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与探索》说课稿
实践与探索
——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践与探索》,取自华东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五节的第二课时。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揭示了数量关系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同时也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
本章前四节,主要介绍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特征,所以教材本节的学习内容,为如何利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材55页的“问题3”是作为例题呈现的,但是这个问题数据繁多,难度集中,不适合作为情境引入,因此我选取教材56页课后练习“桌椅高度”问题,来探究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问题: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一些桌椅的高度都是按照一定的关系科学设计的。小明对学校所添置的一批课桌椅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它们可以根据人的身长调节高度,于是,他测量了一套课桌、椅子相对应的四档高度,得到以下数据:
(1)椅子高度与课桌高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2)请将你发现的函数关系表示出来。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本节的重、难点是这样认识的: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充分经历函数解析式的构造、建立的全过程。
由于函数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动态变化过程,其中蕴含了众多的数学思想,尽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但要做到自主发现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我认为本节的难点,在于根据变量的数据特点,如何确定函数类型并进行构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究函数解析式的建立过程,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函数解析式。
【能力目标】:
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使他们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体会事物是互相联系和有规律地变化着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对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做了如下处理
三、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教法设计】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引入实际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
【学法指导】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这堂课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温故知新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基于上述分析,我制作了“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件,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利用课件,能够再现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成为清晰的具有可视性的内容,供别人学习和借鉴。
(1)创设情境:
首先给出一个简单的汽车加油问题:
问题1:一辆汽车在加油站为油箱加了60升汽油,共付费228元,请写出油费y(元)与加油量x(升)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加50升汽油需付多少钱。在汽油单价一定的前提下,确定油费y(元)与加油量x(升)之间的函数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根据经验公式“总价=单价×重量”,可以轻松确定关系式,并判断二者成正比例函数。那我为什么要设计这么简单的问题呢?因为,学生要将它和下一个问题进行对比。
接着给出贴近生活实际的“课桌椅高度问题”,根据四组不同数据,问椅高y(㎝)与桌高x(㎝)两个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这个内容是现实并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必然会感到有些困难。通过与上一题的比较,他们能够意识到: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套用现成的经验公式,新问题必须寻求新方法。
那么新方法从哪里来呢?从变量的特征来,从函数的特征来。
这时,为使学生尽快回忆起函数特征,可适当地复习三种简单函数的表达式和图象特征。复习内容如下,由学生口答即可完成:
① 正比例函数: ykx,(k0);图象为经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② 反比例函数: yk,(k0);图象为双曲线; x
③ 一次函数:ykxb,(k0);图象为一条直线;
有了这样的知识准备,学生就可以轻松的进入课堂的下一环节。
(2)突破难点
主要流程为: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复习结束,请学生再次观察问题情境中的数值特征,尝试寻求函数关系。学生一定能够直观地发现,随着椅子高度的变化,课桌的高度也在随之变化,这种变化规律确实符合函数的基本特征:但是他们已经学过的三种函数,都能找到这样的变化。到底哪一种函数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在这里可能出现如下情况:
第一种情况,学生可能会无的放失,任选某种函数形式,简单地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比如:假设存在正比例函数关系,设解析式ykx,把x37.0和y70.0代入,得y70x。37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我要肯定他们的尝试,然后再问:“其他的几组数据,是否满足你求出的解析式呢?”这时,学生只需再挑选一组数据,代入解析式验证,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二种情况,部分学生对函数表达式的理解较为深刻,能通计算两个变量的比值和乘积,排除是正比例或反比例函数的可能性,随后初步猜想存在一次函数关系,选取两组数据,求出函数解析式,并认为已经完成探索过程。
此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你没有选取的数据,是否也满足你求出的解析式?”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意识到检验步骤的必要性。
第三种情况,有的学生可能凭直觉认定应该具有一次函数关系,并在其他同学还困惑不解的时候,就已经熟练使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
针对这种情况,我需要给出疑问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你确定是一次函数?”再进一步,还可以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说明它们符合一次函数吗?”
这时,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回答,一种就是计算排除法,而另一种,是通过联想函数的图象特征,将数据对看作点的坐标,动手建立直角坐标系,逐个描点,观察图象做出判断。如果学生想不到联系图象,还需要老师稍加引导。
通过观察图象,学生可以轻松确定符合一次函数关系,深刻体会数形结合带来的便利。
整个探索过程,都以学生最大程度参与课堂为基本原则,将课堂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合作、去操作、去发现、去讨论、去实践。
(3)总结反思: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初步自己的观点,更可以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可以由学生回顾刚才的过程,总结“如何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发言,我可以在最后对学生的描述进行适当地点评。
需要总结的内容如下:
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① 审题,根据变量特征确定所利用的函数类型;
② 构造相应的函数解析式,根据已知数据,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③ 对函数解析式进行验证,确定其正确性;
④ 再利用函数解析式,解决后续问题;
学生通过这样的总结过程,可以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将这次探索体验,内化为个人运用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和策略。
(4)延伸拓展:
学生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掌握一般方法,但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于是我继续利用主要问题情境,逐步变换问句方法和已知条件,进行一题多用,一题多变。在丰满教学内容的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他们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
① 有人认为这套桌椅应具备第五档,并且椅子高度为48.0 cm,你能确定与之对应的课桌高度吗?
设计这一问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应用。
② 小林也测量了这套桌椅高度,可数据与小明的有些微偏差,你怎样理解? 在实际问题中,测量结果是允许存在误差的,所以我想通过这一问,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能够用分析的眼光看待数据,必要时做适当修正。
这时,再引入教材55页问题3,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轻松掌握教材所呈现的思想方法。
③ 小明想检测另一款桌椅是否具备同样特征,他该怎样做?
这是个参与性很强的开放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展开想像的翅膀,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重点在于学习如何制定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完善数学建模过程,树立学生应用数学、发展数学的意识。
(5)作业:
作业的设计同样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我安排了两种内容,争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会。
【必做内容】:
在科学辅导读物上有一张这样的表格:
你能确定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吗?
【选做内容】:
已知某山区的平均气温与该山的海拔高度的关系见下表:
如果某种植物适宜生长在18℃~20℃(包含18℃,也包含20℃)山区,问该植物适宜种植在海拔为多少米的山区?
【板书设计】:
实践与探索
问题1:(解答过程)学生探索
问题2:(困惑)待定系数法求表达式
复习函数:表达式及图象特征检验
小结延伸拓展
后记:
最后,我一点个人体会,这就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教师应当花大力气去培养的。本人觉得这节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摆脱纯演绎数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尽可能再现数学发现的基本过程,既挖掘了数学知识生的活内涵的,又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地结合地起来。
这节课是个尝试,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第三篇:远程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3年9月,东江镇田心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36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为切实把试点工作搞好,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好,并发挥效益,田心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初步实践
该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远程教育示范点之后,按照市委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工作,狠抓远程教育的建、管、学、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支书亲自抓,副支书具体负责,其他支村两委同志协同抓的工作格局,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建设、管理、学习、应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紧抓站点建设。支村两委抓住机遇,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紧抓建站进度,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筹集资金7万元,建成一个全市一流、拥有投影仪、电脑、空调、VCD、打印机、卫星接收系统等先进设备、可容60余人的现代农村远程教育A级站点,并顺利通过上级组织的验收。三是硬化制度建设。先后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制度、远程教育活动制度、活动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等,规范了远程教育的学用管理。四是统筹学用培训。年初,拟定全年学习培训思路,每月初,制定当月学习计划。明确规定,每月不少于5次统一集中培训;平常,根据群众需求分类分散培训。学习情况详细登记备查。站点建成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72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400余人次。五是探寻培训模式。采取“支部+远教”、“协会+远教+基地”、“科技兴趣小组+远教”“群众组织+远教”等培训模式,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的“双带“作用,联结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生猪等专业协会,利用“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等生态种、养业基地,把不同需求的群体集聚到远程教育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培训,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供实践舞台。
二、主要成效
三、几点体会
从田心村一年多来的实践来看,成效是明显的,真正的达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上级高度重视,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保证。市委、镇党委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并从培训形式到内容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该项工作有效开展。二是紧紧扣住群众的不同需求,抓住群众的兴奋点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关键。在培训工作中,支村两委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紧紧扣住群众的不同需求,抓住了群众的兴奋点作文章,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这也是远程教育得到群众支持和参与率高的重要原因。三是认真搞好跟踪服务,是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积极开展各类培训,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切实搞好跟踪服务。需要技术的,通过现场会或上门到田间地头亲自指导,或提供技术资料等服务。对在跟踪服务中发现的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给予协调贷款解决。通过较好地跟踪服务,解除党员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大家利用远程教育增收致富的信心,合理解决党员群众“学习”与“运用”结合“难”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用实效,推动远程教育有效开展。
>>>>远程教育探索与实践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大联动机制探索与实践
“大联动”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主要做法:以“整合资源抓源头、服务民生谋发展、综合治理保稳定、化解矛盾促和谐”为目标,建立了区、街镇和居村委工作站三级组织架构;整合了职能部门、各街镇所属管理力量36360人,构建了多方联动模式;统筹了社区服务和街面巡管力量,开展社区和街面网格化巡管工作,形成小区与街面网格化全覆盖管理;整合服务资源,开通“962000”民生热线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求助、投诉、建议,建立了统一受理、集中指挥、协调联动的工作规范;平战结合,实现了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有机统一;建立覆盖全区、联通共享的社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向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公开大联动信息,建立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互动平台,建立了绩效评价体系。
实践成效:一是实践创新产生的思想变化。各单位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逐步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从“被动坐等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从“就事论事”向“系统解决”转变。二是管理创新带来的成效变化。一些群众投诉和反映民生难题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两年共受理各类案事件388185件,办结373811件,办结率达96.3%,地区环境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三是机制创新形成的制度性变
化。从各自为政到职能融合,管理力量有效整合,提升了行政管理效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强化社会前端管理,由行政执法为主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平战结合,立足于城市日常管理,做好应急处置基础工作,实现了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有机统一,形成了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畅通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建立了内部考核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不断拓展社会管理创新内涵,将依法行政工作规程、廉政风险监控、安全生产等内容融入大联动机制;完善了基层组织管理网络,延伸了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触角。
社会影响:两年多来,大联动机制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央领导、部委领导,以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193个考察团、4694人次到访参观。央视、人民网、新华网、解放日报、东视、上视、大公报等境内外媒体,曾报道过闵行区以大联动机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XXX等单位,已经将大联动机制作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培训的教学案例。目前,本市和外地不少地方已经借鉴应用大联动机制。
第五篇:远程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3年9月,东江镇田心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36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为切实把试点工作搞好,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好,并发挥效益,田心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初步实践 该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远程教育示范点之后,按照市委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工作,狠抓远程教育的建、管、学、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支书亲自抓,副支书具体负责,其他支村两委同志协同抓的工作格局,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建设、管理、学习、应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紧抓站点建设。支村两委抓住机遇,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紧抓建站进度,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筹集资金7万元,建成一个全市一流、拥有投影仪、电脑、空调、VCD、打印机、卫星接收系统等先进设备、可容60余人的现代农村远程教育A级站点,并顺利通过上级组织的验收。三是硬化制度建设。先后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制度、远程教育活动制度、活动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等,规范了远程教育的学用管理。四是统筹学用培训。年初,拟定全年学习培训思路,每月初,制定当月学习计划。明确规定,每月不少于5次统一集中培训;平常,根据群众需求分类分散培训。学习情况详细登记备查。站点建成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72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400余人次。五是探寻培训模式。采取“支部+远教”、“协会+远教+基地”、“科技兴趣小组+远教”“群众组织+远教”等培训模式,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的“双带“作用,联结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生猪等专业协会,利用“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等生态种、养业基地,把不同需求的群体集聚到远程教育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培训,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供实践舞台。
二、主要成效 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田心村开展远程教育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科技意识增强了,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田心村在悄然进行着一场科技革命。大家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民,仅靠祖上沿袭下来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田里挖、土里刨是搞不出什么经济效益,唯一的出路必须走科技兴农和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为此,全村上下掀起了一股科技热,“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求村两委多播放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凡是在田心村的包村领导和驻村干部深切的感受就是:现在,不是群众的思想跟不上干部,而是干部的思想跟不上群众,群众的科技兴农的意识太强烈了。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实现增收。远程教育的开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7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欧正才,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掌握了果木管理技术,大胆对所种的5亩果园进行改造,加强管理,每亩增收500元;妇女组长何云兰,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后,主动地承包本组60亩干旱田,进行立体生态开发,2004年每亩创收1万元,比过去每亩增加6000元以上;预备党员文政雄,增强了开拓意识,投资20多万元兴建立体开发养殖场,场地已初见规模;村民刘作良,过去一个不懂技术的养殖户,通过多次培训,远程教育作后盾,解决了技术后顾之忧,大胆地承包了组上60余亩鱼塘,养鸭400只,每亩创收达4000元,比过去每亩增加2000元。类似的范例,举不胜举。200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78元,比上年增加916元。尝到了甜头的农民均说:这是远程教育带来的实惠。三是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村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由于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的“双带“作用,党员先进性充分显现,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村民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配合支村委各项工作。村党支部惊喜的发现,这两年来,工作好抓多了。现在,全村所有税收都能按时完成,不用再要镇里派干部来收;计划生育每个月的“三查一治”率、落实措施到位率、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均能达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自愿成立了治安巡逻队,矛盾纠纷调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2004年6月,田心村被湖南省委确定为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并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四是党风民风大为改观。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如今的田心村,打牌赌博的少了,学文化、学技术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不思进取的少了,想要致富的人多了。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政策意识、团结意识进一步加强,党风、民风进一步改善。全村上下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未来的田心村,应是一幅 “村庄美、风尚好、群众富”的美丽画卷。
三、几点体会 从田心村一年多来的实践来看,成效是明显的,真正的达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上级高度重视,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保证。市委、镇党委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并从培训形式到内容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该项工作有效开展。二是紧紧扣住群众的不同需求,抓住群众的兴奋点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关键。在培训工作中,支村两委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紧紧扣住群众的不同需求,抓住了群众的兴奋点作文章,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这也是远程教育得到群众支持和参与率高的重要原因。三是认真搞好跟踪服务,是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积极开展各类培训,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切实搞好跟踪服务。需要技术的,通过现场会或上门到田间地头亲自指导,或提供技术资料等服务。对在跟踪服务中发现的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给予协调贷款解决。通过较好地跟踪服务,解除党员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大家利用远程教育增收致富的信心,合理解决党员群众“学习”与“运用”结合“难”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用实效,推动远程教育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