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云山小学四至六年级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学习因素差异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云山小学四至六年级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学习因素差异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人:
杨兴(组长)
吴楣
黄肖嘉棋
柳桂霞 何雨婷
吴琼
袁镔
兰怡馨
调查时间: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
调查地点:
雲山小学
调查对象:
云山小学四至六年级抽样班级学生
关于云山小学四至六年级流动儿童与正常学习因素差异社会调
查报告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我国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转变为开放社会。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流动的规模愈来愈大。在我国,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到城市,其目的是务工。因此,流动人口中大多数是18至45岁的中青年人,而他们的子女正处在学龄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等诸问题随之产生,外加上我们是心理学专业和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因素和学习更为关心,同时也想要为这个社会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所以我们选择了调查这个专题。并就以云山小学四至六年中抽选了部分班级学生进行了有关于影响学习因素的问卷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学习现状
流动儿童在学习方面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少部分流动儿童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能独立自主地解决学习问题,遇到困难能虚心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学习成绩优良。但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学习不刻苦,上进心不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欠佳,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较为普遍。而且,流动儿童随父母的流动经常转学,受各地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及升学制度制约,部分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城市教育,跟不上本地的学习进度和课程,对新环境缺乏安全感,自卑,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的只能变成留级生。
二、国家和社会对流动儿童的重视程度
就从国家方面来说,中央在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具体保障举措,同时大力扶持各省份对流动儿童的保护和支持力度。
不仅仅是中央,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检查指导,规范管理服务,力促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解决。目前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近48.7万名农民工子女到校就读,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的11.3%。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为40万人,占农民工子女总数的82.2%。
2004年福建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要求农民工输入地要以就读公办学校为主,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去年以来,省教育厅又先后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有关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
今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在晋江市召开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动员和部署。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政策保障。
就单单厦门市在今年1月份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推动我市留守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作出指导。从今年起,每年的七至八月份将成为厦门“留守流动儿童安全特别关爱月”,集中开展系列活动,做好关爱服务,为来厦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三、导致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学习差异的因素 1.家庭方面
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流动儿童的父母相较于城市的儿童普遍不是很关心儿童的学习,同时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不过关于这点,城市儿童的父母虽然也同样有不足,但是他们当中有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就好比方说爷爷奶奶辈或者妻子,而这一点,流动儿童的父母就比较少有的能够做到。正常的儿童部分有在校外上培训班,而在流动儿童当中,关于这一问题几乎没有肯定的回答。另外,我们也在问卷中提出了,关于父母希望自己能够读书达到的程度,部分流动儿童的回答却是,能读到什么程度,读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准确地回答,然而城里的儿童大多数回答,填写的是高中至大学。
2.学校方面
就学校的满意程度和陌生程度,我们从收上来的问卷分析得知,只有少部分的流动儿童的回答是对学校感到陌生,其余大多数儿童都是填写的满意与不陌生。至于老师方面,无论是正常儿童还是流动儿童都有回答觉得老师对自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们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也填写的差,然而也有极少数流动儿童的回答却与之前的截然相反,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好,这恰好符合流动儿童的现状,学习差距两极分化。另外,和同学相处方面,流动儿童对于现在的同学,仅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填写了喜欢和现在的同学相处,并喜欢一起玩耍。同时,根据调查,我们还得知了,绝大多数流动儿童都担心别人是否看不起自己,就这一点,我希望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
3.自己
我们也在问卷中,提出了关于儿童自己想要学习的动力,就这一点,城里的儿童与流动儿童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差距就在于对父母的嘉奖与自己学习这两点,城市儿童绝大多数都是选择了父母的嘉奖,而流动儿童就较少一些,同时还有小部分选择了自己学习。
四、调查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事实上,当我们把我们社会实践的题目与准备做调查的内容和计划方案拿去和应用心理学专业许松芽老师商讨时,因为许松芽老师本身就是在做流动儿童方面的心理专项研究,每年指导的毕业论文也多和流动儿童有关,然后许松芽老师就曾提议我们的社会实践原题目流动儿童学习差异因素过于笼统,后改成对象地点指明的关于云山小学四至六年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学习因素差异调查为标题,并且我们的内容太广泛了,因为影响儿童的学习因素太多了,有家庭方面,儿童学习环境,还有学校实行的教育方针等多方面的因素,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相当长的时间,这非目前的我们所能做到的,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涉及到几个主要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出最主要的差距因素,所以我们绘制而成的问卷,就仅仅涉及到主要的几个影响学习因素,最终所得出的问卷分析结果也不具备普遍性。
关于调查的对象和地点,虽然老师也曾提议过去晋江的流动儿童比较多的学校,但是最终我们还是按照自己的联系选择了去云山小学,所以对于班级中流动儿童的数量把握不足,流动儿童的数量并非达到我们所预想的能够占到一个班级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数量,这一点又进一步削弱了我们问卷的准确与普遍性,事实上,我们的这份问卷的研究报告,也仅仅局限于云山小学四至六年级部分抽样班级的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学习因素的差异,但这也恰恰符合我们实践报告的标题,关于云山小学四至六年级的正常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学习因素差异。
五、重视与关爱流动儿童学习行动刻不容缓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仅在家庭方面,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就出现了较大差异,正常儿童家庭的父母普遍较为关心孩子的学习,同时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程度都具有较高的期望,并且在孩子的照顾方面比较好,而流动儿童的父母则出现两极分化,只有少数流动儿童父母较为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程度,同时对自己的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更多的则是让孩子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同时正常儿童中还有上校外培训班的,这一点,在流动儿童中几乎不可见。
学校环境方面,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对学校和老师的感官,以及老师对自己的印象,同学的相处等多方面并未出现较大的差异,不过有一点在流动儿童的回答中较为突出,那就是关于是否担心同学看不起自己,绝大多数都回答了是,就这一点而言,体现了流动儿童们的自卑与敏感心理。
儿童本身的学习动力与自己对自身的期望方面,流动儿童的回答与正常儿童也无出现较明显的差距,这可能是我们本身问卷在这方面的设置就较为简陋的问题,是我们的不足。
每一个儿童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我们希望无论是正常儿童还是流动儿童都能够享受到同样的教育,家庭的关爱,以及展露同样灿烂的笑容,而这就需要我们的国家与社会不断地努力,关爱与帮助流动儿童学习与教育行动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
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学习方面最为显著的差异因素是家庭方面,其家庭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是父母对孩子抱有的期望,以及在家庭照顾方面都无不显示出城市儿童的家庭对于孩子更多的关心与教育,同时正常儿童还有少部分能够参加课外培训班提升自己,而这又进一步扩大了在同等层次状况下的正常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学习差距。
家庭方面恰好也符合当前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于悬殊,这不仅影响当代人也将这影响延续到了后代本身,虽然高考的存在,能够让农村与城市的儿童拥有同样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在这之前,儿童之间的学习外在条件就已出现了更大的差距,而这差距只能靠儿童本身的学习天赋与性格去弥补,最终得以成功的流动还是极少数,更多的还是直至成年工作无法迈入社会的基层阶级,同他们的父辈处于流动的状态。
这是当前的现状,也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这需要国家与社会共同不断地努力。另外,虽然有这些差距与不足存在,但是我们的国家正在越来越好,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无论是正常的城市儿童还是流动儿童甚至是留守儿童,这在以前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一步一个脚印,终有一天,我们能够缩小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距,能够让他们也正常的享有所有正常儿童所拥有的的一切。
七、附录
本分析结果,仅符合云山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只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并不具备普遍性,也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第二篇:流动儿童家庭因素分析与改善措施
流动儿童家庭因素分析与改善措施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体制被打破,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急需大量的劳动力。高额的工资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吸引着农村人口,因此,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结构上,流动人口逐渐由个体外出务工向家庭化迁徙转变。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徙带来的直接问题之一就是流动儿童数量的规模越来越大。
根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 万人。[1]流动儿童大批涌入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能否顺利融入城市不仅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会对城市的和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位教师。家庭对儿童生长发育、品德培养、价值观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 流动儿童是指 6 ~14 周岁(或 7 ~15 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从规定对流动儿童定义的年龄分段来看,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迅速,接受能力较强,个体进入初步社会化阶段。而流动儿童随着父母进入陌生的城市,面临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重构。流动儿童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解构使儿童必须重新建立新的交际圈。这一时期的家庭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是流动儿童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中情感与物资的可靠后盾,也是流动儿童城市化的初始环境。家庭对儿童的支持力度对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认同城市价值理念有着重要作用。
二、流动儿童家庭因素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是基础性的资源,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可以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所需的生活资料。
如今,儿童的发展不仅需要家庭提供基础的物质条件,也需要在教育上进行投资。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特长和能力也更加看重,有利于流动儿童全面发展而所需参加的兴趣班、课外辅导班等,还需要进行额外的资金投入,这些都需要家庭在物质上的支持。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影响其在儿童发展上投入的能力。良好的家庭经济收入能够有效地减少政策上对流动儿童的不利影响,使其进入较好的学校,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进入公立学校或教学质量较为优秀的民工子弟学校。而流动儿童的父母进入城市后,由于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水平较低,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多数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就业稳定性低的工作,成为廉价劳动力,家庭收入也普遍偏低。2012 年,全国农民工月收入仅为 2290 元,远低于同年中国人均月收入(4134 元).[2]而城市的消费水平较高,在收入低、开销大的情况下,家庭的收入仅能维持收支平衡,他们很难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也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让子女进入教学质量优良的学校。
(二)流动儿童的家庭文化资本
布迪厄在《资本的形式》当中,完整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的第一大形态是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文化资本通常指通过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与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等文化产物。[3]
本文重点考察的是家庭文化环境对流动儿童造成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有利于儿童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广泛的学习兴趣。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在某种程度上对儿童的学习辅导的帮助就越大,对儿童的学习重视程度也越高,这有利于构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从 2012 年对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超过 75%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低于高中学历。[2]
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在流动儿童的学习辅导上常常力不从心。同时,由于资金的短缺,流动儿童很少参加补习班,一旦由于转学等原因导致其无法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只能自己进行学习,得不到额外的学业帮助。文化资本的第二大形态是客观形态,即物化状态。具体地说,就是书籍、工具等物质性文化财富。[3]
而由于流动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和父母对儿童学习的重视程度,除了学校要求必须拥有的学习资料外,很少主动为流动儿童购买学习上的辅导书籍以及课外书籍。
流动儿童的家庭藏书和学习工具相比城市儿童较少。在思想上,对流动儿童的兴趣特长和课外知识也不够重视。因此,流动儿童在家庭文化环境中处于明显劣势。
(三)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
雷雳等人研究发现,亲子关系质量不仅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也影响着儿童的同伴关系、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4]
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够有效地为流动儿童提供情感上、心理上的帮助,能够减少流动儿童初入陌生的城市时所产生的焦虑感和孤独感,有利于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然而,流动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时间不稳定,导致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时间很少。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内容单一,多围绕儿童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儿童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加上流动儿童家长由于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很少耐心对儿童进行教育,因此家长长期缺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导致亲子关系较为紧张。例如: 黄霈媛研究发现,有五成的流动儿童很少和从不与父母共同活动,八成的流动儿童在最近三个月中与父母发生过冲突。[5]
(四)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状况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职业流动性大,工资收入低,经济状况不佳,多居住于城乡结合部地区,从家庭内部环境来看,有调查显示,83.0%的流动儿童家庭以租用住房为主,仅 11.0% 购买了住房; 流动儿童家庭中仅有 23.1% 的流动儿童拥有自己的房间。[6]
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家庭的居住环境较为恶劣,居住空间狭小,缺乏基本的设施。绝大多数流动儿童没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学习时易受干扰,学习条件较差。从家庭外部环境来看,城乡结合部的房屋租金低廉,开发程度较低,存在脏、旧、破等问题。部分农村流动人口过着与其在家乡村庄相似的“村落化”的生活。如北京的“河南村”“浙江村”等等。他们的交往圈局限于自己的内群体,缺少与外群体的交往。[7]
他们对流动人口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而对他们眼中的“城市人”较为排斥。父辈对“城市人”的观念和态度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对“城市人”的认知。流动儿童进入的民工子弟学校中,城市儿童较少,在客观上拉开了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距离。因此,流动儿童的交际圈往往是与其相似的流动儿童,很少与城市的儿童交往,或者与城市儿童的交往仅限于在学校中。流动儿童过着隔离化的生活,难以享受到城市文明带来的好处。此外,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人口来源复杂多样,治安状况较差,缺乏必要的活动场地和文化娱乐设施,黑网吧频现,不利于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和积极融入城市生活。
三、改善流动儿童家庭问题的措施
(一)改变就业歧视,以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
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不仅仅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中,流动人口与城市工人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从收入的绝对数量来看,城市工人总体收入水平高于农民工,其中月收入高11.9%,年收入高 31.6%.[8]可以看出,城市工人的月收入水平与农民工月收入水平差距较小,而城市工人的年收入水平与农民工的年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即在基本的月工资水平下,城市工人的总收入存在更多的福利收入。刘曲恒通过基于 Oaxaca-Blinder 的分解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收入差异的 60% 应归结于歧视。[9]
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不仅仅是受其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影响,还存在着劳动力市场排斥的因素。因此,国家在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帮助、提高流动人口劳动技能水平的同时,应该逐步消除因二元户籍政策带来的就业歧视,改变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地位。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积极发挥二次分配的调剂作用,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最终改善流动人口的物质生活水平。
(二)家庭文化环境的再创造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的公平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上,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上。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在文化上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经济上能够为教育投入的资金有限,常常导致流动儿童父母难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教育资源。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且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充分的亲子沟通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家校合作,促进流动儿童家长及时有效地与学校进行沟通,快速掌握孩子在校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家长要了解流动儿童的成长状况,采取教育诱导的方式解决儿童心理上的困惑,避免使用体罚方式。在日常生活上,父母应该多与儿童进行情感交流,多参加亲子活动,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在家庭居住环境上,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提高家庭的文化学习氛围,支持孩子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儿童课外生活。
同时,鼓励流动人口进入“流动儿童家长学校”进行再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三)社区支持体系的建构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多数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居住环境和交往对象的封闭性,流动儿童家庭成为了一座“孤岛”,这不利于流动儿童积极有效地融入城市生活。而一个家庭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区的支持,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流动儿童认识和理解城市的窗口。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这一窗口的功能有利于让流动儿童理解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隔离化”生活,互相了解不足,存在一定的误解,这就需要通过社区宣传等手段,使城市居民正确认识和看待流动人口及流动儿童,促进城市人口与流动人口的相互理解; 积极开展社区交流活动,让城市的儿童和流动儿童一起互动,扩大流动儿童的交往对象和活动范围,从而逐步消除城乡隔阂,促进城乡文化融合; 建立城乡家长之间与儿童同伴之间平等的互助模式,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理解城市的文化和价值观; 同时,完善社区基本设施,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设施建设,为流动儿童提供足够的文化娱乐活动场地; 净化社区环境,杜绝黑网吧、游戏厅等对流动儿童的侵害,为流动儿童创造一片干净的成长空间。
四、结语
流动儿童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效地解决流动儿童的困境不仅能够促进流动儿童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对城市的稳定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流动儿童从小生活在农村地区,其行为、文化、价值观等与城市儿童并不相同,处于亚文化圈,加之家庭经济、家庭文化、家庭环境的先天不足,影响了流动儿童的顺利融入,这不仅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困境流动儿童问题主因是家庭
2016-01-12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会贤
“协作者”总结十年经验
1月9日,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发布了《社会支持系统下困境儿童救助服务中的专业社会力量参与研究——以“协作者”为例的行动研究报告》,总结了“协作者”10年间困境流动儿童救助服务的经验。
报告认为困境流动儿童的问题主要是其家庭问题直接导致的。相对应的需求,则包括儿童教育、稳定的工作和劳动权益不受侵害、居住环境、医疗、城市融入等。
从2006年起,“协作者”正式启动了困境流动儿童救助计划,救助对象多为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功能缺失而面临失学风险、并且缺少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的小学生及初中生。
来自辽宁的小瑶2015年到了上学年龄,但父母对于入学政策了解不多且不知如何申报,“协作者”社会工作者辅导其掌握网络报名程序,核实报名证件内容等,最终使小瑶顺利入学。小瑶是比较幸运的一个,要符合上学政策,需要的证件多、条件多,不是每个流动儿童都能符合,很多家庭,特别是困境儿童父母不得不放弃,与父母分开回老家读书。这个群体有着几个明显的特征。比如:
家庭人口多,在北京“协作者”近10年救助过的困境流动儿童家庭中,平均每户约为4.1人,直接导致家庭经济压力增大;
家庭功能缺失,因为父母婚姻变故或遗弃等原因,34.1%的困境流动儿童家庭不完整,这对其情感、生活照顾、教育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照顾人/监护人文化程度低,84.3%的照顾人或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因此,这些困境流动儿童在家里面能够得到的课业辅导机会或者辅导质量都难以保障;抵御风险的能力弱,67.9%的家庭近年来家里都发生过重大事件,其中患病的占66.0%,父母离异的占24.5%,家中有人发生过意外事故的为9.4%,双亲或一方离世或出走的为5.7%,其他为1.9%。
环境相对封闭,缺乏社会交往机会与渠道,困境流动儿童所生活的社区大多在城市的周边郊区,城市生活的融入程度较低,社会交往能力较弱。
可以看到,困境流动儿童的问题主要是其家庭问题直接导致的。相对应的需求,则包括儿童教育、稳定的工作和劳动权益不受侵害、居住环境、医疗、城市融入等。四位一体的救助服务模式
“协作者”介入困境流动儿童的主要方式有:通过社区、学校、走访等多种途径发掘有需要的困境流动儿童;深入困境流动儿童家庭进行走访,建立专业的服务关系,评估困境流动儿童的需求;为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个案辅导;提供社区层面的支持服务,建设社区支持网络;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构建社会层面的支持网络。
经过十年探索和总结,“协作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困境儿童服务经验。第一,困境儿童—家庭—社区—社会的四位一体的救助服务模式。
困境流动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儿童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因此,协作者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儿童服务为切入点,开展流动书桌助学计划;在此基础上,深入困境流动儿童家庭,对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中面临的在法律、健康、亲子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个案辅导,提升家庭改善困境生活的信心;同时通过开展儿童兴趣小组、成长互助小组、家长能力建设活动,拓展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人际关系,提升其城市生活适应能力,搭建困境流动儿童间、社区不同家庭间的社区支持平台;整合多方资源,链接困境流动家庭与企业志愿者、高校学生、爱心人士等不同群体,构建社会不同群体参与的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互助支持网络,实现由儿童、深入家庭再到社区、社会互助的全方位的互助能力建设,改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当下困境的同时,协调社会系统建立起社会支持系统,着眼于长远提升其生活质量。第二,专职社会工作者引领志愿者的联动机制。很多人愿意参与到困境流动人口的服务中,但缺乏专业的服务理念和技巧,凭着自己的感觉一味提供给予式帮助,往往会给困境流动人口家庭带来不良影响。“协作者”以专业社会工作者带动志愿者的方式,将专业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具体的行动中,注重对志愿者的培育,带动了志愿者的参与和成长。
任亦杰今年13岁,8岁时他就跟随父亲参与“协作者”的助学计划,他和父亲已经持续四年资助一名助学儿童上学,同时他逐渐开始志愿服务,比如二手图书的分类、助学儿童家庭走访、助学儿童材料的整理。2013年他的母亲也参与到“协作者”的志愿服务中来。
第三,发展服务对象成为志愿者,实现助人自助。流动人口被很多人当做弱势群体来看待,只是被动地接受帮助,但实际上这弱化了服务对象的能力,对其长远发展起到的是负面的作用。不管是开展家庭走访还是实施儿童互助小组、大型的社区活动,“协作者”始终注重将“助人自助”的理念贯穿在活动中,也会创造机会让这些孩子和家长们更多的参与志愿服务,以此培育困境流动家庭成员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实现个人及家庭的长远发展。
第四,链接社会资源扩大困境流动儿童家庭社会资本服务。协作者每年都会和社会上的爱心企业积极地开展合作,设计活动让这些企业合作伙伴做一些志愿服务。机构会将新的一年将要进行的服务项目提交相关企业,然后根据企业较为感兴趣的项目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让企业员工和机构的服务对象共同参与进来。而困境流动儿童救助服务也同样是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的。
农民工群体社会资源缺乏、支持系统薄弱,导致该群体应对困难和风险的能力弱,他们既无法从自身也难以从社会中获得所需的支持,因此这部分流动人口一旦遇到问题便会导致整个家庭陷入困境乃至绝望。这些问题的逐步积累不仅仅影响整个家庭,而且直接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为社会和谐发展带来挑战。因此如何协助流动人口尤其是困境流动人口家庭提升自身应对困难和风险的能力,协助流动人口家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不仅仅关系到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的发展,同样影响着未来一代的发展。
第三篇:关于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在这二十一世纪里,在这经济腾飞的时代中,各国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谈谈家庭的存在元素需要什么,首先需要人口才能成为家庭,由于经济发展,必然要有人口迁移、流动等现象,这个家庭就出在分开的局面上,一般由成年人在外地工作,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中等情况,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一、“空巢老人”的出现
“空巢老人”在词典中解释为子女长大后离开自己或单亲老人的意思。为什么会出现“空巢老人”这个问题。第一、直接原因:由于经济的发展,要支撑这个家庭的生活,大多人会去工作来换取支撑这个家的力量,这样必然要有人口迁移流动。第二、间接原因: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想独立生活,男子在外组建新家庭,女子出嫁等原因。原因很多,只是对这个问题出现没有什么多大的影响。
“空巢老人”现在的心理、身体健康、生活等情况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现在老龄化情况十分严重,有几亿人进入老龄化状态,在这老龄化的人口中,有多少位“空巢老人”?老人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没有当年能扛多少斤东西的身躯了,现在正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压迫着他们。他们独自呆在家中,独自的生活,心中感到孤独,感到悲伤,想当年把子女拉扯大,现在又不在自己身边,心中又感到焦虑,深怕自己出现了什么事,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每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中。官方调查全国“空巢老人”生活状况:65%的农村“空巢老人”没有收入,79.5%靠农副产品与种植水稻,我现在用我们村的情况来说,本村有十五个组,人口900余人,我家在五组,有十二户,共96人,我们组的情况:无迁移情况,有十一户有老人,老人都与子女在一起,出现“空巢老人”机率为8.33%(只有一户情况),某些原因,调查不能准确,全村出现“空巢老人”情况在14.96%-16.2%范围之间。可以想到全中国的“空巢老人”情况。
二、“留守儿童”的情况
俗话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发展靠这些花朵。”但是现在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扰乱社会的秩序。毛主席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祖国归于我们,我们现在这种状态,能否担起重任。
现在经济的发展,家中不富裕的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老家,让长辈来监护孩子,但是老年人的知识有限、精力有限,仅仅让学校来管理更是不行,毕竟中国还不算很发达,教育不是那么的先进,教育中存在着漏洞。据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显示,进入初中教育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下降,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仅为88%。南方某省调查留守儿童心理情况显示,有40.5%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是被遗弃、受到歧视、不如别人的想法,存在着心理问题。在刑事犯罪事件中,青少年犯罪中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20%,上述中的比例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只是某省份调查,如果从全国来看,这是个很庞大数目,这也反映很多问题。
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开始成绩是非常好的,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教,婆婆爷爷的话又听不进,每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上述的例子,告诉我们什么呢?既然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现在的孩子出现一
系列的问题。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关心孩子的心理、身体健康,关爱这些自认为不如别人、别人遗弃的留守孩子。
留守儿童不仅仅要受教育,还要得到保护。公安局统计,在被拐儿童情况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就是留守儿童,我们只重视儿童的教育,不重视孩子的人生安全,这样也是不行的。
三、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心理
“空巢老人”心理,大多都是60岁以上老人,自己出生年代与子女出生年代相差太远,觉得之间有隔阂,子女新组建的新家庭等情况,让老人自己独处,老人有时觉得自己身体等情况会连累子女,成为他们的负担,种种想法,成为老人心中一道阴影,最终影响身心健康。“留守儿童”心理,自己也是从儿童阶段过来的,自己曾经也是留守儿童,能明白他们的感受,他们也向我诉说过,我对他们感动同情,都是农村孩子,我们成长的却不是一样。他们渴望自己和父母在一起,不管有多少钱,反正觉得和父母在一起就行,他们不愿意被别人说自己被父母遗弃,其他大人也在那开玩笑,你父母在外面给你生弟弟妹妹,从小在父母呵护下长大,能接受这些话刺激吗?这也看出中国教育问题的存在,也看出中国人的道德。
四、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问题:
1、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出现“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情况。
2、长辈与子女的心理、关系问题。
3、“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造成的心理缺陷问题。
4、“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5、医疗制度问题(尤为重要)。
6、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二)、解决措施
1、各个省份政府制定发展本省市经济计划,大力扶持落后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设置心理咨询处,免费为人民提供咨询服务。设置法律咨询救助站,为需要咨询受助提供帮助,帮助他们保护自己权利。
3、我国实行科教兴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但是留守儿童的教育未能达到这些制度要求,要求教育制度要贯彻落实,多方面培养教育。
4、制定医疗制度,为农村“空巢老人”等人提供医疗保障,解决现在看病贵的等情况,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保障人民医疗安全。
5、加大社会福利投入,修建福利院的场所,为无法照顾自己的人提供帮助。
五、结束语
祖国的历史,是前一辈老去的老人辛苦创造而来。祖国的未来,是晚一辈朝气的青年刻苦建设而来。关注“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同一个祖籍。关心帮助别人,等于在帮助自己,何乐而不为。
第四篇:建设留守儿童现代化校园新村小学社会调查报告
建设留守儿童现代化校园新村小学
社会调查报告
一.重返母校
细细数来,自己已经六年没有来母校了。此次决定对母校进行社会调查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红底金色的校训: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在去往校长室的路上,教室里整齐划一的课桌椅,干净整洁的黑板,无不透露出学校严谨的治学标准。来到校长室,老校长热情地招待我们。
二,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标准400米跑道操场一个,两个标准篮球场,同时配有多个篮筐。全校有教师职工39人。学校配有一座教学楼,一做实验楼。学校有师生两百多人,以师生比为近于5:1的比例实现小班化教育。三,学校的发展特色
在教学特色方面学校实现:三个特色,一个增长点。在英语,篮球,科技,以及艺术欣赏方面取得骄人成绩。英语:学校的英语组在县骨干教师陈梅的引领下,优秀教师更加优秀,其他教师都已成为优秀教师,如在最近三年县统测中,英语组全部同志所任教的学科质量均在县中等以上水平,其中陈梅老师所任的毕业班英语在县统测中获第一名,刷新了记录。现在,学校正把他们的教学经验推广到其他学科,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篮球:篮球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擅长一项体育运动——篮球”项目是学校“今天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项目。学校以“人人参与、个个争先”为口号。已“整体提高,形成特色”为目标。实施的做法是“三个结合”,即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经过三年来艰苦努力,学校的篮球特色比较鲜明。目前学校的学生个个喜欢篮球,而且技能也很好:
一、二年级学生人人都会拍球;
三、四年级都会运球,开始学会打球;
五、六年级都会打球,整体素质达到了较高水平。科技:科技是学校的一大亮点。学校实行:一抓普及,已形成全体教工的共识;二抓提高,争创特色;三抓落实(训练的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在茅品章老师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印学习:中国印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具有传承性、审美性、创造性、愉悦性、实践性。学校选择“学中国印赏艺术美”的实践研究,旨在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这个项目在美术老师王荣娣同志引领下,经过两年的努力,效果十分明显。
四,学校成果展示
英语:2008年县进修学校来学校总结陈梅老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拍摄录象,制成光盘,发至全县各校,在更大层面上推广她的教学经验,并送市展评通过,参加全国电视节目展评荣获铜牌奖。学校还被全国电视协会聘为理事单位。还有学校的张翠丽老师在2007年荣获崇明
县小学英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值得一提是在2008年学校的倪莉同学参加县英语能力展示获特等奖。刘银银同学参加县英语能力展示获一等奖。她们俩还代表崇明去市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学校走出海岛,走向全国的梦想。
篮球:学校女子篮球队在三年中荣获二次县团体冠军,一次亚军。2008年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篮球”项目向上沙片11所学校开展了一次展示活动,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去年县“篮协”特地送来篮球30只,以资鼓励。09年上半年学校还加入了县“篮协”。09年5月学校还承办了县小学生烈士杯赛。
科技:近三年来获县级以上155项,其中市级24项,国家级1项。艺术教育。08年她的作品刊登于《崇明报》,同年“新村学校泡沫篆刻艺术集锦”刊登于2008年第三期《崇明诗书画》。目前她和兴趣组的学生作品已达200幅左右,现在学校的办公室、走廊阅览室、图书室都已布置了学校篆刻组的作品,深受学生所喜爱、珍惜、爱护。另外,令我们高兴的是崇明天鹤店也挂上了我们学校的作品。还有我校王荣娣老师的篆刻作品入选2008年第十一届上海市教师书画篆刻展览,并荣获优秀奖。我们还把制作过程做成光盘供观看。现在我们这个项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欣赏和关注,去年崇明电视台前来我校拍摄学生讲解的作品和制作过程,并在崇明电视台播放。进修学校的美术教研员和教科室的同志也前来观看、研讨,并把我们研究的课题送市审批,现已列入市级课题。王荣娣老师的“学中国印,赏艺术美”荣获崇明县第五届教师教育科研研究成果一等奖。王荣娣老师荣获
2008学校艺术工作先进个体。
五,调查感想
对比于六年前的学校,如今的新村学校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特色教育都有了质的飞跃。学校不仅在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在体育,艺术等方面兴趣。在应试教育如此盛行的今天,这点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的,因此,学校在各个方面取得如此多的成绩也就理所应当了。我相信只要在校领导与老师的不断地坚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下,定然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形成独具一格的教学教育特色,真正实现:走出海岛,走向全国的口号。让新村小学的品牌在每个新村人的努力下扬名!
调查人:倪欢欢2011年8月19日
第五篇:流动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途径与策略的实践研究
培养流动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思考与实践
常州市西仓桥小学(钟楼区蓝天第二学校)邱玲
一、我的思考
【思考一】培养流动儿童成为一个合格“新市民”的必须
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我校的大部分新市民子弟由于受家庭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的严重缺失,甚至积聚了较多的陋习。为了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就成为了一件大事。
【思考二】认真调查分析,为培养良好习惯提供有效决策的导向素材。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教学现场观测,我们发现:
(1)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部分老教师在教育行为和教育习惯中比较偏重于自身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基本采取的是号召式的,没有习惯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一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意识和行为措施。从全校各学科组调查中发现整个学科组没有统一的学科学习习惯的要求与培养措施。
(2)从学生方面看,课堂学习时有良好倾听习惯(能听、能思、能发言)的少于5%,而不听、不想、不发言的多于50%;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约占40%,虽能完成但正确率低、书写潦草、卷面不洁的多于70%,回家能预复习的基本为零;朗读拖腔拖调,读不流畅的占80%;规定的背诵与默写合格率低于40%。
(3)从学校教学管理看,比较偏重于学科的考核分数,偏重于教师个体课堂教学专业能力的改善研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缺乏导向与评价。
(4)从家长调查结果看,家长对学生学习口头过问的内容大致两项:一是作业完成没有占40%,二是考试是几分占60%;关心学生在校课堂学习习惯的占5%;课外关注学生预复习的几乎为零。
二、实践探索
【实践一】建构流动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指标与具体要求的基本框架
1、明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基础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而本课题研究需要构建的学习习惯指标必须从我校流动儿童现有的基础出发,所定的指标要能为流动儿童群体所接受,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培养起。
参照性
即每项指标从宏观到要求细化,要让师生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如何操作有参照。
阶段性
学习习惯指标的构建不可能一下子形成,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把良好学习习惯指标的构建分三个阶段分步展开研究。研究的基础阶段构建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指标与要素;发展阶段重点构建课外学习良好习惯指标与要求;深化阶段重点研究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评价指标,这样使良好学习习惯指标构建有针对性、重点性和实效性,使研究更为扎实。
发展性
对同一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学科学习的通适性习惯向学科学习的个别性习惯发展,学习习惯从课内向课外发展,学习习惯要从低到高循序递进的发展。
2、坚守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体的理念。
由教师个体到教师群体,由单一学科到学科综合,至下而上的思考、提议、讨论,初步形成试行稿;在试行过程中采取用评价调整来确定形成适合我校校情的良好学习习惯指标框架体系。
【例如】按“知、情、意、行”的心理发展规律对感知、情感、意识、行为、素
【实践二】探索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策略】1行为提示策略 ①环境提示:
每个教室黑板上都有“专心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作业”的提示语,教师引导学生每节课前一分钟默读黑板上的习惯要求,以自我提示执行习惯要求。
②自我提示:
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课题学习习惯基本指标与具体要求,让学生常读、常思、常对照,经常积极地自我提示。
③教师提示: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行为习惯控制困难学生弱势个体,一经发现不良习惯的行为表现及时予以表情提示、动作提示,让学生有效及时地纠正坏习惯。
【策略】2任务驱动策略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薄弱的特点,并针对流动儿童普遍存在缺乏课堂学习习惯意识和行为控制困难等特征,教师积极探索以任务驱动的策略及在解读文本师生对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先提出相关问题的任务驱动策略,迫使和激活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收看、带着问题观察、带着问题倾听、带着问题思考,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被动倾听,被动思考,去辨析教师讲课及学生发言内容。日趋日渐采用任务驱动策略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倾听、思考、发言向主动倾听、思考、发言转化,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课、思考、发言习惯。同时,以此提升教师、学生发言者与倾听者以及与教材文本、与技术文本之间的网状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策略】3以有效教学设计吸引有效倾听策略
流动儿童在课堂学习中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尤其学生本身的主观原因,如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情感等,但对于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更多的是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否吸引和调动学生倾听、思考、发言的积极性。从现状调查的课例中我们发现将近70%的教师忽略了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较多的是用现成的教案照本宣科,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工具单一,教学方式单一,甚至没有重难点。冗长的说教严重地降低了学生听课的兴趣,久而久之,教师只管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越来越趋向不良。面对这一严重教学状态,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把以有效教学设计基于引导学生倾听、思考,养成良好习惯作为重点进行研究,采用了“独立备课、组内议课、专家对话、零距离辅导”的三备两上的方式提升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其间特别强调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及生活化、趣味化、情景化、技术化,以连续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激活维持和发展学生的倾听的注意力,并以此来激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需求。
【策略】4“专项训练及矫正的策略”
①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然后交流反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②课前两分钟专项倾听训练。
③专项训练凸显在学科教材阅读的训练与指导上。(例如数学作业审题的专项训练与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教情和学情的实际情况,选定其中的某几项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予以重点实践应用。
【策略】5情景吸引策略
有效的情景创设,能激活维持发展学生倾听的注意力和情绪,同时刺激学生思考和表述的需要。
情景有技术性情景和非技术性情景。技术性情景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符合生活情趣的声像视觉情境信息,刺激儿童来倾听,从而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情感态度以及语言智能。这一策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非技术性情景策略指的是根据教学本身及学生认知心理需要,创设多元化情景,例如:课例《我叫足球》《统计》《第一次抱母亲》中的表演、猜谜、游戏、录像等活动情景„„促进生本、生生、师生互动。这其中尤其要关注学困生,创设给予他们心理安全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没有顾虑,互动学习的氛围中自觉地专心倾听,给予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真切的帮助和服务。这一策略在各学科、各年级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策略】6情感诱导策略
首先探索教师体态语言感染策略,教师以自身良好的体态语言,丰富的教学情感以及童趣化、艺术化的语言吸引和诱导学生专心倾听、积极思考、热烈发言。
同时实施适时适度的鼓励性动态评价策略。在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际距离和自身动作等)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这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等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是实施互动评价促进好习惯的养成策略。我们采用了课后四人组或者六人组进行课堂学习过程中倾听、发言、作业等好习惯养成情况的互评,评出好习惯的“进步星、示范星”;并开展教学班读书习惯周周评。【策略】7科际年段协作策略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个教师、一个学科、一个年段所能完成的,它首先需要营造一个整体养成环境和整体协作监督环境。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全体教师、全部年级、所有学科通力协作、同步开展、分层发展的协作策略。以黑板报、走廊标题、楼梯提示语、教室专栏营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整个校园环境。同时,在升旗仪式上进行良好习惯周周评价,营造一个以先进树榜样、学榜样推进良好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