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镇吕东村新建塘坝项目建议书

时间:2019-05-14 12:1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店镇吕东村新建塘坝项目建议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店镇吕东村新建塘坝项目建议书》。

第一篇:小店镇吕东村新建塘坝项目建议书

莒县小店镇吕东村新建塘坝

工程项目建议书

一、基本情况

吕东村地处莒县小店镇东北部,全村共有396户,1165口人,耕地面积1050亩。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现有水利设施已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的需要,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为适应当前形势,提高该村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群众收入,修建新的水源工程扩大灌溉面积已成当务之急。经水利部门组织专家勘察论证,拟在村东南沟内新建塘坝1座,可解决全村灌溉问题。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吕东村位于小店镇东北部4公里处,该区域属石灰岩地貌,土地脊薄,地力条件较差。多年来,该区域的农作物主要以地瓜、花生为主,多数土地靠天等雨,产量低而不稳,村民收入微薄,而且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优质作物的普及,缺水已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的发展。为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土地的产出率,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兴建水源工程已成当务之急。由于地质构造原因,该区域地下水奇缺,解决本村灌溉问题,只能靠拦截地表径流,经县、乡水利技术人员多次勘测论证,确定在村东南沟 内新建塘坝1座,该工程完成后,一是解决本村灌溉用水的需要,同时该村经济作物项目区基本在该工程的灌溉控制范围之内,可大大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使村民早日脱贫奔小康。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长期以来,该村群众种植粮油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效益很低,而发展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土地的产出效益是种植粮油作物的两倍,因此,兴建水利工程,发展节水灌溉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可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同时可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建设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可行性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吕东村塘坝的兴建,全村干部群众非常拥护,积极参与,项目实施时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村书记任组长,村两委成员及群众代表为成员负责该工程的实施。

(2)、群众认识到位

近年来,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使群众尝到了甜头,干部群众普遍意识到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要以可靠充足的水源条件为基础。群众认识到位,为该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项目投资概算

该工程计划静态总投资 万元(详见投资概算表)。

四、项目资金筹措 由于该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申请上级扶持 万元,项目区自筹 万元。

五、项目建设方案

(一)工程规划

本工程从沟道梯级拦蓄入手,充分利用沟道径流,在沟道集中处建一粘土心墙沙壳坝,拦蓄地表水,同时以新建塘坝为水源,配套防渗渠以保证本区域的土地灌溉。

(二)工程内容

1、新建塘坝1座,坝体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坝长 米,坝高米,坝顶宽 米,底宽 米;

2、。

(三)施工组织形式

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县水利局负责人任组长和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所有工程由具有资质的专业队施工,采取工程建设法人制、招标制、管理合同制。

六、项目建后的管护方案

项目建成后,对项目工程实行租赁或承包管理,按用水量计收水费,充分发挥工程的长效性。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该工程完成后,年可增加可利用水20万方,扩大改善灌溉 面积500亩,发展经济作物150亩,年共增加经济效益30.5万元。

2、社会效益

工程建成后,可发展节水灌溉,为农村水利向现代化发展起到典型带动作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3、环境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可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附:吕东村小塘坝工程投资概算表

同时可有效地控制

第二篇:浮来山镇荆家庄村新建塘坝项目建议书

莒县浮来山镇邢家庄村新建塘坝

及配套工程项目建议书

一、基本情况

邢家庄村地处莒县浮来山镇西南部,浮来山脚下。全村共有685户,2156口人,耕地面积2500亩。该村现有大口井1眼,由于多年失修,工程已不能正常使用。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现有水利设施已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的需要,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为适应当前形势,提高该村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群众收入,修建新的水源工程扩大灌溉面积已成当务之急。经水利部门组织专家勘察论证,拟在村西北沟内新建塘坝1座,可解决全村灌溉问题。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邢家庄村位于浮来山镇西南部2公里处,该区域属石灰岩地貌,土地脊薄,地力条件较差。多年来,该区域的农作物主要以地瓜、花生为主,多数土地靠天等雨,产量低而不稳,村民收入微薄,而且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优质作物的普及,缺水已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的发展。为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土地的产出率,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兴建水源工程已成当务之急。由于地质构造原因,该区域地下水奇缺,解决本村灌溉问题,只能 靠拦截地表径流,经县、乡水利技术人员多次勘测论证,确定在村西北沟内新建塘坝1座,该工程完成后,一是解决本村灌溉用水的需要,同时该村经济作物项目区基本在该工程的灌溉控制范围之内,可大大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使村民早日脱贫奔小康。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长期以来,该村群众种植粮油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效益很低,而发展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土地的产出效益是种植粮油作物的两倍,因此,兴建水利工程,发展节水灌溉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可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同时可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建设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邢家庄村塘坝的兴建,全村干部群众非常拥护,积极参与,项目实施时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村书记任组长,村两委成员及群众代表为成员负责该工程的实施。

(2)、群众认识到位

近年来,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使群众尝到了甜头,干部群众普遍意识到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要以可靠充足的水源条件为基础。群众认识到位,为该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项目投资概算

该工程计划静态总投资80.7万元(详见投资概算表)。

四、项目资金筹措

由于该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申请上级扶持70万元,项目区自筹10.7万元。

五、项目建设方案

(一)工程规划

本工程从沟道梯级拦蓄入手,充分利用沟道径流,在沟道集中处建一粘土心墙沙壳坝,拦蓄地表水,同时以新建塘坝为水源,配套防渗渠以保证本区域的土地灌溉。

(二)工程内容

1、新建塘坝1座,坝体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坝长250米,坝高15米,坝顶宽4米,底宽56.5米;

2、新修防渗渠3500米。

(三)施工组织形式

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县水利局负责人任组长和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所有工程由具有资质的专业队施工,采取工程建设法人制、招标制、管理合同制。

六、项目建后的管护方案

项目建成后,对项目工程实行租赁或承包管理,按用水量计收水费,充分发挥工程的长效性。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该工程完成后,年可增加可利用水20万方,扩大改善灌溉面积500亩,发展经济作物150亩,年共增加经济效益30.5万元。

2、社会效益

工程建成后,可发展节水灌溉,为农村水利向现代化发展起到典型带动作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3、环境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可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同时可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篇:村项目建议书

矶滩沟汀村龙坡、重兴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矶 滩 乡 人 民 政

二00八年五月

***乡沟汀村龙坡、重兴组村庄道路、排水

沟及防洪坝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乡沟汀村龙坡、重兴组村庄道路、排水沟

及防洪坝建设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单位:**乡人民政府

项目建设主体:**乡沟汀村委会

技术依托单位:****乡水利站、农公站

项目建设规模:道路1900 米排水沟380米 防洪坝50米 项目建设内容:村庄内道路硬化、村庄排水沟及防洪坝 项目总投资: 30万元

项目建成效益:解决两村民组近400人的交通、排水以及防

洪安全问题

**乡沟汀村龙坡、重兴组道路、排水沟

及防洪坝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设的目的和依据1、1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1)项目名称:**乡沟汀村龙坡、重兴组道路、排水沟及防洪坝建设项目

(2)项目单位:**乡人民政府1、2项目提出的背景

**乡位于**县北大门,“殷石”公路贯穿全乡,交通便捷,全乡1500余户,5700余人,生态环境良好,沟汀村龙坡、重兴两村民组经过集中移民搬迁,居民住房虽经统一规划,但村庄道路因资金等原因,排水不畅,一遇到雨水天气,污水漫流,部分地段防洪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本县的几项重点工程的即将建成,这种状况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也影响了我乡政府甚至全县对外的整体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1、3项目申报理由

(1)实施该项目是改变居民生产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改变政府对外形象的工程,更是执政为民的工程。

(2)群众要求强烈,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保证。

1、4项目编制依据

(1)项目按照建设新农村总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2)项目编制依据《**乡“十一五”扶贫发展规划》

二、项目建设内容2、1计划实施**乡沟汀村龙坡、重兴组道路、排水沟及防洪坝建设项目

(1)新建村庄道路(水泥路面)1900 米,路宽 3.5米,(2)新建村庄内排水沟380米,(3)防洪坝50米2、2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时限为三个月,即2008年6月实施,2007年8月结束。

2、3建设管理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领导,组织协调,资金使用,施工管理等工作,项目实施以帮扶资金和农户筹措资金相结合,项目建设后村组管理,自我维护。

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1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总概算为30万元,其中

新建道路1900米,需资金18万元,新建排水沟380米,需资金7万元,新建防洪坝50米,需资金5万元。

3、2资金筹措

(1)申请帮扶资金24万元,(2)地方自筹配套6万元。

四、项目效益

(1)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村庄内的交通、排水和防洪问题,改变“脏、乱、差”的局面。

(2)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3)能密切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系。

第四篇: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

文章标题: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

**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乌加河镇油房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乌加河镇油房村。

3、项目建设单位:**旗

乌加河镇人民政府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5、项目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工程实施计划从2006年4月开始,至2008年12月完工。

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73.25万元,拟通过乌加河镇人民政府自筹与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3.25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160万元。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乌加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乌加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7、《乌加河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乌加河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9、《乌加河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10、《乌加河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规划》

11、水利建筑工程定额及其它相关文件、资料

12、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旗乌加河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8北纬41,镇政府所在地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旗山前的一个标准的农业大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农业人口27643人,占总人口的83。

2、建设单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乌加河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花葵、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二狼山山羊绒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2005年,全镇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饲草料7690万公斤,大小牲畜存栏13.3万头(只),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221.43万元,其中第一产值26752.23万元,第二产值3287.3万元,第三产值3181.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长14.8。

3、油房村项目基本情况

油房村位于河套灌区乌加河镇镇西58公里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优势条件。全村总户数242户,总人口946人,辖3个村民小组,有耕地4566亩,户均18.8亩,大小牲畜存栏6460头(只),2005年该村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4万元,人均纯收入1214元,较全镇人均收入差3274元,属于乌加河镇贫困村之一。

4、形成贫困原因

由于过去灌溉制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现到严重破坏。一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二是风蚀沙化程度逐步加剧。近年,该村通过土地规划,兴修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结合兴井废黄、灌排配套,使得该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化盐渍化有了显著的改观。但全村60的农户生活水平仍维持在贫困线以下,耕种土地取得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支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基本为零。因此,拟通过国家投资和镇政府自筹资金,发展节水灌溉,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有效途径,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畜牧业及第二、三产业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

3、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井、渠、路、林、田配套,达到增加耕地,改善生态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本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和山洪冲积扇接壤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项目区内,土地、土层深厚、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通过开发可用于农业生产。

2、水文地质:据内蒙古水文地质队和乌中旗水务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质形成于侏罗记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水的聚集带。含水层厚度达120--160米,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3、气候: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北、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温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200——2400MM之

第五篇: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2007-02-10 16:47:08

××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乌加河镇油房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乌加河镇油房村。

3、项目建设单位:××旗乌加河镇人民政府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5、项目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工程实施计划从2006年4月开始,至2008

年12月完工。

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拟通过乌加河镇人民政府自筹与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自筹资金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160万元。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乌加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乌加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7、《乌加河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乌加河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9、《乌加河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10、《乌加河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规划》

11、水利建筑工程定额及其它相关

文件、资料

12、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旗乌加河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8北纬41,镇政府所在地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旗山前的一个标准的农业大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农业人口27643人,占总人口的83%。

2、建设单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乌加河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花葵、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二狼山山羊绒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2005年,全镇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饲草料7690万公斤,大小牲畜存栏万头(只),完成国民生产总值万元,其中第一产值万元,第二产值万元,第三产值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长%。

3、油房村项目基本情况

油房村位于河套灌区乌加河镇镇西58公里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优势条件。全村总户数242户,总人口946人,辖3个村民小组,有耕地4566亩,户均亩,大小牲畜存栏6460头(只),2005年该村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4万元,人均纯收入1214元,较全镇人均收入差3274元,属于乌加河镇贫困村之一。

4、形成贫困原因

由于过去灌溉制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现到严重破坏。一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二是风蚀沙化程度逐步加剧。近年,该村通过土地规划,兴修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结合兴井废黄、灌排配套,使得该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化盐渍化有了显著的改观。但全村60%的农户生活水平仍维持在贫困线以下,耕种土地取得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的

支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基本为零。因此,拟通过国家投资和镇政府自筹资金,发展节水灌溉,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有效途径,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畜牧业及第二、三产业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

3、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井、渠、路、林、田配套,达到增加耕地,改善生态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本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和山洪冲积扇接壤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项目区内,土地、土层深厚、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通过开发可用于农业生产。

2、水文地质:据内蒙古水文地质队和乌中旗水务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质形成于侏罗记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水的聚集带。含水层厚度达120--160米,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3、气候: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北、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温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200——2400mm之间,平均降雨量177mm,且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生产期不同步,属无灌溉无农业的区域。

4、土壤:因受黄河冲积和山洪冲

积的影响,土体构多为粘土与壤土(包括粉沙轻壤)相间分布,土层厚度均在1米以上,可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二、自然资源

1、光热资源: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3225小时。积温:大于00c,35220c

无霜期为97天——151天,平均无霜期为130天。

2、水资源:项目区供水量由三部分组成,大气降水,引黄河水和地下水。因该项目区已弃黄,现在可以唯一利用的地下水,经分析计算,完全可以满足发展井灌的需求。

3、生物资源,项目区的生物资源主要由农作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组成。其中农作物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动物资源主要有野兔、野鸡。

4、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现有农业人口802人,人均土地面积亩。其中人均耕地亩,2005年人均收入1214元。

5、基础设施状况,本项目区南测有旧乌加河渠、水利骨干设施基本配套。

固查线靠近该项目区,但项目区内的交通设施十分简陋,只有部分自然农路、农田运输十分不便。由于过去土壤盐渍化、沙化严重,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未形成规模化林网建设。电力骨干设施基础已初具规模,可为项目区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第四章项目建设范围内容

油房村东至丰裕村金星组界,北至油房村沙区、西至东泉子组乌兰壕组为界,南至临河区新华镇界。

二、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规模:项目区辖区面积3850亩,集中连片形成长方形分布。

2、项日工期:该项目从2006年4月开始施工,至2008年12月全部工程竣工实施完成,工期为3年。

3、项目建设内容

(1)土地总体规划:

项目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3850亩,其中现有耕地3234亩盐碱地616亩。完成沟渠18条。农田主路9条7km,田

间路18条。新植农防林带,植树1400株,开挖农渠4条,埋设管道,配套相应设施。开挖毛渠36条12km,埋设管道12km,打配套机电井15眼,井深80km,混凝土井筒,单井出水量每小时80立方米。

(2)水利规划

全面实行井库双灌,降低地下水位,达到地表土壤脱盐目的。主要工程包括:开挖斗渠,农渠,毛渠12km,全部实现管道节水灌溉;打配套机电井13眼,井深80m,混凝土管井管、埋设低压管道12km。

(3)林网规划

项目区新增林网3条,折计面积115亩,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造林品种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辅以小量经济林。项目区内设农防林大网络的林带模式,在沙区设置防沙林,在东西主道路设置主林带,以利保护农田。

(4)道路规划

为了便利交通运输,项目区设主干

路、田间路。项目区需增设南北走向主干路6条,东西走向主干路3条,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高出地面米,总长7km,田间路18条,路基宽6米,路面宽4米,高出地面米,总长。

(5)田块规划

以渠、沟、路为框架,将项目区分割成东西走向的条块4块,每块东西长,南北宽185m。有利于提高水利用率,实现小畦灌溉,节约农业投入成本。

4、项目实施方案

该项目区要严格××旗、乌加河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行井、渠(管)、路、林、电、田配套,将未利用土地转变为耕地,并对原有耕地实施改造,提高耕质量等具体措施的指导下逐年逐量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必需工程。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共分三阶段组织完成项目所有工程)

第一阶段(土地总体规划的实施从2006年4月到2006年12月31日前将利

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土地总体设计、规划、工程的招标等工作。并完成该项目区内土地的整平、测量、测绘等工作。总体不影响农户的耕种。

第二阶段(具体组织实施)从2007年元月至2007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水利规划、道路规划、田块规划的建设工程(包含所有工程指标)。

第三阶段(项目全部竣工、组织验收)从2008年元月到2008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农防林、防沙林和绿化林的种植,植树14万株增加植被覆盖率%。在项目工程结束后,要严把质量和设计关,确保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第五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项目估算依据

1、项目估算依据,本投资估算依据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结合本地实际而进行的。

2、投资估算万元

3、资金筹措:项目争取国家投资1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万元。

第六章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与论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与资金、物质使用监督,检查以及有关事宜的决策协调工作。

二、工程建设管理

1、建立法人负责制度

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全面负责,并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2、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

在项目批准后,在项目开工之前,须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根据各类项目的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招标要按国家规定的正式程序进行,增加操作透明度。

3、建立工程监督制度

监理人作为中介机构,对业主和施工方面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4、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财务管理达到帐据、帐物相符,努力做到增收节支,财务要定期审计。

第七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该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规模,按照产品市场价格及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为万公斤,副产秸秆万公斤,年增加收益为万元,户均增加收入614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现。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16亩,新增耕地为16%,改造中低产田3234亩,可使其变成优质的稳定、高产田使每亩耕地增加粮食50斤,以上为农户的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项目实施过程可吸纳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群众解困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项目完成后,能够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战略,建立绿色农业基础增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劲,促进地区经济振兴和快速发展。

三、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性治理、合理规划、统一布局,使其农、林、水、路一体化,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土地生产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和防治土壤盐渍化,使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大帐提高。既可起到因沙防风的作用,同时有利形成农田小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可技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附:项目投资算汇总表

下载小店镇吕东村新建塘坝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店镇吕东村新建塘坝项目建议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寨镇头坝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建议书(5篇材料)

    附件 东寨镇头坝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省级) 建 议 书 东寨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 12 项目区位于东寨镇头坝村,属祁连山浅山区,海拨1500—2100米,年平均气温4.6,最......

    村林场抚育项目建议书

    SS镇SD村林场抚育项目建议书二○二一年三月SS镇SD村林场抚育项目第一章前言一、地理位置SS镇SD村位于SD县西南部,由原SD乡四个村于2004年合并而成。该村距城关约65公里,东连龙......

    乐东“海滨新城”项目建议书

    海南·乐东“海滨新城“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议书 海南·乐东“海滨新城”旅游度假区 项 目 建 议 书项目发起人:天津××××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海南·乐东“海滨......

    东圈湾村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大红沟乡东圈湾村东圈湾组至三角城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建议书一、项目名称:大红沟乡东圈湾村东圈湾至三角城农村公路 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天祝县大红沟乡东圈湾村委会......

    镇敬老院项目建议书1

    ************敬老院 项 目 建 议 书 编制单位:****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敬老院项目建议书 目 录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必要性; 三、项目名......

    长汀镇哈达村葡萄观光采摘园项目建议书

    长汀镇哈达村葡萄观光采摘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 长汀镇哈达村葡萄观光采摘园 二、承建单位 长汀镇哈达村 三、建设地点 哈达村至亿龙风情园公路两侧。 四、建设规模及......

    板桥镇二铺社区项目村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建议书

    板桥镇二铺社区项目村活动场所建设 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板桥镇二铺社区项目村活动场所建设。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内容:砖混结构,建筑面积500㎡。 4、投......

    通村公路项目建议书1

    ***乡***村至*** 通村公路建设工程 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乡人民政府 日 期: 二○一四年三月 一、 项目名称: ***乡***村至***通村公路建设工程 二、 项目负责单位: ***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