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中西部贫困地区依托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6.27
财教【2011】407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财教[2011]405号)精神,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财政部、教育部决定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
为做好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 月 日
附件:
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 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财教[2011]405号)精神,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财政部、教育部决定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从2011年起,用3年时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依托当地布局调整规划中保留的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现有富余校舍资源,增设附属幼儿园。主要对拟增设附属幼儿园的农村小学或教学点富余校舍进行功能改造,配备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满足基本办园需要。
二、实施原则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地要结合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根据适龄人口规模和入园需求,合理确定区域布局规划和增设数量,方便幼儿就近入园。
(二)因地制宜,安全适用。农村小学或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时,要因地制宜,围绕满足保育教育、卫生保健、安全 防灾等基本需要,进行必要改造,购置必需保教设备和生活设施,勤俭办园。
(三)明确责任,地方为主。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工作由省级统筹规划,市县承担主体责任,以县为主组织实施。中央财政给予一定专项补助。
(四)相对独立,规范管理。农村小学或教学点附属幼儿园的园舍、人员、财务、管理相对独立。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防止“小学化”倾向。
三、支持范围
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具备以下条件的农村小学或教学点: 1.当地受人口、交通、经济等因素影响,不具备独立或联合举办幼儿园条件,尚无幼儿园;
2.符合当地学前教育布局规划,有建园需求; 3.是当地布局调整规划中保留的公办小学或教学点; 4.学校有闲置校舍和活动场地,不挤占义务教育资源; 5.优先支持服务半径内适龄幼儿较多,闲置校舍能满足小、中、大3个年龄段基本办园条件,班额不少于20人的学校。
四、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按照每班5万元的标准对拟增设的附属幼儿园予以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购置保教设施、玩教具以及卫生消毒生活设施设备等。不足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
五、组织实施
(一)制定规划。各省教育、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市、县教育、财政部门按项目遴选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学校,制定三年总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
各地制定的规划中必须包括项目学校确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分校改造任务、投入资金总额、资金筹措方案、具体保障措施等内容,做到一县一规划、一校一方案。切忌不考虑幼儿生源盲目改扩建,以免造成新的闲置浪费。
(二)申报程序。各县编制的规划逐级上报省级教育、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各省教育、财政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根据各县上报的规划,抓紧制定本省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统一填报相关表格(附表),并于2011年9月底前上报财政部、教育部。为便于各地尽快启动此项工作,中央财政今年暂按一定标准测算下达预算控制数,各地按预算控制数编制2011年度实施计划。
(三)项目实施。各地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审定的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应负担资金,分校落实扶持措施,做好园舍、场地的改造以及设施、师资的配备工作,不得超标准设置附属幼儿园。附属幼儿园设立后,各县级教育部门负责逐园评估验收;省级教育部门要组织专家逐县进行评估验收。
六、管理监督
(一)严格管理,保证质量。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严格按审定的年度计划执行,足额拨付资金,严禁挤占、截留、挪用。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应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建设成本。玩教具、保教及卫生消毒生活设施配备要符合安全、环保、实 用的标准,并严格按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二)动态监控,加强监督。各地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下达后,要及时向财政部、教育部报告中央资金安排使用情况、附属幼儿园建设情况等。各地对财政资金确定支持的学校,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媒体、广场告示等方式,向社会特别是学校服务半径内的村、组公示项目实施内容、进度安排、预期效果,宣传政策,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三)明确责任,建立责任追溯制度。学校或教学点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教育部门对申报信息负审核责任,对规划涉及的师资配备、幼儿园管理等负落实责任。财政部门按规定对资金落实负责,对资金使用负监管责任。因弄虚作假、虚报信息,不落实资金或相关配套措施,导致附属幼儿园难以建立或资源浪费的,追溯部门及经办人责任。
第二篇:固城乡2011年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工作计划
固城乡2011年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
工作计划
根据固城乡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工作三年规划安排,2011年底完成对张曹教学点、朱潘生教学点、豆庄教学点、福荣教学点、东郭村教学点、西郭村教学点的增设改造任务,具体安排如下:
1、张曹小学:设大、中、小班各2个,共计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40人。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18人;
2、朱潘生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3、豆庄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4、福荣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5、东郭村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6、西郭村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购置设备、设施及学校自聘幼儿教师工作于2011年12月底前完成,2012年元月开班。
固城乡中心校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固城乡2013年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
工作计划
根据固城乡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工作三年规划安排,2013年底完成对和潘生小学、旧城小学、北固城小学、固城集小学、吕家小学、扶轮小学的增设改造任务,具体安排如下:
1、和潘生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维修校舍4间,预计2013年10月底前完成。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2、旧城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维修校舍4间,预计2013年10月底前完成。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3、北固城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维修校舍4间,预计2013年10月底前完成。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4、固城集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维修校舍4间,预计2013年10月底前完成。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5、吕家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维修校舍4间,预计2013年10月底前完成。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6、扶轮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维修校舍4间,预计2013年10月底前完成。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购置设备、设施及学校自聘幼儿教师工作于2013年12月底前完成,2014年元月开班。
固城乡中心校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固城乡2012年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
工作计划
根据固城乡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工作三年规划安排,2012年底完成对张庄里教学点、张庄外教学点的增设改造任务,具体安排如下:
1、张庄里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维修校舍4间,预计2012年10月底前完成。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2、张庄外小学设大、中、小班各1个,共计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70人。维修校舍4间,预计2012年10月底前完成。购置保教设备及生活设施、玩教具,学校自聘幼儿教师9人。
购置设备、设施及学校自聘幼儿教师工作于2013年12月底前完成,2014年元月开班。
固城乡中心校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排市镇明德小学关于增设附属幼儿园的申请报告
排市镇明德小学关于增设附属幼儿园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
明德小学在你们的殷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受社会各界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今为贯彻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文件精神,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切实提高全民素质,更好地造福当地人民,明德小学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做好充分准备,特申请开办明德小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园名称:明德小学附属幼儿园
办园性质:
公办
基本情况:
明德小学位于排市下桥古赛马场(现称成家垴),是一所寄宿式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校园倚青山,抱碧水,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占地面积28亩,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辐射日清、铁铺、玉畈、西元、下桥等五个行政村,42个自然组,受益人口8600多人。学校除具备10个多媒体教室外还有标准化教师办公室、幼儿活动室、生活用房等,院内空间较大、满足儿童娱乐的需求。
办园宗旨:
保证农村幼儿就近入学,使幼儿健康成长,让入园学生情商和智商共育、个性与群体相宜、教育与保育相结合、启蒙与启智相承、课堂与家庭互动。
办学目标: 我们将以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机能协调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正常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流的基本能力,促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孩子乐学、善思的好奇心。
办学原则:
坚持保、教相结合的原则,团结、奉献、求实、创新,对幼儿实施德育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把幼儿园办成孩子温馨的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持证上岗,坚持安全第一、育人第一的原则,努力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课程设置:
开设有语言、认知、算术、英语、音乐、美术、游戏识字、社会公德教育等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德智体美全方位素质能力的发展。
办园能力:
1、幼儿园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园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诚取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经营理念。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是办园的根本。我校将以公派和公开招聘的形式,精选教师,形成一支学历合格、专业对口的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办园条件:
1、成熟的办园经验、坚强的办园后盾.2、建筑设施齐全、人员配置精良、教职工队伍强大、保教保健到位。
3、实施建筑特色,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分为小、中、大三个班,不同的班级合理分配利用建筑房屋。
资金保障:
1、幼儿园办园资金来源是公用经费和财政补助。
2、幼儿园教师工资财政支付或补贴。
以上所述情况属实,今特恳请上级领导批准并给予师资、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助为盼。
申请单位:排市镇明德学校2013、7、6
第四篇: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成本个案研究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成本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成本个案研究是“中国基础教育成本与财政研究”项目的组成部分。进行个案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农村地区小学机构成本的现状,了解机构成本的变化特点,为改善现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提供有用的信息。
个案学校的选取是根据“中国基础教
育成本与财政研究”项目的实地调研的抽样框架进行的。我们在贵州、江西、甘肃、安徽和四川等五个样本省的10个农村地区贫困县的20个乡共观察了29所小学,其中20所为乡中心小学,9所为村办小学。在进行个案研究的这些小学中,9所学校位于少数民族地区,11所学校位于贫困边远山区。
数据采集的方法是由学校的主管会计找出1991年和1995年的学校经费收支帐本以及资金流水帐本,研究组会同学校的主管会计一起,按成本功能分类和用途分类详细地登录这两年的学校各项收支细目,力争使数据准确、客观。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学校成本的分类
教育成本分类受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制约。也就是说,政府拨款的方式和标准直接决定了教育成本的分类与结构;另一方面,成本分类也基本决定了成本分析的特性,即有什么样的成本分类构架,也基本上确定了成本分析所适用的方法。
根据国内外基础教育成本分类的不同方法,相应地也就有了三种不同的成本分析体系,即经费支出按用途分类的体系、经费支出按功能分类的体系和经费支出按活动性质分类的体系。本文着重分析前两种分类方法。
1)按用途分类的体系(参阅下页图1)经费支出按用途分类的体系将全部教育经费支出分成人员部分、公用部分和基本建设三部分,这是我国长期来通用的经费分类体系。
2)按功能分类的体系(参阅下页图2)学校经费支出按功能进行分类与按用途的分类体系不同,其特点是将学校经费的支出与教学、行政、设备运转与维修和基建性成本相联系,通过这一分类,可以更为明确地考察学校经费的使用状况,从而为经费合理使用提供判断的基础。
2.单位成本的决定因素
单位成本最能反映经费使用的效率。在实际工作中,仅通过单位成本来评价学校的办学效率往往具有局限性,这是因为,影响单位成本的因素具有复合交互性,又由于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尺度难以区分因素影响或作用大小,因此,在运用单位成本作出评价时就必须十分小心。单位成本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教育经费数量在学生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教育成本与教育经费数量呈高度正相关。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教育经费越多,单位成本越高。
2)教师任职资格、工资水平与教职工数量教职工数量、教师任职资格与工资水平是影响单位成本的决定因素之一。在中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民办教师的数量规模也直接影响学校人员经费的支出总量,尽管目前从总体上来说,民办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但现有的民办教师依然只能获得较低的报酬,这也是影响教育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学生数量学生数量是影响单位成本的直接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单位成本随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同时,学生数量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就是说,在成本分析中要考虑学生的流动情况,不同的流动特征对成本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如辍学、重读、退学、转学等。
4)固定资产投入:存量与增量研究单位成本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存量与增量。固定资产存量与增量是影响单位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固定资产存量与增量越多,单位成本越高。本研究中,固定资产投入的生均成本,是按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来计算的,因缺乏统一、权威的教育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本文在参考了其他部门的做法后,采用生均固定资产值年平均综合折旧率8%来计算。
5)学制年限计算单位成本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年单位成本和学制周期单位成本。若学生实际花费的学制年限越长,则学制周期单位成本越高。
三、研究结果
1.年生均成本
在核算生均成本时采用了经常性成本和建设性成本的概念及其相应的测算方法,生均建设性成本按固定资产折旧测算。1991年29所样本学校的生均机构成本为256.40元,其中生均经常性成本为204.02元,生均建设性成本为52.36元;1995年的生均机构成本为403.90元。与1991年相比,生均机构成本提高了97.96%,几乎翻一翻。各样本省的实地调查学校生均成本见下表。
表1年生均成本统计单位:元
省名
样本学校数
1991年生均总成本
1995年生均总成本
甘肃
6415.36
539.39
江
西
9274.0
3237.93
贵州
4137.86
174.38
安徽
135.41233.27
四川
348.36
370.97
样本平均
256.40
364.69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甘肃省的生均成本在5个样本省中最高,其原因是,甘肃省的6所样本学校规模较小,生均建设性成本较高,1991年生均建设性成本为194.86元,1995年生均建设性成本为290.06元。
2.年生均经常性成本构成分析
在对各地区的生均成本进行分析时,生均经常性成本最具有可比性。因此,下面着重对生均经常性成本进行分析。
1)按用途的年生均经常性成本实地调查的个案学校数据表明,在农村小学,政府财政拨款的绝大部分支出(95%以上)都是用于人头费,即支付公办教职员工的工资和民办教师的国家补助部分;除乡中心小学外,农村初小和教学点几乎没有任何国家拨款的公用经费,学校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均来自学生缴纳的杂费和其他收费。
表2年生均经常性成本统计 单位:元
省名
样本学校数
年份
生均经常性成本
生均人员成本
甘肃
1991
220.50
205.19
199
5249.33
222.14
江西
1991
273.80
239.13
1995
105.24
98.74
贵州
1991
137.86
122.35
1995
126.26
117.47
安徽
1991
120.75
94.15
1995
207.2
2202.81
四川
1991
274.91
247.42
1995
346.17
299.26
样本
1991
204.03
178.34
平均
1995
331.30
299.32
根据调查结果和实地观察,我们认为,当前,贫困地区小学生均经常性成本最基本水平线应确定在200~300元之间。如果低于这一水平,小学生的培养质量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2)按功能的年生均经常性成本按功能支出的年生均成本构成分析是考察教育经费的支出去向,即用于教学、行政管理、物质设备运转与维修以及基建投入等活动的资金投入情况,以分析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表31995年生均机构成本统计单位:元
样本生均数学行政管理物质运转与
学校数总成本直接成本成本维修成本甘肃6539.39241.237.890.21江西9237.9381.6718.465.11贵州6174.38117.076.522.67安徽4233.27190.4415.461.32四川4370.97258.0162.3425.82样本平均29364.69286.5732.0312.70
生均建设性
成本甘肃290.06江西132.69贵州48.12安徽26.05四川24.80样本平均33.39
从上表可以看出,生均总成本受教学直接成本和生均建设性成本的影响比较大。象甘肃省和江西省,虽然教学直接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和物质设备运转与维修成本较低,但他们的总成本却很高。这说明优化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是非常必需的。
贫困地区小学的教学直接成本主要是教师与教学辅助人员工资支出以及教师教学用书与教学文具支出,其他各项支出较少;在行政管理支出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的行政管理人员大都由专任教师兼任,所以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与津贴专项支出极少。受教育经费数量的限制,行政管理公务费主要是维持学校运转最低标准的学校办公费和差旅费支出;建设性支出既包括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折旧),也包括固定资产增量(固定资产的新增投入)。就样本总体而言,教学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70.95%。然而,其它方面的支出主要是依靠多渠道筹措的教育经费来能维持日常教学工作,因为政府的财政拨款一般只用于公办教师工资和民办教师补助。
3.学校成本的差异
1)中心小学和村办小学1991年,中心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为231.50元,而村办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为174.24元。1995年,中心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为352.79元,而村办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为269.49元,村办小学的生均经常性成本仅相当于中心小学或完小的76.39%。
1991年,29所学校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78.45元,而1995年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仅为13.16元。1991年,乡中心小学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90.09元,而村办小学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41.22元。1995年,乡中心小学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14.00元,而村办小学的生均固定资产增量为10.02元。这表明,在1991年~1995年期间,各校在添置新的教学仪器设备、课桌凳、图书资料等建设性方面的投入较少,主要的原因是教育经费匮乏。
表4江西省星子县横塘乡中心小学和村办小学学校成本比较(1995年)单位:元
横塘中心小学村办小学专任教师数1911其中:民办教师07学生数458373教育经费支出总额9880270102其中:预算内经费支出4358228165生均经常性成本107.54134.41生均建设性成本(含折旧)56.6416.31生均总成本164.18150.72
一般地,无论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还是贫困地区,中心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均明显优于村办小学。小学教育经费中,教职工工资和民办教师补助是主要构成部分,中心小学的教师主要是公办教师,而村办小学的教师则有一大部分是民办教师,这有可能使中心小学的机构成本高于村办小学。然而,由于中心小学在校生数量较多,这一因素降低了生均经常性成本。
2)山区小学和平原地区小学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生均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理位置对机构成本的影响主要归根于地区经济的差异。一般来说,平原地区比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和居民对教育的投入也比较重视。投入的差异引起成本的差异,引起平原地区小学的生均成本高于山区小学(不考虑寄宿制学校的情况)的生均成本。
表5岔路乡(平原)中心小学和青天乡(山区)中心小学生均成本比较(1995年)
单位:元
岔路乡中心小学青天乡中心小学在校学生数514127生均经常性成本198.45171.07其中:教学直接成本186.77167.09
行政管理成本9.373.36
设备运转与维修成本1.950.62生均建设性成本(含折旧)97.1827.23生均总成本295.63198.30
3)民族地区小学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在教育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如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双免”和提供学生生活补助。“双免”是免收学生的课本费(语文和数学课本)和免收学生的杂费。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和“双免”使民族地区小学的机构成本相对提高。
4.学校成本的变化特点
机构成本的变化呈以下特点:
1),年生均成本呈递增趋势。年生均成本的递增主要是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而引起的,其次是因为物价上涨因素所致。
2),年生均经常性成本的显著增加。教学直接成本的增加促使生均经常性成本的增加。1991年~1995年,教职工工资与津贴普遍增加。而且还有一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教职工工资的提高和民办教师的转正使得教育经费的支出急剧增加。这是生均经常性成本增加的决定因素。
3),教育经费只能满足教职工工资与津贴支出,无法提供足额公用经费支出。学校为维持日常教学,只得缩减各项非教职工工资与津贴支出,致使学校办学条件不能得到及时改善,结果造成部分学校尚未解决“一无两有”问题。统计结果表明,1995年,29所样本学校学生中尚有7所学校还未能让所有学生拥有上课用的课桌凳,占学校数的24.14%。
第五篇:小学附属幼儿园自查报告
小学附属幼儿园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
和《幼儿园管理条理》
加强我校学前幼儿教育科学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我校学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对照《湖北省幼儿园办学水平标准》,我们对我校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办园水平和办园成果进行自查,各项指标累计分62.6分。
一、办园资格与办园条件
我园现有一栋三层
间建筑面积
220
平方米的校舍。
园址双沟镇回民小学院内对面。
园舍建筑安全,卫生。
布局合理,日照充足,周围环境无危险,无污染,园内环境儿童化,符合幼儿特点。
班级设施齐全:
活动室明亮,洁净,有与之配套的电视机、VCD。
园内环境优美洁净明亮优美的校园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有教职工资料柜,有各类保教书籍
册以上,幼儿图书近
册。
有与教学相配套的教具,学具,及操作材料(含自制)。目前我园共有3个班级,150个小朋友。
现有教师
6人,门卫
1人。
所有人员均具备相应资格、学历并取得相应的上岗合格证。
二、办园宗旨与园务管理
1、我园坚持依法办园,自觉接受上级教育督导组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坚持保教结合,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制订了有切合实际的长远和进期的五年发展规划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逐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阶段计划。
2、各项制度健全:(岗位则任制、学习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听课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制度、消防制度、安全应急预案等)。
有具体的检查措施,检查材料和问题的整改情况。俗话说:“人管人管一点,制度管管一片”。
我园经过摸索,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了自成体系、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全园管理努力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明责任,检查有依据,考核有结果。
实践表明,这些制度细致具体、科学实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面发展、增强内部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实行园长负责制,全园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了
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的园风。
4、园务档案资料齐全:
包括各种工作计划、总结、教育教学资料、考核资料、教职工和幼儿名册、上级来文等。
5、坚持勤俭办园,按规定收费,有计划地添置教学设施,改善办园条件。
三、安全防护与卫生保健
卫生保健:
1、制定各种制度,如食品安全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消毒制度,保育员操作要求等。
2、重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制定消毒制度及操作要求,做好消毒工作的登记,并加强监督管理。
4、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把好幼儿体检关,以防传染病发生,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做好评价工作;
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5、建立健康检查制度
(包括每日“三检”和定期体检及幼儿入园,工作人员上岗体检)。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三检查,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问,严禁幼儿带危险品入院(包括住竹签、铁钉、小刀之类的尖锐物品)。
传染病多发季节加强预防及消毒,发现传染病及时进行隔离。
安全工作:
1、从保证幼儿生命出发,认真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首先我园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应急疏散预案,与家长签定了《低幼学生家长安全接送协议书》,与教师签定了各岗位安全责任书,落实了安全检查责任人,将安全管理工作列入奖惩考核制度。
2、加强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登记维修。
如定期对全园大型玩具、电路、电器、消防设施、幼儿活动场地,进行定期检查,彻底消除隐患。
3、加强门卫管理,实行进出,来访登记制度。
经门卫同意方可入园。
4、把好幼儿接送关,制定幼儿接送制度,实行家长接送幼儿签字制度,确保幼儿安全。
5、结合幼儿的生活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各班每月至少对幼儿安排二课时安全教育课。加强教职工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教职工及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几年来没有发生重大不安全责任事故。
6、做好晨检工作及全日观察异常情况记录。
四、环境创设与保教活动
1、认真贯彻执行幼儿教育方针、政策。《幼儿园工作规程》。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按排教育活动内容,全园及各班教育工作计划齐全并严格执行。
一直以来,我园坚持将教科研工作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建立了严密的科研计划和制度,从强化教师科研意识入手,使教师自觉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课题。
以科研为契机,端正教师的教育思想。
以科研为龙头,带动办园水平和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
由此,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2、一日活动做到科学安排,体现动静交替,保教结合。
形式生动,方法灵活,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和教育过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3、热爱幼儿,尊重幼儿,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体差异,坚持正面教育,无体罚,变相体罚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4、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突出自身特点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积极创设游戏条件(空间、时间、材料),创设各种幼儿活动区,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5、重视德育工作;
重视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重视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五、幼儿园发展与办园成效
1、工作人员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工作认真,服务热心。
身体健康,仪表端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园长具有幼教高级职称,专任教师都具有幼儿师范(含幼师班)
以上学历。
3、所有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做到按月足额发放。
4、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并将其纳入到整体教育工作中。
5、更新家园观念,形成家园合力。
站在教育的立场上,家长的愿望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家长与教师应该是一种教伴关系。
我们深知,只有家园同心、形成合力,孩子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因此,我们有了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探讨、举办讲座。同时每月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或亲子活动,使家长亲眼目睹孩子在院的表现,从中体会和学习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
我们还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制度,定期家访,利用家园平台与家长沟通,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研究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