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重组企业设立登记中的法律问题与债务应对研讨会会议纪要
走出资源整合的误区与盲区
——煤矿重组企业设立登记中的法律
问题与债务应对研讨会会议纪要
时间:2010年6月9日 地点:太行大酒店西楼 参会人员:
董玉明 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
朱忠良 山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法政系教授 樊云慧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张志荣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 王晶莹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 李斌宇 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高继改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副部长 成俊铭 山西梅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长 潘曙光 中汇大地矿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张孝铭 太原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监审部经理 李建设 太原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 张 辉 《山西煤炭》杂志社责任编辑 中吕律师事务所全体律师 主持人:
高剑生 中吕律师事务所主任
针对目前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在新公司登记设立时遇到的法律困扰和对如何处理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债务方面存在的困惑,中吕律师事务所于2010年6月9日在太航大酒店举行了主题为“煤矿重组企业设立登记中的法律问题与债务应对研讨会”。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讨论,与会人员对以下问题达成了一致认识:
一、煤炭资源整合中的企业兼并重组应当采取什么形式?
“兼并”不等于“合并”。晋政发【2008】23号文件规定了“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兼并重组模式。在去年的兼并重组过程中,主体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不同的重组方式:对于单独保留矿,一般是股权收购,通过控股实现对其的控制,并保留其主体;对于整合后要求关闭的矿井,主体企业特别是“5+2”国有大型煤矿企业主要采取的是资产收购这种风险较低的方式,采取公司合并这种方式进行重组的很少,原因在于:
1、整合主体不具备公司合并的条件。“5+2”集团都是资产规模几十亿的大型企业,而且很多不是直接的煤炭生产企业,仅仅是控股的母公司,不可能直接将被整合的煤矿合并在一起。另外这些主体都是纯国有企业,不可能吸收进被收购方的股东作为合并后公司的股东。在实践中,整合主体一般是在股权收购单独保留矿之后,以其为主干,收购周边煤矿的实物资产,成立新煤业公司。如果资产包中没有单独保留矿井,则整合主体收购全部被整合矿的资产之后,新注册一个子公司,将资产全部装进子公司中。
2、很多被整合主体不具备公司合并的条件。《公司法》的合并仅指公司之间的合并。但是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煤矿目前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或国有制企业,有的在改制但还未完成,有的根本就没有改制,这种企业怎么和公司合并?此外,有些煤矿是基建矿或改扩建矿,公司法人主体尚未建立,更没法进行公司合并。
3、公司合并增加了整合主体的风险。即使兼并方的子公司能和被兼并方合并,也很少有企业采取这种方式。《公司法》对公司合并有以下规定:
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一百七十五条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也就是说,整合主体要承担被整合方全部的债权债务,这样无疑给主体造成了沉重的财务压力。有人认为债权人没有在公告期间内提出清偿要求的,债权就会消灭,不能获得清偿,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法律规定合并前应当公告,债权人接到通知可以要求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并不是说债权人如果在此期间不申报债权就会产生债权灭失的后果。只要债权合法且在诉讼时效内,债权人仍可以要求合并后的公司承担。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煤矿的财务制度都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建账,其债权债务通过审计和评估根本无法明确。即使有帐的,很多债务也没有入账。例如煤老板向个人借高利贷,并不是全部用于煤矿,但是一般煤矿都要在借款协议上盖章作担保。有的是煤老板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都有煤矿的盖章。这些情况,在煤矿的账面上都没有体现。还有一些煤矿生产多年,由于账务不健全,没有缴纳税费,在收购之后地方税务局要追缴税款。这些或有债务调查不清,没有一个整合主体敢去签公司合并的协议。
经过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煤矿兼并重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成本最小、效率最高的整合方式,而不应一刀切地使用公司合并的方式。
二、资产收购中,收购主体是否应当承担被收购方的债权债务?
在此次资源整合中,大部分整合主体使用的是资产收购的方式。资产收购的优点在于,整合方通过购买被整合方的资产实现了对煤炭资源的控制,而且不需要承担被整合方的债权债务和人员安置。但是有人认为,资产收购之后,被收购企业变成了空壳,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资产收购是一种不值得推广的整合方式。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与会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1、资产收购会不会使被收购企业变成空壳?
与会人员经讨论认为,资产收购并不会使被收购方变成空壳。在会计上,企业的资产包括两部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企业的实物资产、采矿权属于非流动资产的范畴。企业将实物资产和采矿权出售,换回货币,虽然非流动资产减少了,但是流动资产却增加了(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无疑属于流动资产),而且货币的流动性更好,偿债能力更高。因此资产收购并不会使被收购企业变成空壳。
2、资产收购是否需要公告?公告具备什么效力?
与会人员认为,讨论资产收购是否需要公告,关键在于确定公告的效力,即资产收购进行公告的意义何在?
债权人基于公告得知公司合并的信息,就可以要求债务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这是公司法基于对债权人的保护而作出的一个特别程序的规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公司合并都是优质合并,如果是弱弱合并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债权人利益受到贬损的情况,因此公司法对公司合并的公告作出了明确规定,其公告的意义也在于此。
资产收购属于一种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行为,资产收购行为并不会发生一方法人主体灭失的法律后果,这也是资产收购与公司合并的主要区别。因此,公司法仅对公司合并作出了相应规定,而资产收购应当适用合同法的调整。既然是受合同法的调整,资产收购是否需要公告就完全是基于交易方的意愿,如果交易方愿意公告,合同法也未作出禁止性规定。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是收购方公告还是被收购方公告,也无论公告期内有多少债权人前来申报债权,收购主体不会因被收购方的债务多就可以减少支付转让价款。原因很简单,即使被收购方有再多的债务,其公司名下的资产价值不会因此而减少,你买的是我的资产,一分钱一分货。举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甲现在名下有一处房产经评估值50万,同时甲在外负债20万,甲现在要将此处房产卖给乙,乙不能以甲在外有负债为由,就要求甲应当将房产低价卖给自己,这对于甲显然是不公平的,而且现实中也不会有这么傻的人。房产交易和债务清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还有的人认为,如果资产收购公告期内债权人没有主张权利,则债权消灭。这种认识显然是不能成立的。我国法律并未规定资产收购要进行公告,更不可能规定该公告具有消灭债权的效力。另外从公司法对公司合并公告的规定也可以看出,债权人在公告期内不申报债权,并不会导致债权灭失。
基于以上分析,与会人员认为,资产收购中的公告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即使进行了公告也不会产生因不申报债权而导致债权灭失和收购方减少支付转让价款的法律后果。
3、资产收购的收购方是否要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
有人认为,债务应随资产走,因此,资产收购的收购方应当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这种认识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樊云慧教授介绍,“债务随资产走”是美国的一个判例确定的原则,在我国法律上并无类似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规定:“企业以其优质财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而将债务留在原企业,债权人以新设公司和原企业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主张债权的,新设公司应当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与原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从字面上看,此条款似乎是确立了债务随资产走的原则,但该条款仅适用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情形,而且其前提是收购双方串通,通过资产收购逃避债务。本次资源整合中,作为国有企业的“5+2”集团,根本不存在与被整合方恶意串通逃避债务的情况。假如资产收购中收购方还需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那么资产收购也就失去了意义,收购方一方面支付了收购资产的对价,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显然是不公平的。
三、资产收购中的收购主体是否有权对被收购方进行清算注销?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可见,清算和注销都是公司自身的行为,必须由公司自行组织实施,是否清算、何时清算、如何清算都是公司股东的权利。资产收购的收购方并没有组建清算组的主体资格,也不能成为清算组的成员,更不能代替被收购方去办理注销手续。
四、资产收购中,被收购方的债权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1、债权人要随时关注整合的进展。山西省资源整合的方案都已在政府网站上进行了公示,媒体也及时报道了整合的情况。因此,债权人应及时与收购双方进行联系,了解其收购方案及收购进展。
2、债权人应当及时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资产收购是一种买卖行为,应当受《合同法》调整。如果收购双方恶意串通,以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资产,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则可以根据《合同法》第七十四条、七十五条的规定行使撤销权。如果被收购方在收到款项后既不改变经营范围也不履行清算义务,则债权人可以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从而实现自己的债权。
五、新公司设立的程序难题如何破解?
有的企业提出,目前协议签完了,煤矿也接管了,但是在成立新公司时遇到了很大困难。资源整合的目的是提高煤矿规模,因此全省90%的煤矿现在都成了基建矿,基建完成后才能设立公司。要办理基建手续,必须通过十几个部门的审批,原先这些审批手续可以在领取基建手续后办理,但是现在全成了前置手续。尤其是环保、土地等手续,很难办下来。我省煤矿分布于全省各个地区,其中不少分布在资源保护区域,这些区域属于限采区甚至禁采区,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为了免于承担责任,不给企业出同意建设的文件,导致环保手续办不了。被收购煤矿的土地原先大多是租赁,即使有土地证也大多是集体土地证。国企收购之后这些土地手续全不能用。想办国有土地证,但是困难很大,直到现在也没办下来。土地和环保手续办不完,基建手续就办不了,公司设立不起来,采矿证过期就要被吊销,资源整合的任务就没法完成。
有的企业提出,新公司领取采矿证之后要办理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但是安监部门让企业先提供生产许可证才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部门却要求企业先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才发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互相扯皮,导致新公司迟迟无法设立。还有企业提出,由于支付收购对价、技术改造、添置设备等等都需要大量现金,所以在收购时寄希望于过渡期政策,希望过渡矿井的产出能提供现金流。但是由于最近发生的矿难,政府为减轻责任,要求企业必须六证齐全才能生产,无疑是终止了过渡期政策,这使企业变得很被动。没有现金去补偿原股东和债权人,导致煤矿无法接管,整合工作无法完成。
另外有企业提出,整合方收购属于“十关闭”范围内的矿井,地方政府仍然要求其进行评估和补偿。但是收购之后这些矿井都要关闭,资源无法开采,实际上是整合方白白出了一大笔钱,这个损失谁来承担?国有资产的流失谁来负责?
对于以上问题,参会人员无法得出解决的方法。只能希望省政府能够及时召开由政府部门、企业、学者和律师等各方主体参与的会议,通过集思广益,破除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条条框框,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推动资源整合工作向纵深开展。
第二篇:煤矿重组企业设立登记中的法律问题与债务应对研讨会会议纪要
走出资源整合的误区与盲区
——煤矿重组企业设立登记中的法律
问题与债务应对研讨会会议纪要
时间:2010年6月9日
地点:太行大酒店西楼
参会人员:
董玉明 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
朱忠良 山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法政系教授
樊云慧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张志荣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
王晶莹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
李斌宇 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高继改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副部长
成俊铭 山西梅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长
潘曙光 中汇大地矿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张孝铭 太原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监审部经理
李建设 太原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
张辉 《山西煤炭》杂志社责任编辑
中吕律师事务所全体律师
主持人:
高剑生 中吕律师事务所主任
针对目前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在新公司登记设立时遇到的法律困扰和对如何处理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债务方面存在的困惑,中吕律师事务所于2010年6月9日在太航大酒店举行了主题为“煤矿重组企业设立登记中的法律问题与债务应对研讨会”。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讨论,与会人员对以下问题达成了一致认识:
一、煤炭资源整合中的企业兼并重组应当采取什么形式?
“兼并”不等于“合并”。晋政发【2008】23号文件规定了“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兼并重组模式。在去年的兼并重组过程中,主体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不同的重组方式:对于单独保留矿,一般是股权收购,通过控股实现对其的控制,并保留其主体;对于整合后要求关闭的矿井,主体企业特别是“5+2”国有大型煤矿企业主要采取的是资产收购这种风险较低的方式,采取公司合并这种方式进行重组的很少,原因在于:
1、整合主体不具备公司合并的条件。“5+2”集团都是资产规模几十亿的大型企业,而且很多不是直接的煤炭生产企业,仅仅是控股的母公司,不可能直接将被整合的煤矿合并在一起。另外这些主体都是纯国有企业,不可能吸收进被收购方的股东作为合并后公司的股东。
在实践中,整合主体一般是在股权收购单独保留矿之后,以其为主干,收购周边煤矿的实物资产,成立新煤业公司。如果资产包中没有单独保留矿井,则整合主体收购全部被整合矿的资产之后,新注册一个子公司,将资产全部装进子公司中。
2、很多被整合主体不具备公司合并的条件。《公司法》的合并仅指公司之间的合并。但是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煤矿目前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或国有制企业,有的在改制但还未完成,有的根本就没有改制,这种企业怎么和公司合并?此外,有些煤矿是基建矿或改扩建矿,公司法人主体尚未建立,更没法进行公司合并。
3、公司合并增加了整合主体的风险。即使兼并方的子公司能和被兼并方合并,也很少有企业采取这种方式。《公司法》对公司合并有以下规定:
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一百七十五条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也就是说,整合主体要承担被整合方全部的债权债务,这样无疑给主体造成了沉重的财务压力。有人认为债权人没有在公告期间内提出清偿要求的,债权就会消灭,不能获得清偿,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法律规定合并前应当公告,债权人接到通知可以要求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并不是说债权人如果在此期间不申报债权就会产生债权灭失的后果。只要债权合法且在诉讼时效内,债权人仍可以要求合并后的公司承担。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煤矿的财务制度都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建账,其债权债务通过审计和评估根本无法明确。即使有帐的,很多债务也没有入账。例如煤老板向个人借高利贷,并不是全部用于煤矿,但是一般煤矿都要在借款协议上盖章作担保。有的是煤老板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都有煤矿的盖章。这些情况,在煤矿的账面上都没有体现。还有一些煤矿生产多年,由于账务不健全,没有缴纳税费,在收购之后地方税务局要追缴税款。这些或有债务调查不清,没有一个整合主体敢去签公司合并的协议。
经过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煤矿兼并重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成本最小、效率最高的整合方式,而不应一刀切地使用公司合并的方式。
二、资产收购中,收购主体是否应当承担被收购方的债权债务?
在此次资源整合中,大部分整合主体使用的是资产收购的方式。资产收购的优点在于,整合方通过购买被整合方的资产实现了对煤炭资源的控制,而且不需要承担被整合方的债权债务和人员安置。但是有人认为,资产收购之后,被收购企业变成了空壳,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资产收购是一种不值得推广的整合方式。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与会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1、资产收购会不会使被收购企业变成空壳?
与会人员经讨论认为,资产收购并不会使被收购方变成空壳。在会计上,企业的资产包
括两部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企业的实物资产、采矿权属于非流动资产的范畴。企业将实物资产和采矿权出售,换回货币,虽然非流动资产减少了,但是流动资产却增加了(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无疑属于流动资产),而且货币的流动性更好,偿债能力更高。因此资产收购并不会使被收购企业变成空壳。
2、资产收购是否需要公告?公告具备什么效力?
与会人员认为,讨论资产收购是否需要公告,关键在于确定公告的效力,即资产收购进行公告的意义何在?
债权人基于公告得知公司合并的信息,就可以要求债务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这是公司法基于对债权人的保护而作出的一个特别程序的规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公司合并都是优质合并,如果是弱弱合并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债权人利益受到贬损的情况,因此公司法对公司合并的公告作出了明确规定,其公告的意义也在于此。
资产收购属于一种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行为,资产收购行为并不会发生一方法人主体灭失的法律后果,这也是资产收购与公司合并的主要区别。因此,公司法仅对公司合并作出了相应规定,而资产收购应当适用合同法的调整。既然是受合同法的调整,资产收购是否需要公告就完全是基于交易方的意愿,如果交易方愿意公告,合同法也未作出禁止性规定。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是收购方公告还是被收购方公告,也无论公告期内有多少债权人前来申报债权,收购主体不会因被收购方的债务多就可以减少支付转让价款。原因很简单,即使被收购方有再多的债务,其公司名下的资产价值不会因此而减少,你买的是我的资产,一分钱一分货。举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甲现在名下有一处房产经评估值50万,同时甲在外负债20万,甲现在要将此处房产卖给乙,乙不能以甲在外有负债为由,就要求甲应当将房产低价卖给自己,这对于甲显然是不公平的,而且现实中也不会有这么傻的人。房产交易和债务清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还有的人认为,如果资产收购公告期内债权人没有主张权利,则债权消灭。这种认识显然是不能成立的。我国法律并未规定资产收购要进行公告,更不可能规定该公告具有消灭债权的效力。另外从公司法对公司合并公告的规定也可以看出,债权人在公告期内不申报债权,并不会导致债权灭失。
基于以上分析,与会人员认为,资产收购中的公告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即使进行了公告也不会产生因不申报债权而导致债权灭失和收购方减少支付转让价款的法律后果。
3、资产收购的收购方是否要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
有人认为,债务应随资产走,因此,资产收购的收购方应当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这种认识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樊云慧教授介绍,“债务随资产走”是美国的一个判例确定的原则,在我国法律上并无类似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规定:“企业以其优质财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而将债务留在原企业,债权人以新设公司和原企业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主张债权的,新设公司应当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与原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从字面上看,此条款似乎是确立了债务随资产走的原则,但该条款仅适用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情形,而且其前提是收购双方串通,通过资产收购逃避债
务。本次资源整合中,作为国有企业的“5+2”集团,根本不存在与被整合方恶意串通逃避债务的情况。假如资产收购中收购方还需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那么资产收购也就失去了意义,收购方一方面支付了收购资产的对价,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显然是不公平的。
三、资产收购中的收购主体是否有权对被收购方进行清算注销?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可见,清算和注销都是公司自身的行为,必须由公司自行组织实施,是否清算、何时清算、如何清算都是公司股东的权利。资产收购的收购方并没有组建清算组的主体资格,也不能成为清算组的成员,更不能代替被收购方去办理注销手续。
四、资产收购中,被收购方的债权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1、债权人要随时关注整合的进展。山西省资源整合的方案都已在政府网站上进行了公示,媒体也及时报道了整合的情况。因此,债权人应及时与收购双方进行联系,了解其收购方案及收购进展。
2、债权人应当及时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资产收购是一种买卖行为,应当受《合同法》调整。如果收购双方恶意串通,以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资产,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则可以根据《合同法》第七十四条、七十五条的规定行使撤销权。如果被收购方在收到款项后既不改变经营范围也不履行清算义务,则债权人可以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从而实现自己的债权。
五、新公司设立的程序难题如何破解?
有的企业提出,目前协议签完了,煤矿也接管了,但是在成立新公司时遇到了很大困难。资源整合的目的是提高煤矿规模,因此全省90%的煤矿现在都成了基建矿,基建完成后才能设立公司。要办理基建手续,必须通过十几个部门的审批,原先这些审批手续可以在领取基建手续后办理,但是现在全成了前置手续。尤其是环保、土地等手续,很难办下来。我省煤矿分布于全省各个地区,其中不少分布在资源保护区域,这些区域属于限采区甚至禁采区,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为了免于承担责任,不给企业出同意建设的文件,导致环保手续办不了。被收购煤矿的土地原先大多是租赁,即使有土地证也大多是集体土地证。国企收购之后这些土地手续全不能用。想办国有土地证,但是困难很大,直到现在也没办下来。土地和环保手续办不完,基建手续就办不了,公司设立不起来,采矿证过期就要被吊销,资源整合的任务就没法完成。
有的企业提出,新公司领取采矿证之后要办理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但是安监部门让企业先提供生产许可证才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部门却要求企业先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才发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互相扯皮,导致新公司迟迟无法设立。
还有企业提出,由于支付收购对价、技术改造、添置设备等等都需要大量现金,所以在收购时寄希望于过渡期政策,希望过渡矿井的产出能提供现金流。但是由于最近发生的矿难,政府为减轻责任,要求企业必须六证齐全才能生产,无疑是终止了过渡期政策,这使企业变得很被动。没有现金去补偿原股东和债权人,导致煤矿无法接管,整合工作无法完成。
另外有企业提出,整合方收购属于“十关闭”范围内的矿井,地方政府仍然要求其进行评估和补偿。但是收购之后这些矿井都要关闭,资源无法开采,实际上是整合方白白出了一大笔钱,这个损失谁来承担?国有资产的流失谁来负责?
对于以上问题,参会人员无法得出解决的方法。只能希望省政府能够及时召开由政府部门、企业、学者和律师等各方主体参与的会议,通过集思广益,破除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条条框框,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推动资源整合工作向纵深开展。
第三篇:债务重组中会计与税务处理的不同点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债务重组中会计与税务处理的不同点 作者:梁瑞红
来源:《财会通讯》2003年第09期
第四篇:浅谈企业并购中的债务重组问题
浅谈企业并购中的债务重组问题
来源:山东同济律师事务所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并购,能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市场权力效应,并且能节省扩张费用。从某种法律意义上来讲,企业并购的实质就是通过在并购过程中,对企业资产、财务、债务、人员等重组来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司法实践,笔者试图着重分析债务重组的法律问题。
笔者认为,债务重组就是企业并购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有些企业的并购就是进行债务重组。特别是近几年来,摩根斯坦利、高盛等著名投资银行都纷纷在世界各地购买坏账、然后对债务进行重组、包装、整合从而获取巨大的收益。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和管理等诸多原因,多数国有企业(也包括集体企业)因债务沉重,因而也迫切需要寻找债务重组的路子,以摆脱困境。
所谓债务重组,就是指通过削债、以非现金资产抵债、债务转让、债务豁免、抵销、债转股等方式,对企业的负债进行重新组合的行为。债务重组是一种报表性的重组,是企业财务运作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优化企业的资本负债结构,从而为企业后续发展进行的资产重组、资产证券化、并购融资等活动进行铺垫。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债务重组是最终成功实现各类复杂的资本运作的基础和前提。债务重组的具体目标有两个:一是承担损失;二是盘活资产。而且盘活资产又是企业起死回生的关键所在。
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在于债务负担沉重本身,更多的是不良资产或者低效资产影响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当企业的收入不足,缺乏足够的现金流量来维持经营资金的正常周转时,企业就可能进入资金不足――经营恶化――资金进一步缺失的恶性循环,从而使企业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已经造成的损失是盘活资产的前提,按照主要承担损失的对象不同,可以将债务重组分为外部重组和内部重组。所谓外部重组就是主要利用政府或者大股东等外部力量对债务进行重组,而内部重组则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清偿债务。无论是外部重组还是内部重组,只有债务
重组中每个参与者进行一定让步,才能使债务重组顺利进行,每一个参与者的损失才会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债务重组的具体处理上,可以做出许多不同形式的方案来实施。但是归根到底,债务重组的目标就是要盘活企业的资产,或者使企业的资产得到某种改良,使企业脱离恶性循环而步入良性循环。从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一个完整有效的债务重组方案应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债务结构的调整。通过债务结构的调整,改善企业的长短期债务结构,减少近期的债务本息支出的后力和风险,使已经形成的损失得到一定的分担、消化和吸收,使企业能够赢得时间,缓解短期负担,来做不良资产的处置和盘活工作。
二是,经营结构的调整。债务重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改善企业的状况,对债务结构做出调整之后,要对企业的经营进行重新安排、改良、关闭、合并或者出售不良资产,使企业生产经营重新获得活力。通常这一步骤是由债务结构调整中承担损失最重的人来制订并主导完成。
三是,任何一次债务重组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能够完全解决,往往是多种手段的综合使用,以适应不同性质债务的特点,满足不同债权人的利益需求。
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具体的债务重组方案,以供参考:
1、债务与资产同时剥离或者进行置换
将债务与相关资产捆绑同时与另一方进行置换是最为常用的债务解决方案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原业务经营难有起色的公司。从理论上讲,债务与资产同时剥离或置换是一种操作较为简便的解决方案;(1)整体置换。新进入的资产,公司债务问题彻底解决,不存在日后纠缠不清的遗留问题,公司几乎成了一个全新的业务主体,财务状况发生根本变化,财务质量通常大有提高。(2)部分置换。操作的过程更为简易,但往往只能短期改善公司的账面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公司本质难有改变。
2、以资产或股权抵偿
对于负债累累而又缺乏资产的公司而言,变卖公司所有的资产或者持有的子公司的股权,即可获得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偿还债务。由于这种办法适用于各种债权人和各种债务,因此,是处理债务问题最常见的办法,目前被广泛使用。另外,如果能够获得债权方的同意,债务人还可以直接用股权或资产向债权方抵偿。并且能够用于直
接抵偿的股权与资产都是公司较为优质的资产,而债权人则以企业居多。另外,房地产公司或者拥有房地产类资产的企业,在以这类办法主导进行的债务重组中具有一定优势。
3、债转股
所谓债转股,就是把债权人拉入企业,把其对企业的债权转变为企业的资本注入。通过债转股,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偿债负担,另一方面,也使投资人的不良资产有望转为良性资产。近几年来,银行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债转股工作,为许多企业解决了长期困扰其经营活动的债务问题。
4、折价以现金买断
这种方式就是由债务双方协商,对债务总额进行一定比例的折价,而后债务方按照商定的付款方式和日程买断所有债务连带责任,结清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情况下,付款方式大多是以现金一次性支付,或者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现金分次支付,以体现债务的尽快解决。这种方案的核心就是“以金额换效率”。这种债务解决方案,从绝对金额上看双方是不平等的,债权人要承受一定的损失,而债务人得到一定程度的债务减免。但是在目前三角债普遍存在、企业负债沉重,不太可能按期全额偿付的情况下,用较小的代价在短期内结清债务取得现金,有利于提高这部分现金的使用效率,比长期拖欠更有利于债权人继续日后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对于债务人,可能面临短期的现金流压力,但除了得到债务减免“收益”外,也有利于即时解决债务,维持正常的业务关系,使经营得以持续发展。
在债务重组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我国法律对债权人利益予以优先保护的权利,因而,为了保证重组的成功,重组企业必须就债务的处置问题履行下列义务。
1、通知的义务所谓通知义务,就是企业在作出债务重组的决定后,如有须经债权确认的法律事实发生,应当以书面通知或者报纸公告的方式,将债务重组的真实情况通知债权人。这是债务重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法律程序。如果重组企业没有及时履行这一程序,则债务重组将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相关的债务纠纷,根据法律规定,重组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会导致债务重组失败。
2、偿还的义务所谓偿还义务,是指债务人因债务重组而所负的即时偿债义务。具体地讲,就是指债务人在发出债务重组的通知和刊登报纸公告后,如债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对债务人有求偿要求,则无论该债务是否到期,债务人都应该按规定偿还债务。根据这一解释,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偿还义务发生的前提有两个:一是,要在有效期内,即债权人在接到通知后30日内,或者债务人在报纸上第一次发出公告后的90日内;二是,债权人求偿请求,也就是说,只有在债权人对债务人有偿还债务的要求时,才发生债务重组意义上的偿还义务。
3、担保的义务所谓担保义务,是指在债务重组后,如果承债主体发生变化,而债权人对原债务人日后不能从重组后的债务人那里获得债务偿还时,原债务人须负有连带偿债责任,从而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由于债务重组所涉及的财务和法律问题相当复杂,需要各种角色的专业机构参与重组方案设计、谈判、推进重组进程、完善重组手续、防范法律风险等。因此,企业债务重组过程中离不开律师的参与,律师应当成为企业债务重组的重要角色,只有律师与其他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整个重组活动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和经济风险。
第五篇:浅析企业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
浅析企业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
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生产一部一车间 杨 娇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合并重组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实现快速增长和提高竞争优势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当今世界上70%的重组后企业未能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而其中大约80%失败源于重组后的整合过程。企业重组后整合难,但最难的莫过于企业文化的整合。文化影响价值观,而价值观影响态度,又最终影响行为,因此企业重组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行为。本文通过对企业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的分析,剖析了文化冲突的原因并提出了适合企业重组的文化整合思路。
关键词:企业重组;文化冲突;文化整合
一、引言
在我国,推进企业并购与整合的重要性,己经被人们所认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企业制度变迁的冲击下,我国企业并购经历了从政府的指令性合并到政府指导性兼并,从企业自发的并购、救济式并购到战略性并购,从强弱型并购到强强型并购,从不成熟并购到逐渐较规范并购的发展历程。其间,涌现出了一批成功的企业,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海尔、海信、长虹和一汽等都通过并购成长壮大了起来,通过整合提升了并购后企业的价值。但就企业总体来讲,虽然已置身于市场经济的体制中,但其管理体制、经营理念、经营机制还存有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还存有冗员、过度负债、社会负担等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些问题的存在,自然使得企业在实施并购和整合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障碍,使得并购的效果大打折扣。当前,我国企业已经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跨地域、跨国经营和并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面对更广阔的空间,民族的、地域的、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更加突出。比较而言,当前的并购重组中,企业更重视资产、技术、销售网络等有形的东西,而忽视企业文化的整合,往往导致了整个并购重组的不成功。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上70%并购未能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文化的冲突。在企业并购重组的过程中,两个不同文化的企业契合成为一个新的企业,企业文化固有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两种文化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目前,关于并购重组中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观点是,根据并购重组双方的不同情况可采取:注入式、适应式、渗透式和分隔式四种策略,其中分隔式是全盘接受其原有的目标公司的文化,从而避免了文化冲突;另外三种方式都存在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问题,那么在并购中企业应如何解决文化的差异性,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达到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应该成为企业并购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企业重组中的文化冲突
在企业的重组中,有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很虚的东西、是软性化的不属于重组中应考虑的因素。还有观点认为,只要硬件完成了合并,软件问题自然就容易解决,企业文化自然而然就会融合到一起,很显然这是对重组后文化融合意义认识不够,忽视了企业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事实也证明,有些企业虽然实现了重组,对资产、债务、组织、技术、员工、产品等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但是仍然没有产生1+1>2的效果。根据总部位于纽约,成立于1916年的世界著名商业论坛机构Conference Board最近对财富500强企业中的147位CEO和负责并购的副总的调查,90%的调查者认为,实现企业重组后的成功,文化因素至少和财务因素一样重要,重组后企业能否化解文化冲突,达到协同效应是决定重组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冲突是企业重组中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惠普公司总裁大卫·帕克在《惠普方略》一书中指出: “许多公司的失败是因为消化不良,而非饥饿。虽然并购对扩展公司的技术和快速打入新市场,常常是具有较显著的作用,但是并购并非没有自己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难以融合两种文化、经营哲学和管理风格。被并购公司的管理人员很难放弃其独立性,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比预料的多。”
从企业文化本身的特点及属性来说,在企业并购中所引发的文化冲突,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异:
(一)价值观的冲突
每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这些基础的价值观念在以往的企业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保证了该企业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维持基本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统一了企业内部成员的思想意识,实现了企业在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上的一体化。由于其被广泛传播和反复实践而在员工思想中强化起来,有的甚至转化为常规和惯例。当企业发生重组行为时,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的刚性和连续性特点,很难把原企业的价值观统一于新组织的价值体系中。特别是一个企业的主导价值观被一种新的价值观取代时,原企业成员就会产生潜意识的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即使重组双方进行价值观的融合,也有可能引发价值观的冲突。因此,只要有企业重组行为发生,就会有价值观冲突的存在,也就需要企业进行组织间的文化融合。
(二)行为规则差异冲突
每个企业在处理问题时,已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组织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包括: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和组织结构等。当重组行为发生时,企业的原有使命会被改变,所以作为保障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规则也需要重新设计。特别是重组企业在行为规则上差异较大时,更需要详细分析。如企业重组后要进行内部人员的调整,要把人力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的位置;要修改内部的规章制度以适应新组织的战略管理等等。重组中的这些行为打破了原组织的内在平衡,企业重组的文化冲突也就随之产生。
(三)劳动人事及薪酬政策方面的差异
一般而言,各重组企业的劳动人事及薪酬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重组后,为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保障企业高效运行,必然要创制新的人事用工政策和薪酬模式,因而会与职工的传统观念发生碰撞,从而表现出人事用工及薪酬观念方面的差异及冲突等。
三、文化整合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根本
企业整合包括管理、业务、经营、组织、文化等方面的整合。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表明,企业文化整合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重组整合的成败,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海尔集团先后在全国并购了18家企业,在并购这些企业的过程中,海尔高度重视公司文化整合的作用,第一步总是“克隆”海尔文化及管理模式,使海尔的公司文化扎下根来.使并购企业了解、适应直至自觉按照海尔的公司文化和管理模式思考和行动,从而与海尔集团真正融为一体。
(一)公司文化整合的含义及内容
公司文化整合是以企业价值观念的整合为目标、为核心,以管理制度整合、组织整合、经营整合为手段的文化重整过程。它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价值观念的整合。公司文化是存在于企业群体内.具有导向、激励、内聚、自控和协调能力的文化资源。它的核心价值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是企业员工潜能发挥的催化剂,制约和影响着企业管理和目标的效率和效果。由于企业价值观的差异性,因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冲突整合,更主要在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与统一;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统一。
2.企业制度文化的整合。制度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媒介层起着联系公司价值观和管理行为、物质文化外层的作用。它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到企业领导机制、领导作风、工作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方面,这些都是极为敏感的问题,影响力极大,也是企业重组中最先变革的地方。它涉及到业务流程的变化、部门职责的重新制订、对员工工作内容的重新界定、对员工工作质量的要求,等等。在这当中,管理制度的建立最为重要,特别是员工考核制度和公司薪酬标准的建立最具有标志性。因为它直接涉及到整个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员工价值标准的重新建立。
3.企业物质文化的整合。它主要涉及企业形象等有关企业最外层、最使人易感觉到的文化特质的整合。为此,要做好重组后新企业的舆论、形象造势工作,提高新企业的产品知名度;统一地把好产品包装、标识、注册等环节。企业统一的服装可以使员工产生纪律感和归属感,逐步在员工思想行为上发挥影响.有益于形成统一的新的公司文化。
文化整合本质上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过程。它就是指重组企业中的不同文化通过互相接触、交流、吸收、渗透、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实现员工对新文化的认同与内化,达到重组后文化的协调配合,化解重组双方文化差异与冲突,从而塑造新的统一的企业文化。
(二)文化整合的方式
1.注入式。当重组双方强弱分明,尤其是目标企业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时,重组企业的优势文化容易把优秀文化注入目标企业,利用优秀文化去激活闲置的资产,达到企业重组所追求的“1+1>2”的最佳绩效。如海尔集团在重组过程中提出“吃休克鱼”的独特思路,使其扩张之路取得了极大成功。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却滞后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掉到了市场的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机会就能重新站起来。
2.适应式。有些目标企业的文化虽然整体品质不高,但健康、积极在其中仍居主流地位,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重组企业可考虑采用文化适应战略,吸收目标企业文化中合理、有效的部分,通过文化交流和沟通将异质的、有益的因子引入到本体企业文化中。
3.渗透式。重组双方企业实力相当,企业文化虽有差异,但总体上都积极进取,富于竞争性,有较强凝聚力。此时,两种优秀文化应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形成包含双方文化要素的混合文化,从而创建更优秀的新型企业文化。如上海贝尔公司是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比利时阿尔卡特公司和比利时王国政府合作基金会合资建立的。从公司成立起,各方就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加强沟通,精诚团结,逐步形成了全新的“团结、奋进、为大家”的贝尔文化。
4.分隔式。这种策略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并购双方分属不同行业,行业差异性较大;重组企业文化本身属于多元文化,而目标企业文化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成员都极力维护它,保留它,不愿接受重组企业的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也不会给重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由于国家间文化差异通常较大.因而这种模式应用较为普遍。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控股日本五十铃公司时,通用公司并没有向五十铃公司输入自己的文化模式,而是采用了文化隔离的方式,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可能的冲突。
四、文化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企业重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整合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应当基于适应管理创新、做大做强的现实要求和实现企业文化融合、实施文化战略的需要,全面启动,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一)要形成核心。企业的核心领导层既是企业整合的组织者,也是企业文化整合的推动者。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之间的整合,在整合同时要及时把党组织健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企业文化整合的实施。有了这支核心队伍,在整合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够顺利解决。
(二)要开展培训和理念提炼。重组后的大企业集团往往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在大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不平衡性,进度不一,差别较大。集团所属各企业要统一围绕大集团的总目标,共同培育大集团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开发共同的理念识别系统,共同塑造大集团良好形象,共同打造大集团品牌,共同培育大集团优秀员工队伍。一方面要继承我们民族的、企业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吸纳借鉴当代创新的文化成果,力求与现代企业接轨、与市场经济接轨,坚持“以我为主、兼容创新、独具特色、自成一家”的方针,求精求好,打造企业文化的精品工程,构建大集团文化体系,用统一的企业文化,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增强认同感、亲切感和自豪感。
(三)要实施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要管用、好用、实用,就要把精细化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要推广责任目标精细管理,规范和完善生产经营、岗位培训、工作标准、现场员工守则、文明公约、道德行为规范、员工文明礼貌等,并逐渐落实到岗位及现场。力争实现安全、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工作的流程再造,特别是构筑起强有力的信息化平台,使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创建学习型组织,岗位学习型员工,与国际标准接轨,与知识经济接轨,充分营造崭新的企业文化环境。要让全新实用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和企业道德规范成为全体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完善行为养成,在企业、在岗位全面“开花结果”。
(四)要搞好结合,务求实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求真务实,紧密联系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避免急功近利。要坚决消除企业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与企业的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与实现安全生产紧密结合;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紧密结合。以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切实促进大集团的建设和发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五)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全体员工所拥有的共同信念,文化整合的目标是使新企业的全体员工形成文化归属与文化认同。因此,文化整合过程中需要随时倾听员工的意见,甚至可以让员工代表参与整合方案的制定。这样既有利于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整合方式,也减少了企业文化整合执行的难度。
(六)制定稳定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重组后常常出现人才流失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某些员工对未来前途缺乏安全感,而人才的大量流失等于宣告重组的失败。因此留住人才、稳定人才,从而减少因重组而引起的人员震荡,成为企业重组中文化整合的—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就要求重组企业在文化整合管理的过程中制定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明确对人才的态度,让大家感到继续发展机会的存在,从而稳定人才队伍。
五、结束语
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并在此形成企业特定的文化价值观,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及自身特性,企业重组中必然伴随着企业文化的冲突。企业整合重组不仅仅是两家企业之间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以企业文化的整合为纽带,重组企业成长的灵魂和血脉,使企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