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你怎样看腰椎间盘突出腰部CT(共)
教你怎样看腰椎间盘突出腰部CT
教你怎样看腰椎间盘突出腰部CT 本文引用自随缘《教你怎样看腰椎间盘突出腰部CT》
朋友们可以进来学一下,挺不错的.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不要着急~现在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o^)
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L5)·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 ·髓核 ·后纵韧带 ·后纤维环 ·小关节 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第一课完>
第二课,找到我们要看的那一个椎间盘。
如果没有腰椎的定位图,对“外行人”来说几乎无法分清腰部的5个椎间盘的不同。定位图就象路线图一样告诉我们腰椎每个扫描层的具体扫描部位,所以即使对于很有经验的医师定位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张定位图从矢状面观标出了腰部脊柱的20个MRI切片层。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通过该平面所拍的MRI图像。这张片子中的图像层只涵盖了L3, L4, 及L5三节。例如,层11(标为红色的第10层上的一层)正好穿过L4椎间盘。如果你L4椎间盘有问题,就看此层图像。图层18信息也非常有用,它对应着L3椎间盘。对于椎间盘很薄的病人,层的厚度应最好更薄一点(6mm),以便保证其正好穿过变薄的椎间盘。所以,如果你现在再去看自己的磁共振或者腰椎CT片子,就已经学会了怎样通过“定位图”找到它。在许多MRI片上,每个大的图像都附上一个小的定位图,这就使我们很容易知道正在看的哪个椎间盘。<第二课完>
第三课,学会看腰椎MRI/CT片子轴状面观。
图
(一)及图
(二)是L5椎间盘的轴状面观。此病人虽有中等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在片子上看到黑色的椎间盘)和小的非压迫性4mm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但他却有一个很大的“中央管”,可以很好地表现轴向核磁共振解剖。椎间盘的髓核在这两个图像中看不到,一是因为椎间盘脱水太严重,不能将纤维环及髓核区分开,另外这些图像为T1加权象(更高分辨率),所以不能将含水多的髓核与较干燥的纤维环区分开。但在一个正常的,非退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很容易看清髓核区及纤椎环区T2加权图像(见图三)。“后部神经结构”包括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Nerve Roots)、硬膜囊(Thecal Sac)及发出神经根(Exiting Nerve Roots)。发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看图中IVF粉红色区)内,在此图像中看不到。如果你发挥点想象力,你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象“米老鼠”样的图像,硬膜囊是米老鼠的头,两个过往神经根是米老鼠的耳朵。再重复以下,虽然此椎间盘有4mm的突出,但此病人的过往神经根S1和突出物之间没有接触。大部分情况下,椎间盘突出物或疤痕组织将遮挡住其中的一个过往神经根(米老鼠耳朵),这通常是神经根受压的象征。
图
(三)是另一个健康的45岁男性的L4椎间盘的轴状面观。现在我们可以区分开髓核区及周围的纤椎环区。注意,在此平面将看不到“米老鼠”。另外请注意靠近L5神经根的椎间盘后缘的凹度,这是正常健康椎间盘的象征。L4发出神经根更靠侧方一点。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果有大的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发出神经根L4及过往神经根L5将同时受压。在此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悬挂在硬膜囊内的细小的神经根(L5神经根及S1神经根),它们以不完全有绪地状态排列着。注意,神经孔是很开阔的(浅黄色区),表明没有因邻近椎间关节问题形成在的椎管狭窄。T2加权象对于察看退化性椎间盘病是最好的,因为T2像将富含水份的结构表现为亮白色,含水少的区域表现为黑色。<第三课完>
第四课,学会看腰椎CT/MRI矢状面图。
图
(四)是脊柱腰区的侧视图,或称矢状面图像。请注意此影像是介于T2和T1之间,被称作质子密度像,对于判断椎间盘突出是否穿破后纵韧带(PLL)是最好的图像。象T1像一样,它用的是高磁性,所以细微部分表现得出奇地好。先看其基本结构:位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应是白色的(含水多)。注意黑颜色(脱水的)的L5椎间盘(L5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这代表了中度到重度的退化性椎间盘病。后纵韧带(PLL小蓝箭头)在图像中表现为沿着每个椎体及椎间盘后缘垂直向下的黑线。有意思的是,尽管此病人有一个9mm的椎间盘突出(HNP),骨质有一定的翘起,在椎间盘平面以上可见髓核物,但后纵韧带仍然包容着突出的髓核物而没有游离出。这种情况在学术上被称作一个大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硬膜囊(红星)表现为“超白色”结构,填充在椎体后方的中央椎管内。此囊袋内有可自由浮动的由运动神经纤椎及感觉神经纤维共同组成的脊神经根(马尾)。黄韧带(绿星)位于每个椎骨之间,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此结构可变大或增厚,助长年长者易患的中央型椎管狭窄的形成。<第四课完>
第五课,找到腰椎间盘的突出区:硬膜外腔前区
现在让我们用一些CT轴状面图来学习前硬膜外腔的不同区域,腰椎间盘突出就发生在此部位。如果你曾经读过核磁共振报告,有些术语听起来可能很熟悉,因为这些区域常被放射科医师用来描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位置。蓝色区域:这里是“中央区”,紧靠椎间盘后方并环抱硬膜囊前方。因为后纵韧带在此区最厚,椎间盘突出在此区通常不是轻微偏左就是偏右。粉色区域:这里是“旁中央区”或称侧隐窝,位于中央区紧外侧。因为此区的后纵韧带不象中央区那样厚,故常在此区出现椎间盘突出。事实上,这是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头号位置。常常看到过往神经根在此区被突出的椎间盘接触到、被移位和被压迫。(请记住,发生在侧隐窝的L5椎间盘突出压迫的是过往神经根S1,而不是位于椎间孔的发出神经根L5)绿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内区”,也叫作“关节下区”,位于椎间孔内。椎间盘突出到此区或更外方是很少见的。事实上只有5% 到10%的椎间盘突出发生在此区或更外侧。当盘突出确实发生在此区时,对病人来说通常是必较麻烦的。这是因为具有超精细神经结构的“背根节”(DRG)位于此区。对于背根节的任何压迫将导致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及神经元损伤。黄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外区”,位于椎间孔紧外侧。同样是椎间盘突出罕见的发生区,但如果发生,则对于病人及医生都感棘手。此区的椎间盘突出还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下肢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SD)样症状。<第五课完>
第六课,观察轴状面CT脊髓造影。
现在让我们看一些CT脊髓造影。图
(六)的是来自紧靠L5椎间盘上,椎体下的一层(记住不管是CT还是MRI都是穿过脊柱不同平面的薄切片)。因为此层是椎间盘水平面上的一层,故只能看到后部神经结构而不能看到椎间盘本身。注意,亮白色的环状突起(未标明),表示了椎体的外轮廓(图片上部)。马尾(硬膜囊)完全被“白色”的造影剂(做脊髓造影时注入)充填使得硬膜囊及硬膜鞘都显示为亮白色。因为造影剂只填充到背根节以下的根鞘,L5 的背根节不能很好显示。我在每侧背根节的中央划了一条黑线。还请注意椎间关节(倾斜的黑色裂开),它就象骶骨上关节突与L5下关节突之间的一个三明治。
图
(七)的CT片是来自左侧图层的下面,将椎间盘的后部表现得相当地好。我们能可明白地看到后部椎间盘既有膨出又有突向左侧过往神经根S1的突出,所以遮挡(淹没)了S1神经根(颜色不象右侧S1那样白)。现在环状突起后部画了一条线(白色细的笑脸线)来说明病变椎间盘是怎样向外膨出的。任何时侯,只要在椎体后部环状突起外看到有椎间盘组织,就可认为此椎间盘有膨出。膨出的椎间盘通常不会超过2到3毫米,在形状上是同心性的或非焦性的。图中的椎间盘膨出是一个向外的袋状及偏心性的形状,部分已经到了左侧“侧隐窝”。这个向外的袋状物就是椎间盘损伤后的膨出物,使得左侧S1神经根可能因为在此水平面受压不能正常充入造影剂而消失(淹没)。你可能注意到在受影响的左侧S1神经根下方有一个白色的,象地对空导弹的发射束。这是在做脊髓造影后造影剂“意外”渗漏到了硬膜外腔而形成的,而不是故意产生的一个半硬膜外造影效果。
同一张L5椎间盘影像,但没有标注。在没有辅助线及标注的情况下,自已试着看一下。看到突出了没有?我想你现在一定看到了!这是一个基部比凸起端大的大基型突出。有一点要记住:CT脊髓造影查找的是“填充缺陷”,它不是评价人体椎间盘的最佳影像。核磁共振在显示椎间盘细节方面要比其好得多。在CT脊髓造影片上(左侧),如果椎间盘突出很大,它将使神经根变黑,或消失。这是因为施加在神经根上的压迫使得造影剂不能充填到神经,所以看不到亮白色的神经根。这就意味着存在问题!<第六课完》
第七课,来看一个9mm腰椎间盘突出的MRI看片的实例。
图(9)展示的是一个大的9mm的突出(红星)的T1轴状面及矢状面图。突出物已经完全将右侧过往神经根S1(图像左侧)遮盖掉(看不到),并将其挤压到椎板(小绿箭头)。在轴状面及矢状面图(蓝箭头与红五星之间)可观察到硬膜囊有来自这个大的突出的中重度压迫。此患者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他已经避免了手术,表现良好。注意看他的椎管要比图10和11中年轻人的椎管小得多,大的椎管要远比小椎管能容忍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七课完>
第八课,考试了~看看我们现在都会了什么!
请运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说出图
(十)MRI轴状面图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2、用正确的区域划分,说出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
3、哪个神经根被椎间盘的突出物代替了?
4、此MRI图像是什么类型的?提示:T1、T2、或质子密度?
5、椎间盘突出物接触到了哪两个组织结构? 先动头脑想一想,不要马上就看下面的答案噢~~ 公布答案:
1、按照数字顺序,图
(十)中的标注分别是:(1)L5椎间盘(2)9mm椎间盘突出.(3)左侧S1神经根.(4)硬膜囊.(5)硬膜外腔.(6)右侧椎板(7)棘 突(8)左侧椎间关节
2、是一个9mm大的位于右侧侧隐窝的非包容性右侧旁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
3、右侧S1神经根。
4、T1加权像
5、右侧S1神经根和硬膜
第二篇:如何判断腰突?教你如何看CT片(腰椎间盘突出)!
如何判断腰突?教你如何看CT片(腰椎间盘突出)!
导读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不要着急~现在由来自腰椎间盘突出论坛的william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跟着william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o^)-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L5)-·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髓核-·后纵韧带-·后纤维环-·小关节-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
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第二课,找到我们要看的那一个椎间盘-如果没有腰椎的定位图,对“外行人”来说几乎无法分清腰部的5个椎间盘的不同。定位图就象路线图一样告诉我们腰椎每个扫描层的具体扫描部位,所以即使对于很有经验的医师定位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张定位图从矢状面观标出了腰部脊柱的20个MRI切片层。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通过该平面所拍的MRI图像。这张片子中的图像层只涵盖了L3, L4, 及L5三节。-例如,层11(标为红色的第10层上的一层)正好穿过L4椎间盘。如果你L4椎间盘有问题,就看此层图像。-图层18信息也非常有用,它对应着L3椎间盘。对于椎间盘很薄的病人,层的厚度应最好更薄一点(6mm),以便保证其正好穿过变薄的椎间盘。-所以,如果你现在再去看自己的磁共振或者腰椎CT片子,就已经学会了怎样通过“定位图”找到它。在许多MRI片上,每个大的图像都附上一个小的定位图,这就使我们很容易知道正在看的哪个椎间盘。-第三课,学会看腰椎MRI/CT片子轴状面观-图
(一)及图
(二)是L5椎间盘的轴状面观。-此病人虽有中等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在片子上看到黑色的椎间盘)和小的非压迫性4mm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但他却有一个很大的“中央管”,可以很好地表现轴向核磁共振解剖。椎间盘的髓核在这两个图像中看不到,一是因为椎间盘脱水太严重,不能将纤维环及髓核区分开,另外这些图像为T1加权象(更高分辨率),所以不能将含水多的髓核与较干燥的纤维环区分开。但在一个正常的,非退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很容易看清髓核区及纤椎环区T2加权图像(见图三)。
“后部神经结构”包括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Nerve Roots)、硬膜囊(Thecal Sac)及发出神经根(Exiting Nerve Roots)。发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看图中IVF粉红色区)内,在此图像中看不到。如果你发挥点想象力,你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象“米老鼠”样的图像,硬膜囊是米老鼠的头,两个过往神经根是米老鼠的耳朵。再重复以下,虽然此椎间盘有4mm的突出,但此病人的过往神经根S1和突出物之间没有接触。-大部分情况下,椎间盘突出物或疤痕组织将遮挡住其中的一个过往神经根(米老鼠耳朵),这通常是神经根受压的象征。-图
(三)是另一个健康的45岁男性的L4椎间盘的轴状面观。-现在我们可以区分开髓核区及周围的纤椎环区。注意,在此平面将看不到“米老鼠”。另外请注意靠近L5神经根的椎间盘后缘的凹度,这是正常健康椎间盘的象征。L4发出神经根更靠侧方一点。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果有大的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发出神经根L4及过往神经根L5将同时受压。-在此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悬挂在硬膜囊内的细小的神经根(L5神经根及S1神经根),它们以不完全有绪地状态排列着。-注意,神经孔是很开阔的(浅黄色区),表明没有因邻近椎间关节问题形成在的椎管狭窄。T2加权象对于察看退化性椎间盘病是最好的,因为T2像将富含水份的结构表现为亮白色,含水少的区域表现为黑色。-第四课,学会看腰椎CT/MRI矢状面图-图
(四)是脊柱腰区的侧视图,或称矢状面图像。-请注意此影像是介于T2和T1之间,被称作质子密度像,对于判断椎间盘突出是否穿破后纵韧带(PLL)是最好的图像。象T1像一样,它用的是高磁性,所以细微部分表现得出奇地好。先看其基本结构:位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应是白色的(含水多)。注意黑颜色(脱水的)的L5椎间盘(L5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这代表了中度到重度的退化性椎间盘病。后纵韧带(PLL小蓝箭头)在图像中表现为沿着每个椎体及椎间盘后缘垂直向下的黑线。有意思的是,尽管此病人有一个9mm的椎间盘突出(HNP),骨质有一定的翘起,在椎间盘平面以上可见髓核物,但后纵韧带仍然包容着突出的髓核物而没有游离出。这种情况在学术上被称作一个大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硬膜囊(红星)表现为“超白色”结构,填充在椎体后方的中央椎管内。此囊袋内有可自由浮动的由运动神经纤椎及感觉神经纤维共同组成的脊神经根(马尾)。-黄韧带(绿星)位于每个椎骨之间,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此结构可变大或增厚,助长年长者易患的中央型椎管狭窄的形成。-第五课,找到腰椎间盘的突出区:硬膜外腔前区-现在让我们用一些CT轴状面图来学习前硬膜外腔的不同区域,腰椎间盘突出就发生在此部位。如果你曾经读过核磁共振报告,有些术语听起来可能很熟悉,因为这些区域常被放射科医师用来描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位置。-蓝色区域:这里是“中央区”,紧靠椎间盘后方并环抱硬膜囊前方。因为后纵韧带在此区最厚,椎间盘突出在此区通常不是轻微偏左就是偏右。-粉色区域:这里是“旁中央区”或称侧隐窝,位于中央区紧外侧。因为此区的后纵韧带不象中央区那样厚,故常在此区出现椎间盘突出。事实上,这是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头号位置。常常看到过往神经根在此区被突出的椎间盘接触到、被移位和被压迫。(请记住,发生在侧隐窝的L5椎间盘突出压迫的是过往神经根S1,而不是位于椎间孔的发出神经根L5)-绿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内区”,也叫作“关节下区”,位于椎间孔内。椎间盘突出到此区或更外方是很少见的。事实上只有5% 到10%的椎间盘突出发生在此区或更外侧。当椎间盘突出确实发生在此区时,对病人来说通常是必较麻烦的。这是因为具有超精细神经结构的“背根节”(DRG)位于此区。对于背根节的任何压迫将导致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及神经元损伤。-黄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外区”,位于椎间孔紧外侧。同样是椎间盘突出罕见的发生区,但如果发生,则对于病人及医生都感棘手。此区的椎间盘突出还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下肢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SD)样症状。-第六课,观察轴状面CT脊髓造影-现在让我们看一些CT脊髓造影。-图
(六)的是来自紧靠L5椎间盘上,椎体下的一层(记住不管是CT还是MRI都是穿过脊柱不同平面的薄切片)。因为此层是椎间盘水平面上的一层,故只能看到后部神经结构而不能看到椎间盘本身。-注意,亮白色的环状突起(未标明),表示了椎体的外轮廓(图片上部)。马尾(硬膜囊)完全被“白色”的造影剂(做脊髓造影时注入)充填使得硬膜囊及硬膜鞘都显示为亮白色。因为造影剂只填充到背根节以下的根鞘,L5 的背根节不能很好显示。我在每侧背根节的中央划了一条黑线。
还请注意椎间关节(倾斜的黑色裂开),它就象骶骨上关节突与L5下关节突之间的一个三明治。-图
(七)的CT片是来自左侧图层的下面,将椎间盘的后部表现得相当地好。我们能可明白地看到后部椎间盘既有膨出又有突向左侧过往神经根S1的突出,所以遮挡(淹没)了S1神经根(颜色不象右侧S1那样白)。
现在环状突起后部画了一条线(白色细的笑脸线)来说明病变椎间盘是怎样向外膨出的。任何时侯,只要在椎体后部环状突起外看到有椎间盘组织,就可认为此椎间盘有膨出。膨出的椎间盘通常不会超过2到3毫米,在形状上是同心性的或非焦性的。-图中的椎间盘膨出是一个向外的袋状及偏心性的形状,部分已经到了左侧“侧隐窝”。这个向外的袋状物就是椎间盘损伤后的膨出物,使得左侧S1神经根可能因为在此水平面受压不能正常充入造影剂而消失(淹没)。你可能注意到在受影响的左侧S1神经根下方有一个白色的,象地对空导弹的发射束。这是在做脊髓造影后造影剂“意外”渗漏到了硬膜外腔而形成的,而不是故意产生的一个半硬膜外造影效果。-同一张L5椎间盘影像,但没有标注。在没有辅助线及标注的情况下,自已试着看一下。看到突出了没有?我想你现在一定看到了!这是一个基部比凸起端大的大基型突出。
有一点要记住:CT脊髓造影查找的是“填充缺陷”,它不是评价人体椎间盘的最佳影像。核磁共振在显示椎间盘细节方面要比其好得多。-在CT脊髓造影片上(左侧),如果椎间盘突出很大,它将使神经根变黑,或消失。这是因为施加在神经根上的压迫使得造影剂不能充填到神经,所以看不到亮白色的神经根。这就意味着存在问题!-第七课,来看一个9mm腰椎间盘突出的MRI看片的实例-图(9)展示的是一个大的9mm的突出(红星)的T1轴状面及矢状面图。-突出物已经完全将右侧过往神经根S1(图像左侧)遮盖掉(看不到),并将其挤压到椎板(小绿箭头)。在轴状面及矢状面图(蓝箭头与红五星之间)可观察到硬膜囊有来自这个大的突出的中重度压迫。-此患者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他已经避免了手术,表现良好。注意看他的椎管要比图10和11中年轻人的椎管小得多,大的椎管要远比小椎管能容忍腰椎间盘突出症。-第八课,提几个问题,看看自己掌握了什么!-请运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说出图
(十)MRI轴状面图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2、用正确的区域划分,说出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
3、哪个神经根被椎间盘的突出物代替了?-
4、此MRI图像是什么类型的?提示:T1、T2、或质子密度?-
5、椎间盘突出物接触到了哪两个组织结构?-先动头脑想一想,不要马上就看下面的答案噢~~-第九课,答案
1、按照数字顺序,图
(十)中的标注分别是:-(1)L5椎间盘-(2)9mm椎间盘突出.-(3)左侧S1神经根.-(4)硬膜囊.-(5)硬膜外腔.-(6)右侧椎板-(7)棘 突-(8)左侧椎间关节
2、是一个9mm大的位于右侧侧隐窝的非包容性右侧旁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
3、右侧S1神经根。-
4、T1加权像-
5、右侧S1神经根和硬膜囊
第三篇:教你怎样看一个人的能力
教你怎样看一个人的能力
1.不合群者,独来独往的人,必有过人之处。整天混在朋友之间的人绝对不可能有多大的能力。
2.受周围人嫉妒,非议的人大多具有能力。人们从来不会去嫉妒弱者。人们也不会去踹一只死狗。
3.找女朋友,找男朋友时,眼光很高的人也是有过人之处的,他们追求卓越完美。
4.敢在人群中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的人,敢得罪人群的人,必是有大本领。
5.固执的人多数时候要比随顺的人要强,狂妄的人也多数时候有过人之处。
6.走路比常人快,腰杆比常人直的人,多有过人之处。
7.喜欢静静沉思的人,走在路上神情镇静稳定,不东张西望的人,脑袋里面定有他的想法。
8.当一大群人都反对他的时候,他还是依然不改变他的想法的人,定是能干的人。
9.为了生存能够放下架子去捡垃圾,察皮靴的人日后会有出息。
10.几乎听不到他说某某某很厉害的人,不可以小视。那些整天在吹嘘别人成就的人,多是没出息的人。
11.看他做事情条理分明,步步都显出目的性的人,脑袋不会是弱智。今年干的事,明年还见到他在干,一般这种人定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可小视。
12.比较讲究自己仪表,言行举止的人,应该是有教养或者是有见识的人。
13.疯狂的人,富有**的人,充满热情的人多能闯出名堂。
14.能够很好的品评各种人物的人,定有他的洞察力。大多数人似乎觉得周围的人相差不大,这就是缺乏洞察力的表现。
愤青中有大量的人会成为极为优秀的人,愤青虽然现在多是贬义,但是决不要以为愤青真的没出息。那些从来不愤的人,不要相信他会有多优秀。
15.干出了些常人干不了的事的人不可以小看。甚至那些进过监狱的人也不可以小看。
16.有着强烈欲望,强烈渴求,强烈支配欲,表现欲的人不可以小看,这些是成功的开始。
17.激进的人日后一旦变得稳重,定会有大能力。
总之,有一条原则:最有能力的人都有某种奇异之处,这使他与常人区分开。当你发现一个人与大众很不一样时,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你很有可能发现了一个优秀的人。
第四篇:建筑工程识图教你怎样看图纸
教你怎样看图纸
——建筑工程识图、审图要点
首先要把第一页,也就是设计说明书那页看明白,这对理解后面的图纸有很大作用。后面的图纸有一定专业基础应该不成问题,没基础也不怕,拿图到现场一一对照是很快熟悉的办法。如果实在没时间去现场,就先看正立面侧立面等整体图,把楼的大概模样在脑海里有个概念,再细部对照就很容易理解了,剩下些特殊的节点看不懂就要找人问问了。一般建筑图纸的字母都是根据其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表示。
介绍一些技巧,建筑图,分两大部分,一部分就是建筑方案图,这个比较好看懂,就是看这座建筑的外观是什么样子的,而另外一部分就有点难度了,就是结构图,具体到钢筋的分布和受力的合理性
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现谈谈本人的识图、审图经验,供参考。
识图、审图的程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
一、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 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最后识读建筑说明,熟悉工程装修情况。
二、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
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细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轴线间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总尺寸。检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并留意边轴线是否是墙中心线,广东省制图习惯是边轴线为外墙外边线。识读工程平面图尺寸,先识建施平面图,再识本层结施平面图,最后识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检查它们是否一致。熟悉本层平面尺寸后,审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检查房间平面布置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识读下一层平面图尺寸时,检查与上一层有无不一致的地方。
三、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
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台、门窗的高度等细部尺寸,第二道是层高尺寸,并标注有标高,第三道是总高度。审查方法与审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样,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检查建施的标高是否与结施标高相符。建施图各楼层标高与结施图相应楼层的标高应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图的楼地面标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标高,而结施图中楼地面标高仅结构面标高,不包括装修面的高度,同一楼层建施图的标高应比结施图的标高高几厘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些施工图,把建施图标高标在了相应的结施图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会出错。熟悉立面图后,主要检查门窗顶标高是否与其上一层的梁底标高相一致;检查楼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标高是否有错,检查梯梁下竖向净空尺寸是否大于2.1米,是否出现碰头现象;当中间层出现露台时,检查露台标高是否比室内低;检查厕所、浴室楼地面是否低几厘米,若不是,检查有无防溢水措施;最后与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相结合,检查建筑高度是否满足功能需要。
四、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
熟悉建筑工程尺寸后,再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1、检查女儿墙砼压顶的坡向是否朝内。
2、检查砖墙下有梁否。
3、结构平面中的梁,在梁表中是否全标出了配筋情况。
4、检查主梁的高度有无低于次梁高度的情况。
5、梁、板、柱在跨度相同、相近时,有无配筋相差较大的地方,若有,需验算。
6、当梁与剪力墙同一直线布置时,检查有无梁的宽度超过墙的厚度。
7、当梁分别支承在剪力墙和柱边时,检查梁中心线是否与轴线平行或重合,检查梁宽有无突出墙或柱外,若有,应提交设计处理。
8、检查梁的受力钢筋最小间距是否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当工程上采用带肋的螺纹钢筋时,由于工人在钢筋加工中,用无肋面进行弯曲,所以钢筋直径取值应为原钢筋直径加上约21mm肋厚。
9、检查室内出露台的门上是否设计有雨蓬,检查结构平面上雨蓬中心是否与建施图上门的中心线重合。
10、当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有无不同。如柱表中常说明:柱筋每侧少于4根可在同一截面搭接。但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同一截面钢筋搭接面积不得超过50%。
11、检查结构说明与结构平面、大样、梁柱表中内容以及与建施说明有无存在相矛盾之处。
12、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检查施工图的基础大样图中钢筋是否画错。
五、审查原施工图有无可改进的地方
主要从有利于该工程的施工、有利于保证建筑质量、有利于工程美观三个方面对原施工图提出改进意见。
1、从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角度提出改进施工图意见
①结构平面上会出现连续框架梁相邻跨度较大的情况,当中间支座负弯矩筋分开锚固时,会造成梁柱接头处钢筋太密,捣砼困难,可向设计人员建议:负筋能连通的尽量连通。
②当支座负筋为通长时,就造成了跨度小梁宽较小的梁面钢筋太密,无法捣砼,可建议在保证梁负筋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各跨梁宽一致,只对梁高进行调整,以便于面筋连通和浇捣砼。③当结构造型复杂,某一部位结构施工难以一次完成时,向设计提出:砼施工缝如何留置。④露台面标高降低后,若露台中间有梁,且此梁与室内相通时,梁受力筋在降低处是弯折还是分开锚固,请设计处理。
2、从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提出修改施工图意见。
①当设计天花抹灰与墙面抹灰相同为1:1:6混合砂浆时,可建议将天花抹灰改为1:1:4混合砂浆,以增加粘结力。
② 当施工图上对电梯井坑、卫生间沉池,消防水池未注明防水施工要求时,可建议在坑外壁、沉池水池内壁增加水泥砂浆防水层,以提高防水质量。
3、从有利于建筑美观方面提出改善施工图
①若出现露台的女儿墙与外窗相接时,检查女儿墙的高度是否高过窗台,若是,则相接处不美观,建议设计处理。②检查外墙饰面分色线是否连通,若不连通,建议到阴角处收口;当外墙与内墙无明显分界线时,询问设计,墙装饰延伸到内墙何处收口最为美观,外墙突出部位的顶面和底面是否同外墙一样装饰。
③当柱截面尺寸随楼层的升高而逐步减小时,若柱突出外墙成为立面装饰线条时,为使该线条上下宽窄一致,建议对突出部位的柱截面不缩小。
④当柱布置在建筑平面砖墙的转角位,而砖墙转角少于900,若结构设计仍采用方形柱,可建议根据建筑平面将方形改为多边形柱,以免柱角突出墙外,影响使用和美观。
⑤当电梯大堂(前室)左边有一框架柱突出墙面10~20cm时,检查右边柱是否出突出相同尺寸,若不是,建议修改成左右对称。
按照“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 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 熟悉、审查工程的立面尺寸 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 检查有无需改进的地方”的程序和思路,会有计划、全面地展开识图、审图工作。
教你怎样看图纸
(二)——看图纸钢筋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2Φ25 N4Φ18(-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
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
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为了保护钢筋、防腐蚀、防火以及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在构件中的钢筋外面要留有保护层(图3.3.3)。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梁、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板和墙的保护层厚度为10~15mm。
正筋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至于端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就是两端的和中间的。
盖筋又名盖铁、扣筋,通常设置在板的支座(端支座,中间支座),位置在板的上皮,其作用是抵抗板的负弯矩,也可以叫板负筋。
现在板中差不多都有两层,下层筋都是通长的,应该叫主筋,而板负筋是架起来的,板负筋根据设计的不同也不一样,有板上全放的,也有不全放的,不全放的设计一般是长度有梁短跨的1/4。
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
主要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可能会使梁上引起斜裂缝,特别是力作用在受拉区内,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就必须配吊筋了,还要加配附加箍筋。
“腹筋” 作用:梁的抗扭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当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1、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
3、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教你怎样看图纸
(三)——建筑施工图识读
房屋的组成
一、房屋图概述
房屋基本构件通常有:基础、墙体、柱、梁、楼板或地面、屋顶、楼梯、门窗等。此外,还有台阶或坡道、雨篷、阳台、雨水管、明沟或散水坡等其它构件。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图纸目录
说明该项工程是由哪几个工种的图纸所组成的,各工程图纸的名称、张数盒图号顺序,目的是为了便于查找图纸。
2、设计总说明书
主要说明该项工程的概貌盒总体要求。而对中、小型工程的说明书一般放在建筑施工图内。
3、建筑施工图(简称:建施)
主要表达建筑物的内外形状、尺寸、结构构造、材料做法盒施工要求等。其基本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建筑平、立面、剖面图和建筑详图。建筑施工图是房屋施工时定位放线,砌筑墙身,制作楼梯、安装门窗、固定设施以及室内外装饰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等的主要依据。
4、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主要表达各种承重构件的平面布置,构件的类型、大小、构造的做法以及其它专业对结构设计的要求等。基本图纸包括:结构说明书、基础图、结构平面图和构件详图。结构施工图是房屋施工时开挖地基,制作构件,绑扎钢筋,设置预埋件,安装梁、板、柱等构件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等的主要依据。
5、设备施工图(简称:设施)
包括: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表达给水、排水管道的布置和设备安装。采暖通风施工图:表达供暖、通风管道的布置和设备的安装。电气照明施工图:表达电气线路布置和接线原理图。
(二)阅读建筑施工图的一般方法
一幢房屋从施工到建成,需要有全套房屋施工图走指导。阅读这些施工图时应按图纸目录顺序即总说明、建施、结施、设施,要先从大的方面看,然后在依次阅读细小部分,即先粗看后细看。
简单地说,先整体后局部;先文字说明后图样;先基本图样后详图,先图形后尺寸等依次仔细阅读。并应注意各专业图样之间的关系。
三、总平面图和施工总说明
(一)总平面图图示方法和用途
建筑总平面图是采用俯视投影的图示方法,绘制新建房屋所在基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水平投影图。其用途两个:
1、反映新建、拟建工程的总体布局以及原有建筑和构筑物的情况。
2、根据总平面图可进行房屋定位、施工放线、填挖土方等的主要依据。
1、总平面图中的内容,多数使用符号表示的。首先应熟悉图列符号的意义。
2、看清用地范围内的新建、原有、拟建、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
3、查看新建建筑物的室内、外地面高差、道路标高和地面坡度及排水方向。
4、根据风向频率玫瑰图看清楚建筑物朝向。
5、看清楚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自身占地尺寸以及与周边建筑物相对距离。施工总说明一般包括:工程概况(如工程名称、位置、建筑规模、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间的关系等);结构类型,主要结构的施工方法,以及对图纸上未能详细注写的用料、做法或需统一说明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构件使用或套用标准图的图集代号等。
四、建筑平面图
一、建筑平面图图示方法和用途
二、屋顶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是屋面的水平投影图,不管是平屋顶还是坡屋顶,主要应表示出屋面排水情况好突出屋面的全部构造位置。
1、屋顶平面图的基本内容
(1)表明屋顶形状和尺寸,女儿墙的位置和墙厚,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烟道、通风道、检查孔等具体位置。
(2)表示出屋面排水分区情况、屋脊、天沟、屋面坡度及排水方向和下水口位置等。(3)屋顶构造复杂的还要加注详图索引符号,画出详图。屋顶平面图的读图注意事项:屋顶平面图虽然比较简单,亦应与外墙详图和索引屋面细部构造详图对照能读懂,尤其是有外楼梯、检查孔、檐口等部位和做法、屋面材料防水做法。
三 建筑立面图绘制步骤
1、绘制定位轴线、室外地平线,依据楼层标高及墙厚,绘制房屋外轮廓线;
2、绘制墙体的转角线、门窗洞、阳台、台阶、屋面等大的建筑构配件的轮廓线;
3、绘制窗台、雨篷、雨水管、门窗框、门窗扇等小的建筑构配件轮廓线;
4、标注定位轴线、各部为建筑标高、详图索引符号、墙面装饰用料及做法;
5、书写图名及绘图比例。
四、建筑剖面图
(一)、建筑剖面图图示方法和用途
剖面图的名称应与建筑平面图中剖切编号相一致,如 1-1 剖面图等。
建筑剖面图主要用于表达房屋内部高度方向构件布置、上下分层情况、层高、门窗洞口高度,以及房屋内部的结构形式。
(二)、建筑剖面图的基本内容
1、表明房屋被剖切的建筑构配件,在竖向方向上的布置情况,比如各层梁板的具体位置以及与墙柱的关系,屋顶的结构形式;
2、表明房屋内未剖切到而可见的建筑构配件位置和形状。比如可见的墙体、梁柱、阳台、雨篷、门窗、楼梯段以及各种装饰物和装饰线等;
3、在垂直方向上室内、外各部位构造尺寸,室外要注三道尺寸,水平方向标注定位轴线尺寸。标高尺寸应标注室外地坪、楼面、地面、阳台、台阶等处的建筑标高。
4、表明室内地面、楼面、顶棚、踢脚板、墙裙、屋面等内装修用料及做法,需用详图表示处加标注详图索引符号。
5、标注定位轴线及编号,书写图名和比例。建筑剖面图的读图注意事项:
1、阅读剖面图时,首先弄清楚该剖视图的剖切位置,然后逐层分析剖到那些内容,投影看到哪些内容。
2、剖面图中的尺寸重点表明室内外高度尺寸,应校核这些细部尺寸是否与平面图、立面图中的尺寸完全一致内外装修做法与材料是否也同平面图、立面图一致。
五、建筑详图:
楼梯详图
楼梯主要有楼梯段、休息平台、栏杆和扶手等组成。楼梯详图反映了楼梯的布置形式、结构形式以及踏步、栏杆扶手、防滑条等详细构造、尺寸和装修做法。
楼梯详图图样包括:楼梯平面图、楼梯剖面图以及踏步、栏杆扶手、防滑条的构造详图。
教你怎样看图纸
(四)——结构施工图识读
一、结构施工图是表达房屋承重构件(如基础、梁、板、柱及其他构件)的布置、形状、大小、材料、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图样,它还要反映出其他专业(如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对结构的要求。主要用来作为施工放线、开挖基槽、支模板、绑扎钢筋、设置预埋件、浇捣混凝土和安装梁、板、柱等构件及编制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等的依据。
1、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地基情况,施工注意事项,选用标准图集等。
2、结构平面布置图
结构平面布置图是表示房屋中各承重构件总体平面布置的图样。它包括:(1)基础平面图;
(2)楼层结构布置平面图;(3)屋盖结构平面图。
3、构件详图 构件详图包括:
(1)梁、柱、板及基础结构详图;(2)楼梯结构详图;(3)屋架结构详图;
(4)其他详图,如天窗、雨篷、过梁等。
二、结构施工图中的有关规定
� 房屋建筑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结合体,目前房屋结构中采用较普遍的是混合结构和 钢筋混凝土结构。
� 国家《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对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有明确的规定,现将有关规定介绍 如下:
(1)常用构件代号
常用构件代号用各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2)常用钢筋符号
钢筋按其强度和品种分成不同的等级,并用不同的符号表示(3)一般钢筋图例
常用钢筋图例见表 15.2。(4)钢筋的名称
配置在混凝土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和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如图 15.2 所示。① 受力筋 ② 箍筋 ③ 架立筋 ④ 分布筋 ⑤ 构造筋(5)保护层
钢筋外缘到构件表面的距离称为 钢筋的保护层。其作用是保护钢筋免受锈蚀,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6)钢筋的标注
钢筋的直径、根数及相邻钢筋中心距在图样上一般采用 引出线方式标注,其标注形式有下面两种: ○1 标注钢筋的根数和直径
(7)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
为了清楚地表明构件内部的钢筋,可假设混凝土为透明体,这样构件中的钢筋在施工图中便可看见。钢筋在结构图中其长度方向用 单根粗实线表示,断面钢筋用圆黑点表示,构件的外形轮廓线用中实线绘制。
三、基础图
� 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构件,基础的型式取决于上 部承重结构的型式和地基情况。
� 在民用建筑中,常见的型式有条形基础(即墙基础)和独立基础(即柱基 础),如图 15.3。
� 条形基础埋入地下的墙称为基础墙
� 当采用砖墙和砖基础时,在基础墙和垫层之间做成阶梯形的砌体,称为 大放脚
� 基础底下天然的或经过加固的土壤叫地基
� 基坑(基槽)是为基础施工而在地面上开挖的土坑 � 坑底就是基础的底面,基坑边线就是放线的灰线
� 防潮层是防止地下水对墙体侵蚀而铺设的一层防潮材料,如图 15.4。
� 基础图主要是表示建筑物在相对标高 ±0.000 以下基础结构的图纸(即表示建筑物室内地面以下基础部分图样),一般包括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它是施工时在基地上放灰线、开挖基槽、砌筑基础的依据。
1、基础平面图 基础平面图的形成
基础平面图是假想用一个水平面沿房屋底层室内地面附近将整幢建筑物剖开后,移去上层的房屋和基础周围的泥土向下投影所得到的水平剖面图。基础平面图表示方法
� 在基础平面图中,只画出基础墙、柱及基础底面的轮廓线,基础的细部轮廓(如大放脚)可省略不画
� 凡被剖切到的基础墙、柱轮廓线,应画成中实线,基础底面的轮廓线应画成细实线 � 基础平面图中采用的比例及材料图例与建筑平面图相同
� 基础平面图应注出与建筑平面图相一致的定位轴线编号和轴线尺寸
� 当基础墙上留有管洞时,应用虚线表示其位置,具体做法及尺寸另用详图表示
第五篇:如何看头颅CT解读
一、检查方法
颅脑CT主要用横断面,有时加用冠状断面。横扫多采用以听眦线(外耳孔与外眦联线)为基线,依次向头顶扫描10个切层,层厚10mm,层距10mm.根据病情平扫之后再行增强扫描。有时为了显示小脑桥脑角池或鞍上池的小肿瘤,可进行脑池造影CT.二、正常表现
CT诊断主要依据是观察组织密度差异。颅骨为最高密度白影,CT值可达+1000H.鼻窦与乳突气房内含空气为最低黑影,CT值为-1000H.充以脑脊液的脑室、脑池为低密度,CT值为0-16H.脑皮质为薄层白带状影,髓质为深浅不等的灰影,皮质和髓质之间常有清楚的分界线,尾状核密度较高,血管与脑实质密度相仿,松果体及脉络丛常发生钙化而呈高密度影、CT值取决于钙含量,约40-400H.正常两侧脑实质密度对称,不应出现一侧高或低密度区。脑室和脑池在不同层面显示,(图7-6-8)。侧脑室边界清楚。轮廓整齐,形状及大小对称;透明隔与三脑室在较低层面中线上。蛛网膜下腔为薄层低密度带,位于颅骨内板与脑皮质之间;半球纵裂显示较高层面,为位于中线的低密度带,外侧裂池对称位于两侧。鞍上池呈五角星形,在鞍上池前1/3可见视神经交叉。四叠体池居后方,外形不整,四叠体突入池的前方。环池呈窄带状围绕中脑周边。后颅窝层面可见第四脑室位于中线,呈马蹄形。可见小脑桥脑角池和枕大池。枕大池变异大,常误认为异常。
图7-6 鞍 上 池
1.大脑镰 2.额叶 3.交叉池 4.视交叉5.脚间池 6.桥脑 7.四脑室 8.小 脑9.颞叶 10.蝶骨小翼 11.外侧裂
增强检查时血中含碘量增加,使血管和组织密度增加,脑血管可显影。静脉窦与脑室脉络膜丛均因血中含碘量增强而使影像清楚。[新时代医学 搜集整理]
三、异常表现
(一)脑实质基本病理改变
病灶直接显示是CT诊断的显着优点。与周围正常密度相比,病灶可呈低密度、高密度和等密度。低密度病灶指病灶密度低于正常脑实质密度,一些肿瘤内大片坏死及囊性肿瘤均显示低密度灶,此外,脑水肿(cerebral edema)、脑梗塞、脑脓肿、囊肿和液体积聚也为低密度灶。高密度病灶是指病灶密度高于正常脑实质密度。见于一些肿瘤和脑膜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的钙化和颇内出血如脑出血等。等密度病灶指病灶密度与正常脑实质密度相等或近似。此时,可从两方面推测:一是病灶周围有水肿衬托出来,二是脑室出现移位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图7-7 三脑室
1.胼胝体膝2.侧脑室前角3.透明中隔 4.丘脑5.三脑室 6.下丘 7.四叠体位 8.小脑幕外缘9.小脑上蚓部 10.大脑镰 11.内囊膝部 12.颞上回 13.侧裂14.额下回
图7-8 侧 脑 室
1.半球纵裂2.胼胝体3.侧室前角 4.透明中隔5.三脑室体上部 6.松果体 7.侧室后角 8.大脑大静脉 9.下矢状窦 10.上矢状窦 11.侧脑室脉络 12.丘脑 13.壳核14.内囊 15.穹窿16.外侧裂丛钙化 17.尾状核头
(二)脑室与脑池的变化
脑室改变为脑室扩大,变形及移位。脑室扩大可分系统性和局限性两类。系统性扩大多因脑脊液循环受阻,如四脑室内肿瘤等,便阻平面近侧因脑室压力增高而扩大,所含脑脊液增多,又称脑积水。局限性脑室扩大多由于脑室壁完整性受损,同为局部牵拉性扩大。脑室变形及移位多因脑内占位性病变直接推压脑室所致。脑池变化有扩大、变形和移位。例如鞍上肿瘤可引起鞍上池充盈缺损;脑皮层萎缩则可见蛛网膜下腔扩大。
四、常见病CT表现
颅脑CT检查的适应症是非常广泛的。因为在颅脑病变诊断上,CT不但对占位性病变能显示出病理组织密度的高低、体积的大小和部位的深浅,对一些非占位性病变或退行性萎缩性病变也能有所启示。
(一)脑瘤
CT对确定有无肿瘤,并作出定位与定量诊断高度准确。定性诊断率也非常高。
常见脑瘤有胶质瘤(Glioma)脑膜瘤(Meningioma)、垂体瘤(Pituitary adenioma)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听神经瘤以及转移瘤等。可根据瘤体本身的表现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进行定位和定性。常见脑瘤多有典型CT表现,70-80%的病例可作出定性诊断。例如恶性胶质瘤常见于低密度,增强扫描环状增强,且壁上常见结节,周围低密度水肿带明显。脑膜瘤多表现为均匀高密度,边界清楚,且与颅骨、大脑镰或小脑幕相连,增强扫描有明显均匀增强效应。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呈多发灶、多在脑周边,呈小的低、高或混杂密度,增强效应多明显。鞍上有增强的稍高密度灶多为垂体瘤向鞍上延伸。颅咽管瘤多为混杂密度,往往有蛋壳样钙化。松果体瘤(Pinealoma)出现在松果体区,呈稍高密度并点状钙化、增强明显,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为桥脑小脑角区的低或稍高密度病灶,有增强,同时可见内听道扩大与破坏。由于CT表现的不是肿瘤细胞,因此,难于确定细胞类型。
(二)脑外伤
CT检查脑外伤安全、迅速、方便、能确定脑挫伤、颅内血肿及其他合并症。
1.颅内血肿
根据出血部位分为脑内和脑外血肿,后者又分为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
(1)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梭形均匀高密度影,常有轻度占位表现。两周后,血肿内红细胞及蛋白质逐渐被分解和吸收,其密度也相应下降为等密度或低密度。硬膜外血肿常伴发局部骨折及头皮下血肿。
(2)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状,薄层广泛均匀高密度区。由于血肿体积大并以外周包绕和压迫大脑半球,压迫脑室,中线结构被推向对侧。亚急性期,形状不变,呈等密度,可借助于灰、白质界线与颅骨间距离增宽来确定。
(3)急性脑内血肿表现为脑内圆形或不整形均匀高密度区,轮廓锐利,周围有脑水肿。如血液流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则积血处呈高密度影。[新时代医学 搜集整理]
CT对诊断多发与复合血肿较为可靠。
2.脑挫裂伤(Cerebral Contusion)
脑组织发生一定程度的挫伤、裂伤、出血和水肿等。单纯挫伤以脑水肿为主,CT平扫见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区,病灶较大时可有占位征象。脑挫裂伤常合并脑内出血,平扫表现为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区有多发点状及片状致密影。
(三)脑血管病
CT能及时确诊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或脑梗塞,对迅速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1.高血压性脑内血肿
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血肿好发基底节区或/和丘脑。CT表现为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影。血肿的表现与病期有关。新鲜血肿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2-3d后血肿周围出现水肿带;约一周后,血肿周边开始吸收,呈溶冰状;约4W后则变成低密度灶;2个月后则成为低密度囊腔。CT可反映血肿形成、吸收和囊变的演变过程。增强扫描于吸收期可见环状增强,囊变期,则无增强。此外,可见占位征象。基底节区与丘脑的血肿易破入脑室,破入脑室外的大血肿死亡率高,预后差。有时伴发脑积水和病侧脑室外扩大。主要由于脑脊液循环梗阻所致。
2.脑梗塞(Brain infarction)
(1)缺血性脑梗塞(Ischemic infarction)较常见,系供养区缺血、缺氧致脑组织坏死。发病24h内CT可无阳性发现;1-2W内由于缺血性脑水肿,累及皮质和髓质,多为楔形轻度低密度区,水肿范围大时可有占位征象;2-3W病灶变为等密度,与脑水肿消失和巨噬细胞反应有关;4-6W病灶发生液化和疤痕形成,呈边缘锐利的低密度区,邻近脑室发生牵拉扩大,脑皮层沟增宽,甚至中线结构移向患侧。
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系因小的终未动脉闭塞,好发于基底节区和脑干,表现为直径小于1.0cm的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新时代医学 搜集整理]
(2)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infarction)因抗凝治疗后血栓碎裂变小,向远侧游动并再度发生栓塞,已坏死的血管因血液再通,动脉压增高致血管破裂而出血。好发皮层和基底节区。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内出现点片状高密度影。
3.脑动脉瘤(Aneurysm of brain)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临床表现为压迫症状和瘤体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直径小于1.0cm时,CT平扫可不显示。直径小于5mm,即增强扫描亦难发现。较大的动脉瘤增强时呈圆形或类圆形致密影。动脉瘤破裂出血,CT可显示血液在蛛网膜下腔、脑内和脑室内分布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池、蛛网膜下腔弥漫或局限性密度增高。
4.脑血管畸形
平扫时,小的脑血管畸形不易发现,较大病灶显示为不均匀密度和不规则团状影。有出血或钙化则表现为高密度灶。如无血肿则无占位变化。增强扫描常显示轮廓清楚的团状影或不规则形的密度较高的畸形血管影以及粗大迂曲的输入和引出血管。
(四)炎症及寄生虫病
1.脑脓肿(Brain abscess)
CT对脑脓肿的诊断非常重要,既可确定脓肿的有无及其位置、大小、数目和多房性等,还可引导进行手术引流,并观察脓肿的演变。病变多发生在灰白质交界处。在急性局限性脑炎阶段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低密度区及占位征象。脓肿形成后,则呈边缘密度稍高中心密度低的病灶,周围广泛水肿。增强扫描可见脓肿壁呈薄的均匀一致的环形增强影,为脓肿壁上毛细血管充血和血脑屏障破坏所致。脓肿由急性转为慢性的过程中,脓肿壁越来越清楚,周围水肿带变窄,最后完全消失。临床上儿童和青少年癫痫常因小脓肿引起。
2.脑寄生虫病
CT可直接显示病灶特征,常可确诊。
(1)脑囊虫病(Brain cysticercosis)
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小结节或卵圆形小囊状低密度区,大小0.5-1cm.增强扫描见环状强化。
(2)脑包虫病(Brain hydatidosis)
CT表现为边界清楚锐利的类圆形巨大囊性病灶,囊壁常有钙化。周围无水肿,有占位征象。无囊壁强化。
(五)其他
CT可直接显示某些先天畸形和新生儿疾病,如结节性硬化,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囊肿,先天性四脑室中、侧孔闭锁和新生儿窒息等。
CT检查可以显示脱髓鞘疾病及脑萎缩病灶并作出定量诊断。
CT 还可用于脑瘤术后,化疗和放疗以及脑积水分流术后随诊观察。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