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穗府〔2012〕1号)

时间:2019-05-14 11:5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穗府〔2012〕1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穗府〔2012〕1号)》。

第一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穗府〔2012〕1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

(穗府〔2012〕1号)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低碳广州建设目标,根据《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市政府决定对全市符合特定条件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实施绿色建筑技术。现就绿色建筑建设管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本通告中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因地制宜,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全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依法组织编制本市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和评价准则并监督执行。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绿色建筑的具体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规划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本通告的实施工作。

各区(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机构负责本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的监督管理和实施工作。

三、下列项目应当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土地出让、立项、建设和管理:

(一)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资金,或国有资金占主导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项目(含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二)旧城改造项目;(三)进入重点项目报批绿色通道的其他房屋建筑工程项目;

(四)中新广州知识城、白云新城、天河中央商务区(CBD)、天河智慧城、白鹅潭商务区、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南站商务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新区、空港经济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大学城南区等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建房屋建筑项目。

四、本市上述范围以外的其他房屋建筑项目应积极发展绿色建筑,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园林绿化、城市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市政工程项目应积极采用低碳、绿色、环保技术措施。

五、纳入绿色建筑建设范畴的十二层以下(含十二层)居住建筑和实行集中供应热水的医院、学校、宾馆等公共建筑应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对于根据实际情况确实无法应用太阳能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名单中遴选专家,组织审议,决定是否选用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或产品。

六、按照绿色建筑要求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设绿色建筑专篇,确定与建设项目相适宜的绿色建筑级别标准,对拟采用的有关绿色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将实施绿色建筑成本费用列入投资估算;在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及备案等环节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及技术措施。

七、市、区(县级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将绿色建筑理念纳入各层次城市规划中;要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绿色建筑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规划方案时,依据项目绿色建筑的相应级别标准设定绿色建筑专篇并明确实施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并在规划审批时对绿色建筑规划指标予以把关。

市、区(县级市)国土房管行政主管部门在土地出让环节根据规划要求明确项目的绿色建筑要求。

市、区(县级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进行节能评估审查时予以把关。

八、建设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一年后,按相关规定测评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运行评价标识二星级以上(含二星)或者获得《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运行评价标识二星A级以上(含二星A级)的,项目建设单位可依据我市相关规定向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节能专项资金奖励。

九、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占建筑能耗50%以上的绿色建筑项目,纳入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并依法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及省的相关规定,对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审查、实施过程监管、评价、标识等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

十一、本通告自2012年2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有效期届满或者有关法规、政策依据变化的,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自本通告施行之日起,符合第三条所列条件且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项目,均应实施绿色建筑标准。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一月十日

第二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户外广告设置的通告(穗府〔2004〕60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2004〕60号 【发布日期】2004-12-02 【生效日期】2004-12-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户外广告设置的通告

(穗府〔2004〕60号)

为加强户外广告设置的管理,维护市容整洁、美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州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决定对户外广告的设置进行整治。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单位和个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置的户外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由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依法强制拆除。

(一)未按照《广州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设置的;

(二)《户外广告登记证》已过有效期的。

二、已取得《户外广告登记证》,但设置的户外广告与登记事项不符或不符合户外广告设置质量、技术标准的,应当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自行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由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依法强制拆除。

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本市户外广告的整治工作,市建设、交通、规划、工商、财政、市容环卫、市政园林、城管综合执法、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户外广告整治的相关工作。

四、本市户外商业广告位置使用权将统一组织拍卖。

五、各区、县级市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范围内的整治工作。

六、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使用暴力、威胁手段,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四年十二月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穗府[2006]59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2006]59号 【发布日期】2006-12-04 【生效日期】2006-12-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

(穗府[2006]59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9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的意见》(粤发[2002]1号)精神,为加快我市连锁经营发展,推动我市流通和服务业现代化,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出发,努力营造有利于连锁经营发展的环境,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体系为依托、以现代化技术和管理为支撑,促进连锁经营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实现连锁经营有效衔接产需,进一步提升我市流通业、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逐步确立和巩固连锁经营在零售和餐饮业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领域发展。到2010年,我市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0%以上,年销售额超20亿元的连锁企业达10户,超100亿元的连锁企业达2至3户。培育若干户主业突出、品牌著名、跨地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

三、主要任务

(一)培育和壮大一批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

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以广州为总部(区域总部)、跨地域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鼓励通过参股、控股、并购、品牌输出、特许加盟,以及利用外资等方式整合流通业资源,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区域发展,增强对外辐射能力;引导相关工业企业整合销售渠道,支持流通服务企业与国有企业结合“退二进三”联合发展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现代流通服务业;鼓励和支持符合上市条件的连锁企业上市,增强融资能力和发展后劲;结合国有商贸企业战略性重组,以品牌为纽带,通过参股、合并、资产划拨等形式,将分散的连锁公司集聚做大,培育为大型连锁企业。

(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总部经济。

充分利用广州市场的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努力引进跨国连锁企业和国内大型连锁企业在广州设立总部、区域总部、采购配送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借鉴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连锁经营管理水平。力争到2010年有10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流通服务企业在广州设立中国总部或区域总部,有6家以上国内连锁30强企业在广州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鼓励在广州注册的大型连锁企业以广州为中心积极向外拓展,充分发挥总部经济效应,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提升我市中心城市地位。

(三)科学规划,优化结构,协调发展。

按照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先规划后发展的原则,深化城市社区商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规划,加强农村商业规划,科学制定我市连锁经营发展规划。实施大型商业网点听证制度,有序发展大型综合超市。合理布局生鲜超市、便利店,以先进流通业态改造传统商贸零售业。鼓励社区商业配套网点开办生鲜超市和便民连锁店,不断提高便民连锁经营网点覆盖率;推进个性化服务及专卖特色的专业连锁;鼓励和支持区域内各连锁企业和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共建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商圈。

(四)引导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领域发展,不断提升连锁经营集约度。

积极促进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第三产业的多个领域发展。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连锁经营,积极推进生产服务业连锁经营的发展,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规模化。加快汽车消费、装饰装修、旅游服务、娱乐健身、出版物、中介服务、租赁和生活服务等行业的连锁发展,不断提高连锁经营的行业覆盖率。

(五)大力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连锁经营。

发展连锁经营要与社区商业建设和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相结合。鼓励和引导与民生相关的连锁商业、服务业企业在社区和农村设置网点,通过连锁经营的网络,净化市场渠道,优化消费环境,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使居民放心和方便消费。

(六)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积极建设城市配送体系,扶持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的建设,鼓励引进和自主开发先进物流管理技术,加快建立高效率的配送体系,提高连锁经营企业商品统一采购和集中配送的比例。积极改造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扶持发展社会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及其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大力发展龙头连锁企业的政策措施。

1.制定广州市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的认定、扶持和考核办法。按行业划分,市重点扶持15家左右投资主体多元化、规模大、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迅速做强做大。在资金、用电、用地、技改、物流配送等方面给予支持。具体办法由市经贸委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房管局、外经贸局、国资委、规划局、工商局等部门制定。

2.加大对连锁经营的资金扶持。从2006年起连续3年,每年从商业网点建设资金和扶持企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对纳入市重点发展的15家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的技改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同时,对具有一定规模、发展速度较快和经营效益良好的重点连锁经营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采购配送物流中心建设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具体办法由市经贸委、发改委、财政局制定。

3.大型连锁流通企业集团自主实施内部重组过程中的有关内部重组收费和其他费用,具体按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内部重组有关收费的意见>的通知》(粤财企[2002]241号)执行。

4.引导优势连锁经营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支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动连锁经营企业做强做大。

(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总部经济的政策措施。

1.明确招商引资重点。重点吸纳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流通服务企业和国内连锁30强企业,以及拥有世界知名品牌的专业连锁企业在广州设立中国总部或区域总部和采购配送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对经认定且符合条件的连锁经营总部企业和区域总部企业,在以下方面适用我市鼓励外商投资设立总部和地区总部的有关政策:购置或自建、租赁总部自用办公用房;跨国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的进出口经营权、出口货品的退税;高级管理人员<副总经理以上>的子女入学等。具体实施办法由市经贸委会同市发改委、外经贸局等部门制定。

2.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市进行税务登记的新办大型连锁经营总部企业(含区域总部),自新办次年起连续3年,按比上年新增税收地方分成(不含省)部分的30%给予奖励,奖励金专项用于企业总部(区域总部)的采购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以及网点拓展。具体实施办法由市经贸委、财政局制定。

3.从2006年起连续3年,每年对在我市进行税务登记且在我市连锁经营企业纳税排名前20位的连锁经营总部企业(含区域总部),按比上年新增税收地方分成(不含省)部分的30%给予奖励,奖励金专项用于企业总部(区域总部)的采购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网点拓展。具体实施办法由市经贸委、财政局制定。

对当年同时符合上述2、3项条件的连锁经营总部企业(含区域总部),按第2项规定执行。

(三)支持民生为导向连锁企业的政策措施。

1.鼓励和促进连锁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和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从2006年起连续3年,每年从符合我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属于社区内新建或改造生鲜超市、便利店等便民网点,以及在农村镇、村设立连锁经营网点的企业中,择优选出约10家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具体办法由市经贸委、发改委、财政局研究制定。

2.严格执行《广州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新建居住区应按照335平方米至1040平方米建筑面积/千人的标准设置商业服务设施用房。建设单位对纳入配套规划的商业网点应做到与整体工程同时设计、按规划配套建设和交付使用。同时,优先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社区生鲜超市、连锁药店、连锁便利店等便民商业网点。

3.鼓励连锁超市增加生鲜商品的经营比重,保障符合条件的连锁超市经营生鲜商品部分的用电,并争取省有关部门给予工业用电价格优惠。

4.符合《商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商建发[2005]1号)条件并纳入试点的连锁企业,享受试点规定的优惠政策。

5.连锁企业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生鲜熟食商品技术改造等所需设备,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9]290号)有关规定的,可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

因严重食品安全问题被市相关管理部门查处的连锁企业,不能享受当本意见规定的优惠政策。

(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政策措施。

1.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机制。

工商、卫生、环保、质监、消防等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

连锁经营企业审批手续除药品经营、卫生许可实行“一店一证”外,经营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等业务,可由总部向管理部门统一申请。批准文件中明确取得相应许可的各分支机构,无需单独申报,可凭总部批准文件和其他企业登记文件,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具备总店、配送中心和3个以上门店的企业,均可向市工商局申请“连锁经营”注册登记。连锁经营企业设立全资或控股的配送中心和门店,可持总部出具的文件,直接到所设机构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免予办理工商登记核转手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连锁经营企业经营范围的登记,除许可经营项目须经有关审批机关批准外,一般经营项目由企业自主申请,原则上按行业大类核定。连锁经营企业属下配送中心和门店的经营范围,可按总部的经营范围予以核定。

外商投资设立的连锁经营企业,其注册登记及门店的开设按商务部《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4年第8号)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公安、交通部门要对连锁经营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符合条件的送货车辆提供市区营运便利,给予定量核发市区营运许可证和停靠证。具体办法由市交委会同市经贸委、公安交警支队等共同制定。

依据商务部《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4年第25号)和市政府《关于广州市政府各部门和单位现有审批事项清理及审批制度改革的通知》(穗府[2000]50号),为加强连锁经营的备案工作,在广州地区进行经营的连锁企业(包括在省注册的企业),须在工商登记后一周内到市经贸委办理连锁经营备案手续。

2.推进连锁企业统一纳税,促进企业跨区发展。

符合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直营连锁经营企业集中缴纳增值税财政利益分配问题的意见》(粤财企[2002]192号)以及市财政局《转发关于连锁经营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穗财法[2003]714号)条件的连锁企业,可统一缴纳所得税和增值税。

市内跨区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门店,可由总部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向直营门店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直接申报营业税。

连锁企业总部统一纳税的具体办法,由税务部门制定。由此涉及区、县级市之间收入分配的,由财政部门按市政府《印发<关于完善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函[2006]18号)有关规定执行。

3.进一步规范对连锁企业的执法检查。

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工商、卫生、环保、质监、城管、物价、经贸等部门要依法行政、加强协调,合理安排常规检查和检测的频次和比例,推行多部门联合检查和市一级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检查。各有关部门要逐步建立对企业的资质信用认证制度,对经认证的连锁企业,检查应集中在其配送中心或总部,减少对其门店的检查。

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发展连锁经营是促进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的重要措施,是改造传统商业、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各区(县级市)、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切实采取支持措施,促进连锁经营的发展。市经贸部门要加强对全市连锁经营发展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流通业发展联席会议的作用,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实施工作,把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六、做好对连锁经营的统计工作

重视和加强对连锁经营的统计工作。市统计、工商、经贸、税务和涉及连锁经营相关行政许可审批的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要建立连锁经营信息互通和共享机制,整合资源,为连锁经营统计提供信息。连锁经营的统计,除执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零售、餐饮和住宿业的统计制度外,还要逐步向其他服务业连锁经营企业扩大;在做好限额以上连锁经营企业统计的基础上,开展限额以下连锁经营企业(以及个体连锁经营户)的统计,把采用连锁经营模式销售产品的生产企业一并纳入到连锁经营的统计范围;要在国家已经建立的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连锁企业统计制度基础上,投入力量组织开展跨行业连锁经营统计制度的研究,并建立由统计部门、连锁经营协会分工协作的统计组织系统。各部门和连锁企业要支持连锁经营的统计工作,市财政将在相应渠道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天然气置换工作的通告(穗府[2006]41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2006]41号 【发布日期】2006-09-20 【生效日期】2006-09-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天然气置换工作的通告

(穗府[2006]41号)

为优化我市能源利用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让市民早日用上清洁高效、安全环保的天然气,我市将逐步对现有管道燃气用户实施天然气置换。现就置换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自2006年9月起,我市将分期、分片进行天然气置换工作。现有管道燃气用户使用的燃气器具须经改造或更新后才能使用天然气。

二、各燃气企业应提前15天将具体置换时间、注意事项等通知管道燃气用户,各管道燃气用户应在置换当日留人配合置换工作。

三、每个居民用户置换时可享受由燃气企业提供的一台燃气灶具和一台燃气热水器的免费改造或更新补助,超出限额部分的燃气器具的改造费用由燃气企业按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向用户收取。居民用户的改造费用和更新补助由燃气企业自行解决。

四、非居民用户的燃气器具由用户委托相关企业按国家有关标准自费改造或更新。

五、下列燃气器具必须进行更新,不得改造:

(一)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如直排式热水器等;

(二)达到报废标准、燃烧工况严重恶化、外观严重变形或零配件严重锈蚀无法实施改造的;

(三)燃气器具生产厂商已停产、且其零配件不具备通用性的。

六、燃气企业不得为不符合安全使用规定的用户通气、点火。

七、市燃气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天然气置换工作的监督管理,市、区各有关部门,街道、社区、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等应积极配合有关工作的开展。

八、本通告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九月二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穗府[20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2007]24号 【发布日期】2007-07-06 【生效日期】2007-07-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穗府[2007]24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精神以及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粤府[2006]2号)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供销合作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积极探索和实践有广州特色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的工作要求,在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调整结构和改革社有企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存在历史包袱沉重、发展后劲不足、经营机制不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供销合作社在沟通城乡商品交流、延伸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加快其改革与发展,对于我市以加快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区、县级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把推进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抓紧抓好,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我市供销合作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全国总社四届二次理事会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全面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供销合作体系,使其在推进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成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则。

一是合作经济和服务“三农”、服务社区的原则。坚持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积极参与农村城市化和社区建设,努力为城镇建设发展服务。

二是承担政府委托职能和促进自我发展,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履行好政府委托的部分社会管理及行业管理职能,实行政府组织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坚持开拓创新,在现有资产、品牌、组织系统和网络资源等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经营服务模式、构筑发展新平台。

三是社企分开和维护社有资产权益的原则。市及区、县级市联合社实行社企分开,联合社理事会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建立科学的社有资产管理和监督运营体系,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是先改革发展,再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则。充分利用广大的城乡市场,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做强做大社有企业。积极稳妥地推进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

三、我市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目标。

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面完成社有企业产权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把社有企业改造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培育发展10家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连锁经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面完成基层供销合作社调整重组和改革。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办好一批农副产品种养、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市级和区级相关各类行业协会,促进农业订单化生产、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加快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围绕农民和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充分利用资产、网络、业务、人员等方面优势,重点办好一批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及社区消费服务社,构建农村和社区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完成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基本消灭二次污染,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资源化、网络化、无害化。

(二)主要内容。

1.推进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探索为城乡服务的新途径。

加快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建设。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主渠道作用,整合区、县级市联合社区域农资经营资源,发挥技术、网络、服务和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全市农资连锁配送为农服务工程,逐步形成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以农资企业为龙头,区域配送中心为骨干,农家店为终端的连锁配送网络,并纳入我市商业网点管理,进一步加强行业统筹规划和做好业务指导工作;要健全农资科技咨询服务、农资损害赔偿和农资信用等制度,大力协助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坑害农民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推进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建设。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整合供销合作社现有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保鲜、仓储、运输等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链,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农副产品物流企业,以现代流通方式开办农副产品超市和配送中心,逐步形成以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流通网络,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对接,组织安全便捷、标准化和规格化的农副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社区菜市、便利店等。

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充分利用经营网点大部分分布在农村的有利条件,通过改造、整合和新建等形式大力兴办适合农民和社区居民特点的农家店、便利店、社区服务社和专业合作社,采取总经销、总代理、特许经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起以区、县级市为中心、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并依托城市市场资源与农村经营网络对接,实现“双向流通”;要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消费合作社、住宅合作社、教育合作社等各类为中、低收入群体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要继续发挥区、县级市联合社在烟花爆竹以及医药、食盐、图书等商品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规范市场秩序。

2.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市供销合作总社要严格执行市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穗府办[2005]10号)及市编委相关文件,认真履行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规范经营、依法依规管理的要求,用3至5年的时间,建成由社区回收站、市场交易利用中心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层次构成的全市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实行市、区(县级市)和街道三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发展再生资源和利用再生产品的宣传力度,强化人民群众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识,积极支持和引导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勇于创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再生资源利用率和效益,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资源化、网络化、无害化,为促进我市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服务。

3.强化社有资产管理和有效运营,促进保值增值。

各级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是本级社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监督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并按出资额依法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利。按照社企分开的原则,市及区、县级市联合社可设立专门的社有资产管理机构,选派综合素质较高,懂管理、会经营的产权代表或监事,加强对在已改制企业中的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确保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要建立科学的社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确保资产安全、高效和保值增值。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合作社章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和监事会工作制度,充分体现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凡是已撤销、解散和改制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剩余资产由上一级供销合作联社代行所有者职能,但其资产必须用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合作社事业。

4.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社有企业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加快社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继续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对经营状况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集中资源做强做大做优;对有一定资产、主要靠出租物业的企业进行合并重组或出让;对债务沉重、无经营业务的企业,坚决停办,退出市场;对经营主导产业和承担归口经营业务的优势企业,供销合作社保持控股地位;对其他企业实行社有资产参股或退出。坚持开放办社,广泛吸收各类社会资本及经营者、职工出资入股,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农民进入社有企业持股、控股经营。要转变联合社对企业管理模式,增强社有资本控制力,强化出资人地位,逐步由“管企业”向主要“管资产”转变。集中精力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较大经营规模、技术管理先进、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同农民经济利益联系紧密的龙头、骨干企业,特别要围绕蜂产品、果品、蔬菜、再生资源、典当等传统行业,组建一批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形成规模优势,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四、加大扶持力度,确保顺利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

(一)实事求是地解决政策性亏损财务挂账,减轻供销合作总社的负担,积极支持供销合作总社化解历史债务。从2007年起至2009年,市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693万元,专项用于解决经市审计局、财政局、供销合作总社核定的市供销合作总社地方政策性亏损挂账2076.40万元。同时,为支持市供销合作总社发展项目建设,凡符合我市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条件的供销合作社企业,可按该资金的管理办法进行申请。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按此精神,积极支持同级供销合作社发展项目建设。

(二)妥善处置社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问题。社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属于本级社直属企业间的资产调拨和重组合并的,国土房管等部门在办理转户手续中只收办证工本费;为筹集改革成本而处置的物业,其土地出让金按国有土地出让金方式处置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参照《广州市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改革转制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的通知》(穗府[2000]25号)的有关规定办理。社有企业改革转制涉及房地产权属转移的,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国有资产办理无偿划转手续的规定》(财管字(1999)301号)、市国土房管局《关于企业转制改造中房地产交易及权属登记问题的通知》(穗国房字[2003]488号)和《关于企业转制中土地交易及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穗国房办字[2004]25号)的规定办理。对历史上原划拨给供销合作社及其社属企业使用的土地需变更用途的,参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中原划拔土地管理的通知》(粤府[1999]42号)、市政府《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改革转制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的通知》(穗府[2000]25号)、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粤发[2005]15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意见》中有关土地资产处置的规定执行。对一直以来由供销合作社使用的历史用地,应尊重历史,由使用人申请历史用地确权,有关部门按规定给予办理。

(三)妥善做好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安置和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费用问题。市及区、县级市联合社在改革中要注意职工安置工作规范,凡职工安置方案未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的,职工分流安置、经济补偿金支付、社会保险接续等办法不明确的,以及职工安置资金不落实的,不得进入企业改革实施程序,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对市供销合作总社直属困难企业2006年底前解除劳动关系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以及退休人员医保经费和移交社区管理的费用,由市供销合作总社做好测算工作后专题报市政府审定。如办理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企业除一次性缴交有关的费用外,还应妥善处理好企业发放的统筹项目外福利待遇问题。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按此精神安排一定资金,帮助供销合作社妥善解决职工安置及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原具有国家正式职工身份的供销合作社失业人员,应纳入《再就业优惠证》发放范围,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供销合作社失业人员,享受国有企业失业人员的同等待遇。供销合作社兴办的失业人员再就业经济实体,符合国家现行的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条件的,应按规定享受有关政策扶持。

(四)切实保护社有资产合法权益。供销合作社的资产是在社员股金、政策扶持、社会捐赠等基础上,经过长期经营积累形成的,属于社员所有的不可分割的集体共有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平调供销合作社的资产,不得随意改变供销合作社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因加快城镇建设需拆迁供销合作社房屋的,应依法依规给予补偿。在社有企业改制中,不得无偿量化、分掉社有资产,变卖资产收入只能用于安置分流职工、偿还债务和供销合作社发展。市及区、县级市联合社要设置专户管理企业上缴的资产收益和利润,建立供销合作社发展风险基金,专项用于扶持社有企业和合作经济事业的发展。

(五)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快推进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对规划确定的回收站和集散交易中心的建设和利用再生资源的项目,市政府和区、县级市政府将给予必要的扶持;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要落实减免税费政策,享受有关税费优惠;对集散交易中心的用地,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在资金、用地政策上(除占用耕地外)给予支持;对设立的社区回收站点,属于公房的,应适当降低租金标准;对利用非商业性质的物业和集体用地作为回收店(档),符合网点布局和规范要求的,要纳入市商业布点规划,核准继续经营。对不符合网点布局和规范要求的,要坚决取缔经营。集散交易中心应建立治安、消防等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此外,要鼓励各类企业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发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事业。市供销合作总社应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的规划,合理调整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布局。同时,要加强与公安、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各区必须根据规划,在原有数量的基础上对回收站和集散交易中心实行总量控制,不能过分集中。要积极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的地方立法,依法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无照经营活动。

(六)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型流通网络建设。对供销合作社控股、参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列入当地农业产业化整体规划和龙头企业名单,在支农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及市场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顺利进行。市及区、县级市要逐步建立化肥等重要农资商品的商业储备制度,有效调节市场、平抑价格,对供销合作社承担政府委托的重要农资商品和“三防”物资储备的费用,市和各区、县级市政府要落实好相应的补贴。市和各区、县级市联合社要根据政府要求,做好重要农资商品和“三防”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完善“三防”应急机制工作,增强我市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供销合作社领办、引办的专业合作社和各种行业协会以及社区服务项目,工商和民政等部门要及时给予登记注册,税务部门依照有关扶持政策给予税收减免,项目主管部门要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利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优势,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

五、加强领导,为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各区、县级市政府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加强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领导,指导其改革,支持其发展。要指定1名政府领导分管供销合作社工作。供销合作社遇到重大问题,应主动、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经贸、农业、财政、税务、工商、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切实把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将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问题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协调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供销合作社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其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市及区、县级市联合社是市及区、县级市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也是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担负着对本级供销合作社人、财、物的统一领导和管理职责,以及落实国家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和措施,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发展农村经济组织的职能。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及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区、县级市联合社的建设。各区、县级市联合社要精简机构编制,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向所办企业提取管理费。尚未成立区供销合作联社的,按照实事求是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和目前供销合作社剩余资产的状况,组建区供销合作联社,配备人员编制。

建设强有力的联社班子。要坚决调整“守摊子、收租子、混日子”的领导班子,撤换软弱、保守、老化的班子成员,选拔有文化、有知识的优秀人才充实领导班子,建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导集体。下级社理事会的选举和任免,要事先征求上级社理事会的意见。

各区、县级市联合社要围绕我市“今日中心镇、明日卫星城”的发展目标,打破区域界限,调整基层供销合作社布局,盘活和重组社有资产,主动参与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供销合作社跨镇、跨县兼并或创办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经营服务网点。对基础好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对基础一般的要整合重组,突出发展重点。对基础差、债务重、困难多的可关闭退出市场;积极探索一区、县级市一社模式,做强做大一批区域性的中心社,为新型农民(居民)服务;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发展农资、再生资源、农产品加工、烟花爆竹等各类行业协会,把它作为延伸服务网络、扩大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构建行业协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农资、再生资源、农产品加工、烟花爆竹等各类企业提供多层次、多领域、多功能的服务。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解放思想、积极有为、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在做好本系统工作的同时,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兴社富民为目标,向社会放开入社资格和资本、放开使用人才,吸纳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的农民、居民和各种团体、企业法人入股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努力成为城乡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公共服务机构,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三农”、服务社区的新办法、新途径,努力服务我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广州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各区、县级市联合社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县级市的具体改革实施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七月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穗府〔2012〕1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穗府〔2012〕1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