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城区财务管理办法
中心城区开发建设
指挥部资金财务运作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总则
(一)为加强和规范指挥部财务管理,严格收支核算和控制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结合指挥部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指挥部工程建设资金、涉及资金的优惠政策、土地征收补偿及改造还建资金、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土地契税、拆迁残值收入、拆借资金、办公经费等方面的管理。
第二条 财务管理原则
(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所有收入、银行开户、指挥部日常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等,一律纳入指挥部资金处统一管理,由资金处统一负责办理各项支出的结算业务。所有资金、账户实行“一支笔”审签制度,由第一指挥长审签。
(二)严格收支计划约束。资金处根据上一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结合本年度工作实际需求,编制收支计划,按程序报批。
(三)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提高效益”的原则。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做到办事有计划,花钱有预算,开支有标准,— 1 — 报销有审批,工作有保障。
(四)保障资金供给。资金处结合指挥部房屋建筑物征收、土地收储、还建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实际,科学合理地提出短、中、长期用款计划,配合投资处做好融资工作,保证指挥部及各片区、项目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依照国家的产业、财政、信贷等政策,协调有关部门、配合各处室做好融资所需的资料、资源整合、手续办理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严把融资成本,确保资金供应。
(五)实行定期汇报制度。每年至少两次向指挥长会议汇报资金收支情况,增强财务收支透明度。
第三条 财会人员职责
(一)财会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项目管理等知识。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和出纳人员职责,建立内部财务监督制约机制。关键岗位应由国家工作人员担任。
(二)根据指挥部的实际开支情况,及时编报年度分月用款计划,合理调整资金余缺,随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三)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对各项支出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执行。严格审批手续,对不合理的开支不予支付。
(四)会计账务处理及时,内容完整,手续完备,做到账账、账证、帐实相符。会计凭证摘应填写简明、清晰,科目使用得当,记账凭证及账表保管有序。
(五)按月、年度编制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报告,提出合理
— 2 — 的加强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建议。
第四条 各项资金及优惠政策审批权限
(一)工程建设、审核确定的房屋和土地征收补偿等常规性支出和指挥长会议研究确定的资金、优惠政策(以指挥长会议纪要为准),由指挥长签批;重大资金支出或特殊需要支出,提交指挥长会议研究确定。
(二)涉及资金的优惠政策,在市政府授权范围内的,由资金处提出意见,经指挥长审核后,提交指挥长会议研究确定。需报市政府批准的,由指挥长会议研究后,报市政府批准。
(三)日常办公经费支出,按照《办公经费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权限进行审批。
(四)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设银行帐户。各类银行帐户的开设、变更、撤销经指挥长批准后,由资金处负责统一协调管理。
(五)对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求纳入指挥部的土地征收及拆迁改造、还建项目,经指挥长会议研究后,报市政府批准。
(六)对不履行以上程序、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全的开支,财务人员有权拒绝付款,有关人员有权拒绝办理优惠政策手续。
(七)对不按照规定办理、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依照国家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条 各项资金及优惠政策审批程序
(一)资金申请及享受优惠政策的报告等文件,先由办公室登记备案,呈指挥长签发资金处。资金处提出意见后,报指挥长
— 3 — 审签或提交指挥长会议研究确定。
(二)涉及资金及优惠政策的相关文件和指挥长会议纪要,办公室拟定初稿后,应先与资金处会签,再呈报指挥长签发。
(三)支出发票由经办人、处室负责人签字,并附有关资料,经办公室、资金处审核签字,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方可支付。
(四)对重大资金支出和特殊需要支出,先由相关处室(片区)写出申请报告,报分管处室(片区)的指挥长审签后,转由办公室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六条 工程建设资金管理
(一)初次申请支付工程款时,申请单位应把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工程预算、合同等相关资料经建设处审核后,送资金处。工程项目不准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变更预算占工程总预算1%以内的,由甲方、施工、评审、监理四方会签的工程调整方案作为结算依据;变更预算超过工程总预算1%以上的,报指挥长会议研究确定后,再由四方会签。
(二)申请单位依据工程形象进度提出拨付资金申请报告,由评审机构提出评审意见,甲方、财政监督员、监理审核后,资金处提出办理意见,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三)工程建设资金应分批拨付,不得超进度、超范围、超标准拨款。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结合工程进度,拨款额度不得超过合同价的80%。
(四)建设处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催促施工单位及时
— 4 — 编制竣工决算书,经审计处、资金处初审后,共同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决算审计。资金处根据审计处认定的决算审计结果等资料,综合考虑代扣税金、质量保证金、超额审减费等因素,提出拨款意见,按照规定程序拨付资金。
第七条 土地征收补偿及改造还建资金管理
(一)土地征收补偿和改造还建资金专项用于土地征收及房屋征收补偿、还建房屋建设支出,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
(二)对土地征收补偿资金,由原土地使用权人根据审核确认的评审报告、补偿协议及指挥长会议纪要等资料确定的补偿金额提出申请,并填写资金拨付审批单,报土地处审核盖章后,资金处按照规定程序拨付资金。
(三)对房屋征收补偿资金,由市(区)征收办根据审核确认的评审报告、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资料确定的补偿金额,填写片区房屋征收补偿兑付单(包括货币补偿、临时安置费、奖励费、搬迁补助费等),经经办人、负责人、评审人员签字确认,汇总填报资金拨付审批单,资金处按照规定程序拨付资金。
(四)对还建回迁结算资金,由市(区)征收办按照征收协议逐户计算被征收户回迁结算表,经经办人、负责人及评审人员审核签字,资金处与回迁户结清差价款,回迁户根据相关手续办理回迁入住。
第八条 土地出让收入管理
(一)指挥部管辖范围内的土地出让公告发布后,意向竞买
— 5 — 人按照约定向指挥部全额缴纳竞买保证金。拍卖成功后,竞得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向指挥部缴清土地价款。同时,资金处按照规定程序,向未竞得人退还保证金。
(二)对土地出让成本的核算,应充分考虑相关费用,由资金处、土地处共同审核确认。
(三)竞得人缴清土地价款后,市国土、财政部门对出让宗地进行审核结算。再由竞得人填写缴款单,经土地处、资金处审核签字,报指挥长签批后,资金处将土地出让价款全额上缴财政。
(四)资金处、土地处负责协调市财政、国土部门拨回土地成本及收益。
(五)划拨土地参照本条规定的程序办理。第九条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土地契税管理
(一)按照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开发建设单位提出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优惠政策申请报告,经指挥长会议研究,由资金处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手续。须报市政府批准的,按市政府的意见或决定办理。对需缴纳的收费,由资金处督促项目单位及时缴纳。
(二)宗地出让后,开发建设单位及时缴纳土地契税。
(三)资金处负责协调市财政局拨回应返还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土地契税。
第十条 拆迁残值处置收入管理
(一)各片区残值进行处置时,由市(区)征收办向资金处
— 6 — 提出残值评估申请,资金处委托中介评估,评估值作为残值拍卖定价的参考依据。
(二)成立由征收、资金、审计、督察等处室参加的残值拍卖定价小组,确定残值拍卖底价。由市(区)征收办牵头,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残值拍卖,残值拍卖以最高报价确定中标单位。
(四)在拆除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市(区)征收办将残值处置收入的30%部分上缴指挥部,作为片区的工作经费。
第十一条 拆借资金管理
(一)指挥部与其他单位之间如确需拆借资金,事先由资金处根据资金余缺情况及时提出申请,报指挥长批准,提交指挥长会议研究确定后,由投资处办理资金拆借事宜。
(二)拆借资金必须签订借款合同,合同应明确拆借资金用途、期限、金额、利率及还款方式、违约责任及解决办法等内容,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
第十二条 附则
(一)日常办公经费的管理,按照《办公经费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二)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九日
第二篇:财务管理制度-利润中心管理办法
利润中心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 本办法制定利润中心有关的基本精神、组织原则、管理方式、次产划分及酬金分配
第二条 本公司推行利润中心制度,旨在激励员工发挥自动自发精神,工作更加勤奋,俾使全体股东获得更多的投资报酬,出力员工获得合理的酬金,借以提高敬业的精神,从而加速公司的成长与发展。
第三条 利润中心制度的推行,各部(中心)均须制定必须达成的盈利目标,施以分层负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人员个人的潜力,以收个别经营之效,更须注重整体管理,这
第四条 凡 □ 组织原则
第五条 本公司所属单位依营业(或产品)类别分成若干部,以部为单独盈利的利润中心,依据董事会的决策,总经理的指示及董事会分配的盈利目标,经营该中心所属资材,执行营利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总公司设秘书室、稽核室、人事室、电脑室、总务部、会计部、财务部、支援各利
(一)秘书室统筹管理全公司文书收发及资料(二)稽核室专司分析各部的经营管理状况,研究更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协助各部提高其生产力,并协助推行经营计划,公司章则制度,各部室办事细则,及新产品开发投资计划的
(三)(四)(五)(六)会计部除统筹掌管与记载全公司的各类帐务外,并按月分别提供各中心的资产负债及盈
(七)财务部除掌管公司金钱、第九条
(一)(二)业务利润中心:负责本公司各种加工制品的销售,促销。(三)
…………….(增加的利润中心)(□
第十条
第十一条 各部(中心)经理秉承总经理之命,指挥各该利润中心,负责执行各该部的盈利目标,并负责该部财务的经营。如不能达到所订盈 第十二条 以部(中心)
第十三条 利润中心相互间物质的收交、人力的支援,均视为内部交易,以内部往来凭证行
第十四条 各部(中心)为经营所需资金,可经总经理的批准后,向财务部贷款,利息计算如
(一)各部当月利息,以上月份流动资金帐面余额的1%计算。(照银行利息变动)(二)(三)配合各部内营业计划实施,向
第十五条 各部(中心)的现金票据、存款,有价证券等均由财务部保管,内部交易以“内部往来”
第十六条 会计部每月十五日前列报各部(中心)前月的资产负债及损益计算,供各部(中心)经理及总(副)经理经营之需。同时需列报各部的成本费用分析,供各部经理作管理措施的参
第十七条 秘书室、稽核室、人事室、电脑室、总务部、会计部、财务部的费用预算分由各部(中心)依投资额(或服务)
第十八条 各部除营业活动外,一切对外的承诺,签约、及财务的借贷,均由总公司代表统
□
第十九条 各部(中心)
(一)总公司的现金由各中心申请贷为周转金,帐面划拨后,现金由财务部统一保管。(二)设备依各部(中心)(三)材料、半成品、成品依实存量拨归各部(中心)
(四)土地除各部占用及必需的空地处,划归财务部。嗣后各部使用时,计收租金或重行划归
(五)公司现有的负债,依资产与负债比例分配于各部(中心)(六)各部不需要的资产(设备)统归总务部处理,除成品外,非经总经理批准,不得自行变卖。
第二十条 各部为争取更多利润而必需新添设备时,可拟具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向财务部
□ 酬金的计算及分配
第二十一条 利润中心制度实施前,员工薪资应作合理的调整嗣后,除依物价指数的变动定
第二十二条 每三个月定期检查各部(中心)业绩(不含对外投资、出售资产、证券、利息等收益)
第二十三条 前条所订业绩奖金由会计部、稽核室核算,呈总经理核准后,由各部经理全权
第二十四条 终了结算,预计可分配盈余中,超出股息8-12%的盈余(各部预计收入盈余),以股东与员工分享为原则。将半数拨为员工经营奖金,按各部的盈亏及各单位的工作绩效分配之。但各中心间及个的差别,以不超过100与65的比为原则(有特别功绩和无一点成绩者例外)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公司对各中心(投资最少利益最多者)及各单位平时较出力的人员(有发明及创造者,有改善成效者,有建议成绩者)第二十七条 各中心及各单位当结算的奖金,均应于次年春节前或平均加于月薪发放为
第二十八条
□ 附
第二十九条 各中心当月的资料,限于次月三日前送达会计部,会计部应于次月15日前算妥各中心的盈亏,每季并应结算总盈亏及奖金总额,呈总经理核定后,分送各中心分配,各
第三十条 各中心当月资料如逾期送达会计部,其收入部分当月不予认定。但可转列次月收入计算,其支出部分(包括费用、人工、原料及成本)亦同,但应自当期应得奖金中扣除此项
第三十一条 前项逾期送达的单据,会计部应予退件,如有不可抗力特殊因素,各中心应呈
第三十二条 内部调拨单据(包括成品入库单及商品调拨单),如未按时送达,除拨出单位的收入不予计算外(次月亦不予计算),拨入单位的支出部分,比照第三十条支出部分处理,由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经本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利润中心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是其责任人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的责任中心。一般是拥有产品生产经营决策权的部门或单位,利润中心是较高层次的责任中心。一个利润中心通常包含若干个不同层次的下属成本中心。要对其实现利润额向上一级责任中心负责。对利润额负责的实质是对收入和成本负责。
利润中心有自然的利润中心和人为的利润中心两种类型。向市场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的利润中心是自然的利润中心;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按照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所形成的利润中心是人为的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的控制要求
(一)各利润中心经营决策权的授权必须明确。
(二)利润指标的确定要合理。
利润指标的确定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确定,并根据企业的总体要求的变化或有关利润中心所处环境的变化予以调整。
(三)制订企业内部产品和劳务的内部转让价格
(四)建立利润中心核算体系
利润中心考核方法 利润中心的考核分为三个步骤:确定利润指标(目标)、利润考核指标和编制责任报告。【确定利润指标】
常用的方法是按平均资金利润率来确定利润指标。
平均资金利润率的计算公式:
平均资金利润率=(企业目标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各利润中心净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原值)
当这一指标确定后,产品生产部门的利润中心的利润指标就可根据各利润中心的资金占用额分别乘上该资金利润率计算求得。【确定利润考核指标】
利润考核指标常用的有三个:目标利润完成百分比、超额完成利润数和剩余利润
★ 目标利润完成百分比=实际实现的利润额/目标利润额×100%
★ 超额完成利润数=实际实现的利润数-目标利润
★ 剩余利润是指利润中心所实现的利润超过所占用的资金所需承担的利或所需承担的企业确定的最低资金利润率后的余额。
用“剩余利润”指标来考核一些特殊的利润中心的经营业绩,一般适用于一些生产低利产品的部门如能源供应部门、维修服务部门等,其目的是鼓励这些部门从事企业所必需的低利服务。
【编制责任报告】
说明:基本利润=占用资金*利息率
剩余利润=实际利润-基本利润
利润中心目标利润中心目标具体是:扩大销售、节约成本,努力实现自己的利润目标,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责任报告
责任报告是对各个责任中心过去一段期间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它以“责任预算”为基础,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记录和计量,以实际完成情况同预定目标的差异来评价和考核各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门市销售的利润中心制度第一条 利润中心组织系统 第二条
(一)本公司业务及管理的需要,分成管理、经销、直销等三个事业部,各事业部设经理一人,(二)直销(门市)事业部之下,以独立工作若干利润中心,依其所定的方针及分配的盈利目标,(三)管理(事业)1.2.财务会计:为各部提 3.4.5.企划:开发新产品,分析各部的经营管理状况,研究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协助各部提高
第三条
(一)(二)各事业部负责人(经理)秉承总裁的指示,指挥所属利润中心,负责执行各该部的盈
(三)管理(事业)部的费用,须予计入商品成本内,并加上合理的利润,作内部计价转拨于经
(四)各事业部为经营之所需,可经总裁的批准后,向管理(事业)
1.各事业部所需周转金,利息以月息
2.各事业部为增添生财器具而贷款,以月息
(五)管理(事业)部每月十日以前列报各事业部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供各该事业部负责人
(六)各事业部除营业活动外,一切对外的承诺、签约等事项,均由管理部代表统筹办理。(七)人事任免、调动、核薪及有关从业人员福利等事项,各事业部负责人均有参与决定之权,(九)
1.各事业部有关现金与票据的收付,原则上均集中于管理部财务单位办理,但零星的开支,各事业部得设定额周转金,凭单据先予支付,每周列清单报销一次。各中心的周转金额视业
2.管理部财务单位每日应就已执行的收支传票按事业部所属各中心别,分编库存现金日报
3.支出原始凭证,均须由事业部经手人签章及其主管的3000
4.5.事业部相互间商品的调拨,由拨出部门开立“事业部物品调拨单”,该单一式三联,拨入出部门各存一联,另一联送财务会计,入帐的金额,仍按成本计算,不计算“内部利益”。第四条
(一)1.公司的现金由各中心申请贷款为周转金,以转款方式拨入各事业部的内部帐户,现金保管
2.设备按各部实际需要,划分于各事 3.4.(二)各部为争取更多利润而必需新添生财器具、设备时,如周转金不足,可拟具计划,经总
(三)利润中心实施之日,由管理部一次点交的设备,视为事业部的资本,一次点交的零件品、成品,视为事业部的周转金。点交的数应按事业部所属中心分别列册,并由各该中心切实保
(四)各事业部对于原有的生财器具、设备等无法使用须予谦弃或出售者,应叙明详情呈总裁核准后,始可处理 第五条
(一)每终了,结算有盈余时,应按盈余先减除所得税,税后剩余额优先弥补上亏损,(二)(三)(四)(五)(六)第六条 本制度呈总裁核准后实施,修正时亦同。
第三篇:镇江市行政中心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办法
镇江市行政中心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进驻新行政中心的行政单位(以下简称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指导行政单位财务活动,规范财务行为,保障行政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单位负责加强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实行单位报账制度。镇江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核算中心(以下简称核算中心)统一负责行政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
第三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严禁设立账外账,严禁转移资金至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加强单位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坚持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实行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行政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行政单位按《镇江市市级机关财务集中核算单位财务联络员工作规则》要求设置财务联络员。
第四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一)合理编制单位预算,统筹安排、节约使用各项资金,保障行政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
(二)严格执行预算,加强资金使用跟踪问效,定期分析编制财务报告,如实反映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三)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五条
核算中心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法规制度,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对纳入核算中心的行政单位财务实施集中核算,分户建账。
第六条
核算中心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一)集中办理行政单位的资金结算、账务处理及财务报表编制,配合财政部门做好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分析工作;
(二)协助行政单位编制和执行部门预算,负责完成部门决算的编报工作;
(三)配合、督促行政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确保账实相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定期向行政单位反映会计信息,保证行政单位及时了解财务状况,合理使用财政资金;
(五)配合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对行政单位的财务检查监督工作。
第七条
财政部门对行政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权限和管理模式不变。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八条 行政单位财务预算是指行政单位根据其职责和工作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行政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第九条 行政单位预算编制根据市财政局部门预算编制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第十条 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
第十一条
核算中心根据财政部门对编制和执行部门预算的要求,主动配合行政单位编制和执行部门预算。
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十二条 行政单位收入是指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一)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是指市财政局核拨给行政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
(二)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省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给予的专项补助资金。
第十三条
行政单位各项收入的取得,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核算中心及时入账,并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分项如实填报。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十四条 行政单位支出是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一)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
(二)项目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发生的支出。
成本性支出视同项目支出管理,凡与非税收入直接征收有关的材料性消耗等成本性支出采取单位单独申报、财政单项核定,视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第十五条 行政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的管理制度。保证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转必需的开支,并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第十六条 行政单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为保证行政单位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对于小额、零星支出建立备用金制度,行政单位备用金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执行。
第十八条 行政单位实行用款指标的计划管理。行政单位于当月29日前将本单位次月用款计划指标申请表报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协助财政审核行政单位支出预算的执行,掌握好支出进度。
第十九条 行政单位应加强内部支出管理,严格执行报销制度。行政单位内部审核审批手续完备后,其财务联络员持报销凭证(包括单据报销汇总表、原始单据)到核算中心办理结报手续。
第二十条 核算中心对行政单位报销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对报销事项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办理支付业务。支付方式以国库集中支付的直接支付为主。
第五章 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
第二十一条 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是指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行政单位在预算内,经市财政局下达的支出预算指标(指各部门的部门预算、上年结转、当年预算指标调整等各类来源预算指标,不含省专款),当年尚未列支的财政拨款资金。
第二十二条 部门结余资金的确认、管理和监督检查按《镇江市市级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镇财规[2009]2号)实施。
第六章 非税收入收缴管理
第二十三条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行政单位作为非税收入的执收单位,其收取的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捐赠收入和其他非税收入。
第二十四条 行政单位收取非税收入时,应按《镇江市市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方法》,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实时入库(专户)”的征缴方式,及时将资金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行政单位收缴的罚没和暂扣物资,应由专人妥善保管,并按有关规定及时送交财政部门或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处置,所得收入按非税收入收缴办法及时上缴国库。
第二十五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以外,行政单位收取非税收入应使用江苏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票据。
第二十六条 行政单位执收非税收入时,应向社会公布非税收入项目、范围、对象、标准、期限及其文件依据,并做到依据政策,应收尽收,不得擅自减免。
第七章 资产管理
第二十七条 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第二十八条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由财务核算中心统一建账、核算,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行政单位应当明确责任,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终了,应当进行全面清查。
第二十九条
行政单位所需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配置。
第三十条 行政单位入驻新行政中心后,对国有资产的处置按照《关于进驻新行政中心单位有关国有资产处置办法的通知》(镇政管[2010]43号)要求办理。
第三十一条 行政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按照《镇江市市直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镇财规[2011]1号)执行。
第八章 暂存暂付款项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 暂存款项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预收、代管等待结算的款项。
第三十三条 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对暂存款项的管理,不得将应当纳入单位收入管理的款项列入暂存款项;对各种暂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第三十四条 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暂付款的规模,并及时进行清理,不得长期挂账。
第九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三十五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基本数字表、专项支出情况表等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当反映本期收入、支出、结余、专项经费使用及资产变动的情况,说明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等。
第三十六条 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执行、开支水平、人员增减、固定资产利用等。
财务分析的指标包括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水平、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人车比例等。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其业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第三十七条 实行定期财务分析报告制度
核算中心次月5号前(节假日顺延,下同)将行政单位上月的收支执行情况报行政单位。行政单位于每季终了后15个工作日内将上季度财务分析报告报市财政局。
第十章 财务监督
第三十八条 财务监督是行政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本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检查的行为。
第三十九条 行政单位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检查;
(二)对各项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审核、检查;
(三)对有关资产管理要求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四)对违反财务规章制度的问题进行检查纠正。
第四十条 市财政局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切实做好行政单位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的重点是:行政单位在核算中心依法设帐情况;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情况;预算编制、执行情况;收支管理的规范、合法情况;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等。定期对行政单位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行政单位应根据加强财务监督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整改。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8月1日起执行,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一律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财务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防范化解财务风险,保护全省农村信用社及其相关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金融企业财务规则》、《黑龙江省地方金融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及其所辖的市联社(办事处)、县联社(含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信用社)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级财政部门是信用社财务管理主管部门。信用社逐步推行财务总监制,建立财经委员会、财务总监、财务部门、委派会计等财务管理体系。
第四条 信用社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综合运用规划、预测、计划、预算、控制、监督、考核、评价和分析等方法,筹集资金,营运资产,控制成本,分配收益,配臵资源,真实、全面、完整、准确反映经营状况,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实现持续经营和价值最大化。
第二章 职责 第五条 财经委员会职责:
(一)审议财务政策、制度的制定及变更事项。
(二)审议重大财经事项。
(三)审议评价财务政策及制度和重大财经事项落实执行情况。
第六条 财务部门职责:
(一)指导、监督、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财税政策。
(二)制定、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三)监测、识别、控制财务风险及运营情况。
(四)规范资产管理,制定资产投资发展规划。
(五)监督、指导、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
(六)加强财务信息管理,组织实施财务决算工作,及时对财务信息进行评价,并按规定对外报送财务报告。
(七)编制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草案,组织财务预算,实施财务控制、分析和考核。
(八)协调相关部门,维护信用社合法权益。
(九)及时办理工商、税务及财务登记,依法纳税。
(十)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第七条 财务总监职责:
(一)督促、指导、协助信用社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
(二)督促信用社按照国家规定和投资者战略要求从事财务活动。
(三)及时发现和制止信用社违反国家规定和可能造成投资者损失的行为。
(四)审核信用社重要财务会计报告。
(五)参与拟定信用社财务方面的重大计划、预算和方
案。
(六)参与信用社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七)参与本级信用社领导层重大财务决策活动。
(八)监督、检查信用社重要的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
(九)对经营者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提出建议。
(十)定期向投资者报告信用社的资产营运和财务情况,及时报告特殊以及重大的财务事项。
第三章 计划与预算
第八条 各级财务部门遵循“实事求是、可操作、创新发展”原则,制定财务计划与预算,实行“科学论证、成本效益、集体审议、流程管理”的财务决策机制,发挥财务资源配臵的杠杆作用。
第九条 财务计划与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资本、费用、固定资产等资源配臵,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等。
第十条 各级财务部门要建立财务计划与预算的考核评价制度,财务部门每季根据财务计划、预算对目标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
第四章 财务风险
第十一条 各级信用社建立以资本风险、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利率汇率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委托业务风险、受托业务风险、表外业务风险及操作风险等为主要内容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本着审慎经营的原则,制定和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权限、责任、程序、应急方案和具体措施,通过识
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等手段,适时调整和降低财务风险,使风险控制的内容和措施不断适应管理的需要。
第十二条 信用社建立规范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保持业务规模与资本规模相适宜,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最大单户贷款不超过资本金的10%,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流动性缺口率不低于-10%,存贷比例不高于75%,不良资产率不高于4%,不良贷款率不高于5%。
第十三条 信用社发生资产减值要及时预警、保全。各级资产主管部门应定期(每季或于资产负债表日)对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实现动态监测,按照规定进行风险分类,一经发现减值迹象及时预警并报告。各级资产主管部门对已发现减值迹象的资产,要努力保全,尽量减少和挽回资产损失。
第十四条 测试资产减值,实行多岗制约。对确已减值,且减值迹象无法消除的,要按规定的技术方法,进行减值测算。
第十五条 对确认的减值测试结果,要足额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按其资产类别主要分为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包括:应收利息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存放资金款项坏账准备、拆放资金款项坏账准备等)、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和其他资产减值准备等。每年终了,根据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不低于
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信用社可参照以下比例计提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关注类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资产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第十六条 信用社对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落实相关责任,对能够收回或者继续使用的,应当收回或者使用,对已经损失的,按照省联社《资产损失核销处理操作规程》规定的程序核销,对已核销的,实行“账销案存”制度。
第十七条 信用社减值准备提取不足的,不得进行税后利润分配。由于历史特殊原因暂时呆帐准备提取不足的,由信用社制定并提交呆帐准备补充规划,经财政部门审批后,再行实施税后利润分配。
第十八条 各级信用社加强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利率(汇率)风险,使利率(汇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有效执行。建立全面和适当的利率(汇率)风险计量系统,定期进行利率(汇率)风险压力测试,评估利率(汇率)变动造成损失的承受能力限额。限额突破的向理(董)事会或其指定的部门及时报告。
第十九条 各级信用社建立关联方交易管理制度。同关联方的交易条件不得优于对非关联方提供的交易条件,开展关联交易时,以公平的市场价格进行,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对一个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企业资本净额的10%;对一个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在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
超过企业资本净额的15%;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企业资本净额的50%。计算授信余额时,可以扣除授信时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
第二十条 各级信用社制定委托业务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则,建立委托业务授权,明确操作程序,落实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对委托业务进行风险评估、管理和监控:
(一)明确开展委托业务调查部门和人员的责任,组织法律、财务、审计、业务等相关部门对委托业务实施尽职调查,提出可行性报告。
(二)委托业务应实行集体决策,并有完整的书面记录。
(三)与被委托单位签署委托业务合同和相关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四)委托业务资金或财产的投入,不得影响主营业务的开展。
(五)对委托业务进行跟踪管理,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定期对账,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
信用社不计提委托贷款的减值准备。
第二十一条 各级信用社遵循开拓业务与风险并重的原则,根据自身资本规模控制表外业务总量,制定表外业务风险的相关规定和规则,对表外业务进行风险评估、管理和监控。
第二十二条 各级信用社建立与其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匹配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操作风险的岗位责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业务操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相关
业务配套控制制度、突发事件控制制度等;建立疑点和薄弱环节的持续跟踪检查制度;建立和实施基层主管轮岗轮调和业务培训制度,对业务部门组织实施独立、交叉和经常性的检查,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 信用社禁止对外提供担保。
第二十四条 信用社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拨付与分支机构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营运资金,并不得超过信用社资本总额的60%。
第五章 资金筹集 第一节 股金
第二十五条 信用社募集股金,应当符合银监会《关于规范向信用社入股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募集股金后需变更注册资本金的,按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申请变更登记。
第二十六条 出资形式的要求:
(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符合向信用社入股条件的,均可申请向其户口所在地或注册地的信用社入股,成为信用社社员(股东)。
(二)信用社的社员(股东)应以货币资金入股,不得以实物资产、债权、有价证券等形式作价入股。
(三)社员(股东)必须以自有资金入股,不得以金融机构贷款入股。
(四)信用社不得与工商企业以换股形式相互入股。
(五)信用社不得接受各级人民政府财政资金直接入股。
(六)金融机构向信用社入股,成为其战略投资人的,应符合向金融机构入股的有关规定,并报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七)信用社筹集的投资股,在持续经营期间,投资者可依法进行转让、继承。
(八)信用社在筹集资本金活动中,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第二节 负 债
第二十七条 信用社吸收存款、人民银行再贷款、拆入资金、委托业务、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明确筹资目的,考虑资金需求和债务风险,签订书面合同,不得擅自提高或者变相提高利率以及付费标准,并应适时合理调整负债结构,降低筹资成本。
第二十八条 信用社吸收存款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存款额度和结构,把存款控制在资产运营承受能力和成本压力允许的范围内,有计划的把存款到期时间和金额分散化,以减少流动性需要过于集中的压力;力求形成一部分可以长期占用的存款余额。尽量把存款到期时间和金额与存款的增长规律相协调,争取利用存款的增长来解决一部分流动性需要;存款结构要与客户贷款结构相匹配,正确统计存款到期的时机和金额,做到事先筹集资金,满足短期存款的流动性需要,保证到期存款的偿还与衔接。
第二十九条 信用社使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时,要充分考虑发放支农贷款的期限和用途,保证成本、风险控制的
情况下周转使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
第三十条 信用社拆入资金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用于投资。信用社的最高拆入资金限额不得超过本社各项存款余额的8%。
第三十一条 信用社以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法定程序,必须充分考虑到期后的偿还能力和用于投资项目的风险,须经省联社批准。
第三十二条 信用社取得国家投资、财政补助等资金,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属于国家直接投资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股本金或资本公积。
(二)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股本金。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三)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和奖励的,作为收益处理。
(四)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收益处理。
(五)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负债管理。第六章 资产营运
第一节 现金资产
第三十三条 信用社加强账户资金管理,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调度资金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依据有效合同和合法凭证办理手续,不得私存私放资金。
第三十四条 信用社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经费现金、运送中现金、库存金银、存放中央银行与同业款项,以及其他形式的货币资产等。
第三十五条 信用社制定控制现金资产总量办法,在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现金资产总量。
第三十六条 信用社必须建立健全库存现金的内部管理制度,做好库存现金的保管、押运、管理工作;会计人员要确保账款相符;要确定合理的库存限额。
第三十七条 信用社经费现金要实行专户管理。第三十八条 信用社要搞好资金测算,及时、足额缴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和上级社清算资金。
第三十九条 对信用社解入或解出的现金当天必须入账,特殊情况若不能当天入账的在途现金,要确保与上级社现金调拨在途情况相符。
第四十条 信用社现金(金银)资产调拨及调剂要建立制度、严格手续、严密流程。
第二节 存放和拆放款项
第四十一条 信用社存放于省外信用社、农信银中心、境内外银行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款项由省联社批准。
第四十二条 信用社拆放同业款项管理:
(一)信用社拆放同业的机构必须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
(二)信用社拆放同业的资金交易必须在全国统一的同
业拆借网络中进行。
(三)信用社拆放同业的资金交易,应逐笔订立交易合同。交易合同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详细约定同业拆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拆放同业的资金利率一般不应低于存放同业资金利率,期限必须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如向政策性银行拆出资金的最长期限为1年、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拆出资金的最长期限为3个月等),用途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四)信用社的最高拆出资金限额不得超过本社各项存款余额的8%。
(五)信用社拆放同业的资金不得使用现金支付,到期后不得展期。
(六)信用社对拆放同业款项应按合同约定及时计收利息。
第三节 贷款
第四十三条 信用社贷款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坚持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制度。建立规范的贷款审批制度和监督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利率政策,按期回收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并接受金融管理机关及有关部门的监管。
第四十四条
信用社发放的抵押、质押贷款,其抵押物、质押物以双方协商议定或权威评估机构评估确认的价值为准,贷款人(信用社)不承担评估部门的评估费用。抵、质押率按照省联社有关规定执行。
借款人用作抵押物、质押物的价值若大大高于贷款金额,可以以该物品能准确划分的某组成部分为抵押物、质押物,但该物品必须能准确地确定其价值,且便于以后贷款收回。
第四十五条 信用社应建立和完善贷款质量监管制度,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登记、考核、催收,做好档案归集工作。
第四节 其他应收款
第四十六条 各级财务部门应按款项类别和对方单位(或个人)、账龄、核算项目、挂账原因、挂账时间、经办人、责任人进行明细核算,做到核算真实、准确、及时。其他应收款不得垫付与业务经营无关的款项。
第四十七条 各级信用社要建立其他应收款严格的审批制度,每笔垫款必须由经办人和审批人签字后,方可支付。垫款的经办人、审批人为清收责任人。垫款到期后必须及时清收,财务会计人员是催收责任人。
第四十八条 各级财务部门要对本级和下级实行按月监测,对形成的应收款项目的合规性、回收情况等内容进行监测。
第四十九条 各级信用社对已确认为当期成本、支出的其他应收款项,要及时转入当期损益。对以前形成的其他应收款项,要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采取措施清收。对以前形成、且确认为无法收回的款项,在查明原因、落实责任人并追究相应责任后,按规定程序处理。
第五节 投资
第五十条 信用社进行债券投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以及财政部、银监会、人民银行、拆借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等部门制定的法规。
第五十一条 信用社进行债券投资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统一的原则。债券投资规模原则上不能超过总资产的20%。
第五十二条 信用社进行债券投资对投资的可行性、收益率等进行切实认真的论证研究。
第五十三条 信用社对债券投资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核、审批和监督制度。市场交易由具有交易员资格的业务员办理。各业务员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第五十四条 下级信用社入股上级信用社资金纳入长期股权投资管理,按照实际向上级信用社入股金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第五十五条 信用社用非货币财产对外进行股权投资的,应当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股权投资价格不低于评估价值计价。
第五十六条 信用社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投资权益,落实项目决策者和实施者的责任,并及时监控和考核投资项目的效益。
第五十七条 信用社进行股权投资、转让、处臵等应经省联社审议通过。
第六节 抵债资产
第五十八条 在取得、保管、处臵抵债资产时,严格按照省联社制定的办法执行。
第五十九条 信用社不得接受下列财产用于抵偿债务:
(一)法律规定的禁止流通物。
(二)抵债资产欠缴和应缴的各种税收和费用已经接近、等于或者高于该资产的价值。
(三)产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资产。
(四)伪劣、变质、残损或存储、保管期限很短的资产。
(五)资产已抵押或质押给第三人,且抵押或质押价值没有剩余的。
(六)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依法被以其他形势限制转让的资产。
(七)公益性质的生活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
(八)法律禁止转让和转让成本高的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
(九)已确定要被征用的土地使用权。
(十)其他无法变现的资产。
第六十条 信用社取得抵债资产的方式主要有:协议抵债;法院、仲裁机构裁决抵债。取得抵债资产价格遵循协议抵债资产价格和仲裁机构确认价格,根据贷款合同及有关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取得抵债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或处臵权。
第六十一条 保管抵债资产应当按照安全、完整、有效 的原则,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建立台账,定期检查、账实核对。
第六十二条 处臵抵债资产应当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作价。一般采用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处臵,采用其他方式的,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选择抵债资产买受人。
第六十三条 抵债资产不得转为自用。因客观条件需要转为自用的,应按固定资产购臵审批程序办理,批复后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第六十四条 除法律法规规定债权与债务关系已完全终结的情况外,抵债金额不足冲减所欠贷款本息的部分,应继续向债务人、担保人追偿,无法追偿的,按规定进行核销和冲减。
第七节 固定资产
第六十五条 固定资产是指为信用社业务经营服务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主要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交通工具、电子设备、机器设备和其他五大类。
第六十六条 不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物品,为低值易耗品。
下列物品,不论单位价值大小,均为低值易耗品:密押机、点钞机、铁皮柜、保险柜、刷卡器、密码键盘、对讲机、打捆机、计息机、记账机、验钞机、印鉴鉴别仪、微机、打印机、打码机、压数机、装订机、打孔机、终端、传真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消毒柜、影音设备(照相机、摄像机及其他影音设备)、电子屏、档案密集架、办公桌椅等。
第六十七条 信用社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务及管理体系,确定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管理责任。
第六十八条 固定资产购建应遵循优质、规范、安全、实用的原则,做到与投资购建规划相结合、与网点布局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效益和发展规模以及相关资源配臵相结合、与工作责任相结合。
第六十九条 投资购建固定资产,由信用社财经委员会立会研究决定,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程序和审批权限逐级申请购建。
第七十条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实行账实分管,财务会计部门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保管和财产领用登记制度,落实责任人,做好日常保管维护工作。
第七十一条 加强出租固定资产管理,及时按照市场价格调整租金,租赁收入及时入账,严禁转移租赁收入设臵小金库。使用部门有关人员调离时,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
第七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折旧一律采用平均年限法,按固定资产类别确定最低折旧年限: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机器、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交通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第七十三条 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的下一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的下一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确定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第七十四条 信用社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每年年终决算前应进行一次盘点,全面核对固定资产账账、账卡、账实是否相符。
第七十五条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出售及转让,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财务部门审核,报财经委员会通过后,按审批权限处臵。
第七十六条 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财务部门。
对盘盈的固定资产,财务部门进行鉴证,报财经委员会审议后,按重臵完全价值,经具有法律效力的评估部门评估,进行账务处臵。
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经财务部门审核后,报财经委员会通过,进行账务处臵。
第七十七条 闲臵不用或其他原因需要出售或转让的固定资产,应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出售、转让价格,办理出售、转让手续。
第七十八条 在建工程根据预算实施。交付使用后,由施工单位进行决算,信用社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决算审计。
第七十九条 在建工程项目和购臵房屋交付使用后,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房屋产权手续和土地使用权等手续,保证信用社资产的合法权益。
第八十条 信用社不得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性质的固定资产,也不得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出固定资产。特殊情况需要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或租出固定资产必须经省联社批准。
第八十一条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之和占净资产的比重最高不得超过40%,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十二条 信用社原则上不允许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特殊情况需要将原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或新投资该类房地产时,报上级联社审批。投资性房地产审批权限比照省联社固定资产购建审查核准权限执行。
第八十三条 信用社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
件: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历史成本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超过3年。
第八节 无形资产
第八十四条 信用社通过自创、购买、接受投资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及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应当依法明确权属,落实经营、管理责任。
第八十五条 无形资产在取得时应签订法律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避免法律和经济纠纷。
第八十六条 无形资产转让、租赁、质押、经营、对外投资等市场交易行为,应遵循公开和集体决策的原则,比照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权限报批后办理。
第八十七条 无形资产按照平均年限法,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摊销年限不应少于10年。
第九节 其他资产
第八十八条
信用社其他资产包括信用卡透支、贸易融资、垫款、代理兑付证券、应收款项类投资、外汇买卖等。
第八十九条 信用社开办其他资产业务,应履行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程序,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经省联社相关职能部门审批。
第十节 采购管理
第九十条 采购项目是指服务类采购,工程建设采购,大宗商品、设备采购。
第九十一条 县级信用社5万元(含)和市区信用社8万元(含)以上的固定资产维修、商品设备采购、建设项目投资和闲臵资产处臵,以及采购投资方式的确定必须经县级信用社财委会例会,实行“三长制衡”,严密操作流程,实施有效监督和制约。
第九十二条 采购投资方式主要包括协议供货、询价、内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方式,采购方式的选择及操作方案的确定必须由财委会决定。
第九十三条 信用社采购项目要成立相应的采购小组,挂靠到相关部门,兼职成员由监察、财务、审计、办公室以及项目申报部门相关人员组成,项目需求部门先提出需求及方案经主管主任签字后,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审议并形成意见,经财务主管主任签署意见后提交财委会审批后执行。
第七章 成本、费用
第九十四条 各级信用社制定成本、费用控制办法,强化成本、费用预算约束,成本费用管理总体要求:
(一)应建立内部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强化成本费用预算约束,实行成本、费用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二)成本、费用支出应按规定的会计科目纳入账内核算。不得扩大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未经授权批准的成本、费用项目,一律不得列支。
(三)应遵循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分期核算原则;真实
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费用确认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得任意预提和摊销费用,也不得只列收入不列支出或只列支出不列收入。
(四)成本、费用支出应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据实列入对应账户核算,禁止虚列、多列或者其他账务处理。
第九十五条 信用社不得将资本性支出列入收益性支出。
第九十六条 各级信用社制定成本、费用实施意见,重点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邮电费、维修费、捐赠等实行监控。
信用社的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和职工福利费一律据实列支,不得预提。
第九十七条 信用社职工薪酬管理,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定实行绩效考核、按劳分配。
第九十八条 信用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
第九十九条 存款利息支出。
(一)信用社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按规定利率支付单位存款、个人存款、财政性存款等利息,不得违规擅自提高或降低利率。
(二)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含)利息支出应按照权责发
生制,在月末根据存款品种分别按适用利率计算应付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第一百条 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根据金融机构之间协议确定的利率计算利息据实列支。包括借款、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转贴现等产生的利息支出。
第一百零一条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包括:银行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代办储蓄、代办收贷、不良贷款清收等手续费支出。
(一)信用社根据经营情况支付必要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应当签订合同,明确支出标准和执行责任。除对个人代办人员外,不得以现金支付。
单位代理手续费支出必须以依法取得具有税务监制章的合法票据作为列支依据,不得以付款凭证、业务量清单等代替合法票据;个人代理手续费支出必须由代办人员或授权代理人在领取单上签字,并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二)代办储蓄手续费支出:主要用于支付代办人员吸收存款的手续费、表彰和奖励以及支付的其他费用。吸收存款按规定付费标准列支。
(三)代办收贷手续费支出:用于单位和个人代信用社收回贷款的费用支出。
(四)不良贷款清收手续费支出:用于委托外部相关部门及个人协助信用社收回不良贷款的费用支出,付费标准按省联社规定列支。
(五)其他各项手续费支出,按每项业务开展的相关规
定执行。
第一百零二条 业务及管理费。主要包括:
1.广告、业务宣传费。如购臵或制作业务宣传设施、资料、礼品,举办业务宣传活动所支付的会场租金、宣传稿费,支付的电视广告费、广播广告费、报刊广告费、网络广告费、户外媒体广告费等。按营业收入1%的比例以内控制使用。
2、印刷费。信用社要加强对凭证、报表等印刷品使用量的预测,保持合理库存。
3.业务招待费。县级联社业务招待费按全年营业收入的8‰以内控制使用,不得突破。超过允许税前抵扣部分要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4、电子设备运转费。保证电子设备正常运转所购买的纸张、色带、显卡、主板、内存、光驱、打印头和软硬盘等所需的费用。
5、钞币运送费。运钞车运输费、油料费、养路费、包装费、搬运费、牌照费以及押运人员的差旅费。
6、安全防卫费 :①安防设施购臵费,②安防设施维护费,③支付临时经警工资,④守库费,⑤安防服务费,⑥其他安全防卫费。
7、保险费。单位资产投保支付的保险费。保险公司给予的保险无赔优待,应冲减保险费支出。包括:①财产保险费,②特殊岗位人员意外伤害保险,③其他保险费。
8、邮电费:邮费、电报费、电话费、电话安装费、通
讯及收视费、电传及传真设备安装、使用费和线路租用等费用,信用社按规定收取的邮电费收入冲减邮电费支出。
9、诉讼费。信用社诉讼中败讼或法律判决应承担的部分,列支时以法院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和合法票据为依据。
10、公证费。信用社经济行为需要依法落实权利义务列支的公证费用,列支时以合法票据为依据。
11、咨询费。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该项费用要控制使用,确需使用时要逐级向上请示。
12、审计费。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各项费用。
13、监管费。信用社上缴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费。
14、技术转让费。信用社因接受技术转让支付的费用。
15、研究开发费。信用社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业务等发生的费用。
16、外事费。信用社按国家规定支付给因业务需要出国人员的出国费用以及外宾接待费用。
17、公杂费。信用社购买的账、表、台历、档案夹、印台、印油、复写纸、笔、算盘、本夹、打印蜡纸、刀切纸、笔记本、订书器、档案盒、剪子、格尺、橡皮、桌签、装订传票线绳、胶带、零星购买的稿纸、记账凭证、打印复印费及订阅报刊、杂志、各专业用书等支付的其他公杂费用以及除低值易耗品规定的项目外,购臵单件金额在500元(不含)以下的物品均列入该账户。
18、差旅费。信用社职工出差按规定标准乘坐车、船、飞机票费、出差补助费、住宿费等费用。
19、水电费。信用社支付单位使用的水电气费支出,以及支付的污水处理费、增容费、信用社供电设施使用过程中和用水过程中的燃料费用等支出。
20、会议费。信用社经批准召开的各项会议费用。包括因召开各种会议的文具、纸张、会议室租金、会议支付的伙食补助、住宿费、餐费等支出。召开会议前必须先报会议预算,实行归口管理,会议费实行一会一结。
21、绿化费。信用社为改善环境而发生的花草树木等费用支出。
22、理(董)事会费。信用社的理(董)事会及其成员因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外部理事)、会议费等。
23、会费。信用社向银行协会或其他协会缴纳的会费。
24、税金。信用社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其他税费应在费用中列支(投资性房地产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除外)。
25、交通工具耗用费。信用社公用机动车、船(不含运钞车、船)的燃料费、牌照费、年检费、养路费、停车费、过路(桥)费等开支。
26、开办费。信用社在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经营(包括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损
益和利息支出。
27、服务费。上级信用社向下级信用社分摊的服务费用,收取时按辖内信用社营业收入占全辖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据实分摊列支。
28、物业费。信用社依据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向物业公司支付的物业管理费支出。
29、职工工资。包括:基本薪酬、临时工工资、绩效薪酬、专项奖金和津贴补贴、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⑴专项奖金。信用社组织低成本资金、优化存贷款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等项奖金的开支,开支标准按省联社规定执行。
⑵临时工工资。信用社雇佣的季节性和临时性人员的工资。
30、职工福利费。信用社职工福利费和非货币性福利支出按薪酬总额的14%以内据实列支的。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及职工取暖费、防暑降温费、独生子女费、职工体检费、节日福利、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信用社按规定列支离退休职工的医药费、补贴和活动经费,死亡职工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生活补贴,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发放的工资。
31、职工教育经费。信用社薪酬总额的2.5%的计提,用于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开支。职工教育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得挤占职工教育经费。
32、工会经费。信用社薪酬总额的2%计提,用于工会开支。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批制度;各级工会经费收支应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上级工会应定期对下级工会的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查。
33、劳动保护费。信用社确因工作需要为职工购臵工作服装、保证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健康而购臵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用品,以及用于职业疾病防护和购臵防暑降温用品等职工保健方面的支出。
34、基本养老保险金。按薪酬总额20%单位支付的养老保险金费用。
35、基本医疗保险金。以薪酬总额为基数,按规定比例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金。
36、工伤保险金。以薪酬总额为基数,按本行业缴费率计算并缴纳的工伤保险金,以及按规定的工伤医疗待遇标准支付的工伤人员费用等。
37、生育保险金。以薪酬总额为基数,按规定比例缴纳的生育保险金。
38、失业保险金。以薪酬总额为基数,按规定比例缴纳的失业保险金。
39、补充养老保险金。信用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所需的费用,以薪酬总额为基数,按4%比例提取,列支职工补充养老保险费用必须按省联社规定执行。
40、补充医疗保险金。信用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所需的费用,以薪酬总额为基数,按4%比例提取,列支职工补充医疗保险费用必须按省联社规定执行。
41、股份支付。信用社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42、辞退福利。信用社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43、非货币福利。包括:信用社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向职工提供支付补贴的商品或服务,列支总额与职工福利费总额合并不超过薪酬总额的14%。
44、住房公积金。信用社按照职工上年平均薪酬的5%—12%计提单位承担部分,不得低于5%。如职工本人上年平均薪酬超过当地人均薪酬3倍的,按当地人均薪酬3倍计提。
45、取暖及降温费。信用社取暖发生的费用及降温发生的费用。
46、租赁费。信用社因开办业务需要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营业及办公用房、电子设备、临时性交通工具及其他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
租赁支出必须依据信用社与承租单位或个人按规定程序签订的租赁合同及合法的报销凭证列支。
47、修理费。信用社为恢复和保持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原有状态和功能而发生的修理、维护支出(改建和大修理支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处理)。
⑴房屋及建筑物维修费。用于自有或租入房屋及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的维修费支出。
⑵电子设备及办公设备维修费。用于自有或租入电子设备及办公设备类固定资产的维修费支出。
⑶交通工具维修费。用于自有或租入交通工具类固定资产的维修费支出。
⑷其他固定资产维修费。用于自有或租入上述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的维修费支出。
⑸低值易耗品维修费。用于各种低值易耗品的维修费支出。
48、低值易耗品摊销。未构成固定资产的物品购臵费用支出,低值易耗品比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9、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信用社按规定的期限和标准在本期成本中摊销的租赁费、广告费、开办费、固定资产改建及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等其他待摊销费用。
50、无形资产摊销。信用社按规定在当期摊销的无形资
产,如纳入无形资产的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
51、固定资产折旧。信用社将固定资产总价值分摊到各期的成本费用。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折旧、机器设备折旧、电子设备折旧、交通工具折旧和其他固定资产折旧。
52、其他费用。信用社按规定列支的不属于以上项目的费用支出。如:卫生费、排垢费、金融许可证、锅炉使用证、人民银行交换管理费、收费许可证、营业执照及代码证、工商年检费、人民银行年检费、物价局年检费、工商年审公告费、土地年审费、土地年租金、文明单位评审费、零星少量的开支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使用或占用国有资源发生的费用等,应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金额)列支。
第一百零三条 其他业务支出。包括:抵债资产保管费用、投资性房地产折旧及摊销、投资性房屋建筑物累计折旧、投资性土地使用权累计摊销、投资性房地产维修费、租赁资产折旧及摊销、租赁资产维修费和其他业务支出。
第一百零四条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其它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投资性房地产税费、投资性房产税、投资性土地使用税、其他税金。
第一百零五条 资产减值损失。包括:存放同业坏账损失、拆出资金坏账损失、应收利息坏账损失、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贷款减值损失、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损失、抵债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在建工程减值损失、无形资
产减值损失和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第一百零六条 营业外支出。包括:抵债资产处臵损失、非常损失、固定资产盘亏及清理损失、出纳结算赔款、罚没支出、已纳入收益的久悬未取款项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等。
第八章 收益、分配
第一百零七条 信用社经营业务范围内的营业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应在依法设臵的会计账簿上按规定统一核算,不得存放其他单位,或者以任何理由坐支。
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履行本单位职务所得收入,包括业务收入以及对方给予的佣金、手续费等,应当纳入账内核算,不得隐匿、转移、私存私放、坐支或者擅自用于职工福利。
第一百零八条 贷款利息收入。
(一)信用社贷款利息收入要按会计核算办法确认与计量,真实反映贷款利息收入情况。
(二)未经上级批准,任何个人无权决定缓、减、停、免贷款利息。
(三)信用社要加强对转入表外科目核算的贷款应收未收利息管理,不得人为调整应收利息。
(四)发放贷款到期(含展期)90天后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
(五)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
第一百零九条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一)信用社应将人民银行按期计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利息收入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息收入及时入账。
(二)信用社存放或拆借给各金融机构的资产以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收入要按合同约定及时确认入账。
第一百一十条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一)信用社手续费定价分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调整。政府指导价以外的其他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省联社根据相关规定及程序制定。
(二)信用社应定期开展手续费同业价格市场调查,跟踪反映同业价格动态,包括同业公布价格、议价、实际执行价格、底线价格等,加强比较分析,及时调整价格策略。
(三)信用社要严格执行手续费定价政策,不得擅自降低手续费标准、减免手续费。
第一百一十一条 投资收益。
各级部门在资产持有期间按照投资期限,认真测算收益并及时入账。对到期无法收回的收益,明确责任人,落实清收。
第一百一十二条 营业外收入。包括:处臵固定资产净收益、内部罚款收入、处臵无形资产净收益、处臵抵债资产净收益、处臵无法支付款项利得、处臵非流动资产利得、政府补助等。
营业外收入的款项应及时、足额收妥入账。
第一百一十三条 信用社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利润弥补不足的,可以在五年内延续弥补,五年内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
第一百一十四条 没有历年亏损以及弥补亏损后仍有可供分配利润的,按照以下顺序和比例进行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累计达到注册资本50%的,可不再提取。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每年年终根据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余额的1%提取一般准备金,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
3、提取股金红利。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按股东(大)会决议提取和使用。
第一百一十五条 以前未分配的利润,可并入本年实现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分配顺序如下: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3、提取股金红利。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5、转作资本(股本)。
第一百一十六条 信用社经股东(大)会决议,可以用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或者转增资本。法定盈余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本社注册资本的25%。
第九章 重组、清算
第一百一十七条 信用社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可以通过分立、合并等方式进行重组。
实施重组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履行规定程序,组织开展财产清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组织与债权人协商,制订债务处臵或承继、股权设臵、资本重组的实施方案。
第一百一十八条 信用社分立,应当按照资产相关性或者业务相关性原则分割财产、承担债务,并明确分立后的产权关系。
(一)明晰产权关系。重组信用社的产权应当清晰,对于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产权纠纷的信用社,重组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产权界定或者产权纠纷调处。对于出资证据齐全但尚未明确产权归属关系的,应当由原占有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补办相应手续。
(二)办妥债务承继。新设分立的,被解散信用社的债务要分割给各新设信用社负担,由新设立的信用社按原定偿债日期或者按其与债权人达成的债务协议还本付息;派生分立的,存续信用社的债务可以由存续信用社独自承担,也可以从存续信用社中分出一部分,由派生的新信用社偿还。无论采取哪一种分立方式,有关各方在签署分立协议时,都应在协议中载明债务分配情况,并通知债权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保权协议。
信用社分立时,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自做
出分立决议之日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三)分割资产和经营业务。信用社分立重组,其资产和经营业务应当根据资产相关性的原则进行相应分割。采取新设方式分立的,被解散信用社的资产要在新设信用社之间进行分割,新设立信用社应签署协议,对资产分割情况做出明确规定。采取派生方式分立的,存续信用社要将资产的一部分分割给派生的新信用社,也应就资产分割情况签署协议。对不能分割的整体财产,在评估机构评估价值的基础上,经各方协商,由拥有整体财产的一方给予其他方适当经济补偿。
第一百一十九条 信用社合并,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信用社或者新设立的信用社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并明确合并后的产权关系。
合并后的信用社获得合并前信用社的全部资产和经营业务,承担全部债务与责任,同时合并各方应当明确合并后信用社的产权关系以及各投资者的出资比例。
信用社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信用社在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以要求信用社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信用社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信用社承继。
信用社合并净资产超出注册资本的部分,作为资本公
积;少于注册资本的部分,应当变更注册资本或者由投资者补足出资。
对资不抵债信用社以承担债务方式合并的,合并方应当采取重整措施,按照合并方案履行偿债义务。
第一百二十条 信用社实行托管经营,应当签订托管经营合同,明确被托管信用社的财务状况、托管经营目标、托管财产处臵权限以及收益分配办法等,并落实财务监管责任。
受托信用社应当根据托管经营合同制定相关方案,重组托管信用社的财产与债务、调整业务、安臵职工。
托管经营合同没有约定且未经托管信用社股东(大)会同意,受托信用社不得擅自改组、改制、转让托管信用社,不得非法转移信用社的财产和业务,不得以托管信用社名义或者托管财产对外担保。
第一百二十一条 信用社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国有划拨土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履行相关手续后,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继续采取划拨方式的,可以不纳入资产管理,但应当明确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并按规定用途使用,设立备查财务账簿登记。
(二)采取作价入股方式的,将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转作信用社资本,形成的国有股权由重组前的信用社持有或者上级管理机构确认的单位持有。
(三)采取出让方式的,由信用社购买土地使用权,支
付出让费用。
(四)采取租赁方式的,由信用社租赁使用,租金水平参照信用社同期贷款利率确定,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信用社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特许经营权等信用社资源,依法可以转让的,比照前款处理。
第一百二十二条 信用社重组过程中,对拖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欠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应当以原信用社现有资产优先清偿。
第一百二十三条 信用社按照章程规定解散或者破产以及其他原因宣布终止时,应成立清算机构。清算机构在清算期间负责制定清算方案,清理信用社的资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将被清算信用社的全部财产以及信用社在清算期间取得的财产全部提请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后进行处理。
第一百二十四条 信用社被责令关闭、依法破产或者经营期限届满终止经营或者解散的,应当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信用社章程的规定实施清算。
信用社自愿清算的,由信用社股东(大)会决议后执行。信用社依法进行清算,应当对非货币财产进行资产评估。
第一百二十五条 信用社的清算财产支付清算费用后,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顺序清偿债务。
第一百二十六条 信用社清算完毕,应当编制清算报
告,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将清算报告和审计报告报投资者决议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后,向相关部门、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通告。
第一百二十七条 信用社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除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列入费用以外,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重组中发生的,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支付。
(二)清算时发生的,以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清偿。
第一百二十八条 信用社清算完毕,清算机构应当提出清算报告,并编制清算期内收支报表,连同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报告,一并报送主管部门。
第十章 财务信息
第一百二十九条 信用社应当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整合业务和信息流程,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逐步实现财务、业务相关信息一次性处理和实时共享。
第一百三十条 信用社应向财政等相关部门报送月份、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及规定的其他报送事项。其他有关部门要求信用社提供部分或者全部财务会计报告及有关数据的,应当向信用社出示法律依据。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要求信用社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有关数据。
第一百三十一条 信用社按规定时间向财政部门报送的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季度、财政快报,审计报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
第一百三十二条 财务会计报告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披露财务信息。
第一百三十三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资产负债情况:本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总量、增(减)量、结构、质量情况、增减变化原因。
(二)财务收支情况:本会计期间各项收入、成本、费用等增减变动情况。
(三)经营效益情况:本会计期间资产收益、负债成本情况及形成原因。
(四)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含应收利息增减变化情况)。
(五)利润实现及分配和税金缴纳情况。
(六)股本金变动及红利分配情况。
(七)某些主要项目采用的财务会计方法及其变动情况和原因;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报出期内发生的对信用社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为便于正确理解财务会计报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八)重大案件、重大差错、其他损失情况。第一百三十四条 信用社应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和考核。财务评价指标包括信用社一个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偿付能力以及经营增长状况等进行综
合评判。
第十一章 财务监督与检查
第一百三十五条 财务监督的目的是通过财务监管、监测及流程管理,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各项财务行为遵守财经纪律和内部财务制度规定,维护资产安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成财务目标。
第一百三十六条 财务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审查各项收入和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是否按照财务制度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是否如实核算,有无隐匿、转移或截留收入、虚增收入现象。
(二)审查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是否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有无多计或少计支出行为。
(三)是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授权审批程序列报营业外支出。
(四)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是否如实纳入账内核算。
(五)以前损益调整核算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六)所有者权益科目余额增减变动是否有相应依据。
(七)财务决算内容是否完整;各种权证、会计档案、决策档案、财务管理档案等各种档案是否按期交档案室存档保管,并做好登记手续。
(八)税务申报是否及时、完整、准确等。
第一百三十七条 信用社应主动接受、配合国家财政、审计、税务、监管部门和内部审计等的监督检查,提高财务
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信用社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现场和非现场等方式进行自查。保证检查质量,查找、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效益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进建议。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情况必须如实记录、汇报、提出处理意见。各级信用社对辖内社全面的财务检查每年应不少于一次。
第一百三十八条 信用社建立跟踪复查制度,重点复查内外部财务监管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对在限期内财务整改不到位的,要加大处罚力度,促进落实整改。
第一百三十九条 信用社对内外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财务违规问题,属于违规违纪的行为,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省联社规章进行严肃处理;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百四十条 外汇业务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应遵循本办法规定。
第一百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解释、修改和补充。
第一百四十二条 黑龙江省辖内各级信用社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必须与本办法衔接一致,报上级信用社备案。
第一百四十三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试行。原《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相关制度有
与本办法相抵触或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一百四十四条 本办法所引用的法律法规被修改或失效时,应从属于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篇:财务管理办法
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保证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等,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贯彻执行水利基本建设各项规章制度;
2、建立健全局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3、依法筹集、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保证工程用款;
4、做好财务预算,进行成本费用控制与核算,合理、有效使用建设资金,努力提高投资效益;
5、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
第二章
财务管理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第三条
建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熟悉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财会人员,负责市小型水库加固工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第四条
建立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明确岗位职责。
1、单位负责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根据项目计划、预算负责项目实施;确定内部财务机构、配备合格会计人员;拟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配合财政、税务、审计机关对本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检查等。
2、财务机构负责人。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水利建设资金的规章制度;审核重要财务事项;协调各种经济财务关系以及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组织制定财务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并负责实施;定期检查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负责组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审核财务决算等。
3、财务部门。具体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做好财务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和决算编制工作;负责资金的使用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按时报送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参与项目评估、执行概算分解、预算审查、合同的签订,以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资金使用管理
第五条
市小型水库加固工程建设资金由本局统一管理、所属的项目现场建管处负责具体核算管理。
第六条
基本建设资金只能在国有、国家控股银行或经批准允许为其开户的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其中,国债专项资金只能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一家开立一个国债资金专户。任何单位不得多头开设银行账户。
第七条
现金使用及银行转账管理
1、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工程建设所需的使用现金,现金主要用于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各种劳保、福利、差旅费、零星办公用品购置,以及支付移民及土地征用补偿费等。严禁用现金支付工程价款、勘察设计费、监理费和大宗物资设备采购费等。
2、凡支付现金的业务必须通过“现金”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不得直接从“银行存款”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真实完整地反映现金收支业务。
3、单位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包括废旧物资处理、出售标书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必须及时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设“小金库”,设置“账外账”。
4、出纳会计负责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收支业务并及时登记入账,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银行对账单应附在当月最后一张记账凭证后面。
5、银行印鉴要由专人分开保管,凡财务收支项目必须由两人以上才能办理。
第八条
资金的申请
依据项目概(预)算、投资计划、工程进度、资金支出预算等,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用款计划,落实资金到位,确保工程用款。
第九条
资金支付程序、审查
1、支付资金时,必须符合下列程序:
(1)经办人审查。经办人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原始凭证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签字;购置的零星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必须进行登记,并由接收人签字。
(2)有关业务部门审核。经办人审查后,应送有关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
(3)单位负责人核准签字。
2、资金支付审查的主要内容:
(1)支付凭证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善、金额是否正确;(2)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3)是否符合财务预算、用款计划;(4)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5)支付方式是否符合规定等。
第十条
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财务部门不予支付资金: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的;
2、不符合批准的建设内容;
3、不符合合同条款规定的;
4、结算手续不完备,支付审批程序不规范的;
5、不合理的摊派。
第四章
预付工程款和工程价款结算的管理 第十一条
预付工程款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建设工程、设备、材料采购合同已签订。
2、施工或供货单位已向项目现场建设管理处提供并经认可的银行履约保函或担保书、履约保证金。
预付工程款应按合同中规定的支付比例、支付方式、抵扣时间和方式预付;预付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的工程及设备款,应汇入合同指定的收款单位和开户银行,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更改账户的,必须出具单位证明。
第十二条
工程价款结算管理
1、工程价款结算应严格按照签订的合同进行结算,以一个合同项目为工程价款结算的基本单位,实行一个合同项目设置一个工程价款结算单的原则。工程价款结算项目与合同项目一一对应,合同以外的项目按合同变更处理。
2、施工单位按月上报已完工程进度报表,监理负责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进度进行审核,编制月进度工程价款结算单,并签发工程进度款支付证书,报项目现场建设管理处。
3、工程部门对监理审核上报的价款结算作进一步审核,并签发工程价款结算支付单,报项目现场建设管理处负责人审批。
4、财务部门根据已完工程月报、月进度工程价款结算单、工程 进度款支付证书和工程价款结算支付单,在收到施工单位按本期结算数开具的税务发票后,支付本期进度款,同时在财务账面上反映当月投资完成数。
5、项目建管处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时,除按规定扣留质保金外,还应另预留5%的工程尾款,待价款结算审计后再予清算。
6、项目建管处向建管局申请拨款时,应提供书面报告,并应附已完工程进度表及其他费用开支情况表,经局工程技术部门审核后,报局领导批准予以拨款。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完成合同规定的内容(包括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或一个标段)后,项目建管处应及时编制工程决算,并书面报请项目法人,由局统一安排工程造价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办理工程最终价款结算的依据。
未经局安排审计的工程项目,项目建管处不得与施工单位办理工程价款清算。
第五章
建设成本管理
第十四条
项目建设成本是指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投资支出。按照支出费用的用途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设备投资支出、待摊投资支出和其他投资支出。
为使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考核有可靠依据,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物资收发领退和定期盘点等各项基础工作。
第十五条
项目建设成本核算到单项工程和费用明细项目。第十六条
下列项目不得列入建设单位的建设成本:
1、被没收的财物;
2、支付的滞纳金、罚款;
3、赞助、捐赠支出;
4、国家法律法规以外的各种付费;
5、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从筹建开工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建设单位管理费实行预算控制,原则上不得突破项目概算批复数,业务招待费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不得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
第六章
资产管理
第十八条
本局及所属项目现场建设管理处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现金、各种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第二十条
定期进行应收与预付款项的对账和清理,确保工完账清。
第二十一条
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加强库存材料、库存设备等实物管理。
第二十二条
明确相关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清理,并建立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内部转移、盘盈、盘亏、报废、清理盘点等内部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第七章
基建收入管理
第二十四条
基建收入是指基本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工程建设副产品变价净收入、负荷试车和试运行收入、单项工程简易投产收入、索赔及违约金以及其他收入。第二十五条
取得基建收入应依法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
第八章
竣工结余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
竣工结余资金是指项目完建后,剩余的货币资金、库存材料以及往来账款等。
第二十七条
竣工结余资金属于项目建设单位留成部分,主要用于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职工奖励和工程质量奖励。
第九章
财务报告
第二十八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报告是反映项目财务状况和建设成果的书面文件。有以下种类:
1、财务报告。主要有资金平衡表、基建投资表、待摊投资明细表、基建借款情况表以及有关附表,按主管部门决算文件通知要求编制和报送。
2、竣工财务决算。主要有水利基本建设竣工项目概况表、竣工财务决算表、项目投资分析表、项目成本表、交付使用资产表等。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要求编制和报送。
3、其他财务报告。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季度报表等,于每季度末5日内报送。
第二十九条
对于重大经济纠纷如索赔以及重要经济责任事项等,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报告,不得故意隐瞒。
第十章
内部财务监督与检查
第三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建立内部财务监督与检查制度,并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财务检查。第三十一条
监督与检查的主要内容:
1、国家有关水利基本建设法律、法规及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规章是否贯彻执行;
2、资金使用与管理是否合规、合法;
3、财务管理职责权限是否明确;
4、财务岗位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
5、财务经济重大事项决策、执行程序是否规范;
6、是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
7、内部审计、检查办法是否明确等。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