纹长度超过翼缘宽度或裂纹宽度超过0.15毫米时应更换。
第78条 金属支柱角钢焊缝不得有裂纹,主角钢弯曲不超过5‰,支柱漆面剥落超过支柱总面积的10%时要补漆。
基础顶面要高出地面100至200毫米。基础外缘外露400毫米以上时要进行培土,每边培土的宽度为500毫米,培土边坡与水平面成45度角;钢筋混凝土支柱培土标准也可照此办理。基础根部不许有积水、泥土、碎石和灰渣等物。
第79条 支柱和隧道内悬挂点按下行方向依次编号,复线区段下行线为单数,上行线为复数。每个区间、车站、隧道均应分别编号,书写编号的位置、大小和字体要统一,在地面和列车上均能清晰可见。
第80条 拉线应设在承力索下锚支的延长线上,与地面夹角一般为45度,特殊困难地区不超过60度,同一锚柱各线的张力要均匀并涂漆或涂防腐剂。
第81条 当电力线必须与接触网软横跨支柱同杆合架时,最内方的电力线带电部分距支柱边缘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0毫米,电压不高于380伏。
第82条 接触网支柱和金属支撑装置均须装设地线,截面应符合规定,要连接紧固,接触良好,外露部分涂漆,埋入部分涂防腐剂。
第83条 旅客站台上的支柱,装有隔离开关、避雷器、吸流变压器的支柱,以及天桥、跨线桥等,均须装设双地线,其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第84条 凡距接触网(架空线)带电部分的距离不足5米的所有金属结构物(如信号机、水鹤等),均须接地。
隔离开关及避雷器
第85条 隔离开关应接触良好、转动灵活,引线截面要与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以及所连接的接触网当量截面相适应。
第86条 GW4型的隔离开关合闸时闸刀要水平,两闸刀中心线相吻合;分闸角度为90度,允许误差+1度;止钉间隙为1至3毫米。
GW2型的隔离开关合闸时动触头要水平,开、合闸过程中两消弧棒应连续接触;分闸角度为50度,允许误差+2度。
隔离开关闭合时应接触良好,以0.05毫米×10毫米的塞尺检查,对于线接触的应塞不进去;对于面接触的其塞入深度在接触表面宽度为50毫米及以下时,不应超过4毫米,在接触表面宽度为60毫米及以上时,不应超过6毫米。
第87条 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主闸刀与接地闸刀分别操作者,其机械联锁须可靠。
第88条 对运行中的隔离开关,每年要用2500伏的兆欧表测量1次绝缘电阻,并与最近的前1次测量结果比较,不应有显著降低。
新安装的隔离开关,在投入运行前,要按规定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第89条 避雷器的引线和各部螺栓要紧固,动作计数器要完好。管型避雷器管体不许有裂纹、烧伤,闭口端头应堵紧,外部间隙符合规定,误差不超过5%,两电极中心线要对正。阀型避雷器的瓷套管不许有裂纹、破损和放电痕迹。
每年雷雨季节前要按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程和有关规定对避雷器和放电计数器进行预防性试验。
供电线和回流线
第90条 供电线(馈电线、并联线、捷接线和加强线)、回流线的截面积要满足通过的最大电流,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规定。
第91条 各种导线的张力和弛度要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冬季不致断线,夏季须有足够的线间距离。
第92条 供电线和回流线采用钢芯铝绞线时,其钢芯不准折断。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铝线断股、损伤面积不超过铝截面的7%且载流量不超过允许值时,可将断股处磨平用同材质的铝线扎紧,当断股、损伤面积为7%至25%时要进行补强,当断股、损伤面积超过25%时须更换或切断做接头。
第93条 一个锚段内供电线和回流线的接头、断股和补强线段的总数分别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锚段长度在800米及以下为4个。
锚段长度大于800米时为8个。
第94条 供电线和回流线跨越或接近铁路、公路、电力线、弱电线路、河流等时,要符合电力部的有关规定。其导线距地面、树木及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规定(表略)。
第95条 当供电线、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其带电部分距支柱边缘的距离,回流线不得小于0.8米,供电线不得小于1米。
当供电线、回流线与接触网分杆架设时,其导线距山坡、峭壁、岩石的距离:步行可到达的,供电线为5米,回流线为3米;步行不能到达的,供电线为3米,回流线为1.5米。
保安装置及标志
第96条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跨线桥和天桥,在接触网带电部分正上方桥面的两侧要装设安全挡板或细孔网栅(网孔不大于40×40毫米,下同)。安全挡板或细孔网栅要垂直于桥面,在桥面以上的高度不应低于2米,宽度距接触网带电部分每边应不小于1.5米。
跨线桥、天桥的扶梯边缘与接触网带电部分的距离小于5米时,在扶梯上也要装设安全挡板或细孔网栅。
第97条 站内接触网每根支柱离轨面2.5米高的处所及安全挡板或细孔网栅上,均要有涂以白底并用黑色书写“高压危险”字样和用红色画以闪电符号的警告标志。
第98条 在车辆平交道口铁路两侧的公路上,应装设限界门。限界门的装设位置,在沿公路中心线距最近铁路的线路中心线不小于12米的地方,限界门的宽度不得小于公路路面的宽度。限界门的吊板要平齐,吊板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为4.5米。限界门框柱涂以黑、白色相间的漆条,漆条宽度为200毫米,并按《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的规定悬挂揭示牌。
第99条 在装卸线和机动车辆经常通过的地方,接触网支柱及拉线下部要有保护桩。
第100条 在接触网悬挂终端要悬挂“接触网终点”标志。该标志设在接触线锚支距受电弓中心线400毫米的上方。
在接触网分相的地方设置“断”电标和“合”电标。
“接触网终点”标、“断”电标和“合”电标的样式和装设地点,均须符合《技规》的规定。并要装设牢固,字迹清晰,完整无损。
零件及其它
第101条 接触网、供电线和回流线承力的零件,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得小于3.零件要安装牢固,螺栓涂油,调整螺丝的丝扣外露部分不得小于50毫米。线索紧固零件在温度变化时不得使线索往复弯曲,以防疲劳。
第102条 各种钢绞线要按规定涂油,以防锈蚀。由于锈蚀产生断股或虽未断股但降低机械强度不能满足规定的安全系数或降低的机械强度超过15%时,要更换或切断做接头。
第103条 钢绞线因机械损伤断股不足截面积的15%且能保证规定的安全系数时,断股处要磨平,并用同材质的绑线扎紧;否则应更换或切断做接头。
第104条 接触网、供电线和回流线各导线连接部分的机械强度不得低于被连接导线机械强度的90%,其允许的载流量要与被连接导线的允许载流量相一致。
第105条 各种钢绞线一般用楔形线夹连接固定,也可用相应型号的钢线卡子连接固定。
当用楔形线夹连接固定时,绞线外露长度应为300至500毫米,并用绑
线扎紧两处,每处绑扎宽度不得小于20毫米。
当用钢线卡子连接时,不得少于4个卡子,其间距为100至150毫米,每边最外方钢线卡子距绞线端头100毫米,并用绑线扎紧。
第106条 吸流变压器(包括其双极隔离开关)和吸上线的检修、试验项目及标准由铁路局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