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婺源县发展乡村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它山之石】
江西省婺源县发展乡村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江西省婺源县高度重视和谋划乡村文化建设,依托丰富的县域文化资源,创新乡村文化保护和利用实践,进一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倾力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希望之路。先后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拥有“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等众多名片。
解放思想拓思路转变观念促发展
一是面对新形势,充分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必要性。一个地方要发展,最关键的是人,是干部的思想观念。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推动科学发展,解放思想的程度有多深,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思想有了大解放,就能带来大发展。婺源发展潜力巨大,建设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的比较优势非常突出。乡村旅游是最近五六年新兴的一个产业项目,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区的标准现在还没出台,婺源既可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又可灵活变通运用对我们度假区的建设有利的政策,把婺源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区这块牌子做活、做好。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这块牌子也为婺源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婺源的乡村旅游也将从此真正走上整体提升、全面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同时应将婺源一流的生态、一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婺源经济的优势。二是破解新难题,准确把握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针对性。要围绕七个方面下工夫:破除一个“满”字,增强忧患意识。近年来,婺源县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乡村旅游业,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年接待游客量从 2001年的 25万人次飚升到2010年的530万人次,增长了20倍。对婺源现状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应该切实增强 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新一轮解放思想为动力,瞄准更高目标,确立更高标杆,开拓创新,创先争优。破除一个“狭”字,增强开放意识。近年来,婺源县的发展环境有了全方位的改善,知名度和对外形象也得到大幅提升。但在一些具体办事环节上,仍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问题。婺源要加快发展必须充分借助外力,利用各方面的资金。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强化大局意识,强化开放意识,着眼婺源发展大计和长远目标,构建开放的文化,养成大度的心态,营造包容的环境。破除一个“旧”字,增强创新意识。一要坚决破除“旧思维”。树立超常规发展理念,勇于打破常规,从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方法措施上放手、放胆、放开。二要敢于突破“老框框”。牢固树立“非禁即入”理念,敢闯不合时宜的“禁区”,敢闯未曾涉足的“盲区”,敢闯矛盾错综复杂的“难区”。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都应义无反顾地大胆闯;只要有利于为婺源人民谋福祉的事,就应该放手去干。破除一个“混”字,增强进取意识。要大力弘扬“抢头水、划头桡、争上游”的龙舟精神,让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道德精神得到升华,引导和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保持和增强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志气,为婺源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破除一个“官”字,增强服务意识。要提倡保姆式的服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服务理念,重商、亲商、安商、富商,各级干部都是“保姆”。二是服务要求,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提出您的要求和想法,其余的交给我们来办;围墙以内的您管好,围墙以外的我负责”。三是服务手段,全过程、专业化、高效率,有事即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要狠下决心破除“官本位”思想和“衙门”观念,变“主人”为“仆人”,变管理为服务,真正做到诚心诚意服务企业、真心真意服务项目、乐心乐意服务群众,真正树立起发展为重、群众为本、企业为先的执政意识,以实际行动来优化我们的发展环境。破除一个“妒”字,增强合作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借鉴沿海经验和“草原狼”的团队精神,矫正“仇富、仇快、仇好、仇进步”的畸形心理,变“戳窝子”为“搭梯子”,大兴团结协作之风,特别是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身体力行,模范带头,真正把团结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作为一种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能 力来强化。破除一个“评”字,增强落实意识。一要创新观念抓落实,做到不满足于工作共性、不满足于纵向比有进步、不满足于被动完成任务、不满足于现有工作效率已提高“四个不满足”。二要明确责任抓落实,做到不让布臵的工作在本岗位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事项在本岗位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本岗位发生、不让赶超发展的形象在本岗位受到影响“四个不让”。三要强化进度抓落实,做到不在领导决策时拖延、不在请示汇报时拖延、不在操作过程中拖延、不在等待观望中拖延“四个不拖延”。四要以强烈的使命感抓落实,做到不耽搁事业、不耽搁大局、不耽搁企业的发展、不耽搁群众的利益“四个不耽搁”。
三是强化新举措,切实增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实效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不断总结经验、研究规律,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探索建立结构合理、设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干部思想作风和观念建设长效机制。一要健全完善学习教育机制。二要健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三要健全完善综合服务机制。四要要健全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五要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挖掘地域文化“五大资源”丰富儒雅厚泽的乡村文化内涵 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资源丰富,文化遗产众多。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婺源县积极深入基层,广泛调查研究,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
挖掘名人文化资源,促名人文化熠熠生辉。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享有“书乡”美誉。从宋至清,全县出过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留下3100多部著作,其中有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朱熹是婺源文人的杰出代表。婺源乡村文化浸润着朱熹创建的理学精神,并在这种精神孕育下,近代铁路工程先驱詹天佑、医学家程门雪、现代小说家金庸等名仕俊才承传不绝。
挖掘非遗文化资源,促非遗文化多姿多彩。非遗文化是婺源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三雕”项目还被江西省推荐申报2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项目。全县文化遗产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文化部批复在婺源及安徽部分县市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国家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婺源已完成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并通过文化部评审,完成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设立了六个保护小区和六个传承基地,建立了一支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总人数近百人的传承人队伍。婺源保护区创建成果得到了文化部的高度评价。
挖掘古建文化资源,促古建文化闻名全国。婺源的古村落数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而丰富,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与其他地域古村落相比,婺源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徽派特色,它们体现出中华礼仪文化和江南山区聚落景观。以古村落为载体,其宗祠、官邸、豪宅、民居,都是国家的文化瑰宝。穿行于婺源的古村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民居里遍布的精美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目前,婺源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沱川理坑、江湾汪口、思口延村、浙源虹关),全国民俗文化村12个,理坑、汪口两个古村落还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预备名单。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13项(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理坑村古民居)。
挖掘文化遗迹资源,促文化遗迹引人入胜。悠久的历史为婺源留下了大量的遗址。有善山商周遗址、清华窑址;有江湾的春秋吴太子鸿墓、镇头的西汉长沙王吴芮墓、考水唐太子墓和胡三公墓、紫阳朱熹的一世祖墓和文公山上四世祖墓;有浙源明代的龙天古塔、横槎古战场和数条古驿道等。历代名人李白、苏东坡、黄庭坚、岳飞等都曾游吟到此。与婺源有关的名将、鸿儒、巨商、科学家等达150余位。
挖掘馆藏文物资源,促馆藏文化异彩纷呈。自明代中叶以来,江南各地古董鉴藏之风盛行,一些在外经商为官的婺源人不惜重金大批购藏古玩字画,加上名门望族、高官巨贾得到皇上的赏赐,代代留传,就有了今天“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的婺源博物馆。该馆馆藏文物有 1万多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 1012件,一级文物就达55件。主要是唐宋古玩、两宋名瓷、明清字画和古代工艺品等。
创新文化保护体制机制探索独具特色的传承发展模式 乡村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婺源县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推动科学保护和“活态传承”,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健全上下联动保护机制。加强文化社会管理,完善文化调控机制,需要建立一套“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管理办法,应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历年来,婺源坚持做到乡村文化保护“四纳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每年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文化工作,现场办公解决文化保护难题。成立了“婺源县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和17个“古村落保护协会”,制定并颁布了《婺源县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婺源县主要公路沿线、历史文化名村建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用政策性手段来保护乡村文化。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保护管理体制,各乡镇和古村落也出台文件、政策和村规民约加大力度保护文化遗产,严禁文物倒卖等违法行为。全县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机制。
实施政府主导保护战略。丰富的文化资源掌控在政府手中,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产业效果,关键是还需要政府主导,实施统一规划和组织。婺源把全县300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文化大公园进行打造,每年投入近千万元进行保护,每年组织一次全县大规模的文化普查活动,对分散在乡村的古建广泛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建档。近两年来,婺源新发现古建、古桥等文物500多处。依法开展科学的文物保护工程,做到维修或恢复重建后的文物建筑、传统村落与历史原状和周边整体风貌相协调。按照“最美的乡村,文化的古城”的要求,实施了老城区改造,投入近亿元资金,恢复了太子太保四柱牌坊、文公阙里牌坊、孔庙大门等一批古建,保护了虹井、廉泉等古文物。同时又投入巨资,对3000幢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非徽派建筑实施了改造工程,在县城星江湿地公园建成了茶文化主题公园,“复活”了徽派景观桥、文公大桥、茶博府、民俗风情街等一批文化景观,开发出一系列木雕、石雕、砖 雕徽派建筑模型。建设部门还免费为农民设计 6套徽派建房图纸,引导他们传承徽派建筑风格。
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护乡村文化需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需要将各种社会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繁荣局面。有文化的婺源人深爱着自己的文化,自发保护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宋代廊桥——彩虹桥曾被洪水冲塌一桥墩,当地群众群策群力,自发捐资将廊桥修复;汪口俞氏宗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方筹资200余万元对宗祠进行维修。据统计,近年来累计维修古建筑60余幢、古桥13座,村民集体自发或组织用于文物保护资金达2000多万元。此外,婺源还重奖奉献乡土文化事业的乡土文化人。2010年,婺源县对王涧石、詹祥生两位将发展文化事业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本土文化人,分别给予奖励20万,创造了全国重奖奉献乡土文化事业的典范。
首创全国文化保护小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婺源因地制宜,探索以“小区+基地+传承人”的模式,设立了江湾村豆腐架、汪口村徽州“三雕”、大畈村和砚山村歙砚制作技艺、长径村傩舞、甲路村抬阁、虹关村和盘山村灯彩等8个保护小区。在此基础上,还命名了长径村、华龙木雕等 8家单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推动“活态”传承。这一模式得到了文化部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目前,婺源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建成专题展览馆9座。全国保存仅有的婺源徽剧团,精心抢救和全面搜集、整理以徽剧、傩舞、茶道等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古戏剧、音乐、舞蹈资源,使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艺术得以完好地传承。
精心保护再现非遗魅力。繁荣乡村文化,开发是手段,保护是目的,只有不断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扬优成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薪火相传,焕发活力。婺源以实施“五个一工程”为龙头,以实施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认真积极调查、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入全县100多个村落和30多个重点古村落,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共收集到民间文学、音乐等十大类172个项目、5000多件实物。普查发现全县有传统文化 代表性传承人6000多人以及保留较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的传统村落社区200多个、中老年人群十万多人。同时对普查到的资料和实物,进行精心整理,分类归档,编制完成了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从源头上抓好“非遗”传承人。
促进文化生态有机融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建立完备整体的文化生态体系,这是婺源人民永恒的追求。今日的婺源更加注重保护、选择和营造村落、建筑周边的山林之景、田园之景、水口之景。婺源历来建村选址依山傍水,或面水临山,有山有水,既有来龙,又有去脉。重视森林屏障,以及森林所组成的风光。每个村落水口处的树木,决不允许砍代。护树即是护村,即是护人。不仅水口,连溪河两岸,距村屋的堤畔,只允许植树造林,但不准砍伐。千百年来,婺源群众还沿袭了“杀猪封山”、“生子植树”的村规民约,实行了10年禁伐天然阔叶林新举,做靓了境内3条景观生态走廊,打造了100个生态景观村。
实现文化与旅游良性“嫁接”增强生机勃发的乡村文化软实力 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连,相得益彰。文化是开发旅游产业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旅游是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是实现文化功能的载体。所以,婺源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实践中,用文化支撑旅游、包装旅游、营销旅游、指导旅游、统领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和文化内涵。同时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实现文化的价值与软实力。
构建“文化+旅游”模式,发展文化旅游。婺源县推出的文化旅游线路和文化专项旅游产品占全县旅游产品和线路总量的90%以上,依托“文化元素”开发的旅游景区占 95%以上,形成了以文化体验为主导产品的乡村文化旅游圈,唱响了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茶文化节等节庆品牌。全县接待游客由2000年的12万人次飚升到2010年的53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8万人赶弄“旅游潮”,旅游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婺源也先后荣获“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全国生态农业旅游区、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CCTV中国最美村镇年度品牌、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县、中国旅游 建设杰出成就奖、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小城”等荣誉。
构建“文化+产品”模式,发展文化产业。婺源在大力发展产业中,主导“文化牌”。婺源瑞虹公司在清华镇投资两亿元建设“水木清华”高校文化产业园,通过建设国际高校文化交流中心,变“引资”为“引智”,变“旅游目的地”为“养老居住地”,使文化落地,让名人入园,打造“大师、大家、大儒”的聚集地。婺源华龙木雕等文化企业成为工业旅游示范点;在建的集朱熹文化、砚墨文化于一体的婺源朱子龙尾砚文化产业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砚文化产业园;江湾镇大畈村建有全国闻名的“砚街”,全村 2300人,80%从事砚台及镇纸、砚盒等生产,人均年收入超过 1万元,“砚池”里流淌的全是“金子”;茶文化、雕刻文化、傩文化等产业也在茁壮成长。全县开发旅游商品100多种,从事旅游商品加工的企业达百余户,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大中城市,还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一个具有集聚效应的文化产业基地已粗具雏形。文化企业还带动了写生和影视的发展,共吸引全国200多所美术院校的学生前来创作,同时,在婺源拍摄影视剧达300多部,共为全县老百姓带来近3000多万元的收入。目前,婺源文化企业(作坊、店铺)达1139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构建“文化+公共服务”模式,繁荣群众文化。婺源县以县、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为基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繁荣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全县完成1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2个农家书屋建设,建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不断发挥好县、乡、村三级共享工程网络服务体系功能,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信息服务,实施了县文化馆、图书馆维修改造工程。同时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优秀文艺作品,原创舞蹈《祈福》等文艺精品获全国大奖;积极推动文化下乡,以农村三项文化活动为主要抓手,坚持为农民送戏、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站在新起点上绘就蓝图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步伐 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婺源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战略: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核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徽文化精粹,汲取赣文化和现代文化科技的丰富内涵,打造婺源文化品牌,促进婺源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提升。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紧紧围绕完善、延伸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布局文化产业发展,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努力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立一批具有地域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逐步建成全国性文化旅游产品集散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8%,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努力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得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争创三大品牌为抓手,着力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为建设“文化生态大公园”添砖加瓦。一是全力建设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好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民间民俗文化展览馆等重点项目实施,做好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承工作,建立若干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文化生态保护小区,力争将婺源建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样板示范区。二是全力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以服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重点,重点培育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文化演艺产业、文化娱乐产业、休闲健身产业、文化会展产业、影视产业、现代传媒产业、动漫网络游戏创意产业、文化教育产业等九大类文化产业。积极构建“园区+基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在县城控制区科学规划集文化展演、传统工艺、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功能的文化产业园;在拥有特色文化资源、具有良好产业开发前景的乡(镇)、村设立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三是全力争创全国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县。进一步完善、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与水平,力争到2015年成功创评“全国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县”。
以实施三大工程为重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增辉添色。一是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展示工程。重点抓好“一区一村一园一馆一中心”四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即在 中云桃溪村总投资1.2亿元的“十八里桃溪”原生态文化村项目,把婺源历史上有名的“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千年牡丹”、“太宰读书处”、“三十六桥半”四个古村落用一条蜿蜒的小溪串连,展现原生态自然美景,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全国示范区。总投资1亿元的篁岭民俗文化村项目,原生态展示婺源传统生活方式和民间技艺;总投资5000万元的朱子龙尾砚文化园项目,建成集研究、宣传、展示、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中国砚文化大观园;总投资4亿元的旅游商贸?文化演艺中心项目,打造一台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婺源民俗风情情景演出;总投资4000万元的婺源美术馆项目,建成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艺术交流平台。二是精心打造全国旅游文化商品集散中心工程。加大以婺源传统民间手工艺为主体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运用现代文化产业经营理念,以旅游市场为主要客源市场,加强创意、设计、研发,推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雕”饰品、歙砚、工艺伞、傩面、奇石、刺绣、服饰、根雕、竹雕、烙画等系列旅游工艺品。建设旅游文化商品集散中心,在为本地产品提供展示交易平台的同时,吸引全国各地文化旅游商品进入婺源,逐步建成全国性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三是精心打造旅游文化形象宣传工程。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婺源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努力打造成弘扬婺源乡村文化的靓丽名片和集中展示全国乡村文化的品牌节庆;完成系列婺源文化形象宣传精品制作;依托高端媒体做好婺源文化宣传展示工作。以完善三大服务体系为关键,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建设“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夯实基础。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建设,使其设施资源条件和综合服务水平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所有行政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将覆盖县、乡、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丰富文化生活、传递致富信息的惠民工程。二是完善群文活动组织体系。以农村三项文化活动为抓手,把“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有重点地保护扶持抬阁、豆腐架、傩舞、灯彩等乡镇特色文化活动,构建“一乡一品”的乡村文化格局;立足市民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丰富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营造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氛围。三是完善文化市场管 理体系。遵循“市场繁荣、管理有序”的原则,继续做好文化娱乐市场发展繁荣与规范管理工作,完善旅游产业链。
以落实三大保障举措为后盾,加大文化工作领导与扶持力度,为实现婺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一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文化事业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县委、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选用一批懂专业、能创新、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文化事业管理队伍。制定人才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为文化工作者提供学习机会。制定激励机制,发挥民间艺人传承发展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性,以良好待遇和创业平台吸引全国优秀文化人才到婺源创业。三是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文化发展优惠政策。综合研究国家、省、市关于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定出符合婺源实际的配套政策,为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中共婺源县委书记 周遐光)
第二篇:长兴乡村旅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村旅游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州日报
近几年来,长兴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载体,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惠农富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取得了明显成效。长兴的乡村旅游,通过近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正逐步形成了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
一、长兴乡村旅游的成效
长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和农事节庆活动”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3个,省五星级农家乐3家,省四星级农家乐7家,省三星级农家乐14家,已认定挂牌的农家乐50余家。2007年以来,我县乡村旅游工作考核在全省连续三年一等奖。2009年,全县共发展农家乐260多家,全年共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43.8%。
1.有效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家乐”的兴起,开拓了我县农村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确保了农业资源的有效旅游,调整优化了农业结构:一是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农民就地发展第三 1 产业;二是农户收入增强,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三是保护和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以顾渚村为例,全村共有劳动力2000余人,而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400多人,农产品、旅游车队等间接旅游从业人员170多人,全村从事与农家乐旅游相关工作的占全村劳动力的将近80%。2009年顾渚村50%以上的农家乐的营业额超过100万元,户均营业额约70万元,户均净收益18万余元。同时,我县通过结合农事节庆活动发展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农副产品的销售。其中,雉城镇渚山村梅农的收入由以前的40多万增加至800多万元,二界岭乡樱桃销售收入由50万增至200万余元,和平镇城山沟桃子销售收入增至200余万元,桃子由原来的论斤卖,变成了现在的论个卖。
2.有效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农家乐”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它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拥有其他旅游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从长兴发展乡村情况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观光旅游的认识,而且带来了更新、更广阔的旅游发展空间和发展理念。长兴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园为载体,以农业节庆活动为抓手,吸引了大量的过夜游客,带动了景点观光、城市夜游、乡村度假、餐饮服务、旅游车队、日用品洗涤、农产品种植销售等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旅游功能,延长了旅游产业链,丰富了旅游业态,增加了旅游内涵,发展了旅游经济。目前,我县“三位一体”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9年接待来自上海、福建、山东、江苏、安徽、黑龙江等省及省内兄弟县市旅游系 2 统参观考察团60余批,其中上海水产大学和浙江省旅游学院举办的乡村旅游发展专题研修班都把长兴作为考察研修的基地。
3.有效提升了乡村文明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他们对服务接待和旅游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促使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过去较为封闭的农家乐业主直接面向市场,与游客进行面对面交流,开拓了视野,提高了素质,促进了农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的提升。目前,我县“农家乐”已经成为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农家乐”的消费主体是城市工薪阶层,他们是现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农家乐”有效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2008年长兴顾渚村被评为全省“魅力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区域的顾渚村、金山村、方一村、大岕口都分别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特色村。
二、长兴乡村旅游工作
1.政府主导,建立发展机制。
长兴乡村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并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主要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了好的发展机制,即“三平台、二结合”。三平台方面,一是有了一个好的组织平台。建立了一个从县到乡、协会以及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完整的组织体系,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切实解决了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保证;二是有了一个好的 3 政策平台。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家乐发展的若干意见》、《长兴县农家乐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举办农业观光节庆活动和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园有关事项协调会议纪要》等一系列的优惠和支持发展政策,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三是有了一个好的资金平台。县财政每年安排农家乐专项资金100万元,对农家乐进行奖励和补助;县农业发展基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园和举办农业节庆活动也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必要的资金支持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二结合方面,一是实行一产和三产的有机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依托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园和农业节庆活动是乡村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带动了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实现了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实行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近年来长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村庄环境面貌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又推进了农村休闲场所、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两者实现了良性互动,共同发展。长兴乡村旅游在近几年之所以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其重要原因是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真正实现了两者之间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由此也直接带动了农民素质的提升,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
2.规范管理,形成导向机制。
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全县农家乐合理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原则,2006年,我县完成了《长兴“新乡村游”(农家乐)发展战略总体规划》。规划确定了我县水口茶文化乡村游、八都岕健康休闲游等富有特色的农家乐发展重点区域、次重点区域、一般区域以及限制区域,引导了农家乐的区域化发展,为实现农家乐的规范管理和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实行农家乐发展的提前介入指导。根据《关于促进农家乐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需申报享受农家乐优惠政策的,按照《申报农家乐认定及新申办农家乐的要求和程序》,开展提前介入指导,各乡镇按照申报条件和程序给予初步指导,首把农家乐用地、建设合法关,其次是由环保、卫生、工商、公安(消防)等部门实行上门指导,确保农家乐环境保护和安全工作措施到位,最后由农家乐发展综合协调小组办公室给予认定。三是实行标准化引导。制定并出台了《长兴县农家乐管理暂行办法》、长兴县地方标准《农家乐服务质量通用要求》(DB330522T31-2005)、《长兴县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等标准,2007年,在农家乐精品改造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我县又制定出台了《长兴县特色精品农家乐规范标准(试行)》,促进了农家乐服务规范的进一步提升。四是开展农家乐年审复核和整治活动,实施动态化管理。根据发展需要,农家乐发展综合协调小组办公室加强日常动态监管,把好准入关,对新申办农家乐进行前置指导。联合环保、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对乡村旅游重点发展区域每月开展1次集中整治,及时发现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农家乐的规范发展。
3.创新服务,落实具体举措。
一是牵头农家乐组织化建设。我县根据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和需求,进一步加强了对农家乐服务组织化体系建设的指导。建立了县、乡两级的农家乐自治协会,及时开展农家乐接待、咨询、投诉处理等工作;设计、建设了水口乡农产品市场,形成了我县第一个服务农家乐的规模化土特产贩售中心;联合县运管部门对农家乐旅游车队进行了规范管理,成立了具有营运资质的农家乐旅游车队,为上海、杭州等地游客提供上门接送服务;实行农家乐餐器具和床上用品的集中洗涤服务,使农家乐接待设备清洗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引导农家乐经营户为游客购买旅游意外险,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等,有力地推进了农家乐产业链的优化调整。
二是开展精品示范工程。近年来,我县由农家乐综合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在全县农家乐中实施了规范提升工程和特色精品工程,示范引导、以点带面,2006年以来完成特色精品改造13户,规范提升农家乐40户,从建筑外观设计到内部装饰,从民俗乡土氛围营造到农事参与项目设置等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在改造资金上给予补助。精品示范工程符合农村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建立“乡土专家”制度。2009年聘请了4名源自建筑、文化、餐饮、园艺方面的“乡土专家”对乡村旅游的精品化、可持续化发展进行指导。从农家乐建筑改造、园艺设计、卫生条件、礼仪文化、乡土健康菜肴、服务水平、住宿条件等方面进行“保姆式”指导,在全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6 形成良性指导发展机制。
四是强化培训、竞赛服务。旅游局牵头,各成员单位参与,定期对农家乐从业人员开展包括厨师、客房服务技能等各种教育培训,强化了从业人员的服务理念,保证服务品质的提升;每年组织星级农家乐业主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交流;连续举办了三届长兴“农家乐特色菜肴”技能大赛,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研制农家特色菜肴的热潮,对提升我县农家乐菜肴知名度、挖掘特色菜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是强化宣传服务。设计制作《长兴农家乐旅游宝典》、《长兴乡村旅游宝典》和《长兴乡村休闲旅游指南》,建立了“长兴农家乐旅游网站”,与各家农家乐(全县有近30%的农家乐业主建立了网站)设置链接,并开展网上预订业务。2007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县挂牌的农家乐业主赴上海、苏南等长三角地区城市举行长兴乡村旅游推介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来长兴农家乐过年;每年举办梅花节、采桃节、樱桃节、杨梅节等乡村农事旅游节庆活动。一系列声势浩大的“走出去、请进来”专题推介活动及农业节庆活动,有效拓展了我县的客源市场,加快了我县乡村旅游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长兴乡村旅游特色
1、产品“乡土化”。
长兴乡村旅游已经单独成为一项旅游产品和一种旅游吸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景点吸引旅游模式,即实现了观光式向休闲度假式、点线式向板块式的旅游方式转变。长兴以乡村旅游产品为吸引,整合和带动了城市旅游、景 7 点观光、休闲娱乐等的全县旅游的整体化发展。
长兴乡村旅游的生命力源自于她的“乡土化”,发展中,一直紧紧抓住“乡村”这个文化要素,坚持“乡土”才是真正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的中心、才具有永恒的卖点和竞争力的理念,引导农民自主小规模经营,坚持本地人所有、维护好乡村生产气息和生活气息等等,让游客生活在“有血有肉的”、“活的乡村”环境之中。在长兴作乡村旅游的旅游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轻松的生活和不自觉地融入,有别于一般度假村那样的时间一长就会产生难耐孤寂的感受。“乡土化”是长兴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也是保持长兴乡村旅游持续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根本原因。
2、市场“异地化”。
一般意义上来说,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是工业化中后期人们的客观需求。乡村旅游初期消费的心理主要表现在向往农村、希望追求童年记忆、寻求以往生活痕迹等等。一般情况下,其特征有:消费的群体主要是城市居民,旅游空间上主要表现在距离城市周边的“近郊游”,提供的消费产品主要以“吃为主”,加上一些娱乐消遣和“短暂的住”,时间集中在周末,客源市场呈现“本地化”等等,如成都的郫县、上海的奉贤、杭州的梅家坞。长兴县的乡村旅游已经突破了我国以前的“城郊化”、“本地化”乡村旅游模式,她主要的客源市场是以100—200公里之间的沪、苏、浙、皖等地区居民。从这点意义上来说,长兴乡村旅游市场的“异地化”表现,更加符合甚至已经表现出了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3、服务“组织化”。
在县农家乐发展综合协调小组办公室和乡镇乡村旅游办的协调和指导下,发起建立了县乡两级的农家乐协会。农家乐协会作为业主自治组织,不仅形成了有效的自律机制,而且通过协会富有成效的工作,不断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协会不仅作为自治组织,而且也在逐步演化成经济实体。近年来,协会协调组建了农家乐车队,实现了长兴独有的“家门口接送式”的农家乐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游客;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配备专人,开展了统一招徕、接待、咨询、配送、投诉协调处理等服务工作;开展了农家乐餐器具和床上用品的集中洗涤服务;引导农家乐经营户为游客购买旅游意外险等等。
4、方式“度假化”。
据调查,来长兴乡村旅游的客人平均逗留时间是2.5天,多次往返即重游的客人占到40%以上。这些游客以此为基地,吃住在此,白天由农家乐业主安排到本县的景点以及江苏的天目湖、安徽的太极洞、本省的安吉、南浔、杭州等地游玩,晚上会到长兴县城领略夜市,观看音乐喷泉、广场文艺以及茶室喝茶等。长兴县村旅游的客人以乡村为据点,以农家乐为“俱乐部”,旅游辐射到周边,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式的度假生活。
5、环境“景区化”。
长兴的乡村旅游呈现板块式发展,这些板块,都融合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有成熟的景区作为互动和依托,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 9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使得整个乡村旅游版块内环境呈现景区化特质。如长兴的水口乡村旅游区,这里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是茶圣陆羽撰写茶经的地方,曾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办茶厂——大唐贡茶院,现在就有唐宋摩崖石刻、唐代古茶山、大唐贡茶院、寿圣寺等多处景点,区域内的顾渚村、金山村都是浙江省旅游特色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景点为依托,实现景点与农家乐的良性互动,使得整个乡村旅游板块就是一个景区。
6、内涵“系统化”。
长兴乡村旅游逐步探索形成了“以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和农事节庆活动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发展内涵。农家乐坚持本土化和农户自主经营,努力做精做特;农业观光园坚持规模化和产业化,努力做大做强,并接受农家乐发展的梯度转移;以农事节庆活动为载体,促进乡村旅游产品与市场的对接。由此形成了组合有序、互动促进、系统发展的局面。
四、长兴乡村旅游展望
长兴乡村旅游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内、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但是,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农家乐产品雷同,环境压力增大、农民建房扩张以及安全监管漏洞等方面,需要研究解决。
国际上,乡村旅游是一项高端旅游产品,而在我国尚属新兴的初级旅游产品。在法国,有1.6万多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法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10 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
长兴乡村旅游目前正在进入转型升级的阶段(暨国际上划分定义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乡村旅游将会在更高层次上更好地发挥促进乡村文明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作用,并历史地成为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领头雁,同时,其品质和内涵将进一步得以提升和发展,并走向乡村休闲。为更好地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好转型升级的文章,需要更好地统筹和整合社会资源,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保障长兴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婺源“中国最美乡村”发展启示
婺源“中国最美乡村”发展启示
曾倩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摘要:婺源紧紧围绕“中国最美乡村”的战略目标,非常注重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并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本文对婺源最美乡村发展历程、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并从中得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启示。
关键词:美丽乡村 婺源 模式 生态文明
The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of Wuyuan “the most
beautiful village of China”
Zengqian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Management Colleg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Wuyuan is tightly around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the most beautiful village of China.Wuyua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xplores a unique development model.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measures of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y, and draw revelation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Wuyuan;model;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临浙江衢州,南连上饶三清山,西接瓷都景德镇,北毗黄山,地理自然风貌条件优越。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82%。有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等四色特产;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鸳鸯冬栖息鸳鸯湖,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一、婺源最美乡村发展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婺源凭借本土浓绿山水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率先打起了乡村文化大旗,以“中国最美乡村”为主题,打出了“绿色婺源“的旅游品牌,通过树立品牌、唱响品牌、提升品牌。2001年婺源县提出了建设“旅游大县、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发展生态经济,壮大三大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优先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婺源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表现在“天人合一”,在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高度结合上。婺源在最美乡村建设中获得成就有:
2005年10月23日,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中,评婺源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2006年被全国党校干校经济学研究会中国城市品牌战略提升委员会、中国
品牌研究中心、中外旅游品牌推介组委会、中国旅游品牌网等权威单位联合评选为“中国最美村镇”。
2007年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村镇”,且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首批旅游强县。
2008年2月被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中国旅游总评榜上获评为“2008中国旅游品牌十大景区”。3月,我县获评最值得向世界推介的66个“中国生态旅游大县”。
2013年11月20日,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会议在杭州召开,婺源县更是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特色县”。
二、发展原则
在发展目的上强调富民性,在发展方向上强调坚持性,在发展过程上强调规律性,在发展规划上强调落实性,在开发建设上强调特色性,在市场开拓上强调整体性,在经营管理上强调自律性[1]。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战略目标,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秉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重点培育、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紧扣“城乡环境、产业发展、精神文明”三大重点,逐步把婺源的乡村打造成为“村村秀美、家家富美、处处和美、人人淳美”的“中国最美乡村”。
四、发展措施
(一)依托优势,确立了“中国最美乡村”的发展定位
婺源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村”兴旅、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定位,历届县委、县政府沿着这一发展思路,始终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走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之路,与周边旅游区形成旅游产品的良性互补,联合而成“名山、名水、名镇、名村”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保护优先,增强了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在优势
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是我县乡村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我们把全县整体作为一个大公园、大景区来规划和建设,特别注重对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绿化美化工程。通过造林绿化、封山育林、“十年禁伐阔叶林”等绿化工程,优化全县生态大环境;把油菜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上升到新的产业来培植,在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茶园套种开花果木,每年套种梨树、桃树等带花苗木15万余株,打造“花海婺源”。二是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制,规划了古村落村民建房新区,缓解村民建房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推进了“徽州文化生
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三是水体保护工程。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的行为,严禁化肥、渔药养鱼,切实保护水体生态;依法规范河道采砂,做到限地段、限季节、限量开采。四是环境保护工程。关闭“五小企业”近200家,尤其是2007年不惜年减少税收近千万元,关闭了年消耗阔叶木材近10万立方米的木材加工企业和高耗能有污染的电石企业;对主要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坟墓4000多座进行了搬迁并绿化。五是城乡清洁工程。已建成全省首家县城垃圾处理场,县城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县财政平均每年安排每个行政村10000元卫生费,用于处理乡村垃圾,以此带动了群众自觉维护村容清洁。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全县的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
(三)创新机制,形成了乡村旅游“三步走”的发展路径
第一步是放手民营、放开发展。针对全县乡村旅游资源景多面广,政府缺乏财力开发建设的现状,确立了坚持放手民营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大开绿灯,使民营企业撑起了婺源旅游产业的一片天空,到2006年,婺源旅游基本完成了由市场自发经营向“放手民营、政府引导”的转变,实现了游客数量和旅游经济收入的跨步提升,年接待游客突破28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4800多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亿元。
第二步是组建集团,规范发展。从2007开始,我们按照“一个集团、一张门票、一大品牌”的思路,整合全县景区(点)资源,组建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极大地增强了婺源乡村旅游的综合实力和总体竞争力,避免了粗放式分散经营带来的景区点小弱散、特色不明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并探索出了“公司+乡村+村民”的发展模式,有效兼顾了开发商、景区内农民、各级政府等不同相关者的利益,促进了婺源乡村旅游多方共赢、和谐发展。组建旅游集团后,旅游门票收入实现翻番。
第三步是整体提升,全面发展。当前,我们以创建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为契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实现第三次跨越,即推动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由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
(四)经营品牌,扩大了婺源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婺源是全国唯一一个县域整体为3A级的旅游景区,也是唯一定位“中国最美乡村”的景区,我们充分用好这两块金字招牌进行品牌运作,提升婺源旅游知名度。一是抓好规划推进品牌建设。先后编制了四个层次的规划,即:围绕“中国最美乡村”品牌战略,编制了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景区开发、建设及保护性规划,公路沿线乡村建设控制性详规和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在狠抓规划落实的同时,我们还制定出台了景区开发建设、景区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较规范的产业运行机制,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品牌形象得到有力维护和提升。二是形成合力呵护品牌形象。从全县办旅游的高度加强扶持、指导和规范,积极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
力量投身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如常年开展河道整治,实行游客失窃“预赔制”等,营造了“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三是依托文化展示品牌特色。以“民俗风情展示”、“民间灯彩巡演”等特色活动,“到农家小院做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婺源乡村过大年”等特色产品,以及“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婺源茶文化节”等节事展现婺源民俗、民间文化特色。四是营销推广扩大品牌影响。一方面主动“走出去”,到国内外大城市和主要客源地进行宣传推介,同时,积极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另一方面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借助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凤凰卫视等境内外高端媒体以及网络,以“美丽乡村、梦里老家”为题进行立体推广,在媒体上不断地掀起婺源热。
五、发展启示
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引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最终归宿。“美丽乡村"建设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蕴,是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在农村的体现和实施[2]。婺源在建设最美乡村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模式,符合美丽乡村发展的要求,其发展思路目标与新农村建设相一致,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等建设,促进了乡村民主管理的发展,其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借鉴。
从婺源发展模式的特色上,可以看到,婺源最美乡村的建设,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得益于对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发展方向的科学定位;得益于对良好生态与文化遗存等原真旅游资源的精心保护和整体规划;得益于“中国最美乡村”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感召力;得益于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时至今日,婺源旅游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其做法值得借鉴与思考。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
(一)树立生态文明和生态保护观念,加强宣传和教育
美丽乡村建设涉及政府、企业、农民群体等主体,因此,要树立生态保护理念,明确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持续动力。婺源县按照生态立县、科学发展的要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在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茶业、高新技术三大特色产业,努力探索一种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模式,实现了经济与生态建设的互利双赢。同时,宣传生态理念,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
(二)科学定位,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应根据各乡村的实际情况,发展条件、基础和资源状况,进行科学定位,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并狠抓落实。婺源在根据自身禀赋、资源状况下,定位“中国最美乡村”战略,婺源紧扣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了四个层次的规划:围绕“中国最美乡村”
品牌战略,编制了高起点的《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了具体的景区开发、建设及保护性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公路沿线乡村建设控制性详规;围绕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编制了《江西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再此基础上强调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延续性,加大执行力度,建立了项目全程监管、经常性巡查和保证金等制度,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品牌形象得到有力维护和提升。
(三)加强政府和各部门主体的参与,加强乡村管理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个部门单位的联合行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机制为改善乡村环境,需要交通部门支持公路建设,水利部门开展河道整治,环保部门关停污染企业,农业部门加强渔政管理,公安部门制定游客失窃预赔制等等,促进乡风文明,民主管理发展。
(四)保持乡村特色,建设特色精品
在对乡村建设过程中,应保持乡村文化的元真性,针对各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的不同,打造“一村一品”,百花齐放的格局。
(五)打造品牌,创新营销方式
婺源铸造了“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形象,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利用媒体、网络进行宣传,制造热点吸引眼球,兴办节庆活动,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特色产品,主动走出去,进行区域合作,进行联合宣传推介与展览。
(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放手民营,发展生态产业
从婺源发展,结合安吉[3]、奉化等地的发展来看,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旅游起着重要作用。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增加居民收入、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乡村环境、提高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等,同时能促进居民全面参与乡村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增强乡村基层组织的民主化。此外,发展生态产业应该坚持政府引导,放手民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发展,让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资本融入,遵守市场运作规律,加速美丽乡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旅游报 婺源模式唱响中国最美乡村[N].中国旅游报, 2011.07.29(012).[2] 柳兰芳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J].理论月刊, 2013(09): 165-168.[3]杨晓蔚 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政策瞭望, 2012(9): 42-45.作者简介:曾倩,女,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
院,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产业经济研究。
电子邮箱:zengqian_2013@sina.cn;联系电话:***.
第四篇:旅游资源与文化 - 婺源走笔
婺源走笔
王蕾 05125164 文学院
2006年春·旅游文化与资源课
一、概述
地理位置:古县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是一颗镶嵌在黄山,三清山
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上的“绿色明珠”。
交通路线:婺源是没有直达火车的,但可以在衢州,上饶,景德镇或南昌下火车,然后转
乘长途车前往婺源。婺源县内的交通,还是挺方便的。有通往县内各主要景点的班车,一般车资都不贵。
饮食文化:婺源特色的菜肴,主要以糊(豆腐糊、厥菜糊等等)、粉(粉蒸鱼、粉蒸肉等
等)为主要烹饪手法。江西菜都是以辣的为主,若是不吃辣的可要事先与厨房讲清楚。“糊”菜其实叫“蒸菜”,江西地区仅有婺源有这种特色烹饪法。特别是先吃蒸菜再喝当地米酒不易醉。
主要景点:到婺源主要观赏的是婺源的“四古”特色:明清古建筑,灵岩古洞群,古树名
木和古文化。
婺源县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商人们在外地挣钱,在家乡投资,故而今日的婺源,读书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筑遍布全县。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乡民故居,应有尽有。这些建筑,有前堂后堂先后序列者,有数十户栋连片者,街巷由一式青石板铺成,古建筑以沱川,浙源,江湾,流头,思口,龙山,许村和清华等乡镇的某些村庄更为集中,此外尚有廊桥,路亭,门楼,店面,戏台等。
婺源素有“书乡”之誉。自宋至清有仕宦名人2665人,著作2180部。南宋
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和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是婺源的骄傲。
思溪尚有一幅保存完好,雕工精美的“百寿图”门幅,值得一看。当地特产:婺源四色特产中外驰名。它们分别是:
红色的-荷包鲤鱼:
荷包红鲤鱼是全国为独特淡水鱼种,钓鱼台国宴珍品。正宗的红鲤鱼腹部应
该很大,形似荷包,因此而得名。
绿色的-婺绿(茶):
早在唐代,婺源就是著名的绿茶产区,宋时被称为全国六大绝品之一,明清
入贡。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婺绿珍品大鄣山茶荣获'99昆明市博会金奖,“天佑”婺绿茶荣获'99诺贝尔世界发明成果博览会最高金奖;有“茶乡”之美誉。
黑色的-(龙尾)砚台:
龙尾砚又称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砚石产于婺源龙尾山,唐宋时,因
婺源属安徽古歙州辖地以州名物,故称歙砚。龙尾砚现有金星,金眉,眉子,罗蚊,鱼子五大类,一百多个品种。自唐宋伊外,被历代皇室和文人墨客所推重,南唐后主李煜称其为“天下冠”,当代书画家誉为“砚国明珠”
白色的-江湾雪梨:
江湾雪梨素有“江南梨王”之誉,贵为贡品。
二、印象·游走
婺源——木刻的影像
听朋友说,婺源是个好地方。背起行囊,就踏上了旅程。
透过车窗可以看见郊外的田野,湛蓝的天空,扛着锄头的农民缓步行走在田埂上,还有漫不经心的耕牛,修路的工人„„一路行来,感到幸福触手可及。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来到这个小城。中心地段是现代化的建筑,没有什么特别,但是走到离市中心几公里外的李坑村,就不禁产生了一种错觉,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婺源原本是安徽的一个小镇,所以徽派的建筑风格,依然是这里民居的主要特色。而李坑村是南宋乾道三年武状元李知城的故乡,所以这里便有了“李坑”的叫法。
蜿蜒的青石板小路,两旁是白色的墙,黑色的瓦,流水从小镇中穿过,可以看见岸边喘着粗布衣服的妇人在洗菜,生活和桥下流淌的水一样缓慢而有节奏。没有喧闹的车水马龙,一切让人感到质朴、沉静而不失厚重。
白墙黑瓦的徽居给人一种原生地感觉,当一切都失去了色彩是,天地间,只剩下了黑与白。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和妇人,牙牙学语的孩子与破旧的老屋、雕花的窗棂一起定格在那些瞬间。
人不是主角,而是景物的注脚,更没有我,只是偶尔在一两个贪恋的地方,放上自己的影子。拍下曾经的青春,有时是一种残酷的纪念。笑面如花,明朝败落,弹指间,刹那芳华。历史,不过是一道道不可规避的轮回,留下的,只有这些古墙旧壁。
李坑村的许多人家都有好好运缸。走进院落,可以看见正堂中央挂着穿朝服的贵族画像,那是显赫的祖先,两旁是长长的对联,左右对称的太师椅,漆已剥落。这里的每户人家门口,都有出售的小商品。骨雕的绣花鞋、漆了红漆的木刻福气猪、粗朴的银质镯子、孩子带的长命锁、就是女人陈金用的小秤、价钱便宜的龙尾砚„„这里的生活,如同驻足在几个世纪前,商品虽然是仿制的,但出售的不是商品,而是历史。
走到过半的路程,发现一座与众不同的桥,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拱形结构,因为其他的石板桥都是没有弧度的。听乡人说,这座桥处在两条河的交汇处,河,在这里被称作“龙”,两条河聚在一起,便取了“二龙戏珠”之意。于是,桥便做成了拱形,宛如明珠。
这里也是当地惩恶扬善的地方。一座高耸的亭子,不是给路人休息纳凉、遮荫蔽雨的,梁上悬着钩子,牌匾上清晰地写道:“申明亭”。凡是违反村规的人,都要被吊在钩子上接受惩罚,二龙交汇处,风水冲撞,于是在这里严格民风,保一方水土。我从亭中穿过,感到了流淌在指缝间的生命。
依旧是石板路,引领着我们走进一家深宅大院。无需扣响门上的铜环,推开虚掩的门,空气中氤氲着陈年的潮湿。主人是须发皆白的老人,笑迎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客人,向他们讲述发生在这个院落里的故事,当年家族的显赫,与人约黄昏、月上柳梢„„
踩着吱呀作响的楼梯走上楼去,昏暗的屋子里透进一缕夕阳的光芒,人去楼空。当初的罗幕轻帘,浅吟低唱,如今只剩下这烟锁的重楼兀自矗立,那托腮凝思的女子到哪里去了呢?
窗外的夕照很美,归来的农夫,在河边淘米的妇人,炊烟升起,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该享受天伦之乐了。这就是婺源,人们发福生活在黑与白的木版画中。
窗外的流水,是不尽的流年。
三、综述
这是一片位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的丘陵山区,青山秀水间的灰墙黛瓦、水口人家和宗祠戏台让人仿若走进了古徽州。高高低低的树,曲曲弯弯的河,四通八达的巷勾勒出中国这片最美丽的村落。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鸠两山相对鸣。”这是宋朝年间,当年轻时就离开家乡的大学者朱熹重回婺源故里扫墓时,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而留下的诗句。其实,朱熹所看到的还只是婺源的山水,那精雕细刻出的明清村落可惜朱熹无缘一见,否则,他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江西省的婺源历史上一直属于古代徽州,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这里散布在山间田野的各个徽派古村落,它们周边大都有河流将其轻轻包围,同时也成就了婺源便利的水路交通。
古徽州的水路交通要道有两条:一条是经过新安江,到富春江,然后进入钱塘江,通过运河直达长江;另外一条则是从婺源境内发端的星江出发,进入乐安江到达鄱阳湖,最后与长江水路连为一体。位于婺源东南部的汪口,曾经是婺源水路交通“通舟止此”的端点,它也因此成为徽州的商埠名村。为了便于商船通行和深水码头的建设,清代大学者、婺源人江永设计建造了汪口村的重要的水利设施——平渡堰。
平渡堰南北长120米,宽15米。堰坝成曲尺形,曲尺的长边拦河蓄水,曲尺的短边与河岸夹道形成通船航道。平渡堰在不设闸门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了蓄水、通舟、减缓水势的矛盾,可以说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个奇迹。
平渡堰的建成促进了汪口商业码头的发展。繁盛之时,汪口有18个河埠码头供商货运转,这18个码头都处在汪口河流“U”字的底部,它们与村中南北向18条街巷对应相连,直达村落的纵深处,以便利货物集散。
如同汪口这样的“商埠名村”一样,延村的人们过去大多也都经商,延村的这些住宅,大都是商人致富后回乡修建的,他们对房屋的外观和布局都十分讲究,因而这些建筑的门楼从外观上看,都形似一个“商”字,很有些“在商言商”的味道,这些建筑大都建于我国清朝年间,延村因而也就享有了“清代商宅”之称。
在婺源的地图上,还星星点点地散落着诸多汪口、延村这样的明清古村落,如李坑、思溪、洪村等,它们大多也夹溪而居,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婺源山水画卷。
打开婺源的地图,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许多与水有关的地名,如汪口,江湾,以及李坑、庐坑、芳坑、横坑口等,而在当地,“坑”也就是溪的意思。
婺源溪多,桥自然也就多。这里几乎每座村庄都会有桥,而象一座规模不过二百户、各种桥却多达36座的村庄,则非享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称的李坑莫属了。
李坑,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李姓聚居的村落。走进李坑,首先映入眼帘便是淙淙的溪水。村内由东向西有两条小溪缓缓流过,又在通济桥汇合,蜿蜒流出村外。通济桥是当地的一座名桥,始建于我国明代,它的半圆形的桥拱与水中的倒影,正好合成一圆“珠”,再加上两溪在这里汇合,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双龙戏珠”。
这里的村民大多居住在溪流两岸,他们串门、出村都离不开凌波的小桥。在这里,很容易就可过桥去对面人家聊天,用“出门即上桥”也不为过,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有景致跃然眼前。
除了以“小桥流水” 而闻名的李坑外,婺源还有一个与李坑同音不同字古村落——理坑,它这个理是理学的理。理坑原名理源,位于李坑的西北方向。这个与安徽接壤的小村落,因理源小溪绕村而过,因此取名理坑。
理坑村的人们自古读书成风。据统计,明末到清中叶的200多年间,全村先后中过进士16人,著作达三百多部,其中还有五部78卷被收录到《四库全书》,为古代徽州文化增添了光彩,自古被誉为“书乡”。
“书乡”的人们离不开纸墨,而在理坑村的正东方向,恰好就有着一个以徽墨闻名的村落——虹村。而虹村的建筑特点,也丝毫不容小觑。这里古宅的大门,都以石条为框。而我国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名称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并且上海石库门住宅的门框,也和这里的“石条门”差不多。
如今,掩映在这片青山碧水间、至今仍然保存良好的一座座婺源古村落,就像一幅幅独自成篇的山水图画,共同组成了婺源这幅完整的、令人陶醉的乡村画卷。
第五篇:乡贤文化与乡村振兴探索研究
新乡贤文化:乡村振兴下的迷与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
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给予了更加具体的指导。乡村振兴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振兴,既需要大量的政策和物质资源的支持,同样需要大量具备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人才。然而,长期以来,城市由于能够提供更为优越的发展条件和生活条件,吸引了各行各业绝大多数的优秀人才,导致农村建设缺乏人才,成为阻碍乡村振兴的瓶颈。由此,乡贤的力量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呼唤乡贤文化回归也成为重振乡村建设的发展思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扮演着“桥梁”“智库”“楷模”等角色,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新乡贤文化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部分学者对新乡贤的定义、内涵进行探讨,以期能尽量集聚力量和利用乡贤资源。学者胡鹏辉等指出:“新乡贤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资材、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贤能人士。”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则致力于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途径和功用进行探索,以提高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效果。
学者黄海指出:“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软治理’,应该有利于健全乡村居民利益表达机制,营造新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的氛围,激发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建设乡村共同体,并提高其凝聚力和自治能力。”学者杨军指出:“新乡贤参与乡村协同治理时能发挥其突破体制约束、完善资源及配置机制、弥补乡村治理人才短缺等方面优势。”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已经进行的新乡贤实践活动进行了经验总结。综上,虽然学者们对新乡贤文化在多个层面作了一些探索,然而,新乡贤作为当前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文化力量的构成、对传统乡贤文化的传承以及自我演变和发展等新乡贤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不断面临一些困境和新问题,学界对此方面的探讨犹显不足。为进一步探讨新乡贤文化建设与当前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有效结合的可行路径,本文针对新乡贤文化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发展现状和特征以及新乡贤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提出新乡贤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01新乡贤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在农耕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治理国家的贤臣智士都来自于乡村,他们告老还乡之后,凭借德高望重、富有才学、人脉资源丰广等优势,承担起基层的管理职能,时称为“乡绅”,也就是所谓的“乡贤”。在封建社会,乡贤作为一个特别的群体在引领社会发展、治理封建农村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乡贤的内涵发生变化,主要是指那些生于农村,成功于都市,品德、才学、成就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他们曾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资源、资金、信息、才智等方面优势,又极具乡土情怀,退休后回归故里。现阶段,所谓“乡贤”,主要指现当代社会中的贤达人士,包括那些有文化、有才识、有贤德、在乡村公共事务中有所担当的人。所谓“乡贤文化”,既包括古代乡贤留下的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更指的是热爱乡土、心系乡村发展、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塑造乡村文化的优良传
统和精神文化。在2016年全国两会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时,人大代表钱念孙提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对农村发展有积极意义。”这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和资源集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由于时代、环境、任务的变化,不能照搬传统的乡贤文化,因而一种有别于传统乡贤文化的新乡贤文化的建设成为了紧迫的任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这为新乡贤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与传统意义上仅仅利用告老还乡的乡贤自发进行乡村管理的旧乡贤文化不同,乡村振兴需要的是一种积极进取、具有强烈参与意识和能发挥引领作用的新乡贤文化。新乡贤文化建设既是国家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期盼和强烈要求,体现了社会的共识。因而,在新形势下探索新乡贤文化,目的在于针对新乡贤在引进和使用上的困境,解决农村经济建设的资源和人才问题,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和国家复兴的伟大目标。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解释,新乡贤文化的核心是文明进步,是一种凝聚力,而这不是靠几个“少小离
家老大回”的成功人士就能促成的。“培育新乡贤文化,最关键还在人。”长期在都市生活工作,许多少小离家的官员和知识分子早已融入都市,如何让他们自愿回到乡村参与建设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怎么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考取大学之后,能够愿意回到乡村发展也是个问题。
02
新乡贤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解释材料”指出,新乡贤文化就是要借助传统的乡贤文化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那么什么是新乡贤文化的时代内涵呢?学者胡鹏辉等指出,新乡贤之所以“新”,是因为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产生的环境新,产生于快速流动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中;二是权威来源新,主要依靠其道德水平与政治、经济地位的结合而获得权威;三是治理空间与机制新,新乡贤治理的背景是目前乡村治理的困境。与传统乡贤文化相比,新乡贤文化的制度背景、结构组成、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功能不同。与传统乡贤文化相比,新乡贤文化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有利于延续农耕文明、培育新型农民、涵育文明乡风、促进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乡贤文化在发展状况和本质属性上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作为一种应新环境、新需求而生的新事物,新乡贤文化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
作为国家顶层设计,新乡贤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有些地方政府已快速出台了相关文件,对新乡贤文化的建设进行具体的导引和规范,以促进其快速发展。随之,在学界,大量的新乡贤文化研究论著不断涌现。部分学者致力于探讨新乡贤文化的渊源、内涵、范围、发展及其与传统乡贤文化的区别;部分学者则致力于探讨新乡贤文化服务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途径、新乡贤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和机遇等;部分学者则试图总结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得失与成败之处。
第二,新乡贤文化建设在实践上初见成效。
新乡贤文化的实践最初属于乡村民间力量的自发行为,后面逐步成为了一项有组织、有目标的行动,经历了从自发到有意识发展的过程。最初,乡贤的主要成分是由于各种原因回归乡
村的城市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这些乡贤或因相对成功的人生经历,或因某方面的专业特长,时常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在乡村政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往往成为当地人敬仰和咨询的对象。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回归,毕业后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近年来,由于新乡贤在乡村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和取得的业绩,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新乡贤文化的建设也由自发走向了自觉。
以大学生村官为例,其发展就经历了由自发到有意识有计划实施的过程。2008年党中央作出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据统计,2017年全国共有21个省区市新选聘1.4万名大学生村官。截至2017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共6.6万人。全国共有3943名大学生村官创业,其中,独立创业的1316人,合作创业的2627人,共创办创业项目3071个,领办或合办专业合作社777个,为农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9211个。随着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不断扩大,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在我国乡村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三,新乡贤文化是传统乡贤文化的传承、延续和深化。
乡贤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以乡村为空间,以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为目的的一种文化形态。乡贤文化既具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特征,又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人文性、亲善性,被视为教化乡里、涵育乡风文明、参与乡村治理和建设的重要力量。现阶段,随着我国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新乡贤文化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从身份属性看,新乡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建设层面的具体实践者,更是体现个人层面价值观与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相连接的纽带;从行为属性看,新乡贤长期关心家乡发展,主要以投资创办实业或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方式回报家乡,同时能
够自觉担负起传统村落文化建设的责任;从价值属性看,新乡贤能充分调动一定层面的社会资源,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同时还能协助乡村走出社会精英流失、精神信仰缺失等困境。由此,与传统乡贤文化相比,新乡贤文化更能满足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也更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
03
新乡贤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推动新乡贤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推动新乡贤文化建设发展的目的正是在于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对新乡贤的积极的、正面的、统一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但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乡贤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转变社会观念、政府行为、个体行动等多方面入手,解决新乡贤服务于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第一,传统乡贤认识观念与新乡贤文化建设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中国的乡贤文化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其传统认识观念对人们的思维影响根深蒂固。
一方面,乡贤是从乡村走出的成功人士,其学识水平、道德水准和成就令乡人敬仰,但由于他们长期
远离故土,与故土的很多关系例如土地关系、户籍关系早已断裂,他们回归乡村,如无特别情况,对于乡村中的事务多抱以“旁观”态度,其参与是缺位的。而从村民视角看,也多视回村乡贤为“客体”,虽有敬仰之心,却并无心理相通之感。村民与乡贤之间疏离的关系若不能及时得到改善,将会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如期完成。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些目标实现难度大,不仅仅是资源问题,也是人才的问题,需要新乡贤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更多地为乡村事务建言献策,甚至包括乡贤回乡自主创业,在发展乡村经济中起到带头作用,等等。可见,传统的乡贤观念认识囿于自发性,已不能很好
地服务于新型乡贤文化建设的需求。
第二,传统乡贤服务方式与新乡贤文化服务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长期以来,传统乡贤在服务于乡村的形式上虽然不断变化,但归结起来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自身的道德情操和成就为村民树立精神典范,影响村民的道德水准,激励村民努力
上进,从精神引领上为乡村服务;二是通过提建议、做参谋的方式为乡村建设服务。这两种方式虽然曾对乡村发展产生过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充分发挥乡贤的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尽其才、展其能。乡贤的传统服务渠道单一,很多时候服务渠道并不畅通。服务平台缺乏、服务方式僵化单一的状况,禁锢了乡贤们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资源、技能方面优势的积极性,无法达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调动利用一切力量的要求。
第三,传统乡贤激励机制与新乡贤文化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传统乡贤回归故里多是告老还乡,都有退隐的心理,加上又有稳定的收入,因而更希望自由自在,并不愿意过多地承担乡村具体事务。即便是他们愿意对乡村建设作出贡献,也仅仅是出于乡情。由于乡贤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传统乡贤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足。而根据人本主义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都有获得他人尊重和社会认可的心理需要,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可见,传统的乡贤激励机制的缺失不利于吸引更多的乡贤参与乡村建设,不能有效地激励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潜能。这与让新乡贤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引领乡村建设等目标相距甚远,不符合现代乡贤文化发展的要求。
04
新乡贤文化建设的途径选择
乡村是我国最广大的区域,农民是我国的主要人口,乡村问题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乡村,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建设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
和受益
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
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面对乡村发展的迫切需求,新乡贤文化培育已被确定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途径,新乡贤文化的建设可谓刻不容缓。
第一,转变观念,培育新乡贤文化发展的土壤。
乡贤作为流动的人力资源,出生于农村,成功于都市,要想吸引他们回归故土,首先要转变消极等待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一方面需要丰富工作形式,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他们的思想,触动他们的乡情,激发乡贤的乡村认同感,让他们产生回乡服务的意愿;另一方面要着力营建能吸引乡贤的软硬环境,让乡贤愿意服务于乡村建设、安心服务于乡村建设。其次,要扭转乡贤的“客体”观念,充分发挥其对乡村建设的主体意识,形成乡贤与乡民的共生融合。
此外,在社会中进一步形成尊重乡贤、重视乡贤、爱护乡贤、信任乡贤的文化氛围,培育乡贤文化发展的土壤,以利于乡贤的回归,以及乡贤安心地、积极地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
第二,打破传统的乡贤界定范围,广开渠道接纳四方乡贤回归。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乡村振兴是一项涉及面广、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的战略行动,需要社会群策群力。
因而,要打破传统的乡贤界定范围,扩大对乡贤资源的认知,只要是对乡村振兴有利的人才,都应当将其纳入新乡贤的认定范围。具体措施如下: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乡贤引进机构,收集乡贤的信息,建立沟通渠道,形成长效机制,为乡贤回归多搭桥铺路;另一方面,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为乡贤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环境,以留住乡贤。要更多地给予乡贤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让他们自愿地投身于乡村振兴工作之中。
第三,探索新乡贤服务乡村新方式,革新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内容。
长期以来,乡贤作为回归乡村的特别群体,通常以客居的身份参与乡村事务,更多的是以自身过去成就和道德风貌起精神引导的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适当的服务方式。因而,要探索乡贤服务乡村的新方式,搭建乡贤服务的新平台。一方面,可以在原有的乡村治理机构的基础上,附设专门的乡贤组织机构,直接吸纳乡贤进入该机构参与决策,以自身的专业特长指导农村建设。当然,也可以为乡贤搭建创业的平台,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资源、独特的文化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带动群众致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探索“不在场”的乡贤服务方式。对于许多仍然在城市各行各业工作的乡贤,可通过各种渠道让他们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信息、物质、资金、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乡贤们通常对出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只要沟通渠道畅通,这些人即使没有回到农村、没有退休,也能为故乡提供各种帮助。
第四,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乡贤参与乡村建设,丰富新乡贤文化的内涵。
由于传统乡贤服
务激励机制缺失,在新乡贤文化建设中,完善激励机制理应成为重要内容,以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无论是马斯洛的“尊重的需要”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实现,都与社会的认可密切相关。乡贤在过去作为一种几近闲置的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其自愿参与乡村建设工作,完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对于贡献巨大的乡贤宜予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树立乡贤服务的典范,这对于吸引更多乡贤回归家乡,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建设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五,创新乡贤精神文化宣传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弘扬新乡贤时代精神。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高效迅捷的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新乡贤精神文化。
通过大力宣传身边的新乡贤典型事迹,用新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另一方面,要用群众喜欢的语言形式,针对特定的人群使用特定的传播方式和形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群众的信息接收,使传播的效果最大化。例如在传播的形式上可以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使用现代传媒也使用张贴标语等传统方式;而在内容的编辑上,则使用群众语
言,图文并茂,以生动的形式打动人,使新乡贤文化的宣传深入人心。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信息、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支持,新乡贤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对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乡贤文化在观念认识、服务方式、激励机制和宣传机制等方面都尚欠缺,表现在身份界定不明、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渠道不畅、激励机制缺失等方面,阻碍了乡贤的回归和服务,不利于充分发挥乡贤的乡村建设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乡贤的界定范围,广开渠道,通过沟通、引导,鼓励、接纳四方乡贤回归。在此基础上,要改革传统的乡贤服务方式,探索乡贤服务社会新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满足乡贤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鼓励更多的乡贤参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