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豫政办 〔2010〕137号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行为,合理配置国有资产,防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8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行为。财政差额供给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参照本办法执行。其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为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需要配备的固定资产,包括:办公与业务用房、公务车辆、办公设备、办公家具、教学科研设备和体育器材等。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配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证履行职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购置、建设、调拨、调剂、租赁和接受捐赠等方式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五条 省财政厅负责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统一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批准资产购置计划,监督和规范资产配置工作。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指预算主管部门,下同),负责按照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事项,并监督和规范其资产配置工作。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负责按照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事项,并监督和规范其资产配置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资产配置管理工作,并接受省财政厅、主管部门和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六条 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依法合规、保障需要、科学合理、调剂优先、节俭使用、共享共用、严格标准、预算约束的原则。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单位资产存量、资产使用情况、财力状况和工作需要,严格控制,合理申请配置资产。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需配置资产时,首先应当从现有闲置资产中调剂解决,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产满足配置资产需要,避免资产重复购置与浪费。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配置大型仪器、教学科研设备等价值较高的资产时,首先应当考虑通过共享共用方式解决;无法解决的,按照保障需要、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配置。
第十条 省财政厅建立省级政府公物仓,将有关资产纳入政府公物仓管理,统一调剂使用。主要包括:省级举办重大会议、大型活动购置的资产;成立临时办公机构,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申请购置的资产;上级部门组织考核、检查、验收、评比,由接待单位申请购置的资产;单位上缴的资产;政府罚没物资;单位申请处置的资产等。
第二章 资产配置条件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资产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机构设立或者变更;(二)新增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三)新增职责和工作任务,且现有资产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四)未达到配置标准或者现有资产按规定进行处置后需更新;(五)其他应当配备资产的情况。
第十二条 因机构设立或者变更需配置资产的,由新设立或者变更的单位根据单位职能、人员编制和资产存量状况,以调拨、调剂为主要方式提出资产配置方案,按照规定配置标准和程序配置资产。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因新增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任务需要配置资产的,应当先通过内部或者省级政府公物仓调剂解决;无法调剂解决的,按照规定配置标准和程序配置资产。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未达到配置标准的,按照规定配置标准和程序逐步到位。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资产需要更新的,在按规定进行资产处置后,按照规定配置标准和程序配置资产。
第三章 资产配置程序
第十六条 资产配置计划由需要配置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提出,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
第十七条 使用财政预算资金配置资产的,按以下程序报批:(一)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根据资产使用需求、存量资产状况和资产配置标准,编制本单位下一年度资产购置预算,并随部门预算一起报省财政厅审核。(二)省财政厅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资产存量、本级资产配置标准和财力状况,审核编制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预算,并将其列入部门预算。(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预算经批准后,由省财政厅批复省级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批复的年度资产购置预算,安排本单位资产购置。(四)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时,应当按预算批复将资产购置意见列入资产购置计划报省财政厅,经批准后在年度资产购置预算内执行。在预算执行中,行政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增加资产配置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及资产购置说明,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无主管部门的单位直接报省财政厅审批。
第十八条 未纳入资产购置预算管理范围,单价5000元以下、批量5万元以下资产,原则上由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自行购置。对单价较高或者一次性购置数量较多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具体审批程序。
第十九条 经省政府批准,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需配置资产的,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提出申请,省财政厅按照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进行审批。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非明确安排有设备购置的上级补助资金或者同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进行资产购置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审批。用其他资金购置资产的,事业单位报主管部门审批,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应当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部门应当于审批后30日内将审批情况报省财政厅备案。
行政事业单位对上级部门直接配置、调拨、奖励的资产和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应当及时入账,并在配置后30日内,经主管
部门汇总后报省财政厅备案;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由其省级主管部门汇总后报省财政厅备案;无主管部门的单位直接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的,应当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第四章 资产配置标准
第二十二条 资产配置标准是指对资产配置的数量、价格和技术性能的设定,是编制资产购置计划、安排资产购置预算、实施资产采购和对资产配置进行监督检查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由省财政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资产配置标准另行下发,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财力状况、技术水平以及资产普及程度等因素适时调整。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规定配置标准。无资产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资产购置计划批复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购置计划进行资产配置,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购置资产。未经批准购置资产或者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的,不得办理购置资金拨付手续。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资产后,应当及时对配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建立资产卡片和资产账目,将相关信息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按照各类资产计价方式的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十七条 省财政厅、主管部门、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履行国有资产配置管理职责,加强对国有资产配置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资产配置中的各种违法、违纪和违规行为。
第二十八条 省财政厅应当会同省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配置或者超计划、超标准配置资产的,拒绝对长期闲置、低效运转的资产进行调剂的,拒绝将有关资产纳入政府公物仓管理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由省财政厅对已经购置的资产进行处置。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主管部门、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省级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具体实施细则,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三十一条 国家对相关资产的配备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屋、车辆的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及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十堰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十政办发〔2010〕24号
市政府各部门:
《十堰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0年3月3日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十堰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行为,保障公务运转,优化资产配置,严禁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管理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市直党委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社会团体和各类市直事业单位。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指各单位为保证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调剂、购置等方式配备资产的行为。
(一)调剂 是指以无偿调拨的方式增加单位资产的行为。包括:
1、同一部门不同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的资产调剂;
2、不同部门之间的资产调剂;
3、跨行政级次的资产调剂。
(二)购置 是指以购买或修建的方式增加单位资产的行为。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二)与单位履行职能、完成任务的需要相适应;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四)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五)节能环保,国产优先;
(六)先调剂后购置;
(七)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 配置范围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范围包括:
(一)土地、房屋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附属用房;
(二)一般设备,指行政事业单位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性设备,包括交通运输工具、办公设备、家具等;
(三)专用设备,指行政事业单位用于业务工作的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专用车辆(消防车、救护车、垃圾运输车、警车、洒水车、殡葬车、环境监测车等),仪器仪表,机械设备,医疗器械,文体设备等;
(四)文物、陈列品、图书(资料室的藏书及科学技术资料等);
(五)其他固定资产。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机构设立或者变更;
(二)新增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三)现有资产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
(四)现有资产按规定进行处置后需更新配备;
(五)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的相关资产;
(六)其他应当配备资产的情况。
第八条 因机构设立或变更需要配置资产的,由设立或者变更部门根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和原有部门存量资产状况,以调拨、调剂为主要方式提出资产配置方案,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办理。
第九条 因新增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增加工作职能需要配置资产的,应先通过内部调剂解决,无法调剂解决的,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办理。
第十条 现有资产需更新的,须按规定履行资产处置审批手续后,再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办理。
第三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十一条 市财政局是市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实行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
(二)按规定权限审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事项;
(三)组织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
(四)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
(五)审核资产购置计划,规范和监督资产配置工作。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简称主管部门,下同),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市财政部门关于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的规定,制定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按规定权限审核或审批本部门所属单位资产申购、调剂等事项;
(三)负责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
(四)接受财政部门的资产配置工作指导和监督,报告本部门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编制资产配置计划,办理相关的资产配置报批手续;
(三)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关于资产调剂的安排;
(四)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工作。
第四章 配置标准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资产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配置。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要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资产的数量和价值的设定,是编制购置计划、审核审批购置预算、实施资产采购和监督检查资产配置情况的依据。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由市财政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我市经济状况及各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开展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并适时调整。
第十六条 办公用房的面积标准、建设标准和装修标准原则上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7]11号)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规定执行。
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
(一)办公室用房,分为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和领导人员办公室。
(二)公共服务用房,分为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收发室、计算机房、储藏室、卫生间、工勤人员用房、警卫用房等。
(三)设备用房,分为变配电室、锅炉房、电梯机房、制冷机房、通信机房等。
(四)附属用房,分为食堂、汽车库、人防设施、消防设施等。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市目前办公用房实际,参照其它地市标准,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单位:平方米)按下表标准控制:
职 务处级正实职处级副实职科级及以下
办公使用面积382412
备 注
1、办公使用面积按实际定编人员,以上述标准确定;
2、公共服务、设备用房的面积按办公用房需要进行配置;
3、附属用房中食堂面积按定编人员每人2㎡确定;
4、车库按每辆车20㎡确定。
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为以上四项之合。
办公用房建设投资价格控制标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楼综合造价(不含土地有关费用及市政建设配套费)不得超过3000元/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装修费用控制在建安工程造价的30%以内)。办公用房建设除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发改部门、建设规划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同时提倡和鼓励多个部门合建办公大楼,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宜采用大开间,提高办公室利用率;需设置分隔单间办公室的,标准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面积要求。
第十七条 公务用车包括市级领导用车、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和特种业务用车。其配备、更新依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党政机关配备小汽车定编标准和用车标准的通知》(鄂办发[2003]59号)的以下标准执行: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置价格标准:
(1)任实职正市(厅)级领导干部配车,可购买价格在30万元以内的车辆。
(2)其它市(厅)级领导干部公务用车,可购买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车辆。
(3)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可购买价格20万元以内的车辆。
(4)其它部门可购买价格15万元以内的车辆。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用车配置定编标准:
(1)市直部门按编制内人数每12人配一辆公务用车;12人以上的,按12人的递增倍数配备车辆;不足12人的配1辆公务用车(以上均含接待用车)。
(2)政法机关办案用警务车辆,按1人1座配备;执法执勤公务用车与一般公务用车不得重复配备。
车辆编制是单位公务用车的最高限度,不是单位公务用车数量必须达到的标准。无论市级领导用车还是一般公务用车,都要优先配备国产自主品牌车辆,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未经批准,一律不得配备进口车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购置车辆,应先报市政府审批,经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审核后,按资产配置程序办理。
第十八条 办公设备包括办公家具、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器设备和其他设备等,按照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的一定比例和规定价格、性能标准进行配置。
信息化办公设备的配置必须符合国家关于安全保密的相关规定,涉密岗位的信息化办公设备须经过安全检查后方可配备使用。
办公家具的配置应符合简朴实用、节约资源和环保的原则,不得配备高档和进口家具。
(一)办公家具,主要是办公桌、椅、书柜,茶几,茶水柜,沙发等。
(1)办公室家具:
处级标准为每人不超过8000元;
科级及以下标准为每人不超过5000元。
(2)会议室家具:
会议桌按照每平方米不超过400元配备。
会议椅按照每把不超过450元配备,数量应与会议桌及会议室面积大小匹配。
办公家具使用年限均在15年以上。
(二)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器设备
1、计算机
原则上按编制内实有人数每二人配备一台台式电脑控制总量,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配置;
台式电脑:每台不超过5000元;
笔记本电脑:每台不超过8000元;每单位可按不超过单位编制内实有人数的1/5配备。
2、打印机
严格控制打印机数量,对于已使用局域网的单位,建议使用打印服务器,实行网络打印,实现共享;对于未使用局域网的单位,按照不超过单位内电脑配备数量的2/3配备普通激光打印机,但因单位性质和工作需要有特殊要求的,可合理配备。
普通激光打印机:A4每台不超过2000元;A3每台不超过6000元。
普通喷墨打印机:A4每台不超过1500元;A3每台不超过2000元。
针式打印机:每台不超过2500元(特殊用途)。
网络工作组激光式打印机:每台不超过8000元。
打印传真一体机:每台不超过2000元。
3、复印机
提倡集中复印,各单位每20人可配备一台,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选择配备高档或中档复印机。其中,高档复印机价格上限为15000元;中档机每台价格不超过10000元。
4、数码速印机
以独立对外发文单位为准,每单位配置数码速印机1台,价格不超过40000元。因工作性质特殊或部门业务职能可增配,但每单位不超过2台。
5、投影仪
原则上配备便携式投影仪,一级预算单位可配置一台,每台价格不超过10000元。
6、会议室扩音系统
会议室扩音系统包括调音台、功放、音箱、话筒等基本设备,按会议室建筑面积确定不同标准。
(1)60㎡以下的小会议室,原则上不配备扩音系统;
(2)60㎡-200㎡的会议室按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配备;
(3)200㎡-500㎡的会议室按不超过8万元的标准配备;
(4)500㎡以上的大会议室按不超过10万元的标准配备。
(三)空调设备(不含中央空调)
使用面积规格价格上限
20㎡以下1.5P挂机3000元
20㎡-30㎡2P挂机4000元
30㎡-40㎡3P挂机5000元
40㎡-60㎡3P柜机7000元
60㎡-100㎡5P柜机9000元
100㎡以上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其中:办公室空调不超过1台,会议室空调不超过2台,且应与面积匹配。
(四)其他设备
碎纸机:根据工作岗位需要适当配置,每台不超过1000元;
扫描仪: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配置,每20人不得超过两台,每台不超过1500元;
传真机:按每10人配置一台(包括打印复印一体机),每台不超过2000元,执法、办案单位根据业务需要配置。
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原则上每单位配置各一台,每台分别不超过4000元、10000元;执法办案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配置;
电视机与影碟机:每单位配置一套,每套不超过6000元。
(五)其他未列入本配置项目的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如单位因部门业务职能与工作需要(如财务、档案、保密等)确需配备的,则按实际情况,经申请报批后配置。
以上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年限均在6年以上。
(六)办公设备的更新
1、办公家具:原则上应长期使用,未达到使用年限不得更新。
2、办公自动化设备、空调设备及其他设备:按照各自规定的技术指标年限予以更新,一般至少须达到6年以上。
3、上述设备,若有特殊情况,如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损坏而无法使用,确需更新配置的,须先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申请报废,再按本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更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按资产处置和配置的有关规定执行。
4、通用设备实行以旧换新的,单位通用设备更新后,须将原有通用设备上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履行核销手续。
(七)其他事项
1、本标准所列设备不含专业性和涉密性的特殊设备,对于此类特殊设备配置标准,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2、办公设备原则上采购国产产品;
3、国家对相关办公设备的配备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4、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超标准配置的,应按资产配置的相关程序报批。
第五章 资产调剂
第十九条 资产配置坚持调剂优先的原则。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对行政事业单位中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及超标配置的资产,由市财政局和主管部门负责进行调剂。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资产调剂的报批程序是: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调剂资产提出调剂申请,申请中列明需要调剂资产的理由,资产的规格(型号)、数量及功能要求等,有调出资产意向的,同时附调出单位对该资产的使用情况,报送主管部门(无主管部门的,本单位视为主管部门,下同;非主管部门的一级预算单位,本一级预算单位视为主管部门,下同)审批或审核。
(二)主管部门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调剂事项的必要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审核,提出是否同意调剂的意见。对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的资产调剂,由主管部门协调资产调出单位,给予调剂。
其中:单项资产原值低于3万元或者批量资产原值低于5万元的,由主管部门下达资产调剂批复文件,送财政局备案;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单项资产原值高于3万元(含3万元)或者批量资产原值高于5万元(含5万元)的资产调剂,经申请资产调剂单位的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财政局审批。
(三)市财政局对行政事业单位调剂资产事项的必要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审核。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单项资产原值高于3万元(含3万元)或者批量资产原值高于5万元(含5万元)的资产调剂,经审核同意后,由市财政局下达资产处置批复文件。
(四)不同部门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或跨行政级次之间的资产调剂,经要求调剂单位的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财政局审批,由市财政局协调资产调出单位主管部门,给予调剂,并下达资产处置批复文件。
(五)资产调进、调出单位要凭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批复文件及时办理资产交接过户手续并办理财务处理和资产变更事项。
第六章 配置程序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前申请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的,除国家另有规定,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编报资产购置计划。行政事业单位按部门预算编制的统一要求,在编制下部门预算的同时,根据单位业务需求、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购置资金来源等情况,编制资产购置计划(格式及内容见部门预算编制实施方案),与部门预算一起报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核。
对车辆、土地、房屋的购置,行政事业单位在送主管部门审核或审批时,需附送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
(二)主管部门审核单位资产配置计划。主管部门在审核所属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时,应根据所属各单位的业务需求、资产存量、有关配置标准、单位各类资金来源情况和本部门资产使用情况,对各单位的资产购置事项进行审核。主管部门认为能通过调剂解决的资产配置,按资产调剂程序办理;主管部门认为确实需要购置的,同意所属单位将购置计划列入部门预算,送市财政局审批。
(三)市财政局审核部门资产购置计划。市财政局根据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需求、资产存量、配置标准、资金来源等因素,审核部门的资产配置计划,研究提出增量资产配置审核意见。能通过调剂的资产配置,按调剂程序办理。确需购置的资产配置,市财政局根据财力情况列入单位部门预算。一般情况下,不同意列入新增资产配置计划的资产事项不得安排资金,没有资金安排的购置事项原则上不列入增量资产计划。
(四)批复资产购置计划。市财政局在批复部门预算时,一并批复资产购置计划。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因特殊情况需要在部门预算执行中,申请利用各类财政性资金(含预算追加、各类专项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等)追加购置资产的,按下列规定的程序办理。
(一)单位提出资产购置申请。单位在提出购置申请时,须列明单位需要追加配置资产的理由,单位资产存量使用情况,拟配置资产的规格(型号)、数量及功能要求,拟购置资产的资金需求等情况,同时填报《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新增资产配置计划表》,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认为可以通过调剂解决的资产配置时,按资产调剂程序办理。主管部门认为确需要增加购置的资产,签署意见后一并送市财政局审批。
(三)市财政局审核单位资产购置计划。市财政局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业务需求、资产存量、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和部门的资产使用情况等,审核单位资产购置追加计划。经审核同意后,市财政局批复资产购置计划。
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用上级部门(不含财政)等非财政部门拨付的资金购置资产的,上级部门或资金拨付部门(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中资产购置已有规定的,按上级部门和资金拨付部门(单位)的规定执行。上级部门和资金拨付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中资产购置没有规定的,按第二十二条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已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购置申请进行调整时,必须按原报批程序办理。
第二十五条 经过财政审批的资产购置计划必须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购置。
第二十六条 未经批准购置资产或应进行而未进行政府采购的购置行为,财政国库收付机构不予办理购置资金拨付手续。
第二十七条 其他事项
(1)经批准召开重要会议、举办大型活动或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专项工作需要配置资产的,应先通过调剂、租赁的方式解决。确需购置的,由主办单位按程序申报。
(2)购置重要的、专业性强的和大批量的设备,必须有专家论证的意见,由市财政局会同主管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按程序报批。
第七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资产,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政府采购方式进行。配置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资产,由市采购中心统一组织采购。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产账卡、验收登记、领用、保管、清查盘点等日常管理制度,强化资产使用责任制。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入库凭证,按照各类资产计价方式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帐务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录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部门须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资产的领用、保管和清点工作,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三十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发改委、公安、建设、国土、房管、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对各单位资产配置及管理情况和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擅自配置或超标准配置资产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国家、省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
金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金政发〔2012〕110号
市政府各部门:
《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金华市人民政府 2012年9月21日
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合理配置国有资产,防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09〔178〕号和《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金政发〔2010〕5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1—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本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以及各类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管理活动。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范围是指国家《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中明确规定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
(一)土地、房屋及构筑物;
(二)通用设备;
(三)专用设备;
(四)文物和陈列品;
(五)图书、档案;
(六)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配置是指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为保证履行职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购置(建)、租赁或者调剂等方式为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的原则;
(二)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原则;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的原则;
(四)调剂、租赁、购置(建)相结合的原则;
(五)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现有资产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未达到规定的资产配置标准;
(二)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相关资产;
(三)难以通过市场购买服务方式代替资产配置,或者采取市场购买服务方式成本过高;
(四)现有资产按规定进行处置后需重新配备(超编超标资产除外);
(五)其他经批准予以配置资产的事项。
—2—
第七条 市财政部门负责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工作,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标准,审批资产配置事项。
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及所属单位资产配置工作,配合市财政部门研究制定本行业或本部门专用资产的配置标准,审核所属单位资产配置事项。各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资产配置日常管理和报批手续,组织实施具体的资产配置工作。
第二章 配置标准和定编管理
第八条 资产配置标准是对配置资产的数量、价格和技术性能所作的统一规定,是编制和审核资产配置预算、实施政府采购、评价单位资产配置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 资产配置标准由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技术水平以及资产普及程度,并根据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作出调整、完善和更新。
按职责权限由国家或省有关职能部门统一制定配置标准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资产配置实行定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拟配备有统一配置标准资产的,应当根据规定的配置标准、单位人员编制、内设机构、人员级别、特殊岗位以及其他特殊需要等情况,研究提出本单位应配置的各类资产的最高数量限额,经主管部门对其必要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审核后,报市财政部门。由市财政部门根据资产配置标准、单位具体情况、国家相关政策以及财力可能等情况进行综合平衡,审核认定该单位相关资产配置编制数。
各单位拟配备尚未制定配置标准资产的,由各单位根据保障需要、科学合理的原则,详细测算后提出该项资产应当配置的最高数量限额,经主管部门审核认定后,报市财政局备案。经市财政局备案确认后,可暂时作为单位该项资产应配置的编制数。
—3—
第十一条 资产编制审定后,一般不作调整。发生下列情况,可申请调整资产编制:
(一)机构合并、分立或者变更;
(二)新增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三)增加工作职能和任务,导致现有资产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四)资产配置标准发生调整和变更;
(五)其他需要调整资产编制的特殊情况。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应严格按规定标准配置,能通过调剂、租赁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建)。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厉行节俭,从严控制。
第三章 资产配置预算
第十三条 资产配置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在部门预算中编制资产配置预算,明确配置资产的相关内容。
第十四条 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应当根据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根据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现有资产存量和使用状况,在本单位预算资产配置数量限额以内,编制资产配置预算,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财政部门。对土地、房屋等的购置(建),需附送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材料。
市财政部门根据单位资产配置数量限额和财力可能,对上报的资产配置预算进行审核,在批复各单位部门预算时一并批复资产配置预算。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资产配置预算组织实施,不得办理无预算资产购置(建)事项。预算执行中如确需对已批准的资产配置预算作调整的,须按原报批程序报经批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追加预算涉及资产配置的,应根据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等情况,提出资产配置预算追加方案,明确具体购
—4—
置(建)资产数量,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市财政部门审批。预算执行中累计增加的资产配置数量不得超过预算资产配置数量限额。
第十六条 经批准召开重要会议、举办大型活动及开展临时性、应急性工作需要配置资产的,原则上应通过调剂、租赁、共享共用等方式解决。确需购置(建)的,应提出资产购置(建)计划,列明资产购置(建)项目、数量和事由,报市财政部门审批。承办单位应做好相应的资产管理工作。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 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资产的领用、保管和清点等工作,明确资产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责任,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十八条 资产调剂按照《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金市财资〔2010〕221号)相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建)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对购置(建)、调剂、无偿调拨、接受捐赠取得资产以及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建立资产卡片和实物资产明细账,其中房屋建筑物等重要资产要在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和审计,按规定办理有关权属证明,并及时将配置资产的有关入库凭证等材料送单位财务部门。单位财务部门应根据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凭证和房屋建筑物竣工决算等资料,按财务制度中各类资产计价方式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金华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上级资金购置(建)资产的,应报财政部门审批。对上级部门直接配置、调拨、奖励及接受捐赠等资
—5—
产,应报财政部门备案,并在金华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详实记录。
第二十三条 各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加强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资产配置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会同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擅自购置(建)资产、超编超标购置(建)资产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市本级各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市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其他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配置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6—
第四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字体:大 中 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的是()。A.公立医院 B.公立学校 C.税务局
D.人才服务中心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税务局属于行政单位,C选项不正确。A B C D 2.我国()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全面规定。A.《公司法》 B.《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C.《政府采购法》 D.《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我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全面规定。A B C D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的是()。A.管理机构及职责 B.资产配置及使用 C.资产处置 D.对外借款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A B C D 4.事业单位的下列情形中,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是()。A.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 B.合并、分立、清算
C.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D.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根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的,可以不进行评估。A B C D 5.根据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事业单位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的情形是()。
A.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 B.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C.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资产无偿划转 D.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资产置换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应当进行资产评估。A B C D 6.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可以不进行评估的情形有()。A.整体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B.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C.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资产置换 D.经批准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的规定。根据规定,经批准事业单位资产无偿划转的,可以不进行评估。A B C D 7.根据规定,事业单位进行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应当办理()。A.占有产权登记 B.变更产权登记 C.注销产权登记 D.不需任何登记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产权登记。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办理变更产权登记。A B C D 8.主管部门在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或者审核、批准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事项的工作中违反规定的,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A. 罚款 B.警告 C.注销 D.罚金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主管部门在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或者审核、批准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事项的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警告。A B C D 9.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的事业单位,应当办理().A.占有产权登记 B.撤销产权登记 C.变更产权登记 D.注销产权登记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产权登记。A B C D 10.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依据()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A.《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B.《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C.《政府采购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A B C D 11.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者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
A.内部转让 B.拍卖 C.无偿划转 D.协议转让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者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A B C D 12.事业单位的货币性资产损失无论金额大小,都要按照财务制度和《办法》的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审批后,方可核销。A.财政部门 B.人民法院 C.人民银行 D.税务机关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货币性资产损失无论金额大小,都要按照财务制度和《办法》的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核销。A B C D 13.下列属于事业单位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是()。A.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B.经批准对事业单位整体资产无偿划转
C.发生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的 D.经批准对事业单位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A B C D 14.下列事业单位发生的业务中,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是()。A.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 B.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C.确定涉讼资产价值
D.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A B C D 15.下列属于事业单位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是()。A.经批准对事业单位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B.经批准对事业单位整体资产无偿划转 C.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置换 D.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事业单位应该办理变更产权登记的是()。A.新设立的事业单位
B.事业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的 C.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
D.整体改制的事业单位被清算、注销的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产权登记的相关规定。选项A应该办理占有产权登记;选项D应办理注销产权登记。A B C D 2.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事业单位应当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的是()。A.合并、分立、清算 B.确定诉讼资产价值
C.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D.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1)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2)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3)发生其他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A B C D 3.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事业单位应当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的是()。A.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 B.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C.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D.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BC A B C D 4.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的下列行为中,应当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的是()。A.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 B.国有资产的出租 C.国有资产的出借
D.利用国有资产进行担保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BCD A B C D 5.下列属于事业单位应该办理变更产权登记的是()。A.新设立的事业单位
B.事业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的 C.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
D.整体改制的事业单位被清算、注销的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产权登记的相关规定。选项A应该办理占有产权登记;选项D应办理注销产权登记。A B C D 6.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可以不进行评估的情形有()。A.整体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B.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C.经批准整体资产无偿划转 D.经批准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的规定。根据规定,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的,可以不进行评估。A B C D 7.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包括()。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对外投资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表现形式。以上四项均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A B C D 8.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A.核准制 B.审批制 C.备案制 D.登记制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A B C D 9.事业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与()相结合的原则。A.资产管理 B.统一管理 C.分级管理 D.预算管理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A B C D 10.下列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
B.新设立的事业单位,可以暂不办理产权登记
C.事业单位发生分立的,需要办理变更产权登记,但是部分改制为企业的,不需要办理变更登记
D.单位性质和主管部门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新设立的事业单位,应当办理占有产权登记,因此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事业单位部分改制为企业的,也需要办理变更产权登记,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A B C D 11.下列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是()。A.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B.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 C.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取得的收入 D.利用国有资产提供担保取得的收入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或提供担保等取得的收入,不包括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取得的收入。A B C D 1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特点包括()。A.进一步明确了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职责。
B.体现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新理念。C.体现了资源整合和共享共用的新理念。
D.强化了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监管不严,是导致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根源之一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BCD A B C D 13.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活动的管理原则包括()。A.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B.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C.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D.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BCD A B C D 14.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包括()。A.国家统一所有 B.政府分级监管 C.单位占有使用 D.谁的产权归谁所有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BC A B C D 15.事业资产处置收入管理的意义在于()。A.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 B.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要求 C.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要求 D.规范资产处置的要求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BCD A B C D
三、判断题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对 错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统一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对 错
3.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的情形。对 错
4.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可以不进行国有资产评估。()【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属于应当进行评估的情形。对 错
5.财政部门可以结合实际设定审批限额标准,在限额标准以下的由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报财政部门备案。()【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对 错
6.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和出借资产的信息不得进行披露。()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和出借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对 错
7.对于事业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只能报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对于事业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应当报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对 错
8.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不需批准,可以自行处置。()【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对 错
9.因依法撤销或者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事业单位,应当办理注销产权登记。()【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的产权登记。对 错
10.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对 错
1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者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对 错
1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对 错
13.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由两方当事人先行协商解决。协商无法解决的,向同级或者共同的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裁定。财政部门无法调解或裁定的,事业单位可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对 错
14.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对 错
15.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变更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行定期检查。()【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对 对 错
第五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财政部
【发布文号】财政部令第36号 【发布日期】2006-06-07 【生效日期】2006-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财政部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6号 2006年6月7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研究制定本级事业单位实物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的费用标准,组织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监管、资产清查和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
(三)按规定权限审批本级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处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组织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
(四)推进本级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加强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中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五)负责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
(六)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七)研究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绩效管理;
(八)监督、指导本级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七条 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组织本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审核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
(四)负责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
(五)督促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六)组织实施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
(七)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八条 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负责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四)负责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五)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建设工作;
(六)接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十条 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交由有关单位完成。
第三章 资产配置及使用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根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置或者调剂等方式为事业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现有资产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
(二)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相关资产;
(三)难以通过市场购买产品或者服务的方式代替资产配置,或者采取市场购买方式的成本过高。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十四条 对于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原则上由主管部门进行调剂,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应当报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包括事业单位申请用财政性资金举办大型会议、活动需要进行的购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程序报批:
(一)部门预算编制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下一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汇总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三)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批;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事业单位应当列入部门预算,并在上报部门预算时附送批复文件等相关材料,作为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的依据。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申请项目经费的,有关部门在下达经费前,应当将所涉及的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购置事项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方式。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加强对本单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和出借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行为的风险控制。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章 资产处置
第二十四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的批复是财政部门重新安排事业单位有关资产配置预算项目的参考依据,是事业单位调整相关会计账目的凭证。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者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章 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
第三十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授权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由财政部门或者授权部门核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以下简称《产权登记证》)。
第三十二条 《产权登记证》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单位享有占有、使用权的法律凭证,由财政部统一印制。
事业单位办理法人年检、改制、资产处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事项时,应当出具《产权登记证》。
第三十三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
(二)单位性质、主管部门;
(三)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其使用状况、对外投资情况;
(四)其他需要登记的事项。
第三十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一)新设立的事业单位,办理占有产权登记;
(二)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事业单位,办理变更产权登记;
(三)因依法撤销或者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事业单位,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第三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变更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行定期检查。
第三十六条 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者裁定,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
第三十七条 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事业单位应当提出拟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六章 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
第三十八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
(一)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
(二)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三)合并、分立、清算;
(四)资产拍卖、转让、置换;
(五)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六)确定涉讼资产价值;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
第三十九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
(一)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二)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
(三)发生其他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
第四十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事业单位应当如实向资产评估机构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事业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资产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四十一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核准和备案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政府实际工作需要,被纳入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范围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同级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但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政府工作需要进行的资产清查除外。
第四十四条 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资产清查的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七章 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
第四十五条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
第四十六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报告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格式、内容及要求,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状况定期做出报告。
第四十七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是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编制和安排事业单位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信息报告,全面、动态地掌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八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维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四十九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
第五十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五十一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二)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三)擅自提供担保的;
(四)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第五十二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上缴、管理国有资产收益,或者下拨财政资金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
第五十三条 主管部门在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或者审核、批准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事项的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警告。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执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依照国家关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由财政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十七条 地方财政部门制定的本地区和本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应当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备案。
中央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
第五十八条 境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以及经国家批准的特定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由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装警察部队和有关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另行制定。
行业特点突出,需要制定行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由财政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中有关资产配置、处置事项的“规定限额”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另行确定。
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此前颁布的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