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3 20:0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芳 余…文章来源:南宫徵羽推荐点击数:1819更新时间:2009-1-29

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王芳余祖国湖北省五峰职教干训中心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青少年中受到普遍的漠视,这是十分遗憾和悲哀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用民族音乐感染、熏陶青少年,让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试从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实践与探索、思考与困惑三个方面发表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意义

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对于引导学生领略民族音乐魅力,改善音乐课堂教学结构,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领略地方民族音乐魅力,是中小学教育的人文要求。地方民族音乐指的是民族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音乐总汇,它包括地方民歌、地方舞蹈、地方曲艺、地方演唱作品、民间歌谣等。如笔者所在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就是一块地方民族音乐的“富矿”,可以挖掘整理用之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方民族音乐从音乐层面上本质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情感寄托。它以自己特有的亲和力和扩散度影响着孩子心灵的成长,折射出别的地区和民族音乐无可替代的光辉。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地方民族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介绍给孩子们;只有从就近区的民族音乐着眼,把学生最熟悉、最亲切的地方民族音乐的精髓展示出来,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民族音乐的理念。

(二)引导学生领略地方民族音乐的宏博精深,是改善音乐课堂教学格局的必然。中小学音乐观行教材作为通用教材存在着两个显而易见的缺陷:一是歌曲选用趋向陈旧,虽然大多是经典老歌名曲,却少了些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二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具体到某一民族地区的音乐必然是千差万别的,所谓众口难调,统编教材不可能为某一具体民族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的“风味小吃”和人文关怀。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中小学音乐教学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不能更好地关照中小学生耳濡目染的感性材料。因此,将地方民族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对于改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丰富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情趣都势在必行。

(三)将地方民族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可以更好地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爱国必先爱家乡。热爱民族音乐也必然要以热爱地方音乐为出发点。热爱的前提是了解和欣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们往往由于舍近求远、熟视无睹等文化心理,忽视了对身在其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和领悟。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显然是对这种情况的纠偏救失。地方民族音乐就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看,是与地方民族大众的生活、劳动、爱情息息相关的,是一个民族命运的羁旅和心灵的烙痕。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地方民族音乐,就是引导孩子们向民族家园深处凝望,使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与本民族内在律动的对接与认同。

二、探索与实践

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首先,地方民族音乐积淀厚重,博大精深,包罗庞杂,不可能将它们照单全收地一股脑儿搬进课堂,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加以筛选和提炼;其次,地方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原生态音乐,是精华与糟粕共生共荣,必须对它进行系统地整理归类后,才能将那些格调健康、旋律优美的东西引入课堂。此外,地方民族音乐以什么样的形式进人中小学音乐课堂,才能为广大青少年所喜闻乐见,也需要常变常新。下面笔者以所在地的民族音乐为例,谈谈在这方面的实践性探

索。

(一)教唱民歌——“山珍野味”入课堂

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土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多姿多彩,五峰被誉为山歌之乡。教唱民歌,就是把散发出地方民族气息的“山珍野味”引人中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耳目一新地感受到山地民歌在悲情中的浪漫,从而对民族生存状态中的多灾多难和不屈抗争产生认同和共鸣。

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从广阔生动的题材内容中去粗取精,摘英撷华。我精心挑选出《门口一口堰》、《会唱歌的落我家》、《采茶歌》、《打猪草》、《一条手巾白漂漂》、《请出二位歌秀才》、《我爱采花山》等十多首民歌,整理成活页,发给学生,课堂教唱,掀起一股“爱我民族、唱我民歌”的热潮。

2.从多姿多彩的体裁样式中发掘精品,兼容并包。本地民歌的体裁形式有山歌、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新民歌等。在教学这些不同体裁样式的民歌中,我注意营造与这些民歌实际发生相仿的场景,如教唱《采茶歌》后,我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向当地茶园,一边从事勤工俭学劳动一边演练这些歌调,学生们兴致盎然,不仅歌唱得有滋有味,而且领略了采茶劳动的艰辛不易,从实践中懂得了音乐可以放松心情、减轻疲劳、振奋精神的功效。在教唱《薅草锣鼓歌》后,我指导学生以歌舞形式把它搬上舞台,成为颇受全校师生欢迎的一个保留节目。

3.传授民间乐理,让学生体味古朴优雅的徴羽乐风。从艺术技巧和表演手法上看,本地民歌也有显而易见的地域特色。它曲体玲珑,宫、商、角、徴、羽调式齐备,尤以徴、羽两个调式为主打,体现了巴楚文化中的“徴羽乐风”。有选择地把这些地方民族的乐理常识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不仅让他们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摇曳多姿、瑰丽神奇,也不无敬畏地体会到土家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对巴土文化的根系和源头有所认识和了解。

(二)民间歌谣——清风徐来耳目新

民间歌谣是地方民众生产生活劳动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心血,有的叙人叙事,有的言情言志。总体来说,民间歌谣在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一般都有怡人性情、教化一方的功能。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教点儿民间歌谣也是一个不应该忽视的选择。五峰民间歌谣有时政歌、劳动歌、情歌、婚嫁歌、丧鼓歌、儿歌、历史传说歌、生活风情歌、杂歌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地歌谣中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雷公报》、《杨柳叶儿青》、《吴么姑》等长篇叙事民间歌谣。下面将我在教学中用过的歌谣例举如下:

1.大月亮,小月亮

大月亮,小月亮,哥哥起来做篾匠,嫂嫂起来纳鞋底,妈妈起来煮糯米,隔壁的伢儿闻到糯米香,伢儿伢儿你莫哭,明年发愤栽糯谷。

2.推磨拐磨

推磨拐磨,推的粑粑黑不过,隔壁的婆娘一餐吃哒十二个,吃哒心里不快活,半夜起来摸茶喝,炊子耪到后脑壳。

这是两首儿童歌谣。曲1包含着朴实山民对孩子这样的教化:吃果子要靠自己付出辛勤劳动。曲2则教育孩子不要贪吃过量。在教学中,我根据音乐教学的要求,或让学生朗读,或将民谣编成曲谱教唱,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民间歌谣的节奏感和朴实的音韵美。

(三)唢呐声声——民间吹打动地来

学习民间器乐演奏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的挑战性课题之一。五峰民间吹打乐有两种:由吹奏乐和击乐组合演奏称之为“吹打乐”;由各种击乐组合演奏称之为“锣鼓乐”,俗称“打家业”、“打溜子”。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为它与人民的生活习俗紧密相连,并依附于民俗活动生存和发展,根植于泥土,流传于民间,其艺术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郁,表现力丰富,艺术感染力强,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世代相袭,历久不衰。本地民间乐器主要有唢呐、直笛、皮鼓、大锣、钹、云锣等。

教学中,我一方面教给其乐曲结构,旋律特点,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鼓励孩子们向民间吹打乐高手虚心学习求教,不少同学已学会吹奏一种民间乐器。

(四)杨柳新枝——金曲翻作心头浪

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忽视由地方词曲作家原创的好歌金曲,它们不仅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气息,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韵味,代表了一个地方音乐艺术的当代成就。

由五峰本土词曲作家创作的《土家喜爱咚咚喹》、《山寨迎客来》、《咂酒歌》、《鸽子花》、《茶山小么妹》,有的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有的捧回全国“群星奖”金奖,有的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滚动播出。在课堂上教唱这些歌曲,在校内文艺活动中排演这些作品是土家族文艺获得绵延不绝的生命力的重要举措。

三、思考与困惑

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是一个相当大的母课题,从理论到实践都还亟需有识之士思索与探究,它既牵涉到我们的文化观和教育观(我们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究竟有着一个怎样的重视程度,我们的思想认识无不源自于我们内在的观念),也触及我们在教育体制、教材和教学法上的诸多敏感神经。笔者提出如下的思考与困惑:

(一)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必须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担负起直接传承文化的重任。教育者只有把它提升到民族文化重新建构的高度,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才会跨越重重障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务必意识到自己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责无旁贷。

(二)让地方民族音乐进人中小学音乐课堂呼唤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春天来临。只要应试教育还存在,地方民族音乐就不可能大面积地呈强势地进人中小学音乐课堂。

(三)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祈福于教材改革的区域化。教材的“大一统”格局必须突破,各地应当组织教育专家和文艺专家们编辑出版自己的乡土教材,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教材。

(四)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呼唤高水准的双师型音乐专业教师。他不仅要做音乐专业教师,传授乐理常识和一般性音乐技巧,也必须力求使自己变成谙熟和精通这一地方文艺的民族文艺家。除了他自身朝着这一目标做不懈的努力外,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观摩学习和民间采风的机会。

(五)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渴盼教学形式的变革。封闭式学校管理再也不能搞封闭式教学,学生必须关心社会,关心地方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把民间艺人请到学校传经送宝,让部分音乐特长生深入乡间访问民间艺人都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形式。

(六)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说到底是社会系统工程,是民族文化工程,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必然势单力薄,孤掌难鸣。

定州城是冀中平原上的古城,也是秧歌和吹歌的发样地之一。

相传在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苏东坡曾为定州秧歌和吹歌谱曲、填词,因此,当地有“苏秧歌”之说。

吹歌在定州市境内甚为普及,其中以子位村最为活跃。子位村有一万多口人,能从事吹、打、弹、拉和吹歌活动的不下一千人,村里有老年吹歌班、青年吹歌班、妇女吹歌班、少年儿童吹歌班。娃娃们上小学,在小书包里也经常装着小管子、小竹笛、小唢呐等吹奏乐器,一有空闲,就掏出来吹奏一阵。每逢麦假、秋假、新年、春节或喜庆之日,人们总要凑在一起演奏吹歌,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习。从这些农民业余吹歌班里,培养出不少专业演奏家,如中央乐团的著名笛子演奏家王铁锤,从小就在子位村拜师学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与这个民间音乐摇篮的熏陶和培育是分不开的。

子位村的吹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已谱录了40多首乐曲,其中有表现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放驴》、《打枣》、《打秋千》、《梳妆台》,也有根据民歌和地方曲艺演变而来的《快乐的春天》、《拆破街》,还有《金字经》、《五圣佛》、《上桥祭》等反映宗教仪式和僧侣生活的乐章。其主奏乐器以管子为主,唢呐、笙、笛、板胡等为伴奏乐器,管子起领奏或独奏作用,情绪异常热烈,井讲究音色韵味之美。曲调旋律多为表现冀中平原的风土人情,生活气息很浓。演奏方法严正,是当地农民自我娱乐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活动。

定州吹歌在演奏中,经常咔戏。但不是外地吹歌中所惯用的硬咔。这是运用唢呐和小海笛、小海锥吹奏一段乐曲之后,放下乐器,嘴内还继续发出一种奇妙的音响。但是,听众看不见演奏者运用什么乐器,却能模仿许多地方戏曲唱腔,以至超越人声音域的限制,奏鸣出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澳大利亚专门研究中国民间器乐的留学生葛榛树为寻找这个谜底,曾把河北省歌舞剧院的唢呐演奏家梁培印特邀至其住所,做了个别即兴表演,这才解开了疑团。原来,演奏者的舌下含着两块很小的金属片,名曰“口琴子”。年轻的远洋客人对此大为惊叹。她称这是世界上最小的“乐器”。

第二篇:荔波地方民间民族艺术走进中小学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荔波地方民间民族艺术走进中小学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玉屏一小姚志细

随着对新课程改革认识的逐步深入,我们逐渐领悟到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课堂各学科的有效教学,也包括课外学习和实践,既包括国家课程,也少不了地方课程。让地方民间民族艺术进入小学校园,对于引导学生领略民族文化魅力,改善艺术课堂教学结构,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常常陶醉于家乡的民间艺术,更觉得肩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近几年,我对家乡的民间艺术作了深深地思考,并用于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实验性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收获,现就探索与实践、整合与运用中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探索与实践

地方民间民族艺术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为了将其传承下去,我便尝试着把地方民间民族艺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开发地方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时发现学生对此了解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和接受地方民间民族艺术。从2006年到2010年来,我常常到民间收集地方民族艺术,整理后整合到课堂中教学,并思考怎样从自己收集到引导学生集体收集、从坐在课堂聆听理论到走向民间亲身体验、从个人爱好的引导到集体主动的参与,我认真设计了一些活动,在开展活动中不断地反思与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走进乡土气息的村寨,采风寻艺。

我县是贵州的旅游大县,她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举世闻名的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光秀丽的荔波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又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收集整理后与大家分享,可每次让学生来进行汇报的时候效果总是不理想,孩子们都反映收集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不知道哪些是有价值的地方艺术,看到和听到的不知道如何汇集。针对这样的困难,我 1

充分地利用了第二课堂,把我班64个学生都带到具有乡土气息的村寨去。刚开始的时候,班上有几个同学把这样的活动当作了“春游+野炊”,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这样的学习。韦群波是班上最调皮、最好动的学生,记得在06年的一次外出活动中,他不仅不学习,还不听老师的指挥和同学的劝阻,爬到了一颗大石头上不小心摔了下来,把脚扭伤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只能让队伍返回了。回到学校后,我把他送到医院并通知家长,家长急急忙忙地赶到医院后把我臭骂了一顿,埋怨我不该带孩子出去。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知道把学生带出学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学校领导及老师们看到这样的现象都知难而退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决定每周利用一节班队课进行“生命的安全在于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主题班队会,唯有让学生懂得生命的重要他才会有意识地去提高保护自己生命的能力,并在主题班队会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当孩子们再次走进由天然博大的旅游资源组成的民间美术宝库时,他们变得更成熟了,走进农户时孩子们变得更有礼貌了。他们在旅游中凭着一双能发现地方民间民族艺术的慧眼,把民间中的一对虎头鞋、一把古色古香的木梳、一顶自编的草帽、一个木质的水瓢、少数民族少女炫丽服装上美丽的绣花图案,等等,都是民间珍贵的艺术品。我便及时地在现场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时做好收集,整理后要与同学一起分享。活动结束后,每周五下午我以“我的发现”在班级开展展示活动,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韦群波同学为大家展示出了他在水族阿妈发簪上拓印下来的图片,还滔滔不绝地讲解了其图案象征了水族人民热爱劳动的意义。

这种愉快的学习方式在学校迅速传开,老师们都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使他们用最直接的方法认识及了解地方民间民族艺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之情。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在我班的示范与带领下,学校18个班,1170多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而且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2、参与民族节日,感受特色民间艺术。

民间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艺术的大荟

萃。我们让学生亲身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体验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荔波是个多民族集居县,也汇集了多民族的民间艺术。比如:大土境内苗族的跳苗节——那是一个欢庆的节日,在寨脚专设的约1000平米的跳苗场里,男男女女穿着节日的盛装在芦笙乐队的伴奏下,围绕场中央一株高七、八米的雕龙画凤跳苗柱翩翩起舞;瑶山陀螺节——瑶山白裤瑶人过大年最热闹的节日活动就是赛陀螺,瑶族小伙子自己亲手制作的陀螺比一般的要大

一、两倍,重二、三斤,并在陀螺上漆上各种颜色,以示区别;布依族的四月八——四月八日是祭“牛王”的节日,也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是人们怀念耕牛,对它一年四季拖犁负耕,辛辛苦苦的慰问,慰劳的“特殊礼物”是黑糯米饭,并让耕牛休一天“假”,这一古俗沿袭到今天,经久不衰,在这个节日里,布依族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听着指挥者的击鼓声跳起了刷把舞。我要求孩子们不仅参与到活动中还要在活动中感知艺术,利用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创作。2006年我带着班上孩子们自创自演的水族原生态舞蹈《水妮子行歌乐》参加了荔波县教育局举办的第四界中小学生艺术节,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荔波县地方民间民族艺术的特点,以古老、神秘的独特表演形式获得了观众的掌声和评委的好评,荣获了比赛的二等奖。2009年的全县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再以荔波县地方独有的傩戏展现舞台,学生现场用最原始的打击乐器敲打出独特的音乐,古老的行头、凶恶神煞的面具让在场的每位评委及观众一饱眼福,并取得了全县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通过参与这些民俗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族民间艺术,激发他们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还要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整合与运用

当地方民间民族艺术一幕一幕地展现在生活中的时候,我们是那么地欣喜,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卡通世界”,让学生去乐学这些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文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不仅去开发地方民间民族艺术文化资源,更需要我们去梳理它、关注它,形成地方艺术

课程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情怀,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总结出了在校园推广地方民间民族艺术的几点有效措施。

1、营造和渲染地方民间民族艺术的艺教氛围。

让学生从感受入眼,真正回归到民间艺术的土壤中去,学校应从营造和渲染地方民间民族艺术的艺教氛围做起,使其一点一点地融进德育教育中。我校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老师自己到民间搜集到的风土民俗资料。比如荔波县水族卯节,卯坡上人山人海,五颜六色的雨伞像一簇簇花团在涌动。未婚男女青年身着盛装,满心欢喜聚会卯坡上,只要见到称心如意的对象,便尽情地与之歌唱而毫无顾忌。小孩们穿上独特的盛装,在卯坡上嬉戏追赶,笑声不断。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自己恨不得跑到屏幕中与少数民族的孩子一起玩耍。再比如,我把到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来一些有艺术价值的物品,利用得到的物品为班级进行布置,几年以来,我班拥有自己的地方民间民族艺术展台,孩子们还定期更换自己采风得到的收获,与同学一起分享。除此之外,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播放当地少数民族民歌,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好花红》,还有由地方艺人谱写的布依族歌曲《依呀乃》是学生随口能唱的歌曲。每天大课间时间我班学生便手拉手欢快地跳起了我运用荔波本县境内的水族迎客歌及典型的布依族、瑶族、苗族舞蹈动作融合的而成舞蹈,这样一来,地方民间民族艺术每天都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2、发展校本课程,推动地方民间民族艺术在校园传播。

建立校本课程,让所有老师都成为“艺术先锋”。我校将收集到的有价值的地方民间民族艺术整合到各个学科中。如:音乐课上,老师可以播放布依族的对酒歌,地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热情好客。美术课上,进行“剪纸制作大赛”,把地方民间艺术剪纸元素融入其中,锻炼动手能力。政治思想品德课上,可以用“故事会”的方式把地方民间的老艺人们的故事讲述给同学们听等等。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地方民间民族艺术的热爱精神,并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大大提高了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我校参加全国希望小学歌咏大赛(29个省市):

才艺表演二等奖、古诗文朗诵三等、最佳组织奖、团体总分第四名;同时,我校的合唱队演唱的布依族歌曲《依呀乃》还参加了CCTV3《激情广场》栏目的表演录制,并且登上了最高的舞台人民大会堂进行演出。

3、搭建地方民间民族艺术学习和展示平台。

地方民间民族艺术走进校园,就意味着要将这颗艺术的种子种进了那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给学生及老师搭建学习的桥梁,积极挖掘民间艺术人才的资源,聘请他们担任校外辅导员,既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又能为学校培养教师,从而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地方民间民族艺术水平。开办各种民间艺术学习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发动学生搜集地方民间民族艺术的图片、道具、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小组亲身体验民间艺术魅力。还可以利用好“家长教师”这一现有的教改创新模式,鼓励学生在家人或亲属中寻找有一定特长的民间民族艺人“拜师学艺”,在学校举办“地方民间民族艺术文化节”一展身手。让学生领悟到艺术家身上丰富的人生阅历教会他们的不仅仅是手工技能,更多的是优秀精神的传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学生参与了,就会从中得到体验并且获得快乐。在2009年全县中小学艺术节中,学生绘画一等奖2人次、书法一等奖4人次、手工一等奖6人次、剪纸一等奖3人次;2009年和2010年学生参加全省青少年科幻画比赛荣获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一人,三等奖三人。通过省科协层层筛选现将我校学生作品推荐参加全国参加青少年科幻画比赛。2010年我校合唱队参加黔南州“班班有歌声”校园歌曲合唱大赛获得了二等奖,2010年底我校以创编了以苗族舞蹈特色为基础的大型集体操,参加了黔南州教育局组织的全州中小学校园团体操比赛二等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民间民族艺术,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散发着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直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带有浓郁民族艺术氛围的内容和形式,能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向善向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这几年的探索与

实践,我找到了怎样从小在孩子的心灵中埋下地方民间艺术种子的有效方法,并在课堂是推广实施,效果显著,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为传承民间民族艺术发挥我微薄的力量,如果每一位站在一线的教师都能献出自己一点力量,我相信地方民间民族艺术会在孩子们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作者:姚志细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详细地址: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玉屏镇向阳南路

工作单位: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玉屏一小

邮编:

联系电话:

10号558400 ***

第三篇:高效课堂实践与探索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实践与探索实施方案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原则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努力使课堂达到“轻负、优质、高效”。

3.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促进广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力度。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主题化、常态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全校掀起一轮教学研究的高潮。

三、实施途径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保证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特成立深化校本教研、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二)领会内涵,提高认识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的生命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手段是师生、生生的互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高效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反馈测评”三大模块;“四环”是指“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延伸”四个环节;“五课型”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种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如:①新知探索课;②习题训练课;③检测点评课;④阅读写作课;⑤实验探究课。

2.实施集体备课,提高“导学案”质量 “教”要成功,“备”字先行。“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益。导学案的设计应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进行,具体要求是:

(1)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师分学科参与。(2)个人初备。备课组长事先分解备课任务,每位备课组成员按照自己的任务认真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格式研讨。

(3)集体讨论。集体备课时,由备课教师讲清自己的设计意图,全组教师针对预案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包括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

(4)课案生成。由主备教师完成规范的课案制作。

(5)彰显个性。每位教师拿到“共案”后,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确保因班施教,个性发展。

(6)课后反思。上课结束后,教师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便于课案的进一步成熟。学校要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工作,要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施措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

3.变革学习方式,增强参与意识 要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严格控制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要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学习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心理特点,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要控制好课堂中的探究、展示活动,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课堂活动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自主却不自流。要让活动成为学生内化知识的载体,成为提升能力的平台,成为彰显个性的场所。要摸清学生“现有发展区”,找准“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肯学、乐学、会学。

4.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教学行为

发展方向。

8.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快速、便捷及图文并茂、音视频共融诸多优势,以及在教学中更能激发兴趣,调动非智力因素;化难为易,提高知识传递效率;超越课堂时限,利于学困生转化等特点,决定其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全体教师必须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要做到与“导学案”的有机结合,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探究过程有机结合;要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时候,要用得恰到好处。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

(六)统筹协调,高位运行

建立教研、督导等部门推进工作的机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学校负责活动组织、调研、督查、经验交流及推广等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不断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2.教研组要以教材和课堂研究、指导为重点,推进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深度研究;要组织“高效课堂”教学评比、优秀“导学案”设计、论文、经验总结文章评选活动;要培植典型,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推广经验,为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提供专业服务。

3.要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制定方案,认真实施。要建立与之配套的质检组、考评组等组织,加强每天的日常过程监控。

校长把“创建高效课堂”列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学习和思考,提高课程管理和指导能力;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策略和方法;要创设良好的高效课堂建设环境;要经常参加教研组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解决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创建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五不”:一不急功近利;二不求全责备;三不闭关自守;四不见异思迁;五不半途而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过程中注意总结、反思和调整,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际效果,确保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一是学校要成立创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学校《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确立高效课堂的学科实施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或细则。

(二)试点探索阶段

第四篇:课堂提问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课堂提问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设疑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有助于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精心设计课堂设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性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堂设疑;归纳设疑;发散设疑;类比设疑;辨析设疑;思维能力培养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科学的课堂设疑是成功组织教学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激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加强学生横向和纵向知识的联系。通过回忆、联想等手段来完成学生对有关内容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批判和推理,使学生的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强其思维的广阔、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课堂提问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设计出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问题。

在长期的化学教学工作,学生能力培养方法的尝试中,精心设计课堂设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性尤为重要。那么应采取哪些方式设计课堂设疑呢?

一、归纳设疑

在引入概念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某一类事物中单个事物的观察或想象,分析抽象出个别特征,然后把这些特征区分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从而归纳出这类事物的一般特征或本质属性,以形成概念。这就是归纳型问题设疑方式。

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火灾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考虑这个问题:炉火的控制靠炉门开、关,炉门开则火旺,着火时如果打开门窗,会使空气流通,燃烧的更旺,也容易引起火势蔓延等,所以不能打开门窗。

我们通过学生的这一认知,展开讲解,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准确灵活运用。

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同样可以采取这种提问方式,通过一些实验,引出复分解发生所需的条件。

归纳型问题设疑通过学生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使他们从一些“特殊”的问题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培养学生在观察一些特殊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思维。

二、发散设疑

对于一些可以用多种途径解决的问题,或具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让学生用不同知识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加以解决,这就是现今广泛流行的“开放题”。

例如:测定每毫升盐酸溶液中含有氯化氢的质量,你能有哪些方法?(简单叙述原理和要测定的数据)

方法一:用一定质量的锌粒与盐酸反应,测量用去盐酸的体积;

方法二:用一定质量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测量用去盐酸的体积;

方法三:用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与盐酸反应,测量用去盐酸的体积;

方法四:用一定体积盐酸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测量生成氯化银沉淀的质量;

方法五:用一定体积盐酸与足量锌粒反应,将过滤后的溶液蒸发称量,测量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

方法六:用比重计测量盐酸的密度,查阅盐酸密度与浓度对照表。

“开放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思考,发展发散型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类比设疑

类比型问题设疑好比搭桥引渡,使学生充分认识类似而又有区别的概念、性质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相同点以建立联系,突出不

同点便于区别。进行类比问题设疑时要因人而异,切合学生实际,合乎逻辑,有利于学生展开积极合理思维。现举例如下:

例一.学习了“催化剂”概念后,可以这样提问: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制备氧气时,没有二氧化锰,放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加快了反应速率,此时高锰酸钾是催化剂吗?说明理由。

这个问题要强化“催化剂”概念的实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的特点不单纯表现为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它有两个“不变”。

例二.为了加深对“水的电解”实质的理解,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都是水消耗的过程,二者变化的实质有何不同?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水分子被破坏,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只是分子间隔的变化。二者如此类比,加深了学生对于电解实质的认识,从而也区别了相关的物理变化的一些现象。

以上两种类比实例均体现了形似而质异。课堂教学中采用类比型设疑,使学生思路开阔,同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很有益处,也有利于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辨析设疑

针对一些概念、性质、定理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有正、有误或完全错误的几种解答,让学生辨别正、误,并分析错在哪里。这就是辨析型问题设疑方式。

例如:学习溶液的内容后,不妨这样提问:

关于溶液的几种说法,其中哪些正确?为什么?

A.只有水才可以做溶剂;

B.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A错;溶液的特征是均一和稳定,均一指溶液各处性质相同,故B正确;溶液分为饱和与不饱和两种情况,不能单纯评价饱和溶液的浓与稀,比如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是一种极稀的溶液,故C错误;水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故D错误。

由此可见,这类问题不能忽视概念中的某个条件,而概念模糊、推理不严现象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时有发生。所以,教师有必要运用辨析型问题设疑方式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疑问与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建构,表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掌握,设疑能充分发挥启发功能,使学生的思维起伏跌宕,把知识融入其中。

总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设疑和思维方式,合理采用课堂设疑,有助于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事半而功倍。

参考文献:

〔1〕王俊.互动式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6,(01):164-165.

〔2〕李娟.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0].西南大学,2015-04-10.〔3〕周丽.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59).

第五篇:试析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试析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注重摸清学生的底数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要讲究语言技巧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激励学生。注重让学生多参与多活动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向上的课堂气氛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的默契度。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才能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通过教学设计诱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索知识的的方法并且将方法运用于学习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创造成功的教学模式。当然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要切合学生实际合乎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秩序、节奏和气氛做到放得开收得拢严而不死活而有序。3.树立全新的教材观念教材就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资料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但绝不是教学唯一的凭借。时代在进步教材也随之更新教师的教材观念也要更新。一线教师不能囿于教材而应站在教材之上将其作为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加以审视科学地加工教材准确地选用教材。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理念。即使不是教材上的内容只要其体现了时代发展符合学生的自身需求能够拓宽他们的就业道路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都可以做教材使用。课程改革后的教材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参考、提示的功能出现它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样式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内容。教师应该注重“用教材”而不是“以教材为蓝本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跳出课堂书本教学通过更广、更新的知识、技能传授充分挖掘课程的潜能做到真正理解教材敢于超越教材大胆地增删取舍。这样就要求教师应接受新挑战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4.积极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实现课堂主体的互动 传统教育方法的最大弊端是“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制约导致课堂效率很低效果较差。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是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的一个最大的症结。就教师而言由于课程内容多教师往往只把学生当成客体一味地灌输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彼此进行思想交流的权利。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课程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展开教学。如利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同学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认真思考主动学习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简单问答这样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眼界死记硬背不复存在了所代替的是自由发挥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启发式教学包括问答方式也包括其他方式方法其本质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学习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笔者近几年在模具专业的教学课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创设学生充分参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索、思考、交流。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设疑—质疑—引趣—释疑”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设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专业教学中巧妙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设疑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挖掘问题巧设疑问。如在讲述型腔结构时笔者设置问题“为何小型腔结构都用整体嵌入式而大型腔却偏向采用镶块组装结构”在讲述级进模结构时设置问题“从结构功能上看侧刃定距地级进模只需一个即可但为何一般的模具均采用两个侧刃„„”。实践证明一个好问题的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引起学生思维的散发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去想象和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总之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依据“有效”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职业教育才能最终肩负起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依据“有效”原则课堂素描wxt205

下载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

    试论跆拳道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意义

    试论跆拳道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意义李军 乌海市第十中学试论跆拳道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意义 乌海市第十中学 李军 【摘要】 教育界人士认为,跆拳道运动除了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

    人本课堂的实践探索

    倪凯颜(江苏省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214105)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语文教学改变了一些行走方式,但以教师权威意识主宰的师本课堂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语文教学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大全五篇]

    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文摘】地方文献是县域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程的真实反映,是形成公共图书馆富有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对县图书馆......

    远程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3年9月,东江镇田心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36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为切实把试点工作搞好,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好,并发挥效益,田心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一、初步实......

    大联动机制探索与实践

    “大联动”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做法:以“整合资源抓源头、服务民生谋发展、综合治理保稳定、化解矛盾促和谐”为目标,建立了区、街镇和居村委工作站三级组织架构;整合了职能部......

    《实践与探索》说课稿

    实践与探索——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践与探索》,取自华东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五节的第......

    远程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3年9月,东江镇田心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36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为切实把试点工作搞好,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好,并发挥效益,田心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一、初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