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解读

时间:2019-05-14 11:5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解读》。

第一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解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 【出处】《知识产权》2010年第5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的保护工作囊括 了对传承对象、传承环境和传承人保护三方面,其中对传承人的保护又是重中 之重。当前我国许多传承人生活艰难,宝贵的民族艺术后继无人,因此剖析传 承人的内涵并通过制度设计以规范对传承人保护的工作,使之有序、合理。基 于传承主体的不同,将传承人分为本源性传承人和外源性传承人。国家认定制、申请备案制和群众推荐制是认定传承人过程中应当实施的制度。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法律地位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保护。由丁•近现代我国社会出现深刻变革,加之民众传统思想上的 不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伊始便呈现出不足,面临的形势 十分严峻。现今文化生态环境急速消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生活艰 难,民族艺术后继乏人。因此,保护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当前最急 迫的任务。这项工作如果做得成功有效,对留存民族资源、传承民族文化、延 续民族血脉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的。

一、传承人的定义

文化和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个体或者族群是不 可缺少的一种生活需要。着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指出:“民族文化,是一面 明亮的镜子,它能照出民族生活的面貌,它还是一种爱克斯光,能照透民族生 活的内在‘肺腑’。它又是一种历史留下的足迹,能显示民族走过的道路。它 更是一种推土

机,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向前方向。” [2]因此文化在人类社会向前 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民族文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推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过程中,众多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务相融 合的基础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首先是传承 人(Inheriting people。但是对于传承人承载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怎样认定 传承人,学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总体上讲,传承人是对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相 关人员的称谓。祁庆富先生在全面梳理了传承和传承人的学术史后,将传承人 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 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

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 [3]《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传承人认 定为“通晓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技艺精湛的各类艺人和传统文化宝 贵资料的保存、收藏者。” [4]我国以中央政府名义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传承 人。[5]总结各种观点,我们认为,能够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 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通晓本民族或者本地域有代表性的一种或者几 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或者至少占有、掌握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应 的核心资料或技术(不要求一定要全国性公开)。

(二)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和认可,具备较高的公信力。

(三)愿意继续通过自己的努 力推动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是:在特定民族或地域内,通晓一定技艺或占有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现形式,为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并愿意以自身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的人。

在这个定义基础上,我们可以把握传承人的两方面核心精神,即在民族文 化的流传过程中传承人一方面是“传”,一方面是“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 产来说,传承人正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与物质文化遗产显着的实体性有 着根本的不同,即没有传承人,前辈辛勤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没有延续下 去的桥梁。因此“传承”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发展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 的基本途径。“传承”首先是让接受者以传习方式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艺进而切 身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即是传承二字中的“承”;其次 是让接受者自己在传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即在前人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 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智慧因子”,从而赋予其传承的知识或技艺更加丰富 的内涵并将其延续下去,这就是“传承” 二字中的“传”。通过分析我们可以 发现,能够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不但要在“承”字上狠下 功夫,还得有创造性,在“传”字上有所作为。例如,我们看泥人张的传人捏 出的泥人为什么能感觉很神奇,那是因为泥人张的传人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把民 家故事、民俗文化等融合于手中的彩泥,达到形神兼具的境地。我们在叹服泥 人的神奇灵动之外,更会感慨泥人张的传人娴熟的技艺。可以说,正是由于非 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特点,使得遗产本身和历代传承人结成了紧密联系。有优秀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得到创造性的传承和发展;反之,这 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会走样、变味甚至消亡。因此,我们认为保护传承人 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认定是对其进行保护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 产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遗产类别,传承人人数也同样众多。只有众多相应的传 承人,才能使这些神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加明确的体现。

二、传承人的基本分类

要认定传承人,首先要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类。文化部组织评选的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到目前为止己经公布三期。该名录以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同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细分。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基 于认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确定了传承人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的划分,并 没

有完全解决认定传承人的问题。应依据传承人主体类别的不同,将其分为本 源性传承人和外源性传承人两大类别,然后再对传承人进行相应的细分。

(一)本源性传承

一方面,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是通过本族群内部的传承展开的,这是主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口传心授的特点,需要一个相对独特的文 化生态环境,而这种文化生态环境是经年累月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每一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饱含了该地域或者族群鲜明的文化特色。例如,非物质文化 遗产之中的民间文艺,即是经过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之中的众多个体在日常 生活过程中不断完善、提炼、加工并融合了本地区或者本民族共同的情感之后 才形成的。在产生之后,民间文艺就由本地区或者本民族的人们口耳相传的延 续着生命。因此历代传承人都可以根据自己从前辈人那里承继的知识和技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或者技术改进,使众多非物质文化 遗产得到继承和发展。我们将这种由族群内部主体之间进行的传承方式称为本 源性传承。

(二)外源性传承

在农耕文明逐渐逝去的大背景下,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蓬勃发展的经济 浪潮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逐渐消亡,形势堪忧。有些民族民间文化仅靠当地 的族群是不能够顺利传承下去的。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世界性的重视伊始,大批专家学者出于专业研究和个体使用的需要和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热情,开始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行列。采集、整理、加工、改 编、技术改进等一系列专业和非专业方式的融合,使得许多濒临灭失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得到了新生,从而对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关人士在从事这些行为过程中倾注入了自己的智力创造,不同于简单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行为,而且他们长期投入对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我 们认为这一类人士的行为也属于文化传承的范畴。[6]例如“西部歌王”王洛宾, 他就被认为是对我国西部山歌进行搜集、整理、改编的突出个体。[7]同时也要 注意,我们在认定这一类人的时候确实需要审慎地对“再创造”这一行为进行 严格定性,即再创造不能改

变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和风 格特征,以免在传承人认定过程中“泛泛化”。我们将这种以族群外的有志之 士为主体参与的传承方式称为外源性传承。[8] 基于以上两种分类,我们认为可以清楚地将在传承非物质文化过程中的两 种不同主体界定清楚,然后再进一步对传承人进行细分,进而界定传承人的法 律地位。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路径。

三、传承人认定的制度建构

现阶段我国广泛实施的传承人认定制度主要是以政府名义进行的,我们将 这种方式称为国家认定制。国家认定制较为成型的以制度化形式开始实施的,应该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08的实施和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2007 的

公布为标志。[9]此后,全国相当多的省份相继展开了省、地(市)、县三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例如云南省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率先在 地方上确立了三级保护体系,走在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列。[10] 国家认定制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中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效果,并起 到了激发全国上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一的 国家认定制度越发显得不能适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表现出 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由于需要体现较大的权威性,传承人评选周期长,耗费巨大。二是由丁•抓大放小,导致绝大部分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传承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并且现实中大多数传承人年龄偏大,生存困 难,又急需保护。三是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许多评选项目都成为地方政府 “为经济搭台,为发展唱戏”的铺路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流于形式。其结果是许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传承人本身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为此,建议 在保护传承人的过程中,可以同时配合实行申请备案制度和群众推荐制度。

(一)申请备案制

申请备案制度,是指利用我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层级保护体系,在各个行政区域范围内实行传承人自我申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政府最 终认可的一种制度。

1.制度背景

从自然权利论角度分析,一个民族在创造出一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后自然 就对这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享有所有权。以民间文学艺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因特定族群和个人智力创造和传承的劳动成果,劳动者应该对其劳动成 果获得一种“自然权利”。[11]政府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过程中 实际上起到的是确认这种项目的存在的作用。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众多,且 随着时间流逝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可能“再造”,急需一种制度来解决 这种保护过程中的矛盾。我们认为,目前实行申请备案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这种矛盾,提升传承人的积极性。

2.制度内容

申请备案制度包括三个方面:传承人0我申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政府最终认可。在这种制度构建下,传承人的申报是前提,政府主管部门备案 审查是关键,政府最终认可是根本。申请备案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政府有 限的行政资源,最大程度地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发挥传承人自我维 护权利的积极性。

3.制度实施的重点

在实施申请备案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着重推进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传承 人自我申报。传承人的申报材料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具体的说,就是对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必须有一定量化标准。前文提及,传承人

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权威性,得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覆盖地域范围内群 众普遍认可的自然人。这种量化标准应该涵盖:传承人从艺时间;在该项目范 围内取得的成就;群众的认可证明;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规划等等。第

二,政府的认可。必须指出,政府的认可只是一种确权形式。传承人所代表 的某个民族或者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群众才是该项权利的最终所有者。实际上 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经产生,权利就己经存在。当然,政府在认可该项权 利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一项工作,那就是审慎进行备案审查。申请备案制,除 了传承人自我申请外,应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受理审核,由省级政府牵头成立 常设专家组进行认定。而专家组一般由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的专家等组成,必要时为体现公平和地域回避原则,可以随机抽取申报地 域范围以外的常驻居民代表参加会议。第三,通过申请备案制度认定的传承人 必须经过专家组评议、评定和无记名投票才能最终产生,然后进入公示期,公 示时间可以为三个月。如果三个月之内无人提出异议,政府颁发证书,确认该 申请人的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格。如果公示期有人提出异议,政府 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展开调查,或者举行相应的听证程序,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 实质性审查,及时处理相应的问题。

必须指出,构建的申请备案制度不同于现今各级政府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普查工作制度。前者的制度主体是传承人,而后者的制度主体是各级政府。前者是一种确权制度,目的是通过政府行为以法律形式确认传承人的权利,而 后者是一项调査研究制度,目的是取得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的 大致了解。

(二)群众推荐制

国家认定制和申请备案制度暂时没有覆盖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 允许由群众公开推荐,政府审查认可,我们将这种制度称之为群众推荐制。

1.制度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建立,是应该最大限度地确定传承人以 及调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由于种种原因也许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既没有被国家认定,也不愿意自动申请,故应该建立群众推荐制度,以 达到更大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基于此,对于传承人认定制度的 建构也应

该具有开放性。文化传承的主体虽然是所在的族群和传承人,这些民 族的瑰宝一旦被传承下来,潜在受益者是普通大众。现今的传承人保护制度政 府色彩过于浓厚,实际上社会大众的热情并没有激发出来,所以应该让社会公 众都积极响应,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每一个个体 都应该参与,都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某一种家族性手工艺产品技 术,在当地流传过程中始终是由某一个家族的人员对该项技术进行掌握,并未 公诸于世,也未受到较好的保护。然而这项技术确实又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和实 用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当然就可以通过群众自发推荐,由政府进行认可。由群众公开推荐而推选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由所在 地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受理审核,报请省级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组进行 审査评定。

2.制度内容 对丁•群众推荐制度下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方式与前述申请备 案制一样。两种制度不同之处在于主体不同,群众推荐制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而申请备案制的主体是具备传承人资格的公民。3.制度实施的重点 通过群众推荐制来参与这项活动,由于每个个体的文化素养各有不同,从 而会导致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鉴别能力不会完全一样。因此,我们 在设计这项制度时,推荐人一般应该是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者、熟悉 者,并在所在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应的公信力,即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当地高校长期从事文化学教学研究的教师即可以牵头推荐传承人。长期从事民 俗文化摄影的摄影爱好者,也可以推荐传承人的候选人。因为这两种人符合我 们前述的推荐人的定义:第一,他们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者、熟悉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第二,长期接触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鉴别力,有较好的公信力;第三,自身不属于传承人范畴。当然,推荐人也可以联名推 荐,以使得推荐的项目具备较强的公信力。由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主要可分为三类:国家认定制;申请备案制;群众推荐制。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申请备案制,国家认定制和群 众推荐制都是对申请备案制的有益补充。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政府需 要对具有家族保密性、地域保密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国家相关保密法律法 规的规定确定相应的密级,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以确保做到既要激发传承人 的传承热情,又不损害他们的合法利益。我们相信,在这三类制度共同发

挥作 用的基础上,再将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深入推进下去,形成良好互 动,那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一定能够取得长足进步。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 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对延续民族记忆、弘扬民族 优秀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现今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工作已经走出了低谷,正在向深入发展。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人进行认定和制度规范,是保护传承人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骤。只有明确认 定各类传承人,进而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才能更进一步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民 间文化的热情。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路上,但我们仍需努力。【作者简介】 周安平,单位为西南大学。龙冠中,单位为西南大学。【注释】 [1] 我国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个方面的细化分类。有些类别的非物质 文 化遗产属于个体传承,例如民间歌曲、传统手工艺、民间表演艺术等;有些类 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群体传承,例如庙会、节日庆典等。我们在此只讨论

个体传承,对于群体传承暂不作讨论。一笔者注,下同。[2]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 1996 年版,第 194 页。转引自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第 1 版,第 44 页。[3] 祁庆富: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 《西北民族研究》,2006 年第 3 期,第 121 页。[4] 参见《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0第十五条。[5] 参见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08 年 6 月 14 日施行)o [6] 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 四条第二款规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们认为在文章中界定的外源性 传承人与此处法条否定的 “ 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 ” 是有本质不同的。前者 在传承过程中有一定的智力创造,后者的行为并不含有智力创造。[7] 参见田联韬:《评我国民间歌曲著作权之数次争议》,《中国音乐学》(季 刊)2006 年第 2 期,第 132-136 页。[8] 从生物进化论角度看,一个单一的物种可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十分 缓 慢,它必须依靠该地域范围内的其他生物所组成的生物圈来生存。大的方向是 优中选优。文化传承也有同样的道

理,依靠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一种文化在 流传过程中也会吸收各种有益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这里的外源性 传承人大体上也就是起到这样的推动作用。[9] 我国于 1979 年开始有“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评选 这可以认为是国家认。定制度的雏形。[10] 参见新闻《云南迪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大洋网 http://news, dayoo.com/society/57401 /200903/17/57401_5490325.htm, 2010 年 5 月 10 日访问。[11] 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 第 1 版,第 56 页。

第二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 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② 传统表演艺术。

③ 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⑤ 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 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人类文化遗产可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址、遗存、文物、文献等;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技艺、技巧和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现状,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而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吸引着世界目光。无论是“中国京剧欧洲行”的顺利开展,昆曲和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名录,还是《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项,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就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越来越多世界认同的同时,许多的国家将许多本属于我国的文化遗产纳入本国家的文化产业战略,对这一宝贵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已经久远的“敦煌”艺术的流失,景泰蓝、宣纸技术被窃,到近年来美国《花木兰》的高上座率,韩国的皇家音乐“申遗”(韩方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明确说明该项艺术源自中国),以及韩国欲夺我们的“端午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商标在美国抢注等事件屡屡发生,这在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独特地位的同时,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行动迟缓,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将被他人“端走”,我国优秀的文化将被肢解。

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的原因

1、来自全球化趋势的冲击。

当今世界, 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和增强。从世界范围看, 自文艺复兴以来持续了几百年的精神文化开始因商业消费而俗化, 大众文化配合着传播媒体的改进向全球扩张, 观念文化在感官文化的进逼下节节退缩, 古典的、理性的、合乎传统规范的文化形式作为主流文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 全球价值观”与“ 乡土价值观”的碰撞中, 显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媒介, 在文化上推行“ 单边主义”, 导致了不同文化地域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造成了“ 文化趋同”的现象。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 借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 并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很多国家的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形式, 如戏剧、舞蹈、手工艺等民族特色逐渐丧失, 有些甚至渐趋消亡。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来自工业化发展的挑战。

工业化发展的直接后果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赖以生长的农耕时代走向衰亡。很多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 是伴随漫漫的华夏农业文明而生而长, 它是远古吹来的风, 携带着久长而深厚的历史信息, 从物质内容到文化习俗, 从精神方式到哲学信仰, 都透析出农业文明的生存方式、生存想像和审美追求。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原生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许多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瓦解与消亡。一部分非物质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赖以生长的土壤环境已不复存在。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

1、促进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2、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有利于人类应对各种现代性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

4、有利于人类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

5、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内容。

6、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构成部分。

7、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经之路。

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议

1、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利用。国家应该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支持他们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作、改编、出版、表演、展示、产品开发、旅游等活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发挥其已有的或者潜在的价值。

2、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通过传承、教育手段使之在人、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要注重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要关注和尊重相关社区和个体的现实需求,尊重民众自身合理的选择,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和培养作为工作重点。

3、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以鲜活的生产方式和流动的传承方式为基本特征,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形成了生态的整体。

4、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久的、浩繁的工程,需要统筹考虑。首先,在普查的基础上开展重点保护。其次,及时进行抢救性记录和传承。再次,要注意统筹协调各种主体。

5、加强对相关权益的保护。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例如:了解我国的非物质遗产有哪些,分布在哪些省,都有哪些类型等等。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梳理

浅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保护

摘要:随着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非遗研究中,学界对于非遗传承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将从传承人认定、传承人特点、传承人类型、传承人保护等方面进行梳理,同时,提出日本和韩国在传承人保护方面的卓越成效,试图为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实务工作开展和理论探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3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是迄今为止联合国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文件。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国际人权文件,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从公约中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活态文化,是发展着的传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不能脱离人类智慧而独立存在,它的生存和发展是处在“活态”传承和“活态”保护之中,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核心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二、传承人概念

国内首个关于文化传承人的管理文件2006年颁布的《湘西土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界定其所指|“传承人”是“指州人民政府公告命名并在我州境内通晓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内涵、表现形式、组织规程或在本民族民间工艺领域中技艺精湛或掌握有一定数量的民族传统文化原始文献、资料和实物。并有一定研究成果被群众公认的代表人物。”随后在200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中,也对传承人的条件做了规定,其第15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被推 荐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1)在一定区域内被公认文通晓本民族或者本区域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和内涵的代表人物;(2)熟练掌握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艺人;(3)掌握某种稀有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公民;(4)大量掌握和保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文献和其他资料!实物,并对其有一定研究的公民。”第16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团体,可以申请或被推荐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单位:(1)以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为宗旨(2)掌握某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技艺,或者研究、传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取得显著成绩;(3)坚持经常开展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活动;(4)有效保存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相关资料或者实物。”根据这些规定,著名民族学家祁庆富先生在全面梳理了传承和传承人的学术史后,将传承人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2非遗传承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振兴中有重要作用,是承接前人经验,启迪后人智慧的桥梁。通过传承人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的“传”、“承”交替循环,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世代延续继承下来。在我国学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两者的定义和条件也不尽相同。广义上的传承人概念,即一般传承人,即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1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第200页

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与传承人,载于《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狭义上的传承人,即法律意义上的传承人,在我国称为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是指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或者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责任,掌握该项目的知识、技能,并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人。一般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人在概念、法律地位、社会地位上存在很大差别,可以说代表性传承人是由国家认可的、传承主体中的佼佼者。

三、传承人特征 第一,能熟练掌握国家或地方政府认定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个体传承人作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际掌握者,必须是通过国家或者相应地方主管部门的认定并且许可。这是作为个体传承人的合法基础。第二,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本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力。对于传承人所掌握的“非遗”项目,不能简单归结为掌握某种技艺或者某种特长,需要实际扎根于某个特定领域内,并且能够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从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典范。

第三,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为公众认同并能积极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良莠不齐,这里定义的“非遗”项目必须是健康积极,并能为民众集体喜闻乐见,并能使得世代传承的文化成果。

第四,愿意投身非遗传承事业,积极参与非遗传承活动。

四、传承人类型

1、家族、族群等群体性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来说是经历了常年累月而积淀下来的,往往涉及一个族群 或者社区,在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家也都承认他们的存在,并且认为这是非物质文 化遗产表现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涉及到一个或者多 个地区的族群的,他们同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而且是不可剥离的。

2、个人、独立传承人

其实在划分个人主体和群体性主体时,他们之间在很多时候体现的是相互包含,又分别独立的关系。个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存在,群体也是由单个人所组成的,个人在传统文化表达的发展和再创造中起着中心作用。所以我们列出个人主体时,在宏观层面是为了促进一种技艺能够更好的传承。个人对于技艺的传承他会起到一个再创造的作用,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能够保持其鲜活,同时又不失其原真状态的最好方式。

五、传承人权利和义务

1、权利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其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享有传承权。传承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传承权本身包含两层内涵——有权自主选择下一代传承人和有权自主选择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所传承技艺的特点制定选择下一代传承人的具体标准选择有天赋的继承人。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开展传承活动时享有获得资助的权利。对于传承主体来说,物质条件是基础,没有物质条件做坚实的后盾,传承人的种种规划很难实施,传承活动也无法开展。对于由各级政府直接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有义务对其进行物质上的扶持和帮助,支持其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传承人不仅有权获得政府的资金资助,还有权在授权范围内自主支配资金。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配合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时,还享有被尊重的权利。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 16 条的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调查时,应当征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同意,并尊重传承人所在地的风俗习惯,不得损害传承人的合法利益。

2、义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 31 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义务作了详尽的规定,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特别规定了代表性传承人的退出程序,作为传承人不履行其法定义务的惩罚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述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正当理由包括不可抗力、第三人原因等;丧失传承能力的,例如疾病、伤残、年老等,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3传承人要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传承人培养后继人才应当摒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旧思想,如果在传承中有所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继将一代不如一代,势必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丰富的实物资料,如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这些实物资料代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水平、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持、研究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非遗传承人应当妥善保管好这些实物资料。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 11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根据本条规定,代表性传承人对上述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有配合的义务。传承人还应当积极参与社会性公益宣传活动。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扩大社会影响,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六、传承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认定问题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里,代表性传承人(一般指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是指那些被普遍性认定极有一定影响力的权威的有代表性的承担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里的相关项目的传承责任的且通过了国务院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核与认定的优秀传承人。传承人的认定不是个简单的过程,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活态性,并且不同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方式也各不相同。我国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不够细化完善。传承人认定过程时常遇到量化问题。《非遗法》第 29 条第 2 款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有着明确规定:“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也就是说,传承人应当具有技艺性、权威性和能动性。但是,这三点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过程中并不便于掌握。“熟练”、“较大影响”等词汇过于抽象,何谓“熟练”?何谓“较大影响”?这些都没有具体标准可参考,特别是当出现条件类似的传承人时,会处于无法认定的困境。同时,在认定程序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非遗法》第 29 条第 2 款规定,申请代表性传承人,由申请人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再由政府部门对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最后公布审核通过的情况。一旦通过,这个申请人即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纵观整个程序可发现,传承人的主动申请才是最重要的环节。然而,从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的生存环境来看,传承人大多生活于偏远乡村,信息的闭塞导致传承人无从了解相关制度,更别说主动提出申请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3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85.2、观念问题

很多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中仍然保留着旧社会封建观念。“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腐朽观念依然存在于当今社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遗传承途径,使得很多有潜能的人并不能成为有政府认可的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后继人才队伍匮乏,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老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衰弱。

3、制度问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不对称的,或者可以说在法律中体现的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是通过行政机关授予而获取的一种反射性利益,即便规定了传承人享有相关权利,但是在大众认知体系中,这种权利往往不被接受,很多情况下,传承人生活压力大于普通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的标准的第 29 条中,其中有一款是这样规定的“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一定区域”是指的什么呢?“一定区域”范围有多大呢?我们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怎么来确定它呢?再如,在第 31 条的最后一款中规定“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那么,其中什么情况才属于丧失传承能力?“传承能力”具体包括什么呢?都没有具体的表述,那么有可能在文化行政部门撤销代表性传承人时,自由裁量的权力扩大,这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不利的。

4、关注偏向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实验性特征,其中对“传承人群体”的忽视是一重大缺陷从现有实践来看其实质是保护“代表性个体传承人”的政策,突出的是“传承人个体”,缺乏对“传承人群体”的关注。4现行政策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事实证明,“传承人群体”在保护政策中缺失所造成的后果在当前实践中已见端倪,其消极影响的突出表现就是导致了个别传承人的“独占”地位,造成了“政策垄断”。5

七、可借鉴成功案例

1、日本

在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机制上,日本是很成熟的。作为我们反复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性的特征,有的技艺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人或者是一个社区或者族群。日本政府在认定机制上进行了分别认定,这是对我国保护传承人上是值得借鉴的,主要分为三种情况:(1)个别认定:对于能够高度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掌握能力的个人,例如在传统运动项目、绘画艺术、古老群众文学、曲艺戏剧演出等等极其具有个人色彩的许多文化财产,可以进行只针对个体的“单独认定”。或者是能认定为单独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立个体,在编织、染色、土陶品等等领域也可以进行个别认定,认定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团体认定:被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的文化技术,该技艺承载者人数较多,个人特征不明显,这种情况下可对这群传承人组成的群体给与“保持团体认定”。(3)、综合认定:介于个人认定与团体认定之间的,是指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由人数为2或者2以上的结构情况,可以进行“合并认定”。6同时,日本的“人间国宝”制度是做得非常出色,为其他的国家提供了一个示范性的作用,这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复杂客体保护的最好的方法:在认定之后,对传承人的行政支持上,日本每年都拿出财政资金进行资助。日本文化厅对这些“人间国宝”支付特别扶助金,其年金额达 200 万日元(约 14 万人民币),以鼓励他们不断提 45 杨征《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中“群体性”的缺失》2014 06

陈静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04)王光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造就模式试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6 高技艺和悉心培养后继传承者。7

2、韩国

韩国在日本的影响下,早在20 世纪 60 年代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韩国对代表性传承人的称谓叫做“人类活珍宝”,韩国在认定“人类活珍宝”也和我国单一的认定机制是不一样的,分为个人认定和团体认定两种,并将这个称谓作为荣誉称号赋予权利人或者族群,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在中央和地方两级大力的提供资金支持,对优秀人才的保护是做得很到位的。对于有关无形文化财演出等各种活动,国家会根据演出规模等具体情况提供 20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1.4 万元)至 500 万韩元的资助,对于“人类活珍宝”,政府按每人每月 100万韩元提供补助。8对于能够成为“人类活珍宝”的人或团体,在福利上也会大大的增加,政府会对该类保有人或者保有团体特殊的优待。但是如若不履行相关义务,也会受到处罚。对于收徒传承技艺,韩国有备案的制度,政府部门还必须进行监督,以便传承能有效的进行下去。

除此之外,韩国还设立了专门培训机构,对传承人进行培训,训练他们的技艺,并且还可以为其免除兵役,这无疑提高了传承人传承技艺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传承人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时无后顾之。

八、总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是核心、是灵魂。因为传承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的一种手段,它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任务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现实情况下,运用法律手段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传承人保护机制是当前现状的客观要求。国家的立法保护能够从根本上维护传承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赋予他们更高的社会地位。在制定认定机制时,应当广泛借鉴国外成功案例,汲取他国之精华,结合我国非遗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认定程序。除此之外,应在关注代表性传承人的同时,应当注重群体性传承人,并在政策表达上予以确定;从观念认识和政策表达上提高对“一般性传承人”的认同和重视程度;消除“代表性传承人”的“独占”地位,打破“政策垄断”;设置适合的考核评估标准,督促“代表性传承人”在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参与者等方面有所作为,积极营造“群体传承”的氛围。将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更加清晰,除此之外,对现有制度细化,转化为各项长效工作机制,从各方面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

7顾军、苑利著:《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报告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8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64 页。

参考文献:

[1]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与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 [2]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85 [3]王光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造就模式试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4]顾军、苑利著《.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报告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5]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64 页。[6]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四)--商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与“反异化”--以韩国“人类活的珍宝制度”设计为视角.电子知识产权,2007 年第 7 期

[7] 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08(1)[8] 陈静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04)

[9] 杨征《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中“群体性”的缺失》2014 06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保护工作报告

淮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

工作报告

2008年6月7日,我市淮海戏、楚州十番锣鼓分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今年5月26日,我市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现将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汇报如下:

一、国家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现状(一)淮海戏保护现状

一是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第一个五年保护计划从2007年起,分步实施资料收集整理,建立较完整的淮海戏资料库、设立淮海戏历史陈列室、以优惠政策招收学员,培养淮海戏传承人、录制优秀剧目音像资料、举办淮海戏艺术节等工作,以加强保护,推动传承。

二是建设了淮海戏博物馆。2008年9月,江苏省淮海戏博物馆在我市中洲岛竣工开放,作为展示和宣传淮海戏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排演、交流淮海戏的活动场所,传播和学习淮海戏知识的课堂。淮海戏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模型、书画、音像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来呈现淮海戏在淮安地区的发生和发展的概貌,为保护传承淮海戏作出了一定贡献。

三是建设了淮海戏专题网。由我市文广局的组织领导及江苏省淮海剧团的支持下,筹建了中国淮海戏专题网站,网站设立剧团介绍、剧目介绍、人物简介、专题资料、视听下载、淮海戏图库、淮海戏动态、演出信息、遗产保护等栏目,对淮海戏的历史渊源及沿革、基本内容及特征、重要价值、传承现状等方面作了详尽介绍,并提供大量的传统及现代剧目以供下载,进一步扩大影响,推动了淮海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四是申报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底,我们按照国家文化部及省文化厅相关要求,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6月11日,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入选,为淮海戏的传承提供了基本保障。

五是建设了传承机构。在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开设淮海戏班,由我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魏佳宁等淮海戏主要传承人授课,为淮海戏的传承发展培养传承人。

(二)楚州十番锣鼓保护现状

一是制定了保护计划。第一个五年保护计划包括翻译已搜集的古书工尺谱为简谱,购置有关服装、道具,出版以楚州“十番锣鼓”为题材的图书册,建设传承基地,加强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我市楚州区文化馆,组织人员对楚州“十番锣鼓”的盛兴年代、演出道具、演出场景及风俗等作了进一步调研。掌握了许多历史资料和实物资料;搜集整理了楚州“十番锣鼓”的演奏方式、演奏乐器、乐队编制、乐器定弦法等相关材料,为出版相关书目奠定了基础;完成了“十番锣鼓”的十首乐曲以及几十首锣鼓曲牌的工尺谱译谱工作。

二是投入了一定资金。2008年6月7日,十番锣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为了更好地予以保护传承,楚州区政府克服财政困难,投入一定资金,用来添置乐器、服装等必备物品,调动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三是挖掘了一批曲目。为了更好地挖掘整理楚州十番锣鼓曲目,我市楚州区文化部门给楚州十番锣鼓声及代表性传承人周宝洪同志提供非常宽松的环境以及相应的资金,先后整理出了《金盆捞月》、《咏花》、《咏蝶》、《到春来》、《前探营》、《后探营》、《归依》、《红楼撇子》、《朝天子》、《阳告》等十首曲目。

四是开展了传承活动。培养传承人员是更好地传承十番锣鼓的重要举措。楚州十番锣鼓刚刚被挖掘整理出来的时候,演奏人员仅仅限于专业文艺人员,如文化馆专业演奏员和剧团乐队成员。2008年以来,我市楚州区积极组织举办十番锣鼓演奏人员培训班,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宝洪亲自授课,动员文化馆及社会上器乐演奏培训班中的学员参加学习,尤其注意培养年轻演奏人员,以推动项目传承。办班初始,大多数人对十番锣鼓的了解不够深入,兴趣不大。楚州区文化馆组织人员分别有针对性的做相关人员工作,耐心细致解释,通过培训,学员们一改对十番锣鼓演奏认识不足的状况,学习投入,演奏认真,显现了一定的效果。现在,已形成了以专业演奏人员和社会各界演奏者共同组成的十番锣鼓演奏队伍,促进了十番锣鼓的普及传承。

五是加强了对外交流。2008年11月,福建省福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茶亭十番”的传承人员来我市进行艺术交流,与我市楚州十番锣鼓传承人共同探讨十番音乐中演奏方式、乐器种类、乐队编制、乐器定弦法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今年4月11日,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楚州“十番锣鼓”应邀参加“连云港之春——苏北鲁南民俗文艺精英赛”。这是“十番锣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首次代表淮安赴外参加大型演出。我市楚州区文化馆针对广场演出的特点,在乐曲的旋律节奏、演奏技法等方面作了相应调整,使舞台效果和观赏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六是扩大了社会影响。近几年来,我市一直非常重视对十番锣鼓的宣传报道,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新华日报》、《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海商报》、《新楚州报》、楚州电视台以及多家网站和相关出版社共同参与,利用文字、图片、录像、专题片等方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今年6月份,全国多家电视台慕名而来,分别在楚州勺湖公园及吴鞠通中医馆等地,拍摄了楚州十番锣鼓专题片。

(三)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现状

我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即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于今年5月26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现有正式徒弟3人,分别为许亚玲、吴玲和苗爱华,均为国家一级演员,经其指点过的演员数以百计,现仍在我市文化艺术学校淮海戏班授课,所教学员卢蓓蓓曾于2005年5月荣获全省小梅花金花状元第一名。目前,我市正在起草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机制,明确扶持和资助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办法,监督、指导、考核传承工作等各项制度,以加强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

二、采取的保护措施与经验

(一)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加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我市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基础上,2008年9月,我市原文化局与广电局合并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工作。2009年3月9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淮政办发〔2009〕26号),组织我局及我市财政局、发改委、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教育局、旅游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等相关部门成立了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指导项目保护单位、协调处理保护工作,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等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是修订保护规划。结合江苏省淮海剧团改制的实际情况,在2007年已经制定的淮海戏五年保护计划的基础上,指导江苏省淮海剧团对原有五年计划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对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更加符合剧团改制市场化运作后的实际情况。对于楚州十番锣鼓,指导楚州区文化局认真制定了楚州十番锣鼓保护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步骤,明确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确保经过五年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使之脱离后继乏人、处境艰难的尴尬境地,并重现昔日风采。

三是提供经费支持。尽管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市财政克服困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纳入预算,每年20万元,并明确要求要向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濒危项目倾斜。楚州区为进一步加强十番锣鼓的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克服财政困难,一期投入10余万元,建设“楚州十番锣鼓传承基地”,利用楚州区文化馆现有100余平方米的活动室,重新改造装修,配以与十番锣鼓相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实物等资料,添置陈列演奏乐器、多媒体设备。并利用基地这一平台,培养人才,研讨技艺,组织演奏。目前,该项工程已经完成项目规划、立项及设计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竣工挂牌。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文件法规,起草了《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讨论稿)》,制定保护传承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各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尤其是重点加强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目前,该意见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五是加强展示传承。一是举办活动,推动传承。利用庆祝“文化遗产日”的活动契机,组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淮海戏和楚州十番锣鼓参加展演。二是建设场馆,加强保护。建设了淮海戏专题博物馆,为加强宣传展示,构建保护载体,提供了平台。三挖掘创作,延续保护。江苏省淮海剧团创作排练现代淮海戏《续弦记》(又名《老县长的第二春》),并对传统剧目《皮秀英》进行重新加工排练,为淮海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续弦记》于2008年10月22日在南京参加了第三十一届世界戏剧节的展演,受到省委宣传部和中国剧协的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重排传统剧目《皮秀英》晋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受到一致好评。楚州十番锣鼓注重挖掘整理古曲谱,完成了对《咏花》、《咏蝶》、《到春来》等十首古曲的译谱和整理工作。

六是加强对外交流。一是2008年6月17日—19日,我们组织淮海戏晋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受到首都领导和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二是今年4月11日,我们组织楚州十番锣鼓赴港城参加“连云港之春——苏北鲁南民俗文艺精英赛”,获“优秀表演奖”,载誉而归。

(二)保护工作经验 一是组织保障是基础。由政府牵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保护机构,为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是经费保障是关键。加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资料的搜集、整理、保存、研究等保护工作,以及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供经费保障是关键。

三是制度保障是重点。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市保护工作实际,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的指导、督查及考核等制度,为推动保护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健康、有序、稳步推进提供了保障。

四是普及传承是方向。传承和发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淮海戏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及淮海戏班等传习机构,制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机制,为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推动项目传承发展提供了保障,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一)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保护经费投入尚嫌不足。淮安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市财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自2006年起,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专项经费,但是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和任务的需求相比尚嫌不足,尤其是尚未将2008年及今年新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经费纳入专项财政预算,二是保护传承机制尚待完善。目前,我市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及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办法和传承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传承研究工作尚嫌不够。虽然目前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展示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工作,但是,传承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尚嫌不够。

(二)对策措施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网络,加强组织领导。要在已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健全由政府牵头,文化、财政、发展改革、国土、建设、规划、旅游、教育、民族宗教等部门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拟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规划,协调解决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是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要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经费纳入财政专项预算,确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经费来源的稳定,还要积极探索并构建社会资金投入机制,以拓宽保护经费的来源渠道。

三是完善保护传承机制,规范保护工作。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机制,突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并加强对项目保护单位及传承单位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估工作。江苏省淮海剧团适逢机制改革,拟将国家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建设纳入机制改革工作,将淮海戏的保护和传承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为淮海戏的传承发展注入活力。

四是建设项目传承基地,搭建传承平台。加快楚州十番锣鼓传承基地建设进程,配备与楚州十番锣鼓相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实物等资料,添置陈列演奏乐器、多媒体设备,并利用基地这一平台,培养专业人才,研讨传承技艺。另在古镇河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建立十番锣鼓展览陈列兼演奏室,方便十番锣鼓民间爱好者参加十番锣鼓各类展示、培训、传承活动。

五是广泛开展传承培训,推动传承发展。一是继续加强对江苏省淮海剧团青年演员以及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淮海戏班学员的传承培训,进行规范化训练和定位性培养,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淮海戏的传承者,为推动淮海戏剧种的发展作出贡献。二是继续举办十番锣鼓演奏人员培训班,不仅要动员文化馆及社会上器乐演奏培训班学员等专业人员参加学习,培训还要面向社会,广泛吸纳器乐演奏爱好者,拓宽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面,推动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第五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作者:乳源县文体旅游局

2013-04-1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推动文化认同、文化记忆和活态文化传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乳源是集石灰岩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成效显著。

一是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该县积极转变思维,解放思想,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深化传承与保护的对接,将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带动经济产出结合起来,突出资源优势,打破资金瓶颈,使申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拜盘王》、《瑶族刺绣》列入国家级名录,《乳源瑶歌》、《乳源瑶族传统医药》、《乳源过山瑶服饰》列入省、市级名录。

二是建立健全传承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非遗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瑶绣研究所、瑶绣协会等,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使非遗传承有机构、有组织、有保障。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与人们生活无缝联接起来,关爱项目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实现瑶绣、瑶歌校园教学常规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扩展到最大,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关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民族文化交流和研究。邀请苏绣工艺大师顾金珍在乳源设立工作室,开设瑶绣培训班;组织瑶族绣娘赴广州学习粤绣技法,加快刺绣技艺提升;举办瑶绣艺术节,邀请省内外绣娘进行技艺比拼,交流、学习刺绣技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瑶绣》、《拜盘王》、《乳源瑶族山歌选编》、《过山瑶的乡源》等30多册书籍,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字材料。

四是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基地。突出瑶绣、瑶歌、瑶舞的品牌引领作用,着力张扬传统节庆文化,延伸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出的经济产出,使其反馈并促进新的传承与保护,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积极的示范引领和交流展示,引进广州番禺壹雅工艺、中山博爱名城、深圳福德公司等企业,从事瑶族节庆文化、瑶绣工艺、瑶族服饰等产品开发经营,积极打造集瑶绣文化研究、人才培训、工艺营销等于一体的瑶绣产业基地,带动3000多瑶族群众从事瑶绣生产经营。

五是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目前,瑶绣、瑶歌、瑶舞成为提升瑶族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瑶族“盘王节”、“十月朝”特色文化节庆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整合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纽带。瑶文化特质更加突出,“瑶绣”参展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瑶歌”走入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该县民族艺术团成为广东省民族艺术团分团,并与乳源东阳光公司联合打造东阳光民族艺术团。2010年底,乳源荣获“中国瑶绣之都”称号。

下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职责五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职责 为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规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管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性,根......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健康中国人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健康中国人”工程推广第二期试题 姓名:学员编号:班级:地区:成绩: 1.判断题: (1)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2)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

    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精选五篇)

    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情况简介 (224人) 一、民间文学(3人)1、《邵原创世神话群》翟钢炮,男,汉族,1948年8月生,济源市邵原镇邵原村农民。先后任邵原镇中学教师、邵......

    DC051001 简榕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是通过非遗的属性决定的。对于单一属性的传承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社会声望;二是个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