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中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教育的改革开放,需要教育的国际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为厦门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为厦外)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一、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办中外合作班(校),面向大学阶段计划到国外学习的国内中学生。开设二类课程,一类是全面引入国际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学,毕业拿国际文凭;另一类是同时开设中外核心课程,毕业时可以拿国内和国际文凭。二是签约项目与组织交流,师生通过合作项目参加国际会议、交流、培训、学习等活动,促进跨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推动学校办学国际化。
近十年来,厦外在这两种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二、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
厦外自1981年创办之初就非常重视英语特色和国际化办学,英语教学重视口语训练、引进英国的原版教材、实行英语小班化教学(每班不到25人)。厦外以“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全面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公民,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外语特长的国际性复合型人才。2008年厦外成立国际部,积极引进国外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拓展厦外的国际化素质教育,逐步提升厦外国际化办学水平。
1.搭建十个国际交流平台,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
一是国家华文国际推广教学平台(厦外是对外汉语基地校);二是海外20所友好学校互访交流平台;三是世界名中学联盟(WLSA)培训平台;四是国际组织科学考察平台;五是多国教师“同课异构”平台;六是国际中学生项目、活动、竞赛展示平台;七是国内外知名高校“保送”、“直通车”升学平台;八是海外校友会平台;九是依托我校管弦乐团展开的国际艺术交流平台(厦外管弦乐团近几年到过欧洲和美国巡回演出);十是依托AFS、YFU和CPH等组织展开的国际交换生平台。
每年都有很多外国教育团体到厦外参观交流,每年厦外学生和国外学生都借助国际交流项目进行短期或一段时间的互访交流活动。交流推动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国外注重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成为厦外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交流扩大了厦外师生的国际视野,加深了对跨文化的理解,为师生了解世界提供窗口和平台;交流增进了学生与外国学生的友谊。厦外与其友好学校交流项目大都由双方组织学生志愿者接收交流生到自己家里,交流生每天与志愿者同吃、同住,同上一堂课。朝夕相处和深度交流不仅为学生伙伴搭建了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扩大视野、了解世界的契机。每年也有十多位学生通过“绿色通道”“直通车”项目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国鲁昂工程师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高等商科学校、日本立命馆大学及日本立命馆太平洋大学录取。
厦外正像媒体报导那样:“对厦外师生而言,与国际友人打交道已不是新鲜事,在国际交流团来访高峰期,校园几乎像个‘小联合国’,中外学生一起上课、生活,感受不同文化。”“操场上,美国学生玩“绑腿跑”不亦乐乎;体育馆里,法国学生太极打得有模有样;教室里,菲律宾学生正挥毫泼墨练中国画„„短短一个星期,厦门外国语学校校园里多了不少‘洋学生’,来自美国、法国、菲律宾的交流团相继来访。此前,尼日利亚教育代表团、马来西亚校长访问团、美国哈佛西湖中学总校长刚刚结束访问。”
2.引进中外合作项目,为出国深造学生提供服务
为加强中美基础教育交流,引进美国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国际性复合型人才,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厦外于2009年秋季与美国林登高中合作创办中美高中实验课程班(每年招收90名学生),引入美国AP(Advanced Placement)、Honors、PLTW(Project Lead The Way)等课程。并提供英文学术写作(Academic Writing)、世界历史(World History)、美国历史(US History)、经济学(Economics)、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课程让学生选学。AP课程涵盖自然科学、数学、英语、外语、社会科学、艺术等学科,侧重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严谨研究习惯,是美国大学入学申请中最重要的评估项目;Honors课程强调评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不同学术观点的创造性运用,是美国高中为优等生开设的课程;PLTW课程是美国高中和大学在工程技术、工程数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衔接课程,为未来的工程技术、工程数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大学教育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提前获得美国大学学分。中美班同时开设中美课程,中外教师共同授课,学制3年,学生修满高中学分,成绩合格,颁发厦门外国语学校或林登高中毕业证书。学生可申请入读美国大学,也可参加高考进入国内大学。自2009年开展这一项目以来,厦外已经有四届毕业生。无论是高考还是海外升学的学生都表现优异。海外升学的学生100%获得录取,平均每人拿到三份以上录取通知书,近80%学生进入伯克利大学等美国前50强名校或世界百强大学。
目前,厦外准备将中外教育合作项目提升为中外教育合作学校。在海沧台胞投资区、厦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厦外拟与英国卡的夫大学合作创办厦门第一所独立办学的中外合作学校,合作校面向国内外招收学生,开设国际课程,高中毕业后直接申请国外大学。
3.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对接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中教育要“多样化有特色发展”。2006年福建省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我校便确立了学生的“八大学习领域”:人文与经典、语言与文化、社会与发展、数学与逻辑、科学与实验、技术与设计、艺术与欣赏、体育与健康。学校开足开齐所有学科课程,每门课程归纳为“基础课程、外语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特选课程”五大课程类别之一。在学好基础课程和外语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发展潜质和国际化人才要求,自愿选择学习“以国内高考科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外语类保送选拔考试科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国内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科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申请海外大学留学必需科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高中对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中学孔子课堂课程体系”等六大课程体系之一。此外,厦外还在高、初中六个年段开设日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四个小语种班。形式多样的课程为学生打下了宽厚的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4.借助多元文化的社团活动,提升师生各国文化的理解力
厦外除国际教育交流外,还借助全校性活动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体会、体味中感受各国文化,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国际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全校性活动每年举办两次,一是外语十佳歌手赛;二是为期近一个月的外语节活动。厦外学生会管理下的学生社团有五十多个,不少社团活动是在外语情景下开展,如模拟联合国协会和模拟商业竞争比赛。厦外已连续主办七届福建省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模联协会和商赛学生常年参加国内北大、复旦、外交、深圳等模联和商赛活动,模联协会联合世界顶尖大学举办“2013厦门外国语学校―麻省理工学院领导力冬令营(SLP)”。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厦外组织学生参加美国数学协会主办的全美高中生数学建模联赛(HiMCM)、由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的比赛CTB(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大赛)。
5.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逐步推进学校办学国际化
推进学校学办国际化重要指标是师资队伍国际化,在当下公办校人事制度未改变情况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资队伍国际化是有困难的。厦外通过三个渠道努力打造一支国际化师资队伍:一是本土教师通过外派交流培训提升国际视野;二是招聘具有海外求学背景的教师到厦外任教;三是聘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经过多年努力,厦外已初步形成一支具有多元文化和国际视野的教师团队。
2001年至今,厦外有近100位教师通过海外游学夏令营,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国外培训,汉办组织的海外汉语教师选拔,姊妹校交流等渠道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泰国等国家访问,交流,学习,考察,有力地提升了本土教师的国际视野。目前在厦外任教的外籍教师有近30人(含中外合作办学)。
随着新高考的实施,打破行政班建制,实现走班制,更需要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走出有厦外特色办学之路。未来十年,仍然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坚持办学国际化,我校必将保持长久的增长动力,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中。
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困惑
目前,在办学国际化的旅途上我们也有三点困惑。一是如何主动适应信息化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可以依托信息化技术网上查询;“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可以借助远程视频和语音翻译等技术来完成。届时,语言交流能力、海外留学背景都不再是国际化人才基本要素,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进和变化。二是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满足公办校学生高中毕业后想到国外大学深造的需求。要满足学生出国深造的需求,学校就必须开设相应的国际课程,不少课程是需要聘请校外专家或外国教师的,这部分的费用学校很难承担,向学生收取是违规行为,让学生到社会补习机构培训既不便于学校管理,质量也不一定有保证。三是国际化教育是否应坚持体现在课程里、活动里、校园里。毕竟,完全割裂国际课程和国内课程于不同校园里、活动里,很难有较客观的国内外课程的比较,而一旦如此,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就成为一句空话。这些困惑都亟待解答。
(责任编辑甘璐)
第二篇: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研究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成果面向我国西部地区软件产业发展特点及其人才需求,结合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特色,探索和总结了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与教育实践,力求探索和解决以下教学问题:
(1)新型办学机制:教高[2001]6号文件中指出“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要进一步推进办学机制改革”,如何结合本校实际,面向区域特点,探索适合软件人才培养的办学机制是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2)国际化教育方式:当代软件技术及产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形态等均呈现鲜明国际化特征,要求软件人才具有在国际化环境下工作、管理、交流的能力.而传统软件人才教育难以满足国际化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需求。
(3)现代软件工程教学及实践:现代软件工程教学注重软件系统设计方法与软件开发能力,体现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必须研究如何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培养方案和教学环节中创新软件工程教学活动,实施现代软件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4)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教高[2001]6号文件要求“示范性软件学院要把培养各类复合型软件人才作为重要任务 ”;国家信息化建设急需掌握主流软件技术且熟悉领域应用的复合型软件人才。怎样面向所在区域和领域信息化特点与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还需探索与实践。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探索新型办学机制
依托软件产业园区:学院确定和实施了 “依托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国家软件产业与出口基地和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办学模式。组成学院理事会,协调合作办学,指导产学互动。
组织产学合作联盟:学院不仅与20多家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而且与多个重点国防科技单位组成产学研联盟,开展多形式的实质性合作教育。
(2)实践国际化教学模式
引进优化系列课程:牵头引进软件工程教育领域先进的CMU软件系统开发(SSD)10门系列化课程,并实施“夯实软件基础、强化网络编程”等优化。
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通过外文教材、外教授课、双语教学、开设英文写作、编写外文技术文档等途径实施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
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为适应对日软件外包增长需求,通过设立日语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聘请日籍IT专家、合作系列课程,实现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
学习国际软件规范:在课程内容更新、技术讲座、综合实训,参加国际化企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对国际主流软件规范的学习和应用。(3)强化软件工程教育
课程体系体现工程教育理念:优化形成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体现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以及能力导向等理念。
递进式工程能力训练不断线:构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企业实习的递进式软件工程能力实践体系;每学期均有实践环节;实训项目注重软件工程方法体验与训练。
软件工程师素养教育不断线:开设特色选修课程、组织软件设计团队竞赛、支持校园软件文化活动、国际化企业规范化实习等实施综合素养教育不断线。
(4)开展复合人才培养
注重知识与能力复合:依据学生原学专业背景,设置了“菜单式”课程体系,实现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双向知识复合;通过软件系统研制实践,强化软件技术与开发能力的复合。
面向领域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为适应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软件人才需求,实行“软件工程+X领域技术”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卫星测控软件、电子政务及其应用、航天/航空嵌入式软件以及藏族软件等工程硕士班等均为该模式。
3.成果的创新点
(1)面向区域/领域软件产业发展模式,提出并实施了“三依托”办学机制,有效实现产学互动,构建了适合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新办学模式。
(2)在国内首次引入和优化了国际先进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坚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提升学生国际化适应适应能力,探索和实践了对日软件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方式。
(3)以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高层次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注重软件系统工程设计方法与实现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提出并凝练了“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断线、多样化素质教育不断线”的新教学组织过程。
(4)依据区域/领域信息化的复合型软件人才需求,实施和形成了“软件工程+X领域技术”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实现途径。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示范性学院健康发展,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经过7年的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保证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健康发展,学院目前在校生1700多人;本科毕业908人,工程硕士毕业506人,培训职业技术人员和实习实训学员超过1200人;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中均获得好评,名列37个软件学院前列;学校将该模式扩展到微电子设计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
(2)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毕业生获得产业界认可:本科毕业生累计编程(含文档)超过10000行,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明显提升;2007年以来学生共获省级以上竞赛等奖励80多项,其中200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获奖的10个队中,本学院2个团队获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年98%以上、国际化企业就业率平均57.6%;工程硕士在区域软件产业和领域信息化发展中起到骨干作用,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和贡献普遍得到认可。(3)教育部教改项目支持,其他政府部门充分肯定:软件工程专业3个专业方向成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门课程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08年教育部批准“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建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西安)基地”,科技部与教育部批准为“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陕西省批准建立了“陕西省动漫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4)教育创新经验得到推广应用:学院的办学机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等得到教育部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教育部召开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会议上介绍经验。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4个软件学院以及国外相关学校和教育机构到学院交流办学经验;我校2002年初制定的“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决定”文件中的政策支持和改革举措,推广到部分软件学院。
(5)支持区域与领域软件产业发展:学院30%毕业生就业于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其中有108名毕业生成为西安地区对日外包企业技术骨干或业务协调工程师,直接促进了西安对日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定制培养的工程硕士毕业生多数成为为航空/航天军工科技领域的技术骨干;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综合素质受到10余个国外著名IT企业考察访问团的认同,促进其落户西安发展。
主要创新成果
1.引进优化国际领先的系列课程,探讨了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1)引进优化CMU系列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
创新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基础。学院根据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004年9月牵头联合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引进软件工程教育领域先进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系统开发(SSD)10门系列化课程,其特点是“注重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注重软件设计案例教学、注重软件开发过程实践、注重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该系列课程成为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已经历了多轮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大; 2005年6月经一轮实施后学院组成5个专门小组研究SSD系列课程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际化、工程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其工程教育特征突出、专业理论基础较弱的特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优化。如:《数据结构与算法》(SSD5)增加了算法基础,搜索、排序算法等; 对《面向对象编程与设计》(SSD3)增加了面向对象概念、机制、多态分析等内容;对《数据库系统》(SSD7)中增加了嵌入式SQL、并发控制和形式化描述等;针对其现代网络通信原理简单,不仅在相关课程中补充了内容,而且独立开设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编程等系列课程;同时结合工程能力培养需要增加各类实践环节,加强了工程素质培养,不断丰富案例库等,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适合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
(2)开设日语为一外的软件工程专业,实施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
依据西安地区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快速增长需求,学院从2003年与中日IT发展中心合作开展“软件工程+日语+日资企业文化”的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当年向日本东芝、东洋等公司输送23名本科毕业生。与日本东芝公司、日本中央大学合作建设对日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先后聘请20余名日籍IT专家与教授讲授 “软件工程”、“日本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和“日本软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设立了日语作为第一外语的软件工程专业方向,每年招收本科生50多名。同时为其他学生开设日语第二外语。2008年首届日语一外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被对日软件外包骨干企业提前一年全部预定。
(3)坚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强化外语沟通能力
良好的外语水平是是国际化软件人才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的基石。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学生除一、二年级的基础英语课程以外,3-4年级增设了英文应用写作、口语听说等必修课课程;本科和研究生外文教材占60%,双语教学课程22门,学院先后聘请21名外教全外语授课8门;学生完成SSD课程专业,参加国际化软件企业项目开发,均要求编写外文技术文档,有效保证了学生的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
(4)注重主流软件平台和规范学习,培养规格与国际接轨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和开发模式变革,国际上不断推出新型的软件平台与工具规范。为此,学院在保持课程体系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内容实行“每年微调、两年小变、四年更新”制度,并通过组织技术讲座、综合实训项目、参加国际化企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对主流软件设计与开发国际规范的学习和应用;依据国际化软件企业对现代软件工程师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快速信息接受与处理能力等综合要求,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规格,使之与国际化要求与水平接轨。
2.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学生软件工程化能力培养
(1)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工程教育理念
为充分体现软件人才培养的工程化特征,在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等理念指导下,学院对以SSD系列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形成了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群,并结合学科优势与行业或领域需求,确定了软件系统开发、数字媒体、电子服务技术、网络软件四个特色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群(图1)。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软件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结合,软件工程方法与典型工程应用结合”。
(2)建立适应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教学团队
为使软件工程教育有效实施,学院采用专职、校内双聘、企业兼职、境外聘请多种方式按需选聘教师,建立了一支由90余人组成、具有国际视野和软件工程背景的多元化师资队伍,60%以上的教师具有大型软件设计与开发工程背景,其中1/4直接来自于学院建立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企业(图4)。例如,聘请国内知名软件工程专家、原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师吴广茂教授为教学督导组长,并讲授2门课程。
(3)建立 “三实”递进式软件开发实践体系,坚持工程能力训练不断线
实践教学与训练是软件人才工程化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院建立以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企业实习为核心的“三实”递进式软件工程能力实践体系(图2),累计时间超过12个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均有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比例达到1:1以上,教学模拟与综合实训项目突出主流软件技术的综合应用,企业实习项目注重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软件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实现方法与评测过程,有效保证了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训练不断线,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取得显著效果。
(4)坚持多样化素质教育不断线,提升学生现代软件工程师素养
学院课程体系中包括知识产权、美学欣赏、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等必修课或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软件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数模竞赛和ACM程序设计大赛等,支持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软件技术俱乐部和校园软件文化活动,实施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团队精神教育;开设软件企业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到软件企业和应用部门调研和社会实践;培养体系中要求在学生大型国际化企业实习,学习规范化软件开发管理知识等。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综合素养得到了不断提升。
3.面向西部地区和航空航天军工领域,开展复合人才培养
(1)组织“菜单式”课程设置,注重知识与能力复合
针对大二的转专业学生原专业背景、计算机及软件基础参差不齐等情况,将所有转专业学生分为电子类和理学材料类(数学、力学、材料、三航等)两大类,制定了模块化的培养方案。除了软件工程专业大
三、大四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外,两类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均增加了软件基础、程序设计方法与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专业基础课,针对理学材料类学生额外增加了汇编与微机接口、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系统概论等课程。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短学期办法使这些转专业学生能在两年之内完成软件工程专业三年半的培养内容,达到培养标准要求。
依据研究生原学专业背景和领域需求,设置并实行六个“菜单式”课程方案(图3),实现计算机专业学生扩展领域知识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补充软件基础;通过应用软件系统研制实践,在知识复合基础上,强化软件开发能力与解决应用问题能力的复合;针对藏族软件硕士班学生计算机与软件基础薄弱,制定了 “预科补基础+培养个性化”的特定培养方案,安排专职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强化软件基础,提升汉语水平和程序设计能力等,经过4年多的努力,13名毕业生成为藏族地区计算机软件工程教育骨干。
(2)结合不同领域特点,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
为适应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软件人才迫切需求,学院充分发挥根据学校 “三航”特色,实行“软件工程+X领域技术”的培养模式。
● 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合作卫星测控软件工程硕士班,突出分布计算系统和可信软件设计,增加了航天轨道学以及现代测控技术发展课程。研究生论文课题结合新一代卫星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目前已为该中心培养71名软件技术人才,大部分成为该单位的技术骨干。
● 与陕西省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合作开设电子政务与应用工程硕士班,培养方案实施网络/软件技术与IT项目管理结合,以培养政府应用部门的CEO为目标,不少学生带着电子政务系统升级或扩展的技术问题,在学习中与老师研讨,部分学生学习期间就成为所在部门或单位的信息化项目主管。
● 与航天科技集团和中航集团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面向航天/航空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工程硕士班,在突出构件化嵌入式软件设计和基于模型的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基础上,扩展了航空/航天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仿真以及航空航天电子综合化等领域知识;85%以上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面向具体领域应用需求,结合对口单位的具体科研或应用项目。目前总计招收学生220名,已毕业的41名大多数成为有关研发机构中层技术领导或技术骨干。
4.依托产业园区,组织产学研联盟,保障工程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遵循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依据地处西部区域及隶属国防科技领域的背景,建立并实践了“三依托”(即依托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与软件出口基地及依托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产学研合作联盟”(图4)相结合的办学机制。
通过与依托单位和联盟企业的紧密合作,及时了解产业动态,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调整培养方案;联盟企业通过选派工程师授课、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软件设计竞赛、技术支持与项目开发等多种方式与学院开展合作,提升学生的工程开发能力;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聘请外教授课、开展专业教师培训等,可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与航空航天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软件技术领域应用的场所,可有效拓展学生的领域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
成果取得的成效(1)引进课程得到扩展,教学模式校内推广
牵头引进的CMU系列课程,在国家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连续5年的专项支持下,与CMU Icarnegie教育质量控制中心合作,推广到10余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授课量已超过40000人/课,培养专业化教师400余人/次;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等在校内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专业得到直接推广。
(2)教育创新经验得到推广应用
学院的办学机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等得到教育部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软件学院依托高新开发区,„,形成了软件人才教育与IT产业互动发展的优势格局,已与国际知名大学和IT公司开展了具有实效的国际合作教育,与国内多个软件企业落实了合作办学基础,多层次、多途径开展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坚持教育过程中‘三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软件学院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教育部召开的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评估总结会上介绍了经验,并分别在2006年示范性软件学院工作会议和2008年示范性软件学院领导、教师培训班上作了题为《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课程体系引进与优化》的专题报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4个软件学院到学院交流办学经验;我校2002年初制定的“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决定”文件中的政策支持和改革举措,推广到部分软件学院。
(3)人才培养成效受到教育部和政府部门充分肯定
学院的软件系统开发、电子服务、数字媒体3个专业方向于2007年被批准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特色专业”; “数据结构与算法”和“软件工程”2门课程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8年学院成为教育部“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计算机网络”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国家外国专家局依托学院建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西安)基地”,科技部与教育部批准学院为“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陕西省在学院建立了“陕西省动漫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4)示范性学院健康发展,培养模式得到扩展
经过7年的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保证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健康发展,学院目前在校生1700多人;本科毕业1198人,工程硕士毕业506人,培训职业技术人员和实习实训学员超过1200人;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中均获得好评,名列37个软件学院前列;学校决定将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微电子设计人才培养中,将软件学院扩展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取得良好成效。
(5)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毕业生获得产业界认可
本科毕业生累计编程(含文档)超过10000行,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明显提升;2007年以来学生共获省级以上竞赛等奖励80多项,其中200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获奖的10个队中,本学院2个团队获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年98%以上、国际化企业就业率平均57.6%;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和贡献普遍得到认可。
(6)支持区域和领域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学院30%的毕业生就业于西安地区,其中近100名毕业生成为西安地区对日外包企业的业务骨干;为中航集团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培养研究生91名,23名成为机载软件产业主要骨干,19名成为卫星测控所测控站站长或主管工程师,其中为中航集团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培养的工程硕士中,7位获得研究员职称并担任科研处长或研究室主任等重要职务。
学院成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国际著名IT企业落户西安的窗口,50余家国外著名IT企业到学院考察办学和人才培养情况,其中多个国际著名软件企业在西安高新区设立了分公司或研发机构,推动了区域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篇: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是指那些能够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充分发挥作用、开展国际会计审计业务或跨国会计审计业务的国际型会计审计人才。高校可以通过扩充现有课程中的国际性内容,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努力实现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体现国际化的实践教学基地,输出学生接受国际审计人才教育等方式,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审计人才。
关键词:国际化 会计审计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4-162-02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进程日益深入、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外资本的不断融入,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和多样化,财务报告也越来越复杂,对审计业务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就业市场上,对拥有国际化背景的会计审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高校开始刮起了一股与国外知名院校或办学机构联合办学、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之风,包括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纷纷开设了ACCA方向班。
一、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意义
(一)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与执业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融合日趋加强、经济合作逐渐趋于深化,国内的外资、合资、合作企业不断增多;同时我国像海尔这样的跨国企业不断涌现,对从事会计审计工作的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提高我国会计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使其适应国际竞争下的大环境,培养国际化的会计审计人才,已经上升成为行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目标。
(二)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满足了的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采用或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范围内的筹资和投资活动以及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国际法律和惯例基础上进行,对开展国际会计审计业务的人员来说了解这些法律和惯例就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经济业务的实质,才能高质、高效地开展会计审计工作。而开展跨国会计审计业务或在其他国家开展会计审计业务也促使国际会计审计人员应该做到对国际会计准则既熟悉又熟练。
二、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自己的教学团队
国内很多开展国际化会计审计教学模式的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由于本校教师存在语言和从业经验的问题,往往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团队。要么直接从国外高校或联合办学的机构以交流的形式引入教师,要么从直接聘用有国际化业务背景的社会人员来进行。不管是哪种方式引进的教师,都存在着教学人员流动性大的缺陷。“外来的和尚”在这里出现了水土不服,也不一定好念经。从国外高校或联合办学的机构以交流的形式引入的教师,由于语言不通,也不熟悉我国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一时很难上手,等师生彼此相互熟悉了,一学期也结束了,教师的任期也到了,下学期学生又要面临新的教师开始新的磨合。而有国际化业务背景的社会人员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以实践经验为背景,讲授方式常常是跳跃性的,容易忽视对基础知识的铺垫,讲课方式往往很难被学生接受。缺少自己的教学团队,也加大了学校的资金负担。
(二)国内外会计准则与制度变更频繁,导致教学滞后
目前会计审计准则变更频繁,在各国范围内也开始向单一的会计准则趋同,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其终将会成为全球统一的公认会计审计准则。就目前的国内办学来看,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偏重对准则理论的解释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实践教材总结经典案例和对学生进行的有启发性的练习。在会计审计准则趋同日益白热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即使出版了既总结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能使其适应国内实际教学需求的实践资料,也往往因为一本资料从编写到完成印刷所花费时间太长,致使相关内容要么过时要么过于陈旧的现象频频出现,很难做到与国际接轨。
(三)重理论学习,缺少动手实践能力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培养要在四年的时间里完成对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学生教师要过语言关,学生要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对同一业务的不同处理方式和处理背景,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使得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实务教学往往关注的太少。如学生不能独自完成对外币真假的识别活动,对国内外发票无法进行真伪的分辨,金额填写不够规范,点钞验钞的训练课时不足等,这些累积效应导致学生一旦被安排在相应的岗位开展工作,就很难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而又由于过于偏重理论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预测、决策、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往往缺乏对会计审计知识融会贯通的整合能力。
(四)教学方式仍比较传统
国内高校在会计审计教学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普遍存在。诸如对案例进行分析、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启发式的教学形式已经编入了教学计划,但却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完善的标准,老师往往根据自身经验、结果、课时进度,自主灵活安排,一旦教学时间不充裕或不够就直接删减教学内容。相对数量的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近几年虽然在国内逐渐开始推广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知识点已经被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详细讲解,在相关书籍阅读方面又缺乏相应的硬性要求,学生只要完成了课下对教材的阅读,捋顺教师课堂上所讲授过的知识点,做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教学方式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非常不利的,学生的知识面太窄,眼界过浅,动手能力不强、自学能力不足,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了。
(五)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不重视综合素质
多数情况下我国高校老师在给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时,给出的平时成绩时习惯于考虑学生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提问的回答情况等,在期末总评成绩时尽管也考虑到了平时的考核,但远远达不到能引起学生重视的程度。因为教学内容多、庞杂且有一定难度,期末考试所考察的题目对具体内容的考查过于重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往往被忽视掉或压根就没考虑,教师还需要就试卷内容提供完备的标准答案,能够发挥学生自主性的空间非常之有限。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既没有足够的压力,又缺乏足够动力去主动完成学习和思考,对其能力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三、加强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成立会计实践教学团队与双语教学团队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培养,一支拥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对从事会计审计专业教学的任课教师来说,以下三个方面的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是要具备最新会计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其应尽可能的丰富,对国内外会计审计准则到做到烂熟于心,具备某些会计审计学科方面较高的学术造诣;其二是英语表达能力流畅自然,会计审计行业的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国内外的执行环境,这对于把会计审计教育提高到国际化进程的高度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三是教学能力强,尊重教学规律,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历程,能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是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外语的运用能力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从国际化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外语并不是万能的,但不懂外语却是致命的。当然,我们也承认有些人在不懂外语的情况下,也能把国际商务做得初见成效,但这样的人并不多。另外,我们应该知道国际化人才并不是唯外语人才,二者是不能等同的,不是所有外语专业的人都能成为国际化人才或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潜在对象。实际上,高校培养的应是以外语为工作语言的国际会计审计人员,简称为“懂技术、会外语、能交流”。在此基础上,引用原版教材,要求学生直接用外文教材学习,双语教学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快速且透彻地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兴趣。如清华大学1994年就将CGA教材融入国际会计系本科教育体系,缩短学生掌握国外先进、前沿知识理论的时间。
(三)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实训和社会实践
1.开展种类繁多的校内实训。比如:(1)对常见的国际货币和汇率能熟练掌握,具备识别各种货币真伪的能力;(2)能辨别各种票据的真伪,尤其是发票的真伪;(3)掌握相关税法,具备纳税筹划能力;(4)掌握五大审计循环与内部控制审计。
2.到实习基地进行社会实践。目前会计审计专业的实习基地还主要集中在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年末和下一年年初,事务所都能为高校学生提供大量的岗位实习。在实习岗位上,更方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会计、财务及审计工作的作用,更深层次的领悟专业理论知识,对现行的会计财务管理和会计审计实务操作技能从理论升华到实践,同时对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也颇多帮助。
3.毕业实习。学生毕业前,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的财务部门实习,感受真实的执业环境和操作流程,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从学校学到的会计审计理论与模拟实践的教学知识,并对自身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以实习报告或毕业实习论文的形式呈现,把理论与实际操作、实践教学与实践实习强强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四)教学为辅,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对书本上的知识点全部进行深入挖掘,应将重点转而放到讲解重点、难点和专题的框架结构上。这样学生要想充分掌握这些内容,除了认真阅读了解课本内容外,必须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到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完成教师课上要求阅读的参考书目。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翻阅国内外的各种权威报纸、杂志,来拓宽专业知识的层次和结构,防止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轨。如教学时可以把学生按能力分组进行,选择热点问题或某篇与会计审计相关的报刊报道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撰写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发表各自的看法,组与组之间就各自看法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辅导课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己观点的表达能力,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
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应该是会计审计课程考试时重点关注的内容,还应加强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学生的总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可以占到总成绩的30%~60%,平时成绩的评定可以包括课后作业、课上随堂测验、期中小考、案例演讲、热点小论文、小组案例分析和课堂出勤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来进行成绩评定。这些丰富的平时成绩考核方式体现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便于学生发挥其个人的创造性,培养其独立的思考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小组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提高与他人沟通和社交的能力,学会对知识进行反思和重新构建。通过完成平时作业,大量阅读最新的学科资料、报纸杂志的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前沿理论,眼界开阔,所学知识不断得到更新。
重理论、轻能力;重专业、轻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培养上仍是普遍存在的。要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且具备国际视野的会计审计人才,通过引入英文原版教材、用国外的专业课替换中文专业课和增设语言课的方式仍是远远不够的。国内高校应从改变教学思想和理念入手,制定出符合本国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系统的课程框架和合理的课时安排,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只有这几方面协调配合同时发挥作用,培养出高质量的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才不会成为镜中之花。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课题《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的结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BC1213072。课题主持人及成员包括崔澜、孙玲、唐丽华、林丽、盛永志、周广秀、张力智]
参考文献:
[1] 贺宏.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中外比较[J].教育与职业,2011(14)
[2] 苏永玲.强化会计实践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J].辽宁高职学报,2008(11)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会计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责编:纪毅)
第四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钟祥荣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贸系,广东 广州510925)
【摘要】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二是职场应变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据市场调查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外贸岗位需求为依托并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素质;能力;零距离就业
一、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认识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二是职场应变能力,它是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专业建设就是应着重解决毕业生还只是一个“半成品”的问题,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内外实训、模拟生产性和生产性实训将“半成品” 培训成为成品,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零距离。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型,标准是高素质,其培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二、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一定要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符合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在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对国贸人才的需求,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国际贸易基
本理论、具有较强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服务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中小型外经贸企业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组织专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实验实训设备的选购、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都必须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依照以下几个基本步骤进行。
1.在充分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和就业岗位群。
2.根据专业就业岗位群,确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基本专业技能等。
3.针对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将职业能力分解为基本专业技能和专项技能等构成要素,确定分项专业能力要求,从而确定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要求。
4.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要求,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首先选择专业课和实训课,根据专业课程对知识的需求选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5.根据课程体系的衔接关系和学校资源情况(如实训设施、实训室等),编写专业教学计划表,从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
(一)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外经贸企业岗位设置以及每个岗位对能力与素质要求来优化课体系,同时考虑教育内在规律,正确设置相应的课程、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哪些课程先开,哪些课程后开,各门课程核心内容是什么?理论与实践学时如何安排?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等。
(二)改革教学内容
大胆整合课程重复内容,按照方向来整合三年中开设的课程及内容。比如:将《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合并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将《外贸单证实务》与《进出口业务操作》合并成新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将《国际商务谈判》与《商务礼仪与谈判》整合。
选用高职精品教材,教育部高职院校规划教材。选定的教材内容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同时能体现和有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这个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突出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与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践教学薄弱是分不开的。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定要改善和加强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课堂实践。教师要调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比例的安排,尽量每门课程都做到对半分或更过倾向于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增加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机会, 改善课堂实践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整周实训。正确确定本专业整周实训内容和要求。课堂实训与整周实训内容不能相矛盾,也不能相重复,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实训效果。
3.顶岗实习。加强顶岗实习。可采用灵活多样的顶岗实习方式。
四、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从调查反馈中,外经贸企业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时, 对职业道德与素养的要求有时超出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而企业对员工在职业道德与素养方面的不满也超过了对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不满。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与管理中,应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育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五、加强职业资格考证和英语教学
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英语是重要的语言工具。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所以要加强和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1.增加教学计划中外语课程的门类与比重,增强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规定一年级一定要过AB级,从二年级开始重点冲击四六级。组织学生开设早读、晚读课、英语角,派得力教师指导。举办英语听力、演讲比赛。
2.增加英语专业课程的比重, 切实加强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水平。英语总学分数应为6-8学分;课时数应该为120课时左右。
3.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改善外语学习的环境。
六、加强校企合作 注重订单特色培养
订单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和突破。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外贸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建立培养计划、签订就业协议。同时,行业和企业的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参与教学,建立合理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按学校培养学生、企业培养员工的两种模式并行培养订单班的学生,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模式,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与学生“零距离就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桥集拉德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
„2‟ 杨龙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文化与教育技术,2011
„3‟ 文益民,周劲松,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湖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 丛森、支芬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5‟ 张舵: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五篇:化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化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结报告
陈小明 童叶翔 毛宗万 陈六平张仁俊
中 山 大 学
2004年12月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主要任务和功能,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基于此,我院党政工领导和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化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在近五年探索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若干化学教育教学新理念,教学研究与改革特色鲜明,并取得了重大的人才培养效益,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优质本科教育不仅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也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的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院提出了化学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加强基础,提高素质,突出创新,持续发展”。
2000年初,我院开展了本科化学教育教学大研讨,对国内外化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认真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建设“一体化、多层次本科化学教育创新体系”的改革思路。在学院党政工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努力下,我院对化学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体制等进行了整体的综合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我校教学评优迎评工作“一院两系一区”的先进典型。
二、理论研究
承担并完成了多项教学研究课题,有: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3项(两届)、全国高教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新世纪广东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项目1项和校级教改项目16项,其部分研究成果在《中国大学教学》、《大学化学》等刊物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1篇,出版15部教材和专著。
我们认为培养化学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化学教育思想必须创新,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和知识性教育观,改革单向系统传授知识的教学体系,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和创新性教育观,建立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新教学体系。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模式,制定了“一体化、多层次本科化学教育创新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做法是:以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以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力,全面带动本科教学整体改革。
提出了在加强“三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大学本科教育要为创新型人才打好三个基础,即扎实的基础理论、广博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应得到训练与培养。教师教学思想观念须实现三个转变:(1)由教学向教育转变;(2)由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和传授学习知识方法并重转变;(3)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向全方位服务学生转变。
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转变思想观念是前提,推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基础,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必由之路,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是根本保证,减少教学总学时是关键,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核心。提出了“优生优培”和“五个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五个结合是: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境内与境外结合。
三、改革措施
1、建设“一体化、多层次本科化学教育创新体系”
该体系包括:“一体化、多层次本科化学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依教学阶段分层次设立了基础板块、提高板块和拓宽板块等三组系列理论课程;“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立足于实验教学的整体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依教学阶段分层次设立了基础化学实验、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和综合与创新化学实验等三门实验课程。化学实验课施行开放式教学,并面向本科生设立了“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
以上三组系列理论课程、系列实验课程、“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是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完整的本科化学人才培养体系。
2、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将科研优势转换为教学优势
为了使科研全面渗入创新教育,提出并实施了“优生优培”和“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全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重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索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学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开放实验室基金”和“中山大学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的资助下,各教学实验室已做到实验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人员的开放和实验教学管理的开放。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设立了“开放式、研究性”实验。与一般的基础性实验不同,“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是一类内容较复杂的实验项目,其中一些是同学们自己从工业生产中了解到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验项目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较强的综合性,同时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趣味性、实用性等特色;“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没有现成的实验讲义,实验方法靠学生自己去摸索,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靠学生自己设计、确定,实验规律靠学生自己去总结。因此,这类实验属于科研性质,具有探索的特征,持续的时间较长,学生需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完成。正是由于“开放式、研究性”实验的新颖性和探索性的魅力,吸引了那些有想法、肯钻研的学生提早进入科研,积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2)设立了面向本科生的“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
在实验教学中,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化学工作者从事化学研究的氛围,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探索与求知欲望,展示他们的潜质、个性和创造力,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院在基础化学实验、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综合与创新化学实验等三门课程的教学中设立了“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该基金与国内外一般科学基金相似,但申请程序和管理更为简单。申请对象为高年级同学和低年级优秀学生,每生的资助额为1000~1500元人民币。该基金的宗旨是,使要求上进的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能在科研方面得到一次真正的锻炼。
“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的设立在本科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巨大挑战,他们由此懂得了学习与研究、能力与创新、劳动与收获的个中滋味,经历了立题、申请、实验研究方案设计、独立实验、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撰写科研总结和论文、答辩等一系列过程,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开放式实验教学”重在学生参与、重在更大范围内锻炼和培养学生,而“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则重在优秀学生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在培养高素质化学创新人才中发挥着重要。
3、建立了以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研究生指导小组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是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必然途径的教育理念,使研究生培养成为知识创新的源泉,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需要看作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供应链。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我们以“高质量、高水平”为目标,通过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和严格要求,实行了导师与学科小组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让学生吸取不同导师的知识与经验,开启学生的思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及方法论教育,对学生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以导师自己切身的科研体会向学生传授研究工作的方法,强化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培养,掌握科学的从事研究工作的方法,让学生个性化发展。
为了不断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跃,我院开展了多级(学校、学院、课题组)的学术报告会,如开展院士讲座、模拟国际化学会议,研究开题报告、中期进展汇报等科学活动,活跃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熏陶,得到全面发展。我院还设立了面向研究生的“丰盛奖学金”、“单篇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激励研究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4、建立了系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我院于2000年设立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和“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这为实施“一体化、多层次本科化学教育创新体系”建立了良好的运作机制,也为确保本科教学质量建立了保障体系。在教学管理中,我院已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了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全部竞争上岗,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四、改革成果
1、化学实验教学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基本实现了师资、经费、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高度共享,显著提高了办学效益。
“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在化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开展的化学实验教学综合改革在国内高校中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大面积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的实施、“优生优培”和“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特色鲜明、教学管理科学、教学组织严密,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20多所高校组队来我院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交流,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积极影响。2003年11月,“全国化学基地实验教学观摩与研讨会”在我院举行,与会代表对我院化学实验教学综合改革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2、课程建设成绩斐然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于2000年和2003年两次获得“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创建计划”资助;“物理化学”于2003年获得“国家理科基地创建优秀名牌课程项目”资助。目前,我院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4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有机化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
3、实现了“电教化、网络化”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我院已有8门校级以上重点课程和“化工仿真实验室”等16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上网(http://202.116.65.193/jinpinkc/index_sheng.htm和http://ce.sysu.edu.cn/),开办了化学资源库,建立了保证异地办学质量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我院已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化学多媒体课件的交流中心之一。2000年以来,我院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全国多媒体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中获得二等奖等奖项共4项。
4、造就了一支“素质高、教学科研双肩挑”的教师队伍
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私为大”的师德师风,完成了教学队伍的新老交替,一支年富力强、热爱教育、素质高、责任心强、精力投入、勇于改革创新、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并成为本科教学的中坚力量。
目前,各系(所)教学主管、课程负责人和实验室主任都是由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担任,其中一半以
上为博士生导师。一批培养化学创新人才的中青年教师已在国内化学教育领域脱颖而出。
5、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建立了“名师指导、基金引导、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优秀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迄今,组织高年级本科生完成了4届共计150项创新项目,编印了4部《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项目论文集和1部《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项目墙报集。每届均举行了“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成果汇报会,评选了优秀论文并予以奖励。根据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的惯例,2003年6月,我院还就“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成果举行了墙报(POSTER)展览,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制作成精美的墙报,在校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的实施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其资助完成的工作有66篇论文正式发表在国内外刊物上。
组织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共计698人参加了133个“开放式、研究性”实验项目,编印了4部《开放式实验教学成果荟萃》,他们在开放式实验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初步的科研训练,提高了素质和实验研究技能,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高年级学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继1998年我院95级本科生代表队夺得“首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赛”团体冠军后,在2000年7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上,随机抽出的我院97级3位同学全部获得二等奖;2002年7月,经随机抽取的我院三名99级学生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两位同学分别荣获一等奖(共设9个一等奖),1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近三年,我院约有30名同学被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有机所等著名科研院所录取为免试攻读研究生学位。2004年我院做了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学生均受到所在学校及导师的好评,满意率为100%。
6、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01年和2004年我院2位博士生完成的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有2篇博士论文进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前178名提名。这充分表明我院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从2000年到2003年底,我院研究生共发表论文2180篇,其中SCI论文70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