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11:0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国土资源局、甘肃矿产国土资源局:

《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5年8月11日厅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二00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采矿权市场,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保护采矿权人合法权益,促进矿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依法取得采矿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经济组织称为采矿权人。

采矿权人依法对其采矿权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第三条 采矿权实行有偿取得制度。对国家出资勘查并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地、采矿权灭失的矿产地、探矿权灭失可供开采的矿产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无需勘查即可直接开采的矿产地,必须面向社会公开出让。

第四条 采矿权出让应符合国家矿产资源开发产业政策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第五条 采矿权出让管理,要按“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

第六条 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依事权,建立矿产地储备制度,以规划为指导,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调控采矿权一级市场,控制采矿权出让总量、结构和布局;以需求引导供给;实现采矿权合理配置和采矿权市场供求平衡。

第七条 采矿权出让、延续、变更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第八条 登记机关受理采矿权出让、转让、延续、变更、注销申请时;对申请资料齐全的,予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 采矿权人申请采矿权延续、变更、注销、转让时,依法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登记管理机关依据有关规定,负责申请事项的内部调查工作。

采矿权延续、变更、转让应当服从采矿权矿区范围内无采矿权属争议,无土地、山林、道路等使用权属纠纷的要求。

下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完成采矿权延续、变更、注销、转让工作后的15个工作日内,必须向上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上报备案材料及相应的电子档案。

第十条 采矿权评估由采矿权人、拟申请登记采矿权的采矿权申请人、拟受让采矿权的受让人、采矿权抵押时的债权人或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委托有资质的评估中介机构进行,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斩行办法》签订委托合同。

第十一条

除乙类矿产外,采矿权原则上不得分段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

除下列情况外的所有采矿权评估结果,由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按采矿权审批权限负责确认。

(一)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发证的;

(二)矿业股票上市的;

(三)矿山储量规模为大、中型并以招标方式出让采矿权的。

第十三条

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应该缴纳的采矿权价款,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可以分期缴纳,但最长不超过六年。申请分期缴纳采矿权价款,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并承诺分期缴纳的额度和期限,经批准后实施。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或国有地勘单位,可以依法将应该缴纳的采矿权价款部分或全部转增国家资本金或国家基金。

第十四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采矿权的,登记管理机关除收取采矿权价款外,还应依法收取采矿登记费、采矿权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排斥本地区以外的个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参加采矿权投标、竞买活动。

第十六条

采矿权申请人、采矿权受让人、采矿权投标人、采矿权竞买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

第二章 采矿权出让

第十七条 采矿权出让是指登记管理机关以批准申请、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向采矿权申请人授予采矿权的行为。

批准申请是指探矿权人在申请登记采矿权的过程中,登记管理机关通过审查批准申请人的申请,授予采矿权的行为。

第十八条

新设采矿权应遵循一个矿床原则上只设一个采矿主体的要求。

第十九条

新设采矿权按分类出让原则进行管理。

(一)砂、砾石、粘土、普通建筑用石料类等可供开采的矿产地,直接出让采矿权;

(二)有色金属矿产和贵金属矿产探明地质储量(不含334)达到小型规模上限一半以上时,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必须达到详查(含详查)以上,方可出让采矿权;

(三)黑色金属矿产探明地质储量(不含334)达到小型规模以上时,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必须达到详查(含详查)以上,方可出让采矿权;

(四)煤炭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必须达到详查(含详查)以上,方可出让采矿权;

(五)除上述四种情况外,其余矿种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达到普查,方可出让采矿权。

第二十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依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采矿登记管理权限,制定本地区采矿权出让年度计划。下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也可逐级向有批准权限的管理机关提出采矿权出让建议。

建议内容包括:

(一)建议出让采矿权的矿区范围;

(二)矿区范围内地质工作概况;

(三)矿产品市场及采矿权市场简要分析;

(四)采矿权设置调查意见;

(五)建议的采矿权出让方式;

(六)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第二十一条 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的程序按《甘肃省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暂行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在探矿权有效期和保留期内,探矿权人有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勘查矿种采矿权的权利。探矿权人申请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采矿权的,登记管理机关可以采取批准申请的方式出让采矿权。

探矿权人是非企业法人的,申请采矿权时应依法设立企业法人,方可申请采矿权。

第二十三条 生产矿山为申请接续资源采矿权的和解决接替资源而申请毗邻区域采矿权的,可以采取批准申请方式收取采矿权价款后扩大矿区范围。

第二十四条 以批准申请方式出让部分或全额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采矿权的,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采矿权评估,按照国家出资金额占全部勘查投资的比例,收缴部分或全部评估确认的采矿权价款。

第二十五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经勘查形成矿产地的采矿权的,竞得人应缴采矿权价款不得转增国家资本金,登记管理机关应依据实际交易额收取采矿权价款。

第二十六条 以批准申请方式申请采矿权的,在提出采矿权申请前,还应当持经评审、备案的地质勘查储量报告,按审批权限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矿区范围划定后,在矿区范围预留期内,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不再受理新的采矿登记申请。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竞得采矿权的,可直接申请采矿登记,但自签订采矿权出让合同之日起,提出采矿登记申请的时间,大型矿山不超过3年,中型矿山不超过2年。小型矿山不超过1年。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竞得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已经收取的采矿权价款不予退还。

第二十七条 以批准申请方式申请采矿权的,申请划定矿区范围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划定矿区范围的申请报告;

(二)矿区范围图;

(三)经储量评审部门审查通过、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的地质勘查报告;

(四)申请人勘查许可证;

(五)申请人企业营业执照;

(六)探矿权转让审批文件;

(七)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八条 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采矿申请登记书;

(二)矿区范围图;

(三)有法定资质的单位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私营企业营业执照;

(五)具有与矿山建设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条件的证明材料;

(六)申请由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的,还应提供采 矿权评估确认的有关材料;

(七)经核准的矿山企业占用储量登记表;

(八)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

(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开发利用方案中有关安全措施的书面意见;

(十)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开采经营性的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矿产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砂、石、粘土,只需提供前款第(一)、(二)、(四)、(七)、(八)项规定的资料和相应的开采计划。

第二十九条 采矿权人领取采矿许可证后,中型以上矿山在2年内,小型矿山在1年内,应当进行建设或者生产。逾期不进行建设或生产的,原发证机关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收回采矿许可证;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建设或生产的,可在期满30日前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延期申请之日起40日内,作出准予延期或者不予延期的决定。

第三十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因故需中途歇业6个月以上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歇业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歇业,歇业期间采矿许可证由登记管理机关暂时收回。但歇业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两年。歇业期间采矿权人保留采矿权并承担相应法律义务。歇业时间满1年又不提出开业申请的,按停办矿山处理。

第三十一条 采矿权的出让工作必须严格按法定权限组织,不得越权出让。确需委托或授权出让采矿权的;必须报请有批准权限的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出让后的采矿权价款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收取。

第三章 采矿权转让

第三十二条 采矿权转让是指采矿权人将采矿权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开采、重组改制等。

采矿权的抵押,按照采矿权转让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管理。

第三十三条 采矿权转让由审批发证的采矿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审批。

第三十四条 采矿权转让依次经过申请受理、审批和变更登记三个程序。

第三十五条 各种形式的采矿权转让,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签订采矿权转让合同。采矿权依转让方式的不同,转让合同可以是出售转让合同、合资转让合同或合作转让合同。

采矿权转让合同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采矿权转让人、受让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

(二)申请转让采矿权的基本情况,包括当前权属关系、许可证编号、发证机关、采矿权的地理位置、面积、许可证有效期限及勘查工作程度或开采情况等;

(三)转让方式和转让价格,付款方式或权益实现方式等;

(四)争议解决方式;

(五)违约责任。

采矿权转让申请人必须在采矿权转让合同签订后的6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转让申请。

第三十六条 出售采矿权或者通过设立合作、合资法人开采矿产资源的,应申请办理采矿权转让审批和变更登记手续。

与他人合作、合资开采矿产资源,但又不设立合作、合资法人企业的,在签订合作或合资合同后,必须将相应的合同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备案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备案申请报告;

(二)经依法公证的合作或合资合同;

(三)合作或合资双方的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四)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五)合作或合资后,开发利用方案发生变更的,需提交变更后的开发利用方案;

(六)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对符合条件的合资、合作备案申请,登记管理机关应予以批复;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备案。

第三十七条 采矿权转让人、受让人应向采矿权审批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转让申请书;

(二)转让人的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四)矿区范围图及地理位置示意图;

(五)采矿权使用费缴纳收据和采矿权价款确认资料;

(六)采矿权转让合同书;

(七)采矿权受让人资质证明文件;

(八)矿山储量核实、审查及备案材料;

(九)采矿权转让审批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国有矿山企业采矿权转让的,还应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三十八条 申请转让的采矿权应当具备《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采矿权受让人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采矿权申请人的资质条件。

第三十九条 采矿权人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且该采矿权又属国家行政无偿划拨的,应由采矿权人委托评估机构进行采矿权评估,采矿权价款依法处置后,方可依法办理采矿权变更登记。

采矿权人转让非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采矿权可以不进行评估。

第四十条

采矿权审批机关经审查后,同意转让的,下达批准采矿权转让通知书;不同意转让的,下达不批准采矿权转让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一条 自采矿权转让批准之日起转让合同正式生效,申请人持批准转让通知书60日内到原发证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按规定缴纳有关费用后,领取采矿许可证,成为采矿权人。逾期未办理的,视为自动放弃,已批准的转让申请失效。

第四十二条 采矿权原则不得分段转让。确需转让采矿权的部分采矿区域时,必须征得原发证登记机关的同意,办理相应的采矿权分离变更登记,再提交采矿权转让申请。

第四十三条 矿山企业分离、兼并、合资、合作、重组改制,需要变更采矿主体的,应先做好采矿权的评估、确认工作。重组改制方案批准后,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采矿权转让申请,待重组改制工作完成后,依据转让批准书,进行采矿权变更登记。

第四章采矿权延续

第四十四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需要继续采矿的,可在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依法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办理延续登记手续。

第四十五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采矿权人逾期不办理延续登记的,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原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后的90日内提出采矿延续登记申请的,按协议出让方式重新设置采矿权;未在90日内提出延续申请的,视为无证矿山,建议由当地政府依法关闭。第四十六条 采矿权延续应该提交以下资料:

(一)采矿权延续申请报告;

(二)采矿权延续申请登记书;

(三)原采矿证有效期内矿产资源补偿费缴纳收据复印件;

(四)原采矿证正、副本原件;

(五)有效的营业执照正、副本;

(六)原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的开发利用情况说明;

(七)上一季度末的采掘工程平面图;

(八)上一季度末的井上下对照图;

(九)《矿山安全许可证》、《煤矿生产许可证》、《煤矿矿长资格证》;

(十)矿产资源储量检测、登记资料;

(十一)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第四十七条 采矿权延续依次经过申请受理、核准和延续登记三个程序。

第四十八条 采矿权延续登记机关经审查后,同意延续的,在自收到全部符合条件的延续资料后的40日内办理完成;不同意延续的,下达不批准采矿权延续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四十九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以行政审批方式无偿取得的采矿权,自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之日起,按《甘肃省采矿权有偿延续管理办法(试行)》一律实行有偿延续。

第五十条 没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继续采矿的,按无证采矿处理。

第五章 采矿权变更

第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矿权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依法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采矿权变更申请:

(一)变更矿区范围的;

(二)变更主要开采矿种的;

(三)变更开采方式的;

(四)变更开采规模的;

(五)变更矿山企业名称的;

(六)经依法批准转让采矿权的。

第五十二条 采矿权变更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采矿权变更登记申请报告;

(二)采矿权变更申请登记书;

(三)变更后的矿区范围图;

(四)开采方式、生产规模发生变更的,重新提交经专家评审通过的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应的图件;

(五)与变更事项相关的管理机关的批准文件;

(六)原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资源补偿费缴纳收据复印件;

(七)原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八)有效的营业执照正、副本;

(九)《矿山安全许可证》、《煤矿生产许可证》、《煤矿矿长资格证》;

(十)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第五十三条 采矿权变更依次经过申请受理、核准和变更登记三个程序。

第五十四条 矿区范围的变更申请,原则上不批准缩小矿区范围;扩大矿区范围必须按有偿原则,采矿权人需缴纳扩大部分的采矿权价款。如果原采矿权属行政无偿划拨方式取得的,则原采矿权与扩大部分采矿权需一并处置采矿权价款。

第五十五条 变更主要开采矿种时,如果该矿种属共生矿种,则按可独立开发的矿种申请变更。如果该矿种属伴生矿种,按综合回收利用处理,不再受理矿种变更申请。

第五十六条 开采方式、生产规模发生变更的,采矿权人需重新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登记管理机关将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要求》组织专家进行审查通过后,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十七条 属采矿权转让行为引起的矿山企业名称变更,必须依法履行完采矿权转让审批手续后方可变更。

第六章 采矿权注销

第五十八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或者有效期届满,停办、关闭矿山的,应当自决定停办或者关闭矿山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资料到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

(一)采矿权注销申请报告;

(二)采矿权注销申请表;

(三)矿产储量注销报告及储量管理部门的备案文件;

(四)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采掘工程进行情况及不安全隐患的说明;

(五)经主管部门批准的矿山闭坑综合报告及其附件、附表;

第五十九条 采矿权注销依次经过申请受理、审核和批准三个程序。

第六十条 政策性关闭或破产的矿山企业,按法律程序注销采矿权。关闭或破产的矿山矿区内仍有可采资源的,登记管理机关委托有关地勘单位进行适当的地质工作,测算出剩余的地质储量,重新出让采矿权。

第六十一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采矿权人既不提出延续登记申请,又不依法申请注销的,登记机关将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 90日后,以公告方式宣布注销。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六十二条 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职权负责辖区内所有矿山企业采矿活动的监督管理。各矿山企业必须接受市(州)、县(市、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各项监督、检查。

第六十三条 市(州)、县(市、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要求的内容和时限,对拟设置采矿权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状况,提出调查意见。

第六十四条 采矿权人每年必须及时、准确地填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有关资料。市(州)、县(市、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不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可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十五条 采矿权人应在采矿许可证核定的范围内加强生产性补充勘探,提高矿床勘探程度,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应当系统查定和评价。

第六十六条 采矿权人的开拓、采准等采矿工程必须按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施工。根据施工情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确需调整时,应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备案。

第六十七条 采矿权人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矿石损失、贫化、回收的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分析造成非正常损失、贫化、回收的原因,制定措施,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回收率,降低贫化率。

第六十八条 采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相当于矿石损失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又逾期不改正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一)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年度检查连续三年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资源破坏损失的;

(二)因擅自改变开采设计、采掘计划决策错误,造成资源严重损失的;

(三)未按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发,造成资源严重破坏损失的;

(四)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未进行综合回收,造成资源浪费损失的;

第六十九条 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违反本规定发证或审批的,应及时纠正。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佝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与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录

第七十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甘肃省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7月16日起施行 有效期5年

《甘肃省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将从7月16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严禁修建家族墓、大型墓和豪华墓;公墓区内埋葬骨灰的单穴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双穴墓不得超过1.5平方米。这是7月7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的。

公益性公墓免征免收税收和有关费用

《暂行办法》指出,公墓分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分城市公益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集中安葬区。城市公益性公墓是指县级人民政府为城镇居民提供安葬骨灰或遗体的非营利性墓地;农村公益性公墓是指乡级人民政府为村民提供安葬骨灰或遗体的非营利性墓地;农村集中安葬区是指村民委员会为本村或自然村村民提供安葬骨灰或遗体的公用性墓地。

经营性公墓是指公墓服务单位为城镇居民提供安葬骨灰或遗体,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性墓地。公墓服务单位收费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执行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益性公墓收费按照非营利并兼顾居民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公益性公墓免征免收税收和有关费用,集中安葬区不收取费用。单穴墓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

《暂行办法》规定:任何个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未经批准,不得建设公墓。在耕地、除宜林地以外的林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1000米以内;水库、湖泊、河流和水源保护区1500米以内;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可视距离范围以内;通讯光缆、天然气和输油输水设施两侧800米内等区域内禁止建造公墓。公墓区内埋葬骨灰的单穴墓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双穴墓不得超过1.5平方米;埋葬遗体的单穴墓用地面积不得超过6平方米,双穴墓不得超过8平方米。立式墓碑不得超过1.2米。墓穴建设应减少水泥、石材等难以降解的材料。严禁修建家族墓、大型墓和豪华墓。经营性公墓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墓区总面积的30%。公益性公墓绿化面积应根据环境、水源、土质等综合因素确定,但不应低于15%。

公益性公墓不得以租赁承包等形式建设

公益性公墓建设资金以地方人民政府投入为主,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应有规范的名称、有醒目标志和管理用房,有供水、供电和防火设备,道路平整畅通。墓区规划合理,墓穴建设整齐统一。不得以租赁、招商引资、承包经营或股份制合作等形式建设,不得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要扩大用地面积,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公益性公墓服务单位未办理营业许可、非税登记、服务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等手续,不得进行收费。公墓维护管理费用缴纳按年计算。墓穴使用周期为20年,期满后仍需保留的,公墓服务单位应当在期满前180日内通知使用人办理继续使用手续,缴纳公墓维护管理费用。

经营性公墓不得擅自提高销售价格

《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建设经营性公墓由省级民政部门审批和发放许可证。经营性公墓建设有效期为二年。二年内未完成建设任务,建设单位应书面逐级上报省级民政部门申请延长建设期限,延长期限后仍未达到验收条件,由审批部门撤销建设批准文件。购置墓穴(格位)、墓穴使用要求与使用周期参照公益性公墓规定执行。经营性公墓服务单位不得擅自提高墓穴(格位)销售价格,严禁制作销售虚假宣传广告,严禁个人传销和炒买炒卖墓穴(格位),严禁个人倒卖已出售的墓穴(格位)。经营性公墓服务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单个墓穴销售价格10%的比例提取公墓维护管理基金,专门用于支出发生重大事故或公墓关闭期间的维护管理费用。基金单立账户,专款专用,设立双密码,由公墓服务单位与当地民政部门共同管理。未经批准建设的公墓予以取缔

《暂行办法》还指出,未经依法批准建设的公墓,依照相关规定,由民政部门会同国土、建设、林业部门依法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土地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公墓单位妥善解决善后问题。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由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依法予以纠正或吊销公墓建设批准文件,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未按照批准文件建设或擅自扩大公墓建设用地面积,由民政部门会同国土、建设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相关手续。对已批准建成但未经验收合格擅自经营的公墓,由民政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限期验收。公益性公墓从事租赁、招商引资、承包经营或股份制合作的,由民政部门责令解除合同关系,停止违法违规活动,赔偿责任由违法违规方承担。

第三篇:云南探矿权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矿业

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

(2006年7月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06〕10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维护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秩序,促进全省矿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实施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

石油、天然气、煤成(层)气、铀、钍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依法维护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负责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的职能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探矿权、采矿权审批发证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第四条 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依法分别申请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应当符合法定的转让条件,并报经省 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禁止非法出租、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

第五条

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和资质条件。

第六条 探矿权、采矿权的设置,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相关的专项规划;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要求。

第七条 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权限和出让方式,执行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探矿权采矿权申请

第八条 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机关不能作为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但个人申请开采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等小型矿山采矿权除外。

第九条 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具备与申请勘查、开采矿种及规模相适应的资金,采矿权申请人应当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

探矿权申请人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300万元,银行提供的资金证明不得低于勘查设计的投资预算。

拟建规模为大中型矿山或者申请开采储量规模为中型以上矿产地的采矿权申请人,注册资金不得少于5000万元或者前三年平均纳税额不低于500万元,项目资本金不得低于矿山开发利 用方案或者初步设计概算投资额的35%。

拟建规模为小型矿山的采矿权申请人,注册资金不得少于500万元,项目资本金不得低于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或初步设计概算投资额的50%。个人申请开采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等小型矿山采矿权除外。

第十条

申请国家或者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重点成矿区带以及申请矿产资源规划确定为限制勘查区内的探矿权,勘查单位必须具有甲级地质勘查资质。

申请《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以下简称《分类目录》)中第一类矿产及煤、铁、磷、钛等矿产的探矿权,勘查单位必须具有乙级以上地质勘查资质。

第十一条 探矿权人违法被吊销勘查许可证,自勘查许可证被吊销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申请探矿权,也不得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取得探矿权。

采矿权人违法被吊销采矿许可证,自采矿许可证被吊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申请采矿权,也不得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取得采矿权。

第十二条 探矿权申请人应当根据矿产勘查技术规范编制勘查设计和勘查实施方案,明确项目需要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工作计划和完成项目所需的工作年限、经费预算。

采矿权申请人必须委托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者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办理评审及备案。

第十三条

探矿权申请人申请探矿权,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 提交下列材料:

(一)探矿权申请登记书和申请的勘查区块范围图;

(二)勘查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三)勘查合同或者委托勘查的证明文件;

(四)勘查设计和勘查实施方案及附件;

(五)勘查项目资金来源证明;

(六)申请由政府出资探明矿产地探矿权的,还应提交该探矿权价款评估、确认及处置的有关证明材料;

(七)勘查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 采矿权申请人申请采矿许可证前,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材料,申请划定矿区范围:

(一)申请划定矿区范围的报告和矿区范围图;

(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初步方案;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五)资金来源证明;

(六)探矿权属证明材料。

第十五条 矿区范围经批准划定后,采矿权申请人申办采矿许可证的,应当在预留期满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采矿权申请登记书;

(二)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的矿区范围图;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者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报 告及评审、备案证明文件;

(四)申请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五)申请人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纳税情况的证明材料;

(六)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有批准权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七)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评审、备案证明文件;

(八)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对矿山安全措施的审查意见;

(九)申请由政府出资探明矿产地采矿权的,还应提交采矿权价款评估、确认及处置的有关证明材料;

(十)采矿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的,中标人、竞得人应分别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向勘查登记、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第三章 探矿权、采矿权的出让方式

第十七条

探矿权的出让方式:

(一)属于《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以下简称《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矿产的勘查,并在矿产勘查工作空白区或进行过矿产勘查但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的区域内,以申请在先即先申请者先依法登记的方式出让探矿权。

(二)属于下列情形的,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

1、《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二类矿产;

2、《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矿产,已进行过矿产勘查工作并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或以往采矿活动显示存在可供进 一步勘查的矿产地。

第十八条 属于下列情形的,不再设探矿权,而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直接出让采矿权。

(一)《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三类矿产;

(二)《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矿产,属政府出资勘查探明的矿产地;

(三)《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矿产,探矿权灭失,但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已经达到详查以上程度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的矿产地;

(四)《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矿产,采矿权灭失或以往有过采矿活动,经核实存在可供开采矿产储量或有经济价值矿产资源的矿产地。

第十九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允许以协议方式出让。

(一)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二)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

(三)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大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四)政府出资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招标的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

(一)根据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规定可以新设探矿权、采矿 权的环境敏感地区和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的地区;

(二)共伴生组分多、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水平要求高的矿产地;

(三)低品位、难选冶矿产或者因开采条件限制需要采用特殊的采矿方法、选矿方法矿产地的采矿权;

(四)矿产资源规划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探矿权人申请其勘查区块范围内的采矿权,符合规定的,应依法予以批准。

第二十二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矿业权申请时,如果对同一区域同时出现探矿权申请和采矿权申请,经审查符合采矿权设置条件的,应当设置采矿权。

第二十三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授予探矿权、采矿权的,按照国土资源部《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暂行办法》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探矿权、采矿权,应当先进行规划审查。规划审查的内容包括:

(一)是否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专项规划;

(二)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方向;

(三)是否符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四)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五)是否存在探矿权、采矿权的交叉重叠。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土资源部的授权,依法审批探矿权、采矿权。

严禁越权审批探矿权、采矿权。

严禁新设探矿权勘查程度低于原有勘查程度。

严禁将大中型储量规模的矿产地化大为小,分割出让。第二十六条 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省级规划矿区和保护性开采的重要矿区,应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各级勘查登记和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严格按照经批准的设置方案审批探矿权、采矿权。

第二十七条 申请开采国家和省级规划矿区的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为中型以上(含中型)的矿产资源,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颁发采矿许可证。

第二十八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示探矿权、采矿权的申报条件、审批流程和审批原则,建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信息和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公告和公开查询制度。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一)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布局明显不合理的;

(二)应当整体勘查、规模开发的矿产地,分割申请勘查、开采的;

(三)开采规模与资源储量规模不相适应,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

(四)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资格条件,所出具的资金证明与申请勘查、开发项目不符的;

(五)探矿权、采矿权有重叠交叉或者有权属争议的;

(六)申请人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

(七)申请人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未经行政处罚或者处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八)属政府出资勘查探明的矿产地,未进行矿业权价款评估和处置,申请人的缴款方案未经审批确认,或者申请人未缴纳有关规定费用的;

(九)按照规定应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矿业权,但未进行招标、拍卖、挂牌的;

(十)在国家和省级规划矿区和矿产勘查远景区、中型以上矿产地内的零星矿业权;

(十一)矿山建设规模低于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山开采最小规模的;

(十二)勘查项目区块面积不足一个基本区块的;

(十三)其他不宜审批发证的情形。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经审查同意的勘查设计及工程布置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区范围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应当加盖登记发证专用章,并送勘查项目或者矿山所在地的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监督管理的依据。

第五章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审批、延续和变更登记 第三十一条 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依照《探矿权采矿权转 让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探矿权、采矿权受让人必须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条件。

第三十二条 探矿权人自领取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未满2年或者没有按照批准的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并提交勘查报告的,不得转让。

探矿权再次转让,应当提交较上一次转让更高勘查程度的勘查报告。

第三十三条 转让无偿取得政府出资勘查探明矿产地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人必须缴纳经依法评估确认的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

第三十四条 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勘查、采矿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续登记手续。

申请探矿权延续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延续申请登记书;

(二)检查报告;

(三)原颁发的勘查许可证;

申请采矿权延续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延续申请登记书;

(二)检查报告;

(三)矿山保有储量核实评审备案证明或储量登记证明;

(四)州(市)、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五)原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 探矿权人申请延续登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已按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各类实物工作量完成70% 以上;

(二)没有无故停工6个月以上的情况;

(三)无持勘查许可证采矿、非法承包、转让等违法行为;

(四)已依法缴纳有关规定的费用;

(五)依法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第三十六条 勘查项目因勘查程度提高需要继续申请探矿权的,按照探矿权延续登记的规定办理。勘查项目申请相同勘查程度的延续登记,申请人必须核减50%的勘查区块面积。

第三十七条 探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内,向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一)扩大或缩小勘查区块范围的;

(二)改变勘查工作对象的;

(三)经依法批准转让探矿权的;

(四)探矿权人改变名称或者地址的;

(五)变更勘查单位的。

采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向原审批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一)变更矿区范围的;

(二)变更主要开采矿种的;

(三)变更开采方式的;

(四)变更矿山企业名称的;

(五)经依法批准转让采矿权的。

第三十八条 申办探矿权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探矿权变更申请登记书;

(二)州(市)、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三)原颁发的勘查许可证;

(四)变更勘查区块范围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勘查区块范围图;变更勘查工作对象的,应当提交变更勘查矿种的勘查设计和实施方案;变更探矿权人名称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变更勘查单位的,应当提交变更后勘查单位的勘查资质证和探矿权人与勘查单位签订的勘查合同;经依法批准转让探矿权的,应当提交转让审批机关的批准转让文件。

第三十九条 申办采矿权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采矿权变更申请登记书;

(二)州(市)、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变更登记的审查意见;

(三)原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四)变更矿区范围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矿区范围图及其他材料;变更主要开采矿种的,应当提交变更矿种的储量核实备案证明和该矿种的开发利用方案;变更开采方式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开发利用方案及其他材料;变更矿山企业名称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经依法批准转让采矿权的,应当提交转让审批机关的批准转让文件。

第四十条 探矿权人申请变更勘查工作对象,必须符合以下 条件:

(一)领取勘查许可证1年以上;

(二)已按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各类实物工作量完成50%以上;

(三)无持勘查许可证采矿、非法转让等违法行为;

(四)依法缴纳有关规定费用;

(五)依法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第六章 探矿权采矿权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之日起10日内,将登记发证情况通知勘查项目和矿山所在地的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并分送有关材料。

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颁发采矿许可证之日起15日内,将登记发证情况向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产勘查、开发秩序,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取得探矿权、采矿权的范围内进行勘查或者采矿活动,依法维护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三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在领取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后,应当在半年内组织开工,并向勘查项目和矿山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开工报告。

第四十四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必须接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按规定报告有关情况和提交报告。第四十五条 勘查单位、设计单位、评估单位对其编制的勘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矿业权价款评估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

附件:

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

一、可按申请在先方式出让探矿权类矿产(第一类)

地热(火成岩、变质岩区构造裂隙型);锰、铬、钡、铜、铅、锌、铝土矿、镍、钴、钨、锡、铋、钼、汞、锑、镁;铂、钯、钌、锇、铱、铑;金、银;铌、钽、铍、锂、锆、锶、铷、铯;镧、铈、镨、钕、钐、铓、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锗、镓、铟、铊、铪、铼、镉、硒、碲;金刚石、自然硫、硫铁矿、钾盐、蓝晶石、石棉、蓝石棉、石榴子石、蛭石、沸石、重晶石、方解石、冰洲石、萤石、宝石、玉石、地下水(火成岩、变质岩区构造裂隙型);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氦气、氡气。

二、可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矿产(第二类)煤炭、石煤、油页岩、油砂、天然沥青、地热(沉积地层型);铁;石墨、磷、硼、水晶、刚玉、硅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云母、长石、叶腊石、透辉石、透闪石、明矾石、芒硝(含钙芒硝)、石膏(含硬石膏)、毒重石、天然碱、菱镁矿、黄玉、电气石、玛瑙、颜料矿物、石灰岩(其他)、泥灰岩、白垩、含钾岩石、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其他)、天然石英砂(其他)、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页岩、硅藻土、页岩(其他)、高岭土、陶瓷土、耐火粘土、凸凹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伊利石粘土、累托石粘土、膨润土、铁矾土、其他粘 土、橄榄岩、蛇纹岩、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麦饭石、珍珠岩、黑曜岩、松脂岩、浮石、粘面岩、霞石正长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角闪岩、泥炭、矿盐(湖盐、岩盐、天然卤水)、镁盐、碘、溴、砷;地下水(沉积地层型)、矿泉水。

三、可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采矿权类矿产(第三类)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砂岩(砖瓦用)、天然石英砂(建筑、砖瓦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砖瓦用)。

第四篇:甘肃省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全省民办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办幼儿园,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单独或联合举办、依法设立的面向社会招收3—6岁适龄儿童,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

第三条 我省对民办学前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园或捐资助园,扶持发展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幼儿园举办者、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各级政府应统筹规划学前教育,把民办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民办学前教育。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规范发展。

第二章 申 办

第五条 申办民办幼儿园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民办幼儿园的设置符合我省和所在市(州)、县(市、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布局,有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办学宗旨,制定合法的幼儿园组织章程,建立理事会或董事会等组织决策机构。

(二)民办幼儿园应当具备法人条件,有独立法人资格。申办民办幼儿园的社会组织具有法人资格;申办民办幼儿园的个人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民办幼儿园的设置标准参照公办幼儿园的设置标准执行,具备基本的办学场所、设施和符合要求的教职工队伍等条件。

(四)民办幼儿园设置在安全的区域内,周围无污染源,无危险和安全(含消防)隐患,园舍和设施设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建设和安全标准。

(五)有必备的办学资金、稳定的经费来源,能够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

第六条 申请举办民办幼儿园,应向审批机关提供下列材料:

(一)幼儿园申办报告及可行性论证报告;

(二)拟办幼儿园章程、规范的幼儿园名称和首届幼儿园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三)举办者及拟任负责人的有关资质证明、有效身份证明;

(四)拟聘任的教师、保育员、保健医生、厨师、保安等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格证明;

(五)拟办幼儿园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办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六)近期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办学宗旨、规划目标、办园规模、课程计划、招收对象和范围、师资队伍构成等);

(七)拟办幼儿园的建筑平面图、各功能室分布图、设施、设备计划配置情况说明、场所使用权证明以及校舍的安全鉴定证明;

(八)公安消防部门提供的消防安全审核意见;

(九)县级及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餐饮许可证;

(十)拟聘用工作人员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

(十一)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三章 审 批

第七条 民办幼儿园的审批机关是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省外的组织或个人在本省举办的民办幼儿园,须报经所在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方可审批。

境外的组织或个人在本省举办或合作举办民办幼儿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方可审批。

第八条 民办幼儿园的审批应经过以下程序:

(一)举办者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布局要求以及申办者的条件进行审批,并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举办者的申请,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初审合格后,联合安监、消防、卫生等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共同签署意见。基本条件具备后,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式下文批复筹建。筹建工作应在三年内完成,筹建期间,筹建幼儿园不得进行招生、教学等活动;筹设工作超过三年的,按新办幼儿园要求重新申报。

(三)举办者认为已达到设置条件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经审批机关审查符合办园条件并达到相应设置标准的,可以依法审批正式批复设立;同时,依据《甘肃省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管理办法》颁发办学许可证。

(四)民办幼儿园凭教育行政部门同意设立的批复文件和办学许可证,到同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发展改革(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质量监督部门办理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证。

第九条 民办幼儿园收费项目及保育教育收费标准,由举办者依据国家及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根据办学成本等因素提出合理的保育教育收费意见,经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改革(价格)主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经审核同意并以书面形式批复、备案后执行。

享受政府财政补助(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和税收、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安排专项奖补资金、优惠划拨土地等)的民办幼儿园,由 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合同约定等方式参照同类别公办幼儿园收费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由民办幼儿园在最高标准范围内制定具体收费标准,报当地教育、财政、发展改革(价格)部门审核备案后执行。

第十条 不依法履行相关手续、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举办幼儿园(班)。已经开办但未履行申报审批和登记注册手续或未达到办园标准的幼儿园(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举办者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限期补办有关手续,补充完善条件,达到设置标准。

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办或会同民政、公安、卫生、物价、税务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依法取缔。

非法办学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举办者、办学者承担,其招收的幼儿,由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非法办学者妥善安置。

第十一条 举办者停办或因不可抗因素需停办民办幼儿园,应在停办前一学期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办理注销及相关手续,审批机关审核后及时下发停办通知文件,并向社会公告。

未经审批机关核准同意,举办者不得随意停办或变更法定代表人、园名、办园地址。变更举办者、法定代表人、园名、办园地址等事项,按照《甘肃省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报审批机关及相关部门核准。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二条 我省民办幼儿园按照“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实施管理。实行省、市(州)统筹,县(市、区)负责,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作管理的体制。

第十三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民办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办学前教育工作的监管、业务指导和督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县(市、区)内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评估督查。各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药监、民政、发展改革(价格)、税务、公安、消防等部门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协同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园进行管理。

第十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领导和管理。按照国家的要求,统一规划、部署、检查、评估、考核和奖惩。在日常的检查评估、教育教学、教研活动、评优选先、业务培训、评等定级等工作中,与公办幼儿园同等对待。

第十五条 民办幼儿园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管理。

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不得突破审批机关核准的办园规模。民办幼儿园依法与聘任的教职工签订有效协议和用工合同,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按照相关规定为教职工交纳社会保险费,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实行年检和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管理制度。第十七条 民办幼儿园要执行《甘肃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的基本要求。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与公办幼儿园的教师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与权力。民办幼儿园教师可参加县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

第十八条 民办幼儿园要严格执行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民办幼儿园不得进行和参与宗教或迷信活动。

第十九条 民办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各类安全工作,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对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健康负责。应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安全消防制度。全面落实安保人员和安防设备配备工作,切实做好食品、公共卫生、园舍设施设备、户外活动场地安全等工作,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条 民办幼儿园应当接受当地卫生机构的业务检查和指导,认真做好入园幼儿和在岗员工的体检、卫生、消毒、防疫、幼儿营养等各项工作。

第二十一条 民办幼儿园的招生简章和广告,须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举办者不得发布与其招生、保育、教育、管理等行为不相符的虚假信息与广告。

第二十二条 民办幼儿园的园名应规范、简明,不得使用带有宗教色彩和迷信含义的字词。一般以“XX市(州)XX县(市、区)XX幼儿园(班)”形式命名,不得冠以“国际”、“中国”、“中华”、“全国”、“甘肃”、“甘肃省”等字样。未经市级或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不得冠以“双语”、“艺术”等字样。

第二十三条 民办幼儿园收取的费用应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园条件。

幼儿伙食费要单独立账、专款专用,主动接受价格、教育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第二十四条 民办幼儿园应当加强财务管理,遵守财经纪律,要按照国家《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会计核算,做到经费账目公开,主动接受发展改革(物价)和教育行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 奖 励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民办幼儿园评估、评级参照公办幼儿园的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予以表彰奖励:

(一)办学行为规范,管理科学,保育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办园特色明显,社会评价较好;

(二)当年年检优秀,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

(三)投入力度大,改善办园条件成绩显著;

(四)能按要求达标晋级的幼儿园。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经费资助、购买服务、出租或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幼儿园予以扶持。新建、扩建民办幼 儿园,政府应当按照公用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教育用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第二十八条 民办幼儿园享受国家规定的土地使用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第二十九条 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举办民办学前教育。

第六章 惩 处

第三十条 民办幼儿园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联合其他有关部门依据法律及有关规定予以惩处:

(一)违法、违规办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管理不善,造成安全事故的;

(二)园舍、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妨害幼儿身体健康或幼儿生命安全的;

(三)教育内容或方法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的;

(四)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骗取钱财的;

(五)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三十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幼儿园或个人,由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作教具、玩具的;

(二)侵占、破坏民办幼儿园园舍、设备的;

(三)干扰民办幼儿园正常工作秩序的;

(四)在民办幼儿园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或者影响幼儿采光的建筑和设施的;

(五)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的;

(六)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安全事故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民办幼儿园(班)。

第三十四条 各市(州)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本办法的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甘肃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甘肃省暂住人口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26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7-07-30 【生效日期】1996-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甘肃省暂住人口管理暂行办法

(1995年9月23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7月30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甘肃省暂住人口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暂住人口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暂住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暂住人口是指:

(一)省外公民来本省行政区域内暂住的人员;

(二)本省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省内其他县、市暂住的人员;

(三)本省各县、市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乡、镇到本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乡、镇或到由本县、市人民政府决定纳入管理地区暂住的人员。

第三条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策指导和总量调控的要求,加强对暂住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领导,协调计委、公安、劳动、工商行政管理、卫生防疫、计划生育、房地产管理等部门,共同做好暂住人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第四条 第四条 公安机关是暂住人口登记管理的主管机关,公安派出所负责暂住人口的登记、发证、检查等管理工作。

暂住人口的登记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带队,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暂住登记的申领《暂住证》制度。

第五条 第五条 暂住人员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暂住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省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服从管理,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第二章 登记与领证

第六条 第六条 暂住人在暂住地暂住三十日以下的,应当在到达暂住地后七日内向公安派出所或由县、市公安机关授权的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暂住登记;暂住三十日以上且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在申报暂住登记时,还须申领《暂住证》。

第七条 第七条 探亲、访友、就医、旅游、寄读、寄养、出差等暂住人员按照规定申报暂住登记或者旅客登记,不申领《暂住证》。暂住人要求办理《暂住证》的,也可以办理。

第八条 第八条 申领《暂住证》,须持暂住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已婚育龄妇女还须持《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查验证明》。

第九条 第九条 申报暂住登记或申领《暂住证》,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暂住在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外地派驻办事机构的暂住人,由所在单位保卫、人事部门负责申办;

(二)暂住在施工现场、个体经营场所、集贸市场的暂住人,由用工单位负责人、业主或暂住人负责申办;

(三)暂住在居民家中的暂住人,由暂住人或户主负责申办;

(四)暂住在出租房屋的暂住人,由房主持户口簿、租赁合同及有关证件,与暂住人共同负责申办;

(五)暂住在宾馆、饭店、招待所的暂住人,按旅馆业管理的规定,履行旅客登记,其中包房居住超过三十日的,由所在宾馆、饭店、招待所治安保卫部门或负责人统一申办;

(六)正在服刑、劳教的人员,因故获准暂住的,应由本人持管教机关的证明,在到达暂住地二十四小时内申报登记。

第十条 第十条 从事劳务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暂住人员,在申领《暂住证》时,应缴纳暂住人口登记管理费。暂住人口管理费由公安机关在办理暂住登记时收取。收费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暂住证》是暂住人员在暂住地市、县范围内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有效期限为一至十二个月。有效期满需要继续留住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向原发证机关重新申领《暂住证》

《暂住证》遗失或损坏的,应当及时报告发证机关,办理补领或换领手续。暂住人在市、县范围内变动暂住登记项目时,应当办理登记变更手续。

补领、换领《暂住证》或变更登记项目不得再收暂住人口登记管理费。

第三章 管理与服务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应协助公安机关对居住在本单位、本地区暂住人员进行城市生活常识和遵纪守法教育,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协助公安派出所做好暂住人员登记、领证和其他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单位或公民向暂住人员出租房屋,由出租人向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任保证书,并与暂住人签订租赁合同。发现暂住人有违法犯罪活动或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向无有效证件的人出租房屋。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暂住人在暂住地从事劳务活动,必须持有暂住地公安机关签发的《暂住证》,到暂住地劳动行政机关办理《外来人员就业证》。用工需求量大的单位应当建立劳务用工基地,按计划、有组织地招用外地务工人员。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招用未进行暂住登记或无《暂住证》的人员从事劳务活动。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暂住人在暂住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持有《暂住证》和经营场地合法证明及其他有关证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进行税务登记。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向未进行暂住登记或无《暂住证》的人员承包、租赁或提供使用营业门店、摊点、柜台、场地等生产经营场所。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暂住人员或者留住、雇用暂住人员的单位或个人办理《暂住证》、《外来人员就业证》、工商营业执照等有关证照,手续齐全的,有关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办理,不得故意拖延。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暂住人员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有关机关控告或申诉,有关机关应当认真处理,不得推诿。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雇用暂住人员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为务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卫生条件,做好安全生产和职业病的防治,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依法保障他们获得劳动报酬和休息的权利。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暂住人员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的,用人单位和医疗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救治,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抚恤工作。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执行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住人员,由有关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一)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有功的;

(二)协助司法机关破获案件的;

(三)对暂住地的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不按规定申报暂住登记或申领《暂住证》的,对直接责任人或者暂住人处五十元以下罚款,并补办登记手续,或者责令暂住人限期离开暂住地。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骗取、冒领、转借、转让、买卖、伪造、变造或者使用过期《暂住证》的,收缴《暂住证》,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行为人有非法所得的,除没收非法所得外,处以非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留住、雇用未进行暂住登记或者无《暂住证》人员的单位或者个人,除对暂住人按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进行处罚外,对单位或者用工人按每留住或雇用一人罚款五十元进行处罚;对单位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向未进行暂住登记或者无《暂住证》的人员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依照前款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出租房屋的,依照《 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处罚。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留住、雇用暂住人员的单位或者个人,或者向暂住人员提供经营场所的单位或个人,对暂住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隐瞒不报的,或为暂住人员提供违法犯罪条件的,对单位或者个人处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法定代表人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及执行的程序,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被处罚人对公安机关依照本办法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按《 行政复议条例》和《 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办事、优质服务,不得向暂住人员乱收费。对于敲诈勒索、侵犯暂住人员合法权益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本省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管理暂住人口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管理暂住人口办法在未制定或实施之前,执行本办法。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甘肃省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2602 【发布文号】甘政发[1991]169号 【发布日期】1991-09-25 【生效日期】1991-09-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甘肃省兰......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五篇范文]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1999]75号) 2004-12-14 | 来源: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业务分类】: 地矿 【发文文号】:......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根据《......

    甘肃省利用国外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利用国外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财政部关于国外贷款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甘肃省国外贷款管理委员会章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

    甘肃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管理暂行办法

    法规汇编——甘肃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

    甘肃省社会培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社会培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教育培训者、受教育培训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规范办学,促进发......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维护参合农民基本权益,保证合作医疗基金安全、完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甘肃省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甘肃省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促进我省民办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民办幼儿园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