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池州市物业准入退出机制办法
关于建立健全物业服务项目准入与退出制度 的实施意见
为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加强物业管理项目准入及退出管理,保持业主正常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源头管理,严格物业管理项目准入机制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资格预审,投标企业名单报经贵池区住建委备案核准时,应当征求相关街道、社区意见,相关街道、社区全程参与。结合日常考核情况,对在整改期内物业服务企业,一律不得进入招投标市场。未经区住房城乡建委批准,开发商不得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小区物业服务合同,开发商不能直接支付小区物业服务启动资金给物业服务企业,必须依法按规将开发小区物业服务开办启动资金拨付到所在街道。开发商不能直接提供公共物业用房给受委托的物业公司,而是将建成的小区物业用房按规划建设约定移交给区住房城乡建委。
(二)实行物业服务质量履约保证合同制度。物业服务企业进入小区接管前,应当与业主委员会或开发建设单位签订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合同中应包含物业服务质量保证条款。物业服务企业应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0.3元标准,一性缴纳履约保证金,最 低不少于1万元,履约保证金实行专户存储,由小区所在地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共同监管。经考核服务达标的,在物业服务合同期满后全额返还,服务不达标的,按考核分值区间,分比例扣减,扣完为止,扣减质量保证应全部用于小区物业管理。具体办法由贵池区政府会同市住房城乡建委另行制定。
(三)加强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提高资质审批门槛。对新设立的物业服务企业从严审批,严把进口关,每年资质年审时,必须先经街道(社区)签署意见,否则不予年检。
(四)强化行业培训,实行项目职业经理人制度。自2011年起4月1日起,对住宅小区管理处负责人实行经理人持证上岗,在市物业管理主管部门统一举办的物业服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核发岗位证书。未经考核不具备岗位证书的,不得从事管理岗位。
二、依法有序,加强物业管理项目退出的监管
(一)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管理应当本着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秩序、平稳过渡的原则进行。贵池区住建委负责本辖区内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项目管理过程的监督、业务指导工作。制订小区管理应急预案,指导街道对本辖区内退出项目管理的工作实施监督和组织协调,召开联席会议。社区协助街道做好有关工作。
(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或物业服务合同期限未满,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的,应在拟解除合同日前3个月,将拟退出原因、退出时间、同意承担的违约责任以书面形 式告知对方,并同时告知当地街道、社区和贵池区住房城乡建委。未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单方面停止服务擅自退出。
(三)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或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物业服务企业应于期满前三个月书面告知开发建设单位或业主委员会,并同时告知当地街道、社区和贵池区住房城乡建委,并在街道和社区的指导下召开业主大会续聘或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期满前签订新的物业服务合同。
(四)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管理时,业主大会仍未能选聘到新物业服务企业的,街道应根据制定的小区管理应急预案临时托管。组织街道、区市容环卫等部门做好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绿化维护等基本服务工作。实际发生的费用由业主交纳,也可委托社区代为收取,或由后续新驻物业服务企业一并承担,业主委员会配合作好收费工作。
(五)物业服务企业应坚持诚信守法的原则,严格履行退出程序和相应职责,协助解决项目遗留问题,做好新老物业管理的衔接工作,保持项目管理的连续性。业主大会应当从保持项目管理的连续性和长远利益出发,慎用辞退权,保证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
物业服务企业不按本意见规定程序做好退出衔接工作的,由贵池区住房城乡建委将该企业的不良行为书面报送市房产局,记入该企业诚信档案,并向公开公布。自公开公布之日起取消该企 业在一年内参与物业服务项目招投标的资格,其管理的物业项目在三年内不得参与国家、省、市的物业管理示范(优秀)项目评选活动。
第二篇:公租房准入与退出机制研究
摘要:公租房制度是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尝试,是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该制度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关系到申请人能否公平获得住房保障机会。但如何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有效,尤其是确立合理的准入门槛和退出办法,仍值得探索。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分析,从准入和退出机制入手,分析其特点和不足。
关键词:深圳公租房;准入;退出
一、公租房准入机制的分析
1.1深圳市公租房政策法规体系
深圳自1988年开始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先后出台了社会微利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多种形式完善住房制度。2006年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市规划局联合起草《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征求意见稿,明确了5年内深圳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思路。2007年、2008年两年的保障性住房房源中连续提供公租房。2008年,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0)》的通知。该印发文件提到促进住房保障由“以售为主”向“以租为主”转化。随后又出台了《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深国房〔2008〕36号)以及2010年出台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的决定》(深发〔2010〕5号)。就目前来说,整个保障房住房体系还没有通过更高一级的法律形式来保证其畅通运行,大多是通过印发文件、通知等来规范。特别是在准入条件和覆盖面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1.2深圳市公租房准入条件和程序
1.2.1准入条件
第一,户籍限制。为进一步规范公租房的建设和管理,深圳市颁布了《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深国房〔2008〕36号)和2010年1月19日通过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其中都规定了“家庭申请的家庭成员中至少一人具有本市户籍;单身居民申请的,应当具有本市户籍”。尽管非深户籍的困难家庭,可视其在深圳居住、缴纳社会保险和纳税情况,按年限逐步纳入公租房住房保障体系。然而关于缴纳社保和纳税达到多少就可以纳入保障体系的规定比较宽泛,很难量化,对非深户籍困难家庭申请公租房带来一定困难。
第二,收入限制。从住房保障相关规定中看到,“家庭人均年收入或者单身居民年收入在申请受理日之前连续两年均不超过本市规定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收入线标准。”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今天,人均gdp、cpdi已经很难完全真实反映社会财富收入分配情况。收入线标准到底该如何确定、定多少才能实现“应保尽保”政策目标,值得商榷。此外,“连续两年均不超过本市规定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收入线标准”的要求过于僵硬,居民年收入具有一定的浮动性,此标准很难量化。
第三,针对人群不明确。深圳市公租房旨在解决既不能享受廉租房住房政策,又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经适房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即“夹心层”住房问题。然而在“十一五”期间,深圳市的廉租房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总共建成137套,公租房建成约10万套。这样就使得申请公租房的人不仅包括新就业的大中专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等“夹心层”,还包括属于廉租房申请范畴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特别是深圳市把人才安居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中来,今后重点发展安居型商品住房。也就是说来深人才既可以申请公租房,又可以申请安居型商品住房,这样就使得公租房功能能力大大的减弱。
1.2.2申请和配租程序
随着相关的政策,章程不断的完善,深圳市公租房的申请、配租流程等也逐渐明确和细化。大致包括申请、三级审核、两级公示、轮候、监督审查、续租、退出等环节.申请人提出申请后,由申请人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受理并进行调查考核,考核通过后再上报区住房保障部门,最后再上报市保障部门。三级审核制度比一、二级审核制度更细致,审查过程更加严格,结果更为公正。但是由于一、二级审核已经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形式和实质审核,再将审核结果报送市保障部门审批,不利于提高公租房准入的工作效率。
二、公租房的退出
2.1公租房的退出
第一,审核不通过。目前深圳市采取的是街道办、区主管部门和市主管部门三级审核制。首先街道办对申请人的书面形式材料进行审核,申请和申报材料审核通过以后报送区主管部门,区主管部门会同区民政、社会保障、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的申请和申报材料以及户籍、收入、财产和住房状况等进行审查。最后审查合格后由区主管部门将审查合格的住房保障申请和申报材料一并送市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在这三级审核中,任何一级不通过都会产生退出。
第二,公示不通过。两级公示相对而言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申请人情况的真实性,也能够公平、公正维护各中低收入家庭的切身利益。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在受理申请人申报材料和审核之后,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公示,接受市民监督。在公示期内,对公示内容有任何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如异议核实成立,则主管部门驳回其申请。
第三,监督审查不过关。深圳市规定首次签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租赁期不超过3年,合同期满后承租人可以续租。按照办法《办法》和《保障性住房条例》规定,享受公租房的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其户籍、收入等相关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市(区)主管部门。与前两个退出节点不同,此时承租人已经占据公租房,要承租人自觉将相关情况告知主管部门并实现及时腾退承租住房比较困难。虽然规定了租赁合同期不超过3年,但承租人在承租期间其家庭收入变化情况、是否按合同规定正确使用公租房等等都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实施监督审查,审查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就更无法保障。
2.2 监管机制
在监管处罚力度上,按照2011年最新修改和完善的《深圳市住房保障条例》规定,对于骗租保障房,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处以3万元罚款+10年内不得申请保障房;符合条件者,处以1万元罚款+3年内不得申请保障房。对于骗购情况,主管部门应当作为不良行为予以记载,并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公示,同时将公示内容告知当事人所属单位和征信机构。征信机构应当依法将有关当事人违反住房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以及严重违约行为纳入其征信记录。修改后的《条例》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力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然而审查退出的前提是申请人资产的增加或有其他违规、违法行为,谁来审查资产的增加,如何做到审查的准确性、权威性这一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第三篇:宁波市物业项目服务退出办法
宁波市物业项目服务退出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物业项目服务退出管理,规范物业服务企业退出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持物业服务活动的正常秩序,根据《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物业项目,是指开发建设单位或业主大会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服务的物业项目。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因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终止,或者依据法律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提前解除合同,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项目服务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退出物业项目服务应当本着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业主基本生活秩序、依法有序、平稳过渡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物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物业项目服务退出管理的政策制定、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
各县(市)、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辖区物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物业项目服务退出管理过程的业务指导、监督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辖区物业管理应急预案,指导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物业项目-2务企业不得擅自提出终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退出物业项目服务管理 ;
(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期内,建设单位不得以返还或部分返还前期物业服务费为条件,要求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项目服务管理;
(三)同一地块分期开发建设的项目,业主委员会尚未全部建立或增补前,业主委员会不得要求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项目服务管理;
(四)物业服务合同期内,未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1/2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1/2的业主表决通过,业主委员会不得擅自决定,要求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项目服务管理。
第十条 建设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明确前期合同期满不再续约或提前解除合同的,适用以下程序:
(一)建设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合同期满不再续约或提前解约的,合同当事人一方应于拟解除合同3个月前书面告知对方,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同时书面报告辖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物业主管部门,并填写《物业项目服务退出管理情况登记表》。辖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物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处理。经调查确需退出的,应明确退出有关事项。并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15日。
(二)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宁波市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实-4
(二)对物业服务企业提出提前解除合同的,业主委员会收到书面报告后5日内,应将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的相关事项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征求业主意见,公告时间不少于15日。公告期满持异议的业主未超过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1/2且占总人数1/2的,业主委员会应及时与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协商,依法签订退管协议。退管协议应当就物业服务交接时间、内容、查验、交接前后的责任等事项进行明确。
退管协议应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7天,同时抄报辖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物业主管部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备案。
(三)业主委员会应当于签订退管协议之日起15日内,在辖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物业主管部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
(四)物业服务企业提前解除合同的,公告期满持异议的业主超过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1/2且占总人数1/2的,或双方未能达成退管协议的,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物业服务合同期限未满,业主大会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提前解除合同的,适用以下程序:
(一)持有20%以上且按合同约定按时交物业服务费用的投票权业主提议提前解除合同的,业主委员会在收到提议之日后1个月内应召开业主大会进行表决。在召开业主大会15日前,应将业主提议提前解除合同的理由、解除合同的时间、需承担的违约责任及会议相关内容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6
(二)业主大会未及时履行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责任的,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报告辖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物业主管部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督促业主大会及时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三)物业服务企业向辖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物业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后3个月,业主大会仍不选聘新物业服务企业的,原物业服务合同视作继续有效,有效期限至新签定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之日止。
第十四条 物业项目服务退出管理中,新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未接收服务前,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继续做好服务工作,业主应当按合同约定继续交纳物业服务费至合同解除之日。
第十五条 物业项目服务退出管理中,新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物业项目服务实际,需留任或聘用原物业服务人员的,可与原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协商。
第十六条 物业项目服务退出管理中,业主委员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帐目应聘请中介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全体业主公布。审计费用在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以及相关场地经营所得的收入中支出。财务审计内容:
(一)实行物业服务酬金制收费方式的,审计内容为物业服务各项资金的收支情况;
(二)实行物业服务包干制收费方式的,审计内容为-8第十八条 新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接收物业项目服务时,应当与原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共同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查验和交接,并制作查验记录。查验记录应当包括项目名称、查验时间、查验内容、查验结论、存在问题等,并由查验人签字,双方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盖章,存在争议的,应当在查验记录载明。
第十九条 物业项目服务退出过程中,双方有争议的,可向辖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物业主管部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申请调解,经调解不成的,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第二十条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业主欠交的物业服务费用,原物业服务企业可依照原合同约定,委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代为收取,也可自行向业主收取或通过启动辖区物业服务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协调解决,调解不成功的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新物业服务企业应为原物业服务企业收取欠缴物业服务费提供帮助,但原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业主欠费为由拒绝办理移交。
第二十一条 物业服务企业明确合同期满不再续约或提前解除合同的,在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前15日,业主大会仍未选聘到新物业服务企业的,辖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物业主管部门应当与物业服务企业沟通,为平稳过渡增加3个月时间的缓冲期。同时辖区人民政府物业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应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辖区物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规划、城管、劳动、价格、社区居民委员会及业主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按照市政府《关于当前形势下推行老小区保安保洁企业化运作的通知》(甬政发〔2009〕49号)的规定,推行保安保洁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有条件的也可实行准物业管理、社区平安管理或小区业主自治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因物业项目规模较小,导致物业服务企业退出服务的项目,辖区物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从实际出发,本着规模经营、方便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相邻项目整合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不按本办法规定程序退出的,将作为企业不良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示。同时自社会公示之日起取消该企业1年内参与物业服务项目招投标的资格,其服务的物业项目1年内不得参与物业项目示范或优秀评选活动。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供应商准入、退出管理制度
物资供应商准入、退出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对供方的管理,确保供方提供满足公司要求的产品。2.适应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产品的销售或最终产品有影响的配料供方的评价、重新评价与管理。3.职责
3.1采购中心负责供方评价的组织工作。3.2生产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参与供方的评价。4.工作程序
4.1建立合格供方评价小组。
4.1.1采购中心牵头建立合格供方评价小组。
4.1.2对供应商生产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各推荐一名评价小组成员。
4.1.3填写供方评价小组名单,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4.2供方的准入
4.2.1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作为首选供方,没有经过体系认证的要求逐步经过认证或通过第二方审核。
4.2.2授权准入: 对一次性购买或批量很小的、临时性、试验性产品,在使用前对产品进行检验,作出评定后,经批准可作为供方进货。
4.2.3根据公司经营工作需要,选择资金实力强,能承担起一手托两家(生产厂家、使用厂家)的中间商,根据其供货质量、供货能力及信誉等方面对其进行评。
4.2.4准入:由采购中心评估市场需求种类选择供应商。4.3新供方的评价
4.3.1评价新供应商的资质水平。包括:国家质量认证证书、资质证明、企业简介、产品介绍等资料对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运输能力、信誉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4.3.2供应商在供货期间更名,需重新填写供方评审表,注明更名的新名称,对其按新供方重新评价。4.4对合格供方的重新评价与管理
4.4.1评价内容
4.4.1.1对供方交付时限、供货能力进行评价。4.4.1.2对供方提供的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4.4.1.3对供应商资金实力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由各评价成员对以上方面评价。4.4.2供方的评定等级
根据供方的经营业绩,竞争力及供需双方的依赖程度,将供方分为:A级供方、B级供方、C级供方。
A级供方:能够长期稳定的供应,对需求方的供应具有全局性或局部战略需求的影响,生产资源优势明显。
B级供方:能够在产品之外提供潜在或增值服务,在质量、数量、交付、价格、服务保证方面能够达到基本满足。
C级供方:能够满足合同约定的当前运作要求,在质量方面偶尔会出现小的质量波动或不稳定的情况。
4.4.3管理控制
4.4.3.1等级确定:采购中心对合格供方的供货情况进行分类评价,实行A.B.C三级分类管理,根据供货质量合格率确定等级:供货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为A级供方;达到85%以上(即全年供货出现轻微质量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后可达到标准要求或许可使用)确定为B级供方;供货质量在85%以下(即全年供货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或不能投入使用的),确定为C级供方。
4.4.3.2动态管理
a).对各级合格供方,在分类评价中,根据到货质量合格率确定级别。如果已确定级别的,在下一年全年没有供货的则可免除评价,对级别有变化的升、降级的合格供方,要说明升、降级的原因,降级的还要求制定并落实相关的质量整改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b).如果供方在供货过程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由采购中心组织各评价小组成员针对供方出现的质量情况随时进行评价,由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4.5 评价工作分工 4.5.1采购中心负责对供方基本情况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能力资料的收集,对供方交货时限、供货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价。
4.5.2技术研发中心提供采购标准,提供新矿点考察资料,并对供方样品化验结果及入库原料生产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4.5.3采购中心组织评价小组成员根据上述情况对供方逐一综合评价后,填写评价小组意见,建立合格供方名录,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4.6对已确定的合格供方,建立其供货质量记录,对不合格批次,要求按照PDCA循环法,进行整改落实。5.供方退出
根据供方ABC三级管理.凡出现以下情况考虑退出: 5.1连续两年被评定为C级供方的,采购中心要积极寻找质量更好的供方逐一替代。对确因资源紧张不得不使用的C级供方,要通过进行第二方审核限期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改进质量。
5.2凡供货中出现质量问题,整改措施屡次得不到实施,且质量得不到提高的,不能满足公司技术要求的。
5.3凡发生欺诈、违约、背信等不法行为,造成影响恶劣,且行为得不到纠正的。
第五篇:客户经理准入退出管理办法
客户经理准入、退出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客户经理准入、退出机制,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提高客户经理整体素质,使客户经理准入、退出规范化、制度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客户经理准入采取对外招聘和内部转岗两种方式,依据不同的程序和标准进行。
第三条对外招聘。对外招聘外招客户经理入职,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经济、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以上学历;
(二)具有二年以上银行或金融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经验;
(三)沟通、协调能力好,具有市场营销和客户开发能力;
(四)具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和丰富的客户资源;
(五)文字表达能力好,能够起草各种业务报告;
(六)能够熟练使用计划机处理工作;
(七)无违法、违纪行为,无不良品行记录;
(八)男性年龄35周岁,女性年龄32周岁以下;
第四条外聘客户经理的准入程序
外聘客户经理采取推荐、自荐和招聘等形式。推荐包括分行各级干部和员工的向分行举荐客户经理的行为;自荐是行外拟聘客户经理本人直接向分行举荐自已的行为;招聘是分行利用报刊等媒介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的行为。
(一)推荐/自荐程序
1.推荐人填写《客户经理推荐/自荐表》并附应聘人的相关资料(包括推荐/自荐书、应聘登记表、个人承诺书、担保书,学历和个人身份证明等证件,其它职业资格证书等)报人力资源部;
2.人力资源部按客户经理的准入条件对推荐/自荐材料进行审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面试;
3.分行组成由主线部门主管行长、主线部门领导及客户经理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参加的面试小组对被推荐/自荐人进行面试;
4.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面试小组指定1人负责按统一的面试题进行提问,其它面试小组人员根据面试表现给被推荐/自荐人打分并形成面试小组的统一意见,由面试小组成员在面试结论上签字。
5.人力资源部根据面试结果起草聘用意见报行长审批。
6.对批准聘用的客户经理,由分行按照国家入职体检标准组织体检;
7.体检合格者,由分行人力资源部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分行基本规章制度和基本业务知识、业务流程的培训。入职考试合格者由分行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入职考试不合格者经一次补考不合格者予以退出。
第五条外聘客户经理可以根据经营单位的实际需要随时分散进行,也可根据分行经营需要集中进行。集中招聘客户经
理时,按规定流程办理。
第六条内部招聘。经营单位客户经理数量不足,也可通过内部招聘的方式进行补充。内部招聘客户经理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专科以上学历,入行工作二年以上,(二)热爱客户经理工作,在原岗位表现优秀、个人存款业绩突出;
(三)沟通、协调能力好,具有市场营销和客户开发能力;
(四)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和客户资源;
(五)有较强的文字能力,能够起草业务报告。
第七条内部招聘的客户经理按员工调配流程办理。
第八条外招客户经理与行内员工转换到客户经理岗位的,实行差别准入业绩标准,适用同一薪酬体系。考核周期均为一年。
第九条外招客户经理从入职当月起即实行当年的客户经理薪酬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低于社会最低保障工资除外)。
第十条行内员工转换到客户经理岗位的,实行“适应期”薪酬管理办法,“适应期”最长为2年。即:员工转换到客户经理岗位,因业绩不达标而年收入达不到柜员平均年收入的,可以补到柜员平均水平。超过柜员平均收入水平的部分,据实发放,年终算总帐。
第十一条客户经理退出,按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一)外招客户经理退出。外招客户经理两个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各为一年,客户经理达到要求标准,并兑现了业绩承诺,两个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改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内,客户经理未能兑现承诺,经考核不适合继续留用的,在合同到期时解除劳动合同;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客户经理,经考核不适合继续从事客户经理工作的,培训后调整到其他工作岗位,仍然不胜任调整后岗位工作的,解除劳动合同。
(二)行内员工转换到客户经理岗位的退出。2年“适应期”满,业绩达不到要求标准,不适合继续从事客户经理岗位工作的员工,原则上退回原岗位或改派其他岗位工作,薪酬按改派后的岗位序列执行。
第十二条外招客户经理第一个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时,业绩承诺接近要求标准,且其他方面表现优秀,具备培养潜质的,经人力资源部考核并报行长批准,可续签第二个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延长期仅限一年,仍不能达到要求标准的,合同期满时,不再续签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客户经理准入、退出兼顾积极、审慎原则,兼顾稳定性和流动性原则。准入要严把进人关,严禁降低标准推荐“关系人”进入客户经理队伍;使用要注重培养,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和产能;退出要果断和常态化,不姑息、不迁就,保持客户经理队伍竞争力和战斗力。
第十四条客户经理的退出,排除个人主动辞职的以外,每年通过考核、业绩核查认定等环节,对不达标的要按一定比例刚性退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调整到其他岗位,以疏通客户经理准入渠道。
第十五条客户经理是分行一线营销的主力军,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关系到分行的长远发展,各经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办法补充和调整客户经理。严禁不经批准擅自补充客户经理;严禁降低标准迁就使用客户经理。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行长办公会批准后生效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