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探讨

时间:2019-05-14 12:1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探讨》。

第一篇:关于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探讨

关于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探讨

廖 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北京 100027)摘要:文章从我国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回顾了政府对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历史沿革,客观地分析了不

同时期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的相关政策发展和改革特点,指出了各项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了未来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建议,强调了政策的关键点是必须确定公办和民

办中医医疗机构

在未来中医医疗服务中地位作用和功能定位,制定适合中医特点的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

策。

关键词: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

中图分类号:R-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03(2007)08-0555-05 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系指非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由于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与公办中医医疗机构的不同特点。一是所有制性质为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主体为政府以外的组织、团体、个人等;二是大多数民办中医医疗机构以营利性为主;三是民办中医医疗机构规模较小,以突出专科特色为主要运行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对有关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的政策呈现不同的特点。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阶段 1·1 建国初期(上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的中医医疗机构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如私立、公私合办、公办等形式,其中私立中医医疗机构基本以个体诊所、联合诊所、门诊部等形式存在,而且主要分布于基层。与私立中医医疗机构相关政策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允许开办私立中医医疗机构。国家为了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在发展公办医疗机构同时,出台了允许开办私立医疗机构的政策,为开办私立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了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1951年政务院《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要根据当地人口与需要及医院诊所设置计划等具体情况核发私立医院和诊所开业执业执照。

(2)私立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合理分工。1951年卫生部《关于调整医药卫生事业中公私关系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对于一切公立、私立、合作性质、公私合办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及其技术与设备条件,实行合理的分工合作。

(3)私立和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政策上一视同仁。①在遵守医疗业务规则方面: 1951年政务院《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私立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②在工商登记方面: 1951年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转发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公私立医院诊所一律不进行工商业登记的通知》中规定,公私立医院诊所不能作为纯营利事业,一律不进行工商业登记。③在工商业税方面:1950年11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转发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医院诊所免征工商业税规定的通知》,规定公立医院、私立诊所免征工商业税和私立医院有条件免征工商业税的决定。1955年12月21日,财政部、卫生部、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医疗机构免征工商业税的通知》中规定,医疗机构药剂室(药柜)只限于对本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售药;但在集镇农村中的医疗机构,为了便于群众购药可以对非本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出售药品,并予免税;城市或乡村中的药店,聘有医师坐堂诊疗,坐堂医师的诊费部分免征工商业税;如药店业主是医师并从事诊疗业务,对于诊费部分可以免税,售药收入须缴纳工商业税;凡属医疗机构一律不进行工商业登记。

(4)充分发挥民间中医的作用。一是吸收民间中医人员进入公立中医医疗机构。1954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提出:“团结中西医,正确地发挥中医的力量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是中央早已明确指示的一项重要的卫生工作方针。”二是允许中医技术水平较好的私人中医开诊人员以兼职方式在公立和私立中医医疗机构工作,发挥民间中医的作用。《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提出:“鉴于一些较好的中医,长期私人开诊,在社会上有广泛的联系,所获报酬相当高,又没有参加医院工作的习惯,在吸收他们参加工作时,应本自愿原则,并注意多采用兼职的方式,使他们能以一部分时间参加医院门诊,一部分时间在家应诊。”

这一时期有关私立中医医疗机构政策的主要特点为:一是国家将私立中医医疗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平等对待,在政策上基本没有体现差异性。二是国家采取了开办公办和私立中医医疗机构并举的措施,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中医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发展中医事业。三是实施免于工商登记、免征工商业税等优惠措施,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当时民办中医医疗机构起到政策上的扶持作用。这一政策从建国初期一直执行了50年,直到2000年实施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后才予以改变。在当时中医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整个卫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制定允许个体医生开业政策措施,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对国家和集体力量办医的不足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 改革开放前(上世纪60-70年代)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一些私立中医医疗机构逐步转变成公办、公私联办等形式。同时,国家开始举办公立中医医院,根据《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 1950-1960年期间中医医院数量从4家发展到330家。卫生部于1962年和1963年先后出台了《农村联合医疗机构和开业医生暂行管理办法》、《农村集体办医疗机构和开业医生暂行管理办法》,肯定了“个体开业医生是独立脑力劳动者,是全民所有制卫生事业的补充和助手”。但在开办私立医疗机构上作了程度不一的限制,总的原则是“在不妨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卫生事业的巩固和发展条件下”,《农村联合医疗机构和开业医生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为:“应当允许一部分适合开业的医生个体开业”,《农村集体办医疗机构和开业医生暂行管理办法》改为:“可以有领导有控制地允许极少数适合开业的医生个体开业”[1]。截至1965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开业中医人员4 400余人。他们在十年**中大多数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被迫停业,私立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2]。

这一时期政策特点为:一是国家调整了有关开办医疗机构政策,以发展公办医疗机构为主,逐步对开办私立中医医疗机构进行限制,这与我国当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一致。二是明确了个体开业行医在国家卫生体系中的地位,肯定了个体开业医生为劳动者,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个体行医者中绝大部分是具有一定的中医、针灸、正骨、推拿、按摩等中医技术的医生,个体中医所从事的工作恰恰是国家和集体中医医疗机构比较薄弱的科目,弥补了公办中医医疗机构的不足。改革开放到卫生体制改革阶段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开始恢复,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反映和群众来访中要求个体开业的也日渐增多。同时,也陆续出现了个体开业行医人员。他们除了少数是经过批准外,多数是自行挂牌行医的[2]。国家根据中医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公办中医医疗机构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从技术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应该允许个体医生依法开业行医,开始考虑恢复个体中医开业行医的政策。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社会资金开始投资进入原有个体中医领域,逐步发展成为民办中医力量。这个阶段的主要政策有:(1)恢复个体中医开业行医政策。1980年9月2日,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指出:凡符合开业条件的医生,如自愿要求联合举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联合诊所,应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群众的需要,酌情审批。这项政策打破了长期限制个体中医行医的政策规定,承认城乡个体中医开业行医的合法性。在此政策的鼓励下,城乡个体中医医疗机构迅速发展起来。1985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支持个体开业,要求积极组织和支持经过考核、合乎条件的闲散医务人员(包括民族医、草药医和对医药确有专长的人员)和离退休离职人员个体开业行医、坐堂看病、办医院等。

(2)规范个体开业中医从业人员准入管理。为发挥个体开业中医师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除了严格个体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外,逐步加强了对个体开业中医师的管理。1988年11月21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了《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目的是对个体中医师开业资格、执业条件、奖惩等方面加强管理,要求具有正规医学院校毕业文凭或取得中医师资格在国家和集体医疗机构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者,才有资格申请开业。

(3)重新明确了个体中医的地位作用和承担任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公立和个体医疗机构并存的情况下,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承担医疗卫生任务,个体中医正式成为中医事业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依法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受国家法律保护。个体医疗卫生机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卫生事业的补充。”“鼓励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到缺医少药地区开业;鼓励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自愿组织联合医疗机构。”“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初级卫生保健任务。”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

业。举办医疗机构要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

(4)适当放宽了个体中医开业人员资格条件。1989年5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人员个体开业管理补充规定》对原有的《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做了适当政策调整,允许未在国家、集体医疗机构中工作者,包括经复核合格的民间中医一技之长人员,可申请从事个体行医;还规定了“中医士(含各民族医医士)只能在农村乡、村所在地开业,在城镇只能随个体开业中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从业。经复核合格的民间中医一技之长人员只能在当地县(区)范围内开业。”

(5)确定了民办中医医疗机构合法地位和性质。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首次将民办和公办医疗机构摆在同等的法律地位,规定凡是医疗机构都要取得执业许可证后才允许开业,统一了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的申请条件、开业程序和执业要求等。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社会力量和个人办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对其积极引导,依法审批,严格监督管理。”

这个时期的政策特点主要有:一是恢复了个体开业行医政策,并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二是对个体开业的准入和管理上重视从事个体中医从业人员的能力,不唯学历、职称的限制。同时,承认传统中医的服务模式,如坐堂医。三是逐步对个体中医开业行医进行了规范,加强对开办机构和从业人员准入的管理。1988年政策调整中,政府对民间中医一技之长人员个体开业规定了一定区域内有限执业,实施区域内的属地化规范管理。尽管各项制度相对不够完善,但是允许个体中医开业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中医发展的保护和扶持,政府责任在逐步加强。四是确定了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的合法地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个体或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的法律地位得到提升,从行政法规层面体现了举办民办和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一视同仁。3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时期

2000年,国家为了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国家根据医疗机构的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制定并实施不同的财税、价格、标准有别的政策。通过这一改革措施,鼓励社会办医、私人开业和中外合资合作兴办医疗机构,促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有效、有序、公平、充分的竞争,激活医疗市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医疗需求。为了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了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分类管理政策: 2000年7月18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2001年7月23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将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规定:“城镇个体诊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一般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照此项政策,民办中医医疗机构被划分为营利性医疗机构。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根本性的改革促进了中医医疗服的市场化竞争,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中医医疗服务领域,有利于其自身发展。但是,由于分类管理政策还缺乏配套性政策措施,对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在中医工作中的作用地位、功能定位缺乏明确规定,对这些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使民办中医医疗机构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税收管理政策: 2000年7月1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但为了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 3年内给予下列优惠:对其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税收管理的优惠措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民办中医医疗机构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对于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纳税政策值得我们深入探讨:①中医的特点是“简、便、验、廉”,而民办中医机构一般规模较小,以开办诊所和门诊为主,其收益相对较小,免税期期间的受益小,而免税结束后税收的负担相对较大。②税负的作用,个人接受医疗服务的自费中所包含的税费加重了个人医疗负担;社保部门支付报销的医疗费用所含的税费不符合医疗保障的社会再分配性质,属于重复纳税。③卫生事业性质,国家从医疗收入取得税收入对于财政收入的贡献很小,但是对于医疗行业却意义非同一般,没有体现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

(3)价格管理政策: 2000年7月20日,国家计委、卫生部制定了《关于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意见》规定:“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政策目的是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创造一个宽松的价格政策环境,鼓励民办医疗机构的发展。执行这项政策的前提必须是在规范的医疗市场环境,但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价值规律对于外部性影响很强的医疗服务行业作用不是很奏效,公办和民办医疗机构从根本上不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价格政策执行中,民办医疗机构很难自主定价。为了生存,民办医疗机构往往采取降价策略占领市场一席之地,定价高等于自掘坟墓。

(4)区域卫生规划: 1999年3月15日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发布《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区域内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军队对地方开放的卫生资源全部纳入规划范围,个体行医以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卫生资源配置,必须服从规划的总体要求。”“举办医疗机构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2001年9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做好中医药规划工作的意见》强调:“有效地运用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调整资源配置。发挥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兴办中医医疗机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局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间,区域卫生规划打破原有计划体制医疗卫生机构格局、实现卫生资源合理布局,这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突破。此项政策出台是为了要在全行业管理要求打破现有按部门和行政隶属关系形成的条块分割、布局不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总体要求,对区域内卫生资源规划、审批、调整、监督、评价,依法进行管理。在公办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卫生资源中,民办医疗机构仅仅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处于“补充”地位,功能定位和承担任务不明确,在政策执行中容易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民办医疗机构总体实力处于劣势,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民办医疗机构被“区域卫生规划”政策拒之门外的问题。如,申办设立、医保定点、税收优惠、申请土地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有悖于国家鼓励政策,人为提高了政策门坎。二是缺乏政策的可操作性。民办医疗机构的鼓励性政策不明确,没有相应法律依据和可操作性配套措施。三是民办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关系在竞争中不协调。政策本身将公立和民办定位为主导和补充关系,在医疗市场竞争不充分情况下,公立医疗机构绝对优势使民办机构生存举步维艰。

(5)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政策:卫生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于2000年5月15日联合发布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设置中外合资、合作中医医疗机构(含中外合资、合作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和中外合资、合作民族医医疗机构)的,经所在地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和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后转报卫生部审批。”这是我国首次对于境外资本进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作出的规定,传统的中医和外资的融合不仅仅是带来大量资本,而且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不仅仅加剧了国内民办中医医疗机构市场竞争,而且形成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改革的冲击。中外合资、合作中医医疗机构属于中国卫生服务贸易模式之一的“商业存在”,在合资、合作过程中由于现行政策没有对中医药知识保护做出原则性规定,因此,我们有必要增强法律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当务之急。结束语

回顾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沿革,我们可以发现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特点。随着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会面临着更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和分析,应当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以适应卫生改革目标。未来的卫生改革中,如果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多层次的保障,服务提供体系也必须是与之适应的多元化的提供体系,因此,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可有利于打破公立机构的垄断,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医疗市场。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必须确定好公办和民办中医医疗机构在未来中医医疗服务中地位作用和功能定位。公办中医医疗机构属非营利性,但亦可考虑提供有营利性服务存在;民办中医医疗机构既可是营利性的,也可是非营利性。建议之一:探讨公私合作方式办中医医疗服务的模式。政府通过购买方式,允许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提供公益性卫生服务,扩大中医医疗资源不足,解决政府办中医筹资部分困难。政府可以采取有效管理机制,增加中医供方财政补贴,加大对中医需方补助,依法实施严格监管。建议之二: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营资本举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满足不同层次中医医疗服务 的需求。建议三:更多鼓励以中医门诊、诊所形式发展,比较符合中医自身特点。

(2)抓紧研究制定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的政策。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给民办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民办中医相关政策不完善,给民办中医发展带来不利;另一方面,民办中医行业不规范,缺乏行业自律,引发很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考虑到中医特殊性,建议政府部门应将中医的民办医疗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区别对待,制定特殊政策,体现政府对中医的保护和扶持。例如,在机构和人员执业标准、医疗机构评审、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医疗保险定点、科研课题招标、专科建设等方面制定专门的配套政策措施,在税收、价格、规划等政策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抓紧制定。

参考文献

[1]耿莉.我国私立医疗机构政策的沿革[J].中国卫 生法制, 2005, 13(9): 8 [2] 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 [R].1980, 9(收稿日期: 2007-05-29)

第二篇:2016年民办医疗机构考试试题

榆阳区2016年民办医疗机构新农合

知识测试试卷

答题说明:1.本卷适用于民营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经办人员2.本卷答案以各级各部门正式文件为准;3.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人单位:

姓名 身份证号码 得分 判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7分)

1.榆阳区新农合制度从 年启动实施。从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了新农合。

2.新农合筹资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原则。新农合筹资每年 次,错过期限将无法补缴、补录、补登。

3.参合群众看病就医时,需提供、,以便确认本人身份和参合身份。

4.新农合补偿分为、、三种方法。5.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直通车”补偿是指。

6.新农合补偿实行“明白卡”、处方审核制度。“明白卡”必须由 签字确认;门诊慢病每次开药不超 个月的用量。

7.我区新农合门诊慢性病委托、区妇保院进行鉴定。《榆林市新农合特殊慢性病专用病历》有效期 年,如超出有效期,需要重新延期,延期地点是。

8.门诊慢性病补偿比例:乡镇卫生院为 %,村卫生室为 %;市内二级为 %,其他定点医疗机构为 %。

9.门诊慢性病累计补偿封顶线是:Ⅰ类累计不超 元、Ⅱ类不超 元、III类不超 元、Ⅳ类不超 元。

10.特殊慢性病患者原则上在民营定点医疗机构购药或治疗,新农合补助金额每年不超过 元。

11.住院起付线和补偿比例分别是:市外二级定点医疗机构3000元、%,三级医疗机构5000元、%。

12.儿科患者(14周岁以下)、五官科(含口腔)患者住2

院起付线按同级综合医疗机构起付线的 %执行;

13.80周岁以上老年人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政策范围内费用补偿比例:80周岁以上按 %,90周岁以上按 %。

14.未履行转诊手续或自主转院的,2016年7月1日起住院补偿比例降低 %。

15.大病救助对象是指累计住院费用减去不予补偿费用,再减去已补偿部分,仍然达到或超过 万元。目前榆林市新农合大病救助工作由 负责经办。

16.普通新农合补助封顶线为 万元,大病保险补助封顶为 万元,最高补助限额为 万元。

17.在榆林市新农合结算系统中进行药品维护时,药品名称必须与 相匹配。

18.《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日用量”。

19.《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3

处方保存期限为 年”。

20.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每年签订一次,有效期 年。21.新农合“四不合理”是指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

22.根据《陕西省新农合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档案保存应本着“、”的原则。

23、凡药品、卫生材料(包括特殊耗材)等医疗消费品必须从正规经销机构进购,并实行 和 制度。

24、各民营定点医疗机构要对所有患者实行 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3分)

1.《榆林市新农合特殊慢性病专用病历》延期时,()。A.家属到场延期 B.患者本人打电话延期 C.需要患者本人到场或提供患者持有近期报纸、杂志、挂历的照片或视频资料 D、报销时直接延期

2.门诊慢性病延期的地点()。A.区人民医院 B.区农合办 C.在哪就医在哪延期 D.首次在哪办理在哪延期

3.非“直通车”补偿医疗机构住院所产生的费用,应于出院后()个工作日到区农合办申报,最迟不超次年()月份。A.90,2 B.60,5 C.60,2 D.90,5 4.进口(合资)特殊医用耗材报销时,取耗材金额的()纳入新农合补偿。

A.40% B.50% C.60% D.70% 5.在同一定点医疗机构入院前()天之内,与本次住院疾病相关的门诊检查费用,纳入该次住院补助范围。A.3 B.5 C.6 D.7 6.整户参合家庭,当年出生的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可以享受新农合补助。时间从出生之日起至()。A.次年2月 B.当年12月31日

C.当年12月26日 D.当年12月25日

7.非急诊急救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参照我市在治疗地规定的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设置起付线,统一按()补偿。A.20% B.30% C.45% D.55% 8.市内居住患者,因病情需要转往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转出前须在()出具技术转诊单。

A.市内二级或三级定点医疗机构 B.市内二级定点医疗机构 C.市内三级医疗机构 D.市内定点医疗机构 9.目前新农合实现了()定点医疗机构的“直通车”补偿。A.辖区内 B.区级 C.市级 D.省级 10.医疗机构要做好新农合结算系统的日常维护,规范操作,确保全区新农合系统正常、稳定运行。严格执行住院患者()小时登记制度,及时上传相关信息。A.12 B.24 C.36 D.48 6

11、《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0版))》内乙类药品纳入新农合乙类药物管理。乙类药费()纳入新农合补助范围

A、60% B、70% C、80% D、90%

12、同一患者住院期间乙类药物费用不得超过药品总费用的()。

A、60% B、65% C、70% D、75%

13、规范药品、卫生材料(包括特殊耗材)报销加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药品加成率不高于()。

A、15% B、20% C、25% D、3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情形中,哪些情形可在入院72小时内向所属县区合疗办备案(电话告知)()

A.精神类疾病 B.5周岁以下儿童 C.危重、急诊、术后复诊的 D、65周岁以上老年人

E.市外务工、上学、长期居住的患者(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2.下列情形中,哪些情况将暂停或取消其定点资格().....A.全年考评排名倒数第一或投诉举报经查属实的 B.患者人、卡核对不严,出现冒名顶替或他人刷卡的 C.滞留参合群众合疗卡或私自使用他人卡号,套取基金的 D.串换药品或将目录外药品改为目录内药品,给予补偿的 3.申请门诊慢性病鉴定时须提供()A.两年内公立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完整住院病历或门诊病历 B.诊断证明 C.近期检查报告单 D.合疗卡、身份证 E.二寸照片2张 4.门诊慢性病补偿时,()费用不予补偿 ..A.与鉴定病种无关的用药 B.与鉴定病种无关的检查 C.与鉴定病种有关的治疗 D.慢性病相关的体检费用 5.符合新农合免起付线的有()..A.癌症门诊放疗 B.门诊肾透析

C.癌症住院化疗 D.肝硬化失代偿期 6.儿童“两病”包括()

A.儿童白血病 B.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C.儿童先天性唇裂、腭裂 D.儿童苯丙酮尿症 7.非直通车医疗机构住院的,审核报销时需提供()A.经治医院的住院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结算票据 B.转诊证明 C.合疗卡、患者身份证、代办人身份证 D.患者或家属农村商业银行卡(存折)8.下列新生儿费用新农合不予补偿的有()..A.奶粉、尿不湿 B.宝宝纪念册、纪念币

C.新生儿游泳 D.剪脐带、脐带血保存、胎毛纪念品 9.合疗卡信息有误更改时,需提供()A.合疗卡 B.户口簿(身份证)C.参合缴费发票 D.住院病历

10.属于榆林市新农合规定的慢性病有()..9

A.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B.胃溃疡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恶性肿瘤 E.耐药性肺结核 11.新农合不予补偿的医疗服务有()..A.陪床费 B.煎药费 C.普通床位费 D.挂号费 E.取暖费

12.新农合不予补偿的临床诊疗服务有()..A.洗胃、灌肠 B.视力矫正 C.气功医疗 D.医疗鉴定 E.矫治口吃

13.新农合不予补偿的诊疗设备、材料或器材有()..A.各类义肢 B.小儿留置针 C.三通管、三通延长管 D.助听器 E.可吸收缝合线 14.新农合不予补偿的药品有()..A.脑蛋白水解物(国产)B.玻璃酸钠 C.人血白蛋白 D.胸腺五肽 E.水溶性维生素

15.属于新农合全口义齿修复敬老工作目标人群的有()..10

A.年满65周岁参合群众 B.全口牙齿完全自然脱落(缺失)C.全口牙缺失20%以下的 D.自愿镶装全口义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你列举出10种以上新农合禁止的不规范医疗行为。

2.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新农合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或群众反映较强烈的问题(3条以上)。

第三篇:民办非企业免税政策

民办非企业免税政策

一、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的规定,依据本通知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且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国境内;(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四)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五)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八)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的检查结论为“合格”;(九)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因此,纳税人如符合上述非营利组织的认定条件的,可申请认定为非营利组织。

二、如您咨询的是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问题,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的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二)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三)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四)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因此,如纳税人属于非营利组织的,取得的收入如属于上述免征企业所得税收入的范围的,免征企业所得税二、三、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税收管理政策

1、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非专门从事生产经营而有应税收入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四、在办理税务登记时,纳税人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以下资料: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批准成立文件、社会团体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其他核准执业证件或证明;有关章程、合同、协议书;银行账号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2、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应纳税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收入项目金额

上式中的收入总额,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交收入和其他收入。

除另有规定者外,上式中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收入项目,具体是:(1)财政拨款;

(2)经国务院及财政部批准设立和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

(3)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不包括计划单列市)批准,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4)经财政部核准不上交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5)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6)事业单位从其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的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7)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

(8)社会团体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9)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

3、凡有符合以上免税项目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接受税务机关检查时,应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1)财政拨款,须提供财政部门或上级拨款部门出具的拨款证明;(2)经国务院及财政部批准设立和收取的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须提供设立和收取的批准文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证明文件、入库凭证或缴款证明;

(3)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须提供批准文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证明文件、入库凭证或缴款证明;

(4)经财政部核准不上交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须提供财政部的核准文件;

(5)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须提供拨款证明文件;

(6)事业单位从其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的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须提供所属单位的纳税申报表、纳税凭证和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证明;

(7)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须提供有关证明文件;

(8)社会团体收取的会费,须提供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的批准文件;(9)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须提供捐赠人签字的捐赠证明和接受捐赠单位领导签字的证明;

(10)经税务机关批准从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提取的总机构管理费,须提供税务机关的批准文件;

(11)税务登记证和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对未出具以上证明文件的收入,主管税务机关可不将其视为免税收入。

4、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下列支出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1)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在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等支出项目中列支的,属于购置固定资产支出的设备购置费;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在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等支出项目中列支的修缮费,凡属于固定资产修缮,且修缮费支出数超过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将修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

(2)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自筹基本建设支出;(3)无形资产的受让、开发支出;

(4)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子没收财物的损失,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

(5)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6)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捐赠;(7)各种赞助支出;(8)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9)与取得应税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第四篇:浅谈民办学校德育管理

浅谈民办学校德育管理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德形成发展规律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民办学校应利用其自主办学的有利条件,探索一条有效加强德育的新路子,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根据我几年来在民办学校政教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一谈我对民办学校德育教育几方面的看法:

一、明确德育目标,抓好常规德育工作。

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本校实际,确定德育目标,让大目标具体化为小目标。对于中小学来说,目标要求贴近学生,易为学生接受。

德育要从常规教育抓起。常规教育关系到每个学生每天在校内外的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应以常规教育为切入口,建设规范化的教育秩序。首先要对国家推行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进一步细化,对学生课堂常规,升旗要求,着装就餐、礼仪等方面分门别类地制定规章制度,使学生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怎样去做,使班级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对学生的常规考核,可分三级进行:每天由值勤班按规定的几项常规内容对各班级进行分值考评,每天公布考评结果,每月根据考核评出当月的文明班级,此为一级考核。由大队干部组成的干部值勤制,重点检查值勤班工作情况,此为二级考核。三级考核为个人考核,由班级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每月评出文明学生。这三级考核的结果均作评选优秀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干部的依据。从集体到个人的目标考核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突出了个体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原则,对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学校除了抓好每日的常规教育外,还应针对学校学生带有共性的特点确定主题,进行性对一年或几年的长期活动,分阶段实施,采用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开展,不断深化主题。使德育内容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根据家庭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育。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迫切希望他们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享受好的物质条件。不希望他们在生活上受半点委屈。上学送,放学接,使他们的世界变得很安全但很封闭,一些学生不懂得关心他人,不会和人交往,缺乏吃苦精神与毅力。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民办学校有必要开展合作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课堂上一个较难的问题,由几个同学共同协商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同学之间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要引导同学进行交流。组织同学们合作演课本剧,相互评议作文,进行小组预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锻炼辨别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

其次是在交往中合作。可以派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的高年级同学,到各低年级友谊班中进行辅导。在辅导活动中,小辅导员逐渐摆正自己的位置,渐渐能以一个懂事的“大哥哥”或“大姐姐”的形象出现在低年级的小朋友面前。低年级的班级在小辅导员的带领下,会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小朋友,也会在“哥哥”“姐姐”的关心下,逐渐取得进步。

三、根据寄宿教育特点,抓好生活教育。

对寄宿制民办学校的学生,宿舍生活最能充分反映学生的行为习惯及个性特点。学生个性的弱点、行为的缺陷及思想上的总是容易在宿舍生活中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学生良好的道德作风及行为习惯、组织纪律性又最容易从日常的生活中逐渐养成。所以,学校要把宿舍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

学校要有专门负责寄宿部的中层领导。要制定一整套寄宿管理制度,特别是做好三方沟通工作。

一是班主任。寄宿部学生没有家长每天督促学习,班主任要有代理家长的意见,要协调任课教师的作业布置,为学生补缺补差,与学生交心谈心,及时与寄宿部联系反馈。

二是寄宿部。寄宿部不仅要有良好的寄宿设施、合理的作息制度,负责的生活老师,还要配以优秀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发现学生行为、学习和心理上的偏差,及时帮助学生。同时通过三方联系与家长和班主任沟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宿舍部的表现与需要。

三是家长。家长把学生放在学校寄宿,往往是因为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工作任务的繁重。他们让孩子寄宿是不得已,往往有很多顾虑与愧疚。寄宿部要及时主动与家长联系,书面和口头反馈学生的情况,让家长放心。寄宿生活既要有纪律性,又要有一定自由度。所安排的活动,既要有学习,又要有娱乐,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住校生活。

综上所述民办学校德育教育要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内涵发展教育。

第五篇: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民办教育也获得了极大发展,特别是各级各类民办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教育体系中的职业教育,其民办形式与类型,近几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民办职业教育中,民

办职业中学有689所,民办中等专业学校达1036所,民办职业高中在校生已有17.7万人,占全国职业高中在校生的4%。但与其他教育相比,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有些混乱,其发展与其他教育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认真研究我国民办职业教育问题,总结其发展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民办职业教育的举办,在我国职教法中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社会需要基础上已经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理论上的研究与实践基础的验证。关于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存在着诸如能否营利、对民办职业学校管理薄弱诸类问题,在此我们不作太多的议论,仅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民办职业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在探讨此问题前,首先应明确民办教育的概念及应用领域。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办学主体是否具有政府权能为标准而将学校划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指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学校,私立学校指由非政府机构举办的学校,包括不具有政府权能的社会力量。在此我们也认为,民办学校即私立学校,所有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都可称民办教育。按照国际习惯一般将民办教育称为私立教育较为合适,在中国则以民办教育较符合国情与教育发展形势。故在一般描述国外民办教育时冠之以私立教育,而在研究中国情况时则以民办教育统称之。

国际私立教育发展与成熟的历史研究表明,教育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公共性,二者是保证私立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教育的民主化将普及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广泛的民办教育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建立,则促进和保证了私立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而教育的自主性和公共性,则为私立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基础。这些属性,保证了私立教育在欧美等国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与公立教育相比日益显示出其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如美国私立教育已逐渐从昔日的宗教教育为主发展为与公立教育同等教育目的与内容、在教学及管理上独具一格的学校。日本私立教育的产生及内容更多地受西方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通过法制化手段保证及促进了私立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从贵族阶层的特权普及入一般民众社会,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可以说,私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基础上,社会的需求最终促成了它的存在与发展,补充公立或国办教育之不足,提供公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其性质与任务也是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而定的。所不同在于,如果说以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私立教育以进行知识传授及普及教育,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为主,而现代社会的私立教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个体需要,追求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内容与要求。这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教育系统的价值与内容的重新认识与定位。可以说,私立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是随着不同的社会发展与需求而进行变革,以保证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

二、私立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与规模

从世界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公、私立并举的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它是人类社会传递文化遗产的一种工具,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已,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中各级各类学校都是由国立、公立、私立三类学校构成。从教育类型来看,各类教育中都存有私立学校,但相对而言,属于普通教育内容的私立教育比私立职业教育易得到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教育体制中属普通和高等教育之私立教育较为发达;从各类学校发挥的作用来看,传播宗教知识内容一直作为私立普通教育机构的主要教育教学内容,这也就限制了以传授技能与技术为主的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现实要求,如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限制。何种类型与层次的私立职业教育发展最为合适,或那一层次的教育最适合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发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由国家承担,而中学后或培训性质的职业教育则大多数为私立的职业教育,如美国,由于其教育体制中完全的或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职业中学相对较少,因此所有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均是在公立中学实施,这类公立中学设有一定数量的职业课程。而属高中后非学术性、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学

校则大多为私立性质,据统计在美国这类学校目前已达7071所,其中私立6514所,占有92.8%;同时由于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的中学毕业生都将在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因此在美国除为继续进行学位课程的公立性的社区学院外,大量的是属于私立性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据统计这二类机构的比例为1比6,也就是说在美国属于中学后教育阶段的职业

教育大多数为私立的。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92年底,在日本属于高中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中最为发达的是私立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共有2494所,占总数的86.7%,另有私立短期大学499所,占84.4%。总结美日二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经验,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私立职业教育或培训在非学历教育和中等层次之上发展较为合理并能获得较大的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或在属于职业技术培训内容方面更易获得发展。美日二国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私立高中后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承担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民办职业教育与企业办职业培训的关系

关于此问题,主要的模糊认识在于①企业教育是否也是民办教育,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后,企业的办学行为与办学主体与企业的所有制间的关系问题;②如果企业办学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范畴,但现实的反映表明它又不等同于纯粹意义上的民办职业教育,其与民办职业教育的不同点在何处;③如果企业教育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作相应的改革,企业作为民办教育如何发展;④我国企业教育与国外企业教育的不同,也就是企业教育不能成为企业内的独立存在体,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其民办意义体现在何处。

对此类问题,本人认为,①企业职业教育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这是由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和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变化,决定了其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的性质,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合资企业所进行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当然属于民办职业教育或私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教育尤其是企业开展的培训,是以企业发展为本,企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需要。企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行为,企业教育与企业生产与经营纳入同步发展轨道,这样企业教育行为也属于企业的一种经营行为。但是企业办学由于企业性质的复杂性,使得办学主体及性质也呈现出多种特性。在企业教育类型上,从国外情况来看,有企业与企业联办,企业与社会联办,企业委托其他企业、行业、社会办等,企业给予经费资助或提供教学实习场所。

②企业职业培训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而且随着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将成为今后民办职业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在于国家对于民办教育的鼓励与支持政策和企业职业培训发展为民办职业教育的社会必然性。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其中明确指出社会力量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这样企业所承担的教育形式在法律上已成为社会力量办学的组成部分。另从我国国情来看,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及职业培训的机构,大多数是一些企业或由行业组织的培训机构,可以说,企业办学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但企业的改革冲击最大的也是企业办学这一领域,如何在企业所有制形式转变过程中,使企业的办学适应企业转变需要并及时作相应的改革,是企业教育继续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目前企业教育向民办教育体制转变,并与其它培训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四、民办职业教育与政府的资助

目前,世界上大多国家的私立学校大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接受政府资助,政府在经费上的资助,使私立学校具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也是维持和发展私立学校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资助,有效地实现对私立学校发展的控制,保证私立学校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发挥作用。可以说,政府的扶持政策与财政资助,是私立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私立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国外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包括低息贷款、税收优惠、政府资助,在日本最为著名的为1970年的《私学振兴财团法》和1975年的《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自此,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经常费用补助金,最高达学校经常费用的50%。另有一种形式是通过对民办学校学习者进行资助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主要以学生贷款、奖学金、专项补贴等方式进行资助,这种资助保证了有才华、但受经济困扰的学生能够接受平等的、较好的教育机会与权利,学校则通过稳定生源、质量提高而间接受益。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对私立教育的资助,是私立教育获得与公立教育发展的同等条件,承担相同的任务,且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来扶持私立教育发展,并通过资金资助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在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发挥在私立教育中的管理职责,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五、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与形式

私立教育在实行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很快的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驱动,东西方经济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我国如果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纯私立教育只能是少数,民办教育的发展还是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与现实需要。对于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可能还是以通过对现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形成办学主体多样化的形式而实现,诸如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政企联办、依托名牌学校来办、中外合资办学等多种类型。在这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试验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绩,如浙江省开展的公办职业学校改制试点,实行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与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加强企校联合,推行“国有民办”相结合。宁波在职业学校推行的“国有民营”改革试点,在办学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国有学校实行民办运行机制,逐渐减少政府投入,增强学校活力。温州市所属瓯海区301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属于国有民办的3所,民办公助的138所,企业家合作办学的18所,部门、社会团体办学的11所、私人办学的131所。而江西省则探索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出路,如新余市职业教育实行的“一校两制,校中设校”的模式。可以说,目前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在改革原有单一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一些发展的途径与模式,民办职业教育已成为当地发展职业教育的生力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了与办学体制改革的紧密结合。

同时,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与社会需求,现有公办职业学校在办学上存在着诸如教育投入不足,学校数量不够,专业设置单一,毕业生分配困难,管理体制上的不畅等问题,而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仍很大,据统计,全国每年大约有1450万初中毕业生,其中约有350万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仍然有近1100万初中毕业生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每年招生数大约在420万人,这样还有近700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今后中国民办职业教育将随着教育体制,特别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而成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今后教育加快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研究探索中国民办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发展方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任务。(好范文整理)

下载关于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廉租房政策

    浅谈我国廉租房政策 住房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房价高涨的环境中,如何让低收入者实现“居者有其屋”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所谓廉租房, 是指以低廉租金出租......

    医疗机构病案管理

    医疗机构病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根据《医疗 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制定本......

    如何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区的医疗保险工作,规范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区政府在2009年8月12日下午,召开了全区医保管理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副区长周爱群、政协副主席刘明,......

    医疗机构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管理规章制度1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上级有关消防安全规指示,结合本部门工作,做好消防工作。严格遵守消防条例、法规......

    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

    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 一、政策环境 民营医院是指由社会资本出资兴办的医疗机构。一直以来,中国对医疗机构实施国有管理,国有公立医院由当地卫生部门直接管辖,设立民营医院......

    《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

    备注说明 附: 《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 建设项目申报书》填表说明 总体要求 1.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表中要求及本填写说明,认真、仔细填写各项内容,表述准确,简明......

    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招生策略

    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招生策略生源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无论是新创办的学校,还是创办了多年的老校,在中国当前发展背景下,由于生源的限制,办学中很难做到“长袖善舞”。特别是近几年......

    浅析民办幼儿园的管理

    浅析民办幼儿园的管理 磐安县万苍乡中心小学——胡钟鸣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迅速地发展起来,民办幼儿教育成为各地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