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T3考前练习2
36、恢复503,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1,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设置“请假扣款”工资项目计算公式:请假扣款=请假天数*50
37、恢复503,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1,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设置“养老保险”工资项目,计算公式:养老保险=(基本工资+岗位工资)*0.03
38、恢复502,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1,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建立人员档案,人员编码:501,姓名:周胜
部门:制作部
人员类别:生产人员
银行:工商银行
账户:20100101003 民族:汉
学历:本科
籍贯:辽宁
39、恢复503,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1,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设置“交通补助”工资项目计算公式,如果人员类别为“销售人员”则交补为1000元,否则500元。40、恢复505,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1,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定义工资转账关系。计提类型名称:应付工资
计提比例:100%。
部门:销售部
人员类别:销售人员
借方科目:660101,贷方科目:221101 并进行制单。
41、恢复501,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1,设置工资类别,类别名称:退休人员,包括:综合部和财务部。
42、恢复504,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1,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录入工资变动数据:姓名:张枫
餐补:600元。
43、恢复504,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录入工资变动数据,姓名:孙海,请假天数:6.44、恢复504,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录入原始数据,王天
基本工资
6000
45、恢复504,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在“正式人员1”工资类别下,设置个人所得税的扣缴基数:3500元。
46、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资产负债表-简表2”,1)A2单元格设置“年、月、日”关键字;2)设置“年、月、日”关键字的偏移量为-150、-120、-90;
47、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利润表-简表3”,1)设置尺寸为15行3列;2)第二行单元格合并。
48、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利润表-简表1”
设置B5(营业收入)和B6(营业成本),计算公式考试常考项目还有“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49、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资产负债表-简表2”,1)设A1单元格行高为10;
2)设A1文字为黑体,16号,水平居中对齐
50、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货币资金表-3”,1)设置表尺寸为7行4列;
2)在A1单元格输入“货币资金表”,A2单元格输入“编制单位”
51、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资产负债表-简表1”,1)表尺寸为7行4列;
2)在A3:D6画线,线型为网线。
52、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调用报表模板,行业:小企业,报表类型:资产负债表,将报表以表名“资产负债表-小企业rep”保存在C:/考生文件夹。
53、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资产负债表-简表3”,1)设关键字2013年1月31日
2)计算数据
54、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利润表-简表2”设置B16(营业外收入)和B17(营业外支出)B19(利润总额)计算公式。
55、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查询负债类科目余额。
56、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资产负债表-5”设置C37(资产总计)、F6(短期借款)、F28(负债总计)的计算公式。
57、恢复606,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31,打开“资产负债表-4”,设置B8(固定资产),B9(累计折旧),B10(固定资产)的计算公式。
58、恢复107,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1,设置付款条件:4/5,3/15,2/30,n/60。59恢复108,用户名:1,操作日期:2013-1-1,设置外币,符号:EUR,币名:欧元,记账汇率:8.225.
第二篇:考前读数练习
读《会飞的教室》有感
今天,我读了艾利克〃卡斯特纳写的《会飞的教室》,深有感触。这本书写了吉奇斯蒙中学里发生的事情,和附近一所职校学生发生的冲突,与几个小伙伴的故事。充分的表现了出同学们之间深深的情谊,师生之间的敬爱和关怀。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人生道路中的复杂性:幸运与不幸,富裕与贫穷,正义与邪恶……说明了困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只要有勇气就能克服。
看了这本书,让我懂得要更加珍惜朋友、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让我学会了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强,用不服输和不怕失败的精神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困难被战胜为止。而且也学到了其他的知识。
我记着有一次,我在家里的书桌上看书时。因为天气热,我便把拖拉门推开。我正看得入迷,一只苍蝇神不知鬼不觉地飞了进来。原本没有一点声音,几分钟后,我就被“嗡嗡”的声音给从书海中拖了出来。我刚清醒过来,一只小苍蝇在我眼前飞来飞去,之后落在了我的书上。我尽量不惊动它,准备给它致命一击。我的手一拍,没想到它竟轻松地飞开了。它边在空中盘旋,边往客厅飞,我拿起蝇拍追了上去。苍蝇落在茶几上,我把足力气,对着它重重地一拍,声音不见了,我轻轻拿起蝇拍,“嗡嗡”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苍蝇又飞了出来,好似嘲笑我一样在空中叫个不停。我从厨房打到卧室,又从卧室打到厨房,这只苍蝇几乎耗尽我所有力气。我气馁了全身瘫软在沙发上喘着气手脚一动也不动。那只苍蝇看见我不动了,更加嚣张起来,在空中飞舞着,叫个不停。我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逍遥
法外”。我等它靠近时,才能用剩下一丁点微乎其微的力气轻轻挥挥而已。而它就趁我没力气时飞来我身边叫来叫去,为打败我这个小朋友而高兴、骄傲。它又盘旋了几圈,飞出了卧室。
最终我还是没有坚持下去,就这么败给一个在人们眼里根本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唉,我感到好愧疚。如果我当时能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能成功了。
第三篇:期中考前文言文 练习
文言文 练习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 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孤,随母适胡氏”,古人有“鳏寡孤独”之说,其中,“鳏”指无妻或丧偶,“寡”指女子丧夫,“孤”指幼年丧父,“独”指老而无子。
B.文中出现的与官职任免有关的说法中“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均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头、黎元、氓等。
D.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人对四方异族的了解有限,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对南方各族常称“百越”或“越族”。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白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
B.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C.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笃、勇。
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黑色。也有“众多”的意思。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L}I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 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B.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C.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D.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D.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愈手下任职;担任德清县丞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丞相李善长劝谏皇上派御史查访,而熊鼎认为既已颁布赦令,就不应该失信于天下。
C.熊鼎治政有方,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把残暴的伪官悍将全部迁走,百姓得以安定;逮捕杀人犯陈德仲,审讯后立即治罪。
D.熊鼎面对威逼,正气凛然。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责骂叛寇,最终被杀。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2)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3)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
(4)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古代诗歌阅读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8.这首诗的颔联前人十分称道,被人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请简要赏析。(5分)
9.诗的尾联是怎样抒情的?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8?9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真珠:即珍珠。③欹(qī):倾斜。④都来:算来。
8.上阕是从怎样来描写秋夜景象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6分)文言文答案:
一、1、D(《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
2、C(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
3.C 【解析】苍头,指戴青色头巾的士卒或奴仆。
4.C(C项错误在于,对“五行”的理解不对。在本文的语境下,“五行”指的是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5.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6.(3分)D 7(3分)C 8.(3分)B(“丞相李善长劝谏皇上派御史察访”分析有误)
9.(10分)(1)(5分)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以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辅佐邓愈谋划军事。(大意2分,“官”“辞”“赞”各1分)
(2)(5分)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等事。(大意2分,“稽”“置”“书”各1分)诗歌答案:
一、8.(5分)这两句诗巧妙地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诗人写景寄情,以鹤蝉自况,前者脱俗,后者清高,以此喻自己空有才学,却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3分)从写景角度而言,诗人眼耳并用,视听结合,绘形绘声,传神逼真。(2分)
9、(6分)诗的尾联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虽然做梦都梦到江南故乡,而此身却在异地作客,语直情真,强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羁旅思乡的情怀。(3分)作用:①点明题旨,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②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3分)
二、8.作者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抓住秋声和秋色来描写秋夜景象。(2分)“纷纷坠叶”句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树叶飘坠香阶之状。(1分)“天淡银河”、“月华如练”句则诉诸视觉,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明净的月光,营造典型的相思氛围。(2分)
9.①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② 情态描写(细节描写):下片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斜”,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的愁态。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④ 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赏析】词题为“秋日怀旧”,是词人抒写秋夜怀人之作。众多著名的词评大家都对此词赞赏有加,认为此词做到了情景交融。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秋景,而寓情于中。词中描绘了黄叶纷飘、寒声碎乱、银河垂地、月华如练的秋夜寂寥萧瑟的景色,抒写了愁肠寸断、无法排遣的离愁别恨。词人为表达秋思,在写法上独辟蹊径,仅仅通过最富秋天特征的秋声和秋色作引,而秋思便顺理成章地被表露了出来。首先,词人在开篇写“纷纷坠叶”,是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写出落叶坠落石阶的情景。我们知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便意味着秋天到了。正所谓“一叶落知天下秋”。而树叶飘落时,沙沙作响,这种声音即所谓的“秋声”或“寒声”。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这种沙沙声,人们便会感觉到一丝秋意。“寒声碎”三个字,既明示了落叶声音之细碎,又点明这落叶的声响带着秋之寒意。词人正是通过沙沙响让人们感知落叶之声,进而感知秋声,进而感知寒意。“寒”字兼写物境与心境,既描写出秋寒节候的感受,又衬托出词人孤寒的处境,可谓妙极。“真珠”五句,写的是词人在空寂的玉楼之上,卷起珠帘,登楼观看秋月的情景。词人用细腻的笔触,将此情此景描画得色泽绮丽,但又不失清正刚直之气。试想,在玉楼之上,高高卷起珠帘,极目环顾四方,此种意境,何其奔放!“天淡银河垂地”一句,则仅用六个字便勾画出了辽远空旷的秋夜之天空,难怪词评家皆赞此句为佳句,堪与杜甫“星垂平野阔”相媲美。“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采用惯常之意境,以月写相思,声情并茂,顿挫有致,遒劲有力。珠帘、银河、月色,在词人笔下都显得雄壮、奔放、激昂。
词的下片全为抒情,层层递进,反复咏叹。开篇“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以一个“愁”字,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三种不同的“愁”:酌酒垂泪之愁意、挑灯倚枕之愁态、攒眉揪心之愁容。愁之深,以至于词人不得不借酒浇愁。然而,酒还未到愁肠,就已经先化成泪了。酒化作泪的写法,在范仲淹的其他词作里也很常见。如他在《苏幕遮》中就写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但在本词中,词人又别出心裁,酒还未入肠就已化作泪,相比之下,此愁更深,此情更切。“残灯明灭枕头欹”,空中高挂的明月却明亮如昼,与之相比,屋里昏暗如灭的残灯更让人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在这种境 况下,愁人倚枕对灯,凝思出神,其“愁”显得更加形象、具体。以此作铺垫,词人写到“谙尽孤眠滋味”,既顺理成章,又能深深地打动人心。结语三句,写这怀旧之事,向来都是没法回避的。不是萦绕在心头,就是郁积在眉头。通常情况下,古人写愁情,或写愁从心头转到眉头,或反过来,写愁从眉头转到心头。此处范仲淹又自出新意,写“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则显得更加全面,堪称佳句。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即是源自此处。
全词情景交融,词人以景语入,以情语收,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缠绵悱恻,深挚感人。
第四篇:文言文阅读考前练习
文言文阅读考前练习
(一)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天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流辈咸推之推:推举B.既罹窜逐罹:遭受 ..
C.转尚书礼部员外郎转:调任D.例移为柳州刺史例:按旧例 ..
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元少聪警绝众聪警:聪明敏悟B.精裁密致精裁:精选体裁 ....
C.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绝域:死地D.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 师法:学习方法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蕴骚人之郁悼②楚之同姓也 ..
B.①下笔构思,与古为侔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
C.①请以柳州授禹锡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
D.①宗元谓所亲曰②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柳宗元的为人及其才学的一组是
①下笔构思,以古为侔②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③既罹窜逐,涉履蛮瘅④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⑤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⑥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评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从小就很有才华,擅长写两汉体式的诗文,精心构思,文采斐然。
B.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权时期,曾被引入宫禁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逐。
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当地有用人作抵押借钱的陋俗,如果过期未能还钱,抵押的人就被钱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俗,并自己出钱将这些人赎回,送还他们的父母。
D.作者十分赞赏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而对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就遭贬深表同情,对此十分愤慨。
6、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2分)
译文: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喪及妻子还于京师。(3分)
译文:
(二)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①。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②。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援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④得之。初冯子琮以仆射摄选,婚嫁相寻,聿修常非笑之,语人云:“冯公营婚,日不暇给。”及自居选曹,亦不能免,时人以为地势然也。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遣,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紬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欣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卒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及在吏部,属政塞道丧,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能免请谒之累。
注:①清华:位高而重要的官职。②鉴:见识。③戢:深藏在心里。④物望:才干声望。(选自《北齐书·袁聿修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许其风鉴许:答应,承认B.当时少匹匹:相配
C.今日仰过过:经过D.报书云……报:报:回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C.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①多言可畏,譬之防川。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对下列各句的句意关系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 同在一院,因成交友。② 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
③ 婚嫁相寻,聿修常非笑之。④ 虽以清白自守,犹不能免请谒之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列六句话,都是袁聿修的言行,共编为四组,其中说明他“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①以名家子历任清华。②聿修常非笑之,语人云„„③未受升酒之馈。
④仍命考校官人得失。⑤聿修退紬不受。⑥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⑤⑥
5、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袁聿修从小性情温和,在士族高门子弟中,是最有法度的人。因其出身名门,一直做着高官,当时人们很看重他,认为他很有风采和识见。
B.赵彦深被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仍去探问他。彦深后来任了要职,对聿修感念甚深,聿修虽有才干,但他作高官也离不开彦深的援引。
C.冯子琮掌管官员选任的事务,来给他子女论婚的人很多,聿修嘲讽他:“冯公经营婚
事,日不暇给。”后来聿修掌管选任官员,也和冯子琮一样,但作者认为这是所处地位造成的。并非聿修不廉谨。
D.聿修在吏部任要职,也巴结讨好有权势的人,因为他害怕祸不旋踵,作者认为聿修变坏,不是聿修本人的原因,而是因为当时政治混乱,道德沦丧的社会原因。
6、阅读下面短文,翻译划线的句子。
曾自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封地)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1)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译文:
(2)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译文:
(三)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又善辨疑狱。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人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此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①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②。儒惭而去。中官过者③,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④”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选自《明史》)
注:①宪体:御史的本分职事。②袭:量词,指成套的衣服。③中官:宦官。
④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泣谢,从之谢:感谢B.师儒竞劝劝:鼓励 ..
C.继宗榜曰榜:告示D.继宗遗以菱芡、历书遗:赠给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①上已知其人矣②吾其还也 ..
B.①儒惭而去②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
C.①御史杖人至死者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
D.①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3、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对象与其它三项不是同一人的一项是
A.儒不能难,心甚衔之B.入觐,汪直欲见之 ..
C.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D.继宗察其非盗,竟辨出之 ..
4、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继宗“清廉刚正”的一组是
①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②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③继宗察其非盗,竟辨出之④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
⑤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⑥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④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继宗对囚犯讲人道,按时提供饮食,还叫他们洗浴,体现了一种悯民爱民思想,与古代许多官吏的残酷苛刻、草菅人命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他又善断疑狱,避免了很多冤假错案。
B.杨继宗大兴社学,并注意落实到实处,尽管他的“罚其父兄”的做法不很合理,但这一罚却功在百姓,利在百姓。
C.杨继宗本来生性“刚廉孤峭”,一般人难以接近,但他对学官却礼貌有加,待之以宾客之礼。他作为地方长官能尊师重教也是当地“社学大兴”的原因之一。
D.杨继宗廉洁清正不爱钱财,这正是他敢于公开批评御史孔儒明胡作非为,敢于抵制宦官敲诈勒索的力量来源,汪直说“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意思是说明朝上下官吏除了杨继宗之外全都腐败透顶,这既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时政的批评。
文言文阅读考前练习参考答案
(一)第1题:A(推:推崇)
第2题:A(精心剪裁 交隔绝的地方 学习效法)
第3题:C(CB把,介词;因为介词 A.的,助词 B.跟介词 D.„„的人,代词)第4题:B
第5题:D(选文并无体现作者“愤慨”的内容)
第6题:(1)我和刘禹锡亲密的朋友,怎么忍心看他们母子这样(落到这个地步)呢?
(2)观察吏裴立为柳宗元料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儿女返回京师。
(二)第1题:A(许:赞许,称赞)。
第2题:C(A以: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B与:①连词,和。②动词,给。C所:与
动词组成名词结构。所„„的(道理)。D之:①代词,它,代防人言这件事,后边省略了“以”字。②结构助词,不译。)
第3题:B(①因果。②转折。③因果。④转折。)
第4题:D(①是表明他地位高。②嘲笑冯子琮,并不能说明他廉谨。④是说他任的官职。
③⑤⑥分别从行动和语言上说明他廉谨。)
第5题:D(“巴结讨好有权势的人”、“变坏”文中无根据。文章说的是聿修在那个环境
中受请谒的烦劳,并非本人跟着变坏。)
第6题:(1)译文:先生没有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献给你,为什么不接受呢?(2分)
(2)译文:即使国君有所赏赐,也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3分)
(第一题得分点主要在“奚”义及文意流畅,第二题得分点在“纵”义、“不我骄也”句式及文意流畅)
(三)第1题:C榜,张榜告示。
第2题:B修饰。A.这个人;助词,表婉商语气。C.助词,构成者字词组;助词,用在时间副词后。D.应该,就是;就(要)。
第3题:D
第4题:C
第6题:D
“竟辨出之”的“之”指张文。①③表现的是杨继宗的“悯民”和“明察”。这句话是汪直的高度赞美之辞,是夸张,不是对朝政的批评。
第五篇:婚姻法 考前练习
《婚姻家庭法》(第二版)2015年3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简答题
1.诉讼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
2.在我国,无效婚姻包括哪几种? 3.简述离婚的概念及特征。
4.适用我国《婚姻法》中约定夫妻财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6.简述离婚的基本特点。
附:参考答案
1.诉讼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解答: 诉讼解除收养关系须符合下列条件:
第一,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收养关系,但送养人与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的协议的,送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双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除收养关系。
2.在我国,无效婚姻包括哪几种? 解答: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条规定,无效婚姻包括以下几种:(1)重婚的;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
3.简述离婚的概念及特征。解答: 离婚是配偶在生存期间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
(1)从主体上看,离婚是具有合法夫妻身份的男女双方本人所为的法律行为。(2)从时间上看,只有在夫妻双方生存期间才能办理离婚。(3)从条件上看,离婚必须以合法婚姻关系的存在为前提。(4)从程序上看,离婚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
(5)从内容上看,离婚导致夫妻关系的解除,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4.适用我国《婚姻法》中约定夫妻财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解答: 适用我国《婚姻法》中约定夫妻财产制时应注意:
(1)约定夫妻财产制的约定时间并无法律限制。夫妻可在结婚前、登记结婚时或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进行约定;(2)在订立约定夫妻财产制的协议时,夫妻双方均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夫妻关于约定财产制的协议必须反映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
(4)夫妻双方以规避法律义务或逃避对第三人偿还债务为目的订立的约定夫妻财产制协议,因其内容违法或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应认定其无效;
(5)夫妻订立了约定财产制的协议后,如果要变更或撤销该协议,必须经双方同意方可为之。
5.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解答: 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可以概括为婚姻家庭关系。
(1)从调整对象的范围来看,婚姻家庭法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家庭关系;既包括婚姻家庭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动态运行的全过程,又包括由该动态运动所形成的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
(2)从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的性质来看,既有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又有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其中人身关系占于主导地位,财产关系以人身关系为先决条件,居于从属地位。所以婚姻家庭法在性质上应认定为身份法而非财产法,它所调整的对象是基于婚姻家庭而产生的人身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财产关系。
6.简述离婚的基本特点。解答: 离婚是夫妻双方生存期间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其基本特点有五点:
第一,从主体看,离婚是具有合法夫妻身份的男女双方本人所为的法律行为,任何人都无权代替,更不能对他人的婚姻关系提出离婚请求。
第二,从时间看,只有在夫妻双方生存期间才能办理离婚,如一方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婚姻关系自然终止,无须依离婚程序解除婚姻关系。
第三,从程序看,离婚和结婚一样,要具备一定的法律要件,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第四,从条件看,离婚必须以合法婚姻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凡是违法婚姻,以欺骗等手段取得结婚证的,只能宣告该婚姻关系无效或撤销,不能按离婚办理。
第五,从内容看,离婚是具有重要法律意义的行为,它导致夫妻关系的解除,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如夫妻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消灭,子女抚养关系的变更,债务的清偿等等,所以离婚不仅关系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子女的利益及社会的利益。
二、论述题(请根据答题要点适当展开)1.如何正确处理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
2.试述我国婚姻法中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及范围。3.试论我国婚姻法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附:答题要点
1.如何正确处理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 解答:
由于《婚姻法》第36条对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的规定过于原则,为便于操作、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于1993年11月3日专门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做了具体解释。综合起来,处理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是贯穿于婚姻家庭的基本原则,也是处理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的出发点,只有在此前提下,再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2)2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有几种特殊情况亦可随父方生活:一是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二是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三是哺乳期未满,母方坚持不抚养,父方积极要求抚养且抚养条件较好;四是在不危害子女身心健康的条件下双方协议子女随父生活;五是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定无法随母方生活,如母方的经济能力、生活环境明显对抚养子女不利,母方品行欠佳或违法犯罪不利于抚养子女,子女从出生后一直由父方喂养,等等。
(3)2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随一方生活,应以维护子女利益为前提,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思想品质、生活作风、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尤其要注意五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要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二是父母双方的身体、精神健康状况和智力、知识程度及人格修养、品德情操等内在因素。三是注意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因素,不要单纯看经济实力。四是重视有意识能力的子女的意愿。五是坚持有利于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处理父母双方都要求2周岁以上的子女随其生活的问题时,如其中一方有如下情形之一,可优先考虑子女随该方生活: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
(5)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6)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如子女作出愿随哪一方生活的表示,应尊重其意见,作为优先考虑的情节。
此外,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2.试述我国婚姻法中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及范围。解答: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除另有约定或法定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以外的共有财产。具有以下特征:
(1)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权人。
(2)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时间,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分居或离婚判决未生效的期间,仍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3)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包括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但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属于个人特有财产的除外。这里的“所得”,是指对财产所有权的取得,而非对财产必须实际占有。
以上三个特征同时具备,才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
(4)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所有的财产属于该方所有;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3.试论我国婚姻法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解答:(1)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在私有制社会里,非婚生子女历来遭受歧视,社会地位及家庭地位低下。近现代,许多国家在法律上采取了一定的对策,改善非婚生子女的待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2)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婚姻法中有关父母子女间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如抚养教育、管教保护、赡养扶助和遗产继承等,均适用于父母和非婚生子女。
(3)婚姻法还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这一规定适用于生父与生母未结婚的情况。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和负担的方式应根据生父与生母的经济收入情况,先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确定。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1:
2000年,甲与乙(女)经人介绍认识,3个月后两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甲的单位为其分配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次年乙生育一女。2005年,甲辞职,并向他人借款10万元从事个体运输,经营状况时好时坏,收益除用于其个人的消费外,其他全部用于清偿债务,已偿还债务5万元。自2007年起,甲染上赌博恶习,经常彻夜不归,对乙及女儿的生活不闻不问,也不肯负担女儿的抚养费和家庭开支。乙自生育后因身体不适下岗,为维持母女俩生活,其向他人借款8000元,以维持家庭生活,在几次向甲要求抚养费和生活费被拒绝后,于2008年,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甲在离婚后为其解决住房问题、偿还8000余元的债务。甲同意离婚,但表示住房是其原单位分给他的,应由自己继续承租,而乙所欠的债务是其个人的债务,自己不负清偿责任,而自己所欠债务仍有5万元尚未偿还,乙应当分担一半。试问:(1)甲、乙各自所欠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谁偿还?
(2)甲承租的房屋乙能否要求居住?
参考答案:(1)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却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为共同生活、抚养子女所负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在本案中,甲为从事个体经营所欠10万元,所得收入除偿还债务和用于个人消费外,未支付子女的抚养费和家庭的生活费,因此,其所负的债务为个人的债务,应由其个人偿还,乙不负清偿的责任。乙在婚姻期间,为抚养子女借款维系生活所负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甲乙两人共同分摊。
(2)甲承租的公房是在甲与乙结婚后申请取得的,因此,依法甲与乙都有继续承租的权利。对于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可由一方承租,承租方可给另一方适当的经济补偿。一般是房屋一半面积的二年私房市场租金。如果房屋面积较大,可以隔开居住的,也可共同承租,因甲与乙现生活都较困难,因此,房屋应由甲、乙一人一间继续承租。
案例分析2:
张某(男)和李某(女)于2003年经人介绍恋爱结婚。结婚前张某的父母购房一套给二人居住,房屋权属证书所有权人登记为张某;结婚后不久李某的父母赠与二人一套家用电器。二人婚后第二年生一男孩。2006年初,张某与其女同学田某来往频繁,被李某发现斥责后,张某索性在外租房和田某共同居住,很少回家。张某的工资主要用于维持其和田某在一起的开销,很少给李某和孩子生活费用,李某独自抚养孩子,生活困难,借外债5 000元用于日常生活。2007年初,张某因交通事故受伤,获得医疗费等赔偿共计2万元;张某痊愈出院后继续与田某同居。2008年3月,李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张某离婚并抚养孩子。张某不同意离婚。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本案应否判决离婚?
(2)如法院判决准许离婚,如何确定张某、李某二人父母赠与的房屋、电器及张某受伤所获赔偿金的归属?
(3)如法院判决准许离婚,本案中李某所借外债应如何定性与偿还?(4)根据本案情况,如李某在离婚诉讼时要求损害赔偿,能否获得支持?
参考答案:(1)应当判决离婚。根据《婚姻法》第32条的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应当认定为属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准予离婚。本案张某与婚外异性同居,符合法律规定的确认感情破裂的情形,应准予离婚。
(2)张某父母赠与的房屋归张某所有,属张某个人财产。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第22条的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本案张某的父母为张某结婚购房出资,并未表示赠与张某、李某双方,应认定为是对张某个人的赠与,属于张某的婚前个人财产,归张某所有。李某父母赠与的电器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第18条规定,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本案李某的父母所赠与的电器,是对李某的婚后赠与且未明确只赠李某一人,应视为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属夫妻共有财产,在离婚时应依法分割。张某受伤所获赔偿金属张某个人财产,归张某所有。根据《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是夫妻一方的财产。本案张某所获赔偿金是身体受到损伤的赔偿,符合法律规定,属张某个人财产。
(3)李某所借5 000元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因该笔债务是李某为维持正常家庭生活所借,属夫妻共同债务,应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4)该离婚损害赔偿请求能够获得支持。根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本案张某与婚外异性田某持续稳定的同居生活,符合法律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因此李某提出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法院应给予支持。
案例分析3:
方梅和曾军是同村村民,两人自幼青梅竹马。l995年,两人一同参加高考,曾军考取,而方梅则落榜。在曾军上大学期间,两人感情进展顺利。1999年,曾军分配到某机关工作,与方梅正式结婚,婚后两人感情不错。2000年,方梅在做家务时,面部被烧伤。双眼几乎失明。住院后,曾军对护理方梅渐感厌烦,产生了遗弃方梅的念头。他先试探与方梅离婚,但对方坚决不同意,于是他就搬到外面去住,不回家照顾方梅,并同本单位同事赵倩打得火热。而方梅在家得不到丈夫的关怀与照顾,生活无着落。无奈,2002年5月,方梅向法院起诉,要求曾军付给扶养费。
问题:1.曾军的行为是否正确?
2.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
参考答案: 1.不正确。曾军违反了夫妻间应相互承担扶养义务的规定。
《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夫妻之间互相扶养,这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且这种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夫妻双方都应自觉履行这一义务,尤其是在一方年老多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情况下,有负担能力的一方,更应主动履行扶养义务。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互相扶养的义务,要求具备一定条件,即:双方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一方生活困难,不能自行解决,需要对方扶养,而且他方有负担能力。这种义务一旦发生,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婚姻关系没有依法解除之前,这种义务始终存在。
2.法院应判决曾军给付妻子扶养费。如果曾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可依《婚姻法》和《民事诉讼法》强制执行。《婚姻法》第20条规定: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这体现出扶养义务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本案中,方梅因病生活困难,而曾军有负担能力却拒不履行扶养义务,人民法院可依法判决其给付扶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