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直供电机制发展地方小水电的实践与探索[模版]

时间:2019-05-14 12:2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采用直供电机制发展地方小水电的实践与探索[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采用直供电机制发展地方小水电的实践与探索[模版]》。

第一篇:采用直供电机制发展地方小水电的实践与探索[模版]

采用直供电机制发展地方小水电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介绍了永丰县水力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了制约地方小水电发展的瓶颈。通过永丰小水电发展耗能企业,实行直供电机制的实践与探索,解决小水电“弃水窝电”的矛盾,充分利用丰水期电能,小水电利益得到了保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小水电经济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水电;弃水窝电;耗能企业;直供电

1、永丰小水电资源及开发现状

永丰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0.462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为6.334万千瓦。截止到目前,全县已开发小水电站50座,装机容量4.162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65.71%。永丰的地形成南北长、东西短的“哑铃”状,小水电站大部分分布在距县城65公里以外的南部山区,而工业用电负荷大多集中在北部的工业园区,形成了该地区小水电“南电北送”的格局。

2、制约永丰小水电发展的瓶颈 2.1电网建设滞后

永丰县农网改造进度不尽人意,输变电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小水电上网的要求,出现了有水发不了电,有电上不了网的“卡脖子”现象。小水电上网负荷受到严重限制,小水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2.2发电、用电负荷不平衡

目前,永丰县用电负荷峰谷差距大,高峰时段在2.8万千瓦左右,低谷时段仅1.1万千瓦左右,而全县小水电在丰水期发电出力最大可达3.378万千瓦,特别是汛期,用电低谷时段最大的限发出力已达到小水电总装机的三分之二以上。由于发电负荷只能在本县消耗(送往市电网的电量以低价0.20元/度结算),导致“弃水窝电”的现象经常出现。

3、发展耗能企业,实行直供电,充分利用丰水期电能 3.1小水电直供电政策

直购电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以及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国家曾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明确“小水电要有自己的供电区,建立发、供、用统一的管理体制;国家电网不要上收和变相上收地方建设管理的农村水电电网及其供区”。

3.2直供电的作用

小水电企业实行直供电,首先有利于充分利用丰水期富余的电量,减少弃水窝电;与此同时可以减少泄洪对下游地区带来的严重影响,减少淹没补偿。其次可以扩大就业,用于安置小水电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减轻小水电企业的负担。另外采用直供电机制用电企业能得到比电网更优惠的电价,而小水电企业又能获得比上网电价稍高的供电电价,达到耗能企业和小水电企业双赢的目的。直供电还可以避免小水电之间的无序竞争,有利于小水电的和谐发展。

3.3永丰小水电直供电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永丰县两座国有小水电站共引进6个直供电耗能企业,其中 2 夫坑水电站引进水晶厂3个,阳固山水电站引进一个水晶厂、一个工业硅厂和一个铸铁厂,6个耗能企业用电总负荷4600千瓦,年耗电能25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弃水1亿多立方米,安置农民工21人及小水电企业职工79 人。

建立直供电机制后小水电企业年增收213.1万元,年增地方财税收入100多万元,还有效避免了丰水期小水电之间争上网负荷的现象,也改善了小水电上网的被动局面。

永丰县充分发挥本地水力资源优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发展耗能企业,通过直供电机制获得双赢,同时解决丰水期小水电“弃水窝电”的难题,又将本地区小水电这一清洁可再生资源转为财源,在小水电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发展全县经济。

第二篇:“双元制”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双元制”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摘要: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和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等。

关键词:双元制;教学探索;教学实践教学方面

(1)严格按照《汽车机电工》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引进,不能脱离我国国情。我们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双元制”教学计划。实用、实效是根本原则,以专业课为主体、以实习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除了每周课时量占比最大的《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外,还开设了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课程。在教学实施中,通过阶段总结交流,对计划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理论与实习课时进行合理分配。我们在专业课课时安排上注重灵活性。如第一学年,为了提高学生对汽车结构的感性认识,我们将专业课理论与实习课时比例确定在1:2;到第二第三学年,由于学生已具有一定企业实际维修经历,我们则加强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一比例调整为1:1甚至是2:1。

(3)采取课堂、实习车间、实习企业“三点一线”的教学方法,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应知”的问题,包括广阔的基础知识等,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在实习车间中解决“应会”,即掌握技能的问题,包括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能力等;在实习企业中解决技能的熟练问题。这“三点一线”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对双元制教学进行阶段性交流、总结。学校“双元制”试点班每班配专业教师两人,六位教师组成一个教研组,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传达全国“双元制”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传授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体会,一起想办法解决教学难题等。

(5)任课老师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参加各级各类的师资培训,在教学方法、新知识、新技术方面不断改进、不断充实自己。学校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中心,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①支持、鼓励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②积极开展校内师资培训,重点是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③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校外培训。主要是“双元制”教学培训、全国汽车维修专项认证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出国培训等。

(6)根据要求,认真组织试点班中间考试及毕业考试工作。每届“双元制”教学试点班均需通过1次中间考试和1次毕业考试。我们始终按照建设教育协会及德国专家的要求认真组织考核,包括监考老师的安排、考试的时间、考试的内容及实习考试的工位等。校外实习方面

(1)“双元制”班学生进企业实习前,学校向企业介绍“双元制”教学模式、试点班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等,让企业知道试点班学生在企业每个阶段的实习内容和具体要求,并与维修企业签订“双元制”试点班校企合作协议,向维修技师颁发实习指导教师证书。

(2)学校严格按照德国与协会的要求,每一家企业实习学生不超过3人。现在学校共有稳定的实习企业二十余家,始终保证每家企业实习的学生不超过3人.(3)我们要求学生下企业实习期间,每天必须写实习日记,把自己所做的工作任务、实习时碰到的问题、收集的资料、心得体会等进行整理,作为编写实习报告的主要资料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任课教师不定期巡视(每月至少一次),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态度、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实习日记完成情况,对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学生管理方面

(1)采取“末位淘汰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并可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将总成绩(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最后一名的学生淘汰进入其它平行班级,目的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竞争性。

(2)“双元制”试点班的学校、企业每隔三个月的交替为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纪律上,我们的班主任都坚持“严格要求,严中有爱”的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着想,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主动融合到集体中来。中职类学生自觉性差,但活泼好动,所以我们平时并不刻意压制他们,让他们保持这一份童心,但决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引导他们在校纪校规的范畴内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通过这些年双元制教学的实践,学校引进了先进的办学经验,缩短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时间,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毕业考试合格率每年均达100%,在历届全国、省、市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双元制试点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阻碍双元制教学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校企合作无论在合作形式或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还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没有相应的一整套规范而严密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双元制教学的实践道路依然漫长,但我们相信最终必将结出硕果。

第三篇:“双元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元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职业学校招生普遍困难的情况下,淄川第二职业中专连续三年招生突破1300人,使在校生达到90个班4000余人,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淄川二职专何以异军突起?日前,记者慕名走访了这所学校。李少鹏校长介绍说:“学校能够有这样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我们努力探索与实践“双元制”办学模式,贴近企业岗位需要,大力培养实用型人才”。

走向校企联合淄川二职专于1987年由普通中学改办为职业学校。办学初期,由于在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上不相适应,办学思路陈旧,专业设置单一,实验实习条件落后,再加上受“普高热”的影响,曾一度限入发展低谷。职业学校如何办学才具有活力,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严峻课题。1992年,该校在对市场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走与企业联合办学的路子。与些同时,学校的近邻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有了大的发展,从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引进了处于世界前沿的设备,公司产品技术含量大,工艺要求严格,质量标准高,急需高素质的技术

1工人。双方一拍即合,走上了校企联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并逐步形成一整套适应双方更大规模发展的招生、教学、实训模式。

构建“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培训,既要学好理论课,又要进行实践训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此,学校自2000年以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了“跳出学校办职教”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链接。

一是培养目标的链接。公司和学校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方面达成了共识,共同制定培养人才的具体标准,形成了企业所需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不求很深,但涉及面广,与专业有关的各方面知识都应有所了解,实际操作技能过硬、宽广。为此,学校设立选修课,开展“读你最喜欢的十本书”活动,定期开展技能比武,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是在招生计划、课时安排、课程设置、授课方法上的链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条件,确定招生数量;经常开会商讨招生、教学、以及学生进厂等事宜;共同调整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编写修改教材,确定授课内容;学校负责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讲授,公司选派技术人员直接管理车间,指导实习,学校也经常派教师到公司顶岗培训,增强其感性认识和提高专业技能。

三是在专业设置上的链接。专业围绕企业需求设置或调整。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什么层次的人才,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按要求培养,2001年学校为满足公司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挂靠青岛大学为其培养大专层次人才,开设国际贸易、纺织工程、轻化工程等新专业,逐步形成了与企业相吻合的动态专业体系。

四是在实习设备上的链接。鲁泰公司有了什么样的生产设备,学校就有什么样的实习设备。学校建立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纺织、缝纫、服装、学生装生产四个车间,可供300名学生同时进行织机操作、各式服装制作的封闭式实习训练基地,车间内配剑杆织机、日本产高档电动缝纫机、衬衣生产流水线,完全和公司的生产设备相匹配。

五是在校园文化上的链接。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形成浓厚的充满企业气息的校园文化。定期聘请公司领导及优秀毕业生来校举办讲座;学生经常进厂参观学习,感受企业文化的氛围;学校教室内有“鲁泰人论实力不认关系”、“做合格的鲁泰人” 等标语,让学生及早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把自己的言行统一到公司的厂规、厂纪上来。把工厂建立学校,把学校融于企业,以培训为主体,把实习工作放到首位,学生专业技能过硬,学校办学活力大大增强。

实行“定单式”办学

学校与鲁泰公司合作,始终沿着一条“企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人才,学校提供什么,提供多少人才”的路子,你需要我培养,你培养我安置,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定期向学校提供急需用人计划,以计划需求定招生,走“订单式”办学之路,避免了招生工作的盲目性。

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拓宽招生路子,实行开放办学,变一年一次招生为一年春、秋两次招生,建立起招生、培养、录用、待遇等互相衔接的运行机制,做到了招生与招工相结合,毕业与就业同步,形成了“学校+学生=企业+员工”的新的职教产业链条。这种链条的形成,解除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吸引力。

“校企联合,共同发展的”的“双元制”办学模式,带动了学校其它专业的发展。2003年艺术高考,该校音、美专业85位考生有58人升入大学本科院校,学校由原来的6个专业、24个班,发展到现在的24个专业90个班,在校生达到4000余人,办学经验作为全省十五条经验之一被推广,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职业学校。教育也为企业铸造了腾飞的双翼。10年来,二职专为公司输送熟练工人3000余名,成为公司一线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使公司效益连年增长,2003年总资产已达2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省服装、纺织行业龙头老大。

第四篇:地方高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我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契机,构建专业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通过改革,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地方高校;专业服务;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5-0022-03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强调了职业教育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价值所在。近几年来,我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契机,构建专业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通过改革,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

密切校企合作,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专业建设与市场接轨,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学校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多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确立了“扎根临沧,效力滇西;立足云南,辐射全国;志向东盟,胸怀全球;本土化与全球化兼容,民族性与国际性并重,具有现代性、区域性、民族性、开放性的综合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建立了校级和系级两个层面校企合作并行的“双轮驱动”合作体制,实现了两个层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学校层面,坚持“校企合作董事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并行的办学思想,拓展学校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学校之间合作渠道,搭建学校、地方政府(园区)、行业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先后与正大企业集团、滇红企业集团、云南白药集团、世博集团以及在苏州、南京的世界500强的电子技术企业、云南烟草集团临沧分公司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系级层面,完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各专业主动邀请当地与专业建设有关的部门、行业、产业相关领导、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参与新增专业论证。会同行业、企业跟踪市场,适应市场,努力做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新增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实践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等环节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日渐形成了“校校”“校企”“校政”和“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相整合,增强办学活力,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路子。探索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新体系。学校一方面与凤庆滇红集团、正大集团昆明区、双江县教育局实施订单培养人才,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三赢”。另一方面,又紧紧抓住临沧市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的机遇,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公办民助的实体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凭借与依靠中央新影集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强大的品牌力量和广泛影响力,依托学校和联合主办单位雄厚的师资优势,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建设汇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拍摄、制作、营销策划为一体的亚洲微电影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体系,加快学校开放办学步伐。最后,学校结合云南航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成都东星航空有限公司和云南华西航空旅游专修学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航空服务人员。

(二)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桥梁与纽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就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照专业群对应产业链、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的要求,制定了“工学结合”“双证制”和“三证制”并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零距离对接,基本实现了专业教学要求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构建“工学结合、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我们按照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递进层次,首先确定各专业的就业岗位(岗位群)及其支撑课程、实践活动和应获取的资格证书,明确核心工作岗位(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而确定学习内容、知识与能力、考核办法等。然后按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由浅入深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综合技能模块、技能拓展和强化模块,把前沿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和职业岗位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将教学与生产融合,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一是推行“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二是推行师生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使师生互动与问题探讨有机结合,将教师授课、实践操作、探讨交流融为一体。三是倡导教室功能转变和教学环境延伸,做到“三个课堂”(理论课堂、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结合,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着力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确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考核的全面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三)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仅要抓好专业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较强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通过“引、送、带、鼓、炼、赛”等多种途径,提高学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引”,加大对有企业(行业)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高职称、强岗位能力的中小学教师、行业技师或专家等的引进力度。“送”,送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顶岗锻炼、出国研修,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带”,通过校内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和校外职业技能专家与校内实践教学教师之间“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和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尽快成长、尽快熟知专业实践教学。“鼓”,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对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学校在职称评聘、评奖评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及科研项目的立项等方面均给予倾斜。“炼”,学校出台文件,对教师的暑期社会实践锻炼作了明确规定――副高(含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15天;讲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21天;助教和见习期教师每年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30天,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行业能力。“赛”,通过各种教学技能比赛、职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

(四)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强烈地促进着大学使命与功能的创新,并且推动着大学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服务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学校依托“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基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区”、“云南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教师培训基地”、“云南省第186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临沧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临沧市体育项目裁判员培训基地”等,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和考试;凭借学校专业优势,组织新农村辅导、下岗工人业务培训、农民种植养植技术培训等,提高区域从业人员能力。凭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临沧调研工作站、“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点一级学科调研基地”,开展佤族传统民间文化、南美乡拉祜族民间传统文化、孟定芒团构皮手工造纸、临翔区碗窑村民间传统土窑等传统文化、传统工艺项目的研究,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凭借学校小语种专业建设和小语种专业师资团队,组建教师翻译团队,在当地重大外事活动中担任翻译,为当地“服务沿边开发开放,推窗向洋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成效

(一)学生职业岗位(岗位群)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大提升

基于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度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渗透,密切结合,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践与职业岗位(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吻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学习置身于“工作过程”中,使校园学习与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证考核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大增且学习成效显著。目前,学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三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呈现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态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毕业生在事业单位考试、特岗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人才选拔考试中取得突出成绩,年终毕业率从2007年的87.1%提升到2013年98.6%,上升了11.5个百分点。各专业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二)服务行业企业能力快速提升

近年来,学校协助临沧市教育局完成了临沧市“国培计划”――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小学教师培训,共计培训约3000余人次。组织临沧市各级各类人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课统一考试约12000余人次,组织秘书资格培训、鉴定,茶艺师资格培训、鉴定,导游资格培训、鉴定等4000余人次。为临沧市卫生系统组织人机对话考试服务2000余人次,为临沧市金融系统组织职业技能考试服务1000余人次。先后培训鉴定高中级茶艺师145人次,高中级评茶员45人次。培训田径、篮球、排球裁判19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95人。与临沧甘蔗综合试验站一起,在耿马县新和村开展了“保水剂与全膜覆盖在甘蔗栽培中的抗旱效果”初试培训。使甘蔗产量明显提高――旱坡地全膜区和保水区每亩产量均达到6吨以上,较对照区增产75%以上;水田全膜区和保水区的产量高达9吨以上,较对照区增产46.5%以上。

(三)专业建设成效凸显

在校企共建专业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形成并树立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专业服务产业”的专业建设理念,使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和应用缅甸语专业获得了中央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和矿物加工技术专业获得了云南省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培育了良好的服务产业的能力。校校深度合作完成的“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项目获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项目课程开发、课程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校企、校校共建的茶叶栽培技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技能等6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校企、校校合作出版了特色教材10余部,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改革。

三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反思

提高专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是地方高校谋求发展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的根本。而高校要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仅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之路,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还应加大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大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力度,借助高校的教研服务平台,为地方提供技能支持、技术服务和决策咨询等,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最后,还应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还应积极开展如: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的新活动,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职业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如上种种,学校正在探索与实践,与期对同类院校专业建设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鲁岳林.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

值导向与追求―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特色与高校建设为

个案[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张雪武,方从严.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第五篇: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资源优势 培育特色品牌

精心打造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区等多种形式,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建于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业、农业、环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头,被称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都江堰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内两大植物区系交汇,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极高价值。拥有2处世界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911.5公顷,其中,龙池原始森林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重要景观33处,有国宝大熊猫和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3012种,1994年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都江堰市成为成都平原一方绿色宝地,而且“生态牌”已成为市域可供长期利用十分可观的无形资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魅力。

(二)良好的发展基础,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增长的巨大空间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防治结合,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环境方针和“建立绿色政府、经营绿色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生活、倡导绿色文明”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全市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全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体系,认真实行综合决策、统一监督与齐抓共管、环境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投入、宣传、科技四个关键环节,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优化。近年来,全市大兴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1.11万亩。在城市绿化方面,采用“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建成了“一个绿色心脏、五条绿色彩带、六条绿色长廊、十八颗绿色宝石”为支撑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以“大环境为依托、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全市绿化覆盖率达54.02%,森林覆盖率达53.86%,总绿化率为94.73%。2000年,都江堰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人间天堂都江堰”的美誉。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统及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通往国际社会的“绿色名信片”,在全国县级政府系统首开先河。2003年,成功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着力培育旅游精品。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核心的都江堰景区;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静、山花幽香、鸟鸣幽趣、亭阁幽雅、溪流幽清为特征的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景区;以自然环境独特,山峦重叠,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于一身,融奇、险、幽、雄为一体,春看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赏冰雪的龙池景区。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内陆山水田园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川西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城、两河、玉堂、向峨、龙池、虹口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都江堰市背靠千里岷山,前拥万顷平畴,既有河渠纵横的“水城神韵”,又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风彩”,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龙池滑雪、青城高尔夫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生态保护区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区,培育了以千年古堰无坝生态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为代表的世界级旅游精品,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旅游与生态、人文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市域经济发展模式。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扩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近年来,都江堰市投入巨资,先后实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开放整治工程,s106线旅游路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混凝土路面高等级旅游公路68.3公里,沥青路面84.9公里,游山道125公里,日供水能力达万吨的旅游区自来水厂4座,变电所3座,高低压配电线路134公里,邮电所3个,开通国际国内直拔程控电话1800多门,移动电话基站3处,景区大型停车场9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从1999年起,都江堰市开展了申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工作,对都江堰、青城山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大、效果最好的环境整治,共投入2.06亿元,搬迁民宅1097户,拆迁和关闭景区内企业、矿山61家,搬迁学校1所,拆迁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经过整治,还遗产地以自然、历史的本来面目,景区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2003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投入5000多万元,在城区景区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依法关停了市域内所有不法排污企业和最后7家小煤窑。2003年非典防控期间,我们抓住游客稀少的时机,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拆除了青城后山又一村上千平方米的乱修乱建房屋,并按城市总体风貌和山乡民居特色要求进行了全面改造。

——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成立了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三权分离思路,于2003年成功对青城外山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市域内各涉旅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都江堰-青城山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规范了临近旅游景区三个乡镇初具规模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重点发展了以川芎为主的中药材、以红阳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苦丁茶和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今年4月,青城镇成功通过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关停的“五小”企业投资生态旅游业,使一批过去经营小煤窑、小矿山、小石灰窑等业主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生力军。

(三)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促进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通讯、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加快各产业间的联动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宾馆、饭店、度假山庄等200多家(其中,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6家),总床位达2万多张;“农家乐”约125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近1.5万人;旅行社6家,旅行社门市部9家,导游56人,景区讲解员200多人;旅游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28家,车辆830余辆;景区旅游观光索道4条;星级餐馆1家;旅游商品加工贸易区1个,“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正逐步壮大。2003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已由2001年的15.8:38.6:45.6调整为2003年的12.5:44.7:43.4。今年以来,我市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3月,接待游客58.67万人次,同比增长23.5%,实现门票收入1495万元,同比增长67.8%,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60.3%。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旅游是一项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对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性认识。“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二是缺乏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构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都江堰市旅游资源中特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提升三大生态旅游精品区建设水平。

(三)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青城山、龙池等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政企分开,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两河、向峨、中兴、玉堂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一个中心(保护旅游资源)和两个基本点(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予以有效的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培育品牌,加快三大精品生态旅游区建设

一是建设都江堰水文化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世界水利文明的体验之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川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我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灵岩山,展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内容。实施复兴街文化旅游街区和外江休闲娱乐广场建设,加快外江青城桥上段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城市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同时,加强内江河道环境建设,改造沿河夜啤酒长廊,形成集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特色水城精品旅游带。

二是建设青城山道教文化和生态度假精品旅游区。整合青城山片区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中国道教文化名镇。建设道教博物馆建设,挖掘、展示道教养生、健身、长生及音乐、武术等道教文化精髓。加快青城前山观光休闲集镇建设、青城后山旅游景点综合改造和泰安古镇改造、青城外山文化观光度假区综合开发、两河漂流开发、赵公山—天国山旅游综合开发、青城镇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青城山游人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道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房产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

三是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人才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要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在管理人员的培训上,采取“借用外脑”的形式,邀请生态学专家、旅游专家等举办定期讲座、培训班等。在一般工作人员培训上,坚持就地转化的原则,按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和生态旅游企业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同时,通过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回馈机制,建立以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科学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在对社区普通群众的培训上,主要运用宣传教育栏、广播、电视等形式,把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当地文化、风俗等结合进行宣传,便于当地居民接受,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良好运作机制。

附件一

度假胜地——蓬勃发展的虹口乡生态旅游业

虹口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是目前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虹口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又有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具有数量大、组合优、类型多、品位高的特点,是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最理想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虹口紧靠特大城市成都市,距成都市路程仅70公里,车程不到一小时,是国内距大中城市最近,外部条件最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到虹口生态旅游的客人大都来自成渝两地及其他周边市县。

近年来,虹口乡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度假项目,先后开发了虹口漂流、虹口速滑、虹口登山、野花谷观光、猕猴桃观光、三纹鱼观光等生态旅游项目,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授予虹口漂流“西部第一漂”称号,全乡生态旅游接待户100余家,住宿接待能力4700个床位,餐饮接待能力约10000人/天。自1999年以来,到虹口旅游的客人迅猛增加。1999年6万人次,2000年10万人次,2001年27万人次,2002年达40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在8000人次;2003年在受到非典冲击和气候的不利因素影响下,仍接待了26万人次,高峰期日游人量达1.2万人次。按照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虹口生态旅游所作的专项规划,到2005年,虹口的年游人规模为42万人次。生态旅游业的兴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全乡种植业和养殖业快速发展,全乡已转移农村劳动力900余人,农民人均收入从1998年的2710元提高到2003年的3503元,增加793元,不仅广大农民得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实惠,而且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下一步,虹口乡将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契机,抓好以虹口村瓦子坪为中心的旅游基地区,以深溪沟、关凤沟、贾家沟和磨子沟等为中心的生态体验及自然观光活动区,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中心的空中游览区等三大重点生态旅游片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由“点”式发展向“片”区发展转变。

附件二

长寿之乡——青城镇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青城镇地处著名的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麓,是浅山地区和平原的衔接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自然植被良好,水质优良,森林绿化覆盖率达7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91%,是著名的“长寿之乡”,主要以农业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已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先后有数十家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了青城镇的生态旅游和长寿现象,国内生命科学专家曾专程到青城镇探索长寿之谜。

下载采用直供电机制发展地方小水电的实践与探索[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采用直供电机制发展地方小水电的实践与探索[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践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实践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尊桥小学 方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中的具体道路。它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

    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陇县堎底下社区小沟小学闫培林、邓会生 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离开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教育就失去了......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牌精心打造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

    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范文

    走班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当人类昂首步入21世纪的时候,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已悄然改变了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这对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化社会使终身学习成......

    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大全五篇]

    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文摘】地方文献是县域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程的真实反映,是形成公共图书馆富有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对县图书馆......

    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作者:王芳 余…文章来源:南宫徵羽推荐点击数:1819更新时间:2009-1-29 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王芳余祖国湖北省五峰职......

    鹤山市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鹤山推进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 探索与实践 鹤山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南海、顺德隔江相望,总面积1082.85平方公里,下辖11个镇(街),户籍人口36.5万人,常住人口4......

    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5篇范例)

    “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 (靖江市水利局 江苏 泰州 214500) 摘 要: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河道管理“河长制”工作的意见》,省水利厅、财政厅联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