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就业路径与难易

时间:2019-05-14 12:3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博士就业路径与难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博士就业路径与难易》。

第一篇:博士就业路径与难易

博士毕业的去向:高校任教(俗称青椒),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出国博后,国内博后,大致分为这么7种,下文将以国内高校为例详细谈谈博士如何自我定位与培养

1.工作两年后的第一道坎,职称,刺刀见红的拼杀,概述

关键词:定岗定编,评聘分开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部分学校已经实行定岗定编,并且将陆续推广到所有学校,在这原

则下,高校铁饭碗已破,以天津某著名高校的一个有名学院为例,教授已经超编,这就

意味着,第一,部分教授聘不上教授岗,第二,除非有些教授over了或者调离,否则副

教授是基本升不上教授的。第三,一场高校教师之间的腥风血雨般的厮杀即将拉开战幕

。。。

你做好准备了吗?

国内高校又可分为一流院校985和部分211高校,以及地方院校,下文统称三流院校,二

流的就是夹在这两者之间的部分有一定知名度的院校

对于青椒来说,除硕博连读的外,一般毕业年龄在28左右,这是个很尴尬的年龄,该结

婚了,结婚就要买房,买房就需要钱,钱从哪来?买房的钱一般有如下三种途径:父母

提供,学校提供部分,自己提供

一流学校待遇:0-6万左右房屋补贴,0-2万左右安家费,1年左右周转房,不安排配偶工

作,工资2000以下,讲师待遇,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科研启动

费2万左右,一年工作缓冲期,不参加岗位考核,一年后考评,直接决定岗位津贴数目。

博贴基本没有,除非当地政府出。生活滋润度,最差,甚至有可能入不敷出,年收入3-4 万。

三流高校待遇:房屋补贴5-20万左右,越差的学校待遇越高,有的博士来了直接给副教

授待遇,工资1700-2500左右(税前),基本不解决配偶工作,安家费2-5万,1年周转房,1-2年缓冲期,随后参加岗位考评,一般会有博士津贴,有的地方有政府的博士津贴,例如福建。2年后可申请副教授,有的学校评定职称时承认工作以前包括博士和硕士期间

发表的文章,有的学校不承认,若找工作时,一定要问清楚。生活滋润度,勉强温饱,年收入4-6万

三本与四流高校:房屋补贴20万左右,安排配偶工作,年收入税后6-8万,有的提供住房,服务n年后给产权,一般有博士津贴。科研启动费2-10都有可能。有的可以直接聘入校

博士为副高。生活滋润度,最好。

发展前途:

一流高校最苦,成名前可能一无所有,三本与四流院校最滋润,但是职业发展最受限。

申请课题难度

一流高校与研究所最容易,三流以下学校非常困难,后文将对项目申请有详细叙述,但

是对于大多数青椒来说,没有项目=没有职称

2.两年后的考验,副教授=项目?

博士工作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下面看看不同院校的要求

一流高校与研究所:主持并完成1-2项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973,863),SCI有

影响力的文章若干。由于这个限制,国内毕业青椒想在工作后2年顺利拿下副高简直是做

三流高校:主持并完成1项厅级项目(例如教育厅项目)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前三)参与

完成省部级(地方省级基金委、科委或者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项目一项或者完成横

向项目达到一定经费数额,例如我所在学校要求横向一次到位经费10万以上。SCI/EI检

索论文至少一篇,其他重要文章一篇。注意,要求是完成结题的项目,论文有的要求是

必须署名为工作单位的,有的没要求,也就是你在读博士期间发的也可以。由于项目的限制,都要求完成的项目,因此,想在工作两年后拿下副高,最快的方法是弄到一个大

额横向,然后与企业商量迅速结题。纵向项目,拿到完成,最少需要3年。

三本与四流高校:参与完成厅级以上项目,几篇文章即可

对于女博士来说,可以考虑三流与四流院校,工作压力小,有利于家庭稳定,收入很不

对于有志于有所成就的博士,那么下面的问题,就需要仔细考虑了

影响青椒前途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项目和文章,文章各个行业不同,很难说清。

项目,这个是每个大学青年教师头上最大的一座大山,没有项目,一事无成。下文将就

项目仔细评说

对于青椒来说,若无导师帮忙或者相当的人脉积累,横向项目(企业项目)是基本无望的,现在企业已经很狡诈了,一般要求你有成果,拿过来,可转化为生产,才会给钱。

不象以前了,不会支持前期探索的。

纵向项目:973,963,国家自然(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地方省市自

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基金,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等

973,863那是谁拿项目谁写项目申请指南,一般青椒就不用考虑了。地方省部级自然科

学基金与教育厅项目,限项申报。也就是规定了每个学校能申报多少项。以我所处学校

为例,每年允许申报30项左右,最后批准3-6项不等。由于限项,所以很多人的本子连学

校都出不去。所以青椒的努力方向就剩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这两个自由申请,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所在的院系没有博士点,那么只有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一途了。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往职称的华山一条路?谁是你的伯乐?

号称国内最公平的基金,能不能申请到全看个人本事。08年以后,国基将青年科学基金

从面上项目中分离出来,列为人才基金,总体命中率25%左右,各个学科不尽相同,其中

生物医学类是死亡之组,地球和数学好些。国基在本人眼里,最容易拿到的基金,其难

度低于省部级基金和教育厅基金,教育部新教师基金没申请过,不知难易。

申请要求:博士学位35岁以下,在职博士需要导师推荐信

国家基金考察什么:创新点,排名第一,其次为研究基础,课题组组成等。评审方式:3个以上匿名专家评审人(简称函评),评审人的意见为三种,优先资助,资

助,不予资助。根据三个评审人的意见决定你的本子是否提交学科组开会评议(简称会

评,需要至少一个优先资助),会评通过,则获得国家基金,上会率,据说今年青基是1 30%,也就是会评时还需要灭到30%的人。

国家基金与博士期间的工作

创新点,国家基金的灵魂,如果你在博士期间完全依赖老师,老师交代什么做什么,很

抱歉,你无法提出能够让评审人欣赏的idea,那么你的博士是失败的。

申请青基的思想来源一般为三种:博士论文的延续,工作单位的新方向,以上两者结合为什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很简单,国基要求,创新+工作基础,虽然国家基金委一直

强调说,对于青年基金申请者,可以放松对工作基础的要求。但是,这条相当于无用,因为很多人有工作基础,你没有工作基础申请,简直是找死。什么是工作基础,就是你的文章和项目与现在申请课题的紧密度,你现在单位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你完成改项目,还有你的课题组成员搭配是否合理。

因此,最容易让青椒入手的是,博士论文的延续或者将工作单位新的方向与以前博士课

题结合起来,这样所有的文章都能用上。文章越牛,希望越大。

4.博士的订单式培养---以科研创新与文章为主体,死亡赛跑的起点

我的警告:浪费博士3年,等于浪费你的未来

目前现状:中国博士产量世界第一,以我所在学校为例,06年,我们学院两人申请副教

授,07年,13人,08年,24人,全院接近100教师,近三年引进博士约60人

课题现状:省自然基金全校每年限报30项左右,教育厅项目限报25项左右,全校每年新

引进博士约100人

如何才能申请到国家基金?

创新,在博士期间对本领域一定要做到世界级的领悟,对于每个缺点,发展方向要做到

了然于胸,看100篇英文文章?拜托,这才入门而已。并且,看,不代表你了解,要了解

每一篇文章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优点。如果你能将100篇文章的背景全部

了解,算是合格的博士了,记住,合格,不是优秀。

国家基金的最高原则

优中选优,即所谓锦上添花,国家基金不是扶贫项目,也从来不会雪中送炭

在我眼中什么样的博士是优秀的,能够一毕业就能申请到国基的?

SCI3篇以上,影响因子越大越好,博士老板越牛越好,最好是能当会评评委的那种,创

新点越新越好,解决某个领域的基础性问题。因此,还是我上篇帖子的哪句话,大量的阅读文献,流利的英文阅读与写作,勤奋的工作,那么你将来的路,要平坦很多。天天

一到实验室就上网聊天打屁,整天都不知道干了什么的博士,进了高校也会被淘汰。当

然,也有例外,例如你找到一个棵大树靠,那算我没说。

国基会评的几条原则:1.有人在会上坚决支持的项目一定能获得资助,即使全体学科组

成员投票没过半数,而这个支持者则必须签字表示支持,即所谓非共识项目。2.有人坚

决反对的项目也基本通不过。

因此,博士时导师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函评专家认识你导师(认识你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你导师在会评时力挺,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资源。所以说,导师越牛越好,文章IF 越大越好。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请看我的第一个帖子。在这场死亡赛跑中,如果失

去了导师的支持,那么你就只剩下你一个人

-------------------------------------------总结

博士期间的论文水平参加项目水平=工作基础

博士期间的独立能力+领悟能力+对本领域的了解=创新能力

工作基础+创新能力+一些运气=国家基金

国家基金=课题组的经费+你的职业发展

------------------------------

博士就业两极分化

提起博士生就业,这两年给人明显的印象是境况大不如前,他们普遍被戴上了“薪酬缩水”“找不到工作”的帽子。

5年前,经常有企业招聘博士时会配车配房,但现在,这种特殊待遇减少了许多,甚至海归博士的优势也不再体现。那是因为之前博士相对较少,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学历有一种崇拜。而如今博士越来越多,没有那么多的企事业单位来吸纳博士,各地高校也基本处于教师饱和状态。

如今在人才市场上,博士找工作基本上就一个字——“难”。这个“难”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博士的岗位少,并且你也别以为自己是博士,竞争力强,其实你的对手全部是博士,PK更激烈;二是对岗位、薪水、福利的预期与现实给付的差距太大。比如本科生心理预期2000元,企业给1500元,也就差了500元,但博士的心理预期普遍是七八千,企业一开口只有三四千,一下子就懵了,这工作还怎么找?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显示,当前我国博士毕业生实际月收入均值是4814元。其中不同类型单位提供给博士生的工资很不一样,在公司企业工作的博士平均月收入最高,为7184元;其次是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博士,为4709元;再次是在政府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为4272元;最低的是高校,工资为3932元。

当“唯学历”时代逐渐远去时,研究生这群原来的“皇帝女儿”突然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所以如果你这两年准备考博,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2、想读的专业是什么?

3、该专业就业情况如何?

4、毕业后的工作期望如何?

小邵在采访了不少博士后发现,他们当初之所以考博,一是对学校抱有幻想。觉得清华北大中科院是科学圣殿,自己能攀上科研巅峰,自然前途无量;二是对导师抱有太高期望。有些人并不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只以为导师有名,就业就不会发愁。这样的想法都有片面性,容易走入就业误区。

目前,博士就业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水平高的博士,一流学校毕业,有对口的研究方向与课题,有海外留学经历,收入依然会很高;但水平低的博士,二三流学校毕业,身上只有一份纸上谈兵的论文和一张学位证,那么你的收入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生活也会很拮据。因此想要通过读博士改变命运的人,得慎重。

高校不再是就业避风港

从博士就业的单位类型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要去向,占总数的68%;真正进入政府机关的博士并不多,比例不到3%;进入企业的博士主要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其比例分别为7%和10%。先说说国内高校的招聘情况。近几年很多高校编制已处于饱和,大多数高校进人都很少,一般比较大的系一年也就四五个人。且越知名的高校门槛越高,一般要求海归博士,对“土鳖”兴趣不大。同时,即使有招聘名额,你也很难把握。高校很多专业学科都习惯留用自己的学生。你北大毕业,北大门槛太高进不去,进个北师大北航总可以吧?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可能门都没有。

高校招聘时对候选人的考察因素有很多:专业、毕业学校、论文、个人关系、研究方向等等。因为高校招的人少,且是由人来决定的,因此主观性很强,偶然性也就非常大。此外,国内名校基本上不太愿招刚毕业的博士,相对乐意招那种在国外已拿到教职、一回来就能吸引研究经费的人才,这样有利于高校在某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高校往往对女博士不那么青睐,因此女性选择读博要更谨慎。

除此之外,考博要不仅要考虑现在的情况,更要考虑未来更紧缩的就业名额。对于既没名额又想招人干活的高校来说,普遍提出的招聘方案是:一是通过博士后的方法录用。一些高校规定你要进入高校,必须做博士后,如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现在乃至将来,做博士后才能进高校是大势所趋;二是实行人事代理。将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通过第三方代理企业和高校产生雇佣关系。

小心“充门面”式招博陷阱

下面说说企业对博士的招聘态度。

在企业界,不同专业的博士就业难易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喜欢招博士的公司并不多,很多公司觉得博士做的课题华而不实,与实际距离很远,而工资要求却高,常常眼高手低。

另外,公司里研究类职位受经济形势影响最大,企业一般都会在财务状况不好时削减研究经费,这也就意味着当经济形势不好时,研究类职位将不招人或招很少的人。很多专业尤其是基础学科在企业界几乎找不到工作。即使是在高科技企业,比如中兴、华为、腾讯等公司,招聘均是以本科生为主。原因很简单,高科技应用开发不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员不断去学习接触新事物,大量工作有一定知识含量但又不涉及过深的基础理论。而从目前培养体系中出来的博士生,大多属于关起门来研究理论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招博士?无非有两类:一类是出于“充门面”的目的。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心理咨询、健康养身、医药或教育机构,很多会打出招聘博士的广告。被招博士常常在公司的对外活动或宣传中担当“主角”,他们对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博士”两字,似乎是在炫耀公司在该领域的专业度。进入这类公司,博士价值被大大弱化,工资也不会很高,且没有升职与发展可能。博士求职时一定要小心避免踏入这类企业的“陷阱”。

另一类是大型研究型企业,是真正的招聘,在这些企业中博士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才能。在国内有少数技术领先的“牛”公司,需要依靠前沿的技术研究,支持自己的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公司往往愿意支付很高的报酬,但对博士的要求也很高,不是海归或名校博士,不会有面试机会。这类企业以外企居多,但在整体外企数量中也仅占有很小一部分,以医药、化学、高科技、通讯、搜索网站、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居多。因此在读博前你一定要搞清楚,你选的专业,哪些企业会重视博士招聘,以及每年招聘的数量大概有多少。

博士就业还有最后一条出路——创业。对于大多数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但博士成功率较高。因为博士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变成产品,遇到企业资源丰富的导师,还可以借助导师的力量,帮助自己成功创业。

第二篇:博士就业现状

我并不认为读到博士就好找工作,其实大学生就业十年前就很已经很难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别的国家大学生就业就没有这么难呢?人家的大学生比例比我们高多了。也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就业难。好像今年只有百分之几吧。很多人说大学生要转变观念,或者说专业不对口,我可以告诉你们,这纯属胡说八道。大学生毕业不说一个拿几千块了,连个生存的岗位都找不到。一个月几百块不过份吧?就这点要求在现实中都很难实现。不要相信那些沦为政府传声筒的媒体的忽悠,要有自己的判断。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大学生不聪明,也不是你们不努力,真正的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和法制化的停滞不前导致的。一,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其实我们只是个加工业大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以造船业为例,我国号称世界第三大造船国,其实也就是弄几块钢板,找点民工把它焊起来,一个空壳而已。设计图,发动机,电子系统,雷达导航系统全是进口的。我们掌握的这一块是最没有价值的,别人不愿意做的一块给了我们,因为我们有的苦力。我们破坏我们的资源,污染我们的环境,剥削我们的民工,换取微薄的利润。更重的是,加工环节是不需要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大学生是设计这一块,这一块掌控在发达国家手中。其它如服装,家具,汽车,电子等等行业无不如此。二,我国没有法制,缺少专利保护。我们国家的企业不愿意搞研发,要么高价买别人技术,要么抄别人的技术,就说软件业吧,你买的软件是正版的吗?比如我们用的系统和应用软件三块钱就是能在地滩上买到,别人投入巨资开发的产品,不用花一分就复制过来了,其它行业也是此。这种局面不改变,谁还去投巨资搞研发呢?不研发大学生怎么就业呢?制造环节是不需要大学生的,操作个机器这么简单,要什么大学生嘛,需要大学生是设计部门。我知道的很多公司,从老板到保安没有一个大学生。因为这种经济模式根本就不需要大学生。由于没有法制化,导致我国的经济,有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现像,那就是没有赢家的竞争,没有利润的忙碌。因为大家的技术都是抄来的,水平都差不多。结果只能打价格战,看似都在忙,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利润,以制造业为例,2005年平均利润是10%,到了2006年只有5%,07年2%,2008年为负。别的国家是在创新上,服务上竞争,我们除了打价格战以外没有选择,因为你开发新产品,别人马上抄剽你的技术。谁也不愿意搞创新,搞研发。自次贷危机暴发以来,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倒闭40%,另外40%也处于半停产状态。已经有近三千万农民工失业。总之一句话,未来将相当艰难,你要有思想准备,什么时候会看到希望?我只能告诉你的是,困扰我国的三大根本问题,什么时候解决,什么时候就有希望。一,政治腐败问题。二,产业结构问题。三,社会保障问题。医疗,养老,住房,哪一条都够你受的,我国0.4%的权贵掌控国家90%的财产。他们做为既得利益者,是不愿推动改革的,说一句丧气的话,有生之年都未必看得到希望,除非我国民觉醒,真正把握自己命运,我们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给你两条建议,1,学个实用的专业技术,当然是你真正感兴趣的,努力做到行业的顶尖。2,加强锻练,保持健康的体魄。

第三篇:创新就业模式拓展创业路径

创新就业模式 拓展创业路径

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提供重要引擎

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双重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始终坚持把创业型城市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制订创业规划,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不断完善创业政策,全面优化创业服务,努力营造创业氛围。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搭建创业平台,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推动创业型城市建设,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组织专家,从大连的实际出发,编制创业型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全民创业行动方案,为创业型城市建设提供蓝图和行动纲领。政府在推动创业过程中,搭建全方位的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业舞台,既是创业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一是创新发展载体,打造海外学子创业“天堂”。近年来,海外学子回国创业已成为时代潮流。我们充分发挥大连的环境、产业、开放、人才等优势和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大力打造海外学子回国创业的“天堂”。市政府每年设立6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

金,建立和完善了光电子、软件开发、生物制药、数控技术、海洋高技术等新兴产业项目支撑平台,支持专利项目市场化运作,培育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创业企业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50%。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我市创业,我们建立了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园,每年举办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大力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到大连创新创业。到2010年底,海外学子创业园累积孵化留学人员企业410家,成功创业的留学人员690人。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累计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9400多人次海外学子回国考察,有3000多人携带技术或资金归国创业或开展合作,创办的1100余家企业已累计实现收入188亿元,成为拉动我市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

二是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拓宽市民创业“舞台”。按照全域谋划的思路,我市实施了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城市组团化发展的新格局,在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全面升级,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优化、重组区域各种资源要素,全市形成了功能独特的产业园区83个,其中国家级产业园区5个,省级产业园区19个。通过实行取消引进人才落户限制、扩大公共租赁住房普惠范围、提高安家补贴标准等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及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22个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为产业聚集区入驻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各产业聚集区在场地使用、资

金补助、服务配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一大批初创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增强产业聚集效能的同时,强化了就业岗位的吸纳能力,形成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

三是加强孵化基地建设,扩展劳动者创业“温床”。我市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和社团组织的职能和优势,广泛利用闲置的厂房、楼宇、仓库等场所,采取租赁、置换、购置、合作等方式,广泛建立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青年群体和中小企业等各类创业孵化基地。2009年以来,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近3000余万元支持50户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2010年,市政府投资1800万元建设1.4万平方米的中国(大连)创业者公共实训(孵化)基地,设立创业素质评测、项目入驻孵化等六大功能区,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孵化开辟了多层次创业渠道。目前,我市采取政府引导和民办公助、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各类创业孵化基地76个,入驻企业2691户,带动就业7.8万人。

二、完善创业政策,努力激发劳动者创业的内在活力 完善的政策体系,优厚的资金支持,是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多管齐下,着力打造创业就业的政策高地。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创业门槛。近年来,大连市相继实施了鼓励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扶助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起全民创业 的政策体系。在市场准入方面,我们制订了降低注册资本金额、放宽经营场所和经营范围等10个方面39条政策措施,为各类人员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我们把促进创业就业列为每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把扶持创业带头人、发放小额货款等主要指标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督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创业就业工作。

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破解创业企业融资瓶颈。为破解创业企业融资难,我市不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扶持力度,将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军队退役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全部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着力在信用社区建立、贷款额度提高、贴息范围扩大等方面进行突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创业促进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11.4亿元。近年来,市政府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全市121家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贷款累计达到450多亿元;2010年市政府又出资3亿元与大连银行合作放大10倍,形成30亿元的风险贷款补偿专项资金。今年9月,人民银行大连中心支行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实施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行动,24家银行与180多家小微企业达成协议,签订协议7亿元,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扶持创业企业发展。市政府设立3000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对优秀自主创业毕业生实行奖励性补贴;区县建立无须偿还的创业扶持资金,对吸纳就业显

著、经营前景良好的创业企业提供5—20万元的资金扶持。加强对初创企业扶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首次自主创业的,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加大创业者经营场所扶持,对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给予不超过3000元的房租补贴。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力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优化创业服务,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是创业者成功的沃土。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是简化服务流程,畅通创业渠道。在行政服务上,充分发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作用,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减少审批事项,为创业就业者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在税费减免上,将减免税的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基层,在减免税申请的报批和备案审核工作中,简化程序和有关审批文书,开辟创业服务绿色通道。2009年以来,全市2.3万名再就业人员享受减免税2564万元,近70万人享受各种减免税1.3亿元;在信息管理上,依托全市四级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和金保工程系统,建立了创业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创业者的实名制管理,对创业项目实施跟踪服务。完善市创业项目信息系统,按照政府支持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了社区街道收集、区市县审核、市认定发布的项目征集体系,通过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连接项目与创业者的对接平台。

二是加强能力培训,提升创业者素质。我们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形式,组织政府有关部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具备资格的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团组织,广泛开展了面向劳动者的创业培训。我市将创业培训领域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培训对象由城镇失业人员向城乡所有劳动者扩展,培训内容由知识培养型向能力塑造型转变。在连各高校利用场地、师资、设备等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培训。为提升劳动者创业实践能力,我市引进了创业模拟公司实训项目,工商联等社会团体依托企业分别建立百家创业实训基地。2009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创业培训1.2万人,创业成功率达到87%,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社会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理论培训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的创业培训体系。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创业氛围。为激发创业潜力,增强创业效应,我市从2003年起,连续举办9届以创业促进就业为主题的公益性展会,9届创业项目洽谈会共推介创业项目2624个,累计38万人次参与各项活动。各级政府每年定期开展创业先进人物、创业明星评选活动,并作为政府就业工作表彰和奖励的重要项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建自主创业典型巡讲团,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巡讲活动;市总工会设立创业讲坛,采取定期讲座形式为创业者提供智力支持;团市委建立青年创业导师巡讲团,大力激发青年群体的创业意识;市妇

联评选表彰“十大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标兵”,积极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举办创业计划冲浪大赛、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大力宣传创业先进典型和成功事迹,努力营造政府支持创业、社会关心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面对“十二五”时期创业就业的压力,大连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新局面,为把大连建设成为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径探索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径探索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的转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系列难题,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高校、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是各高校所面临的共同话题。高校可以通过健全就业制度,强化就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将就业与日常的教学、实习和团学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大学生就业成为高校面对的一个共同难题,据统计201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与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相比净增28万人,就业人数的增多必然使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高校应将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健全制度,为就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一)完善院系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员配备

当前高校的就业服务机构主要由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院系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组成。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要从宏观上为全校的毕业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具体的工作主要是由院系来完成,其就业服务人员配备状况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着重要影响。为更好的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院系应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应由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吸纳从事就业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为成员,即构建院系就业工作“一把手”和“全员参与”工程。针对毕业生的需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就业工作会议,通报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就业经验、分析就业形势、开展就业教育、研究制定就业工作有关政策、探索新方法、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等。同时院系还应设立专职就业辅导员负责就业的具体事务,对其要进行系统、专业的就业培训,并为其配备较好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为就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应不断完善就业制度建设,制定涉及就业管理、就业服务、就业统计等制度,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倾斜,使就业工作有相关的制度支撑,通过制度来为毕业工作提供保障。特别是在就业统计方面,面对毕业生离校后更换手机号,就业统计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学校和院系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使他们在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方面发挥“中间人”的作用,从而为就业统计这一难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三)加大经费投入与设施建设

在高校就业方面,院系除科学使用学校专项就业经费外,还应从院系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专项支持就业,比如用于联系就业基地、开展辅导讲座、添加就业相关书籍、完善就业网络设施等。通过对软硬件设备的投入来为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强化就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引导,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技巧和就业方法,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

如何让学生增强就业意识,系统掌握就业知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当前开展就业教育的关键。在就业指导课层面,学校应对授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吸收一些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和其它人员参与,使授课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技巧的要求;学校每年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邀请就业领域专家来校进行就业讲学,院系还应根据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企业家、历届事业有成的优秀校友来校为学生作就业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技巧。

(二)认真组织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利用多种平台提供就业信息

大规模的招聘会由于时间短、参会人员多、就业信息繁杂等原因,其效果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学校应大胆创新思路,采取专业相近院系共同举办专场招聘会的形式,邀请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企业来校参会,提高就业的针对性,为相关专业学生“量身定做”职位,满足广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学校还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向企业发布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会根据毕业生信息,发布一些相关的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效率。比如,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可在国内知名酒店网上--最佳东方网上发布校企联合招聘会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毕业生专业分布、男女比例、毕业生生源等情况,通过这一平台,有用人需求的酒店会主动联系学校,到校招聘毕业生。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电话、高校通、飞信、QQ等多种平台收集、公布就业信息,及时向学生发布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参加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大量的用人信息。

(三)拓展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平台

就业基地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大学生就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还是落实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学校可通过“走出去”战略,即走出校园,主动与社会联系,充分挖掘并利用社会资源,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实习就业基地,积极发挥专业教师的力量,寻找与专业相关性较强且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水平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让学生通过在就业基地的实习,掌握相关的就业技能,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四)加强毕业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许多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不少“误区”,普遍存在着理想主义、盲目攀比、心理预期过高、眼高手低等想法,这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让很多学生不愿到基层去。甚至一些就业比较容易的专业,大部分学生存在观望态度,有了机会又下不了决心,总想等一等、再看看,到头来却把好机会都弄丢了。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和院系应多深入毕业生,和他们生座谈,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进行细心的开导,积极鼓励学生多层次就业、创业,鼓励学生到西部、基层、农村去就业,引导他们积极就业。

三、积极探索就业新途径,就业与日常的教学、实习和团学活动紧密结合

(一)打造“双师型”教师,引导课程安排与就业相结合

高校教师大多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囿于条件的限制,多数高校教师缺少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支既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校近年不断尝试的新做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各专业课程质量,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相协调,也能更好的适应学校因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学校每年可利用寒暑假派出专业教师到相关用人单位内部进行体验、考察。教师通过体验,获取了与学生就业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提出的意见也更有针对性。学校应将他们反馈来的信息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不断加强和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进行了理论课程改革和实践实习改革,课程设置逐渐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这样课程的设置使授课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相对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学校和社会得到双赢。

(二)积极探索团学工作新途径,实现团学工作与就业工作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团学工作与就业力的关系十分密切。日常的团学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团学活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参加有针对性的团学活动对于其就业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常学生活动中,应以团学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宗旨,拓展新思路,开辟新途径,形成新模式的团学工作思路。围绕就业所需的交流沟通、创业发展、团队合作、实践运用、社会适应五种能力的提高,寻找团学工作突破口,精心策划团学工作项目,认真设计团学活动内容,形成团学工作新的模式。比如,针对师范专业,学校可开展演讲诵读比赛、师范技能大赛和暑期阳光支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此类活动,极大的培养在校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热情,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各种师范技巧,并使其尽早适应将来教师职业的各项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团学活动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三)学生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实习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以及就业择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积极尝试将学生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实习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在实习工作方面,学校要结合专业办学特点与优势,全方位地帮助同学们了解实习的具体内容、制定实习的详细计划、确立实习的明确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习,扎实理论基础、提升专业技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EB/OL].(2014-04-2)/2014-05-8.http:///c/2014gxbys/index.shtml

[2]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3]王定福.高校就业工作中校友资源的有效使用[J],教育评论,2004,(06)

[4]祝治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10,(08)

[5] 谷正杰.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培训方式的完善.四川理工学院学报[J],2013,(03)

[6] 周园.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概述.中国大学生就业[J],2012,(14)

作者简介:

张继华,男,硕士,任职于洛阳师范学院,从事思政研究。

第五篇: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解析

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解析

2018-03-15 右军大令1 转自 漫步之心情

关于美国博士留学同学们也是需要对就业情况进行了解的,那么留学美国读博士的话就业情况是怎样的呢,美国博士回国就业情况如何,下面至美前程留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情况,以供各位同学们参考。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方向-----终身教授(TENURE-TRACK)能够被美国大学聘用做终身教授,是一些博士的职业目标,也是衡量他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做教授的好处是,宽松的学术气氛,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但是,在美国当教授不会一劳永逸,不断地申请科研经费和管理手下的雇员,需要高智商和好耐性。至少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博士都愿做终身教授。不过,值得自豪的是,近年来,在美国的华人教授越来越多,他们与白人还有其它族裔的教授一起构成了美国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留学美国读博士回国待遇怎么样,就业方向-----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

博士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公司任职是一个很好的去向,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在公司任职的博士收入较高,工作相对轻松,压力应该比学校的教授要小些。但在公司工作也有弊端。如果公司效益不好,一些员工可能会被裁掉,这多多少少会给人一种不太稳定的感觉。

美国博士回国就业情况方向-----给大教授打工的小教授

这种博士虽有助理教授职称,但他们没有自己完全独立的实验室。他们通常附属于某位大教授门下,为他独挡一面,管理一些研究课题。这种工作的好处是,小教授不需要为科研经费太过操心,其它的一切也都会由大老板搞定。当然,这种工作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小教授干得再好,他也只能是个给大教授卖命的打工仔,他的命运完全控制在大老板手里,大老板也可以随时让他走人。美国博士留学就业方向-----教书育人的博士们

有相当一部分的博士,在美国高校当任课老师而不从事任何科研。这种工作薪水相对较低,但工作轻松也较稳定。老师全凭一张嘴,所以,口语不好的博士不适合这种职业。还有一些博士,在美国中学当文理各科的老师,给孩子们当园丁。想在中学任课的博士,通常要通过本州内的教育证书考试。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方向-----永远的博士后

因为博士工作相对难找,大部分的博士在毕业后要先经过几年的博士后训练,然后才有可能进公司当教授。但如果课题不顺利或他经管的题目科研水平不够前沿,这样的博士后出去求职会有困难,他们只好继续做博士后。还有少量的一些博士后,他们懒于经历职场上的竞争,而是心甘情愿地赖在博士后的位置上,他们可能会年复一年地一直做下去。

留学美国读博士就业情况如何呢,上文内容便是关于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情况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上讲解大家都能够对美国博士留学回国就业情况有所了解。

下载博士就业路径与难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博士就业路径与难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photoshop(路径与文字)

    1、 路径工具用于绘制矢量形状和线条,并可以使用路径工具的编 辑功能创建精确的形状或选区。 2、 图形有两种基本构成方式:一种是矢量图形,另一种是位图图 像。对于矢量图形来......

    广西大学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协议书

    广西大学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协议书根据国家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大学有关文件精神,广西大学(甲方)与考生单位(乙方)、考生(丙方),经三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 总......

    最佳路径设计与反思DOC[模版]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 佳 路 径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有所启发,懂得“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中所包含的信任与尊重。 3、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了......

    相声《小本与博士》剧本

    非专业相声演员杜振开、焦瑞锋向各位领导、各位兄弟姐妹致敬,大家晚上好 杜:今晚很荣幸,能和焦博士一块为大家奉献一段相声; 焦:我也很高兴能和小杜一起为大家表演。 杜:瞧您客气......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如何充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满足大学生进入社会获得价值认可的需求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以及就业领域......

    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探析

    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探析 李晶a,祁丽b,张慧敏c (哈尔滨金融学院,a科研处b管理系c学工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造成这个局面的......

    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和提升路径

    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和提升路径 摘 要:我国目前的就业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其实就业难这一现象在我国已经长时间存在,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尤为严重,但是......

    【海归博士就业】个人简历中特长怎么写5篇

    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海归博士就业】个人简历范文中特长怎么写 千篇一律的个人简历往往会石沉大海,想要给自己的求职打开一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