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民生科技计划实施细则
甘肃省民生科技计划实施细则
(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组织实施甘肃省民生科技计划(以下简称民生计划),依靠科技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科技部、财政部《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和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民生计划是甘肃省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面向基层,依靠科技进步与机制创新,通过在基层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推动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推广普及,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使科技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民众。
第三条 民生计划资助范围主要包括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镇发展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的科技领域,重点面向基层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综合集成与示范,以及具有导向作用的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技术的实用性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在基层的转化应用。
第四条 民生计划实施原则
(一)需求驱动,面向基层。以民生需求为驱动,以社区、村镇为主要应用示范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走进基层、惠及百姓生活,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引领,典型示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坚持技术成果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应用性的原则。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先行试点、稳步推开,推进民生计划的深入实施。
(三)协同推进,机制创新。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积极发挥各级人民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和依靠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符合甘肃省情、适合区域特色,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协同推进的组织运行机制。
(四)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坚持经费投入多元化原则,中央、省级和地方财政共同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单位自筹、用户资金等多元化投入。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建立甘肃省民生科技计划协调领导小组,主管副省长任组长,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为副组长单位,相关省级业务主管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推动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及民生计划实施,制定完善我省政策法规,决策重大事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负责日常协 调服务工作。
第六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负责民生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协调。省科技厅负责制定民生计划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计划实施,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负责编制和发布民生计划先进科技成果目录指南;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咨询论证、立项批复、成果管理、考核验收等。
第七条 省财政厅会同省科技厅研究制定民生计划经费管理办法;负责民生计划项目预算审批、经费监督管理、绩效评价;与省科技厅共同组织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筛选推荐、组织协调、监督实施和考核验收等工作。
第八条 与民生计划相关的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参与编制甘肃省民生计划先进科技成果目录指南,参与项目实施方案咨询论证、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参与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评审论证、组织协调、监督实施和考核验收;负责推动本领域(行业)相关技术成果与成功经验的推广应用。
第九条 市(州)科技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级组织单位)负责制定本地区民生计划实施方案,择优推荐基层民生计划项目;负责民生计划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工作;负责集成科技资源,协调落实相关政策、资金等保障条件;负责编报民生计划年度实施报告,协同省级组织单位做好考核验收工作。
第十条 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是民生计划项目实施 管理的责任主体。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单位),负责区域内民生计划实施方案的编制、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管理;负责项目承担单位的遴选、项目负责人的确定;负责落实资金、政策、人才等配套保障条件。
第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依据上级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下达的目标和任务。
第十二条 省外、中央驻甘及省级企事业作为民生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由项目实施所在市(州)的市级组织单位筛选推荐、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民生计划以项目形式分年度实施,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民生计划项目采取有限目标、分类指导、滚动发展、分段实施的管理方式,项目周期一般为三年。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评价,充分发挥用户在项目实施、验收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建立项目滚动实施机制。
第十四条 民生计划优先支持范围:
(一)生态环境领域。优先支持生态环境预警、荒漠化治理与恢复、草地与湿地生态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保持、饮用水安全保障、大气土壤等污染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能环保等技术的转化应用。
(二)人口健康领域。优先支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和 诊疗、重大传染病防控、地方病防控、中医适宜技术、生殖健康及妇幼保健、医疗器械及康复器材、远程诊疗及低成本医疗、中(藏)药材种植(养殖)与加工等技术的转化应用。
(三)公共安全领域。优先支持防灾减灾及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食品安全检测预警、重大生产事故预防安全生产保障装备、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等技术的转化应用。
(四)城镇发展领域。优先支持数字社区及其管理服务、便民惠民公共服务、绿色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的转化应用。
第十五条 省科技厅会同省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筛选编制民生计划先进科技成果目录指南,在省科技厅政务网站或其他媒体统一公开发布,并定期更新。
第十六条 市(州)科技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会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单位),根据成果目录指南及相关要求,分年度组织本地区项目申报与实施方案制定,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组织项目承担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第十七条 民生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的方向和部署;符合优先支持领域和范围;主要技术成果选自科技成果目录指南;技术所有方与用户的权益和责任明确。
(二)项目实施方案完整,体现整体设计、协调推进;项目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技术指标可考核;除中央、省级财政 资金外地方配套资金和其它来源资金确保落实到位。
(三)项目实施机制可行,政产学研用结合紧密,管理措施科学规范。建立由市(州)或县(市、区)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协调推进小组,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由技术专家、财务专家、用户、管理者参与的项目实施专家组,对项目提供技术、财务和管理咨询。
(四)项目实施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具有明确的成果用户和受益人群;项目实施成果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措施明确。
第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等,应当长期从事本领域业务或研究工作,具有良好的项目实施条件。
(二)能够充分发挥产学研用联合的优势,突出用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鼓励用户优先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的牵头单位。
(三)能够调动相关资源开展工作,并具有行之有效的技术成果展示和推广条件。
第十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结合本地区需求和技术发展现状,按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应体现以下基本要求:
(一)先进性。在本领域或行业具有技术先进性。
(二)适用性。满足区域共性需求,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三)示范性。具有较好示范性,影响力强,带动性好。第二十条 市级组织单位对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可行性论证后,根据规定的项目推荐要求和项目限额,将修改完善后的项目实施方案,正式行文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报送,并抄送相关省级业务主管部门。
市(州)推荐项目实施方案的质量、组织保障能力、配套投入程度等,作为确定市(州)项目推荐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十一条 鼓励市(州)推荐采用后补助方式资助的项目,对后补助项目适当放宽限项要求。后补助项目是指按照正常程序和要求立项后,相关单位围绕立项时确定的项目重点任务和目标先行投入并组织实施,待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再给予相应财政补助的项目。后补助项目的申报按照本细则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会同相关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市(州)推荐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咨询论证和评审,提出年度立项建议(含后补助项目),共同研究确定项目,下达立项批复。项目实施起始时间以批复下达时间为准。
第二十三条 市级组织单位依据立项批复,组织修改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与省科技厅签订项目任务书。市级组织单位明确与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的责任和权益,签订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各方签字盖章后报省科技厅审核备案。第二十四条 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按照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和有关要求,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具体落实,协调相关资源共同推进。
第二十五条 市级组织单位每年年终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报送民生计划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及执行情况综合报告,并抄送相关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市级组织单位每年按时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报送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年度执行情况综合报告。
第二十六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会同相关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业机构、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开展监督与评估。民生计划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对于未经批准变更项目任务、未落实项目实施保障条件的市(州),视情况终止项目或取消未来三年的项目申报资格,追回财政拨款;对市级组织单位未履行职责,造成项目不能顺利实施的,调减甚至取消所在市(州)未来三年的申报项目数量或申报资格。
第四章 验收考核
第二十七条 民生计划的验收考核工作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会同相关省级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市级组织单位配合组织协调。
第二十八条 项目任务完成后,由市级组织单位在一个月内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项目总结报告、用户使用报告、财务审计报告等验收材料。省科技厅经过初审 验收材料后批复验收申请,会同省财政厅及相关省级业务管理部门,成立由技术、财务、用户、管理等多方专家组成的项目验收组,召开验收考核会议,通过审查验收材料、现场考察、质疑答询等程序,形成项目验收意见。
第二十九条 项目验收结果分为通过验收和不通过验收。
(一)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已基本完成、经费使用合理的,为通过验收。
(二)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为不通过验收:
1、没有达到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2、所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存在弄虚作假;
3、实施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
4、无正当理由且未经批准,超过规定的执行期限半年以上仍未完成项目任务;
5.经费使用存在严重问题。
第三十条 省科技厅在项目验收结束后一个月内,将验收意见通知市级组织单位。未通过验收的项目,市级组织单位在接到通知的三个月内,组织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整改,在基本达标后再次提出验收申请。仍未通过验收且无正当理由的,市级组织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及相关负责人三年内不得承担民生计划项目及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第三十一条 市(州)科技主管部门要建立覆盖项目实施 全过程的电子、音像、文字、数据等材料档案,连同项目验收意见、项目总结报告、用户使用报告、财务审计报告等验收材料报送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为其制定项目实施成果推广方案提供基础材料。在项目通过验收后的三个月内,市(州)科技主管部门将项目验收材料及项目实施成果推广方案报送省科技厅、省财政厅。
第三十二条 项目验收后,市(州)科技主管部门及时将项目实施成果及经验报送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及相关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由相关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先进技术成果及经验在全省的推广应用。
第三十三条 建立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制度。民生计划项目验收后三年内,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开展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对项目实施效果、经费使用、管理工作以及成果推广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于项目绩效评价结果良好、成果推广效果显著、管理经验先进的,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项目所在市(州)开展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三十四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信用管理制度。建立民生计划信息和成果管理平台,对项目立项信息和成果成效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促进成果共享与应用。推进项目实施方案网上申报评审、监督管理等工作。对与项目实施有关的人员和单位,实行信用、回避等制度管理。
第三十五条 项目涉及的知识产权等问题,严格按照《科 学技术进步法》及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涉及保密事项,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根据民生计划实施总体情况,定期组织开展计划执行情况全面评估,优化计划实施与管理。
第五章 专项经费开支范围
第三十七条 民生计划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集成示范直接相关的有关费用的补助支出。
第三十八条 专项经费的开支范围主要包括技术引进费、技术开发费、技术应用示范费、科技服务费、培训费等。
(一)技术引进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引进新技术、新流程、新工艺,或购买专利等发生的费用。
(二)技术开发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有关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生产工艺流程改进、技术的适用性改进和创新等发生的费用。
(三)技术应用示范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开展技术转化应用、综合集成和示范等发生的费用。
(四)科技服务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聘请有关技术专家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五)培训费: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发生的资料费、专家讲课费、场地租用费、学员食宿补 助等费用。
专项经费不得开支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和福利支出,不得开支罚款、捐赠、赞助、投资等。
第三十九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确需由专项经费安排的其他直接相关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会同相关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选择部分工作基础好、示范性强的市(州)先行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后,适时在全省范围内实施。
第四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永宁县民政局民生计划实施工作总结
永宁县民政局民生计划实施工作总结
自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10项民生计划以来,我局坚持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紧紧围绕10项民生计划涉及的内容,立足本职,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在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工作中,我局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补助标准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一)全面推进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的安排,我县于2006年下半年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为了做好由农村特困救助政策向农村低保政策的过渡,我局按照农村低保政策的要求对原享受农村特困救助政策的对象进行了重新核实,共核实确定农村低保对象2839户4456人,下半年发放农村低保金93.5万元,月人均低保金17元。2007年全面推行农村低保政策,实现了应保尽保,低保补助水平也有了提高,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187万元,发放人数为2839户4456人,月人均低保金35元。2008年,自治区财政对我县农村低保资金的补助水平由40%提高到70%,我县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先后两次提高,由35元提高到55元,五十大庆时按照自治区的安排为农村低保对象每人发放200元的慰问金,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271万元,发放户数为3181户、人数为4526人。-1-
2009年下半年,按照自治区的要求,我县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再提高10元,达到65元,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485万元,发放户数为3484户、人数为5912人。从2007年到2009年,通过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我县农村低保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巩固,保障范围更全面,月人均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以规范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市低保管理水平。
在城市低保管理工作中,我局以规范管理为抓手,严格执行“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的低保审批程序,强化入户核查,严把入口关;加强动态管理,切实扭转城乡低保进门容易出门难的局面,巩固应保尽保;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增强低保的透明度。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城市低保工作在规范管理中逐步得到加强,从而维护了低保政策的严肃性。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我局按照民生计划的要求适时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能力。2007年4月1日,我县城市低保标准由190元提高到200元,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低保金10元,全县3129户6670名城市低保对象全年共领取低保金645万元,月人均低保金81元;2008年,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我局适时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从1月份起,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低保金15元,7月1日起,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再增加低保金15元,五十大庆时还为城市低保对象每人发放200元慰问金,使城市低保对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到年底共为3112户7752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108万元,月人均补差达到127元,使城市低保户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2009年,城市低保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月人均补差提高到143元,提高了15元,全年共为3115户7752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336万元。2009年,按照自治区的安排部署,我县实施了高龄老人津贴制度,为全县8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通过审核确定,全县80岁以上符合发放条件的老年人1551人,从9月份开始到年底共发放高龄老人津贴70万元,使贫困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从2007年到2009年,通过逐年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使城市低保户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城市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实施扶弱助困计划,关爱弱势群体
(一)以敬老院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五保供养水平。2007年以前,我县正常运行的农村敬老院有5所,设施落后,供养分散,供养水平低。2007年,在实现了应保尽保、供养率达到100%的前提下,我局致力于供养水平的提升,大力实施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在县城新区建设了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3779平方米、总投资850万元的永宁县中心敬老院,工程于6月份竣工,10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集中供养五保户86人,集中供养率为27%。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后,我局对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整合,在中心敬老院开展了以副养院,加强了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提高使用效率,到2009年共入住五保人员126人,集中供养率进一步得到提高,我县五保供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以老年设施建设为突破,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继2007年实施永宁县中心敬老院项目之后,我局积极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于2009年5月开始实施永宁县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项目投资45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
方米,主体工程于年底竣工。县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工程的建成,将切实扭转县城老年服务设施落后,服务内容单一的局面,为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加强福利机构建设的同时,我局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的安排大力实施慈善救助项目,实施“爱心2008—走进宁夏”手术康复计划,对28名符合条件的0—14岁贫困家庭患儿进行了手术救治,开展了“重生行动”救助项目,对8名唇腭裂患儿进行了救治,减轻了患儿的家庭负担。
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我县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贫困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实施城乡安居计划,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的安排,我局于2008年开展了农村危房摸底排查工作,对全县的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详细掌握了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情况,按照“三榜公示、三级审批”的工作程序严格确定救助户和扶持户,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通过摸底,全县共有住房困难对象3598户,其中救助户917户,扶持户2681户。2009年,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县开始实施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工程,为了将这一民心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在自治区民政厅和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全力以赴,一是在去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500户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任务,上报自治区民政厅。二是按照每户补助1.4万元的标准,落实项目资金700万元,其中自治区补助500万元,县财政配套200万元。三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四是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五是抓重点,抓关键环节。重点抓好闽宁镇、望洪镇、李俊镇共4个规模较大集中点建设,集中改造296户。六是经常深入各乡镇,强化督查,确保建房质量。七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形成了工作合力,促进了项目的实施。到10月份,全县500户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自治区民政厅的验收,年底前,大部分改造户迁入新居,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群众反响好。
四、实施卫生惠民计划,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 2007年6月1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宁夏农村特困户和特重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建立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农村所有困难群众。我局认真执行政策规定,扎扎实实做好医疗救助工作,一是每年为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交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费;二是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实施门诊医疗救助,每年将门诊救助金直接打入困难对象个人账户;三是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因病住院实施常规医疗救助;四是对患特重大疾病的农村困难群众实施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切实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效果明显。
总之,我局立足本职,将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的10项民生计划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切实改善了民生。
永宁县民政局
2010年4月23日
第三篇:科技惠民计划启动实施
科技惠民计划启动实施
发布时间: 2012-06-14|作者:陈磊
http:// 2012年06月14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陈磊
中国科技网讯 6月12日,科技部、财政部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科技惠民计划工作会议,正式发布《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启动科技惠民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等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王伟中表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事关民生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全体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实施科技惠民计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重要举措。《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有特色、有新意,科技部万钢部长、王志刚副书记和财政部张少春副部长等领导非常关心,多次批示要求做好制度设计与实施工作,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按照办法规定和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王伟中指出,近年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将社会发展科技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中央财政加大了对相关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和比例,社会发展科技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对维护人民健康、改善人居环境、保障社会安全、防灾减灾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我们仍应看到民生科技中的薄弱环节,如科技原始创新成果缺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未确立、民生科技服务有待加强等。
王伟中强调,今年是科技惠民计划启动实施的第一年,要起好头、开好局。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注重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集成资源,加强科技部门、财政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的合作,协调各方力量参与科技惠民计划实施;要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和基础,发挥好政府投入引导和放大作用,创造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培育和发展民生相关产业;要积极探索科研人员与基层合作的长效机制,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民生。
赵路指出,科技惠民计划不仅是对现有科技计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的必然要求。科技惠民计划在创新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机制中,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例如,科技惠民计划强调科技引领与需求驱动,发挥中央财政引导作用,支持基层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示范应用,还对实施成果的推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探索公共财政引导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新途径。科技惠民计划在经费管理上有无偿资助、后补助、以奖代补等多种制度设计,经费开支范围将明显区别于其他科研项目,将更加适合于公益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赵路要求,各地方财政部门特别是省级财政部门要统一思想,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科技惠民计划及后续的成果推广工作,加强经费使用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性。
会议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北京、天津、江苏、广东、山西、湖南、甘肃、新疆等地方作了工作交流。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宋秋玲、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作总结讲话,对科技惠民计划组织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记者 陈磊)
《科技日报》(2012-06-14 一版)
第四篇:安全监理实施细
重庆市园博园巴渝园工程
安 全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重庆联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园博园项目监理部
一、安全监理的依据: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3.施工组织设计。
二、安全监理的具体工作:
1.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
2.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督促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4.审核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5.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
6.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冬季防寒、夏季防暑、文明施工、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
7.进行质量安全综合检查。发现违章冒险作业的要责令其停止作业,发现安全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责令停工整改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8.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人员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三、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程序
1.审查施工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 ⑴《营业执照》; ⑵《施工许可证》; ⑶《安全资质证书》; ⑷《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书》;
⑸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安全专业人员的配备等; ⑹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体系; 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⑻ 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及管理情况; ⑼ 各工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⑽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安全条件。
2.审核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和证明文件(总包单位要统一管理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3.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 ⑴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审批: ① 安全技术措施应由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写;
② 安全技术措施应由施工企业技术、质量、安全、工会、设备等有关部门进行联合会审;
③ 安全技术措施应由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④ 安全技术措施应由施工企业报建设单位审批认可;
⑤ 安全技术措施变更或修改时,应按原程序由原编制审批人员批准。⑵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① 土方工程:
A 地上障碍物的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B 地下隐蔽物的保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C 相临建筑物的保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D 场区的排水防洪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E 土方开挖时的施工组织及施工机械的安全生产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F 基坑的边坡的稳定支护措施和计算书是否齐全完整; G 基坑四周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② 脚手架:
A 脚手架设计方案(图)是否齐全完整可行; B 脚手架设计验算书是否正确齐全完整; C 脚手架施工方案及验收方案是否齐全完整; D 脚手架使用安全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E 脚手架拆除方案是否齐全完整。③ 模板施工;
A 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B 模板设计应包过支撑系统自身及支撑模板的楼、地面承受能力的强度等; C 模板设计图包过结构构件大样及支撑系统体系,连接件等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图纸是否齐全; D 模板设计中安全措施是否周全。④高处作业:
A 临边作业的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B 洞口作业的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C 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⑤ 交叉作业:
A 交叉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整; B 安全防护棚的设置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C 安全防护棚的搭设方案是否完整齐全。⑥ 临时用电:
A 电源的进线、总配电箱的装设位置和线路走向是否合理; B 负荷计算是否正确完整;
C 选择的导线截面和电气设备的类型规格是否正确; D 电气平面图、接线系统图是否正确完整; E 施工用电是否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F 是否实行“一机一闸”制,是否满足分级分段漏电保护; G 照明用电措施是否满足安全要求。⑦安全文明管理:
检查现场挂牌制度、封闭管理制度、现场围挡措施、总平面布置、现场宿舍、生活设施、保健急救、垃圾污水、放火、宣传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是否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4.审核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专业管理人员资格;
5.审核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安全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 6.审核安全设施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措施; 施工单位应提供安全设施的产地、厂址以及出厂合格证书 7.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8.现场监督与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下达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暂停施工:
① 日常现场跟踪监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监理人员对各工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现场检查、验证施工人员是否按照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和操作规程操作施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达监理通知,责令施工企业整改; ② 对主要结构、关键部位的安全状况,除日常跟踪检查外,视施工情况,必要时可做抽检和检测工作;
③ 每日将安全检查情况记录在《监理日记》;
④ 及时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汇报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必要时,以书面形式汇报,并作好汇报记录。
9.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如遇到下列情况,监理人员要直接下达暂停施工令,并及时向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汇报:
1.施工中出现安全异常,经提出后,施工单位未采取改进措施或改进措施不符合要求时;
2.对已发生的工程事故未进行有效处理而继续作业时; 3.安全措施未经自检而擅自使用时; 4.擅自变更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时; 5.使用没有合格证明的材料或擅自替换、变更工程材料时; 6.未经安全资质审查的分包单位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时; 7.出现安全事故时。
2010年12月1日
第五篇: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写提纲
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写提纲
(1)民生问题是指本项目实施覆盖范围内,通过项目实施所改善的本区域民生问题;科技需求是指成熟、先进科技成果应用的需求。
(2)项目目标应明确具体;主要任务应明确清晰;考核指标应可量化、可考核。
(3)成果应用示范实施范围是指成果应用示范的实施点或区域,应阐述选取的理由及工作基础。成果应用示范工作应阐述所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来源、示范措施及其预期效果,应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按照项目实施年限,分阐述任务及要求〔本部分可列表)。
(5)项目经费筹措与支出。经费构成、来源应具体明确,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说明支出类别与依据。
(6)项目组织管理。①管理机制应明确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及各成员权利与责任,各层级项目组织机构构成,以及各自权利与任务;②实施机制应明确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与其他承担单位、科技成果提供方、资金接受方与使用方之间的利益关系;③项目经费管理应阐明项目单独建立台账、经费使用管理等措施;④公众参与机制应提出社会宣传、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等措施。
(7)项目实施成果推广措施应描述项目实施成果应用示范成功后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
(8)基层组织单位项目可行性论证意见,应对项目所选取科技成果的先进性、成熟性、适宜性、可行性等方面做出评价;对项目管理、实施机制是否符合实际做出评价。省级组织单位项目评审论证意见,应对项目方案的典型性、代表性、可推广性以及所设计项目管理规范性等方面做出评价。
(9)有关附件包括科技成果应用协议书等资质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