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训与就业
名词解释:
1.职业培训的概念: 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收培训的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进行9.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是衡量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对工人进行培训,鉴定的基本依据。10.岗位:
是按照社会劳动分工、秀技能人才,在全社会
给予表彰的制度。17.就业: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
失业保险并轨。转轨: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国有企业富足人员问题基本解决。双轨: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失业人员进入劳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活动。
2.就业训练中心: 是伴随着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诞生的,以实用技术和适应性培训为主,是为新生劳动力和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职业培训基地。
3.SYB培训模式: 培训采取小班教学注重教师和学员间互动交流,采取知识培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气息活跃培训效果明显。4.三段式培训模式:
①理论学习阶段②咨询辅导阶段③后续扶持阶段
5.创业培训:
是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6.再就业培训的概念: 是指对有一次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或下岗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7.高技能人才:
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方为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8.国家职业标准: 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啊上,对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所做的规定,是从业资格的主要依据。标准除包括只是要求和技能要求,还包括职业环境与条件,教育水平与职业道德等内容。协作和组织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职责,任务和内容的工作位置,是社会劳动组合的基础单位。
11.职业技能鉴定: 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考型考试。它是由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12.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管理体制:
就是在国家法律政策指导下,由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由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领导,由职业鉴定所实施的评价和认定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工作体制。13.职业资格证书: 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14.就业准入制度: 是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15.职业技能竞赛: 是指根据《劳动法》,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生产实际以及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开展的有组织的群众性技术,技能比赛活动。16.人才评选表彰: 是指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艺的优秀技术工人为评选对象,按照严格的评选条件和评选程序,选拔优营收入的经济活动。18.失业:
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
19.劳动力市场概念: 是指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
20就业服务:
是劳动力市场的载体,连姐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满足双方的需求,直接为促进就业服务。21:职业介绍: 是指一定的主题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
22:就业指导: 是指职业介绍机构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其进行职业悬着,帮助用人单位招聘用人的活动。
23职业介绍机构: 是就业服务机构的重要组织形式。国家对职业介绍实行行政许可制度。职业介绍可分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和其他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三类。
24再就业服务中心: 是指依托企业建立的保障下岗职工基本型生活,对下岗职工进行有效管理并促进其就业的一种组织管理形式或机构。
25并轨,转轨,双轨: 并轨:是国有企业下岗动力市场。
26劳动预备制度: 是对青年劳动者就业前应经过培训的制度规定。组织城镇未能开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继续开学并准备从事非农业工作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在就业前接受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27.经济活动人口与非经济人口:
是指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是指16岁以上人口中,没有就业能力或没有就业愿望的人品。
28.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失业率: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毕,就业率:就业人数占劳动适龄人口比例。29.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是检查而形成。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事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季节性失业: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总是处于周期性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隐性失业:经济部门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人员现象。自愿失业:虽然
有就业愿望但是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工资等原因放弃就业机会。30.新三化:就业服务在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吧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就业服务宗旨。31.职业介绍;是指一定的主题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32.职业指导;是指职业杰介绍所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其进行职业选择,帮助用人单位招聘活动。32.下岗职工: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人员。33.积极就业政策:在实施宏观经济社会政策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采取扶持政策手段和有效措施,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促进企业吸纳就业促进社会和政治稳定。
第二篇:就业与培训
就业与培训
名词解释
1、职业资格培训: 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所进行的培训。通过培训,使职工掌握某一职业
(工种)所必备的专业技术理论(应知)和生产操作技能(应会),培训后经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岗位培训: 是对职工按岗位需要进行的以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为
目标的定向培训。只要包括按照岗位规范要求取得上岗、晋升资格的培训和根据本岗位生产(工作)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各种适应性培训。
3、岗位练兵: 是企业根据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素质的需要,在生产现场中有组织对职
工实施以提高生产服务技能和工作能力为重点的训练活动。
4、转岗转业培训: 是为需要转岗或转业的人员创造新的职业技能条件所进行的一种专门
训练。
5、学徒培训: 是指在生产现场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把青年培养成为为具有一定熟练程
度的技术工人的培训方法
6、创业培训: 是对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所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
备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
7、私营企业:是资产属于个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8、个体工商户:是指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核准登记设立的由个人出资,个人生产经营,劳动收入归己的小型经营单位。
9、社区非正规就业组织:是指街道、居委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组织的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再就业,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又暂未进行工商、税务登记的劳动组织形式。
10、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队劳动者从事某项职业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级,即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劳动法》法律依据。
11、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
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性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12、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但无职业的劳动者。
13、劳动适龄人口:分为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16岁
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14、劳动力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
15、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它反映在全部经济活动人口
中失业人员所占的比重有多大,从而反映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
16、目前我国的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率,它等于城镇失业人数除以城镇从业人数
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
17、就业率:是指就业人数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
18、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
19、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
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
20、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队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形成季节性失业。
21、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22、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人员的现象。
23、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
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而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24、增长型人口:是指0~15岁年龄段人口比重大的类型,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供给将
趋于增长,就业压力也呈增长态势。
25、老年型人口: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的类型,这种情况下,人口年龄结构趋
于老化,劳动力供给将出现停滞甚至减少的趋势,就业压力会减小。
26、均衡性人口:即劳动年龄段人口占合理比重的人口结构。
27、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总量对就业的影响的指标。就业弹性就是指某一经济变量的单位变动率所引起的就业量的变动率,自变量可以是国民收入指标、消费指标、投资指标。
28、经济结构: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生产要素分配体系的内部结
构,以及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29、经济体系:是一系列经济制度的有机集合,通过在这以体制中活动的人的具体行为
表现出来,因而是权力结构、运行机制和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目标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简答题
1、就业服务的作用
(1)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和发展。通过就业服务,可以有效地调解劳动力市场上的供
求关系,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合理配置,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实现有机结合,促进劳动力的供求平衡。
(2)促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相互选择,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通过及时、快捷的就业服务,可以使企业加快劳动力结构
调整的步伐,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可以减少劳动者职业流动过程中的人为障碍,节省其职业转换的时间,提高效率。
(4)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保持社会稳定。
2、(上海市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培训方面
(1)失业、无业残疾人经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同意参加初级职业技能培训成绩合格
和,培训费给予全额补贴,参加中、高层次职业培训成绩合格者,培训费给予80%补贴:在职残疾人符合岗位需要,经所在单位推荐、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同意,参加初级职业技能培训成绩合格者,培训费给予80%补贴,参加中、高层次职业培训成绩合格者,培训费给予70%补贴。
(2)聘请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以师带徒形式,签订《名师带徒协议》,对失业、无业残
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并取得成效的,给予与培训期限相适应的培训费补贴,期限为3-6个月,标准为200元/月。
(3)为提高残疾人就业的成功率,上海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超额完成残疾
人安置的单位进行奖励,对残疾人个人创业提供担保贷款、开业指导、社会保险费补贴。
3、上海人才市场需求特点
(1)上海紧缺复合型人才薪资增幅明显
(2)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走俏都市
(3)拿多少薪酬全凭实力
(4)中高级职业培训行情看涨
(5)单一操作人员培训转向复合型
4、上海职业培训趋势(可能性大)
(1)转向青年、转向中高层次技能提升、转向新兴技术产业及服务业
(2)从以下岗失业人员上岗培训为主,转向以中高层次技能提升为主
(3)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新兴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
5、为了适应培训大转变,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制定
第三篇:就业与培训
就业与培训
第一章就业和失业概论
1、就业的定义:劳动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种合法的社会劳动,取得一定的报酬或收入,被视为实现了就业。
2、非正规就业: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主要包括微型企业,家庭的生产服务单位及独立的个体劳动者。
3、就业的分类:非正规就业、不充分就业、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
4、不充分就业:是指非个人原因,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工作时间的一半,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人员。
5、弹性就业:是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6、阶段性就业:是指在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自愿退出社会劳动一个阶段后,再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
7、就业对劳动者个人的功能:生活保障功能、劳动者实现和发展自我价值的功能、劳动者服务社会的功能。
8、就业的社会功能:增加社会财富的功能、稳定社会的功能、社会发展的功能。
9、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10、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性失业、自愿失业。
11、摩擦形失业:即便劳动力市场处在均衡状态,即在现行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正好相等,也总会有一些人处于转换职业之中,或者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正在寻找职业,或因用工需求的随机波动引起一些人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交换甚至职业交换状态之中,这些就是摩擦性失业。
12、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包括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失业。
13、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某些部门的间歇性生产特征而造成的失业。
14、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15、隐形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人员的现象。
16、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而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17、经济活动人口:劳动适龄人口(16岁以上)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18、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它反映在全部社会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有多大,从而反映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
19、就业率:是指就业人数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
20、现阶段我国就业形势突出,表现如下:
(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达到1000万人。
(2)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超过540万人,实现就业比率十分低下。
(3)城镇登记失业、下岗失业和其他失业人员越来越多。
(4)大批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每年新增800—1000万人。
(5)大学生就业与失业开始出现新的问题。
(6)初高中毕业生继续处于政策边缘化状态,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21、失业人员就业难的原因:
(1)思想不到位影响再就业。
(2)服务方法不多影响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3)教育或技术水平不高影响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4)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
第二章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
1、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经济体制。
2、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促进增长与充分就业一致性的政策、财税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户籍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中小企业就业状况及政策调整。
3、促进增长与充分就业一致性的内容包括:
(1)提高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
(2)重视第三产业,改善就业结构
(3)缩小二元经济,城乡联动就业
(4)优化工业化技术路线,适当兼顾就业劳动力
(5)坚持市场导向,适度政府调控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概述
1、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市场。其基本内涵是指劳动力的供给方和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市场竞争,自主达成劳动契约关系。构成劳动力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劳动力的供给、需求和价格。
2、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1)作为劳动交换当事人的劳动力供给者与劳动力需求者双方都是理性的,有共同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准则,这就是:寻求利益最大化,并以收益和成本的均衡来决定各自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
(2)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双方有互相选择的自由,劳动力能够在各地区、部门、行业和企业间自由流动。
(3)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由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对比状况决定,是实现劳动力在各部门、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供求状况的显示信号;同时,又是现有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分配格局进一步调整的指示信号,劳动力供求双方都根据工资率的变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通过工资率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引导调整劳动力资源在各部门、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的配置。
3、目前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由以下几类就业机构构成:
(1)各级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交流中心
(2)各类民办的人才交流中心
(3)各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职业介绍所
(4)各类民办的职业介绍所
(5)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劳动力供需交流会
(6)社区劳动服务部门
(7)专门的职业介绍网站
第四章就业服务
1、就业服务:就是由就业服务机构为就业者提供的职业选择、职业中介、职业培训和失业
救济、安置等服务。
2、就业服务的作用:
(1)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2)促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相互选择
(3)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4)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3、职业介绍:是指一定的主体,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
4、职业介绍的内容
(1)对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进行登记
(2)为求职的失业人员、需要转换职业的在职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其他人员提供职业需求信息,推荐用人单位。
(3)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资源信息,为其推荐求职者。
(4)对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
(5)向职业培训机构提供职业需求信息,推荐需要培训的人员。
(6)为特殊群体人员和长期失业者提供专门的职业介绍服务。
(7)通过组织劳务输出、举办洽谈会,以及提供劳务承包、劳务协作等活动,根据需要开展推荐临时用工、家庭服务员等服务,为求职者提供直接的就业服务。
(8)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库,开展劳动力供求情况预测、预报、进行劳动力供求信息咨询服务,收集、整理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
5、职业指导:职业中介机构、咨询机构或教学培训机构,通过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咨询与指导服务,帮助求职者进行科学的职业选择,帮助用人单位招聘用人。
6、主要任务:提供职业咨询、开发职业潜力、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指导设计职业生涯、提高求职和招聘用人的技巧。
7、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
(1)制定强有力,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工业的中小企业,对凡是愿意接收大龄求职困难者的,予以一定的贷款和税收政策支持。
(3)制定并实施阶段性就业制度,缓解就业压力,腾出一定岗位、吸纳就业困难群体。
(4)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吸纳困难群体。
(5)发展社区服务,挖掘有着潜在需求的就业岗位。
(6)建立社会失业预警机制,重点关注、跟踪了解和掌握困难群体的就业与失业情况。
8、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各项服务功能不完善
(2)服务工作不规范
(3)服务手段落后,工作方式单一
(4)各类服务组织和服务活动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处于相互分割状态
9、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
(1)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强化服务功能
(2)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3)推进服务规范化和制度化
(4)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
(5)进一步规范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
(6)实现失业保险、失业救济、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一体化
第五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1、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是指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客观原因,在企业无工作岗位三个月以上,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且未在社会上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
2、下岗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职工下岗是传统就业体制所积累的就业问题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反映
(2)职工下岗是长期重复建设所造成的问题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暴露
(3)职工下岗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表现
3、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基本原则:要坚持减员增效与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与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把握好企业兼并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节奏,加强宏观调控。
工作目标:(1)把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作为首要任务,并力争每年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大于当年新增下岗职工人数。(2)争取用5年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4、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具体措施
(1)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
(2)鼓励企业分流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
(3)出台再就业优惠政策,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4)采取积极主动的就业服务措施,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5)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促进下岗职工出中心
第六章对妇女、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就业的保护
1、扩大妇女就业的问题
(1)城镇女性下岗分流工作任务依然很重
(2)城镇女性夫人劳动就业层次需进一步调整
(3)重男轻女的就业观念需要进一步扭转
(4)城镇女性额劳动就业培训工作仍需加强
(5)男女劳动年龄的性别差异需逐步缩小
2、政府部门在妇女就业、创业中德政策措施
(1)通过小额贷款方式在资金上对妇女创业予以有力支持
(2)对下岗及失业女工进行培训,增强其自我创业能力
(3)对创业成功的妇女在政治上和舆论上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
3、扩大妇女就业、创业的政策建议
(1)对妇女经济活动作新定义
(2)重视非正规部门对妇女就业、创业的作用
(3)重视非农产业,加速郊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4)培育非公企业,作为妇女再就业的新渠道
(5)加强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监察工作,加强妇女就业观念转变工作
(6)分步落实男女平等的劳动年龄、退休年龄
4、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
(2)加强对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的研究和开发,开辟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新渠道
(3)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
(4)加强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培训
(5)加强执法监察力度,保障残疾人就业的合法权益
5、上海市在残疾人就业方面所作的努力
(1)服务促进多元就业
(2)扶持创业带动就业
(3)职业培训练就“绝招”
(4)社会动员热心助残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就业
1、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政策
(1)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2)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就业
(3)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4)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式点
2、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分析
(1)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农村劳动力总量还在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和转移难度越来越大
(2)城市就业压力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转移的空间越来越小
(3)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职业适应能力差
(4)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制度性限制和歧视性政策仍未得到根本消除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
(6)城乡二元就业体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7)政策落实不到位
(8)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根本建立
(9)对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严重缺位
第九章青年就业
1、上海青年失业原因分析
(1)求职渠道不畅通
(2)高学历失业成难题
(3)高投入图高收入
(4)心态引发“摩擦性失业”
2、我国促进青年就业的主要措施
(1)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
(2)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和就业服务措施,促进城镇失业青年就业
(3)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4)开展“下岗青工创业行动”,促进下岗青工再就业
(5)组织引导农村青年流动就业
第四篇:2007年培训与就业
2007年5月 培训与就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8分)1.以下不属于职业培训机构的是D
A)××企业培训中心
B)××市就业训练中心 C)××省高级技工学校 D)××省就业指导中心 2.职业培训的本质要求是C A)灵活性 B)多样性
C)技能性 D)知识性 3.我国建立就业准入制度的时间是B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4.建立劳动预备制度的目的是D
A)搞好就业服务
B)提高在职人员技能
C)对新成长劳动力进行就业指导
D)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缓解就业压力 5.根据有关规定,可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得到培训费用补贴的是B
A)就业前培训
B)失业人员转业培训
C)转岗培训
D)在职培训 6.我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实施的重点在D A)高科技部门
B)海归创业人才
C)高等职业教育 D)部分工业集中的城市和大中型企业 7.钳工、中式烹调师属于高技能人才中的A
A)技术技能型人才
B)复合技术型人才
C)复合技能型人才
D)知识技能型人才
8.促进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最直接有效途径是开展D
A)知识培训
B)职工培训
C)业务培训
D)创业培训
9.根据有关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营业税、所得税给予C
A)1年免征
B)1年减半
C)3年免征
D)3年减半
10、关于社区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B
A)举办者可以是街道、居委会
B)是专门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劳动组织 C)经营项目主要是与社区服务有关的项目
D)是暂未进行工商税务登记的便民服务劳动组织 11.职业编码“6-10-05-09”中的“05”为C
A)大类编码
B)中类编码
C)小类编码
D)细类编码 12.具备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资质的人员是A
A)高级技师
B)技师
C)高级技工
D)特技技师 13.关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具体分为国家、省和地市三级赛制 B)国家级一类竞赛由劳动保障部牵头组织
C)国家级二类竞赛不能冠以“全国××”竞赛活动名称
D)国家级二类竞赛由国务院有关行业部门或行业(系统)组织牵头举办
14.因技术革命、产品更新换代,导致职工的传统技能落后,由此产生的失业是D
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15.以下不属于就业者的是B
A)小时工魏某
B)家庭主妇王某
C)私营业主赵某
D)现役军人李某
16.利用政府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促进充分就业所采用的经济政策属于A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政策
D)国际贸易政策
17.在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后,劳动力需求的主要部门是D
A)农业部门
B)工业部门
C)进出口贸易部门
D)非商品生产部门
18.审批职业介绍机构开办资格的机关是C
A)县级以上工会组织
B)工商行政部门
C)劳动保障行动部门
D)民政部门
19.我国确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目标的《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发布于B
A)1993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0年
20.下岗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可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最长期限为A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21.针对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实现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平稳过渡的三阶段依次为A
A)双轨—转轨—并轨
B)双轨—并轨—转轨 C)并轨—转轨—双轨
D)转轨—并轨—双轨
22.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是用人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C
A)医疗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之和
B)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 C)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
D)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之和
23.享受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优惠政策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B
A)20%以上
B)30%以上
C)50%以上
D)60%以上
24.申领《再就业优惠证》时,认定女性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条件之一是年满A
A)40周岁
B)45周岁
C)48周岁
D)50周岁
25.下列措施中,属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是D
A)失业保险
B)失业救助
C)个人储蓄账户
D)工作岗位创造
26.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是B
A)实现再就业
B)保障基本生活
C)代缴社会保险费
D)发放社会救济金
27.关于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的原则,错误的是A
A)鼓励一般劳务人员来中国就业
B)以维护我国公民的就业权利为出发点
C)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D)实行严格的就业许可制度 28.不属于残疾人就业方式的是D A)集中就业
B)自谋职业和个体就业
C)分散按比例就业
D)国家统一安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
29.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DE
A)初级职业资格的人员
B)中级职业资格的人员
C)高级职业资格的人员
D)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E)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30.导致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BD
A)生产的季节性
B)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性 C)经济运行的周期循环
D)信息的不完善、不对称 E)劳动力的内部结构失衡
31.失业在我国通常是指的是城镇失业人员,主要包括CD
A)“三无”人员
B)进城农民工
C)新成长劳动力 D)就业转失业人员
E)农村剩余劳动力
32.在解决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的并轨阶段中,正确的做法有ABCD
A)企业新减员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
B)企业新减员暂时不能就业的享受失业保险 C)协议期满出中心的下岗职工进入劳动力市场
D)协议期满出中心的下岗职工暂时不能就业的享受失业保险
E)协议期满而尚未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 33.在就业服务工作中,人本服务要做到ABCDE
A)主动服务 B)个性服务
C)贴心服务
D)诚信服务
E)高效服务 34.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包括ACE
A)税收减免
B)提供设备
C)资金信贷
D)投入一定资本金
E)社会保险补贴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35.什么是就业准入制度?
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1分),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2分),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2分)。
36.简述开展创业培训的目的。创业培训的目的是:
(1)通过创业培训,培养和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和经营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2分);
(2)通过创业培训,实现就业倍增效应(2分);
(3)通过创业培训,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1分)。
37.为什么要进行职业分类? 职业分类的目的可以概括为:
(1)为劳动力社会化管理提供依据(1分);
(2)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提供依据(2分);
(3)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提供依据(2分)。
38.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有哪些新特点?
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与过去相比,有五个新特点:
(1)制度建立的依据发展到国家法律的规定(1分);
(2)考核鉴定的目的有强化企业内部劳动工资管理,发展到客观评价劳动者技能技能水平(1分);
(3)考核的标准由原八级技术等级标准,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标准体系(1分);
(4)考核的对象由企业工人扩展为全社会劳动者(1分);
(5)考核管理体系由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发展到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1分)。39.劳动力流动有哪些作用?
劳动力的流动是形成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前提,是劳动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外在表现,没有 流动就没有市场机制(1分)。其具体机制表现为:
(1)劳动力的流动有利于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使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产业、地区发展的需要进行配置。(2分)
(2)劳动力的流动给市场带来竞争,从而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方的竞争促使劳动力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方的竞争有利于改善劳动力的地位。(2分)
40.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哪些? 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1)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1分)
(2)加强对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的研发和开发,开辟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新渠道;(1分)
(3)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1分)
(4)加强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培训;(1分)
(5)加强执法监察力度,保障残疾人的就业的合法权益。(1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41.结合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试述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面临着总体素质不高、高技能人才短缺且年龄偏高的现状。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包括:
(1)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统筹推动。(1分)
(2)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1分)
(3)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技能人才评价和考核体系;(1分)
(4)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1分)
(5)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加大对该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引导更多技能劳动者岗位成长;(1分)
(6)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保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1分)
(展开论述得3分)
42.根据你对积极的就业政策的认识,阐述我国应在哪几个领域扩大就业。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指在实施宏观经济社会政策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采取扶持政策手段和有 效措施,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促进企业吸纳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政策稳定。(2分)
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了扩大就业的六个领域:(1)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1分)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分)(3)发展中小企业;(1分)
(4)促进跨地区的劳动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1分)
(5)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分流和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对破产企业利用其有效资产安置职工;(1分)(6)鼓励灵活就业;(1分)
(展开论述得2分)。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43.王某原是A市第二毛纺厂的纺织女工,42岁,初中文化程度,在单位工作了近20年。2003年接到一纸通知后,失业在家。带着家庭的艰辛,她四处求职,但因文化水平低、技能单
一、年龄偏大,被众多单位拒之门外。期间也曾尝试过路边摆摊、开小食品店,但由于不了解市场和经验不足都失败了。一家人至今仍靠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艰难度日。沮丧、对未来和前途感觉渺茫的她,在看到市电视台关于“岗位援助月”的系列宣传片后,鼓足勇气,充满希望的走进了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假设你是该职业介绍服务中的工作人员,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将为王某提供哪些就业服务?(3分)
(2)针对类似王某的大龄女性下岗失业人员,你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方式、方法开展就业服务?(2分)
(3)结合再就业培训的特点,谈谈你准备对王某采取什么样的培训?(5分)
(1)你可以提供以下的就业服务:
①职业介绍:进行求职登记,提供职业需求信息,推荐用人单位等;(1分)②职业指导:帮助她了解国家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职业定位、鼓励自主创业,激发再就业的主动性;(1分)③培训:介绍、安排她参加转业训练活动或创业培训班等。(1分)
(2)针对类似王某的大龄女性下岗失业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开办妇女就业洽谈专场、妇女人才招聘会、妇女职业介绍窗口、谈心座谈会、女性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创业经验报告会、媒体宣传女性再就业、创业的成功案例等。(2分)
(3)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的再就业培训,必须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后的再就业率。(2分)
针对王某文化素质低、年龄大、技能单一的特点,指导她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及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再就业。建议可在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和第三产业方面考虑就业,如从事托老、托幼、清扫服务,创办居民服务的中、低档食堂等。(3分)
2007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证书考试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B
6.D
7.A
8.D
9.C
10.B 11.C
12.A 13.C
14.D
15.B 16.A
17.D
18.C 19.B
20.A
21.A
22.C
23.B 24.A
25.D 26.B
27.A 28.D
二、多项选择题
29.DE
30.BD
31.CD
32.ABCD
33.ABCDE
34.ACE
三、简答题
35.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36.创业培训的目的是:
(1)通过创业培训,培养和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和经营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
(2)通过创业培训,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3)通过创业培训,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37.职业分类的目的可以概括为:
(1)为劳动力社会化管理提供依据;
(2)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提供依据;
(3)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提供依据。
38.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遇过相比,有五个新特点:
(1)制度建立的依据发展到国家法律的规定;
(2)考核坚定的目的有强化企业内部劳动工资管理,发展到客观评价劳动者技能技能水平;
(3)考核的标准有原八级技术等级标准,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标准体系;
(4)考核的对象由企业工人扩展为全社会劳动者
(5)考核管理体系由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发展到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
39.劳动力的流动是形成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前提,是劳动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外在表现,没有流动就没有市场机制。其具体机制表现为:
(1)劳动力的流动有利于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产业、地区发展的需要进行配置。
(2)劳动力的流动给市场带来竞争,从而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方的竞争促使劳动力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方的竞争有利于改善劳动力的地位。
40.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1)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
(2)加强对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的研发和开发,开辟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新渠道;
(3)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
(4)加强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培训;
(5)加强执法监察力度,保障残疾人的就业的合法权益。
四、论述题
41.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面临着总体素质不高、高技能人才短缺且年龄偏高的现状。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包括:
(1)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总部署,统筹推动。
(2)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3)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技能人才评价和考核体系;
(4)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
(5)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加大对该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引导更多技能劳动者岗位成长;
(6)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保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42.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指在实施宏观经济社会政策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采取扶持政策手段和有效措施,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促进企业吸纳就业、帮助困奶牛群体再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政策稳定。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了扩大就业的六个领域:
(1)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分)(3)发展中小企业(1分)(4)促进跨地区的劳动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1分)(5)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分流和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对破产企业利用其有效资产安置职工(1分)(6)鼓励灵活就业(1分)
(以上观点展开论述得2分)
五.案例分析题(10分)43.(1)你可以提供以下的就业服务: 1.职业介绍:进行求职登记,提供职业需求信息.推荐用人单位等(1分)2.职业指导:帮助她了解国家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职业定位,鼓励自主创业.激发再就业的主动性(1分)3.培训:介绍,安排她参加专业训练活动或创业培训班等(1分)
(2)针对类似王某的大龄女性下岗失业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开办妇女就业洽谈专场,妇女人才招聘会,妇女职业介绍窗口,谈心座谈会.女性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创业经验报告会,媒体宣传女性再就业,创业的成功案例等(2分)
(3)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的再就业培训,必须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后的再就业率(2分)
针对王某文化素质低,年龄大,技能单一的特制,指导她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及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再就业,建议可在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和第三产业方面考虑就业,如从事托老,托幼.清扫服务,创办居民服务的中,低档食堂等.(3分)
第五篇:2006年培训与就业
2006年5月 培训与就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4分)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于B A)1998年5月20日
B)1999年5月20日 C)2000年3月10日
D)2001年8月15日 2.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级别分别为D A)高级
B)初级
C)高级技师
D)技师
3.不属于公共就业“一站式”服务主要内容的选项是A A)处理劳动争议纠纷
B)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C)技能培训
D)失业保险申领 4.下列属于就业者的是D A)不满16岁的矿工
B)福利院的义工
C)家庭主妇
D)因病临时休息的工人 5.以下属于灵活就业的工人是C A)国企正式职工
B)中学教师
C)自由职业者
D)公务员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充分就业时失业率为零
B)充分就业时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C)充分就业时自然失业率为零
D)充分就业时总失业率小于自然失业率
7.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A A)(经济活动人口/劳动适龄人口)× 100% B)(经济活动人口/18岁以上人口)× 100% C)(就业人数/经济活动人口)× 100% A)(经济活动人口/总人口)×100% 8.下列措施属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是D A)失业保险
B)失业救助
C)个人储蓄账户
D)失业人员再培训 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常说的“并轨”是指A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B)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养老保险并轨
C)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轨 D)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救济金并轨 10.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是B A)国际形势
B)经济发展
C)人口总量
D)技术进步 11.就业量与经济同步增长时,就业弹性A A)等于1 B)等于0 C)小于1 D)大于0 12.国家创业示范基地功能模块不包括D A)提供开业指导
B)落实税费减免政策
C)解决创业场地
D)提供失业登记和职业介绍服务 13.职业编码表示正确的是B A)10-02-03-99 B)5-03-06-00
C)5-4-3-1
D)8-7-99-00 14.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D A)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
B)经济发展处于低谷
C)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不畅
D)劳动者技能与职业岗位需求错位 15.SYB培训模式属于B A)在职培训
B)创业培训
C)远程培训
D)就业前培训 16.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外国人来中国就业实行A A)就业许可制度
B)就业证制度
C)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D)职业签证制度 17.申报中华技能大奖的基本年龄条件是C A)35岁以下
B)45岁以下
C)55岁以下
D)60岁以下
18.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一般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比例为B A)2.5% B)1.5% C)0.5% D)2.0% 19.国家对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实行C A)审查制度
B)登记制度
C)行政许可制度
D)申请制度 20.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项目称为A A)阳光工程
B)春蕾计划
C)春风行动
D)希望工程 21.造成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有C A)企业重视技术工人的培养
B)人才成长通道畅通 C)激励机制不健全
D)后备技能人才培养充足 22.不构成劳动力充分流动的条件是A A)劳动力的行政配置
B)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C)社会上存在的经济福利差异
D)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专门化 23.职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属于D A)大类
B)中类
C)小类
D)细类 24.以下关于失业者表述中,正确的是C A)在劳动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而无职业者 B)在16岁以上人口中,有就业要求而无职业者
C)在16岁以上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而无职业者 D)在劳动适龄人口中,无就业要求而无职业者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25.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具体包括CDE A)乡镇级
B)县级
C)地市级
D)省级
E)国家级 26.再就业培训的对象包括AB A)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
B)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C)应届大学毕业生
D)农村剩余劳动力
E)现役军人 27.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原则有ABCDE A)整体性
B)等级性
C)规范性
D)实用性
E)可操作性 28.三条保障线是指CDE A)养老保险
B)失业救助
C)失业保险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E)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29.下列属于劳动预备制培训对象的选项是BC A)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
B)准备就业的城镇高中毕业生 C)辍学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村初中毕业生
D)应届大学毕业生 E)初中毕业准备在家务农的青年
30.职业须同时具备的特征包括ABCDE A)目的性
B)社会性
C)稳定性
D)规范性
E)群体性 31.残疾人就业方式包括ABCD A)分散按比例就业
B)集体就业
C)自谋职业
D)个体就业
E)残疾人联合会统一解决
32.就业服务“新三化”是指ADE A)专业化
B)科学化
C)规范化
D)制度化
E)社会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33.我国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有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2分);
(2)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1分)
(3)有与进行培训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1分)
(4)有相应的经费(1分)
34.什么是高技能人才?有哪些类型?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 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2分)高技能人才可以可以分为技术技能型(1分)、复合技能型(1分)和知识技能型(1分)三类人员。
35.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政策主要有哪些? 税收减免政策(1分)、收费减免政策(1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2分)、场地安排政策(1分)
36.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确立(1分);劳动力市场机制灵活,功能完善(1分);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就业困难群体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建立起对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的抵制机制(3分)。
37.什么是公共就业服务?其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出三点即可)
公共就业服务是指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2分),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3分)。
38.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途径主要有哪些? 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主要有三条:
(1)农业就业,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1分);
(2)就地转移从事非农生产,主要进入当地乡镇企业就业(2分);(3)跨地区就业,主要进入经济发达地区和城镇就业(2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计18分)
39.结合我国职业培训改革的基本经验,谈谈如何开展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和定单培训。答案要点:(1)建立培训机构计算机网络,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对再就业率达到一定标准的培训项目实行培训费用全额或者部分或奖励性补贴(3分)。展开加2分
(2)在再就业培训工作中,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与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再就业培训机构自愿联合,签订对下岗职工的实施再就业培训的协议,明确双方在组织、培训、鉴定、推荐就业、经费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开展培训,增强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分)。在后备技能人才培训和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工作中,通过建立培训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可以结合和企业生产岗位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使用培训和提高培训(2分)。
40.试述今后我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答案要点:
(1)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分);(2)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1分);(3)坚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1分);(4)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由就业为主导、以政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1分);(5)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 分);
(6)合理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对困难群体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1分);(7)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1分)。
展开加2分
五、案例分析题(12分)
41.小王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期间,他通过在乡农机修理厂帮忙,学会了电焊工的操作技能。2000年5月,小王离开家乡加入进城打工的行列,被某机械厂录用为电焊工。2002年12月,该机械厂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企业用工执法大检查中,发现小王没有职业资格证书,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其中包括将小王调离原工作岗位。该机械厂以企业用工自由为由拒绝执行,并怂恿小王以歧视农民工为由状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问题:
(1)如何评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提出的整改意见(1分)?为什么(4分)?
(2)如何评价该机械厂的做法(4分)?为什么(1分)?(3)该机械厂和小王下一步应该怎么做(2分)? 答案要点:
(1)劳动保障行动部门对企业提出的整改意见是合理的(1分)。理由是:《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都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 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 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这个制度就是就业准入制度(3分)。电焊工就是劳动 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之一(1分)。(2)该机械厂的做法是错误的(1分):一是违反有关规定,招用了无职业资格证书的电焊 工(1分);二是拒不整改(1分);三是怂恿员工告状(1分)。理由是:对于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职业),企业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中录用。小王虽然有高中毕业证书和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但并没有通过考核获得相关职业资 格证书(1分)。
(3)该机械厂应该立即落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整改意见,限期对小王进行相关培训,并 在他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后再上岗,或调整小王的工作岗位(1分)。小王应该立即接受电焊工的职业培训,参加相关等级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再从事电焊工的工作,或从事其他不需要职业资格证书即可上岗的职位(1分)。
培训与就业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4分)
1.B 2.D 3.A
4.D 5.C 6.B 7.A
8.D
9.A
10.B 11.A 12.D 13.B 14.D 15.B 16.A 17.C 18.B 19.C 20.A 21.C 22.A 23.D 24.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多选、错选、漏选都不给分)
25、CDE
26.AB
27.ABCDE
28.CDE
29.BC
30.ABCDE
31.ABCD
32.ADE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33.(1)有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2分);
(2)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1分)
(3)有与进行培训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1分)
(4)有相应的经费(1分)
34.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2分)
高技能人才可以可以分为技术技能型(1分)、复合技能型(1分)和知识技能型(1分)三类人员。
35.税收减免政策(1分)、收费减免政策(1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2分)、场地安排政策(1分)
36.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确立(1分);劳动力市场机制灵活,功能完善(1分);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就业困难群体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建立起对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的抵制机制(3分)。
37.公共就业服务是指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2分),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3分)。
38.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主要有三条:
(1)农业就业,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1分);
(2)就地转移从事非农生产,主要进入当地乡镇企业就业(2分);(3)跨地区就业,主要进入经济发达地区和城镇就业(2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计18分)
39.答案要点:
(1)建立培训机构计算机网络,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对再就业率达到一定标准的培训项目实行培训费用全额或者部分或奖励性补贴(3分)。
展开加2分
(2)在再就业培训工作中,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与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再就业培训机构自愿联合,签订对下岗职工的实施再就业培训的协议,明确双方在组织、培训、鉴定、推荐就业、经费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开展培训,增强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分)。在后备技能人才培训和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工作中,通过建立培训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可以结合和企业生产岗位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使用培训和提高培训(2分)。
40.答案要点:
(1)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
(3)坚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
(4)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由就业为主导、以政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
(5)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6)合理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对困难群体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
(7)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五、案例分析题
41.答案要点:
(1)劳动保障行动部门对企业提出的整改意见是合理的。
理由是:《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都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民和财产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这个制度就是就业准入制度。电焊工就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之一。
(2)该机械厂的做法是错误的:一是违反有关规定,招用了无职业资格证书的电焊工;二是拒不整改;三是怂恿员工告状。理由是:对于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职业),企业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小王虽然有高中毕业证书和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但并没有通过考核活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3)该机械厂应该立即落实劳动保障行动部门的整改意见,限期对小王进行相关培训,并在他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后再上岗。
小王应该立即接受电焊工的职业培训,参加相关等级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再从事电焊工的工作,或从事其他不需要职业资格证书即可上岗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