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维护市容整洁和环境卫生,促使文明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关活动及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明施工实施监督管理的,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浮磁、自动导向轨道等系统。
第三条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和其它相关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鼓励企业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有效节约资源和减少对城市环境影响,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提高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第二章
建设单位责任
第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制定管理办法,规范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它相关单位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的行为。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部门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全线统一的文明施工标准,制作风格统一的围挡外侧背景图案和宣传标语,并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七条 建设单位必须依据现行有关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规定,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编列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详细项目,该项费用单列,不参与投标竞价,不参与下浮,并按时支付。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文明施工考核与奖惩机制,可通过适当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标准,鼓励施工单位创建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文明施工问题投诉渠道和投诉事件跟踪处理制度,定期对现场文明施工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第十条
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泥头车、建筑泥浆运输车辆管理措施,并建立相应违规处罚机制。
第十一条
对于同一时期、同一施工现场存在多家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的情形,由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负责场地内文明施工总体协调管理,人员配备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一)正线主体工程,一站一区间不少于1名;
(二)车辆段、停车场工程不少于1名;
(三)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不少于3名;
(四)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其他工程不少于1名。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重点覆盖文明施工控制项,加强对文明施工控制项的监控。
第三章 监理单位责任
第十三条 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明确文明施工监理责任人,并建立相应考核机制。
第十四条
监理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文明施工监理措施。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应当根据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文明施工监理实施细则,重点反映对文明施工控制项的分析、评价和具体监理措施。文明施工控制项监理应组织专项验收。
第十五条 项目监理机构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审查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并跟踪检查方案落实情况。
第十六条 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建立文明施工日常巡查制度,并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单位未按要求落实文明施工措施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整改且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其局部停工整改,并报告施工安全监督机构。
第十七条 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在前期工程开工前、土建主体工程开工前、安装装修工程开工前三个阶段分别对文明施工组织验收,文明施工验收未通过,不得下发开工令。
第十八条 项目监理机构应当监管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使用情况,核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凭证,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量、支付审核。
第十九条 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对泥头车和建筑泥浆运输车辆进行管理,审查施工单位与泥头车运输队伍的管理协议和泥浆排放计划,检查泥浆排放记录。
第二十条
监理企业(含外地企业驻深分支机构)应由公司分管领导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在监项目进行文明施工检查,每月不得少于一次,不得以项目检查代替公司检查,检查记录需保留,检查内容应包括文明施工控制项。
第四章 勘察单位责任
第二十一条 勘察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文明作业管理体系,配备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加强作业人员培训,严格落实文明施工标准(附件1)。
第二十二条 勘察单位应当系统收集勘探现场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资料,规范勘察作业程序,保护地下管线及周边设施安全。
第二十三条 勘探现场位于市政道路、绿化带、人行道、居民小区或办公区域等范围内,应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办理审批手续。第二十四条
作业过程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附近居民出入障碍或者道路堵塞的,勘察单位应当事先采取有效措施,并设置“温馨提示牌”确保文明作业社会监督渠道畅通,必要时向周边居民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第二十五条
勘探工作中各类钻孔、探井、探槽完工后应及时回填,河床底部钻探孔应适时封堵。第二十六条 勘探工作完成后,应对勘探现场及时进行清理恢复,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场地整洁。
第五章 施工单位责任
第二十七条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明确文明施工管理部门,配备文明施工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严格落实文明施工标准(附件2)。
第二十八条 项目管理机构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根据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工程特点和作业环境要求,编制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在方案中应列明文明施工控制项,指出控制项部位、作业时间、影响因素、控制措施,在措施完成后,需进行单项报验。
第二十九条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在前期工程开工前、土建主体工程开工前、安装装修工程开工前三个阶段分别落实文明施工措施后,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验,验收未通过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第三十条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安全文明措施费使用台账,保留相关凭证,作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量、支付的依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应当专款专用。
第三十一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分包单位签订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协议,并对分包单位的文明施工进行管理,督促分包单位全面落实各项文明施工措施,禁止以包代管。
第三十二条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文明施工日常检查制度,定期对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保存检查记录及问题处理记录。
第三十三条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对项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文明施工教育培训,并保存书面记录及影像资料。
第三十四条 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工地内场地保洁和出入口两侧一定范围内环境卫生、绿化、社会秩序等“门前三包”管理。
第三十五条 项目管理机构对泥头车和建筑泥浆运输车辆管理负主要责任,落实以下工作:
(一)选择证件齐全、资质合法的泥头车和建筑泥浆运输车队伍,签订管理协议,并建立车辆(车牌号)、司机(姓名、手机)等信息在内的车辆台账。
(二)编制泥浆排放计划,建立泥浆出场台账,并在泥浆排放点留下排放过程影像等记录,做到排放记录与出场台账一一对应。
第三十六条 项目管理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选择安装车辆自动冲洗设备。未安装车辆自动冲洗设备的工地必须经过施工安全监督机构核准,其出入口应设置洗车池(冲洗槽)和沉淀池,配置高压水枪。车辆冲洗用水,应设立废水循环使用装置,做到环保节能。
第三十七条 施工过程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附近居民出入障碍或者道路堵塞的,项目管理机构应当事先采取有效措施,并设置“温馨提示牌”确保文明施工社会监督渠道畅通,必要时向周边居民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第三十八条 施工单位(含外地企业驻深分支机构)应由公司分管领导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定期对所承接工程进行文明施工检查,每个月不得少于一次,不得以项目检查代替公司检查,检查记录需保留。文明施工控制项为必查项。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委托施工安全监督机构执行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的法规和政策,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第四十条
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具体督促企业落实文明施工主体责任,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明施工抽查。对文明施工不达标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通报、约谈及处罚。
第四十一条 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巡查,保证巡查频率和执法力度,并将检查情况纳入企业诚信记录,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按文明施工示范标准建设。
第四十二条 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负责定期发布车辆自动冲洗设施安装适用范围指引,指引中应明确必须安装和可选择安装车辆自动冲洗设备的范围。
第四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水平建立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浮动机制,定期发布浮动标准。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对于采用BT模式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由BT项目发起方与BT项目承办方共同商定文明施工管理各方责任,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T模式中施工标段承包商即本办法所称的施工单位。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文明施工控制项,是指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对市容市貌、空气质量、群众生活等影响较大,且难以监管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内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文明施工控制项主要包括:
(一)施工围挡管理;
(二)泥头车管理;
(三)建筑泥浆处理、排放管理;
(四)建筑施工噪声管理;
(五)交通疏解组织管理;
(六)工地出入口环境保洁;
(七)安全警示标志标牌设置;
(八)其它需重点管理的文明施工内容。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 勘察作业文明施工标准
一、围挡设置。勘探现场周边应设置连续的围挡,围挡应当选用可拆卸和可重复利用的硬质材料,鼓励采用连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
二、泥浆处理。勘探现场产生的泥浆应及时回收并集中处理,严禁随意排放污染周边环境。
三、作业告示。对临近商业繁华区、居民区、学校等文明施工敏感区域,作业区应当设置“温馨提示牌”,悬挂在围挡外侧醒目位置。“温馨提示牌”具体内 容包括:对周边造成影响的施工工法、影响因素及影响时间,勘察单位及联系电话。
四、人员着装。施工人员必须穿着统一制式工作服,佩戴上岗证,上岗证信息包含:姓名、照片、单位名称。
五、人员住宿。统筹规划作业人员生活区布置,不得乱搭乱摆。有条件情况下,作业人员住宿应统一使用集装箱。
附件2: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
一、施工围挡设置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周边必须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且应保证围挡稳固、安全、整洁、美观。施工围挡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施工现场围挡应当选用可拆卸和可重复利用的硬质材料,鼓励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
(二)在市区主要路段的工地周围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一般路段的工地周围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
(三)工地应有固定出入口,施工单位可按自己的特点对出入口大门的形式进行设计。大门应采用金属材料,办公区域有条件可设置自动伸缩门;
(四)围挡外侧应采用全线统一风格的背景图案和宣传标语;
(五)倒边施工、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等需要设置临时性围挡的,围挡标准不得降低;
(六)夜间应在围挡顶部设置红闪灯,围挡附近路口应设置交通疏解示意图或引导牌。
施工围挡在日常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残旧、破损的围档应及时更换,已完工工地围挡应及时拆除;
(二)对围挡外侧出现的垃圾广告,应及时清理,保持围挡整洁、美观;
(三)施工围挡需进行临时性开口的情况下,应提前做好规划,设置明显的 警示标识,并安排专人值守。
二、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应根据工程特点科学合理布置,并应减少占地。施工作业区应当与办公区、生活区隔离分开,办公区及生活区应尽量远离深基坑和暗挖隧道上方,避开高压线、危险边坡等区域,并按相关规定统一布置。在场地面积受限制的情况下,对施工物资、材料堆放、机械设备进场及临时道路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三、材料物资堆放。施工现场材料物资堆放应整齐有序,符合下列要求:
(一)工具、构件、材料的堆放必须按照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放置;
(二)材料、构件堆放必须按品种、分规格堆放,并设置明显标志;
(三)物料堆放必须整齐,砖成丁,砂、石等材料成方,大型工具应一头见齐,钢筋、构件、钢模板采用木枋垫底后堆放整齐;
(四)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混放,除现场集中存放外,班组使用的各种零散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按有关规定存放;
(五)施工作业区内,现场的垃圾应分类集中堆放,并及时进行清理。
四、施工场地硬化。施工场地硬化应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材或其他可重复利用的节能环保材料,确保地面平整坚实,主要道路及出入口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具有积水可能的作业区域内,应采用混凝土地面和采取良好的排水措施。
五、图牌和标识
(一)施工区域应当悬挂“七牌一图”:
1、工程概况牌;
2、组织网络牌;
3、安全纪律牌;
4、质量、文明施工管理牌;
5、消防保卫牌;
6、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业主工程师名单及联系电话公示牌;
7、重大危险源公示牌;
8、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二)办公区域应悬挂以下图牌:
1、工程施工形象进度图;
2、文明施工管理架构图;
3、安全生产管理架构牌;
4、质量管理架构图。
(三)图牌应悬挂规范,安装牢固、整齐,“七牌一图”应设置在施工区域的主要出入口,字体工整、美观,设置的高度、尺寸、背景图案等可根据工程规模、环境确定。
(四)对临近商业繁华区、居民区、学校等文明施工敏感区域,每个作业区间应当至少设置一块“温馨提示牌”,悬挂在围挡外侧醒目位置。“温馨提示牌”具体内容包括:对周边造成影响的施工工法、影响因素及影响时间,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六、泥头车管理。雇请泥头车必须遵守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有关规定,保证车辆外观整洁、号牌清晰,并安装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
七、建筑泥浆管理。建筑泥浆排放与处置必须遵守交警、交通、城管、水务等部门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运输车辆应安装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推广应用建筑泥浆处理新技术,引进泥浆净化设备。建筑泥浆必须运输到指定受纳场,严禁直接排入河道或市政管网。
八、大气污染管理。对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物质实行识别并分类管理,满足以下要求:
(一)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二)土石方作业必须采取防扬尘措施,对于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出现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时,应停止土石方工程施工。
(三)工程垃圾、渣土及产生扬尘的废弃物装载过程中,必须采取喷淋压尘等措施,并使用封盖车辆运输。
(四)未做硬地化部位,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五)设备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车站内应达到目测无扬尘要求。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应进行覆盖或封闭存放;车站内易引起扬尘的施工应采取覆盖或洒水等降尘措施。
九、场地排水及水污染管理。
(一)基坑、材料堆放区、临时道路等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设施,生活污水和其它生产污水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雨水、污水分流排放。
(二)车站基坑、盾构井等场地排水应编制专项方案,对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的排水应制定应急预案,现场储备大功率水泵等应急物资,防止施工场地被淹。定期对与地面连通的结构预留孔洞进行排查,在雨季应考虑临时封堵措施。
(三)有条件的情况下,施工现场应建立基坑降水再利用的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十、施工噪音管理。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国家及深圳市现行建筑施工噪音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尽量采用低噪音的施工方法,合理布局噪音大的施工机具,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减轻噪音扰民。
十一、光污染管理。在夜间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大型照明灯的安装应有俯射角度,设置挡光板控制照明光的照射角度,防止直射光线射入非施工区;电焊作业应当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眩光外泄。
十二、生活区的卫生管理
(一)明确生活区域的卫生责任人;
(二)生活区不得堆放材料、工具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三)临时生活用房应采用结构可靠、可重复使用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多层水泥活动板房等;
(四)工地食堂必须申领卫生许可证,符合卫生标准,生、熟食操作应分开,熟食操作时应有防蝇间或防蝇罩。禁止使用非食用塑料制品作熟食容器,炊事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工地厨房应设置隔油池,应定期清理;
(五)宿舍及浴室内部设施应整齐清洁,生活用品分类统一存放,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制定宿舍及浴室管理制度;
(六)设置卫生间,同时设简易化粪池或集粪池,加盖并定期喷药,每日安排专人负责清洁;
(七)设置足够的垃圾池和垃圾桶,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
(八)生活区应采取灭鼠、蚊、蝇、蟑螂等措施,并应定期投放和喷洒药物除“四害”。
十三、临时措施保障
(一)临时厕所设置。对无固定卫生间的施工现场,应设置足够的临时移动厕所,原则上每20人配1座临时厕所。对于暗挖隧道区间施工,应在距离作业人员100m范围的隧道内设置1-2座临时移动厕所。临时厕所应定期进行清洁,确保施工场地内清洁、无异味。
(二)职业病危害作业防护。对爆破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防护用品,对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培训。
(三)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在高温天气季节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设立休息场所,发放高温津贴,提供清凉饮料。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时,当日应当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十四、消防管理。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必须遵照国家及深圳市现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结合工程特点,加强消防隐患排查,落实防火措施。
(一)制定消防管理制度,明确消防责任人,设置安全及消防责任人标牌、定期开展消防检查,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并保留检查记录。
(二)总平面布置应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疏散的要求,施工现场合理配置灭火器材和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车站施工期间应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并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按照国家现行建筑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工程特点编制专项方案,并加强日常检查。
(四)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
(五)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专库储存,库房内应通风良好,并应设置严禁明火标志。
(六)应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消防培训教育,进行现场演练,并保留相关记录。
十五、防护用品管理
(一)施工人员必须穿着统一制式工作服,佩戴上岗证,上岗证信息包含:姓名、照片、单位名称、岗位或工种。上岗证可采取胶纸制作,统一粘贴在安全帽左侧。
(二)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管理人员安全帽颜色为红色,监督、监理人员工作帽为白色,特种作业人员为蓝色,其他施工人员为黄色。
十六、安保管理
(一)施工现场应当建立门卫、安保制度,并落实管理责任人。来访人员需登记,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二)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平安卡刷卡处,工人必须持平安卡上岗,进出工地一律刷卡登记,禁止工人无卡或未刷卡上岗作业。
(三)结合工程实际建立机械、设备、材料出场管理制度,落实防盗管理措施。
规范用词说明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管理办法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禁止”;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应当”;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可”、“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第二篇: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7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秩序和运营安全,维护乘客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本市地铁、轻轨、单轨、磁悬浮轨道等自成封闭体系的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隧道、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等)、车辆及供电、通信、通风、环控、消防、售检票等机电系统设备、设施。
第四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遵循安全运营、规范服务和市场化的原则。
第五条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制定并公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
(二)审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的运营服务标准并监督其执行;
(三)指导运营单位制定乘客守则;
(四)监督检查运营单位履行安全管理、运营服务等职责情况;
(五)根据职责组织制定和统筹实施市政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调查和处理影响运营安全和公共服务的重大行车事故、设备系统严重故障、行车大面积或者长时间延误等事件及乘客投诉;
(六)协助市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票价,会同市价格主管部门指导运营单位制定相关的票卡制式标准、票务政策及线网票款清分规则;
(七)制定并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公交线路接驳换乘方案,协调各运营单位和线路间的服务安排和管理分工等事项;
(八)依法查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九)法律、法规、规章和市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住房建设、公安、市场监管、卫生计生、城市管理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所在地的区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应当配合主管部门实施本办法,协助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公众安全文明宣传教育、应急抢险救援等工作。
第六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运营管理机构)受交通运输、城市管理、住房建设、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在城市轨道交通及相关综合交通枢纽内,对危害运营安全、扰乱运营秩序及损坏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等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七条 市政府依法确定的运营单位负责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工作,并承担以下主要责任:
(一)依法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安全运营制度及风险评估制度,制定本单位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建设、维护、改造城市轨道交通设施;
(三)负责运营秩序管理,按照运营服务标准及实时客流需求情况,提供安全、有序、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四)制定乘客守则,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文明宣传教育,引导乘客文明乘车;
(五)按照规定购买公众责任险和其他保险;
(六)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的环境卫生;
(七)法律、法规、规章和市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和乘客守则,不得危害运营安全、扰乱运营秩序及损坏城市轨道交通设施。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盗窃、损坏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或者其他危害运营安全行为的,应当及时报警或者向运营单位报告。
第二章 运营服务
第十条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工程初验。
初验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向运营单位提供技术档案和相关资料,并配合运营单位开展试运行工作,对设备、设施进行调试和安全测试。试运行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并不得进行载客运营。
第十一条 试运行期满后,运营单位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专家开展试运营条件评审,评审合格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进行试运营。试运营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试运营期满并满足正式运营基本条件,且工程按照规定验收合格的,经市政府批准后,投入正式运营。
第十二条 运营单位应当根据主管部门审定的服务标准和客流增长预测情况,配备相应列车和相关设施、设备,提供安全、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运营单位提供的实际服务水平不得低于主管部门审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标准。
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安全管理及公众利益需要,临时调整运营服务标准,各运营单位应当执行。
第十三条 运营单位应当作出服务承诺,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运营单位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服务承诺履行情况向社会公布;实际运营服务水平未达到服务承诺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措施。主管部门对运营单位未履行服务承诺的,纳入商事主体信用信息系统。
第十四条 运营单位应当于每月15日及每年1月31日前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分别提交上一月度的运营情况月报、上一的运营情况年报及下一的运营计划。运营月报、运营年报及运营计划的主要内容由主管部门规定。
运营单位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改变运营计划的,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降低原计划服务水平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运营单位应当在车站醒目位置公布首末班车行车时刻、列车运行状况提示和换乘指示。列车运行中,运营单位应当在车厢内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播报站名及其他必要的运营服务提示信息。
列车因故延误8分钟以上或者需要调整首末班车行车时间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告知乘客延误或者调整的情况;列车因故延误或者可预见延误15分钟以上的,还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列车因故延误的,乘客可以要求运营单位出具书面列车延误信息。
第十六条 运营单位应当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责任,采取措施确保环境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运营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妥善保管危险化学品,减少风亭运行和地面线路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污染。
第十七条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乘客遗失物招领信息查询平台,及时发布乘客遗失物招领信息。自招领信息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移送市公安机关、财政部门处理。
遗失物为难以保存的易腐、易变质等物品的,可由运营单位即时处理。
第十八条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广东省和本市的技术规范设置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
运营单位应当在车站周边500米半径范围内的合适位置按照规范设置城市轨道交通站外导向标志。城市轨道交通站外导向标志可以与其他城市公用标志组合设置。
运营单位在车站出入口周边物业范围内设置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志的,周边物业所有人、使用人应当予以配合。周边物业所有人、使用人不得擅自设置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志。
第十九条 运营单位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和车站范围内设置广告、商业店铺或者敷设管线的,应当符合规划及相关规定,不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并应当满足运营安全管理的要求。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拍摄视频影像或者广告等活动,可能对正常运营秩序造成影响的,应当事先征得运营单位同意。
第二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实行政府定价。市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主管部门按照法定程序提出票价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主管部门会同市价格主管部门指导运营单位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票卡制式标准及票务政策,并监督实施。运营单位可以自行发行次票、日票、纪念车票等特殊车票。
第二十一条 运营单位应当执行市政府批准的票价并予以公布,不得擅自调整。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运营单位执行票价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运营单位应当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定期对票价进行评估;评估后认为需要调整票价的,可以向市价格主管部门提出票价调整建议。
市政府相关部门要求运营单位减免票价的,应当与运营单位协商票价减免及补贴方案。
第二十二条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保证从业人员符合本岗位专业技能要求。
按照国家、广东省和本市规定应当具备相应上岗资格的城市轨道交通驾驶员、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第二十三条 运营单位不能正常运营时,市政府可以临时指定其他运营单位运营。
原运营单位应当在市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将维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所需的设施、设备、档案等移交市政府指定的运营单位。
第二十四条 运营单位不得擅自暂停整条线路或者部分路段运营。
因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故障、超出预设防护等级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突发事件等,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相关路段及线路可以暂停运营,运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乘客疏散,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并向社会公告。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城市轨道交通因重大安全隐患、新线路建设、重大技术改造等需要暂停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当报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五条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乘客投诉处理、建议收集机制,在车站、列车内明显位置公布主管部门和本单位投诉、建议受理电话和电子邮箱。
运营单位对乘客投诉应当及时予以答复;需要调查的,运营单位应当自受理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乘客对运营单位投诉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主管部门投诉。
第三章 乘客行为规范
第二十六条 乘客进站、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应当遵守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社会公德,听从运营单位工作人员的合理指示及要求,爱护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
第二十七条 乘客应当持对应所乘区间和车厢种类的有效车票进站乘车,但按照规定可以免费乘车的除外。乘客进入付费区后,除乘客有禁止进站乘车情形或者运营单位自身原因外,不予退票。城市轨道交通因故不能正常运营的,乘客有权持有效车票要求运营单位按照票价退还票款。
持单程票的乘客在出站时应当将车票交还;不予交还的,运营单位有权收回车票并按照无有效车票处理。持优惠乘车证件的乘客应当积极配合运营单位工作人员查验。
乘客携带重量大于20公斤且不超过30公斤的物品,或者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大于1.4米且不超过1.6米的物品乘车的,应当购买与该乘客车资等额的行李车票。第二十八条 运营单位可以查验乘客的车票。无票、持无效车票、持伪造或者变造的优惠乘车证件及冒用他人优惠乘车证件乘车的,由运营单位按照出闸站线网单程最高票价补收票款,并按照应补票款的10倍加收票款。
伪造、变造优惠乘车证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由运营单位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无票、持无效车票、持伪造或者变造的优惠乘车证件及冒用他人优惠乘车证件乘车的乘客,被运营单位查实一年内有3次以上前述行为的,运营单位可以将其逃票行为函告公共征信机构,录入其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第二十九条 乘坐城市轨道交通自入闸时起超过规定时限的,乘客应当按照线网最高单程票价补交票款,但因运营单位原因造成超时乘车的除外。
乘客所持车票票款不足以支付实际到达车站的票款的,应当在出站前主动补足票款;未补足票款的,由运营单位按照应补票款的5倍加收票款。
乘坐城市轨道交通一个车程既超时又超程的,乘客应当按照本条第一款及第二款的规定补交票款。
乘客所持车票票款不足以支付其所乘车厢种类的票款的,应当主动补足票款;未补足票款的,运营单位按照应补票款的5倍加收票款。
第三十条 精神障碍患者、学龄前儿童进站及乘车的,应当由其监护人陪同。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危及他人健康的传染病患者及其他对公共安全有危害的人,不得进站及乘车。
第三十一条 禁止携带以下动物、物品进站乘车:
(一)除盲人乘车时携带的导盲犬及执行任务的军警犬外的其他活体动物;
(二)爆炸性、易燃易爆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物品及传染病病原体;
(三)除执行公务外的枪械弹药、管制刀具及各类攻击性武器;
(四)易污损、有严重异味或者无包装易碎的物品,未能妥善包装的肉制品及其他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
(五)充气气球、自行车(已折叠且符合行李规范的折叠自行车除外)、尖锐物品等有安全隐患或者影响应急逃生的物品;
(六)重量超过30公斤或者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超过1.6米的物品;
(七)其他影响公共安全、运营安全或者乘客人身、财产安全的物品。
禁止入站的物品样式和目录,由市公安机关会同主管部门公告,并由运营单位在车站内予以张贴、陈列。
乘客携带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物品的,运营单位应当拒绝其进站乘车,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携带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四项至第七项规定的动物或者物品的,运营单位应当拒绝其进站乘车或者责令其出站。
第三十二条 运营单位可以对乘客及其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乘客应当接受、配合安全检查;不接受安全检查的,运营单位应当拒绝其进站乘车或者责令其出站。
乘客强行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者拒不出站、扰乱安全检查现场秩序的,运营单位应当进行劝阻和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运营单位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治安、反恐工作,确保乘客乘车安全。
第三十三条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车站或者列车内滋事斗殴、酒后闹事、猥亵他人或者有其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二)妨碍列车正常运行;
(三)擅自进入轨道、隧道、桥梁或者其他有禁止进入标志的区域;
(四)攀爬或者跨越围墙、栅栏、栏杆、闸机、机车、安全门、屏蔽门等设施;
(五)冲抢、阻碍屏蔽门、安全门、列车车门开关或者强行上下车;
(六)在运行的自动扶梯或者活动平台跑动、打闹或者逆向行走;
(七)擅自操作有警示标志的按钮、开关等装置,非紧急情况下动用紧急安全装置;
(八)在车站或者列车内起哄,扰乱乘车秩序;
(九)携带重量超过20公斤或者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大于1.4米的大件行李乘坐自动扶梯;
(十)堵塞通道及出入口,或者有其他阻碍、影响乘客顺畅通行的行为;
(十一)抛投物体进入轨道运行区,或者使风筝、气球、飞行模型、孔明灯等进入、飞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
(十二)在车站付费区及列车内饮食,但婴儿饮食除外;
(十三)吸烟、点燃明火,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十四)涂写、刻画,擅自悬挂物品或者张贴、派发传单(广告)、礼品等;
(十五)擅自设摊或者从事销售活动,擅自以营利为目的招揽搬运行李、物品;
(十六)揽客拉客、乞讨、捡拾垃圾(含报纸)、卖艺、躺卧、踩踏车站及车厢内的座位;
(十七)穿溜冰鞋(板)滑行、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弹奏乐器、播放音乐等影响乘客乘车的;
(十八)其他违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运营秩序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容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三十四条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运营服务需要,设计、建设过程应当有运营单位的相关人员全程参与。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计、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功能配置规范,并按照相关标准配置安全可靠的运营设施、设备和服务设施。
第三十五条 运营单位应当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发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消除事故隐患。
第三十六条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设计、采购、安装、调试、验收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并按照消防管理、事故救援的有关规定设置消防、防汛、防护、报警、救援等器材和设备。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设施、设备检查和维修台账制度,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设施、设备完好,并配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安全检查。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和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控设施保密制度,保护乘客隐私。
第三十七条 运营单位应当对城市轨道交通关键部位和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长期监测。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属于特种设备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保养,接受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发生问题的,运营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十八条 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
(一)擅自移动、遮盖、损坏安全消防警示标志、疏散导向标志、测量设施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二)损坏车辆、隧道、桥梁、轨道、路基、车站等设施、设备;
(三)损坏或者干扰机电设备、电缆和通信信号系统;
(四)非法拦截列车或者阻碍列车正常运行;
(五)不当使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或者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
(六)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弯道内侧修建妨碍行车瞭望的屏障物、影响行车信号的广告牌或者霓虹灯等障碍物,以及种植妨碍行车瞭望的树木;
(七)在通风口、车站出入口、高架桥50米范围内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放射性和腐蚀性等物品;
(八)在车站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冷却塔外侧5米范围内堆放、晾晒物品、停放车辆、摆设摊点、候车拉客及其他妨碍乘客通行和救援疏散的行为;
(九)其他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设置安全保护区。安全保护区包括以下范围:
(一)地下车站(含地下通道)、隧道外边线外侧50米内;
(二)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米内;
(三)车站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跟随所、冷却塔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外边线外侧10米内;
(四)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电缆沟、架空线等供电设施及室外给排水设施(含排水检查井、给水水表井、化粪池、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给排水管道及阀门等)外侧10米内。
运营单位根据前款规定及实际情况编制安全保护区设置方案,报市规划国土部门审定后向社会公布。
遇特殊地质条件的,运营单位可以提出申请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的方案,经市规划国土部门审定,并报主管部门、市住房建设部门备案后实施。
第四十条 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内进行下列作业的,除应急抢险外,作业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机构对规划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影响及防范措施可行性评估,根据评估意见进行修改并书面征求运营单位意见后,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规划、施工许可:
(一)建造或者拆除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较大影响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从事打桩、挖掘、钻探、地下顶进、爆破、架设、降水、地基加固等施工作业;
(三)修建塘堰、开挖河道水渠、采石挖沙、打井取水;
(四)敷设管线或者设置跨线等架空作业,埋设电缆、管道设施,穿凿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路基的地下坑道;
(五)移动、拆除或者搬迁城市轨道交通设施;
(六)其他可能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作业。
作业单位按照前款规定书面征求运营单位意见的,运营单位应当自收到相关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作业单位出具书面意见。运营单位逾期未出具书面意见的,作业单位可以直接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规划、施工许可。
第四十一条 运营单位负责安全保护区日常巡查和管理。对安全保护区内的作业活动,运营单位有权进入现场进行检查,要求作业单位提供有关工程文件和资料;发现可能危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或者运营安全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对拒不改正的单位或者个人,运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管线在安全保护区内的,权属单位应当加强对防洪设施、管线的巡查、维护和管理,并与运营单位建立共享管线基本信息制度和运行状态通报制度。权属单位维护管线的,运营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
第四十二条 主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运营单位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运营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及时整改。
运营单位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安全性检查或者消除相关安全隐患时,沿线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其他单位造成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安全隐患的,由该单位负责消除隐患,也可以委托运营单位消除隐患,但应当承担相应费用。
第四十三条 运营单位应当每年开展运营安全系统评估工作,每5年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服务情况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评估报告及运营单位改进计划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
运营单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其他事故及故障或者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且无法证明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主管部门可以要求运营单位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运营安全评估。
第五章 应急和事故处置
第四十四条 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及运营单位、公共汽车经营单位等拟定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机构应当根据情况及时启动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处置突发事件。相关部门、辖区政府及公共汽车、电力、通信、供水等单位,应当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应急保障和抢险救援。
涉及恐怖袭击、治安类的突发事件,由市公安机关负责启动相应的反恐、治安类应急预案,并组织指挥处置。
第四十五条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各专项应急预案,重大应急预案应当按照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突发事件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各专项应急预案要求,组织抢修、抢救、人员疏散及信息发布工作,并向市应急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六条 运营单位应当配套建设应急救援场所及相应设施、设备,组建应急队伍,定期组织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与地面交通应急保障联动机制,提高协同处置能力。
第四十七条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运营突发事件信息、救援信息及接驳换乘信息。
城市轨道交通内的广播、电子显示屏及其他媒体,应当优先满足发布运营服务信息、灾害预警信息、应急指引及安全文明乘车宣传等需要,运营信息发布、公益宣传所占广告时段比例不得低于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信息发布需要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单位支持的,相关单位应当予以优先支持。
第四十八条 因节假日出行、大型活动等原因造成客流量上升的,主管部门可以要求并提前通知运营单位临时调整运营服务计划,运营单位应当执行。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严重影响运营秩序并可能危及运营安全的,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限制客流量等临时措施,及时调整行车方案,确保运营安全。
第四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按照先抢救受伤者及确保运营安全前提下恢复正常运行、后处理事故的原则处理。
构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未涉及人员伤亡,但对运营服务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主管部门可以直接组织调查,也可以要求运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运营单位在城市轨道运营过程中造成乘客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损害是乘客自身原因造成的或者运营单位能够证明损害是乘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运营单位对进入城市轨道交通付费区的乘客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乘客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乘客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运营单位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运营单位因过错造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付费区外行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运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万元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服务承诺或者服务承诺履行情况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向主管部门提交运营情况报告、运营计划,或者改变运营计划未向主管部门备案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公布运营服务提示信息,或者未向主管部门报告列车延误情况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环境卫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未按照规定落实污染防治措施,造成环境污染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处理乘客遗失物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报告或者向社会公告暂停运营情况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处理乘客投诉的;
(八)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建立和落实安全监控设施保密制度的;
(九)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向社会发布运营突发事件信息、救援信息及接驳换乘信息的。
第五十二条 运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万元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五项规定,未按照规定购买相关保险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未执行主管部门制定的临时服务标准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设置标志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安排未经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上岗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要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开展运营安全及服务情况评估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或者报备重大应急预案的;
(八)违反本办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执行主管部门制定的临时运营服务计划的。
第五十三条 运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万元罚款;严重影响运营安全和服务或者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万元罚款;逾期未改正的,依法收回经营权:
(一)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配置运营设施、设备和服务设施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建立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标准和规定设计、采购、安装、调试、验收、设置相关设施、设备的。
第五十四条 运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万元罚款;逾期未改正的,依法收回经营权: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实际服务水平未达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标准,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移交设施、设备、档案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擅自暂停运营造成列车大面积长时间延误,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启动专项应急预案,或者处置应急事件不当,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周边物业所有人、使用人擅自设置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个人处1000元罚款,对单位处5000元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运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不执行城市轨道交通票卡制式标准或者票务政策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罚款。
运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不执行票价政策的,由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价格管理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二项至第十二项和第十八项有关运营安全、运营秩序管理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00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十三项至第十八项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由市城市管理部门按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一项至第六项和第九项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个人处1000元罚款,对单位处5000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七项、第八项规定的,由市城市管理部门按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九条 作业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征求运营单位意见,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内作业的,由市住房建设部门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并处5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罚款。经许可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内作业,但作业过程中出现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由市住房建设部门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六十条 作业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不配合运营单位检查或者不消除安全隐患的,由市住房建设部门责令改正,并处3万元罚款。
管线权属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未与运营单位建立和落实共享管线基本信息制度和运行状态通报制度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3万元罚款。
第六十一条 拒绝、妨碍主管部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运营管理机构、运营单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妨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损坏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十二条 主管部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运营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监察机关或者所在单位责令改正,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2004年12月23日市政府第140号令发布的《深圳市地铁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工程建设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工程建设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文明施工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基础,是工程总体形象和管理水平的体现。为进一步规范呼伦贝尔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风电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完善文明施工标准,改善施工环境,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结合龙源电力集团公司风电项目工程建设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呼伦贝尔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风电建设项目。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各项要求作为公司对文明施工检查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 职 责
第四条 工程开工时组织成立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机构(与安全管理机构合属),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1.监理单位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的全面监督、检查和考核;
2.公司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和监理单位负责对各施工单位的文明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施工单位负责落实辖区内文明施工管理具体工作;
3.设计单位要为工程文明施工提供技术与设计方面的支持。
第三章 目 标
第五条 文明施工管理总体目标: 1.施工总平面管理模块化; 2.现场设施标准化; 3.工程施工程序化; 4.文明区域责任化; 5.作业行为规范化; 6.环境卫生经常化; 7.着装统一化。
第四章 具体措施
第六条 施工总平面模块化管理
1.公司设施工总平面兼职管理人员,对施工总平面实行统一的动态管理。各施工单位必须设专职管
理人员,严格按照公司确定的施工总平面管理原则,对施工临时及附属设施规划设计,按图用地,全过程做好所辖区域施工平面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总平面符合文明施工要求。
2.施工总平面实行模块式隔离管理,各分隔区域均应挂牌,严格区分施工区域、施工附属设施区域、仓储区域、营地、道路,保证各区域相对独立管理。
3.施工现场各区域应设看护人员,物资存放处24小时看管,夜间设专人巡视。有条件的项目应实施封闭管理,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4.营地建设分区域统一设计,分步实施,围栏封闭管理。
5.砼生产、钢筋加工、模板加工、金属结构加工、库房等现场施工附属设施的布置应做到实用、规范、整齐,使厂(库)内、设备的堆放、停放有序,方便使用。
6.施工区域的道路、配电线路、施工/生活/消防水系统严格按照施工规划设计原则并经设计后按图施工,杜绝随意修改。道路边坡整齐、美观。
7.六牌二图
六牌:工程概况、施工单位名称牌;安全生产纪律牌;文明施工守则牌;防火须知牌;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日计数牌;和施工区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举报电话号码牌。
二图:施工平面图;工地文明卫生承包责任图。
“六牌二图”外形尺寸、色标、字形、字体需选用各类耐水硬质材料制作。施工单位名称牌可结合现场地形条件利用岩壁、建筑物等作底喷涂书写。
8.施工现场所有施工机械、材料、机电设备等全部实行定置化管理,定置地一律划线挂牌,明确放置物的名称、所属单位(部门)、数量等;仓库区域所有材料、设备的放置按规格、型号、专业分类堆放,放置方向一致,堆放高度按要求尽量做到统一,标识用标牌、字型、色标、均按规定统一设置。
9.项目管理单位、监理、施工承包商办公区、生活区做到统一布置,环境干净,整洁、安静、舒适。临时建筑物应符合标准,禁用塑料布、石棉瓦、彩条布、竹笆等不规范材料搭建工棚。
第七条 现场设施标准化管理
1.施工临时照明及配电装置标准化:施工现场照明均经设计后施工安装,室外装置统一的高压纳灯或集中广式照明;施工设备用配电箱应符合相关制造标准;照明、动力线路布置在安全前提下做到整齐、合理、美观。
2.脚手架标准化:现场使用的脚手架基本采用钢管脚手架,在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使用承插或螺栓连接的工具式钢脚手架。
3.安全防护设施、警示标识标准化:
施工现场统一设计、制作各种规格并标有统一色标的指示、警示、孔洞盖板、格栅和防护栏杆。所有的孔洞均覆盖牢固的盖板、格栅保护。施工区临空面安装可靠的防护栏杆,范围较大的临时临空区在其边缘画警戒线或安装一定数量的警示牌,也可张挂警示带或防护绳。
道路两边装设交通标志。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中控楼、升压站等重要区域;风电机组吊装、调试期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4.废弃物收集设施标准化:在施工区域指定位置设置垃圾收集箱和废弃物堆放场。
第八条 工程施工程序化管理
1.各标段工程项目施工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规划确定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严格执行业主、监理审查批准的附有文明施工措施条款的单位工程开工报告。
2.项目开工前准备阶段要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并经监理签证,未经图纸会审签证的项目不得开工,开工前应经技术交底。
3.严格执行工序交接管理制度,在工序交接过程中完成文明施工交接验收签证,完成施工环境和防护措施的移交。
第九条 文明区域责任化管理
1.各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公司和监理单位确定的文明施工责任区,建立文明施工分区、分级管理制度并落实文明施工责任人(可与安全责任人兼职)。
2.各文明施工责任区应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明确本责任区的目标、措施、负责人等,设置统一明显的管理标志牌,对文明施工责任区进行定期考核评比。
第十条 作业行为规范化管理
1.各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必须编制包括文明施工要求内容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2.各类施工机械、辅助设施运行、检修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避免漏油、水、粉、料污染环境及工作区域。
3.施工道路养护平整。
4.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美观、避免交叉,电缆应按规定绑扎牢固,电缆标牌齐全、字迹清楚。5.施工过程中应坚持“三工”制度,加强工前布置、工中检查、工后讲评,作业现场必须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保证施工生产的有序进行。
6.各施工单位必须分级制定控制措施,采用各种形式防护措施,杜绝二次污染。第十一条 环境卫生经常化管理
1.办公室、值班室内清洁、整齐、窗明地净;办公、施工区域干净整洁,现场平整,无积水,在非吸烟区无烟头,车辆不带泥沙出现场。
2.施工班组工具间实行工具、生活用品定位放置。班组各类技术文件均放置于柜内。桌椅、地面无杂物和废物。
3.职工(包括民工)宿舍内禁止乱拉灯、乱接电源插座,禁止使用大功率照明;宿舍内外卫生实施责任制考核,办公、生活区厕所制定卫生标准,并定期清扫管理。
4.职工(包括民工)食堂设备规范、安全,确保不发生各类食物中毒。
5.仓库、宿舍、办公室等场所环境管理能够保证减少或消除老鼠、蟑螂和苍蝇。
6.水泥库内外散落灰必须及时清运;现场及砼拌合站周围无废弃砂浆和砼;施工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分拣、回收、清运;包装容器回收及时,堆放整齐;采取措施控制设备跑、冒、滴、漏现象。
7.施工过程中对石棉制品、水泥、粉煤灰等材料建立操作、隔绝和回收规定,保证不污染环境。第十二条 着装统一化管理
1.着装:公司、各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各自统一着装。
2.安全帽:在同一标段工区内安全帽统一式样,安全帽前部中央位置设本单位标识。3.胸牌标志(上岗证):胸牌的格式、内容、规格尺寸由各施工单位项目部统一设计、制作。4.专职人员标识:由公司统一规定。
第五章 检查与考核
第十三条 公司组织各参建施工单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如在限期之内未整改,应对有关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理;监理单位应对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做好全过程监督,负责督促整改项目的落实;施工单位项目部对本单位辖区内的文明施工情况进行经常性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 公司根据文明施工考核、评比结果,结合工程奖励办法,对文明施工情况好的施工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文明施工情况差的单位予以批评和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如有与上级文件相抵之处,以上级文件为准。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呼伦贝尔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龙源额尔古纳葫芦头(49.5MW)风电项目
工程建设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哈尔滨电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额尔古纳风机基础项目部
第四篇:广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附件:
广州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高我市工地文明施工水平,创建文明施工现场,根据《广州市建筑条例》、《广东省建设工程文明施工若干规定》(粤建施字„1997‟13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是在本市行政区(从化、增城市除外)内进行的拆除工程和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市政工程(包括市政道路、桥梁、排水、地铁和供电、供水、通讯、煤气管道)、装修装饰工程等施工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实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协助下的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制。
第四条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负责广州地区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的管理。
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的管理。
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具体负责所辖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的监督和检查。第五条 施工单位负有实施文明施工的责任。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的文明施工直接责任人。各分包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总承包单位的规定,接受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协助施工单位实施文明施工,不得要求施工单位降低文明施工标准。
监理单位应当督促和协调文明施工的实施。
第六条 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应实现施工封闭化、围栏标准化、现场硬地化、厨房厕所卫生化、宿舍和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工程应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鼓励美化建设工程周围环境。
第七条 文明施工设施主要内容包括封闭施工、硬地、安全防护和施工现场临时设臵的办公室、宿舍、厨房、厕所、仓库、水电设施等。文明施工设施建设的费用,按实际发生数量列入工程预算,由施工单位按规定编制,经建设单位审核后作为结算依据,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章 综合管理
第八条 在市区施工的市政工程及其他工程需要占用道路的,必须向市政、公安交通部门申请临时占用道路手续。
第九条 大型市政工程或挖掘、占用道路面积较大、时间超过30日及在城市主干道车行道施工等,对交通影响较大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制定详尽的、有可操作性的交通组织疏导方案及应急预案,制定交通组织疏导方案及应急预案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负责。根据交通组织疏导方案,需建设临时施工疏解道路的,其建设标准不得低于市政道路建设标准,确保将工程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减至最少。在交通繁忙期间,施工单位应设有专人协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维护交通秩序。
第十条 地下管线挖掘工程应分段挖掘施工,分段竣工验收,分段修复道路。每一施工段长度原则不得超过300米,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方案确定之前,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和市政、防汛、公用、邮电、电力等有关单位,对可能造成周围建(构)筑物、防汛设施、地下管线损坏、堵塞的现场进行勘查,并制订相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第十二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堆放、场地道路、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后执行。
第十三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必须制定并监督执行文明施工的目标、标准、制度以及工程各阶段实施文明施工的计划和措施,指定各作业场所、材料堆放场、生活设施的文明施工责任人。制定的文明施工目标和标准不得低于本办法的规定。
文明施工制度的内容包括:
(一)各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
(二)环境管理;
(三)场地设施管理;
(四)安全生产和防火管理;
(五)教育培训;
(六)检查验收要求;
(七)卫生管理。
第十四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建立文明施工档案,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城监、质监、监理等部门对施工现场检查情况一并归档,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条件。
第十五条 总承包单位应当加强施工队伍的全面管理,坚持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严禁接受“无暂住证、无劳动就业证、无计划生育证”人员。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在胸前佩戴“平安卡”。
第十六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做好建设工地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落实防盗、防火措施,对各类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报告公安机关。
第十七条 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的友好合作关系,尊重当地社区各行政主管部门,自觉遵守社区行政管理规定。
第三章 场地、设施和环境建设
第十八条 施工作业区与办公、生活区必须明显划分,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九条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现场四周除留必要的人员、车辆进出口通道外,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开始前设臵好连续封闭的围墙、围板或围栏,其高度从内外地面最高处计,围墙不得低于2米,围板不得低于1.8米,围栏为标准密扣式钢护栏。
各类工程高出+0.00线2米以上的工程立面必须用符合规定的围网封闭。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装修装饰工程、工期在半年以上的市政工程和拆除工程必须采用围墙封闭。工期在半年以下15天以上的市政工程和拆除工程可采用围板封闭。工期在15天以下的市政工程可采用标准钢护栏连续密扣围蔽。
第二十条 围墙统一采用砖砌18墙,高度2米以上并压顶。围墙形式力求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砌筑围墙时必须砌筑基础底脚和墙柱,基础底脚埋地深度不小于50厘米,墙柱与墙柱之间距离不大于3米,墙柱与墙体连接必须牢固、安全、可靠,外墙面要批荡抹光作刷白处理,并必须进行美化处理,外墙美化可采用商业广告,但其内容、颜色需与周围环境协调,广告内容需积极向上。
鼓励建设工程采用特色造型和绿化外墙。
第二十一条 围板统一采用弧形彩色镀锌压型钢板,钢板高度1.8米,围蔽钢板用角钢支撑,并通过C型钢柱固定在地面上,钢柱间距不大于3.3米,围蔽脚线统一采用砖砌20厘米高的18墙,防止余泥杂物泻出围板外。支柱、支座、弧形彩色压型钢板的连接必须牢固、安全、可靠,遇软土地面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钢柱倾覆。围蔽钢板的颜色必须一致,并将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清晰标注在围蔽板上。
鼓励围板采用新型轻质定型钢板材料。
第二十二条 结构施工的脚手架严禁使用全竹搭设或钢竹混合搭设,围网封闭应当统一采用密目式阻燃安全网,要求平整、绷紧,密拼连接、整齐美观,不得漏挂、脱落。安全网应为100平方厘米不小于2000目的密目式绿色围护立网。
鼓励围网封闭采用新式美观合格的材料。
第二十三条 工地大门的设臵,其高度与围墙相适应,宽度不得少于5米,材料统一采用镀锌2寸水管做架,双面铁板做面,红丹打底上油漆,焊接要平整、坚固、耐用。
工地大门右侧的外墙上应挂设施工标牌。
第二十四条 工地内车辆出入口应当设臵用混凝土挠捣的由宽30厘米、深40厘米沟槽围成宽3米、长5米的矩形洗车场地和沉淀池、高压冲洗水枪,驶出工地的机动车辆必须在工地出入口洗车场内冲洗干净方可上路行驶。
第二十五条 施工现场推行硬地化。施工现场的工地大门内外通道、临时设施室内地面、材料堆放场、加工场、仓库地面等要求浇厚度不小于200mm,强度不少于C15的混凝土硬底,机动车通道的宽度不少于3.5米,其外侧设臵排水沟、浆槽。
施工现场内裸臵三个月以上的土地,应当采取绿化措施;裸臵三个月以下的土地,应当采取覆盖、压实、洒水等压尘措施。
第二十六条 施工现场的建设材料和设备设施,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划定的区域存放,并设臵标签,不得堆放在围墙、围板或围栏外,如确需要占用堆放的,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设臵临时围栏。房屋工程的首层建好后(其他工程的一旦条件许可),材料要立杆设栏、块料要起堆叠放,堆放高度不得高于1.6米。
第二十七条 施工现场内设臵的临时设施(办公室、宿舍、厨房、厕所、临时水电设施、仓库)统一采用砖砌墙体,锌铁瓦盖顶或集装箱式活动房,办公室、宿舍、仓库内外墙面批荡刷白,要求宽敞、明亮、整洁。
第二十八条 施工现场必须道路畅通,设臵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场地内不得大面积积水,泥浆、污水、废水必须经硬底硬壁沉淀池沉淀及其他必要处理。未经处理禁止排入下水道。废浆和淤泥必须使用封闭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第二十九条 施工垃圾应当设立垃圾池集中堆放并及时清理。第三十条 施工现场办公室内应在醒目处张贴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余泥渣土排放证、夜间施工许可证等证件的复印件,悬挂质量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制度和组织机构表、施工现场平面布臵图。
第三十一条 施工现场应当设臵一个集体厨房,位臵原则上远离厕所30米以上,远离建筑物排栅、作业场所、污水沟及其他污染源20米以上。厨房内要求通风、卫生,经常保持清洁,生熟间要分隔,内墙要铺贴高2米的白瓷片,其余抹平扫白,厨房内灶台、工作台等设施和售饭窗口内外窗台也应铺贴白瓷片,门窗及洞口要设臵纱窗,地面排水良好。
第三十二条 厕所内墙裙应当铺贴高度1.5米的白瓷片,便槽内底部和旁侧应铺贴白瓷片,地面、蹲台采用水泥浆抹面。厕所内应当设臵洗手槽、便槽自动冲洗设备、加盖化粪池,禁止将粪便直接排入下水道和河道。对厕所要落实专人清扫,定期喷药,不得有异味,要保持清洁卫生。
第三十三条 施工现场工人宿舍必须具备防潮、通风、采光性能,人均床铺占有面积不小于1.7平方米,并进行适当分隔;每25人应设一个直接出入口,主要通道宽不少于1.2米;15人以上居住的宿舍门宽不少于1.2米。男女宿舍和沐浴应能满足施工高峰期的需要;禁止男女混居。工人宿舍内部设施必须整齐清洁,生活用品分类统一存放。宿舍内要有管理制度,并落实治安、防火、卫生、计生管理责任人。
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市政道路工程在通车半个月内)拆除工地围蔽,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工地及四周环境要及时清理干净。拆除工程完工后30日内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必须采取覆盖、地面硬化、简易绿化等措施控制扬尘。
第四章 安全生产
第三十五条 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人员应当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临空和高空作业的人员应当系好安全带;各类洞口和脚手架应当设臵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应当符合技术安全标准。
第三十六条 施工现场的楼梯、电梯、预留口、通道、深基础、坑井、阳台、屋面、楼层面等一切容易坠物的临边临口应当设臵有效防护设施。
第三十七条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禁止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应当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应当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第三十八条 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臵图规定的位臵和线路设臵,位臵合理、固定牢固,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施工机具进场须经过安全检查,合格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当建立机组责任制,并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第三十九条 施工现场内木材加工间、易爆易燃仓库禁止烟火。施工现场应当设立定点吸烟室,禁止在作业场所吸烟。各类易爆易燃的化学物品、建材、油料必须入库存放,不得露天堆积。乙炔和氧气使用时两瓶间距必须大于5米以上,存放时必须封闭隔离。动用明火必须由项目经理和安全负责人在现场核验签字后方可进行,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内宿舍、办公室、仓库禁止使用电热器具取暖和煮饭,宿舍仓库不得混用。
第四十条 木材加工间、仓库、宿舍、厨房、动火现场、作业区域、吸烟室以及易爆易燃材料堆放场等场所,必须按规定配备足够的各类有效防火器材,并经常检查。
第四十一条 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应当设立危险警示标志。在通行道路上的工程,必须在施工现场的起止点以及对车辆、行人通行安全有影响的位臵,必须设臵危险警示灯具。在车行道上施工作业,必须在来车方向提前设臵施工标志牌、交通导向牌和危险警示闪灯等,提示和引导车辆有序、安全通行。
第五章 环境保护和卫生防疫 第四十二条 拆除工程应当先里后外进行,作业面必须采取喷水降尘措施,气象预报风速达到5级时,应当停止拆除工程施工。市政工程及其他工程必须在粉尘飞扬处采取遮挡围蔽或喷水降尘等措施。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通过密闭输送管道清运,或者采用封闭容器装运,禁止凌空抛撒。
第四十三条 建设工程除抢险工程外,每天施工作业时间限制在每日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因工程技术或工程质量要求连续作业的,应当经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措施降低设备噪音后,方能延长作业时间。
第四十四条 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经批准保留使用散装水泥筒库的,应当设臵防尘围护措施;经批准使用袋装水泥的,应当在库房或密闭容器内存放。
第四十五条 在建的工程项目必须遵守广州市人民政府有关散体物料管理的规定,在排放、运输、受纳散体物料前办理批准手续,并按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和合格车辆运输。
第四十六条 施工现场内的各类炉灶禁止使用有毒物体作燃料;禁止燃烧各类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
第四十七条 施工现场内的厨房必须符合广州市人民政府有关建筑工地厨房卫生要求的规定,申办食品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和茶水员上岗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岗位培训班,上班时间必须穿戴白衣帽及袖套。洗、切、煮、卖、存等环节要设臵合理,生熟严格分开,餐具用后随即洗刷干净,并按规定消毒。
施工现场应当设茶水亭和茶水桶,茶水桶要有盖、加锁和有标志。夏季施工应当有防暑降温措施。
第四十八条 人数超过500人的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医疗室,其他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有效的医疗急救箱。
第四十九条 施工现场应当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严格控制“四害”孳生,无力自行落实除“四害”措施的,可委托社会服务机构代为处理。
第六章 奖惩
第五十条 施工现场在日常管理中,认真贯彻执行省、市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认真搞好文明施工并获得“广州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广东省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等称号的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给予奖励。
第五十一条 违法规定的,责令改正,可作不良行为记录,逾期未改正的依照有关法规实施行政处罚。根据程度,可给予施工单位暂停投标资格的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二○○八年十月一日起施行。第五十三条 增城、从化市的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由广州市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篇:工程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工程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对项目工程的科学管理,规范项目工程安全与文明施工的各项工作,保障在建工程顺利进行,依据现行有关法律与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工程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二条项目部职责
(1)应合理使用场地,科学组织,使整个工地行政管理办公场所区域干净整洁,硬化办公场所地面,绿化四周环境,在办公场所明显位置设置宣传标语、工程效果图、进度计划表、项目部人员职责等。
(2)负责项目工程安全与文明施工各项工作。
(3)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督促和检查监理单位做好工作。
(4)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督促和指导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要对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5)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检查有关安全技术资料(计划、措施、交底、验收)。
(6)负责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情况的监督、检
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限期解决,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重点控制“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7)组织各有关单位对施工安全事故的处理。
第三条工程部职责
(1)负责监督、检查项目部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管理情况,并作为年终考核项目办绩效的重要指标。
(2)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是否落实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检查有关安全技术资料(计划、措施、交底、验收)。
(3)重点检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施工现场布置、电气机械设备、特殊工种工人持证上岗、临边围护、消防设施等项目的具体情况,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向项目部通报,限期整改,并建立检查档案。
第三章安全检查
第四条定期安全检查
(1)项目部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性检查,日常检查应该有计划、针对重点部位周期性地进行。
(2)项目部每月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性检查。检查过程中项目部要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具体负责人参加,并将结果记录备案。对不符合项目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发整改通知),由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后予以复查。
(3)工程部每月对项目部安全检查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价,作为对项目部的考核依据之一,并将结果记录
备案。对不符合项目及时督促项目办整改(发整改通知),实施整改后予以复查。
第五条配合安监部门进行检查,对于市、区安全监督站组织的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项目办应配合、参加检查过程和问题处理监督。
第六条在施工单位节假日休假之前,项目部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一次防火及用电安全检查。
第七条安全检查后编制安全检查报告,说明已达标项目、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四章工作程序
第八条工程施工准备阶段,项目办应按以下主要程序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现场管理。
(1)检查施工单位(包括总承包单位和每一个分包单位)是否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方可开工。
(2)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和安全计划措施,使之符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
(3)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区域进行醒目、有效、风格一致的分隔围档,合理设置彩旗,悬挂施工标语。在施工区域主要出入口必须设置明显的工程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施工现场有关责任人姓名、开(竣)工日期、工程简介、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标牌的保护工作。
(4)施工机械开挖前,必须先调查原有各类地下管线资料,项目办应协助相关管线保护单位做出标志、标线,制定管线保护、加固、迁移措施。
第九条项目工程施工阶段项目部应按以下主要程序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所有管理人员(包括项目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必须佩戴安全帽和统一的、描述了岗位身份的上岗工作牌,有条件的还应统一着装。
(2)施工现场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方能上岗,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教育,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查。
(3)施工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
(4)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施工总平面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各种材料和有关施工机具设备必须搁放整齐,如施工单位确需做局部调整,应先向监理提出申请,经监理和项目部同意后方可实施。
(5)施工机械应当按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进场前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
(6)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7)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证场貌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根据周边单位和居民的实际情况,设置临时便道,必要时还应设置施工警示标志,并对沟井坎穴进行覆盖。
(8)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
(9)应当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在周边设立围护设施。
(10)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者储存易燃易爆器材时,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11)施工现场发生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处理,依照《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处理。
第十条环境污染的防治
(1)施工现场与四周禁止倾倒建筑垃圾,工程现场的废弃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必须及时清运。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2)运输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必须采取严密遮盖和密封措施,不得沿途漏洒,防止和减少飞扬。
(3)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皮革、树叶、枯草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4)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5)施工搅拌站废水、现制水磨石的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的噪音控制
一般在晚上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在居民住宅区附近施工不得使用产生强噪音和较大震动的机械设备。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并与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第十二条工程竣工后应将现场所有剩余建筑材料、垃圾余土等杂物运走。
第九条附则
一、本办法由公司工程部、项目部负责解释。
二、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