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州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综合开发、设施设备保护、安全与应急等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应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安全运营、规范服务、综合开发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全市城市轨道交通工作的领导,设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综合开发等涉及的重大事项。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各县(市、区)、功能区应当协助市人民政府实施本办法,做好本辖区内城市轨道交通政策处理、土地征用、房屋征收与安置、规划建设、运营安全、应急处置、社会稳定等工作。
第五条 市规划局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体系的组织编制与监督实施
市住建委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安全监
管工作除外)
市交通局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其所属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市发展改革、经信、财政、国土、交通、公安、卫生、安监、应急、综合行政执法、环保、人防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和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行政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按照本办法具体负责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融资、建设、运营、开发经营等工作。对实行特许经营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通过与特许经营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市规划、住建、交通运输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关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知识,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
第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保护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及秩序。
第九条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应当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采取防噪声、防扬尘、防振动、防电磁辐射等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管理
第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衔接换乘规划等专业规划。
经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第十一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组织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并与铁路、公路、民航、客运枢纽、公共交通、水利、地下空间、人防等规划相衔接,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后实施,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十二条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等部门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第十三条 市住房与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城市
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建设规划、城市路网规划等情况,组织编制与落实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面交通衔接规划。
第十四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乡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要求,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行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与城市轨道交通有关的其它建设项目时,应当对已经批复、批准或城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明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含出入口、通道)、区间、通风亭和冷却塔等设施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必要空间进行规划控制管理。
第十六条 本市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土地专项储备制度。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进行控制。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配套设施以及相关公用设施建设用地一并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的土地征收范围,并协调办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出让、划拨手续。
第十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通过划拨或者出让方式取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按有关规定
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改变用途。
第十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设备供应等,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符合保护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相关设施的规定。
第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安全质量风险评估。经营企业应当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事故应急预案,报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二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委托工程监测单位和质量检测单位进行第三方监测和质量检测。
第二十一条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使用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提供便利。
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可以移栽树木和绿化、拆除公园、迁改交通信号设施、改建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完成后,由城市轨道交
通经营企业恢复原状或者迁建。
第二十二条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涉及供电、供水、供气、排水、通信等管线和建(构)筑物,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线和其他设施所有权人应当向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如实提供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管线和其他设施的档案资料,并现场技术交底。
涉及管线迁移的,管线产权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协商确定管线迁移方案;按照原标准迁移的,管线迁移费用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承担;提高标准或者增加管线容量、数量的,提高或者增加部分的费用由管线产权单位承担。因管线单位不能准确提供位置或技术资料或拒绝配合造成损失的,由管线产权单位承担。
第二十三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前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沿线周边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等进行调查和记录。
第二十四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技术规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对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二十五条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发规划用地范围内享有土地、广告和空间资源等综合开发经营权。综合开发所获得的收益,应当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并接受市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
第二十六条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可以一并从事与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上不可分割、工程上应当统一实施的有关综合开发建设。
第二十七条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征用红线范围内,与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上不可分割、工程上应当统一实施的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内,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由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土地划拨或者出让手续。
第二十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缴纳的各种税费,市政府可依法减免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减免。
第二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项资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项资金参照相应专项管理办法。
第三章 运营管理
第三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完工后,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设计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的,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组织不少于三个月的不载客试运行。
第三十一条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试运行之前或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依法申请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行
政主管部门,开展工程质量和特种设备、消防、卫生、人防、防雷、安全、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试运行和专项验收合格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经评审符合试运营基本条件的,经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后,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开展不少于一年的试运营。
试运营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行情况和运营状况进行安全监测。
第三十二条 试运营期满后,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经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且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在试运营期间保持正常稳定运行状态的,方可投入正式运营。
第三十三条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本办法和乘客守则,指导和监督本市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活动。
第三十四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负责制定运营组织方案,并根据运营要求和客流量变化进行优化和调整。运营组织方案及其调整应当报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定期向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运行情况报告和运营指标的统计数据。
第三十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当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功能,配置运营、服务、安全、应急、消防、安保等设
备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这些设备设施,保证其完好有效,并定期监测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影响。
第三十六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出入口、站台、站厅、电梯、通道、屏蔽门(安全门)、通风亭、列车内及其他运营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各类导向、疏散、提示、警告、限制、禁止等标志标识,保持车站出入口、通道畅通。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设置标志标识,周边物业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消防管理、事故救援等有关规定,在车站、列车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配置报警、消防、逃生、防汛、防爆、防毒、救援、防护监视、紧急疏散照明、急救等器材和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保证其完好有效和正常运行。
第三十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公共卫生管理责任,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按要求设置垃圾箱等公共卫生服务设施,采取防治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措施等公共卫生管理措施,保持车站、列车等公共场所整洁,保证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标准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地面线路列车运营时的噪声污染。
第三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线路、时间、站点运营。
(一)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在车站、列车内醒目的位置公布城市轨道交通首末班车运营时间、列车运行状况、换乘指示等内容;
(二)列车因故延误或者经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调整首末班车运营时间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通过车站、列车广播、视频系统和报纸、网络等公共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未经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不得擅自暂停、终止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经批准暂停、终止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票价依法实行政府定价。在进行票价定价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应当与其他公共交通票价相协调;
(二)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的确定和调整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经市发改、交通运输等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告。
第四十一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执行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票价,市发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可根据客观需要对票价的
执行作如下特殊处理:
(一)根据法律、法规或者市人民政府的决定,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可以实施票价优惠措施。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出现政策性亏损的,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发改、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政策性亏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财政补贴额度。
第四十二条 乘客应当持有效车票或有效证件乘车,不得无票、持无效车票、冒用他人乘车证件、持伪造证件乘车或者采用其他方式逃票。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认真执行查验票证规定,对乘客的逃票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进行处理。
第四十三条 城市轨道交通因故障、意外事件等客观情况不能正常运营的,乘客可持有效车票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按照当次购票金额退还票款。
第四十四条 列车驾驶员、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接受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定期对本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保证本企业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运营技能,熟悉有关安全运营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工作人员应当佩戴标志、态度文明、服务规范。
第四十五条 乘客进站、乘车应当遵守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其他有关规定,按规定正确使用车站的自动扶梯、自动售票机等相关设备设施,维护城市轨道交通乘车环境和公共秩序;服从和配合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接受和配合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
第四十六条 乘客携带物品应当遵守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其他有关规定,禁止乘客携带下列危险物品进站、乘车:
(一)易燃性、易爆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含传染病病原体等的物品;
(二)枪支、弹药、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三)猫、狗等可能危及他人安全的动物(残疾人携带的有识别标志的助残犬等服务犬除外);
(四)有严重异味、外表尖锐或其他易污损设施、易损伤他人的物品;
(五)影响公共安全、运营安全的其他物品。第四十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和操作规范,设置安全检查设施,对乘客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对拒不配合检查或携带禁止携带的物品进站、乘车的乘客,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阻止其进站或责令其出站;对强行进站或拒不出站的人员,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市公安机关应当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规范,并对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的安全检查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四十八条 乘客应当遵守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秩序,爱护城市轨道交通容貌和环境卫生,服从和配合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禁止下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秩序、容貌和环境卫生的行为:
(一)携带重量、体积、面积、长度等超过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规定的物品进站、乘车;
(二)携带自行车、电动代步等交通工具(残疾人轮椅除外)进站、乘车,穿戴轮滑鞋、滑板、钉子鞋进站、乘车,携带充气气球等进站、乘车;
(三)擅自在车站、列车内发放广告、传单等宣传品,设摊经营,兜售物品;
(四)在车站、列车内躺卧,踩踏座椅;
(五)在车站内停放车辆,堆放杂物;
(六)在车站、列车内吸烟或者携带点燃的卷烟、雪茄、烟斗等;
(七)在车站、列车内乱喷涂、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
(八)在车站、列车内随地吐痰、便溺和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包装物、口香糖等废弃物;
(九)在车站、列车内饮食(婴儿饮食除外);
(十)危害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秩序、容貌和环境卫生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九条 精神病患者、智障者、学龄前儿童、行动不便者、醉酒者等特殊人群应当由其监护人或健康成年人陪
同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有权拒绝其单独进站乘车;禁止患有危及他人健康的传染病患者等不适宜乘坐城市轨道交通的人员进站乘车。
第五十条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区间、车辆设置广告的,应当遵守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规定,保持规范、整洁和文明。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拍摄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应当征得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的同意,不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并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
第五十一条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接受乘客投诉。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自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投诉人对答复有异议的,可以向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投拆。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乘客投诉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第五十二条 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通信等相关单位,应当优先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所需的用电、用水、用气、通信等供给。
第四章 设施与保护区管理
第五十三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和更新,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处于可安全运行的状态,保持售
票、检票、自动扶梯、车辆、通风、照明等设备设施完好,保持车站、车厢整洁,做到出入口和通道畅通,标志醒目。
第五十四条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项目实施及运营阶段等情况设立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包括控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控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的范围包括地下、地表和地上。
第五十五条 在建线路和已建成运营线路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按照下列标准设立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
(一)地下车站和隧道:其结构外侧 10米内为特别保护区,其结构外侧 50米内为控制保护区。
(二)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其结构外边线外侧 5米内为特别保护区,其结构外边线外侧30米内为控制保护区。
(三)车站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直升电梯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和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其外侧 5米内为特别保护区,其外侧 10米内为控制保护区。
(四)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隧道和桥梁:其结构外侧20米内为特别保护区,其结构外侧 200米内为控制保护区。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确定的近、远期实施的项目,按照下列标准设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心线两侧各60米划定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二)尚未具体编制线路及站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城市
轨道交通项目,普通车站按照宽度100米、长度250米划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带配线(停车线、渡线、待避线等)的车站按照宽度100米、长度600米划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第五十六条 城市轨道交通特别保护区和控制保护区范围线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划定下发各市县(区),并实现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
因地质条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特别保护区和控制保护区范围的,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提出修订,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审核调整。
第五十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特别保护区内,除必须的道路交通、市政公用、水利、绿化、环卫、人防工程以及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设计、融合建设的建设项目外,不得进行其他建设活动。
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下列活动或作业的,规划、住房与城乡建设、发展和改革、水利、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依法实施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批复等行政许可前,应当书面征求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的意见,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书面答复。
(一)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拆除建筑物和构筑物。
(二)钻探、取土、地面堆卸载、基坑开挖、爆破、桩
基础施工、顶进、灌浆、锚杆作业、地基加固。
(三)新建塘坝、开挖河道和水渠、泄洪排水、采石挖砂、打井取水。
(四)埋设、敷设管线或者设置跨线等架空作业。
(五)在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隧道段疏浚作业。
(六)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其他行为。上述活动或作业行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申请行政许可的,作业单位或者个人在施工作业前,应取得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书面同意意见。
第五十八条 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在对侵入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的地块因特殊情况确需进行出让时,应在出让条件中明确地块与城市轨道交通的空间关系,地块内是否设置有出入口及通道、通风竖井、冷却塔等附属设施,明确因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可能引起的相关费用,并就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具体技术条件征求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意见。
第五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建设项目施工前,项目建设或作业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保护方案,并经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组织论证,经论证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施工前需与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签订安全协议。
作业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接受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的安全监测监控,并按有关规定落实安全保护措施,承担相应的费用。
第六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对控制保护区进行日常巡查,并可以进入控制保护区内的建设、作业活动现场查看。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发现建设、作业活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应当劝阻并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报告的情况进行核查。经核查认定建设、作业活动可能危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采取防范措施;对危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责令停止建设、作业活动,并要求建设单位或者作业单位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建设单位或者作业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章 安全质量及应急管理
第六十一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单位,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
第六十二条 市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纳入重点指导、监督和检查范围,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在职责范围内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的安全质
量及运营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十三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市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生安全质量突发事故的,施工单位应当立即采取防止事故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并按规定向市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第六十四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该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经费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十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设施安全运行。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出现故障、影响运营时,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及时排除故障,恢复运营。无法及时排除故障、恢复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组织乘客安全疏散或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乘客应当服从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工作人员的引导,快速有序地疏散,不得在车站或列车内滞留,不得干扰和影响抢修工作。
第六十六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定期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经营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经营。
城市轨道交通因地震、火灾、洪水等重大灾害暂停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认符合安全运营条件后,方可恢复运营。
第六十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组织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关键部位和设备进行监测,定期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性评估,并针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落实。
第六十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过安全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列车驾驶、调度、行车值班员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经安全培训,熟悉安全经营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持证上岗。第六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在不停运的情况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的,应当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并报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条 禁止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通风亭、疏散通道三十米范围内存放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含传染病病原体等的危险物品。
禁止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前广场、出入口周围五米范围内堆放杂物、乱停车辆、揽客拉客以及从事其他妨碍乘客
通行和救援疏散的活动。
禁止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下擅自实施泊车、堆土、堆放垃圾及可燃物、擦碰桥墩等行为。
第七十一条 禁止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的弯道内侧修建妨碍行车视线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种植妨碍行车视线的树木。
第七十二条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区域内设置广告设施和商业网点,应当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并不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对广告设施、商业网点的安全检查。
第七十三条 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或运营安全的行为:
(一)强行上下列车、非法拦截列车或阻碍列车正常运行;
(二)擅自进入轨道、隧道、桥梁等非准入区域;
(三)攀爬、跨越隔离围墙、护栏(网)、门闸、屏蔽门(安全门)等设施;
(四)阻挡车门、屏蔽门(安全门)的正常开启或关闭;
(五)擅自操作有警示标志的按钮、开关装置,非紧急状态下动用紧急或者安全装置;
(六)故意干扰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讯频率;
(七)干扰、损坏防护监视设备、机电设备、电缆、通信信号系统、供电系统;
(八)伪造、遮盖、擅自移动安全、消防、导向、疏散
等标志;
(九)在高架线路、桥墩、桥梁上钻孔打眼、私搭电线及其他承力绳索以及设置附着物;
(十)在地面线路轨道上擅自铺设平交道口和平交人行道;
(十一)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或运营安全的其他行为。第七十四条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消防、安监、综合行政执法、卫生等部门,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地震、火灾、防汛、停电、卫生防疫、反恐、防爆等专项应急预案,并报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救援器材和设备,定期组织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安监、公安、消防、综合行政执法、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第七十六条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组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应急保障联运机制,城市公共交通经营企业应当服从并配合实施应急保障联运工作。
第七十七条 因节假日、大型活动等原因造成客流量激增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增加运力、疏散乘客或者引导乘客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当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可能危及经营安全时,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
第七十八条 发生自然灾害、恶劣气象事件、安全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向各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事故所在地区、县(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及电力、通信、供水等单位,应当按照市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各自职责,协助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保障。
发生自然灾害、恶劣气象事件、安全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并且无法采取措施保证安全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立即报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暂停部分线路或者全部线路运营,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第七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应当先行抢救受伤者,并按照应急预案向各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对现场进行勘查、检验,出具伤亡鉴定结论,并会同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与伤残者、死者亲属按照事故责任认定情况依法协商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不符合试运营条件擅自投入试运营的,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二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未按规定设置相关标志标识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九条,未按规定运营或未及时向社会公布首末班车运营时间调整、暂停、终止运营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四条,未持证上岗的。第八十三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一条,擅自调整票价的,由发改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价格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罚。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未按规定报备运营组织方案、运行调整计划或报送运行情况报告及统计数据的,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 的,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七条,未按规定设置相关设备设施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一条,未按规定建立健全乘客投诉受理制度,未安规处理乘客投诉;
(三)违反本办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八条,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六十五条,未按规定对设备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影响安全运行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六十六条,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影响安全运营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七十二条,未按规划、设计设置广告设施和商业网点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七十四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一款,未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未配备救援器材设备,未组织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的;
(八)违反本办法第七十七条,未采取客流组织措施,影响运营安全的。
第八十六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七十八条,未按规定做好突发事件(事故)处置工作的,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并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作业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九条,未取得经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同意或未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保护方案或未落实保护措施而施工的,或者拒绝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进行安全监控或未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作业单位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六十九条,未制定并报备安全防护方案的,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三条的,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进行劝阻;不听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劝阻的,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个人并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单位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个人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单位并处2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第九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二条,无票、持无效车票、冒用他人乘车证件、持伪造证件乘车或者采用其他方式逃票的,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市公安行政主管部门分下列几种情形进行处理:
(一)无票、持无效车票乘车的,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出闸站线网单程最高票价收取票款,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处票款五倍以下罚款。
(二)乘客冒用他人证件的,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出闸站线网单程最高票价收取票款,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处票款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三)乘客使用伪造证件的,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出闸站线网单程最高票价收取票款,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处票款五倍以下罚款,并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九十一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监察机关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九十二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市域铁路系统、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系统等。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是指轨道、隧道、高架道路(含桥
梁)、路基、车站(含出入口和通道)、通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控制中心、车辆段(停车场)等土建工程,车辆、供电、通风空调、通信信号、给排水、消防、防灾、报警、机电设备监控、自动售检票、电梯、屏蔽门(安全门)、旅客信息等系统设备,以及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安全运营而设置的其他相关设施。
试运行,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冷、热滑试验成功,系统联调结束后,通过不载客列车运行,对运营组织管理和设施设备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
试运营,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所有设施设备经验收合格,整体系统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经过试运行检验合格后,在正式运营前所从事的载客运营活动。
保护区,是指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安全,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设立的保护区域,包括控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
第九十三条 规划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指经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或建设规划中的近期或远期实施的项目;在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指轨道项目立项批复或受理后的项目。
第九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X年X月X日起施行。
第二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140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3月1日经第53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建设部部长 汪光焘
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安全运营,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保障乘客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运营管理
第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法》以及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有关规定,依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
第五条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应当进行工程初验;初验合格的,可以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合格,并具备基本运营条件的,可以进行试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收,并报有关部门备案。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正式运营。
安全设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新建、改建、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不得投入运营。
第六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特许经营协议,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则和设施保养维护办法,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安全运营。
第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执行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确定的票价,不得擅自调整。
第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客运服务,保证车站、车厢整洁,出入口、通道畅通,保持安全、消防、疏散导向等标志醒目。
第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佩戴标志、态度文明、服务规范。驾驶员、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在车站配备急救箱,车站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第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影响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乘客疏散,并尽快排除故障,恢复运行。一时无法恢复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城市轨道交通因故不能正常运行的,乘客有权持有效车票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按照单程票价退还票款。
第十二条 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行为:
(一)在车厢内吸烟、随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二)在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通道停放车辆、堆放杂物或者擅自摆摊设点堵塞通道的;
(三)擅自进入轨道、隧道等禁止进入的区域;
(四)攀爬、跨越围墙、护栏、护网、门闸;
(五)强行上下列车;
(六)在车厢或者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上乱写、乱画、乱张贴;
(七)携带宠物乘车;
(八)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乘客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十三条 禁止乘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和放射性、腐蚀性的危险品乘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可以对乘客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对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品的乘客,应当责令出站;拒不出站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制度,接受乘客对违反运营规定和服务规则的行为的投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自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乘客对答复有异议的,可以向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投诉,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乘客投诉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责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第十六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反恐、消防管理、事故救援等有关规定,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设置报警、灭火、逃生、防汛、防爆、防护监视、紧急疏散照明、救援等器材和设备,定期检查、维护,按期更新,并保持完好。
第十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土建工程、车辆和运营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及时维修更新,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检查和维修记录应当保存至土建工程、车辆和运营设备的使用期限到期。
第十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组织对城市轨道交通关键部位和关键设备的长期监测工作,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对土建工程的影响,定期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安全运营对策。
在发生地震、火灾等重大灾害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安全性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营。
第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乘客宣传安全乘运的知识和要求。第二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应当在以下范围设置控制保护区:
(一)地下车站与隧道周边外侧五十米内;
(二)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三十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十米内。
第二十一条 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下列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在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后,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
(一)新建、扩建、改建或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
(二)敷设管线、挖掘、爆破、地基加固、打井;
(三)在过江隧道段挖沙、疏浚河道;
(四)其他大面积增加或减少载荷的活动。
上述作业穿过地铁下方时,安全防护方案还应当经专家审查论证。
运营单位在不停运的情况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的,应当制订安全防护
方案,并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弯道内侧,不得修建妨碍行车瞭望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妨碍行车瞭望的树木。
第二十三条 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行为:
(一)非紧急状态下动用应急装置;
(二)损坏车辆、隧道、轨道、路基、车站等设施设备;
(三)损坏和干扰机电设备、电缆、通信信号系统;
(四)污损安全、消防、疏散导向、站牌等标志,防护监视等设备;
(五)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应急管理
第二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地震、火灾、浸水、停电、反恐、防爆等分专题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当发生地震、火灾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和工作人员应当立即报警和疏散人员,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援措施。
第二十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地面行驶中遇到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影响运营安全的气象条件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处置。
第二十六条 遇有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危及安全运营的紧急情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确保运营安全。
第二十七条 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发生突发事件等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情形,并且无法采取措施保证安全运营时,运营单位可以停止线路运营或者部分路段运营,但是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并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
第二十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安全事故,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依据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第二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当按照先抢救受伤者,及时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后处理事故的原则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配合公安部门及时对现场进行勘察、检验,依法进行现场处理。
第三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发生乘客伤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能够证明伤亡人员故意或者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除外。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未经竣工验收合格,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投入正式运营的,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未执行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确定的票价的,由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价格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未保证车站、车厢整洁,出入口、通道畅通,保持安全、消防、疏散导向等标志醒目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安排未经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上岗或者未在车站配备急救箱的。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在发生运营故障时未及时组织乘
客疏散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正常运营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设置报警、灭火、逃生、防汛、防爆、防护监视、紧急疏散照明、救援等器材和设备,并保持完好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建立应急预案的。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和及时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作业的作业单位未制定安全防护方案,或者未征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同意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对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时,未制定安全防护方案的。
第三十九条 个人或者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对个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遇有恶劣气象条件时,未按照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处置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客流量急增危及安全运营时,未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停止运营时,未提前向社会公告和报告主管部门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发生安全事故时,未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的。
第四十一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运量的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是指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安全运营而设置的轨道、隧道、高架道路(含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通风亭、车辆、车站设施、车辆段、机电设备、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设施。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指经国家批准,在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的地铁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指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路规划、用地规划和建设规划。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称轨道交通)的规划、投资、建设及相关管理活动,但城际轻轨交通除外。
第五条轨道交通是服务于社会的重大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建设应当纳入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分期组织实施。
第六条轨道交通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投资、分期建设、优先发展的原则。
第七条轨道交通建设由市政府组织实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事项的监督与管理;市地铁建设指挥部(以下称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具体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实施工作。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支持、配合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八条轨道交通规划,由市规划部门和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组织编制,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其用地规划,由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线网规划、线路规划和建设规划,由市轨道交通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轨道交通建设设置安全保护区,由市规划部门负责控制,控制范围如下:
(一)已建工程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边线两侧各30米内,未建工程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边线两侧各50米内;
(二)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各30米内;
(三)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地面站房和变电站等建(构)筑物用地界线内;
(四)独立设置的出入口、通风亭外边线外侧各10米范围内。
第十条在安全保护区内,建设非轨道交通工程应当经市规划部门批准,批准前应当征得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同意。
在安全保护区内,实施经批准的非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应当参与监督。
第三章 工程管理
第十一条轨道交通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和合同制度。
第十二条轨道交通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制定轨道交通建设计划草案,经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发改委、财政部门初审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工程设计,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地铁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进行,并应当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充分论证。
第十四条轨道交通建设所需用地,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无偿划拨。其中属于原市政用地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土地处置后,为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办理其土地登记;涉及需征收其他权属单位土地的,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在与原用地单位达成协议、并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持土地处置文件申请用地登记。
经批准的轨道交通建设用地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五条轨道交通建设涉及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暖、燃气和公路、交通、地下工程,以及气象、水利、环保、地质、地震等工程的,有关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应当向轨道交通建设部门无偿提供上述需迁改的设施资料和相关情况。
第十六条轨道交通建设需拆迁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沿线各区、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七条轨道交通建设需拆迁各类管线的,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应当会同管线权属单位编制管线迁改方案,并组织相关单位具体实施。
轨道交通建设迁改的各类管线及其他市政设施,其迁改费用按照市政工程收费标准收取,由轨道交通建设部门承担;非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而在新建管线或市政设施时提高标准或增容的,增加部分或超出标准部分的费用由管线和设施的权属单位承担。
第十八条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工程招标投标,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择优选定承建单位,市有关监督部门应当对其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依法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设备采购、安装,应当按照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安全,并接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施工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尚未明确的,由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制定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企业技术标准,报市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备案后执行。
第二十一条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制定交通疏解方案和文明施工方案,应当会同规划、交通管理等部门共同科学合理地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轨道交通建设使用地下空间,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和减少对地上周围已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损失和影响,保证其安全。
第二十三条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后,市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组织验收。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四条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实行多元化投资,多渠道筹措,鼓励国内外企业和其他组织投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投资者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轨道交通建设资本金为工程投资总额的50%,其余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
第二十五条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编制资金计划,应当根据其工程建设计划、施工方案、施工进度等情况进行,经市政府批准后,列入市财政预算。
第二十六条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由市政府投资的,设立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专户管理和核算,实行专款专用,并根据工程进度分期拨付;通过银行贷款等其他渠道筹集的,由轨道交通建设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直接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七条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审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予以减免。
第二十八条轨道交通建设附属工程,属市政工程建设性质的,应当列入市城市建设计划,并按工程实际需要安排资金。
第二十九条轨道交通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等项目配套需要增加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由项目开发单位承担。
第三十条轨道交通建设计划的实施和资金的使用,应当依法进行,并接受市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保护内进行工程建设的,由市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有关部门未按时提供有效资料造成损失的,由其权属单位自行承担其损失后果。
第三十三条对阻碍、围攻、谩骂、殴打执行建设任务的轨道交通建设人员,或寻衅滋事妨碍轨道交通建设以及盗窃哄抢轨道交通建设器材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维护乘客合法权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长沙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术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快速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包括包括轨道、路基、桥梁、隧道、车站(含出入口、通风亭和冷却塔)、主变电所、集中冷站、控制中心、车辆基地等土建工程,车辆、供电、通风空调、通信、信号、给排水、消防、防灾和报警、机电设备监控、自动售检票、电梯、屏蔽门或者站台门、旅客信息等系统设备,以及为保障轨道交通运营而设置的其他相关设施。
第四条(管理原则)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统一规划、优先发展、安全运营、科学管理、规范服务、高效便捷的原则。第五条(监管部门)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施监督管理。
市安全生产监督、公安、城管、规划、建设、环保、卫生、国有资产监管、交通和发展改革等部门,以及有关区县人民政府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施监督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各高新区管委会应当配合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保障及沿线设施设备的保护工作。第六条(运营单位)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由市人民政府依法确定。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负责轨道交通范围内的轨道交通设施维护和保养、运营秩序保障和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维护以及安全应急处置等公共事务的日常管理,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运营责任制度,完善安全运营条件,确保运营安全。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多元投资、配套建设、集中管理的原则。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第八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组织编制轨道交通专业规划,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轨道交通规划包括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各线路的详细规划以及与详细规划相衔接的各专项规划。
轨道交通规划应当与铁路、公路和其他公共交通规划相衔接,并预留必要空间,以确保安全便捷的换乘条件及足够的疏散能力。
轨道交通规划的编制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沿线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专家的意见。
第九条 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各线路的详细规划,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单位,按照轨道交通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上级批准。
经批准的轨道交通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第十条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用地范围及空间内,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可以利用轨道交通设施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和经营。
资源综合开发应当统筹安排和同步规划公共交通枢纽、商业等公 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共配套设施的建设。
第十一条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计划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按照有关规定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经批准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并且符合保护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相关设施的规定。
第十三条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规划实施前,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区。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时,应当征求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四条 市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第十五条 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建设、市政公用、交通、园林等行政主管部门和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制定交通疏解方案,避免或者减少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第十六条 轨道交通建设必须使用地下、地面以上空间时,其相邻 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风亭和冷却塔等设施需要与周边已有物业结合建设的,物业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结合建设给其利益造成损失的,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对轨道交通沿线已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必要的调查、记录和跟踪监测,并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施工对沿线已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影响。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七条 轨道交通工程建成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设计标准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具备基本运营条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进行试运营。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正式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正式运营,并向有关部门备案。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验收后,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移交轨道交通电缆管线档案资料。
第三章 建设与运营的衔接
第十八条(建设安全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应当考虑安全运营的需求,并预留换乘和疏散空间。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应当确定列车运行、调度指挥、运营辅助系统、安全防范和检查系统、维修保障系统、换乘和疏散系统、人员组织等内容,并经过运营安全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单位在编制完成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应当听取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的设计、安装、建造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其他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相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设计应当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要求。第二十条(试运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向运营单位提供技术档案和相关资料,对设施设备进行调试和安全测试,并会同运营单位组织试运行。试运行期不得少于3个月,并不得载客。第二十一条(试运营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试运行合格后,运营单位应当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评审申请,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合格 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并经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进行试运营。试运营期间,运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对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和运营状况进行安全监测和综合验证。试运营期限不得少于1年。
第二十二条(正式运营条件)
试运营期满,设备、设施保持正常稳定运行状态,建设单位依法报相关部门组织轨道交通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正式运营。运营单位应当在投入正式运营30日前书面告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保护区范围)
下列范围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十米内;
(二)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结构外边线外侧三十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残疾人直升电梯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和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外侧十米内;
(四)轨道交通过江、过河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一百米内。
前款范围内设立特别保护区,具体范围如下:
(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米内;
(二)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结构外边线外 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侧三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残疾人直升电梯等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和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外侧五米内;
(四)轨道交通过江、过河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十米内。
控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的边界标志,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依法设置的边界标志,任何人不得毁坏或者擅自移动。
因地质条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扩大控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范围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二十四条(保护区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严格控制下列可能影响安全运营的作业:
(一)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拆除道路、建筑物、构筑物;
(二)从事建设勘察、钻探、打桩、挖掘、爆破、地下顶进、灌浆、降水、锚杆、锚索等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作业;
(三)敷设、埋设、架设污水、雨水、排洪沟渠及电力隧道、高压线路(方杆)等管线和其他需跨越或横穿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施;
(四)在过河(湖)隧道段修建塘堰、开挖河道水渠、疏浚河道、泄洪排水、采石挖砂、打井取水;
(五)其他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安全产生影响的大面积增加或减 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少载荷的活动。
确需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上述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当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方案(包括监测方案),并委托专业机构对作业影响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在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并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施工。作业单位应当将经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方案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备案。
上述作业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有较大影响的,安全防护方案还应当通过专家审查论证,并委托专业机构对作业影响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出现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形时,作业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作业,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许可作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
第二十五条 地下管线敷设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的,地下管线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加强管线的巡查、维护和管理,保障管线安全运行,避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第二十六条(相关区域管理)
禁止在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风亭五十米范围内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
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垂直投影区域内不得擅自停放机动车辆、搭建设施、作业、堆物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第二十七条(改扩建要求)
运营单位在不停运的情况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的,应按照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及程序执行。运营单位应当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并报市建设、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运营单位在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需要暂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或改变运营时间的,应当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在实施前提前10日通过媒体以及车站、列车广播等方式向社会公告。第二十八条(障碍物控制)
禁止在地面轨道线路上设置平面交叉道口和人行过道。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或者高架线路弯道内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建妨碍行车瞭望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种植妨碍行车安全的植物。
第四章 运营服务和安全管理
第二十九条(行业监管部门职责)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会同市安全生产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标准及规范;
(二)会同市公安、城管等部门制定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并向社会公布;
(三)受理公众对运营单位服务质量的投诉,发布轨道交通运营 1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服务评估报告;
(四)对运营单位服务质量、安全行车、车站设施、列车设施、站容秩序、票务管理、投诉处理、遵章守纪、社会评议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考评运营单位的主要依据;
(五)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第三十条(运营单位服务职责)
运营单位应当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客运服务,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影响运行时,运营单位应当及时排除故障,恢复运行;无法恢复运行的,应当组织乘客疏散和换乘。
应当履行下列服务职责:
(一)依据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运营服务标准及规范,建立驾驶、调度和站务工作等主要岗位的服务作业标准以及车站、列车设施设备和线路运营管理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向乘客作出服务承诺并向社会公布,为乘客提供安全、正点的服务;
(三)在车站醒目位置公布首末班车行车时间和换乘指示。列车因故延误15分钟以上或者调整首末班车行车时间的,应当及时告知乘客。列车因故延误30分钟以上的,应当及时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四)保障车站公共服务设施正常使用;
(五)使用轨道交通安全监控设施,应当保护乘客隐私;
(六)应当履行的其他服务职责。
第三十一条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卫生管理措施,保持车站、车厢等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保证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减轻地面线路列车运营时的噪声污染。第三十二条(投诉处理)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接受乘客投诉。
运营单位对乘客投诉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投诉人对答复有异议的,可以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乘客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调查情况、处理结果书面告知投诉人。
第三十三条 运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运营职责:
(一)建立健全安全运营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安全运营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运营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运营工作;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五)建立安全运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先期应急处置方案和特殊情况下的运营组织方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运营安全事故。
第三十四条 运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运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十五条 运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运营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运营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下列安全管理职责:
(一)维护车站内秩序,引导乘客有序乘车,发生险情时,及时引导乘客疏散;
(二)及时劝阻、制止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行为,对劝阻、制止无效的,报告公安机关处置;
(三)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第三十六条 运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列车驾驶员应当遵守安全运营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驾驶中不得从事与驾驶列车无关的活动。
第三十七条 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第三十八条(安全设施)
运营单位应当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站台、站厅、电梯扶梯、疏散通道、出入口、通风亭、列车内及其他运营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各类导向、疏散、提示、警告、限制、禁止等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完好。
运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反恐、消防管理、事故救援等有关规定,按国家相关标准配置灭火、报警、防汛、防爆、防毒、防护监视、疏散照明、逃生、救援等器材和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保持其完好有效。
运营单位应当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定期对土建工程、车辆和运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检查和维护记录应当保存至土建工程、车辆和设施设备的使用期限到期。
安全设施设备无法满足运营安全实际需要或者安全设施规范标准修改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整改。
第三十九条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在车站设置公用电话、卫生间、1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废物箱和急救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车站、车辆的广告设置应当合法、规范、整洁。
第四十条(安全生产检查)
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运营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在发生地震、火灾、洪水等重大灾害后,运营单位应当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运营条件后,方可恢复运营。
第四十一条(安全检查)
公安机关应当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规范,对安全检查工作人员进行备案,并对安全检查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安全检查规范应当包括违禁品范围、安检点设置、安全检查工作人员条件及岗位设置、安检设施设备配置和操作规程等内容。第四十二条
运营单位应当对安全检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按照安全检查规范对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人员携带的物品实施必要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检查规范实施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人员实施安全检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一)佩带工作证件;
(二)文明礼貌,尊重受检查人;
(三)严格执行安全检查操作规范;
(四)不得损坏受检查人携带的合法物品;
(五)发现禁止携带的物品和违法犯罪行为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四十三条 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管理制度,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接受、配合安全检查;
(二)遵守安全指示标志,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三)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内侧,乘车时先下后上;
(四)不得实施阻挡车门、屏蔽门的正常开启、关闭和其他影响列车正点停靠、驶离的行为;
(五)不得从事兜售物品、散发广告或者反复纠缠、强行讨要以及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等影响乘车秩序的行为。运营单位应当明示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管理制度,发现第一款第(五)项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劝阻;对于不听从劝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不接受安全检查的,运营单位工作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拒不接受安全检查强行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者扰乱安全检查现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第四十四条(环境卫生)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保持车站、列车的整洁卫生。第四十五条(广告设施、商业网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区域内设置广告设施和商业网点,应当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划布局方案,并不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广告设施、商业网点应当采用防火材料,并符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规定。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广告设施、商业网点的安全检查。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拍摄电影、电视剧或者广告,应当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并不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第四十六条(运营保障)
供电、供水、通讯等单位应当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用电、用水、通讯等需要。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第四章 乘客行为规范
第四十七条(乘客守则)
乘客应当遵守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社会公德,接受、配合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管理,共同维护乘车秩序。第四十八条(票务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实行政府定价,运营单位应当执行政府依法确定的票价(含票价优惠)并予以公布。
乘客应当使用有效车票乘车,不得无票或使用无效车票乘车;不得持伪造、变造的优惠乘车证件或者冒用他人优惠乘车证件购票乘车。
城市轨道交通因故不能正常运行时,乘客可持当次有效车票要求运营单位按照购票金额退还票款。第四十九条(禁带物品)
禁止携带下列物品和动物进站,违反规定者,运营单位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
(一)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品;
(二)非法持有的枪械弹药和管制器具;
(三)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
(四)犬只等宠物以及其他可能妨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动 1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物;
(五)易污损设施、有严重异味、无包装易碎和尖锐的物品;
(六)充气气球、铁锯、铁棒、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运货平板车等;
(七)长、宽、高之和超过1.8米或长度超过1.6米或重量超过30公斤的物品;
(八)影响公共安全、运营安全的其他物品。第五十条(危害运营安全的禁止行为)
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
(一)擅自操作有警示标志的按钮、开关装置,非紧急状态下动用应急或者安全装置;
(二)移动、遮盖或污损警示标志、疏散或导向标志、测量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设备;
(三)在轨道上放置、丢弃障碍物,向列车、工程车、轨道、通风亭、自然通风井、接触网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投掷物品;
(四)损坏轨道、隧道、车站、车辆、电缆、机电设备、安防设备、路基、护坡、排水沟等设施设备;
(五)拦截列车、阻断运输;
(六)损害和干扰机电设备,架空电缆和通讯信号系统;
(七)擅自进入轨道、隧道、通风亭、自然通风井或者其他有警 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示标志的区域;
(八)攀爬、翻越或推挤围墙、栏杆、闸机、车辆、安全门、屏蔽门等;
(九)强行上下车;
(十)在车站、列车车厢、通风亭、自然通风井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点火;
(十一)阻挡车门、屏蔽门或安全门的正常开启或关闭;
(十二)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逆行;
(十三)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其他行为。第五十一条(影响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禁止行为)
禁止下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秩序、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的行为:
(一)未经允许在车站内摆摊设点,在车站或列车内兜售或派发物品、散发广告宣传品等;
(二)在车站或列车内随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及乱扔果皮、纸屑、包装物等;
(三)在车站、列车或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上涂写、刻画、张贴、悬挂物品等;
(四)在车站或列车内吸烟、躺卧、乞讨、卖艺、捡拾废品等;
(五)在车站或列车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弹奏乐器、踩踏座 2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席等;
(六)在车站内停放车辆,在车站或列车内滑滑板、骑独轮车等;
(七)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秩序、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的其他行为。
第五十二条(特别规定)
精神病患者、智障者、行动不便者、学龄前儿童应当在健康成人的陪护下进站乘车。
运营单位有权拒绝醉酒者、赤脚者、赤膊者、患有危及他人健康的传染病患者以及其他不适宜乘坐城市轨道交通者进站乘车。
第五章 应急和事故处理
第五十三条(应急预案)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安监等部门制定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应急保障联运机制,公共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全力配合。
运营单位应当根据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应急预案,并报市交通、安监、公安等部门备案。第五十四条(应急准备)
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地震、火灾、水灾、停电、2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反恐、防爆等专项应急预案。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五十五条(故障处置)
运营单位因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发生故障而影响运行时,应当及时排除故障,尽快恢复运营。暂时无法恢复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当组织乘客疏散和换乘,同时向社会公告并报告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第五十六条
(大客流处置)
因节假日、大型群众活动等原因引起客流量上升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增加运力,疏导乘客。
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严重影响运营秩序,可能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况下,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并在城市轨道交通入口区域以醒目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告,确保运营安全。第五十七条(恶劣气候处置)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地面或高架线路行驶中遭遇冰雹、雨、雪、雾、结冰、沙尘等影响运营安全的气象条件,运营单位应当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处置。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第五十八条(暂停运营)
遭遇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重大疫情、突发情况等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突发事件,并且无法采取措施保证安全运营时,运营单位可以暂停线路或者部分路段的运营,组织乘客疏散,同时向社会公告并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暂停运营或者缩短运营时间时,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客运协调和安排工作。第五十九条(协同处置)
发生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迅速开展应急抢险救援,疏散乘客,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乘客应当服从运营单位的指挥。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及时恢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第六十条(生产安全事故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第六十一条(人员伤亡事故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当按照先抢救受伤者,及时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后处理事故的原则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运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保留证据、维护秩序。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检验,依法处理现场,出具伤亡鉴定结论。市民政部门及沿线区(市)县相关部门应当协助做好安抚及善后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人员伤亡事故的善后工作,由运营单位与伤残者、死者近亲属依法协商处理。第六十二条(赔偿责任)
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乘客伤亡时,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伤亡是由乘客故意或者乘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除外。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违反保护区管理的责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 2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警告,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作业单位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施工,未按规定制定、实施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防护方案(包括监测方案),或者未征得运营单位同意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运营单位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未制定安全防护方案的。第六十四条(违反运营管理的责任)
运营单位有下列第(一)至
(五)项行为之一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第(六)至
(十三)项行为之一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未建立驾驶、调度和站务工作等主要岗位的服务作业标准或车站、列车设施设备和线路运营管理标准,或者未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三)项,未在车站醒目位置公布首末班车行车时间和换乘指示,或者列车因故延误或者调整首末班车行车时间,未及时告知乘客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未建立投诉受理制度或者拒绝接受乘客投诉的;
(四)经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查证确属运营单位责任的乘客投诉,每100万乘客人次超过5次的;
(五)未遵守运营服务规范和承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或者列车驾驶、调度、行车值班等岗位工作人员无证上岗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未设置、配置各类标志、器材、设备,或者未定期检查、维护标志、器材、设施设备的;
(八)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第一款,未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或安全评估的;
(九)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四条,未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未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
(十)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五条,发生运营故障,暂时无法恢复运营,未及时组织乘客疏散的;
(十一)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严重影响运营秩序,可能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况下,未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的;
(十二)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七条,遭遇冰雹、雨、雪、雾、结冰、沙尘等影响运营安全的气象条件,未按照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处置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十三)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暂停运营,未及时向社会公告并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
第四十四条(危害运营安全的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一)至
(五)项、第(七)至
(十三)项,由运营单位依职责进行处置,运营单位不能处置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五十条第(六)项,干扰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讯频率的,由无线电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治安违法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违反票务管理的处理)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无票或使用无效车票乘车的,乘客应当按出闸站线网单程最高票价补交票款,运营单位可视其情节加 2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收最高不超过线网单程最高票价五倍的票款;持伪造、变造的优惠乘车证件或者冒用他人优惠乘车证件购票乘车的,运营单位可视其情节加收最高不超过线网单程最高票价五倍的票款。
伪造、变造车票或者使用伪造、变造车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相关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以及本办法有关规划、建设、交通、安全生产、城市管理、治安、消防、卫生、通讯、物价、民政、突发事件应对等规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七条(权利救济)
当事人对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六十八条
(责任追究)
行政机关、运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 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舞弊的,由行政监察部门或其所在单位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九条(解释机关)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七十条(施行日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中心C座6层
邮编:100124 电话:010-59626911
传真:010-59626918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邮箱:yingke@yingkelawyer.com
第五篇: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总则
(目的依据)
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维护乘客合法权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长沙市实际,制定本办法。(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术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快速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包括包括轨道、路基、桥梁、隧道、车站(含出入口、通风亭和冷却塔)、主变电所、集中冷站、控制中心、车辆基地等土建工程,车辆、供电、通风空调、通信、信号、给排水、消防、防灾和报警、机电设备监控、自动售检票、电梯、屏蔽门或者站台门、旅客信息等系统设备,以及为保障轨道交通运营而设置的其他相关设施。(管理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统一规划、优先发展、安全运营、科学管理、规范服务、高效便捷的原则。(监管部门)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施监督管理。
市安全生产监督、公安、城管、规划、建设、环保、卫生、国有资产监管、交通和发展改革等部门,以及有关区县人民政府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施监督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各高新区管委会应当配合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保障及沿线设施设备的保护工作。(运营单位)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由市人民政府依法确定。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负责轨道交通范围内的轨道交通设施维护和保养、运营秩序保障和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维护以及安全应急处置等公共事务的日常管理,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运营责任制度,完善安全运营条件,确保运营安全。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多元投资、配套建设、集中管理的原则。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组织编制轨道交通专业规划,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轨道交通规划包括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各线路的详细规划以及与详细规划相衔接的各专项规划。
轨道交通规划应当与铁路、公路和其他公共交通规划相衔接,并预留必要空间,以确保安全便捷的换乘条件及足够的疏散能力。
轨道交通规划的编制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沿线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专家的意见。
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各线路的详细规划,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单位,按照轨道交通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上级批准。
经批准的轨道交通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用地范围及空间内,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可以利用轨道交通设施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和经营。
资源综合开发应当统筹安排和同步规划公共交通枢纽、商业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计划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按照有关规定批准后实施。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经批准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并且符合保护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相关设施的规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规划实施前,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区。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时,应当征求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市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建设、市政公用、交通、园林等行政主管部门和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制定交通疏解方案,避免或者减少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
轨道交通建设必须使用地下、地面以上空间时,其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风亭和冷却塔等设施需要与周边已有物业结合建设的,物业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结合建设给其利益造成损失的,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对轨道交通沿线已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必要的调查、记录和跟踪监测,并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施工对沿线已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影响。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轨道交通工程建成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设计标准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具备基本运营条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进行试运营。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正式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正式运营,并向有关部门备案。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验收后,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移交轨道交通电缆管线档案资料。第三章 建设与运营的衔接(建设安全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应当考虑安全运营的需求,并预留换乘和疏散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应当确定列车运行、调度指挥、运营辅助系统、安全防范和检查系统、维修保障系统、换乘和疏散系统、人员组织等内容,并经过运营安全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单位在编制完成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应当听取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进行监督和指导。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的设计、安装、建造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其他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相连接的,连接部分的设计应当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要求。
(试运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向运营单位提供技术档案和相关资料,对设施设备进行调试和安全测试,并会同运营单位组织试运行。试运行期不得少于3个月,并不得载客。(试运营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试运行合格后,运营单位应当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评审申请,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合格并经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进行试运营。试运营期间,运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对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和运营状况进行安全监测和综合验证。试运营期限不得少于1年。(正式运营条件)
试运营期满,设备、设施保持正常稳定运行状态,建设单位依法报相关部门组织轨道交通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正式运营。运营单位应当在投入正式运营30日前书面告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保护区范围)
下列范围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十米内;
(二)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结构外边线外侧三十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残疾人直升电梯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和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外侧十米内;
(四)轨道交通过江、过河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一百米内。
前款范围内设立特别保护区,具体范围如下:
(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米内;
(二)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结构外边线外侧三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残疾人直升电梯等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和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外侧五米内;
(四)轨道交通过江、过河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十米内。
控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的边界标志,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依法设置的边界标志,任何人不得毁坏或者擅自移动。
因地质条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扩大控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范围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保护区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严格控制下列可能影响安全运营的作业:
(一)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拆除道路、建筑物、构筑物;
(二)从事建设勘察、钻探、打桩、挖掘、爆破、地下顶进、灌浆、降水、锚杆、锚索等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作业;
(三)敷设、埋设、架设污水、雨水、排洪沟渠及电力隧道、高压线路(方杆)等管线和其他需跨越或横穿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施;
(四)在过河(湖)隧道段修建塘堰、开挖河道水渠、疏浚河道、泄洪排水、采石挖砂、打井取水;
(五)其他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安全产生影响的大面积增加或减少载荷的活动。
确需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上述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当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方案(包括监测方案),并委托专业机构对作业影响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在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并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施工。作业单位应当将经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方案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备案。
上述作业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有较大影响的,安全防护方案还应当通过专家审查论证,并委托专业机构对作业影响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出现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形时,作业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作业,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许可作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
地下管线敷设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的,地下管线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加强管线的巡查、维护和管理,保障管线安全运行,避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相关区域管理)
禁止在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风亭五十米范围内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
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垂直投影区域内不得擅自停放机动车辆、搭建设施、作业、堆物等。(改扩建要求)
运营单位在不停运的情况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的,应按照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及程序执行。运营单位应当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并报市建设、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运营单位在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需要暂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或改变运营时间的,应当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在实施前提前10日通过媒体以及车站、列车广播等方式向社会公告。(障碍物控制)
禁止在地面轨道线路上设置平面交叉道口和人行过道。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或者高架线路弯道内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建妨碍行车瞭望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种植妨碍行车安全的植物。
第四章 运营服务和安全管理(行业监管部门职责)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会同市安全生产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标准及规范;
(二)会同市公安、城管等部门制定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并向社会公布;
(三)受理公众对运营单位服务质量的投诉,发布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评估报告;
(四)对运营单位服务质量、安全行车、车站设施、列车设施、站容秩序、票务管理、投诉处理、遵章守纪、社会评议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考评运营单位的主要依据;
(五)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运营单位服务职责)
运营单位应当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客运服务,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影响运行时,运营单位应当及时排除故障,恢复运行;无法恢复运行的,应当组织乘客疏散和换乘。
应当履行下列服务职责:
(一)依据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运营服务标准及规范,建立驾驶、调度和站务工作等主要岗位的服务作业标准以及车站、列车设施设备和线路运营管理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向乘客作出服务承诺并向社会公布,为乘客提供安全、正点的服务;
(三)在车站醒目位置公布首末班车行车时间和换乘指示。列车因故延误15分钟以上或者调整首末班车行车时间的,应当及时告知乘客。列车因故延误30分钟以上的,应当及时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保障车站公共服务设施正常使用;
(五)使用轨道交通安全监控设施,应当保护乘客隐私;
(六)应当履行的其他服务职责。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卫生管理措施,保持车站、车厢等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保证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减轻地面线路列车运营时的噪声污染。(投诉处理)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接受乘客投诉。
运营单位对乘客投诉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投诉人对答复有异议的,可以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乘客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调查情况、处理结果书面告知投诉人。运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运营职责:
(一)建立健全安全运营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安全运营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运营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运营工作;
(五)建立安全运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先期应急处置方案和特殊情况下的运营组织方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运营安全事故。运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运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运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运营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运营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下列安全管理职责:
(一)维护车站内秩序,引导乘客有序乘车,发生险情时,及时引导乘客疏散;
(二)及时劝阻、制止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行为,对劝阻、制止无效的,报告公安机关处置;
(三)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运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列车驾驶员应当遵守安全运营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驾驶中不得从事与驾驶列车无关的活动。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
(安全设施)
运营单位应当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站台、站厅、电梯扶梯、疏散通道、出入口、通风亭、列车内及其他运营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各类导向、疏散、提示、警告、限制、禁止等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完好。
运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反恐、消防管理、事故救援等有关规定,按国家相关标准配置灭火、报警、防汛、防爆、防毒、防护监视、疏散照明、逃生、救援等器材和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保持其完好有效。
运营单位应当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定期对土建工程、车辆和运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检查和维护记录应当保存至土建工程、车辆和设施设备的使用期限到期。
安全设施设备无法满足运营安全实际需要或者安全设施规范标准修改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整改。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在车站设置公用电话、卫生间、废物箱和急救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车站、车辆的广告设置应当合法、规范、整洁。(安全生产检查)
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运营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在发生地震、火灾、洪水等重大灾害后,运营单位应当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运营条件后,方可恢复运营。(安全检查)
公安机关应当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规范,对安全检查工作人员进行备案,并对安全检查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安全检查规范应当包括违禁品范围、安检点设置、安全检查工作人员条件及岗位设置、安检设施设备配置和操作规程等内容。
运营单位应当对安全检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按照安全检查规范对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人员携带的物品实施必要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检查规范实施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人员实施安全检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佩带工作证件;
(二)文明礼貌,尊重受检查人;
(三)严格执行安全检查操作规范;
(四)不得损坏受检查人携带的合法物品;
(五)发现禁止携带的物品和违法犯罪行为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管理制度,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接受、配合安全检查;
(二)遵守安全指示标志,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三)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内侧,乘车时先下后上;
(四)不得实施阻挡车门、屏蔽门的正常开启、关闭和其他影响列车正点停靠、驶离的行为;
(五)不得从事兜售物品、散发广告或者反复纠缠、强行讨要以及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等影响乘车秩序的行为。运营单位应当明示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管理制度,发现第一款第(五)项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劝阻;对于不听从劝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不接受安全检查的,运营单位工作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拒不接受安全检查强行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者扰乱安全检查现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环境卫生)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保持车站、列车的整洁卫生。
(广告设施、商业网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区域内设置广告设施和商业网点,应当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划布局方案,并不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广告设施、商业网点应当采用防火材料,并符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规定。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广告设施、商业网点的安全检查。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拍摄电影、电视剧或者广告,应当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并不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运营保障)
供电、供水、通讯等单位应当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用电、用水、通讯等需要。第四章 乘客行为规范(乘客守则)
乘客应当遵守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社会公德,接受、配合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管理,共同维护乘车秩序。(票务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实行政府定价,运营单位应当执行政府依法确定的票价(含票价优惠)并予以公布。
乘客应当使用有效车票乘车,不得无票或使用无效车票乘车;不得持伪造、变造的优惠乘车证件或者冒用他人优惠乘车证件购票乘车。
城市轨道交通因故不能正常运行时,乘客可持当次有效车票要求运营单位按照购票金额退还票款。(禁带物品)
禁止携带下列物品和动物进站,违反规定者,运营单位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
(一)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品;
(二)非法持有的枪械弹药和管制器具;
(三)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
(四)犬只等宠物以及其他可能妨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动物;
(五)易污损设施、有严重异味、无包装易碎和尖锐的物品;
(六)充气气球、铁锯、铁棒、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运货平板车等;
(七)长、宽、高之和超过1.8米或长度超过1.6米或重量超过30公斤的物品;
(八)影响公共安全、运营安全的其他物品。(危害运营安全的禁止行为)
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
(一)擅自操作有警示标志的按钮、开关装置,非紧急状态下动用应急或者安全装置;
(二)移动、遮盖或污损警示标志、疏散或导向标志、测量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设备;
(三)在轨道上放置、丢弃障碍物,向列车、工程车、轨道、通风亭、自然通风井、接触网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投掷物品;
(四)损坏轨道、隧道、车站、车辆、电缆、机电设备、安防设备、路基、护坡、排水沟等设施设备;
(五)拦截列车、阻断运输;
(六)损害和干扰机电设备,架空电缆和通讯信号系统;
(七)擅自进入轨道、隧道、通风亭、自然通风井或者其他有警示标志的区域;
(八)攀爬、翻越或推挤围墙、栏杆、闸机、车辆、安全门、屏蔽门等;
(九)强行上下车;
(十)在车站、列车车厢、通风亭、自然通风井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点火;
(十一)阻挡车门、屏蔽门或安全门的正常开启或关闭;
(十二)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逆行;
(十三)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其他行为。(影响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禁止行为)
禁止下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秩序、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的行为:
(一)未经允许在车站内摆摊设点,在车站或列车内兜售或派发物品、散发广告宣传品等;
(二)在车站或列车内随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及乱扔果皮、纸屑、包装物等;
(三)在车站、列车或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上涂写、刻画、张贴、悬挂物品等;
(四)在车站或列车内吸烟、躺卧、乞讨、卖艺、捡拾废品等;
(五)在车站或列车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弹奏乐器、踩踏座席等;
(六)在车站内停放车辆,在车站或列车内滑滑板、骑独轮车等;
(七)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秩序、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的其他行为。(特别规定)
精神病患者、智障者、行动不便者、学龄前儿童应当在健康成人的陪护下进站乘车。
运营单位有权拒绝醉酒者、赤脚者、赤膊者、患有危及他人健康的传染病患者以及其他不适宜乘坐城市轨道交通者进站乘车。第五章 应急和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安监等部门制定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应急保障联运机制,公共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全力配合。
运营单位应当根据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应急预案,并报市交通、安监、公安等部门备案。(应急准备)
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地震、火灾、水灾、停电、反恐、防爆等专项应急预案。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故障处置)
运营单位因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发生故障而影响运行时,应当及时排除故障,尽快恢复运营。暂时无法恢复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当组织乘客疏散和换乘,同时向社会公告并报告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大客流处置)
因节假日、大型群众活动等原因引起客流量上升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增加运力,疏导乘客。
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严重影响运营秩序,可能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况下,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并在城市轨道交通入口区域以醒目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告,确保运营安全。(恶劣气候处置)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地面或高架线路行驶中遭遇冰雹、雨、雪、雾、结冰、沙尘等影响运营安全的气象条件,运营单位应当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处置。(暂停运营)
遭遇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重大疫情、突发情况等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突发事件,并且无法采取措施保证安全运营时,运营单位可以暂停线路或者部分路段的运营,组织乘客疏散,同时向社会公告并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暂停运营或者缩短运营时间时,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客运协调和安排工作。(协同处置)
发生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迅速开展应急抢险救援,疏散乘客,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乘客应当服从运营单位的指挥。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及时恢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安全事故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人员伤亡事故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当按照先抢救受伤者,及时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后处理事故的原则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运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保留证据、维护秩序。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检验,依法处理现场,出具伤亡鉴定结论。市民政部门及沿线区(市)县相关部门应当协助做好安抚及善后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人员伤亡事故的善后工作,由运营单位与伤残者、死者近亲属依法协商处理。(赔偿责任)
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乘客伤亡时,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伤亡是由乘客故意或者乘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除外。第六章 法律责任
(违反保护区管理的责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作业单位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施工,未按规定制定、实施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防护方案(包括监测方案),或者未征得运营单位同意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运营单位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未制定安全防护方案的。(违反运营管理的责任)
运营单位有下列第(一)至
(五)项行为之一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第(六)至
(十三)项行为之一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未建立驾驶、调度和站务工作等主要岗位的服务作业标准或车站、列车设施设备和线路运营管理标准,或者未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三)项,未在车站醒目位置公布首末班车行车时间和换乘指示,或者列车因故延误或者调整首末班车行车时间,未及时告知乘客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未建立投诉受理制度或者拒绝接受乘客投诉的;
(四)经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查证确属运营单位责任的乘客投诉,每100万乘客人次超过5次的;
(五)未遵守运营服务规范和承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或者列车驾驶、调度、行车值班等岗位工作人员无证上岗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未设置、配置各类标志、器材、设备,或者未定期检查、维护标志、器材、设施设备的;
(八)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第一款,未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或安全评估的;
(九)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四条,未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未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
(十)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五条,发生运营故障,暂时无法恢复运营,未及时组织乘客疏散的;
(十一)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严重影响运营秩序,可能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况下,未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的;
(十二)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七条,遭遇冰雹、雨、雪、雾、结冰、沙尘等影响运营安全的气象条件,未按照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处置的;
(十三)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暂停运营,未及时向社会公告并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
第四十四条(危害运营安全的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一)至
(五)项、第(七)至
(十三)项,由运营单位依职责进行处置,运营单位不能处置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五十条第(六)项,干扰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讯频率的,由无线电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治安违法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票务管理的处理)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无票或使用无效车票乘车的,乘客应当按出闸站线网单程最高票价补交票款,运营单位可视其情节加收最高不超过线网单程最高票价五倍的票款;持伪造、变造的优惠乘车证件或者冒用他人优惠乘车证件购票乘车的,运营单位可视其情节加收最高不超过线网单程最高票价五倍的票款。
伪造、变造车票或者使用伪造、变造车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相关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以及本办法有关规划、建设、交通、安全生产、城市管理、治安、消防、卫生、通讯、物价、民政、突发事件应对等规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权利救济)
当事人对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等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责任追究)
行政机关、运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的,由行政监察部门或其所在单位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 附则(解释机关)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